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闲置土地管理

时间:2023-09-27 09:37:31

导语:在闲置土地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闲置土地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土地管理制度 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在土地工作中要认清土地管理制度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要对土地管理的内容展开研讨,形成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在建立健全土地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以规范的土地储备制度,灵活的土地管理和政策实现土地管理制度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1.我国土地管理的现状

1.1土地管理制度基础

土地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土地制度,这是由法律和制度规定的,从宪法上看,规定了我国国家制度,因此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只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管理制度。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土地的使用推行有偿使用的原则。我国奉行环境保护和粮食自给自足政策,因此,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中有耕地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相关表述和重点体现。可见,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基础非常广泛,新时期要在扩大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基础,尊重基础的实际要求基础上,形成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更好地实践。

1.2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基础性法律

《宪法》、《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城市房地产管理办法》等法律和规范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基础性法律,这些法律为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建立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给我国土地管理工作带来指导,为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形成了手段,上述法律的全面执行是繁荣土地市场,促进土地管理制度建设的根本。

2我国土地管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1规划的体制缺乏弹性

各地区的土地指标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出现了一些东部沿海地区指标不足、西部地区指标富裕的现象,使得我国土地管理规划体制缺乏弹性导致在解决土地计划管理和资源配置工作中容易出现矛盾。地方对于这一矛盾现象的反映也很大,不对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这些问题还会继续存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配置的计划管理和经济建设管理很难达到工作标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相应的完善。

2.2基本农田的比例太高

对基本农田进行划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良田建设用地可以先从一般耕地入手基本农田比例过高是地方土地管理中又一个主要的问题。由于我国的耕地基本上一般在丘陵和山区加果基本农田的比例过高那么可用于城镇化建设的用地就要向山区转移声也方在使用土地时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不仅用地困难还会促成一些违规违法的现象基本农田划定也就缺乏实质性的意义。

2.3土地储备制度存在缺陷

土地储备机构的双重职能难以协调,土地收购价格机制混乱,融资风险较大。土地储备需要大量资金。资金问题是制约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瓶颈”。目前我国城市土地收购资金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其他渠道较少。巨额贷款利息给土地储备机构带来的非常大的压力;银行贷款期限与土地储备运营周期不一致,如果受金融和经济的影响使贷款不稳定,容易造成资金链的中断;如果土地市场出现波动,土地储备机构和银行都将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

2.4耕地动态不平衡

由于保护耕地而破坏生态平衡或者由于保护生态而破坏耕地的现象已不足为奇麟地动态不平衡和生态保护问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麟地动态平衡是土地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麟地动态平衡应该统筹安排根据各地区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实际进行研究和解决。

2.5土地产权认识方面的问题

集体土地产权虚置很容易造成集体土地流失,保护耕地的效果不明显我国的土地分配不够清晰,导致土地国有和集体权属混乱,一些土地利用者的势力不断扩张的趋势。

3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措施

3.1完善土地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是加强土地管理的有效措施,此项制度建立的前提是以土地有形市场为核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化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我国土地的转让和出让是通过土地协议进行的,土地交易中心简化了土地出让和转让的流程,开发商可以单纯的凭借合同来向政府相关部门领取各种审批手续,给双方的工作都带来了方便,土地交易中心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也是改革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土地管理运行模式。

3.2加大土地管理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土地管理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定期开展巡查活动,对于土地违法等行为给予严厉的打击,指导农民在建设房屋过程中按照规划执行,组织集中建设房屋以便于统一管理,对于空闲房屋、闲置土地等应该合理利用。在土地管理工作中也要做好宣传教育,改变一些农民的错误观念,让他们了解到土地属于公共财产,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过于随意。在农民宅基地的划分工作中应该制定严格的标准,杜绝随意扩展建筑范围以及侵占耕地等情况,对于土地违法行为应该给予合理的处罚,以此减少和杜绝类似的情况,为农村土地管理和农业生产构建良好的环境。

3.3健全土地流转管理制度

农民由于各种原因转让土地承包和经营权的行为称为土地流转,在土地转让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应的规范执行,做到“依法、有偿、双方自愿”。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将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管理措施,对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同时对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产权管理进行严格控制,对于集体建设用地出现的流转,首先做好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价格管理工作,对土地流转过程中涉及到的税收制度等进行必要的完善与规范。此外,在土地流转工作中应该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此为土地流转管理提供法制保障,不断完善土地流传法制体系。

3.4健全土地权利体系,约束地方政府征地行为

维护土地财产权益的保障就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但是,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并没有明确保护农村土地产权。在发展的实际中,地方政府、企业等都纷纷征占农民土地权益,造成土地滥用、浪费等情况的出现,所以,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土地权利体系,保护好土地资源。城市发展需要土地供应,土地征用不合理的利益分配要求完善土地出让制度。

