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18:01:27
导语:在农业发展的成就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和农业;发展研究1 我国农业和农村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主要问题,一是我国通过体制、政策到各项管理制度等手段,使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和劳动力的流动处于一定限制状态,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较为滞后,二是土地制度规范得不够,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欠健全,主要体现在一些地方采用行政手段,通过收回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搞强制性的土地流转,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1]。
2 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的主要措施
2.1 改变原有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3]
作为农民工的他们既不能在城镇定居,又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解决,反而出现新的城市结构内的二元结构。只有改变进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结构,才能使其能以主人的姿态参与和分享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成果和现代生活。城市化最重要的应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定居、促使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只有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农民才能甩掉“农民工”的帽子,要做居住城市的主人,享受自己努力得到的成果,缩短先前的城乡收入差距。
2.2 城市化推动农业市场化
当前我国政府推行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引导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市场化发展,主要措施有深化和扩展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农用土地流转、使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抵押贷款;同时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和产品,如扩大农业贷款抵押范围,将农田、林地、放牧场等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村住房的使用权等纳入农业贷款抵押范围;推动村级集体资产的股份制进程;酌情放松粮食产品市场,使农产品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实现规范市场运作。在当前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目标应注重城乡对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从而激发农村活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市化进程发展。
2.3 农村城市化推动农业工业化
城市化带来工业化,政府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规划,处理好现有土地耕种红线范围与城市发展扩容和新老城区建设,创造宽松的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同时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人口和资金流等相协调。但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不仅靠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将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起到主导作用,成为城市化纵深发展的后续动力。
3 城市化对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促进作用
3.1 对就业促进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逐渐呈现盈余状态,富余的劳动力如何发挥其价值,不能通过原有农业来实现,必须依靠城市化。
3.2 对规模化促进作用
农业规模化经营与现有的有冲突,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使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条件,农业机械化给予助力,为农业种植有序化、科学化、规模化,提供了保证。
3.3 对资金促进作用
农村与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现有信贷体系,对其发展提供动力有限,应把现有农用土地流转性、土地经营权限和宅基地自由化,来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和产品,实现农业贷款抵押范围的扩大,使农村和农业发展得到更大的资金支持,有了相应的资金支持,加快城市进程。
3.4 对市场促进作用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增强,消费农产品的市场得到扩大,促使生产能力得到提高。随着城镇人口增多、规模增大,形成一个十分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消费者也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农产品质量或数量需求的上升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合层次,从而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3.5 对生态环境促进作用
生态可持续性是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传统农业缺乏生态可持续性思想难以长期持续发展。通过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我们应该采取以工补农的政策,继续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如增加对农田水利、改善道路交通、改良农村电网、促进邮电通讯、合理利用农业生物能源和信息化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对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可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治理防范能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3.6 对社会促进作用
城市化进程使农业人口的数量得到控制素质得以提高,增加社会公平、减小工农差别、城乡区别。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使其赢得“薪酬”多样化,使农村人口逐渐脱贫。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原有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减少由此带来的交通运输安全和社会波动等问题。通过控制生育率,降低人口增长率,提高人口素质。虽然大幅度加快城镇化进程,会给原有城市人口带来生活的影响和就业的威胁,但这体现了社会公平,减少工农差别及城乡差别,并通过引进竞争机制来促进社会效率的提高,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4 城市化在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作用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4.1 城市化进程中占用大量土地,减少耕地面积,农业资源流失。有些地方城市化中,基础设施建设中开发出各种“园区”、经济开发特区,征用农用地一般是品质良好的可耕地,使耕地紧张问题进一步加剧,严重影响农业粮食产量。
4.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
虽然“二元管理体制”是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但其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主观能动性、就业能力和受教育水平不足以使其大规模进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主导者。在城市中、企业里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城市化占用农民的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也需要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而城市化提供的就业机会却不是很多,大量的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而回流农村。这样就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就业难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4.3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地方政府过于关注经济发展,合理布局和长远规划处于“短板”状态,致使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布局分散,规模小,建设重复,不注重环保,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不经过合理处理,严重污染大气、河流和农田以及农产品,从而影响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5 结束语
城市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口由分散到集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更。城市化进程不应只是人的一厢情愿,应当是事物发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和社会变迁,农村人口有了经济生活空间转移和生活模式变化的要求,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变。城市化进程将大大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增加国家经济活力,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练绪宁,张小青,张红,谈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9,34:114-115.
