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37:15
导语:在渔业信息化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新技术;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我国企业对信息化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在技术与经验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与经验方面存在的不足,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企业在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引进一些新技术,使企业信息化规划建设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1.我国企业信息化规划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
国企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薪资待遇、管理方法、岗位定位等问题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许多高素质人才相对于国企来说,更喜欢去外企工作,不仅可以获得足够的薪资待遇,还有利于自身今后的发展与理想抱负的实现。按照国企目前的人才流失速度来看,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1.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信息化技术在企业中使用的最初阶段,信息化技术主要是为了优化企业的管理系统而存在,加快了企业的业务活动频率,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了有效的保障。然而,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其内容较企业的管理系统来说更为复杂,其中涉及的业务范围也十分广泛。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进行信息化规划,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局限性的。
1.3 企业缺乏统一的规划
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中,首先要对各部门进行统一性的要求,使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除了缺乏统一的规划以外,人的作用也充分的得到了展示,但是由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的规划的过程,受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影响较大。由此看来,缺乏统一的规划是企业安全问题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4 信息化程度较低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当中,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人才的大部分流失,使得企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于人才的大部分流失,导致了企业人才队伍水平的下降,使得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始终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新技术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2.1 网络化的经营方式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以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为标志,而信息技术的使用离不开网络技术的辅助。因此,在从事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网络化技术作为辅助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其桥梁,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实现网络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现代化社会不断地发展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开展网络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促进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有利于国企落后的管理模式能够实现“破茧重生”。
2.2 信息化的客户管理
在企业的客户管理当中,其主要工作就是对相关客户信息进行统一地管理与维护,以免重要客户信息在日常的储存与使用中丢失,对企业未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长期维持客户关系的必要保障。因此,在客户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要确保信息化建设能够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信息化的客户管理也可以使客户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对企业官方网站的访问,来获取自身的相关信息。
2.3 信息化的生产过程
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与效率,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与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信息化的生产过程,一方面,对产品的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地监督,确保产品生产的质量与效率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数据对产品的销售数据以及市场的需求量进行计算与统计,制定科学合理的销售计划。
2.4 信息化的供应链管理
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供应链是一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运用,实现供应链管理信息化,通过供应链平台的创立与网络共享技术的支持,将企业间的供求信息进行广泛的传播,促进了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3.新技术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中的发展前景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建设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了提升新技术的应用效果,许多企业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设备的手段,来提升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从而实现企业信息化规划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为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1 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了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技术之一,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各类信息软件也随之产生。由此看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引进信息化技术,开展信息化规划与建设工作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获取市场竞争力与生存空间的必要手段。
3.2 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上来看,管理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科学管理、行为管理以及现代管理这3个发展阶段。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更注重以人性化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而管理学科正是在向着越来越人性化的方向在不断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将充分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思维理念,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作用,逐渐将人性化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出发点与核心思想,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3.3 以协同生态为方向不断发展
从系统学科的角度上来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向着协同生态的方向进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科技发展始终存在着矛盾。因此,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系统内部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3.4 以多媒体为方向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因此,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管理信息系统必然会向着多媒体技术的方向发展。多媒体技术拥有强大的文字处理功能,还能够对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等信息进行准确的识别,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信息系统处理信息的速度,还能增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功能,从而使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加贴近社会,更加符合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也是现代化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确保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规划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质量保障,部分企业通过先进技术手段的引进以及相关软件运用等方法,逐渐使其满足了企业业务发展的信息需求,加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功能,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企业自身所获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240-240.
