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9-26 18:01:00

导语:在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高校还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也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更没有统一的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等配置的具体标准,以对固定资产从购置、使用到清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活动进行约束。因此相关部门在年初编制部门预算和配置资产时,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参考依据,无法做到科学、公平、公正、合理,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2)各职能部门管理相互脱节,管理意识淡薄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一般由总务处、设备处、图书馆等多头分管。这种分散管理、分散使用的做法使资金和资产相脱节,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机构,造成学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分离。使全校固定资产产权管理的责任主体缺位,不能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行有效控制、协调。同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管理意识淡薄,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思想,使许多固定资产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

(3)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 由于高校是以院、系为单位,行政管辖和利益分配相对独立,对固定资产的需求计划多是按系、部和专业提出,致使各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较多考虑自己系部使用的方便,导致高校固定资产设备重复购置。有些设备购置缺乏科学论证,没有全局性、前瞻性的系统规划,随意性较大,不能调剂使用,整体使用率低,闲置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起科学的适应高校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体系,实行校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主要负责,管理者和使用者直接负责,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构建学校处室和系实验室的分级管理体系。

(2)增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提高管理意识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认识不到位,措施难到位。要使大家明白对高校财产的管理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有责任,增强保护固定资产权益的主动意识,自觉维护固定资产的合法权益,通过宣传,提高全体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从校领导到广大教职工,要做到人人都关心,人人有责任,增强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3)推行资产经营,实行保值增值责任制 在学校内部实行资产有偿占用制及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为提高高校资产的效益,可以引进企业管理机制,实行资产有偿调拨制度,用经济手段管理资产。通过使用权的转让达到资产的流动重组并最终实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的目的,从而使真正需要资源的部门有一个较为宽松的资源供给条件,通过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资产增值率,来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4)构建高校资产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对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应该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来完成。通过对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目标及管理成本、效率的分析,构建高校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包括资产年增长率、设备利用率、资产增值率等指标在内的学校资产管理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计算来考核各部门。还可通过经费指标来控制与资产管理有关的单位,对考核优良的单位可适当增加经费指标,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扣减经费指标。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绩效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1)加快《固定资产法》的立法步伐,加强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法律制度执行的监督,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对绩效管理的主体、管理权限、绩效考核方式等关键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健全和完善认定、登记、使用、处置、核算、统计、评估等行政法规体系,为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提供具体操作规程。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现,彻底打破部门封锁,作为高等学校,首先,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在头脑中形成市场经济意识;其次,要彻底改革旧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市场经济管理方式,以促进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在观念转变和体制改革后,最根本、最紧迫的是要打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

(3)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强化职能监管体系,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资产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全面负责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管理的购置、配备、使用、维护、报废的具体实施细则等);制定自负盈亏经济实体,有偿使用固定资产的制度等等。财务部门要强化一级核算,设置数量金额总账,侧重于掌握固定资产总值,实行总量控制;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学校的教学、科研设备、行政办公设备、房地产、家具;图书馆负责管理图书资料;各职能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资产数据库档案,对固定资产进行二级管理;实物的具体使用部门则实施三级管理,做到账物相符,管与用清楚,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使用。

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资产管理的全过程,高校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要提高办学效益,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厉行节约,正确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合理配置,有偿使用,通过全方位的科学管理,使高校的资产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医院固定资产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确,大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属于设备科和总务科,设备科管理医疗设备,总务科管理房屋、家具,财务科管理总账和金额,各部门管理没有建立明细账或者明细账不完整,使用部门没有设立台账、无专人管理资产,管理科室没有建立设备收、发、维修记录,设备在科室之间转移没有手续,报废毁损不及时通知财务,固定资产多年不盘点,管理科室不与财务对账,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脱节,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二)固定资产购置存在盲目性。部分科室紧追潮流添置新设备,不调查研究,不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设备盲目购入后,由于病人少,无法开展工作,导致设备闲置;有的设备即使使用了,由于没有加强维修保养,坏了就买新的,即使可以局部维修再使用,也不维修,根本不考虑资产的使用效益,“不计成本”的投入加大了医院医疗成本开支,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导致医院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三)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不规范,资产流失严重。各科室负责人调动、离职时,没有执行严格的移交手续(又加上由于原使用科室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台账,移交没有确实的依据),对于科室公共财物的转移使用缺乏专人监督和管理制度,往往“物随人走”,资产流失;医院在应对突发疫情时,增设临时应急科室,待疫情缓解后,调配的科主任、护士长都回到原科室,资产管理科室在接收应急科室资产时没有与原应急科室管理人员办理资产移交,可能导致资产流失。

