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18:01:12
导语:在高中语文上高分的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语文教学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作为独立科,语文教学日臻完善和严密。但伴社会的进步与 发展 ,语文教学在方法段方面越来越显示出迷离性和陈旧感形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缺陷,如同如何使语文课堂“活”起来也成为所有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要“变”
观念是束缚人们行动的枷锁。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首要的就是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一)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在的教学空间狭封闭,教室成了学生唯一的空间,特别住校生,基本上高中语文是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这样狭窄封闭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语文课堂应带向社会延伸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教学中必须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观,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走出学校,迈向社会,以便认识生活,积累写作的材料,提高分析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使训练形式多元化
传统的训练,大多足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此外便是这样或那样的练习册。训练手段单一,训练形式僵化,结果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寡淡。新课程标准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有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皆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训练形式的多元化应是教师探索的方向。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紧扣课堂,抓住课文,在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教学模式要“变”
传统的语文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45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像现象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一年以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目前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了其与新课程理念精神不相符合的一面,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我们的课堂之所以要“变”,那是因为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存在许多弊端,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条化
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中和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设的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课堂教学没有创造,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机械性的劳动,简单的重复活动,有的只是学生的应付与无奈。
(二)模式化
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联系巩固、布置家庭作业),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没有根据课型、学科和学生年龄、年级的不同,清一色地用一种刻板、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来。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行为长期以来凝为刻板的、单调的、不变的模式(端坐、不得插嘴、课前礼貌用语)。研究表明一种行为如果久而久之只是用一种纯粹化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逐渐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而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
(三)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
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语文教学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作为独立科,语文教学日臻完善和严密。但伴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语文教学在方法段方面越来越显示出迷离性和陈旧感形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缺陷,如何使高中语文课堂“活”起来也成为所有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转变教学行为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可是课堂教学的现状却常常令人不满意。如何帮助学生去投入、去发现,引导他们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1、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在的教学空间狭封闭,教室成了学生唯一的空间,特别住校生,基本上高中语文是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这样狭窄封闭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语文课堂应带向社会延伸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教学中必须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观,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走出学校,迈向社会,以便认识生活,积累写作的材料,提高分析能力。
2、以学生为主体,使训练形式多元化。
