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劳动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时间:2023-09-26 18:01:17

导语:在劳动教育开展的必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劳动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第1篇

所谓爱己,就是从本质上爱自己,就是要对己负责,严于律己,积极向上,有益社会。有益他人,从而真正有益自己,做到自尊、自重、自勉、自信、自强、自立,反对自私、自利、自满、自馁、自毁、自弃。

仅理论上的指导还不行,还须提出一些具体的行为要求,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做到:--爱惜自己的青春,珍惜时间,发愤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

--爱惜自己的心灵,品德高尚,思想进步,心灵纯洁,情操美好,莫让污浊的东西玷污自己的心灵,要用有益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心灵,用美好的行为、美好的追求慰藉自己的心灵。

--爱惜自身的形象,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合度,富有教养,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爱惜自己的容貌,整洁卫生,穿着打扮得体适宜,富有青春气息。

--爱惜自己的身体,注意冷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爱惜自己有益和必要的习惯、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力戒一切不良的习惯和嗜好,有意识地克服自身性格的弱点。如此等等。

第2篇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现状

1.劳技课尚未登上“大雅之堂”,没有开设劳技课的学校还很多。有的学校虽然把劳技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也排上了课程表,但没有确定专、兼职教师,也不要求教师备劳技课,劳技课往往改上数学、语文、英语。

2.家长越俎代庖。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孩子将来能上大学,把孩子必要的包括自我服务性劳动全包下来,个别家长还到学校替学生做值日。为了使孩子将来有出息,大小家务活家长全揽了。

3.劳动委员“地位低”,“劳动红花”贬值。某班班干部选举揭晓,唯劳动委员不愿走马上任。说:“谁不知道,劳动委员属安慰性质,在班委中地位最低。”老李家的独生女亮亮放学后戴着小红花一蹦一跳回到家里,其母上前扯下小红花摔在地上,说:“真是个榆木疙瘩脑袋!人家学习上争第一名,你却只会出笨力。”

4.劳技教育被扭曲,劳动被作为惩罚的手段。有些学校的个别教师,对违纪学生实行劳动体罚。某教师立下班规:哪位同学旷课一天,罚他值日一周;损坏桌凳、玻璃,罚他打扫一周厕所;打架斗殴,罚浇半学期花圃。这种所谓的“劳动教育”,往往使学生错误地把劳动视为“劳动改造”,对劳动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甚至鄙视、厌恶劳动。

二、忽视劳技教育的后果

1.自立能力差。“如今的孩子真懒!”不少家长常为此怨气满腹,但仍“乐为子孙做马牛”,使孩子从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挑吃懒惰的不良习惯,成了生活上的弱者。现在孩子到了十三四岁连叠被子都不会,连内裤、袜子都不洗,连家常便饭都不会做的比比皆是。孩子进了大学还需父母轮流打扫寝室的怪事也屡见不鲜。

2.不尊重劳动人民。工人紧张繁忙八小时,农民面向黄土背朝天。是他们辛勤的汗水,平凡的劳动使我们的衣食住行得以保证。然而有些学生却嫌弃劳动人民,说他们“黑、脏、傻、粗”。某重点高中一位女生,其父和叔父均在矿区工作。“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矿区放假,其叔父、婶母到她家做客,中午吃饭她说啥不肯入座,独自跑到外面的饭馆里吃。晚上看电视,众人正看到热闹处,她上前将电视机关掉。客人走后,她嘟嚷着说:“窝囊废,来这干啥哩?”

第3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051-02

在当代每个人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立志于终身学习才能跟踪社会的发展,才能立足于社会。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开始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终身教育”转变。终身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目前,学校发展的漫长历史已经为人类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家庭教育随着父母教育意识的逐渐提高,也开始从经验逐渐向科学的教育方式过渡;然而,社会教育的发展却相对比较欠缺,在社会教育的发展中,目前在探讨的相对比较规范和富有成效的一种方式就是社区教育,如果说社会教育是一个有机体的成长,那么社区教育就是其中每个成长的细胞,它们的发展对于推进社会教育以至终身教育的实施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因此说,终身教育呼唤社区教育的大力发展。建立符合实际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强化和完善社区教育服务功能,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发展社区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学校与其所属的社区能有效地互动,相互提供资源,实施资源共享是完善教育功能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因此,必须实现学校与社区双向开放、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在社区大力支持教育的同时,学校凭借人才、知识、信息等优势发挥对社区的辐射功能。

一、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范围

社区教育资源包括社区文化资源、社区人力资源和社区物质环境资源。社区文化资源是指社区里长期形成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方语言、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成员的价值观等,是一种无形资源,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来源;社区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社区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群众组织,包括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等,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实施范围和活动水平;社区物质环境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区图书馆、博物馆、高等学校、工厂、部队、商场、信息中心等,能够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学校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资源、学校人力资源、学校物质资源和学校管理资源。社区教育可以直接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出适合社区特点、居民需要的课程内容;学校人力资源是指学校内的教师、专家和学者等,选派中小学得力教师和干部做社区教育的专职工作人员,利用大专院校的专业人才优势,建立由教授、讲师、专家学者组成的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师资库,随时为各类培训提供服务;学校物质资源是指学校内的教育场地、教育设施和教育设备,社区教育可以依托这些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广泛的服务;学校管理资源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思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可以借鉴这些资源提高社区教育的规范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二、学校与社区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有待健全

社区与学校结对共建,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双向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为社区开展各种培训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在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学校工作,并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提供方便。因此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主要就是要实现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但就现实而言,很多学校与社区并未能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共享,造成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巨额浪费,社区教育资源投入的严重不足;学校不能借助于社区内企业作为实训基地而重复投入,企业不能借助于学校的科研设备,培训机构进行技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正规的学历教育在人口逐渐减少下慢慢萎缩,而以转岗、再就业、为提高生活质量与情趣的技能培训则因时空、需在当代每个人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立志于终身学习才能跟踪社会的发展,才能立足于社会。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开始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终身教育”转变。终身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目前,学校发展的漫长历史已经为人类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家庭教育随着父母教育意识的逐渐提高,也开始从经验逐渐向科学的教育方式过渡;然而,社会教育的发展却相对比较欠缺,在社会教育的发展中,目前在探讨的相对比较规范和富有成效的一种方式就是社区教育,如果说社会教育是一个有机体的成长,那么社区教育就是其中每个成长的细胞,它们的发展对于推进社会教育以至终身教育的实施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因此说,终身教育呼唤社区教育的大力发展。建立符合实际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强化和完善社区教育服务功能,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发展社区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学校与其所属的社区能有效地互动,相互提供资源,实施资源共享是完善教育功能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因此,必须实现学校与社区双向开放、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在社区大力支持教育的同时,学校凭借人才、知识、信息等优势发挥对社区的辐射功能。

一、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范围

社区教育资源包括社区文化资源、社区人力资源和社区物质环境资源。社区文化资源是指社区里长期形成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方语言、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成员的价值观等,是一种无形资源,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来源;社区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社区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群众组织,包括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等,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实施范围和活动水平;社区物质环境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区图书馆、博物馆、高等学校、工厂、部队、商场、信息中心等,能够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学校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资源、学校人力资源、学校物质资源和学校管理资源。社区教育可以直接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出适合社区特点、居民需要的课程内容;学校人力资源是指学校内的教师、专家和学者等,选派中小学得力教师和干部做社区教育的专职工作人员,利用大专院校的专业人才优势,建立由教授、讲师、专家学者组成的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师资库,随时为各类培训提供服务;学校物质资源是指学校内的教育场地、教育设施和教育设备,社区教育可以依托这些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广泛的服务;学校管理资源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思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可以借鉴这些资源提高社区教育的规范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二、学校与社区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有待健全