关键词:冶金行业 信息化 问题和对策
当前社会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加强我国冶金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分析了冶金行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针对目前我过冶金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广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一、目前冶金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
1.建设企业主干网
主干网技术指的是采用数据封装技术和光线通信技术为核心的,大容量、高速度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主干网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低速信道对计算机网络的制约,实现在局域网络之间提供快速高带宽信道,从而大大提高网络运行速度,使企业拥有一个完整而快速的计算机网络。只要不改动网络的物理连接,我们可以将工作站在子网和工作组之间任意移动,增加的新工作站通常选择最为合理的物理连接点进行接入,因而可以实现按数据相关性原则将工作站组成逻辑工作组或虚拟子网,提高信息系统的运作性能,均衡网络数据流量,合理利用硬件及信息资源。
2.建设企业网站
建设企业网站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垫底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还能帮组企业树立健康形象、对外企业经营信息,从而扩大企业知名度,很好的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当今的国际商业模式中,电子信息竞争已经司空见惯。因此,企业必须转变传统操作模式,开发电子电子商务业务,利用企业网站来提高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企业要充分利用企业网站进行企业文化宣传、企业产品信息等,以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建设完善的企业应用系统
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构建企业各层次、全方位的应用系统。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实施一个卓有成效的ERP系统。ERP包括客户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利用ERP系统的这些功能和工具,可使整个供应链及时获得最终消费市场的需求信息,缩小供给生产与需求市场的距离;缩短生产与流通的周期,快速完成资本循环和价值链增值;实现最小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减少流通成本;实现快速响应和有效客户响应,及时生产、及时交付、及时配送、及时交达到最终消费者;上下游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和资金占用,实现整体供应链的市场运作优势。
二、目前冶金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冶金相关行业中,能够良好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为数不多,已经建成完善信息化系统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已建成宽带内干网的有宝钢、鞍钢、首钢、邯钢、马钢、太钢、唐钢、济钢7家,大部分公司都已完成或正完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现在已有10家企业的主干网络已经建成。除济钢外,其它企业的制造资源计划都在实施和计划准备实施阶段,可以肯定的说,越来越多的冶金企业即将进行信息化建设。但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仅用于财务和有关的企业数据处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里我们从以下几点加以说明:
1.冶金行业本身对信息化认识不足
在我国冶金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将人事存储管理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功能性信息系统看做冶金行业的自动化;有些企业则怀疑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还有些企业安于目前的现状,认为不需要信息化建设照样能把冶金工作搞好。这些错误的信息化观念,是对冶金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正基于这样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使得许多企业对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进程进展缓慢,或者虽然有了设施有了制度但仅仅停留在表面,其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实现其应达到的目的。
2.冶金行业缺少信息化专业人才
建设冶金行业的信息化系统是需要利用很多高新技术的。因为整个信息化进程始终处在不断动态更新与前进之中。所以,冶金行业必须拥有既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又熟悉本企业的生产管理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据统计,在中小心冶金企业,这类人才严重匮乏,能够吸引这类人才的环境和激励机制也不理想,即使一些经济较好的冶金行业,信息技术人才流动也非常频繁,大多数的冶金行业认为,缺乏有较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专才,是企业信息化难以顺利开展的直接原因。
3.缺少有针对性的为冶金行业服务的信息机构
冶金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及运营,除了冶金行业自己必须拥有一支信息技术的应用队伍外,还需要有懂技术、熟管理的专业信息服务机构的支持。他们能长期为冶金行业的信息系统进行维护、扩充、升级、改造等有效的技术服务,唯有如此才能消除冶金企业在信息化实施和应用中产生的困扰和担心。
三、冶金行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1.进行信息化培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领导
人员培训是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培训是成功实施ERP系统的重要因素,只是将ERP硬件系统和相应的软件系统安装上去是没有用处的。企业应从自身的整体目标出发,对全体员工进行综合的上岗培训。但只限于产品具体功能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应该给予企业员工一般管理理念的培训,从而使整个组织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一个不断进化的组织。培训应该是两方面的:第一是教育,是有关观念、知识结构的提升,让员工接受新的管理理念、新方法;第二才是有关操作技能的改善。
2.加强对复合型信息技术专才的培养
作为冶金企业的重要决策者,必须要明确建立冶金行业信息化系统并非只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事情,这涉及到不同的管理层和各个部门。所以,企业需要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合理知识结构的人才队伍,以保证维护系统的日常管理和正常运行,使计算机在系统开发和维护中能发挥其应有的作 用。与此同时,冶金行业应该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将培养既熟悉计算机操作又熟悉计算机管理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乔硕文.基于SOA的冶金行业检化验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2.
[2]刘淑贤.冶金行业技术人员的信息素质教育[J].冶金信息导刊,2006,03:33-34+38.
一、连锁经营企业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意义
1、降低连锁企业运营成本,提升财务资源配置效率
在连锁企业中,高效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要,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平台,能够有效地实现总部与各个分支之间,各个分支之间资源的整合、共享。通过财务信息化技术,能够促进连锁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的收集、加工和储存,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提升连锁企业的会计控制水平。实施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能降低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连锁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从而提升连锁企业的竞争力,形成规模优势和良性系统循环。通过构建财务信息化,连锁企业的财务人员可以摆脱传统的会计手工操作处理,而财务信息化系统将企业与各分支之间联系起来,促进信息的传播和储存的效力,有效提升连锁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另外,实施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整合和利用企业沉淀资金,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企业资金周转效率,为连锁企业的进一步扩展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对提升连锁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2、优化企业会计流程,改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连锁企业由于经营地点分散等原因,企业总部在对各个分支进行会计控制存在诸多困难,对连锁企业各个分支单位的会计控制存在控制成本过高,会计控制效率低下等现象,严重制约了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水平,不利于连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因此,实施连锁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加强对下属分支单位的会计实施控制,同时加强对分支单位的资金运营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会计集中核算,实现连锁企业对各个分支单位的会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会计工作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另外,连锁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大大提升了连锁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工作时速度更快,数据输入和传送的准确性更好,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但是,在实施连锁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信息安全的防范。连锁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能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但是同时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由于系统软件的不稳定性和设计缺乏合理性,系统在维护和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问题,数据信息在财务信息系统中容易遭受人为的篡改或删除,这不利于连锁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因此,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防止软件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对数据信息进行备份和管理,加强对会计人员操作行为的管理,防止数据信息遭到篡改,加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监督和控制,保证连锁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
