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民族文化资源

时间:2023-09-27 09:37:32

导语:在民族文化资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民族文化资源

第1篇

1、单一族别站点:仅以单一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信息为主要内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有3O多个民族都建有自己的网站,[4]如中国藏族网、中国白族网、蒙古文化网和文山壮族网等。

2、民族学术站点:致力于报道学术动态、民族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各民族研究机构、各民族高校、民族地区图书馆和博物馆等部门网站,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站、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网站、中国民族图书馆网站、中国民族博物馆网站等。

3、民族论坛:论坛是更新速度最快、受关注度较高的网络信息资源。网络的普及使民族论坛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中央民族大学论坛、西南民族大学论坛、达斡尔族论坛、蒙古家园论坛等。

4、民族类在线期刊:这类网站是将期刊、报纸内容网络化展示。近年来建立网站的刊物逐渐增多,有《民族论坛》、《民族研究》、《中国民族报》等。

民族资源库民族网络资源库建设是少数民族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目前民族资源库主要是以两种方式建立,一是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将少数民族文化数据库作为各级数字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如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少数民族资源库”、内蒙古图书馆的“蒙古族文化艺术资源库”、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寄居少数民族文化数据库”、甘肃省图书馆的“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数据库”、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民族民俗数据库”等;二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博物馆或民族科研机构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建立专题资源库,如云南师范大学民族教育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的“民族教育资源库”、云南大学的“西南民族研究文献特色数据库”、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民族服饰资源库”等。众多学者对民族资源库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喻虹以广西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为研究对象,对广西民族民俗专题资源的建设依据、原则、特色、方法及资源结构与关联提出建议,并阐述了对资源建设整体规划、版权解决、著录规范、整合细节、检索功能、人员要求等六个方面问题的看法。[李永宁从目前我国多元文化资源稀缺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创建多元文化资源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以时间和民族为主线创建多元文化资源库的框架和思路。赵局建、杜钊、朱玲论述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原则,为后续建设工作提供了参考。苏云、康平根据东乡族的文化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东乡族民族文化资源库的建设方式及资源库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管理模式给出了建议。

二、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且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正稳步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主体众多,但却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资源建设标准,一些资源内容重复出现在不同的网站或资源库中,且这些网络资源在其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技术不尽相同,给人们在资源获取、资源共享等方面造成极大的不便。其次,我国少数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处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也会有语言、服饰、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要全面展示这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于任何一个机构来说都是一项耗资耗力的庞大工程。目前已有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多以某一民族或某一方面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尚未建成任何可以涵盖所有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网站或资源库。再次,目前网上流传的少数民文化资源只是单向的向人们宣传、展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没有形成与广大受众的交流,缺乏互动性,吸引力不够,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的长期发展。此外,一些手工技艺、口承文化等存在于少数民族同胞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在网络中几乎不见踪影,面临逐渐失传的境况,这些隐性知识亟待整理、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出现的种种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是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必须关注的重点。

三、Wiki及其特点

Wiki是Web2.0时代的典型应用之一,中文翻译为“维基”或“维客”(与博客类比),是一种面向群体,提供协同创作环境的网络系统。通俗来讲,Wiki通过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知识交流共享的平台,人们可以在其上增加、修改或删除网页内容,从而达到共建网站、共享知识的目的。Wiki具有开放、合作、平等、共创、共享等特点。开放,即Wiki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对页面内容进行创建、修改、删除等管理操作。这是保持人们的创作欲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促进了页面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可谓一举两得。合作,即Wiki是一个协同创作系统,页面内容由所有成员合作完成,并非由个人负责。平等,即Wiki的所有成员具有相同的使用和管理权限,承担相同的责任。共创,即Wiki的任意主题是由所有成员共同创建,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共享,即Wiki的所有成员可以不受限制地浏览页面内容和变动记录,还可以存取所需要的知识。Wiki简单易用,人们不需要掌握专业的编程技术,就可以利用页面上的编辑功能快速实现对页面内容的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有效打破了网络上信息技术人员垄断信息管理的更新维护工作的局面,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基于Wiki的网络资源建设。Wiki的这些特点,体现了Wiki的巨大潜力。目前,Wiki已经被较好地用在百科全书、专题知识库等领域,或几个分在不同地区的人利用Wiki协同工作共同写一本书等等。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即是基于Wiki的成功典范,截至2012年1月,维基百科已拥有282种语言的独立运作版本,总词条数突破2100万,总登记用户超越3200万人,而总编辑次数更是超越12亿次。

四、利用Wiki优化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的构想

随着Web2.0时代的发展,开放、交互、共享成为当今互联网的新特点,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的建设也应改变传统的“浏览”模式,增强网民的参与性、互动性,才能使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更具影响力。因此,本文提出利用Wiki优化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的构想,以供相关建设和管理部门参考。

(一)可行性分析

Wiki鼓励人们参与网络页面的维护和完善,采用与常用文字处理软件(如:写字板、Word等)相似的编辑界面,使用方便、技术门槛低,即使是初次接触也很容易上手。利用Wiki技术构建少数民文化知识库改变了以往由技术人员完成资源信息化、网络化的传统做法,使少数民族同胞自身、广大研究民族的学者等任何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个人都能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的建设中来。Wiki允许人们创建、更改页面的优势使网络资源得以不断扩充和完善,弥补了以往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中难以面面俱到的弊端。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9%,规模达1.65亿,相比2012年增加908万人。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的普及为Wiki用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综上所述,利用Wiki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有其独特的优势,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预期目标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加之少数民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了一座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宝藏。要在网络中充分展示这一资源丰富的宝藏,就需要借助Wiki技术开放访问、协同创作、资源共享的特点,鼓励、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中,收集所有人的智慧和力量,进而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最终形成可扩充、可增长、不断完善的动态化少数民族文化Wiki知识库。

(三)建设原则

为达到预期目标,利用Wiki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应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开放性原则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少数民族文化在网络中得以广泛传播,因此知识库应对全体公众开放,并使访问者具有足够的浏览权限和编辑权限,这样才能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

