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时间:2023-09-26 18:01:20

导语: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1篇

就山西省来看,作为重要的能源大省,近年来与国际的经济关联不断提升,在此次经济调整的大潮中山西省也很难独善其身。从本季度各项调查数据看,在全国经济回落的同时山西省各项经济数据也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下滑走势。目前,山西省中小企业约8.8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其创造的产值占全省的50%以上,上缴税金占全省财税收入的40%左右。从2008年前三个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在前八个月市场形势好的基础和惯性拉动下,山西省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较快,9月份开始,由于主导产业的市场发生逆转,南方沿海地区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危机已经波及山西省,外欠企业的资金快速增加,处于上游产业的山西省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企业的发展已受到了严重影响,主要指标均出现冲高回落,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中小外向型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外部需求减弱,出口企业经营困难。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山西省出口增速出现回落。据海关统计,2008年1~9月份,山西省进出口总额117.6亿美元,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2.8个百分点。特别是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可能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经营困难,生产前景不容乐观。1~9月份,完成出货202亿元,同比增长12.6%。焦炭近期订单很少,港口积压严重。铸造、玛钢、玻璃器皿、法兰盘、芦笋等行业出口全面受阻。

企业汇兑损失增大,竞争优势减弱。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元疲软态势加剧,

美元持续贬值,

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山西省出口大多以原材料、化工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企业规模小,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人民币升值非常敏感。据测算,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对欧元贬值,而对内实际相对贬值等原因,企业的利润被“吞噬”约三分之一,许多出口企业已游走在“保市场”、“保盈利”的边缘。

国外进口商货款拖欠多,企业难以收回货款。由于国外进口商在本国银行很难贷到款,往往提出赊账要求,甚至有些进口商拿了大量货物后就宣布破产,以至企业很难收回货款,坏账增多。2008年由于经济形势严峻,欧美买家给的订金越来越少,不少外国买家货款一拖就五、六个月,严重积压中方资金。据估算企业被拖欠的海外帐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

部分行业中小企业经营受到严峻挑战

山西省的煤焦、钢材、房地产等行业均受到一定影响。一是钢材价格下跌、钢铁企业亏损加大。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际钢材需求下滑,钢材行业一改近年来持续高价上涨形势,价格开始下降,钢材企业利润下滑,亏损面加大。据调查,钢材价格已由年内最高峰的每吨6000元下跌了40%左右,钢产量减幅达30%,企业亏损面达75%;二是国内外焦炭价格纷纷下挫,煤焦企业亏损加大。世界经济增长衰退,国际市场对能源需求明显下降,对以能源为主要产品的山西省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焦化企业由于购煤成本压力增大,炼焦成本远远高于售价,部分地区焦炭销售价格出现倒挂;为减少损失,目前焦化企业普遍存在减产限产。目前煤炭价格开始走低,各类煤价每吨普降20元左右;焦炭价格由3000元/吨下降至1000元/吨,降幅达60%;不少大型钢铁、焦炭企业已处于微利或亏损的边缘。三是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资金断裂风险。次贷危机影响下,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居民对房价下跌的预期强烈,推迟购房,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可能性加大。据调查表示,近期居民购房的仅占3%,表示尽快出售手中余房的高达30%,持观望态度的占了绝大多数达52%。居民对房价进一步下跌的预期增强,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住房交易量明显萎缩。2008年1~9月份,山西省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0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回落22.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为112.4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同比回落42.3个百分点。多数中小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减少,总体资金趋紧,负债率上升,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

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加

金融机构审慎贷款,企业融资难度增加。2008年初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收紧信贷闸门,金融部门把有限的信贷资源重点转向了大企业、大项目,从而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更加突出。据调查,山西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今年拟完成投资834亿元,已经落实的银行、信用社贷款不到总需求的四分之一。为控制信贷规模,各银行把限制重点放在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上。9月末,全省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分别同比少增46.53亿元和31.15亿元,使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更难以满足。如我省某市三季度新增贷款10.45亿元,其中近10亿元投向了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得到的资金支持很少。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当前的宏观政策不动利率而控制贷款数量,对中小企业雪上加霜,他们很难拿到贷款额度,不得不求助于地下信用机构,承受几倍甚至十几倍于官方利率的借贷成本。目前山西省民间借贷月息在1.5分以上,短期贷款最高的达到了月息3~5分甚至更高。从抵押上看,一方面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较高。土地、房地产一般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30%,专用设备为10%。另一方面是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高昂。企业资产评估登记涉及土地、房产、工商行政及税务等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收税,如果再加上正常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几乎与民间借贷利率相近,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欠佳。目前山西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梗阻,反映了市场调节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民间资金的供给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没有形成有效对接。一方面,大量民间资金因缺乏有效的引导和适宜的投资渠道而盲目流动,据测算,山西省民间融资规模大约在1300亿元,而从被调查企业融资渠道看,民间融资仅占其全部融资额的0.7%;另一方面,与浙江、上海、河北、内蒙古等省份相比,山西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发展还不够充分,难以吸纳大量的民间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跌幅巨大,导致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更加困难。2008年年初以来,山西省无一家企业IPO融资或通过配股进行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难引发的负面影响加大。一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经营难以为继,迫使其不得不停产或降低生产规模,设备闲置、资源浪费、税收锐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产出总量的减少。二是因企业融资困难,生产资金不足,会造成大量中小企业停产,这就使得许许多多工人面临下岗的事实,社会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职工失业,收入锐减,加剧了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矛盾不断突出,从而有可能引发社会的不安定。

