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37:24
导语:在农产品基本面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不只是棉花价格反弹,近期由于降温天气,全国部分蔬菜价格也出现小幅上涨。长期来看,由于受到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仍会保持上涨趋势。展望明年农产品价格,有分析认为粮价仍有可能涨幅不低,并且向下游传导导致肉类价格上涨。
现状:棉价反弹凸显“产不足需”矛盾
在今年农产品的涨价潮中,棉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长江期货公司研究咨询部经理黄骏飞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现在这波大宗商品牛市,在国内是由棉花这样的软商品率先启动的,明年棉花仍将起着“风向标”的作用。
棉花价格在大幅回落后,近日开始出现震荡反弹。虽然短期上涨的动能并不强劲,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棉价回归基本面,“产不足需”的矛盾将会导致棉价在春节后启动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12月20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为27269,较17日上涨70点。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1109当日收于28425元/吨,比12月1日上涨3025元/吨,涨幅超讨10%。
“约而不束”,中储棉花信息中心信息总监冯梦晓用这个词语来形容9月到11月中旬的棉价暴涨。据中储棉花信息中心的监测,在9月1日到11月9日不到两个半月时间内,国内外棉价上涨幅度超过67%,超越近年来国棉和外棉现货价格年度内波动幅度。
随着国家物价调控政策的出台,包括棉花在内的多种大宗农产品价格急转直下。黄骏飞认为,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现在棉花现货价格略高于期货价格,短期棉价进一步上涨的动能减弱。
冯梦晓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市场开始受到约束而逐步回归理性,回归基本面,这种态势有望持续到春节前。在整个棉花年度中,目前是棉花资源最丰富的时候,但若印度棉出口量明显下降,随着棉花的不断消耗,国棉“产不足需”的问题还是会暴露出来,到了四、五月份会变得比较明显,后期采购中高等级棉或将变得困难。
“从中远期来看,棉花供应短缺将造成明年价格走高,行情可能在3月中下旬启动。如果市场对上涨的看法比较一致,上涨行情可能还会提前开始。”黄骏飞说。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2010年度棉花产量的调查,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7568.2万亩,较上年减少1.1%;单产84.0公斤/亩,下降4.4%;总产量636.0万吨,减少5.5%。
从全球范围来看,棉花的供需形势也不乐观。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与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2010年度,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预计为37.1%,为15年来最低水平。
冯梦晓认为,印度棉在中国进口外棉占有第二大的比重,但现在印度为了保证本国纺织企业能够用到足够便宜的棉花,其出口政策很不确定,导致外棉价格易涨难跌,这将会对国内棉价产生较大影响。
原因:农产品涨价的几个理由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所长秦富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由于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总体平衡,在国家加强物价调控特别是对游资炒作加强管理的大背景下,明年农产品价格总体上预期会比较平稳。但从长期来看,农业品价格受到“推”和“拉”的影响会在一定范围内上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推”“拉”农产品价格上涨存在多项理由:
供需不平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轮番上涨,累计涨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粮食产需缺口扩大。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粮食生产的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引起的。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的基本态势都无法改变。
居民膳食结构改善。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于泽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根据卫生经济学的研究,随着居民收入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提高,蛋白质等摄入量会逐步增加。作为蛋白质等来源的肉禽蛋的需求进一步上升,而这将消耗大量粮食,从需求面拉动粮食价格上升。
成本推进。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指出,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下,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工业部门转移,农业从业人员逐年下降,逐步由供大于求转向供不足需,加上年轻一代农村劳动力务农兴趣不高,农业用工季节性短缺和结构性素质下降现象逐步显现。随着供需格局的变化和非农产业工资水平的提升,农业用工成本快速增加。
国家支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曾表示,适当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对中国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是有利的。
恢复性上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称,农产品价格2003年只是1996年的78%左右,到了2006年也才恢复到1996年的90%左右。
