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37:14
导语:在医学超声影像学重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医院;超声影像;人才梯队;培养
超声影像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它运用现代高新的医学超声影像技术综合分析各种医学图像,提供辅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在计生服务中心超声影像室发展中人才起着关键作用,要加快超声影像室的发展,就必须加强超声影像专业人才的梯队培养,搞好超声影像学科建设。
1建立超声影像人才规划
医学超声影像专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素质要求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因此有必要科学认识和把握他们不同成长阶段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实际技能以及素质要求等。领导应密切关注后备人才的继续深造、临床诊疗实践、医学研究和创新提高等,对今后一定时期内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制订周密的培养计划,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对医学专业知识扎实、临床诊治能力强的年轻医师,应安排到能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岗位工作[1]。
2建立良好的人才梯队运行机制
人才梯队是在骨干人才还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当有骨干人才离开时,能及时将储备人才补充上去,保证人力资源的延续性。建立人才梯队管理机制,提高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在保留骨干人才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对后备人才的培养,确保人才的持续供给,从而不断提升科室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①人才区分机制。人才区分机制来源于任职资格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只有具备某个类别、某个级别(或胜任力要求)的任职资格且达到一定业绩的人员才能够进入人才资源池。人才梯队资源池是一个宽进严出的系统,人才在这里要么进步、要么被淘汰。不进则退是这个系统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这一轮被淘汰的人,改进后还可以再进来,进来了仍然有可能被再淘汰。通过人才梯队资源池不断地培养、筛选后备人才,从而不断提高后备人才的专业技能;②人才选拔机制。资源池建立后,后备人才的"入池"、培养和筛选淘汰是一个长期的、例行化的工作。经过任职资格体系的建立和从资源池中选拔人才两个逆向的过程,基于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间就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岗位的动态匹配;③人才激励机制。为了激励骨干人才和后备人才早日脱颖而出,可以设定一些单项奖,对优秀人才进行奖励。对于在工作中有很大贡献的人才可以在晋职晋级中优先选拔[2]。
3重视超声影像专业人员的开发和利用
超声影像专业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意识。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必须具备组织框架,采取滚动发展的形式,避免断层现象,采取计生服务中心培养和中心外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形成浓厚的学术风气,点面结合,造成一种人人有奔头、个个有奋斗目标的局面, 促进人才结构的合理发展。
超声影像医师要全面掌握本学科范畴内相关知识,其知识结构应融合医学各领域的相关技术和知识,具备以医学专业划分的"横向知识结构",主动创造和发掘新知识。因此,现代超声影像医学知识广泛、学科跨度大、设备技术发展迅速,管理者应明确人才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学科的全面、协调发展;把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机地融人医疗实践中,不断推动知识更新;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超声影像医学基础实验研究基地,把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工作结合起来,从创新的高度致力于人才培养[3]。
4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超声影像人才培养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 不断改善学术氛围,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可以组织各种宣讲、交流会和学习研讨,进行专业外语的听说训练, 尽快了解本专业最新前沿研究动态。结合文献和相关病例的收集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做好病例收集、影像分析等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阅读外文专业书刊,追踪本专业学术前沿,努力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参加新业务、新技术讲座,病例讨论、国际学术讲座来开拓视野。积极鼓励人才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知名专家教授进行交流探讨,了解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开拓学术视野,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广泛的国内外交流渠道。鼓励向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投稿,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5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创建和谐医院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创建医院精神,它是影响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医院精神是医院全体员工一致认同、彼此共鸣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是整个医院的精神支柱。其内容是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创建和谐医院,督促医务人员爱岗敬业,精诚团结,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计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会提升超声影像人员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不断改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在辛勤的工作中,超声影像人员能够找到自身的价值,患者也能得到优质满意的服务,最终使计生服务中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对计生服务中心的了解与理解,只有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才能做到全方位地促进超声影像室的和谐发展[4]。
6改革教学模式,构建医学影像网络教学中心
医学超声影像诊断学教学多数是图谱分析,为保证学生有机会大量接触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影像图谱资料。科室可与高校合作以校园网为依托构建医学超声影像网络教学资源中心。中心建成后,学生可以在校园网内任一终端上使用相关资源。为节约教学时间,保证学生充分实践,要大力提倡医学超声影像技术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医超声学影像网络教学资源中心的资源,贯彻多媒体视图直观教学、多图纵横对比、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精讲多练、调动学生参与等教学原则[5]。
7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
超声影像室学科建设,人才是关键,必须有一个较高学术水平、远见卓识和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其次要建设一支梯次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采用多途径培养人才,大胆使用人才,发挥人才效益。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长期进修和短期学习以及科内培训和科外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除加强业务培训外,注重继续教育。计生服务中心出资购买医学数据库使用权,保证临床医生最快时间知晓医学前沿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为计生服务中心医学科研发展奠定基础。大胆使用中青年技术骨干,定任务加担子,使他们有压力、有干劲,促使他们早日成才。对不适应学科发展的人员进行内部调整。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队培育机制和完备的专业人才体系,促进科室的迅速发展[6]。
总之,面对新时期的挑战和机遇,超声影像人员要更新观念,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减轻患者的病痛和经济负担,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适应新时代医学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全方位地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促进计生服务中心和超声影像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才智.医院超声影像人才梯队培养[J].医学信息,2009,22(4):510-511,505.
[2]王香芬.如何有效进行人才梯队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3,(12):146-148.
[3]宋梅.超声影像专业队伍培养的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2,25(1):74-75.
[4]张才智,吴建琼.如何提高超声影像人员素质全方位为患者服务[J].医学信息,2009,22(5): 664-665.
