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就业政策论文

时间:2022-09-12 04:16:07

导语:在就业政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就业政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分包,投包,农业政策。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农业体制的创新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是在巩固的基础上,把小生产变为大生产,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扶持、引导扩大农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走农业产化之路,是当前农村工作重中之重。

一、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在实现形式上表现为生产的专业化,布局的区域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特征是:以市场机制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使三者之间由原来的单纯买卖关系变为以利益为纽带,以契约的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利益一体化。

从制订战略性政策的角度来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农业运行的全过程,其中除农业产品市场化外,特别重要的是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和技术的市场化;二是推进农业运行的高度化。一方面是将传统的低级产业一一粮食种植业降低比重,通过发展其它种植业,用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式,促进农业高度化发展;另一方面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业向第二产业延伸提高其附加值,再则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使大工业技术和"实验室"技术能普遍而有效地运用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三是实现农业运行的有序化,不但使农业生产各部门要有组织性地进行局部的分工与协作,而且还要实现全社会范围内农业资源的有序和有效配置。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业从传统的产品生产演进到商品生产,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经营明显区别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品农业。基于这一认识上的转变,将为政府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注入新的内容。如何实现农业增产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实现农民增收才是我们工作的中心。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市场已经实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农产品短缺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过去一提到农业往往意味着农业生产以产出为首要目标,现在所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必须认识"经营"农业的真实含义,即搞农业生产要与赚钱挂钩;农业不再是过去的"从田头到地头"只求产出不求收益的统购统销的模式,而是要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一直延伸到"餐桌",让农业经营者利用市场机制获得和投资其它产业-样的平均利润。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业,也涵盖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的向产前和产后的延伸。在产业化经营农业的观念下,过去单个的某一种农产品都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或产业体系,整个农业将呈现为众多的各具特色的"链条型经济"格局。积极探索种、养、加相结合,农、工、商综合经营,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竟争力,实现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是制订和实施农业产业政策基本点。

"经营"农业还体现人们对农业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对农业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要求农业功能的多元化,出现了"生态环保农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等新的内容,这就要求农业生产者要实现质的飞跃,不仅要懂得农业生产的"田间管理"而且还要懂得农业的经营管理,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品牌经营意识,讲究市场营销策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要借用工商企业管理的理念,用工商企业的经营之道去经营农业生产,推进农业的企业化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另一种含义是对农业再生产过程的整合,它包括相关各经济利益主体的明确分工和利益的合理分享,这是"利益共同体"的内在要求,最终能使各相关的利益主体都得到保障的同时实现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成本。目前,农业产业经营实现形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行基地化,集约化生产,这种模式是由具体的农产品生产引发和拓展而成的。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上属于这个层次,虽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仍属于起步阶段。"公司十农户","订单农业"多受制于市场开发不力,流通渠道不畅及信用关系脆弱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时有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靠"田头摆卖",小商小贩式地"惨淡经营"。因此,寻找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和配置及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化市场风险,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应成为我国政府农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呼唤政府职能的转变,因而对政府指导和管理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相关政府和法律为各参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制订政策的角度来把握,一是要发挥农民主体精神和首创精神,遵重农民意志,不搞硬性搭配,不搞一刀切,实行自愿、自觉的原则,以典型示范引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农民调整生产要素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二是要加大各级政府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定位的改革力度,从创造"产业化"农业和"经营"农业的良好环境出发,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三是要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培养。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农业生产产品化的观念使农业商业化经营未能获得全社会认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因此,要十分注重发现、培养农业经营人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人才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关于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没有土地规模经营,就没有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朴素而宝贵的经验。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市场取向改革的继续和延伸,必然要求引入新的市场关系。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市场建设尤其为首,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实现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目前我国土地经营大都停留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分包"这一层次上,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地块零散,调整频繁,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没有形成,极大地阻滞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另外,个体农民无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进行农业技术改造,集体组织的弱化难于将分散的劳动集中起来,削弱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后劲。这种分散经营的结果还会引致土地低效率利用,同时也无法满足"大农业"所要求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条件。笔者认为:制订相关并实施有关政策,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分散的土地使用权再次集中,把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转移是当务之急,是我国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性工作。

前提下,平均分包形成的土地使用格局已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稀缺性进一步提高,土地经营格局的相对凝固化使想多耕地的人不能多耕,不想耕地的人又不能不耕;耕地的人不愿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想耕地的人又不愿放弃所承包的土地。这样就不利于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集中,不利于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也不利于农业劳动力进一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平均分包土地只能解决农民基本生活条件问题,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来说存在明显缺陷:(一)、农业粗放经营,规模过小。(二)、出现农户兼业或弃耕现象,土地丢荒,降低土地效率。(三)、国家集体因发展和建设需要征用农村土地十分困难,不利于农村城市化规划与发展,妨碍农村小城镇建设。(四)、土地开发和流转过程中经济利益分配不公。(五)、因征地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活难以保障。为此,把解决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问题作为突破口,改"均田制"为"投包制",实现土地经营从"公平"到"效率"的飞跃,是新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点"。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基本设想是:在不改变原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折价入股,农户土地经营权转换为土地收益权,土地经营从实物形态转换为价值形态,使土地收益和分配股份化,从而保证了农民承包土地的收益。,通过股份合作社(村、镇集体经济实体、农业公司)土地所有权的入股,把所有权同处分权分离开来,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不变,土地处分权在股份合作社里,收益权在农户手中,实现土地"三权"分离,这样使土地可以在股份合作社或更大的范围内集中、流动和合理规划使用,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起点上配置土地资源。农业也就能够由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由小生产转向大市场。

