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校园人文建设

时间:2023-09-27 09:37:20

导语:在校园人文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校园人文建设

第1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精神

1 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是一种引导性的亚文化,它对学生起着强烈的熏陶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以及思想、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所以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有如下的功能:

(1)陶冶功能: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人格和灵魂,以充实生命的内涵。

(2)社会化功能: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

(3)教育促进功能: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各种求知欲和业余生活的需要,他们过剩的精力也需找到新的天地。校园文化无论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情感,还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社会交往,都提供了一个育才环境。

(4)导向功能: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校园文化是正面的引导,还是负面的影响,其导向作用显而易见。

2 人文精神的内涵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感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和职业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程序化,人的感性一面受到压抑,而人的理性一面却得到了超前的发展,人本身也被过分地理性化了。同时,高效率的工作、生活节奏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冷漠了人际间的亲情关系,物欲横流更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更加焦虑和不安,缺乏一种对生命意义进行探寻和追问的精神,缺乏一种以人文精神为背景的生存环境和人格力量。因此,呼唤人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追求一种有助于个体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群体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精神生活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3 校园文化功能中的人文精神

(1)导向功能。校园文化通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引导,接受特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有目的筛选大众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的选择代替全盘接受或盲目排斥,因而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又通过教育的物化形态,对校园的布局和各种设施的布置,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来精心设计,对受教育者同样起着引导、激励的功效。另外,学校的教育思想、发展规划、办学目标等,都直接影响着师生个体乃至整个学校良好精神面貌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因此,校园文化无论从内容、方式到其形成的环境,都深刻地影响着校园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潜移默化影响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

(2)凝聚功能。校园文化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各种有意义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受教育者受到陶冶和感染,同时,校园文化也像粘合剂,使学校师生员工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而凝聚在一起。凝聚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提高辨别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集体的影响和自身的努力,逐渐会在一定的群体中找到归宿,并按照共同的价值趋向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出积极的人文精神。因此,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性格和情趣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全体成员紧密地团结在集体的周围,朝着学校的总目标前进。

(3)约束功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教育的内驱力作用。它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既可以激励先进,也可以约束违纪行为,有力地促进集体和个人思想品德的提高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会校园成员如何做人。校园文化能够引导人们认识自己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应负的责任和义务,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校园文化也是矛盾的调节器通过舆论、习俗、信念等特有形式,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调节人们的行为。校园文化还具有一种巨大的内在意志力量和评价力量,弃恶扬善,把周围的现象判断为“善”与“恶”,从而实现其教育作用和约束作用。校园文化通过其约束功能,实施人文教育,有利于校园人文精神的养育。

4 学生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现途径

41 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物质文化环境

古代诗人谢灵运写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于忘归”。环境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人,影响人;人的精神在耳濡目染中受到陶冶。所以要营造和谐的物质文化环境,使全校师生员工生活在和谐物质文化氛围之中。这是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建筑、设备设施、绿化美化等学校硬件以及表现校园精神文化的雕塑、标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包括校园的一草一木等。这些物质文化虽然是一种表现形式,但可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去促进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激发创造精神,同时也能使他们在这种物质文化氛围中形成一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价值观,让每一个人都以在学校工作为骄傲。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学校的教学大楼及各种设施、设备不在于精美和华丽,而在于以师生为中心,在于人性化,要体现适用、实用和较高的利用率。在教育事业发展的今天,校园的物质文化也常常作为潜在课堂,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譬如说:一所校园如果光看到一排排房屋建筑,而看不到树木、草地,虽然很有气势,但作为校园就会使你感到不和谐。可以想象学生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中读书、学习,往往油然而生的感觉是温馨、舒适、心情舒畅。校园里的一座雕塑,虽然不很起眼,但师生们课余时间看到它,常常就会得到激励,受到启迪,催人奋发。因此作为校园的管理者,应该千方百计营造、构建人性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42 利用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弘扬人和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为主旋律的,校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是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而成,并在现实环境中与文化创造活动相结合,其人文精神的内在主体精神品格主要就在于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是一种较复杂的文化创造活动。校园文化虽然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这种具有引导启迪价值的文化活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觉醒个人,使其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崇尚文明、塑造健全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熏陶为基础,以道德信念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定会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文化。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曾说:“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水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任何国家的经济振兴和文化发展,无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的强盛,必然要以人为本,造就出富有一定的创造精神和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必须从校园文化开始,建立健全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符合规范的道德理论体系,注重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双向发展,推进人和社会精神的进步与发展。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就能得到有效发挥,最终也必将促进个人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43 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是无形却又是最有力的教育,是一种“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最有效的教育。教师良好的行为往往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有意识无意识的熏染,常比正面的说服教育更容易使人接受,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学中,教师对待科学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认真、耐心和踏实的作风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反复思考,在思考中感悟科学的真正含义。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师都必须懂得自己学科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真正的人文精神教育。

44 教师要联系实际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

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也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现实生活、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教育,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化为精神,达到政治人文知识的内化,内化为人文精神。