3、推动连锁企业信息化进程,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大大提升了现代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格局,促进了连锁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连锁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于连锁企业而言,能够大大的提升现代连锁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帮助连锁经营企业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连锁经营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必须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能够大大提升连锁企业与各分支之间的紧密联系,科学地实施统一的财务管理,加强对连锁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与控制,提高连锁企业的财务控制水平,便于连锁经营企业收集来自各个分支的财务数据,对连锁企业的财务数据实施实时管理和分析,从而挖掘数据关键信息,为连锁企业的管理决策的制定和企业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依据。实施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升了连锁企业对企业发展的预测和规划,便于连锁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
二、连锁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管理和软硬件配置
实施连锁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大对信息系统建设软件和硬件的投入。在连锁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信息风险的防范。企业应该加大对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设施的维护,通过利用复杂的编码计算方式和身份验证系统,防范不法分子破坏和篡改会计信息,降低连锁企业财务信息化风险。另外,应该加强对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和监督,以及对企业财务信息化处理流程的监督和控制,通过对会计人员的操作进行流程监控,加强对用户操作的痕迹控制,对信息数据的输入和传输加强监控,控制数据的质量。另外,连锁企业应该建立稳定的、安全的信息系统运作环境,提高对信息系统设备和服务器的管理水平,充分地满足服务器的防火、防磁、防潮等要求,加强对机房的安全监控。通过完善连锁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保证基础设备能够充分的满足连锁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要求。
2、完善连锁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建设
连锁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有充分的管理机制保障。因此,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完善连锁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和运行的重要保证。连锁企业在建设财务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加强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完善,改善企业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是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机和目的。因此,连锁企业在进行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明确企业管理目标,重视加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不断的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制度、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和企业资源系统,连锁企业只有通过方方面面的制度和规章的改善,促进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才能够有效的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另外,连锁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将带来企业内部控制模式和内部管理机制的改变,因此,在建设财务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水平。通过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等,促进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优势的充分发挥。
3、利用信息化工作平台整合信息,防范连锁企业财务风险
在连锁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因此,企业应该不断的开发和升级优化财务信息系统,加强对财务信息化工作平台的信息整合,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将企业各个分支的财务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处理,从而保证连锁企业总部能够及时掌握各个分支单位的财务状况、往来账目的处理流程和效率。连锁企业应该重视财务工作的信息化,促进企业财务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提升企业资金周转和利用的效率,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促进企业价值提升。例如,苏宁电器通过不断的升级和优化财务信息系统,从而防范了企业财务风险,促进了苏宁各个分部账务的顺畅处理,保证了苏宁总部清晰的了解各个分部的财务状况。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大对财务资源的整合,促进了企业财务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和资金的周转效率的提升,保证了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行之有效的构建和运行,促进企业价值增加。
4、完善企业财务信息化人才的配置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新闻宣传;措施
在市场的发展条件下,企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只有在这种形势下才能有更好的进步,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人们对建设的概念不强,而且相对于缺少竞争意识导致企业停滞不前。随着我国飞速发展,市场经济得到较多数人民的认可,企业也在不断的创新,加快人们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经济建设的步伐,从而提高企业凝聚力的发展目标。企业文化从而诞生,创造独特的体质来提高我国的发展。
1 企业新闻宣传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通过新闻宣传的形式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提高企业的整体精神面膜。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通过信息的传播方式,可以给宣传窗口增添不同的方式,比如媒体的使用就会让较多数人成为宣传的载体。只要扩大企业的名气,进行有效的宣传方式,赢得客户的满意,这样才能够让客户有兴趣了解企业的情况,对此进行挑选,这就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人们在选择产品时,可以较好的避免传统意义上的选择,而且通过对企业的实际做出考察,企业的整体发展对企业的产品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对品牌引起重视。通过新闻宣传的形式可以更好的促进人们的兴趣,从而愿意去了解企业发展,从陌生到熟悉过程,可以较好的占据市场又迈进了一步,可以让客户能够清楚我们的产品,树立良好的形象。
新闻宣传的魅力在于可以较好的创造出和谐的气氛。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依赖所以员工的共同付出,而且还需要社会各界媒体的大力支持。新闻宣传工作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内部人员,进行开展工作能够较好的让员工全方面的了解企业内容,能够提高自身的发展空间以及企业的价值,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对于客户而言,采取新闻宣传的方式可以让企业的发展情况、相应的观念、价值观和企业提供的产品基本内容就会更加的清楚明了,并且能够提升企业与公众的信任度,达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营造良好的氛围,把企业的发展情况、把企业的营销方法宣传出去、把企业的文化精髓发扬出去,可以促进企业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的发展,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气息。
2 新闻宣传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新闻宣传具有弘扬企业文化的宣教功能。实践证明,企业的新闻宣传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例如: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达到激发员工的劳动热情,教育和激励员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的目的;可以通过宣传岗位劳动竞赛、演讲比赛、职工歌咏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还通过宣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使企业与员工同呼吸,员工与企业共命运。