(四)固定资产重采购轻管理,利用率低下。近年来,医院为了发展的需要,购置了大量的医疗设备,改变了设备陈旧的状况,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设备采购中,医院管理层重视资产的采购,轻视管理,只要是临床提出的,在不充分考虑利用的基础上购买,没有对整体医院资产进行全盘管理,申请购买设备是否属重复购买,能否各科室之间调剂使用,没有进行完整的分析研究,导致购置资产占用大量资金,设备利用率低下,同时资产损耗不能从收入中补偿,形成恶性循环……。

(五)会计核算方法不完善,报表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失真。医院会计报表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为固定资产初始建造或购置价值,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固定资产的磨损在加大,资产的实际价值在减少,由于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资产的损耗无法从收入中得到补偿。旧会计制度下,医院是按照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由于结余少,往往无法按照规定比例提足),提取修购基金计入净资产反映,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所以医院固定资产直到资产完全报废前,会计报表中资产价值一直保持不变,无法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导致会计报表固定资产反映失真,医院管理层和主管局无法对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以适应新形势下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高效:

(一)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购入的控制。医院应成立专门的资产领导管理小组和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从论证、决策、构建、安装、交付使用、清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财务科负责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一级明细账,资产使用部门建立二级明细账,资产管理小组负责固定资产购进的审批,资产管理部门掌管全院的资产分布和使用情况,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全院所有固定资产购置及入账均需先通过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购置论证制度,特别是对大型医疗设备的购进,应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地医疗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写出可行性报告,报资产管理部门审核,资产管理部门报请资产领导小组审批,资产管理小组组织相关专家人员对报告进行评价,充分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防止盲目购置;进行公开招标,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实行公开集中招标制度,任何部门不能私自购买,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一起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固定资产采购过程开支的公开透明。

(二)转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属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年财政拨款只占人员经费开支的4%,医院大部分开支属自挣自吃,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是临床医技开展诊疗服务的物质基础,医院管理层要转变过去“重采购、轻管理”、“重货币资金、轻实物资产”的错误观点,管好用好实物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能够节约资金、减少设备购置支出,同样会给医院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回报,因此医院管理层要转变观念,把固定资产管理和临床诊疗服务看得同等重要。

1、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流程中不相容岗位的设置,即同一部门和岗位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固定资产购进、验收与付款;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2、建立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设备技术档案、维修报告制度,设立专门技术人员负责资产的日常维修和维护工作。对于固定资产的大修和技术升级,要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按程序申报给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论证和经济效益分析后,报请资产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进行;固定资产处置应由资产管理部门会同专业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共同审核鉴定后,提出处置申请报告,报告医院管理层审批,同时报同级财政部门和主管局批准后才能办理处置手续,对于大型设备要进行招标处置;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大型设备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定期进行收支效益评价,并把评价报告汇报给医院管理层,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以提高设备的营运收益。

3、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固定资产清查是资产管理的常规工作(过去医院虽有制度,由于是多头管理,责任不清,没有认真确实的执行盘点制度),医院应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由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审计部门共同参与进行清查工作(资产盘点以资产管理和使用部门为主,审计和财务部门参与监盘),对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报请医院管理层或主管单位批准及时做账务处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会计报表反映的真实性、完整性。

4、建立资产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医院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将固定资产管理内容列入对资产使用部门的考核范围,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资产使用部门将资产管理落实到人,资产管理科定期对各科室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情况上报财务科,财务科将资产占用、毁损、维修开支情况量化成数据,列入科室绩效体系考核,设立设备管理奖励基金,奖励设备管理成效显着、经济效益突出的人员,并将结果定期公布,提高全院职工资产管理意识、增收节支意识。

第3篇

摘要:目前,我国存在的资产管理公司普遍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侧重于研究资产管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关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期对资产管理公司加强内控提供帮助。

关键词 :资产管理;内控制度;问题及原因

一、资产管理公司内控中存在的问题

1.决策系统的薄弱环节

资产管理公司的内控决策系统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的制度缺陷,例如,权利交叉的资产评估审核委员会与处置委员会使关键环节的制约力度削弱,处置委员会的人数没有明确的要求。二是不尽合理的管理层人员分工致使很大一部分公司的人员分工不能够体现出部门之间的平衡关系;三是管理层的授权不尽规范;四是存在着回避制度的执行不尽严格,有的持股公司的经营决策由公司办事处的派出人员进行,而且存在派出人员不仅参与经营决策还代表了办事处审核企业工作报告的现象。

2.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问题

(1)部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不良资产被接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政策性收购之中,存在着个别不符合国家规定剥离范围的不良贷款;二是在商业化的收购里,部分应该归属损失类的可疑贷款实际资产状况没有归于损失类,例如,2014 年,某办事处接受建设银行16 亿的可疑贷款,其贷款属于空债权、零回收、实际呆账,收购贷款的27%属于可疑贷款,其中包括了清算终结类的0.21亿、执行终结0.74亿,破产终结1.6亿,执行时效过期的和丧失诉讼执行的共5 亿,其他原因确定蔑视的资产为0.4 亿。