社区与学校结对共建,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双向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为社区开展各种培训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在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学校工作,并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提供方便。因此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主要就是要实现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但就现实而言,很多学校与社区并未能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共享,造成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巨额浪费,社区教育资源投入的严重不足;学校不能借助于社区内企业作为实训基地而重复投入,企业不能借助于学校的科研设备,培训机构进行技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正规的学历教育在人口逐渐减少下慢慢萎缩,而以转岗、再就业、为提高生活质量与情趣的技能培训则因时空、需求的变化而无人顾及。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关部门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区教育在内容上仍为传统的时政宣传、普法、计划生育、营养卫生、文体活动等;在教育手段上,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很少,社区教育资源管理、师资保障等没有相应的制度与措施。这些同样是其他地区在进行社区建设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责任、利益不明晰导致资源共享的积极性不高,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无法突破资源的专属性。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一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有一些学校比较愿意接受资源共享的理念,想向社区开放学校教育资源,但由于存在经费、安全事故以及双方责任协调困难等顾虑,所以资源共享迈出的步伐不大。

三、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

发展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乡村城镇化,家庭现代化的逐步实现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人们吸收知识的途径亦超越书本,超越课堂。学校在青少年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正日趋减弱。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多方位、多角度地汲取知识,以改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社会也要求学校打破围墙,将教育对象延伸到校园之外的机关、工厂、部队等。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走社区化的道路,而教育社区化的前提是人们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社区教育的新观念。

1.社区教育必然要占用教育资源,但无需过多的额外投入,更不必独立设置社区学院,它应在职业学校、高职院校的基础上拓展其社区教育的功能下实施,它可以与学校、企业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共享实现社区教育低成本扩张与发展。学校的培训、教育功能,企业的就业、实习功能、社区人力资源、安居乐业功能的结合,在政府的牵桥搭线、政策引导、经费保障下实现多方共赢。

社区中存在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与作用是学校自身无法实现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对学生最具实效、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在与社区互动与构建中,挖掘社区教育优势,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同时,良好的社区环境,浓郁的教育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2.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发挥学校师资优势,定期对社区居民开办各种培训班。如可利用电脑房开办电脑学习班,向社区居民传授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知识;利用体育馆或运动场开办健身培训班,给居民提高强身健体的场所和正确方法;为社区提供教室开办各种劳动技术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等等,这样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也达到了让居民终身学习的目的,为提高全民素质作出了实绩。

基于学校、社区整合的社区学院老师一部分可来自于学校的讲师团,一部分可来自于企业的工程师,还可以来自于社区的自愿者。通过有偿讲学、无偿服务满足老师物质,尊重、关爱、荣耀等精神需要,实现社区教育、实训、成长三结合的目标,通过整合后的人际资源更有效地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促进学校、企业、社区的合作。

3.以高等院校(并发挥其社区学院的作用)为联系纽带,将其置身于社区环境中,探讨信息网的作用、建立与运作,将政府的政策引导,招商选资与高校学生的创业,职高学生的就业有机结合,通过学校、企业、社区资源整合共享的合作模式,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图书、计算机网络、科研设备、甚至是师资,人际关系资源)、学校优雅的环境,将高校与各界各业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中心城市的联络、辐射中心,从而启动、拉动、驱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区建设。

由社区和学校双方的资源共享整合而发展成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教育机构,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时空分布的局限性,致力于为每一个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以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体现了政府对社区居民的人文关怀、对纳税人的回馈,同时也提供了全体居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更满足了居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了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针对社区教育的功能、社区居民的需求、实践的需要,研究教育资源的配置、课程的编制、教学实施的研究,教育资源的配置应从高效节约的角度探讨学校、企业、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互利互惠,实现多方共赢,也是构建和谐教育、服务社会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金单.教育资源与社区资源共享机制探讨[J].教育纵横,2007,(3).

[3]李立纲.城市居民社区资源共享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1,(5).

第4篇

关键词: 德育实践 活动内容 多样化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德育实践又是学生道德生成的基础,离开了德育实践,学生的品德修养就不可能得到情感支持,很难纳入学生的情感价值体系,无法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素养。因此要以少先队组织为主体,以少先队阵地建设为依托,与少先队大队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推出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突出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的特色,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爱国主义教育,注重民族精神培养。

结合每学期开学典礼、新生入校军训、重大节庆日、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影片放映时机,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弘扬民族精神。

二、集体主义教育,注重合作意识培养。

集体主义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处理社会、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强化学生的奉献精神和集体意识。学校利用班(队)会活动、春季越野、夏秋两季运动会、冬季拔河比赛,落实班主任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职责,确定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加大表彰和宣传力度,及时总结交流,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强化合作意识,发扬奉献精神。

三、日常养成教育,内化自我道德修养。

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手抄报等载体,全面宣传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开展“我为校园增光彩”、“丢掉的是垃圾,捡起的是品质”、“课间我文明”等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从学习、纪律、仪表、卫生等方面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的自主管理制度化、自觉化、经常化,从而有效保障学生自我道德修养的提升。

四、法制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常年聘任校外兼职法制副校长,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法制宣传报告会,培养师生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当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能有效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每学期进行两次安全应急疏散和消防灭火演练,提高师生自救、防火的自我保护能力;确定全校安全教育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到(离)校交通安全,课(间)外活动安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五、心理健康教育,直面儿童心理问题。

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进城务工子女的流动,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突出,而洁净舒适的校园环境,优雅健康的人文环境,能给学生良好的心理暗示。学校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写读书笔记、办校报、设置心理咨询室、开设图书阅览室、悬挂校风校训和名人名言等活动,让学生内心产生“我有三个家:家庭、学校和祖国”的心理共鸣,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之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和道德感染,在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六、感恩环保教育,道德洗礼回馈社会。

我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泉相报”的训诫,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善待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校结合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植树节”和“国际环境日”等节日,开展感恩系列活动,从中感受亲情的温暖,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活动中识恩、知恩,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引导学生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回报。还可以让学生回归田野,亲近自然与之和谐相处,再次穿越心灵,在鸟语花香中陶冶性情,力求从内心深处自发产生对美好自然的向往。班主任要结合学校活动,想方设法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恩情和超越自我,提高学生的道德情商。

七、自信自强教育,重塑自我超越梦想。

罗素说:“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缺乏爱的地方,孩子的品格和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一个人的成功是离不开鼓励和赞美的,赏识性评价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肯定,一种爱的教育。赏识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特别是后进生,没有了鼓励和赞美,他们会在精神上产生失落感,适时地给予鼓励和赞美,能使他们重新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和渴望成功的激情。谁都不能否认“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和“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事实。因此教师组织的每一个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自我激励,运用理想、信念、榜样的力量,开阔学生的视野,触动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提供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内在动力,使他们自信豁达,自强不息。

八、课堂教学渗透,学科优势润物无声。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有力保证。教师首先要发掘教材的德育教育点,充分驾驭教材,领悟育人的真谛,发挥学科优势,注重德育渗透的生动性和主动性。事实证明,课堂中伴随优美的音乐,生动的讲解,和谐的互动,平等的对话,悠远的联想,德育教育总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以实现。把整体育人视为教学的总目的,把教学过程视为德育教育的全过程,课堂教学必将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载体。