新闻宣传是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建设,既离不开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而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功能就是沟通和桥梁作用,对内,通过宣传企业文化,挖掘、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弘扬典型,加强企业上下沟通,使企业凝聚力得以加强。对外,通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释疑解惑,理顺情绪,统一认识,协调行动,有利于避免空穴来风,促进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可以说,上级单位和社会各界对某个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可、认同等一系列过程,都离不开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持。如果企业忽视内外沟通,故步自封,即使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
3 新闻宣传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项原则
3.1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
新闻内容和企业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要营造出轻松的环境。这样能够较好的增强员工的积极性,能够提高员工的创新理念,让企业文化能够轻松、愉快的发展。大力加强对员工积极性的培养,提高员工团队意识,,这也是遵循社会主义核心内容,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创造出属于企业文化的环境,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3.2 坚持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原则
新闻宣传工作要做到“贴近企业实际、贴近企业文化建设、贴近员工工作生活”,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成长紧密结合,要培养宣传人员善于发现身边的新闻线索,紧扣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长远发展的新闻主题,报道来自身边的先进事迹、典型人物,树立标杆,鼓舞员工士气,凝聚员工精神,把员工的自我成长、自我价值提升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3.3 契合企业价值观的原则
企业新闻宣传方面,企业形象的宣传十分重要。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培育是一个缓慢的由内而外的过程,在对外宣传时,不能简单地只注重博人眼球,企业良好形象的传播宣传更加重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影响,增加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客户信赖度,从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同时,将企业的价值观传播给社会公众,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 专业团队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的简单,里面有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存在,在企业宣传配合上,要建立一支能起作用的新闻宣传队伍,这个队伍的人员最好来自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能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领导决策方面的作用,成为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的重要渠道,成为内部沟通交流、经验共享的重要窗口。做好上传下达、发现和推广经验、有效共享信息、反映问题建议,要明确岗位职责要求,培养信息员工作兴趣,增强企业宣传队伍的使命感,提高工作自觉性。要提供工作便利,为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参加会议、阅读文件创造条件,鼓励信息员深人一线开展信息调研。组织培训交流,通过会议、培训和实战,锻炼和提升新闻宣传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加强业务指导,培养新闻宣传人员的观察力,拥有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总结好的经验做法,要加强自身学习,关注和了解公司决策部署、重点工作和基层需求,提升捕捉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和写作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较为长期的工程。通过新闻宣传的形式对整个企业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要积极的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配合,在对其进行宣传内容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进行宣传,使用不同种类的渠道进行有效的宣传,主动热情,不断的进步,落实到新闻宣传内容中,可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能够让企业在良好的氛围下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唐应斌,王云贵.共建美丽冶金我的家营造“大冶金一盘棋”发展氛围的思考与做法[J].中国有色金属,2015(S1).
[2]构建企业价值体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上海石化企业价值体系[J].金山企业管理,2011(1).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意义
档案信息的质量、建设标准会对信息化水平和质量产生影响,我国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因此,应该提高档案信息化的水平,促进基础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企业领导认识不完善,缺乏对人员配备、硬件配备、软件配备等方面的综合性考量,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无法有效集中精力,缺乏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无法使用计算机知识,不能准确应用相关软件进行管理,一些企业虽然开设了相关软件的培训讲座,但是不仅没有降低员工工作强度,还增加了工作负担,最终导致对信息化档案建设产生影响。
1.1档案员对档案的数据缺乏安全性和保密性意识
在一些企业档案室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机读目录,但是没有进行备份,很多员工甚至不了解备份的程序,档案室之中的电脑任何人都能够触碰,只要输入正确的口令,就可以对记录进行修改、阐述和增添,存在着保密性和安全性较低的特征,很容易造成数据的泄密和丢失,很多档案室的控制和开放目录共同存在于数据库之中,频繁操作,具有较高的使用率,在机读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信息的泄漏,安全性很低,在一些有条件的企业中,应该将档案室网络和公众网相连接,提高数据安全水平。
1.2数据错误较多
在一些企业的档案室中,为了满足检查的需求,经常进行突击录入等工作,随着机读目录的不断增加,档案管理人员在校对和检查等方面的工作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会产生质量问题。
2.做好档案室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1加强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增加,对管理人员的素质需求也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应该了解管理知识、技术知识,对业务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实时了解,提高著录格式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2.2统一著录格式标准
在工作之前了解工作规范,保证著录格式的统一性,使检索途径不断向多元化等方向发展,针对工作的实际水平选择项目,使著录格式满足工作需求。
2.3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的速度
档案室保管档案数量不多,应制定方案争取在十五期间完成目录的录人工作,
2.4注重档案数据的安全、保密
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安全性工作,关注相关领域的法律规范,重视对网络和设备的管理,结合规定对档案信息网络进行隔绝,进行严密的防护,建设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及时纠正错误,不能够直接使用未经检查的数据。
2.5 树立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说明,强烈的社会意识会对社会发展起到较大的能动作用。树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有助于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效率和质量,也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所以,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意识信息化”。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现,需要以档案管理人员为基础,档案管理者需要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
3.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3.1对于职能部门的意义
3.1.1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信息化水平提高之后,档案室工作人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避免档案室工作人员只进行保管和打字的工作,重视对搜集和编研工作的投入,提高部门职能。
3.1.2提高整个部门的技术水平
企业不断向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企业之中的每一个部门都应该不断投入精力,提高档案室信息水平,与公司的整体发展相适应,满足社会环境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1.3有效的进行档案的收集工作
