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37:27
导语:在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电视艺术进入“平台期”
1958年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的张德祥,1986至1996年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文艺思潮研究,其主要著作有《悖论与代价》《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现代化与精神境遇》《文心独白》《人“快”了》《当代文艺潮流批评》等。在社科院文学所的“磨剑十年”,让张德祥具备了深厚的文学评论功底,而这种文学观念、素养和功力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张德祥的电视剧评论之中,形成了其在电视批评领域富有思想见地和文化功力的独特风格,使其往往能够从纷繁芜杂的电视艺术现象中解析出独特的规律。
他认为,回顾我国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是萌芽阶段,即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那个时候,电视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艺术形式,甚至还没有成为一个大众传播的媒体。究其原因,首先是电视机的数量非常少,私人家庭很少拥有电视机;其次就是电视制作能力很低,技术设备缺少,经济能力有限,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第二是起步阶段,即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电视机慢慢增加,电视节目数量增加,但节目形式相对简单,经常是通过电视台播出话剧、戏曲、电影,可以说,电视正在借助‘兄弟艺术’的力量不断发展。这一时期,电视机开始进入到家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电视艺术的‘飞天奖’也在这一时期设立。”
第三是繁荣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电视机大量普及,国家、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相应的,电视节目也在不断充实、变化、创新。电视甚至一度取代报刊而一跃成为第一媒体,电视艺术与文学艺术强强联合。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很快被拍成电视剧。从短篇电视剧到长篇电视剧,数量、质量不断提升。到了90年代中后期,我们的长篇电视剧已经很成熟了,看完一部剧,人们都在议论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甚至形成热点话题,关注度比较集中,使一部作品的收视率非常高。另外,这一时期,电视还承载着一定的教育功能,人们通过电大来接收电视教育课程。”
第四是平台阶段,即新世纪以来“电视频道大量增加,播出剧目内容繁多,关注的人群从大众走向分众,客观上改变了以往的那种社会舆论的集中指向,以往那种‘集中关注一个作品,共同议论一个作品,万人空巷地去看一部作品’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了。电视艺术尽管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但这种发展已经不是质变而是量变。频道资源、节目资源都达到饱和甚至过饱和状态,再不能有什么更好的东西引起人们的惊叹了。像过去一部电视剧或一个电视节目能够引起整个社会强烈关注的盛况已不再有了。某种事物停滞不前,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平台期’,这个平台期也已经10多年了,而且这个平台期越来越艰难,尤其是新媒体出现以后,对电视艺术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构成了威胁”。
采访中,张德祥不无忧虑地指出,如果说除了以上四个时期之外还将出现一个时期,那就是在未来的5到10年将会出现电视艺术所谓的“危机期”。“长剧遇到微时代,这是电视剧遭遇的新境况。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创新元素注入,在一个时期内的调整是必然的。但危机并不意味着衰亡,而恰恰是一种蓄势待发。”
张德祥进一步将电视艺术的“平台期和危机期”出现的根源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创新乏力。80年代到90年代间,电视艺术辉煌阶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白,人们在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里开发、拓展、创造,显得得心应手,但当各个领域都被占满之后,新的辉煌需要观念、体制等一系列的创新,这也是事物发展呈螺旋上升的必然规律。
第二,文学使然。综观电视艺术发展这几十年,凸显出一个规律,即文学艺术的发展曲线往往间接地反映在电视艺术之上,二者基本上相差5年时间。比如,近几年的长篇小说乏善可陈,对应的长篇电视剧开始进入疲软期,现在很少有央视或者地方台的几十集电视剧能够引起人们的共同关注。电视艺术开始步入一种危机期:电视作为一种艺术不能表达这个时代,不能关注这个时代,不能给人们带来思考,不能用艺术的思考来回答人们关切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关注它?
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电视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关于“电视是什么”的话题却争论至今。笔者认为,从哲学上来看,单纯地讨论电视是不是艺术的问题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艺术本身也不是一个具有明显边界的概念。艺术应当是一种“力量的场域”而非“力量的来源”;应当是一种“思维的情感”而非“情感的思维”。任何艺术都有其基本特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唯有确立了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才具有独立的品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理论界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争论,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电视在诞生之初就在借用电影的表现方法,所以,在有关电视的理论和实践领域中,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无我有的”对基本特征的共识。
张德祥在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后,得出三点耐人寻味的结论。
首先,电视作为一种艺术的自觉,还欠缺一些必要条件。
张德祥认为,从总体上看,电视艺术的外部条件建设已经完备,而内部条件建设正在进行。内部条件建设主要是依靠好的节目来吸引观众。如今,电视正在走任何一门艺术在诞生之初都要经历的那种竞争格局。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回顾其他艺术门类在诞生之初时的状况来找到答案。比如,书法艺术在诞生之初很可能不叫书法,书法的艺术身份确立也经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并且书法艺术的诞生也是依靠其他艺术门类如文学、绘画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最初也是没有所谓的书法家的提法的。一定是在一个相当广泛的范围之内,有那么一些人对依靠毛笔、墨汁在一些特殊材料上完成一种富于审美的创造充满了兴趣,当这些创造性活动给周围的人带来了美感,影响了周围人的思维,书法艺术就随之诞生了。人们都在研习这种艺术,彼此之间的对比成为一种竞争,竞争的标准往往来自于受众的观赏。这不就是电视艺术当前的状态吗?
任何一种艺术在诞生之初很可能都和艺术没有关系。不管是报纸、电台还是电视台,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其在诞生之初都是传播消息和新闻的一种工具,所以电视的诞生、电视艺术的诞生、电视艺术学科的诞生,都是一个渐进过程。
其次,应当认识到电视作为一种媒体和作为一种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个事物往往会有两面性,电视既是一种媒体又是一种艺术,二者辩证统一。报纸分不同版面,副刊上有散文、诗歌等,电视也分不同栏目,有新闻、电视剧等。电视从诞生起是新闻媒体,之后转变为文化媒体,就像网络一样,诞生之初是为了传播信息,后来可以传播很多东西,包括书法、新闻、电视、电影、戏剧等,只是一个载体。
再次,情景性和连续性是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电视是新闻文化传播媒体。文化是作为拓宽传播功能之后出现的,从80年代初期开始,电视媒体和改革开放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电视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两条线平行前进的,一条是媒体,一条是艺术,艺术要晚于媒体。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电视的基本特征首先是连续性,电影最多做成上、中、下三部,而电视可以做得很长,从而能够固定地收看,这也是电视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差异;其次是情景性,在一个场景里,只要有时间的演进,就可以连续不断地发生很多事情,如《编辑部的故事》《武林外传》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艺术观念与文化精神
从事文艺批评工作已近30年的张德祥认为,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文艺评论,最终都必须统一到“人的塑造和建设”上来。张德祥于2000年6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文艺评论与“人”的建设》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说创作是人的塑造,是通过描写人来塑造人,那么,评论也应当是塑造人,是通过美学的理论来塑造人,来发掘和显示人性中真正能使人变得高尚一些、优美一些的优秀品质。如果说文艺评论不能没有标准,那么,这标准就是历史的美学的标准,也是人的标准。历史是人创造的,美也是人创造的,人是历史和美的主体,人是历史和美的推动者。”
张德祥倡导在电视艺术批评领域建立一种健康的先进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比如,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荧屏上方兴未艾的“皇帝戏”,张德祥对其中存在着的传播封建权力崇拜观念的现象进行了理性反思和批评。其对影视剧作中有关权谋文化的批评最终形成了一场关于权谋文化的讨论,这场讨论在《深圳特区报》进行了半年多时间,讨论文章结集为《权谋文化批判》一书,由花城出版社于2004年5月出版。
着眼于对电视艺术观念与电视文化精神的责任意识,张德祥对电视艺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均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比如,对于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张德祥总结出两种倾向,“其一,对电视剧艺术规律至今认识不清,导致内功不足。电视剧固然是表演的艺术,但更是语言的艺术,生活的艺术。电视剧吸引人主要靠人物的魅力,靠情节的生活化和生动化。因此,编剧的功力决定一部剧的艺术质量……很多,剧作家寥寥。其二,淡化了‘真善美’,粗俗盛行,厚黑彰行,缺乏完美的艺术形象。”