3.5完善土地储备制度

应该在地方政府的授权和帮助下建立土地的市场,并对储备状态的土地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以市场运营的机制激活土地资源。建立土地储备监督评估体系,对土地收购储备运行的监督。开拓土地资金的筹集渠道,以达到对土地储备的盘活作用。

3.6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

深化土地产权改革,是确保土地所有者权益的有效举措,集体土地产权虚置使很多农民争相扩展宅基地,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集体土地产权细分到每一个小组中,小组中的成员不超过十户,在小组之内每户农民可以自行对土地进行处置,这样就可以明确土地产权问题。

结束语

建立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是当前土地工作的核心,要发挥土地管理制度的指导作用和中心价值,必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实际,这样才能达到土地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功能性。现实中要对土地管理制度的规范和确定的价值加以发扬,形成管理、价格、机制、储备、制度方面的重点思考,从长远的角度力促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其更能适应发展的局势和未来的趋向,以灵活的政策和防止实现对土地管理制度的体系构建,打造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工作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鹏.我国土地管理法制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

[2]李翔.论土地公有制核心价值追求下的新的实现方式[J].生产力研究.2009(06)

第2篇

经第25次市长办公会议批准,现将市房地局《关于对依法征用、划拨、出让后的闲置土地进行处理和利用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贯彻执行。

关于对依法征用、划拨、出让后的闲置土地进行处理和利用的意见(市房地局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全文为加强对本市建设用地的管理,配合房地产开发市场清理整顿,根据国家及本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现就依法处理和利用1997年10月1日前以划拨或出让方式取得的,至1998年9月30日未按规定期限开发利用的国有建设用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闲置土地的认定凡在1997年10月1日前以划拨或出让方式取得的,至1998年9月30日尚未开发利用的国有建设用地(包括征用集体土地和存量国有土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闲置土地:

(一)征用的集体土地,全部或部分征而未用,自政府批准文件下发之日起满1年的;或实施土地平整、“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后,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1年的;

(二)划拨的国有土地,全部或部分拨而未用,自土地管理部门《建设用地批准书》颁发之日起满1年的;或实施地上物拆迁后,未动工开发建设连续满1年的;

(三)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期限,未动工开发满1年的;

(四)土地管理部门依法认定的其它闲置土地。

二、关于闲置土地的处理

    (一)对闲置期不满2年的,征收土地闲置费用,并限期开发建设。

新征集体土地闲置的,每年征收相当于同类土地年产值5倍的土地荒芜费;出让土地闲置的,每年征收相当于土地出让金15%的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费由用地单位按月交纳,逾期不交纳的,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1‰的滞纳金,直至动工开发或收回土地使用权。土地闲置费由原土地审批部门收取。属于市房地局收取的,市房地局也可以委托区、县房地局代收。土地闲置费收取后,全额上交市房地局,由市房地局统一上缴市财政局。

(二)依法认定闲置期满2年的,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1.以划拨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土地闲置期满2年的,土地使用权依法无偿收回。经土地管理部门认定后,对其地上物、附着物给予适当补偿;

2.以出让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土地闲置期满2年的,土地使用权依法无偿收回。受让方对土地有其他投入的,经土地管理部门认定后,给予适当补偿。

(三)闲置土地的具体处理办法。

1.以征收土地闲置费并限期开发建设方式处理的,由土地管理部门核发《缴纳土地闲置费(荒芜费)通知书》,并商有关部门核发《限期动工开发通知书》,用地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动工开发,并按规定向土地管理部门缴纳土地闲置费。

2.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方式处理的,由土地管理部门核发《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书》,撤销用地批文,收回《城镇建设用地批准书》,废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注销《国有土地使用证》。同时,土地管理部门通知计划、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撤销相应的批准文件。

三、关于闲置土地的利用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后,土地纳入市政府土地储备计划,经市政府批准,按下列办法利用:

(一)对具备出让条件的,由原土地审批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适时进行出让。对条件成熟的,应实行招标、拍卖。

(二)对暂不具备出让条件的,可安排临时用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耕地,可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其他新征土地也应尽可能继续耕种、复耕;未拆迁用地,应维持现状使用。

(三)临时使用的闲置土地,经市政府批准,重新安排建设项目或出让时,其临时用地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腾退并无偿交回,市、区县政府及新的用地单位对临时用地使用者不作补偿。

四、关于闲置存量自有用地的处理和利用原用地单位以存量自有划拨土地与他人联合开发建设(一方出地,一方出资),并已于1997年12月1日前取得计划部门自建或联建立项后,至1998年11月30日未动工开发建设的,须在本意见实施之日起1年内到市房地局办理用地审核手续;逾期不办的,认定为闲置土地,依照本意见的规定处理和利用。今后,此类项目立项后满1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视为闲置土地。