第5篇

1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必要性

与高校、高职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有所不同的是,初中、小学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并不是针对就业,而是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情感和职业理想,培养学生职业倾向、职业意识及初步职业技能的教育。从促进中小学生成长角度,在基础教育中推进职业启蒙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强调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并不是倡导学生的过早分流,也不是刻意地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职业技能,通过感受行业文化、进行职业体验、开展校本培训等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哪些职业以及这些职业的相关要求是什么,并让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发现和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为未来的专业或职业选择奠定基础,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建构起新的桥梁。而各职业学校则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特色校园文化等优质教学资源,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开展各类专题讲座、体验活动、在线课程等,提高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共同深入推进职业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现阶段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瓶颈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并不能说完全没有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根据国家规定,我国劳动教育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涵盖了职业训练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但是家长及学生对于课程并不重视。学生对职业内容的了解往往来源于身边直系亲属所从事的职业,并且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及初中阶段后,不论是学生家庭还是学生本人都将全部精力集中于如何提升学习成绩,缺少关注职业教育的兴趣,缺少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对职业情感的培育,使得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自身的兴趣和特长不明确,对不同职业的理解也较为片面,没有一个端正负责的职业态度。如何合理引导学生、家长对职业启蒙教育产生兴趣并引起重视,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切实开展好职业启蒙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职业的初步认识,是体现义务教育全面发展观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将从课本中习得的间接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掌握、使用先进的技能,提高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中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挑战来自课程设计和师资。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主要还是以升学为主要目的,学校也没有专门从事研究职业启蒙教育的老师以及系统性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重视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纲要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式做了归纳,主要有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制作设计活动(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但是,《纲要》对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推荐主题的说明相对还是较为笼统,对于不同年级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不同侧重点和要求并没有清晰、详尽的阐述,不利于形成系统性的课程设计。同时,目前小学、初中的老师大多毕业于师范学校,自身教育学背景过硬,但是缺乏对相关行业、职业、企事业单位的深度了解,自身对于不同职业的了解的不全面造成了他们在课程设计、开发上的瓶颈,而鼓励老师们积极下企业下临床,并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以及讲授,急需更加合适的人选一起协作开发。

3五年制高职校参与义务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可行性

初中、小学要真正落实和推进职业启蒙教育,必须依靠社会和各行各业的支持。要扎实推进职业启蒙教育,首先要有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设立相应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其次是需要一批了解行业发展方向、熟悉相关职业特点和内涵、有教学能力的职业启蒙教育师资;第三,需要有适合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场地和场所。综上所述,五年制高职校参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原因分析如下:

3.1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分析

结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能力有所不同,我们对职业启蒙教育对应的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主要是让他们了解这些职业是做什么的,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其兴趣爱好,通过简单的劳动培养其初步的职业态度与习惯;学生在小学中高年级及初中则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促使他们将兴趣爱好与社会职业相联系,初步设计自己未来理想的职业类型和岗位类别,并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五年制高职专业课教师与初中、小学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根据职业启蒙教育所处的阶段及其所培养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标,设计和完善相对应的课程设计。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的理论,进行系统性的"螺旋式课程"设计,即把某些相关、专业群的职业特点、要求,转化或编写成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去教给那些具有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例如,关于药学相关职业,高中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屠呦呦和青蒿素》的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初中阶段我们可以做一些基础实验,如叶绿素的提取;小学高年级可以带领学生辨析中草药,制作植物标本,根据不同年龄层学生特点开设难度螺旋上升式的课程,从而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等方面的系统性职业启蒙教育。

3.2授课师资的可行性分析

五年制高职一贯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所谓双师型教师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在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称,具有一定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五年制高职的双师型教师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共同开发课程,不断提高职业启蒙教育的专业性、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五年制高职是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的,通过共同开发课程,有助于五年制高职的专业课教师了解当前初中学生的学习现状与知识储备程度,同时也能动态了解现阶段义务教育中相关课程的重点、难点,有助于进行高职课程与初中课程的合理衔接,使得专业课不会因为出现知识储备的空缺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3.3教学场地的可行性分析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对于职业启蒙教育有《找个岗位去体验》、《职业调查与体验》、《走进社会实践基地》等项目,但目前相当多的岗位因为安全、保密、距离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不适合学生进行参观体验,例如医院的手术室、制药企业的生产车间等,影响了职业启蒙教育的开展效果。而五年制高职的实训基地(中心)、展示体验中心等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甚至效果更优。五年制高职的实验实训室本就是为教学、实操所设,更适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此进行一些简单、安全性高的职业体验,同时仿真设备、软件等也更适合示教,使学生们对相关的职业和岗位产生直观、清晰的体验。通过全国职业教育周等活动,向社会开放校园,邀请小学、初中学生及其家长进校园,不仅有利于提高五年制高职的知名度,同时也能让中小学学生和家长对于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有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使学生和家长在升学填报志愿时更加理性、全面的进行分析和衡量。

4利用综合实践课程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探索

第6篇

关键词 电力 人力资源 动态 管理

在进入21世纪,新经济引发的变革正冲击着各行各业,并深刻影响着组织系统的每一个环节,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 在新经济体制下,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作用日益强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上, 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确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激励机制。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所谓“以人为中心”就是要把人作为所有资源中最重要最能动的特殊资源,传统人事管理基本上都属行政事务性的工作,活动范围有限,员工缺乏压力和动力,市场观念淡漠,管理方式简单。因此,必须要以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动态管理体系。工作岗位常换常新,人员组合不断变化,业绩考核,能力测评,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共同商讨个人发展培训计划,给员工提供相应的绩效待遇,构成动态管理的全过程。

一、当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基本现状

电力企业作为国企中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虽然拥有不可比拟的人力资源优势,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薄弱

一是个别单位、部门的领导,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短期行为突出;二是还没形成比较完善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三是人才流动没有形成机制,人才流失难以遏制;四是职工培训不够系统,针对性、实效性较差;五是经营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训、选拔、使用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2、多头管理,资源分割

用工制度中严重地存在着全民身份职工与集体身份职工、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管理分别属于全民与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党的组织部门和行政劳资部门管理,人为地限制了人力资源的自我发展空间,使企业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3、员工流动不畅,人才难尽其用

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职工上岗后基本上是一“上”定终身,劳动力基本没有自由支配其劳动的权力,员工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等学用不对口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不合理,人员比例失调,以及压制人才、闲置人才等不合理现象,在此情况下,要使职工的积极性得以较好地发挥是不可能的。

4、以岗位配置为目标,缺乏对员工的跟踪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把主要目标放在岗位人员配置上,只要完成生产经营所需劳动力的配置,就万事大吉了;至于跟踪考核分析所投入的劳动力是否适应岗位需要、是否人尽其用,根本无暇顾及。这种仍停滞在人事管理层面的“以事为中心”的管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是围绕如何管理员工而开展工作,不是从进一步开发员工的能力,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及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下功夫,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以上这些问题,在电力企业普遍存在,导致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缺乏活力和人才浪费或流失。尤其在市场冲击面前,一方面将很难引进高层次人才,且内部高层次人才会流失;另一方面部分简单劳动岗位的人员却难以流动,无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根本性的优化。

(二)面临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后,更为激烈的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众多跨国公司的涌入必然为国内企业包括电力企业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而跨国公司拥有的强大经济实力,对人才将更具吸引力。这就对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电力企业要更新观念、着眼未来,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2、管理理念亟待更新

众多的跨国公司在输出资本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念,他们强调以人为本,把人力资源当作客户服务,使之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个人奋斗、业绩第一,强调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公平竞争和发展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电力企业不尽快转变机制,提高认识,加强和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必将会逐渐出现人才流失,失去人才优势。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动态管理模式