社会热点:国际、国内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如何通过政治课教学把它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政治课教学的任务。

第2篇

论文摘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全面发展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具有教育导向、开发创造、自我教育功能的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高校校园文化内涵、总体特征入手,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功能及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适应时展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协调发展的思路。

引言

具有教育导向功能、开发创造功能、自我教育功能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的重要环境。网络时代,随着信息的急剧扩散,迅速增大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通俗文化在校园的碰撞,校园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因素。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及其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一种群体文化,而这种群体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其特征具体表现为:第一,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教授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第二,渗透性。校园文化,象温暖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第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只是会有不同程度的损益。

二、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功能

1.约束功能。一切文化对其主体都具有约束支配功能,校园文化也不例外。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对其主体的约束和精神文化对其主体的行为习惯的规范和支配上,此外还有道德约束和舆论约束等。一方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学校的独特节日、典礼、仪式等,以学校群体价值观和群体行为规范的方式熏染着学生。

2.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起着环境育人的作用。在校的师生员工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其熏陶、影响和激励,逐步升华和完善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正是我们常说的“风以化人”。

3.校园文化具有自我教育功能。校园文化中,学生既是参与者和受教育者,又是创造者和教育者,一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精神文化之中,就会保持其相对稳定性,持久地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作用,并通过学生的自觉行为不断地得到强化。

4.激励功能。校园文化对其载体无时无刻不发挥其影响,特别是对校园文化的主体——学生的影响作用就更大,全面教育的功能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突出,校园文化对其主体——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教育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并且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政治意识、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部的精神环境,引导着人才的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激发每个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并内化为一种自我向上的动力。

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与校外力量的交流。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参与人员主要是校内人员,包括学生、学工干部以及极少数的专业教师,而缺乏校外人员的参与。校外人员包括是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他们实际上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校园文化活动把目光主要集中在校园内,而极少关注现实社会,与社会脱节,最终导致校园文化成为“空中楼阁”。

2.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目前,大学校园文化虽然丰富多彩,但主要偏重于娱乐、体育及各种社团活动,这些活动虽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近期效果明显,但缺乏长期规划,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从而削弱了校园文化的整体育人功能。

3.忽视专业教师的作用。长期以来,大家一谈起校园文化,就认为是学生处、团委、学生会等学生工作机构和学生的事情,与教师没有多少关系。但实际上,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教师的人格和文化涵养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质量,他们的整体凝聚力对校园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看,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极为贫乏,一学期难得有两次活动,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很少,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限于名目繁多的各种具体活动,而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等潜在的教育活动排斥在外;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中,除学生参与外,主要是学生工作队伍的教师参与,而专业教师与其他行政人员很少参与,与学生的交流也很有限。

4.专业知识所涉不多。在对上海一所财经类院校近一年的调查结果中,校园文化活动内容的比例为:文体活动占30%、青年志愿者活动占18%、社会实践活动占25%、讲座报告占20%、学生其它活动占7%等。调查显示: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大部分是娱乐项目,与专业知识有关联的活动少,绝大部分学生集中在文娱体育、人文素质、社会服务实践等活动上,即使是学生科技活动,主要是学工队伍的策划,缺乏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所策划的活动专业知识的含量不高,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单化和低层次化。

四、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1.校园文化建设贯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即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宗旨。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多形式、高品位、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教学不能只重视学科专业的系统性,而忽视了人的完整性以及健全人性、人格的培养,要做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出发,让学生自己设计适合自己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要追求小型化、多样化、经常化,充分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和种类的需要。这样,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既能丰富校园生活,又能达到育人的目的,让他们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2.建设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如前所述,缘于当前校园文化与专业知识相连甚微及其它方面原因,导致尽管各高校都在积极提倡并加大力度建设,但结果是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上却收效甚微。加之当前各种传媒的活跃,学生接触信息越来越广泛,活动层次较低的校园活动既起不到导向作用,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现其总体功能。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超越低层次的以娱乐性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科研、学术为中心内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出高层次的校园文化。

3.提高专业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校园文化建设要转型,要建设以科研、学术为中心内容的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必须做到教师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结合专业知识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开展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政策上对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专业教师给与支持和鼓励,如可通过减少课时等举措切实吸纳广大专业教师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这项需要全员参与的活动中来。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向学术领域演进发展,其结构和内容将发生重大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由参与活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加深专业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学风的形成,又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带动科研,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的保证。

4.顺应时展,建设更加开放的校园文化。“开放”是校园文化的应有之义,当前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处于“闭门造车”的局面,而相反地,现代大学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思维,因此“闭塞”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目标的,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加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如以往的校友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吸收校友、企业以及政府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校园文化与社会的广泛接触,达到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目标。

2l世纪呼唤人才,时代也呼唤素质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开展,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建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中国高等教育,2002,12.

[2]梁碧茹、李洪波、郑美玲.建设适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青年探索,2000(4).

[3]黄小华.社会转型时期的校园文化变迁.青年探索,2000(3).