对于“红色经典”的改编,实际上,张德祥曾经撰写《名著遭遇改编》一文,是最早涉及电视剧改编文学名著的文章之一。其认为,改编名著,实际上对改编者的思想水平和艺术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越是名著,越是经典,对改编者的艺术素质要求越高,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能胜任。这是艺术家与艺术家的对话,是艺术对艺术的改编。但如今的商业操作导致谁有钱谁改编。张德祥尖锐地指出,“这些年来,名著改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很好地对一些名著中明显存在的落后文化因素加以甄别和克服,甚至还有所渲染,喧宾夺主,使名著中的思想精华没有得到很好发扬;另一方面是对名著的‘庸俗’化处理,有意迎合低级趣味,降低了原著的思想含量和艺术品位。出现这两种倾向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艺术观念的倾斜,其次是文化艺术准备不足,文化艺术素质达不到改编名著的要求所致。”
对张德祥的采访最终以如何更好地实现电视艺术学的“中国梦”为落脚点,其将这个“梦”归结为电视艺术领域的三个具体目标的实现。
第一,电视艺术领域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制;
第二,电视艺术学领域建立起统一的、细化的、标准的学科建制;
进入新世纪以来,导演系围绕学院提出的“以戏剧教育为主体,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艺术院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根据国内外戏剧、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人才的需求,生源队伍的变化等现状因素,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重点对导演本科的教学大纲做了修订,并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做了探索,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新举措。
一、修订教学大纲,加强课程建设
导演系继1993年根据导演本科学制的改变(由5年改为4年)修订了教学大纲后,特别是在2007年教学评估活动中,根据生源的变化和戏剧(影视)导演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对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增设。
(一)在表演、导演专业课的内容里,明确增设了两轮文学片断改编
第一轮是作为表演课教学内容的文学片断改编,将原有一年级下学期表演教学中的学生自选文学片断,改变为教师改编。这一调整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内外部条件、掌握表演元素的情况和学生创作个性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文学片断,使教材的选择更具有针对性、训练的有效性,也使学生不在片断的改编上占用时间和精力,而是集中精力将所学的表演元素运用于创造文学片断的角色,使“文学片断改编”成为表演元素训练与表演片断之间过渡的坚实桥梁。
第二轮是作为导演课教学内容的文学片断改编,要求学生在教师改编文学片断的示范下,从文学作品中选材进行改编并排演,使学生在学习导演元素与导演剧本片断之间有一衔接过渡的桥梁,同时也为三年级影视导演课程中的短片作业提供教材,允许学生将导演文学片断改编的剧本作为短片作业的创作素材,根据影视视听语言要求改编为影视拍摄脚本。对同一部文学作品先后用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加以改编、创作,有助于学生通过文学片断的排演和拍摄实践,了解戏剧舞台艺术和影视屏幕艺术的创作共性与个性,在比较中更为有效地学习、掌握戏剧与影视导演的创作规律、方法与技能。
(二)增设“戏曲导表演基础与影视导表演基础”课程
根据学生走出校门后有可能参加戏曲和影视导演、表演创作的机会,也为了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导演系在导演本科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增设了两门专业基础课:戏曲导演、表演基础;影视导演、表演基础,并明确要求这两门课是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改变了过去主要为理论讲授的讲课方式。
戏曲导演表演基础课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行课,通过讲授传统戏曲导演、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戏曲行当、流派的表演特色、传统戏曲经典作品、样板戏与当代优秀戏曲作品的案例分析,以及结合实践传授戏曲表演功法、戏曲龙套调度等,使学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与特性,现代戏曲导、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的行当流派、表演形式、独特的时空处理等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创作中吸纳中国戏曲导、表演艺术精华,丰富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创作手段。
影视导演、表演基础课安排在学生完成了两轮导演片断后行课,通过教师讲授影视导表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使学生对影视导表演创作的规律有基本的了解,并掌握初步的创作技巧和方法,进而指导学生完成“照相蒙太奇”和“DV短片”的拍摄制作实践,让学生初步掌握影视导演创作的基本技巧,初步掌握镜头前创造人物的规律和基本技巧。
二、引导学生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向“表现”领域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个性
在新时期话剧创新、探索过程中,导演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直接、根本的原因,是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导演艺术家开始愈来愈强烈、愈来愈自觉、愈来愈智慧地追求在演出中表现自己的主观意念、主观情感,愈来愈普遍地倾心于遵循“表现”的美学原则,采用富于“表现美”的形式,创造各种假定性语汇、表现性语汇和象征性语汇,去直观表现生活本质内涵和人的深层心理。导演创作思维向主观思维、表现思维的拓展,使新时期的话剧舞台从整体面貌呈现出向“表现”美学原则的倾斜,这种倾斜在迈入新世纪后仍在继续。
面对当代戏剧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趋势,导演系拓展了教学内容:在教会学生遵循“再现”美学的原则,掌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增加了引导学生向“表现”美学拓展,培养主观思维、表现思维的教学内容。
(一)在基础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主观思维、表现性思维
想象力的解放、活跃、飞翔是培养发展学生创作思维的基础,在第一学期的导、表演教学中增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的素质训练。因为与表演课结合,做“物件想象练习”——把具象事物与抽象概念结合为题的练习,将无生命的物件赋予生命、性格,并呈现一定的主题立意。
将导演元素训练的“音乐、音响小品”教学单元作为发展、培养学生主观思维、表现思维的重要阶段,引导、提倡、鼓励学生在学习掌握处理音乐、音响规律和方法的同时,敢于向主观思维、表现思维领域跃进、冲击,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创造性想象飞翔起来,有可能进入表现、象征的领域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学习运用音乐、音响去创造现实时空和各种非现实时空(心理时空、哲理时空),运用音乐、音响去开掘人的心灵、意识或潜意识,把人物的主观感受和创作者的主观意念给予外化、物化;引导学生的创作思维向主观思维假定性思维、表现性思维拓展,鼓励学生显现、释放创作个性。
(二)在高年级教学阶段重视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作个性
在完成第三、四学年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在继续努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基础的同时,重视通过向“表现美学原则”拓展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和创作个性。
例如,在第一轮现实主义优秀剧作片断的排演中,要求学生在对剧本进行深刻分析、认识剧作的基础上,可以用现代意识、观念去观照剧本,开掘剧本内涵,使剧本更具有现实意义,并允许学生在准确深刻地认识把握剧本内涵、剖析人物心灵的基础上,允许遵循“表现原则”去处理舞台空间、创造片断的演剧形式和具有“表现”“象征”意蕴的导演语汇。
在第二轮非现实主义剧本片断的排演中,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导演不同风格流派的剧本片断,探索、实践各种风格、流派,各种创作方法和艺术手法,掌握处理不同风格、体裁剧本的规律与技能”的教学要求,剧本风格、体裁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学生对“表现美学原则”的跃进、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创作个性的释放提供可能。
在进入多幕剧排演阶段,明确要求两台大戏的选择,在教材选择上要求第一台是现实主义经典剧作,第二台是风格流派鲜明的优秀剧作,在培养导演专业学生掌握创造完整舞台演出艺术和培养表演专业学生掌握创造完整人物形象的规律、方法、技能,夯实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基本功,同时坚持向“表现美学原则”拓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个性。
三、探索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于1993年在对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的可能性、优越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首次在我国开办了“导演、表演混合教学班”,这是一个具有明确教学研究、教学实验目的的本科班。随后在2002—2006年连续开设5届“导演、表演混合本科班”,培养出毕业生178名,其中导演专业学生68名、表演专业学生110名。这6个班排演了教学实习剧目和毕业剧目18台。通过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实验与不断总结与完善,建立了符合导演和表演专业教学规律、特点,适合“导演、表演混合班”联合教学理念的“导演、表演专业教学大纲”,形成了一套符合联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措施、内容及教学阶段和课程的安排。
导演系开设“导演、表演混合班”的目的不是为了扩招,而是为了“以导促表”“以表促导”,是在学习、借鉴前苏联的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圣彼得堡音乐、戏剧、电影学院开办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班的基础上,在全面、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设的。
在以往导演本科与表演本科分开的独立教学中,导演本科的5年专业教学一直实施导演、表演并重的“双轨制”教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导、表演混合性质,所不同的是,这种“混合”体现为教师导演与学生演员、学生互为导演和演员两种形式。通过这两种形式为导、表演专业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导演专业学生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不仅学习、掌握导演创作规律、创作方法和技能,而且学习掌握表演创作规律、方法和技能。演员通过用自己的血肉、神经创作的“炼狱”升腾出对于表演艺术的真知灼见。
根据导、表演艺术创作规律和教学基本规律对实行这两个专业的联合教学进行分析和预测是具备可能性和优越性的,因为导演和演员都是戏剧、影视作品创作中最主要的力量,前者起主导作用,后者是创作的主体,两者的合作贯穿创作的始终,合作是否密切、默契,直接决定作品创作的成败。
