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18:01:02
导语: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 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开始和基础,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通过剖析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意义,提出了体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五大功效:德育功效、智育功效、美育功效、劳动教育功效和塑造个性特点的功效。期望通过该理念的灌输,使体育能够更加广泛的进入每个家庭,使得家长能够有意识的利用体育来教育和培养孩子,促使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并以期对我国家庭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体育 家庭教育 功效
2010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16届广州亚运会,“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亚运口号日益深入人心,崇尚体育运动、体育精神的呼声,继北京奥运会后在我国又掀起了一个。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对广州、广东乃至全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亚运会为契机,在体育精神饱满人心的时刻,深入研究体育盛会洗礼下的家庭教育,笔者关注到亚运期间许多体育竞技中的感人故事,以及比赛中运动员表现出的竞技体育精神都是全人类的一笔精神财富,而这更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
家庭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社会组织,是孩子成长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古往今来,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及文献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史,我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家庭教育文明古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系列的子女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诸如:家庭教育普遍缺乏现代科学理性的指导;家长期望值偏高而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不当的现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失调现象等,因此如何减少或避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影响,正确而科学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它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后天的习性是跟父母的言传身教密切相关的。近些年来,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层出不穷,但还比较缺乏专门结合体育来培养孩子的家教丛书和文献,笔者尝试以体育为媒介来教育和引导孩子,让孩子在体育活动中领受到快乐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各种优良品质,为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家庭教育释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用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其中,教育者是家庭中的长者,受教育者是家庭成员中的年幼者[1]。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一般指“学龄前家庭教育”,即指子女从出生到入学前(0—7岁)这一段时间的家长对子女实施的影响教育;广义上是指子女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家长全程陪伴的全部教育和影响,它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的影响,又称“终身家庭教育”。而本文所要诠释的正是这样一种终身家庭教育的理念,旨在以体育为教育手段,全程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品质和能力的教育理念。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塑造灵魂和品质的发源地。孩子在未来和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各种品质和能力,都是首先在家庭中得到培养和训练的[2]。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渠道相互交叉来培养的,而家庭教育占据着基础地位,夯实家庭教育在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方面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功效
(一)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体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同志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即指强健的身体是实施德育、智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基本条件。据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应主要侧重于孩子身体协调能力以及智力的开发与培养。而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但有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还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及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很大的积极作用。长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心血管功能;有助于骨骼肌的生长,促进长高;有助于全身动作协调,反应灵活敏捷;有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有助于形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及组织纪律观念等。
(二)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劳动教育功效
在人的各种品质中,“德”是重中之重的必须品质,一个人德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其成就与贡献的大小。好的德行不但有助于学习和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也有所益处;而坏的德行不仅有损自我更有损他人及社会。正确的德育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从“有才无德,其行不远”这句话中就可看出道德在一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孩子的道德品质是在后天形成的,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受教育过程,它是受社会制约的比较稳定的思想素质和行为模式的反映和表现。对于德育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结合体育来对孩子施加影响,例如:通过开展体育竞赛小游戏,教导取得胜利的孩子要主动拥抱比赛失败的孩子,从而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尊重对手及他人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道德品质;通过设置专门的体育劳动小游戏,来教育孩子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道德品质,这也正是我们倡导的劳动教育;合理而恰当的体育活动,还可以培养孩子助人为乐、待人诚恳、正直的道德品质。这样一来,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严格要求孩子,长此以往使孩子逐渐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和劳动品质。
(三)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智育功效
中外许多教育家认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孩子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动手操作物体、材料得以实现的,手“巧”会使心“灵”[3]。体育锻炼可以明显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良好的作用。早期的智力发展对孩子以后学习效果的好坏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一些有助于孩子智力发展的体育小游戏,如:一些抓、拿、爬、拖、走、滚、转的小游戏来促进孩子运动智力的发展,从而为孩子智力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美育功效
美有具体的、外在的,又有抽象的、内在的。如: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用手摸到的美,即是具体的美又是外在的美;如:心灵之美、精神之美,即是抽象的美也是内在的美。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孩子欣赏美的能力、感受美的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在亚运会上通过回顾体操运动员的精彩视频,可以让孩子领受体操运动员的肢体美、动作美;还可带领孩子参观体育建筑、雕塑来增强孩子感受美的能力;通过观看残运会及给孩子讲述残运会上的感人故事,让孩子感受坚强的生命之美、心灵之美。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来打开孩子心灵的窗户,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宽泛的理解美的内涵,并注意增强孩子在“美与丑”面前的判断力,使其能够正确的判断美与丑,从而远离丑、摒弃丑,去积极的接近美、创造美。
(五)体育在家庭教育中塑造个性特点的功效
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不变的经常反复表现出来的性格、风格即谓个性特点。个性特点与道德有差异也有联系之处,区别在于道德品质要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而个性特点不受其制约;相通之处为两者都是在社会生活和长期受教育过程中形成并反复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个性特点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如:刚毅、爽朗、乐观、吃苦耐劳、善于交际、待人诚恳、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等,一旦形成则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发展;而消极的个性特点,如:沉默寡言、悲观忧郁、孤僻、谨小慎微、斤斤计较、不合群等,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在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前提下,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使孩子在体育运动中快乐的成长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能够做到坚持锻炼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形成积极的个性特点,并且坚持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孩子摆脱忧郁、孤僻、懦弱等消极的性格,从而形成乐观、开朗、坚强、自信等积极的个性特点。由此可见体育对孩子个性特点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建议与声明
(一)结论
21世纪的家庭教育要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使其不断发展和健全,才能使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系统阐述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五大功效:德育功效、智育功效、美育功效、劳动教育功效、塑造个性特点的功效,即: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个性特点的协调发展,给人们灌输了一种以体育为切入点,协同其他教育手段,来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理念。在科学设计体育活动的基础上促使孩子各种品质及能力的培养,以体育来为家庭教育注入新的动力因子。
(二)建议
该理念要求家长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好自我培训工作,能够确保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以及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并建立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品质或能力,以达到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声明
值得声明的是:本文只是一种以体育来协助家庭教育的理念,旨在能够引起家长和家庭教育研究者的注意,使家长有意识的利用体育来教育和培养孩子,而不是一种培养孩子的方法和模式,它是家庭教育理论的话语拓展,是对该领域的丰富和发展。另外,体育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的功效并不是全面的,它不是对其他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抵触和忽视。我们期望广大家庭教育研究者,在本文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使得体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效而深入的结合,以期能够有力的推动家庭教育更加科学、完善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雁.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154.
