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18:01:01
导语:在客家文化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为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提供更多的理论资源客家作为汉民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文化的智慧和思想,如尊重自然的风水文化、顺应自然的建筑艺术和保护自然的村规民约等。以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范式,对客家生态伦理文化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时俱进地传承其精华和积极因素,协调其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索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新的道路,构建一种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可以为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提供更多的理论资源,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为客家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2012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所处的位置,正是赣南、闽西、粤北的三角地带,与客家聚居地基本重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以赣州为切入点,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挖掘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为赣州提供生态保护与和谐发展同步进行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对于唤醒客家人的生态文明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赣州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美丽赣州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研究的路径
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研究的路径主要包括民居建筑、梯田耕作、、文学艺术、禁忌制度、村规民约等。
(一)民居建筑客家村落的选址、布局、座向、道路、池塘、树木等基本都是根据"堪舆"理念建构的,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完美结合。尤其客家围屋作为客家人适应当地复杂地理环境的建筑产物,选址和建造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合乎生态的经验和原则,居所选址讲究地理生态性,结构布局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要求,房屋功能表征着政治伦理生态,凝聚着以生命为核心的生态美学意蕴。围龙屋的外形是“方与圆的有机结合体,方与圆寓意‘天圆地方’,整座屋宇即为一个小宇宙的象征,这便折射出客家人深谙‘天人合一’、人地和谐之道的文化风貌。”
(二)梯田耕作梯田耕作是客家人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客家人对山地环境长期感应的结果,切实防止了水土流失,促进了土壤养分的累积,成为传统山地农业生产中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最高的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梯田耕作文化”,不仅是带有浓郁山区小农经济特色的文化体系,也是一个人地协调并具有美感功能的人工生态系统,系统内的森林、梯田、村落和小气候进行着一种复杂而有效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三)客家人有自然崇拜的传统。他们认为土地、房屋、水溪等都具有神性,称为“伯公”(土地神)。俗语说,“入山先问伯公”,“伯公唔开口,老虎唔敢食狗”。此外,家里有灶王,村里有社王等等。自然崇拜的神秘性深深地根植于客家群众的生态价值观中,有益于人们形成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尊重,在客观上限制了人类的一些破坏自然的行为,对生态保护的具有积极意义。
(四)文学艺术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是客家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如比较有名的叠字山歌“山中山谷起山坡,山前山后山树多;山闻山田荫山水,山人山上唱山歌。”[3]P66体现了客家人亲近自然、歌唱自然和呵护自然的气质,传达着一种“天人舍一”的精神意蕴。客家的一些俗谚,如“山上树木光,好田会变荒”、“高山开荒,平地遭殃”等等,都是客家人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注重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真实写照。
(五)禁忌制度在客家地区,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常见枝繁叶茂的大树挂满了红布,周围插满了香烟火烛,被当作敬拜的对象,严禁砍伐。有些地方还忌讳对着树木撒尿或把自己的鲜血涂抹在树上,认为树木会因此成精,并残害这个人。尤其是小孩,更是不可造次。客家人的树木信仰文化中表现出的对树木生命力的羡慕和崇拜,实际上是寄托了健康茁壮成长和福寿延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的中医药学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之后,其独特的整体协调、辨证施治等思维方式和治则治法依然保持了不朽的魅力。任何一种理论形态、思维方式的生成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会有其生成的土壤、阳光和水分。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传统是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东方古文化背景的土壤中形成的,也是东方文化中孕育出的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中医药学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特定时代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的变迁。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西方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映射出向东方回归的痕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医药学哲学思想有着深深的默契,后现代医学也与中医药学存在明显的暗合。可以说,后现代科学的脚步正是使中医药学感受到强烈共振的空谷足音,它预示着中医药学将在21世纪与后现代化邂逅。这些都说明,中医药学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其优势必须保持。
1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
1.1系统论思想尽管近代的系统方法是从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但一些朴素的系统思想却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东方出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典型的有机整体观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如在我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八卦说把世界看作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从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而且《易经》还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层次系统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演化的系统整体。同样五行说也是将世界看作是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五种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所以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看作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整个世界无非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使得整个世界不断循环演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整体。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对系统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学说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畴,如有与无、一与二、始与终、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则。天、地、人都是道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体,也是天地人运动必须遵守的规律和行动法则,认为世界的起源于“无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系统观念。《黄帝内经》中人体被看作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养生规律是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故有“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联系,提倡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2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发
2.1中医药整体认知论的科学思想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天人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至制约,因而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观在古代曾表现为“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学的内容。但在西方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古老天人观有助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从实践角度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农法”,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主张“有机建筑”的理论,充分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机协调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影响到现代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强调技术程序应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强调技术的功能是解放人,现代的人体工程学、人-机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美学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体现[3]。
2.2中医药直觉、体验的方法论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不同于西方的艺术特性——既有原则,又能进行灵活调整;不仅有科学思想,而且有驾驭科学的智慧。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是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がん),这就是一种敏感或机伶。”[4]老庄的思想在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庄子的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故事的启发,联想到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虽未分化,却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这就是“浑沌”。汤川秀树还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句话的启发,提出了时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医药学思维中的直觉和理性总是互补存在,这种直觉赋予了科学家以新的顿悟使其有所创造。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说:“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当重视“体验”的作用,他通过中医和《易经》来体验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通过《华严经》来体验事物的相互依赖和时空的相互渗透,通过中国哲学中道与气的学说体验“空”与“形”的关系,并将这些体验同现代物理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对基本粒子结构和关系、量子场论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维模式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其强调“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这限制了创造力的有效发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验的模式认识成果恰恰能够启发和激励科学家的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
3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为现代科学关于有机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李约瑟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成为“有机自然主义”[6],因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针对存在有机联系的事物加以整体的认识和体验,其典型的科学成果应该就是中医药学。这是传统科技体系中至今仍有现代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中医药学在不破坏生命有机体的内外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体验和辨证施治,调节人体内在机能,达到内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疗特点,以其举世公认的疗效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认识生命有机体方面独有的方法论意义。
管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备社会有机体特点的组织或群体。早期的管理科学理论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罗制”实际上把工人看作从属于机器生产工具,用机械论观点看待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中的Z型理论改变了这种倾向,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际的有机协调。提出Z型理论的美籍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主张经济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团体正好象人体中的器官,管理的机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这种观点显然带有东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进一步指出,日本企业家能够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应居首功[7]。
从分子到细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针对功能的遗传学早有定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8]。最新文献也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9]。由上可见,基因型与表型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单纯以基因表达谱作为“证”的实质或作为“证”“病”的连结点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10]。美国《科学》杂志19990402出版复杂系统专刊,其编辑部导言“超越还原论(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当指出现代基因组学还原论方法的不足,指出:“还原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过载和过分简单化,从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议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补充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方法”[11]。
中医药学中蕴涵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基因,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发展呼唤中国传统科学观启迪的今天,中医药现代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科学内涵将会得到充分揭示和发展,中医药学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医药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古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从以上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看到中医药学不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且在许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现代人体科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以至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正在从分析的科学嬗变为整合科学,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伊·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
[2]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林德宏,张相轮.东方的智慧[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KlugWs,CummingsMR.ConceptsofGenetics,Columbus:CEMerrillpubl,1983:81.
