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

时间:2023-09-26 18:01:04

导语:在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

第1篇

丰台区城市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行政区划设置情况。丰台区总面积3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2.4万人,下设3乡、2镇和16个街道(地区)办事处。基于区域城乡结合部特征和历史原因,形成了街道、乡镇交错的管理格局。这一格局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有利于实现整建制农转居和农民过渡期管理,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中心城区的功能提升和布局优化,对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迫切,现有的行政区划难以实现无缝化管理和跨区域统筹,需要进行优化调整。

城市执法体系情况。丰台区的城管执法体系采用的是区政府和街乡镇联动的管理体制,现有专项执法编制650人。其中,区城管执法监察局负责街乡镇城管执法人员的招录和培训、人员调配、干部任免、重大执法活动的指挥调度、指导监督和考核督导。属地街乡镇负责为基层城管执法队提供办公条件,负责队员相关福利待遇等事项。基层城管执法队作为区城管执法局的派出机构,以区城管执法监察局的名义,负责本区域的日常执法工作。现行执法体制的优点是条块结合,既保持执法的灵活性,又保留执法的统一性。然而,新形势下,随着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需要,非首都功能疏解、城乡环境整治任务对城市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管理体制在属地协同和精细化执法方面存在欠缺,也需要深化改革,做到与时俱进,适应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对城市执法的更高要求。

社会治理情况。多年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丰台城市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所有社区完成规范化建设,建成52个市级社区规范化示范点。全面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了90%。网格系统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数据平台,也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载体。丰台区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已经逐步建立,但对网格数据的整合利用仍然不够,信息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还没有对科学决策、预警管理形成坚实支撑。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建设,丰台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宽带丰台”初步建成,政务信息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政务信息化应用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逐渐显现成效,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有限,仍需提高覆盖的深度和广度。

加强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举措

特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对于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要实现智能、高效、无缝的管理格局,需要在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区划调整、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智慧城市建设、网格化社区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通过优化配置、盘活资源、强化调度,形成系统、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整合资源,形成统一高效的综合管理体制。为适应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丰台区政府要结合区情,承担自身对城市管理的主体责任,明确城市主管部门职能和权责划分,研究区级职能整合方案,组建区级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城市管理委员会,健全工作机制,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需要搭建集重大决策、统筹协调、监督考核于一体的强有力的工作平台,将供热、供水、排水、燃气、环卫、绿化等区属国有企业纳入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统筹区域各方力量,形成统一高效的综合管理体系,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服务。

科学布局,优化调整街乡镇行政区划。丰台区要集合城市管理无缝化衔接的需要,按照“拆分过大街道,划清街道乡镇界线,明确管辖范围”的原则,科学设置街道、乡镇辖区规模,优化街道、乡镇的空间布局,使其适应高效管理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街道管理工作机制,推动社会服务与城市管理工作重心的下移。需要改革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管辖面积和人口数量,探索对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进行分级分类考核,并完善区政府与街道、乡镇之间的上下互评机制。

多级联动,深化城市执法体系改革。在北京市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大背景下,丰台需要结合区情,对城市执法系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改革。首先需要明确责任,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区级部门主要负责组织落实全区执法工作,负责街道、乡镇城管执法人员的招录培训、人员调配和重大执法活动的指挥调度与指导监督。街乡镇城管执法队作为区城管执法部门的派出机构,管理体制调整为以街道、乡镇管理为主,以利于实现配合联动,确保执法活动及时高效。其次需要搭建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平台,探索建立城管综合执法与公安消防、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

稳步推进,全面建设智慧城市。丰台区需要落实关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数据整合利用、智慧惠民工程等任务。要实现全区所有行政单位光纤接入,构建相对完善的、互联互通的市、区、委办局(街乡镇)、社区村四级政务光缆,搭建全区政务专网。要促进各委办局将相关业务系统部署在数据中心云平台,建立信息化项目统筹建设模式,成立数据资源管理专业机构,加强区级层面信息化实施机构力量,全面建设起支撑智慧城市的基础条件。

第2篇

关键词:吉林市 智慧社区 建设典型培树 问题研究 探索

中图分类号:D6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01-02

现阶段,“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在国内逐步得到关注和重视,未来城市建设与智慧电子网络等结合将更为突出,智慧城市建设将是重点体现。智慧社区建设是城市智慧化的重要环节,随着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以及先进经验的引进,其已经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选择。基于当前吉林市社区管理薄弱,社区服务不够深入,社区参与意识不强等状况,综合国内外智慧社区典型培树经验的基础,有的放矢地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对策探索。在借鉴国内外智慧社区典型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培树分析,建设有针对性的智慧服务平台。提出植于政府宏观调控下,构建新型管理方式,发展智慧服务理念;同时结合社区社会层面,通过建设社区信息服务中心等多功能服务系统,整合社区资源,切实调动社区的积极性;从社区自身来说,社区内智慧平台建设应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服务体系,创建智能服务系统。

目前,我国智慧社区建设以及其治理模式还处于探索时期,成功运行的只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部分社区,智慧社区建设促进了现代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变,也创新了社会治理观念、手段乃至内容,终将为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供契机。

一、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研究现状

(一)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内涵

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其定义是基于街道、镇、村等地理区域范围内,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和智慧的服务,提升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的体验度和感受度。因此,智慧社区建设首先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突出为民、便民、惠民的基本要求,通过智慧化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打造安全、便捷、宜居的社区;其次要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并做好与市级层面社会事业、公共服务项目的衔接工作,减少重复建设;最后探索智慧社区的建设模式和运维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二)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基本概况

智慧城市综合了资源多样化、信息交互无障碍化以及信息程序的自动运行化等特点,以实现城市便捷、高效发展和运行为目标。我国从2012年12月开始国家层面的智慧城市工作,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进行试点开展。2014年12月底,在试点的基础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达90多个,涉及了全国大部分省份,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加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密切联系智慧建设的受众――社区和社区居民。智慧社区建设,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经验借鉴有限,有必要进行必要的探索与研究。

社区是城市组合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更是党和政府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注重的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率先从社区入手,基层社区的创新管理与建设事关我国发展的根本,随着社区的拓展以及新要求的提出,社区管理模式改革迫在眉睫,结合新时代下新型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社区管理职能要不断提高,管理模式要进行创新,服务平台也应拓展和创新建设。基于这样的基础下,将“智慧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作为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并在全市部分社区启动了智慧社区建设,是吉林市进行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深入研究的根本所在,一方面可以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对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研究,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

(三)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研究的内容

1.智慧社区的信息化建设

在基于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进行应用、整合和再造,通过主动感知和网络互连的方式,建立吉林市智慧社区生态化服务和运行平台。

2.智慧社区的系统化建设

智慧社区强调信息的采集、互通、处理和应用的系统化,通过建立一套符合智慧社区要求的现代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的社区公共服务系统。

3.智慧社区的治理化建设

主要是把社区中各主体,即政府公共部门、社区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围绕社区公共事务充分协商的互动过程,综合建构智慧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和基层共同体的发展方向,转变到以社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培育社区共同体,重构社区共同体。

二、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培养措施

根据发改委、工信部、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吉林市现阶段要结合社区智慧型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网格化策略探索。

(一)信息基础设施“树”的网络化

吉林市要基于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的原则,依托通信运营商全面开展智慧社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对通信质量和服务的要求。

当前,吉林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从光纤宽带网、无线局域网、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以及应用终端等五个方面着手开展,为社区居民提供高速、安全、优质的上网服务,保障通信质量,为广大社区提供高清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并借助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社区屏等多种载体,面向不同群体和推送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信息。

(二) 生活服务“树”的便利化

吉林市要以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推进社区生活服务建设。

吉林市的生活服务树主要从生活信息、便捷服务开展,汇聚社区周边生活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提供给社区居民,积极创新为居民服务的方式、方法,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 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树”的信息化

吉林市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完善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广覆盖、易使用的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提高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树”主要从社区管理、医疗卫生、社区文化、关爱救助、教育体育以及交通出行六方面着手实施。结合家庭医生制度,创新社区居民就医模式,为家庭医生提供随访、诊疗服务的信息化支撑,并建立完善的预约挂号服务流程,实现实时查看联网医院挂号就诊情况,同时为社区居民建立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的电子健康档案,以及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实现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健康监护等,构建社区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社区文化中心的公益文化服务功能,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加强关爱救助信息管理,助力社区帮扶救助和养老助老工作的开展。关注社区学生教育和居民体质,营造社区和谐教育、健康环境,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创建有序、便利的出行环境。