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种是作业性的,另一种是战略性的。所谓作业性项目指的是考勤、绩效考评、薪资福利等行政性和总务性的工作。而战略性项目包括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执行,员工的教育、培训、生涯规划,组织发展规划和为业务发展开发、留住人才等等,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背景下,电力行业独一无二的垄断地位,使电力成了"皇帝的女儿",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固步自封,无活真正激活人力资源,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因此建立起一套新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势在必行,推行系统的动态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的重要途径。

(一)动态管理的动因分析

第一,人的心理活动特征。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而获得适应每一层次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欲望是无限多的。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从事与自己的爱好、能力、抱负相称的职业,这会有比较满意的成就感、实现感和发展感,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是劳动者展现个人才能,挖掘个人潜能的心理需求。这正是动态管理不衰竭的动力源泉。

第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人才是否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看他所供职的企业或部门,能否为他提供施展才能、得到晋升机会,获得大于风险的收益几个方面。但传统的管理方式制约了人才的快速发展。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稳定,往往把员工像铆钉死在一个岗位上,从而使员工失去激情和积极性。动态管理就是要把有关的人力资源配置到最需要,最有效益,最能发挥其作用的环节中去。

第三,外部环境的多变性。首先,任何企业都处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而这外部大环境的各种因素均处于不断地变化和运动状态。企业所处环境中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一系列因素的变化,都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也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其次,改革开放形势、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向市场经济机制过渡的时期,使这种变化更加剧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员被死死地束缚在企业内,除自然减员和极少数调动外,人员数量无多大变化,尽管结构不甚合理,但在不讲效率的条件下,人们似乎没有优化结构的动力,仅仅是单纯使用人事管理,而没有提高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但在市场机制情况下则完全不同,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合理的配置,所以企业的倒闭、新企业的诞生则会司空见惯,而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人才的大量流动也会习以为常。为保证企业的效率,内部也必然要进行人员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这种调整必须要有一套相适应的机制来维持,进行人力资源的动态化管理则是其中必要的手段。

由此可见,人力资源动态管理包含各种各样动机的综合系统,主要取决于人、工作、外部环境,由于在不同时期人的要求不同、工作不同、外部环境也不同,人、工作、外部环境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应该是动态的、灵活的系统,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整体的发挥。

(二)电力企业实行人力资源动态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各个行业的国企都进行产业化调整,进行减人增效,近几年我国电力行业也进行较大的调整,但由于人员过多,管理落后导致企业内部普遍存在人浮于事,“换汤不换药”,这不仅在经济上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管理上增加内耗,降低企业工作效率,将使企业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在如今电力企业改革势在必行的情况下,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机制中生存,必须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竞争力,所谓人力资源竞争力指的是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而形成的特有的竞争能力。为此,在挖掘已有人力资源潜力的同时,还要通过建立起一套机制来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作为技能与知识“承载者”的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机制的基础,电力企业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核心机制,其关键就是要在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方面进行创新,一是搭建公平竞争的用工平台,目的是竞聘上岗、优化结构,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二是要实现工资增长由行政决定向市场决定转变,由被动约束向市场引导、协商制衡的主动约束转变;三是要实现员工的收入增长与企业效益的提高相联系,与劳动力市场价格的调节相联系;四是要形成按业绩和贡献分配的“正向激励”机制,合理拉开各类人员工资收入差距,使收入向责任大、贡献大、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倾斜,不断改善和提高员工在收入上的公正感和满意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总之,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只有流动起来,才是一个能动的系统,才更有生命力,在流动中才能够合理配置,因此,企业内部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人力资源动态管理的主要内容

实施人力资源动态管理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上岗靠竞争、收入凭贡献、职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动态管理”的核心机制。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为实现人力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建立和完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分配有效激励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动态管理的主要内容。动态管理就是在动态中使用和管理好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促进用人机制市场化

首先,必须打破传统的身份制度,封存全民所有制员工与集体所有制员工档案身份,从而实现员工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现企业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这有利于抬建公平竞争的用工平台。

其次,在定员、定编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设置岗位,建立岗位竞争机制,员工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竞聘上岗,在岗位聘任上所有员工实行统一管理,按岗位规范的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坚持开展竞争上岗和岗上竞争。竞争上岗:即岗位是固定的,人员是动态的。业绩好的,才干高的,可逐步被聘用到较高的岗位;业绩差的要降到相对低的岗位,直至被精简淘汰。促使每个员工努力工作,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能升到更高的岗位。岗上竞争:为激励员工在岗位上勤奋工作、多做贡献,除设定升岗目标外,依据员工综合业绩考评,奖优罚劣。这样通过正负激励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竞聘上岗,能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担重任,让素质欠佳的员工经受锻炼,继续提高素质,有利于增强职工的紧迫感、求知欲和创新意识,激励员工在本职岗位上发挥最佳效能。除此以外,还可以对一些岗位进行定期轮岗制度。

最后,要建立起内部人才市场,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内部人才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作用主要有:一是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再利用,优化现有人才结构;二是引进和补充高素质人才,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形成内部人员的合理流动,降低企业流动成本;四是畅通人员流出渠道,如强化退休制度、实行内部离岗退养、鼓励员工自谋职业、依法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等。建立内部人才市场还可以为企业和各类人才提供提供人才流动、人力资源开发、人事代事及其他社会化的服务。人员的流动要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作,通过流动或转换人员,达到激活企业人才资源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要处理好社会人才市场与电力内部人才市场相互接轨的问题,最终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样就形成了岗位动态管理,员工合理流动和自主择业,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双向选择的人力资源动态管理新机制,最终实现人适其位、人尽其才、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用人制度,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实行全员绩效评价,促进管理方式科学化

绩效考核是进行人力资源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源头和核心,没有考核就难以激励员工,而且它对企业理念、员工的观念和行为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是正确的人事决策的前提和依据。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分层绩效考核制度,对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员工实施行之有效的考核,正确评价员工的业绩,为员工工资调整、职务变更提供依据;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同时通过绩效考核让员工明白自己的优势、不足和努力方向,引入自我评价体系,协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从工作中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员工成才。

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员工岗位动态管理的核心,通过对在岗职工进行岗位动态考核,就可依据考核结果实行内部淘汰办法,对不胜任工作的人员,企业可对其进行转岗或培训。这样,员工就会把压力变成动力,把力量集中到努力提高工作,提高工作绩效上来,思想一转天地宽,从而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懒汉思想,真正实现了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3、实行全员终身培训,促进人才结构多元化

进行人力资源动态管理,其中主要的一环就是对员工进行终身培训,推行和完善培训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动态管理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

所谓终身培训(终身教育),是指人们一生中自始至终不断进行的教育活动的总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推动下,技术的寿命周期缩短,电力又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电力企业要获得产品特异性或增加产品附加值的优势,就要成为学习型企业,拥有知识型员工,通过培训,盘活现有的人力资源,实现“在岗、转岗、上岗”的人力资源动态管理,要开展以岗位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加快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训,优化人才结构,激励员工爱岗敬业成才。企业同时要关爱员工自身发展,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创造条件使员工展现自身价值。

(四)实行动态人力资源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思想观念要转变

人力资源动态管理打破了传统的只单纯依靠人事管理的方式,观念上由把职工看作是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进化到把他们看作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从而要尽量满足员工们的需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动态管理不仅激活企业的人力资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员工和企业相得益彰。

为此,要克服人力资源管理无足轻重的思想,真正把它和企业的命运联系起来;克服人力资源管理是部门工作的思想,形成企业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克服人力资源管理是低层次管理和软任务的思想,真正把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当作是企业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作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必须抓紧抓好的重要工作,切实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高度。

2、竞争意识要增强

作为电力企业,应摒弃“独生子”的优越感,而要增强竞争风险意识。目前,我国企业的竞争平台已由国内上升到国际,必将引起更大规模的人才争夺。电力企业要更新观念、着眼未来,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上, 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确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激励机制。

在建立动态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特别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如有的企业,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角度考虑,实行岗位竞聘,结果,聘出一大堆大小经理,形成了“有人不干事,有事没人干,干事就聘临时工”的怪圈。如此这样,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怎么能调动起来,可想而知,这样的企业又怎么能去参与市场竞争呢?