2、互动性原则共同创作、共同修改是Wiki的基本特点,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内容的创建和修改才能使知识库不断得到扩充和完善,才能保证访问者获取到最全面、最权威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3、易操作原则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的使用对象大多是民族领域的研究学者、少数民族同胞自身和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公众,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殊问题,在搭建Wiki资源平台时尽可能地避免过于繁琐的技术性操作,使每个人都能真正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中来。

(四)功能规划

基于Wiki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1、知识共建共创功能在Wiki平台的支持下,广大网民一改往日“旁观者”的身份,成为网络资源建设的“参与者”,所有注册用户都有权限创建主题并参与主题内容的建设,使基于Wiki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得以不断扩充。这种共建共创的模式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聚集,大大降低了资源建设的成本,更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

2、知识交流共享功能基于Wiki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提供浏览、修改内容的功能,当用户对某一主题内容有自己的看法时可以使用Wiki提供的编辑页面功能即可实现对内容的修改,当用户想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与他人分享时也可以通过Wiki建立自己的内容页面。随着用户在Wiki平台上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也将日益丰富、日趋完善。

第2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资源;文化资本;转化;产业特点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103-03

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历史传统、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反映,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是民族情感和理想的重要载体。一个民族的特色,其本质体现在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上。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一个世界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特有的人文景观,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蕴含的文化资源优势将成为未来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

所谓“资源”即“资产的来源”,它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是经济学、资源学概念系列的核心内容。“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它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借以进一步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各种精神产品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

“文化资本”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其著作《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中提出的。他认为资本可以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它们是用来生产或经营以求牟利的生产资料和货币。与文化产业相关联的文化资本是更加注重经济含义的文化资本,即“文化产业资本”。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转化为文化资本,但文化资源如要真正发挥效用,将其适时、适当地转化为文化资本却是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整合和开发,以云南为代表的特有民族文化资源“宝库”也还处于蓄势待发状态,如何促进其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云南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资源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节日以及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民族文化的复合整体。

云南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虽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是被公认的中国文化资源最具多样性的省份之一。这里生活着25个世居的少数民族,其中15个是云南的特有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不相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各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和文化特征,尤其是其民俗文化,如饮食、起居、服饰、歌舞、宗教、节庆、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25个少数民族积累了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正如原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同志所说的:“云南是一个文化富矿。这些丰富而独特的资源正适应和吻合了现代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特征、要求、方向及趋势,蕴藏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是我省塑造巨大的文化力和全新的形象力的无穷宝藏和财富。”

1.民族歌舞资源。云南的民族歌舞曾倾倒过英伦三岛,震撼过巴黎的艺术圣殿,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歌舞艺术。一些地区甚至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现已收集到的各民族民歌民曲2万多首,舞蹈6718套,戏剧2000多个,器乐200多种,叙事长诗50多部。它们大多数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实践,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随着《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纳西古乐》等品牌的成功推出,云南各州市相继倾力打造了一批以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为主要内容的颇具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产品,如楚雄的《太阳女》、玉溪的《古滇梦・花腰情》、香格里拉的《香格里拉诗画》、文山的《七乡鼓舞》等等,这些都是在民族民间歌舞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

2.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较为知名的有鹤庆县新华村的金属手工艺品,剑川的木雕,大理、巍山彝族白族的扎染,会泽的斑铜工艺,香格里拉尼西制陶,建水紫砂陶,镇沅黑陶,大理石制品等等。云南省几乎每个县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东西,这些都是工艺品中的瑰宝。

3.民族服饰文化资源。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它以绚丽出众的色彩,幽雅别致的款式和集民族优秀文化及灵气于一体的神韵而倍受社会各界所喜爱。云南各民族在服饰上造型异彩纷呈,色彩缤纷艳丽,制作工艺多种多样,因而广受欢迎。

4.民族节庆文化资源。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节日也很多,大大小小约有四百个,有的民族除了大的共同的节日外,不同的支系又有不同的节日。有的节日不仅一个民族过,其他民族也过,只是在时间、方式、传说等方面又有一些不同。著名的有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纳西族布朗族的“洗牛角”,哈尼族的“扎勒特”,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瑶族的“盘王节”,藏族的“酥油花灯节”,独龙族的“卡雀哇”,佤族的“新米节”,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芦笙节”和“踩花山节”等。

5.民族饮食文化资源。云南各民族的美食各有特色,而且具有浓郁的绿色餐饮色彩,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如白族的“三道茶”、傣族的“香竹饭”、哈尼族的“长街宴”、傈僳族的“打列壳”和“同心酒”、佤族的“鸡肉稀饭”等。

以上仅是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中有代表性的部分,此外还有民族建筑文化资源、民族医药文化资源、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等,它们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巨大的文化精神财富和审美需求的载体,也是产生巨大物质财富的源泉,可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拉动效应。

三、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特点

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2001--2005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53%,2005年达到183.58亿元,占全省GDP的5.29%:2006年云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16.7亿元,占云南 全省GDP的5.41%,比上年增长18.1%;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62.9亿元,占GDP比重增至5.55%,比上年增长21.3%。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成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继生物、烟草、水电、矿产、旅游等五大产业之后又一新兴支柱产业,被誉为“云南现象”、“云南模式”,有力推进了云南省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不断提升云南整体经济的软实力,为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当然,云南要建设的是民族文化大省,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大省;因此,云南要大力发展的也是民族文化产业,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这才是云南在全国的比较优势之所在。通过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可以使少数民族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从而使其真正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唤醒并强化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反过来便会提升他们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因此,云南文化产业如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民族文化产业上下功夫。

当前,云南背靠无比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方面呈现以下特点:

1.资源丰富,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云南民族民间文化可业开发的资源近千种,但已进行产业开发的不过一百多种,相对于云南多样的文化资源和巨大的文化艺术宝库,已进行产业化开发的文化资源是极为有限的,且产品较为单一。云南虽然很早就提出了“民族文化产业兴则民族文化大省立”的口号,但是以本区域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产业化运作使文化资源拥有者和经营者获得利润,从而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经济文化互动活动――民族文化产业,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发展比较缓慢,关注度也严重不够。可以说,民族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之门还未真正开启。