(四)小区管理智能“树”的建设

吉林市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打造安全、舒适、高效的智能化小区,主要做好居住区周界、重点部位和住户室内的安全防范,提高居住区整体安全防范水平,可以通过访客对讲、周界防越报警、闭路电视监控、电子巡更、管理与监控(物业运营管理、公共设备监控和小区门禁管理)、车辆出入与停车来进行管控。

(五)家居生活智能“树”的建设

吉林市可以引用先进技术,实现家居生活设备设施和家庭生活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使居家生活更加舒适、安全、低碳,主要从家庭设备监控、家庭安全防范入手,利用各种探测工具和手段,对居家环境进行监控,保障人身和家庭财产安全,提升居家生活品质和安全。

三、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问题探索的意义

智慧社区是一种全新的社区生态模式,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它需要结合到社区民生服务、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社区管理等一系列基层社会治理,进行创新建设。吉林市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来重构社区新型管理和发展建设,结合存在的背景和发展的时代性,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智慧社区建设研究的理论意义

智慧社区在吉林市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视角,纵然有理论研究和学术分析基础,但

真正的因地制宜的研究依然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原有的部分理论概念不能适应新型信息时代背景下社区管理。因此,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需要通过网络背景下,结合网络管理理论,依靠多元治理理论进行合作和自我契合。通俗来说,就是结合时代和信息发展要求,进行新型治理拓展,以更便捷、高效服务和管理为目标。

2.现实意义

智慧社区是社区的高级阶段,在信息化手段的基础上,重构“线下”现实社区和“线上”虚拟社区的结合体。把政府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第三部门和个人等都囊括进智慧社区平台上进行互动和协商,共同参与治理社区公共事务。

首先是,政府通过信息化平台技术,建设一系列的智慧服务平台,更加高效地提供了社区服务,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整个社区的服务建设,及时提供社区的必要服务,通过技术化手段进行监控和分析。

其次是,通过智慧社区建设,把社区资源全面整合,把社区的卫生、人文、教育、信息化搜索以及电子商务都进行互联共享,促进了社区的网络化和服务化。

最后是,通过智慧社区建设,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形成社区治理合力。通过打造现代化社区“智慧综合体”,创造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空间和平台,从而为拉近社区成员之间的距离,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通过此课题研究,分析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典型培树的优势和未来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意义,最终目的是实现信息化时代基层社区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永民. 智慧城市总体方案[J].中国信息, 2014,05:145-156.

第3篇

[关键词]社区综合服务 集成平台 网格化管理 流程再造

[分类号]TP311.52

社区网格化综合服务集成平台是在现有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街道、社区管理工作、社区服务工作等实际情况,将不同街道、社区、住户按照地域属性划分若干个单元网格,使其数字化,形成多维信息平台。整个平台分为内部平台和外部平台,内部平台为街道、社区协同办公和事物网格化管理系统,主要由街道事务管理系统、社区事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三个子系统集成;外部平台是由社区综合服务网站集群平台构成,每个子系统又细分成功能更细小的子系统,各子系统都以网格化的方式整合社区资源,提升社区服务,最终实现社区管理科学化、数字化、精细化和长效化。

1 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的设计思路和目标

1.1 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

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质是管理者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作为具体的任务,建立统一的调度管理机制,借助跨部门的管理规则和业务流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构筑资源共享与工作协同的运作模式,使管理者突破传统方式和手段的局限,实现流程顺畅,提高综合管理和服务的效能。把网格运用到社区建设中,它被赋予了多重新的含义:①实现全覆盖。在街道、居委会等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统一划分网格单元,明确管理对象,界定管理幅度,对社区实现属地化为特征的全方位覆盖。②强化整合力。把各类资源在网格单元内进行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③数字化管理。由各单元构成网格,结构清晰,功能相近,信息搜集及时,便于实行信息化基础上的数字管理,体现管理成本优势和长效管理优势。④快捷反应机制。网格本身具有相互连接、彼此联动的特点,从而为资源的纵向、横向移动创造有利条件,便于调控力量的有效、集中投放,容易做出快速反应的处置。因此。社区网格化管理可以作为表达和概括新一轮社区发展本质特点的核心概念和主导理念。

社区网格化综合服务集成平台基本做法是,把按照街道-社区-小区-楼栋-住户的形式划分成若干网格。以网格为单位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将每一网格中所有居民的住房、就业、计生、优抚救助、党建、医疗、教育等信息资料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网格内管理服务,达到全街道居民社会管理和服务的100%覆盖,如每户、每个角落、流动人口等。系统涵盖街道和社区事务管理的全部内容,实现了街道、社区、辖区单位日常办公的全面信息化管理。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共用系统,按照工作分工不同,分配不同的权限。居民通过该平台进行相关业务办理的申请,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负责进行审核并办理,街道领导亦可随时掌握和监督街道和社区的各项工作,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实现社区工作从无序化转为规范化、从粗放化转为精细化、从被动化变为主动化。

1.2 支持“一站式”协同服务流程再造

针对目前的工作实际,结合信息化建没的需求,管理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街道、社区工作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等操作,规范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流程,使之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特别是涉及多机构处理的事情,更要进行相关的业务流程重组,让所有的工作在一个管理平台内处理完成,让居民真正体会到“一站式”服务的便捷、高效、快速。在进行管理平台的设计开发当中,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开发人员、社区居民都应参与进来,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开发管理平台,对需要进行流程重组、该改造的地方一律进行重组、改造,绝不能因为工作人员暂时性的不适应和不方便而沿用原有的工作流程,从而简单的把工作模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上来处理。

社区综合服务网站平台的有效运行必须依靠健全的后台支持系统,即实体服务网络,其中,街道办事处及其各个职能分中心是这个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成员。社区服务信息系统与街道办事处及其各职能分中心的关系如图1所示:

1.3 开通在线服务,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管理平台实行的是24小时在线管理。管理平台下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7 x24小时运行,社区居民、工作人员可以随时登录平台进行相应的商务、办公等管理服务处理,社区可以通过平台开展在线答疑、社区论坛、生活资汛、呼叫服务中心等在线的服务。当出现需要救助的情况时,居民可以在网上救助信息,同时可以通过电活向呼叫服务中心求助,一旦救助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计算、分析、网格化定位,可以立即查明救助信息发出点并在整个社区网站公布显示,让救援者立即赶赴现场,也提示救助信息发出点附近居民进行救助,让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都参与到社区服务工作中来,从而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1.4 数据分散采集、集中存放,平台比对、授权共享

管理平台采取数据分散采集、集中存放。平台比对、授权共享。目前,街道、社区的管理工作基本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大多数部门工作仍然停留在手动化,个别部门的工作实现了计算机化、资料数据的电子化,但是各单位所采用软件五花八门,信息系统缺乏或根本无法互连互通,信息资源难以开发利用,数据录入等工作不断机械地重复。该管理平台通过整合集队伍、划分责任网格、整合采集表、利用共享平台进行数据比对、授权共享,打破丫信息产生、使用、分析的条块分割,明确了采集、共享、使用、分析的层级责任,通过整合采集,让政务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完成内部协调,实现了统一服务。

1.5 统一数据规范及信息技术标准与准则

管理平台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和数据采集时,采用国际、国家、行业等地方通常的标准及规范。主要体现在建设过程当中所遇到的数据采集规范、代码规范、数据元规范、数据格式规范、数据交换规范、系统接入规范等。通过这些规范化的处理,社区信息化建没遵守了相关的信息技术标准与准则,规范了社区工作的业务处理。

1.6 科学部署、配置简便、操作便捷

社区网格化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是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实现社区综合服务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整个平台对数据和应用进行集中化地部署。各级用户通过已有的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来访问社区管理平台,各社区无须配置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社区管理乎台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建设,集中维护,基于B/S方式进行管理,客户端没有特殊要求,无须安装额外的客户端软件。