关键词:介入超声;教学
Abstract: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ltrasonic medicine.To investigate the main points about studying the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and suggest the teaching method on ultrasound guided needle biopsy in intership.It's difficult to grasp the knowledge about ultrasound for few hours of class ,the teaching mod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may be improve this situation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Key words: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Teaching
超声医学是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普通X线诊断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等构成了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影像诊断技术[1]。近年来介入超声发展迅速,可应用于实质性脏器病变的穿刺活检,穿刺抽液,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切除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等,其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因为应用广泛,较易掌握,是一名合格的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的临床操作,也是医学生应该熟悉的超声课程。但目前,介入超声仅占课堂教学的两个学时,而实践课没有安排,因此希望学生仅从教师的课堂讲解中,了解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具体操作方法有较大难度,因此如何利用学生短暂的实习期就尤为重要。
1目前介入超声诊断的教学形势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超声诊断在一些临床学科诊疗疾病过程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由于超声具有实时、灵活、无放射性、准确性高等优点,成为临床穿刺活检的首选引导方法。目前超声医学教学尚存在以下问题:①超声医学相关课程较少,主要课程仅有医学影像学、超声诊断学等。非医学影像专业超声医学课时所占比例极小,甚至超声诊断学仅作为选修课程之一,而医学影像专业的必修课超声诊断学,也因学时较少,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证。②教材内关于超声造影、三维重建、弹性成像、血管内超声、介入超声等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的教材也较少[2]。③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不能很好的结合,超声诊断是实时动态的过程,不是静态断层图像,因此课堂教学所学理论内容难以通过实践课一一显示,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少,重理论轻实践成为普遍现象,学生操作技能、诊断能力还有待加强。④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检查,常规的实践课时安排极少甚至没有排课,因此如何利用学生超声科轮转实习期了解并且基本掌握介入超声的操作要点以及适应症就非常重要。
虽然各所学校超声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所差异,但上述问题的存在还是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作为超声诊断教师,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把握理论知识,又能将实践与理论很好的结合,就必须积极改善学生培养方式,充分利用目前的信息系统、先进设备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在超声教学的授课中,由于超声成像原理抽象复杂,学生短期内很难掌握,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超声检查有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M型超声等多种实时显示方式,不同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图像的成像及观察都是在动态中进行,检查不受时间限制,这是超声检查的极大优势。超声扫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的角度、手法可以产生无数个切面,这也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难点。因此将超声教学分成两大部分,在课堂讲解中,将原理、超声图像改变、临床医学有机结合,使学生了解超声诊断的要点、适应症、诊断价值。而超声各个切面的具体操作手法及技巧应安排在实践课重点讲授,同时结合动态图像,回顾理论课的内容。这样既节约了课时,又保证了教学效果。
介入超声诊断学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解剖学、病理学、临床医学等多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3],扎实的理论知识是顺利完成介入超声检查的前提条件。在实习中应教会学生,除了要具备较强的超声诊断能力,还要建立一定的临床思维,只有这样全面分析,才能增强介入超声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增加介入超声的临床诊疗价值。更重要的一点是,作为一种有创检查,必须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介入超声的风险,掌握各种临床操作的适应症、并发症及相关处理方法。
3实践课中的具体授课方法
超声诊断学是形象思维学科,介入超声需要有很强的空间观念,尤其是建立良好的立体思维习惯对介入超声的顺利操作意义重大,而学生脑海中的解剖断层图像,很难与实时动态图像相联系[4]。因此学生在实习期接触超声图像时,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器官的立体结构和相互间的毗邻关系,改变学生的平面断层观念,将静态断面图像与动态图像之间进行转换,建立空间观念,帮助学生养成立体思维的习惯,将有利于理解、分析图像,提高穿刺的准确性。
目前介入超声临床应用最多的是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穿刺活检枪及活检针的使用方法及原理,在正式穿刺之前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活检枪的使用,在操作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活检针的安装及标本的收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结合具体病例,实地讲解穿刺活检的适应证,强调适宜探头、相应型号穿刺针的选择,穿刺活检的进针部位、角度、深度。穿刺点的选择至关重要,比如肝脏占位穿刺活检一般选取肋间或肋下进针,针道距离尽可能短,占位表面应覆盖一部分肝脏组织,穿刺应避开重要血管及脏器,根据占位大小选择取材长度等等。
不同的脏器穿刺活检术既有共性,又有差别,首先要掌握共性的部分,然后再了解不同组织器官穿刺的各自特点。因为这是一项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操作,最好是临床医师在场时现场就该病例进行讨论学习,了解穿刺活检的临床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出现并发症时的处理方法,使学生留有深刻的印象。
4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认真写好超声报告
实习中适当给与学生上机机会,具体操作中应该强调注意病人、探头部位、穿刺点的选择及穿刺中应注意的事项等关键问题。强调超声诊断特点,超声图像无固定切面,可根据不同检查部位进行任意切面扫查,以清楚显示针道及穿刺目标为最终目的,尽量避开重要脏器、血管,针对不同器官穿刺的超声引导方法,对学生进行有序、系统地训练。在临床实习中,注重对学生影像思维能力的培养,比教师单纯地看图讲解更具有实际意义。
超声诊断报告是超声诊断的重要部分[5],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还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重要的参考,写好诊断报告有利于学生对临床实习中遇到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如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诊断报告就是对整个穿刺过程的简要描述,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对该穿刺的足够了解。教师须认真修改报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准确使用专业词汇,客观书写报告内容。
规范的超声诊断报告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超声观察的内容及超声诊断的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超声报告内容首先应对穿刺目标作出简单描述,消毒铺巾局麻,穿刺点的选取,穿刺针型号,取材数目、质地、色泽,穿刺中及穿刺结束后患者的反应,若有不良反应还应记录相应的处理步骤及结果等全过程。实际教学中要向学生仔细讲解超声诊断报告的书写要点,并对不同组织器官的穿刺活检给出具有代表性的报告范例。
总之,临床实习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甚至于在介入超声教学中,其重要性要远大于课堂教学。教师应注重结合临床知识,开拓学生思路,通过实习期间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今后超声医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游宇光,葛贻珑,叶军,等.临床医学超声分流专业《超声诊断学》教学对策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9):1161-1162.
[2]许维新,郭光友,魏吉庆,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张万蕾,李建国,周庆环,等.超声医学的发展趋势及超声医学教学的探讨[J].中国医学探讨,2008,5(3):13-15.