传统的训练,大多足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此外便是这样或那样的练习册。训练手段单一,训练形式僵化,结果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寡淡。新课程标准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有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皆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训练形式的多元化应是教师探索的方向。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紧扣课堂,抓住课文,在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作演讲,天天训练“说”的能力。这样的训练,每天只占用两三分钟,但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还可利用各种机会开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自编小小说、童话、寓言、自编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精美日记展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这样就将常规的课堂教学跟语文实践活动结合了起来,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还使学生树立起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借助电脑的交互功能,将图、文、声、像等多种教学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大语文课堂的容量和信息量,让现代化技术走进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琵琶行》时,可通过引入着名导演 艺术 家孙道临的配乐朗米实现对学生的“启”。借助多媒体段,让学生渐入诗人所构筑的艺术佳境通过孙先生的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与之谐和的琵琶演奏,从听觉上开启学生审美欲望,启发学生根据诗中的意象产生想象和联想,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获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二、避免课堂冷场
1、根据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及心理特点的实际进行教学。
高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大和加深,抽象思维能力及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着发展,已远远不满足于教材上的现成答案,喜欢深人地思考和探讨各种问题。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的构建开始出现“闭锁心理”,他们已意识到“我”的存在与作用、“我”与外部现实的关系,并开始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非常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在意教师或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在公开场合发言的勇气,掌握学生因为害怕答错而被人取笑的心理。
2、根据班级授课特点的实际进行教学。
班级授课的长处是可使很多人同时受到教育,还可以造成竞争气氛;短处是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基础好的越来越积极,基础差的越来越消极。如课堂提问后思维能力强的抢着说出了答案,思维一般或较差的却还不知其所以然。这样不少学生年复一年的充当陪客,最终对答问也就失去了兴趣,结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根据班级授课特点的实际进行教学,使语文教学处于~种高效状态。
三、让人文关怀走进高中语文课堂
1、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 发展 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高层次需要才是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英国 教育 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廉颇知过改过,坦率真诚,信陵君仁而下士,救人之困,海伦凯勒坚强乐观,积极进取……在教学中,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肃然起敬,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
一.转变教学行为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可是课堂教学的现状却常常令人不满意。如何帮助学生去投人、去发现,引导他们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1.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在的教学空间狭封闭,教室成了学生唯一的空间,特别住校生,基本上高中语文是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这样狭窄封闭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语文课堂应带向社会延伸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教学中必须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观,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走出学校,迈向社会,以便认识生活,积累写作的材料,提高分析能力。
2.以学生为主体,使训练形式多元化。
传统的训练,大多足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此外便是这样或那样的练习册。训练手段单一,训练形式僵化,结果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寡淡。新课程标准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有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皆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训练形式的多元化应是教师探索的方向。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紧扣课堂,抓住课文,在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作演讲,天天训练 “说”的能力。