2 街道/社区服务信息化综合平台架构

2.1 信息化平台软件架构体系

管理平台是在互联网上构建一个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存储、处理组织办公的相关信息;采用.Net和Web技术,基于组件模型和关系型数据库构建,通过Internet公网VPN技术和拨号访问方式,实现各地的信息接人和处理,通过标准数据接口技术与其他系统互联,通过工作流管理系统实现数据整合及信息的交换与交流。平台分为浏览器、Web服务器、App应用服务器,数据库四层架构。浏览器部署在客户端,通过Internet同服务器交互,其余三层部署在服务器上,其中Web服务器负责接收浏览器提交的Http请求。

管理平台软件体系架构分为四个子系统,即街道事务管理子系统、社区事务管理子系统、办公自动化子系统和社区综合服务网站子系统。其中街道事务管理子系统、社区事务管理子系统、办公自动化子系统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办公、业务处理等相关事务处理的系统,属于“对内”系统;社区综合服务网站子系统主要为社区居民以及外界人员服务,如街道/社区信息、社区BBS、社区商务等,属于“对外”系统。整个平台分为五个层次,即基础数据层、业务数据层、基础软件层、应用软件层,用户层,各层之间严格遵守“高内聚、低耦合”原则,同时严格按照街道现行办(所)、社区的划分和职责,设立了党政工作子系统、计生工作子系统、综治工作子系统、经济工作子系统、社区事务子系统等15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平台软件架构体系见图2。

2.2 信息化平台物理架构体系

管理乎台物理架构体系中所有网络硬件设备集中配置在信息中心机房内,以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为骨干设备,中心通过和交换机连接的路由器以及拨号服务器经数据交换网和公共电话网同其他网络互连,整个网络呈星型拓扑结构。各个街道办事处、社区及区政府各科局的局域网通过光纤专线接人至区信息中心,居民和社区单位则通过拨号方式接人区信息中心网络,各办事处之间通过划分VLAN的方式进行隔离。

3 街道/社区服务信息化综合平台开发原则及功能设计

3.1 街道、社区服务信息化综合平台开发原则 3.1.1 基本原则 管理平台在设计上应按照国家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省、市、区政府关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要求为指导,以理顺社区关系、推动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构建为目标,以社区服务和社区工作组织体系建设为保障,以构建社区管理协同工作信息化平台为手段,提高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总体水平。同时应充分考虑到长远发展的需求,在实施上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投资金额,分期配置、分期实施、逐步扩展,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和用户的投资,平台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①实用性、易用性原则;②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原则;③成熟和先进性原则;④规范性原则;⑤开放性原则;⑥可扩充和扩展化原则;⑦最优响应时间原则;⑧经济性原则。

3.1.2 内容设计原则 在进行管理平台内容设计时,应突出“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管理创新”的理念,通过归纳、梳理与基层社区日常管理相关的办公事务,将涉及基层社会治安、社区劳动保障、文化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社区组织、社区财务、社区党建等日常事务10余大类多个基础数据项建库分类存储,实现社区日常管理系统化、网络化、自动化,减轻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的重复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能够根据权限设置调用公安、民政、计生、环保、教育、房产等部门的社区业务管理信息,定期生成固定报表和统计分析报表,形成实时、在线、共享的新、准、实的数据信息,供各级领导统计分析和决策使用。

3.1.3 安全设计原则 街道、社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是内外系统的综合集成,其中内部系统设计到电子政务部分,与上级的各条块行政管理部门相连同,而外部系统是完全对外开放,因此内外系统集成时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计算机安全学的观点分层进行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物理层的安全,即主机及路由器等网络硬件设备物理上的安全;②网络结构的安全,即整个网络不应该由于局部的故障而导致瘫痪;③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④网络应用,包括信息传输的安全,具体包括网络的物理安全问题、网络结构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应用层安全、信息源安全及用户安全等。

3.2 街道/社区服务信息化综合平台服务容及功能设计

社区网格化综合服务集成平台是运用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IRP)原理实现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社区政务、服务、管理、商务等信息系统的协同,及社区居民“一站式”服务。具体通过职能域界定、业务梳理、构建用户视图、建立系统功能模型和系统体系结构模型等来实现社区党政工作系统、计生工作系统、综治工作系统、经济工作系统、社区事务系统、综合服务网站集群及社区商务系统等10余个系统之间信息资源及系统集成。

由于街道/社区工作类别多、范围广、内容繁琐等特点,在综合平台的内容及功能设计中,尽量涵盖街道、社区服务的内容,利用全域U/C矩阵方法划分子系统。服务内容包含居民家庭、社区民政、社区训,生、社区服务、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党工团建设、驻社区单位、民间团体、社区办公自动化、内务管理、社区电子地图等街道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综合服务网站集群系统的服务内容主要包含有电子商务、在线服务及呼叫中心、社区交流、生活资讯、志愿者服务等在线服务内容。

全域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全域U/C矩阵)是整个规划范围内所有子系统和主题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子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子系统U/C矩阵)是子系统内所有功能程序模块与基本表之间的关系。将系统功能模型与数据模型结合起来,通过构造U/C矩阵,来明确整个系统及其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并明确划分出各子系统边界”,如表1所示:

在平台设计当中,首先以街道一社区一小区一楼栋一住户形式分层分级划分为若:卜个独立的网格,并形成社区电子地图。通过电子地图上的每一个网格实现对街道辖设的各社区、社区楼栋、楼栋住户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树形目录菜单管理,各级有严格的归属管理,如住户归属楼栋,楼栋归属社区,社区归属街道,将社区内的每一件物、每一个人都纳入管理范畴,真正实现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如对每个人住房、计生、医疗、教育等动态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支持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和呼叫中心等精细化服务。街道一社区一小区一住户网格划分如图4所示:

平台中的楼栋网格划分后界面见图5。整个信息化平台具有数据采集功能、数据交换功能、服务功能、分层分级权限控制管理功能、浏览查询功能、统计分析

功能及后台管理等基本功能。各级用户只要填写相应的账号、密码及管理权限就可以快速地登录管理平台,无需安装额外的软件和设备,社区工作者能够应用自如:①数据采集功能,使社区及时、准确采集、录入、更新、上传社区基础信息,使社区日常管理、相关报表、申报业务等工作实现计算机处理和网络办公;②数据交换功能,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部门与社区、社区之间架起信息传输的桥梁,能够满足所有部门的工作需求;③服务功能,以市或区为单位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处理,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区提供基础信息的统计、分析等服务,为各部门提供详实可靠的决策依据;④平台设计实现内部应用的分层分级权限控制管理,由社区到各街道到居委会居民小组逐级派发权限,上级部门可以看到所有下级部门采集的社区管理信息,下级用户只能查看修改自己登记的社区信息,居委会为主要的信息采集点,由街道通过区镇中心对这些采集点进行统一的权限管理。街道办可以看到整个辖区内所有上报的社区管理信息。

管理平台数据采集方便、简洁、准确、快速,为管理平台的良好运行提供了基础条件。整个数据采集分为现场采集和网络采集,其中以网络采集为主。现场采集,即社区人员(网格管理员)定期到社区、居民当中进行实地的调查、记录或与居民面对面交谈并填写相应的信息资料;网络采集,即由街道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规范表格于管理平台,居民再登录该管理平台自主地填写个人、家庭基本信息以及需采集的相关信息并提交至社区居委会,然后由社区居委会进行审核再提交至街道一级的信息化主管部门””。

街道、社区服务信息化综合平成后,街道、社区服务是以高效、快捷的网络服务提供,特别是街道、社区的事务服务,如准生证、婚育证、独生子女证等事务的办理由社区居民通过网络提交申请,社区工作人员直接在网络办理核实、审批、发放等,由原来的“单据流”变成“信息流”,从而提高街道、社区的服务质量。同样,街道、社区的办事效率得到了提高,工作人员摆脱了先前没日没夜地、重复地数据采集、录入,只需在系统初始化时完成一次基础数据资料的采集、录入即可,基础数据库创建完成后,街道、社区的业务管理系统所需要的数据都从基础数据库中调用并形成相应的业务数据库,从而达到数据高度共享。信息采集主要是人工采集和网络采集,数据更新则由相应的业务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平台的数据信息采集