【关键词】 超声影像学; 胎盘早剥离; 应用价值
doi:10.14033/ki.cfmr.2017.6.0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6-0043-02
胎盘早剥离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胎盘从正常位置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根据胎盘剥离程度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类,轻度剥离患者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轻度腹痛等症状,重度剥离患者临床表现为持续腰酸、腹痛、出血量大等症状,临床诊断手段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及B超检查等[1-2],重度病例临床体征较为典型,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联合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轻度病例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即使借助影像学检查手段仍然有一定困难,为此还应综合分析患者体征、病史及临床症状等信息[2-5],为观察超声影像学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超声影像学(彩超)检查手段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来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分娩的69例胎盘早剥离的孕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年龄21~39岁,平均(28.7±2.2)岁,孕次1~5次,平均(2.7±0.4)次,初产妇41例,经产妇28例,经产妇产次1~3次,平均产次(1.8±0.6)次,孕周22~40周,孕妇均表现为阴道流血、腹痛及胎动减少等临床症状,其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6例。
1.2 方法
本文检查仪器为飞利浦240型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孕妇于产前3 d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检查前要求孕妇平卧或侧卧于床上,将超声探头频率调整至3.5~4.8 MHz,先按照产科常规检查胎儿及附属物[6],随后经腹腔对胎儿的胎动、胎心、形态等进行全面扫描,重点观察胎盘厚度、回声、胎盘后子宫、宫壁及血流等情况,最终确诊根据分娩后胎盘母体面凝血块压迹进行判断,当胎盘剥离面大于1/3时可判断为重度剥离,不足1/3可判断为轻度剥离[7]。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超声影像学(彩超)诊断符合率
69例孕妇经分娩后胎盘剥离情况均被确诊为胎盘早剥离,其中轻度病例43例,重度病例26例,轻度病例超声影像诊断符合率为72.1%(31/43),重度病例超声影像诊断符合率为96.2%(25/26),超声影像诊断总符合率为81.2%(56/69),轻度病例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重度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085,P
2.2 超声影像学(彩超)诊断与胎盘位置的相关性
69例研究对象中超声诊断符合56例,诊断不符合13例,胎盘位置中前壁30例,后壁26例,底部8例,侧壁5例,超声影像诊断符合病例与不符合病例在胎盘位置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317,P>0.05),具体见表2。
2.3 超声影像学(彩超)图像特征分析
所有孕妇超声影像学图像均表现为强回声,但轻度病例和重度病例超声影像学图像特征有一定差异,43例轻度病例中有16例临床症状较为明显,超声图像表现为宫壁和胎盘之间有形态不规则的暗区,14例患者经治疗后暗区显现出吸收,2例患者表现阴道流血量增多,相应的影像检查暗区增大。27例轻度患者宫壁和胎盘之间超声图像表现为混杂回声,临床症状不明显,治疗后24例患者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明显减轻,混杂回声也相应减少,3例p度患者则表现为子宫变硬,超声图像表现为胎心减弱、胎动减少、胎盘增大等。重度病例临床症状均较为明显,子宫有压痛和硬度增大,超声图像表现为胎盘增大、内部回声强且紊乱、暗区明显,胎盘后可见明显血肿,胎盘变形、边缘不整齐。
2.4 不同剥离程度与新生儿预后相关性
轻度患者中无死胎病例,重度患者中有15例死胎,死胎率高达57.7%(15/26)。轻度病例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为(7.63±0.31)分,重度病例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为(5.97±0.25)分,轻度病例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重度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胎盘早剥离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腹痛、胎盘血肿等症状,正常胎盘从宫壁部分或全部分离,根据分离严重程度可将临床患者分为轻度和重度,胎盘早剥离不仅会威胁胎儿生命,造成死胎,而且会引发产妇出血性休克[8],导致胎盘早剥离的病因包括腹部机械挤压、血管性病变、孕妇长期卧位不正确、吸烟、胎膜早破、孕妇年龄过高等,这些危险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有效预防的,而有效危险因素是无法提前预防的,对于无法提前预防的危险因素导致的胎盘早剥离,早诊断、早治疗就显得尤为关键[9-10]。胎盘早剥离的临床诊断一般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既往病史、体征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之所以根据多项手段进行诊断,主要源于轻度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不典型,极易与前置胎盘或子宫破裂等疾病相混淆,进而导致临床误诊和漏诊,为探寻超声影像学检查在胎盘早剥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其应用于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胎盘早剥离患者诊断中[11-13]。
本文试验结果显示,超声影像学(彩超)诊断总符合率为81.2%,其中轻度病例诊断符合率仅为72.1%,而重度病例诊断符合率则高达96.2%,重度病例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轻度病例,这主要是因为轻度病例胎盘剥离面相对较小,出血量较少,少量出血会快速凝固,因此还未形成胎盘后血肿,超声图像时无法观察到明显的子宫形态或胎盘形态变化,内部回声与正常子宫和胎盘无明显差e,加上轻度病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相比重度患者极易导致漏诊[14]。69例研究对象中诊断符合者与不符合者的胎盘位置无显著差异,但轻度病例和重度病例超声影像学图像特征有一定差异,轻度病例超声图像表现为宫壁和胎盘之间有形态不规则的暗区,且有不规则混杂回声,重度病例子宫有压痛和硬度增大,超声图像表现为胎盘增大、内部回声强且紊乱、暗区明显,胎盘后可见明显血肿,胎盘变形、边缘不整齐。胎盘剥离严重程度不同对新生儿预后有较大影响,重度患者中有15例死胎,而轻度患者中无死胎病例,轻度病例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重度病例。
从本文结果可见,超声影像学检查在胎盘早剥离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超声影像学检查可清楚辨析子宫肌层和子宫壁间的界线,可以清晰观察子宫和胎盘的厚度、形态、位置等信息[15],这些信息对于综合诊断胎盘早剥离有重要作用,尤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观察到胎盘和子宫血流情况,因此超声影像学检查对于胎盘剥离程度和范围也有较高诊断价值[16],但临床诊断还不能完全依靠超声检查结果做出判断,尤其是轻度患者应根据临床体征、既往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如果单纯依靠超声检查进行判断,极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现象,而且超声诊断准确性还受到仪器分辨率和操作者熟练程度影响[17]。
综上所述,超声影像学(彩超)检查在胎盘早剥离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应综合参考多方面因素,做出最后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卢春茹.胎盘早期剥离的诊断与处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4):215-216.
[2]郝玉凤.胎盘早期剥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25-26.
[3]吴云霞,朱华美,李梅,等.胎盘早期剥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2015,5(1):429-430.
[4]谢慧群.胎盘早期剥离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1):69-70.
[5]罗建梅.胎盘早期剥离的超声诊断[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4(3):65-66.
[6]张宗美.胎盘早期剥离超声漏诊误诊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6(2):77-78.
[7]蒋江帆.胎盘早期剥离超声波声像图特征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5):126-127.
[8]李桂仙.胎盘早期剥离超声波声像图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03-104.
[9]范文慧.胎盘早期剥离18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31(9):12,14.
[10]张鲜茜.胎盘早期剥离15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8):46-47.
[11]秦金砚,韩华,李建玲,等.超声对胎盘早期剥离的诊断及意义[J].中外医疗,2011,31(13):168-169.
[12]张俊.彩超诊断胎盘早期剥离图像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710-2711.
[13]刘惠如.B型超声诊断胎盘早期剥离的临床价值[J].江西医药,2007,42(4):350-352.
[14]田凤杰,孙懿.B超诊断胎盘早期剥离10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4):245-246.
[15]张璨元,李智,钱年风.68例非典型胎盘早期剥离临床病例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6):187-188.
[16]黄娅瑜,李燕梅,钟少花,等.58例胎盘早期剥离超声诊断及治疗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145-146.
