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畜牧业的重要性

时间:2023-09-26 09:37:09

导语:在畜牧业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一、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现状

畜牧兽医实训教学是畜牧兽医学生在实训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切入点,获得感性认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提高整体素质的教学活动。但是,目前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的内容、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关键要素还存在着系列问题。

(一)教育观念明显滞后

近年来,虽然高职畜牧兽医教育实训课程的受重视程度有很大提高,但教育者对实训教学的内涵以及本质了解还不够,认识也处于表浅阶段,教学中仍然是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实训内容重复、陈旧,仍然是验证理论性的实验占多数。实训课程的设计大多也是仅围绕着专业理论进行,理论与实践难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二)实训教学模式缺乏多样化

高职畜牧兽医已对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及课程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整合,但教学模式还是以灌输性的方式为主,基本是在已框定的范围内完成操作,缺乏师生之间互动,学生自主性不够,创新性思维无法得到培养。另外,实训教学的安排不够系统,教学计划执行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实训时间缩短、实训内容减少、实训组织较为松散等现象。

(三)实训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实训实验场所比较落后,实验设备、仪器也存在老化、落后的问题,实验室试剂、耗材以及实验动物数量不足,许多实验实训无法正常开展,最终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难以很好培养。另外,实验室开放度也由于经费不足受到限制。大部分实验室只在学生上实验课时才开放,课余时间一般不能进入,这也阻碍了学生实训技能的提升。校内的实训基地,也往往因投入不足,规模有限,设施陈旧,无法与现代规模养殖场接轨,达不到实训目的。校外的实训基地多与企业相结合,但从经济角度出发,生产企业不可能接纳大批学生进场实训。(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要求存有很大差距实训教学需要大量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但普遍的问题是:第一,师资结构不合理,年龄断层现象突出,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协调;第二,师资较紧张,教学任务繁重,大多教师没有时间下企业锻炼,专业操作技能不熟练,尤其是由学校到学校的青年教师,往往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不强。

(五)实训教学的考核力度不够

实训教学形式和环节多样,鉴于此特点,其考核也应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各院校对实训教学环节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考核力度也低于理论教学,考核时也往往流于形式,随意性大,对引导学生加强实训环节、增强自身能力的培养不利。

二、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体系的完善

解决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实训教学模式。

(一)要明确职业能力的要求

综合职业能力是超越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它所强调的是当职业或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姜大源先生认为个人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的整合状态。因此在规划实训教学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培养学生的理论、技能知识,还应着重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要体现职业能力的要求

1、以项目为核心进行实训课程开发。针对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差距,对生产岗位的系列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理出一些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的工作项目,并依据岗位的工作项目来设计实训课课程大纲,进行实训课程开发。将完成此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工作过程知识、技术性学科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有机的组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联合生产企业共同设计实训项目。实训课程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训试论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体系的完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吴瑗王燕丽李君荣摘要:通过对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针对目前高职畜牧兽医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并在此基础项目应体现一定的应用价值,并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设计的实训项目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可通过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利用企业技术资源来设计课程实训项目,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实训,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实际生产岗位。

3、生产企业参与实训教材的编写。为避免产生教材和生产实际脱节的情况,应邀请企业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畜牧师、兽医来参与编写,以使教材科学合理、直观生动、符合生产要求。

(三)要满足职业能力的要求

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模式,有利于培养出满足职业能力要求的人才(如图1)。建立满足需要的实训基地,主要有以下两条途径。

1、开发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第一,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提高设备利用率。第二,基于职业能力,坚持虚拟与真实教学并重,将两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让学生掌握现代生产新技术、新思路,获得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第三,通过真实的职业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2篇

[关键词] 动物防疫 新农村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164-01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畜牧业作为喜德县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抓好动物防疫工作是确保畜牧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防疫机构队伍的问题