社区综合服务网站平台(或称社区门户网站、社区网站群)详细调研社区及社区居民需求,贴近居民实际生活需要,周密策划社区网站建设需求分析和技术方案,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避免了重复投资。克服了社区人才短缺的瓶颈,建设一个以省(市)社区门户网主站为核心,每个社区子网站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站,形成一个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网站群。社区子网站与社区子网站之间互动交流,信息共享。社区集群网将网上社区与现实社区完全重合,围绕社区政务服务、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社区生活服务、社区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建立一个社区居民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商家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如社区政务公共服务,提供户籍迁入、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区党建、社区就业、社区保障、社区救助、社区商业、社区卫生、社区文教、社区安全、社区环境综合等服务。利用社区门户网平台,社区居民可通过网络平台随时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互动,传达民情民意,并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能力等在网上进行公开点评,让居民、居民性的社区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区管理,参与社区矛盾的解决,关怀弱势群体,培养社区归属感。

第4篇

90年代初,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提速和财政包干制的刺激,铁道部喊出了“火车向着市场开”的口号,从1993年起,春运开始了13年的火车票涨价制度。1993年广东省尝试进行浮动加价,1994年广东修正了加价不分席别、不分省内省外的简单做法,1995年起浮动票价的范围逐步扩大,2000年允许各铁路局自行控制车票价格是否浮动。2002年,首次铁路价格听证会在北京举行,同意对部分旅客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某种程度上确保了春运火车票涨价的合法性。在这一阶段,春运的总运次已经由1994年的12.2亿、2000年的16.16亿,到2007年的22.5亿。

如此大的运量在给铁路造成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交通部门带来了丰厚的利润。2000年《人民日报》报道铁路系统转变观念在春运中创收,并第一次报道了铁路的客票收入总数。“几大交通部门不仅送客人数、票房收入均破了纪录,春运40天的收入占了全年总收入的1/4多,几大主要交通企业平均增幅达到10%以上。”

春运涨价实际上是借着经济学供需关系的幌子,使农民工群体利益受到了侵犯;随着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铁道部于2007年宣布春运各类旅客列车票价一律不上浮,以后也不再实行票价上浮制度。尽管“火车向着市场开”的垄断造成了恶劣的社会效应﹙黄牛现象、黑市等﹚,但相较于用政策去号召,市场化的思路有利于交通部门提高对民众需求的敏感度,采取各种措施整合运力以及制度创新,是政府与市场机制交流的一个产物。2005年,“实施铁路局直管站段改革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后,全路由4级管理模式转变为3级管理新体制,资源配置更加集中”;2006年,采取列车晚点通报制度;2007年,增加更多的代售点,试点“实名登记”制,试行办理学生返程票,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对春运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1.32008—2012年:技术化治理在2004年制定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铁道部提出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的方针,希望使春运“一票难求”问题能一次性解决,从而催生了从2007年开始的新型动车的大规模引进以及高铁的大规模建设。而此时,春运总运次已由2008年的22.6亿人次达到了2012年的31.1亿人次,铁路运输人次也由1.56亿上升至2.21亿。

从实践经验来说,春运问题远远不是用提高运量的方式可以彻底解决的:“春运是一个社会现象,从运输管理上讲又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春运问题的解决办法应该从寻求技术问题与社会问题的结合点入手。”2008年南方大范围雪灾导致旅客大量滞留,使春运成为一次危机,也“再一次暴露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交通线路布局不合理、民工返乡依然艰难、各级部门处理危机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铁道部和各交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运输系统和售票方式技术化:2009年,广东采取异地候乘的新举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将城际客运系统扩展到更多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同时,将车票的防伪条码变成二维码;2010年,在成都铁路局和广铁集团试点实名制火车票,并增设电话订票线路,启动“移动售票车”,武广高铁作为第一条长途高铁投入春运大潮;2012年,采用互联网购票方式,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车票实名制;而在2013年春运,京沪、京广深、京西、京哈四条长途高铁投入运营,网络购票成为购票主流途径,高铁正在改变中国人的春运。透过春运史,我们可以看到“春运问题”治理模式的变迁。如果说80年代到90年代是一种应付型的“刚性”治理模式,从90年代初相关部门开始试图用一种更加韧性、高效率、主动的治理模式来解决“春运问题”,“市场导向”与“技术治理”应运而生,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治理逐渐成为“春运问题”的主导治理模式,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转型与发展:从市场导向到技术治理

从90年代末至2007年,刚性支配不再是治理春运的主导模式,市场机制被引入铁道运输,相关部门试图以市场导向的政策方式来应对春运,但是并未有效促进春运问题的解决。在2007年以后,春运的治理模式发生了转型与改变,更加强调技术治理:一方面表现为新型专业技术的广泛推广与使用;另一方面是既有行政体制下治理措施的专业化与多样化,而促成其治理模式发生转变的内在动力,在于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与发展下整体治理模式的转向以及公共领域的发展。

1由市场导向转向技术治理

20世纪90年代末以“民工潮”为主的春运给社会各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90年代全国推行市场经济的“发展主义”思潮以及“刚性支配”春运政策的失效,促使相关部门试图用“市场机制”来解决春运问题:在春运期间实行火车票浮动票价,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调节客流,削减客流高峰,这种措施本质上是在用市场运作的逻辑来解决春运这种社会问题。经济人类学家波兰尼用“脱嵌”一词来形容这种运作机制,即原本经济关系是嵌入社会关系的,而现在人们却是用社会的运作从属于市场,社会关系被嵌入到经济体系中。波兰尼认为这种脱嵌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真正的市场社会需要国家在管理市场方面扮演积极的角色。春运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资源与社会结构的时空分布不均,而其中涉及户籍壁垒、城乡二元体制、传统文化观念等一系列更为复杂因素,不是由单纯的市场机制就能调节的。即便引入了市场价格机制,铁路系统仍然是政企不分的行业垄断者,依然无法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从2001年春运全国范围内推行火车票浮动票价至2007年取消火车票涨价,春运期间铁道运输人次仍然以每年平均2%的增速增长,与实施前的增长幅度基本持平,而2006年春运铁路运输人次将近1.5亿,再创历史新高。事实证明,市场机制的引入不仅没有缓解春运压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乘客的利益,“黄牛”问题、“一票难求”等问题集中爆发。2007年起春运火车票不再涨价,标志着这种市场运作为主导的治理措施淡出,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技术治理措施。

“技术治理”目前越来越多地被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研究所提及,它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方面是相关部门通过引入现代技术———如信息技术、行业新技术来提升自己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效能;另一方面是指相关部门的管理手段、管理技术越来越“技术化”、“精细化”、“多样化”。在2007年之后,铁道部门用技术治理作为主要治理模式来对待春运,而这种技术治理是以第一层面为主,即通过引入新型技术来提升治理效果,具体表现为动车车辆技术的引进,高铁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建设与使用,信息技术在铁道管理中的大规模应用;与此同时辅之以第二层面,包括春运工作方案更加精细化与多样化、与网络和舆论的互动的开展、信息的更加透明化。铁道部门的这种技术治理,生发于当前政府部门的“压力型”行政体制与日益强烈“网络抗争型”的市民社会的冲突与互动中,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2技术治理的实质与特征

技术治理的实质是将治理的新技术与新手段引入到科层制中,使其更加高效的完成治理任务,只触及行政体制的工具方面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行政权力运行的布局和机制。铁道部门的技术治理是在现有的行政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又能提高治理效率的治理方案,特别是在当前层层下指标高度动员的“压力型体制”、“网络主导的公共领域”双重压力之下不得不采取的措施。相对于其他部门,铁道部门的技术治理在当前的春运背景下因而也具有自己的独特特征。

﹙1﹚技术治理中以引进新型技术为主,且技术引进频率较高,技术推广速度较快以动车与高铁为例,从2004年起每年至少引进两种动车车型近100列列车,到2012年共购买了880列高速动车涉及16个种类,其动车最高时速从最初的250公里/小时直至380公里/小时;高铁累积通车里程从2008年最初营运的1039公里达到了目前的10034.3公里,每年以近76%的幅度增长;2007年春运15组动车作为动车的处子秀开始在沪宁、沪杭、广深普铁线路试投入运营;2010年春运中武广高铁作为第一条长途高铁投入春运,平均日开行高铁66列;而在2013年春运中仅长途就有京沪、京港、京哈、京西四条投入运营,仅北车集团就准备了460列高速列车供使用①。在近5年,动车与高铁作为技术治理的重要技术手段迅速推广,因而被称之为中国高铁的“”时期。