流动性泛滥。汇丰银行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孙玮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很可能在美联储再次启动量化宽松的政策之后继续走高,从而传导到国内市场。同时,国内贷款的猛增和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增加的热钱流入,意味着央行在管理流动性上面临挑战。
天气和季节因素。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受降温天气的影响,12月17日,21种蔬菜中有9种价格较11日上涨,其中菠菜、油菜等叶类菜价格涨幅较为明显。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不但近期的恶劣天气可能拉高菜价,而且从需求角度看,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两节历来是农产品消费的高峰期,这不可避免地向上拉高价格。
国际因素。据农业部上周公布的周报,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环比全面上涨,其中食用油价格上涨明显。陈锡文认为,随着某些农产品进口量增加、自给率下降,国际市场价格对这些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就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影响:农产品涨价压力将向肉类转移
展望明年农产品价格,粮价仍有可能涨幅不低,并且向下游传导导致肉类价格上涨。
大通证券研究员郭世涛认为,明年粮食价格仍可能上涨10%。首先,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提高了主产区2011年生产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95元、93元、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7元。
其次,劳动工资上涨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提高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在粮食生产中,人工的成本比重是32%。
再次,中国目前靠本国粮食生产只能满足90%至95%的需求,其余差额部分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国际粮价持续上扬,仍可能传导到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粮食库存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的安全线水平,再加上世界各地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全球粮食产量持续减产,粮食价格始终在高位徘徊。
最后,对冲基金、退休基金和投资银行进行的粮食投机有可能推动粮价进一步上涨。粮食金融化以及货币市场的变化是粮价大幅波动的主因。粮价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价格,而是一种金融产品的价格。
招商证券则认为,2011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将向下游的肉类转移。该券商的报告称:
我们知道QE1让美国政府付出了1.7万亿,去年11月再推QE2,总计付出6000亿,今年标准普尔将美国政府评级下调,美国股市当天瞬间蒸发市值1万亿,令美国政府举步维艰。按照这样形势分析,美国推出QE3可能性极大,因为其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继续推出QE3,就意味着美国仍将大印钞票,美元将继续贬值,美国国债继续缩水,凡是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都跟着赔了进去。从短期看,美国继续厚脸皮,占了便宜,从长远看,美国在全世界的名誉扫地,早晚会付出代价。
古语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按照这种规律,伯南克于9月21日议息会议结束后即便宣布QE3推出,其推出的实际作用也将大大减弱。而推出QE3也恰恰证明了经济有严重问题,因此,公布QE3属于利多出尽是利空,商品很可能反弹一波,重归跌势。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充满变数,占欧元区经济总额50%以上的德、法两大强国的经济增速也被拖累下滑,二季度实际GDP增速较一季度大幅下滑,可见,欧债危机向核心国家扩散的风险依然存在,对商品价格来讲也会受到冲击。
国内方面,温总理近日在《求是》撰文谈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他表示,今年经济增速略为放缓,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没有超出预期。政策基调方面,文章强调“稳物价”仍是调控首要任务,同时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未来重点工作包括,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坚定不移地把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落到实处,毫不放松农业生产,推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可见,国内继续延续紧缩的调控政策不变,中国清朝时的GDP是茶叶、蚕丝、瓷器,现在的GDP主要是房地产,房屋限购政策波及二线城市,不仅对GDP有影响,对与其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也会造成不小的冲击。
应该说,从以上宏观经济看,市场环境并不乐观,而从技术角度来看,许多商品走势也存在抉择的变数。农产品历经长时间的震荡正在寻求突破,而工业品也在高位徘徊,似乎都在十字路口。
善于观察趋势、长线布局的理财者,就能从“粮灾”中化险为夷,安身立命。这一波“粮食危机”的成因和走势如何?马尔萨斯预测的人类争粮悲剧是否终会成真?高粮价时代必须掌握的趋势如何?短期、长期各有何投资机会?
正当美国次级房贷问题引爆全球股市震荡之际,全球小麦价格迭创新高,成为继玉米、大豆之后狂涨的新。许多分析者认为,这场“粮灾”可不像股市吹泡泡,达到高峰后就破灭探底,小麦、玉米、大豆这三样最基本的大宗物资在近年价格齐扬,可说是为高粮价时代揭开了序幕。进入高粮价时代的信号,除了商品期货市场不断攀升的指数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粮食的全球库存量连年降低,包括小麦、玉米、稻米都在这两年写下了近20 年来的新低纪录。