3、政策配套要跟进

一种好的管理手段,不仅仅需要科学的方法,而且还必须要有制度的约束力和权威性,否则就成了口头文章了。建立起一套相应的政策,不仅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也是强化人力资源动态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政策的环境影响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动态管理才能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三、结束语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如何用活用好这笔财富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前途,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将成为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困此,我们要树立人力资源第一的观念,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维持企业经济发展活力,使企业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维立:《任职资格也应实行“动态管理”》,载《人事劳动教育工作》,2000第7期。

第7篇

关键词:家庭消费;伦理教育;可持续性消费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16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人们主要消费场所的家庭也会在全球化浪潮中接受丰富的、先进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同时,也必将面临着许多道德选择的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与否将关系到个人、家庭、社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家庭自身应该承担起责任,树立健康消费观念、制定合理的消费策略、规范家庭成员的消费行为,使我们每个家庭在物欲横流、各种非理性的个性化理念与价值观充斥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真正做到理性消费,真正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一、加强家庭消费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加强消费教育,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既是长远大事,也是当务之急。日本学者小林实早就提出:“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贤明的消费者。今后在政策观点上要重视充实消费者教育,开展培育有良心的消费者运动”,“日本产业之所以能够从经营指导思想重视产品质量,是由于日本的消费者,特别是战后提高了教育水平的日本妇女具有识别商品的眼力”。[1]很多国家,特别是美、日等国,半个世纪以来,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消费教育体系,纳入各级学校教育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国近一二十年来,国民消费教育,已成为近几年全社会尤其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有些省市虽然搞了一些消费教育,但从全国来说,还没有建立比较完整的消费教育体系,还没有转变为政府行为,把它纳入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之中,列入学校计划之中。而对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筹划消费教育还未予以充分重视。著名学者卢嘉瑞认为:“所谓消费教育,是指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全体国民传授消费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和维权意识,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2]。按照卢嘉瑞教授的理论,家庭消费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六有”的消费者:有消费经济学常识;有科学的正确的消费观念;有科学的消费知识、技能和方法;有文明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有个人和群体的消费行为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有能动的、强烈的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家庭消费教育是国民消费教育的重头戏。实施国民消费教育要考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培育家庭形成一种文明、健康消费观念和行为,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家庭消费伦理教育的内容

家庭消费教育的内容很广,覆盖面比较宽。但从总的来说,属于文化方面的教育,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方面的教育,具体包括消费观和消费道德教育、商品知识和消费知识以及消费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同时根据不同的家庭成员对象,确定主要内容和侧重点。

1.消费价值观和消费道德教育。价值观、消费观和消费道德,是家庭消费教育的极重要的内容。张梦霞教授曾在她的专著《女性价值观与购买行为》中,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它构建了人的信仰和态度,并指导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指导着个体行动和态度,是个体态度和行为的导向仪,并直接指挥着个体决策系统。由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一种直接反映人的需求、欲望、物质和精神利益追求的特殊而具体行为,消费者对其购买行为的价值感知和判断会受到价值观这种思维定式的影响[3]。比如,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价值观、道家文化价值观与佛家文化价值观为例,研究证明,消费者的儒家文化价值观特征越显著,越倾向于选择象征性消费模式(也称炫耀性消费);道家价值观越显著,就越倾向于选择绿色消费模式;而佛家价值观越显著就越倾向于选择实用性消费方式。由此可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家庭成员正确的、适度、科学的消费观念是家庭消费教育的核心。

2.商品知识与消费知识方面的教育。在当代,商品和劳务丰富多彩,特别是有些商品科技含量高。加之伪劣假冒,充斥市场,如果不具备丰富的现代商品知识和消费知识,就难以在商品的海洋中,选择自己最需要、效用最大化商品,更难以抉择其于社会的道德立场,甚至可能上当受骗。为此,家庭消费教育还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现代商品和劳务知识以及如何正确制定家庭消费方针的教育。让每个家庭在进行消费决策之前了解:商品和劳务是否对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有影响,对凡是有害于家庭成员健康的消费产品一概排斥,比如烟酒、黄色庸俗消费项目等;商品与劳务是否符合绿色消费原则,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对一切会破坏生态的消费品予以排斥。

3.消费政策和消费法规的教育。市场经济是消费者的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如果不懂消费政策、法律、法规,就会影响自己的消费行为,甚至会影响消费质量的提高,造成一些非法的消费行为。有些甚至在消费的过程中,明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也无法切实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有些服务性行业,误导消费者进行一些不良甚至非法消费,消费者常常是不知如何应对。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人员的非法消费行为是与他们法律知识的匮乏分不开的。因此,在开展家庭消费教育时,适当地向广大家庭宣传国家现时期的消费政策,以及消费法律与消费法规是十分必要的。

4.根据不同的家庭以及不同的家庭成员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家庭消费心理和行为受收入差别、文化程度、传统习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因此,各个家庭不仅存在共性,而且也会存在各自的特性。家庭消费教育应该特别注意家庭的共性和特性,以及不同家庭成员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特点,制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式。

三、家庭消费伦理教育的领域和渠道

如何把家庭消费教育的上述内容传授给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这些经验主要有:政府高度重视,如美国:用行政法规强化消费教育,如日本:将消费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开设消费教育的专门课程。日本是最初提出学校消费者教育重要性的国家,其次还有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消费教育研究和消费教育工作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差距还比较大。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发达的国家吸取有益的经验,拓展家庭消费教育的领域,多渠道的开展家庭消费教育。

1.家庭自觉开展消费伦理教育。家庭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再加上家庭中的一种特殊的亲情关系,更利于家庭消费教育收到成效。家庭的消费决策者除了自身应有科学合理消费的观念与行为之外,更负有对家庭成员进行随时的消费教育的义务。这就要求,作为家庭消费决策的家长,首先要做到率先垂范,杜绝一切不良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如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主义、“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的盲目攀比心理,以及黄赌毒等一些不法消费行为,做到节俭与合理消费相结合。其次,对家庭其他成员、特别是年轻一代进行及时的健康消费教育,采取措施纠正存在的不良消费倾向。同时对子女进行劳动教育,节俭教育,以及金钱观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合理消费,形成一种良好的家风,既有利于家庭成员健康人格的塑造,对社会的风气也会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2.学校有计划地对青少年开展消费伦理教育。根据零点调查集团的一项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家庭消费的许多领域,孩子对于家庭消费项目的购买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这家调查公司的研究人员还根据近年对城市少年儿童状况的若干调查结果,对当前青少年个人的消费能力的持续增长与少年儿童对家庭消费影响力比重相对偏高提出警告:随着三人之家群体已构成中国城市家庭的稳定形态,对独生子女的家庭约束机制尚不成熟,经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的中青年群体的家长群体可用于家庭活动时间的减少,少年儿童对家庭消费决策的高影响力会形成新形式的非理性化消费[4]。这批对家庭消费决策具有高影响力的青少年们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把家庭消费教育延伸到学校,显得异常迫切。相当数量的学生的消费行为已经处于一种不良状态,盲目消费、过度消费甚至进行一些有害消费。从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来看,因比吃比穿、讲享受、讲排场而发生的侵财案件,占到了80%以上。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伦理教育,培养学生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品质,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学校教育是提高消费者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它能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教育。学校教育应该成为中国宣传消费观念、培养消费道德的主体。学校不仅应该提供基本的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向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宣传正确的消费观念,包括节俭消费、健康消费理念、绿色消费理念以及理财知识等。

3.社会消费教育。社会消费教育是指运用各种社会力量开展家庭消费知识的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式进行:以各级消协组成全国性消费教育网络,在维护消费者权益、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的同时,向人们倡导一种正确积极的消费理念。其次,大众传媒是进行消费道德教育最持久、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形式,利用各种传媒如电视台、电台、书籍、报刊及各种文艺形式经常性的开展家庭消费教育,或通过一些典型人物的报道,或通过一些理财专家的讲座形式,向社会受众传达科学合理的消费文化。

参考文献:

[1] [日]小林实.东亚产业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39.