[4]王欣.大学精神的发展与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苏州大学学报教学专辑,2007年3月.

[5]刘枫、丁志卫.大学校园文化的思考.中国当代教育杂志,(14).

[6]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7]严雪怡主编.中专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8]严冰,朱坤.发挥校园文化功能、提升学生精神素质.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第3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众所周知,高素质的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将知识的传授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有两大弊病:一是注重专业教育,忽视系统的文化教育;二是注重学生做学问,忽视引导学生做人。因此,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台湾学者郭为藩将人文素质具备的能力概括为六个方面: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具有问题意识;能透过口头或文字条理清晰地表达思想和感受;对精致文化由衷地喜爱并懂得鉴赏;关切当前人类生活的重大问题并具有通识;对本国文化和历史传统具有起码的了解和对外国文化价值能适度的尊重。人文素质教育塑造了民族的灵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互为协调。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何做人”,其中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思维,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交涉,取决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还取决于文化建设,取决于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对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来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其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人的价值与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对人文方面的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背景,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将所学的专业技术问题同社会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二、校园文化的人文意蕴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人们一般将校园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教学、科研、生活所需的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等;二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各种规范化、正常化了的规章制度等;三是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体系、道德情感、思维模式、文化思潮等。无论是校园文化三个层次中的哪一方面文化都和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培养是具有一致性的。

在物质文化层面: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建设是指学校的环境布置、建筑设计、室内外装饰等物质条件在其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力求做到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传递学校的专业信息,渗透学校意志、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学生的思想、情操、作风、学习兴趣等都可通过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来起到感染的作用。不但要对校园的环境进行净化、绿化、美化外,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这一方面来充分地体现学校的育人作用,来激励学生、教育学生。比如有的学校就通过用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科学家的格言还有他们的肖像等来装饰校园。这样学生通过这些展示来对他们有了更加充分地认识,使他们更加懂得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价值,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刻苦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制度文化层面: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内各种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的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通过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而产生于师生员工内心的制度意识。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园内丰富多彩的各种制度,二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学校师生员工价值观、行为方式、舆论导向上所做的引导和心理体验,即制度内化为个体符合制度规范的自觉要求。通过制度的贯彻、执行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

在精神文化层面:当代中国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既不单纯是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也不单纯是工业社会的人本精神,更不可能是所谓的后现代精神。这种文化包括理性、科学、人文和创新等四大精神。因此,可以看出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整个校园文化环境中所占据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现代的大学生不仅要继承人类社会已有的优秀文明成果,而且要得到教养,受到陶冶,在坚实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统一的基础上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气质。这就要求在校园里营造一种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说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核心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相处,文化与文化相接的精神。它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注重人的发展并完善其价值信念,正确审视人的本质,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类文化的积累,塑造人类的精神家园,依靠人的能动性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文精神是具有时代性的,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丢弃其中陈旧过时的内容,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求是精神;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主人翁精神;爱己及人的广泛的关心精神。

三、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人文素质对一个人学习、思维有很大的帮助。自然科学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人文科学则侧重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通过想象、联想来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能增进思维开拓,求异和创新,推动想象和联想,触发创造思维的火花,纵观科技发展史,大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不仅精通自然科学,而且在人文知识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修养。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校园文化具有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功能。目前,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力加强与重视及人文精神的大力弘扬,大学生们通过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及人文知识,特别是伦理道德知识,使他们具有了正确的行为价值取向,不断地激励着他们去追求真理和发展文化。

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完全融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开展人文性质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校园的环境、人文的氛围,对学生是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一种强大的潜移默化。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作为第一课堂,人文性质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曾钊新教授曾说过:“既然哲学是智慧之举,就让它成为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并将钥匙交给学生吧!”。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讲可以开设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课程作为第一课堂,文科学生可以将一些自然科学课程作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则应根据学生们的知识需要,举办多种形式的人文讲座,社团活动,报告,书画,集邮,摄影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影视评论,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社会伦理道德的演讲辩论赛,一些国际国内的重点热点时事政治讨论等。

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中的人文关怀

校园制度文化对学生的社会性及价值取向有重大影响,决定他们的行为选择和对事物的评判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要保证正常运转,维护教学、生活秩序,就必须制订一整套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因此除了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令、制度外,学校还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制订出符合学校实际的各种规章制度。

3、加强校园内人文精神的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是人文精神的建设。校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是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而成的,并在现实环境中与文化创造活动相结合,人文精神的内在主体精神品格主要就在于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行,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创造活动。以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熏陶为基础,以道德信念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定会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文化。在校园里,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审美活动和文化创造活动的参与者。比如老师可以在平时的授课中发掘专业课中的人文精神,特别是那些对人的信仰、生存意义,关注社会发展的课文,要充分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周远清.在更高层次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第4篇