(2)将一些不够齐全的、不够完整的档案资料接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料的缺失,例如政策性收购之中,债权转让协议的签订缺失了关键文件,如有效授权书,有的债权转让协议将复印文件充数,被动破产的企业相关资料接收之中也有缺失,如破产清算报告等。部分损失类、可疑类贷款在商业化收购之中缺少,没有出具原始借款合同,或者相关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文件、剥离资料等。二是不一致的前后内容,表现为资料的填写有误、接收清单与档案材料不符等。

3.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资产管理公司中,资产管理存在着债权转让证明在部分档案中缺失、缺少催收公告、尽职调查不够完善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部分债权企业的核实调查缺少文件记录,有的项目尽职调查不到位致使资产管理公司维权不够及时。最后,资产管理公司普遍存在对实物资产管理不够规范,对实物资产台的账目登记不够完全,很多的企业抵债资产没有在实物资产台上进行登记,对应该登上实物资产台的事物没有及时登记处置等。

4.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管理

(1)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评估审核与处置审查的环节不够规范,处审会越权侵权形式评审会的职能,很多公司的办事处直到年末才设置正式的资产评估委员会,资产处置委员会一并审查前一年的所有项目处置评估报告,没有做到评处分离;处置委员会的名单基本相同,在参加表决委员会的时候,个别项目评委会参加人数少于75%。

(2)在处置项目中,资产管理公司会谈和会谈记录的参与人数很少,只有一个人或者两人,双人谈判制度执行有漏洞。

(3)方案多流于形式,在之前的处置项目中大多缺少方案比较、最优方案选择等内容,有的公司虽然在过后列出了备选方案,但是多数较为空泛。

(4)资产管理公司中,孽息的计算准确性不足。

(5)资产管理公司中有的项目存在着先斩后奏的现象,资产的处置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程序操作。

5.中介机构的评估缺失

一是存在瑕疵的中介机构的协议签订,有的协议书中没有签订日期和法人代表的签章,以及存在着在协议签订之后补签的问题。二是资产管理公司对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没有进行及时审核,某些办事处竟然经过几年才对中介机构进行审查,中介机构的服务结束之后,资产公司办事处在处置档案时缺少中介服务机构评价,资产管理公司的中介机构服务评价基本流于形式。

二、资产管理公司内控问题的成因

1.不良资产接收问题

不良资产的接收过程中有的剥离行没有作为,资料和信息提供得不够完整,该提供的信息没有为资产管理公司提供、资料该交的也没有交齐;维权工作做得不到位,该执行的司法判决没有做好;剥离行滥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良资产的接收工作产生了较多的人为障碍,直接影响到资产转现的质量。在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初,内部安排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剥离行的系统,工作人员怎么做、做完去哪等问题没能够得到解决,工作者的归属感极不明朗,致使工作人员将应该移交的文件资料与项目随意调换变更、盲目地撤诉、放弃担保和抵押、随意释放抵押等,内控出现不稳定因素。

2.以债权资产为主的不良资产处置

债权资产的处置是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资产处置的常用方向,在债权资产相关权利转让的过程中,很多的法定因素约束了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债权资产转让,例如在债权转让时,必须通知债务人之后才能够转让债权资产的相关权利;在债权资产以及相关权利转让之后还必须将质押权人的信息变更登记,对于正在诉讼或者执行的项目阶段,受让人的资料变更应该向相关执法单位申请后才可生效。

3.信息不对称增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处置难度

一方面是由于较大的接收量、有限的人员分配使得资产管理公司难以全面落实资产管理公司的尽职调查,资产公司无法获得全面的债务人信息,造成债务人与资产管理公司的信息不对称,资产管理公司难以了解债权人的生产经营状况等信息无法全面掌握,相关债务人的信息不全。另一方面,由于狭窄的披露渠道、不充足的披露时间、过于简单的内容等,资产管理公司与受买方的信息也存在不对称性,二者得到的信息有差距,造成了潜在投资者对市场价值判断不准确,难以掌握不良资产的现实状况,削弱了投资者的投资欲望,增大了资产处置难度。

4.政策环境的影响

政策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有的地方政府将土地规划和用途改变,让抵押物贬值;法院对债务人资产不合理的进行出租销售,并且将出售出租的收益首先用来偿还政府债权或者拖欠的职工工资,将债权悬空,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难度加大。而且,现行的法律条文中缺少对信用差的企业的相应惩罚手段,债务企业欠债拖债的现象在社会中出现的很普遍,即使资产管理公司即使通过诉讼清收了不良资产,但是,在诉讼完成后,由于执行难度过大或者无法执行的环境,致使回收转现的行动无法进行。资产处置的环境不良,影响了不良资产的处置清收。