沉着冷静应对金融危机,趋利避害破解融资难题

笔者认为能否把各种风险和负面效应降至最低,关键在于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因势利导,主动解危,化弊为利。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和次贷危机影响下,过分依赖银行,风险过大,只依靠间接融资,难以实现跨越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树立“三靠”意识,即主要靠市场机制、靠深化融资体制改革、靠自力更生,需要中小企业自身、银行、市场和政府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能奏效。基础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和银行信贷的支持,核心在于市场机制的有效调节和政府的合理引导,推进“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模式,实现“政府+银行+评级+担保+企业”五位一体,相互融合、协调推进,即政府提供政策倾斜和扶持,创建好的融资环境;市场发挥主导作用,企业主动改善自身条件,银行、评级和担保公司提供优质服务,多渠道解决融资问题,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实现中小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企业主动。中小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改善自身经营状况,积极应对全球市场需求萎缩。一是调整产品结构,走高附加值路子。突出自身的经营特色和产品优势,合理定位市场,更重视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走品牌化经营道路,以高端产品开拓国外市场,加快贸易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的转变。二是转变营销方向,更加重视内贸,开拓国内市场,走内外贸共同发展的路子。加大产品内销比重,扩大非美元客户的比重,从根本上扭转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融资困难问题。三是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严格各项成本控制,通过压缩成本来缓解因汇率变化、原料上涨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借助电子商务来实现采购及交易成本的降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中小企业必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通过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来逐步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坚持诚实守信,提高资信度,依靠良好的信用、真实的信息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银行积极。在金融的制度设计中,要更多考虑市场的作用,应在政策上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增强业务发展的协调性,注重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完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机制,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授信审批机制,积极建立对资信良好中小企业信贷审批的绿色通道,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营销力度,开发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创新产品。一是积极进行信贷创新,科学合理地划分信贷管理权限,适当放权与综合授信制度相结合。二是改革银行信贷操作流程,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三是处理好信贷管理中责、权、利关系,辩证地看待对信贷风险,实行奖罚并举的管理制度,增强信贷人员的放贷、收贷积极性。

政府推动。政府要通过制度建设使市场更加有效运转,解放无形之手,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维护社会信用方面的主导作用,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合理引导资金流向。一是要建立有效的整治社会信用环境的配套机制,明确职责,加强宣传、规范社会信用,提升企业信用等级观念,强化信用意识,从制度上尽快规范信用行为,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评估制度和体系,改善投资融资环境。二是积极构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加快培育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市场,继续推进各类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发展。为有市场、有效益、守信用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同时建立担保机构监管体系,规避担保风险。三是采取税收优惠、就业补贴、财政贴息等支持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尽快出台《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增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发放信贷的信心。

第2篇

一、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

(一)全球经济可能出现“滞缩”

去年9月份以来,各大国际组织不断调低对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2009年3月19日,IMF最新预测,尽管发达国家和主要新兴市场推出了重大的经济刺激方案,但贸易量急剧收缩,产出和就业严重恶化,2009年世界经济预计收缩0.5%~1%,为60年来首次下降,其中发达国家增长为-3%到-3.5%,美国下降2.6%,欧元区下降3.2%,日本下降5.8%,衰退进一步加剧,新兴经济体增速下调到1.5%~2.5%,明显放缓。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拖累恶化,全球制造业急剧下降。摩根大通(JPMorgan)全球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世界制造业活动降至11年前调查开始以来的最低点,2008年12月份美国制造业出现30年以来最急速收缩,日本制造业指数创2001年以来最大降幅。欧洲汽车业产能闲置并开始裁员。根据2009年3月8日世界银行最新报告,2008年第4季度全球工业产值下降20%,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下降23%和15%。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全球制造业正面临危机,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全面衰退。实体经济恶化又对虚拟经济造成循环影响。目前美国信用卡欠账高达9 517亿美元,且应收账款已证券化,一旦危机爆发将损失重大。中东欧经济金融形势恶化,可能引发第二轮金融海啸,并严重拖累西欧国家和世界经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较高位时多数下降1/3~2/3,近期虽有所回升,仍处于谷底。各国纷纷实行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等利率水平均降至历史低位。但由于惜贷普遍,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可能出现流动性陷阱,重蹈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覆辙。经济下滑与通货紧缩叠加,出现“滞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国际贸易增速急剧下降

WTO预计今年世界贸易将萎缩9%,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全球商品贸易将下降6~8个百分点。根据各国官方统计,2008年最后两个月,世界贸易已经陷入急剧衰退,东亚等周边国家出口降幅基本在两位数以上。今年1、2月主要经济体出口下滑进一步加剧,同时更多的发展中国家陷入衰退。一是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出口下降10%~30%,简均降幅高达24.3%。2008年11、12月和今年1月,日本出口同比分别下降26.7%、35%和45.7%;4季度美国出口同比降幅高达33.6%;按美元计算,11月欧盟27国出口下降22%,12月下降6.9%。三大经济体出口占全球比重51.6%,按简均计算,已导致同期世界贸易大幅下降13%。二是新兴经济体出口均下降10%~20%。2009年1、2月巴西出口陡降22.8%和21.9%,1月俄罗斯出口下降50.3%,印度1、2月出口分别下降16%和13%。三国出口比重超过4.8%,平均降幅将近30%。三是东亚等周边国家出口降幅基本在两位数以上。今年1、2月韩国出口分别下降32.8%和17.1%;今年1月,中国香港下降21.8%、新加坡降35.7%,印尼降36.1%,马来西亚降27.8%,泰国降26.5%,越南降24.2%;去年12月菲律宾陡降40%,中国台湾降41.9%。此外,1月瑞士、挪威分别降14%和34%,去年12月阿根廷降27.8%。由于上述国家占世界贸易72%以上,基本代表了世界贸易的走向,按照简均计算,2008年11~12月世界贸易估计下降15%左右。四是国际海运和航空运输急剧萎缩,也验证了世界贸易大幅下降。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从2008年5月的最高点11 425点跌至年末的558点,跌幅超过95%,最近指数有所回升,但仍处于历史地位。据国际航协数据,2008年12月承载国际货物贸易价值35%的国际航空货运周转量同比暴跌22.6%。仅美国就有近千架飞机停飞,运力闲置。

从历史上看,1982年第二次石油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时,世界贸易增速分别为-6.5%、-1.5%和-4.1%,目前危机程度远超过当时,世界贸易可能衰退更深。综合各大机构预测,普遍认为全球贸易下滑并没有见底,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世界贸易信息服务公司最新预计,全球贸易活动的下行走势将至少再持续6个月。世界银行最新预测也认为,世界贸易已陷入深度衰退。据联合国全球经济展望最新预测,2009年全球出口额将下降4.4%,进口额下降3.9%。IMF预测,全球贸易量将下降2.8%。估计一段时间内,欧美日经济贸易衰退将进一步波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贸易已经陷入衰退的国家降幅还会加剧;同时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受到严重打击,加入到衰退的队伍。国际劳工组织(ILO)预计,今年全球失业人数将新增2 000万人,到年底全球失业总数将超过2.1亿人,这将使全球消费需求进一步收缩,加剧国际贸易下行压力。

(三)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规模锐减

历史看,每当发生大的经济动荡时,国际投资很可能下降,比如2002年全球投资增速下降69个百分点,其中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资下降十分明显,第一次石油危机、拉美债务危机和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分别下降52%、33%和33%。这次危机后,发达国家对外投资能力大大削弱,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仅2008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量比上年减少21%,2009年将减少30%~40%。发达国家流动性不足,从新兴发展中国家抽回资金的数量明显增加。