[9]PeltonenI.,MekusickVA.Dissectinghumandiseaseinthepostgenornicera.Science2001,291:1224.
关键词:科研机构员工;价值取向;薪酬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94-02
随着中西方合作与交流逐渐频繁,中国员工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正受到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在员工行为上就表现为:一方面,员工与他人进行薪酬比较的动机增强,进而提高了个人对薪酬比较结果的敏感性感知;另一方面,即当员工感知到自己处于薪酬比较不利地位时,员工不会在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导向下容忍分配结果的劣势地位,所以会出现发泄不满情绪和破坏组织和谐的行为[1]。本研究通过对中国8所科研机构的241名员工进行实证调查,研究了国有科研机构员工文化价值取向与薪酬满意度的相关性。
一、实证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文化价值取向描述性统计分析来看,国有科研机构员工的文化价值取向存在多元化特点。在文化价值取向的四个维度上,整体的趋势是水平个人主义>垂直集体主义>水平集体主义>垂直个人主义。其中,水平个人主义的均值最高,为5.84。其次是垂直集体主义得分均值为5.56,垂直个人主义均分最低,为4.61。这说明中国处于两种文化的融合阶段。
从薪酬满意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来看,国有科研机构员工对薪酬四个维度的评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avg>3)。总体趋势为福利加薪>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管理。其中均值最高的为福利加薪满意度,这可能由于科研机构的国有化性质可以使员工享受较完善的薪酬保障。但是,薪酬管理的满意度得分最低,这可能因为现有的科研院所对员工实行编制双轨制管理。
(二)国有科研机构员工薪酬满意度单因素分析
研究数据显示,不同性别的国有科研机构员工在薪酬水平(P=0.031
不同教育程度的科研机构员工在薪酬水平(P=0.036
0.05)、福利加薪(P=0.021
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用t检验进行多重比较发现,不同教育程度的员工在福利加薪(t=3.799)方面的差异性最显著。其中,博士学历的员工对于福利加薪的满意感明显高于本科和硕士学历的员工,这说明了科研机构对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和重视程度很高。
(三)文化价值取向与薪酬满意度相关性统计分析
通过文化价值取向与薪酬满意度相关性统计可以看出,水平集体主义与薪酬满意度的各个维度都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其p值均大于0.05。这说明水平集体主义者由于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对薪酬敏感度比较低。
垂直集体主义与薪酬水平(r=-0.544,p=0.000
0.047,p=0.772>0.05)的相关性不显著。这说明,垂直集体主义取向越强烈,薪酬满意度水平越低。这可能因为垂直集体主义者更偏好于内外比较所致。
水平个人主义与薪酬水平(r=0.548,p=0.000
0.05)的相关性不显著。这说明,水平个人主义倾向的员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他们并不在乎自己是否比别人得到的更多,并不追求自己高于他人,所以对薪酬水平和福利加薪具有正效应。
垂直个人主义与薪酬水平(r=-0.587,p=0.000
0.01)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垂直个人主义取向越强,薪酬满意度水平越低,这也是垂直主义者对薪酬比较有着强烈偏好的结果。
(四)文化价值取向与薪酬满意度回归分析
本研究把文化价值取向三个维度作为自变量,分别把薪酬水平满意度、福利加薪满意度和薪酬结构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拟合回归方程。
1.文化价值取向对薪酬水平满意度的影响。从文化价值取向与薪酬水平满意度的回归分析效果来看,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F值为46.251,三个解释变量显著性Sig.值垂直个人主义为0.000,垂直集体主义为0.002,水平个人主义0.031,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它们都能很好地解释因变量薪酬水平满意度的变化,最后进入回归方程为:
薪酬水平满意度=0.536-0.398*垂直个人主义-0.342*垂直集体主义+0.176*水平个人主义
在这个标准化回归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各个预测变量一个标准单位的变化量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垂直个人主义维度增加一个单位,薪酬水平满意度减少0.398个单位,垂直集体主义增加一个单位,薪酬水平满意度减少0.342个单位,水平个人主义增加一个单位,薪酬水平满意度增加0.176个单位。而这三个预测变量对薪酬水平满意度的总解释为37.8%。
2.文化价值取向对福利加薪满意度的影响。从文化价值取向与福利加薪满意度的回归分析效果来看,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F值为62.038,两个解释变量显著性Sig.值垂直个人主义为和垂直集体主义都是为0.000,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1,说明它们能很好地解释因变量福利加薪满意度的变化,最后进入回归方程为:
福利加薪满意度=0.734-0.372*垂直个人主义-0.325*垂直集体主义
在这个标准化回归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各个预测变量一个标准单位的变化量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垂直个人主义维度增加一个单位,福利加薪满意度减少0.372个单位,垂直集体主义增加一个单位,福利加薪满意度减少0.325个单位。而垂直个人主义和垂直集体主义这两个预测变量对福利加薪满意度的总解释为43.2%。
3.文化价值取向对薪酬结构满意度的影响。从文化价值取向与薪酬结构满意度的回归分析效果来看,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F值为58.326,两个解释变量显著性Sig.值垂直个人主义为和垂直集体主义都是为0.000,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1,说明它们能很好地解释因变量薪酬结构满意度的变化,最后进入回归方程为:
薪酬结构满意度=0.794-0.412*垂直个人主义-0.285*垂直集体主义
在这个标准化回归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各个预测变量一个标准单位的变化量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垂直个人主义维度增加一个单位,薪酬结构满意度减少0.412个单位,垂直集体主义增加一个单位,薪酬结构满意度减少0.285个单位。而垂直个人主义和垂直集体主义这两个预测变量对薪酬结构满意度的总解释为35.2%。
二、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本研究通过对国有科研机构员工的文化价值取向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员工的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特点,整体的趋势是水平个人主义>垂直集体主义>水平集体主义>垂直个人主义。由于科研机构员工接受中国传统教育时间久,所以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不是十分显著。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正在受到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处于两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阶段。
2.国有科研机构员工的薪酬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avg>3.0)。薪酬满意度的四个维度均分排序为福利加薪>薪酬结构>薪酬水平>薪酬管理。这说明员工对于科研单位的福利加薪相对更为满意,这可能因为科研单位员工与外部员工相比在薪酬水平上没有太多竞争优势,所以员工对薪酬水平的满意感较低。
3.文化价值取向与薪酬满意度的相关性统计分析发现,垂直集体主义和垂直个人主义与薪酬水平、福利加薪、薪酬结构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水平个人主义与薪酬水平、福利加薪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水平集体主义对薪酬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
4.人口特征要素中性别和教育程度对国有科研机构员工的薪酬满意度有显著性影响。其中男性员工的薪酬水平满意度高于女性员工,而福利加薪满意度则低于女性员工。这说明男性员工对福利水平和加薪空间最为关注,而女性员工容易受垂直个人主义的影响,所以薪酬水平满意度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
[1] 贺伟,龙立荣.实际收入水平、收入内部比较与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关系——传统性和部门规模的调节作用[J].管理世界,2011,(4):98-109.