有人说,近年来的这一波谷物价格飙涨的罪魁祸首是石油。蕴藏在地底的石油只会变少,不会变多,随着愈来愈多人口大国积极迈向工业化,对石油需求大增,油价的攀升直接拉高了运输费用,间接带动了替代能源的需求,谷物大国美国及欧盟更是积极发展生物性燃料,亦即将人类吃的玉米、大豆、蔗糖、菜籽等农产品,变成汽车烧的油料。例如美国生产汽车乙醇所使用的玉米,在2007 ―2008 收成年度达8000 万吨,是2 年前的1 倍,约占玉米总收成的2 成。美国一年“喂”给汽车的玉米,可让2300 万人口吃16 年。
“农产品是目前最安全的投资产品。”不久前,曾准确预测商品价格大行情从1999 年起飞的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说,现在是买进玉米、棉花和咖啡等农产商品的最佳时机。
罗杰斯在2007 年10 月初表示,当全球笼罩于美国次级房贷及信用危机下,农产品有亚洲30 亿张嘴巴作为坚固后盾,一跃成为市场上最安全的投资标的之一。从1998 年起,罗杰斯就编制国际商品指数,包括35 种商品如能源、贵金属、谷物、肉类等,迄今涨幅达271%。罗杰斯形容,除了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的小麦外,大部分农产品如玉米、棉花和咖啡、糖等,价格仍然“非常便宜”:2007 年美国农民种植的玉米,创下二次大战以来最高纪录,造成今年玉米价格跌幅较剧,不过玉米可以用来制造生物燃料乙醇,未来需求持续增长,后市看好;棉花则是过去3 年涨幅最小的商品,未来补涨可期;咖啡虽然不属于粮食作物,但随着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大增,可望带动价格上涨;蔗糖价格去年重挫30%,至今仍未见明显反弹,但蔗糖是全球用来制造汽车乙醇的主要原料,相较于不断创出新高价位的石油,价位下挫的蔗糖具有替代能源的成本优势,因此上涨空间很大。
抛储旨在释放稳定价格的信号,随着多种调控政策的实行,下半年农产品价格出现拐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食糖单月两度抛储致价格回落
22日,2010/2011榨季第八批20万吨国家储备糖投放市场,这是本月以来的第二次国储糖抛储,平均成交价格较上一次出现回落。截至此次抛储,本榨季共计拍卖的国家储备糖已达168万吨。
从价格上来看,国储糖成交价格呈走高态势,似乎“糖价越抛越高”。8月5日,第七批20万吨国储糖竞买平均成交价为7730元/吨,创下本榨季历次抛储之最。
据云南糖网的消息,第八批国储糖平均成交价低于第七批的7730元/吨。长江期货研究咨询部经理黄骏飞表示,前期调控政策的效果不太明显,现在经过连续抛储之后,加上进一步扩大白糖进口配额等措施的出台,“糖厂更买政策的账了”。
今年以来,白糖价格保持着“糖高宗”的本色。据生意社的数据,8月中旬以来,国内一级白糖现货价格超过7800元/吨,相比上月的涨幅达到5%。期货市场上,白糖价格近期多次刷新历史高位,目前近月1109合约价格维持在7800元/吨左右。
黄骏飞认为,现在政策的导向比较明确,如果白糖现货价格在7500元/吨以下,有关部门不会进行干预;如果现货价格超过7800元/吨,政策调控的力度就会加大。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周小球认为,国储糖的拍卖,主要是改善供应关系的一种手段。从本榨季的供需关系来看,产需缺口达到300万吨,仅仅110万吨的期初库存无法完全弥补这一缺口,必须通过进口来调节,而目前国内市场抛储的食糖基本都是来自进口原糖。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白糖产量连续第三年减少,这成为本轮糖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进入夏季以来,饮料等下游企业迎来用糖高峰期,企业积极备货进一步推动了糖价的上涨。
经过几轮抛储之后,白糖市场的供需缺口逐渐减少。黄骏飞说,根据对糖厂的调研,一些糖厂已经实现了供需“零缺口”。随着中秋节的备货高峰过去以及10月份以后新糖逐渐上市,糖厂继续“挺价”的意愿减弱。
猪肉 密集抛储缓解价格压力
“国家抛储的主要目的还是释放稳定价格信号。”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在价格高的时候抛储,增加了市场的供应量,对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6月下旬以来,辽宁、山东、陕西等多个省市逐步向市场投放储备冻肉,每公斤一般低于市场肉价4至10元。7月份,商务部表示,将适时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肉,以抑制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并在未来陆续增加中央储备肉的规模。
受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自7月中旬以来高位企稳,一度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艳丽表示,猪肉放储对价格的影响有限,而随着3月份补栏的生猪上市,供给情况会有所好转。
与较为确凿的猪肉抛储相比,大豆定向抛售的传言由来已久。据了解,5月份,曾有212万吨国储大豆向五家大型粮油企业定向销售。近日又有媒体报道,益海嘉里集团和中粮集团证实,国储近期将再度抛售400万吨国产大豆,价格为3500元/吨左右。
当前,国产大豆的现货价格超过3900元/吨。抛储价格明显低于现货价格,这显示出稳定食用油价格的政策意图。有分析称,此时抛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市场即将进入中秋、国庆两节旺季销售之时,通过定向抛储补贴大型油脂企业,可适当打压终端食用油价格,缓解当前通胀压力。
在此之前,食用油龙头企业益海嘉里刚刚宣布调价计划,山东等地的一些中小油脂企业也上调了小包装大豆油的价格。另据商务部的监测数据,截至8月中旬,桶装豆油零售价格每升上涨了约0.5元。
大豆的对外依存度超过80%,如果抛售大豆后国储库存不足,后期将会缺乏足够的调控手段。不过,李国祥认为,因为中国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供给基本平衡,如果通过抛储能减轻价格上涨的压力,让市场价格恢复到均衡的状态,明年调控的压力和难度就会减轻。
效果 农产品价格有可能现拐点
稳定物价总水平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具体的措施可谓是多管齐下。除了农产品抛储之外,物价调控手段还包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和信息、补贴低收入居民等。