5.缺乏专业的中介公司

第4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28日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逐年增加,对资产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如何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为目前经济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目前,我们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多依靠财政投资,很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其对资产重购置轻管理,各个部门都从自己使用出发,不断购置资产,购置后又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大大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数量大,种类多,许多设备价格昂贵,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重大,然而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容易使单位放松对实物资产的管理,造成资产账物不符,家底不清。思想上的轻视,导致国有资产在利用和管理上出现漏洞,最终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顺、制度缺失。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有了一些成效,但是还是没有完全理顺,管理主体不明,管理职责不清,管理制度不健全,种种不规范的管理体制必然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不力,甚至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主要依靠财政投资,长期以来各单位对国有资产不够重视,管理力度也不够,资产与财务管理没有结合起来,很多制度仅仅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有关管理制度与法制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践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具体完善的财产管理制度将直接导致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浪费。

(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脱节。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其资产管理基本采用分散管理、分散使用的形式,从而使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脱离,主要表现为有的资产购置后不及时办理财务手续,有的调拨或捐赠资产长期账外运行,有的资产随意报废、报损,从而导致资产台账不健全,无法进行正常的财务核算,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脱节,缺乏对资产有效的财务监督。同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严重脱节,部分单位预算编制粗糙,只重视资产购置、不重视资产管理,只求拥有资产、不求资产效率,资产购置随意、盲目、重复,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这不仅降低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而且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国有资产管理监管乏力。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普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双重缺失极易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从内部监督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大都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没有专人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常常出现账物分离或者账账、账物不符的现象;从外部监督来说,财政、审计等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部门工作繁杂,人力有限,很难对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监督力度薄弱,很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首先要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的观念,树立全员参与,共同管理的意识,从根本上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重视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转变其重购置轻管理的旧有理念,应充分调动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人员,要让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资产的管理中去,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要使国有资产管理更加透明,将国有资产管理落到实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首先要确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政府分级所有并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原则,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级管理,厘清各级各部门的责任,真正做到产权清晰、责任明确,切实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根本保障。随着时代的进步,一方面对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制度做必要的调整与修改,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废弃那些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工作的制度规定,出台新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另一方面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和今后发展趋势的新要求,建立一些新的、必要的制度。加大技术和资金支持,建立健全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并保证其全面贯彻执行,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及资产管理能力,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

(三)强化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的结合。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资产与财务管理办法,对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全面掌握本单位的资产状况,杜绝账外资产的存在。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大对资产预算管理的重视,建立合理可行的资产配置制度,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强化预算约束机制,科学编制预算,加强预算执行力度,科学、合理地使用和配置资产,通过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乏力,极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势在必行。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首先从自身出发,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确定专人管理,定期不定期的对资产和账务抽查,对出现的盘盈盘亏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另一方面国家资产管理监督部门,应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完善国有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重要环节相应的制度和程序,对容易出现问题和漏洞的环节加强审计监督力度。此外,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执法力度以及资产管理的激励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积极性,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为适应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清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正视其中的问题并努力加以改正,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水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穆冬枚.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析[J].现代商业,2013.35.

[2]李颜.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外资,2013.23.

[3]徐艳.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12.

