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工程建设法律培训

时间:2023-09-27 09:37:29

导语:在工程建设法律培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程建设法律培训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改进方式

中图分类号: 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设主体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建设程序日益规范。遵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已经发展成为建筑业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的重点问题。因此,我国必须要认真把握工程质量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工程建设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而保证工程建设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工程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监管法律法规尚未完善

就目前的建筑业发展而言,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主要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性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各种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等作为主要依据。但是,在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出现问题时,需要对违规操作进行相关处罚时,参照的法规通常与实际的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可靠有效的处罚依据相对缺乏。

(二)工程监理机构经费不足

当前,我国的多数工程监理机构都主要依靠自收自支的形式来进行经费问题的解决。建设单位通常将监理费用直接付给工程质量监理公司,为了能够有效节约成本,建设单位往往会要求监理单位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当优惠的比例比较大时,监理公司就无法正常进行专业监理,相关监理人员与监理设备的配备便出现了问题。同时,还有的建设单位对于应该给予监理公司的监理费用严重拖欠,导致工程质量监理公司的周转经费不足,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无法保障,因此监理工作的进行更是无法正常,最终导致工程质量受到损害。

(三)工程监理单位自身的缺陷

工程监理单位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的监督人员少、培训不够,及监管不到位,对应该进行抽检的部位和次数不够,监管的方式和内容不明确,对新知识的更新方面也有欠缺。其次,工程质量监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尽管近年来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政治与管理,工程质量监管的人员与设备都得到了良性发展,监督工作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工程质量监管问题的,尤其是人员素质问题,不仅会影响到监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更会对建筑工程质量构成严重的威胁。

(四)质量监督体系责任分工不明确

就目前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而言,实质上已经逐渐形成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模式,出现了多头管理的现象。这样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导致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界限模糊,权责不清,非常不利于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有效进行,对于系统的整体协调也非常不利,更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监管系统的有效发展,以及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改进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

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工程建设管理成功案例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市场经济下,任何一个国家对建筑业的管理都突出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上。法律法规体系是保证建设市场科学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更是一个国家在建筑工程建设方面的质量水平标志。建筑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通常包括三个层次:规范标准、法规条例,以及基本法律等。规范标准是由相关部门,或者专业协会等专门定制的,结合各种不同的专业特点,用来限定技术各种技术活动的。法规条例是基本法律在实施方面的细则内容,通常能够构成相关的行政法规;基本法律是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法律总则,是具有法律效率。

(二)加强对监理单位、社会监督的管理

要想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监理单位的在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工作,就必须要加强监理权威的树立,改变监理单位工作由建设单位决定的现状。工程质量监理公司受雇于工程建设单位,是代表建设单位来进行工程管理的,因此听取建设单位的意见还是必须的,但切不可盲从。工程质量监理公司要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设计文件,合同规定等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要能够独立行使职权,对工程建设负责任。所以,必须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理公司的职能的行使。此外,要提高工程监理公司的员工素质,提高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力度,自觉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监理公司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加强各种人才的储备。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通过社会监督来实现工程质量体系的建设。市场经济属于法制经济,更属于信用经济。社会相关机构要加强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档案记录,尤其是不良记录,建立起建筑工程质量的诚信体系,强化市场主体的质量意识与信用水平。

(三)加强新技术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现代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建立信息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成为现代建筑业发展的必然。信息化质量监督管理不仅减少了纸张浪费,而且响应了国家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号召。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信息化系统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首先,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管的计算机系统与相关网站,推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其次,建立起科学、标准的机构业务管理体系,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管理依据;第三,通过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以及信息反馈等,提供对信息数据的管理与共享平台;第四,提高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密度,避免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浪费,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工程监理部门的内部管理

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理人员的管理,确保其依法履行工作职责,也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监理部门要想工程建设单位递交一份工作联系卡,将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姓名、岗位、职责等都公布出去,以此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监督。其次,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实行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书面汇报制度,保证工程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工程质量监管人员在发现问题时都必须要立刻报告给上级,不可推延,而且要做好工作记录,在周末、月末等递交工作总结,既可以以书面的形式上交,也可以召开例会,其最终目的都是保证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

(五)加强人才储备,提高员工素质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是一项将法律、经济、技术,以及行政等集于一体的工作,综合性非常强,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行政与技术方面的监督执法工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进行,不仅需要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技术标准,而且需要先进的管理设备与技术,需要专业素质高的人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的高低,以及其执法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是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储备逐渐发展成为建筑工程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措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培训与重点培养,加强人才储备工作的落实,以此来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适应建筑业突飞猛进般发展的趋势。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要从思想政治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等方面着手,要重点做好工程质量监管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不论是上岗培训,还是后期培训,都不能够忽视,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才行,要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具备从业资格。

总结:

在建筑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环境下,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机构要不断加强行政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完善,采用科学先进的监督手段与监管措施,将各个责任主体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持续加强工程建设监督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高对工程监督工作的管理,发挥新技术在工作中的作用,同时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不断探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模式,促进建筑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1(18).

[2]刘建华.对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进行探讨[J].城市建设.2009(34).

[3]刘再朵.论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及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2(07).

[4]曾广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析[J].科学之友.2010(18).