[2] Lawler,E.E.Pay and Organizationl Denelopment[J].Reading,1981,(3):47-60.
[3] 黄海艳,陈松.私营企业与国有科研组织研发人员薪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比较[J].科技与经济,2010,(2):59-62.
[4] 于海波,郑晓明.薪酬满意度与社会比较的关系[J].未来与发展,2009,(1):69-71.
[5] 吕晓俊.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动机的考察——基于文化价值取向的视角[N].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8-63.
[6] 黄任之.青少年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外部特点和内隐特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19-20.
[7] 廖华.中学班主任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19-20.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天人合一;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60-02
依据的观点,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年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及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与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科学技术决定社会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文化的发展。相反,文化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通过影响经济基础,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如今全球化影响下的科学技术与民族文化软实力日益彰显其重要性,也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华民族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具有稳定的特征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11。数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伴随和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断通过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及时吸收来自各方各家的时代精神要义,长期领先于世界。
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生产经济形态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最基础最深厚的经济基础便是农业。与此同时,周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2]337这样,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研究自然科学知识而注重人伦关系、道德原则,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中国传统文化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认识对象,同具有人伦情感的整体进行体验,从而“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体现。由于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比较自由并没有屈从于独立王权,这是“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的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的顺从与崇拜”[1]71。在封建时代“天人合一”思想得到了以儒学文化为主流的时代的成熟发展。汉代时儒家讲的“天人合一”建立在人的外在行动自由的宇宙模式中,这里的“天”即“理”,是精神、心性,这种“天人合一”是现实的行动世界。东汉王朝的经典《白虎通》中便反映了这种思想:“天子至尊”,精神与天地相通”,与董仲舒所说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而魏晋人追求的“天人合一”是一种心灵的世界,是对整个世界做出的心灵上的情感肯定,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反映,将伦理作为本体,与宇宙自然相和而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虽说是一种人与宇宙的关系,但中心却是“人”是把人放在宇宙的中心,考虑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3]70圣人不只是符合“天道”之求,更应力行实现“天道”,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宇宙大化的流行,体现人在宇宙生活不是消极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便是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为实现这一理想,人们便要求自己,并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而“天地造化之功”中体现的便是实现理想应有的创造力,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整体相关”观念,整体思想由来甚远,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尤其在《易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全书的编排上,整体的观察世界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影响。另外,在八卦中,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八种自然事物。《易经》从整体中把它们列为宇宙的组成部分。“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1]93作者从所闻所见所感出发整体上进行思辨感知,形成了一种观察与思考问题的重要方法。
变化运动的规律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黄帝内经》中清晰描述了人体全身结构和经络的运行情况,“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昼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各个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方法,并详细地谈论了病因、病机、精气、藏象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4]1。反映了我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的结合,是古代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部深奥的精辟反映。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黄帝内经》中揭示了“宇宙及天体运行规律与人类社会活动及生理活动规律的密切关系”,这不仅适用于今天,值得今天中外人士探索学习,而且已经被称为“人类的一门新兴的现代科学”。事实上,我国古代认为气分阴阳,以及所说的“道”,也揭示了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规律。直到汉代的王充,唐刘禹锡,乃至北宋张载,明清的王夫之等众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这种学说,可以说,中国古代人文、农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都建立在这种朴素辩证法、运动变化规律的指导下。用整体的统一的运动变化规律看待自然,把自然看成是不断变化发展按照规律运行的统一整体。
近代西方科学作为后发之势领先世界,但西方传统文化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心性与知性的背离,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西方文化,解决西方难题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下人性道德背离以及科技发展中需要追随的文化精神。“天人合一”、“天人关系”正是从唯物唯心方面强调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重要性。从先秦的“性天同德”到宋明的“性天一理”,充分显示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主客体之间,以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的思考,促使人类道德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现代科技使工业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日益严重。“‘个人’、‘阶级’、‘家庭’曾经是指还没与已确立的生活条件一体化的那些领域和力量――紧张和矛盾的领域。随着工业社会日益发展的一体化,这些范畴正在丧失它们的批判性含义,而趋于变成描述性、欺骗性或操作性的术语”[5]5。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所有成员避免不了的选择。“在相对的需要、欲求和愿望不再由统治和匮乏中的既得利益者来组织(这种组织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破坏性斗争形式永恒化)的条件下,‘生存的和平化’意味着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斗争的发展”[5]15不仅是个人、社会,“从思想领域看,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的流行也标志着单向度思考方式、单向哲学的胜利”[5]206。在马尔库塞看来,由于人们批判的、否定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内心向度的丧失,要从单向度的整体跳出解放出来是十分黯淡的前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逐步走向整体化和复杂化。如李约瑟分析“机械论产生于西方人所特有的几何形抽象思维,而整体性则根源于中国人所特有的代数性抽象思维”,“中国的伟大贡献或许可以通过恢复基于一切人类经验形式的人道主义社会准则,而从这种死亡的躯体之上解救我们”。