上周五,国务院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农产品物流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便利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着力解决农产品物流经营规模小、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的问题。
“农产品价格调节主要集中于流通领域,而生产环节继续维持高价格,这种调控方向是对的。”李国祥说,因为在生产环节,农民整体上是价格的接受者,对价格主导性的影响在于流通环节。
李国祥认为,短期内,抛储等手段在农产品价格过度上涨的时候是有效的。长期来看,政府还是应该采取“反周期”调控,在农产品价格低迷时采取更多措施,保护农户的积极性。
在一系列调控政策的作用下,虽然居民消费指数在7月份再创新高,但分析人士大多对后期物价走势持乐观态度。国泰君安证券的最新宏观报告称,基于经济减速和风险偏好下降将抑制PPI和CPI非食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猪肉价格涨幅将趋于回落,7月物价已经达到年内峰值。如果根据商务部食品价格跌幅直接做预测,8月CPI或在6%以下。
2014年商品市场压力缓解
预计2014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将呈现加快复苏趋势,甚至受金融危机影响重的欧洲区域,也将进入经济活动自我扩张的增长模式中来。商品,尤其是工业品的需求市场将获得提振。同时,经济复苏可能令大部分经济体,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通胀将有所抬头。对于供过于求的商品市场而言,对其价格的跌势具备一定的缓冲作用。另外,我们认为货币宽松政策退出对商品市场影响力减弱。对于商品市场而言,黄金由于避险功能的丧失会进一步下跌,以铜为首的工业品在经历了量化宽松(QE)退出预期的利空消化后,2014年可能受到的影响力将减弱。
豆类市场难脱熊市格局
2013年上半年,南美大豆创纪录丰产以及下半年美国大豆产量大幅提高,极大补充了因2012全球大豆产量削减遗留的供需缺口,市场供需格局由紧向松转变,预计2014年市场这种宽松的局面将更加强化。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及相关机构推算,在南美第一季度不出现明显异常的前提下,预计2014年,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春季大豆供应量均将比上一年度增长超过10%,创出历史新高。同时,我们预计,进入2014年1月份之后,中国大豆的进口需求将减弱,需求因素对美大豆价格的提振作用将减弱。另外,我们认为美国农业部对2013/2014年度中国进口6900万吨大豆的数量预计持一定质疑态度。主要理由是,中国未来在蛋白替代品增加、食品浪费减少、养猪(母猪效率)改善等三大方面可能会有明显的改善,这部分节省下来对豆粕的需求,数量可观,将减少进口500万吨左右大豆。
大豆市场同样将逐步转向宽松。预计2014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将呈现大幅增长,甚至创下纪录。驱动力来自两个因素:1.投入成本大幅度减少,特别是化肥成本,使得即使新作玉米和大豆价格在今年11月基础上再降10%-15%,种植利润尽管有所下降,但仍高得足以刺激大豆播种面积创下纪录。2.处于绝对高位的大豆/玉米比值,令大豆的播种优势明显。创纪录的播种面积,若能配合正常42蒲式耳/英亩的单产水平,则2014年的美国大豆产量将实现创纪录的高产。
由于美大豆和玉米基本面差异较大,美大豆/玉米比值在2013全年一路走高。截至12月底,3.0以上的比值处于历史的绝对高位。如此高比价有望激励2014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飙升,来年大豆播种面积增加程度可能远超市场预期的400-500万英亩。若如此,对大豆价格的打压力度将较重。美国玉米市场2013/2014年度在需求亮点不足、供应端继续明显增长的大背景下,重心仍有继续下移的可能。大豆/玉米比值要出现回归,则只有大豆价格加速下行。假定两者比值要回归至2.5附近,则美豆在2014年要比玉米价格多跌至少15%-20%。
看淡农产品
全球商品正在向供过于求的局面转变,有色金属和农产品都明显呈现出这种特征。但从经济复苏的角度而言,工业品将相对农产品更易获得资金青睐,这点从我们关注的商品持仓量变化中正获得验证。第四季度,大豆、玉米品种的非商业净多持仓大幅下滑,且玉米净多持仓比例6年来首次成净空状态,预示着大宗农产品将步入典型的熊途特征。
一、全球货币政策陷入“囚徒困境”,通胀在所难免
随着美国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全球掀起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前期商品市场的大幅上涨有供需面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建立在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货币贬值之上,尤其是发达国家低利率政策使大量资金流向发展中国家。全球货币战争将成为今后影响商品市场的重要因素,虽然货币战对全球经济健康运行是危险的,但当前没有足够的能够打破货币战的东西。虽然货币战持续下去,可能最终所有国家都是输家,但是如果不加入货币战,就将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别人,这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中国人民银行11月19日宣布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月第二次动用数量型工具对冲国内流动性。央行在两周内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示了中国当局通过收紧流动性来调控物价压力的意图。不过,在美国、日本、欧盟等经济体都保持低利率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对实施加息这样力度更大的紧缩货币措施仍然持谨慎态度。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国内的负储蓄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个通胀的预期,最后就演变成了现实的通胀压力。
二、农产品比价因素将导致2010/2011年度大豆播种面积减少