目前,我国正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逐步形成开发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商品基地,对增加土地效益,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农业基地化、专业化生产并非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终结,它仅仅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端,是初级阶段。从土地使用权结构上来看,"基地化"生产,是以农户分散生产为特征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农户进行同一品种、类型的农业产品生产。这种以分散农户做主体的生产模式,必然不能适应灵活地变换农产品种的生产。由于分散经营的模式自身存在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缺陷,农户的利益只能命系于目前单一市场功能的"龙头企业",而这种带有明显"中介"性质的组织和农户之间并未能达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共识,脆弱的信用关系常常因为市场价格变化的不利影响而相互毁约,使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

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广东顺德、南海、东莞等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要高一个层次。这里"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好"、"农业科技投入较大"、"农村信息网建设较快"等。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敢于大胆革除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旧的土地管理体制,建立了加速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的机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顺德、南海在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设中走在全国的最前头,早在1993年便开始了以土地使用权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这项改革在保证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的前提下,改变土地分散经营的格局,从整体上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和利用,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通过向村民配置股权,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换为土地收益权,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地位,明确了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保障了村民承包经营土地的收益权。目前他们在进行"固化资产"改革,就是将村里集体资产、土地量化成为若干股,其中20%为集体股,80%为个人股。集体股所得红利用于村里公益事业各项集体福利,个人股按联产承包责任制或现在可以入股的人数平均分配,股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流通、转让。土地管理权归村、镇股份合作社,股份持有人有投包土地使用权的优先权……。他们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一)、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重组。由于农户土地经营权由分散承包向投标集中招包方式转变,承包期内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有了保障,大规模利用土地成为可能,建设农田"园林化、布局区域化、作业机械化、农艺规范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便有了条件。(二)、由土地资源的重组引发劳动力资源重组。因为推行股份合作制后,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使土地的承包权与经营权从原来不可分割关系转变为可分离关系,为部分有资金有门路的农民放弃对土地的"依恋"提供了条件。他们从被"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一心一意从事第二、三产业,加快了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三)、一部分有技术专长的农民(当地农民、外地农民和外商等)通过投标获得了发展规模农业和"三高"农业所需的"大土地",使"龙头企业"的成长、发育有了根基。因为建立在土地规模经营基础上的龙头企业(即拥有自有土地使用权、拥有自有生产基地的大型农业经营者)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力军,一句话,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终需要"大农场"的建设来奠基。(四)、实行土地"三权分离",改变了原来因人均分包土地,使土地难于集中规划和合理利用的状况,为土地集中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基本上没有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土地在农户之间的调整大都采用行政方式为主。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如果不能实现流转的市场化,那么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定是残缺不全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土地市场化问题的研究,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充分照顾我国农民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农业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用市场化的理念实现土地资源向大型龙头企业、农业公司集中,进而实现农业土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关于龙头企业培育与建设

培育经济实力较强、具有健全销售渠道和较强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农业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化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力量。

"公司十农户"的经营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按照"一体化"农业的要求,全面重新配置资源,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形成农业主导产业和产业开发体系,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目前,在未能形成大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把龙头加工、流通企业建设好不惜为明智之举。农户可根据加工企业对农副产品原料的需求状况来调整自己的种养结构,将自己的生产进程变成产业链上的一个有机环节。这样,通过龙头企业的组织与带动,使众多的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从而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使更多的农产品在深加工中成倍增值,改变我国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包装落后,销售渠道不畅状况具有积极意义。据了解,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在农业产值的三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程度-般都在9O%以上,我国只有2O%一3O%。因此,必须把培育龙头加工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工作来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生产应选择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构建拥有自有农业生产基地的"大农场"才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的根本出路。目前,由于我国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普遍存在组织程度低,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尤其是企业与农户各个环节的联结上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稳定机制,影响了农户追求产业化规模经营发展的动力。因此,政府农业工作机构如何转变职能,创造条件,加快龙头企业尤其是具备市场开拓能力的大型企业建设和规范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外商投资经营的农业开发企业正发挥着重要的带动和龙头作用,这也是我国龙头企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政府应充分认识并制订实施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国际先进农业企业管理人才和吸收先进管理技术。学习外商兴办农业企业的管理经验,积极推行农业企业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商资汛灵活、渠道畅通的优势,,拓宽销售渠道,拓展国内外市场,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同时要突破引进外资只兴办工商实业的传统观念,大力倡导引进外商兴办农业。

培育龙头企业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真正将农业产业化模式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我国政府农业工作重心应放在支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服务上。实施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为农业发展提供诸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技术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等"公共产品"上。特别应避免培育龙头企业时政府农业机构具体介入,因为那样做将违背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要做到"四自主"的最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应清醒地认识到,市场机制的诱导才是企业真正成长、壮大之道。出台引导、扶持政策为的是鼓励农业生产的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使之不断提高和改善农业经济效益,而不是因政策的实施或因政府的硬性捏合,象设立政府工作机关那样"人为造就"龙头企业,最终造成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培育对政府的严重依赖,削弱农业的组织创新能力,并让政府财政背上包袱。

四、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然涉及到土地使用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结构调整。这是农产品市场状况发生变化的结果。目前,我国农业经济所面临的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农产品的供需状况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急剧转变。从市场需求的变化来看,在解决了温饱和进入了小康阶段后,在食品需求当中,增长最快的不是作为原料的初级农产品,而是经过多次加工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消费者的食品支出中归初级农产品生产者的份额日益下降。相反,对肉、禽、蛋、鱼和蔬菜、瓜果类副食品的需求明显增加。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已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明确指示农户缩减或淘汰目前已不受欢迎的传统作物和品种,特别是质量低劣的品种,而开发和扩大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作物或新产品种植成为农业企业家能否在农产品市场中获利的关键。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发生也发生了变化,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诱发农业工资的攀升,随着耕作方式的改变,种植业更多地依赖化肥、农药和农膜等现代物质的投入,由于这些投入品的价格不断上升,使种植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处在最不利的地位,粮食作物中的一些传统品种,尽管受到强有力的行政干预,种植面积仍然大幅度减少,农户们只好被动地应付那种"用最好的土地来生产最不值钱的东西"的政策。与此同时,新的、比较优势产生,使一大批新兴品种和优质品种的开发和引进,农产品结构正在广大农村发生深刻变化,再考虑到"入世"将带来农产品市场的整体开放,有理由认为,这种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将导致全国性农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调整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正好是这一市场格局变化内在要求。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归根结底是实现在新的市场格局中的农业效益和体现农业结构变化中的比较优势。所以,从制定政策的思路上考虑,为保持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就必须把发展效益农业作为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一项基本政策来实施。因为效益农业的实质是农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因而必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变革充分显示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显示了效益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高度一致性,这启示着我们必须为农业的政策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作出努力。因此,各级政府要从提高我国农业整体效益的要求出发,制订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政策,鼓励农户对农业结构作深刻的调整。我国目前调整农业结构最大的困难是在对用地结构的调整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上,系列农业政策中对区域性粮食自给或基本自给目标的追求造成我国农业产出结构调整的范围和灵活性受到限制。如何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适应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广东南海市农村改革试验区资料汇编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商业银行内部调整战略选择