要探索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的优势,唯有在联合教学的碰撞中才能发现、发挥联合教学的优势,应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上以“全面实施联合教学”为原则,在为期4年的教学过程中,将有意识强调两个专业教学上的“合”,必要的“分”( 两个专业分开独立教学 ) 只是阶段性的、相对的;“合”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绝对的。因此,在连续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进程中,始终贯穿这样一种追求:在严格遵循教学规律,严格掌握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和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大胆、谨慎地探索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的优势。
在实施联合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追求“联合”是“相辅相成”意义上的联合,在遵循导演、表演双方的教学规律,保证导、表演学生都达到专业培养规格基础上的“联合”,而不是让两个专业的学生共处一堂的表面联合,两门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为了使两个专业的教程能够统一,经过论证后,我们把导演本科的教程从传统的5年压缩到4年,有意识地在所有导、表演教学中实行导、表演学生混合编组,而且尽可能做到每一次练习、每一个小品、每一个片断中的演员,都应同时有导演和表演专业学生,使导、表演专业学生能在大量共同创作实践的无数次碰撞中,相互以自己的优势影响对方,相互作用于创作素质的互补、培养、开掘。
经过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实践和成果证明,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创造类似剧院雏形的创作条件和创作气氛;
(二)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两个专业学生创作素质的培养与创作潜能的开掘;
(三)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
(四)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能力与方法。
总结、归纳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开设的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优势,我们得出清晰的认识:开设导演、表演混合班是导演专业“双轨制”教学传统的拓展;探索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是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改革,有助于使导演、表演两个专业的学生相互产生良性刺激、共同发展;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是解决导演、表演专业合作课题的良好途径,能够使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共同的学习、创作实践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作用于双方专业素质的培养、创作潜能的开掘、创作个性的显现,从而为新世纪戏剧、影视艺术培养知识丰富、修养全面,具有很好内、外部素质 (特别是内部素质优秀) 的表演艺术人才,和具有很强创造能力、实践能力、鲜明艺术个性的导演艺术人才。同时通过两个专业的学生共同对导演、表演艺术创作规律、创作方法和技能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和毕业后的创作实践中,能更为主动、自觉地拓宽自己的创作道路,使确实具有导、表演素质的学生创作得到最充分的施展,成为导演、表演兼具的复合型人才。
(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摘要: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影视剧演员和戏剧演员之间呈现出交叉和融合的现象。戏剧演员可能出演影视剧,而影视剧演员也会出演戏剧。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它们的“合”(相同之处)与“分”(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帮助和指导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 :影视表演;戏剧表演;表演特征;表演异同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69
中图分类号:J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147—02
收稿日期:2014—10—12
作者简介:曹嘉睿(1986— ),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表演技巧与影视文学。
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影视剧演员和戏剧演员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之间呈现出交叉和融合的现象。戏剧演员可能在某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出现,而且这个比例越来越高,例如:戏剧演员徐帆就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出演女一号。同时,很多影视剧演员也会出于个人喜好等原因,出演戏剧中的某些人物。由此可以看出,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的特征,但又有不同之处。
一、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基本特征
影视表演一般是通过影视演员的表演,演绎剧本中的特定角色,将影视演员的声音、语言与形体的造型技巧、叙事逻辑等结合起来,通过媒介技术(如电影或者电视)创造出影视人物形象的过程。一般来说,影视表演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由于影视表演大多是在真实环境下的表演,这为影视演员提供了展示剧本人物形象的机会,从而具有纪实性和美学的特征;第二,由于是非现场表演,因此,具有观演分离的特征;第三,由于影视剧存在后期的编辑工作,因此,具有可以改变表演顺序和时空跳跃性的特征。
戏剧表演是指戏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声音、语言和形体的造型技巧创造出舞台人物形象的过程。常见的戏剧种类主要有话剧、歌剧、音乐剧等形式。戏剧表演的特征通常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戏剧是在舞台上现场表演的,因此,戏剧表演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第二,由于舞台人物形象或剧情主要依靠戏剧表演来表现,因此,戏剧的核心集中在戏剧表演上;第三,戏剧的表演和观众的欣赏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具有戏剧表演和欣赏的同步性;第四,戏剧表演有可能面临突况,由于是现场表演,戏剧表演又具有即兴发挥和临场应变的特点。
二、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相同点
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具有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的相同
无论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在场景和布景方面有多大的区别,也无论借助舞台还是荧屏或者电影去表演,其目的都是为了创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由于剧本和场景的不同,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在表演风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是,这两种表演艺术形式都是为了追求、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即要通过戏剧表演或影视表演,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人物形象,从而通过表演展示出舞台或影视人物丰富的内心和情感。故事情节只是吸引人们的手段,舞台或电影、电视只是展示表演的媒介,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目的都是刻画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这是两者最大的共同点。
(二)情节的虚构性相同
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在特定环境下表现的,都是在虚构的情节下进行的,所以,它们都具有情节虚构性的特征。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通过在舞台上的表演或者影视屏幕上的表演,利用虚构的情节,通过一定的事件和人物关系以及借助于一定的道具,向观众展示生动的人物形象。虽然影视表演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表演,而戏剧表演是在舞台上现场表演,但是,两者的情节都是虚构的,通过表演来展示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这才是两者的目的。
(三)表演所要求具有的生动性相同
虽然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来展示剧本中的人物形象,表演情节都是虚构的,但是,却要求表演具有生动性,即要求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力求反映真实情景中的“真实性”和“生活化”。无论是在舞台剧的表演中还是在影视表演中,都设置了一定的剧情和情景,这就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必须通过自己的表演反映剧本中的人物及其心理变化。实际上,无论是戏剧表演还是影视表演,演员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我们常说的“演什么像什么,演谁像谁”,这个评价指的就是生动性。
三、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不同点
从艺术形式上看,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有着较多的相同点,但在表现手段和表现方式上,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些差异。
(一)时空关系的差异
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时空关系上。在戏剧表演中,一般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剧场或者舞台中演出,演出的空间受到限制。对于戏剧演员而言,只能通过自身的表现以及借助于一定的道具来表现剧本中的人物及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戏剧演员可能会采取一些放大或者缩小的表演手法。而在影视表演中,由于影视表演场地一般都是在现实世界中挑选的,因此,表演的场地就可以随着剧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动,表演舞台和道具可以多种多样。这时,就要求影视演员要理解剧本中的人物及其心理,通过还原的方式再现剧本所设计的当时情景下人物的表现。而且,由于影视剧存在着后期的编辑处理过程,因而在时空关系上比戏剧更为宽阔。从时空关系上来说,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创作程序的差异