[2]潘金刚.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及调整[J].商业时代,2009(1):99-101.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 职业转换 问题 措施
农民依靠土地,以土地为生是我国历来已久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然而近年来很多农民主动或被动的发生了改变,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没有了可以耕作的资本,迫不得已的要进行职业的转换,尤其是最近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了,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农民急需进行职业的转换,寻求新的谋生手段。下面我们就来看下目前我国失地农民进行职业转换的现状,然后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改善。
1.失地农民职业转换发展现状
就业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百姓生活的基本保障。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走上城市化的道路,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原先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入第二、第三产业,从第一产业转变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工人。若失地农民职业发展不充分,会使那些家庭失去收入来源而陷入贫困状态,衍生一系列问题。当前就整个群体而言,失地农民职业转换与发展遭遇“种田无地、就业无门”困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观察:
1.1失地农民呈普遍化趋势
从失地农民现有就业情况来看,总体上失地农民就业率较低,地域性就业率差异很大。即使是已就业的部分也伴随着隐性失业,甚至就业了一段时间又失业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国家就业统计调查表明,不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与其他群体相比较,都存在着相对较高的失业比率。一般失地农民中约有15%-30%无法就业。据报道,浙江省绍兴市被调查的失地农民中有16.9%的人处于无职业状态。宁波市被调查对象中有19.16%的失地农民失业在家。其中,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占43%,50岁以上的占35%。从性别上看,妇女失业率则高达29.4%。而本人在宁波市余姚朗霞街道镇西,邵巷两个村调查的被征地1779个农户,共有适龄劳动力2789个,其中无劳动能力者37人,无业者175人,失业率6,43%。远低于宁波市被调查失业率。杭州市郊被调查的100个农户,共有适龄劳动力231个,其中无业者66人,占2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4.8%,仅仅比欠发达地区低两个百分点。福州市被调查对象中有30%的失地农民无法就业。以上相对来说就业岗位比较充裕和农民的收入在全国也较高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尚且如此,或不平衡性;经济欠发达地区就可想而知了,有些甚至连安置补偿费都无法足额拿到,更不用说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了。
1.2失地农民岗位缺乏可持续性
从失地农民的就业行业分布与职业发展情况看,失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除少数人能利用城区发展带来的商机经商办企业外,大多数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的失地农民为了维持生计,都要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中去,主要从事建筑工人、餐饮服务、环卫保洁等初级工种或临时性工作。伴随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以“知识经济”为根基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已经实现招工安置和就业安置的失地农民,大多又被裁减或失业回农村。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统计,杭州市江干区历年征地招工安置4916人中,目前已有80%下岗回村。这些被安置的人员主要从事绿化、卫生保洁、治安联防、瓷、面粉、丝绸炼染厂流水性初级工等,到目前为止已有70%人员先后下岗。这些行业的岗位具有季节性、或周期性、或科术含量小等特性,且替代性强,导致失地农民职业发展时刻都面临着下岗无业的困扰。
2.处理好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措施
2.1拓展人力资本投资渠道,提升失地农民职业发展竞争力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总和,它由投资形成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是解决失地农民职业转换与发展的根本措施。增强农村失地农民就业能力,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首先,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失地农民的继续教育、技术培训及终身学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劳动力培训体制,加大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和职业技术教育等。第二,要加大政府的农村医疗保健投资,特别是政府对农村公共预防保健服务投资,提高农民身体健康素质;第三,要促进劳动力迁移与流动。举办各级各类“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降低失地农民职业转换、发展与流动成本,促进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第四,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本投资观念。政府要进行大力宣传并给予积极的支持,使失地农民理性分析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受益率,明晰人力资本投资方向。
2.2发展集体经济,降低失地农民职业发展风险
中国农民的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决定在血缘、地缘、亲缘和业缘的社会联系中,以业缘为最弱。离开土地的农民生存能力相对较弱,单个农民很难在现代城市的环境下转变为“城市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就是把失地农民组织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维护和发展自己,降低职业发展风险、保障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成都市金牛乡高家村的探索值得借鉴,高家村针对农民个体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弱势,提出“聚弱成强”竞争市场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以新型的合作组织———社区生活服务合作社为平台,在区外租用土地搞农业开发,在成都建立常青蔬菜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虽然全村大部分土地被征用,但农民生活有稳定的保障。江苏华西村也是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发挥其造血功能,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存问题,实现失地农民对永续土地收益的权利,还可避免政府在失地农民管理中的盲区,充分保障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利”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2.3完善社会政策体系
加强政府改革与管理,完善社会政策体系,促进失地农民职业发展制度化与规范化,户籍制度变革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根本。要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经济人口自由迁徙权,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经济差别,实现户籍与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完全脱钩。而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仅仅作为职业划分的依据,不再有任何利益分割、资源配置的差异。促进城乡居民职业发展上机会平等,形成统一的社会身份识别。同时政府要完善社会政策体系,对进入城市发展的失地农民在就业、培训、管理方面提供恰当的指导与服务,帮助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完成角色转换。加强和拓展就业信息建设,积极与相关企业、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尽可能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实现各区域间信息资源共享。同时,鼓励企业对进城务工失地农民进行岗前、岗中职业技能培训及对其员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指导,帮助企业和失地农民建立长期化、稳定化的雇佣关系,使失地农民和企业的利益都得到有效保障。在有条件的地方,成立创业服务机构,加强对创业的管理与服务,专门为失地农民提供与就业和自主创业相关的信息服务、咨询服务。