动物防疫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到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虽然喜德县组建了建立了完善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新的防疫工作体系正逐步建立,新的防疫工作机制正逐步形成,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特别是乡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素质不高,与现行防疫工作要求存在差距,加之工作辛苦、待遇偏低、保障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

2.基层防疫手段的问题

为了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畜禽群体保护力,防止疫情的发生,免疫密度须达到100%,免疫合格率不低于70%。但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基础设施差,没有固定办公用房,虽然乡镇配备了冰箱等冷藏设施,但村级冷链体系不完善,防疫设备陈旧老化,防控手段落后,难以满足防控的质量要求。

3.防疫监督手段的问题

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已列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但作为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检疫监督、执法办案、技术检测等设施、技术要求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对动物饲养、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销售、运输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能力。

3.1 对千家万户散养畜禽的防疫、检疫工作不好开展

农村养殖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大多分散饲养、自由交易、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对自繁自养自给的畜禽,防疫监督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由于缺乏防疫监督必须的仪器设备,乡镇屠宰点和市场检疫基本上是靠感官检疫,对上市的畜禽检疫质量难以保证。

3.2 对规模化养殖户(场)防疫不好监管

规模化养殖场的防疫自成体系,乡镇的主要职能是督促其防疫落实到位,并依法对其防疫效果进行监测。但目前这两方面的工作难度都相当大,特别是采血监测抗体水平阻力大,其原因主要是养殖者怕采血应激引起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如何使之接受动物防疫部门的防疫、监督、监测与检验,使之符合动物防疫标准,也是动物防疫部门面临的难题。

二、动物防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1.正确认识动物防疫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畜牧业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发展畜牧业,发挥畜牧业对种植业的产业升级作用,对于节约资源,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生活宽裕,都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新农村建设呼唤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发展离不开新农村建设。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畜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经济支撑,只有通过发展畜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使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社会和谐等各项目标真正得以实现。另一方面,畜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农村建设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向区域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转变,对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增加养殖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千家万户式的养殖方式目前仍是喜德县养殖业的主体。虽然目前逐步向规模化、生态化转变,但资格主体仍然没有改变。动物疫病始终是阻碍喜德县畜牧业发展的大敌,每年因疫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万元以上,每年投入各种疫病防治经费100多万元,由此可见,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农村经济发展而言更是如此。

2.新农村建设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动物防疫工作的薄弱环节仍然是在农村,在畜牧业生产上,一家一户小规模、千家万户大群体是当前喜德县畜牧业主要生产方式,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农村始终是动物及其产品的原始生产基地,而农村又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动物防疫人员缺乏、防疫设备陈旧、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的地方。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情况依然存在,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开展困难。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任务艰巨,必须尽快提高动物防疫水平,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三、充分发挥动物防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发挥动物防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要在饲养方式、防疫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1.切实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确保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要针对农村防疫队伍“技能不强,待遇不高,任务不轻,责任不小”这一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基层畜牧队伍的兽防科技知识培训力度,切实解决防疫员工作任务重、待遇低的问题,提高工作积极性,确保动物防疫落到实处。

2.逐步推行养殖准入制度

为了有效地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证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对规模化养殖场实行养殖准入制度,达到规定的生产条件,核发生产许可证,才能从事养殖。达到规定的防疫条件、配备专职的防疫技术人员,自觉接受防疫监督部门的防疫监督,核发防疫合格证。对其生产的畜禽及其产品,实施强制检疫制度和市场准入标识制度。

3.加强畜牧兽医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畜牧兽医队伍管理体制,进一步稳定畜牧专业人才队伍,鼓励专业人才对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养殖场开展结帮扶和技术服务工作,在饲养技术、疫病防治等方面,充分发挥畜牧专业人才队伍的技术服务功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加大经费投入,保证防疫经费