论文摘要:加入WTO,我国银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面对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的国际商业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我国银行业的支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进行内部调整并作出战略选择。

2001年12月1113,我国经过长达15年之久的艰苦贸易谈判,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银行业作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大幅度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国内产业,在未来的3—5年内,将直面冲击,外资银行机构在中国开展银行业务所受的种种限制将逐步缩小。今后,在各项政策调整的基础上,中外银行机构的政策待遇将逐渐“趋同”,外资银行机构也会像国内银行机构那样得到“国民待遇”。由于货币和金融服务都属于标准化的产品,任何银行都难以将其服务与其他的银行区别开来,与一般的工业或商业相比,银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对较小,更易受到外资银行的冲击。如何应对新形势带来的挑战已经迫在眉睫。尽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龙头老大”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自然垄断”,但是,比较国外同类机构,不论在经营方式上还是内部管理体制上都还存在不少差距。为了更好地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既需要对内部现有状况进行调整,以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动态适应;同时也需要运用战略策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调整

(一)内部体制的调整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受国家政策影响大,自主经营相对较弱,其金融安排总体上由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制定。然而,这种特殊的金融安排从本质上不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从而造成了经营机制的呆板和大量的不良资产,整体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评价机构一份有关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报告中指出:“中国金融竞争力大大低于竞争力的综合·

水平,金融方面呈现退步趋势,这与中国银行体系在整体上的垄断性、计划性、非国有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不发达、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不高等具有直接关系。”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全国银行资产的90%,存款的90%,贷款的92%以及营业收入的89%,但税前利润却只占全国银行的47%。由此可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益低下,资产质量不高,并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的国有银行还仅仅充当着国家的出纳,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面临外资银行高效率,高利润的竞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对内部体制进行调整。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特征,是资产所有权和经营使用权的分离。要建立清晰的银行产权制度,最佳的选择就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国有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公司制现代企业。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首先要对各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评估、清产核资,从而使资产主体清晰化、人格化,使他们在经营活动中真正具有内在动力和外在活力。然后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惯例,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形成“三权分立”的相互制约的组织结构体系,确保银行独立的法人地位,实现所有权对经营权的约束与制衡。在具体实施办法上可先将整体资产质量较高,经营管理水平较好的分行包装上市,总行则变为控股公司,全资拥有股份制分行,享受和承担控股者的权利与责任。

(二)服务对象的调整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这种情况使国有商业银行面I临如下问题:1.国有大型企业受政策影响普遍经济效益不高,还贷能力差。国有大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既有经济目标又有社会目标,有时为了达到社会目标会损失部分经济利益,从而造成经济效益低下,还债能力弱。同时在开放国内市场的过程中,国内的许多产业如汽车业、家电业、化工医药、木材、造纸业等都将会面II缶外国产品大量涌入的巨大压力,国有大型企业同样也会面I临资产重组问题,增加国有大银行的呆、坏帐。2.大量优质客户被外资银行吸引。按中国加入世贸的日程表,在加入WTO两年以后我国将取消外资银行在我国境内从事批发业务方面的限制。外资银行在进入初期将主要侧重于批发业务,大量优质客户将被吸引过去。3.从目前趋势看,我国资本市场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许多大型企业将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我国银行业也将面临西方国家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脱媒”现象,优质客户进一步减少。所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改变过去将服务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的做法,大幅度提高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所占的比重。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长远发展来看,也必须在服务对象上进行上述调整。银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整个经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后,银行业务重心也必须随之进行转变。目前中小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中的比重分别为60%和40%,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岗位总数的75%,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应尽快放宽中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等金融服务方面的限制,扶持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个人客户方面,主要是增加个人消费贷款及其他一些中间业务。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住房贷款、消费贷款、家庭理财等需求逐渐增多,国有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的阶层设计出更方便、限制性更小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

(三)金融服务业务的调整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一直以传统的存贷款为主,目前各商业银行的总收入中,利息收入都在80%以上。消费信贷、衍生金属工具、资产证券化、咨询、管理信息等新兴业务不足l5%。而美国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45%,欧洲银行为50%左右。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利率的最终市场化,必将会使存贷款方面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银行利差会不断下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对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服务进行调整,开拓各种金融中间业务。这些中间性业务主要包括结算(结算、信用卡等)、管理(保管、等)、咨询(财务顾问等)及表外业务(担保、承诺、衍生工具交易等)等等。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为了争夺我国国内市场,大量的外资企业、产品不断涌入,同时也会带来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区际、城际金融业务往来增多。国有商业银行利用其经营网点众多的优势,更要加强中间业务的服务,不断提高中间业务的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