3.结语
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与发展理应是继续社会化的过程,是放弃以往的生存方式和重新接受工业文明新秩序的过程,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步骤。当前,失地农民因被征地而失去维持长期生产与发展的资源,即使因征地或住宅拆迁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但这些从支撑整个家庭可持续性的发展来考量,是相当有限的。这就使失地农民职业转换与可持续发展的弱势群体地位更凸显。因此,解决好失地农民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使之能够自食其力,不但可以减轻国家与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就业非农化和农村人口市民化。
参考文献:
[1]珠海市委政研室调查组.农村征地后农民就业与生活问题的调查[Z].2003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商丘农业经济发展 有效途径 探究
伴随着城乡统筹试点的逐步展开,我国农业经济又将实现跨越式发展。考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不难发现:由长期剪刀差抑制农业经济的发展;演变到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来拉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直到现在将农业经济发展纳入到城市经济发展的体系内。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须明确这样一个事实:受到我国各区域之间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在展开城乡统筹实践过程中,还应根据本区域的特性,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农业经济发展途径。
综上所述,本着以上农业经济发展原则,笔者将就商丘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探讨。
一、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如上文指出的,城乡统筹的目的在于:改变以往将城市与农村经济隔离发展的态势,通过将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中,在城市与农村经济能量的耦合过程中,实现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中,农村经济又主要以农业经济的形态存在着。
由此可见,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阐述如下:
(一)农业经济产业化的要求
农业经济产业化可以被理解为:(1)农业生产企业化;(2)农业生产规模化;(3)农业生产与城市需求形成有效的供应链。其中,农业生产企业化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仍然缺乏。将过去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转变为企业生产模式,才能通过分工、协作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考察农产品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可知:农业产品生产由技术因素所决定,其最小有效规模偏大。为此,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方能在技术层面趋于最优经济效益目标。对于第三个方面,则是城乡统筹的应有之义。
(二)农业经济与城市经济互补性的要求
本文并不强调,农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类型之间的严格分工。因为,这种严格分工将使农业经济发展类型,被锁定在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上。最终,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城乡之间一定的经济互补性,可以通过一种耦合联动,推进各自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在整体上增进了经济福利水平。
二、基于内在要求探究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导向
上文已从普适性层面阐述了“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将目光转移到河南省商丘市的农业经济发展上,还须进一步探究其目标导向。最终,为商丘农业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的够建提供思路。
(一)培育河南东部经济增长极
河南省的经济若要实现腾飞,则需要省域各经济增长极所建构的节点,在此基础上完成各节点间的线型经济覆盖,最后在线型交叉中形成网状结构经济覆盖,方能实现全省经济全面发展。因此,商丘市处于河南省东部边缘,通过联动本市农业经济发展,将够建出河南东部经济增长极,成为推动河南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建立沟通周遍省份的枢纽
河南地处中原,缺少区位优势。从资源禀赋条件来看,其农业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全国面食加工行业中,河南省也处于优势地位。在这样的比较优势面前,河南省须通过商丘市的区位优势,在该区域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来开展与周边省份的经贸活动。
三、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
通过以上两个部分的阐述,有关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如下:
(一)建立外向型农业加工生产基地
建立外向型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1)满足河南省对农产品的需求。这一需求,在本省经济发展体系内,完成商丘农业经济能量的积累。(2)建立与外省市及国外的农产品供给联系。伴随着商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效率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已无法被河南省所完全吸纳。为此,须通过商丘市政府的农产品对外公关活动,实现过剩产能的外部消化。最终,获得农业发展资金。
(二)完善联系城乡经济的物流体系
城乡统筹实则促进了,城市与农村在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价值联系。其物化的外在表现则是:供应链体系。在加速资本周转的内在要求下,惟有完善联系城乡经济的物流体系,才能实现。在物流体系的构建中,须把握这样几个技术要点:(1)不改变原有城市与农村的物流体系架构;(2)着重构建连接城市与农村物流体系间的节点;(3)由于农村物流体系承担着农用物资下放,及农产品上收的双重任务。因此,与城市物流体系连接的节点应设计为两个。
参考文献:
[1]赵奕凌.西部县域工业发展资金缺损的机制分析与对策[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摘 要】 针对河北省农村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借鉴战后日本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完善农业立法,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通过国家财政,对农业进行全方位的补贴与扶持;重视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业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 日本农村建设;河北省;农村发展;借鉴;启示
河北省所在的燕赵大地地处中国的北方,自远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也一直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民族的活动区域。河北是个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在整河北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比其他省份,河北省农业发展具备一定的优势因素,但随着发展的深入,阻碍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也在日渐地凸显出来。为此,河北省急需找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的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进程,但同时这也是个充满着探索和曲折的不断学习、不断改革的历程。在过去的70多年中,日本农村从战后初期的贫困落后、破败不堪,逐步恢复战前水平进而走向更加繁荣,且真正实现了与城市的一体化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更为注重追求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日本在农村建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完全都可以为河北省农业发展所学习和借鉴。