2.注重开发,忽略特色。客观来说,传统民族文化如果不开发,也仅仅是资源。单讲保护,那就是一个静止的概念,人们是不会欣赏贫穷的。只有在开发中,让知道和欣赏民族文化的人越多,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就会体现得越充分,民族文化也才显得更精彩。值得我们引起注意的是,云南民族文化资源虽然得天独厚,独具特色,但是,很多地方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不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而是套用别的地方的模式,大家一拥而上,“你有我有全都有”,可以用“严重雷同”来形容,这种做法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的生活方式,当地的特色渐渐消失,民族文化资源日益枯竭,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走具有当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发展方式粗放,区域协作不足。目前,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致力于品牌打造,靠品牌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但精心打造的品牌毕竟只是少数,像《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这样例子,还是寥寥无几,影响力有限,多数还是处于“发展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粗放经营,缺乏长远谋划。此外,云南各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玉溪、大理等旅游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全省各地州(市)基本各自为战,区域协作不足,远未实现有机联动、优势互补的局面。

总之,云南民族文化产业虽取得长足进步,但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云南如何抓住机遇,突出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实现从“民族文化资源大省”转为“民族文化产业强省”,最终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经济大省”将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

四、结语

同志曾指出:“中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第3篇

贵州民族文化生产力是贵州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贵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文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综合价值十分显著。本文侧重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来加以探析:

一、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实施产业化的理论探索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不能自身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贵州民族文化资源能够实现其产业化模式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基础。贵州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变化是一个悠久的漫长的过程,长期以来,滋养着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也渗透和作用与贵州各地域人们的风俗和行为习惯,客观上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民族文化资源具有文化内涵、构成要素、划分标准、功能作用以及相应的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即具有客观实在性、组织系统性、历史继承性、要素层次性、发展动态性等特征。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将“人类文明的果实”称作“已经获得的生产力”[2]。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这一过程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类似。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生产的作用下,进一步形成生产力,并通过物化过程,具有了文化的物质化特征,从而对生产力产生重大的促进和变革作用。贵州民族文化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了民族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科学技术、生产与经营管理和劳动组织等方面,所涉及的基本环节主要是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民族文化资源化的产业化过程贯穿于市场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具备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特征,客观上成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部分,是生产贵州民族文化产品、提供各类文化服务的一种生产能力,也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增长方式。比如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贵州一系列的苗族蜡染、扎染、刺绣等工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已经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产品一直远销到日本、东南亚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备受客户青睐。随着当今社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逐渐完善,贵州民族地区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相互融合,对贵州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不断开发与利用,将不断促进贵州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增加,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将使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化生产成为贵州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力量。

二、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实践探索

(一)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使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文化功能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生产中,作用日益突出。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作为文化生产力,突出了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文化生产力包含了知识经济,并给经济系统注入了文化因素,只是对当前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内涵予以扩充和不断深化。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既有科学、技术和智力因素,也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观念、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民族习俗爱好等人文因素,是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和民族个性的有机结合。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作用是巨大的。它通过与经济、技术等相互融合,是贵州民族文化繁荣复兴的不竭动力,在发展繁荣贵州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贵州民族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生产力的价值。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繁荣和网络传媒环境下的现代传播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资源的商品化生产已逐渐成为现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客观上也成为现代化大生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以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等民族千百年来举行的节日庆典、宗教、文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休闲娱乐等一系列文化活动,都是富有特色的世界稀缺的民族文化资源,也是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富有绮丽多彩的魅力。近年来,贵州不少文化企业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具有规模的文化产业圈,如借助民族故事、传说来进行卡通动画、电影电视等的设计和播放等,并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文化企业正在贵州省市各级主管部门的不断扶持与自身不断努力下,逐渐有效地探索了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最佳捷径,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思路:以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的文化产品为基础,有重点地扶持民族文化品牌,研究贵州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开发和推介模式与传播策略,充分地发挥出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在产业化过程中重要作用。

(三)民族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文化资本,通过产业化的经济运行,直接影响贵州经济发展的效益。因为文化资本是一种积累的劳动成果。在产业化条件下转换为经济资本,具有与经济资本相同的功能。以如2013年上半年,贵州贵阳金黔在线网站推出了《贵州民族民间传说系列动画集》,就是充分汲取贵州民族民间传说优质内涵,组织专业人士认真展开对文化资源的转换工作。该团队通过挖掘贵州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独辟曲径地从动画形象、音像效果以及动态音乐表现形式来凸显贵州民族文化主题,将贵州民族性与地域性巧妙地融合起来,在角色对白、美术造型、动画配乐和音乐风格等诸多方面赋子动画作品鲜明的贵州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质。通过艺术设计,运用现代文化创意和表现手法,将其重新交错融合后脱颖而出,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包含着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间系列传说动画片,这些人物形象饱满,画质优美的动画片,令人喜闻乐见,通过网络传播,让人们来解读远古贵州和了解贵州民族文化,获得了广泛的网络好评和丰厚的经济回报。因此,对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地开发、整合、创新并形成经济资本,是一个漫长与曲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与实践过程。通过民族文化资本所获得的利润是与持有者说掌握得客观形态资本是成为正比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21世纪的竞争将不单纯是军事与经济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市场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转化为文化竞争。因此,充分利用文化资本来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运用文化资源必须是思想文化与资本的融合,使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第4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教育;广西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简介]潘怿晗,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民族学博士,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161-04