这样的训练,每天只占用两三分钟,但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还可利用各种机会开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自编小小说、童话、寓言、自编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精美日记展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这样就将常规的课堂教学跟语文实践活动结合了起来,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还使学生树立起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借助电脑的交互功能,将图、文、声、像等多种教学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大语文课堂的容量和信息量,让现代化技术走进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琵琶行》时,可通过引入著名导演艺术家孙道临的配乐朗米实现对学生的 “启”。借助多媒体段,让学生渐入诗人所构筑的艺术佳境通过孙先生的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与之谐和的琵琶演奏,从听觉上开启学生审美欲望,启发学生根据诗中的意象产生想象和联想,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获得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二.避免课堂冷场
1.根据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及心理特点的实际进行教学。
高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大和加深,抽象思维能力及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已远远不满足于教材上的现成答案,喜欢深人地思考和探讨各种问题。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的构建开始出现 “闭锁心理”,他们已意识到“我”的存在与作用、 “我”与外部现实的关系,并开始注意自己的 “公众形象”,非常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在意教师或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在公开场合发言的勇气,掌握学生因为害怕答错而被人取笑的心理。
2.根据班级授课特点的实际进行教学。
班级授课的长处是可使很多人同时受到教育,还可以造成竞争气氛;短处是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基础好的越来越积极,基础差的越来越消极。如课堂提问后思维能力强的抢着说出了答案,思维一般或较差的却还不知其所以然。这样不少学生年复一年的充当陪客,最终对答问也就失去了兴趣,结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根据班级授课特点的实际进行教学,使语文教学处于~种高效状态。
三.让人文关怀走进语文课堂
1.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高层次需要才是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 “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廉颇知过改过,坦率真诚,信陵君仁而下士,救人之困,海伦凯勒坚强乐观,积极进取……在教学中,倘能让这些光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会肃然起敬,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
为自学开启学历之门
我认为“在家上学”不是回归传统意义上的“私塾教育”,而是“信息时代”现代教育的必然产物。当今,各种学习资料异常丰富,电脑、网络可以向足不出户的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在家上网学习,不仅有文字、图画,还有语音、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习者提供用之不竭的各种专业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可以避免“按部就班”“填鸭式”“封闭式”的教育弊端,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发掘其天才潜质,实现“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自主学习”,使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走向真正的“开放式”教育。
但目前在中国,无论是升学(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还是就业,没有相应的文凭都会产生障碍。现在“高等自学考试”,算是大学“在家上学”的一种形式吧。但是,也要先交费、注册、编班、听课,累计通过若干门课程考试后,才能取得高自考文凭。可是小学、初中、高中“在家学习”,上哪里去参加“毕业考试”并获取毕业文凭呢?学历是一步一个台阶,没有相应的学历证明,就不能获得更高层次的毕业文凭。所以,在中国,要实现小、初、高、大“在家学习”教育,首先要由政府确立小、初、高“自学考试制度”,设立相关机构并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这等于让“在家学习”成为一种合法的教育方式,政府把这种教育方式制度化、规范化。否则“在家学习”无法实现也无法推行。对“在家上学”的学生,除了在教育制度上给予合法性保障,如允许学生能在需要时办理休学和入学手续,学校方面也需要提供一些教育指导与监督,使受教育者不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能得到提高,也能对“在家上学”起到督促作用。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沈丽萍
前期准备是“在家上学”的必需
对“在家上学”这一现象不能简单地说是赞成或是否定,应该对教育有较高的理解。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不是孩子学习有多优秀,而是孩子是否幸福,是否具有真、善、美的品格。如果孩子长期一个人在家学习,走上社会后就要多一个适应期,这个过程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很能适应,因为孩子小时候的经历会带给他一辈子的影响。所以,在家还是在校教育,要两者权衡取其重。哪个重要哪个先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刀切”本身就不是科学教育。我认为只要有了准备,就可以实施“在家上学”;若没有前期准备,而是打算边学边尝试,孩子就只能是实验品。所以,“在家上学”关键还是要看家长有没有具备条件,如果有条件是可以尝试的,但条件是比较苛刻的。比如家长需要有较高的各科知识水平,能引导孩子学习,为孩子提供较系统的准备,包括知识、引导者自身素质和场所的准备等。准备是否充分,决定了成果的大小;不能离开生活实际,知识技能来自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离开生活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还有孩子自身,这个主体的性格特点也在起主要作用。当然,学习过程可以不必完全按照学校的进度,但是需要一次性准备齐全知识体系,然后就可以根据所学内容随时串联学习。这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在于:“在家学习”以满足学习者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为前提,以兴趣为导向;而不是知识的批发、步伐的统一和强行的灌输。