大学校园文化有着区别于其它群体文化的鲜明特征。校园文化强调对社会文化的认同,承认并接受现有的文化成果,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社会文化重新筛选,加以整合,使其具有超越性,使先进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在校园中产生、传播和发展。校园文化应有交融基础上的批判。通过学术交流,外来文化的观念、学说、思潮首先在校园中交锋,交融,将传统的、现存的文化中的精华与外来文化之中的先进因素交融、协调,实现社会文化的再造。校园文化应有吸收基础上的辐射,不断地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同时以其精神产品、以其所造就的人才向社会辐射先进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的更新进行导向。校园文化应有教育基础上的自我教育,在校园中生活的每一个人,既是文化所影响的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人,都可以积极地去创造校园文化并接受校园文化的熏染。

大学校园文化要发挥独特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教风、学风、校风健康形成,“风以化人”,可以起到观点认同、心灵感应和精神升华的作用,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当代青年,起到环境育人的效果,可以昂扬着探索进取的开拓精神,激发着生活于其中的学者和学生进行精神产品的创造,对学生的智能开发也有着催化作用,使之自觉求知,努力成才;可以活跃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调节紧张、单调的工作节奏,增添生活的情趣;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可以提高人们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励他们向前人看齐,做出成就,为学校争光;可以成为一种粘合剂,产生一种内在向心力,使广大师生目标一致,行动与心理上共同受其约束。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校图文化建设层次普遍较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起初是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多种类型的文娱体育活动。单纯而轰轰烈烈的文体活动使人们简单地认为校园文化就是琴、棋、书、画之类的娱乐活动,从而阻碍了校园文化建设向高层次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多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为基本手段,主要集中在生活文化层次上。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偏窄,层次较低。很多教育工作者一谈及校园文化,言必称文体娱乐活动,将校园文化活动停留在一些浅层次文化的消费活动上,甚至迷恋于一时的世俗文化,如气功热、舞会热和畅销书热等。基本上是有了娱乐性丢了教育性,使得校园文化在应有的教育功能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一些学校的领导者侧重于丰富物态文化、完善方式文化,而忽视了开掘精神文化。

2.校园文化建设职能局限在学生管理上。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归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对学生业余生活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把校园文化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能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而学生管理部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也就自然而然地看成是对学生管理的一部分,工作的重心也就自然而然地放在如何使各项活动取得成功,如何保证学生的各项活动处于学校的制度控制之中。在认识上,一些人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思想政治部门的事而与教学部门,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无关或相关性不大,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是大学生,所有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激励、熏陶等皆是针对学生的,教师和职员被置身事外。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和干部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己无关。

3.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指向不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本应以形成学校精神和接受学校精神熏陶为宗旨,要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上发挥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不明,思路不清,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盲目性,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育、激励、创新功能发挥上的被动性。杨振宁先生曾告诫:“忽视人文,中国将付出极大的代价!”然而,综观20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重科技、轻人文一直是主流趋势。人文环境的熏陶作用,仅被人当作德育工作的一个小环节而未受到重视。在大学开设的公共课中,文化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也不过凤毛麟角,校园文化建设只能在有限的课外活动时间里为呼唤文化“敲敲边鼓”,仅是作为人文教育的树叶,未能与人文教育进行整合,更谈不上承载一定的人文教育的责任,对于大学生素质修养所起的作用也在自身难保的人文价值取向中显得鞭长莫及。校园文化建设更与科学教育相分隔,不能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不能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不能与培养科学精神相结合。

三、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从大学的社会作用看,大学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在改造旧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过程中,发挥大学文化教育的特殊功能;教书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成果,努力把大学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辐射源,使大学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用先进文化提高大学师生的文化素养。大学师生的文化素质提高了,社会影响面、覆盖面就会扩大,优秀的文化产品就会不断涌现、传播,腐朽文化产品就会衰落、灭亡。只有以先进科学知识、进步文化思想武装大学师生头脑,才能使社会和民族具有发展实力和后劲。因此,必须把握校园文化的政治导向,必须旗帜鲜明地突出主旋律,和党的教育方针保持高度一致,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先进文化占领校园阵地,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保证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运作程序,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2.要以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旨归。大学精神是在大学文化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高层次的精神结晶,集中体现着一所大学的价值观念、发展理念和道德信念等,作为整个大学文化形态的精神凝聚,对大学文化的各个层次起着统领和引导作用。大学精神是的代精神在一所大学的反映,是大学这一特定社会群体在教学、科研、生产等各项活动中,为谋求发展和实现既定目标而长期形成并为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大学精神的培育与校园价值观的构建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需要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近年来,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与校园价值观的构建已越来越受到各大学的重视。许多重点大学、名牌高校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讨论大学精神和校园价值观应有的内涵,公开征集大学校训,结合学校的发展历程、学校的现实状况、学校的发展目标,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校史、校情、校风教育,帮助师生员工更好地了解学校文化的精髓,这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过程。

第5篇

关键词:成人高校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文化机构,高校发挥着传承文明、创新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是知识、文化、科技的重要集散地,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引导、示范作用。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是高校教育环境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高校校园精神风貌的体现。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旗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灵魂。成人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点,打造具有自身特色、适合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体系。