“文化资源学”这门课程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的专业选修课,在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文化资源是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特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资源存量、整合配置文化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不但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还直接影响着该地区文化竞争力。研究文化资源和文化竞争力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基本运动规律,成为文化产业研究特别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来说,通过“文化资源学”的学习,可以认识文化资源,掌握、了解文化资源的基本特点、属性以及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基本运作规律,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在广西师范学院讲授“文化资源学”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文化资源学”的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广西作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能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具有良好文化素养、产业经营能力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圆满完成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加强民族文化资源教育,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11年6月,广西文化产业第一个独立的五年发展规划,即《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颁布,为广西未来五年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科学部署。这份规划中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广西将重点发展文化娱乐演艺和美术工艺品产业、新闻出版产业、广播影视和动漫产业、文博和会展节庆业、创意设计和广告业、网络和休闲软件游戏新兴文化产业等六大产业。还将通过实施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精品生产、骨干文化企业培育、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产业示范点建设等“七大工程”工程为突破口,带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广西将加快组建广西演艺集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广西桂剧团、壮剧团、彩调剧团将重组为“广西地方戏曲剧院”,广西民族文化开发项目、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南宁民族特色风情街、南宁市民族艺术基地、南宁民歌博物馆、顶蛳山文化公园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全面推进。

从《规划》中我们看到,广西文化产业重点发展项目都与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产业转化能力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与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特点密切相关。一些具有可经营性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经过良好的产业转化走向市场创造财富,能够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如广西靖西县旧州街,通过绣球制作工艺的开发,逐步发展为绣球一条街,旧州街绣球成为名牌产品,还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4月,联合国贸发会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南合作局共同了《2008创意经济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创意产品和服务最大出口国。而其中最大宗的出口创意产是“设计”类产品。报告认为:“‘设计’类的创意产品是将创意内容、文化价值和市场目标结合在一起的知识经济活动的产物,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的溢出效应。发展中国家设计师将少数民族特有的原始物料与各种各样的时尚设计结合……中国的设计类商品是国际市场最有发展前景的创意产品贸易领域……”从中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不但在传统资源型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竞争力,只要提高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配置能力和水平,在创意型文化产业门类方面发展前景也比较广阔。

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一个重要环节和核心问题就是文化资源的良好的、有效的整合。文化资源的整合就是把原本分散的、零碎的、不成系统的文化资源根据市场需要有效地加以集中、提炼和优化,使之能形成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产业资源的形式。要依靠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与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又懂得经营管理,既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又具有文化创新能力,既熟悉区域文化资源特色又具有国际发展眼光与视野,这是一种复合型人才。随着广西文化产业步入结构性调整发展阶段,对广西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依赖将越发明显,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高素质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缺乏会影响民族文化资源产业转化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民族文化资源教育是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必须注重对本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推进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的普及与教育,大力促进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充分运用区域民族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资源学”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将书本理论形象化,拓展学生的思维。文化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资源的内涵及特点、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等等。文化资源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传承发展的,一定地域内文化资源往往具有显著的地域色彩。因此,在文化资源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入地方文化资源进行课堂讲授、问题讨论和社会实践设计,不但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研究视野,给学生提供生动而且“并不遥远”的案例,对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化资源相关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文化资源的管理”这一问题时,笔者以当时发生一个有关“从网络偷菜演变到现实偷菜”事件为课堂导入,引导同学进行讨论,讨论比较激烈。有的学生认为,这类事情政府无需进行干涉,有的同学则认为必须进行管理。这时,一位同学提出她老家也有一种类似“偷菜”的民俗活动,笔者就着这个话题对广西象州传统的民俗活动“偷青”与现在网络非常流行的“偷菜”游戏相比较,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从游戏的文化内涵、管理保障机制、社会效应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下课后,同学们还围在笔者周围表述自己的观点。这次课堂教学的启示很深刻:第一,从课堂讲授目的来说,通过本地民俗文化资源的引入与比较讨论,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文化资源所具有的教化性,也更加明白了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还必须结合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第二,

拓展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视野,在现代与传统文化的比较中认识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第三,从更长远的发展来看,激励学生更全面认识、了解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资源,吸取其中宝贵的营养,激发创新灵感,逐步增强文化转型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其次,将书本知识形象化,增强课堂讲授的生动性。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壮、汉、苗、瑶等十二个世居民族共同生息,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显现出独特的优势,也为文化资源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养料。在讲授物质文化资源的时候,始建于元朝的广西龙胜县的龙胜梯田,壮族、瑶族传统的木质的吊脚楼,宁明花山壁画,三江侗族的风雨桥等广西民族特色景观、民族文物、民族古迹等成为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案例。在讲授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时候,壮族的蚂拐舞、瑶族的长鼓舞、仫佬族的依饭舞、京族的唱哈节等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民俗事项将广西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生动展现。在讲授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关系问题时,笔者以广西东兰县举办的首届“国际铜鼓文化旅游节”为例展开讲解,“音乐铜鼓”、“铜鼓工艺品系列”、“铜鼓表演”、“铜鼓文化传习所”、“铜鼓文化民俗村”等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的开发让文化资源产品开发这一理论形象化,同学们得到了最直观的感受。

最后,增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战性”。文化产业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讲授文化资源资本转化、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业的途径等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比较抽象的理论,将传统经典案例与本地相关案例相结合,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文化资源资本转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能让学生把握符合地方资源状况、具有地方特点的生动经验。

一般来说,不同地区文化资源的状况往往决定了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民族地区积极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创造文化品牌,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如以湘西苗族文化为主要特色的“中国最美的小城”凤凰、以纳西族文化著称的“人间仙境”丽江、以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舞、民俗为主要元素开发的“南宁国际民歌节”等等,这些资源型文化产业基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整合,着力挖掘文化的旅游功能和旅游的文化属性,挖掘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展示民族特色,通过文化与旅游的嫁接、融合,提升出具有市场效益的品牌形象。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这样的课堂讲授,了解了文化资源成功开发利用的基本条件是能够转化成消费者可感知、体验的物质形式,并且这一物质形式具有市场价值,能够转化成可消费的文化产品。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将这些发生在现实的、有的就发生在同学们家门口的案例引入教学,熟悉的本土实例引发了同学们的情感共鸣,让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以及对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认同。

三、充分运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推进学生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转型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文化资源学”的教学中,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在保护为第一原则的基础上将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创新合理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这一目标实现依赖于文化产业建设发展从业人员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转型能力的提升。