第2篇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社会的发展不能够缺少水资源,水利工程就是帮助人们合理的、科学的、有规划的使用地球上存在的水资源。可以说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十分的重视,并且对此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但是对以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受到影响,相关部门必须要不断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保证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长久、持续发展。

1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良好结合,该工作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是一项难度系数很高的工作。相应的管理人员需要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的意义全面的展现,这样才能够保障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合理化的应用,并且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规范性操作,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综合性体呈现在该管理工作包含水利、电力等众多领域,同时还涉及地质学、经济管理学等众多学科,水利工程建设需要依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是众多部门需要合力建设的项目。

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为水利工程建设容易受到天气、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需要依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而且施工技术管理重点还是在于人,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个人能力、团队素质等,这些关于施工队伍的数据不能够具体的量化,同时,也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无论是自然还是施工人员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必须要应用动态化管理模式,保证施工技术管理与工程建设实际相契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数量很多,但是工程建设分布的十分广散,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工程建设用途以及建设区域人文特点等等,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也就导致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的内容不同,也导致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不能够统一化、标准化[1]。

2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2.1 水利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

第一步,需要创建工程建设施工技术领导队伍,主要成员包括工程建设的项目经理、主要技术人员,以及施工技术负责人员,建立和健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第二步,要以水利工程建设签订的合同为基础,创建工程建设施工队伍、水利工程项目法人代表,以及工程建设的监理部门相互制约的技术保障,并且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第三步,对工程建设应用图纸进行审核,严格的完成技术交底工作,对于施工规划、施工技术方案等内容进行核查,最后建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和具体实施办法。

2.2 水利工程施工期的技术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要依据我国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还有工程建设签订的合同,以及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对水利工程施工应用技术进行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监督和管理,保证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并且在工程要求建设周期内完成工程建设。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要对于工程建设应用的安全防护措施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对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生命安全的保障,也是对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保障,使得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施工后期需要对施工签订的合同进行整理,并且依据工程建设应用施工技术的相关档案资料,对工程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验,杜绝我国存在“豆腐渣”水利工程建设[2]。

2.3 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工作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技术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充实自身对于工程建设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知。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还需要学会合同管理方面的技能,因为工程建设签订的合同是技术管理人员落实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明确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自身岗位需要承担的责任,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将自身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去,保证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2.4 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和关系

施工技术管理中最为重要,难度最高就是协调各方利益,因为各项利益存在一定的冲突,如果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此问题并没有重视,那么后续工作的开展必定会受到众多的阻碍。多方的意见不能统一,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很难进行,所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协调好各方利益,帮助各方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同时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还需要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要具有一定的服务意识,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项目负责人、施工队伍、承包单位、监理企业之间的关系要谨慎处理,使得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多方的支持。

第3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基础设施;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first of China'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he problem of existence undertook brief analysi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hat should be taken, for reference only.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迎来了建设的,公路、桥梁、房屋建筑、港口堤坝等均有了很大进展,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极大的促进了各项工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施工技术被引人,更是极大的提高了工程建设中的劳动效率和质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工程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埋下了安全隐患,甚至对社会的稳定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故应引起工程建设领域的高度重视。本文以下内容将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首先对我国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随后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仅供参考。

2、我国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我国工程建设中重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设计方面。有很多设计单位,本身资质不够,通过挂靠一些大的设计院下面,来承接工程,进行工程设计,这从根本上给建设工程埋下了质量上面的隐患。改革开放以来,很多设计单位从事业单位改制成为了企业单位,国家对其控制实际上是不断减弱,这造成了很多设计单位为了追求利润而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使得很多建设工程在投入使用后,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其应有的功能无法得到发挥,浪费了国家的资源,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及一方的和谐稳定。另外,有一些设计人员,通过各种关系,私下接活,不仅严重扰乱了设计市场的秩序,更是给设计质量埋下了隐患。第二,在施工方面。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健全的组织结构,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成立相应的安全质量管理机构,造成了现场管理松散,一些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由于建设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施工单位通过低价竞标策略中标以后,不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劣质的材料,简化施工程序,给建设工程埋下了极大的质量隐患。很多施工单位本身资质不够,但是有关系,能接到工程,其或者采取转包的方式从中抽取好处费,或者采取挂靠到较大的施工单位,每年上交一些所谓的管理费,以这种形式进行现场施工,其施工质量可想而知。第三,在监理方面,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监理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很多监理人员不是正规专业毕业,甚至一些以前学习文科类的人员、一些高中毕业生等通过某种渠道弄得一个毕业证,然后就可以投入到监理行业,使得工程质量的监督形同虚设。一些监理单位不能按照规范标准及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工程监理工作,在监理过程中暗箱操作、收受施工单位的好处费等等,严重扰乱的工程建设市场。第四,招投标方面。在很多地方存在招投标成为一种形式的问题,使得很多工程项目被有相互利益关系的公司承接,扰乱了市场经济的秩序,也为工程项目质量埋下了隐患。第五,在国家法律法规方面。我国的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完善之中,在这个期间,不免会出现一些企业钻法律空子的现象。另外政府部门的一些执法人员、质量监督人员、安全监督人员等没有很好的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中饱私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仍存在不健全的一面。第六,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普及,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历史的欠账太多,一些基层的建设工人素质不高,很多都是从广大农民兄弟中直接转变而来的,而且他们闲时入工,忙时入农的工作方式更是给建设工程工期安排带来了麻烦,特别是一些城市相应的保障措施不到位,使得广大农民兄弟在城市中得不到应有的对待,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我国在脱农入工的路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3、要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要解决我国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重新对监督机构进行定性。监督机构应明确定性为国家独立执法单位。国家及省级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核定各级监督机构的人员和运作经费,明确经费列支渠道,对于由工作量决定的经费可在工程中按比例提取,以便从经济上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工程前期,并赋予监督机构相应职权。通过加大监督前期工作中的招投标环节,强化准入制度,对施工、监理队伍的资质、等级严格把关。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考核、处罚规定,使监督机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构建完整、严密的监督网络。首先,实现监督资源省级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使用,统一考评,以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监督检查工作实现方便、快捷、准确的动态管理,使非法从业人员无缝可钻,从而净化建设市场,提高工程质量。第二,加强对设计行业的监督管理和对设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对设计行业严格招投标制度,避免通过关系得到设计工程的现象,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不能独立承担相关工程设计,地方建筑业管理部门应严格审查,对违规者处以适当罚款并在行业内部公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并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勘察设计市场。目前我国已经实行注册考试制度,应该进一步全面展开专业资格认证体系,工程项目各专业主要设计人员必须经专业认证以后才能进行设计活动,这一点在一些中小设计单位实行可能有些困难,因此必须加强设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政府主管部门可通过授权相关的行业协会来组织进行。第三,各地方应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招标管理机构应独立行使管理权和监督权。国家虽然已经颁布《招标投标法》,但多数地方都没有严格执行,造成了公众对招投标的不信任。要建立招标机构信誉评价制度,以市场手段对招标机构进行优胜劣汰。各省可以建立统一评标专家库,下属市县可通过网络终端随机抽取评标专家,这样既节约了分设评标专家库所需资金,又一定程度上割断了专家与行业部门的利益关系。要在招标投标领域逐步形成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第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应加大对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相关建设法规的引进吸收和转化,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不断将这些管理经验和法律法规进行内化,以不断完善我国的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第五,采取措施,从法律层面上面彻底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以此来保证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的广大农民能安心在城市中生活、工作,能长期的从事建设工程的建设施工,积累经验,也为工程建设提供稳定的质量不断提高的劳动力资源。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应采取措施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惩戒力度,要把按规定兑现工程款和工资作为重要的信用要求,完善业主、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对企业、个人、银行的信用进行评级,促进它们在经营活动中始终坚持讲信用、守信用、履行信用契约,保持良好的信用状况。要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和市场监管制度结合起来,健全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从源头上遏制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农民工在有了社会保障的同时,在收入方面也有了保障,才能使得他们安心的为工程建设做贡献。第五,加大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人员的整体素质,增进其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进度意识和成本意识。加大对监理行业的整治力度,对于不合格的从业人员进行限制进入,从根本上解决监理单位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另外还应加大各项监理法规的落实,对于违背监理法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罚。总之,我们应正视我国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整改,不能因为工程建设中仍存在问题而否定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取得的巨大的成就。