一、日本三次新农村建设的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农村满目疮痍,农作物连年欠收,物资供给极度匮乏,通货膨胀极其严重,国民经济频临崩溃。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日本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后又于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进行了较为完整而全面的农村建设活动,主要成就是建立了覆盖全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系统和与“三农”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成就为日本的新农村发展保驾护航,一直持续到今天,使日本成为第一个在亚洲地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国家。
1956年,日本正式开始了战后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之路,这也是日本解决“三农”问题的伊始,这一时期所实行的政策和措施有:首先,划定新农村建设的试验区,在区内依据成立的农业振兴协议,开展农业振兴工程;其次,规范农村工作的机制。广泛征求意见,集中众人智慧,同时中央政府积极牵头与各地方政府、商业团体,社会组织等进行共同磋商,制定农业发展计划并颁布实施;第三,政府主导加强资金方面的扶持,对农业经济采取特殊补贴。到1962年底,日本农村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得以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政府又逐步开始推进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合作,使得原本零散的土地得到整体规划,促进了当地农民的整合,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和家园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但是,首次尝试的最后5年―即1962年至1967年,由于发展程度推进过于迅猛,导致农村地区开始出现青壮年劳动力缺乏、机械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偏小、农民居住条件差,以及后续的社会保障条件不够,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等保障和设施落后,矛盾突出。
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日本政府从1967年3月开始,制定了第二轮“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这一计划的核心是重点发展地区经济产业,平衡地区、产业和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加强竞争力,减小与国际对手的差距,减少环境污染。这一发展阶段的重点是积极推进“三农”现代化,并兼顾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提出了“把农村建成具有魅力的舒畅生活空间”的目标。通过努力,至“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时,日本的农业生产总值由1967年的41661亿日元激增至1979年的115640亿日元,增幅高达177.6%;而1979年日本农村地区的人均纯收入也第一次超过了城市的工薪家庭,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已基本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
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中东石油危机引起了全球经济衰退,严重依赖国外资源的日本首当其冲,蒙受了巨大损失。正值此时,长期存在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现象越发严重,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因为劳动力短缺而萎缩衰退的危机。为应对新的挑战,日本开始了广泛的“造村运动”,是为第三次农村建设运动。但经历经济大幅滑坡的日本政府,财力已然今非昔比,凭借庞大的资金支持而化解农村危机的途径已无法继续生效,而基于农民自发产生的造村运动恰好能在不需要政府提供大量资金和能源扶持的条件之下解决农村的进一步发展问题。在整个造村运动中,最具影响力、应用范围最广泛、效果最为显著的当属1979年开始提倡的被称之为“一村一品”的自发运动。“一村一品”运动,顾名思义,便是要充分发掘各个乡村自身所具备的独特潜力,其根本目标在于通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经济,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提高。历时20余年的“造村运动”成效斐然,若单就基础设施而言,农村与城市亦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差别;同时,农民的收入逐年大幅提高。据统计,到了2002年,日本农村家庭以550万日元(约合4.4万美元)的年均收入远远地超过了城市中等收入家庭。
日本的新农村建设在经历了长时间、分阶段的推行之后,取得巨大成功,其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农村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空前改善,农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二、河北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作为中国北方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发展形势喜人,农村建设成就斐然。但是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在发展中依旧伴随着很多不足与缺陷。因此,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指导下,推进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成为现阶段河北省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综合近些年来的相关资料,可以总结出制约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大致如下:
1、农业资源受到制约
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河北省的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和淡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首先,从土地资源来看,全省的有效耕地已经由1996年的10346万亩下降为2009年的9843万亩,年均减少38.7万亩。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以及生态建设的需要,土地资源短缺的局面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在不断地恶化。其次,淡水资源的缺乏是河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另一个严峻的问题。2007年河北全省可用淡水资源总量为119.87亿立方米,年用水量却高达201.83亿立方米,其中仅农业用水一项便达到了155.75亿立方米,占总用量的近80%。为应对如此入不敷出之局面,河北省每年不得不超采地下水达40亿立方米。
2、农业市场受到制约
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提在于扩大市场的需求,对于河北省农业发展而言,目前的局面极为不利:一方面,国内的农副产品市场供给已趋于饱和,绝大多数农业品的市场空间均已临近上限,发展空间极为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河北省能够用于出口的农副产品类型屈指可数,加之入世之后不断变换的国际贸易形势,加之西方国家所谓的贸易保护行径,使得中国尤其是河北省的农副产品很难在出口市场中搏得一席之地。
3、农业发展体制的制约