五、处理和利用闲置土地的工作部署

    (一)为了加强对本市闲置土地处理和利用工作的领导,成立北京市闲置土地处理和利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汪光焘同志担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市计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和市房地局等部门有关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房地局,办公室主任由柴俊彝同志担任。清理闲置土地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自行撤销。

(二)结合本市房地产开发市场清理整顿,由市房地局会同有关部门对闲置土地处理和利用的意见进行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各区、县房地局按照市房地局的统一部署,负责本区、县闲置土地的清理调查并就处理和利用提出意见,报市房地局审批。具体工作从1999年1月1日起至1999年12月31日止,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动员和公告阶段(1999年1月1日至1999年1月31日)。在市政府召开房地产开发市场清理整顿动员会后,由市房地局向社会公告,公布举报电话,要求属于闲置土地的用地单位在3个月内向用地所在区、县房地局申报闲置土地情况,逾期不申报的,政府依法无偿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第3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 土地执法 问题 成因 对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与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在保障发展的同时,更好的使土地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土地执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土地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土地执法逐步步入正轨。但是目前土地违法案件发现难、制止难、处理难、执行难的现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土地执法工作。本文拟从河口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能有所俾益。

一、现状。

1、土地违法行为及动向发现难,掌控难。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声起步晚,土地管理法律、律、法规不完善,特别是执法力量薄弱,缺乏较为先进的监察设备与手段,特别是处于最基层的执法力量更为严重。加之基层的执法人员少,监察范围大,不可能每次都能巡查到每个地方,这就使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往往有时等到我们发现了,违法建筑已经形成,如再去拆除就增大了难度。

2、制止、防范土地违法活动难度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违法活动很难有效的防范和制止。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违法行为有制止权,但缺乏实施强制执行的有效手段。对于正在实施的土地违法行为,国土执法监察人员只能是现场宣传教育,明确责任,交待后果,并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虽然《山东省土地监察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土地管理部门对正在违法修建的建筑物可以“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决定予以”,但由于缺乏具体性的规定,使得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如果违法者不听制止,仍然继续其违法行为,国土执法监察部门没有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只能是看着其继续违法,直至违章建筑形成。国土执法监察人员只能按法定程序落实处罚措施,再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时效性太差,与及时制止、拆除相矛盾,使得我们的执法活动相当被动。就河口区为例,由于行政区成立较晚,由于当时历时原因在河口区内形成了大量的飞地、插花地等情况,行政区域是在河口区,但是土地权属却禹属于别的县区,这就造成了违法主体不听从当地土地执法部门的管理,这就更加大了土地执法的难度。

3、取证、处罚措施落实难。虽然我国有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且对于土地违法案件的行政处罚较为严厉,但土地违法者却总是采用一切办法以对抗、阻挠执法人员的调查取证和处罚,拒不执行土地管理部门的停工及拆除等行政处罚决定,加之各执法部门之间没有做好相关的协调与沟通,执法力量的大力缺失,使土地执法寸步为坚。以拆除私建房屋为例,没有各执法部门的联合执法,仅靠国土部门的微薄力量很难将处罚决定落实到位,致使土地行政处罚成为一纸空文。

4、强制执行缺乏可操作性,执法困难。(1)是土地执法制止权难以执行到位。现行法律赋予国土部门的执法权力和手段十分有限,没有赋予切实可行的强制执行权。即使个别条款所规定的制止权和执行权,也都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2)是土地执法查处权难以落实到位。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土地违法案件必须经过立案、调查、内部讨论会审、定性、告知、送达处罚决定等法定程序,案件办理时间一般需两、三个月。如果当事人不配合,或者故意阻挠调查工作,时间还会相应延长。过长的案件办理时间,必然给案件的查处执行带来难度。(3)是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比如,《土地管理法》对非法占用土地的处罚是限期拆除或没收非法占地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但是对于拆除或没收的方法、途径与具体实施人,法律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国土部门依法处罚,如果违法当事人拒不执行,国土部门既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又没有强制执行的手段,结果往往是以罚代法,收取罚款结案了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地违法行为人产生了只要缴纳罚款就算代替办理合法用地手续的错误观念。

二、成因。

1、土地管理的责任落实不到位。随着国寺土系统半垂直状态的成立,对镇、村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个别镇、村甚至认为基层国土所垂直管理后,土地执法主要是国土部门的责任,各乡镇政府不去配合主动做好违法用地的拆除整改工作,对村干部的违法出租、非法转让耕地、私自扩建宅基地的责任追究,往往流于形式,甚至不予追究。由于河口区成立较晚,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违法主体比较复杂,这也是造成此原因的一大主因。