[2] 卢嘉瑞,田学斌.论国民消费教育[J].消费经济,1999,(5).

第8篇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1-197-02

如今人类社会日趋进步,针对各类罪犯的刑罚理念也开始逐渐更新。根据理性划分的方式,可以把刑罚发展的形态分成如下四个阶段:复仇时期、威慑时期、博爱时期和科学时期。现阶段国内正值科学时期中的探索期,监禁类刑罚也逐步过渡到非监禁类刑罚,典型如社区矫正。刑罚的逐渐进步不仅带有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而且更加理性化。

一、 社区矫正未成年犯的必要性

在国内对未成年犯开展社区矫正前,矫正未成年犯罪者往往择取监禁的方式,即将未成年犯罪者送入管教所进行矫正。如今国际刑罚执行手段不断更新,国内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等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大家的刑罚观念也开始发生巨大转变,逐步由曾经的“以惩罚为主”过渡到现阶段“以预防为主”的观念,而刑罚的执行方式也有以监禁为主渐渐转变为非监禁刑罚和监禁刑罚结合的执行方式。将社区矫正积极开展既能够让行刑方式更加社会化且更加高效,又能够保护未成年人,具体而言对未成年人采用社区矫正方式优势如下:

(一) 有效克服监禁类刑罚的缺点

在开展社区矫正试验之前,我国已经意识到未成年犯较为特殊并据此建立少管所等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然而少年犯们大多不成熟,很多犯罪源自外界影响,控制行为的能力和生活经验都不足,如仅仅将这些人送入少年管教所进行接近军事化的、较为严格的行为矫正,很容易忽视少年犯的心理因素而导致效果适得其反。而对未成年犯采用社区矫正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这类问题,让他们在社区和其他健康成长的少年进行正常相处,让他们逐步观察并习得良好的处事方法,进而转变自身行为模式,并且还能够减轻其心理负担,使其轻松完成改造,还能避免其交不良朋友,再次犯罪的几率显著降低。

(二) 与未成年人的犯罪特点相符合

很多未成年罪犯年龄比较小,今后还有很长的人生道路要走,如仅仅将惩罚作为目的对其进行关押,当他们接受刑罚之后如难以适应社会容易再次犯罪。社区矫正的方式,能够创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用教育的手段感化其心灵,并开展针对性工作消除其犯罪动因,进而避免未成年犯再次犯罪。

(三) 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相符合

很多未成年人正值青春期,这些人与孩子相比差异明显,已经形成自我意识、精力充沛、朝气蓬勃且有较强的冒险精神。由于家庭因素影响、外部的不良信息逐渐渗透及交友混乱,部分人做出了犯罪行为,没有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进行社区矫正既能增强其社会经验又能转化其犯罪心理,促使这些孩子们早日回归社会。

(四) 提供适合的环境供未成年罪犯改造

社区有着与主流价值观念相符的文化氛围,能够积极清除对未成年犯造成不良影响的社会亚文化,能够使其不良行为得到全方位的矫正,将未成年人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现阶段针对未成年犯进行社区矫正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很多未成年犯有着较强的反抗意识

很多未成年犯正由青少年阶段向成年阶段逐步过渡,这段时期其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独立性、自觉性与主动性均有所提高,这些人希望独立并获得尊重,会对父母的管教产生抗拒心理,也会抗拒其他权威部门的约束。因此,在社区环境内管教未成年人有一定的困难性,如果经验不足、教育措施不到位,采用命令及强迫的手段对其进行教育,少年犯的叛逆心理会影响教育效果。

(二)未成年犯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未成年犯的“改造性”和“可塑性”往往较强,基于这样的特点,在判决这些罪犯时也往往将其宽大处理,或者通过社区矫正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造。因为国家对这些犯人常常特殊照顾,其易产生被纵容的不良心理,而且这些人精力充沛,富有活力,喜欢冒险及尝试新事物,如果不能较好地管理社区矫正机构,他们很可能再度犯罪。

(三)未成年犯的需要进行更多社会交往

相关研究指出,滥交朋友很容易导致犯罪,未成年犯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很容易与不良少年结成帮派,受各类不良文化的影响,而造成违法行为的出现。进行矫正时,因为这些人和其他人差异较大,难以与其他人交往,这样便导致这些未成年犯常常只与类似于他们的人交往,导致新的犯罪行为出现。

(四)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约束更少

很多未成年犯对父母的约束非常叛逆,对学校教育比较逃避且我行我素、完全凭感觉做事,没有成年罪犯在事业、单位和婚姻等因素的制约。如果没有建立较好的社区矫正机构,社区监督工作没有做到位,他们很容易再次做出危险的事情。

三、社会工作理念及方法在未成年犯矫治中的运用

(一)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初探

在针对社区内的未成年犯进行矫正时,开展社会工作需要充足的理论支持。当有了良好的理论指导,对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才容易取得较好效果。社区矫正中应用的典型理论如认知行为治疗法、心理社会治疗法、以任务为中心的治疗模式、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干预模式以及现实治疗法等,各类社会工作模式既可以综合不同思潮的各类取向,还能够与社会工作本身的追求相符合,矫正模式不再单一,与以往相比有了质的改善。

(二)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运用

进行社区矫正时积极采用社会工作的手段有助于其社会功能的恢复,让其尽早回归社会,社区矫正的人本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社区矫正刚性、强制性的特点进行了弥补,能够给未成年犯提供较好的社会关怀。现阶段在国内,行政机关及司法部门仍然为对未成年犯进行社区矫正的主体,监督社区未成年犯时,如果被监督人没有服从管理甚至再次犯罪,只能让公安部门进行惩罚,这样的处理手段过于行政化,没有重视生活环境的变化、罪犯心理的辅导,强制性、命令式管理只能让未成年人更加叛逆。

社会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理念即为认定各人有各人的尊严与价值,无论犯罪者怎样,都需要获得尊重。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及社会实际,笔者认为,社会工作有着如下专业价值:接纳、敬业、自决、对人的尊敬及个别化教育。这是社会工作人员在对人的服务与帮助中坚持的信念,他们认为所有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所有人均遇到过困难、犯过错误,只要采取良好的措施便能够较好地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生活。可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对其给予足够的支持及理解,承认其错误行为与性格缺点的同时,注重与其友善交流、平等商量,择取适宜的手段来改正。当社区工作人员对未成年犯给予更多的人性关怀时,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社会的接纳及身边的温暖,利于其更好地完善自己。

(三)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的步骤与具体运用方式

1.矫正的基本步骤:

首先,要对矫正对象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如其父母关系、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情况及受教育情况等。接着,要系统地分析矫正对象存在的问题,如自卑、缺乏自我认同感等心理表现;攻击性强、好斗等行为特点;在人际关系方面如开朗、内向等特征;除此之外还要系统地分析矫正对象的行为变化情况,如案发前活泼开朗案发后沉默寡言等。然后,分析矫正对象在自身及环境方面的优点,如善于表达、愿意理解新事物及有亲人的支持等。最后,为矫正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矫正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并实施矫正计划,和矫正对象的家人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对矫正对象进行法律教育、心理疏导等,还可以带领矫正对象参加植树等公益活动,使其融入社会从而避免其重新犯罪。

2.具体运用方式介绍:

其一,直接社会工作方法。典型如个案社会工作法、小组社会工作以及社区社会工作。个案工作直接服务于个人,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服务于案主,在帮助案主的同时鼓励案主自我帮助。社区矫正并非单纯监督及教育待矫正对象,而是兼有继续教育、刑事制裁等功能,因此个别化矫正工作的实行十分重要且必要。例如,某社区对案主进行社区矫正时,根据不同人性格特点制定不同的矫正方案,对于案发前攻击性强的,要积极进行心理治疗,帮助其合理对待自己的情绪;对于自卑感强的,鼓励其在做事中找回自信。小组工作也被称作团体工作,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社区服务,可以设置特定规则制度、模仿特定环境影响组内成员,在活动的参与中让未成年犯更有生活热情和自信心,引导他们约束自己行为、勇于展现自己,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社区社会工作体现在有机地结合社会资源和社区资源,让社区文化氛围得到改善,使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利于整个社区的进步。

第9篇

[关键词]产教结合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马铮(1980- ),男,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职业教育。(天津 30041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重大招标课题“政府主导下的贵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有效途径与政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20-03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1.研究目的。当前,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是职业教育向其本质的回归,构建产学一体、校企一体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运行方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核心。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与经济和产业密切结合,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分析、对比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运行过程中围绕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建立的法律、政策和实施办法。从政策和体制的视角,对比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和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背景、过程、作用、方式、运行机制及成果,总结各国的共同经验,指导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实施校企合作的进程。

2.研究假设。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对本国经济增长贡献巨大,职业教育体系具备较强的系统性,其运作模式获得了本国相关方面的认可,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制完善,职业教育的理念更新快,并且形成了典型的职业教育模式,其基本特征是职业教育与经济和产业融合以及校企合作办学,共同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产学一体、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这种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国家法律和相关制度的支撑。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产学一体,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非常成熟并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已经成为了世界其他国家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仅在我国,截至2012年1月,以这三个国家的职业教育为主题词的学术论文数量达到了4500余篇(“中国知网”相关搜索结果)。

3.相关概念。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都是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二者是一致的。其中,产教结合是宏观和中观层面的战略,是一种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科技研发与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有机结合的职业教育体制。“产”泛指产业(行业)内各个相关部门或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及其一切生产活动,“教”指教育体系,包括教育体系中各部分,即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及其教育教学活动。产教结合是指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整个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相结合,教育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处于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职业教育系统与各产业界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各个行业的职业教育如何建设、如何发展、如何培养人才应以各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校企合作是微观层面的方法和形式,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即在企业部门和职业教育学校之间、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之间建立极为密切的联系,利用学校与企业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

1.在基本理论方面。职业教育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发展模式是欧洲传统行会制度、学徒制度适应社会教育需求的必然产物。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和国家在这方面的理论认识比较深入,以学者福斯特(Philip J. Foster)的观点为其典型代表。福斯特积极倡导“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综合福斯特在20世纪60~80年代的观点,职业教育中存在着“浪费”问题。产生“浪费”的原因包括:一是就业市场不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才;二是市场需要这类人才,但他们学非所用,即工作职位与所学专业无关;三是市场需要这类人才,但由于职业前景和职业报酬上原因,职业教育毕业生选择了一些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但所相关的职业,在职的职员中有许多这样的职教毕业生。福斯特指出:“职业教育的受训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他认为,应该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职业学校的发展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实际发展相联系,须改革课程形式,在职业学校中多设工读交替的“三明治”课程和一些具有实效的短期课程;实践课尽量在企业内进行,尽力缩小正规学校职教与实际工作情景之间的距离,职业教育和培训必须逐渐从学校本位走向产学合作。福斯特的观点体现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院校、专家学者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理论共识。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以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围绕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这一发展模式,全面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2.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法律保障。第一,德国。德国发展职业教育非常注重法律制度建设,从1969年后陆续颁布了相关法律,形成了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其内容丰富、涵盖广发、可操作性强。根据德国《基本法》,校内教育依照各州的《学校法》规定实施,企业教育依照联邦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手工业按专门的《手工业条例》)。其中,明确规定了德国的行业协会是行业企业必须参加的组织,行业协会对本行业的职业教育起到主导作用,行会负责建设、管理职业教育委员会——德国职业教育的主管机构。与《联邦教育法》相配套,又相继出台了《企业基本法》《培训员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各行业和主管部门还共同制定了针对本行业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条例,规定的内容涵盖职业教育中各方的关系、权利义务、培训机构的设置、培训教师的资质,以及本行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与管理等。为了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德国还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社会在内的四方共同监督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

第二,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制度主要围绕着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两个方面建立的。先后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拨款法》《培训保障法》《拨款(技术与继续教育资助)法令》《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助法》等法律法规,这些从法律层面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企业提供行业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前沿信息、人才需求信息,以此引导职业教育培养方向,企业人员通过进入政府主管部门、学校管理机构等直接管理职业教育。同时,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如果企业投资不能达到法定比例,则需向政府补交),以及政府对接受职业教育,并不断提升资质认证等级的劳动者给予经济支持。除此之外,各地区结合当地特色(当地的行业发展、从业者特点、当地经济水平、地区文化等因素)又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条例,如南澳洲曾颁布的《技术与继续教育法》,塔斯马尼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曾颁布的《工商业培训法》,堪培拉地区颁布的《职业培训法》,昆士兰和北方地区颁布的《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法》,这些法律、法令为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搭建了制度平台。

第三,日本。职业教育立法是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二战”后,日本制定了《教育基本法》明确地提出了职业训练作为教育内容,应得以广泛地提倡。随后颁布了《劳动基准法》和《职业安定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必要性,职业教育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雇主的义务,职业教育应遵守相关法律,即企业必须让从业者接受劳动教育,这为日后日本企业广泛开展企业内职业教育奠定了法律基础。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产业教育即职业教育),规定了国家应从政府机构、地方团体、产业界等多方面努力推进产业教育。随后颁发了《职业训练法》,后经多次修订,基本明确了日本职业教育的体系,职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职业培训机构的建立,并规定了培训人员的资格、教材的选择、培训科目、培训时间及技能鉴定等。在《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中明确提出了职业培训的相关标准,建立了职业能力开发体系。1999年颁布了《雇佣——能力开发机构法》,规定了不同职能的职业教育机构具有何种职责。2006年又颁布了《中小型企业劳动力确保法》,鼓励中小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3.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实施与运行。第一,德国。德国职业教育管理机制表现为在行业协会推动下的社会三方共同管理,其中一方为产业内雇主集团和各行业协会,他们负责制定职业培训的目标,提供培训条件,拟定考核标准和办法,因为他们既是职业教育的投资者,也是职业教育的受益者;第二方是工会,因为工会是职业者的组织,以维护职业者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享受职业教育是职业者的根本权益,也为职业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第三方是政府主管部门,包括文化教育部门和社会福利部门,一方面负责校内教育,另一方面协调雇主与工会的关系。在微观层面,即校企结合方面,学校设立董事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和协调委员会等机构。董事会作为学校最高决策机构,成员由政府任命,由主管部门的官员、学校和企业的人员共同组成,董事会的职责是聘任学校的校长,审批学校长期发展规划。技术专业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机构,由校长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审定学校的教学方案、教材等。协调委员会由学校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负责解决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的设定。在德国,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是政府行为。为了使职业教育通过专业的设置与产业合理地对接,在政府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和经济部门的组织下,由行业协会、工会、教师三方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共同拟定。注重学生个人发展、企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相一致。二是课程的设置。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构建围绕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专业基础理论、文化基础知识等三方面课程。三是教学大纲的制定。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由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门制定,目的是讲授与职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企业的培训大纲由行业主管部门和经济主管部门制定,目的是传授职业技能和经验。四是教学的开展。学生入学前,先和企业签订雇用培训合同,再到学校报名,以获得职员和学员两种身份;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教师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活动,使得理论学习与职业实践相结合,企业实践培训是主导,学校理论教育是配合。五是教学的评价。对学生的考核由行业协会、工会和职业院校共同组成的考试委员会负责,以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考试目标。