2009年全球并购形势难见好转。毕马威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并购资产规模减少30%至2.94万亿美元,2009年将进一步下降30%。1 309宗计划中的并购案被取消,包括必和必拓放弃收购力拓。作为此前两年中并购交易的重要力量,2008年私人股本公司并购交易额同比下降72%,降至5年来最低。因企业并购意愿受财务实力及盈利状况恶化影响,2009年中期前并购形势难见好转。

FDI流向发生逆转。OECD预测,发达国家资本流出速度下降,流入速度在加快。2008年1~10月,日本企业海外并购金额约为681.82亿美元,为2008年同期的3.7倍。美国并购交易额则大幅下降38%,其中四季度同比减少55%。另外,欧洲交易额下降29%,亚太地区下降12%。有关机构预测2009年,金融危机将使流向发展中国家的FDI减少40%。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商务发展冲击明显

(一)出口增长困难

一是外需不足严重打击我国出口。去年以来,我国的出口回落基本上是与国际贸易走势相关联的,但回落速度之快、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超出预期。2008年11月、12月出口分别下降2.2%和2.8%,扣除通胀和汇率因素,2008年名义出口17%,实际出口不足10%,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出货值增长10.8%,基本反映了真实出口状况。今年1~2月出口分别下降17.5%和25.7%,前2月累计出口下降21.1%,累计数据基本较准确反映当前出口形势;加工贸易出口降幅更大,前2月下降39.5%,形势可以说非常严峻。

二是工业品出货值和出口订单指数显示出口会进一步下滑。2008年11~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货值同比分别下降5.2%和8.8%,2008年全年增幅回落10.7个百分点。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5月低于50%,2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43.4%,已连续8月低于50%,虽然最近3个月指数有所回升,但分行业看,绝大多数行业仍处在50%以下。此外,由于我国加工贸易比重超过50%,1~2月加工贸易进口量大幅下降39.5%,是未来出口量更严重下滑的先行指标。

三是出口价格竞争力出现拐点。过去二、三年能源原材料涨价、劳动工资成本上升和有关政策调整等已经大大增加了我国的出口成本,累计在80%~90%之间。与此同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升值更是对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带来重大损害。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2008年7月~2009年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6.4%,相当于汇改近4年来累计升值幅度的55.3%,其中2009年2月当月升值6.78%。同期,周边国家和地区实际汇率与我国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贬值。其中贬值超过两位数的货币有,澳元24.3%,韩元24%,俄罗斯卢布18%,印尼盾12.9%。今年以来,韩元兑美元汇率下跌了21.22%。中国制造有被其他国家廉价消费品取代的可能。2008年10月份以前我国出口回落主要是成本约束所致,相对平稳;但从去年10月开始需求约束突然加剧,导致出口大幅下滑。越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消费者越把价格放在第1位,我国出口竞争力将面对更大的考验,出口企业将遭遇更大的成本和价格压力。

(二)利用外资明显放缓

一是合同外资下降预示我国利用外资状况可能不断恶化。2008年,在新批项目数方面,各月始终呈同比下降趋势,月度降幅有时高达30%~40%,全年合计新批项目2.75万个,同比下降27.35%,表明作为投资主体的中小企业入资减少;在合同外资方面,单月增幅逐步下滑,且7月以后各月为同比下降,全年合计金额2 112.9亿美元,同比下降6.18%;在实际使用外资方面,1月份增幅曾达到109.8%,但主要是“两税合一”过渡政策效果所致,此后增幅逐步下降,10月以后也出现同比下降,全年实际使用外资9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2009年1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5.41亿美元,同比下降32.67%。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 496家,同比下降48.7%。虽有春节假期、2008年同期基数偏高等因素,但仍延续了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下降趋势。来自发达国家/地区投资下降明显。今年1月,美国对华投资新设企业数同比下降53.76%,实际外资金额同比下降70.03%;原欧盟15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下降27.39%,实际外资金额同比下降24.02%。外资总体态势是新投资资金流入明显放缓,已投资者投资策略渐趋保守。

二是部分国家采取的危机应对措施对我国利用外资构成竞争。一方面,部分国家货币贬值幅度较大,跨国公司投资成本有所下降,如印度劳动力成本下降40%;另一方面,2008年以来各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资政策:如日本对外资免除法人税;新加坡对部分贸易、金融、运输企业在内的各行业外资企业给予5~20年、最低5%的优惠所得税率,允许企业研发费用15%扣除;法国免除企业再投资部分税收。另外,国内外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有所下降。部分跨国公司的经营呈收缩态势,如巴斯夫、拜耳、摩托罗拉等公司均有停工减产现象。部分行业企业面临生存困难。据统计,2008年温州外资企业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同比下降17.3%和21.2%,现有外资企业投产开工率不足68%。到今年年初,浙江部分地区纺织业下游企业停机率达50%以上。

(三)“危”中有“机”,我国商务发展也面临机遇

外贸优势仍在。一是劳动力综合优势。我国人力成本相对仍较低,在劳动力素质,受教育水平总体也高于东南亚国家。二是30年对外开放奠定了开放型经济的良好基础,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三是当前出口仍有一定市场空间。根据既往的经济危机规律,在危机的特殊时期低端生活必需品需求和中低档非生活必需品需求趋于增加。如金融危机以来,欧洲零售普遍不景气,沃尔玛、乐购等在华大量采购中低档商品的大型超市销售和利润反而增长。我国出口的许多产品处在中低端,在发达国家的替代性不强,扩大出口仍有一些机遇。我国在完善相关政策、减免税费来增强出口竞争力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危”中之“机”。

对外资仍具有吸引力。我国传统引资优势仍然存在。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经济较快增长、金融基本稳定,对国际资本仍有较强吸引力。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调查,85%的会员仍将中国作为其在全球开展业务的首选地。调查显示,由于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我国在此次危机中所展现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活力,我国对外资吸引力有所增强。据中国美国商会调查,76%的企业将中国市场列在近期全球投资计划的前3位,51%的企业将中国市场作为首位战略目标。扩大内需将给吸收外资创造新的空间。另外,虽然跨国公司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相对谨慎,但在生命科学、健康方便食品、运输设备、商业服务、个人服务、机械设备、信息和通讯技术、能源、化学和塑料、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资可能成为未来投资的热点,也有利于我们优化外资结构和布局。2008年,农业、服务业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的比重都有所上升,分别达到1.3%和41.3%。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由上年的4.9%增至7%。今后,中国促进区域协调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将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另外,我国4万亿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和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也给外商来华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