按业务的币种分,在外汇业务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基本相同,在业务功能上,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服务品种较小和灵活性较差等方面。如外资银行可以办理非居民个人离岸业务、手续简便的统一授信、异地放贷、利率市场化等,这些国有商业银行都无法做到。虽然差距明显,困难多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程度将进一步增大,银行客户经营行为的国际化趋势大大加深。国内企业向海外拓展业务的同时,要求银行提供国际结算、进出口贸易融资等服务,并要求银行为其提供本外币信贷资金或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由于国内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历史形成的良好信誉关系,在办理外汇业务时,国内企业更倾向于直接从自己的开户国有银行办理,由开户行直接从企业帐户上划转资金买卖外汇。由于具有本土经营优势,国有商业银行在外资银行的优势项目国际结算、外汇打包收款和出口押汇等业务上均不能放松,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不断改善服务的效率与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的银企关系。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如公司业务、零售业务、房地产业务,以及委托、基金托管、清算等。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使国有商业银行失去一些优质客户,影响公司业务的发展。但国有商业银行利用网点众多的优势更易于进行个人金融服务——这项“黄金业务”。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向个人发放一系列消费贷款,面向个人的工资、代收电话费、代付社会养老金等多种项目的中间业务。随着金融业分业经营政策的放开,国有商业银行更需积极开展个人投资理财业务。

(四)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资产负债结构单一,极大地减弱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在负债方式上,

我国商业银行被动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高达80%。在金融市场的主动借款(如发行债券、商业票据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存款人可以随时提取存款,这种负债结构使银行面临着极大的流动性风险。在资产方式上,流动性极低,风险程度较高的贷款资产占全部资产比例的70%左右,高度流动且具有盈利性的证券资产所占比例不到5%,这使银行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平衡,变得十分困难。1997年底美国参加存款、保险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显示,在总资产中,贷款资产占62%,证券资产占23%,在总负债中,存款只占64%,在金融市场主动借款占ll%。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调整。在资产方面,应大幅度增加证券资产所占比重,降低贷款资产和现金资产的比例,实现资产的多元化,在负债方面,应大幅度增加主动借款所占比重,改变单纯依靠被动存款的局面,实现负债的多元化。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由于国内存款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现存的资产负债结构下能够得以继续发展。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以及资本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存款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我国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必须进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多元化调整。

二、面对入世的战略选择

以上论述的主要是在外资银行进入的情况下。对现存状况的调整,从长远发展及目前国际金融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需要实施长远战略计划。

(一)“以客户为中心”战略

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我国金融领域的竞争会日趋白热化,由于银行经营的货币、信用具有同质性,客户的选择性大,要想获得竞争优势,银行必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战略,按客户需要重新设计业务流程。根据客户类别,将本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客户价值创造的营运流程重新组装,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满意程度以较低的成本定制更高的价格,提高商业银行本身的利润率。

在批发业务中,将客户、客户的关系企业和海外机构、当地法人在内看作一个集团,建立以客户为主体的管理体制,银行不再按传统的存款、贷款、外汇业务等进行分工,而是将银行金融服务职能综合化,全面地向客户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在这一体制下,同一客户的所有业务都要集中在往来客户综合管理帐户下进行。这种制度可以形成客户的综合性情报系统,还可为客户提供各种查询、咨询服务。在零售业务中,设立专职销售人员直接与客户单点接触,根据客户个人的财务状况提供理财方案,并把客户具体要求的事情交由辅助人员操办。这样客户在需要多项金融服务时,无需在众多的业务柜台之间来回奔波,而只需与一位专职销售人员单点接触即可,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并获得了很多理财建议,满意程度自然提高。

(二)核心业务规模化战略

核心业务规模化战略即是要求商业银行有效运用自身的核心业务能力,关注于战略环节,使之达到规模经济,而把一般性的业务交给外部服务公司去做。它与银行的多样化经营不同,多样化经营能使商业银行变得“庞大”,但这种“庞大”不会取得规模经济效应。对于多样化经营能使银行分散风险这一点,目前还持怀疑态度。“将十个鸡蛋放在十个蓝子里也许会降低风险,但用两只手拿十个蓝子打碎鸡蛋的风险更大”。银行的核心能力主要是银行的融资能力、产品创新能力、销售能力以及一些独树一帜的服务手段等。这些业务最能体现银行的竞争优势,具有高附加值。一般性业务是具有低附加值的后勤,以及不能体现领先优势的一些信息技术和标准化的业务处理。这一战略避免了银行在精力和财力上的分散,将注意力集中于最核心的业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专业银行转轨而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按照城市、农村、外汇、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分工。但在相当范围内允许业务交叉,并在一定程度上展开竞争。也即在建立初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就各自具有不同的核心业务。目前的重点就是将这些业务规模化。如对城市工商企业的贷款申请受理上,工商银行可设计出低、中、高三个风险类别流程小组,经过初步信用审核以后,对低风险客户可交由低风险流程小组的更为简化、迅速的办法处理;对于中风险客户则按例行的标准化程序办理;对于高风险客户,则须由高风险流程小组附加特殊的处理机制来分析和研究。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使核心业务的处理效率提高,以吸引对此类业务有需求的客户。

(三)建立战略联盟战略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互补资源的国有商业银行,从自身战略出发,通过协议或契约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松散的联合体。由于各银行占有资源的有限性,任何银行总会在一定的时间或一定的领域内受自身拥有资源的束缚。另外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不同,不可能为一个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全部服务。因此,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已不能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组建战略联盟,是国有商业银行面对逐步发展的国际国内金融市场需求的战略选择。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当在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开户客户需要其他银行的业务服务时,其业务可在银行之间相互委托办理。这样做即可提高银行的办事效率,又节约了客户与多家机构打交道的成本。建立战略联盟使国有商业银行更灵活地处理各项业务,当客户需要的服务中有部分为非本银行核心业务时,也能通过与其他银行的合作受理此项目服务,从而扩大了客源。

(四)金融服务电子化战略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不断开放的环境中,与国际接轨,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势必要融入国际金融业的电子化时代,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电子金融服务。