我觉得当大多数的家长还不具备自己在家教孩子的条件时,可以先学习家庭教育,有效地应对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如果家长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这个工具,也可以避免教育体制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这样家庭的功能与学校的功能都能发挥出高水平,家庭与学校的协同作用发挥好,在经济与人才方面也是一个比在家办学更优化的组合。至少,在不具备“在家上学”条件的情况下,我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特级教师李自生
教育需要环境
我个人不太赞同“在家上学”这种教育形式,因为在家教育不可能取得在校教育的效果。一是家庭的教育资源有限,二是教育是有环境要求的,人是群居动物,脱离群体,对形成健全的人格不利,而与教师、同学在一起,本身就是受教育的机会。在校教育与在家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必然会导致其教育结果的差异。学校教育更趋公益性、大众化;而在家教育的孩子会相对封闭些,加之现在“独生子女病”本来就普遍严重,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家进行教育还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的。
现在的班级教学体制和教学方式方法确实对一些极具个性特征的学生发展不利。所以,现在的学校教育一般都在继续实施大班体制的情形下,加强选修课,加开各种兴趣特长班,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发展需要。我认为,在此基础上,可以借鉴孔子的教育方法,实行导师制。即有同一方面特长或兴趣爱好的同学,在上午上完必修的公共课后,下午组成兴趣班,由专门的导师指导,师生互相讨论,生生互相讨论,互教互学。这样更利于因材施教。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已有实施这一方法的具体体现,即对音、体、美等方面的特长生实行导师制。所以,在此种模式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在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等文化学科方面也采用导师制的模式。因为有些学生就是在学习文化科学方面有特长,能考出高分,不能一说特长就是音、体、美等,不能走到另一个对立面,忽视喜欢文化学科的同学,对他们同样应实施导师制。
山东省胶州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史泽东
差异化、小班额、层次性教学才是方向
无论是学校教育模式,还是以“在家上学”为代表的家庭教育模式,都是教育的工具或是手段。一个人成功了,一批人成才了,这种模式就是成功的。学校教育给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和合格建设者,这是主要的、也是主流的教育模式。“在家上学”针对个体,对家长的要求较高,需要精力、财力、智力、体力的投入,取得成功是不容易的。
面对学校教育模式本身固有的个性缺失和“在家上学”教育模式的现实局限,根据我自己几年教学的体会和理解,我认为现阶段条件下,我们的教育应该朝着差异化、小班额、层次性教学的方向发展。
首先是承认差异化。这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个体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由于学生平时的生活习惯、家庭教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性格等众多因素在学习中都能体现出来,因而造成学业成绩的差异悬殊较大。承认并努力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个体,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其次是教学小班化。虽然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可能每个班级人数会偏少,可其他城市和乡村呢?一个班七八十人的很正常,有的甚至超过了100。一位教师面对100名学生的时候,怎么能奢求他去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呢?现实有利的一面是受教人群总规模在减少;一些地区农村中小学合村并点,进行小班化教学也成为可能。一位教师面对20名学生肯定会比面对100名学生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最后是实施层次化。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决定了教学实践的层次化。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来自学校与教师对学生个体的承认与关注,来自国家选修课程、学校校本课程的差异化设置。比如我们学校响应山东省要求实行的走班制和选课制,走班制的实施是基于学生自主选课的不同要求,再结合教师推荐,进行分层次走班。这样,同班同学上的未必是同样的课。随着学校审定和学生选定的校本课程越来越多,学生选课和走班也将会越来越频繁。
“在家上学”实践者 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江山小学语文教师卢成泽
在家自学不容易,希望得到更多理解
我实践“在家上学”3年,最初做出选择就是基于对孩子的保护,因为学校有难以改变的固定模式:一是教学内容单一,阅读兴趣不能开发;二是作业压力过大,让孩子讨厌学习;三是教师功利心重,竞争压力完全加在学生身上,不能由内而发的学习是无法产生兴趣和动力的根源。我个人认为做出决定让孩子在家上学,首先要与家人达成共识,不然,孩子就会老蹲在“十字路口”不知取舍。除了这一点,还需要勇气、毅力,以及经济条件的支持,更主要的还是要有魄力。这种魄力,源于我是一个体制内教育者的特殊身份,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
我在家教育孩子,首先从古人的“礼”和“德”下手,开始发动得比较慢,但一旦发动之后,就会发现孩子的潜力无穷,我深深受益。个性化的教育,想象力、创造力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孩子真性情流露,人性、善性发展良好,能够完全爱上学习。我现在自己也不断地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了传统文化之后,人的境界不一样,看事情的角度会有所不同,可以帮助自己更合理地做评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一周只用四节课上完体制内所有的课程,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现今我在自己的班级里挤出一点时间进行品德教育,基本上每天给学生读半小时的《孝经》和《弟子规》,我想全县就我一人在默默地做着吧,已经三年了。
现在,“在家上学”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南怀瑾老先生和台湾王财贵推广的“读经”教育;一种是在家学习体制内课程为主,而后加入大人的想法而完善起来的教育。我采取的是两种方式的结合。很多技巧方面,其实教育界的专家已经谈了很多,都是可以参考的,我讲的主要是方向。教育很大、很广,不是一个因一个果就能说明白的,未来孩子所遇到的环境和人、事,随时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所以只讲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室外体验教育也要进行。