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2]338。也许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契合了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用整体的联系的眼光看宇宙、看世界万物,避免和弥补了现代科学技术一些形而上学的不足。一种先进的文化观念,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使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长足发展。
哲学家怀特海曾说“在创造的过程中,蕴含了两类终极存在,即这些永恒的形式具有双重性的存在:一个在潜能的欲望,一个在现实的事实中,而且现实的事实也具有双重的存在方式,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当下性。现在的当下含了指向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思想者如何对待这四种经验方式,决定了哲学的面貌及思想对生活实践的影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自然观的存在方式是对“一种潜在的欲望”的限制,重视“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对“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采取长远的观点。西方文化传统则不同,对“潜能的欲望”采取放任自由发展的态度,更多的考虑“存在于现在的当下性”,忽视“对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
马克思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6]47反过来,精神的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前导不容小觑。在今天世界众多著名科学家也重新回过头来,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宝贵价值重新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成果在一些学科已初见成果,必然在21世纪推动科学发展,从而实现东方文化理念的价值转移,使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借鉴作用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邵士梅.大学・中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4]呈茹芝,邵士梅,蒋筱波.白话黄帝内经[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创新文化;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明确的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企业创新文化是为了适应高速发展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在创新和创新管理活动中创造和形成的,并能够激励员工创新,逐渐使员工养成自觉创新意识,去不断创新,奋发创新,是创新成为企业员工的生命组成部分和核心的价值观。企业创新文化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先导,创新文化要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为企业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突破阻碍企业创新的文化因素,创新文化环境,从而影响企业创新主体,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以促进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对企业创新文化水平进行评价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要进行企业创新文化评价就需要合理构建企业创新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构建企业创新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创新文化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促进企业认识自身的创新文化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企业创新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的发展是长期的,稳定的,而决非暂时的,短期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实现企业对环境的适应和不断进行创新,加强管理,实现其存续性。因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则离不开持续性的创新,而要维系企业持续性的创新,就要有企业创新文化的支持。
2.1 企业创新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任何一个企业要持续地占有市场,持续获利,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创新。企业创新的核心是文化创新,其次才是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只有企业创新文化,才是维系企业持续性创新的根本。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就是要企业营造一个适合创新特征、符合创新规律,从而实现创新的良好环境。在此基础上,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可以说,企业创新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2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基础
任何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生存、发展、获利、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进行创新文化建设,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进行创新文化建设,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进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目的;反过来,只有企业经济效益良好,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企业才有能力不断地进行创新文化建设,因此企业可持续发展又是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基础。
2.3 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是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企业创城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只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利用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成果,否则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载体和意义。而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积累了宝贵的创新文化建设的经验,积累了必要的创新资本,这将有利于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因此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互相促进,共同为企业服务。
企业进行创新文化建设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企业创新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企业创新文化评价指标体系,以使构建的企业创新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更具有实用性。
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创新文化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客观、准确、完整地评价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需要合理构建企业创新文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使构建的企业创新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服务,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从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和自主创新四个方面构建企业创新文化评价指标体系。
3.1 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指有利创新的因素集合,是所有有利于创新的物质、非物质因素的总和。企业创新环境是保证企业推进创新文化的重要条件,因此其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创新文化水平、创新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
3.1.1 物质环境
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劳动力、人力资源、技术水平等物质因素。
3.1.2 非物质因素
主要包括社会制度、社会心理、社会习俗、法律制度、社会道德、政治政策等非物质因素。
3.2 创新主体
衡量企业创新主体的指标包括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等
3.2.1 创新观念
企业创新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人人创新,时时创新的企业氛围,而创新观念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形成的,因此,创新主体的创新观念有助于衡量企业的创新文化水平。
3.2.2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实践的需要,产生的发现、发明的动机,并在此过程中表现的高级心理反应。企业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企业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在利于人们形成开拓意识、开放意识等先进观念,促使形成民主的企业文化,因此其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创新文化水平。