1.建立客户综合服务网络。这种客户综合服务网络包括银行面对众多客户的标准化服务网络和面对单一客户的理财方案服务网络。面对众多客户的标准服务网络是银行在网上提供金融行业信息服务(如金融行业政策、法规、业务办理通知信息、客户帐户往来查询等)和有限定范围的帐户操作服务(如限定范围的账户转账和指定收费单位的简单付费等)。面对单一客户的理财方案服务网络是将单一客户的投资、储蓄、信托等信息加工处理,为客户提出最佳理财方案,并在客户确认后进行操作。

2.建立全球银行间的网络系统。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建立全球银行间的网络系统可加快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速度。另外还能利用国外联盟银行的金融专家系统和计算机系统,实现客户网络制的发展。

3.创建银行内部通信网络。即将搜集保存于文件和活页夹的信息置入一个具有强大搜索功能的电子通道,从而减少组织内部的文件交流,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加为用户服务的时间。

(五)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外资银行抢滩登陆以后,必然要吸纳一批我国的从业人员,它们针对的重点对象是我国商业银行为数不多的人才:优秀的中高级管理者,具有特殊专长的专业技术骨干,以及具有众多客户资源的客户经理。为了留住人才以及从银行的长远发展考虑,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也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观念。人才在商业银行竞争和经营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国有商业银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创造一种强烈的团队精神,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2.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业绩考评体系。改革原有的人事干部管理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科学、全面地考核员工的业绩并与工资、奖金及职务晋升挂钩,使员工具有长久的积极上进的工作热情。

3.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引进外资银行科学的员工培训机制,针对各类员工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培训,重点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和一专多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第3篇

关键词:财务政策财务政策体系财务政策的选择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企业经营国际化及企业合并等经济因素的影响,财务导向的企业管理逐渐成为西方企业管理的新趋势。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大多数公司将逐步进入财务导向型的企业管理阶段。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如何选择财务政策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1企业财务政策的简述

1.1企业财务政策的含义企业财务政策就是指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运用一系列财务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以实现财务目标的策略。它是以企业为财务主体,在宏观财务政策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现实要求所制定或选择的一套自主的财务行动准则。

1.2企业财务政策的特点财务政策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企业财务政策运用的主体是企业;财务政策的运用应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企业财务政策应具有相对稳定性。

2财务政策体系的构建

企业完整的财务政策体系应当包括财务政策战略、财务政策类型和财务政策实施三个部分。

企业财务政策涉及到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政策体系,应当与理财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内容相适应,它能有效地指导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活动,从理财观念上看,尽管管理者应当树立的理财观念很多,但风险观念和信用观念是极具重要的两大基本观念;从理财内容上看,尽管涉及到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股利管理是理财的四项基本内容。据此,企业财务政策的类型应当包括:风险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融资管理政策、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投资管理政策和股利管理政策等六个方面。具体如下:①风险管理政策。②信用管理政策。③融资管理政策。④营运资金管理政策。⑤投资管理政策。⑥股利管理政策。

3财务政策选择遵从的基本前提

3.1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假设:理性选择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条件下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这些约束条件包括法律、政策条令与生产技术条件等社会规范。

3.2政策选择的基本原理:优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经济人在法律制度加以确认和保护的一般规则的约束下,根据利润极大化原则上,生产者可自主做出经济选择与决策。

3.3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企业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从理财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行为规范,它反映着企业理财活动的内在要求。为了财务政策选择的结果,其基本原则应包括: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边际分析原则;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4财务政策类型的选择

4.1风险管理政策的选择风险和报酬是现财行为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对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是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事实证明,不顾及风险,一味地追求过高报酬,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风险管理政策选择的目的不在于一味地追求降低风险,而在于在报酬和风险之间做出恰当的抉择。供选择的风险管理政策类型主要有:回避风险政策;控制风险政策;转移风险政策。

4.2信用管理政策的选择信用管理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宽松的信用管理政策和从紧的信用管理政策两种类型。任何一个信用管理政策均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

4.2.1信用标准政策它是企业评价客户信用等级,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通常以预计的坏账损失率表示。若企业信用标准过高,将会使许多客户因信用品质达不到所设定的标准而被拒于企业商业信用之外;反之,则会使企业冒较大的坏账损失风险和支付较高的收账成本。为了评价、证实和判断客户的信用情况,用以确定对其可否给予商业信用的标准,一般可采取“5C”评估法:客户品质;偿债能力;财务能力;提供的担保品;经济情况。采用以上五项标准,对需要给予商业信用的客户分别进行评价,是保证应收账款安全的必要手段。

4.2.2信用条件政策它是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两个方面。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确定赊销需要采用的最佳信用期,企业采用的信用期越长,赊销的商品就越多,发生的销售收入就越大,取得的利润也可能越大,而且坏账损失也可能越高。其次还要确定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它是为了鼓励客户提前付款所给予的优惠。现金折扣的实施可以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但要发生折扣成本。

4.2.3收账政策它是企业对收回账款所采取的措施。企业对收账政策的制定要宽严适度,若收账政策过于宽松,可能导致客户更加拖欠货款,增加与应收账款投资相关的成本;反之,则可能导致企业失去较多的销售机会,影响公司未来的销售和利润的增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现实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收账政策。我们认为,信用管理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应收账款占用水平;②市场竞争的程度;③公司的销售状况;④客户的信用等级;⑤公司信用制度;⑥公司管理能力。

简单地说,当公司的应收账款占用少,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品销路差,客户信用等级高,信用制度严密以及自身的管理能力强之时,可实行适度宽松的信用政策;反之,则可以实行适度从紧的信用政策。

4.3融资管理政策的选择企业融资管理政策选择的核心问题在于确定一个良好的资本结构。一般而言,融资管理政策的类型有以下几种:仅有普通股的资本结构政策;兼有普通股、优先股的资本结构政策;兼有普通股、优先股与债务资本的资本结构政策。