加强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加强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各种文化形态,是师生精神面貌、学校校风、学术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

加强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学校根据成人高校的学生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导成人高校学生的文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开拓力,对于学生步入工作岗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起到极其重要作用。通过高品位、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构建成人院校内健康向上、风格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将助推成人高等院校完成建设国家高素质人才储备的历史使命。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成人教育对象都是在职学习的学生,良好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学生人生观的培养,将学生对学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带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从而激励他们不断超越不断创新。

加强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完善成人教育培养目标

成人高校的培养目标,由最初的成人高等教育,转换成“会学习”、“优生存”、“完善人”的终身教育坐标上。成人高校的对象为成人,所谓“成人”,不但要达到生理学意义上的“成熟”,更具有特定的社会学意义和法律内涵。成人教育不单纯以学科教育教学为中心,更体现其实用性、实践性。针对成人教育这一特殊培养目标,制定并创造新型的,适用于成人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完善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保证。

加强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和拓宽社会成员接受再深造的渠道。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成人高校和普通高校一样负有高等教育的使命。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展示学校的正面形象,展现学校的教育文化内涵,促进成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成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开展为目标,以注重师生精神生活为培养主线,建设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是成人高校办学特色的体现。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成人高校校园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以“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创新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在传播和支配地位。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环境中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学校办学特色、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1、充分发挥校园人潜力,创造和谐校园文化

学校领导是校园文化的缔造者,是先进办学特色、学校理念的引导者。学校领导者应通过学校历史和现状的分析,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勾画出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宏图。学校教职员工,作为校园文化的执行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担负着创建、执行、传承的重大使命。学校应培养教职员工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使他们由被动执行,变作主动传承,逐步形成学校团结和谐的内聚力。树立一支有修养、重学业、肯付出的优秀学生骨干,激发他们爱校护校的使命感,从而感染带动全体学生的校园文化意识。

2、借助网络传播媒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学校可通过网络开展校园文化传播,通过网上知识问答、网上征文、作品设计展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通过网格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识,建立素质教育平台,一些主题鲜明的教育内容,在网上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关注网络道德建设,适时进行引导;通过网上心理咨询,生活服务等专栏,使进学校师生交流,营造自由轻松的学术范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意识。

3、坚持以人为本,开展高品位、卓有成效的校园文化活动

当前,大学生受我国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多元化影响,价值观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高品位、卓有成效的校园文化为基础,保障和谐校园健康发展。

学生文化活动建设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学生充满对学校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动。

充分发挥各类文化讲座、学术论坛的作用,凭借高雅艺术的感染魅力,借以提升学生素质教育和精神品位,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创新自我的精神,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价值,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高校校园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又是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有其独特的意识形态,构建适时务、具个性的校园文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医学生;人文通识教育;意义;途径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可以译为博雅教育,该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应该是自由人应享受的、以自由发展理性为目标的教育。实施自由教育适合于自由人的价值,可以获得智慧、道德和身体的和谐发展;自由教育同职业训练截然不同,认为那将使人的身心变得粗鄙而不自由,所以自由教育完全排斥以实用为目的的教育。

欧洲中世纪时,自由教育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基督教教会提出了七艺教育,七艺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1868年,赫胥黎在《论自由教育》中,把自由教育解释为文、理兼备的普通教育。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首次提出了“通识教育”一词,指的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普遍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的思想得到了世界大部分国家高等教育的认可,特别是由于专业分科越来越细而带来了众多问题的今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开始走向综合。

通识教育一般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内容。针对专业性较强的高等医学院校本文主要探讨人文通识教育的建设问题。

一、加强人文通识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和行业条块分割的影响下,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基本为单科性。从现行教学计划来看,我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课程大致有三类:一为公共基础课(主要为思想政治、英语、体育等);二为专业基础课;三为专业课。后两类课程因其专业性,课程比重很大,学生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也最大,而学生的一些特长、兴趣爱好则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很多调查显示医学生人文知识欠缺:文史哲知识掌握欠缺、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落后等。学生经过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只是受过良好训练的从业人员,而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21世纪医学发展要求医学生必须成为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级医学人才。加强医学生人文通识教育建设,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更为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的特长爱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校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学生,大学生应该是朝气蓬勃的,他们应该有开放的头脑、好奇的态度和探索的欲望,但是由于长期的学业压力、教育模式等,目前许多高校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学生的消极态度:上课不积极思考回答,作业应付了事……这就更别说创新了,而在当今世界,创新比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学校要营造创新条件,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举行人文讲座等,引导学生从社会需要、个人特长爱好等出发,选修一些自己需要和喜爱的课程,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促进良好医德的养成

人文社会科学内容,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沉积了人类最美好最深沉的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内容的学习,了解到其中的情感、意志等,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养自身高尚的品德。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自强精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仁爱宽容精神,唐吉坷德的理想主义精神,贝多芬的拼搏精神等等。