众所周知,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的革新是整个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实行的以土地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农业发展模式,短期看来对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经济收效显著,但从长远来看,此种分家分户、小规模、高成本的生产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21世纪之后,种种迹象表明,此种经营发展模式已经潜力殆尽,长此以往势必最终阻碍农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把分散的小农有组织地合并到一起,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同时积极地推动改革和创新。
4、农业科技受到制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科学技术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但是就目前的情形而言,河北省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这是一个长时间的难题,加之现阶段河北省在农业研发机制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不健全,农业的科技市场也发育很晚,短时间内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
5、资金投入受到制约
资金的投入是产业发展的前提,任何形式的发展都不能离开资金的支持。目前的农业发展,主要的投资主体是农民本身。但是农业作为弱质产业而言,回报率相对较低,且周期漫长,同时农民群众的收入增长较之城市而言也过于缓慢,因此,单纯依靠农民对农业产业进行投资是靠不住的。且河北省的财政状况连年吃紧,可用于农业产业的投资比较有限,以至于全省农业发展中资金的供需矛盾非常尖锐。
三、日本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对河北省的启示
笔者认为,日本的农村建设对于河北省能够借鉴和引用的主要启示包括:完善农业立法,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通过国家财政,对农业进行全方位的补贴与扶持;重视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业人员的素质。
首先,在农业发展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应该放在首位且需要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为了使得新农村建设拥有切实保障,相关的立法也需同时跟进,做到有法可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在于提高广大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绘制这一宏伟蓝图,政府需要担负起重要的领导责任,在农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日本政府共出台30多部相关法律与法令,使得其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切实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二战之后日本的农业恢复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就是在于政府恰当且正确地履行了其义务,将农业发展所需仰赖的各项机制不断健全,从而使得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建设事业均能得到切实有效地保障。
其次,从国家和省的层面而言,需要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设施的建设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被视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个重点所在,其中农民收入的增加是一切问题的核心。由于收入渠道过于单一、思想相对保守等因素的制约,河北省农民的平均收入在全国位列下游。反观当年的日本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农业收入多元化。不仅如此,日本在农民增收这一方面成功经验较为明显,τ诤颖笔《言,可借鉴的方式相对较多,例如: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还能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来源;增加农业的科技水平和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推进农业创新等。
第三,政府需要主导农民加强团结互助,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合作组织。由于生产经营模式的缘故,中国传统的农户经营无论规模和组织均无法单独抵御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风险。基于此,日本农协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到借鉴:首先初步建立起以合作为基础的农业经营体,在此种农业经营体的基础之上逐步过渡到更大规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最后将这些组织进行横向联合建立起全国性的农业合作组织。目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在河北省内不少地区已初具雏形,因此更需政府及时引导,将目前仍较为分散的合作组织有机地整合为一个整体,以提高农民群众对抗各种风险的能力,最终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
第四,就培养农民自发、自立与自强的信心和决心而言,农民的整体素质需要得到加强,以促进先进科技和知识的传播与推广。因此,当务之急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素质与职业化教育。日本农民的素质之高、技术之精湛为世界各国所望尘莫及,取得如此优异成就的核心在于日本自进行新农村建设以来,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为龙头,以各式各样的农协组织为培训机构,自下而上,在其全国范围内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同时又注重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农民群众无论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还是人文素质等方面的知识和储备都远远不及日本,因此其措施和手法亦可以为我所用:政府牵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人才推进科技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最后,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必须体现人民民主之原则,坚持农民的广泛参与。日本新农村建设的前期实践活动与当前河北省农村发展的现状极为相似:在日本的第一和第二次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及对于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均坚持了其一贯的自下而上的原则,在倾听民众心声、征询农民意见的基础上,掌握广大群众之所求,进而将政策逐步引导至对群众利益有利的方向上来。河北省拥有着广袤而辽阔的农村地区,且各地差异明显,因此更需充分倾听当地农民的意见,把握人民的核心利益所在,将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结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可谓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其政府针对当时的社会矛盾而展开的三次大规模新农村建设,收效均极为显著。中国作为与日本隔海相望的邻邦,日本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具有极为实用的借鉴意义,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河北省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均可以效仿日本,循序渐进地、有条不紊地推动科技与农业的有机结合,以求农业经营管理机制的不断改进,农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最终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汤晓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日本经验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建设新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1(8)125-126.
[2] 黄立华.日本新农村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07(1)21-25.
[3] 董栓成,预吉亮.中日新农村建设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2009(9)127-129.
[4] 周维宏.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日本的经验[J].日本学刊,2007(1)127-136.