4、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对我国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随后提出了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以为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的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杨露江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施工合同 管理

水利工程投资大、战线长、施工队伍多、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越来越得到重视,合同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它作为其他管理工作的指南,对整个工程建设的实施起总控制与总保证的作用,可以说,一个工程项目建设起始于合同管理,也终结于合同管理。

1、施工合同管理的概念

施工合同就是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合同,是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而签定的合同。合同管理是指水利建设主管机关、相应的金融机构,以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企业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施工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保护施工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施工合同纠纷,防止和制裁违法行为,保证施工合同顺利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2、合同管理的作用

一是促使施工合同的双方在相互平等、诚信的基础上依法签订切实可行的合同;二是有利于合同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进行相互监督,以确保合同顺利实施;三是合同中明确的规定了双方具体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合同管理确保合同双方严格执行;四是通过合同管理,增强合同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调动建设各方的积极性,使合同双方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共同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

3、当前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招标不够规范,为合同管理埋下了隐患

随着“三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已逐步规范,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工程招标不够规范,某些工程在招标过程中,由于“僧多粥少”等一些客观原因,迫使承包人不合理压价,造成低价中标后实施困难,工程质量、工期很难得到有效保证,不得不想方设法的追加投资,给项目实施带来麻烦,也给合同管理造成困难。有的工程发包时合同条款不合理,为顺利承包到工程,且迫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大多数承包人面对不够公正的合同条款也只能委曲求全。同时,有的承包人为提高中标率,搞联合投标,甚至恶意串通,抬高中标价,造成不正当竞争,扰乱建设市场,造成施工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承包人不能中标,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保证,给施工合同管理带来被动。

3.2施工合同管理脱离了工程投标管理

投标管理和施工合同管理是有内部联系的。但是,施工单位在编制投标文件的时候“技术标”、“商务标”所属的部门通常是施工单位的开发部门,但由于施工单位每年给开发部门下达的开发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和开发部门的年终奖金直接挂钩,导致开发部门片面追求工程的中标率,而对于工程中标之后是否能给企业带来效益不加考虑,甚至出现低价中标的情况。当投标中标,施工单位(项目法人)与中标的承包单位签订完施工合同,这个合同便以文件的形式转发给工程项目经理部开始具体实施,对于施工合同以及相关的技术交底,通常没有实际性的行动,只是流于一种形式,施工单位不去跟踪施工合同的进行情况,而且签完之后就放进柜子,导致合同管理和投标管理严重脱节。

3.3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现象严重

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承包人把所承包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务转包给第三方或把所承包工程分解成多个小工程分别转包个多人;有的承包人把所承包工程转给不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或个人;有的分包单位把所分包的工程再分包,进行层层转包、分包;还有的把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转包给第三方等,这都是我国有关合同法中明令禁止的现象,但在实际过程中大有存在,导致合同的履行力度的缺失,工程质量严重不达标,施工各方相互推卸责任,导致工期被延长或无限的延长。

4、对加强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4.1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的目标制度

保证工程质量、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合同管理的最终目标。建立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体制是合同管理目前亟需的。管理目标的建设可以划分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来进行。同时,创立一个施工合同的管理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好合同管理人员,提高其管理水平。