2、违法用地成本低,获取利益大。一些违法单位和个人非法占用土地被查处后,该罚款的不能落实到位,该拆除的不能执行到位,对于提出处理建议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由于各和原因不了了之,使违法主体不能得到应有的处理,形成部分违法用地成本比合法用地成本低的现象,致使违法主体心存侥幸,敢于以身试法。此类情况存在于未批先建,私建房屋等情况较多,由于执法不到位,起不到震慑作用。

3、联合执法机制不健全。国土部门向法院、公安部门移送案件缺少有效渠道,有些部门甚至对国土部门移送的案件受理不及时,使土地执法工作的效力大打折扣。国土部门与银行、工商、税务、建设、规划、供电、供水、公安、执法等部门的工作不衔接。由于各方利益不同,联合制止违法用地的措施落不到实处。

三、对策。

1、加大对国土资源政策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如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讲座、在电视台设立土地宣传专栏等,广泛深入宣传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强化对乡(镇)、村两级领导的土地宣传教育。对一些重大、典型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给予通报、曝光,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第4篇

关键词:地铁基坑;施工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这样的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交通拥堵,方便人们出行的重要举措。这样一来,地铁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城市地铁的建设过程中,深基坑开挖属于风险较大的一个阶段,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双重损失。

一、地铁工程深基坑开挖的特点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她铁工程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但是相对复杂的地形也对地铁工程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诸如软弱富水地层、高风险复杂条件等都使得深基坑开挖呈现高风险、复杂的局面。一般来说地铁工程深基坑开挖具有如下特点:

1、深基坑开挖施工的施工环境比较恶劣,一般来说地铁都新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商业地区这些地区的建筑呈现高密度、高楼层的特点并且交通拥堵施工场地比较苛刻狭小,这就为施工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2、为了节约空间和土地将城市下方的地下面积充分利用基坑将会越挖越深,以便能设置车站、机房、人防以及消防设施等区域。

3、深基坑开挖时必须考虑支护结构,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另外施工开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电线电缆等基础设施从而防止施工中的破坏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二、地铁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施工风险分析

1、边坡或者围护结构渗漏

这种现象在地铁工程深基坑开挖中最为常见,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饱和土的变层之处,不论是深基坑的开挖过程还是使用期间都有可能发生这种现象。一旦发生边坡或围护结构渗漏,就会导致边坡局部失稳或者边坡塌陷,据统计,大多数深基坑开挖事故的发生都与其有关。

2、基坑边坡滑移现象

如果深基坑在开挖时,没有采取支护放坡技术,这样就会导致边坡的土体因为缺乏承载力而导致边坡失稳,因而产生边坡滑移。

3、地面开裂、塌陷现象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基坑边坡位移、塌陷、涌水涌砂以及失稳等原因造成的。基本而言,深基坑开挖时,为了防止因为土体失水而引起的地面塌陷,就需要借助坑内降水的方式。一旦当地的地层失水比较严重的话,上层软土就会因为失水而引起大范围的沉降。

三、地铁深基坑施工要点控制

1、确保工程设计科学合理

一般来说科学合理的设计是确保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端正态度,通过不断学习掌握较高的工程设计水平。当确定设计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充分分析多种不同方案的优劣,从中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如此,设计人员不能长居幕后,应该在施工的过程中多在施工现场走动,从而观察勘验施工是否与设计有所出入。一旦发现施工与设计图纸不符,就要及时加以改正,从而始终确保设计与施工相一致。

2、严格审查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确立后要进行可行性审查,主要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进行。在审查施工方案时要考察其是否与施工单位所具备的资源相匹配加果发现施工中有与现有资源不相符的地方应该要求施工单位做出书面说明。另外施工材料准备是否到位也会影响深基坑开挖加果材料、人力和机械等不到位将会影响施工工期从而形成施工风险。

3、做好深基坑施工的风险分类

建设、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等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构成深基坑施工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单元。通常情况下,按照深基坑风险来源,可以将深基坑风险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两类。主观风险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各参建单位对风险管理不到位,例如:受拆迁的影响和制约,进而增加了后期工期的压力,出现抢工的现象;对区域地质条件在设计环节出现认识的不足;监理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缺乏相应的同类工程管理经验等。对于客观风险来说,主要包括: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深基坑施工受到周边管线及建筑物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地层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上部粘性土层为软土层与硬土层互层结构,粉细砂层透镜体夹在软土层中,下部砂层厚度大,为承压含水层。