3.2.3 创新精神
创新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文化。企业一切创新的成果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类,都是为了人们能够过上更便捷、更舒适的生活。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作为创新型文化的重要特征,注重每一位成员的创新价值与创新贡献,注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进行最民主的活动,注重员工各方面各层析的需求,注重员工在其职权范围内充分地行使权力。因此创新主体的创新精神可以衡量企业的创新文化水平。
3.2.4 创新思维
创新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是创新价值观,而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包容性思想则是创新价值观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创新意味着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失败的可能,因此,创新文化更应注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鼓励与激励,容忍创新的失败,这样将有助于保持员工的创新热情,是员工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发掘他们的创新思维,已获得创新的成功。因此创新主体的创新思维发挥能力状况可以反映企业创新文化水平。
3.3 创新文化内容
衡量企业创新文化内容的指标主要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制度和创新激励措施等。
文化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种特定的思想意识形态的综合体。就文化的思想性来说,它涵括人类作为类本质存在的一切主观性形式;就文化作为
种理论形态而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研究成果的系统化观念都属于文化范畴;就文化作为
种哲学存在而言,文化是人类思辨深度的最佳体现;就文化的物质形态而言,文化包括一切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外在物质条件,涵括环境文化、生态文化、物化文化和金钱文化等。文化的多元性解释不仅没有泯灭学者和普通百姓对社会各领域文化的研究兴趣和激情,反而更加深了中国人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深信和体察。
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定义方法,所谓“班级文化”是指是在社会大文化、学校宏观文化的影响下,在教师的积极教育引导下,由班集体师生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的班级生活方式及存在形态的总称。它是个班级内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一系列规范、准则、行为习惯以及班级环境的总和。本“班级文化”的定义既体现了文化的广义视角,又内涵着文化的狭义解释;既指明了班级文化的一般价值,又标示着班级文化的特定意蕴。本文的研究基本上是在这样种文化的解释语境下展开的。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
在界定了班级文化概念之后,我们才能对班级文化建设这概念作出精确的界定。所谓“班级文化建设”是指某一教育群体的全体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对于一个班级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和班级规范与环境所做的积极的推动和影响过程。这一概念突出了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概念的抽象性。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具体的活动,但又是个超脱具体事务的抽象性理念活动。没有了科学理念的支撑,任何所谓的班级文化建设都会沦落为无序的教育无政府状态;二是概念的弱规范性。任何一个概念的使用在微观教育学的意义上,首先必须具有定的规则意义方可通行,本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就明显的具有语义解释学上的弱规范性。
三是概念的集合性。本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即是指种亚文化的组织过程,同时又指这过程的结果。在较为狭隘的文化行为学意义上,本文所指的“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形态促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四是概念的统性。本文所指的“班级文化建设”既是种班风班貌的建设,又是一种学风学貌的建设,是班风促进和学风改善的辩证统一。
三、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
所谓“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是指在具备职业化现实或远期预设的中等职业学校里,全体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对于一个班级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和班级规范与环境所做的积极的推动和影响过程。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不同于高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也不同于初等教育的班级文化建设,在较为歧义的解释上,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具有明显的职业化取向、信息化取向和实践性取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修养水平的提高,不仅具有理论分析的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这建设的价值首先在于,可以唤醒教育者对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关注,积极营造艺术环境,把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变成种人生美的享受。1993年,日本教育家片冈德雄在其著作《班级社会学》中更充分地论证了班级文化对学生生活和行为的影响。片冈德雄指出,良好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是学生的兴趣得以大大提高,同时,由于文化的熏陶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还可以大大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中国的职业教育真正的变成一种文化传承与职业素质提高相得益彰的教育。
2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加快学生智能力的开发。加德纳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智能概念,认为智能是“个体用以解决或生产为
种或多种文化或环境所珍视的问题和产品的能力。”在加德纳看来,,智能与
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这使得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对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对智能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3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班级教学和学习氛围。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教学氛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基本的含义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本质分析,对学习的建构过程作出了更深入的解释。他们十分重视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的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本文试图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一个有浓厚专业气息、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觉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四、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研究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个学科性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教研课题。美国教育家曾经指出:“最出色的教育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习得知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在分数理性的引导下,基本上走向了一个以分数定英雄的“数量知识教育”怪圈。这种教育如果说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人才,那么并没有产生像爱因斯坦样的天才。教育专家指出:“刻板式的教育史带有明显的政治导向性的教育,它没有解决教育的根本的也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即教育的公平、公正和平等问题。”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我们认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走自己的特色。探索具有中职特色的、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结合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完成具体的实践研究。通过策略的研究和实践研究,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帮助学生规范行为习惯,端正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提高其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2 突出文化的多元性走向。因材施教教育模式的逻辑基础是承认人的先天遗传素质的差异性。事实上,在各种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国家,教育模式的多元性走向都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有且走多样化的路子,才能为自己的前途勾画出片天空。就班级文化的多层级性来说,重要的不是探索什么样的路线和方针,而是如何使既定的路线和方针顺利落到实处。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涉及到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关系到的事情是千差万别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定要顺应当今教育发展的大势,对于班级中的学生的个性特征、文化背景、家庭资历、道德修养、知识存量等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权衡,对于价值观念的冲突要采取疏导的方法;对于人际交往理念的差异,要采取和谐的理念;对于极具对立性的意识形式的矛盾要尽量采取的办法,不可粗涉。在这样的文化策略的指引下,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定会走向新的成功和新的阶段。