[5] 焦必方.日本现代农村建设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 《中国农业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书:河北卷[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黑龙江省宁安市作为东北农业发展的典范,总人口44万人,农业人口28万人,占总人口63.6%,幅员面积7924平方千米,全市耕地面积为221万亩(大亩),是国家级百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原料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尤其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宁安市在优质米、烤烟、水果、淡水鱼、蚕蜂、对俄罗斯蔬菜出口方面颇具特色,整体带动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2011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5元,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11月,笔者对宁安市特色农业发展进行全面调研,分析了宁安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搜集数据撰写了此调研报告。
一、宁安市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宁安市具有黑龙江省典型地域特征,土地主要以平原为主,森林覆盖率63.52%;位于北纬44度,年均有效积温2650度,适宜耕种,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人均耕地面积7.89亩(2011年),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自然地域优势以外,宁安市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大地优势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业基础设施完善
宁安市开始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以来,建成水稻育苗大棚5661栋,水稻大棚育苗比重达到79%,改善中低产田8800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80万亩,建设标准化良田2万亩,农业标准化率90%;实施响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黑土区卧龙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水利泵站达到54处、干支渠670千米,全市可控制灌溉面积达到38.3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1万亩;完善农机具补贴1031万元,机车总动力全国领先;建成243个农村信息服务站,年信息1800条,实现了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的接轨;落实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9处,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02万亩,建有蔬菜大棚1.7万栋。建有自动雨量监测站23处,人工雨量监测点32个,高炮人工增雨防雹基地9处。
(二)政策积极引导扶持
政策引导、扶持是宁安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另一项重要优势。为了促进宁安市特色畜牧业发展,市财政专项拨款3000万元扶持资金,作为特色农业发展启动资金,并投资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67个、养殖场270个;积极辟建了三个物流园区,引资1.8亿元建设了源丰对俄果蔬国际物流园区,海关、商检、检测关口前移宁安,蔬菜、水果等优质农产品可直接签封出口,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内陆口岸;引资投入0.7亿元建设了占地3万平米鑫淼物流园区,成为东三省最大的农资、农机物流园区;同时,政府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引导相关农民形成特色产业园区,形成规模经济。目前,宁安市已经建成响水大米生产园区、特色香瓜生产园区,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等项目。
(三)特色企业龙头作用明显
宁安市建设有牡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带动农民订单种植157万亩;组建带动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16家,每个合作社都确定一名标准化生产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生产资料统购、技术操作规程培训、生产指导、统一销售等工作,引领特色行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共同应对市场。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宁安市农民增收近2亿元。
二、宁安市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在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地特色农业扶植政策、较高的劳动力水平和特色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等一系列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宁安市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规模经济、品牌农业两个方面。
(一)规模经济
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发展实现规模经营,是宁安市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宁安市全市生猪、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80万头和1000万只,依托鑫鹏肉业和正大实业两大畜牧龙头优势,宁安市畜牧养殖规模化经营比重达到60%,产值实现10.2亿元。
另外,宁安市利用“公司+农户”模式,通过与企业签订订单,实现规模经营。以上海中华香烟集团为例,宁安市利用自身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烟草种植条件,与上海中华烟集团建立长期关系,利用企业订单,宁安市发展烤烟4.5万亩,平均亩产达到342斤,亩均收益达到2320元,列全省之首(2011)。
在此基础上,宁安市利用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对外农产品出口产业。全市建有蔬菜大棚1.7万栋,蔬菜总面积达到12万亩,每年对俄出口果菜8万吨,出口额5000万美元。
(二)品牌农业
品牌农业作为宁安市特色农业的代表,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宁安市品牌农业在农民增收中占到了17%以上。“润宝”牌葡萄糖、“镜泊湖”牌绵白糖、“响水”牌大米等多个产品被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福临门响水牌”大米成为世博会参展产品,雪城(鑫鹏)牌猪肉被认定为省级放心食品,“兰岗”西瓜被确定为2008年奥运会指定供应农产品。其中,有机食品认证7个,绿色食品认证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6个,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响水大米、虹鳟鱼、兰岗西瓜、蔬菜、优质地产果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热销产品。
三、宁安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宁安市在农业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有效灌溉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比例较低;二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鑫鹏肉业、正大实业等龙头企业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合作组织力度不够,规模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还跟不上政策制度创新步伐,开拓性不强,公益发展滞后;四是地方财力有限,乡村不良债务严重,村集体经济薄弱;五是农村土地流转瓶颈制约亟待破解、扶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强化。
四、宁安市农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宁安市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巨大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保障特色农业优势地位,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发挥品牌农业、规模农业作用,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利用区位优势发展,观光农业是宁安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参考宁安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宁安市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宁安市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不能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规划,应该更为广泛地推动“公司+农户”合作,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收益。因此,只有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壮大龙头、优化机制、延长链条、规模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强规范引导,加快发展;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和对外(俄)果菜批发市场对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实现规模效益。
(二)整合并放大品牌优势,发挥品牌效应
充分利用现有的知名品牌,搞好整合、整治及监管,加大宣传力度,做大做强宁安市烟、糖、米、畜、菜、经等支柱产业;放大品牌效应,建立品牌化涉农企业,扶植其成为新的龙头产业带动规模经营发展。
(三)加大特色农业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对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品牌农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出台扶持政策,构建多元投资体系,形成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政府补贴、地方配套、多方援建、干部入股、优惠贷款等等多元投资融资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
五、结语
特色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宁安市作为特色农业发展的优秀典范,对我国特色农业尤其是东北特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实地调研情况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宁安市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及不足,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对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1.1设施农业技术的概述与应用