戏剧表演是在一个特定的剧场或者舞台中演出一个完整的剧本或者故事,因此,对于戏剧表演的要求是循序渐进和连贯的。在整个戏剧表演中,要求表演的角色是在剧情的推进中不断地出现,从而完整地展示整个剧本或者故事。一般是在整个剧情达到的时候,结束整个戏剧表演。而在影视表演中,由于需要真实生活中的环境作为背景,再加上主客观条件,比如天气、时间等的影响,很难在某一个时间段进行集中拍摄,而且由于可以进行后期剪辑、编辑,因此,整个拍摄过程也没必要完全按照剧情设计的次序推进。因而,影视表演是间断的、不连贯的。
(三)演员与观众交流上的差异
戏剧表演一般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剧场或者舞台中演出,演出的时间也是观众直接欣赏的时间,两者是同时进行的。戏剧演员在表演的同时,观众就直观地看到了整个剧情和表演,从而产生直接的交流。这种直接的交流方式一方面会给观众带来直接的心理变化和感官享受,但另一方面,观众的鼓掌或者其他声音又会对戏剧表演造成一定的干扰。而在影视表演中,由于是导演指导影视演员在特定场景下拍摄的,再经过后期的剪辑和处理,才呈现在观众面前,因此,这种演员和观众间的交流是间接的,观众只能在影视拍摄完成后才能看到经过加工后的表演。
(四)对演员的要求及表演方式的差异
在戏剧表演中,一般要求演员不仅要具备充分理解剧本人物及心理的能力,还要对舞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及应变能力,以应对各种情况的出现。戏剧表演方式主要采取的是还原和夸张的手法。而在影视表演中,对于演员的要求则可能稍微降低。因为整个影视表演是片段式的,所以,只要能完成某一段时间的表演就可以,无需具备对整个剧本的掌控能力。同时,影视演员的表演方式主要是还原或者缩小。
[
参考文献]
[1]赵美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异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3).
[2]王治飞.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之我见[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3).
[3]雷鸣.论影视表演艺术[J].安顺学院学报,2009(2).
关键词:开放型与多元化 欣赏要素 探究欣赏
一、小说的开放型与多元化
文学是一种开放型结构,这决定了外国小说欣赏选修课程是开放型的。综观世界名著,选编的小说文本是开放型的。选修课程下的小说选本只是纷繁小说史的一些“点”,小说的容量、内涵相对较少,需要通过这些“点”来带动“面”。这个“点”一如一扇窗口是开放的,在学习过程中对诸多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地探究。小说文学的这种开放型决定了欣赏也应该是开放型的,
文学是一种最具灵性的活动,多元化是小说欣赏的内在要求,小说具有多元化解读的特性。外国小说所呈现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下的小说表达着多元化的内在特征。小说作为多元文化的一个载体,主体在欣赏活动中可以更容易多一些尊重、理解和包容,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
二、小说欣赏是一个繁复的动态系统,是多重要素的构建
1、进入小说情境,回返叙述本身
在外国小说欣赏课程中,可以领略小说更多元、更开放的叙述方式和情境。主体在对小说不同的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叙述速度的解读上,在对小说场景的铺陈、渲染、衬托、象征的赏析里,在对小说情节的生发、摇摆、嬗变的品味中,可以身临其境,沉潜涵咏。
2、在开放、深入的探究活动中欣赏
开放型和多元化的小说欣赏不是停留在知晓叙述故事、了解小说人物、清理小说情节的单一层面和向度上,必须向小说文本的纵深发展,进入文本的内核,开放、广泛、深入地探讨小说,开放型与多元化的小说欣赏才能更好地达成。
虚构:小说是“说谎”,是想象,是虚构。在小说的虚构中,“呈现事实不是小说的目的,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在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卡夫卡的“城堡”里,主体可以探讨一种世界的神秘、人生的荒诞处境,欣赏一种更深刻的真实、心灵的真实。
主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呈现着自身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在欣赏活动中,完全可以对小说的主题进行多元化解读和探讨。譬如对《沙之书》的主题探讨,“沙之书”代表神秘之物、无限之书,有着多重隐喻。
人物:选本引入了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概念。“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对这一类人物,主体尤其要注重探讨。在小说的变化的叙述流程和多重的情境里,人物形象逐步完善和生成,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形象。譬如老托尔斯泰笔下的“娜塔莎”这一人物,由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长成多情、满怀梦想的少女,到进入热情奔放的青年时代,到爱情毁灭,到绝望服毒,到再度回到幸福并再度陷入痛苦乃至绝望,早最终进入完美幸福的生活。要探讨这一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观察她的行动,聆听她的语言,深入揣摩其心理,窥探其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内心世界等。
场景:有些优秀的小说或淡笔勾勒或浓墨重彩地展开场景描写。场景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人物在场景中生活,事件在场景中展开。所以欣赏活动规避不了对场景的赏读。场景不是单纯的客观再现,往往具有多重的功能。它可以导引人物出场,譬如“炮兽”肆虐时,“乡下人”(布瓦斯贝特洛伯爵)的出场;它可以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不妨探讨《安东诺夫卡苹果》中不同场景下的欢快热闹、清新闲适和萧瑟忧伤的意境和氛围。当然在对场景的欣赏活动中,还可以探讨其推动情节、揭示人物性格、衬托事件、作为象征等多重功能。
3、朗诵、表演、观摩影片等生动活泼的欣赏活动
面对难以理解的小说,我们可以“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结合观摩剧、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剧场的戏剧演出、有关音像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作品。”如观看影片《战争与和平》有关娜塔莎参加舞会的片段,改编《丹柯》并进行舞台剧表演等,可以更好地贴近人物,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深入领会小说的内涵。
4、延展性探究欣赏
《外国小说欣赏》只是一个小说的选本,从发展的角度和终生学习的观念上说,主体对小说的阅读和欣赏不可能拘囿和停滞于此。选本不是藩篱,而是一个有力的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窗口,是为了主体的更高远目标和心境,所以需要引领主体进行延展性阅读和欣赏。
延展性欣赏可以打开课外文学读物的新窗口、新天地,加深欣赏活动的深入,正确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倡导开放型和多元化的小说欣赏就是要积极调动起主体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感悟,全身心地进入小说文本,让小说的各组成要素不再孤立,让小说这一虚构艺术来滋养主体的心灵世界,照亮精神生活,让文学的梦想抵达生活的现场。
参考文献:
1《小说叙事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多元化 个性差异 创造精神
一、语文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1.变语文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指令性课程范式,将语文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束缚在狭窄的课程流水线上,统一目标、统一课文、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试和评分,作为人文学科本应有的分歧和争鸣均被拒斥于课程视野之外。而语文课程新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课程目标中更是直言“发展个性”,视之为语文课程本应有的价值指向。这样,在其实施建议中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自然是顺理成章的推论了,诸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写作则要强化自主性,“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至于关键性的课程实施与终端评价,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等。这就必然促进语文课程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使之成为师生“自己的课程”。
2.变语文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指令性课程范式必然将语文课程视为教学周期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好的凝固的目标和计划,甚至连课程终端的结果也是精确划一地预期好了的。教师则从课程目标到课程材料均需依赖事先的规定而无任何修正的必要和可能。语文课程新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则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需要各方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具体实施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尤其是确认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教学的“合法性”。在这种课程中,语文教师摆脱了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的执行人角色;学生则赢得对语言、文学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语文课程进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必然要突破其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使语文课程的创造性品格趋向充分表现的极致。
二、语文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
就语文教师而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后者已经列出了必须执行的一系列详细指令,而前者则是卸除了束缚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桎梏,未知边界的课程空间正待教师的自由心灵去尽情飞翔――最大限度地去展现独特的、不可为他人所取代的教育智慧。从这层意义上说,新课程无疑是对语文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一次真正解放。
德国当代杰出哲学家哈贝马斯把人类兴趣分成三层。其中“解放兴趣”置于最上层。它是人类对“解放”的一种基本兴趣,其价值指向是主体的诞生。从人文学科课程的基本特征出发,语文课程新标准已经赋予课程主体双方以极大的“解放兴趣”,其中更具有关键意义的是语文教师以新思维和新视角来观照课程的本质,在为“新课标”“解放”的鼓舞下再去自觉主动地“解放”课程的另一主体学生,彻底放弃指令性课程范式中“支配者”的传统角色。那么,在获得“自主”、负有“责任”的新课程环境下,语文教师怎样去发挥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呢?