德育即道德教育。道德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的总和,也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再现为道德品质,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
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俗话说:"三岁看苗,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习惯可以影响他一生,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其行为习惯各不相同,而幼儿期又是可塑性较强的时期,所以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平时琐碎而细小的工作中,不断的引导、培养、强化。要把教育贯穿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坚持不懈的去实施。教师如何在组织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去渗透德育教育呢?就这个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幼儿德育应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进行各种的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在一日生活常规和生活制度中渗透着德育教育的内容,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等品德和行为习惯。例如:当孩子户外活动回来后,利用餐前洗手的常规,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遵守秩序,讲卫生的好习惯,而且还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等品质。如一个幼儿洗手时把水洒在地上了,使小朋友跌了跤,老师再去拖地。老师利用这种结果让所有的幼儿理解了洗手时为什么不能把水洒出来的道理,懂得了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从此以后,幼儿就知道了洗手时要排队,于是规则真正成为了幼儿自身行为的一部分。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我们老师应当高度重视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因素,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质。
2.教育活动中的品德教育,主要是主题活动中的德育教育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活动,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让幼儿在爱玩中学,懂得道理,受到熏陶,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力。如每年有不少传统节日,这些都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的时机。我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都可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三・八节"我班进行爱妈妈、爱老师教育。节前,老师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日期,学歌曲《我的好妈妈》,同时要求每个幼儿在家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和操劳的辛苦,从中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的情感;节日当天,进行了"我对妈妈说句心里话"活动来表达幼儿对妈妈爱意和祝福;节后,教师要求幼儿在家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请家长记录下来,拿回幼儿园一起交流,在孩子之间起到榜样和激励作用。在整个主题活动中,使幼儿懂得妈妈对自己的爱和付出,并且明白了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要付之行动的道理。"五・一"准备进行劳动教育;"六・一"进行好儿童教育;"十・一"国庆节里,唱"祖国真美丽的歌",画"我爱北京天安门"的画,对他们进行爱国教育等等。
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身体运动是身体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幼儿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在玩滑梯、秋千等数量不多的器械玩具时,引导幼儿有爱、合作一起玩儿;在玩儿跳绳、玩儿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在各类竞赛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助就会胜利的道理;在自由活动时,幼儿不慎突然摔倒,其他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去帮助他;当幼儿走独木桥时,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勇敢教育与尝试教育。
作为一所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台州市第一中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新路径。自2010年以来,学校依托仅一墙之隔的椒江职业中专的教育资源开设“职业技能实践课程”,“试水”普通高中职业技能教育,开创了普职优势资源整合实施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崭新模式。
一、普职资源整合的动因
普职资源整合,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以实现普职学校的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在实施此项活动过程中,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结对关系。其中,职业学校负责向结对的普通学校无偿提供特色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图书馆,为普通学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物质条件,为普通学校师生开展职业教育政策解读、职业意识培养、特色专业介绍活动,为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提供兼职专业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施。此种普职资源整合源于台州一中开展的“学一门生活中的技术”活动,是台州一中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暑期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实施的实践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即将升入高二年级的高一学生为对象,安排4天时间在职业中专集中进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学习。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与发展,该活动已逐步向规范化的选修课程体系发展,派生出多个项目设计类和学科拓展类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师资配备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范式。
从新课程以及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台州一中尝试普职资源整合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为了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它包括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或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故必须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由于高考的压力和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在科技教育中偏重于科学教育,而对于技术教育则相对忽视,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技术教育课程,也往往理论讲得多,动手做得少,“应试”痕迹非常明显。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机会和实际技术体验,学生难以将技术课程真正学好,并且导致了动手能力的弱化。物理实验会考时发现,有些高二学生竟弄不清螺旋灯泡(或卡口灯泡)的两个接线端在哪里,能自己连接或修理家庭照明电路的学生不到5%。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符合。职业高中虽然在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育目标、生源基础等方面都与普通高中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它注重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教育模式。借鉴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经验,无疑是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捷径。
(二)为了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择业观、职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不少学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和应对考试上,几乎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知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什么是职业、对各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基本上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这会导致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时迷茫、不安,更谈不上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职业了。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城市的普通中学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在开设职业技能课程方面,职业高中拥有如专业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普通高中所不具备的实践教育资源优势。普职资源整合是向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认知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为了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路子,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个体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全方位的特点。但一直以来,普通高中“一切为了高考”的倾向十分严重,“千校一面”,缺少办学特色,形成了高度同质化的格局。普通高中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与学生、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普职资源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良好的技术知识结构,娴熟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探究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富于建设性的批判和创造力,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技术课程应能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批判和创造欲望的良好载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批判思维得到有效开发,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间的合作,将职高的一部分专业技术课程引入普通高中,是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普职资源整合项目与课程的开发