第5篇

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三紧三松”现象

(1)对钱管的“紧”,对物管的“松”。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入,使得“有钱好办事”、“有钱能办事”的思想深深的根植于人们的观念意识中。在“钱”的安全问题上,各单位每年、每季度都要讲,都要查;在“钱”的使用上,各种法规制度有着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对“钱”,思想重视程度高,管的紧。相反,对“物”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管的松。诸如以下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固定资产的丢失、损毁或浪费等现象各单位普遍很少关心;对固定资产的认识仍然是“谁购建、谁使用、谁所有”,认为自己单位或部门出钱购建的,就是本单位、部门的财产,可以自行安排,任意调配,擅自处置。(2)资产购置管的“紧”,处置管的“松”。多数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由各部门提出购置需求,按照经费使用审批权限逐级审批,购置后在本单位教学资产管理系统中按照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等逐项进行登记,购置过程规范,管的非常紧。相反,固定资产处置过程随意性比较大,管的松。一些单位对因盘亏、损毁、报废等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减少,由于怕承担责任,迟迟不做报批核销处理;一些为个人配备的办公、通信设备,物随人走,公物逐渐转变为私人财产。如检查中发现,某单位自2002年建立固定资产账以来,资产减少数近千万元,但账面却显示只有两辆10年前购买的捷达。(3)对账管的“紧”,对物管的“松”。固定资产核算存在三套账,管的较紧。一套是事业部门设立的账,对本系统固定资产进行序时明细核算;一套是会计账,通过设立“固定资产”科目,对资产进行总分类核算和明细核算;一套是资产账,按照“固定资产”科目,对固定资产存量和增加、减少等情况进行登记挂账和统计分析。但是,资产流失现象依然严重,主要原因还是对物管的松,具体体现在:一是单位领导对物管的松,单位领导对本单位或使用者如何用好、管好资产不够重视,导致资产占有单位或个人对物管的松;二是事业部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事业部门本身对资产登记、保管、检查和报告等基本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到位,导致对物管的松,出现固定资产公私混用、家底不清的现象;三是财务部门对物管的松,体现在财务部门对事业部门监管不力。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1)严控预算过程,打破紧钱松物现象。加强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的计划性,把固定资产与经费预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存量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固定资产,调剂使用闲置固定资产,减少固定资产重复购置,打破紧钱松物传统。预算编报前,事业部门要统计存量固定资产,根据年度事业任务、存量固定资产家底、资产编配限额等情况,进行经费需求测算,编制详细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资产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编制固定资产预算。预算执行中,财务部门要坚持清查制度,不得超预算购买固定资产,清查结果以《资产清查认定书》的形式,由事业部门和财务部门领导签字备案,并在上报决算时附编报说明。预算执行终了,要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奖惩。财务部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考核,对管理较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管理较差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对下年预算中固定资产部分进行核减。(2)严格责任约束制,打破紧购置松处置的现象。做好资产处置规范化、制度化,关键要严格责任约束制。只有严格责任约束制,才能做到责任清晰到人,才能使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义务对所负责、所使用固定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此主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做到产权清晰、责任到人。按照固定资产信息编码明确资产归属单位、使用人,做到权属、责任明了。其次,明确部门后勤主管领导负责制。各事业部门后勤主管领导除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外,还要负责资产的报废、退役。按照购买固定资产时登记的使用年限,定期核查。报废、退役固定资产要经部门后勤主管领导认真审核、批准,并按保密办划分的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再次,规定财务部门总负责制。财务部门要起到总负责的作用,定期检查相关职能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固定资产购置、处置、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清理。核查中发现固定资产在数量、金额、规格型号等与账面不符的,要查明原因,盘盈盘亏要奖惩到人,并根据清查报告调增或调减固定资产账面,做到账实一致。(3)严控编码与实物对应关系,打破紧账松物现象。统一固定资产信息编码,使财务部门和事业部门管理信息数据对接,做到信息编码与实物唯一对应。事业部门对所购固定资产采取卡片式管理,卡片编号为信息编码。信息编码由前置编码、编码位数和后置编码组成。固定资产购置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按照固定资产科目的类、款、项、目和单位编制序列设置各类固定资产编码的前置编码,然后根据固定资产预算编制总数,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编码的位数,最后根据编码的位数和购买固定资产的序时数量编制编码的后置编码。同时根据所购固定资产详细信息填制卡片,将卡片存档保管。固定资产信息编码一式两分,一份由事业部门随发票作为所购置固定资产的原始凭证报销,一份贴于所购固定资产显眼位置。其次,会计记账时,先核对事业部门前置编码是否正确,然后进行核算。最后,负责固定资产的会计对资产的增加和减少进行登记,通知单号为信息编码。定期联合职能部门,根据信息编码定期检查,做到账账、账实相符,从而打破紧账松物的现象。