由于今年全球大豆产量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大豆市场尚未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下一年度农民种植意愿将产生重大影响。从比价关系来看,截至11月21日电子盘信息,美国大豆与玉米期货连续合约的比价为2.3,低于近几年来的平均水平2.7,美国大豆与棉花期货连续合约的比价为10.1,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是14.4。目前,大豆在与玉米、棉花的比价关系上已经处于完全的劣势,在来年的种植面积争夺中,将肯定处于下风。这一点反应在已经完成的巴西棉花与大豆种植,在新年度的耕种选择中,巴西农户将部分以前种植大豆的土地种植了棉花。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预计今年巴西棉花播种面积较去年增加37%,产量将超过2006/2007年度创下的160万吨的纪录。由于棉花与玉米价格涨幅远高于大豆价格涨幅,从种植效应来看,全球大豆播种面积都会受到玉米和棉花面积扩张的影响。2010/2011年度大豆种植面积将无法满足下一年度需求强劲增长的速度。
三、需求刚性增长,大豆市场供需格局转变
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显示,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达到26011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22.7%,预计2010/2011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仍将维持在25526万吨的高水平。但预计未来大豆的需求刚性增长将大于大豆的供给增长,2010/2011年度全球大豆总需求将达到25467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6.8%。来自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强劲需求导致全球大豆的库存消费比持续走低,2010/2011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为24.11%,而2009/2010年度这一指标为25.32%,如果库存消费比继续降低,大豆的定价区间将改变。目前,南美大豆播种已经基本完成,拉尼娜现象对2010/2011年度南美大豆产量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对于期货市场来说,尽管对于天气的担忧只是一种臆测而已,但这种无端臆测在通胀预期的大背景之下,将被成倍放大和炒作。在市场需求刚性增长,而供给增幅有限的情况下,2010/2011年度大豆市场很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
四、未来棕榈油增产幅度有限支撑大豆价格
5月份的A股市场在大幅反弹后出现回落,整体市场并没有摆脱今年以来的格局,四川的大地震又进一步引发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的担忧,而主题投资依然活跃,在油价达到惊人的130美元后,所有人都承认能源的格局变了,超高的油价是风险也是机会,中海基金认为坚持能源主线将是未来几年最大的投资机会。
反弹空间有限和结构性机会突出
根据对5 月份物价水平变动的跟踪,可以看到蔬菜、肉禽蛋为代表的食品类价格运行平稳,并稍有回落。根据农业部的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5 月份的走势,截至5 月29 日为止两者定基指数均值分别为163.3 和161.6,环比下降3.3%和4.1%,预计5 月CPI 中的食品价格环比下降3%左右。
在食品绝对价格持平、全部原材料价格同比涨幅延续过去12 个月上涨趋势的假设条件下,长城证券认为,对5 月CPI 进行了定量测算。根据长城证券预测模型,我们预测5 月份CPI 同比涨幅为7.4%,同时下半年将进一步回落。在翘尾因素影响下,中国的物价水平开始出现明显转折。
回顾从4月底政策利好出台后的市场表现,一方面市场整体的反弹幅度相对有限,另一方面结构性的机会突出,不少公司股价出现了50%~100%的涨幅。行业的分化明显,涨幅居前的基本都是主题性的机会,包括灾后重建,3G,能源价格上涨相关的行业。
相反,跌幅居前的行业均是目前机构分歧较大的行业,包括金融地产,部分制造业,由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存在不确定性,这些行业的表现明显弱于市场整体走势。
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上升,以及深圳房价的调整,投资者对未来中国经济和上市公司利润的趋势分歧正不断加大,因此市场在金融地产等行业难以达成共识,相比之下,主题性的投资成为市场缺乏整体机会下的选择,今年的事件多发,也导致了主题性的投资机会不断。
对于6 月份的A 股市场,从宏观经济运行格局来看,长城证券认为,存在阶段性回升机会,但是持续反弹面临天板。阶段性回升机会的触发点是,CPI 全年拐点对市场的刺激作用。
A 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估值水平变化,是我们判断A 股市场投资机会的重要依据。影响6 月A 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速度的重要变量因素是,政府对成品油价、电力价格、煤炭价格的干预。如果保持现有价格政策不变,那么这一因素无法支持A 股指数上扬。如果政府采取松动成品油、电力价格的政策,在目前测算条件下,对A 股整体盈利增长速度只能是中性判断。石化、电力行业的利润增速对冲中下游行业成本上升增速的效应,无法定量判断。
长城证券认为,对于估值水平,目前上证A 股的2008 年的估值水平是21 倍,绝对水平比较纸。相对目前研究员对上市公司2008 年业绩增速20~25%的预测,应该有投资价值。但是这一估值指标受到的今、明两年业绩环比下滑预期,限售股解禁抛压,使我们难以得出这一估值水平具备投资价值的判断。
能源主线是未来几年最大机会
随着油价达到130美元,即使再看空油价的分析师也不得不接受了超高油价的现实,如果说100美元的油价是一个重要的心里关口,那么随着油价快速上升到130美元,不可否认,原来对油价预测的假设都需要进行修正。从目前的趋势分析,无论是简单的供求关系,还是美元贬值理论,都不能完全解释油价的快速上涨趋势,而从目前的综合条件分析,油价达到150,甚至200美元的时间可能也并不是非常遥远。
基于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以及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在石油资源不可再生的背景下,投机因素的推动使得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都将维持一个高油价,甚至超高油价的阶段,也使有关能源的主题性投资机会成为所有投资机会中覆盖面最广,空间最大,时间最长的机会。