普职技术教育资源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普通高中,台州一中拥有大量的理论教育资源,但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资源设备却相对较少。椒江职业中专则拥有大量的实践教育资源,从专业设置来看,有数控、化 工、电工与电子、机械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专业;从专业实训设施来看,有数控机床、电工电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等。这些实践教育资源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相关学科构成了普职资源整合项目,比如:通用技术、物理课程可与电子、电工、机械等专业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可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以上各专业外,还可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整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在分析上述项目的基础上,普职两校合作开发了面向普通高中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如电工技能、钳工制作、电子商务、企业网站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动画制作、计算机安装与维修、汽车实用技术、快乐数控、局域网络搭建、艺术手工、创意广告设计等。这些课程突出了技术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授课教师以高级技师、高级工、技术能手等具有专业技能强项的职高师资为主,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弥补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不足。与此相应,两校建立了菜单式与自主式相结合的选课机制,为学生提供每周4课时、一学期40课时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菜单,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报名自主选课,以走校的形式加以实施。
两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发小组、实施与评价小组、审议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完善选课、学分认定、档案管理、教师考核、课程评价等管理制度,以确保普职资源整合的顺利开展。
三、 普职资源整合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相关问题探究
普职资源整合为普通高中更好地开展技术教育搭建了多元化的操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比如,我们要认识什么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它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普职资源整合的框架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什么,等等。这是保证普职资源整合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在普职资源整合中必须理清以下几组关系。
(一)“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通高中进行技术教育的主导性概念,直到今天其概念影响依然十分强大。所谓“劳动技术教育”,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可否认,所有的技术都是各种形式的劳动的技术,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附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重合相通之处。但是,历史上人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德育范畴,即使涉及到其中的“技术”因素,也大多侧重于简单技能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已不能也不可能停留于一般生产劳动教育的阶段,其范畴应包括技术本质、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环境等技术发展理念。我国高中新课程方案中不再设“劳动技术”科目,而设立“技术”领域,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技术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思想,要求学生理解: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技术的发展,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而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创新。这种认识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生产等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症结,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普职资源整合最大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普高学生敲敲打打练技术提供场地和资源设备,也不仅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树立起劳动的观念,而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技术体验,更好地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技术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深刻理解技术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足点,普职资源整合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基本依据。
(二)“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由于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混淆起来,这就容易导致误解,似乎科学与技术是同样的事物,技术教育存在于科学教育之中。实际上,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2]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但是,科学和技术又像一对连体双胞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一方面,科学构成了当今多数技术产品的基础;另一方面,技术又为科学提供了探索世界所需的工具,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既有合作,又有各自的独特品性。一般来讲,前者具有认识功能,后者具有应用功能。就普通高中技术教育而言,它是一个既要动脑构思、设计,又要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将高中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应用的试验场;是一个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技术原理和工具手段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技术教育活动使学生对于技术过程、方法和常见的技术设计、结构等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眼光,形成技术思维。普通高中长期以来注重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则严重滞后,这为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引入职业技能课程留出了空间。如果不能认清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独特品性,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普职资源整合对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意义。
(三)“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传授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不是以传递原理性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技能、技巧、技术性知识为主。由于技术与职业的紧密联系,技术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标志,因此职业教育也常被称作职业技术教育,但它的目的是应对职业的需要。虽然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也具有职业入门教育的意义,但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 修课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即它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是为了掌握专业技能或通过技能等级考试,更不是为了学生就业,而是要通过普职资源整合这个平台来转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学习模式。“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1]一方面,要通过“做中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成就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找到生发学科兴趣的研究点。因此,普职资源整合不能单纯地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械地叠加在一起。
综上所述,在普职资源整合中,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一方面要加强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打通使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特品性。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独特知识领域,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而是要发展学生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素养,以便为将来进入技术的社会做好准备。虽然在普职资源整合中也渗透了劳动意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在于通过这个多元化的技术教育平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术经历和技术体验,并以此为台阶促进他们技术思维的发展和技术素养的提高,而这正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一、农村小学劳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缺乏合格师资和必备设施
劳技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征,它既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知识面非常广泛,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对任课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但学校很少有专职教师,往往是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兼任,因此学校缺乏合格的劳技师资就成为不争的事实。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试行)》的精神,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劳技专用教室及必需的工具设备和用品,这在实验学校都不具备,何况是在其它学校呢?学校教育经费的紧张是人所皆知的事实,不少学校都欠了债,尤其是实施一费制之后,经费更是捉襟见肘,有时甚至连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都有困难,怎么可能去配备劳技专用教室及必需的工具设备和用品呢?有的学校为了节约经费,甚至都不征订与教材配套使用的学具,学生怎么能进行手工制作呢?