搜集档案具有较大的工作强度,在整编和分类档案的时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因此,应该使用完善的管理工具,建设管理平台,避免产生档案不完整等现象。
3.1.4有效的为科研服务
档案室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实现网络信息共享,技术人员通过网络能够及时查找资料,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实现对资料的发开和使用,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工作水平。
3.1.5有效的为决策服务
科技档案是研究院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研究院投人大量资金、经过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由档案管理人员分类、编目,最终成为研究院的核心竞争力是研究院领导决策的依据。而文书档案通常是由院领导亲自起草,亲自下发的,是领导决策的具体体现。所以档案的信息可以更好的对档案进行利用,为决策提供依据。
3.2对于公司的意义
首先,能够有效管理和收集档案。档案是一个立档单位为适应职能活动需要而直接产生的依法归档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与材料档案是一种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大型企、事业单位每年都要产生很多档案资料,内容主要包含合同、科技和文档等多方面的信息,能够对企业发展史进行详细记录,为同行业企业提供借鉴,有助于对信息的搜集和管理。
第二,便于二次使用,提高使用效率。企业当年的档案在下一年才能够整理完成,但是在尚未整理完善之前,档案已经开始使用,对其使用效率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已有的档案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复杂性的特征,需要登记,在较多档案中进行查找,会造成破坏。
第三,有助于解决丢失和破损等多种问题。以往在搜集和借阅档案的过程中使用人工操作的方式,会导致破坏和丢失,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能够避免产生上述危害。
第四,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传统的档案信息无法形成完善的信息网络,在档案借阅的时候十分不便,不利于进行交流、统计和管理等工作,使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应该在企业内部形成信息网络。
第五,建立信息资源体系。电子化管理能够促进和国际的接轨,形成资源体系,有助于今后企业各项工作的展开。
第六,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科技档案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实现信息化之后,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档案的浏览、借阅和查阅,避免繁琐的工作,使工作人员的效率不断增加。
4.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其档案建设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十分漫长且复杂的。各个部门要首先收集本部门的档案资料并进行资料整理,这一工作贯穿于企业档案管理的全过程之中,该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明显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益和效率。
按照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可采取高效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具和软件,从而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打破传统的地域和部门方面的界限,实现档案信息化体制改革,制定和实施规范的规章管理制度,实现档案信息化交换和高度共享性,并为员工档案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和实施档案管理者培训和绩效考评制度,逐渐提高档案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在收集和整理企业档案信息时,要对数据质量进行严格掌握,因为信息的质量会对计算机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率造成直接的影响,准确、全面地输入档案信息,能够为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保证。
5.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计算机设备的作用,能够大大提高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提高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网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助于建立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一方面能够为企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保证,另一方面,还能够大大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机遇与对策??
【abstract】in today'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cess is a measure of each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and low quality standards. how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bjectives of the enterprise is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is article, long steel group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ounting asp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willing to colleagues questionable.?
【key words】accounting information trend; opportunities and strategies
??
1. 前言?
在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会计信息化建设是整个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为一体,反映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并达到资源共享。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
2. 问题的提出(现状)?
长钢是个有着数十个子公司、三十余家二级非法人单位,以钢铁为龙头,涉及机械制造、焦化、水泥、房地产、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在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资源来实现长钢高效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水平,是长钢人始终追寻的目标。然而,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某个环节稍有疏忽,就会影响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建设。?
早在2002年,长钢集团就已开始了其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由于缺乏企业系统内各业务部门规范的会计核算标准体系,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较低,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要求脱节,最终以流产而告终。?
同样,在2004年长钢集团也实施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作,但由于这些软件引进或开发,因时间、版本、各种平台等问题,而使当时的oa系统在运行中产生的数据相对而言都是独立的,信息“孤岛”现象十分严重,并不能将各方面的信息在企业内进行有效交流。 ?
那时长钢集团引进的erp销售子系统,对企业的销售管理及销售结算中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中不能直接对其管理成果予以反映,为了生成财务系统中数据,人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数据进行再加工和转换,尽管那样也很难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长钢网络系统的开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又被企业内部提了出来。?
种种事实在提醒着人们,信息化建设中各个环节都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扭转这种不正常的现状,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能步入正常状态,是长钢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实施机遇?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长钢集团经历了大转型、大发展、大变革后,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2009年8月长钢集团与首钢集团的联合重组成功签约,标志着长钢集团的事业又登上了历史的顶峰企业内部的管理也随之而加速创新发展。此时,财政部又提出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为长钢发展会计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系统。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为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针对集团公司众多的分支公司及复杂的组织结构、管理链条长等特点,为有效监控集团公司的经营运作,尤其是资金运作,采取了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管理,从而使集团内各子公司的资金动作完全置于集团的监控之下,以确保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因此,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在集中管理中凸显了出来。?
3.2erp销售子系统的成功运用。erp销售子系统在公司推广运用后,集团公司为该系统提供一个局域网平台,通过该系统,对所有入库产成品实施在线监控,在销售全部实行先款后货的方式下,对于提货结算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系统控制作用。由于有规范的流程加以控制,信息可以准确、无误、及时共享和传递。该系统的成功实施,标志着长钢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一个好的开端。?