第6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267-0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指事业单位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五百元以上,专用设备八百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作为物质资产,它为事业单位行使各项职能提供了物质基础。近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入,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上面发现一些问题,需要重点分析,以适应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不高,资产闲置与浪费现象严重。我们都知道,依靠国家财政拨款配置了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之前,采购回来的固定资产在管理中不需要对效益进行考核。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还加强了资产的核查,对于资产管理有了一定的规范,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益好坏仍然没有与单位日常运作紧密联系起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还不够高。许多管理者对于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够深,责任心也不够强。因为管理不到位,很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和长远意义没有深刻认识,导致很多购置回来的固定资产闲置和浪费比较严重。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相关责任不明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主要涉及到两个部门,一个是事业单位里的财会部门,这个部门负责对购置回的固定资产不定时地对其价值进行账簿方面的登记和管理;另外一个部门是事业单位里相关的物流供应部门,这个部门负责对资产实体进行盘查和管理。在实际的资产管理中,往往因两个部门缺少管理上的衔接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相关管理人的责任不够明确,经常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账簿所做的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一些设备没有来得及登记、设备挪作它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急切地需要我们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健全引起重视。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法不科学,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管理是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也需要用到科学的管理手段,充分实现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总是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其中资产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对管理方法问题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这些问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就暴露出来了。固定资产的机械设备没有科学有序的方法来维护和修理,还有些单位对于购置回来的固定资产使用当中出现一点小问题就搁置一边,且报废也没有相关的流程和手续,十分随意,也不在账务上作相应的处理,形成了账务的混乱。对于会计管理中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即使已经实现电算化,但是许多单位部门之间的核算没有实现共享,影响到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效果。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领导的重视不够,比较随意。事业单位与民营企业不一样,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花费费用来自于国家与政府财政,不像民营企业一样需要把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到运营成本中去,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益问题也不会计算到事业单位相关领导的工作业绩中对其考核,这从客观上使得领导不会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关系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资产保持原有价值和增值考核的政策。这样,许多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只能依照上面的指示履行相关职责。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部的流程不够严密,人为影响严重。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一般购置有购置流程,报废有相关报废流程,但是经常因为这些流程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多,往往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漏洞,人为造成资产管理较严重的影响。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报废流程来说,审核部门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审核,对没有达到审核标准的固定资产被退回去,在这项固定资产第二次进行报废申请的时候,又需要重新履行一系列申请手续,往往这里会出现人为的因素,对管理造成混乱。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财会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不够专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有财会人员的参与,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和控制。财会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的核算时候,还需要得到使用资产的相关部门的配合,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存在重行政,轻管理的现象,导致很多财会人员不能按照资产管理相关规定办事,而是听从了部门领导的意见,使得事业单位内部原则性的管理意识下降,加上还有些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本身对资产管理概念模糊,不够专业,也加大了资产管理科学的难度。

结束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全面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商讨出适合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办法。综上所述,我们需要从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资产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上做一番思考,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单位: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田洁萍,刘岩,姜宏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科苑,2010(04).

[2]郝咏梅.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网络财富,2010(15).

[3]蒋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9).

第7篇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卫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以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其效能,实现其保值增值,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成为医院管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医院资产管理现状入手,分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个人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概念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必要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卫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以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其效能,实现其保值增值,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者责任权利关系,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现将本人从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中的观点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医院固定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根据最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分四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图书参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实物管理。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职工管理意识淡薄。部分医院领导存在重钱轻物的思想,导致资产管理人员工作得不到重视,管理力度不够。而医院职工则普遍存在重技术、重科研、重服务,对于固定资产则认为能够熟练使用即可,缺乏资产管理的意识。

2.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物资管理部门工作缺乏制度控制。医院各类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这就要求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控制,但医院往往存在制度不够健全,即使有相应的规定,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监督。

3.资产部门程序不够严密。验收入库环节:医院固定资产购入后,一般由供货商直接送到使用科室,资产管理员不到场,如果实物与所购资产规格型号不符,很难发现;盘点环节:盘点时只由科室负责人在盘点表上签字确认,而资产管理人员不一一查看实务,资产的盘盈盘亏很难发现;处置环节:资产报废随意,鉴定程序简单,对于更新换代淘汰的旧设备只做简单的报废处理,不能及时联系主管部门调拨给下级医院,充分发挥其作用。

4. 使用科室缺乏专人管理,造成资产管理混乱,甚至流失。使用科室缺乏专人管理,任何人都可以随意领用固定资产,随着科室人员变动,势必造成资产下落不明,导致资产流失。对于待报废固定资产处置不及时,只要新设备到位,不影响工作,旧设备报废问题便无人问津。

5.对于设备利用率问题关注不够。临床科室一味申请高新设备,设备一旦购入,利用率如何,是否能给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却无人关心。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管理意识。使用科室设立兼职资产管理员,医院针对资产管理部门人员及使用科室的兼职资产管理员定期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及发展中的重要性,加强职工的责任心,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效率。

2.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根据《医院财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医院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资产从申请到处置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各岗位资产管理人员职责及其在资产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做到责任到人。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3.定期盘点,摸清家底。医院资产具有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的特点,为医院资产管理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资产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盘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只有这样才能摸清家底,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加强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经济效益挂钩。为提高医院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使用科室考核的范围,由科室资产管理员定期对设备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医院质控部门对使用科室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直接挂钩。通过考核可以强化科室管理意识,有效地防止资产闲置及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5.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将问题杜绝在萌芽状态。目前,医院基本上都设立了审计部门,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对资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不定期审计。事前可根据使用科室提出的申请,对市场进行调研,作出设备的投资论证,避免盲目投资,造成资产重置,为医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事中应对科室的使用情况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论证,避免资产闲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事后可对报废及变价收入的去向进行监督检查,防止资产流失。另外审计部分还应对资产管理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及漏洞,不断加强管理,改进工作,将问题杜绝在萌芽状态。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才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保证院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促进医院的良性循环,使医院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