“走出去”面临宽松环境。美欧在一些领域放宽对我国企业投资限制,我国对外并购的政治环境总体趋缓。危机后,美国“通用汽车”股价为1929年以来最低,必和必拓、力拓两大矿业巨头股价分别下跌35%和79%,存在低价收购优质资产的难得机遇。经济危机加速全球产业重组,也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一些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有利于我国扩大工程承包。国外资产价格下跌,为我国投资资源能源、收购国际品牌、建立国际营销渠道和网络提供了现实可能。我国纺织业产业链完整,生存能力强,“走出去”有可能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三、扩内需与稳外需并重,综合应对危机

今年1~4月,全国进出口同比下降24.3%,其中出口下降20.5%。从出口企业反馈的订单情况和广交会的签约情况看,上半年出口形势难以好转。如果没有有效措施,出口将继续大幅下降,即使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能好转,外需复苏,全年出口也难以弥补上半年的亏空。据测算,2008年中国出口增长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拉动当年GDP增长1.7%。今年若出口零增长,其他条件不变,将导致当年GDP增速下降1.71%,增速降低到7.29%;若出口下降5%,将减少当年GDP增速2.8%,增速降低到6.2%。若下降10%,将减少GDP增速3.9%,增速降低到5.1%。

此外,即期出口下降会在经历一定时滞后对国内消费和投资产生负拉动。对1978~2006年出口数据回归分析表明,出口每增长1%,带动消费增长0.68%,国内资本形成增长0.74%;出口每下降1%,也会使消费下降0.68%,国内资本形成下降0.74%。即使考虑到出口对国内需求作用累计可能有2年左右的周期,对内需的抵消作用仍不可小视。因此,短期内,出口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作用可能是不可替代的。靠扩大投资拉动增长在中期内还面临着最终需求不足的严重约束,出口下降和消费走低碰头,将加剧产能过剩和投资资源浪费,使经济出现“W”型走势,难以最终走出衰退。我国GDP、工业与出口三者之间的关系,更直观地反映出口下降对GDP的冲击。2007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0%,出口占工业增加值的72%。出口持续大幅下降将从下游向中上游,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传导,可能把我国经济拖入衰退乃至危机之中,重蹈其他国家经济衰退的覆辙。因此,当前扩大内需应与稳定外需并重。

为稳定外需,减轻出口持续下滑拖累整体经济,当前有必要协调采取综合应对措施,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服务体系和法律制度建设,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一)一步到位实施出口及时足额退税,并完善相关制度

出口退税是当前稳外贸、促增长、保就业的一项十分重要且效果明显的措施。建议按“征多少、退多少”,全面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一是可迅速恢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起码的价格竞争力,扭转其大幅下滑势头,并抓住在世界经济衰退形势下低端产品需求反而走强的机遇;二是可减轻IT、汽车、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未来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滑的冲击,减少其出口损失;三是可较快缓解多数中小出口企业遭遇的生存压力;四是可稳定预期,有利于出口商及时对外签单成交。同时,要完善增值税和出口退税法律制度,避免以后政策频繁调整。

(二)加大贸易融资支持力度

出台有关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支持政策,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允许信用证抵押贷款,推广“股权出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等经验,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可参考香港特区政府做法,建立中小出口企业专项信贷担保资金。

(三)加大政策性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支持和覆盖面

借鉴韩国、巴西等国的做法,增加用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出口信贷专项资金;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改革外贸政策性金融体系,及时出台有关法律,加大财政政策性支持力度,降低出口信用保险费率,最大程度上帮助出口企业缓解资金困难和有效防范出口信用风险。应该着眼于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长短结合,把带动力强、金额大、技术含量高的成套设备和工程项目的出口作为重点,从政策性金融措施如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贷甚至是买方信贷方面给予支持,创造外需。

(四)扩大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范围

目前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正在试点。考虑到许多国家有进口需求,但缺少外汇,建议:一是尽快细化完善人民币结算的有关操作办法;二是在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中全面允许实现进出口人民币结算;三是参照与巴西双边贸易使用本币结算的经验,争取与更多国家达成这种安排,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范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四是对外援助全部使用人民币,以扩大外需,支持国内企业,带动货物出口。

(五)稳定人民币实际汇率

改变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升值严重损害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局面,不仅要保持人民币名义汇率的稳定,更要努力保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考虑改变人民币汇率盯住的货币篮子,建议以贸易加权方式来计算汇率篮子。同时,及时推出新的保值避险工具,帮助企业化解汇率风险。

(六)稳定利用外资政策,预防跨国公司产业外迁

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出口的主体,稳定外资与保出口关系密切。要坚持对外开放和积极利用外资的方针政策,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及时出台新的鼓励政策,减少外界疑虑和担心;做好稳定外商投资存量的工作,帮助外商投资企业缓解融资困难,允许以人民币作为外商资本金投资、鼓励外商再投资。

第3篇

一、关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

副校长卫教授指出,中国尽管不处于本次金融危机的中心,但受到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并就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深刻剖析。潘淑娟教授回顾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过程,并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特里芬现象”出发对现行美元本位制和美元环流进行剖析和解构。她还从美国金融资产中出现的诸多“异象”出发,提出了国际金融秩序亟待改革的构想。徐旭初教授详细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机理,认为美国的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金融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原因在于证券化产品、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结构的高复杂性导致投资者无法判断所投资金融产品的风险,增强了其杠杆效应。张会恒教授强调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认为应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建立一个适应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风险状况的有效金融监管体系。唐敏教授认为美国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房地产次贷危机、美元本位等只是引发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表层原因,其深层根源在于以自由化、私有制、放松管制等为特征的思想组织制度基础,严重透支未来的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和有恃无恐的金融霸权主义,而次贷危机只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沙文兵博士就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同本次金融危机进行了比较分析。徐德云博士则认为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在于其是否会形成经济危机,更在于人们由此可能产生的心理“恐慌”。

二、关于全球金融危机与FDI、贸易发展

卫教授还从产业结构、特定产业部门、企业并购与重组和全球企业裁员等角度,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社会各界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并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邢孝兵博士就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不同要素密集型商品出口以及我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徐松教授就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中国出口美国贸易以及中国各出口部门的贸易损失进行了核算,并提出减少损失、促进出口,要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外汇管理和帮助中小型出口企业转型等方面入手。刘敏博士就全球经济危机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做了深入探讨,认为国际石油价格将在理性回归中探索新的平衡点,而国际油价回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我国经济增长的压力。韩刚博士认为全球金融危机会使外国减少利用当地资产进行投资或扩张的FDI,减少其新设投资与跨国并购;我国应适当调整FDI政策,从多元化渠道入手防止FDI流量的下降。冯德连教授提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外贸企业应积极采取“走出去”战略,推动企业的外向国际化,培育国际型企业家。