第3篇

内蒙古是多种地形的结合地区,草原畜牧业是内蒙古农牧业经济的重心,是当地农牧民维持生计的主要模式。如今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和解决。其一,资金投入过低。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国民生产数值年均增长了14.95%,而国家对于内蒙古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投入却只有4.97%,虽然也有所增长,但是投入的资金满足不了畜牧业发展要求。其二,人口在不断增加,但是地方经济结构太过单一,满足不了基本生活要求,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担。其三,内蒙古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机械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缺乏先进性,抑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重视控制人口数量

重视控制人口数量,缓解地方经济发展的压力。人口数量的控制,能够适应内蒙古地区的经济承受能力,人口过多,当地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制约畜牧业的发展。采用多元化经济结构,将畜牧业的发展与人口的数量进行结合,能够避免给内蒙古的畜牧业经济带来负担,有利于促进当地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加大资金投资力度

畜牧业是内蒙古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主导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决定因素。国家应当加大对内蒙古畜牧业的投资力度,为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实现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应当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专门的畜牧业经济管理机构,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呼吁广大投资商对内蒙古地区进行投资或贷款,丰富当地经济类型,向内蒙古地区经济的现代化方向迈进。设定适合当地发展的投资计划,加大对畜牧业的投资力度,寻找更多的商机,实现当地经济的多元化,以适应当地牧民的生活需求,稳定内蒙古地区的经济。

2.3合理利用草原资源

如今,对于内蒙古畜牧业而言,草原退化和破坏现象严重,是当前开展畜牧业经济的制约性因素。加强对草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化利用是改善当前草原形态的重要举措,是维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关键性因素。要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提高牧民对草原的保护意识,明确草原对于牧民生活的重要性,为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对于草原上的畜群应当予以控制,将数量进行一定的缩减,转变畜群的饲养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证经济增长。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资源,能够加速草原的循环再生长,有利于草原生长的旺盛,为内蒙古地区畜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

畜牧业科技档案是在草场建设、育种饲养、畜牧兽医活动中产生的资料,记载并反映了当地畜牧业发展历程和成果,是储备科技信息与知识的重要载体。加强对畜牧业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应用,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高价值档案信息出现丢失、遗漏的问题,并为畜牧业各项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畜牧业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无法满足当前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需求,尤其是熟悉档案内容,可以深入研究与开发档案信息的人员较少。二是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不规范。如档号、案卷标题等不规范,存在严重的组卷混乱情况。三是科技档案检索效率偏低。现阶段畜牧业科技档案仍然以手工检索为主,很少实行计算机检索,在编制检索工具的过程中,存在着多而不精的问题。四是没有充分发挥出科技档案的服务功能。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只关心立卷、归档的数量,没有将相应档案材料提供给服务对象,不了解最前沿学科发展动态等,导致畜牧业科技档案资料信息利用率不高。

二、加强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网络。对组织管理网络加以完善,有利于更好开展档案收集工作。通过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网,进一步加大对需要归档科技档案资料的检查力度,确保科技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畜牧业科技资料与信息形成的时候,相关部门可安排一名兼职档案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收集产生的档案,而档案管理者负责监督和检查,必要时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提升业务水平,保证收集的畜牧业科技档案更加完整,立卷更加规范、整齐。如此一来,既提升档案的质量与数量,确保分散在各部门的科技档案能够及时收集起来,从而便于之后更好开展立卷与归档工作,减少档案管理员的工作量,有效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二)开发畜牧业科技档案保持技术。为避免畜牧业科技n案受到损毁,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只要有档案出现损毁,要第一时间采取对策,让档案得到修复。要落实借阅等级制度,在调阅档案时,拿放应轻,不能对档案造成损坏,避免档案出现涂抹、撕破等情况。在档案纸张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复印纸、工业技术用纸、文件用纸等耐久性较强的纸张。此外,在建设档案库房时,应利用好现代先进的技术,让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更加科学。由于档案种类众多,其物资档案材料也不断老化,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延长其使用寿命。要严格控制档案室的条件,避免影响畜牧业科技档案的使用寿命,库房温度应该保持在15-25℃的范围内,湿度控制在45%-60%的范围内。同时要注意避免将朝向设置为东西向,做好防火、防盗、防腐、防虫害等措施。