1.要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成为“自己的课程”之创造者。所谓“自己的课程”,是指教师在兼顾语文课程共性的前提下而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的个性化课程。这种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课程,是判断语文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优劣强弱的最重要标志。概而言之,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就既定课程内容而言,教师要对语文教科书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多寡、增删与否,均要依据该校、该班、该生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相宜的安排,切忌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尤其要百般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资源价值,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2)就课程的动态性建构而言,语文教师要以强烈的母语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诸如让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全球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流程。(3)就课程具体实施而言,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课程进展充溢创造性的生机和活力。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教授在论及人文学科课程实施时,认为应遵循以下五条程序原则:课堂上应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秉持中立准则,教学的主要方式应是讨论而不是讲授,教师要保护不同观点,并对课程学习的质量和标准承担责任。这五条原则的精髓,可以营养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的语文课程。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构建文化认同
全球化语境的背后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市场逻辑。“当代资本主义消费本身既是经济行为,又是文化行为,这早已不是尼采和韦伯意义上的文化了”。®即使是最悲观的论述也不能掩盖残酷的现实:当影视作品纷纷在市场运作中成为了被受众购买、消费的文化产品之后,当影视作品被好莱坞进行全球营销之时,作为受众的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成了“口味统一”的客户。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巨额的广告收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为模本的真人秀节目形态在全球蔓延。即使是在有着截然不同文化传统的中国,观众们也津津乐道于《超级女声》的冠军人选。这种文化的假象生产出的是消费的欲望而非价值与意义。对此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早有论述:“当经济变成一种文化现象时,文化也变成了一种经济性的、市场的现象”。
影视教育是大学教育活动的一个层面。其核心是以影视艺术的形式呈现文化的样态,于多元样态中提炼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价值,进而完成文化认同的过程。“文化认同是指个体与社会在生活中参与性地、体验性地继承与发展某种或特定文化的过程。”®这其中涉及到文化的表现形式、载体、受众的审美习惯、审美心理等多层面的内涵。换句话说,文化是在不断演进的历史纵轴上进行的具有延续性的意义赋予和构建的过程。因此,“对于特定时代的个体和社会群体来说,文化认同就是人们对于一种历史性地进行着的‘生命意义构建活动’的参与过程”。®基于这样的论述,我们可以理解作为海洋文明代表的雅典奥运开幕式表演必然不同于代表黄土文明的北京奥运开幕式演出。前者注重冷色调的运用和流线型的呈现方式,后者则是暖色调的调和与条块状的表现形式。艺术手法差异的背后是作为艺术灵魂的文化意识的不同。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过程已是历史的必然。然而,伴随这一必然过程的是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和弱势文化的逐渐式微。对于这一现象,“文化普遍主义者认为,文化发展的指向必然是世界文化通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而在经济活动中走向文化同一性,全球化必将导致人类文化实践活动的理念预设和实践指向变为同一特质”。《而文化特殊主义者则强调“文化发展是在尊重各主体文化生态发展的自由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价值和理论规范的独特性认可”。@其实,关于文化特权和文化狭隘性的争论早已有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征”“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是文化的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的论述得到了众多国家的广泛认可。《公约》对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尊重正反映出不同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认同的渴望与坚持。
二、明晰自我与他者、社会的多重关系
影视作品通常都带有丰富而多元的意义,因其最贴近生活、最具时代特征、最直观反映社会现实与架构,使得影视艺术教育在价值赋予、意义解读等许多层面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影视文本对于构建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的社会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之外,影视文本能够更多地反映出某个特定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的结构模型、成员关系、社会矛盾、价值冲突与对立,甚至对人性的解读与剖析。因此,对于文本的诠释和解读有着更广阔的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空间。以法国导演阿伦雷乃的纪录片《夜与雾》为例,“对当下某个时刻的任何描述,都会在实践的延续中唤醒未来,其中永恒不变的是社会的责任”。》将一段影像放置于它所反映的时代,连续流畅的彩色镜头的讲述与短促黑白的固定镜头交替,完成了在现实与历史的时空中的对话,完成了从历史旁观者到现实的回归。于是,在对开放式的结尾的解读中,“我们被告知:这种邪恶就潜伏在我们周围,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生活中警醒、同情并关注他人”。®这一文本解读的过程正是明确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过程。
“我”不是独立的单一个体,而是与他人命运息息相关的,是与社会脉络一致的。只有认识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成长为一个为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承担义务、为了自己和他人分担责任的社会人。”这种基于文本分析的社会责任赋予过程是其他艺术形式教学过程中无法承载的使命。明确构建自我与他者、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及其意义正是影视艺术教学的特色。
三、引入意识形态分析,构建社会品格
将意识形态分析引人艺术教学,特别是影视艺术的教学过程,旨在将影视文本放置于由历史时展的纵轴和国家社会发展的横轴构成的坐标体系当中。用宏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视角解读文本和其中包含的社会意义。“意识形态既可以作为一套没有明确的政治涵义的想法被客观地定义,也可以作为一种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用以塑造自己和他人,同时也使某一集团大力提倡的观念被严格地定义”。®所以,在影视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引人意识形态分析能够使一个社会的普遍共识、价值观念得以宣扬。而这一过程正是达成社会共识、构成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文学不只是与那些普泛的和永恒的美,或者高尚的准则有关,更与产生它的意识形态的环境有着实际的纠缠不清的联系”®。其他艺术类型亦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反对那种认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可以脱离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单独发展成型的看法。”@实际上,“意识形态结构着现实本身”。@为什么在1955年能够产生《夜与雾》这样具有深刻批判意识的纪录片?这与战后十年“反思、警醒”的社会思潮相关,也与物资匮乏的经济现实相关。正是由于具有了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人文的眼光,才使得一部艺术作品可以“回答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而且,反过来用艺术关怀来引起历史与道德的思考”。®而其中艺术关怀与道德思考的诉诸点正是寻求共识,达成一致。以促成爱国、忠诚、同情、责任、关怀等社会品格的稳定和形成,构建公平、和谐的社会结构。