[关键词] 磁共振;超声;妊娠胎盘植入;意义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2(a)-017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magnetic resonance (MR) in the diagnosis of placenta of pregnancy.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June 2014 to june 2016 year in June, the pregnancy placenta implantation in 23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into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object were complete, voluntarily accept the study, implementation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and MR diagnosis, summarize the imaging features, and compare the two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Results MR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was 86.96%,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was 65.22%,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at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with the diagnosis of MR(P
[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ltrasound; Placenta of pregnancy; Significance
a科属于比较重要的科室,而胎盘植入则属于妊娠期比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若发生妊娠胎盘植入后极易合并相关并发症,包括子宫穿孔、产后出血、子宫感染等[1],威胁产妇生命安全。为此,针对妊娠胎盘植入患者,应尽早确诊与治疗,才能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近几年,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磁共振(MR)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妊娠胎盘植入中也逐渐应用起来,有着无放射性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势[2],加上可多序列、多方位、多参数成像,诊断效果比较理想。为了进一步探讨磁共振诊断在妊娠胎盘植入中的应用意义,该院针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23例妊娠胎盘植入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方便选取纳入对象23例,全部为该院接诊的妊娠胎盘植入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经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符合妊娠胎盘植入标准[3]。 23例患者中27~39 岁,孕龄31~40 周,平均34.5周,孕次2~6次,产次1~3次。23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19例有1次剖宫产史,4例2次剖宫产史胎盘。
1.2 方法
1.2.1 超声诊断 该次研究采取的超声诊断仪器为GE Voluson E10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将小腹充分暴露后对胎儿及其附属物进行探查,先予以常规二维超声扫查,发现异常则进一步予以彩超诊断,并对血流变化进行检查分析,重点对胎盘位置、胎盘后间隙及内部回声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2.2 MR诊断 该次研究采取的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 MRI 扫描仪,头先进,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至宫底部,采用8通道相控阵体部线圈进行扫描,呼吸门控,(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序列(BTFE、T1WI、T2WI及DWI),参数包括层厚3~5 mm、矩阵256×256、间隔0.5~1.0 mm。
1.3 观察指标
对超声诊断与MR诊断妊娠胎盘植入符合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
1.4 诊断标准
1.4.1 B超诊断妊娠胎盘植入标准 胎盘后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胎盘后方和(或)胎盘实质内有丰富的血流和血窦, 可以探及动脉血流,表现为血流紊乱、湍急甚至累及子宫肌层[4]。
1.4.2 MR诊断妊娠胎盘植入标准 常规扫查结果显示有胎盘不同程度增厚,覆盖子宫颈口,局部胎盘与子宫壁间分界模糊,或胎盘植入子宫处子宫壁明显变薄,T1W1为高信号、T2W1为低信号[5]。
1.5 统计方法
将该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结果对比
MR诊断符合率为86.96%,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5.22%,MR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超声诊断(P
2.2 两种诊断影像学特征
2.2.1 超声影像学特征 宫体显著增大,胎盘后间隙则消失,子宫体轮廓清晰,子宫肌层能见到片状稍强回声,边界基本清晰,但内部回声则不均匀,部分区有网状改变,边缘深达子宫浆膜层,此层子宫肌层则消失。此外,胎盘中能见多发不规则低回声或者无回声,彩超则能见血流分布增多、不规则、增粗,丰富血流,中央区也有丰富血流。
2.2.2 MR影像学特征 有子宫变形和(或)局部隆凸,胎盘完全或部分覆盖子宫颈口,且有不同程度增厚,局部胎盘和子宫壁之间的分界模糊,胎盘信号不均匀,见内流空血管影或T2W低信号带,植入胎盘处子宫壁可有显著变薄,甚至透过子宫浆膜层,侵犯邻近器官。
3 论
胎盘植入指的是胎盘绒毛进入子宫壁肌层后,错综复杂且深深地扎根在子宫肌壁中[6]。胎盘植入部位无法自行剥离,而采取人工剥离方案处理往往会损伤子宫肌层,影响妊娠期孕妇及其胎儿安全。妊娠胎盘植入属于产科比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往往会造成休克、大出血、继发感染、子宫穿孔,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死亡等,过去为了抢救孕妇多予以子宫切除术治疗,但会影响患者生育。研究显示不论是妊娠期,还是产时或产后胎盘植入,确诊率均不高[7],而且近几年其发病率有所升高,需加强重视。引产、人工流产、前置胎盘、产褥感染及高龄等属于胎盘植入高危因素,若能重视这些高危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对于降低胎盘植入发生率有着积极的意义。产前筛查是当前检出妊娠胎盘植入比较常用的方案,筛查手段多为超声,但检出率并不理想。随着MR应用逐渐广泛,其在胎盘植入中也逐渐应用起来,显示有不错的诊断价值。
该院针对接诊的21例妊娠胎盘植入患者进行了研究,均采取超声与MR诊断,结果显示MR诊断符合率高达86.96%,超声诊断符合率则为65.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磁共振技术是继CT之后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一大进步,作为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主要是将人体放于特殊磁场,以无线电射频脉冲刺激人体氢原子核,使其激发,诱发氢原子核的共振并吸收能量,当脉冲停止后,氢原子核能以特定频率发信号,同时释放吸收的能量,体外接收器则可收录,最终获取相关图像[9-10]。磁共振能进行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查,不会出现CT检查中的伪影,不需造影剂,也无放射性辐射,患者检查后无严重不良反应 [11]。此外,磁共振在妊娠胎盘植入诊断中还有一个优势,即能对任何平面成像检查,从而使得产前筛查胎盘植入的特异性、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等要明显更高[12]。不过,该次研究中并未诊断联合筛查进行研究,但在同类研究中证实超声联合MR诊断,可以更好地提高诊断符合率,这也是未来探讨的领域,值得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磁共振诊断妊娠胎盘植入符合率高,相比传统超声诊断而言,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安茜,谭艳娟,包凌云,等.超声联合磁共振检查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 23(5):567-569.
[2] 吴定权,严建春,曹春峰,等.磁共振诊断妊娠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8):163.
[3] 李钦海,陈光玉.磁共振在诊断妊娠胎盘植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8):997-998.
[4] 张力,李萍,何国琳,等. 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前置胎盘并发胎植入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2):799-802.
[5] 陈永露,宋亭,刘t,等.产前MRI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3(6):470-473,477.
[6] 韩鹏慧,江魁明,郭庆禄,等.超声及MRI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3):194-197.
[7] 王光彬.MRI 在凶险性前置胎盘诊断中的价值[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4(9):7-9.
[8] 王素华,沙文琼.磁共振在诊断妊娠胎盘植入的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2014,26(1):122-123.
[9] 邱娟.凶险性前置胎盘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16):62-63.
[10] 李自清,王林.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4,33(4):181-182.
[11] 曾春连,王海玉,黄丹萍,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对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3):6-8.
[12] 姚兰梅.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6,35(4):189-190.