(三)提升畜牧业科技档案信息化水平。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都逐步提升了信息化水平,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加快畜牧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这点尤为重要。对此,要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与组织下,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档案管理活动中,以此处理和管理档案信息资源,将更好的服务提供给档案利用者。为提升畜牧业科技档案信息化水平,要充分发挥出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对档案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为提升档案的安全性,尽快安装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入侵检测系统,加固主机内核。应严格执行级别控制,确定用户访问权限,相应级别只是查看相应的档案,提升畜牧业科技档案的保密性。

(四)提升档案人员素质与能力。为进一步提升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提升自己的素质,熟悉档案业务,保证能够顺利接收档案。档案管理者要从电子文件形成源头入手,将档案监督与指导的职能履行到位。档案管理者要通过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的指导,掌握畜牧业科技档案接收管理平台的操作方法,并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维护档案,提升档案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从而更有效地管理好畜牧业科技档案。档案人员也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畜牧业科技档案的信息化进程提供保障,档案部门也要提起重视,加大对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能够掌握最先进的档案管理知识,并能够充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确保其能够更好地使用档案管理系统,从而提升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三、结语

总之,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对于畜牧业而言,加强其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在促进畜牧业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不断提升畜牧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真正管好、用好畜牧业科技档案,将更优质的服务和更有价值的科技档案提供给畜牧业科研工作。这样既能够实现科研水平的提升,还能够推动畜牧业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服务基层农村的质量和水平,关联着基层畜牧业人员的增收和创收,也关系着农民群体从事这项养殖工作的信心。本文重点从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畜牧兽医;防疫;基层

随着我国农村、农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畜牧业发展随之带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最突出的就是动物疫情的控制问题。近几年出现的禽流感、猪瘟等流感疫情给全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对动物防疫特别是一线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畜牧业在农业整个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历年统计数据也可看出,畜牧业的生产总值占据农业生产总值的大头。特别在一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这一比重值更大,可见畜牧业在基层农村农民群体中的不可替代性,但一谈到畜牧业的发展,就避不开畜牧兽医防疫工作这个课题。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展畜牧兽医防疫工作非常必要。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其不仅仅能够带动农村经济,还是保障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畜牧业发展不好,全国的副食品供应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畜牧业的兴旺标志着农业的兴旺,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不仅仅全面保障了畜牧业生产者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对提高畜牧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二是畜牧兽医的防疫工作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疫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预防、降低畜牧疫病的发生,从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全体公民的身心健康,而公共卫生这一环节,农村的防疫工作又恰恰是薄弱点和短板。

2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组织建设存在问题。随着农村畜牧业的发展,现在各级均建立了相应的畜牧兽医管理局,设立了专管部门,也在陆续培养防疫专员,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还存在组织构架单一,有防疫工作体系但不完备,有防疫工作机制但不够健全的现象。二是防疫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措施存在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要求,畜牧兽医的防疫要求有大于等于70%的免疫合格率,检查密度必须达到100%。根据这一指标,基层的畜牧兽医防疫工作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设施老化陈旧、日常工作没法高质量正常展开的问题,免疫质量提高不快。一些基层乡镇虽然也配备了一定的诸如医用冰箱等基础设施,但由于体系不够完善,在高温季节无法保证疫苗的运输储藏,更无法保证疫苗储藏的有效性。三是畜牧兽医人才缺乏。通过笔者的调研,整体来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学历层次不高,包括工作实践能力都相当缺乏,影响到畜牧兽医工作的整体水平。一些疫情的发现、判定、处置不及时、不主动,这些都与兽医专业人才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四是防疫宣传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关于这方面的政策法规比较多,但从实践来看,兽医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限制了基层防疫工作的深入。在调研中也切身感受到,对于防疫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大,一些农民群体只顾着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应,把卫生防疫工作看轻了、看淡了,这也给执法人员规范执法带来一定的难度。