第4篇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新自由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弊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总爆发,集中暴露出它们所推崇的金融领域“去规制化”进程严重忽视金融全球化发展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缺乏对金融体系运行的有效监管,丧失了应有的预警功能。

    其次,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首次出现的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此次金融危机的政治原因本质上是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结果。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性市场运行对资源的全球配置需求以及相应的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充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另一方面,作为国际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的经济政策制定的国别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矛盾的累积和激化。

    二、世界经济格局新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拉开序幕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有五方面的影响:

    其一,从危机发生至今全球工业产值和贸易规模的萎缩比例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程度已经超过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大萧条时期。

    其二,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在各国经济衰退的阴影下有所抬头。

    第三,美、欧、日等国经济实力都因受到危机的直接严重影响而削弱,但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未来新兴大国的增长态势将更大程度取决于各自完成经济刺激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效应和时间长短。

    第四,本次金融危机无法改变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包括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大国等所谓“全球化中心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相互密切关联和影响将持续加深。最后,从整个世界范围和中长期的影响来看,金融危机对于“全球化边缘国家”的经济打击将更大于“全球化中心国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力量发展差异将在短期内继续扩大。金融危机同时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国际金融乃至全球经济体系的改革进程。一方面,金融危机标志着美独霸金融体系格局的结束;另一方面,全球金融/经济体系改革和过渡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三、世界政治、安全格局的深度变革正在加速

    第一,尽管金融危机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当前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等核心成员的对外政策制定,使政策的内向性有所加强,但主要国家仍表现出强烈的化危机为机遇的意愿,力争以改革国际金融机制为突破口,在国际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的变革进程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再次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全球化时代跨国性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国利益的相互依存性,增加了大国合作的紧迫性和可能性,G7等发达工业国家在这次危机中已经难以独自应对,不得不在半年内连续召开两次G20峰会进行全球范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新兴大国不但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架构中崭露头角,而且相互机制化合作意愿明显增强。

第5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 内在机理

一、引言

当前方兴未艾的美国次贷危机已全面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且大有演化为金融危机之势,次贷危机自2007年4月份新金融世纪公司宣告破产保护以来,一波波的冲击全球金融市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至于何时见底,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尝试对这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爆发的根源及形成内在机理的不同,从而对我国金融危机的预警及防范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

1.东南亚金融危机发展过程回顾。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接着,危机波及到台湾、香港及韩国等地区和国家。因此,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2.东南亚金融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为:政府隐性担保与政府相关联企业大量借取短期外债资产泡沫大量游资外逃固定汇率机制难以为继货币贬值货币危机亚洲其他国家金融危机。

3.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根源:东南亚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因为东南亚诸国国内经济结构失衡;这些国家实行的都是僵化的固定汇率机制。

三、次贷危机

1.次贷危机发展过程回顾。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次贷危机起源于利率的上升,房价由上升转为下降,形势发生了逆转。2008年4月,美国次贷行业的第二大公司即新世纪金融宣布倒闭。这标志着次贷危机开始爆发,次贷危机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金融风暴,尚未见底,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已宣告破产保护,而房地美、房利美及美国国际集团已国有化。并且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了百年以来最大的冲击,已影响到实体经济。

2.次贷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为:长期超低利率刺激消费贸易逆差信用膨胀(主要是次级房贷)资产泡末积聚不断提高利率泡沫破灭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可能)。

3.次贷危机的根源。(1)金融监管没有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当资产证券化以后,经过层层包装,然后由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但由于激励机制的作用,当监管不到位时,就容易产生低估风险,人为的提高金融产品信用等级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所以就有一个“谁来监管监管者”、“谁来为信用评级者进行评级”的问题。(2)美国国内消费与投资不匹配。由于美国国内很多产业转移至国外而导致产业空心化,而且大多数美国国民都是寅吃卯粮,超前消费,储蓄非常少,利用美国的世界货币优势大量印刷美圆和国债,导致消费虚高,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积累了大量泡沫,为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金融本来应该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结果在美国最近几年庞大的虚拟经济远远超过了相应的实体经济,使得金融资产市场成了赌场,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四、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的异同点

1.不同点。(1)东南亚金融危机属于在发展中国家爆发的危机,它的本质是货币危机,导致东南亚地区金融和经济动荡;而次贷危机是在发达国家爆发的危机,它的本质是债务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和经济动荡不安,破坏性极大。(2)就造成金融危机市场的严重后果来看,次贷危机较东南亚金融危机要严重得多,格林斯潘宣称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美国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它已引起全球金融风暴,而亚洲金融危机只是在亚洲造成局部的金融危机,而没有引起全球的金融危机。(3)东南亚金融危机根源于过度性生产,而美国次贷危机根源于过度性消费。

2.共同点。(1)都是属于金融监管没有跟上金融自由化或金融创新而造成的危机。(2)该国经济结构失衡。

五、我国金融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较高,股市和楼市积累大量泡沫。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且产生升值预期,有大量国际游资通过各种非法渠道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然而随着我国宏观调空、经济周期下行及受次贷危机冲击的影响,我国楼、股市价格不断下跌,且由于新劳动法的实施,我国2008年上半年中小企业已倒闭6.7万家。并且随着全球金融风暴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实体经济受的影响会更大。

六、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首先,金融监管与金融自由化应该相适应,如果在金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盲目开放资本项目,势必积累金融风险,为导致金融危机埋下隐患。其次,固定汇率机制也是一个弊端,它也为货币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最后,不能盲目开放资本项目,给金融危机设立一道防火墙。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2]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2006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万亿美元,比1996年末增长约6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达到3%,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7%。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亿美元。800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7).

[3]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2).

[4]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11).