3.3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十几年来,随着会计电算化技术在集团内的不断深入使用,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已逐步完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能熟练运用电算化软件的技术骨干队伍,为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4内部制度的建立与逐步完善。长钢集团实行的是法人治理下公司管理制,在此前提下的内部控制方法如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等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上述各种条件和机会都给长钢集团在新形势下完全实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4. 实施策略?
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会计部门的事情,同时也是涉及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各相关部门的一项系统工程。企业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就是要有效解决企业在集团化(甚至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滞后、风险反应迟缓、管理层次过多、数据过于分散、标准差异较大、系统融合度不高等问题。经过梳理之后,我们认为长钢集团在实施企业内信息化建设的高标准上应做到:?
4.1提高认识,理性规划。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企业领导必须对会计信息化的实施过程进行组织、领导和监督,同时教育广大职工改变思想认识,使企业全体人员认识到实行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要有规划的理念与思路,在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目标进行战略性思考的同时,要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层次提到一定高度,因其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石,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4.2更新管理理念,促进管理思想变革。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切忌将信息技术直接用于模拟手工业务处理方式,而对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式均不做任何重大改变,使许多在新技术条件下不合理、不必要或无效的工作与流程坚固地锁定在新的系统中,从而限制信息技术巨大功能的发挥。这就迫切需要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这是信息技术应用必然促进管理思想变革的一个方面。?
4.3建立标准体系。鉴于此,首先企业应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编制会计手册,并在该体系指导下建立以产、供、销为一体的各自点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然后以点带面,通过企业建立的会计信息化平台,逐步促进其他相关业务部门的会计信息化工作。?
4.4解决信息“孤岛”,实现信息有效流畅。oa系统的成功运行,为长钢集团未来会计信息化工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外,企业在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要将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融入到企业可持续发展变革中。只有这样,它既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为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巨大投资得到应有的回报。?
4.5风险控制制度的完善。集团公司要顺应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依据国家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进一步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和控制,并将风险控制的理念溶入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去,达到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迫切需求。?
4.6构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因此,在软件开发、硬件管理、组织机构、人员管理、系统操作、文档资料、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等各个方面,都要建立起一套安全的保障措施和制度,构建网络财会安全保障体系。?
5. 结语?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长钢集团经历了大转型、大发展、大变革后,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2009年8月长钢集团与首钢集团的联合重组成功签约,标志着长钢集团已进入中国钢铁工业的顶峰,在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满足企业信息化应用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自己,以此增强核心竞争力,带动长钢企业的进一步提升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今长钢人正在朝着更远大的目标奋斗着。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需求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66-01
随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信息化建设,这里面所蕴含的商机显得十分多。在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发展态势,国内IT厂商纷纷加大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占据有利位置在中小企业市场上,这就必须立足于深入了解中小企业特点,认真调研中小企业市场的实际客观需求,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具备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做到能够为中小企业所提供的IT产品和服务能够做到针对性强、性价比高和易用性好。为我国中小企业选择最合适的信息化之路,笔者根据总结,对其核心需求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对业务数据处理做到满足。对业务数据处理需要进行满足这是摆在中小企业首要目标。这主要是由于发展一定量的业务这是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根本点,而手工进行的统计和记账对老板管理经营企业的需求做不到满足。所以必须在中小企业当中进行信息系统的引入。
二是对投资回报率重点关注。通常来说,对于中小企业进行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生存是首要的问题,随后就是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短缺的问题,根据这一观点,在企业当中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对一切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进行解决,做到企业所能够获得的回报显得明显,而中小企业在对信息化项目进行投资建设,这就要对成本收益法纳西进行重点考虑,也就是说在中小企业当中实施信息化所能够获得的成果是否合算,信息化解决方案是否获得齐全的功能,能够切实的对企业所面临的实际管理问题解决。而信息化所带来的成本中小企业往往不愿意进行承担,通常的做法是经过实施信息化使得企业的成本得到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获得业务流程的优化不是通过对利润进行降低,而不是对大而全的追求。总的来说,通过在企业当中实施信息化,也就是花小钱而能够办成大事,对投资回报率进行重点关注,做到提升产品销路,降低生产成本,使得所面临的市场规模得到迅速的成长。
三是信息化需用受到产品价格主导。由于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缺乏、规模小、企业生存有着不稳定因素,这就使得老总们相对严格的对成本进行控制,对短期投资回报率进行普遍的关注,谨慎的进行信息化的投入,这就使得非常敏感的对IT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所要求的是比较高的性价比和推崇物美价廉,即使产品再好,当价钱比较高的时候还是会放弃,所以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当中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价格。要想占据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必须推出比较高的性价比和推崇物美价廉的产品。
四是有着比较强的个性化应用需求。通常来说,在进行IT应用的时候,中小企业面临着水平、地区和行业的差异,当中小企业在规模和行业存在差异性的时候,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阶段不同所面临的需求也不相同,特别是各个单位在管理模式和流程上存在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再加上中小企业人才和资金的匮乏,使得中小企业必须有着充分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在IT产品的投资和解决方面甚至包括整体实施信息化上,这就有着日益明显的个性化需求,在实施的时候不能够将大型企业当中的标准化产品进行套用。