(收稿日期:2016-11-04)
[基金项目] 贵阳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筑科合同〔20141001〕34号)。
【关键词】 胰腺炎;CT;超声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5.038
急性胰腺炎(AP)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 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 病发原因与患者饮食不合理和胆道疾病相关[1]。目前, 血、尿淀粉酶测定是AP疾病诊断的常用指标, 但相关资料显示[2], 肾结石、肿瘤和肾功能不全者均存在淀粉酶升高现象, 故而以此并不能直接诊断AP病情, 诊断准确性低。近年来, 随着CT、超声影像技术普及, 其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现就二者在AP患者诊断中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6月~2016年5月总医院诊治的102例AP患者资料, 所有诊断均取得患者及医学委员会签署诊断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均满足《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断指南》[3]中对AP诊断标准;②均符合发病72 h内入院;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心肝肺功能障碍;②精神障碍;③造影剂过敏;④哺乳、妊娠妇女。患者男69例、女33例, 年龄18~72岁, 平均年龄(44.96±9.02)岁;轻度AP 69例、重度AP 33例。
1. 2 方法 彩色超声:选择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521型号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设置探头频率3.5 MHz, 诊断前患者保持空腹状态, 重点探查其胰腺及周围肝胆组织, 观察患者胰腺大小、腹腔及周边腔隙积液、内部回声、形态情况。CT增强扫描:选择东软公司提供的64层螺旋CT诊断仪, 设置层厚3 mm, 层间距3 mm, 重建间隔1.0 s, 螺距1.0, 先行CT平扫, 再行增强扫描;取80~100 ml碘普罗胺注射液静脉注射, 速度2~3 ml/s, 注射后第28秒、70~80 s行动、静期扫描。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灶诊断情况和胰管扩张、胰外脓肿、实质不均、脂肪层不清、胆结石、小灶液化、局限性扩大等影像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病灶检出阳性率比较 对照组轻度病灶检出率71.01%、重度病灶检出率75.76%低于观察组的89.86%、93.9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影像情况比较 对照组胰管扩张、胆结石检出率31.37%、23.53%较观察组15.69%、6.86%高, 胰外脓肿、小灶液化、局限性扩大检出率10.78%、14.71%、17.65%低于观察组27.45%、36.27%、34.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AP分为轻度、重度, 是由多种因素诱发胰腺组织实质性损害、激活胰腺消化酶所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腹胀、呕吐、突发性腹痛伴腹膜炎、血尿淀粉酶升高, 如未及时治疗, 长期发展可致多器官损伤或功能衰竭, 影响患者生命健康[4-6]。超声是AP检查的常用方法, CT增强扫描则被认为是AP诊断的金标准, 可有效鉴别AP严重程度, 但临床在此两者应用价值上存在一定争议。对此, 本研究现就二者在AP患者诊断中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 以期为AP疾病诊治方案选择予以借鉴依据。
本文结果显示, 对照组轻度病灶检出率71.01%、重度病灶检出率75.76%低于观察组的89.86%、93.9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以CT增强扫描和彩超技术对AP患者临床诊断均有良好应用效果, 临床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影像技术。
参考文献
[1] 武佃江.彩色超声与增强CT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影像技术, 2016, 8(2):25-26.
[2] 蒋欢, 肖南平, 蒋丽, 等.彩超和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效果比较.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24):3727-3729.
[3] 章理.彩色超声与增强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比较.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5, 22(4):69-70.
[4] 许东明.增强CT和彩色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比较.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4(10):1115-1117.
[5] 陈刚. 彩超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中外医疗, 2015(9):185-186.
[6] 姚晓林. 腹部CT扫描对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8):262.
[7] 郑力文, 林友光.增强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研究.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10):117-119.
[8] 刘金林, 谢一平, 马周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层螺旋CT检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 24(12):2222-2224.
[9] 安利香, 李燕辉, 韩洁, 等. 彩超、CT平扫与增强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10):119-120.
[10] 樊弘.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8):1288-1290.
[11] 蔡迪明, 罗燕, ,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四川大学学报, 2014, 45(3):509-511.
[12] 江发良, 林彩虹. 增强CT和彩超在急性胰腺炎\断中的应用比较.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26):106-108.
【关键词】超声诊断; 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 早早孕型; 胚囊型; 不匀质包块型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70-01
剖宫产术切口处妊娠 ( 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 是指受精卵、滋养叶细胞种植在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并在此生长发育[1]。剖宫产术切口处妊娠是一种异位妊娠,是孕妇行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该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剖宫产术切口处妊娠若不及时确诊并进行恰当的干预,很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大出血、子宫破裂、切除子宫乃至危及孕妇生命。因此,在临床早期确诊剖宫产术切口处妊娠对于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孕妇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研究显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过往经超声诊断确诊为剖宫产术切口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明晰此类患者超声图像的特征,提升我院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经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剖宫产术切口处妊娠患者26例,年龄介于26~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27±4.38岁,过往均有剖宫产史,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为6月~5年。所有患者均由停经史,停经时间为40~87天,平均停经时间为65.18±10.37天。患者血、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结果均呈阳性。
1.2 诊断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仪器为Philips IU22,Philips HD 15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超声所用探头为 C5-2 ,频率为2~ 5 MHz,经阴道超声所用探头为 C8-4V,频率 2~ 8 MHz。医技师主要注意观察子宫、宫腔、双附件区以及盆腔情况,尤其需要重点注意子宫内是否存在孕囊,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部位形态及内部回声。若确诊为剖宫产术切口处妊娠,则需进一步仔细观察妊娠物的回声、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等情况,瘢痕妊娠处的子宫肌层厚度,以及宫腔、宫颈的情况。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经手术或者病理证实,共有25例患者确诊为剖宫产术切口处妊娠,准确率为96.15%,误诊1例,误诊率为3.84%。其中早早孕型4例(16.00%,4/25),胚囊型18例 (72.00%,18/25),不匀质包块型3例(12.00%,3/25)。
(1)早早孕型:该类型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为患者宫腔内无孕囊,可在患者宫腔下段处发现小孕囊回声,且无法明确界定与剖宫产切口边界,孕囊直径约在5~9cm之间,且在孕囊内未发现卵黄囊、胚芽及心管搏动,且切口处肌层明显变薄,同时患者宫颈内口已关闭,其能在孕囊及切口处发现点状血流信号(详见图1)。(2) 胚囊型:该类患者的超声主要特征为患者宫颈形态正常,且在宫颈关内未发现妊娠声像,妊娠囊着床在子宫峡部前壁处,孕囊直径>9cm,胚囊内未见卵黄囊、胚芽及心管搏动,且着床处肌层明显增大并突起,宫颈内口及外口紧闭,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瘢痕肌层内血流信号丰富并探及滋养血流频率(详见图2)[3]。(3) 不匀质包块型:该类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为部分患者子宫增大,所有患者宫腔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发现不均质包块,且无法明确界定与剖宫产切口边界,切口处肌层明显变薄,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瘢痕肌层内血流信号丰富(详见图3)[4]。
2.2 临床治疗
25例患者19例采用药物治疗,6例采用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患者局部使用局部用甲氨蝶呤及口服米非司酮,超声影像显示患者病灶逐渐减少,血流影像逐渐减弱,血β-HCG 值逐渐降低并恢复至至正常。手术治疗患者超声影像显示患者病灶消失,血流影像消失,血β-HCG 值逐渐降低并恢复至至正常。
3 讨论
研究表明,多普勒彩色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宫腔、宫颈及子宫切口处肌层的形态、回声及血供情形,还能够清晰的反应子宫切口瘢痕部位与孕囊的关系,是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切实可靠的诊断依据。现在临床认可的子宫剖宫产切口处妊娠的超声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①宫腔内未见孕囊; ②颈管内无孕囊; ③孕囊生长在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 ④孕囊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薄弱[1,5]。本研究中25患者彩超图像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临床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多普勒彩色超声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已经成为临床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诊断的首选方式。且该方法可及性强,能够让患者及早接受治疗,可以广泛应用与临床。
参考文献
[1] 施华芳,皮丕湘.经腔内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3):2691-2692.