4.4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选择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必须依靠一种切实可行的、能够有效地考虑风险与报酬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一般来说,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有以下三种类型:中庸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稳健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冒险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以上各类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各有利弊,其中:冒险型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净流动资本最小,风险最大,但其总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稳健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净流动资本最大,风险最小,但其总成本最高,收益最低;中庸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收益与风险则介于二者之间。

4.5投资管理政策的选择企业投资管理政策按性质不同,可划分为稳定型、扩张型、紧缩型政策三种类型。我们认为,企业应根据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情况等为依据,正确选择投资管理政策。在确定投资管理政策时必须考虑以下“三性”原则:第一,从属性原则;第二,指导性原则;第三,风险性原则。

4.6股利管理政策的选择选择科学的股利政策对于保障股东权益,协调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稳定股票价格和维护企业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按股利支付的稳定性划分,企业股利政策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固定股利政策;②固定支付率股利政策;③低正常加额外股利政策;④剩余股利政策。

5结束语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要组织好企业资金运动,确保生产顺畅,又要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确保各方利益要求得到满足进而实施预测、决策、计划、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第4篇

论文摘要:分析了中国移动通信业不同阶段的市场竞争结构,运用博弈论对其竞争行为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中国移动通信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在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移动通信高速增长。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字,中国移动电话用户2003年底已达2.69亿户,截至2005年底,移动通信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93亿户。而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基本上是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竞争主体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虽然现在固话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推出的“准移动”产品——小灵通,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移动市场的竞争,但其所分享的市场份额和用户规模相对小得多,其对移动市场的影响仍可以忽略不计。

了解我国移动通信的市场结构,挖掘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但会有助于推进移动通信的3G时代的到来,而且也会为世界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作贡献。本文运用博弈论原理,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双寡头垄断结构及市场竞争行为进行分析,从而为其培育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确定科学有效的市场结构莫定基础。

1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

我国移动通信企业之间的竞争分别经历了进入期的阻挠博弈、成长期的价格博弈和成熟期的差异化博弈3个阶段。下面分别就这3个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1.1初进入阶段的市场博弈

1994年以后,中国联通进入电信市场打破了原来独家垄断的局面,电信市场上出现了企业竞争,这段时间电信市场上的博弈主要表现为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在位者中国电信总局与弱小的中国联通公司在市场进入与阻挠进入上展开的博弈行为。博弈模型见图1。

这个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即(进入,默许),(不进入,斗争)。由于联通公司由国务院批准成立,进入势在必行。中国电信总局在市场进入博弈中的纳什均衡行为应是默许,但事实上中国电信总局选择的是斗争行为。主要表现在对中国联通公司的市场进入、互联互通实行限制,在号码资源的分配上对联通实行歧视等方面。中国电信总局所以选择(进入,斗争)的博弈行为,其目的显然不只甘于获得纳什均衡下的寡头利润,而是企图以行政措施和不正当竞争手段扼杀联通公司,以期保护垄断利润。这一市场进入未体现纳什均衡的博弈行为一直持续到1998年,联通公司成立3年后,联通的电信业务仍然只限于移动电话和无线电寻呼业务。非正当的市场阻挠,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联通公司的业务发展。

1.2成长期市场博弈

1998年以后,随着信息产业部的成立,企业间的竞争逐渐趋于平等,中国联通公司在政府政策允许下,通过低价策略获得后动优势,迅速扩张市场份额,使得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出现了双寡头垄断的局面。中国联通为了尽快地降低平均成本和收回投资,就通过降价策略来吸引争取更多的用户以尽快提高市场收益,而中国移动为了不失去已有的市场份额和利益,不得不加入降价的行列,由于两个移动通信企业提供的服务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替代性,这就使得它们陷入了不断降价的囚徒困境怪圈。博弈模型见图2。

在该博弈中,移动和联通都有两个可能的策略:降价和不降价。就移动而言,无论联通的选择如何,降价都是它的最优策略。同样联通的最优策略也是降价。因此该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就是(降价,降价),此时移动和联通的收益分别是5和1,行业总收益为6。从上面的博弈矩阵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联通和移动都不降价,那么二者的收益将会是7和3,总收益为1O,显然是帕累托优于纳什均衡。但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就如两个没有条件串供的囚徒一样,双方都清楚地明白,如果双方达成一致,形成协议定价,共同瓜分市场,在双寡头的市场形势下,必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但是,这种协议注定是脆弱的,由于担心会被对方“出卖”,这种协议很快就会被打破。如1999年,山东联通和山东移动为了解决旷日持久的降价大战,于同年l1月签署了带有协议性质的公约,但仅在两个月之后,山东联通对资费进行大调整,山东移动也适时应战,仅存在两个月的协议就这样宣告破产,价格战继续进行。由此可见,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之后,移动和联通仍然会一直采取降价策略,不断地陷入“囚徒困境”。

菩名的伯川德模型指出:只存在有两个企业的伯川德博弈中,如果两者边际成本为常数且相等,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完全替代性即产品是同质的,并且企业考虑的竞争策略是其产品或服务价格而不是其产量,则存在着唯一的纳什均衡,即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企业的利润等于零。在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上,当中国联通的价格下浮幅度恰好能弥补两运营商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时,竞争的均衡结果将导致价格不断下降,最终等于其边际成本。这较好地解释了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上价格竞争的囚徒困境。

1.3成熟期的市场博弈

虽然价格战是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对培育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恶性价格战是得不偿失的,它不仅大大降低了行业利润率,造成国家税收锐减,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而且影响到整个电信产业的健康发展,严重削弱了电信产业未来发展的推动力。要使移动电信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尽可能地逐步摆脱这种轮番降价的囚徒困境,实现企业之间的理性竞争,移动通信运营商应该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转向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出特性以及技术、品牌形象、附加特性和特等来强化产品(服务)特点,增加消费者价值,使得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价格的战略。