当今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成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这样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综合性现代医学模式,研究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此来应对现代疾病的挑战。但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却变成了医患矛盾突出,许多医生医德医风观念淡漠,以自我为中心,把病人仅仅看做自然体,看不到病人的社会属性,不理会病人的心理,漠视病人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患者服务的观念淡薄,在医患关系上颠倒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通过人文通识教育的建设,如学习历代中医名家救死扶伤、悲天悯人的情怀,促进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养成;通过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等课程的学习,使医生能够了解病患的心理变化,与病患开展有效的沟通。

二、加强人文通识教育的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人文通识教育的建设,首先要从教育观念上进行转变。这不仅需要教育机构高等医学院校转变观念,还要求医学生也能够转变观念。

高等医学院校要明确何谓大学精神,要认识到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综合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培养未来工作的机器,只有从整体上转变了教育观念,才会能够统一思想,从各个方面加强学生的人文通识教育。人文通识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医学生,他们也要转变观念,改变原有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爱好,广泛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内容,积极思考,广泛交流。

2、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加强人文通识教育建设,最重要的是重新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医学院校医学生课业繁重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很多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已经精减,其他人文选修课较少的情况下,要改善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教育现状就必须开设人文必修课程,辅以选修,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收到一定程度的正规人文通识教育。这个可以参考其他已进行改革的高校人文课程设置,如医学伦理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创作、历史与文化、经济与管理、医学心理学等等。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人文通识教育的建设,根本保障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里包括传授专业知识的教师与传授人文知识的教师。补充教师队伍,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有着很强的向师性,老师们的言行修养极大地影响着年轻的学生们。因此教师要自觉强化教书育人的意识,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自身的言传身教。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第二课堂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学校要依托校学生处、团委等部门,通过各种晚会、竞赛、文化节、报告讲座等多种形式,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学校也要注意学校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如校园内建筑、雕塑、教室实验室标语、校史展览馆、宿舍等,这些学习生活环境,能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2001年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对医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进行了界定,分别为职业道德、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七个领域,其中有至少四个是直接涉及了人文教育。面对未来的挑战,医学院校应不断研究,制定全面的规划,探讨更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强、具有软、硬科学知识和复合型知识结合的开放性医学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陵孙,张建平.高等医学院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若干问题的思考.华夏医学,2000(6)813.

[2] 徐荣、郑琛.关于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解决途径的思考.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37.

第7篇

【关键词】 电大;校园文化;建设;载体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个主动营造、长期培育、历史积累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迁,电大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敏感点,其建设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手段不断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深层次上看,电大校园文化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师生归属感、整体文化认同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加强电大校园文化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一、电大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困境

1、电大校园文化在传播方式上相对滞后

电大系统开展远程教育,学生与学校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同学之间更多是处于准分离的状态,因而简单地依赖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而如何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依靠现代传播手段,更为科学、有效地传播校园文化,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

2、电大校园文化软硬件建设未形成特色

由于各分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办学条件不同、人文环境不同等差异性,各分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没有显现出不同的特点,也未形成自己独特的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风格。

3、忽视了开放教育学习者的特征、需要和特定的学习交互环境

目前,基层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网络特征较弱,在网络平台的栏目(板块)设置和建设中,并没有体现出校园文化内涵,即便把“校园文化”作为独立的栏目加以呈现,也多为时事文化或大众文化的贩运,少有校园本土文化,内容单一陈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形式呆板凝滞,其开放性、虚拟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也未能充分释放。

4、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在营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对校园文化重视程度不够,但缺少任何一个主体,都很难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导致校园文化功能的难以发挥或不尽如人意。教师作为校园文化主体之一,发挥着引导、教育和监督的重要作用,是保证活动质量、提高活动水平的必要条件。实际上,校园文化是系统工程,是全员、全方位育人的动态开放过程。

5、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不够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电大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处于低水平的初级状态,互动论坛、情感交流、校园风采等栏目缺乏有效的设计和组织,没有形成鲜明的主题。缺少了主题的校园文化,就显得苍白无力,其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教育功能也就难以发挥。

成人大学生大多参加过工作,社会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心理上已形成了诸如“成人化”、“职业化”、“时效性”等稳定、务实的特点。而且,成人大学生学习时间相对零散,身份角色非常多元,师生之间的准分离使得学生接受校园文化启迪熏陶的时间太少,参与度低、实效性差,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普遍不高。校园的文化和精神对他们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感染力较弱。另外,校园文化建设新的途径和渠道还未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活动的层次和品位尚待提高。不能与时俱进,积极适应学生和时代的需求而提高的校园文化建设,自然也难以凝聚和陶冶学生。

以上这些问题均表明了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怎样打造品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是每一个电大人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

二、加强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上述种种问题促使我们必须积极寻找解决途径,使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上一个新台阶。