第7篇

因此,加强对金融危机治理研究,挖掘危机产生根源,强化防范意识,建立有效危机治理机制,是当前学术界研究亟待探讨的问题。

二、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传导和影响评析

(一)生成根源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之迅速,波及范围之广,消极影响之深,确实是世界各国未料到的。究其根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长期以来盛行的“超前消费”模式为危机产生积累了不稳定因素。

长久以来,美国人的储蓄和消费习惯是:少储蓄,多消费,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政府长期保持外贸和经常项目逆差。美国经济某种程度上说是由美国人的超前消费以及全世界资本来拉动的。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这种模式的流行,即从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向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模式转型:依靠个人财富增长,其基本消费不以个人收入水平为基准,而是通过金融工具和衍生品将个人预期未来收入转化为可以增加财富的资本,然后把这些资本变成个人消费来源。这样不仅可能透支现存的资本,而且容易透支未来可能取得的财富①。

而这种严重地透支未来的投资消费模式,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股票等公共领域,还是个人资产领域都表现无疑。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对美国经济可持续运行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衍生品提高了危机的产生风险。

作为20世纪金融创新之一的资产证券化在这次危机爆发中起了助推器作用。资产证券化,即以打包的贷款抵押资产为标的物发行债券向投资者出售,它一方面促使贷款机构将流动性较低的贷款资产以现金流形式回收,一方面使投资者拓宽投资渠道,加强多方面投资收益②。这种金融创新固然有可取之处,但仍存在缺陷和漏洞: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迅速回笼资金而提供更多抵押贷款,它们在投资银行帮助下实施资产证券化,将一部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以这部分债权为基础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据美国经济分析局调查,美国次贷总额为1.5万亿美元,但发行了近两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进而衍生出超万亿美元的担保债务凭证(CDO)和数10万亿美元的信贷违约掉期(CDS)③。由此不难看出,资产证券化创造的金融衍生产品本可以起到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效率的作用,但它一旦过度,就加长金融交易链条,使金融衍生品更为复杂,金融市场也就变得缺乏透明度,危机发生概率加大。

第三,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产生的泡沫加之政府利息政策变动促使危机显现。

这是此次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鉴于美国经济长期的高负债、低储蓄特征,为应对新世纪出现的一系列经济困局,2001~2003年,美联储连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之从6.5%降至1%。对未来房价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使得银行向信用度极低的借款者推销住房贷款。但是,2004年以来美联储多次加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升到5.25%,逐步打破房地产泡沫,使得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加重,一些放贷机构遭受严重损失甚至破产④。由于房地产价格下跌,拖欠债务比例和丧失抵押品赎回率转而上升,造成房贷市场更加混乱。

第四,金融监管的弊端为危机滋生提供了“适时”环境。

美国推行自由资本主义模式,标榜通过最低政府干预和最大程度竞争建立弹性宽松的经济体系。但逐步放松的金融监管使其金融体系常常陷入危机之中。

其流动性注资和大幅度降息的刺激方式为许多国家央行效仿,这就助长了市场对央行的依赖心理,从而使金融机构放松了对风险防范的控制。虚拟经济扩张的幅度大于实体经济,而且随着监管漏洞和弊端日益增多,更多商业银行加入到金融衍生品创制中,危机隐患逐步扩大。同时,政府把对次级房贷债券的评估和监督责任抛给私人债券评级机构,给这些机构留下太多操作空间,无疑对危机的加深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传导机制

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是指引起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继发效应。它不仅由一国影响到另一国,而且也造成区域间的连锁反应。

就此次危机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汇率传导

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持续走低,导致作为世界主要清算和储备货币的美元不断贬值,使包括资产价格、货币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等在内的整个国际价格体系陷入失衡。结果就是:一方面,资本逃离债市、股市,资产市场迅速下跌,损害金融稳定性;另一方面,石油、粮食等大宗基础性商品期货爆涨,并带动现货价格飙升,通货膨胀由一国波及全球。

第二,机构传导

机构传导有两种方式:一是危机延发国的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影响与母国同一系统的分支机构或总部的支付;二是一国的债务机构出现支付困难,而另一国的债权机构因对其借贷比重过大,可能被拖入债务危机中。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属于第二种方式。由于全球很多国家的金融机构持有雷曼公司的股票及债券,而雷曼的最终破产导致其不能迅速回笼资金而影响到支付①。

第三,心理传导

此次金融危机的传导很大程度上源于金融机构和个人恐慌心理的蔓延和波动。这种恐慌心理切实地反映在股市、债市、汇市的不正常表现上。就美国而言,金融危机产生后,市场走低给投资者心理沉重打击,股票市场持续大跌。从实践上讲,对于股票投资,投资者会根据掌握的信息对未来进行预期,当其对持有资产的安全性产生怀疑,会采取保守和安全策略。这种情况下,个人行为极易转化为集体行为,即所有投资者都将采取相同举措,形成蛊惑性传言使市场产生波动和震荡②。

(三)实际影响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巨大,不仅影响当今国际金融体系的变化,而且将对今后国际金融秩序起到极大的重塑作用。

全球金融危机对现有世界金融体系带来深刻影响。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美元在现行世界货币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际贸易计价、世界外汇储备和国际金融交易中,美元占有相当大比重。同时,美国为主的商行、投行和对冲基金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把握主导权。世界上主要贸易国家将大量资金投入美元资产,推动其房地产及金融衍生品发展,使得金融市场风险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不断积聚。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元资产及其金融产品的吸引力和价值下降,其依赖资本账户支撑国内赤字和消费融资的发展模式将不可持续,全球货币金融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必将引起国际社会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弊端的反思。

国际金融格局和秩序转变的趋势可能加快。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经济格局产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但是,国际金融格局的游戏规则长期以来由发达国家主导,缺乏广泛参与,致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这场肇始美国并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现存格局的弊端。改革不合理的金融格局和秩序,重塑公平、公正的新秩序,使之能够反映金融运行的普遍规律和原则,也兼顾不同经济体的发展要求和特点。当然,由于各方受金融危机破坏程度和影响领域不一、各利益相关方对于建立新格局、秩序的具体措施尚未达成一致。因此,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最终形成体现各方利益,都能有效参与的新秩序。

三、金融危机治理中的中国经验与策略的价值分析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化,金融风险也在不断积聚,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必然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因此,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逐步认识到金融危机治理的重要性。如何能够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效验来探索金融危机治理的有效模式和具体策略,成为现今研究的重点。

(一)亚洲金融危机治理的经验借鉴

亚洲金融危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波及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

其爆发根源在于亚洲各国的经济状况失衡和过快的改革进程形成了金融风险,给投机力量以可乘之机。而且各国间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造成各国之间相互传递和影响,使得危机进一步恶化。作为在亚洲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能够把握机遇,从容应对,使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赢得多方称许,其中的成功经验对于治理此次危机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第一,对资本项目实行管制,对其开放采取循序渐进原则。