伯川德悖论的一个决定性假设是两个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相同的,价格成为用户购买和企业出售的唯一决定变量。解开这一悖论的办法之一是引入产品的差异眭,如果两个企业提供的服务并不是完全具有替代性的,此时消费者面对的是互有差别、多样化的市场细分服务,价格就不再是用户唯一感兴趣的变动系数,还有许多非价格因素。这样的服务差异化就有效地防止了恶性价格竞争。因此要使现在的移动通信企业摆脱这种囚徒困境,必须要提供差异化的互有区别的服务给用户。豪泰林模型指出:均衡价格:平均生产成本+产品的差异量。在平均生产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企业间提供的产品差异越大。均衡价格就越高,从而利润就越大。原因在于产品间的替代性随着差异性增加而降低,企业垄断能力便增强,这样导致竞争越来越弱,从而均衡价格将更接近于垄断价格,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类似于博弈论中的“零和博弈”,仅仅在相互竞争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零和博弈”是一种完全冲突的博弈类型,博弈各方的总得益是一定值,一方所得必是一方的所失。如果考虑到由此带来的低效率及对未来的不利影响等因素,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甚至很可能是“负和博弈”,博弈各方的总得益在减少。差异化战略则属于“正和博弈”,它通过实行差异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创造出新的价值、新的利益,博弈各方的总得益随着市场蛋糕的扩大明显增加。此时的博弈模型见图3。

这个博弈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就是(不降价,不降价),但二者的收益都增加了r,整个行业的收益也增加了2r,整个市场的蛋糕被同时做大了。现在应该是一个差异化战略的时代,没有差异化,就失去了竞争力。实施差异化战略,是移动通信市场螺旋式上升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

2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差异化策略

2.1技术差异

电信是一个技术迅猛发展的行业,采用先进的技术提升网络质量,提供更新更优的服务以适应差异化、多层次的市场需要,不仅能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不易被对手效仿的更加持久的竞争优势,而且能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中国移动在未来的3G时代,通过大量的技术投入获得在某一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其实施差异化营销就会事半功倍。

2.2品牌差异

品牌上的竞争已经成为一个焦点,用户对运营商品牌和服务(产品)品牌的忠诚度成为竞争的核心。好的品牌有助于监督和提高服务产品质量并能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培养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可以减少用户对价格下降的敏感性。要通过主品牌和细分品牌的宣传实现用户对不同品牌价值认知的差异,另外还要积极寻找新的市场,实现准确的品牌定位,才能最终实现差异化策略。超级秘书网

2.3产品差异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两大移动运营商都已经认识到语音业务市场可以开发的资源已经不多了,目前数据业务的需求剧增,成为移动通信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市场发展的方向。移动增值业务和移动数据业务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G网络的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特征将大大拓展移动通信的应用。会促成移动数据业务的大爆发,为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舞台。

2.4细分用户目标市场

第5篇

内容摘要:本文指出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应遵循生态化原则,发挥地区优势,避免地区结构雷同,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河南省产业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目前产业结构总体水平较低,还存在较多问题。

河南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策现状

(一)产业结构政策现状

2006年,河南省结合本地区优势,颁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本省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即: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工业实力,壮大第三产业,提高二、三产业比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2006年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全省“十一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和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发展的产业发展带,提出了中原城市群产业布局的基本架构。

(二)产业组织政策现状

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还是河南省制定的发展规划都体现了对产业组织政策的重视。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百户重点工业企业和50户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河南省鼓励和支持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的意见》、《关于开展全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认定工作的通知》,以及煤化工等七个产业发展规划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省内企业之间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化经营,规范了市场秩序,加快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三)产业技术政策现状

在实施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前提下,河南省也相应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技术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制定相关的产业技术政策推动产业技术进步。颁布了《河南省科技进步条例》、《河南省技术工程实施方案》、《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决定》;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实行优惠和鼓励政策,制定了《河南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开展一批高新技术重点项目,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鼓励技术合作与引进。根据河南省《工商联手、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工作意见》,开展各种形式的展销会、经贸洽谈会,实行经济技术合作和技术引进(赵伶俐,2003),上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河南产业技术的进步。

河南省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绩效分析

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有所上升,产业结构逐步向合理化迈进。但是,总体上产业政策效应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产业结构总体水平较低。河南省自1978年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级化发展。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处于低级水平,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偏高,以2007年为例,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1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也偏高,全国第二产业所占总产值比重为48.6%,而河南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55.2%;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河南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0.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达10%。因此,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压力仍然较大。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河南省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偏大,畜牧业、渔业比重偏低。各业区域化布局不明显,专业化生产水平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在河南省历年农林牧渔的增加值中,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大,牧业、林业增加值远小于农业的增加值,渔业增加值最小,说明该产业内部结构失衡较为严重。

第二产业方面,河南省资源禀赋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采掘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较高,资源型工业的特征比较明显;而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薄弱,高技术产业还难以成为推动河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此外,加工行业处于较低水平,其原料主要为农业产品,而非农业产品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产业结构的发展优化。

第三产业仍以传统型产业如交通运输、仓储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为主,这些行业每年的增加值处于领先地位;金融保险、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服务业缺乏创新,其营销理念、方式、管理水平与国外同行相比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加大。从河南省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见表2)的数据可看出,河南省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自1995以来有所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第一产业,说明河南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投入较大,农业仍处于低水平发展,产业结构总体效益水平低。此外,河南省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很有限,相对劳动生产率甚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在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中,隐形失业逐渐向显性失业转化,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力有限。

产业结构呈现非生态化趋势。近年来,河南省内一些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明关暗保一些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十五”期间,河南全省GDP总量增长了1.7倍,能量消费量增长了1.85倍,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了2.1倍,尤其是在2003年,2004年,河南省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分别达到1.59,1.71。2005年,河南省生产总值达到105352亿元,占全国总量的58%,居全国第5位,但是河南省消耗了全国66%的能源,废水、二氧化碳和烟尘排放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64%和79%,均居全国前列(赵水根,2008)。