3加强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对策措施

要保障畜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要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特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举措:一要加强疫情报告。疫情报告必须保持渠道的畅通,也是逐级了解疫病情况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要建立疫情响应机制,这些对疫情的控制和研究疫病的规律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要健全疫情报告机制,保证报告结果的真实有效,包括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气候等不同要素,定期向上级作出详细的汇报,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在第一时间内采取准确、可靠的措施。二要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在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中必须得到贯彻落实,要努力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到其建设中来,比如对于资金缺乏的问题,就可以建立政府主投资,社会积极融资的方式进行,集中各方面人力、财力、物力参与其中。要建立健全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督促防疫工作执行的强制化、科学化,必要时要有法律强制力,保证防疫工作得以贯彻实施。三要加强畜牧兽医防疫监督工作。由于当前基层畜牧业多处于分散饲养状态,交易市场也很不规范,造成相关部门实施监督工作很难,防疫效果较差。执法人员要针对这种情况做大量细致性的工作,避免不利局面出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的畜牧兽医防疫工作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都要从观念、人才、资金、宣传、执法等多角度加强基层畜牧兽医建设,促进该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作者:何琪 黄俊 刘君 单位:句容市华阳畜牧兽医站 句容市郭庄畜牧兽医站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畜牧业;乡村;农村经济;兽医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社会发展中各种经济体制的兴起与完善,各种散养畜禽模式和经济体制不断出现,成为整个经济发展中深受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一部分。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而言,畜牧业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其更是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与作用。乡村兽医作为畜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其进行加强建设十分关键,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的繁荣稳定以及农民经济利益,甚至是决定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调节和调整。

一、我国乡村畜牧业的出现与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各种新型的经济体制不断的涌现了出来,不仅为国民经济增花添彩,同时更是为社会经济的提高与完善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理论平台。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基础上,我国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逐步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这种工程模式的存在与出现一方面促使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乡村畜牧业的发展与出现。自上个世纪末期,菜篮子工程所带来了的发展优势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和核心环节,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最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的工作模式。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造成了以菜篮子工程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模式仍然难以满足我国高涨的社会物质需求,甚至是还存在着严重的食品供应短缺现象。因此,在目前的工作中要想对这一现象进行扭转和转变,就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入手去分析和总结,针对整个社会发展中常见的工序问题加以完善和处理,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经济体制形成一套系统、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此项工程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逐步的形成了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也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可以说,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菜篮子工程是一项功不可没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最受人们关注与青睐的一部分。

二、兽医与畜牧业的作用

兽医的存在与畜牧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整个畜牧业得以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人们逐渐将畜牧业与兽医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名称,也被人们广泛的称之为畜牧兽医,更是有人将其称之为牧医。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兽医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对具备一定经济价值的兽类、禽类和水生动物进行研究的过程,根据其研究工作要点和研究重点来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索,从而使得整个生物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其生长优势,取得养殖产品。但是,由于多年以来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这种认识现象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也就造成了整个畜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合理的加强兽医建设,提高兽医队伍建设作用与效益。

三、乡村兽医队伍建设重要性

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我国的畜牧业主要是以散养畜禽为主的工作模式,在这种工作体制之下,传统兽医队伍的建设一直都未曾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这也造成了畜牧队伍认识偏低的现象。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66万乡村兽医,他们肩负着保障畜牧业发展和人民吃上放心畜产品的卫士职责。

1、乡村兽医存在的必然性

农村需要乡村兽医。我国的畜牧业养殖是以散养为主,农村千家万户散养动物的方式依然占70%以上,散养的状态决定了为其服务的兽医也是“散”状分布的,所以在散养比较发达的地区,基本上是村村都有乡村兽医。换句话说,畜禽的养殖是千家万户的散养,每户养十几、几十羽家禽(鸡、鸭、鹅)、几头猪、几头牛,养禽主要是过年过节自宰用的,分散的养殖只有同样分散的乡村兽医才能满足其服务要求,集中的兽医服务在服务成本、服务及时性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满足散养户的要求。因此,乡村兽医由于自身的优势自然就成了当前农村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力量。