在现代设施农业中,其技术主要有耕整地技术、卷帘技术、滴灌施肥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设施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来说,上述四项技术是应用比较多的技术。首先,耕整地技术主要是以旋耕整地为主,它是靠发动机推动旋耕部件的旋转来作业的,在耕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耕作深度与进度进行有效控制,而且可以随意来调整手把的位置,这样就有利于温室边角上的作业。
其次,卷帘技术的功效主要是体现在草帘与保温被的卷铺上。鉴于行走的方式不一样,可以把卷帘机械分成固定式和自走式。其中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减速机来达到卷拉覆盖帘的目的。
再次,对于滴灌施肥技术来说,它主要包括施肥、过滤、滴灌管、供水泵等。而滴灌施肥中的输水管涉及到三个部分,即主管、支管和毛管。当然用途不同,输水管的材质也不尽相同。主管和支管主要采用的是PE管,而毛管则适宜采用压力相对比较低的滴灌管。只有在特定材质的管道中,才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最后,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主要是用来保护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在温室中,应用比较多的是臭氧防治机,它是以温室内的空气为原料,利用高压放电的技术手段,来达到杀死温室内各种病菌的目的。对于臭氧来说,它有一定的还原功效,杀菌过后,臭氧会还原成氧气,而在此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1.2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成效
通过对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不断实践,我国设施农业在设施技术的使用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第一,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中,设施栽培农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大中城市中,设施栽培农业的生产面积超出了当地菜田面积的10%以上,甚至有的地方还达到30%以上。由此看出,我国设施农业的分布在不断扩大。
第二,通过对设施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先进设施农业技术的应用中,我国节能日光温室也随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在设施结构不断完善的同时,设施内的生长环境也得到了很好地优化。
第三,对于设施农业来说,它已逐渐成为现代都市农业的首要选择目标。比如,北京的朝来农艺园、上海的孙桥园艺试验场等,这些项目都是把现代的温室园艺和现代旅游业结合起来,成为设施农业技术一种新的应用,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
2结语
【摘要】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巨大发展优势,已经成为当代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但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特别是内蒙古的一些县市,由于地域特点,还需要深入调查研究,以更加切合当地的发展措施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就此,本文作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措施,现总结于此,与同仁商榷。
【关键词】绿色低碳 循环农业 经济发展 措施研究
一、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基本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个体单户动作状态中,特别是北方的内蒙古,土地贫瘠,水源缺泛,新世纪更具发展优势的创新技术运用极少,不能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优质的条件,农业经济发展亟待培育新型的增长方式。
1、农业生产经营相对分散经济效益低下。
自一九八七农村实行联产承包以来,内蒙古地区直到现在还处于分散的个体生产状态,尽管在土地流转以来,农户有的把土地承包出去,使得农业经济小部分地走上了集约式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是没有多大起色。农业生产基本处在粗放型阶段,抗风险能力差,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村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科技应用不广泛。
改革三十多年来,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但也很难弥补土地承包时对水利设施的严重破坏,因而很多地方农作物的收成还决定于天气的好坏,倘若遇到旱灾或洪灾,则农作物的收成会损失很大,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相当脆弱。再加农民文化成度不高,科学知识短缺、用科学种田的意识淡薄,因而在病虫害防治、新作物的引进、化肥的选择、农药的用量、使用的周期方面做的并不怎么到位,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影着农业生产的收成,并在饮食的安全上会出现诸多问题。
3、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近些年来,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碱化、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加之大水满灌式灌溉方式,不仅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严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步向前发展。加之当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工业生产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日益严重,大量的固体废弃堆积占用了大面积的农田,使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日益加重,极大地影响了内蒙古地区农业的发展。
二、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特点
1、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
内蒙古地区的县域农业经济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加快经济转变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经济之路。因为,绿色农业经济是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生态协同发展为原则的,是传统农业经济走上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是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最好方式,是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式。这种发展方式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深入认识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的价值。
我们知道,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主要方式,同样,也是内蒙古地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内蒙古县域虽然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但是土地贫瘠,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却有限,已经开发的土地又面临着高消耗、高污染的问题,这种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因此,县域农业经济必须采取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内蒙古县域农业的发展还要注意土地污染和大气污染的问题。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工业用水的乱排乱放,水土污染日益严重,而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更有利于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切实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因而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县域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措施
1、加大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近年来,我国一些农业发达地区的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展县域农业低碳经济就应该大力推广现有的好经验、好技术。首先政府要通过财政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引导社会资金的不断投入低碳农业生产中来,为发展低碳农业提高充足的资金。其次要积极构建引进低碳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学会运用先进农业技术,使技术真正运用到低碳农业生产中。第三要加强农村地区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农民学习新技术,开展免费农业教育课堂培训业务,宣传新型低碳农机的作用,使低碳农机在农村得到真正使用。
2、提升低碳农业经济从业人员的发展理念。
首先,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念的,加强从业人员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我们提出了从业人员的概念,就是针对当前的农业从业者的现状。自土地流转以来,有的农民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出去,城市一些人员获得了这些流转的土地,他们也就成了“二手农民”,他们往往是“短视”的,往往以掠夺式经营方式获取短期利益,因而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观,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理念,走科学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现代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同时要对他们加强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资源保护法》等资源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要适当利用优惠的经济政策引导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鼓励和扶持绿色低碳农业生产。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内蒙古地区县域正处在工业化发展时期,二氧化碳的排放给本地区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县域农业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提升当地粮食安全水平,为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诗一.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J].经济研究,2010(11):21-34+58.