中海基金分析,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投资机会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传统能源的机会,由于成品油价格没有放开,炼油行业并不能分享石油价格上涨的机会,只有煤炭行业能够间接分享油价上涨的机会。第二、替代能源的机会。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替代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的机会都逐步体现,我们认为只要油价处于高位,替代能源的行业机会将持续存在。第三、能源相关机会。随着生物能源的成熟,玉米等农作物普遍被用作了能源的生产,导致农产品价格大涨,并推动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凸现。
从能源涉及的三大机会中,传统能源的机会最稳定,随着煤制油技术的逐步成熟,煤炭价格与石油价格的相关性正不断提升。相比之下,替代能源的机会最具有爆发性,考虑到地球所有的能源都能归结为太阳能,因此其中太阳能又是潜力最大的替代能源,涉及相关行业的公司投资机会不言而喻。
能源相关机会也不容小视,农产品价格本轮上涨有多重因素的推动,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农产品也成为了大宗商品中上涨潜力最大的品种之一,对应的化肥,农药等行业也间接受益。
从短期的角度看,中海基金认为股票资产有望回升。对比债券资产,在2007年1季度以后第一次出现了股票资产吸引力大于债券资产的表现,这也为股票资产回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就6 月份而言,A 股市场将主要呈现箱体震荡格局。因此从操作策略上,仍应坚持“仓位控制、波段操作”原则。
中海基金分析认为,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以下行业配置调整:
第一、增加产品涨价的行业配置比例。我们看好农业,化工,煤炭,新能源等能够持续上涨的行业投资机会。
第二、增加基础建设受益的行业配置比例。我们看好水泥,钢铁,工程机械,铁路建设等行业的配置机会。
卖粮:农民惜售,粮价难达预期
“现在粮食不好收,农民的卖粮积极性不高,他们都想每百斤粮食能卖到100元。”记者日前在全国十大米市之一的湖南益阳兰溪米市遇到粮贩易利中,他这样对记者说。
目前新季早稻收购已经开始,收购价格较去年高开,每百斤基本上为95元左右,超过最低收购价的每百斤93元。但这样的价格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预期,农民的惜售心理严重。益阳市兰溪镇三亩土村民陈建能告诉记者,他卖了2000多公斤粮食,均价是每百斤96元。
陈建能说,去年的粮价越到后来越贵,所以今年农民吸取教训,都等着价格上涨后再卖。据他的了解,农民希望每百斤至少能够涨到100块钱,现在卖粮的要么是家里没有地方堆放粮食,要么是急于用钱。
洪涝灾害带来的早稻减产给涨价预期提供了基础。据统计,因受灾程度的不同,早稻轻度受灾田块预计减产3%至5%,中度受灾田块预计减产20%至30%,总体来说,今年全国早稻生产受灾减产已成定局。
湖南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陈文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民今年“待价而沽”的心态比往年严重,这么多农产品价格都上涨了,农民对于水稻的价格肯定会有较高的期望,如果价格不如意的话,今年就不会卖。
买粮:今年早稻收购进度迟缓
8月4日,兰溪米市天气炎热,但交易却并不热闹,运粮车只是零星地停靠在路边。记者推开多家收购企业办公室的大门,粮贩、农民、工作人员都挤在里面吹着空调闲聊。
在一家米厂,等着过磅的车辆不过两三辆。过磅员小杨说,从7月底到8月4日,一共只有31笔交易,除了从一位种粮大户手上收购了23080公斤外,其余每笔交易都不过2000公斤左右。
相比于去年,今年早稻收购的进度明显迟缓。中华粮网信息主编焦善伟告诉记者,从目前收购市场来看,仅仅是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在收购,收储企业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仍处于观望之中。一方面是因为今年早籼稻产量和品质都下降了,另一方面是大家都在观察后期的政策会如何出台。
不过,随着收购高峰期的到来,一场早稻“收购战”即将拉开序幕。
农发行湖南省分行的分析报告显示。部分社会资金和企业盲目看好粮食市场,可能通过多种形式入市收购,加之周边省份企业也有跨区设点、委托收购意向,湖南省收购主体将呈增多趋势。农民惜售、企业惜卖,收购主体很可能盲目看好价格后市。这些因素交织可能导致竞争加剧,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抢粮现象。
共振:国际粮价上涨可能传导到国内市场
就在今年粮食收购及价格政策不断出台之时,全球粮价高涨的狂潮又席卷而来。专家指出,今年国内外都面临着粮食供给偏紧的局面,国际粮价的上涨可能会传导到中国粮食市场。
受到特大干旱和小麦大幅减产的影响俄罗斯于5日宣布将从本月15日起暂停谷物出口至今年12月31日。作为全球小麦出口大国,俄罗斯的出口禁令立即在市场上引发了“大地震”。不仅仅是在俄罗斯,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减产和涨价的压力。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期信息称,将2010年全球小麦产量的预测数从6.76亿吨下调至6.51亿吨:价格方面,全球小麦价格自6月以来已经上涨了50%。这轮以小麦为首的农产品上涨格局将继续向玉米、大豆市场传导,农产品市场价格将继续上移。
“在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中,由于中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因此国内价格相对于全球市场保持平稳。然而今年供给偏紧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是同步的,国内外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都比较大。”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看进口,而中国今年的粮食进口量增加,国际粮价因此会传导到中国,并进一步推动国内粮价的上涨。
期货:农产品期货投资价值抢眼
从6月份以来,全球大宗农产品期货价格轮番上涨。虽然当前全球粮食储备充裕而且主产国粮食增收普遍,都使本年度供需基本面好于2008年。但是在全球呼风唤雨的投机基金和自然灾害及其他成本上升使得现在农产品价格更趋于扑朔迷离,接下来的粮价走势是否重复2007/2008的行情?