2、乡村兽医的三大特性

2.1乡村兽医具有社会性

从工作的目标看,乡村兽医的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结果都是社会客观需要。乡村兽医工作在农村畜牧生产在第一线,与畜主面对面、与病畜面对面,零距离直接解决病畜问题。肩负着养殖、防疫、治病的维持生产的重任,是肩负人们食品安全保障的第一道卫士,可以说,没有乡村兽医我国农村的畜牧生产是无法进行的,可见乡村兽医具备社会性特点。

2.2乡村兽医具有民间性

从工作对象看,乡村兽医直接面对的是动物及其畜主,从事以预防临床检查治疗为基础的活动。他们在农村与广大畜主频繁接触,提供咨询诊疗服务,是现代农村畜牧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兽医这种前哨和基础功能及其独立性,决定了一行业的民间性性质。

2.3乡村兽医具有服务性

从工作内容看,乡村兽医在职业活动中是以专业技术预防和解决动物疫病诊疗和疫病控制方面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力图解除家畜病患,减少养殖损失,维持畜牧生产顺利进行,始终是处于与生产主体伴随的辅助地位,与主体有着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3、乡村兽医队伍在畜牧业中的作用

乡村兽医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设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比重的大小已成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均在50%以上,有的达到70%以上,而我国约为35%。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

第7篇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切实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

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肉、蛋、奶协调发展,区内以稳定、提高、拓展产业链为主,着力提升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全面实施外拓战略,在市外建立稳固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保障市场有效供应。各镇乡(街道)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的高度来认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加强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领导,确保工作目标的完成。

市政府下达给我区的指标是:至年,肉、蛋、奶自给率分别达到42%、36%和30%;年出栏生猪37万头,年出栏肉禽250万羽,存栏蛋禽100万羽,奶牛存栏1800头。其中,在市外建立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的70%生产能力可以计入目标任务。

结合我区实际,由于邱隘镇和下应、中河、钟公庙、首南、石碶等五个街道地处新城区,属禁养区域,不再下达目标任务。其余各镇(乡)应根据上述目标任务,按照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对辖区内的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空间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充分挖掘现有畜禽养殖场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和个人到市外建立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努力完成畜产品生产目标任务(具体详见附件1)。

二、统筹安排、分批实施,认真落实畜牧业发展规划

在巩固现阶段畜牧业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实行较为严格的环境政策。按中央、省、市各级关于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要求,今后几年,在适宜养殖区,重点支持以提高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种子种苗和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环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在总量控制、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镇乡适度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畜牧业,创出一条循环农业之路,打出绿色有机畜产品品牌;支持现有规模牧场和畜牧小区扩建项目,努力提升我区畜牧业现代化水平。计划重点建设存栏600头基础母猪的国家级原种猪场1家;新增存栏种公猪100头的猪人工授精中心1家;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全部得到改造和提升,全区年出栏商品猪稳定在18—20万头。我区“-年畜牧项目实施计划”详见附件2。

三、完善机制、强化措施,不断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

(一)统筹区域发展,建立畜牧业发展统筹资金。为促进落实畜牧业发展规划,提高畜产品生产能力,在不减少原有畜牧业发展和动物防疫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区财政预算每年安排300万元,设立区畜牧业统筹资金,实行滚动使用。统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生态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上级项目和政策的资金配套;对主要畜产品自给率高或在发展现代畜牧业上有突出贡献的镇乡给予奖励。

(二)坚定不移地实施畜牧业“走出去”战略,在市外建立稳固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到年,在市外建立商品猪生产基地的生产规模要达到年出栏27万头,各镇乡在市外发展的畜牧基地,可按认定规模的70%抵充任务,区农林局负责市外商品猪基地的认定工作,并签订返销协议,并根据其建设规模、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和实际生产能力,分期分批列入市、区二级产业化基地项目,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市外商品猪基地认定办法由区农林局另行制定。如遇自然灾害、疫病等特殊时期,急需从在外基地调入商品猪的,由区贸易局另行制定政策和应急预案。