﹙2﹚技术治理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包罗万象作为第六次铁道大提速的先兆,2007年春运动车开始投入营运,同年7月新型电力机车也投入货运线路,标志着铁道机车开始大规模更新升级;2007年1月无渣轨道技术引入,并以此为基础投入到大规模高铁线路建设中;除了新型硬件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以及一系列“技术化”措施也逐步引进实行。2009年春运铁道部要求各地车站实时显示车票余票状况,做到信息公开;2010年春运在广州、成都等地实行火车票实名制,而2012年春运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火车票实名制,努力促进购票公平;2012年春运相关部门花费巨资建设的网络购票系统投入使用,极大提高了购票效率。综上可以看到,短短的5年间技术治理覆盖了从购买、支付到乘坐、运输的各个环节,整个铁道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在技术治理中愈来愈注重与网络舆论的互动近10年来在我国迅速普及的互联网进一步促进了市民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作为公共舆论的新平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目前的技术治理更加注重与网络舆论的互动,一方面表现为主动应对网络相关争议话题并进行危机公关,比如2009年1月10日“北京站疑似倒票视频”被传上网络,当日即成为网上热门话题,1月13日北京站正式回应此事件,而两天之后的铁道部新闻会,铁道部就此事件向网友道歉②;而2009年春运网络各大论坛热议的“车票实名制”也在2010年春运开始试行;另一方面表现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民众开展互动,例如2012年春运期间继各地方铁路局开通微博之后,“中国铁路”作为铁道部政治宣传部的官方微博亮相新浪微博,在春运期间余票信息、公布重要资讯、并与网友开展互动活动,受到广大网友广泛好评③,主动应对网络舆论并与其积极展开互动已经成为当前技术治理中的重要措施。

3转向技术治理的原因

促成技术治理转向的原因,既来源于宏观背景下中国整体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又来自于网络公共领域发展下整个国家社会关系改变的内在张力。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其动因自90年代起,与铁道部的技术治理变革相应的是整个国家层面上要求将治理信息化、专业化的需求,政府希望通过在保持现有制度和政治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来探索治理模式的转型和变革,以提高治理绩效。而当时以“经济带动社会”治理模式虽极大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但是给社会经济诸领域产生了种种问题和矛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逐渐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治国新理念,试图将经营性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以公共服务为本的治国体系,法制化、规范化、技术化和标准化成为行政建设的主题,在现有制度下政府更加重视治理的效果,技术治理成为不二选择。﹙2﹚“项目管理制”是其内在推力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集中了地方财力,提高了“国家能力”,而1999年的预算改革强化了中央政府财政分配能力促进了“项目制”的形成,2004年以公共服务为本重视治理效果的新型治理体系逐渐形成,“项目制”作为符合这项体系精神被广泛认同并推广到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技术治理中新型技术措施可以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以“项目”的形式推广建设,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高铁,自从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后,一大批“高铁项目”迅速在全国各地上马。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制的产生也是为了迎合中国式政府投资经济的需要,“高铁”等项目的大规模下放,也是国家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3﹚“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加速了技术治理的步伐近10年来互联网在我国迅速普及,据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5.42亿,网络已经成为聚集民意的重要平台,形成了具有话语权的“网络公共领域”①,而网络结社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生活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强国家—弱社会”的现状。而近几年日益严重的春运问题一直成为“网络公共领域”关注的焦点,给铁道部门带来了较大的舆论压力。在这种环境下,政府需要通过技术治理在高效率完成治理目标的同时应对“网络公共领域”带来的压力。总体来讲,实施技术治理的宏观原因可以概括为通过技术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措施在当前新形势下用来调和“权威体制”、“有效治理”与“公共领域”三者之间的矛盾②,而在实践效果上技术治理虽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但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法宝。

总结与反思:对于技术治理的评价

社会学家默顿认为,我们在研究社会模式对社会系统的影响时既要分析它的正功能,又要着重分析它的反功能与潜功能。所谓社会反功能,是指特定形式的行为、观念或组织所产生的一系列特定的结果,它阻碍了特定社会系统定功能的实现;而所谓潜功能,是指产生的一些不为人们所预期及认识到的功能。对于铁道部门近5年大力推行的技术治理,我们既要看到它所产生的正功能,又要看到技术治理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与风险。

1技术治理的效果

﹙1﹚增加了运力,缓解了春运压力以“高铁”为代表的技术治理最显著的效果是增加了运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春运压力。2011年春运是高铁第一次大规模分流,全国累计有8000公里高铁投入运营,以春运压力最大的广铁辖区为例,武广高铁、广珠城际、海南东环和广深城际4条高铁发送旅客达1033万,占广铁总运量的3成以上;到了2012年春运,广铁春运人数比2011年增加了101万,4条高铁客流量依然占到了30%,高铁分流效果明显③;在2013年春运随着京广高铁投入使用,以京沪、京广为骨干线路的中国高铁网络已基本形成,高铁在春运中的效能进一步提升。﹙2﹚提升了服务质量,便利了人们生活铁道部门的技术治理极大地提升了服务质量,改变了以往的春运体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截止到2013年春运,京沪、京广深、京西、京哈4条长途高铁投入运营,从北京到广州由以往最快20个小时缩短至8个小时,京穗实现了朝发夕至,城市之间交通异常方便,省却了以往舟车劳顿时间;同时,高铁列车的舒适性有了较大提高,春运期间坐火车由受罪变成了享受;网络购票以及列车实名制的实施标志着信息技术在全国的大规模应用,列车实名制打击了黄牛党,而日益成为主流购票手段的网络购票极大的便利了购票人群,以往人们在火车站忍受寒冷彻夜排队的景象一去不复返。技术治理改变了以往的春运体验,彰显了时代与社会的进步。

2技术治理中的问题与风险

不可否认,技术治理的投入产生了明显的正效应,但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化过程不仅仅是采用了新颖而复杂的技术,它同样是新技术扎根于组织、重构现有组织的过程,也是以技术治理来与市民社会、商品经济沟通的过程。因此,“中国政府的信息化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在长期的治理过程中进行制度安排的反复调适,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情境”。就春运的技术化而言,自2007年至今已经产生了很多争议,在运用技术治理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增加组织运作的透明度,不断调整技术组织之所以引入技术正是为了应对更复杂的社会环境,但由于铁道部自身的政企不分性质,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垄断性,出现了一系列事件质疑组织运作的合理性,比如订票网站存在诸多问题、拒绝公开售票情况、高价盒饭等。铁道部门需要摆脱以往的行政思维逻辑,对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技术化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充分重视民意、尊重技术和市场规律,更好地运用技术服务于人民,而不是使其所引进的技术受到置疑。﹙2﹚消减由技术化引起的社会负面影响在2012年,电话订票和网络订票的总数已经超过全国售票总数的50%,这意味着技术化治理已有了显著的效果。但与此同时,技术化治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其一,造成了新的不公平,完成一次订票需要经过账号注册、证书下载、信息录入、余票查询、车票预定及网银支付等多个环节,给不懂上网的中老年人、没有网银的普通老百姓造成了技术上的障碍;其二,被高铁问题。由于高铁的大量出现,使得普通民众需要做出更为艰难的选择:在更加“一票难求”的普通列车与票价昂贵的高铁之间作出选择,由民众来负担技术革新的全部成本显然是不合适的。﹙3﹚注意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新的技术必然导致对于技术的破解,其带来的风险性是无法想象的:抢票软件的出现使热门票在数分钟内被抢空,出现利用软件大量倒票的犯罪团伙及新型黄牛。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正如贝克所说的“风险在下层聚集”①,如何使技术能够为大众所运用而不是被极少数人所掌控是使技术发挥其优势的关键。

3回到初衷:技术治理与春运

第5篇

2012年5月18日,北京市召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暨医改工作会议,同日《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同年7月,首批试点单位北京友谊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开始了以“建立法人治理运行机制、试点医药分开、改革医保付费调节机制、创新财政价格补偿机制”为主要任务的公立医院改革。

经管策略转身

据陈勇介绍,改革启动之前,北京市财政对进入改革试点的五家公立医院补偿极少,而且人员经费是根据编制数而制定。挂号费、护理费、手术费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和劳务价值的项目未得到合理的价值体现。在这一情况下,医院获得收入的90%以上靠医院创收,药品、耗材的加成,成为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做大医院经营规模、购置新设备,是医院院长经营的主要策略。