在中国国内,目前受成本上涨、投资货币过剩和今年各地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的推动,农产品价格已经有了较大涨幅。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频繁,加大了农业种植业风险成本的偿付要求:同时,在上一轮全球地产和金融泡沫破裂之后的全球经济正缓慢爬坡甚至停滞,避险资金借助通货膨胀题材,也首选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来进行金融投资。
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CPI走高
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即CPI,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8月份CPI同比上涨3.5%,环比上涨0.6%,涨幅有所扩大,使老百姓对通货膨胀的担忧进一步增强。分析CPI进一步上涨的原因,除了翘尾因素的影响(据计算这部分影响为1.7%,占同比涨幅3.5%的48.6%)外,新涨价因素的1.8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造成的。8月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2%,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9.2%,肉禽价格也上涨了。这三种农产品的价格在8月份涨幅比较大。综合来看,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对新涨价因素贡献了70%左右,8月份CPI涨幅扩大主要还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基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居民的消费结构,食品支出在居民消费中仍然占较大比重,因此,农产品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较大。
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认真分析,多种因素引起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除了自然灾害对农产品的产量影响和农业生产资料、人工费用上涨对农产品成本的影响外,其背后还有更为复杂的因素。
从今年6月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主导着国际粮食价格走势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粮食期货价格显示:自2010年6月10日起,9月小麦期货价格从不足450美分/蒲式耳,一路涨至最高的841美分/蒲式耳,两个月涨幅高达90%;9月玉米期货价格自6月末以来累计上涨超过两成;9月大豆期货价格自6月以来也上涨近18%。全球粮食价格高涨的形势也对我国国内粮食价格走势构成了新的压力。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全球过剩资本的积累和充足的流动性,使商品市场具有了更多的金融属性,从而使推动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更加错综复杂。目前,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世界范围的流动性过剩。在美元有可能继续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各路投机资金为了躲避风险从金融类衍生品市场撤出转而进入包括石油、金属和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这些资金为追逐高利润,借俄罗斯等国小麦减产之机,利用消费者对粮食未来“需求旺盛、供应短缺”的恐慌心理,在期货市场从事投机活动,大肆作多,推高粮食期货价格。当数量庞大的投机资金流入有限的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就严重偏离了供求基本面。分析近期CBOT相关粮食品种的持仓情况,各类基金多头持仓居于高位,这些基金为了更多的利益,随时可能兴风作浪,粮食期货价格就会随之出现非理性的飙涨和剧烈波动。因此,投机资本在期货市场上的炒作是近期粮价震荡上扬的要害所在。
我国连续几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粮食库存储备比较充足,粮食供求能够基本平衡,客观地讲,国际粮食市场的变化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应该不大。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内外粮食市场关联度加强,不能忽视国际粮价上涨对我国市场粮价的冲击及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首先,国际粮价上涨将影响国内产需各方对未来粮价走势的判断。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国际粮食价格的定价中心,其价格主导着国际粮价的走势。CBOT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了国内期货市场粮食价格的上涨,也影响我国产需各方对粮价的心理预期,进而影响他们的经营行为。在现货市场上,小麦夏收时已经出现农民惜售、企业惜卖、多主体进入市场收购的现象。随着新季早稻进入收购高峰,很可能出现生产企业、收购企业盲目看好价格后市,纷纷进入粮食市场抬价收购,加剧市场竞争,推高粮食价格的局面。
其次,国外的投机资本有可能冲击国内期货市场,引起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期货市场的交易机制,允许普通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在遵循期货交易规则的前提下,在承担市场风险的同时,博取价格差异获利。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经过近20年的规范发展,其规模在国际期货市场中已位居前列,较大的市场交易规模,对于国际投机资本有很大的吸引力。虽然我国期货市场未完全对外开放,但国际资金有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中国期货市场,寻找投机炒作获利的机会。一旦国际投机资本进入,将推波助澜,引起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
第三,目前国内的社会游资规模也比较大,在股市低迷、楼市调控、投资渠道较少的情况下,也在寻找投机的机会,年初曾经有资金恶意炒作绿豆、大蒜等农产品,造成了这些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社会影响极坏。这些游资还有可能借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之机进入期货市场,进行投机炒作。投机资金的炒作,将引起期货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从而进一步影响现货市场粮食价格的稳定。
