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电子晶体学技术

时间:2023-09-27 09:37:38

导语:在电子晶体学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电子晶体学技术

第1篇

居里夫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她发现了两种放射性元素,还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不过,要是你只知道她这一位女科学家,那你就OUT了。

在科学上取得杰出成就的女科学家可多了,最近,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周卫健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阎锡蕴都荣获由中科院颁发的“优秀女科学家奖”哦。

女科学家是科学界一道美丽的风景,她们如朵朵玫瑰,绚烂绽放,演绎着别样的精彩。在中国乃至世界,有哪些杰出女科学家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她们吧!

中国女将别样酷

在中国,有一群为科学默默奉献的女将们,他们不图名利,只为了真正做点实事,最大限度地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黄道婆:纺纱织布人人夸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首歌里面的黄婆婆出身平凡,却非常了不起,是宋末元初知名的棉纺织家,被称为“棉神”。

黄婆婆的大名叫黄道婆,家在松江乌泥泾,从小做童养媳,受到公婆和丈夫的百般虐待。有一次,因为劳累过度,她织布的速度慢了点,被公婆和丈夫毒打了一顿,还被锁在柴房里。

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非人的折磨,便决定逃出去另寻生路。于是,一天晚上,她设法逃出家门,躲到一条海船上,随船漂泊,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

虽然流落他乡,举目无亲,但是黄道婆坚信,凭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够活下去。当地的黎族人见远道而来的黄道婆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便纷纷来照顾她,想办法让她安居下来。

当时,崖州盛产木棉,当地的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都比较先进。黄道婆看到黎族人不仅棉花种得好,织的布好看,而且纱也纺得好,于是认真地向他们学习,结合黎汉两族人民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一名出色的纺织能手。

虽然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常常思念家乡,到老年的时候,她毅然回到了故乡。

黄道婆一边无私地向父老乡亲们传授崖州的纺织技术,一边着手研究并制作更先进的纺织工具,设计出一套轧籽、弹花、纺纱、织布的操作方法。

她教人们制造轧车,有了轧车轧棉籽,就可以不用手剥了;她改进弹棉花的工具,把手拨的小竹弓改为用槌击的大弓。同时,她改进了纺纱工具,把纺一根纱的手摇车改为能纺三根纱的脚踏车。

为了让纺织品更加美观,她又教大家把花卉、鸟兽等各式各样的图案织在织物上。这样,图案生动、色彩艳丽的“乌泥泾被”应运而生,不久便闻名全国。

王贞仪:敢为天下先

清代著名女科学家王贞仪可厉害了,是举世罕见的才女,她既不像一般的才女那般吟红咏绿、弹拉赋唱,也不满足于巾帼英雄的跨马弯弓,却饶有兴趣地研究数学、地理、物理等,成果丰硕,被当时的人们誉为“当代班昭”。

她从小聪颖,胸怀大志,敢于突破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束缚,十几岁时,就曾向蒙古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还以花木兰、大小乔等为题材,抒发“足行万里书万卷,常拟雄心似丈夫”的胸怀。

作为女性,相比其他科学家,王贞仪在科学道路上走得更艰难。

刚开始钻研天文学时,就有一帮封建卫道士嘲笑她,她没有屈服,据理驳斥,顽强地顶住封建礼教的重压,不屈不挠地进行科学研究。

而且,她还为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学习科学文化的机会而大声疾呼。

王贞仪坚持自己的研究,在天文学方面,对岁差原理、测定和推算方法有清晰的了解,对日月食的成因和地圆的概念,做了生动的论证和通俗易懂的说明。

她十分注重实践,每当晴朗的夜晚,就坐在院子里仔细观察天象,注意星星的变化及月食同圆月的关系,还用灯笼当太阳,圆桌当地球,镜子当月亮,不断调整它们的位置、距离,做简单的模拟实验。

在数学研究中,王贞仪吸收了中西算法之长,善于逻辑推理,著有《历算简存》、《筹算易知》和《西洋筹算增删》等。

何泽慧:中国的“居里夫人”

虽然她开创了中国科学界众多的第一: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可很少有人知道她。她是谁?她就是低调做科学的大人物何泽慧。

18岁,何泽慧考入清华大学,26岁,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

后来她丈夫钱三强考到了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几年后,她也去了钱三强的实验室,与他一起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又独自发现了铀核的四分裂。