2.部分教师对劳技教育认识片面
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理解、开发与整合力度不够,认为劳动与技术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让学生正常值好日,打扫好包干区就行了;有些教师认为要严格认真地上好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现有师资不合格,还是不教为好,别误人子弟;更有少数教师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劳动与技术教育可有可无,学不学无所谓,不如多学些语文、数学知识更实惠。
3.家长忽视对孩子进行劳技教育
现在的学生通常是独生子女,孩子到家几乎不需要做任何家务,有时甚至连拿碗盛饭这样的小事都不需要自己动手。一方面是由于家长认为孩子小,做事粗手笨脚,与其让他们做得不如自己的意,不如自己紧紧手就行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多数家庭重视的还是孩子的分数。虽然媒体经常出现一些大学生因为独立生活能力欠缺、离开家庭就无法生活而不得不退学的报道,但他们总认为那是别人家的事,离自己的孩子太遥远,常在有意无意中忽略对孩子进行劳技教育。还有的家长把让孩子劳动当成孩子调皮或考试没考好的惩罚,导致孩子对劳技教育的反感。
4.学生在学校疏于接受劳技教育
现在的学生学业负担比较重,再加上学校考虑安全问题,因此除了让孩子值日以外,很少让孩子进行其它劳动;另一方面,学生在校偶尔参加值日或班级劳动,只是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或迫于老师的压力而不得不劳动,到了家中就变成小皇帝,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不能做,一些基本的家政类劳动和初步的技术类劳动根本就不动手。
二、针对农村小学劳技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政府及主管部门要保证经费投入和师资培养
政府在保证学校正常办公经费的基础上,要为学校添置一些必备的教育设施,使学校具备独立的、合适的专用教室及必需的工具设备和用品;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现有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并向劳技师资培训方面适当倾斜,力争在短时间内为各个学校培养一批劳动与技术方面的专用教师,学校领导在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和经费上要给予保证和支持。在此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还要经常开展教研活动,促使劳技教师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2.学校要对所有教师进行劳技教育方面的校本培训
学校要对所有教师进行有效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使所有教师都明白: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技术教育是使未来社会成员具有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独到的教育价值,它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教师必须接受相应的校本培训。具体地说,①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②进行技能培训,掌握教学劳技课所必备的家政、纸工、泥塑和手工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为自己正常上好合格劳技课奠定基础;③组织外出学习、听课的老师上好移植课,让所有教师观摩,使大家在掌握基本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力争上优质课。
3.学校要向家长广泛宣传劳技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对子女的评价和态度的偏差会对子女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卡、家长会和家访等手段向家长广泛宣传劳技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既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又重视让孩子接受一定的劳技方面的训练。那种让孩子轻视劳动,不想让孩子劳动的想法是错误的;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终将成为被社会淘汰的人。现在有很多没有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已经难以找到工作,即使是名校的大学生也如此。这在新闻媒体上屡见不鲜。相反,一些专业性的技能人才很容易就业,尤其是熟练技工、高级技工已成为国家紧缺的人才。因此,为了国家的将来,为了孩子的将来,家长必须要重视孩子的劳技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师;责任意识
前言:课程意识影响着教师对整个教育活动体系的认识与理解,也影响着教师对整个课程系统的认识、理解与处理方式。具有课程意识的体育教师往往以整合的理念和策略对待体育教育活动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和教育要素,不会仅仅把课程视为教学内容。如美国课程理论家平纳和格鲁梅特就认为,课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个体“履历经验”的重组,是学生生活世界独有的东西。他主张不要从设计、教材、学程等角度来谈论课程,而要从学生过去经验和未来精神解放的角度来讨论课程。
一、体育课程的概念及内涵
(一)体育课程是一门学科
我国学者吴志超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学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周登高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指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配合德智美全面发展,并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特殊课程。”他在评论说,“这一界定比较强调学习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技能,但对学生的活动与体验关注不够。
(二)体育课程是活动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体育课程主要是相关体育教育活动的组合,如于小霞认为:“体育课程是纳入学校教育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毛振明教授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他在评论时说:“这一界定主要是强调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而对学生的体验与经验关注不够。”
(三)体育课程是诸课程的整合
根据他对上面体育课程含义总结和评说,他认为:“体育课程是整个学校教育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课程’了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课程比较具有鲜明的运动认知性、生活教育、情意性等课程特点,它是综合性课程。”表明了体育课程内涵的复杂性、区域性或情境性、辩证性和尊重不可一言喻性等后现代的课程特点。
二、课程意识概念及内涵
课程意识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价值张扬的意识,是师生创造力彰显的意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程意识主要是指向教师教学观念的,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内在力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行为方式,从而决定着教学的价值取向。因此,强化课程意识,把教学作为师生互动的过程、课程创生的过程,成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共同关注的课题。”课程意识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即关注人本身,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人们的教育行为总是受一定教育思想或观念支配,不同的教育行为,反映出不同的教育思想或观念。不同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都会反映在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之中。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教师对课程系统的理解与把握乃至创造的程度,反映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状况和课程建设能力水平。
三、体育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观对体育课程意识影响
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课程计划的程度。实现程度高,则成功,否则就是失败。因此,量化研究成了主要方法,甚至是惟一方法。开发各类具有一定信效度的科学评价方法。因为,他们相信越是开发和利用在技术上高度复杂的方法,就越能准确测量课程实施的程度。课程变革的计划的制定者与计划的实施者之间是单向线性过程,强调课程变革的决策者和计划制定者对课程实施者的控制。教师对课程知识的创造和选择没有真正的发言权。