4.2加强对合同的检查与审计,督促合同双方自觉履行合同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审计,并建立完善的合同检查考核制度。对合同的签定条件及内容是否合法合规,合同条款是否详尽明确,技术要求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合同手续是否完备等进行严格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认真进行分析,及时纠正。对工程价款支付是否合理合法,有无转包及违法分包现象存在进行审计,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合同条款的行为要认真查处,使合同管理步入正规化、规范化管理渠道。

4.3正确选择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是为建设单位服务的,它代表着发包方对承包方进行监督,监理工程师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应能做到科学、独立、公平,对工程出现的问题应能及时责令施工方整改并报告建设单位,对项目的实施有预见性,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4.4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选派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懂经济、业务素质高,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对于合同管理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对执行人员进行交底,使他们熟悉合同内容,做到有理、有据、有节的执行合同,变被动执行合同为自觉遵守合同。

4.5做好施工合同管理的总结工作

因为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使得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比较主要在经验方面,所以只有不断的总结,对合同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内容应是产生的问题和解决的措办法,对类似的合同进行归类并形成文档,以供以后进行学习和交流,这有利于提高员工和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燕.浅论水利工程施工的合同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01).

[2]戴龙.浅谈水利工程的合同管理[J].科技资讯,2010(32).

第5篇

关键词:规范;工程建设招标机构;存在问题

招标机构必须根据持续的完善,才可以在工程建设中慢慢的成熟,中国对此行业在法律条款中还需进一步完善,工作者需以身作则,塑造正确的市场与竞争意识,持续的增强招标机构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同时慢慢往专业化的招标能力发展。

1工程招标的概念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展现出了程序繁琐、覆盖面广等特点,其定义为受招标人委托,招标机构通过委托人的身份进行的各种业务,涉及了工程勘察、规划与材料的采购等等。中国建筑市场变得更加健全的同时,大部分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都选择了公开招标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招标者的投入的资金,还可以增加其施工效率,针对推动招标机构的标准化运作和有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招

标机构的问题分析现阶段,中国工程建设项目的总数持续上涨,规模不断扩大,让招标行业发展脚步加快,在为部分招标机构创造发展机遇的基础之上,还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部分。

2.1招标机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现阶段,中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机构的监管制度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包括:

2.1.1招标机构资质许可发生重复混乱的状况

中国当下的工程建设方面具有多项招标资质,其相互交错,层层建立门槛。所以,招标机构需要拥有各式各样资质才可以做好一个综合项目。如此一来不但将招标市场分割开来,同时严重减弱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行为需要的完整性,针对投资的配置、进度的管理还有整体质量的确保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还为招标人的择优选择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还让招标机构想要获取市场准入资格而仅仅子在资质管理中走形式,进而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资质许可的反复申报工作。

2.1.2招标机构的监管组织具有手续复杂、效率不高的问题

现阶段,中国对招标活动的管理,根据的是监督备案监管和开标过程两部分来实现。有关备案监管的组织和程序问题,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状况,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异。由于这种不统一性,引起了各种招标活动里,招标机构发生不知所措的情况,如果其有所疏忽,就会被严厉的处罚。同时,监管组织里很多工作者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业务熟悉度不够,针对招标要求、环节和评估策略把握不好,最终让招标监督仅仅是出于应付,不能确保监督执法成效,确保招标活动合法有序的开展。

2.2招标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工程建设招标法规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很多的法规均是面向招标机构有关招标行为的一般的标准,而相关招标活动的专门性条款不多,在部分环节没有统一标准,如此一来则让招标机构处在没有秩序的发展状态。此类法规系统的不健全展示在下述几个部分。

2.2.1相关招标机构的选择问题缺少清楚的规定

招标机构怎样进行高效的选择,涵盖选择的办法、步骤与要求,中国依旧没有清楚的进行规定。

2.2.2相关招标工作者从业准入要求缺少统一规定

中国没有对招标工作者从业准入进行明确的规定,所以招标机构里的工作者的素质有很大差异。

2.2.3未能形成有关的招标活动评价制度

现阶段,中国招标活动的评价体制未能形成,在招标机构信用测评和项目工作质量评价方面未能建立有关的评判要求。

2.3招标人对招标的认知具有一定误解,其自身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

现阶段,少数招标人针对工程招标的作用依旧未能充分的认识,对其工作内容和职责同样不够熟悉,因此他们对招标体制具有适当的认知误解。以此来认知误解为基础,还有招标人自己具有的适当的利益趋向,也就引起了其自身行为的规范不到位。举例来说:干预与阻碍招标机构的工作,排挤以及取消招标文件,选择各种的方式操控机构的招标活动,保证其“意中人”中标等。

2.4招标机构缺乏适当的独立性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机构属于社会中介机构直译,需要依法给招标人处理招标业务同时供给有关的服务,但是实际状况有一定差异。不少具有工程招标资质的机构普遍具有浓厚的官方性质,所有极具行政色彩,基本取决于招标管理组织的权力与影响进行相关业务,进而让别的招标机构处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位置。同时,部分招标机构的专业工作者而非是实际的专职人员,所以不易确保其在招标机构彻底独立地落实业务,从而引起招标工作没有适当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如此下去一定对招标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2.5招标机构从业工作者的综合修养很低