亚洲金融危机中,尚未完全开放资本账户的中国受到国际投机的冲击较小,原因在于国家对资本项目的有效管制。一般认为,放开资本项目,将使一国与国际资本市场联为一体。

但是由于单个国家的国际储备与巨额国际游资相比很小,因此,在金融监管不健全、宏观调控薄弱的情况下放开资本项目,国内经济极易受资本大量流动和投机的影响,进而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导致汇率大幅波动。一旦单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危机扩散难以避免。因此,资本项目开放应与该国整体经济实力和金融调控水平相适应,采取渐进方式。同时,考虑到经济结构失衡的可能性,对资本实施暂时控制也是很必要的。这包括数量控制,也可通过征收交易税或要求金融机构在借用国外资金时缴纳准备金,以此加强对资本流动性监控①。

第二,实施较为灵活且稳定的汇率政策。

经验表明,一种稳定和有竞争力的汇率安排对于发展中国家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保障出口企业保持竞争力,也保证其顺利开展业务而不受汇率波动的干扰。众所周知,经济状况恶化是产生危机的土壤,汇率制度的优劣则是危机压力积聚的关键原因。由于亚洲金融危机波及的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一旦产生波动,就会带动本币升值,从而加剧本国出口困难,在经济状况本身欠佳的情况下,使经济越发恶化。而本币币值高估,客观上为短期游资投机创造有利可图的条件。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根据形势变化,改变以往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使汇率波动顺应市场变化且在一定可控区间内进行正常波动,从而较好的稳定市场,保证币值相对稳定,从而为抵御危机的冲击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坚定和提升民众对于应对危机的信心。

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一方面稳定了市场波动的局面,化解了游资冲击对于进出口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民众战胜危机的信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传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众信心,某些情况下的危机是由公众信心危机引发,因此,对其治理必须以维护公众信心为先导。维护公众信心,首先要树立危机风险意识;其次是要有一整套稳定公众信心的紧急救援机制,包括如何迅速调集资金给予救助,如何迅速决定金融机构退出等;再次,公众信心的稳定离不开政府信誉,因此,政府信誉的护持、政策执行效率及力度的把握十分重要②。

(二)治理此次危机现实策略的价值分析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随时间推移愈演愈烈,越来越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挑战。面对金融危机影响波及全球,世界经济增长进一步放慢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内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使得对危机进行有效治理,进而研究出相应策略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审慎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第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转型建设,构建经济发展新思维。

近年来,基于体制和政策原因导致一些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然而,随着市场机制功能日益完善,要素价格受到全球市场调节程度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进入了高成本增长阶段。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是建立在要素依赖和资源消耗基础上的。

过于依赖外需状况,未能摆脱“三高一低”的束缚,产业竞争力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上,产品最终定价权主要由跨国公司掌控,且总处于产业链低端③。

因此,依赖于低成本优势,着力发展低技术含量产业的传统思路难以维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金融危机为中国产业集群的成长和升级带来历史性契机。

随着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沿海一些从事外向型加工贸易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这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使然。需要改变的是,一是选择产业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培育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扩大规模,使价值链在原有基础上延伸至更高的产业环节或移向新价值链;三是使用高新技术对原有产业进行改造和创新,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抓住当前原材料下降的优势,掌握产品定价权,使产业发展更具主动性和前瞻性。此外,着力拉动内需,鼓励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例如,中国政府通过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和多个产业部门的“产业振兴规划”的举措不失为一种正确有效的选择①。第二,加强汇率和货币政策的灵活调整,依托金融创新完善金融监管,构建稳定有效的金融体系。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汇率水平,在确保国内宏观经济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汇率调整的市场化是切实可行的。事实上,中国采取对资本项目下外汇管制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政策,符合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推论②。亚洲金融危机表明,这种制度安排符合中国经济的实际,不仅有益国内经济的稳定,也有助全球金融稳定,在这次规模更大的金融危机中应当继续坚持。为此,在金融体系的构建方面,金融创新要与实体经济增长相适应,要能够有效控制金融中介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应当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采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加强金融管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利率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在控制基础货币投放总量的前提下放宽贷款额度管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居民收入,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第三,建立金融危机治理和调控机制,明确和强化政府在危机治理中的地位,加强危机风险意识的构建。

鉴于此次危机的复杂性,应全方位化解危机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推行危机治理的社会参与模式。实现金融危机的转化,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众多公共行为主体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参与金融危机治理。对政府部门而言,积极转变职能,加强调控和监理,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实施宏观管理;对非政府部门而言,主动参与,调整对象和策略以保证具体举措的应用效果。另一方面是强化金融危机治理的过程监管。实际上,金融危机治理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过程,分为不同阶段。如在预防阶段,启动金融危机预防机制,提高政府和公众的危机风险意识,建立常设预防管理机构;在生成阶段,建立金融危机实时处理机制,收集相关信息调查研究,制定应急管理方案等;在持续阶段,进行金融危机调研评估,调整金融政策等;在恢复阶段,建立危机善后处理机制,加强心理干预辅导,对危机结果和影响进行评测等。

第四,加强国际间合作,构建新的多边经济合作体制来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有效运行,遏止和防范危机产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一国的金融危机跨越国界传播成为全球问题。因此,世界各国冀望携手应对危局。2009年9月召开的20国集团会议上提出了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建议,就是一次良好的合作尝试,既表明合作已成为各国应对危机的共识,也会对危机的治理起到显著作用③。事实证明,符合时代潮流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必须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它的基本目标是通过鼓励世界各国自身和整体国际利益相互协调,加强协商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寻求共同利益;新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要求在尊重彼此和特殊性的基础上,要求相关利益方共同承担责任、共享政治经济效益。毋庸置疑,新的多边经济合作的建立和完善将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和促进作用。

四、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塑造中的作用

国际金融机制体系改革具有必要性和复杂性,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局限性由于此次危机的爆发而进一步显现,但改革牵涉面比较广,关系到各方面的利益协调,必须各方达成共识才能有所突破和作为。有鉴于此,中国的作用应基于:首先,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确保国际金融市场安全有序运行。

中国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监管,遏制国际游资的过度投机,提高对金融风险的预测、防范和救助能力,为其他国家的危机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其次,提倡平等互利原则,在国际社会广泛参与基础上,协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与协作,遏止危机蔓延,为受这次危机冲击的国家和地区恢复经济增长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增加对受危机冲击国家的资金援助,并为减轻债务做出适当安排。

再次,提高自身在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中的地位,扩大对国际金融事务的话语权、游戏规则的制定权等;加强对IMF、WB等组织功能和政策设计的改造,使表决权及援助份额的分配和安排体现大多数国家合理意愿。

第8篇

随着经济金融化日益加深,现代金融危机以多种形式出现,甚至会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导致经济危机。所以,要从国际和国内不同角度探寻金融危机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思维进行创新,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关键词】