改革之后,政府虽增加了对参与试点公立医院的投入,但这部分资金仍然仅占医院成本的小头,创收仍是医院的头等大事。医药分开以后,药品从医院收入来源转为经营成本;同时,在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未变的情况下,医保实行了总额预付和DRGs相结合的预付模式。

陈勇向与会者分析,在总额预付的情况下,大型设备检查、治疗项目对医院的创收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医院的管理者必须在有限的医保限额内,调整收入结构,做到合理用药、合理诊疗。在他看来,北京市的公立医院改革使得医院经营发生了“十升十降”,从而对医院形成了一系列经营管理上的影响。

第一,公立医院补偿渠道改变。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合理体现得到提升,医院经营由“卖药”转为“卖服务”。

第二,医疗市场的利益格局转变,患者得到实惠、医保支出和医院收益的合理性提升,过度医疗带给药品厂商的不当得利下降。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轻医药负担的同时,也使医保的支出未增加,医院、医保、患者三方实现了利益共赢。

第三,医院经营的理念发生转变。医院对收益的关注度提升,而对收入的关注度则下降。医院更欢迎“看病”的患者,有利于推动分级诊疗,回归大医院应有的功能定位。

第四,医院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合理控制费用和成本的意识得到提升,片面追求医药收入的积极性下降。因此,只有加强精细化管理,合理控制费用、降低药占比、降低成本;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服务效率,医院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

第五,医院绩效考核的标准变了,对服务质量、效率、成本的考核力度提升,对单纯经济收入和服务量的考核力度下降。

第六,医院的社会形象改善。从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看,医院管理的导向更关注服务的质量、效率、效益,不再关注收入指标。从利益取向看,医院管理更注重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和医保的负担,通过节约医保预付总额、降低药占比、增加医事服务费收入,保障医院的收益。

第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得以改变。合理检查、用药、治疗的意识提升,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现象减少。绩效考核指标的调整,改变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第八,药师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合理用药的药学管理职能提升了,增加药品收入的职能下降。补偿渠道的改变、总额预付的压力让利益机制得到调整,临床药学人员的工作重心从药品的保障供应、增加收入,转变为加强临床药学研究和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第九,患者就医行为日趋合理。不同级别医生的医事服务费拉开档次差距后,患者在选择医生就医时,会根据自己病情的需要和承受能力,理性选择是否看专家门诊。

最后,医院管理更关注提高服务质量,医务人员主动提供优质服务的积极性提高,使患者的就医体验改善,对服务的满意度提升,医药负担下降。

隐忧待解

“医药分开是改革重点但不是全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亟待完善。”陈勇表示,对于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应该冷静看待。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通过“平移转换”实现了医药分开,转变了公立医院补偿渠道,但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并未建立。当公立医院补偿只有医疗服务收费和政府财政补助两种渠道后,在人力成本等各项成本支出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医院经营的收支平衡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助。如果政府财政补助能力有限,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调整势在必行。否则目前所达到的平衡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他建议政府部门应尽快理顺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增强医院自主经营的“造血”能力,减少对政府“输血”的依赖。只有这样,公立医院改革才可持续。医药分开的实践证明,只要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未必大幅增加患者和医保的负担。

此外,让陈勇担心的是,医保改革能否适时推进。由于社区控制常见慢病的用药品种不全,零差率药品远远少于“医药分开”试点医院,使大量慢病患者“返流”到试点医院开药。同时,现行的医保总额预付机制比较僵化,若是干多干少总额都固定,势必会挫伤医院节约医保费用的积极性。

因此,他建议医保部门应尽快调整基层社区的报销政策和用药目录,不能把基本药物目录与基层用药目录混淆。并完善总额预付制度设计,使控制医药费用成绩好的医院得到适当的激励。

第6篇

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任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2013年两会期间,关于流动人口管理的议题也受到了普遍关注。

一、当前流动人 口的基本特点

一是总量比重扩大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为261386075人,比2000年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流动人口在国家总人口的比例也呈高速增长趋势,2000年,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10%,而2010年,占将近20%。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外来人口已大大超过了本地常住人口,出现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严重倒挂现象。

二是人员流向广泛化。人口流动主要由内陆、边远地区向沿海、沿江、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并出现流向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态势。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提速,流动人口分布开始形成以东部沿海城市带为重心,以内陆城市群为中轴,以西部中心城市为集聚点的流动人口分布格局;[2]流动人口多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大多在16岁至45岁之间。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员在流动人口中主体地位的不断巩固,“夫妻档”不断增多,家庭化趋势日益明显。

三是流动频率加速化。生存和发展始终是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随着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已遍及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劳动者择业与就业标准明显发生变化,劳动者不仅会考虑工资福利多少,同时,也会考虑环境舒适情况,甚至还会考虑对家人的照顾等方面,人口流动频率明显加速。外来人员流速的加快,给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是主体就业低端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目前大多数流动人员仍在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以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仍是流动人员的主体。流动人口低学历、低技能的素质结构,决定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劳动或知识成分较低的工作,在客观上可能导致被城市所边缘化。加上本地居民不同程度的拒绝、排斥和流入地政府缺乏公平保障,更加削弱了他们对流入地的认同感、责任感。

五是“两头在外”明显化。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地域的转变意味着原提供生存保障的社会支持网的断裂,加大自身的就业低竞争力,使其在城市的生存发展易受威胁,如果缺乏一定的心理疏导和有效的法律保护,极易遭受“人生挫折”。近年各地发生的刑事案件,无论是违法犯罪嫌疑人,还是违法犯罪被侵害对象,流动人口所占比例都在大幅上升,流动人口既是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也是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重点对象。[1]违法犯罪和被侵害对象“两头在外”现象非常明显,而且,主体更加趋向多元。[2]

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必须树立新理念

不同的工作理念有着不同的决策行为,可能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流动人口管理要想在机制建设上取得实效,至少应当树立如下基本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自觉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实现流动人口的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的转变,让流动人口得到更好服务和保障,让外来人员心情更加安逸和舒畅,真正感受到有一种归属感和幸福感,进而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

二是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主动适应社会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同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流动人口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努力实现政府调控与社会协调互联、政府行政与社会自治互补、政府管理与社会调节互动,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强大合力。

三是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克服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防范的倾向,主动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制定引导人口合理流动、有序迁移的政策,统筹协调好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关系,为人口流动迁移创造良好政策和制度环境。主动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全方位了解和掌握流动人口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所愿、所盼,着力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着眼从源头上主动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产生,最大限度实现社会和谐、群众满意。

四是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坚持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改变重管理控制、轻协调协商的传统思维,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努力促进社会动态平衡。改变过去主要靠管、控、压、罚实施管理的习惯思维,更多地学会运用民主方式、群众工作方式、说服教育方式研究解决问题,尽可能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办法化解社会矛盾,促使社会始终处于动态有序、健康运行状态,努力防止因认识、心理等原因引发个人极端事件。

五是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加强法治理念教育,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真正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查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提高流动人口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形成依法办事、守法光荣的社会风尚,引导外来人员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严格把自己的行为限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同时,综合运用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理顺社会情绪,减少社会矛盾。

六是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理念。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健全职责,完善职能,创新管理,认真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切实把握新形势下流动人口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新时期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针对在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逐项进行梳理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解决,做到人力投入到位、技术投入到位,尤其要在柔性化、人性化、精细化、规范化、法制化、高效化服务管理上下工夫,不断提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

三、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

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表现,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在提高认识、更新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

一是源头互动机制。重点要建立劳动用工信息通报机制。劳动需求量大的地方应与主要的劳动力流出地劳动部门互通信息,通过信息网络,让流动的劳动力及时掌握需求地方用工信息,了解各种岗位量化工资,避免进行无谓的外出“旅行”,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人口的盲目流动。建立流动人口信息互通机制。流入地政府职能部门要把流动人口纳入全程管理,建立健全各种信息档案和信息化平台,完善管理制度;流出地要加强对本地流出人员的登记工作,及时将流出人员有关信息通报流入地,尤其要将重点管控对象特别是有社会敌意的重点对象的相关情况及时通报流入地,确保防患未然。建立流入地流出地双向互动机制。流入地要主动与流出地加强联系,通过签订双向服务和管理协议书,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双方不定期联系与沟通制度,做到信息互通、协作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双向服务、双向管理,破解服务缺失、管理缺位、维权困难等难题,共筑社会和谐。