所谓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发展以及文化交流三个机制不断推动文化的转型创新。从文化变迁的视角看,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既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还承担着文化创新发展的重任。而文管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的从业人员,其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转型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未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和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平台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文化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当前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出差异性。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多采取资源型发展模式,如利用自然景观与独特的人文景观,整合民俗与民族歌舞节目,而在广电、出版、动漫等创意型产业方面发展不足。其实文化创新力对于文化产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花山文化;民俗;商品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61-01

一、壮族花山文化资源介绍

花山文化是壮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的瑰宝。所谓花山文化也就是以广西左江流域花山崖壁画历史文化遗产为源头,包含这些崖壁画分布区域的壮族人民的物质生产、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的一切总和。花山临江的一面高约260米的崖壁上,有一组规模巨大、内容丰富、画幅宽达221米,高约40米,上面用赤红色颜料画着密密麻麻的图像的花山壁画。它是壮族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有水神、日月神、山河神和生育及图腾崇拜等内容。

二、壮族花山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其评价

(一)壮族花山文化资源的展示方式——舞台文化展示

在文化资源开发中,通常人们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以民俗博物馆的陈列方式来进行,但由于它并不存在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中,因此无法完全展示“民俗生态”。而花山文化在开发时,通过“舞台”的形式来展示其文化,很好的避免了这个问题。

在关注“花山文化”民俗的活态性时,其采用由“走向花山”“骆越古韵”“山寨土风”“岩画故事”“月夜歌坡”和“悬岩上的盛典六部分组成的”《走近花山》实景演出的旅游策划,以音乐舞蹈形式再现花山岩画中记录的骆越盛世时期花山人的生活场景。通过搭建游动的观众席和多幕实景相结合的舞台,来形成一个敞开的民俗生态自然博物馆。

但是,在此我们还需关注的问题是,在构建舞台的过程中,舞台文化展示的潜在危险,就是当地文化的旅游化。由于当地民众是本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如果脱离了民众,就领略不到花山文化的本质内涵。

另外,在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让当地民众能够参与选择如何展示他们的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还应该让他们有机会决定为发展当地经济而采取迎合旅游者心理需求的生存策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文化的原真性,达到游客与居民双赢的目的。

(二)民俗文化过度商品化——传统时空范围被打破

由于民俗有其独特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但在进行开发、资源重组时,使得民俗固有的时空观念让位于日常旅游的需要,从而使文化展示不可避免的失真或被异化了。

因此,虽然过度商品化为旅游开发商及目的地社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但却为游客体验民俗文化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障碍,更严重的是,这样失真文化的展示可能会对当地儿童产生误导的作用。

基于民俗文化过度商品化的问题,我认为我们要权衡好真实性的内涵,因为它影响着当地民族民俗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民族间的生态的均衡和谐,所以我们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满足游客需求而打破其传统的时空范围,在此政府应加以必要的规范以及引导。

(三)花山文化的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

2005年8月底,崇左市第二届宁明花山文化艺术节筹委会公开向社会征集艺术节节徽。节徽设计者认为,节徽充分体现了壮族人画中三的文化理念,山为三座,绣球为三个,水为三系,蛙人为三横。并且用红色印章代表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他真的符合壮族社会的实际吗?

对于此现象,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其实壮族原始数的概念是“一二五”模式,而不像汉族的“一二三”思维模式那样。因此,在文化节节徽中三的含义明显带有汉族的思维方式,而非壮族的地方性知识。而且设计者以红色寓意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不知源起何处。

所以,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当地没能准确理解其文化的内涵,并且某些理论没有明确的出处,导致在宣传文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就存在着不准确甚至误导的作用。在对花山壮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表现文化资源的本质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开发时,一定要以严谨的态度,深入准确理解花山文化的内涵,从而打造花山文化品牌。

(四)旅游纪念品的建议

民族旅游工艺品是一种舞台化的民族文化,它通过各种符号形成旅游工艺品,并通过各种符号和工艺品本身来展示隐喻其象征意义,亦即它背后蕴藏着民族或族群的文化认同。因此,如何在旅游工艺品中凸显花山文化,将其背后的文化蕴涵传递给广大游客将是很具挑战的内容,以下为一些针对纪念品的开发策略。

我们可以在壮族织锦和绣球上镶制花山岩壁画,将花山岩壁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深入人心;对于著名的宁明县酒厂,他们在生产瑶珠牌巴戟酒的同时,还可以出品花山啤酒,宣扬花山文化;此外,还可以出品以花山为品牌的茶叶蜂蜜龙眼荔枝等食品。

第6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 茶叶包装与储运 课程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73-02

“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是茶学与包装学相互结合发展而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课程,该课程是针对茶叶生产包装、贮藏、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而形成的理论与技术学科体系。任何学科课程都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充实内容、丰富内涵、完善更新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也概莫能外。

一、云南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云南民族文化是云南各民族在云南这一特定地理环境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中国有56个民族,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还聚居着25个民族,这些民族分别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依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朗族、独龙族、满族。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1/3,云南拥有丰富而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大省。

云南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代人的艰辛努力和积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丰富多样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是其他民族不曾拥有的,代表着本民族特色。例如史前文化、古滇国文化、南诏大理国文化、元明清时期独特的滇文化、抗战文化,以及独特的茶马古道文化、马帮文化等。又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彝族的太阳历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文化、白族本土文化、藏族藏传佛教文化等。就建筑来说,傣族的竹楼、白族的三坊――照壁、彝族的土掌房、哈尼族的蘑菇房等各具特色。云南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更加异彩纷呈,傣族的筒裙、纳西族的七星披肩、彝族的天菩萨和披毡、景颇族的银饰戎服、德昂族的藤篾腰箍等。饮食文化特色突出,各地名特食品,展示了云南饮食文化特有的内涵。

随着云南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云南的民族文化资源面临着逐渐丧失的危险,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被鲜明地摆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面前。多样的民族,各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积淀都是云南社会和谐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积极元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的流动、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得云南的民族文化传承受阻,传统正在消失,需要大力抢救、挖掘、保护、弘扬和科学开发与利用。