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国际货币体系

金融危机不是新生事物,自十七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主要有: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至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现代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在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中,金融无时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金融化”。银行、保险、股市、汇市等在运营过程中不断累积风险,而金融创新、经济金融化又将各类金融风险叠加、放大,一旦出现局部动荡,就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出现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涵义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资本外逃、股市暴跌、偿债困难、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并且金融危机越来越以混合形式呈现出来。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往往正值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时期,国内普遍过度投资,信贷快速增长,金融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而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整个经济社会就会遭受重创。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剧增,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区域内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规模缩减,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出现停滞、倒退。人们对未来的经济预期更加悲观,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是二者有区别。

“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与“消费”和“生产”相对应。“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金融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其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又有联系。从历史上看,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通常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消费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止,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当这种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出现时,生产过程就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降,导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据测算,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游资,这些游资又被称为“热钱”,是在市场上流动迅速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基于纯粹投机盈利的目的,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就会以各种形式入境,通常会进入易于产生泡沫的经济领域,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二)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过于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弱化时,这些国家为了保持增长速度,转而通过举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内在的经济发展乏力,还债能力不足,经济泡沫导致银行贷款的坏账剧增,不良资产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三)“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可以提高一国经济的开放度,也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生产成本会提高,成本优势逐渐降低,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众多国家不约而同采用出口替展战略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恶性竞争乃至相互挤压;三是该战略也要与时俱进,尤其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必不可少,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无法长期保持竞争力,但许多国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迅速,商品、信息、服务、资本、技术在国际间频繁流动,金融活动也趋于全球化。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是自发性的,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也蕴含着高风险,蕴藏着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当国际信贷和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不可调和,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最薄弱的环节爆发。

三、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经济思维进行创新一是建立最基本的社会福利框架,废除泛福利化体制。二是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三是调整经济结构,鼓励实业投资。

(二)积极扶持金融机构一是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二是把妥善处理银行坏账,将银行的坏账打包、切割剥离。待银行复苏后再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则由政府出面埋单,将坏账清零。三是维护银行正常秩序,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出现挤兑现象时,及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帮助银行渡过难关,增加社会信心。四是解决“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仅要解决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更要解决经济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

(三)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实施产业振兴计划,扩大内需,培育市场主体,帮助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渡过难关,降低税收,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促进对外贸易,由于从事进出口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通过增加出口退税,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提高出口竞争力。三是松动银根,降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

(四)重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其间几经变迁,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后,尽管美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欧元、日元实力逐渐增强,但是美元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而从宏观上看,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积弊也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次贷危机、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也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重构适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货币体系势在必行。中国应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加国际货币新体系的构建。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是美元、欧元、亚元(以人民币和日元为主的亚洲货币)三大世界主体货币三足鼎立的新体系。三大货币之间实行相对稳定的浮动汇率,各国货币与三大货币挂钩。

参考文献

[1]董彦岭,王菲菲.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政府救市政策的比较研究《.经济与管理评论》.2010.

第9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海外直接投资 机遇与挑战

自2007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对外投资进入低谷,其规模、结构和流向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形势下,我国吸收外资将面临严峻挑战和考验的同时,对外投资的机会和机遇也会不断增多。因此,在危机之后,我国企业应当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实施我国海外直接投资战略中“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平衡,实现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对整体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

一、金融危机前后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现状

目前,我国有12000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覆盖率为71.9%。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在海外直接投资总量上,金融危机前,2006年投资总额首次达到211.6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投资净额达176.3亿美元,金融类投资净额为35.5亿美元;金融危机期间,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26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其中非金融类净额248.4亿美元,同比增长40.9%,金融类净额受危机严重影响仅为16.7亿美元,同比下降52.7%;2008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559.1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11%,非金融类投资净额为418.6亿美元,金融类投资净额为140.5亿美元,同比增长达741%。另据2009年底中国商务部消息获悉,预计2009年全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将达420亿美元,相比2008年仍有所增长 。

二、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企业在迎接金融危机的同时,更多的体现出在金融危机后重整旗鼓,主动出击的状态。但在中国企业大步“走出去”的同时,我们应当冷静的思考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实现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良好发展。

1. 海外投资环境多变,投资领域难以确定

海外投资作为一国企业走出去首先考虑和面临的问题,其对该国海外投资影响至关重要。金融危机影响之下,各国投资环境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发达国家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和投资环境的虚拟资本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深远。这种瞬息万变的海外投资环境,使得中国企业在选择投资领域的时候,在考虑其收益性的同时,而应更加注重投资的风险性和安全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用于海外投资的资产,在此次次贷危机的影响之下,损失高达千亿美元之巨 。这些海外投资失败的案例,都不断提醒着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应更多的关注投资领域的变化,实现资产的安全和收益双重盈利。

2. 海外投资出现逆流,企业融资存在困难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自己流量急剧下降的同时,资金流向和资金格局正发生着变化。在全球FDI总流量急剧下降的背景下, 作为危机中的资本运送渠道, FDI正加速流向资本稀缺地区。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富裕资金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格局开始转变,更多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资金的回流和倒流,这将直接导致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投融资的同时,出现极大的融资困难,影响发展中国家企业海外投资发展的路程。海外投资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国海外投资出现困难,需寻求其他途径来改变资金紧缺的状况。

3. 危机使得海外投资成本降低

金融危机在对海外投资环境影响的同时,使得中国面临的海外直接投资成本不断降低,门槛变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机会。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国经济低迷、工厂停工、市场萎缩,尤其是欧美一些传统大型企业资金短缺,面临破产 。众多企业经营困难、破产增加、资产价格大幅度缩水,这些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较为低廉的成本,为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建厂、收购兼并、开发资源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4. 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全球经济的衰退与萎靡不振使得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在针对国际贸易一边持开放态度的同时,一边对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对中国产品进口进行限制。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2009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贸易摩擦的不断扩大和加剧,使得中国企业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在市场国家建立企业进行生产,成为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转型和转变发展发生的必经之路。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发生之时,并没有因为危机的到来而出现经济下滑、经济衰退等现象。但是,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发生应当从危机中发现机遇和机会,积极迎接危机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为中国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积累更为丰富的能力。

我国宏观当局,在应对经济危机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影响的同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规划,其主要体现为:第一,对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法律和税务政策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鼓励高新技术产业、低碳经济产业的对外投资,适当控制能源、原材料行业的投资力度;第二,加强针对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控制,积极规避汇率、利率等市场风险;第三,面对目前全球性经济危机纷繁复杂的演变趋势和格局,要充分体现宏观调控政策的前瞻性,把握最佳调控时机。

参考文献:

[1]张汉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J].中国投资,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