第8篇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075-02

所谓医院固定资产,是以维持医院日常对病人的诊断、治疗而购置或保有的一种非货币性质资产,医院固定资产的特点是使用期限长、单位价值高、使用过程中不会改变其原有实物形态。医院固定资产是确保医院能够正常运转、确保医院能够提供各项基本医疗服务的基本物质保障。同时,医院固定资产也对医院科研、医疗服务等多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实施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医院长期稳健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指在医院运营过程中,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保管、检测维修、报废报损等环节的监管,是加强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提升、强化和优化资源共享,以及实现资产在管理过程中的完整性、高效性及保值增值的具体手段。医院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移动多、损耗大、更新快等在管理活动中往往也存在着管理薄弱、监管缺失和约束能力不强等管理重点和难点,所以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是推动医院管理及发展的重要一环。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部于2006年7月1日颁布并实施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地位进行了提升和强化,随着管理的日趋重要,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笔者认为,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方面的典型问题。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一)大型医疗设备购置论证过于简单

医院的正常运作及各项医疗工作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医院设备的支持和辅助,这决定了医院固定资产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医院固定资产,首先作为硬件资源,决定着整个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收益水平。所以,是否合理地配置、管理及使用固定资产,是否使其达到科学、有效,就直接反映出了医院的总体管理工作水平,以及整个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大型设备,由于其价格高,运行维护费用高昂,在购置大型设备之前需要从经济性、实用性等多方面进行论证。加之,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论证过程中也不能只看重其经济价值,同时更需要考虑其社会效益。

但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医院在购置的前期论证阶段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成本和收益论证上,对于医院需要重视的社会效益涉及较少,这就造成了许多医院在大型设备购置上的盲目、无序,从而让许多设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闲置状态,不仅浪费了购置成本,同时也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沉重的管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二)固定资产报废环节漏洞多

报废环节管理不严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又一个突出问题,管理不严往往会造成不该报废的被报废了,资产报废后却没有及时反映在财务账面上等突出问题,同时还由于一些固定资产本来就有人用没有人管,所以从管理到报废都毫无规范可寻,从而给医院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流失与经损失。而在一些办公用品和家具的处理上,意识淡薄的问题就更为明显,自行处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些资产的处理上,报废手续混乱甚至根本没有办理报废手续的情况相当普遍,从而造成大盘点时的账实严重不符,财务管理陷入无序。

(三)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科学意识

当前许多医院对于固定资产,往往是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这就演变为了一种消极的资产管理模式。设备维修部门没有纳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范畴,维修部门对设备的管理大多不重视。科室管理制度中没有有效针对固定资产使用及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又存在着执行力度不足、管理落实不到位等,从而让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让固定资产管理找不到真正的负责人。管理意识淡薄,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也正是因为对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才让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工作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也才无法让各部门负责人及具体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真正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从而造成了管理无序的实际局面。

(四)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

现代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仅要重视日常使用的规范性管理、机器设备有效维护,更需要重视其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浪费、闲置等一系列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但从目前来看,因为管理意识欠缺、管理制度空白和管理责任无人落实,所以利用率低下也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

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严格贯彻资产购置前论证

设备购置前论证必须符合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要求,购置前论证也是医院固定资产合理购置的前提和基础。论证内容包括:本科室设备配置情况、该设备价格、收费情况、设备回收期等。具体来说,对无法通过单独收费确定回报率的设备,需进行成本收益的比例分摊与估算,如手术室设备等。而对于使用周期长、养护费用高的设备器械,不仅需要论证其购置价格,还需要将养护费用等都纳入购置前论证内容当中,以充分考量购置行为是否科学与合理。对于需要其他耗材、试剂、辅材等配合使用的固定资产,如血细胞分析仪,需要在前期论证过程中将耗材、试剂、辅材等的成本也纳入论证范畴,让成本确定更加精确,让采购计划更具经济性与可行性。在成本回收阶段的论证,应避免一般企业成本收益论证模式,要充分从医院的社会属性、公益性质出发,避免将设备使用的收益放在非公立,具有盈利属性的医疗服务机构中来考虑,要坚持谨慎原则,避免过于夸大预期收益,避免做出错误估计。只有通过体系化、规范化、精益化的设备购置前论证,才能够让购置行为兼具经济性与公益性,让购置行为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二)强化报废固定资产科学管理

被列为报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再去进行管理。相反,报废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提升及整个医院的财务运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报废固定资产管理是为了确保医院财务账目的账实相符,从而避免固定资产的闲置与浪费。在具体管理上,要制定严格的报废申请制度,申请报废的固定资产必须经过核查、复核等多次检查审核以确定确实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与修复价值,在报废核查中还要严格核对固定资产各项基本信息,如型号、名称、使用年限等,对于未到使用年限却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设备机械还需要进行原因追究,如发现是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不善导致设备提前报废的,则需要对负责人进行严肃问责。针对目前社会上回收医院固定资产的专门机构较少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加强与原厂家合作,最大限度提升报废设备、机械的残值回收。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培训,提高认知,强化医务人员管理理念