四、学科观念对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影响
以前对课程的理解就是学科,而且是文本形式的,这种对课程的理解就导致了严格规范教学内容的准则,规范的是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实际要学生学到什么。并且,按照学科组织内容,各学科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在教学上,按照学科分门别类地进行教学。这些,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导致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之间,与班主任之间,以及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较少,有的甚至不联系现象。忽视学生的发展和培养需要以整体的教育思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协作,而是各自为政的浪费资源现象。
五、结语
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先进的课程理念,提高思想认识,把课程改革看作是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学习,认识到课程不仅仅是文本、计划,还有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创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件,而这正是体现教师和学生主体性解放和创造能力的展示,这才是课程的灵魂。认识到课程的价值负载和体育健康课程的有机整体性、生成性,以便更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
参考文献:
[1]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2-4
【关键词】每月一个好习惯;节约好习惯
1 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渐渐淡忘了“节约”这个传统美德。许多家长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委屈不能委屈孩子”的观点,对孩子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物质上有求必应,就如孩子们常在幼儿园过生日,带来的生日礼物常有攀比的现象;还有些父母认为,现在生活富裕了,不用再勤俭节约了,就如早上带早饭来幼儿园,拎着一大包冲着老师总是一句,“老师,孩子吃不完就扔掉好了”。明知孩子吃不光为什么不少买一点?也有些人认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穷人家的事,因此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铺张浪费成了习惯。家长自身节约意识淡薄,在孩子身上更是不差钱,各种时新的玩具成了孩子们口中的话题。就如不久前流行的溜溜球,班里有个小朋友一个人就有各种不同名称的几十款。在幼儿园里,我们能发现孩子的各种浪费现象:幼儿洗手时水龙头一直哗哗地流着,有的甚至连洗完手都不记得关紧,任由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在进餐时常有掉饭粒的现象,往往一顿饭下来,地上、桌上满是饭粒,碗里的饭也没吃干净;幼儿园里还经常会发现只咬一口就被扔掉的点心;画画时只画了聊聊数笔就断掉被扔到一边不要的油画棒 ;才从家里带来没几天就被撕坏扔掉的图书……到处都是无谓的浪费现象。
国外的教育机构早就把节约作为一个基础的知识来传授给每个孩子,认为这是每一个公民应该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在发达国家里保护资源的意识更是强烈,有人因为铺张浪费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纵观我们国内,也有一些学校对节约这一内容开展了课题研究,如北京实验小学也开展了“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千万少年儿童关爱地球大行动”的课题研究,让孩子懂得从关爱地球出发,节约地球资源。但在幼儿园,相关的节约课题研究并不多。有些人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对其进行勤俭节约教育未免太早了。其实不然,脑科学证明,孩子3岁的时候,大脑已经发展到了50%,到8岁的时候就达到了80%。由此可见,对大班幼儿进行早期节约好习惯培养至关重要。
2 研究概述
2.1 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2.1.1 每月一个好习惯。习惯指久积养成的生活方式,好习惯指做有益的事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每月一个好习惯指每月坚持学做一项有益的事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
2.1.2 节约好习惯。节约指节省、俭约,减少浪费的意思。节约好习惯指坚持做减少浪费的事并渐渐养成为习惯性的行为。
2.2 研究内容
2.2.1 制定每月的节约内容和具体要求。
2.2.2 在一日活动中渗透节约教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任何可以节约的资源,启蒙幼儿的节约意识。
2.2.3 与家庭密切配合,对家长进行节约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利用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幼儿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2.3 研究指向
2.3.1 通过每月一个好习惯,强化孩子的节约意识,帮助孩子积累一定的节约经验、手段和方法。
2.3.2 通过一日活动中渗透的节约教育和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节约意识转化为孩子们的节约行为,使孩子们养成节约好习惯。
2.4 理论支撑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中指出:“现在是采取保护使今世和后代得以持续生存发展的决策的时候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对他们进行有关节约意识的教育,使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良好的环保节约习惯,增强节约资源、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这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成节约型国家,我们的校园才会成为节约型校园,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
2.4.2 体验教育理论。“体验教育”就是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这里的“体验”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对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体验教育,既应注重教育活动的形式与过程,更注重幼儿这一实践主体的内心体验。它要求幼儿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体验引导幼儿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2.4.3 活动教育理论。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列・符・赞科夫在所著的《教学论与生活》中认为教育离不开活动,离不开实践。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教育”,主张“关于生活”、“依据生活”和“为了生活”的教育。根据“个性、活动”理论认为: “儿童的人格在活动中形成,并且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因此通过活动,发展幼儿主动活动能力,渐进的、综合的塑造与发展幼儿的现代人格。
2.5 研究方法
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方法,并根据需要,配合使用实践锻炼法、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2.5.1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研究,及时反思、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优化与改良环境,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时设计具体的指导方案。
2.5.2 实践锻炼法。实践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节约成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因此我们让幼儿在一些实际的活动中学会节约,例如:让幼儿把自己不穿的衣服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等。
3 研究过程
3.1 制定每月一个好习惯的具体内容
3.2 幼儿每月一个好习惯培养的途径
3.2.1渗透于校园一日生活中