文学审美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既然图像与文学共生共存,并且随着审美需求的多元化而互相吸纳、互相融合,那么即使在当今图像文化对文学挤压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造成文学的终结。笔者认为,文学终结论,恰恰折射出当下人们的一种审美错位,暴露出快餐文化的喧嚣浮躁和审美层次的浅表化。文学因表达主题的深刻性、表现手法的独特性而具有图像文化不可替代的审美功能。(一)从文学的认知意义看,文学主题的丰富性、深刻性是图像文化难以企及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作为文学的语言符号具有“意指”功能,“意指”分为“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两种。“含蓄意指”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其“所指”与“能指”之间的直接关系往往较远。而图像则不同,图像符号的“所指”与“能指”关系较近,更偏向于“直接意指”。虽然文学与图像在生产过程中都要寄寓一定的、深刻的主题,都期待着给读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启发,但是文学主题与图像不同。文学的解读具有多边性,因此可能产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审美效果,而图像留给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较小。“如果我们只是将自己限定于一个可观看的世界之中,我们实际上也就会被观看所规定、所决定。”[4]文学审美是立体化的、时间性的,而图像审美则是平面化的、空间性的。文学与图像都注重主题的寄寓,但是图像对现实的反映更直观、更直接,因此图像更适合于即时消费的文化阅读。而文学则不同,文学可以寄寓超越时空的主题,文学的主题越深刻,越富有文学性,越能吸引和感动读者,文学的审美价值就越高。文学是在超越现实生活、超越现实功利基础上反映社会生活的,具有鲜明的精神引领功能,读者从文学阅读中获得心灵愉悦的同时,更能获得精神的启迪。“图像叙事停留于表面印象和表现为即时消费的特点,使人们满足于对事件的直观把握和瞬时移情,因此往往不容易将人们引入对事物本身的沉思、分析乃至怀疑,反而会使人们忽视隐蔽在事件背后的深刻本质。”[4]所以,文学的主题寄寓比之图像更丰富、更深刻。(二)从文学的审美功能看,文学审美的内视性是图像文化难以比拟的文学通过语言符号的组合而构成意义场。文学从图像中独立出来,在其自身的生存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春秋笔法”讲究“微而显”,讲究“微言大义”,也就是说文学讲究前后语境的关联而构成一个整体性的意义场,只有在这个意义场中才能真正领会文学语言蕴涵的深刻含义,这种深刻的含义在文学阅读中可以通过心灵观照来“彻悟”。而图像的构成是“单元性”的,其基本的“单元”之间相互的独立性很强,因此也就难以产生多层次的含义,难以形成“微而显”的阅读效果。图像前后“单元”之间的意义关联必须用文字阐释,而这种需要用文字阐释的意义关联恰恰是文学性的寓意,而不是图像化的阐释。与图像不同的是,语言是多义性的,往往产生暗示、象征、双关、委婉、含蓄等艺术效果,这些也是文学审美内涵具有丰富性的原因之一。图像也可能具有多义性,然而这种多义性依然需要文字的阐释,而这种文字阐释的本质恰恰是文学性的而不是图像化的。必须补充说明的是,有人把网络文学纳入图像文化,笔者认为这是不妥的。网络文学仍然是文学,是文学的一种存在形态,而不是图像。因为它是以文字为载体,而不是借助于线条与色彩,所以它是文学而非图像。图像文化迎合的是大众化的审美趣味、浅层次的审美需要,而这恰恰不是文学所期待的。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如果引导公众沉醉于浅层次的图像阅读与审美中,就会培养了公众的浮躁心态,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学寓意的深刻性,能够使读者进入深度思考状态,超越生活现实,提升思想情感和精神境界;而文学表达的丰富性,使其对生活的阐释触及灵魂,带给人们的是“内视性”的心灵安慰与震撼,因此能够持久地产生审美效应,耐人寻味。图像的表达常常带有固定的模式,使其对生活的阐释流于表面印象,带给人们的是即时消费的,即使有一定的寄寓也相对模式化。这些模式化的图像,带来的是审美阅读的局限性,即被既定的模式所限制,难以给读者留下更多审美意义上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说,当下的图像文化是表面化的感官媚俗,是在迎合读者消费心理的同时对思想意义的一种“放逐”,而文学则重在“内视性”的精神救赎。(三)从当下文学经典的图像化改编来看,文学的审美功能是图像文化无法达到的如果反思当下文学经典的图像化改编,也可以加深对文学审美功能的认识。图像化的兴起为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文学可以通过图像这一媒介与大众接触,这是图像对文学大众化建设的贡献。而忙碌于获取现实利益的人们把时间分割成很多支离破碎的片段,利用闲下来的时段借助图像阅读文学经典,使长期疏离文学经典的心灵得到一些慰藉,以期找回阅读文学经典的兴奋与愉悦。然而,由于图像的局限性,通过影视改编使文学经典图像化,如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的改编,其结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正如彭亚非所说:“事实上没有一部影视改编作品能真正呈现出优秀文学作品文字背后那些深刻的意味与涵义。我们观看到的总是不如文学经典已经让我们在想象中体验过的,这正是文学辉映下的影像的宿命。”[4]文学经典的图像化是对原著的一种视觉转换,对作者而言,它是文学的一种解读方式;对读者而言,它是阅读的一种扩展方式。但是图像解读的过程又恰恰是对文学阅读的一种限制与约束,固定在一种解说模式上,而失去了文学的丰富性。图像化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以揭示的方式遮蔽,以在场的方式不在场”,“图像一方面让我们知道得更多,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更加无知”[8]。因此,文学经典的图像化改编只是文学叙事在表现形式上的一种转换,我们必须尊重原著,突出文学的精神救赎和心灵疗救功能,以期产生心灵的震撼,而不能借文学经典的名义,通过视听技术的包装与改造,创造所谓的影视文化,使其遮蔽文学的审美价值。(四)当下文学与图像发展的基本态势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认清当下文学与图像发展的基本态势。在长期偏重于伦理叙事的文学语境中,读者在阅读感动之余,可能感受到一种感官欲望的消解。随着视听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图像时代,人们长期以来被压抑的感官欲望突然被刺激,并且迅速找到寄托和释放的方式。于是,图像阅读风靡一时,直接导致文学阅读的降温。“传统文学长期以来形成的从意识形态话语到大众审美文化中的中心地位和权威身份已被颠覆,整个文学界由此而普遍滋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和生存危机。”[4]大量的读者注重图像阅读而不是文学文本阅读,图像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空间,甚至在有些人的生活中,图像占据了主要地位。图像文化带来了一种即时消费的、浮躁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再对现实进行深度思考,文学似乎被冷落到退场的地步。“图像社会的来临重建了人类社会的文化秩序。”[4]但是,如果理性地思考,那么文学并不会因为图像文化的兴起而衰落,甚至终结。“图像艺术的成功并因此而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形成与文学关系的疏离,作为一种新艺术风格创造的尝试是有意义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图像时代的到来或文学的终结。”[5]很多图像以文学为母本,“近半数的改编作品改编自文学,占了所有影片的35%”[9]。图像反而成为文学的一种解读方式,图像的兴起恰恰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很多读者看过影视作品之后再去阅读文学文本,从文学文本中获得深层次的精神享受。通过图像文化与文学文本的互相转换,引起公众对文学的关注,使文学阅读突破精英文化的限制,走进平民生活,这恰恰是文学发展的一种标志,而不是文学的衰败或终结。文学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文学与图像的互补性