4、围护结构作业

围护结构作为深基坑开挖支护体系的基础舀央定着深基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如果围护结构较差,那么深基坑工程的质量也就较差。因此在进行维护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进行围护结构的施工从而确保维护结构的质量。一般而言在围护结构施工时必须对施工的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不仅如此在施工时还需要严格控制围护体系的施工细节确保围护体系具有适合的深度并且确保围护结构的防水接头的密闭性较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不会因为围护结构的变形而受到影响。

5、有效的基坑降水

一般来说地铁工程的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基坑降水并且如果在开挖过程中遇到承压水的影响还应该专门为其设置承压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当围护体系关闭之后深基坑内的水使得坑内土体的强度增加,以便预防深基坑出现变形的情况。总的来说深基坑内的降水效果的好与坏对深基坑是否会产生变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就应该有效的进行基坑降水池就是说要严格把握抽水量保证水位在合适的高度。

6、土方的开挖与支撑

土方的开挖与支撑应该遵循怕寸空效应”除此以外还应该按照正确的开挖顺序进行开挖只有这样才能的达到缩减开挖时间,从而有效的降低累积变形的效果,实现开挖目标。在这一阶段必须加快开挖施工的进度并缩短无支撑暴露的时间。除此以外还应该有意识的把安排结构与挖土施工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确保施工的有效进行。有经验的施工人员都知道在深基坑开挖阶段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严格把握时间和节奏,这样才能将施工开挖作业有序进行下去。此外在这一阶段施工单位的项目部门必须及时评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安排合理的人手,以便风险和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应对。

7、做好深基坑的远程监控

对深基坑进行远程监控,通常情况下是在传统监测的基础上,对基坑变形通过网络进行传输的监测方式,这种监测方式能够对基坑变形进行直观反映,是信息化施工的一种方式,在确保深基坑开挖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表沉降、支撑轴力等。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监测,一旦发生监控数据接近或者超过警戒值,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施工步骤,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坑变形进行控制,进一步确保基坑的安全性。

8、异常和危险情况的紧急预案检查

(1)人员、机械、材料应急准备检查

检查该工程是否有有效可行的应急预案,检查其组织机构、应急救援机构、应急知识培训情况、项目部所配备的应急救援器材等是否符合要求。项目部是否配备应急救援器材:一是医疗器材。二是抢救设备、物资:工地施工机械(如挖掘机、钻机、注浆机、泥头车等)和常备工具(绳索、铁锹、撬棍、手持切割机、防水篷布、沙袋等)。三是照明器材。四是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等。

(2)处理方法的审查

根据施工图纸、类似工程所积累的经验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该工程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四周下沉、基坑渗漏、流砂、管涌、基坑及周边环境和地铁监测异常情况等,检查针对不同情况是否有相应的应急措施。

(3)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工并通知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

一是基坑边缘位移较大或位移速率突然加大。二是基坑顶部地表面出现连续裂缝或较宽的非连续裂缝。三是周围建筑或道路出现裂缝或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四是基坑边坡出现局部坍塌或其他异常现象。

9、做好深基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在基坑的施工工程中信息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第一手信息,实时监测基坑现场及周围构(建)筑物的变化情况,判断基坑的状态及边坡的稳定性,预先判断下一个阶段的工作状态,合理安排施工。随着深基坑工程的深度和面积不断增加,施工越来越难,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做到先设计后施工,边施工边监管,杜绝盲目施工现象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工程深基坑开完阶段如果处理不好将面临众多的风险。所以为了防范风险,确保施工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就必须充分分析施工中可能面临的众多风险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的防范和控制,从而确保施工管理能够在有序、稳定和健康的秩序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地铁工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确保地铁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成本管理 资源组合 效益 途径 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因此,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的成本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目前新环境下,我国的成本管理也暴露出来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从管理范围上看,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局限于企业内部,忽视了对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的管理。以供方为例,由于供方的价格是其成本加上利润的和,所以供方用价格的形式把其自身的成本转移给了企业。但有的企业向供方过分压价,将其作为自己高额利润的来源,没有考虑对方的利益,造成供方隐瞒自己的真实成本,变相提价。结果是增加了采购成本,提高了商品成本。从管理目的上看,许多企业仅局限于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但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一味讲求降低就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另外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中,企业领导只重视财务和成本报表,利用报表中的数字去管理成本。这种做法虽然对降低成本有一定作用,但属于事后控制,对成本没有做到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

2.成本管理陈旧

从成本管理的方法上看,未能真正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虽然理论上已提出建立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在内的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但在具体运用时如何使这个方法体系科学化、系统化,形成有机联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从成本管理手段看,虽然部分企业进入了电算化时代,但成本管理模块应用程度不高,许多企业仍然是进行手工核算,在现代这样科技化、信息化的,这势必制约着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很难满足现代成本管理对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的要求。