二是地区协作机制。发挥地缘区位优势,推进毗邻、交界地区服务管理联动,形成无缝隙覆盖、无漏洞服务管理的工作格局。重点要建立区域间联系沟通制度,推动流动人口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管理互动、服务互补,解决省际之间、毗邻地区、边界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题,拓展区域协作的覆盖力度,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建立双向考核评估制度,充分利用双向考核、调研、通报等形式,督促各地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坚持依法行政,综合治理流动人口问题,保障区域协作落到实处,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建立协作地区流动人口管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由协作方轮流主办,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成员方流动人口管理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治安管理、劳务协作、维权服务等问题,重点商讨解决区域间落实服务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不衔接、不配套等问题,不断提高协作质量和工作有效性。

三是部门联动机制。流动人口数量庞大,流动性强,群体结构复杂,服务管理工作涉及面广,需要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组织和协调的能力,理顺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系,构建公安、人口计生、劳动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房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流动人口全国服务平台和共享机制,重点明确公安、民政、卫生、教育、劳动、计生、建设、工商等部门的职能要求,定期召开会议,完善信息通报,加强部门沟通,发挥职能作用,严格责任追究,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行融治安防范、矛盾调处、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生育、卫生防疫于一体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业主责任制,把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用工单位、经营业主,形成齐抓共管良好氛围。

四是多元参与机制。各级政府是流动人口管理的重要主体,但并不是唯一主体。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把人口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积极发挥乡镇(街道)基层政权组织和村(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要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的同时,发挥好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有效搭建工作平台,鼓励、支持流动人口参与当地有关活动,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五是属地管理机制。要按照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主管部门,落实责任措施,做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同服务、同管理,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办事”。要逐步建立统一的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重点要建立完整的实有人口信息系统、房屋信息系统、从业信息系统,使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行知去向、动知轨迹,发现得了,服务得好,掌控得住。要结合积极稳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探索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努力实现“以业管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把“社会人”变成“组织人”,把“组织人”变成“社区人”,把“社区人”变成“城市人”,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达到新水平。

六是自治管理机制。要把流动人口全面纳入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把流动人口按实际居住地作为依据,纳入基层社会管理、纳入群众自治工作范围,以村、社区、企业等为单位,充分调动现有资源,建立流动人口临时党团组织,组建流动人口志愿者服务组织,引导流动人口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鼓励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居民自治,探索流动人口有序参加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办法,增强其作为社区成员的意识。通过发挥社区的参与、教育、互助功能,促进流动人口融人社区生活,实现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和谐相处。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外来务工人员相当集中的村居、社区、大型商城、规模企业、工业园区选择具有公众认可度、组织协调能力强、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好的代表组成流动人口管理协会,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确保其在现行政策法律框架内能够有效开展工作。

第7篇

一、坚持实施“产业稳乡”战略。着力打造活力联兴

农业是联兴的基础产业,是民生的根本产业,是发展的关键产业,是稳定的核心产业。要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2021年,农业总产值要实现5,816万元,年均递增6.0%。一是做好调整文章。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抓好“三个调整”。调整“三产三业结构”。粮牧企调整到65:28:7,粮经饲调整到60:35:5。调整种植结构。按照“稳豆加麦增稻扩经济作物”的调整指导思想,到2021年,粮豆薯总产达到3.1亿斤,年均递增6.0%。调整水旱农业结构。水稻是联兴种植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按照全县发展总体规划,利用嫩江、科洛河和抗旱井三大资源,旱改水力争达到6万亩,水稻产量实现6,000万斤。把联兴建成水稻种植专业乡。要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全面完成集体土地确权发证。二是做好产业化基地文章。农业,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依托“互联网+农业”,重点建设“五大基地”。打造麦豆优势生产区,建设联兴村5,000亩以上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大力发展30万亩高蛋白大豆基地、5万亩优质春小麦基地、3.66万亩杂粮基地、1万亩水稻基地。牧业,依托雨润集团祥润食品加工项目,以优源畜牧l展有限公司和沃得利畜牧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建设为契机,强力推进“三基四带五区”建设。突出发展“两牛一猪”生产,着力建设千头奶牛生产基地、万头肉牛生产基地和万头生猪生产基地“三个基地”,打造北部黄牛养殖带,西部生猪养殖带,南部奶牛养殖带,中部家禽养殖带“四大养殖带”,重点建设银河―新革―金山优质肉牛,联兴―振兴―哈什太优质生猪,联兴―合兴―双兴―东宁优质家禽,哈什太―联兴―双兴奶牛。合兴鹿特色养殖五大聚集区,把联兴建设成牧业强乡、生猪养殖专业乡。三是做好专业合作组织文章。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依法规范原有合作社和专业组织,扶持培育新的合作社和专业组织。

二、坚持实施“工业富乡”战略,着力打造实力联兴

工业化是联兴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的关键。围绕加快工业化进程,要重点抓好“三带”建设。一是打造矿产资源开发带。要切实抓好珍珠岩矿深度开发,认真做好扩建、技改工作,到2021年末珍珠岩产量要达到50万吨。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力争珍珠岩矿早日引入投资主体,合作开发建设A级苯板加工厂。抓好金山、新革金矿资源保护。二是打造路边经济展示带。208省道、通乡路具有绝对的经济商机和无限的发展活力。重点规划好省道208沿线“三村七屯”、通乡路“三村六屯”的发展规划和设计,重点在修配、餐饮和商服上下功夫。三是打造生态保护带。重点抓好西部嫩江流域、南部科洛河流域、东部门鲁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切实发挥生态保护、生态屏障重要作用,努力提高生态效益。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国家投资3,954.66万元。建设规模6.95万亩。项目覆盖联兴、合兴、双兴三个村,重点进行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四旁”全面实现绿化。积极争取“十三五”省浸蚀沟治理工程项目,治理好75条水打沟。通过努力,力争把“三带”建成农业观光带、经济示范带、文明展示带、发展成果带。

三、坚持实施“城建塑乡”带动战略。着力打造魅力联兴

城镇化,是全党、全国、全民今后五年工作的重点。经过五年努力,使乡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力争建成全县一流乡镇。一是突出发展定位。打造中心乡,构筑中心村,建设新联兴,是小城镇发展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城乡一体化的总体安排,结合新农村建设,本着建设“滨水之乡”的发展定位,聘请专家对联兴发展进行依法、科学、合理定位。二是突出总体规划。要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度。要构筑以乡直为中心,南部哈什太、西部联兴、北部银河、东部东宁为中心村的建设重点,本着东部矿业区、西部旅游区、南部开发区、北部生态区、中部物流区的格局,全力抓好规划建设。力争2020年末,居民住房砖瓦化率达85%以上。要实施好饮水安全工程。三是要突出发展“幸福联兴”和“九型新村”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要以“九型新村”为载体,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努力建设新革生态保护型、银河交通枢纽型、金山工矿产业型、东宁绿色园区型、双兴冷链物流型、合兴环保产业型、联兴商贸集散型、振兴历史文化型、哈什太旅游景点型等各具特色的村。四是突出村容村貌整洁。采取积极向上争取,借助国家优惠政策,切实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做好哈什太村前屯整体搬迁。抓好“三纵三横”公路网,尤其是“一纵一横”公路升级改造。重点争取抓好通乡路升级改造。抓好振兴――联兴――哈什太――县城公路规划、设计、可研、立项、申报工作。积极推进“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净化、街道绿化、家庭美化”五化工程,重点抓好“两路沿线”村容整洁、植树造林、种花“三项重点工程”。通过市场化运作,强化环卫保洁,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小城镇品位、档次和规模。

四、坚持实施“项目活乡”战略。着力打造惠民联兴

项目。是联兴发展的后发优势。是兴发展的潜力所在,是联兴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着眼陆海丝路经济带重要节点乡镇,围绕对外开放、项目建设、向上争取、招商引资四个重点,切实抓好互联互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抓好两个超亿元项目建设。二是抓好少数民族项目。三是抓好农田水利项目。四是抓好基础设施项目。