当然,图像文化的兴起会冲击文学的话语地位,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就促使我们思考在图像文化冲击下文学如何坚持自身的特质,如何在新的挑战面前更好地发展自身。(一)从图像的生成角度看,文学文本是当下图像生成的主要来源之一图像生成的背后通常要有一个文本,这个文本具有文学价值和审美功能,离开文学,图像文化的发展空间会大大缩小。因此,图像在很大意义上是依赖于文学的,没有文学就难以成就优秀的图像作品。新世纪图像文化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文本的大量生成给图像文化带来了大量的文学故事。当然,图像文化的兴起也对文学产生了“阻抗”。图像叙事是一种平面化的,对传统伦理叙事产生了强烈的“阻抗”。“图像自身的平面化情形、图像的形式规定对于伦理取向的阻抗,以及图像情景空间描写对于伦理过程性展示的消解,都导致传统伦理叙事在新世纪文学写作的图像化叙事中被不同程度解构。”[10]当下喧嚣的图像文化对文学的冲击带来的并不是文学的失语,而是在利益驱动下,图像文化为了迎合当下世俗的口味,为一些低俗文学文本寻找到滋生的温床,这些低俗文学文本导致图像文化审美价值的变异,使其在带给人们视觉的同时,失去了文学的审美意义。我们要走出这一困境,就要强化精品意识,不被消费文化的喧嚣所迷惑、所诱使,不追求快餐式消费,不过分追求现实功利,而是应该回归文学的价值本位,发挥文学参与社会变革的作用和精神救赎的作用,创作文学精品,为图像文化提供文学精品,从而为文学发展创造新的生机。而我们的文学批评应高度关注作品的文学性,发挥文学参与社会变革和精神救赎的作用,而不是非文学的功利性炒作。只有回归文学的价值本位,才能真正体现文学的精神引领价值。(二)从文学的发展角度看,适度引入图像因素可以促进文学文本的完善文学不应该拒绝图像文化,而是应该拒绝肤浅的、庸俗的图像。当前快餐图像泛滥带来的是品味的降低,这种低层次的图像随着公众阅读品味的提高将会遭到冷落乃至讨伐。文学要坚持精神救赎、文化引领的价值取向,在文学文本的生产和阅读阐释中,适度地、合理地吸纳和利用图像,发挥图像对文学的“协助”作用,使图像在文学文本中起到丰富内容、增强直观性的作用,从而弥补文学语言的不足。当然,图像进入文学阅读并成为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度的。图像不能消解文学的主体性,不能限制读者的思维与想象空间,不能影响文学意义的合理生成,不能用图像的“平面化”代替文学的“立体化”,而是应针对文学语言的抽象性,给以具象化的补充与阅读启发。文学追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境,文学的“奥妙”就在于不因具体的“有形”而限制其意义的生成与寄寓。而图像的可听、可视不属于“大音”、“大象”,难以取代文学寄寓的深刻性。图像只能是文学的辅助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不能依赖于图像。但是,图像这一“有形”,毕竟可以作为“大音”之一“音”、“大象”之一“象”,可以作为文学现实性阐释的一种提示与补白,从而促进文学文本的完善。
正确处理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在资本和影视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基于IP的全产业链开发成为蓝本,作为源头的内容生产环节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影视行业不缺投资,缺好编剧,好剧本。”无数业内人士在公开场合一次次重复这句话。由此而来,以内容创作为核心的编剧团体,其角色日益凸显,地位也日渐重要。杜甚至认为,编剧行业发展的最好时期已经到来。
有说法称,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品牌既是信任的先行,也是品质的保证。在第二届中国电影编剧研讨会上,杜首次提出了“2016品牌编剧元年”的概念,做出“品牌编剧之路”的畅想。作为概念的率先提出者,杜把“品牌编剧”定义为六大基本特征:具有类型创作的特长、具有原创能力、具有契约精神、作品具有市场的保证、拥有业内外粉丝、拥有编剧工作室或编剧公司。深度服务行业三年有余,杜得出结论:未来编剧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必然会逼迫专业化程度和品牌化程度越来越高。
新媒体服务平台让行业声量更大
依托“编剧帮”这一行业内的重要新媒体平台,杜见证和参与了过去三年间编剧行业的崛起。2014年第一次参加北京电影节的时候,杜有感于“创作环节”相关活动的缺失,“那一届电影节的所有活动论坛我都去了,有针对电影本身的,有针对融资的,有针对技术的,唯独没看到针对内容创作的。”而剧本是一剧之本,学编剧出身的杜认为,影视行业如此重大的活动却没有人关注创作环节,是很不正常也不应该的情况。于是他注册了“编剧帮”这一微博和微信新媒体平台,立志为编剧发声,为内容创作代言。2015年北京电影节,编剧帮主办的首届“中国电影编剧研讨会”举行,今年已是第二届。
杜认为自己正好赶上了好时候,因为编剧角色越来越重要,地位也越来越高,编剧必然需要这样一个发声的地方,需要这样一个抱团的中心点,来表达观点、维护权益、声明态度。作为首个以编剧为服务对象的新媒体平台,就像被时势选中,“编剧帮”必然会和编剧团体彼此成全。
比如被公众熟知的“两宋之争”和“琼于案”,都是以“编剧帮”作为主要舆论阵地,前者是著名演员宋丹丹和著名编剧宋方金在电视剧《美丽的契约》合作中关于宋丹丹擅自改戏的争论,宋方金通过“编剧帮”平台发表文章回击宋丹丹对于编剧能力和作用的质疑,引起关于演员和编剧关系、剧本作用的大讨论;后者是著名作家琼瑶著名编剧于正对其作品《梅花烙》的抄袭,139名编剧在“编剧帮”发表联名信,支持原创,谴责抄袭,表明编剧行业对于创作道德的态度。两大事件中,编剧们强有力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表达自己的观点,引起了全行业的参与和全社会的关注,编剧行业逐渐以个人向团体转变的姿态出现在公共事件中,声量更大、力量更集中。
影视的火爆让编剧行业吸引力增强
传统电影票房一再刷新纪录,现象级电视剧多番霸占荧屏和网络,大IP的全产业链开发和网络大电影的崛起又形成新的刺激,在社会各界看来,整个影视行业呈现一片红火之势。也许网络文学的改编和网络大电影的创作给更多的人提供了通往编剧行业的道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瞄准编剧行业和市场。
影视行业的火爆让编剧行业对外的吸引力增强,很多人开始转行编剧,然而这也会让从业者呈现良莠不齐的状况,不少烂片充斥银幕和荧屏。如杜所言,想要成为专业的编剧还是需要更多的磨炼,好比好莱坞的成功,是因为用近百年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类型片,这些故事类型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也是故事创作的基本规律。“实际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类型问题,起码要知道你写的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故事。能够解决类型的问题,在创作上也许就能够得到65分,起码是及格的。而现在为什么很多影视故事大家都骂它很烂呢,就是编剧在创作的时候连最基本的创作规律都不遵循,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混乱不清晰。”
和打拳需要记住招数套路一样,杜认为,编剧也需要学习套路,只有在掌握套路的基础上才有创作发挥的可能性。“一代武术大师肯定是基本功非常好的人,练到炉火纯青之处才能去创新。电影也一样,如果从票房的角度来看,这几年票房比较好的电影,其实都是类型上比较清晰的,成功的东西一定是有规律的。”为此,“编剧帮”开设了一些面向编剧的培训课程,以行业实用的创作类型和创作规律为主要内容,迄今已经累计达到近五百人的培训规模。不过杜也强调,套路只是基础,类型只是基本,想要有所创新,还是需要适当打破套路,“实际上现在的很多作品都是复合类型,比如公路喜剧、悬疑喜剧。”只有在掌握套路的基础上创新,才能提高水平不断通往金字塔高处。
统一的标准保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编剧行业越来越呈现出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大多数小编剧都希望通向尖端的优秀之路,然而对于行业而言,对于“优秀”的标准问题,似乎尚且未能达成共识,什么样的编剧算是一个好编剧,这个好坏由谁来评定,都需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比如他的作品是不是有很好的票房和收视率,他个人品牌的传播是不是有很好的影响力,他是不是可以作为一个目标让人学习,他的行为是不是可以给行业带来很好的氛围等,都可以作为评价好编剧的标准。”杜认为,这些问题都需要清晰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利于行业更好运作的标准,目前也需要达成行业内的统一共识,比如合同标准等。