3.成本信息严重失真

在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都存在着成本信息不真实的情况,其原因一是成本核算仅注重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忽视了现代企业日趋增大的产品开发、中间试验和小批试制及售后服务上的投入,使产品的相关成本内容不全,不能正确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二是成本核算方法不当造成。在现代化生产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上升,仍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法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使企业错误地选择产品经营方向。三是人为调整成本数字,造成企业虚盈实亏。一些企业由于成本管理上不去,为了实现既定利润,便对外披露虚假成本信息,如琼民源事件、银广夏事件;更有甚者采用违法手段虚开购进发票抵扣增值税;虚增成本,少缴企业所得税。

4.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

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指标,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成本、效益是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的专利,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是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成本意识淡漠,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成本管理主体确立的失误使得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了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成本管理工作难以真正取得实效。

二、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的措施

在当前社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不断降低产品成本,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树立系统整合思想,选择适合的合作伙伴

企业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出售产成品,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不能把降低产品成本看作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应把组成向最终市场供货链条的所有生产商和中间商作为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机整体。因此,要使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需要整个供给系统的全体成员达成共识,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共同努力,切切实实地去降低整个供给系统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费用,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所以,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的关键途径之一,就是必须选择适合的分销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

2.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本资源以及资源之间的合理比例和各种资源内部的合理结构两个方面。企业要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资源,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使其相互发生作用,形成不同的生产能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合理配置资源,建立最佳资源组合,利用无需支付成本的最佳资源组合,创造超额价值。

3.重视知识因素,开发特有产品

目前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构成生产要素的重要因素,而且处于主导地位。知识价值在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总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知识产品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成为衡量商品和服务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因此,企业应致力于开发新项目,拥有生产的主动权,从高层次上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知识经济的资产结构中,有形资产退居其次,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日益增多,企业应充分考虑无形资产因素,如利用名优品牌,采取品牌扩展策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可以节省很多宣传介绍新产品的费用,使新产品能迅速地、顺利地打入市场。

4.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无形损失

产品质量与成本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认识:在一般情况下,高质量的产品是建立在高成本的基础之上的,但有时企业的高成本却是因为产品质量不好造成的,因为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和返修的费用会加大产品成本。因此企业要树立提高质量就是降低成本的观念,减少废品损失、产品售后的维修服务费用,减少由于商品过时、过季和供过于求造成产品贬值而形成的无形损失。在相同产品成本的情况下,保证产品质量,能够消除和尽可能减少产品的无形损失及废品损失和返修的费用,那么产品就能以较低的价格投放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把无形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

5.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

加速资金周转仍然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及时采购、生产、销售,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信息管理为纽带,把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具有弹性的生产能力,尽可能地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这样就能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作出快速、灵敏反应,一旦市场有了需求,就可以及时组织产品的生产、原材料的零部件的采购,产品完工后就可立刻进入销售领域。这样就能把原材料、零部件、在产品、产成品的资金占用、有形和无形损耗及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6.重视信息管理,建立信息沟通体系

信息是知识的主要产品,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柱。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决策、交易可在瞬间完成。进行预测需要搜集有关信息;与其他部门沟通和协调需要传递信息;领导做出决策、计划下达执行等也是信息流动的过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最早获得准确详实的信息,及时作出准确预测、正确决策,谁就能拥有主动权,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竞争风险,防范由于信息原因造成的预测不准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否则,信息匾乏将使企业难以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不能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预测,不能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从而使企业遭受风险损失。

7.利用共享资源,降低产品成本

共享资源指产品的成本与分摊资源费用的产品数量有关,分享这类资源的产品数量越多,分摊到单位产品中的成本就越低,如:企业固定资产、产品的开发费用、资源的采购费用、信息使用费用、市场开发费用等等,都是共享资源。增加使用这些共享资源的规模和频率,就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龙麒任:浅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经济师》,2005.6

[3]张文祥:“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的”.《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2

第6篇

现将我市房改售房取消标准价后的有关政策衔接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1993年以前已按标准价给优惠办法购房的职工(以下简称优惠价购房职工)自愿申请改按成本价购房的,按届时成本价的6%补交房价款。具体计算公式为:

改按成本价购房补交房价款=成本价×6%×(1+调节系数之和)×(建筑面积+阳台面积×系数)×(1-已竣工年限×2%)。

二、优惠价购房职工调整住房的,须先按原房计算改按成本价购房需补交的房价款,再按有关规定以届时成本价分别计算原房和调整后新房的房价款。

三、优惠价购房职工申请建立住房公积金的,须补交按下列公式计算的房价款:

改建公积金补交房价款=成本价×65%×0.6%×(65-购房以前夫妇工龄和)×(1+调节系数之和)×(建筑面积+阳台面积×系数)×(1-已竣工年限×1.5%)

第7篇

[关键词]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科学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119

[中图分类号] D6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203- 02

0 引 言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且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在我国,因人口数量的关系,造成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土地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与各家各户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给予充分重视,加大对《土地管理法》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从而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进而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1 加强立法,完善法规,把土地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1.1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坚决抵制非法占地行为

在我国,针对土地管理有着各种各样的管理条例。如,《土地管理法》以及《土地利用年限规划管理办法》等,其中,《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中便提到:“任何单位以及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以及第三条所提出的:“针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提前规划,严格管理,坚决抵制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这些法律,虽对土地管理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规定,但却没有相应的制裁措施。以至于目前单位或私人的圈地现象屡禁不止。因此,要想完善我国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制裁措施的加入很有必要。

1.2 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机制

为确保我国法律制度的严格落实,首先便需强化执法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充分发挥对土地的监管职能。其次,针对土地的管理与执法工作,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如针对土地违法行为,建立相应举报制度的同时鼓励每一位公民都参与到巡查工作中,以加强监督力度。此外,还可采取动态巡查责任制,即将所属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每一片区设置专门的巡查责任人,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巡查,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督与考核,务必做到及时发展、及时制止、有效处理,充分发挥法律的制裁功能,从根本上杜绝土地违法行为,进而减少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1.3 编好土地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监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土地资源却越来越稀缺,加之部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极大加重了人地矛盾。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务必做好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工作,确保土地资源在管理与利用方面,均能以规划为起点,实施总体部署,以最大限度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带头”作用,从而严令禁止擅自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行为,合理建设公共用地,形成人口集中于城市,住宅集中与社区,工业集中于产业基地的局面,从而保证每一寸土地均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不断加强对土地管理与合理利用的监察力度,坚决惩治土地违法行为,对于知法犯法者,应坚决追求其民事责任。

2 加强领导,理顺土地管理机制

领导的管理能力极大程度的影响着土地管理机制制定的合理性。因此,为确保土地管理机制的合理性,需不断加强领导能力。且在制定了土地相关管理机制后,需针对管理工作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以不断优化与完善土地管理机制,确保土地管理机制的有效落实。其次,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整合土地资源,必要时可采取一站式的工作方式,将土地管理工作合理分配到下级各部门,明确其工作职责,严把土地利用质量关,努力促成齐头共进式的管理模式,进一步确保土地管理机制的顺利落实。

3 盘活土地,开源节流

除了需加大对已在开发利用土地的管理,还需对建设用地存量进行资金的盘查,尤其是针对部分正在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工程项目土地,务必展开深入地调查,明确其界限范围并及时清理掉非法占地或复征土地。此外,针对闲置土地且满足收同条件的,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要求,若闲置期限超过两年,当依法收同后再重新进行规划。若不具备收同条件,则应采取额外措施,如更改土地用途、等价置换等,避免因闲置而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在土地闲置过程中,开发商也需按法律的相关规律,定期缴纳20%的土地闲置费,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最后,针对农村地区的空闲地,应将其进行整合,或进行统一整改,且整改范围仅限于增加耕地面积,坚决禁止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

4 严格审批土地资源,避免土地资源浪费

目前,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因其在土地资源的利用审批方面极不严谨,致使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对此,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土体资源利用的审批工作,明确土地的使用性质,以尽量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此外,无论是招标土地或是其他建设用地都需经过严格的审批,若未能通过审批就决不允许其使用土地。同时,相关部门在审批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六个不批”的工作原则,针对以明确规定不能审批的土地坚决不能批准,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总之,土地作为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且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唯有尽可能的节约土地资源,才可能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节约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无论何时,都应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并加强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审批与监督。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樊万选.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J]. 河南国土资源,2006(3):10-11.

[2]郑蕊. 浅谈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1):32.

[3]王文霞, 孙常琴, 褚夫平.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 27(8).

第8篇

为强化闲置土地管理,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防止新的土地闲置,国土资源部最近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1999〕第5号令,以下简称《办法》)。为保证该《办法》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现将《办法》转发给你们,并结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非农业建设闲置土地管理的通知》(粤府〔1998〕72号)精神及我市实际情况,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虽已发建设用地方案图,但逾期不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用地,所发建设用地方案图一律废止。

二、已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但未按期开发建设的闲置土地,从确认闲置之日起,每年按地价款的10%征收土地闲置费。

三、对至今闲置未用的行政划拨土地,必须最迟于1999年12月31日之前向市规划国土局或其派出机构申请补办土地出让手续。凡逾期不申报的,市规划国土局将依法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