二、云南省“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作为茶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云南省茶学教育中已开讲多年,所用教材是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茶叶包装与储运》。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开办茶学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为了拓展茶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茶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较早地开设了“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

面对着美学理论、广告理论与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以及自动化设计理论与技术的进步,“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面临着与时俱进的课题。除了将电脑自动化设计、新包装材料知识、传感信息技术、仓储信息化管理及运输现代化等知识及时充实到课程之中外,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重点大学,应该在保护和发展云南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积极作用,学校的普洱茶学院所开设的“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应该体现地方特色,以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充分利用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将当代科技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把“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成为富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边疆地域特征、先进的时代科技气息的精品课程。

三、云南民族文化在“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上的运用

云南民族文化是一个巨大的“金矿”,是云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云南民族文化的精华完全可以被“茶叶包装与储运”这门课程吸收利用,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1.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可以丰富“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的内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云南各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发挥本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吸收借鉴其他兄弟民族的文明成果,创制并传承了各具本民族特色的服饰,这些服饰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图案多取材于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或生存环境中花鸟虫鱼以及山川风物。有的图案简洁明快,有的图案复杂别致;有的造型通俗平常,有的造型新颖罕见;有的颜色简单明了,有的颜色华丽多彩;有的材质普通易寻,有的材质贵重稀有,充分反映了本民族的心理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完全可以借鉴云南各民族服饰在造型选择、图案设计、颜色搭配、材质选用上的长处,结合茶叶自身的品质特点和文化底蕴,创制出美观、精致、富有民族文化气息的茶叶包装。

2.云南民族文化中的生产、生活传统及民族传说、历史史诗与历史典故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提供了设计素材

茶叶是具有厚重文化的传统产品。这就要求茶叶包装也要突出文化品味,茶叶包装上的图案选材可以是云南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场景以及民族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民族传说、历史史诗与历史典故,这些源于生产生活和历史传承的素材会为茶叶包装设计提供鲜活的创作源泉。如果将这些素材运用地科学和恰当,将会极大地提升茶叶包装设计的水平,让茶叶包装更富有民族文化的韵味,更能反映云南茶叶源于大山、源于生态、源于边疆、源于民族的文化特征。

3.云南民族文化中的民族文字也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提供了特殊元素

云南民族中有的民族是有自己本民族的独特文字的,如纳西族拥有东巴文、傣族拥有傣文、回族拥有伊斯兰文、藏族拥有藏文等,这些民族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有的已经不再使用,成为了死文字,有的仍然发挥着传播和承载文明的重要作用。

在茶叶包装中使用这些文字作为一种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民族文字的书写所使用的字体、书写工具和书写颜料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多样化的民族文字不仅起到宣传的作用,也为茶叶包装点缀上了民族特色,成为茶叶民族包装的亮点和鲜明标志。

4.云南民族文化中民族所使用的盛具和材料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设计及包装、储藏材料的选择提供了资源

云南各民族在各自的繁衍生息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生产与生活用具,他们利用生活环境中固有的资源所创制的这些用具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艺术性,比如一些竹器、藤器、布器、木器、石器、陶器、铁器、铜器和锡器等,用于盛放生产与生活用品,非常方便耐用。茶叶包装要积极吸取这些盛具的艺术营养,在按比例缩小或放大仿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力图使设计出的茶叶包装更适合包装与盛放茶叶。

在包装材料的选择上,不应该丢掉传统,传统的包装材料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比如用竹笋壳包装普洱七子饼茶或砖茶,具有驱虫、防潮、透气等良好的功效,比牛皮纸的效果要好,若有条件,还是提倡使用这些传统的包装材料。此外,木器、布器、藤器、陶器、锡器等,也在茶叶包装与储藏中普遍得以应用,这对于茶叶包装的民族化是非常有益的。

5.云南民族文化的图腾文化、节庆文化、婚恋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丧葬文化、生态文化和祭祀文化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的茶叶包装提供了独特的设计素材

有独特性才会有差异性,云南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但最能体现其各民族文化特质的便是其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图腾文化、节庆文化、婚恋文化、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生态文化和祭祀文化等,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图腾崇拜、敬畏对象以及民族信仰;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节日庆典、婚恋观及婚恋行为、饮食习性、住房特征、丧葬习俗、生态传统和祭祀礼节。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反映民族观念的文化形态为茶叶包装提供了独特的设计素材。

只要将各民族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形态的含义及典型表现形式加以综合研究,探究出其外在文化形态所体现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将茶叶包装设计的造型、图案、色调融入云南民族这些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元素,以发挥云南茶叶包装在民族文化宣传、继承和保护发展方面的作用,同时,为云南茶叶包装注入源源不断的民族文化的活力与动力。

6.云南民族的经贸文化和商旅文化是“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需要重点吸纳的文化养分

在长期的边疆经贸活动中,在云南省诞生了一条条云南各民族以及云南与外界交流物品、互通有无的贸易之路,当代人命名它们为“茶马古道”,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有了古道,有了古道上的驿站,有了在这些充满坎坷的道路上往来的富有冒险精神的马帮和商旅,当时边疆人民的生活才变得更好。古道上运输的物品比较丰富,有茶叶、盐巴、铁器和工艺品等,虽然道路艰险、行程艰辛、风餐露宿以及可能会遭遇疾病困扰、野兽袭击、土匪抢劫,但是靠着集体的团结一致、排除一切困难的勇气、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使当年的茶马古道上活跃着生生不息的马帮和商队,主要由云南各民族同胞开辟的云南茶马古道以及古道上的爱情与历险故事加之商旅文化、贡茶文化、茶马文化都是“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乃至储运可以吸纳的文化养分,在当代茶叶包装领域可以深度挖掘和积极运用。

四、利用丰富的云南民族文化推动云南省“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云南省各开设茶学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所开设的“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都应力争利用好云南省丰富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当代云南提倡文化多样性,努力打造民族文化强省的社会背景下,“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也应充分挖掘、整理和利用云南各民族的文化资源,让云南民族文化渗透到“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中,让“茶叶包装与储运”充满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以期让云南民族文化成为在云南开设的“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的鲜明特征。