1、有效利用电大优越的校园网络环境,占领网络文化建设新阵地

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学习平台逐渐成为学习者网上学习、生活、社交、娱乐活动的“网上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电大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各级电大应建立校园文化网络平台,宣传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注重情感文化培养,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支持服务。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讨论;辅导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电大雄厚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能借助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网页和多媒体光盘等载体学习,也能通过网上聊天、电子邮件、BBS等多种途径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增强学生网上学习的能力。

2、体现开放教育的特色

电大特有的校园文化,既是电大生存与发展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又要体现教书育人的目标;既是对办学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再现时代的需要。开放教育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本位。开放教育中网络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应该建立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体现开放教育的教育价值观,保证开放教育的质量,释放网络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约束功能。追求“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价值目标,重视行为文化的建设,造就和谐的学习个体,使学习者能和谐地融入到学校,融入到集体。譬如:组织开展适当的校园学生活动,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集体活动、体察校园生活,增进学生与学校、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对班级集体及对学校的亲密感、归属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创造和谐奋进的良好文化氛围,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力,扩大其覆盖面。

3、加强电大校园文化的正确导向及网上舆论引导

当今,青年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模糊性和摆动性,在对多元文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中,尤其需要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例如,发挥校园广播的宣传教育作用,开设“好人好事”、“青年团校”、“同学寄语”等栏目,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又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利用校园内墙报、橱窗、板报、宣传时事政治、讴歌先进人物,展示校规、校训,使师生时时受到约束和指导;创办电大校园刊物,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及重要活动,溶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抵制各种不良信息传播。针对师生言论,相关教师及时跟帖,澄清事实,解疑释惑;针对热点问题,积极参与讨论,有目的地进行引导;针对教育重点、热点、难点等问题,可在校内征集有深度、说服力强的评论性文章,引导师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共建意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作用,体现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4、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一要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对学校各类重大节庆活动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充分发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奖学金、助学金颁发仪式等活动的特殊教育功能,激励学生勤奋向上,求实创新。二要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电大办学30余年来,校友遍及各地,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在读学生立志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三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做文明学生”等创建活动,制订工作规划和实施计划,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认真组织实施,着力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用优美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道德情操。

5、开展丰富的虚拟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和形式,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虚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便捷性,选准载体,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开展具有网络特色的、丰富的学生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编辑电子校报,使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见证电大的成长和发展,从学生的视角认识电大、宣传电大;开展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展示学生的知识技能;开设文化长廊、学生俱乐部,举办经典影视欣赏、人类优秀文化展、有益的游戏等适合成人特点的文艺、体育网络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增添学习乐趣。

在充分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开展虚拟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还应当结合现实物质校园开展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可以采取网上组织,活动在电大物质校园开展,网络转播的形式,使学生既参加了校园文化活动,也真正接触了电大校园,加深学生对电大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使学生不受空间限制,体会到学校“没有围墙,却有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大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大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它独特的一面。电大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长期积累、持之以恒,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机制、新方法,使校园文化发挥它在电大培养合格人才方面的应有作用。

怎样达到共性要求与个性特色统一、历史与现实联系、眼前效果与潜在效应协调,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是今后电大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当年先生曾有一句名言:“欲知将来之社会,请看今日之学校。”在这里我们可以套用蔡先生的话说:欲知未来之广播电视大学,请看今日之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梅醒斌.基于文化融合视角下的电大校园文化建设[J].学术论坛,2010(8).

[2] 陈继扬.论电大系统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传承与提升[J].实践探索,2010(4).

[3] 杨力民.电大全日制成人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新西部,2010(6).

[4] 唐荔.如何建设“没有围墙”大学的校园文化―北京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6(11).

[5] 薛国友,宫振宇,杨瑶.县级电大特色校园文化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6] 宋有.建设和谐电大系统的实践与思考[J].实践探索,2007(7).

[7] 韩晓丽.机制保障、内外兼治,增强电大系统运行动力[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9).

第8篇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校园文化 培养 建设

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是高教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院每年举办的科技文化节与艺术节则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契机。下面将结合我院的两节特色活动来探讨一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创新型人才与校园文化

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一是要永远充满对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二是要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四是要有创造思维能力。五是要有脚踏实地、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而这些素质的具备除了需要学生们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他们将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获取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校园文化则是所有这些得以实现的路径。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学校师生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众体,并且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优良的校园文化不但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增长才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的科技文化节与艺术节便是校园文化开展的成功表现。

二、校园文化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1.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校园中互动着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蕴含着教育目的,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在我院科技文化节期间,“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系列竞赛活动中的一项,它要求学生围绕一项产品或服务组成若干专业互补的创业小组,展开市场调查,完成包括生产、营销、财务、效益分析在内的一整套创业设计。此活动需要学生正确的选择和确立创新目标,培养为此目标不懈努力的创新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

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在艺术节中,“宿舍环境艺术大赛”、“集体舞大赛”等活动使相当多的学生重新认识了自己,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建立起自信心和荣誉感。还有其它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更是不胜枚举。这都激发了学生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拓宽了空间,开辟了新视角。