工程建设招标环节由于其技术性和服务性,引起其从业工作者应该具备更加多样的知识、技能,涵盖工程知识与工程造价知识、极高的招标与法律事务处理技能、优质的语言表达技能和协调各方办事的技能。但是现阶段招标机构工作者的基本形势和此有很大的不同。很多的从业工作者尽管拥有适当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具体工作技能,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然而不可以了解到招标工作的步骤的严密性,不能掌握工程建设法律条款,对招标活动的运行落实水平依旧不足。综上所述,招标机构从业工作者的综合修养需要进一步增强,唯有如此才可以确保证招标活动的有序开展,增强招标领域的业务能力。

3规范和推动中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机构稳步发展的措施分析

3.1严加把控招标机构市场准入体制

因为有关法律条款的不足之处,引起相当多的招标机构可以成功注册,显示出了市场准入具有的不足,在资质的申请把关部分依旧欠缺。所以,需要提升对资质的申请掌控的力度,让其市场准入变得更加标准,唯有如此才可以根本的掌控好招标环节里发生的问题,保证市场准入的机构如实拥有超高的招标资格。

3.2完善有关的法律条款

招标机构需要参考本国具体状况,全面获取与借鉴西方国家的体制,所造一套和中国国情相吻合的招标机构监管体制,进而让市场活动里招标机构的所有活动变得更加规范,防止其钻法律的漏洞及打法律的“球”。有关的法律条款需详细的涉及下述的内容:监督检查机关需多层面的监管部所有招标活动,而不是仅仅面向现阶段的工作进行监督;需让机构的所有部门之间加强交流、协调和配合,严加处罚其违规操作。

3.3增强从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增强责任监管的力度

从业工作者综合修养的高低是和招标机构的发展能力息息相关的。所以,需要提升对从业工作者综合修养。机构需主动组织从业工作者开展有关的知识培训,增强其综合素质,从而增加工作效率;也需提升从业工作者资格认证。从业工作者必须得到了适当的职业资格证书,才可以去招标机构里进行一系列的工作,最终保证从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同时,也需关注对从业工作者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其自己的责任心,进而保证其在工作时不发生徇私枉法的状况。能面向从业工作者的个人信息建立有关的档案,方便查询。根据这种档案管理的模式,进一步确保了招标人的有效权益。

3.4健全招标机构的信用体制

者国的招标机构需要结合西方国家先进体制,同时参考本国发展具体状况,短时间内打造出招标机构的信用体制,也需尽可能的健全此信用体制。能根据划分招标机构的信用级别、制定其评价要求等模式,公开不诚信的招标机构里具有的问题同时让其认可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同时,也需健全网络平台建设,选择信用考核和违规操作处罚等模式,让投标人了解招标机构的资料、挑选最佳的机构,进而进一步确保其合法权益。

4结语

当下,随着社会持续的发展,工程建设的招标机构已变得越来越成熟,在中国有关法律系统的监管监督基础之上,中国的招标机构变得更加的标准,同时给工程建设项目创造了适当的经济效益。

作者:石莉珍 单位:苏州鸿鑫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汪桂钦.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中几种现象浅析[J].科技信息,2010(22).

第6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招投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招投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竞争方式之一,是以双方同意为基础而实施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其特征是由招标人事先向社会公开采购条件以及要求,由各位投标人在同等的条件之下实施竞争,招标人依据规定程序来决定其中的优胜者。本文分析了公路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公路工程招投标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公路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招投标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公路工程的招投标是一项彼此制约的系统性工程,随着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市场的深入发展,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出台了《公路法》、《招标投标法》、《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大量法律法规,各地交通部门也以此为基础各自制定出适用于本地区公路工程招投标管理的相关制度。然而,在公路工程招投标管理中依然出现了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现有法规与办法已难以完全解决新问题,所以说,招投标管理中依然存在诸多不够规范之处。

2、投标定标过程控制不严

首先,有的建设单位没有法律、合同方面的专门人才,对涉及施工招投标制的工程经济及管理方面的业务不熟悉,制定评标细则时考虑不够全面,招标文件编制较粗糙,特别是工程量清单与实际出入较大,导致标底不准确,变更较多影响招投标文件的公正性。其次,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泄露标底、串标等情况时有发生;评标办法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同时施工企业由于自身需要,为达到中标目的,有意压低报价,采用微利标、无利标甚至亏损标,致使投标书编制缺乏规范性。

3、工程建设资金不到位即进行招标

我国招投标法明确规定,招标人应在初期建设资金到位,后续资金来源落实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招标。公路工程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在政府出台年度规划后,交通系统即开始落实项目。鉴于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大的特点,山西省的公路工程项目政府投资只占全部投资的一部分,而大部分以建设单位融资为主。建设单位往往考虑自身的利益和目标,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即开始进行招标,从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款不能按时拔付,造成工程款拖欠,甚至停工。

4、违规投标现象层出不穷

一是出现串标行为。因为公路工程市场的竞争极度激烈,报价得分之高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决定投标人是否能中标,所以一些投标单位为中标而想方设法找数个具备相同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陪标;一些单位选择数个投标人先行开展内部竞标,在投标人内定之后实施围标;一些单位安排投标人相互开展串标,通过自行约定投标报价从而获得中标的资格。二是借用与挂靠资质进行投标。一些投标单位并不具备施工资质,就想方设法向其他施工企业借用资质参与到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之中。一些并不具备真正实力的投标单位依靠挂靠其他高资质公司以进入到招投标市场之中。这类现象之存在将严重影响到公路工程建设进度与效益。

5、管理混乱

公路工程监管不到位,制止不力,工程基建程序不能认真执行,招投标行为图于形式。有的施工企业在同一次招标中既以总公司名义,又以分公司名义参加投标,“一标两投”,或者对同一份投标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报价;同时,有的建设单位不按招投标规定选择总承包施工单位,对分包管理不严,界限不清,在工程承发包中任意肢解工程及转包工程,层层转包现象相当严重,工程质量、工期、投资都得不到有效控制。