(三)继续实施畜牧业优惠扶持政策。一是继续实施良种补贴项目,对于列入市级猪人工授精补贴项目的每头份猪常温配套补贴5元;能繁母猪和良种后备母牛补贴按上级文件精神执行。二是继续加大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力度。在巩固畜牧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坚决杜绝在禁养区的畜禽饲养,加大在非禁养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治污力度。继续实施畜禽粪便无害化治理政策,力争到年所有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面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三是切实保障畜牧业生产用地。按照畜牧业规划要求和各镇乡实施方案,在镇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安排好足够的畜牧生产扩建用地;要根据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要求和农(林)牧结合种养配套比例,在实施土地整理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需要,预留用地发展空间,提供足够用地数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所需用地,根据明电号文件规定,按农业用地管理。四是区内新建、扩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按《市规模畜牧养殖场(小区)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扶持政策执行。五是对不破坏耕作层的建筑方式,经区农林局认定,按《市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不破坏耕作层建设方案》中的扶持政策执行,在市级补助每平方米30元的基础上,给予1:1配套。六是畜禽养殖场(户)和畜牧小区水电收费按农用水电标准收取。对于已享受农业产业化基地等政策支持的建设项目,不得重复补助。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保障我区畜产品供应能力、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确保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镇乡和区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研究和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各类问题,大力支持畜牧业种子种苗等畜牧业高端技术产业的发展,切实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

第8篇

关键词: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210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促使我国养殖户的不断增多,并为其带来了较高的效益,但是我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促进草食畜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本文在此进一步探讨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

1 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

1.1 资金投入不足

草食畜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已经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并在资金上和政策上,给予高度支持,对草食畜牧业投资力度较大,但仍有一些特别的偏远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投资力度相对较小,而且到位情况较差,再加上一些养殖户贷款难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养殖户缺乏有效的担保,所以无法顺利的进行贷款,进而造成资金短缺,大大限制了养殖户的发展。

1.2 良种化程度低

良种化程度低是我国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之一,发达国家的草食家畜良种率在90%以上,而我国的良种率仅为15%~30%。发达国家过去的草食家畜品种都比较早熟,而且是小型品种,随着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大型品种逐渐增多,并取代了过去的小型品种。

1.3 现实生产力落后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高新技术方面也取得显著的成果,这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受到资金投入情况、认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新技术无法落实到实际中,进而导致我国草食畜牧业现实生产力较为落后。

1.4 养殖效益差

虽然我国具有丰富的草地资源,但是缺乏营养水平较高的品种,所以进行放牧时,不仅不会增加牛、羊的份量,而且还会浪费草地资源。同时我国的牛羊出栏速度慢,饲养时间较长,这样牛羊过冬次数就会有所增加,在冬天,牧草的质量较差,这样就会降低牛羊的份量,同时还会增加牛羊的养殖成本,使得养殖效益大大降低。

2 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2.1 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要想促进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做保障,所以必须加大对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首先政府应采取重点支持的方法,先给予养殖龙头企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使其变得更加强大,以此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使得其它养殖场、养殖区也壮大起来,与此同时政府还应鼓励各个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对于进步较大、发展较好的企业,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对企业进行鼓励,促使养殖企业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2.2 全面实施品改工程

为了提高繁殖率,应引进繁殖率高的母畜,对于品种较好的母畜,应禁止任意宰杀,使得基础母畜群体扩大,增加繁母畜比重。加大对小型种畜龅姆龀至Χ龋鼓励有相应的条件的养殖户进行修建,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殖,并选出优良的种畜,进行杂交改良。同时对于加强对用于引进良种、冻精的授配站的建设力度,使其覆盖面积有所增加,进而提高我国的良种化程度。