在当前学科融合和交叉的大趋势下,云南民族文化和茶叶包装与储运的彼此结合,既充实了“茶叶包装与储运”的课程内容,丰富了“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的文化内涵,增加了“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将促使今后从事云南茶叶包装事业的人才拥有更好的运用民族文化来设计生产茶叶包装的意识和能力,为提升云南茶叶包装事业的文化内涵和设计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通过将大量的民族文化植入到云南茶叶包装之中,也将极大地促进云南民族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随着云南着力建设绿色经济强省,茶叶经济一定会得到更大、更好地发展。茶叶包装作为茶叶商品生产和营销的重要方面,也一定会得到长足的进步。找准民族文化的卖点、切入点和突破点,在云南茶叶包装上标注更多的民族文化元素,结合云南旅游事业的发展,云南茶叶包装文化和事业一定会在文化助力的基础上厚积薄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推介效益。云南茶叶包装事业的良好发展也必将最终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的良性提升和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 雷、陈出云、徐游宜.云南工艺品包装设计探讨[J].湖南包装,2007(2):21~25

第7篇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行程。是以观察、感受、参与、体验异地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旅游活动。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民俗旅游活动,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的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得到良好的旅游体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庆文化、和信仰文化等。其中民族风情游、乡村风情游,古村古镇游,胡同老街游等以传统民俗文化为核心的民俗旅游。

一、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满族民俗文化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因素和生产力因素,开发满族民俗旅游资源意义重大.开发东北地区满族民俗旅游是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抢救的需要,抚顺即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又处于白山黑水之间.这片土地和北方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仅为满族的先世提供了丰富的衣食之源,同时也造就了满族先民勇敢,强悍,粗犷,豪放坚强的性格.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就是对独具特色的满族服饰、饮食、居住、婚姻和文艺等习俗所进行的开发。

二、永陵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概况

众所周知,永陵是是清朝入关前的都城,因此,直到现在清永陵的建筑风格仍然保持着清朝入关以前的满族特有的风格,具有其独特的特点。现在“一宫两陵”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经成为举世闻名的古迹。

从1999年至今已以游“一宫两陵”、吃“满汉全席”、穿“满韵清风”、购“吉祥如意”、穿“时尚旗袍”、看“皇家礼仪”为基本内容的旅游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开展主题为“抚顺满族风情节”的旅游文化节是以丰富的满族历史文化为依托的旅游文化节。在“满族文化风情节”的举办期间,有着特色的满族歌舞文化表演,并因此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而在满族民俗文化中最具发展前景的要数满族的饮食文化了。其中主要形式就是餐饮开发。如满汉全席、满族大清花饺子通过文化节和满族饮食厨艺大赛的方式进行推广。正宗的满族八碟八碗和满族小吃成为这里饮食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满族食品有的已经被很多人知晓,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以沙琪玛为代表的满族糕点的开发,现已远销全国,成为妇孺皆知的喜爱产品。

在满族服饰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旗袍了,在全国各地都很盛行,不论是款式、面料、工艺上都不断出新,成为服装界经久不衰的亮点之一。除了旗袍之外的还有旗鞋、马褂、满族刺绣和剪纸等都得到了开发。尤其是香包被评为辽宁省十大旅游纪念品之一。以东北三宝为代表的人参、貂皮、乌拉草、在距清永陵不远的赫图阿拉城内玲琅满目的展示着。2006年,抚顺满族风情节组织了“旅游商品设计包装大赛”的活动。

三、永陵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满族文化已失去了其“原汁原味”

永陵作为满族的发祥地,蕴含着多姿多彩的满族民俗文化。这是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然而这笔财富正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正在失去。在旅游开发中,开发者和经营者也存在着问题,随着整个辽宁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旅游景区保护与开发得不到一体,就会对旅游景区照成破坏,不再是原有的面貌。例如:为了更好的纪念满族留下的传统,满族人是不吃狗肉的,要敬乌鸦等民俗。而今,现在的抚顺等满族特色的一些地方,开启了狗肉馆,开狗肉馆的人,也大大地超过了满族原有特色的八碟八碗。

在发展清永陵满族民俗旅游过程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这三大效益没有高度重视。一是景区环境质量下降,随着清永陵知名度的提高,游客的承载力加大了些,在旅游旺季时,没有限制景区人数的接待量,对景区照成了破坏。

(二)旅游产品没有创意,模仿成风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大都忽视旅游者参与、尝试、体验、学习的需求,基本以静态形式展示给旅游者,游客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更多的自由选择。同时,各地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基本相同,都是民俗村、民族饮食、民族文物展览等,没有体现出不同地区满族民俗文化的独特性。这种低水平、重复性的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方式,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也会形成旅游景区(点)的恶性竞争。

(三)文化遗产破坏严重

以萨满教为例,萨满教分为宫廷萨满,民间萨满。随着清王朝的毁灭,宫廷中的萨满已经基本消失。2005年抚顺市最后一位跳“火神”舞的艺人和法库县最后一位跳“撒满舞”的艺人相继去世,这两门口传身教的技艺在当地消失。随着现代化的城市不断加快,满族传统的相对居住格局被打破,许多的带有满族特色的日常用品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大量的遗失。

四、针对永陵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加大对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既要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让有限的文化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的开发利用满族民俗文化。开发满族民俗旅游不仅可以促进民俗旅游的发展,还能带动永陵的经济,从而促进辽宁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势在必行。清永陵应重视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如严厉禁止编造“伪民俗”,不能为了吸引游客而丢失满族特色。对于旅游者来说,在旅游景区内应爱护满族民俗展示物,在景区应注意宣传满族民俗文化,扩大满族民俗文化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二)开发独具特色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目前很多人对满族旅游的观念已经淡化了。在很多景点已经找不到能够代表满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了。但是作为“满族第一镇”的清永陵来说有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像这些传统的饮食、歌舞、节庆现在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其实这里的任何一个景点绝非单纯的景观,它包含着一个地域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只有将这种文化内涵发掘出来,才能渲染旅游者,才能开发度假特色的旅游产品。因此在开发清永陵旅游产品的时候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挖掘内涵和价值。

(三)注重在开发中保护

满族文化是清永陵和赫图阿拉城的重要特色,也是当代民俗旅游精神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对文化的深入开发,又要保护遗产使其文化得以发展与继承。

五、结语

第8篇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藏族的盘龙瀑布,它可以说是一个巨型瀑布,站在门外都可以听见水击打石头的声音。我们顺着朝圣路来到了大转经简的脚下,这个巨无霸,死沉死沉的,我一个人根本无法将它转动,我们五个人一起使劲才将它转动,你说它是不是巨无霸?