[2] 陈基强,刘欣友,李运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及临床价值研究[J].医学综述,2013,19(14):2654-2655.
[3] 金社红,解左平.三维超声诊断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临床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01):120-121.
[关键词]超声诊断学 教学 乡镇卫生院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97-02
作为三甲教学医院超声科,医院每年都要安排本科室主治医生以上职称超声医生到基层医院进行帮扶一年。超声诊断学作为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涉及学科包括解剖、病理、病理生理等,又涉及各个临床学科,尤其对平时较少接触的声学等物理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其内容广泛,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本人帮扶的定点医院是乡镇卫生院,针对超声诊断学的教学特点及乡镇卫生院超声诊断现状,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一、乡镇卫生院超声诊断现状及诊疗条件
(一)乡镇卫生院缺乏专业超声诊断专业人员
目前,乡镇卫生院多数无超声诊断专业人员,从事超声诊断人员多数兼职心电图诊断、脑电图诊断或放射诊断,甚至兼职卫生院其他行政工作。
(二)乡镇卫生院超声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水平
乡镇卫生院超声从业人员大多是从临床专业或护理专业转行而来的,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超声理论学习,且多数人员学历偏低,毕业参加工作后多数无上级医生带教,超声操作存在较多不规范之处,对于部分曾到上级医院进修过超声诊断的超声医生,多数都是边操作边学习,重操作,轻理论学习,超声诊断的综合能力偏低,超声报告书写不规范。
(三)超声仪器设备差
超声仪器设备较差,成像图像不佳,乡镇卫生院无上级医院所使用的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给典型病例图像复习及讲解带来不便。
(四)缺乏可供学习的专业资源
可利用的资源较少,一般乡镇无专门医学书店,无数字化图书馆资源,订阅的相关期刊、杂志较少,对本专业的新进展及动向了解较少。
以上具体情况给我们的帮扶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理论基础知识的培训,规范超声检查操作及报告书写,提高超声诊断技术水平及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成为我们帮扶教学的重点。
二、具体教学方法
(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是教学的关键
每周一次多媒体课件讲座,系统讲授超声波成像原理和成像方式以及与超声诊断有关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图像分析的基本原则、各系统脏器正常声像图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表现和鉴别诊断要点。超声影像学作为一门形态学,解剖形态是超声图像的基础,不同的疾病及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表现出不同的超声图像,因此,在讲解各论时,要对其解剖结构及病理生理变化进行复习,将这些知识与声像图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接受者在大脑中对器官立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毗邻关系及组织学、生理病理变化特征等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便达到真正理解和熟练掌握的目的。
(二)注重超声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超声影像学不同于CT/MRl等其他影像医学,CT/MRI扫查只需按固定的条件设置进行扫查即可,而超声诊断却更多的依赖超声医师的扫查技巧,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可见,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乡镇卫生院患者不多,因此一般的培训多为“一对一、手把手”的带教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1.详细介绍各脏器超声检查前患者的准备工作及检查过程中患者的。
2.详细讲解超声诊断仪的操作方法并实践操作:包括探头型号的选择,准确手持探头的方法,不同脏器的扫查顺序及切面,超声诊断仪上常用按键的作用,如何通过调节声像图的增益、聚焦、深度、脉冲重复频率等在保证准确扫查切面的基础上获得清晰的图像。
3.对于不同脏器的扫查均存在一定盲区,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这些区域进行扫查并强调扫查盲区的重要性。总之,超声检查强调多切面、多角度、多方位的连续扫查以及全面细致观察习惯,尽可能地为疾病的诊断提供足够的信息,同时也减少漏误诊的几率。
4.对特殊、典型病例,一般由老师演示完整诊断过程,从安置患者,询问病史,操作示教,声像图解析,出具诊断报告,并详细讲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还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然后由帮扶点医院的超声医师自己独立操作并提问,相互探讨,扩宽诊断的思路。对操作技能的考核采取每月一次上机操作考核。
(三)辅以PBL教学,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1]PBL教学的运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4]我们在乡镇卫生院帮扶教学中使用了PBL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能动性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乡镇卫生院因可利用的知识资源较少、病种单一、病人量较少等因素,PBL教学方法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规范超声诊断报告的书写
超声报告是超声医生对患者检查完后对病变做出的可能性提示,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参考作用,具有法律效力,更是患者的法律文书。乡镇卫生院多数超声医生出具的超声报告单不规范,因此,乡镇卫生院超声报告规范化十分必要。
(五)及时讲授超声新技术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超声新技术,如超声造影技术、超声弹性成像、三维超声等,鉴于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及知识资源相对较少等现状,我们还讲解了相关专业的新进展方面的知识,使乡镇卫生院超声医生及时更新超声知识。
总的来说,乡镇卫生院超声医生由于基础相对较差及具体的诊断现状与诊疗条件,教学相对费力,但通过以上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和多次考核,当地医生的超声诊断、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检查操作及报告书写逐渐规范化,并且拓宽了知识面,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了解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金修才,章建全,陈佳彬,等.PBL教学法在超声诊断学进修生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6):16-18.
[2]杨汇娟,魏玮,孙海燕,等.PBL教学法在超声诊断学成人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育,2013,11(6):73-74.