二、解决公路工程招投标问题的应对策略

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制教育和技术培训

我国现行的国家及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的各项法律、法规、条例、制度、办法,对公路招投标管理提出了严格、细致的要求,但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仍有许多不太完善之处或出现不少新的问题,令一部分违规行为有了可乘之机。这就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对原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断的完善、修改和创新,保证招投标的科学严谨性和公平公正性。同时对招投标工作人员加强法制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使他们懂法、守法,坚持职业操守,并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从根源上约束招投标人的行为,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

2、认真做好施工企业的资格预审和后审

承担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单位,必须是经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取得公路工程施工资格证书,具有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为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施工单位的资格预审工作可委托政府招投标中心进行。为避免优秀施工队伍的落选,资格预审及后审可适当增加那些参加过同类工程项目并得到质量奖项的施工单位的预审及后审分数。建设单位应选择有资质且素质高、信誉好的施工企业来承担项目。

3、完善公路工程招投标的方法

目前的公路工程招投标管理方式尽管历经数次修改,但是依然存在着大量不够完善之处,从而给某些人以可乘之机,运用其中的不够完善之处作出大量文章,或是办法自身就具有一些漏洞而造成了招投标信息的途径不够顺畅,一些信息不够公开,从而严重影响到公开招标过程中的公平竞争。因此,今后依然需要更多地积累经验,通过调查研究,针对目前刚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与创新,从而切实杜绝各类不公正现象。

4、推进网络招标技术

网络招投标技术是网络技术与招投标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招投标管理的重大革新,它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化操作节约招投标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使施工企业及时了解其他企业的技术、管理优势,促进施工企业的技术革新;同时通过整个招投标过程的信息公开化,实现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双重监管,有效防范招标人规避招标、控制标底、人为操作中标人等腐败行为和投标人陪标、串标、围标等违法违纪行为。目前山西省公路工程的招投标都还是使用传统的模式,积极推进网络招投标技术,对于公路工程招投标的标准化、信息化、科技化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引入有限低价评标法

在中国公路工程项目的市场化进程之中,总结开始阶段的最低评标价法所具有的不足之处,笔者觉得引入有限低价评标法就能很好地消除最低评标价法产生的弊端。它立足于加强资格预审,取消人为因素以及专家打分之比例,弱化业主具有的标底作用,从而加大标底具有的不确定性,运用现场开标和定标等方法有效地杜绝目前公路工程招投标中所出现的不足之处,从而有利于在公路工程市场创设出较好的施工环境。

6、对违法违规行为加以惩处

公路工程招投标管理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其所涉及到的金额十分巨大,单位较多,所涉及的人员也十分复杂,招标人应当在操作过程之中十分严格地执行法律法规以及制度规定,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的大力监督,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地实施。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应当运用将经济处罚与信用处罚相互结合之原则,对于信用违规等行为,一旦发现,应当计入信用档案之中,并其作为投标的考核依据之一。对于行为后果较为严重的投标人或者企业,就无法在目前的公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结束语

公路工程项目招投标,其意图就是将社会资源进行合理有序的分配。通过招投标这样一个活动,企业优胜劣汰,最终将资源分配给管理体质和技术能力都较强的一方,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同时,企业为了多中标、中好标,就必须提高自身水平,加强企业管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加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职;建设法规;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31-02

《建设法规》是高职院校建设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提升学生的建设法律意识、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其教学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不同。作为基础课程的《建设法规》,如何在教学中既保留课程的特色和体系,又与其他学科相互衔接,增强实用性,突出高职办学特色,是需要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不断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建设法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受重视程度不高 《建设法规》作为高职土建、建筑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许多院校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开设的。由于是选修课,学生往往不重视这门课程,上课纪律松懈,对待作业不认真,交差了事。期末考试大多是考卷形式,学生基本都能顺利过关,获得学分。

条文数量多、内容繁杂 《建设法规》课程的内容涵盖了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涉及的法律法规包括建筑企业的资质、工程的发承包、工程合同、工程监理、工程质量管理及安全生产等领域。

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说教式、灌输式仍旧是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师生互动。学生对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比较晦涩,不能与工程实际案例有效地结合起来,有悖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初衷。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未能充分体现 《建设法规》课程存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足的问题,主要还是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穿插案例教学的方法,实践性环节缺乏,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

考核方式单一 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只能把课程学习演变成简单的应试教育过程,无法合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扩展宽度,更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措施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应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改革教学内容 要根据行业规范及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特点,明确课程目标,开发课程标准,根据高职教育“必需,够用”的原则,弱化法律法规的基本原理,强化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应用,教学内容应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改革教学方法 要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案例教学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学生课下自己搜集相关案例,鼓励学生做成PPT到讲台上进行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并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案例教学中,还要恰当运用视频资料,将平面的、单一的声音信息转化为图、文、音、画等立体化多层次的互动传播。(2)模拟法庭教学法。采取模拟法庭教学法可为学生提供一个集中的模拟法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走出原已熟悉的传统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圈,在模拟过程中,学生可以熟悉、掌握具体的审判过程,较为直接地面对法律实践问题的考验,将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具有可感性、实用性、操作性的知识,让书本中的理论在实践工作中得到检验。比如,在讲到建设工程纠纷处理的章节时,可以采用模拟法庭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的诉讼环境中熟悉、掌握具体的审判过程。这样可真正做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以一种更为生动活泼的形式学法、知法、用法,还可以加强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3)课堂讨论法。在学习《建设法规》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法律条文内容相似的地方比较多,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学以致用。这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找出不同法律条文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以方便记忆和应用。教师也可以精选出具有争议性、法律规定不很明确、能发挥诉讼各方想象力的实例,由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讨论和辨析,提高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应用能力。(4)观摩教学法。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观摩法院的与建筑法相关的案件审理,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庭审气氛和建设法规的司法应用,缩短理论知识与现实应用之间的距离。