五是日益盛行IT外包。中小企业由于面临着人才缺乏、资金匮乏、应用单一和流程简单等问题,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选择不可能选用价格昂贵、使用难度大和复杂程度高的,在进行IT建设的时候更大的倾向是对IT厂商提供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的IT外包服务形式进行依靠,从而做到对IT采购、管理和维护成本的降低,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提倡的是多快好省。所以IT厂商必须对中小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做到对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认真分析,使得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做到针对性强和快速实施。
六是对持久竞争优势进行持续关注。通过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企业在内心当中也逐步希望通过信息化能够获得企业长足发展所必须的工具,为了实现企业竞争的持续优势,则必须通过利用好信息技术。可是这里还有个误区是认为只要在企业当中实施信息化建设,那么就会顺其自然的能够做到企业竞争的持续优势,企业和信息化这两个战略性问题能否做到一致性这是中小企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当出现企业发展和企业信息化两个战略目标没有做到一致性的时候,这就会有很大的冲突在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当中,那么就会有惨重的代价由企业付出。所以根据分析,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绝对不允许过多的对立在企业的原有管理体制和信息化建设两者之间产生,最佳的结果是两者出现和谐共存的局面,从而实现企业竞争的持续优势的目的。
总的来说,根据上面所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和资金上与大中型企业存在着差距,在对业务进行考虑的时候,所关注的往往更多的是眼前的短期利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急功近利的局面,投资回报率这是这些企业所重点关注和所具备的核心要求,从这也可以看出这是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当中焦点之所在。所以IT厂商必须做到对以往的服务意识进行彻底的改变,摈弃以往那种自身所生产的产品作为中心的错误观点,从内心当中真正树立起客户企业为中心的理念,所确立的身份必须是合作伙伴或者是咨询顾问的形式,从而做到精细IT投资所能够获得的收益等进行详细的描述,给客户所提供的产品做到最合适,对企业进行生产流程和实施内部管理起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从而能够让中小企业真正明白在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所能够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
参考文献:
[1]朱琳,高奇.大型施工企业信息化建模需求分析方法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2]Afuah,Allan.Business Models:a Strate-gic Management Approach[M],2004
农业信息化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我国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农业现代化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与多个环节、多个系统相互融合,整合和强化各方面的信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社会化服务链初步形成的重要途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涉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环节。在产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基础供应;在产中,信息化技术推动信息的传播,提供服务;在产后,通过构建平台来保证农产品的流通和畅销。农业信息化有利于社会化服务链条的形成,为整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支持。
二、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发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基础薄弱,人口素质较低、法律法规不健全,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造成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不高,农民对信息化陌生,信息化难以推行。
(一)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初步建成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但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多数地市和绝大多数县、乡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网络还没有延伸到最急需信息的基层乡镇,对生产的指导作用弱小,尚未真正发挥出网络的优势。同时,也没有自己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不能及时和搜集信息,导致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等得不到应用和普及。另一方面,就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较落后。与农业信息化的需求相比,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明显不够。我国部分农村移动电话信号、网络信号不好也是事实。
(二)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低,信息化服务能力较弱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已全面开始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与其他农业大国相比,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在农业信息化资源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建设水平低,信息化服务能力弱等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采集制度,在采集信息时缺乏权威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信息采集完毕后,未能对信息进行分类和汇总。第二,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种类少、供给不足。在很多地区,农业信息资源很少涉及土壤、天气和气候等方面。部分国内外的关于农业的政策、市场和科技信息还不够完善。第三,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在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信息资源比较丰富,而在落后的地区,资源就比较匮乏。另外,在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结构也不合理,一些专业性的和实用性的信息比较缺乏,而大家都熟悉的信息比较多。这就导致信息资源不能为农民提供指导。
(三)农民对农业信息化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低,没有自觉的意识去获得信息、利用信息,这也就导致了农业信息的利用率不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偏差,仅仅认为只要有了技术人员、网络、计算机和传真机就实现了农业信息化。体现出农民对信息主体、信息服务和信息法制等缺乏认识。另外,一些农民认为我国的农业比较落后,高科技技术距离农村还比较遥远,还不具备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条件。
(四)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
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虽然各部门也都积极建设农业数据库及相应的系统,但是各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和规划,造成资源的重复。在对农业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应的标准和法规。然而,在我国关键技术、信息的存储以及信息的描述和命名等缺乏相应的标准,造成数据的累积,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三、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探究