目前来说,“在家上学”没有很好的典范,多数都是自办自的,这是很有问题的,而且政府也没有给予很好的指引。教育是应当由教育者来办才好,可如今说起“在家上学”,好像也当流行事件一样来做。只怕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我一直担心的。另外一点,其实“在家上学”也还是需要几个孩子在一起学习的,因为一个孩子是会有压力的。到目前为止,硬件不够、孩子不多等问题都是我们在家自学的客观不足。其实“在家上学”真是无奈之举,因为最好的教育之所理当是学校,但是在学校里,又基本上难以实施个性化教育,所以非常矛盾。这些孩子在家自学的家庭其实都是很不容易的,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理解吧。
“在家上学”实践者 “北京妈妈”翟爱华谈育儿经
我是怎样在家教育孩子们的
我有两个孩子,哥哥与弟弟相差两岁。我们是两年前才决定在家上学,属于主动选择,那时候哥哥读三年级,弟弟刚读一年级。原因有二:一是出于信仰,二是因为我们的理念与现代学校教育有所不同。
孩子在学校都很适应,学习好,教师对孩子也不错,但学校偏重课业,我们不太喜欢。尤其通过我自己的经历,从小到大就读的都是重点学校,在国外的时候发现,我虽然有很多知识,却不能像人家那样热爱生活,无法将知识转变成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我觉得孩子只学知识的话,就会走我以前同样的路。我不是学教育的,当初决定让孩子留在家里上学还是具有很大挑战和压力的。一是孩子在学校能够学到很多中文知识,了解中国文化,接触中国社会;担心在家英文量增大,社会面变窄。二是在学校对孩子社交比较好,后来发现,不是放到一堆人里就叫有社交,他们是有互动,但那种互动并不见得就是正面的互动,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引导。我们想了两年才做出决定。
我希望他们全面发展,不仅会学习,还要会做家务,能从价值观和品格角度得到培养。上学期间他们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教师也顾不过来;但在家中,我可以言传身教。因为在家只面对他们俩,我就可以有空观察他们的各种表现,也就能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问题。一、互动。上学期间,俩人在校与同学相处得都很好,在家里相处时间短也不错,但后来在家上学,他们之间便多了很多摩擦,我能经常看见,给我制造了很多机会可以好好引导和教育他们。二、学习态度。孩子的学校会给前三名发优秀学业奖,但我认为有些孩子可能很努力就是考不好,而有些孩子聪明不认真也能考好,应该只要有进步就更值得鼓励。所以在家里,我的标准就不一样,我要根据他们是否尽力和完成情况来做衡量。三、社交。社交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能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所以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创造孩子与更多人交往的机会,包括每周集中学习、运动,周末外出聚会等,不同于学校环境单一,Homeschool可以接触到不同层次人群,我不担心成人的影响,因为到处都是,反而我在身边能给他们屏蔽一点不良信息,还比较有好处。可能因为活动时比较尽兴,儿子说在家玩的时间反而更长了。四、竞争。家里只要有两个或者更多的孩子,兄弟姐妹之间的争进便很常见,这种争进有时是天性,但很多时候也是家长在“比”;我更注重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只跟自己比较,做到自己的最好,过程中能够做到尽力,对结果释然。
在家教育内容方面有以下几点。一、课程设计。我认为在小学比较重要的是语、数、外,小时候多学语言有好处,所以在家比在学校学的英语更多,他们现在的英文和中文水平差不多能做到拿本书就能读,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学了;跟学校相比,我们增加了科学类的学习和动手的机会,我觉得孩子互动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相处的互动,另一个是学业的互动,就是一起做项目,培养孩子合作动手的能力,因为这个过程非常费时间,我可以想象学校里面真的没有时间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二、授课方式。小学阶段以家长为主,根据自己的特长带课,只有体育课是请专业教师授课,我们都是理工出身,所以数学和科学对他们来说就很容易。家长观点是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集中上课的主要目的是大家聚在一起彼此交流,让孩子互动,展示学会的内容。以后到了初、高中阶段,在集中学习的那一天会一起请教师来进行教课。三、自学管理。在家学习有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对自我时间管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方面我除了参与语文的学习,其他科目采用他们先学后问的方式,我不会主动讲解;时间管理方面,改变刻板的“课表”模式,由他们自己制订每月、每周、每日的学习计划任务量,让他们主动地、以完成任务的方式来自己管理自己。每天的任务固定,他们比较有主动权的是可以决定今天先做数学还是先做语文,这样可能会有动力吧。如果没完成当天任务,那么第二天就只能在家里补作业。四、考核。没有严格的考试,主要通过做练习、听写发现错误,这些错误很能说明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是概念性错误还是粗心大意。如果是概念混淆,我就会跟他再重新温习一遍。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不仅跟他们一起成长,也都非常享受这个过程。未来是让他们返校还是直接考取国外的大学,我的目标还不明确。我看过一些孩子从家返校也很适应、很优秀;如果去国外上学,我还需要了解对中国的Homeschool有没有什么条件限制和对学校成绩的要求。反而对孩子的学习,我有信心。
我现在很希望他们能够接触社会,不是单纯只接触父母的职业。要到大学才有实践机会,我感觉有些晚,一来,在高中阶段对职业与社会有所了解可以有助于未来选择专业和职业,我希望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机会,真正知道自己的兴趣和强项,这样读大学的时候,就跟与他们选择的专业有关。二来,孩子上学也未必就了解社会,需要到实际的环境里面了解怎么工作,怎么与人相处。要有服务意识,不能觉得什么都是别人应该给你做的。平时在家里教给孩子的内容,他们也需要到一个更广的环境里面去实践。
“在家上学”实践者 “北京妈妈”翟爱华的孩子们
谈“在家上学”的实践体会
哥哥(11岁):我感觉在家中学习一是时间比较灵活,在学校中有些科目进度比较快,有些内容老师讲得有些简单,但在家中可以区分重点,好的科目少用些时间,差的科目多用些时间。二是学业成长得比较快,我语文不是很好,就存在一些科目学得多一些,一些科目学得少一些的问题。
在家中,我跟弟弟各自学习,遇到问题会相互讨论解决。我比较喜欢把要做的事情安排出来,然后自己找时间完成,通常是和弟弟尽快做完作业,然后再出去玩。
在学校中天天可以见到同学朋友,在家中见面的机会比较少。我之前不怎么喜欢和别人沟通,所以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还是可以见到朋友的。
以前想过回学校,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学校可以去,所以后来还是留在家中学习。以后有可能要回学校上高中,我计划提前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完成网上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