2.3 加强对科学技术的推广

为了充分发挥草食畜牧业的有关高新技术的作用,还应加强对高新技术的推广,将其充分落实到实际运用中。所以可以组织建设技术服务机构,向养殖户宣传相关的高新技术,以及牛羊养殖技巧,病害的有效防治等相关知识,使养殖户充分认识到高新技术的重要性,并能够主动学习高新技术,丰富养殖户相关理论知识,将其合理运用到实际中,以此提高其养殖水平,加强养殖的效果,促进养殖效益的有效提升。

2.4 提高养殖效益

为了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益,还应采用合理的养殖方式,减少养殖成本,因此可以采用农作物秸秆青贮技术,将秸秆青贮作为牛羊的饲料,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对草地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是变废为宝,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观念。而且采用秸秆青贮作为饲料,可以大大节省养殖户的成本,提高养殖效益。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采用三元种植结构,如“小麦-玉米-薯类”的轮作模式,以此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进而为牛羊提供更多的饲料。

3 总结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草食畜牧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国家和政府应加强对草食畜牧业的投资力度,并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技术,提高养殖企业的养殖水平,降低其养殖成本,实现养殖效益的不断提升,从而促进我国农业长久、快速的发展,这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我区农业奋力崛起的战略重点

发展畜牧业是把我区农副产品和劳动力两大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现实选择。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抢抓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良好机遇,积极推进我区畜牧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国家惠农政策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以强化防疫、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为手段,以政策支持、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提升我区养殖业综合水平,推进我区由养殖业大区向畜牧业强区迈进。

总体目标:用3-5年的时间,全面实现我区畜禽品种优质化、养殖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畜产品无公害化,部分达到绿色标准;生态养殖小区占规模生产的30-40%,基本实现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畜产品总量增长30%以上,规模饲养量占饲养总量的70%以上,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达到疫病控制标准,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三、努力提高畜牧业整体生产水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提高生猪和家禽生产档次,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生产,扩大奶业生产。加快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形式多样的养殖小区,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优势产业群,从而形成合力,发挥科技、人才和市场优势。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促进养殖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生产无公害畜产品,申报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努力打造我区优势畜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切实加强畜牧养殖技术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培训,积极引进畜禽优良品种、推广秸秆开发利用、种草养畜及畜牧生产新技术,强化科技意识,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四、完善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

乡级畜牧兽医站是我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主要力量,是直接面向养殖户的服务性机构,各乡、镇、街道要在办公用房、示范点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不断完善乡级畜牧兽医站建设。

加强畜禽改良站点的建设和保护,鼓励集体和个人从事畜禽品种改良工作。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加强对种畜禽生产经营的管理,保护广大养殖户的利益。

五、加强动物防检体系建设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制度,同时抓好动物疫病的计划免疫,对重大动物疫情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保证我区动物防疫目标的全面实现。

要加强对动物检疫队伍的管理,不断提高检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实现我区动物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运输检疫达到100%,确保我区畜产品质量安全。

六、建设完善的畜产品市场体系

继续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的建设,鼓励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形式,拓宽畜产品流通渠道,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划,规范行业行为,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公平竞争。

要加强对兽药、饲料等畜牧业生产投入品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对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加强信息服务,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做好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信息的收集和,为养殖户和消费者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正确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

七、实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倡导农民成立互惠互利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内联外引的作用,鼓励这些组织与国内外大企业签订生产合同,实行跨区域产业化合作。

重点引进和培育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强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以充分发挥其带动能力。引导并帮助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建立稳定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畜产品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畜牧业向产业化发展。

八、加大投入,增强畜牧业发展活力

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将动物强制免疫疫苗配套经费、激励性发展贷款贴息、奖励基金、防疫工作经费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各乡、镇、街道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畜牧业,对投资者给予土地、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保证投资者利益得到合理的保护。

九、加强领导,保障畜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