关键词:客家音乐;历史脉络;发展现状
客家音乐是移民的产物,是汉民族音乐与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有机融合的统一体,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和审美情趣的体现,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科学探寻客家音乐的历史脉络、客家音乐的特征、客家音乐现状与困境等基本问题,对于我们传承与创新客家音乐,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客家音乐形成的历史脉络
1、客家音乐的社会基础是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
"客家,并非是一个民族的概念, 又而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种地域现象"。它是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的利益和独特稳定的语言, 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的汉民族民系,是汉族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据统计,现有客家总人数约5500万,其中85%在中国,10%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余5%散落世界各地。
史界已有定论:客家的先民来自中原。在历史上,从两宋开始,因战乱等原因中原汉民大举南迁落居,途经赣南、闽西抵及梅州,经过历史变迁和文化、文明的交融,最终形成特征明显、稳定性很强的客家民系。之后,客家人又从梅州大量的外迁,扩散到全国和世界各地。为此,史称嘉应州、赣州、汀州为"客家三州",现今,这三个地方仍以客家人为主体,也是客家文化最丰富,保留的最完整的地区。
2、客家音乐形式来源于中原音乐与本土音乐的融合
客家音乐的起源于古代中原音乐,在客家民系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来自中原的汉民把包括中原音乐在内的汉文化,逐步传播到闽、粤、赣为主的广大客家地区,同时,经过与本土音乐的有机融合,一种充分体现该民系语言、民俗和精神情操的客家民歌,戏曲、曲艺和器乐等音乐文化也逐渐形成,并不断与周边的其它音乐文化相互交流、采借。经长期的流传、演化,形成了一系列从形式、内容、音调到演唱(演奏)风格上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客家民间音乐。
3、客家音乐的内容是客家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反映
客家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是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并发展的,是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并受周边文化影响的产物。客家音乐产生于客家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比如客家山歌,就是人们在从事田间耕种、挑担、上山砍柴、伐木放排等劳动活动时,或为寻觅同伴,或为消除疲劳对歌打趣:或诉幽怨;或表男女爱慕之情等等,都喜欢用山歌的形式来表达"。"唱戏一半假,山歌句句真"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客家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而其中又以情歌数量最多,也最富特色。
二、客家音乐的特征
1、客家山歌是客家音乐的精华
客家民歌又体现了整个客家音乐文化之精华所在。它题材广泛、内容通俗、形式自由,风格简朴。与客家人的生活劳作、风土人情、语言习俗结合最紧密,它真实地反映了客家人的内心世界。客家山歌既是客家先民离乡背井中与展转迁徙时的忠实伙伴,又是客家人含辛茹苦,创家立业的历史见证;
2、本土性是客家音乐的主要特征
所谓本土性,就是指客家音乐具有的本土特质。虽然客家音乐起源于中原音乐,但在千余年的时间之中,中原音乐与闽、粤、赣地区的本土音乐有一个有机融合、取舍、再造的过程,随着客家文化的发展、成熟,一种充分体现该民系语言、民俗和精神情操的客家民歌,戏曲、曲艺和器乐等音乐文化也逐渐形成,并不断与周边的其它音乐文化相互交流、采借。经长期的流传、演化,形成了一系列从形式、内容、音调到演唱(演奏)风格上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客家民间音乐。
3、音调高扬,声音绵长是客家音乐主要的音律形态
在音律艺术上,由于客家地处山区,山歌常出现在深山密林或田野山坑,为求传得远听得清,一般音调高扬,声音绵长。其最高音往往在第一句中就出现,起到先声夺人或呼唤的艺术效果,然后逐渐下行至主音结束。在修辞手法上,从诗歌最基本的"赋、比、兴",到双关、对偶、歇后、排比、顶针(尾驳尾、捡脚跟)、反复重叠等各种修辞手法都有应用。在唱法上,有假嗓、本嗓和细嗓三种。前两种唱法,歌之头尾还常加歌号子"嗬--喂"。在句法结构上,主要有二句体和四句体。前者运用上下句不断反复而成,一字一音,重在表达歌词内容;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而成,一般歌首有一长拖腔。
三、客家音乐的发展现状
(一)客家音乐的传承越来越被重视
自1949年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方面围绕着继承和发展客家音乐,弘扬客家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1、大量搜集和整理流传在民间的传统客家音乐。在各级政府、研究院所和高校的重视下,从八十年代开始,各地以不同方式进行了客家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编印了各类《客家山歌》,《客家民间民间歌曲集成》等,特别是对一些濒临失传的曲目给与了整理,保护了客家音乐的完整性。
2、通过活动为载体,积极推动继承和发展客家音乐。客家地区通过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山歌节" 、"客家新秀演唱比赛"、"送戏下乡"等不同规模、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推动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和客家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不少客家地区,还在当地大中小学开设客家音乐(舞蹈)兴趣班、培训班,推动客家音乐事业的发展。
3、客家音乐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有一大批学者潜心研究客家音乐,在客家音乐的基础性研究、客家音乐现状的研究、客家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客家音乐的教育与创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达成了既要"纵向继承",又要"横向借鉴"的共识。
4、客家音乐申遗工作得到了突破,一批客家音乐项目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8月,"广东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乐"、"福建龙岩与福州市的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和茶亭十番音乐"、"江西赣南采茶戏和广西博白县桂南采茶戏"、"闽西汉剧"、"木偶戏"、"广东紫金县花朝戏"等七项客家传统音乐项目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客家音乐传承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客家音乐在传承和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内容表演形式固步自封。"不少传统客家音乐其内容多是反映神鬼迷信、因果报应、痴男怨女、赌奇闻的传奇故事,单纯以声腔变化及仿真各种声音来吸引观众,节目内容表演形式一直没有多大变化,缺乏现代气息,以至于观者少,传唱者也随之减少"。
二是传承方式守旧落后。长期以来,传统客家音乐大都靠"口传心授、心神领会"的单一传承方式世代相传,这种方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致使其许多戏种濒临绝迹。
三是政府的扶持力度不足。缺乏系统理念,在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不够,客家音乐的研究、传承的工作大多属民间性质。研究和"保护"后继乏人现象严重。
参考文献:
[1] 张晓梅. 赣南客家山歌的保护与创新. 艺术教育 ,2007,(12)
[2] 冯光钰. 《客家音乐与移民文化》自序、引言及后记. 中国音乐 , 1999, (01)
[3] 周凯模. 客家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论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0,(01)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客家文化;数字科技;创新设计
1前言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台湾“客家委员会”(HakkaAffairsCouncil)于2001年成立。由于客家族群在台湾多元化社会结构中相较闽南与外省族群系处于弱势的地位,面对族群文化逐渐消失与社会多元文化之挑战,当局及非营利组织对客家文化保存和客语的传承,投入相当多的资源与努力,2010年通过的客家基本规定,让客家文化推动有法源基础,通过制度化设计展现客家政策成效。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全球热门的产业,如何建构具有丰富文化和创意内涵的社会环境,并运用科技与创新研发、健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育,以及积极开发岛内外市场,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宗旨。然而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定位较为特殊,俞龙通(2009)指出,客家文化产业在过去一直未受到重视,在相关的产业计划中不见客家文化产业的影子,因为客家事务的主管机关属于客委会,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事宜归属客委会。虽然客委会成立于2001年,但客委会发展的计划目标有阶段性的区分,计划的涵盖面虽然广泛,也兼顾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由于客委会政策是扶持与繁荣客家经济,通过客家特色产业辅导计划等政策方案,鼓励企业从事客家产业、改善现有客家产业体质,并结合客家文化内涵,运用创意加值、技术加值及服务加值等方式,协助业者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客庄产业发展。为此,本研究通过客委会与新北市客家事务局的案例分析,了解数字科技与产品创新设计等如何应用于客家文创产业的经营策略。