第二,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集中体现了政府主导职业教育的特点。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分级管理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即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学院),其中主要的教育立法和管理权在州政府;联邦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影响州政府,并负责制定教育宏观政策,根据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提出改革方案,确定国家教育的总体目标等;地方政府配合州政府完成对院校的直接管理。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由联邦政府的教育部和劳动部合并而成,具体负责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管理及培训体系与标准的制定。具体组织机构包括部长委员会、基于行业的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的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执行长官委员会及独立的授权运作执行机构。TAFE学院是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规模最大、最主要的公立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所有TAFE学院均有院一级的董事会,董事会成员是来自企业第一线的资深行业专家,对学院的办学规模、基建计划、教育产品开发、人事安排、经费筹措等进行研究,并作出决策。在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下,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实施主要由行业领导,学院实施。行业的领导作用首先体现在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决策。澳大利亚各级政府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由代表行业利益的从业人员组成。例如国家培训局的部长委员会中,行业代表超过半数,这表明在职业教育的管理上,产业界拥有最大发言权。另外,行业代表组成的行业咨询顾问委员会服务于联邦、州两级政府,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建议。州政府对职业院校的管理机构之一——TAFE服务处,也是以行业人员为主组成。其次,行业参与制定国家职业教育框架和职业教育改革政策。行业协会有义务为政府提供最新的岗位要求和就业信息,行业协会参与管理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认证工作,行业协会还要负责定期的关键能力标准修订工作,以便通行全国。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然后将行业标准转换为课程。每一类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文凭开设课程的种类、内容由各相关产业培训理事会及其顾问组织根据就业市场变化而定。在学院实施方面,政府鼓励社会各种力量开展职业教育。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申请开设职业培训课程。私立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经国家质量培训框架认证而成为注册培训机构,国家给予启动经费,或采取提供建筑资金或设备的形式予以支持。同时,政府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助不是采取直接划拨的方式,而是通过购买教育获得,这种市场化的政府拨款方式,使得公、私立的职业教育机构处于竞争的状态。

第三,日本。日本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随着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历了重大变革。“二战”后,日本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单独负责职业教育,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鉴于社会变革和产业界的要求,日本政府开始构建体系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的实施权下放给企业,政府的角色从运作者转变为扶持者,多部门参与职业教育(文部省、劳务省、通产省),通过信息、资金的支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企业发挥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办学动机来自企业,办学主体也为企业,实施自由的市场监督方式,培养的职业人才具有高专门化、高针对性的适用性。日本政府教育部门通过下属的职业教育委员会(有行业人士和教育人士共同组成)获得教育发展建议,通过设立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负责对教育培训员的培训和职业训练的研究;设立了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校和职业能力开发短期大学校,负责实施应用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设立了职业能力开发促进中心,负责对离职人员和在职人员进行短期的职业训练。日本职业教育的实施重心日益转移到终身教育中,形成了校内职业教育和校外职业教育两大系统。其中校内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校外职业教育包括企业主办的职业教育、企业外机关主办的职业教育、通信教育(即远程教育)、自发的学习会或研究会四种形式。校内职业教育的实施注重两个方向,即加强小学及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扩大职业学科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同时使职业教育向高层次发展,使过去中等职业教育中某些专业设置高等职业教育组织。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制度、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方法;注重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弹性化的学制;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和开放;注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校外职业教育以企业主办的职业教育为主。日本企业普遍认为,高素质的员工,可以通过企业自己的培训,胜任所有工作。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基本上都由企业招收高中毕业生自己进行培养。通过开展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企业员工主动成立学习小组,这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时,日本政府从不同侧面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教育,从2006年以后,国家对实施“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的中小企业及事业团体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以推动他们致力于扩大青年技能人才的劳动就业机会。对制订“青少年雇用机会创造计划”并获得地方行政长官认可的中小企业,在其实施“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的时候,国家将给予一定的资助。

三、德、日、澳三国的比较

德国突出行会的作用和地位,强调行会对职业教育的主管地位,对企业的领导作用。表现为职业教育体系是在行业体系下建立的,职业教育必须满足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发展的一切要求,突出技术类职业教育的发展,赋予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充分的管理权力。同时,也赋予地方政府一定权力,根据当地特色配合企业、院校发展职业教育。澳大利亚突出政府机构的协调作用,利用法律手段要求行业协会、企业组织、业内专家对职业教育的参与,鼓励职业教育创办机构多元化。利用政府职能帮助潜在就业者进行职业规划,从而推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稳固职业教育的经济支持。日本在法律方面强调职业教育的企业属性。企业办职业教育成为日本的一大特色,企业创办职业教育自然符合本企业需求,并且企业职教成为日本职业教育的主体。同时,与之配合的是学校的职业教育类型多种多样,从短期到专修,分别满足不同企业人员、从业者的需求。在对社会公众的职业教育推广中,在法律中明确接受职业教育是每个劳动者的义务和责任,从而推动学校职业教育系统与社会职业教育系统的立体交叉。

四、基本结论

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三国的职业教育近年来得到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成为学习借鉴的重要对象。三国的职业教育从制度、体制到具体实施方法,都有着很多共同点,也存在差异,但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从上述三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共同经历可以看出,在国家宏观和中观层面推进产教结合,在微观层面实施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由多方参与,包括政府部门、产业行会、企业组织、教育机构以及部分非营利组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最终实现离不开产业与教育、行业协会与教育机构、企业与学校等多层次的合作。

在政府部门层面,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部门、人力部门、产业部门的共同合作;在中观层面,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企业联合组织等机构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使之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力量;在微观层面,要让企业组织、企业人员参与职业教育实施和规划,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调整教育内容。

发展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应符合本国的国情、社会文化、经济水平、职业教育内在要求等条件,这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主导因素、合作形式、权责分配、运行机制等。例如,德国、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制与其联邦制的政治制度相关,政府在职业教育中强调协调作用,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拥有较大话语权;而日本政府在校内职业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多部门参与教育事务,侧重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文化认同的教育,而企业职业教育具体负责提高劳动者技能,强调科研转化为实际产品。

上述三国都为发展职业教育制定了详细的法律制度,形成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条例等完整的制度体系。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各参与方的权利、责任都由法律规定,使得职业教育实施有法可依,各方利益得到法律保护。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成为法律行为,不再只是政府的行政行为。不仅是建立针对不同类型职业教育的专门法,而且对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如教师、出资人、教学资源等,都有专门的法律制度保证。

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提供完善的经费支持。如果说法律制度的建设,只是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保障,那么经费支持则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根据投资人即受益人的原则,上述三国的职业教育经费由政府、企业、基金会、学校自筹共同保证。

[参考文献]

[1]蔡跃,王继平.从《联邦职业教育法》看德国行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

[2]李敏.澳大利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政策和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