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高职院校应与相关企业合作,积极为教师提供进修、顶岗锻炼、带薪培训的机会,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让教师考一本证书的层面上,以真正实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可以聘请一些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校外人员,如企业管理人员、律师、项目合同管理专家等来校讲学。

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操作本领,强调人才的应用性和技能性。因此,教学模式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法规》作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门课程,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相应比例的实践教学环节。例如,组织学生进入施工现场,对某些现象和行为进行观察,并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抽象的理论具体运用到工程实践中。

建立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体系 在考试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建设法规》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应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所以,应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除闭卷考试外,可采取论文、答辩、撰写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如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可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考查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可采取论文和调查报告的方式。

高职院校《建设法规》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师资队伍建设与改革、教材建设与创新、教学方法设计与教学理念更新等多个方面。只有不断地对课程进行思考和改革,才能使课程成为有特色,重实践,应用性强的优秀课程,才能更好地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石心刚.建设法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2,(3).

[2]杜军.突出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必要的教学环节――浅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4).

[3]陈耀敏.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2).

第8篇

关键词: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涉及的范围较广、作业量较大且施工难度大,给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当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无法得到保证时,就会给水利工程埋下很多的安全隐患,危及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完善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对中小型水利工程使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2.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项目法人缺乏质量管理意识

有些水利工程项目者的质量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过于松懈,不仅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施工,同时给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埋下很多的安全隐患。再者,工程项目者综合素质较低,没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质,对工程项目建设法律法规没有深入的认识,导致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各种违规现象,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1]。

2.2建设市场监督力度较为薄弱

我国建设行业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没有实现全面的、动态的行业信用体系,导致建设市场监督不到位。在建设市场监督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关的制约措施和惩罚条例,一些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工程建设工程中频繁出现违规或者失信的现象。例如:随意缩短工期、资金不足、拖欠工资等。这些违规行为严重制约了工程建设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

2.3工程前期勘测与设计不合理

由于工程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的计划书、施工可行性报告以及工程设计文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及其经济效益等没有详细的了解,尤其没有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可行性进行有效的分析,导致水利工程勘测数据出现严重误差,工程设计不合理,给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2.4工程施工过程缺乏监督机制

有些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没有制定相关的质量监管制度,对水利工程施工程序没有进行监督,导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首先,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把水利主体工程进行变相转包或者在施工的过程中偷工减料、制作假账,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其次,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都较低,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再者,有些建设单位盲目赶进度,以缩短工期,施工工序过于敷衍,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质量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人才管理体系以及培训考核体系五个部分。(1)质量保障体系。依据时展要求和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情况,提高工程施工技术的标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2)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图纸、质量检测、施工监理等方面的监督和控制,并落实质量监督责任制度,以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3)技术创新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要鼓励员工进行自主创新,研发企业特有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及时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材料,避免工程施工技术风险的产生。(4)人才保障体系。制定人才保障体系,以吸引大量的高技术、高能力、高素质工程人员,壮大水利工程建设队伍,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5)培训考核体系。为了提高工程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培训考核体系,定期对工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工程人员的质量意识及操作能力[2]。

3.2提高工程项目法人的业务水平

项目法人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建设质量,所以提高项目法人的业务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项目法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对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使用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做好工程项目规划,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2)加强对水利工程重要设计方案、技术文件、施工组织变更设计的审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3)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对工程设计图纸审核过程、结束交底工作、施工设备及材料检测等进行严密的控制和管理。(4)组织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部门对部分工程及其隐蔽工程进行严格的验收,以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3.3维护和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秩序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程建设市场环境,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序进行,所以维护和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秩序就显得尤为重要。(1)依法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的行为,并不断完善建设市场管理体系,对工程招标、投标进行有效的监管,对工程项目法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严密监察工程施工分包及转包程序。(2)完善建筑法律法规,并认真按照《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有法可依。(3)加强建设市场准入制度及清出制度,对水利工程设计组织、施工组织、承包组织等进行严密的监察,对与无证作业的工程人员给予适当的违法违规处理。

3.4保证工程勘察质量和设计质量

水利工程的勘察和设计质量对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所以要加强对工程勘察质量和设计质量的控制。(1)工程勘察人员要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条例》要求,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勘察和设计,以保证工程勘察和设计的质量。(2)实行工程设计招标措施,以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促进工程设计市场的发展。(3)加强工程设计的监理力度,以避免工程设计误差对工程建设质量的影响。(4)严格执行设计审查制度,对工程初始设计进行严格的审查,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5)对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并对工程设计第三方进行适当的约束,避免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出现质量问题。

3.5加强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

(1)工程施工单位要完善工程的施工工序质量管理体系,并按时上交施工质量统计分析报告和施工质量监控图表,为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2)对变更工程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不合理变更设计的出现。(3)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严密的控制和监督,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4)建立工程施工质量反馈系统,对施工进度、施工监理、施工物料、施工工序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制定质量管理标准,把工程各个项目的质量指标、质量监察、质量评估、质量验收等作为工程质量评价依据,明确工程质检人员的职责,及时向上级反馈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情况,为优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保证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要通过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提高工程项目法人的业务水平,并加强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来达到提高中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效率,保证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建设管理 质量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2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二十年来,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的建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些项目不止多、大,更是慢慢呈现高、新、奇的特点,这就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建设管理的效率及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