2文献探讨
2.1数字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
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台湾发展重点计划,表明台湾经济发展面临转型的殷切,已经是全岛的共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与产业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化是需要花钱投资的产业,而产品也可以通过文化的加值成为产业。对产业而言,文化加值创造了产品价值的核心;对文化而言,产业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今天,企业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如何结合文化发挥设计创意,以“设计在地化”营造产品特色,这一波“市场全球化”的挑战将是未来台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提升设计产业竞争力的首要课题。至于数字典藏的文化创意加值,把典藏文物的原始“资料”加以分析整理,让它成为有意义的文物“信息”,这是推理的能力;把信息再加以整理归纳,形成有用的文化“知识”,这是学习知识的方法;把相关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就形成人类的“智慧”结晶,这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整个过程是创意学习的教育目的。就文化创意加值而言,第一个阶段是如何把原始的“文物数据”,赋予意义,经由“信息加值”,成为有用的“设计信息”;再经由分析归纳,通过“知识加值”,变成可用的“创意知识”;最后,则经由灵活运用的“创意加值”,形成有价的“智慧财产”。如果再结合现代信息科技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相关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典藏形成数据库,甚至扩充为“设计知识库系统”;再经由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作为“设计学习转换”的媒介。最后,则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直接完成创意产品的设计。
此外,就实际的执行面而言,根据图1的下方虚线所示,也就是连结数字典藏、创意加值、研发设计与商品化的一贯过程,再配合经营模式的典藏加值构想、市场分析、经济效益、商业模式与营运的可行性等,形成既分工又在共同的架构下,整合技艺、创意与生意达成经济美学的成果,三个层次与不同阶段的关系。架构为基础,配合当局提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典藏创意加值,将文化创意转换为文化创意商品设计的模式。也就是以设计产业链管理的概念,整合文化创意、加值设计、生产制造,乃至营销通路的设计产业,达到以“文化加值”的故事化,以“设计加值”的艺术化,与以“创意加值”的商品化,将“数字典藏”的文化转换为文化创意商品的目的。
2.2数字科技在客家文创产业的应用
数字文创的定义,源于信息与传播所结合的新领域,其名称曾经多次演变,早期称为“信息与传播(C&C)”或“多媒体(Multimedia)”。Media一词本身就具有多元的意涵,再加上“多”似有多此一举之感,乃回归“数字媒体”一词,但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平面+视听+互动的媒体)。由于“数字媒体”的制作过程包括完全不同的工具制作与内容制作两部分,为强调其内容而非工具部分,故语汇又变迁为“数字内容”。而近年为再次突显数字内容在产业、经济上的价值与地位,又发展为“数字文创”一词。所以,数字文创是一种“数字科技+新媒体+新创作+新服务+更多新可能”,形成一种跨领域的新观念、新作品、新产业、新生活方式。谭文杏(2013)指出,传统的框架让客家文化与生活中的人们产生距离感,许多与客家研究相关的丛书或文献都不离客家历史根源、文化特色或族群特性的描述;客家文化脱离不了客家美食与山歌、采茶戏,或青一色的农村生活与祭祀活动等;此种现象可能是一种窄化、刻板印象,甚至容易造成非客家人对客家人的扭曲与误解。现代的客家需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中找到平衡点,兼顾“传统”与“创造”,从贴近人民生活的题材下手,以幽默轻松内容取胜,还原当下文化氛围,让语言自然呈现,才能让客家突破多元文化的冲击,成功吸引各族群目光。
而随着4G时代的来临,多媒体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充斥在每个时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再现影像社会的视觉文化。客委会结合客家符号与象征,借由影像与声音(文字)传递客家新意象给客家与非客家族群,逐渐改变多数人对于客家的认知与想象,进而亲近客家。而依据客委会于2015年5月公布的“2014年度施政绩效报告”,客委会文创产业推动成果具体事迹体现在:补助地方及民间社团办理“推动特色文化加值产业发展计划”,补助客家文化重点发展区,创意改造客家传统市场及建设客家产业交流平台等工程、完成“客庄区域产经整合计划-台3线”,并继续推动“客庄区域产经整合计划-六堆”,完成“2012至2014年客家产业创新育成计划”“台3线”及“六堆”2区、创新办理“客家特色产业辅导计划”、办理“2013—2015台湾客家特色商品网络商城暨营销推广计划”、办理“‘客家美食HAKKAFOOD’认证餐厅第2期辅导计划”、办理“2014—2015年度参加会展暨观光旅游展计划”、参加“2014台湾伴手礼名品展”及“2014台北国际观光博览会暨伴手礼展”等成果。
3数字科技的应用
3.1客家委员会应用数字科技
客家委员会自2008年来致力于推动许多施政工作,针对客家人自我文化认同及尊严的提升、客家刻板印象的改观、客家语言传承及推广环境的整备、客家文化艺术的传统保存及创新推进等。客委会在其官方网页成立休闲产业馆,提供客家文创商品售卖渠道并且增进能见度;此外,也设立了空间聚落馆,致力于提供客家文化园区及生活环境营造。为促进客家文化发展,客家委员会在2015年首度举办了“客庄青年新创事业竞赛暨媒合辅导计划”,向69个客家文化重点发展区从事客家相关产业的20~45岁客庄青年,提供辅导与营销协助。在当局的大力推动及地方团体的支持下,客家文创商品近年来能见度提高,商品内容也不断推陈出新。客委会客家文化发展中心于苗栗客家文化园区举办“客·响——客家典藏,文化发响”数字典藏成果会,正式公开近年来通过各种调查累积的客家数字典藏资源;更借由最新数字科技规划各种展示区,盼民众能通过亲身体验,了解数字典藏计划的丰硕成果。
而客家文化发展中心近年来进行多项数字典藏计划,至今已完成约95000笔的数字化图文件及后设数据,包含在台湾摄影史上具有影响地位的邓南光等31位客籍摄影家完整影像作品、六堆及桃竹苗地区重要客家家族收藏之珍贵古文书、全岛11所客家文物馆舍馆藏民俗文物、与客家相关的故宫文献、总督府档案及时代古籍,以及35座列入古迹历史建筑的客家传统建筑3D影像等,都将能通过“典藏管理系统”、“客家文物联营网”及“客家传统建筑数字影像网”查询并浏览相关数据。总之,“客委会”积极推动各项数字典藏计划,如“数字典藏与数字学习科技计划拓展台湾数字典藏计划——数字台湾客家庄”,系以“客委会”为中心,汇聚产、官、学及民间组织力量,整合“客委会”与各界在过去、现在及近期内针对台湾客家文物、客庄文化资产、图书文献、影音数据方面所进行的数字化典藏与数字内容开发计划,通过数字化科技,永久典藏及保存客家具有稀缺性、重要性、代表性及濒危性的文化资产,有助于呈现台湾“多样性”的总目标。以此同步发展数字学习、文化产业、旅游观光、影音媒体等产业,并深具经济价值数字内容加值应用产业的重要基础,彰显台湾客家文化独特性并扩大其影响力,成为数字时代台湾与海外客家族群所依归和凝聚的“数位心灵原乡”。
3.2新北市客家事务局应用数字科技
新北市客家事务局成立了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以都会客家为经营主轴,以文化创新为中心价值,园区内展览及活动皆以创新为目标推动客家文化。至2015年,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办理了多项木雕、纸雕及客家手工艺品制作体验,其文物数字典藏体验,民众能通过网页在线互动,认识客家历史文物,从厨具、生活用品、纺织品到乐器等,每个子项目中皆有图片及文字说明。新北市客家事务局积极推动各项客家事务,如办理客家特色活动、推广客家产业、建设新北市客家文化典藏数据库、制作新北市29区客家文化巡礼数字影音纪录片等,在推广客家文化与推广客家产业上不遗余力,设立新北市客家网络电台,举办新北市客家桐花祭、客语魔法学院等活动。面对新北市客家族群逐渐福佬化、隐形化的问题,新北市客家文化典藏数据库有助于民众了解新北市拓垦开发史、迁移族群的人口组成、认识客家艺术文物典藏品、方便游客查询客家美食、文创商品与客家景点,分布在新北市各区的客家社团也可通过此平台寻求相关资源与交流学习。新北市客家文化典藏数据库系统保存、推广客家文化相关出版品、影音、民俗、文创纪录等数据,并以平易近人的陈述方式呈现各馆内容,内容包括客家渊源馆、民俗信仰馆、语文馆、达人馆、文创产业馆、观光美食馆、社团馆、数字馆等丰富资源。
文创产业馆的“客家特色产业”包括服饰、工艺、美食与生活用品等,按产业性质可区分为“时尚风华”、“巧夺天工”、“食饮天下”、“精致生活”等。搜罗客家相关文创商品或产业信息,记录了各商家的历史脉络与产业特性,亦清楚推荐其从创意产出的商品,延续了客家的文化与精神。总之,新北市客事局借助信息科技建设“客家数字馆”平台,将客家文化园区内所收集的资源,通过网络及云端科技的概念,将软硬件数据整合成数字典藏的数据库,使客家文化推广不受时空的限制。客家数字馆收藏的客家相关出版品包含音乐戏剧、历史文物、图书、展览专刊等。出版品部分包含《新北好客都》(季刊),客家人文及客家历史,展览专刊等皆以电子书方式提供民众在线阅读,在音乐戏剧部分包括客家八音、民谣、童谣、说唱艺术及相关音乐创作,互动方式则以提供影音档供大众欣赏。其余相关典藏品及文物则以照片方式,呈现在客家数字馆平台。
4结论
客家委员会与地方客事局等客家机关为提升客家产业经济及客家特色商品之市场竞争力,结合民间各种客家特色商品厂商,积极发展有效的产业思维和创新创业观念。此外,应用数字科技与网络技术,将可鼓励与促进客家特色商品的创新概念与创新研究,不仅能创造客家产业多元商机,深化创业育成服务,厚植客庄产业培育成果,以塑造客家文创产业发展,提升客家特色商品能见度,开创客家文化产业新价值。虽然目前客家文创产业应用数字科技,仍然只是林荣泰、林柏贤(2009)提出的“融合文化、美学经济促成美学设计新兴产业整合架构之关系”的客家数字典藏、创意加值、研发设计与商品化过程。未来如何通过客家数字典藏创意加值,以设计产业链管理的概念,整合客家文化创意、加值设计、生产制造,乃至营销通路的设计产业,将客家数字典藏的文化转换为客家文创产业,是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2012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报[R].台北,2013.