关键词:超声影像;图像采集;模板
1前言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超声影像系统在各个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通过计算机和通讯网络,完成对超声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功能,实现对超声影像资料的高效管理和实时在线利用,既能够为超声科室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又能够高效地提高临床医疗辅助诊断水平[2]。我院于2006年开始超声影像系统的实施与应用,在经过多年应用的基础上,于2012年结合本院自身特点,完成对系统的重新设计与改造,通过系统磨合和不断调试,收到良好应用效果。
2 系统功能
超声影像系统主要包含预约登记与分诊、图像采集、报告书写、审核打印、查询统计等功能,见图1。
图1 超声影像系统流程
2.1预约登记与分诊 门诊或住院医生开具超声检查申请单,系统提取出患者基本信息和申请信息,获取临床症状、体征和临床诊断,判断门诊患者是否交费并对住院患者进行记账,打印检查指引单。分诊护士按照普通、妇科、儿童、三维等类型,根据患者的检查部位把患者分配到各个检查房间,对患者进行预约排队,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需要憋尿,空腹等)及具体的检查时间。针对特殊情况,比如患者是否是急诊、老人、军人(急诊、老人、军人需要优先安排),为患者分配不同的诊间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约。
2.2图像采集 图像采集是通过视频采集卡将仪器输出的视频信号,按照静态和动态两种模式采集出来并保存到磁盘,作为检查报告的重要参考依据。
静态采集:常规采集模式,采集当前图像,按JPEG算法压缩后保存到磁盘,并上传至图像服务器。
动态采集:对于某些特殊检查需要采用动态采集模式,即采集连续影像,按照AVI格式进行保存,也可通过图像压缩,减少存储空间,提高存储速度。
根据医师习惯和检查需求,超声图像有两种采集方式,手柄式和脚踏式。
手柄式:定制专用USB手柄,每个手柄上分别设有静态和动态采集按钮。通过按压不同按钮进行图像的采集和保存。
脚踏式:定制专用脚踏开关,通过串口与计算机连接,用脚踩压开关即可触发系统,进行静态采集。脚踏式不能采集动态图像。
2.3报告书写 检查完毕,超声医师根据检查情况编辑检查报告,报告分为患者基本信息、检查图像、检查所见和诊断结果。基本信息通过数据库自动提取,检查图像调用存储的图像,检查所见和诊断结果由医师自行编辑。报告模板是本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超声医师事先根据各类疾病的常见描述和诊断建立模板库,按诊断和检查部位采用树状结构展现,书写报告时随时调取相应的模板信息。系统也可调阅患者的历史检查记录,作为诊断参考依据。
2.4审核打印 报告单书写完毕后,由具有审核权限的医师进行审阅,确认书写无误后,输入权限密码,进行确认打印,打印后由诊断医师签字后即可交给患者,检查记录自动归档。
2.5 查询统计 为了便于历史检查记录的查询、调阅和科室的科研教学以及工作量统计,系统提供了按姓名、性别、费别、检查部位、诊断结果、检查医师、检查日期等多种关键字段查询和统计功能,可随时调取患者的检查和图像信息,并对不同的统计结果进行图表分析。
3 系统使用
超声影像系统由于其功能强大,涉及科室多,所以使用时必须严格遵照其流程。由临床科室医生开具电子申请,患者持卡至超声科室登记处登记(门诊患者登记前需先行交费,住院患者登记同时划价记账),打印检查指引单,检查医师根据指引单内容对患者进行相应检查,检查完毕后上传图像并书写报告,报告确认后,临床医生即可调阅相应图像和报告。系统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特殊情况(如急诊)不能按照上述流程进行操作,往往不经登记就进行检查,这样会导致无法匹配检查号而不能调阅图像和报告的现象,发生类似情况时,应由医师先行检查,图像采集至后台缓冲区,检查完毕后,需补登记并与后台图像进行关联,这样即可正常调阅图像和报告。
4应用效果
超声影像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3],通过系统的广泛运用,有效解决了超声影像资料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做到资源共享,不仅提高了检查科室和临床科室的工作效率,还为科室日常管理提供参考数据来源,极大的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开展[4]。
5 超声仪器的管理
超声仪器应该安装于平坦的地面,同时保持好干燥、通风和采光较好的空间内,同时附近房间不可有电房、X线室、高压电力输送线路等强电磁干扰的环境。同时也应远离化学物品,防治化学品对仪器的侵蚀。同时超声室内应该装深色的窗帘,避免强光照射仪器。室内要安装稳压电源,空调和去湿设备,湿度保持在70%左右,温度控制再20~30℃,电子交流稳压器的容量在1KW左右。日常要按照操作规则来进行仪器的保养,进行有效的清洁,但是不可用湿布进行擦洗,使用后需要罩上防尘布。进入操作室内要穿鞋套,避免带入灰尘。使用仪器时避免激烈的振动,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应该每天通电30min,以便起到去湿的作用。禁止 使用日光灯,因为日光灯的青光会使荧幕上荧光粉基化,同时日光灯产生的高次谐波会影响成像的质量。在开启稳压器3min后,等待电压表表现稳定时再开启超声影像设备,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仪器的故障率。仪器使用市不要经常的开关,一般情况下应该在早上开机,到中午再关机。要爱护影像仪的探头,不可让探头随意的跌落或与物品碰撞,不要过分的拉伸探头,以防探头损坏。
6 仪器的档案管理
仪器档案是指代记录、介绍、说明仪器相关功能和参数的说明书和操作手册,同时内含有购机的合同或协议,同时有安装和调试记录,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等,该资料档案需要完整保存,以便使用方便。
7 仪器使用制度的规范化
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确保仪器使用的专业性操作,避免违规操作带来的仪器损伤,同时要将使用规范进行制度化管理,各人员使用记录,非培训合格人员不得随意操作影响仪器,带教人员需要在严格指导下进行规范性操作。日常工作人员要对仪器的管理责任到人,一旦发现仪器的异样问题需要由责任人立即上报,避免故障仪器进入病患检查环节。
8讨论
医学超声影像学是一种集合了临床医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声学三者结合的交叉学科。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迅速发展,超声影像科学的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例如谐波成像、超声像生物显微镜、三维超声成像、血管内超声等,有力的扩宽了超声影像学的临床运用范围。因此,超声影像学对临床医疗和学科建设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技术,对患者的病情诊断有着广泛的实用性。例如影像学可以有效的观察肿瘤的体积、径线等 形态状况有很好的监测和评估效果,同时灌注成像、磁共振等功能成像和分子影像学让肿瘤的早期评估和预测效果得到不断的提升。但是无论何种高端的操作仪器,都需要严格、专业的操作来保证效果,相关使用说明需要严格进行人员培训和指导,环境的设置要配套处理,防止不当设计导致的仪器检测功能失常。所有的操作流程应严格设计,各环节衔接顺畅,避免不当操作导致的检测结果的张冠李戴。在检测环节中医生也应该询问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避免检测的误判,特别是检查前的身体情况询问,从而让检测更加的有针对性。总而言之,设备的装备要合理,操作人员的技术和流程要完善,否则环节的设置失误很容易让整个仪器的效果大大折扣。
参考文献:
[1]苏依灿.超声影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体会[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8):56~57.
[2]叶圣奇.国内超声影像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现状[J].上海医学影像,2006,15(1):67~70.