(一)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以农业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进行的。信息之间的传递,离不开网络技术,它是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可以通过网络来对农民进行远程教育,指导农民的选种、种植、合理施肥、防止病虫害等。通过通讯技术,及时解答农民遇到的难题。通过通信技术平台,将农业技术、市场行情、致富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农民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反映遇到的问题,使政府的政策得到实际应用。因此,要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二)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增强信息化服务能力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是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缓慢,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必须增强农业信息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能力,提升农业信息的利用率,为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努力改变当前农业信息资源建设落后的现状。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推进我国农业信息标准化,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第二,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改变农业发展落后现状;第三,促进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满足不同层次农业信息用户的需求。
(三)大力宣传,增强农民信息意识
很多农民由于对信息科技陌生,无法认识到信息化给农业带来的巨大改变,甚至因为陌生而抵触信息化,缺少信息化的动力,因此需要增加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农业信息化取得的成果,使农民逐渐认识农业信息化,逐渐认可农业信息化,对信息化和农业的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关注农业信息化;另一方面,对农业信息化的宣传活动要持续进行,对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部分农民进行培训,增强农业信息化的意识,增加他们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使其对农业信息化充满期待,满怀热情投入到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中去。另外,通过对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可以在各级政府、相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和农民之间形成一个关心、关注农业信息化的氛围。从而使农业信息化的开展更易进行。
(四)制定农业信息化相应法规制度,促进农业化快速发展
信息的采集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农业信息化的整体建设。因此,农业信息化的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共同制定出一套信息采集的标准,对数据格式、数据质量、信息的存储等都要有统一的标准,确保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信息的使用率,促进信息共享制度的建立。另外,对历史数据也要充分利用,健全数据分析机制,对数据进行充分利用。
四、结语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整合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30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39-01
1 平台的基本设想
目前,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成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发展热点。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是一个用于支撑企业信息化核心业务应用的系统研发平台和系统支撑平台。作为一个系统支撑平台,平台提供了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所需的各种业务要素、基础代码、业务控制数据、权限控制数据、业务流程数据、业务规则数据等,基于平台研发的新应用系统必须在平台支撑下才能正常运行。作为一个系统研发平台,平台抽取了企业信息化业务的共性和信息系统的共性,提供了若干组件,基于这些组件可快速实现表层应用系统的研发。它是一个业务平台,用于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业务,具体就是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类企业信息化应用。应用支撑平台在对企业信息化业务的流程、规则、管理方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梳理的基础上,抽取一套通用的业务支撑平台,如产品编码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订单管理等。
2 平台的构成
2.1 数据平台组件
数据平台组件主要是指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规范的、具有清晰结构的基础数据的集合,它是应用系统的基础配置数据的统称,数据字典是应用系统中所有运行数据的基础。数据字典组件是平台的基础组件,平台通过数据字典对基于平台的所有表层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基础数据的维护、共享、同步及扩展机制,并建立基础数据变更跟踪和映射机制,实现企业信息化历史数据的追溯,解决业务数据之间存在基础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数据字典主要包括数据元和数据元值集,涉及表、数据元、要素、物理数据元、逻辑数据元、数据元值、数据元值历史版本等对象。
2.2 技术平台组件
技术组件位于数据平台组件之上,业务组件和应用系统之下,具体包括权限组件、工作流组件、门户组件、数据交换组件、报表组件、统一身份认证组件等。
权限组件为平台及表层业务系统提供了统一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权限控制功能。权限组件提供了用户组定义、权限组定义、用户维护、角色维护、设置功能权限、设置数据权限、授权管理、查看功能权限、查看数据权限等功能。权限组件还为表层业务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权限查询和计算接口,包括查询角色的有效数据权限(包括非授权与授权的数据权限)、查询用户的非授权数据权限、查询该用户的授权数据权限、根据要素返回获取用户数据权限、获取用户指定要素的数据权限等。
2.3 业务平台组件
业务平台组件位于业务系统之下,是各类企业信息化业务的具体抽象,如产品编码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订单管理等。
3 基于平台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基于平台的企业信息化应用建设,可以分为“生长”“接入”两种模式,生长模式是业务系统的不同的业务流程及其业务环节之间的指标信息流和控制流均来自于平台,不同的业务流程及其业务环节之间不发生横向数据交换关系,最终形成一体化的大系统。接入模式是对原业务系统进行标准化改造,将业务数据经过整合服务(包括三种模式:接入服务、适配器、文件接口)校验后写入平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平台,最终整合为一体化大系统。
3.1 生长模式
生长模式即基于平台进行新的业务系统开发。这种模式跟平台的耦合度较高,必须使用数据字典、工作流、权限等用组件。该种模式下,表层业务系统不同的业务流程及其业务环节之间的指标信息流和控制流均来自于支撑平台,最终与平台一起构成一体化的大系统。
数据字典的应用:直接使用数据字典组件维护基础资料,大部分的基础资料都在平台中维护,一些特殊的基础资料,可在业务系统建立个性化维护的界面,数据仍然保存到数据字典中。
技术组件的应用:直接使用技术组件,作为构建应用的技术支撑组件,如使用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在涉及流程审批时使用平台的工作流组件等。
业务组件的应用:直接使用业务组件,作为新建业务系统的核心业务模块。
3.2 接入模式
接入模式实际是一种整合模式,这种模式和平台是一种松散的结合方式,具体体现为为了实现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数据整合、应用整合、界面整合的方式,实现与平台的对接。
数据的整合,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使用系统的数据字典,把业务系统及基础数据接入到平台。通过接入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利用平台形成综合分析报告,并连通不同结构的业务系统应用的整合,通过工作流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将不同的业务原子统一封装起来。界面的整合,通过门户平台等,实现已有应用系统与平台的整合,实现单点登录,在门户上的统一展现等。
4 结 语
本文在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企业应用支撑平台,平台包括数据平台、技术平台、业务平台,提出了基于平台的企业信息化业务系统建设的“生长”模式和“接入”模式,提出如何在现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下,实现对于已有系统的整合和新建应用的支持。实践工作表明,这也将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