我国农业产业虽然整体规模庞大,但是并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据统计,只有约5%的农业企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农业整体产业存在规模小、竞争力弱、科技含量低、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一些成就。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大部分是以牺牲环境为前提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草原退化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3]。
2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2.1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耕地保护事关中国农业稳定、粮食安全,是国计民生之大事。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规划期内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0.27亿hm2,各地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程序操作,保障耕地红线不动摇。同时,要注意吸收、引进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保护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经验,要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科学的农业生产,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使自然资源得到持续有效的利用,形成良性循环。要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设就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政策支持,特别是要加强技术支持,调动企业参与生态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建设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在农业产业化程度高的地方逐步推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4-5]。
2.3提高农业的信息化,实现农业发展的科学化
我国农业的信息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强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个跨地域、跨部门的农业信息系统,形成权威的网络信息平台,统筹规划农业经济的发展[6]。同时,加强对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培养,成立专业的服务农业技术队伍,才能保证农业科技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实现农业发展的科学化。
2.4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
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对现行的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审理,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
3结语
管理要有章可循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不然一切都会变得杂乱无章,毫无秩序,难以取得管理的实效。对农业试验基地来说,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就是要在现有管理的基础之上,明确的把管理制度化、体系化。相关的管理工作有专人管理,有专门的管理部门,管理制度。对于农业试验基地的管理来说,管理涉及的东西比较多,除了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外,还有项目的管理,设备的管理等等,要做到全面的管理。要实现农业试验基地的科学管理,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还要从具体的各环节来进行管理,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2科学管理农业试验基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
对农业试验基地进行科学的管理,转变农业试验基地的传统职能,真正做到为农业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管理追求的目标。农业试验基地一直以来就是农业发展的科技保证,在现代化的今天,科学管理农业试验基地,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
2.1坚持基地建设与科研、农业发展相结合的思路
农业试验基地进行的所有科研活动都是为了在农业发展上发挥作用,所以农业试验基地的建设也应该对农业的发展重要的促进作用,应该与科研、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建设与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科研试验站、试验基地,不仅是科研的需要,也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但是,各个地方的农业发展需求不同,所以科研试验的方向、重点也必定会有所不同。试验基地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必须考虑到基地所处的环境,尽量使试验基地的建设具有预见性、前瞻性,对农村经济利用科研成果进行创新发展也可以起到持续的促进作用。
2.2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科学发展经济
任何科研单位的成果都要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农业试验基地也一样。在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当中,过去传统的发展方式在市场竞争下已经没有竞争力,取而代之的是要走一条创新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之路。这就要求要加强科研成果的应用性研究,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做好农业试验基地的示范作用。农业科研基地本来就对基地周围有一个辐射带动作用,要利用好这种作用,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采用科学方案,加大推广,最好是形成一个产业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的创新发展。
2.3利用好农业试验基地,加速农村经济的转型
农村经济要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要改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试验基地作为科研单位,除了做科研以外,也可以作为观光农业带动农村农业的发展,寻找到一条环保的农村经济发展之路。农业试验基地的建设可以是科研为主,农业设施为主,而休闲观光为辅,利用农业试验基地的自身条件开展农业观光,实现功能的多元化,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农业的实验室和试验场。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单靠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来获得收益,而是一种新型的,走科技创新发展道路的经济。在我国许多地方,利用好农业试验基地及相关的可以成果实现农村经济转型的例子已屡见不鲜,这是一条有活力的发展道路。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