加强管理质量,从思想意识上进行提升和管理重要性的强化非常重要,为了改变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传统落后观念,我们应该从每一个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入手,进行思想灌输与引导。其次要选择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然后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培训,详细介绍固定资产的出入库制度及资产设备的转移、报损等相关流程。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具体知识,医院还要加强管理知识、法规条文、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宣传教育,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共同强化科学管理理念,让他们不仅知道其重要性,更知道如何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其重要性,从而在医院内部营造一个固定资产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四)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

现代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仅是静态管理,更需要重视动态的资源利用率提升,降低闲置比率,提升经济效益。具体来说,督促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积极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手段主要有按科室分摊各项使用费、折旧费与维护费等,将其与科室效益分配、个人收入挂钩。医院应该建立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为核心的人员绩效考评体系,保证制度有效执行、激发人员执行过程中的创造力与提升积极性。使得员工重视医院资源、设备的规范使用和安全保管,良好的考评机制能够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与规范化,实现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与管理质量的根本目的。最后,为了进一步突出现代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益化特点,对利用率不高的固定资产可以进行出租,如房屋、设备等。这样既实现了固定资产保值,提高了医院固定资产利用率,又为医院创造了收益。

总之,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推进,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医院要适应市场,就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各医院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坚持原则,勇于创新,摸索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沈欣,张芙蓉,徐伟亚.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9).

[2] 郭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2).

[3] 朱萸.浅议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经验[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12).

[4] 苏静.浅议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1,(1).

第9篇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企业本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很好的调配各个部门的合作和制约,而且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掘自身的潜力,提高竞争力。换言之,企业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是健全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

一、企业固定资产概述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中不改变其原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企业固定资产具有单位价值较大、使用期限较长、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特点,它是一种有形的物质资产,其价值会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质磨损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资源,是企业进行商品生产的关键要素和提供劳务的重要保障,企业拥有一定种类与数量的固定资产是企业经营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的观念淡薄。当前,我国的某些企业依然在沿用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企业的管理者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上意识淡薄,依然只注重对经费的管理,只要求企业做到收支平衡。这样从表面上来看,企业的资产已经得到有效的管理,然而这样做使得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资产只有社会效益,却缺乏了经济上的效益。此外,企业中还存在着非经营性资产被非法占用的问题,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不能发挥其效能,导致出现资产浪费的问题。

2.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目前,我国的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和制度。没有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机构,缺乏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专业人员。再加上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独立性,使得管理人员在进行单位固定资产的控制和管理时,没有充分的制度依据和监督处罚手段,造成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3.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陈旧。传统固定资产管理中,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由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来管理,主要运用财务软件中固定资产模块进行管理。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固定资产建立台账,记录使用情况,并于每月末上报财务部门进行数据处理。资产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这种传统的模式,会加大资产管理部门工作量,盘点准确性难以保证,且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固定资产归属不明的情况。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对策

1.增强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长,企业的资金投入也逐步增多,在此背景下,企业不应把工作重点仅放在经营资金的管理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应进一步加强,使企业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全面管理。增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意识未树立,则措施难执行。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要提高管理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得到落实,转变重视购置、轻视管理的陈旧思想,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并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不断完善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想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首先应当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责任主体以及所承担的职责予以明确,这是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加强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确保实现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从源头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比如,企业应当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盘查制度,严格遵守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将固定资产的记录、核查等相关工作交由不同的部门或者员工来完成,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充分发挥。认真开展定期的固定资产盘查工作,对于盘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上报并查明原因,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断增强管理意识。

3.规范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与监督。首先由资产的首要管理人实施监管,在资产日常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症结,向领导层提出资产管理改进建议,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二是财务部门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正确进行固定资产账务处理,认真履行固定资产报批审核程序,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加大财务控制力度。三是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认真做好减值测试工作,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4.对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企业的逐步发展使得其固定资产的规模数量会越来越大,加之种类繁多,所以传统的手工记录及统计就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方便快捷,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得固定资产进入了电算化管理阶段,能够实现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处理及报废和核算等信息的准确录入及记录,实现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但是企业在引入电子信息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实际作用。

5.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要求员工具有驾驭新设备的技能,企业要有计划地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员工学习,从思想上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热情,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行动上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可采用选派优秀员工交流、观摩、培训等方式,对优秀员工实施奖励机制,从而带动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造就一支优良的员工团队。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应积极转变传统固定资产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固定资产设备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以提高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实现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边慧芳.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