河南省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产业政策缺乏地方特色,没有体现出自身竞争优势。由于各地方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优势产业自然不同。这要求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地产业政策时,充分考虑地方特征和地方利益,避免简单模仿,造成经济结构雷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河南省产业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当地资源、产业现状,同周边省份的经济关系等,但由于对自身优势挖掘不够,没有充分凸显特色,重复建设、行为短期化等现象仍然存在。

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力度不够。河南省传统产业由于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一些产品的主体设备和技术严重依赖进口。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与相关的科研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不配套。产学研合作不匹配,尽管政府强调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具体的优惠或鼓励引导措施,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产业政策目标对环境保护重视度有待提高。从长远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在河南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纲要中,政府从省内实际情况出发,在投入方面提出了主要目标: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有效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阶段性成果,这充分体现了《纲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导向。

产业政策体系内缺乏相互配合。在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政府主要是通过国家产业结构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做出规划,而对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重视不够,影响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在今后的产业政策制定中,应充分重视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的作用。

过分依赖行政手段,缺乏相应的经济手段。产业政策的实施应以市场为主导,行政手段为辅。然而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过多依赖行政手段,缺乏必要的奖励与惩罚机制来引导市场行为。这不但不能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还会导致这些企业的盲目扩张的冲动。缺少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不能促使微观主体主动遵守产业政策,产业结构失调的现状难以改变。

政策建议

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河南省在制定本地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河南省的产业优势,在遵循中央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引导本地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使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相辅相成。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动河南省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努力壮大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力量。在产业政策中,明确指出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借助各种媒介,加强政策的宣传工作。完善政策间的配套工作,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科研投入,完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保障政策,制定诸如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等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吸引国内外科技专家、企业家参与科研、生产和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开放、流动、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何芳,2007)。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吸引高校的科研力量到企业中去,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科技人员缺乏的状况。

产业政策制定中遵循生态化原则。河南省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简单指出环境保护的目标,其效果有限,关键是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社会主体自觉保护资源环境。对于高污染行业,规定其排污标准,督促企业建立高效合理的排污设备,另外对于遵守或违背国家规定的,实行奖励或高惩罚措施,促使其自觉遵守规定。

参考文献:

1.吴玉萍,陈彦波.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焦作工学院学报,2004.5

第6篇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且,在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逐年增大,因此,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采用有效的引导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保大学生顺利就业,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的有效对策,以期能够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心理 现状 因素 对策

 

目前,在市鼍赫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①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且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效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时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成为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必要途径。

 

1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

 

1.1就业期望值较高

 

长期以来,大学生都被认为是精英人才,是天之骄子,因此,这种社会意识使得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心理优势,认为与社会青年相比,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所以其就业期望值很高。

 

1.2存在自卑心理

 

虽然与社会青年相比,大学生有文化、有知识,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在求职过程中,很多大学生都深受打击,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工作技能等,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诸多不顺,从而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②这种自卑心理,造成大学生缺乏就业的信心,就业竞争力不足,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1.3具有从众心理

 

在就业过程中,很多大学生没有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未能认真考虑自己的就业需求、就业方向以及适应能力,盲目跟从其他同学的就业方向,从而给自己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4具有焦虑心理

 

应聘是就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应聘过程中,一些大学生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表现,没有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在就业竞争中,一些大学生可能缺乏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产生焦虑心理。③另外,一些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盲目参加招聘会、投简历,并且看到其他已经顺利签约的同学,从而产生焦虑感。

 

1.5具有攀比心理

 

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会有意或无意地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例如,比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如果感觉自己找的工作没有其他同学好,就会放弃自己的工作,这种攀比心理,给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造成不良影响。

 

1.6具有依赖心理

 

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并不急于找工作,而是待在家里,让父母帮忙找工作,希望父母能够花钱、托关系帮助自己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甚至有部分大学生会让父母帮自己投简历找工作,这种强烈的依赖心理,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2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

 

2.1就业形势严峻

 

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再加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适应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④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扩招规模不断增大,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而就业岗位有限,供需之间的矛盾致使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2.2就业观念不合理

 

虽然在原则上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专业,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社会文化制度、就业形势以及家庭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不能自由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专业,从而给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⑤在家庭方面,许多父母可能会以工作稳定、工作地点以及薪资情况等来要求大学生选择工作,在社会方面,受到拜金主义、人情关系等不良影响,许多大学生过度重视薪资待遇、工作条件等,从而导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合理。

 

2.3缺乏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

 

目前,由于受到户口指标、跨区域就业等政策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⑥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来突破以往政策的限制,但是,由于各级地方政府的理解程度和贯彻程度不同,大学生的自由流动存在着诸多问题,进而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2.4自我认识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渐增加,以往的精英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大众教育,而大学生也从过去的“天之骄子”沦为普通劳动者,但是,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许多大学生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种转变,盲目高估自己的身价,过高期待就业条件,没有正确定位就业方向,从而影响到自己的顺利就业和长远发展。

 

3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的有效对策

 

3.1制定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

 

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国家应该根据目前的社会形势,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⑦政府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就业规划,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以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同时,政府应该努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不断增强中西部城市、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大力支持大学生到经济落后地区就业,以缓解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竞争压力。另外,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严厉打击虚假招聘信息,建立良好的就业环境,合理优化配置人才资源,以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3.2积极改革高校专业结构

 

就业形势与高校专业设置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积极与时俱进,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时代性。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校应该立足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结合自身的教学特色、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等,合理O置专业,夯实大学生的理论基础,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实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大学生应该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充分考虑就业形势和发展需求,合理选择职业,以实现自我的长远发展。实践能力较低,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努力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深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准确定位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及时把握就业机会,以确保顺利就业。

 

3.4大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政府应该制定专门的发展策略,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支持,以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⑨同时,大学生应该改变就业观念,努力克服依赖心理、自卑心理,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以实现灵活就业。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