3.校园文化的品质优化作用

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是开发出创新能力的支撑。集学术性、娱乐性、创造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为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机会与舞台。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坚韧性,增强了学生敢于面对磨难和失败的勇气;培养学生不断的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地去探索,去追求,去奋斗;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既不狂妄自大又不妄自菲薄。

三、如何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培养创新型人才

1.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做到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性

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手段,更是培养人才的有效载体。为了保证活动的主旋律,坚持正确性,我院的校园文化都以爱国主义为起点,以学生的内在成才需求为动力。每次活动从筹办到落幕都要经历层层把关,学院每次都对各项活动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使得我院的校园文化出现多层次、多格局发展的新特点。形成“传播、审美、创造”三位一体的新模式。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教育、引导着学生,以好的活动鼓舞和激励学生,不断提高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2.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强调主体性,注重大众性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学生则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学校的主导性,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才能得以实施。所以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知识与智慧、意志与能力以及特长在参与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在参与的主体上,要注重大众性,校园文化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在这方面我院及各系充分发挥了学生社团的依托作用,通过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强化指导与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渠道,成为学校发展与稳定的积极力量。

3.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创新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味

校园文化的建设如何,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其一,要创新思路。要敢于否定前人、“独树一帜”,在变中求新意、求精品;拓宽主题,选择更贴近国情、校情、学生实际的论题,使学生从中收益。其二,要创新内容。要突破传统,反映时代气息。把第一课堂的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完善;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常规管理、人文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其三,要创新方式。可以把校园文化活动的触角延伸至校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与企业、社区、部队、媒体联姻,通过科技、文化等,形成校园、社会互动网络。在借助社会力量,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我院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学分制是推进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的一次创新性的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亦称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的体现。一般说来,校园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取得的学校文化形态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它体现一所学校德、智、体等方面的综合校风。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文体活动、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园环境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

校园文化作为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与学校历史一样悠久。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文化主体,以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依托,以塑造校园精神、纯化校园文化意境、培养完善主体人格为目标的特殊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激发人们从文化意义上构建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并从文化的高度把握和统帅各种校园现象,对文化主体的人格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内容和功能主要是从优化成才环境、丰富学生业余文化活动、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等方面着手,因此,完成纯化校园文化意境、完善主体人格的重要任务,恰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创新性人才及其基本特征

创新(innovation)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A.S.hheum.peter)1992年提出来的。此后,创新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创新有两大特点:一是探索未知领域;二是获得创造性成果。而所谓创新性人才,就是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并且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能够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他不仅要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智能素质、社科人文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劳动身体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目前教育界普遍认为,衡量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点:(1)是否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理论知识;(2)是否富于想象,并具有灵活性和全面性的思维方式;(3)是否具有好奇性与开拓性的探索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4)是否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出头、冒尖。

创造性人格有着其独特的特征,其中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是最显著的三个特征。实践证明,在创造性人才的发展中,非智力因素即创造性人格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其环境与氛围对创新人才的塑造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创新人才创造能力与创新人格都将实现明显飞跃。新的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竞争与发展的大潮中,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创新能力来自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提供自由思维的空间,开辟思想驰骋的天地,营造浓烈的创新氛围,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要靠校园文化建设才得以实现。校园文化正是通过创设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这种目的和效果的实现依靠的是丰富多彩的寓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以及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设施等的美感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校园互动着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蕴含着教育目的,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特别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换言之,影响着学生的意识、思维与行动。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人类永恒的活动。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效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竞争观,塑造健康的人格,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学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如全国的“挑战杯”“电子设计”“数模”竞赛等。实践活动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拓宽了空间,开辟了新的视角,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锻炼和提高自我的平台。

3.校园文化的品质优化作用。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是开发创新能力的支撑。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坚忍性,增强了学生敢于面对磨难和失败的勇气;培养了学生的不从众性,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向已知和未知的领域挑战,敢于“标新立异”,去努力地探索、追求、奋斗;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切入点

1.注重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实际上有两个大的方面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个是校园的人文环境优化,另一个是校园精神的塑造。在人文环境优化方面,有自然景观的美化和社会环境的治理,我们通常也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中间包括校园整体布局、美化,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等;而校园精神不仅包括笼罩在大学校园上空的科学氛围,更包括以文化人为主要群体、以高知识层为主要标志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所有这些,对创新人才培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具体到高校而言,要不惜投入创建民族性和时代感的优美校园,潜移默化地影响、提升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既倡导科技创新,又重视人文关怀,形成求真、求是、求善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觉抵制中外腐朽文化的侵蚀,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

2.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富于创造性的教师队伍。教师相对学生而言是稳定的、非流动的校园文化主体,他们的治学精神、态度、方法及做人原则等在实际意义上代表了校园文化的主流。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健全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能主动接受新事物,在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来丰富、提高、完善自己。只有创造力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力强的学生。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有赖于两个方面:第一,教师一定要从事一些创造性的工作,积极参加科研工作;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教学规律,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要具有良好的教风。教师正是以其广博的知识、坚韧不拔的毅力、富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提供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