第四,粮食是畜牧业的基础,粮食价格上涨提高了饲料价格,带动肉蛋禽价格以及一系列食品价格的上涨。应发挥期货市场在稳定国内农产
品价格有的功能和作用
为了应对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稳定国内粮食价格及农产品价格,年初以来国家层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国务院召开会议严打农产品炒作;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也联合发文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行为;农业部及时向社会我国粮食播种、生产信息;中央和地方的储备企业纷纷入市投放粮食,平抑价格;8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支持晚稻及秋粮生产的政策措施,力争夺取秋粮丰收,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8月18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增强市场信心、促进粮食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管理通胀预期、稳定农产品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除了国家采取的一系列行政措施外,还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期货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依托自身功能的优势,在市场层面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发挥发现价格的功能和作用。提供真实反映国内粮食供求的价格期货市场的首要功能是发现价格。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上市品种囊括了小麦、玉米、籼稻、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期货市场的特征是有组织的统一竞价市场,其价格形成机制更有效率,如果管理得当,价格也更具合理性。因为,首先,按照交易规则的网上集中竞价交易,便于交易公开化,增加市场透明度,促进交易者公平竞争,形成的价格更接近市场供求;其次,依托网络交易平台,提高了收集信息的效率、扩大了信息来源的范围,对各方面的价格信息的反应远比现货市场灵敏;第三,通过不同月份标准
化合约交易,调节市场中长期供求关系,摆脱现货市场滞后性的弊端。因此,期货价格能够充分反映相关的供求信息,逐渐形成接近于未来某一特定时间的现货均衡价格。
当前国内粮食市场形势远没有国际粮食市场严峻,连续几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粮食储备库存比较充足,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因此,稳定粮食价格,防止剧烈波动是有基础条件的。目前的重要工作应该是,通过期货市场将国内粮食市场的供求的真实状况传递给全国的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一方面,国内期货市场要充分发挥发现价格的功能,加强管理,创造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市场效率,力争不受国际期货市场粮价上涨的干扰,形成反映国内粮食市场供求的期货价格。事实上,国内期货市场已经走出了自己独立的行情。例如,郑州商品交易所6月10日到8月6日的9月硬麦期货价格仅上涨5.7%,9月强麦上涨6.7%,大连商品交易所的9月玉米仅上涨5.6%,涨幅远低于CBOT小麦、玉米的期货价格。另一方面,期货市场要通过强大的信息系统将国内粮食期货价格及时传递给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使其了解国内粮食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形势,减弱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严厉打击恶意投机炒作行为,防止因炒作引发粮价剧烈波动国际投机资本往往利用在国际期货市场夸大一些国家因自然灾害引起粮食减产的信息,大肆炒作粮食价格,引起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因此,在国内期货市场上,要严格防范投机炒作。一是要严密监视进入期货市场的资金动向,严防国际投机资本进入国内期货市场,防止这些资金在期货市场上兴风作浪,冲击国内期货市场;二是要严密监视国内大额投机资金的进入,防止其进行炒作获利,引起价格波动,冲击市场的稳定性;三是要严密监视大单交易和持仓量的变化,防止市场出现异常;四是要严厉打击利用资金优势、持仓优势或散布虚假信息,影响期货交易价格操纵期货交易价格的行为,防止粮食期货价格大起大落、剧烈波动,使期货价格更能贴近现货价格,比较真实的反映国内粮食市场的供求状况。
发挥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为国内生产、加工企业提供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和场所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必然会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经营风险,进而影响农产品和食品价格的稳定性。国内期货市场拥有多种主要粮食的上市品种,因此,可以分品种相对应地为生产、加工企业提供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的服务。期货交易所要进一步完善各粮食品种的交割规则,使粮食期货与现货更加衔接,便于套期保值操作,降低套保成本。同时,期货公司的服务人员要深入到生产一线,了解生产、加工企业的套保需求,指导套期保值操作,提供优质服务,使更多的生产、加工企业通过套期保值回避粮食市场的风险。
推出更多农产品期货品种,扩大为农业服务的范围虽然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上市期货品种包括了主要粮食品种和棉花、食糖等经济作物,但相对于我国丰富的农产品品种来说,期货市场服务的范围相对狭小,如目前还没有畜产品类、蔬菜类的期货品种上市。尤其是,我国是生猪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猪周期性的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消费价格(CPI)的稳定,也将损害养猪农民的利益。这就需要生猪期货为之提供套期保值、回避市场风险的工具,减缓生猪的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因此,我国期货市场应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推出生猪期货等更多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为稳定农产品价格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