越文明、越先进的行业肯定需要越统一、越明确的标准,才能保证健康有序地发展。作为“编剧帮”的创始人,杜在创立之初便把自己定位在“服务”的角色,“我们一直就在做一件事,通过了解知道这个行业的困境是什么,每个人的困境是什么,我们能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好。”所以他希望能通过“编剧帮”平台的力量,从编剧到整个影视产业链条,促成一种共识的达成,慢慢地让行业呈现一种标准的存在。“好比很多人一起出去玩,穿统一的衣服比较好看也比较好管理,但统一着装的话总要有人来说,说了可能大家就一起穿了。我希望我们‘编剧帮’成为那个提出来穿统一衣服的人。”为此,“编剧帮”已经举办了五场行业内的大型论坛,十余场行业公开课,同时也在为编剧提供法务和财务咨询。未来,“编剧帮”还将举办针对编剧行业的颁奖,每年将针对编剧行业做一些研究报告,出版类似于行业白皮书的报告成果,“就是希望在行业标准建立的过程中,我们能作为一支主动的促进力量,促进行业共识的达成,从而利于行业更好地发展。”
“品牌之路”是编剧未来最好的选择
深耕行业三年有余,杜提出“品牌编剧之路”的畅想,他认为编剧的品牌化发展,于编剧自身和编剧行业都是未来最好的选择。于编剧自身,品牌化是通往金字塔尖的飞毯,于编剧行业,品牌化是建立标准的参考规范。
关键词:美学 军事电视教材编导
教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所有优秀军事电视教材的共性,是编导把握电视教材艺术结构能力的体现。[1]军事电视教材形式和内容的美都能带给人们某种程度的美感享受。
美学是研究美、审美、创造美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对艺术美的研究是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黑格尔就十分推崇美学对艺术一般规律的研究。美学理论关于艺术美的本质与特征、美的创造、美的欣赏的研究成果,对电影电视艺术以及由其衍生的军事电视教材编导理论探索具有宏观指导意义。[2]
一、美的本质、起源与特征
人类对美的考察由来已久。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中国的晏婴、伍举,德国的鲍姆嘉通、康德,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等人都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然而,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关于“对象世界”的理论,人们才对美及美的本质、美的起源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的感性显现。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只有当它和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成为审美对象时,他们才有可能是美的。美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人类劳动不仅创造了美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且直接创造和发现美本身。[3]
为了进一步认识美的本质,人们又考察了美的特征,提出社会性、形象性、感染性、功利性是美的基本特征。具体而言,美是与人的社会生活相伴而生的,它能以具体感性形象为人们所感知,能够感染人、愉悦人、令人喜爱,并对人具有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价值。
二、艺术美
艺术美同现实美、形式美一样,属于美的形态的范畴。艺术美主要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它包括艺术内容的美和艺术形式的美,是内容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是一个综合的领域,对艺术美的深层考察就不能一概而论。以艺术创作过程中审美意识的特点及其物化形态作为分类的依据,艺术可以分为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按照艺术形象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在综合考察以后,还可以将艺术分为五类:表现性空间艺术(建筑)、再现性空间艺术(绘画、雕塑)、表现性时间艺术(音乐、舞蹈)、再现性时间艺术(戏剧、电影、电视)、综合性的语言艺术(文学)。
三、美的创造
美的创造是人类通过实践自觉地、有意识地创造审美价值的活动。我们所接触的美的事物中,大部分都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美的创造是一项艰苦的复杂性劳动,它表现为审美理想指导和规范下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艺术美的创造归属于美的创造,是人类主要的美的创造活动。艺术美的创造是一种自由的精神创造,它不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却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艺术创作首先是由艺术家的创作冲动激发的,而创作冲动则根源于艺术家审美感受的产生和审美意识的形成。艺术构思完成之后,艺术形象已经活跃于艺术家的头脑中了,最后的工作就是将其外化,即赋予内容以形式。[2]
作为视听综合艺术的电影电视艺术体现着艺术美的一般特征,电影电视艺术作品的创作遵循艺术美创造的特殊规律。因此,在电影电视创作实践中,有必要自觉依照艺术美创造的规律和过程,善于观察生活,真诚体验生活,勤于思考问题,积极联想想象,勇于创新超越,争取创作出高质量的电影电视艺术作品
四、美的欣赏
美是人创造或发现的,美更是为人所欣赏的。美的欣赏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它是欣赏者(审美主体)对客观存在的美(审美对象)的关照和把握。前苏联电影理论家弗雷里赫所说:“现代电影艺术的本性归根结底决定于画面同有声语言综合的结果。”[4]电视教材毫无舍弃地继承了影视的这一基本特性, 并成为其具有审美属性的审美前提。
美的欣赏也存在着特定的规律。有效把握欣赏美的规律,有助于提高美的欣赏的层次。特别是电影电视艺术美,‘它的创造是直接指向人的欣赏实践的。因此,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我们深入探索美的欣赏的规律。
电视教材, 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 还应该以优美的画面形象带给人们精神世界的美感享受, 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这个标准应当是为社会所认同的普遍有效的尺度。它应当体现真实性、功利性以及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五、军事电视教材编导与美学
军事电视教材编导是学习电影电视艺术语言,按照军事电视教材创作规律开展工作的,可归属于艺术美的创造活动。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理所当然为军事电视教材编导提供指导规律。因此,军事电视教材编导实践要特别注意从美学理论中不断汲取营养,遵循美学规律,提高军事电视教材的美学水准,并支持开展美的教育。
军事电视教材要体现美的特征。这是军事电视教材编导首先要把握的标准。电视技术艺术手段的参与创作,决定了军事电视教材不仅是一种科学教育产品,更是一件艺术作品。它除了传授知识、技能以外,还应以优美的音视频形象,给人美的享受。因此,军事电视教材必须体现美的特征。首先,它应当是形象的、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科学美、教学方法的形式美,都要通过形象的美来实现。形象的构思、构图、色彩等构成形象美的基本内容。其次,它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军事电视教材不仅诉诸于人的理智,更诉诸于人的情感,以情感人,实现科学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再次,它应具有社会性。军事电视教材的艺术美应当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作用。
军事电视教材创作要遵循美的规律。军事电视教材创作应当遵循艺术美创造的特殊规律。就美的形式而言,它由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他们的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共同决定。军事电视教材形式美的主要物质要素是色彩、形状和声音,这些要素必须按照匀称与比例、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和谐与多样的统一等美学组合规律来组织,从而提高军事电视教材的审美特性。
美学修养是军事电视教材编导人员的重要素质。[2]作为军事电视教材审美价值的创造者,军事电视教材编导人员应懂得美的欣赏,并且应具备较高层次的欣赏能力;要熟悉和掌握美的创造规律,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以胜任具有科学教育和艺术感染双重性质的军事电视教材编导工作。另外,军事电视教材编导人员还担负着提高教育对象审美意识的教育任务。所有这些,都要求军事电视教材编导人员不断提高美学修养,从而创造性的完成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占洲,叶洪炳.对电视教材艺术结构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5)
[2]那良玉.军事电视教材编导[M].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