1 体制成本

体制成本是项目管理体制落后,不符合项目法施工原则,不顺应项目管理规律,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传统管理体制造成的机构重叠、层次过多、队伍庞大、人浮于事引起的效率低下、费用增加。目前施工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三点:一是管理层要不与劳务层完全没有分离,企业养着人数庞大、成本高昂的工程队,要不就是管理层与劳务层太过分离,管理层指挥不动劳务层,两者完全脱节;二是母子公司两级项目部机构重叠 ,加大成本;三是企业至今没有建立起来人才、劳务、材料、设备、资金等内部市场,生产要素配置仍然采用传统管理体制与模式。

2 机制成本

所谓机制成本主要是指由于用人、分配、激励、监督约束等方面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配套措施不健全、不完善、不合理、不落实,导致管理混乱、决策失误、质量低劣、营私舞弊等给企业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而增加的成本。

3素质成本

素质成本是指由于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个人素质因素造成的决策失误、管理失控、索赔不力、效率低下,给企业和项目带来的增量成本或产生的很大的机会成本。

项目经理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领导素质、技术素质和身体素质。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项目经理应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及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首要问题是要正确认识为什么要当项目经理。是为企业奉献还是为个人捞钱?通过管理项目为企业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后 ,合法合理地实现个人价值并获得应得的利益是我们应当倡导的。企图通过管理项目发财致富的人只能是 “富了方丈穷了庙”。项目经理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组织、 协调、 控制、 公关能力 ,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 ,要有施工技术、有施工经验 ,熟知施工组织设计、掌握施工预算 ,能看懂财会报表 ,只有这样才能经营头脑清晰、决策正确果断、管理控制有方、 当家理财有术。少数项目经理虽然拿到了一级资质证书 ,但对于项目管理管什么、怎么管、怎么才能管好、怎样实现效益最大化等重大问题 ,还处于朦胧和混浊状态。这样的项目经理管理的项目的素质成本将会是巨大的 ,可赚可不赚的钱赚不来 ,能省下的开支省不下 ,机会损失增加 ,增量利润减少。

4解决常见问题的对策

一般说来,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的办法很多,但是用于所有常见问题的决策办法主要包含以下八种:

4.1严格落实工程建设管理四项制度。

我们要依据国家各项有关规定, 选择懂技术、会管理的优秀人员组建项目法人,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充实管理力量, 加强现场管理。强化施工招投标的管理, 严格招标投标程序, 加强对专家评标议标的过程管理,严防围标、串标及违法违规行为。对挂靠、资质不符、信誉差的投标单位坚决予以清除。要加大开标、评标、定标的透明度, 积极推行招标结果公示制度。要强化对监理人员的资格管理, 进一步规范监理行为, 保证现场监理力量。要依法加强合同管理, 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提高合同的履约率, 防止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4.2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第二点就是要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因为我们目前常见的工程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中央关心, 社会关注, 群众关切, 不能有丝毫麻痹和疏忽。质量始终是各项工程建设的头等大事, 我们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经费, 健全质量监督工作机制, 提高监督水平; 认真贯彻执行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确保质量检测工作有序开展。健全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

4.3切实加强工程建设工期控制。

我们还应该加强工程建设的工期管理,根据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科学安排施工项目, 确定关键路线, 控制关键节点, 倒排工期, 分解任务, 制定周密可行的进度计划, 明确各个时段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统筹协调参建各方关系, 形成工作合力。参建单位合理安排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人员、设备、材料按照计划及时进场,满足建设要求。根据项目特点, 制定和优化施工方案, 做好施工组织管理, 加快施工进度。强化组织协调, 切实做好征地拆迁工作, 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4.4严格工程开工和验收管理,任何一项工程的开头和结尾都是极其重要的,也就是在工程中的开工和验收是极其重要的两部分。

工程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前, 项目法人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开工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规定申请开工, 经有审批权的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 工程方能开工。同时严格审核项目验收条件, 对具备验收条件的, 按要求组织开展验收工作。

4.5加强工程现场安全管理。

我们应该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建立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落实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安全责任主体,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完善安全技术措施, 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和安全事故查处督导力度; 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

4.6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力度。

完善建筑市场的行政管理法规, 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法规和完善规章制度; 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的稽察力度; 完善建筑市场的行政管理的执法体系, 完善质量监督机构, 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的行政监督, 强化稽察手段,建立整改意见督办运行机制, 提高稽察效力; 提高建筑市场行政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形成规范建设市场的长效机制。

4.7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工程质量的好坏与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密不可分。因而, 一方面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 还要注重对项目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最终培养一批具有较强专业知识, 懂经济、懂法律、善管理, 同时精通计算机和外语的高素质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4.8加大建筑工人的培训力度。

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培训。建立政府、用人单位、施工现场三级培训机制。选择合适的教学培训模式,对于建筑业农民工的培训,宜采用“短平快”培训模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如“校企合作、依托现场”的培训模式,以建筑业基本技能、安全生产知识、务工常识,维权知识和职业道德为主要培训内容。

5结语

目前我国存在的工程建设中的常见问题还是很多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令人担忧的,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这其中需要我们去做的工作很多,如果只是做到了上面提到的八点建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建筑管理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进管理方法、手段,以便对现有的工程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所能够做出的巨大作用,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的工程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