[2]王健全.200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及年报汇编[R].台北,2005.
[3]余龙通.文化创意产业与客家族群发展:以客家桐花祭为例[A]//江明修,丘昌泰.客家族群与文化再现[M].台北市:智胜文化,2009:49-73.
[4]林荣泰.文化创意,设计加值[J].艺术欣赏,2005,1(7):26-32.
[5]林荣泰,王铭显.台湾设计产业发展现况与愿景之探讨[J].艺术学报,2008,4(1):49-69.
[6]林荣泰,林柏贤.融合文化与美学促成文化创意设计新兴产业之探讨[J].艺术学报:表演类(革新版),2009(85):81-105.
[7]林荣泰,范成浩,洪天回.区域文化特色应用于产品设计初探——台湾庙宇文化应用于手机设计之个案[J].艺术学报,2005(76):157-175.
[8]客家委员会.客家委员会03年度绩效报告[EB/OL].
[9]陈定铭,陈桦洁,游靖宇.“政府”与客家社团协力指标之析探[J].行政暨政策学报,2012(54):41-82.
[10]陈定铭,邓佳青,黄伃君.从族群经济观点析探客家文创产业之创新特色与经营策略.2015台湾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系所联合会,台湾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台北市,2015.
[11]覃文杏.客家新意象的想象与形塑:以“客委会”形象广告为例[D].新竹:台湾交通大学,2013.
关键词:客家山歌 文化创新 资源开发 传承发展
客家山歌是客家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一丛奇葩,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于研究客家的民俗风情、历史
文化、人文心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其在当代的研究和保护应该得到重视。
然而,虽然早在2006年客家山歌就被批准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客家山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但是,目前对于客家山歌的研究发展还主要停留在原生态山歌的搜集、传承人的发现和保护、家族及民间艺人的传唱、文人学者的研究、政府的重视与宣传等基本的工作上,缺乏必要的创新发展和有效地开发利用;因而客家山歌在当代并没获得鲜活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宣传、创新传承力度不够等,迟迟不见改革和创新成效的客家山歌文化反而日益呈现边缘化的趋势,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如何有效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家山歌,在当代赋予其持久鲜活的生命力,除了上述基本的保护工作外,笔者认为在保护基础上对客家山歌文化的创新发展及山歌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也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接下来主要探讨客家山歌在当代的创新发展和客家山歌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
一.文化创新——客家山歌的创新发展
艺术创作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生存前提的,在做好搜集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客家山歌新的内容,才能使客家山歌在中国民歌之林中大放异彩。这就要求我们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客家山歌:既要保留浓郁的风味,又要有新时代的特征。一方面“保留原生态,精品留后代”,即首先要搜集、整理原汁原味的山歌,保存传统精华、存留历史记忆;同时又“创新原生态,吸引下一代”,即吸纳原生态山歌基本元素、结合现代人审美情趣,从观念、内容、形式、技法等发面不断地对客家山歌进行创新改造,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山歌。①客家山歌创新发展的具体途径如下:
观念的创新。客家山歌的观念创新,就是正确处理客家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就是结合当代的特点,对客家山歌进行新的创作,让客家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消除过去与现代的差异,使客家山歌在这个新的时代得以传承与保存。
科技创新。传统民歌在配器、伴奏乐器上都比较单一,缺少动感。科技创新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利用现代的各种声、电、光等设备对传统客家山歌进行改良、包装,力图达到可视、可听、可感的效果,满足年轻一代对音乐文化的需要。例如:根据歌曲的内容制作时尚的动漫MV,配上字幕,让青少年在看动画片的同时接受了客家音乐,而中老年人又会觉得非常新鲜。2010年《冇相干》的MV在电视台、网上播出大受欢迎,就证明了这一点。
技法和内容的创新。技法创新是运用当今先进的专业技法对原始的民歌进行重新提炼改造,将传统民歌带进现代音乐的领域。技法创新是对和声、调式、调性、曲式、节奏、旋律等以客家音乐为核心,以现代音乐为背景,进行音乐的再创作,提高音乐的品质与档次。此外,新时期的山歌作品,一方面,要表现出在特定阶段的客家人的精神状态,只有如此方能显示出山歌中所蕴含的客家人性格和精神。在创新客家山歌时,应充分尊重客家人应有的气质、历史沉淀、民族特色等更深层次的内涵。另一方面,在保持山歌民俗特色魅力的同时,应跳出传统山歌的框框架架,努力拓宽艺术创作的视野,不断地从听众与社会的信息反馈中总结经验,创作出符合新一代听众审美情趣的音乐语言与喜闻乐见的新颖内容。
演唱方法的通俗化也是客家山歌在当代有效发展创新的一个途径。可以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新客家方言通俗歌曲,并逐步在客家地区推广,从而使更多青年人了解客家文化、喜欢客家歌曲。同时,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艺术歌曲,并用普通话的演唱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客家音乐,利用客家山歌曲调的素材,保留原唱腔的优美特点,把客家山歌发展成合唱曲。
总之,在调动积极性、继承传统山歌精华的基础上,鼓励创作顺应时代潮流、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无疑对山歌演唱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源开发——家山歌文化旅游的开发
对于客家山歌,除了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外,客家山歌作为文化资源有效开发也是山歌在当代重获生命的有效途径。在客家山歌研究中,除了民俗学、音乐学等学科以外,旅游学理论同样可以为我们所用。
1.客家山歌文化旅游开发的条件和意义
客家山歌始于农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旅游开发的条件:一方面,它上承《诗经》的传统风格,继受唐诗律绝及后世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自成体系,风格卓特;另一方面,客家山歌唱腔优美、题材广泛、曲目丰富、调式多样、流派众多,集中体现了客家人智慧的结晶和艺术审美情趣,是一部客家人民的生活史;此外,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多山地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山歌保持者民间文化的原始形态形成了独具韵味的客家民间艺术。②通过客家山歌,旅游者可以直接的了解客家族群的生活和思想。客家山歌也是一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适度的文化资源的开发,让客家山歌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产品,不仅可以推动客家山歌知识的普及、激发客家人恢复几近消亡的客家山歌文化的极大热情、还可以通过山歌旅游增进相关人士发展创新利用山歌的责任意识、加强与其他各地山歌文化交流提供平台和机会,这一切都将促进客家山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此外,客家山歌文化旅游开发还可以拓宽客家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提升客家地区旅游形象,带动客家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