3.2.1.1 环境中影响。在幼儿园中创设节约氛围,让孩子们感同身受。我们在幼儿园里张贴了宣传节约意识的图片,老师们在平时的活动中可以随时的进行教育。如,我们在教室的电灯、空调开关旁边张贴了老师与幼儿一起制作的节约用电的标志;在盥洗室的洗手池墙面上布置了“不要让我流眼泪”的卡通图案提醒孩子们节约用水;在走廊里有拒绝过度包装、节约用纸的宣传画;在教室内有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图片提醒孩子节约粮食;在孩子们的玩具旁贴上了“请爱护我”的温馨提示语提醒孩子爱护玩具等等。幼儿园的每一个人,包括幼儿、教师、家长都直接受到熏陶、感染,大家增强了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每样物品的意识。
3.2.1.2 主题教育中引领。幼儿园一日活动丰富多样,有主题活动、游戏、劳动、观察、生活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对孩子们进行节约教育。
3.2.1.3 实践中巩固。幼儿在没有亲身感受时,节约教育常常会流于形式。要让节约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还要引导他们积累一定的节约经验,教给他们掌握一些节约的方法和手段。
节约一度电:在自然光源能满足学习要求时,我们不忘随时关闭照明灯;每到户外或离园时,我们都会把灯关掉或拔下电源插座。
节约一滴水:教育孩子不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来洗东西,我们还在洗手池内放了几个盆,将孩子们洗手的水接住,然后用来洗拖把和冲洗厕所。
节约一粒米:我们在给孩子们分饭时,主张少分多添,就是一次少分一点,多添几次,这样就不至于吃不完而造成浪费,并提醒孩子吃饭的时候低头接着饭碗,这样饭粒就不容易掉出来。
节约一张纸:我们在教室内放置了一个纸箱子,孩子们做手工、数学书上剪下来的纸片都可以放到里面,现在地上的碎纸少了,纸箱却一天天的鼓起来了。
节约学、玩具:我们在教室设置了共享区,共享区内摆放的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基本上自己已经玩腻了的旧玩具,但这些旧玩具在另外一些孩子眼里却还是一个宝,孩子们经常玩的不亦乐乎。
这些细小的行为都渗透着对幼儿的节约教育,在孩子实际的行动中这样的节约教育才会使幼儿的节约行为得到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润物细无声的进步。
3.2.1.4 生活中监督。利用同伴间的互相监督机制,促进孩子的节约行为。幼儿园的孩子,有时侯他们的节约行为只是一种偶然的表现,要让这种节约意识转化成孩子的自觉行为,小朋友们之间的互相督促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让孩子们互相提醒,洗手时看到有小朋友浪费水了,及时的提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改正;看到同伴饭没有吃干净时,马上加以指正。在互相的监督中,认识到正确的节约行为,使这种节约行为渐渐成为一种习惯。
3.2.1.5 游戏中提升。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主的。我们组织孩子开展变废为宝的游戏,将节约的意识渗透到利用废旧材料以物代物玩游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节约的意识。如,我们教孩子们用易拉罐、可乐瓶做花篮;收集各种大小不一的纸盒玩叠叠高;利用废旧报纸做成纸球、纸棒玩赶小猪的游戏可有意思了!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孩子的节约习惯,又是一种手工劳动的练习,一举两得。
3.2.1.6 劳动中体验。结合劳动教育,指导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通过劳动实践和自我服务活动,使孩子体验劳动的辛苦,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如农忙时节,我们组织孩子到附近的农田去拾稻穗等,使他们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从而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我们还教育孩子收集饮料瓶卖给收破烂的,卖掉的钱存起来,捐助给山区需要帮助的孩子。
3.2.1.7 鼓励中强化。当幼儿出现节约行为时,我们及时地做出肯定和鼓励,支持幼儿的节约行为,这样有助于幼儿的节约表现变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在同伴的鼓励中孩子们看到了节约行为带来的荣誉,在老师的肯定中,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鼓励和及时的评价强化了孩子正确的节约行为,使他们的这种节约成为生活中一种自觉的行为。
3.2.2 贯穿于家庭潜移默化中
3.2.2.1 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节约意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现如今很多家长自身不重视节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因此,要对孩子进行节约教育,重要的是从父母抓起。我们首先向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名义上是调查,其实是希望通过问卷上的问题触动家长的心灵,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各种浪费行为的可耻。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通过发放勤俭节约倡议书、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邀请家长到园与孩子们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教玩具等活动,提高家长的节约意识,使家长能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
3.2.2.2 谈话诱导,心灵启迪。家长从孩子的身边入手,在平易近人的谈话中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孩子自我教育,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发现孩子乱扔剩余的馒头、面包等浪费现象时,家长就要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谈话,让他们了解农民春耕秋收的辛勤劳动过程,诱导孩子道德认知,改正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
3.2.2.3 指导理财,独立消费。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让孩子体验独立消费,孩子自己或请家长帮忙记录零花钱的去处,一段时间后,家长根据记录的内容跟孩子讨论哪些地方是不必要的花费,哪些是必须要花的。这样亲身体验的节约效果比说教的节约效果好上几倍。
3.2.2.4 评选每月之星。家长的榜样作用也需要老师给出及时的鼓励,当发现孩子的节约行为明显且能持之以恒的保持一段时间时,这位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长便一起被我们评选为当月的“节俭之星”,在每月初第一周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时,“节俭之星”有机会享受从园长手中接过奖状的荣耀。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教师、家长、幼儿同步实施,共同促进
4.1.1 为了培养幼儿的节约习惯,老师首先要查找资料定计划,实施过程中又要根据实际不断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不断的强化着自己的节约意识,自然而然的让节约成为了自己良好的习惯。
4.1.2 为使家长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对家长也进行了有意识的引导,如请家长填写调查问卷,发放节约倡议书,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的亲子废旧物品制作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有原来的“不差钱”意识转变到现在也能主动的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粒米等小事做起,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4.1.3 孩子们在家园共同的教育下,节约意识明显提高,在班里,孩子们懂得了要爱护桌椅,对于自己的书本不再随便乱撕了,玩具不再随便乱扔,知道了要节约用水;挑食现象明显减少,大部分幼儿都能把饭菜吃完,知道爱惜粮食了;劳动能力得到了提高,孩子们与老师一起为植物角的花草浇水,帮助阿姨擦桌子等,能做的事情都会主动的去做了。
4.2 加深了家园间的信任
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伴随孩子们节约意识的逐渐提高,他们的各种行为有了喜人的变化:如以前孩子们吃饭挑三拣四,这样不吃那样不吃,最后总是以吃零食来解决问题,而现在,尽管依然有不怎么喜欢吃的蔬菜,但他们一想到农民伯伯的辛苦就会坚持把饭菜吃完,吃了各种蔬菜后的孩子们营养跟上了,身体更结实了;再如以前孩子们跟家长出门,总会要求家长买这钟玩具买那钟玩具,现在各种玩具在孩子们之间互换着,他们天天有新颖的玩具玩,再也不要求家长买新的了。这样类似的变化很多,家长省心、省力又省钱,对老师当然是非常的满意,所以,在这样的改进中,加深了家园之间的信任。
5 反思
将孩子的节约体验、节约意识变为幼儿的自觉行为,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孩子们的节约表现在没有变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时,很容易出现反复,所以需要长期的坚持下去。