[关键词] 腹腔组织; 腹部超声检查; 符合率; 急腹症; 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0(c)-0194-03
The Value of Abdom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in Diagnosis of Acute Abdominal Pain
MIAO Jie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Ultrasound in Wujiang,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Related to acute abdomen disease diagnosi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abdom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ere analyzed. 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in June 2013 to December 2015 due to the symptoms of acute abdominal pain related to enter our hospital diagnosis of 80 patients, pathological diagnosis has been late, all choose abdom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schemes, key observation of tested object in the abdominal cavity organs, organizations, and to observe its results and coincidence rate information. Results Abdominal ultrasound solutions found a total of 77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coincidence rate 96.25% (77/80), there are 3 patients, misdiagnosis, leakage rate 3.75% (3/80), and, as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P > 0.05). Selected patients with ultrasound operation duration (15.76±1.60) m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operating time (1.86±0.35)min. Conclusion Clinical 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acute abdominal pain, choose abdom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n high feasibility, besides can further enhance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will also be able to avoid leakage, misdiagnosis,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value and popularization value.
[Key words] Abdominal tissue; Abdom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Coincidence rate; Acute abdominal pain;Clinical diagnosis
急腹症包含的疾病类型多样,具体涉及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宫外孕、胆石症、肠梗阻、急性阑尾炎以及胃穿孔等,在临床上均表现出“起病急”、“发展快”以及“病情严重”等特征,其发病部位涉及脏器器官普遍偏多,检查时若单靠临床表现、体征等展开检查,诊断工作正确率难以得到提升,因此临床上推荐采用超声技术、X线技术等辅助方式展开诊断,其中又以腹部超声检查技术应用效果最为突出,不仅操作简便,且可有效提高诊断工作正确率[1]。此次为评定急腹症相关疾病诊断中合理应用腹部超声检查方案的有效性,重点以80例于2013年6月―2015年12月因出现急腹症相关症状进入该院进行诊断、已确诊的患者为检查对象,重点评估腹部超声检查方案应用价值,以期提升急腹症相关疾病临床诊断工作效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因出现急腹症相关症状进入该院进行诊断的80例患者,后期已病理确诊。男37例以及女43例,11~80岁,中间值(38.5±7.2)岁。上述患者已排除:临床诊断明确、外伤导致的急腹症者;危重患者等。
1.2 仪器和方法
1.2.1 仪器 此次诊断所用仪器有:LOGIQ S8四维彩超;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Acuson Antares;西门子Acuson Sequoia512高档彩色超声诊断系统等。
1.2.2 方法 ①凸阵探头频率调试至2~5 MHz,同时线阵探头频率调试至5~13 MHz,而腔内探头频率则调试至4~9 MHz。②嘱咐受检对象保持空腔、膀胱充盈状态,并协助其取平卧位,选择探头加压方案常规扫描受检对象泌尿系统以及盆腔组织等[2]。③确定病变区域以后,需反复扫描机体脏器组织内病变成分,同时全面观察病灶组织大小、病灶组织形态、病灶组织性质、病灶组织边缘及其与周围组织间内在关系等信息[3]。④全面扫描受检对象腹腔内脏器器官,涉及胃肠道、子宫(女性)、阑尾、腹腔、肾脏、盆腔(女性)、输尿管、肝胆胰脾以及膀胱等[4]。⑤将超声技术检查诊断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进行比对观察,以计算诊断符合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选对象检查结果,并与后期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出符合率。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汇总分析,计数资料例数表示用(n)、率表示用(%),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用(x±s),采用t检验,P
2 结果
病理结果表明,受检对象中,有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1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7例宫外孕患者,14例胆石症患者,14例肠梗阻患者,1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10例胃穿孔患者。腹部超声检查方案发现急腹症患者共77例:有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1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6例宫外孕患者,13例胆石症患者,14例肠梗阻患者,1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10例胃穿孔患者,符合率96.25%(77/80),有3例患者出现漏、误诊情况,发生率3.75%(3/80),与病理结果相对照,P>0.05。入选患者超声检查操作时长(15.76±1.60)min,临床诊断操作时长(1.86±0.35)min。
3 讨论
张富等[5]发现,当机体腹腔组织中的脏器产生病变时,选择超声方案展开检查,可显示出相对独特的声像特点,应用于出现急腹症相关症状的患者亦然,通过全面观察患者病灶组织方位、图像特征等信息,再结合其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有助于提高诊断工作正确率。急腹症相关疾病涉及脏器组织较多,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够典型,选择常规检查技术时,通常由临床医师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表现及体格检查等结果,在做出判断后,才可决定检查项目,但是急腹症相关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病情较急、较重的问题,通常难以准确描述疼痛部位、性质等,加之部分急腹症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响到医师最初判断的正确率,往往无法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诊断,甚至出现误诊或者是漏诊等情况,以至于患者病情也延误,甚至危及其健康,所以需要进一步优化临床诊断工作,选择腹部超声检查方案[6]。
腹部超声检查方案强调进一步扩大受检对象检查范围,在对机体腹部状况以及腹痛关系作出全面评估的基础上,不仅有利于检出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急腹症,而且还便于医师修正最初临床诊断结果,尽量避免漏诊或者误诊问题发生[7]。不仅如此,急腹症临床诊断工作中,对腹部超声检查方案合理利用,通过及时、全面了解受检对象腹部主要脏器组织的健康情况,在确定病变范围后,再展开针对性检查措施,可避免病变脏器和部位在诊断工作中被遗漏,除了能有效避免再次检查外,还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可行性高。此次研究入选的80例患者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后,确诊患者共77例,该方案符合率96.25%(77/80)。同时,有3例(3.75%)患者出现漏、误诊情况,超声方案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照(P>0.05),与卢伟军等人[8]观点(符合率96.0%)相似。此次,此次研究超声检查操作时长(15.76±1.60)min,临床诊断操作时长(1.86±0.35)min,均为一次完成检查工作。
综上所述,临床诊断急腹症相关疾病时,选择腹部超声检查方案可行性高,除了能进一步提升诊断工作符合率以外,还能够避免出现漏、误诊情况,应用价值显著,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茂春,王琦,张红薇,等.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5):515-516.
[2] 屈德丽,邓雪颖,薛尉佳,等.分析急腹症患者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9):3837-3838.
[3] 梁汉欢,张洪,彭可雨,等.64层螺旋CT诊断血管性病变急腹症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4):562-566,570.
[4] 王秀玲,库尔米拉,德文洁,等.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51-52.
[5] 张富,周芳,谢学健,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常见急腹症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9):91-93.
[6] 陈建强,韩向君,陈晶,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71-2973.
[7] zhen yu Dan, ren-hua gong, Sun Dengqun, et al. Diagnosis of laparoscopy in unclear acute abdominal pain and abdominal traum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appli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2013, 40(8) : 51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