游览完这美丽的藏族,我们又游览了门巴族、羌族、路巴族,然后我们来到了土族。

走进土族博物馆,你就会看见轮子秋,是土族一项有趣的娱乐活动,也是一项有危险性的体育项目。在每一个土族人家里都有必不可少的角房,它长3.8米,宽3.6米,高6米。一层是畜圈和杂物间,二层放粮草。

我们来到苗族,看上刀山表演的地方。首先是准备工作,演员们将刀一个个的插好,拿出一大块红布。他要干什么?我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将布放在刀上,让刀把布割开。哦!我明白了,他是怕观众不相信他的刀是真刀。他竟然将鞋脱了!我想这一定是一场非常精彩的演出。演出开始了,他在刀刃上一脚一脚地往上走,我的眼球被他吸引住了,时刻不肯离去,生怕错过精彩的节目。突然,他一只手和一只脚从刀上拿了下来,他是不是要掉下来了,我的心里像有只淘气的小兔子上蹿下跳。他将手放在头顶上方,大腿平于腰间,小腿下垂。就这样他转了足足有五圈。他继续向上走,我的心也跳到了嗓子眼儿。他走到了顶峰,用肚子顶在刀尖上,手和脚都悬在空中。过了一会儿,他开始往下走。一会儿他走到最后一个刀刃上。平安的返回了地面。我的心也平静了许多。这么精彩的演出也不得不让人连连称赞啊!

我们又来到白族,那里的美景如同人间仙境一般。蝴蝶泉、白族小院……都让我尽收眼底。

第9篇

德育资源在高校的利用与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但是思政学术界对德育资源做理论上的研究则是近些年的事,关于德育资源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系统探讨高校德育资源的文献依旧不算多,研究此问题大多都是集中在发表的论文里,虽然有一些关于德育资源的学术专著,但尚未有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高校中的开发与利用的专著。

现在关于高校德育资源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类德育资源的研究,例如德育课程资源、德育网络资源、德育红色资源、德育社区资源、德育隐性资源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等,研究主要围绕这些德育资源的特点、内涵、开发利用与整合等方面。

一、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问题的主要分类

1.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定义。内涵的研究是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的基石,也是高校德育资源研究最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学术界目前对于高校德育资源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没有统一的定论,而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探讨尚未有所发现。例如彭清燕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指开发主体根据现代德育理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德育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改造、创新或优化组合,转变成现实的德育教育资源并有效地运用于德育活动的动态过程。”[1]吴蓉则认为,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做广义的理解,“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精神资源,只要是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都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之一。”[2]莫雪玲认为,“只要是能对德育目的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因素,都可称之为德育资源。”并且她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德育能够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德育发展也能提供深厚动力。二者能够相互影响,相得益彰[3]。从学者对高校德育资源的解读,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高校德育资源是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的各种要素。综上所述,笔者得出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指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现实和潜在因素的总和。

2.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学术界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大致上都是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习俗文化、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民族信仰文化等来分类,但随着研究主体的不同则会围绕研究主体来进行分类。例如徐雁认为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德育资源可以从政治道德、社会道德、生态伦理道德三方面来阐述[4]。何广寿则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认为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勤劳智慧的开拓精神、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重礼守节的道德品格以及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等内容,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是一个很有利的补充[5]。刘旭则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民族英雄史诗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宗教信仰文化中的德育资源、革命历史的德育资源,并认为民族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资源,但同时我们的传授形式和载体也需要与时俱进[6]。张志巧则从民族地区生态德育资源这一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民族地区存在物质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价值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以及制度形态生态德育资源[7]。从这些学者的观点里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呈现单一化的趋势,但针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分类方式略有差异。

3.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某一具体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例如何广寿就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推动高校网络德育建设、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形式、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方式多管齐下,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网络德育素质的目的[5]。张志巧则从民族生态德育出发,认为应树立生态德育开发的意识,依托丰富生态德育资源,构建地方特色生态的德育体系[7]。王泽应认为我们在尊重的前提下发掘适合当今时代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并且有必要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做出现代诠释,使之与现实衔接起来,同时在去粗取精的过程中,我们要讲究方法,在精华较多的复合体中,仍然有不可忽视的糟粕;在糟粕较多的复合体中,也有某些可贵的精华[8]。其二,是从整体上论述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徐雁认为要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并且在隐形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也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4]。隗峰、姚元全从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和价值入手,认为除了一般性的开发措施以外,应利用现实鲜活的生活渠道提升德育的实效性[9]。彭清燕则主要从课程中和课外两个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1]。秦永芳认为,课堂才是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主要阵地,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有效途径,网络媒介是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共同作用,才是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机制的有效保证[10]。同时秦永芳从广西民间故事当中提取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文学资源,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她在《精神家园的守望与回眸――广西民间故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阐释》一书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及插图将广西地区民族民间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对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通,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话语体系,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和软传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11]。王付欣认为要开发民族地区传统德育资源,要以民族地区的重建与调适为前提,并且认为对于民族地区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12]。

二、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问题研究的不足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体系尚不成熟。虽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的领域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内涵、分类、开发利用等方面,但仍然有些领域值得我们去研究,例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功能、范围等,这些领域在现有的文献中尚未有重点的论述。因此,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还需不断的探索,尤其是涉及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理论,只有体系框架构建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该课题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