四、已列入收地范围的闲置土地,市规划国土局要严格按有关法定程序依法收回。未列入收地范围的闲置土地,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一律征收土地闲置费,并督促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发建设。超过规定时间仍然闲置的,将依法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

第9篇

[关键字]油田开发 土地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22-1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石油企业是国家重点能源企业,同时也是用地大户。在如此大规模土地征用和管理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显著特点和主要问题就成为现今油田相关工作人员所关心的主要问题[1]。

1当前油田土地的情况

(1)用地面积大且零散。油田不仅需要建设大量采油井场、计量(配水)站、排涝站、注水(变电)站、增压(集气)站、转油站、污水处理站、脱水站、油气处理厂、油库等,还有矿区、一线生产基地等,点多、线长、面广,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

(2)用地规模的不定性。油气资源埋藏在几千米深度的地下,油气资源储量因受到复杂的地质条件限制和人们对地层的认识水平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工艺、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用地规模的不确定性。

(3)用地时间的紧迫性。能源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我国又是能源进口大国,因此一旦对地下油气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就迫切需要开发供地,用地时间上具有紧迫性。

(4)用地数量的随机性。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的变化,促使开发方案的调整,这样必然会影响用地数量变化,一些新开发区块虽探明开发并确定了布井数量,但因受勘探开发油气层品质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调整布井数量和位置;一些老区块因认识和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部署加密井,因此在用地数量上具有可变性。

(5)用地的浪费。在石油开发过程中,个别作业场地泥浆池及沉沙坑未能得到及时处理,赶上雨水冲刷,使原有土地无法复垦耕种,浪费了大量土地。

2当前油田土地中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占用了大量土地,给周边地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在土地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油田周边农民失地现象不断加重。开采石油就必然占用大量土地,直接导致了许多农民土地被征用,而且这种现象逐年加重。据统计,部分油田周边个别村庄人均耕地占用量不足0.5亩,山地丘陵区不足2亩,这种情况给周边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带来了难以保障等问题,增加了不稳定因素[2]。

(2)油田征地难度逐渐加大。油田周边地区部分百姓产生了“靠油田吃油田”的想法,借助油田谋自身利益。在油田征地过程中,为了索要高额补偿,经常千方百计进行刁难,故意拖延时间,甚至将一般耕地说成菜地,将旱田说成水田,立个牌就把苇塘变成渔塘,撒一只螃蟹就把稻田说成蟹田,借机提高补偿价格,严重阻碍了油田正常的征地和补偿工作,影响了开发建设步伐。

(3)征地成本逐年加大。受到全国土地人均占有量低的国情影响,国家严把土地供应闸门,相关政策制度不断出台,征地补偿标准也逐步提高,致使油田每年征用土地的成本也不断提高。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创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减少费用支出,缓解油田成本紧张的压力。

(4)“闲置”土地管理困难。石油开采企业特殊性质决定,部分油井占地打井后,随着油井长时间生产,产量不断降低至最后停产,造成了一部分土地处于“闲置”状态,部分百姓就打起了这“闲置”土地的主意,非法侵占,进行种树种菜。待油田重新利用土地时,他们往往借机进行阻挠,索要不合理赔偿。因此,如何进一步利用好、管好这部分土地,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样是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3]。

3治理油田土地管理问题的措施

(1)强化宣传力度,保证油田企业全体员工明确企业土地管理的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油田企业土地管理的相关制度,这样才能够引起油田企业全体员工对土地管理工作的关注度。要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落实到工作中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以及依法用地的观念,主动为油田建设、勘探开发及产生建设的发展努力,从而实现油田土地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构建完善的油田土地管理制度,促进油田企业土地管理的转型成功。

(2)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尽量减少新征地。油田建设利用土地方面,要本着“高效、节约、合理、珍惜”的原则,坚持“只要有地可用,尽量不再新征地;只要能用非耕地,就不占用耕地;急用先征、暂不用缓征、能少征不多征;可征可不征坚决不征和有劣地不占好地;能用荒地不占耕地;能用边角地,不占好耕地”的准则,严把项目规划关、选址关和施工占地关。

(3)加强土地管理机构与队伍的构建。面对当前全新的形式,油田企业必须从目前土地管理的现实需求及发展需求出发,建立健全土地管理组织,要注意将责任心及业务能力突出的工作人员安排到土地管理的部门中去,并且要保证土地管理部门的稳定。同时要加强对土地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让工作人员充分掌握关于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此外,还应该根据土体管理相关法律的要求,将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之相结合,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制度,并且不断完善这套制度。要将土地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充分发掘出来,并且坚决将新制度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让土地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面对不同的情况,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而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魏晓飞.浅议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体系设计与运行机制[Z].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11:1-6.

精品推荐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