节约教育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很有必要,应引起社会及家庭的广泛重视,需要家庭、社区、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
对幼儿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需要提高幼儿的理财能力,理财教育需进一步加强进行。
参考文献 :
[1]《幼儿教育》,1999年第4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酒店管理 市场营销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学法直接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型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项目完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行动导向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
(一)教学目标不同
传统教学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项目教学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技能。项目教学法更加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强调的是把理论贯穿于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向基本技能的有效转化,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团队合作的习惯,同时注重加强动手能力,更快地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不同
传统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实行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索性的主动学习,教师仅仅是配角,是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者。
(三)参与程度不同
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法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往往是单方面,而项目教学法中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由浅入深的各项项目任务,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提升,也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激励手段不同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分数决胜负,分数往往是主要的激励手段,这是一种外在的激励手段,而项目教学法的激励手段完全是内在的,来自于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这种来自自身的成就感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项目教学法在酒店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酒店市场营销的每个阶段都可以设计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项目。
(一)项目设计
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中心,围绕项目的完成来组织教学过程,因此项目的选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项目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要求,选取操作性强的或者是理论难以理解或难以深入讲解,需要以实践配合的项目。在设计项目时,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将教学分成三个阶段七个项目:一是调研准备阶段,包括确定调研目标、确定调研对象和方法、制定调研方案;二是调研实施阶段,包括设计调研问卷、组织实施市场调研;三是调研处理阶段,包括汇总分析调研资料、编写调研报告,并对每个项目提出具体目标和任务等,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来加深对调研方法、手段等的掌握。
(二)项目准备
项目教学准备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要求。教师的准备包括认真备课,准备好在项目中应完成的教学知识点,分析讨论在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学生的准备包括提前阅读教材,熟悉教学内容,了解所选企业背景及调研内容,广泛收集资料,为项目的实施打好基础。
(三)项目实施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成若干小组,并根据项目要求分配角色,明确各自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课堂上、书本中未发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状况和困惑,这时应引导学生自主寻求解决办法,对于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各组内学生又可根据兴趣爱好分为文件设计组、观测调研组、数据分析组等小组,各自完成项目任务,而后将调查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作为预测的依据,并通过预测模型正确做出预测。
(四)项目评价
在项目实施结束后,教师要针对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共性问题要给予深入分析和有效点评,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取答辩、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将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充分展示和讨论。在答辩或讨论过程中,每个小组要将自己的项目完成情况和调研报告与其他小组交流,并通过教师提问和组间提问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回顾和总结调研的全过程。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目小组中的参与程度、贡献大小、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总之,酒店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利用好项目教学法,更要充分利用好市场资源作为项目教学的有益补充,让学生参与到一些酒店市场营销活动的策划上来,真正成为自我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主动构建者。
【参考文献】
一、项目教学法简介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现在已发展成以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教学法主要指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完成每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二、实施统计学项目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教师在统计学教学中引人项目教学法,可以将统计教学过程依据统计项目工作过程展开,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然后,为每个模块设计符合实际操作过程的背景资料,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围绕项目背景案例进行实际的统计分析,并对统计结果给予实际意义的解释。这样可以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统计分析方法运用过程中,感悟到现实生活中统计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思想和方法,培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针对不同的项目模块教学实施过程具体内容如下:
1、统计调查模块。统计调查模块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主要包括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数据资料收集方法三部分内容。