五、坚持实施“科教兴乡”战略,着力打造文明联兴

一是推进教育普及化。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入学率、毕业率、升学率要分别达到100%、100%、90%以上。二是卫生发展公众化。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和药品供应服务保障体系,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农民健康指标达到全县平均水平以上。三是要科教普及民生化。要深入开展“七创七提”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创建全省经济强乡,提升联兴在全省晋档升位的能力:积极创建全省卫生文明先进乡。提升联兴知名度、美誉度:积极创建平安先进乡,提升人民的安全感:积极创建文化建设先进乡,提升人民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积极创建双拥模范先进乡,提升军民共建和谐社会水平;积极创建统筹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先进乡,提升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积极创建社会管理创新先进乡,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着力打造幸福乡村。

六、坚持实施“法治立乡”战略,着力打造和谐联兴

一是要完善“五个机制”。不断完善三级联动接访机制、维护群众权益保障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公正廉明的法纪保障机制,大力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民主法治进程和群众自治进程。二是要完善“七个体系”。扎实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构建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扎实推进乡、村、屯、组四级便民利民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防范和打击犯罪的能力:扎实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扎实推进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现安全生产根本性好转:扎实推进网络管理体系建设,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扎实推进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重点抓好非煤矿山、水上交通、道路运输、电力、农机、食品药品安全。三是要完善社会管理。

第8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公共管理专业所培养的是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法律、管理等方面知识以及具备应用该知识的能力,能在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单位或政府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在新常态下,相关用人单位和部门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逐渐精细化,从传统的偏好理论型人才逐渐向实务型人才转变。这一人才需求偏好的转变,直接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当前急需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特征

实践教学是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必要环节①。叶信治指出,大学实践课程具有自主性、专门性、发展性、研究性、生成性、社会性、国际性等特点②。乔兴旺等人分析了经管专业的实践教学特征,指出其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境性、体验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征③。金涛和陈媛也提出了经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系统化、主体社会化和手段信息化的特征④。就公共管理专业而言,其实践课程教学具有如下特征:1.系统性首先,在课程内容方面,以公共部门管理为主线来设置主干实践课程,形成结构合理、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既包括大型综合实践,又包括各分项实践;既有实操性的课程设置,也有示范性的课程设置。其次,在教材教法方面,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学工具、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也是成体系的。针对不同的公共管理事务,实践课程教学需应用有针对性的教学工具,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而相应的实践课程的教学工具、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将形成自洽的体系。2.应用性公共管理专业以为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培养管理人才为目标,因而其实践课程教学以应用性为最高原则,所有的实践教学的教学形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考核、教学手段等等都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宗旨。其应用性在于能够使得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公共部门的管理情境,熟悉公共部门管理的事务流程、管理方法,获得公共部门管理的重要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其应变能力,养成适应公共部门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3.技术性实践课程教学的技术性是指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模拟仿真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模拟包括环境模拟与业务流程模拟。此二者都需要应用特定的技术来实现。如,公共危机管理应急指挥的实践教学,需要模拟相应的指挥流程、指挥机制等,这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4.创新性创新性体现在实践课程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开展创造性的活动机会,能够触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即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地讲授理论,也不再越俎代庖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业务流程模拟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置身其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终形成自己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独特理解。

二、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的滞后性近年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进展明显加快,各部门各机构的改革如火如荼,但由于本科生教学培养计划的编制周期等因素,实践课程教学无法体现政府机构改革的最新成果,从而无论课程设置还是课程内容设计方面,都落后于实践。2.课程设计偏理论性不同于高职院校将学生培养的立足点放在实践技能的培养上,长期以来,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培养中理论教学占据了绝对主要的教学资源,轻视甚至忽视实践课程教学。这一点在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上尤为突出,体现在实践课程学时上就是实践课程占总课时的比重极低,导致学生应用能力差,实践动手能力弱,无法满足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之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教学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为3:1”⑤。3.实践课程设计缺乏针对性与深入性尽管在形式上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包含课程实验、社会调查、现场观摩、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教学方式也包括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但实际上由于公共管理主题繁多,因此实践课程设置容易出现目标不清晰,应用指向不明确的情形。一方面,实践课程教学希望全方位覆盖公共管理;另一方面受师资等方面的限制而不能深入实施,最终导致实践课程流于形式。4.实践课程师资力量缺乏,师资来源单一化从效果上讲,聘请来自于管理一线的政府部门人员从事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是最有效的,但现实是实践课程教学大部分由高校教师来实施,这些教师尽管长期从事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大多缺乏相关的实践知识和经验,甚至部分教师会将实践课程教学当作理论课程来教授。5.实践课程的设备投入不足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普通高校的实践基地建设落后,普遍存在实践器材老旧、实践教学设备缺乏、实践教学软件落后等问题,导致实践课程教学无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基本理念的提出

针对公共管理学科的交叉性、应用性、综合性特点,公共管理专业应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公共管理过程、学习公共管理知识、提高公共管理技能、创新公共管理服务水平。对此,应确立“问题导向、能力本位、实践创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其中,问题导向是实践教育的立足点,能力本位是实践教育的核心,实践创新是实践教育的最终目的。1.问题导向理念即在实践教学中主动聚焦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框架、确立实践教学课程模块、选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做到实践教学活动有的放矢、适应政府部门及其公共管理实践的需求,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2.能力本位理念即从公共管理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按照公共管理岗位能力的需要,明确实践教育培养目标,选择实践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实践教学过程,构建实验、实训、实习循序渐进的公共管理能力训练体系。同时,按照社会需求与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分层次、分模块、分类别地培养学生公共管理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实践创新理念围绕建设创新型政党、创新型政府和创新型社会的要求,通过与政府、行业等部门的合作,跟踪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前沿,创新实践教育观念,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探索现代化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创新性实践项目建设,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一流公共管理人才。

四、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之设计

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政府、行业、社会需求为引领,以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为基础,落实“问题导向、能力本位、实践创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应用“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有机统一的实践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政府部门、基层社区及企事业、行业部门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全面推动公共管理教育创新发展。对此,需从实践课程教学目标和实践课程体系等两个方面来构建科学合理的普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面对公共管理日益增长的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新要求,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以公共问题为立足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创新为最终目的,依据公共管理实践流程,构建“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及其内容,并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基础实践模块、技能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研究创新模块四大实践模块,以提高学生公共管理技能与实践创新能力。1.三分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定位、分阶段的实践课程设计、分类别的实践教学过程。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定位是指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分层次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各种能力,具体包括:①专业认知能力,即对公共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熟悉和了解;②专业应用能力,即行政管理事务、社区管理事务、应急管理事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公共关系等专业技能的操作与应用能力;③专业创新能力,即在公共管理的专业认知能力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研究创新能力。分类别的实践课程设计是指根据能力培养侧重点的不同,分类别设计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包括:①专业基础实践,主要是通过专业基础认知实践和专业基础验证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使学生了解普通逻辑、信息管理、数据处理、政府结构、政府过程、人事行政等基本理论与知识;②专业技能实践,主要是通过专业技能实践和综合实践培养和训练学生公文写作与处理、社区工作实务、行政管理事务等专业技能;③综合实践,主要是通过专业综合模拟和专业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公共政策分析、社区服务、电子政务、政府媒体管理、政府决策模拟等综合专业技能;④研究创新实践,主要是通过推演仿真与实践创新实践培养学生,进行政府流程再造、结构设计和治理创新以及运用知识参与公共管理相关问题研究创新的能力。分阶段的实践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及其个性化特征,分阶段实施实践教学,即①低年级学生开展初级实践教学;②中阶段学生开展中级实践教学;③高年级学生开展高级实践教学。2.三统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统一、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统一。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统一,即与对口的公共管理部门,如政府的行政服务中心等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实践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实现轮训;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即实现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的统一。例如沙盘推演、虚拟政府、虚拟社区等与社区工作实务、行政管理实务等现场实践的课程有机地搭配起来进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的统一,即一方面,通过实践课程教师主持或参与实践教学课题,用理论指导教学,提升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主持或参与创新训练计划、挑战杯、学科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和提升科研创新的能力。3.四模块围绕四个模块来设计实践课程。①基础实践模块。该模块的实践课程主要面向大学一、二年级学生,注重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的均衡发展;②技能实践模块。该模块的实践课程主要面向大学二、三年学生,强调具体分析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走向社会、岗前培训创造条件。③综合实践模块。该模块的实践课程面向大学二、三年学生,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为后续的创新实践打下基础,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④研究创新模块。该模块的实践课程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保障机制的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