在该模块的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案例可以是大家关注、感兴趣的问题,比如高校学生消费情况、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校大学生心理倾向等问题。让学生分组就所关心的主题来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试卷,并由学生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实地发放,收集第一手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进行沟通,帮助学生掌握统计调查、数据收集的相关知识、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统计研究目的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学生主动掌握获取统计信息的方法,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了解,达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2、统计整理模块。统计整理模块是统计工作的第二阶段,主要内容包括对初级资料整理形成统计表,以及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两部分内容。在本模块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将收集的资料,根据研究目的进行汇总、分组、分类。同时,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通过EXCEL,MINTAB等软件的数据整理、图表绘制功能让学生掌握不同统计图绘制方法,达到统计教学与相应软件的相结合。
教师在本模块教学任务主要是结合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如何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出数据的规律性,并指导学生上机操作,以达到本模块的教学目的,使繁琐的教学变得简单、轻松。
3、统计分析模块。统计分析模块是统计学中的核心模块,主要任务是依据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的专门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认识。该模块可以分为以下4个小模块:
(1)统计静态指标计算模块。统计指标计算模块模块主要内容包括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计算分析。此模块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小型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理解不同指标的计算和应用。
(2)相关回归分析模块。相关回归分析模块主要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并运用统计方法,对未来的发展状况作出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教师此模块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可以结合大量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比如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广告费用支出与销售收人的关系、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等。此模块的教学中还应结合EXCEL,MINTAB中的工具、数据分析库等来讲解,并指导学生上机操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
(3)指数分析模块。指数分析模块主要是能够利用统计指数描述社会经济现象,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对现象变动进行因素分析。此模块教学案例的选择可以选择和大家生活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如股票指数、CPI指数、PPI指数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利用统计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动态数列分析模块。动态数列分析模块主要内容是对时间数列进行分析,掌握事物发展变化规律。该模块可选择实际案例很多,比如我国GDP、我国人口、平均收人水平等的发展变化数据。此模块的教学中还可以结合EXCEL,MINTAB软件来讲解,并指导学生上机操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统计推断模块。统计推断模块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计算样本数据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该模块涉及的数学知识较多,逻辑性、抽象性较强、教学难度大,所以在案例教学中应结合实际J清况,案例可以选择产品质量检测、民意调查等。在教学中教师还应结合EXCEL,MINTAB中的函数、抽样分析工具进行讲授,帮助学生掌握推断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
【论文摘要】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渗透式教育的模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还是应该落在课堂上。
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范围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只有这样,德育才不会被受教育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和创造的力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一、小学德育的一些基本认识
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德育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们遵循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取得实效。
从内容上说,小学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十分抽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化抽象为具体,把虚的工作办实。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外,通过集会、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形式,也都可以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它们都是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还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具体到课堂中,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转贴于
2、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总之,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从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专家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其中影响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渗透德育,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4、创新德育教育载体,丰富德育教育活动
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促使我们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多样化的、富有新意的德育载体。针对少年儿童对网络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用于学生浏览学习、互动交流、收看音像资料、参与各种德育活动,通过网站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资源特色,打开网络绿色通道,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网络浏览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另外,还可以以活动为载体,融德育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活动,这不仅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展示才艺,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感悟道德,形成道德意识。
三、小结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使得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德育的特征,注意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抓住了小学德育教育的主环节课堂,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渗透学生的心灵,就能够实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汉斌. 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课型与策略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