他们的发现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因为铀核三分裂出现的概率是三百分之一,四分裂出现的概率是万分之一,何泽慧也因此被赞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女科学家不仅低调,还闲不住。

在筹建“两弹一星”团队时,人选名单里原本有何泽慧,但因为她是钱三强的家人,又是女性,最终与研究团队擦肩而过。但她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氢弹研发时,她带人在实验室完成了一个重要数据的验证。

199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大辞典》,在第6集“物理学”部分,竟没有何泽慧的名字,她的传记出现在了最后几页上。

据说,何泽慧本人不同意立传,后来在编辑的一再请求下,她才着手撰写自传,并在全书付印前交稿。因全书页码已定,不便插入相应学科,故补排在最后。

耄耋之年,何泽慧仍坚持全天上班,就算到了86岁,还坚持每周到高能物理所上几天班。

她住在中关村,上班坐公交车,出门买菜也挤公交车。她生活一点也不讲究,衣服上都是补丁,穿的是老式解放鞋,背的人造革书包,书包带子已经断了,她仍然用绳子系着,革裂开了,她就用针线缝好。

李方华:获“女性诺贝尔科学奖”

物理的魅力,曾经牵动了一个17岁少女的心,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李方华步入了由男性主宰的科学界,与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实验物理学中,有人说有“大科学”和“小科学”之分。他们认为所谓的“大科学”是指几千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一起工作几十年,研究巨大的仪器设备,“小科学”则指一小群人研究一些小的项目或设备。

无疑,李方华研究的是“小科学”,因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她就一直执着于探索极其细微的世界――电子晶体显微镜。不过,在她眼中,科学没有大小之分。

1956年,李方华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合金结构的粉晶X射线衍射研究。

后来,经历了在电子衍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电子晶体学和准晶体学等方面的大量研究实践后,李方华成为颇有建树的国际知名电子显微学家,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3年,她征服了各国评委,在法国巴黎摘取了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的“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在生活中,李方华践行简单法则,她觉得越简单越好。

在苏联留学时,助学金不是很高,而且饮食不习惯,有的中国学生就几个人一块开火做饭。李方华则坚持在学生餐厅吃,甚至几块点心、一杯咖啡就算一顿饭了。

参加工作特别是结婚后,她依然生活简单。除了买菜买吃的,李方华很少逛商场。平时她还尽量少看电视,从不想着8小时以外的休闲,总是将零碎的、小块的时间利用起来搞研究,把问题装在脑子里,走路、做饭、洗衣服时都会思考,不经意间就把问题解决了。

李方华很善于在工作外放松自己,她喜欢自己做衣服,手艺很好,而且爱唱歌,参加了中科院老年合唱团,经常上声乐课,还曾登台表演。

韩喜球:美丽的海底探宝人

韩喜球,乍一听,还以为是个爷们,谁知竟是位美丽的女科学家。

韩喜球看上去柔弱斯文,却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意志力。她原本学的是陆地地质,却常年与大海相伴,在海洋地质学领域如鱼得水――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2008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在2007年我国大洋科考第19航次中,作为第二航段的首席科学家助理参与发现了西南印度洋中脊上的第一个海底“黑烟囱”;在第三航段被提拔为首位女首席科学家, “领航”发现了4个海底热液活动区。

20年来,她执著于海洋科考,并沉浸在探索海洋未知世界的无穷乐趣中。

海上条件异常艰苦,有时烈日当空刺得人睁不开眼睛,甲板的温度高达四五十度,每次出海至少要待上一个多月,调查工作得不分昼夜地开展。面对如此恶劣的条件和艰辛的科研工作,韩喜球以平常心对待,认为习惯了就好,而且任务再艰巨,也欣然接受。

她工作的时候,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女性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反而严格要求自己,不避重就轻。特别是在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时候,压力非常大,她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有时候没时间睡觉,就靠在椅子上打个盹。

除了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繁忙的科考任务,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航行途中长时间的孤独。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她也非常牵挂家里,在海上经常通过卫星传输给家里发电子邮件,向儿子介绍海上的科考生活。

韩喜球很活泼,说话语速很快,平时着装很随意,不求名牌,但求得体。

除了中国大洋科考史上首位“女首席”之外,韩喜球还担任了许多其他职务,每天的生活都要绕着工作转。

虽然很忙很辛苦,但她过得很充实,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周会去跳两次健身操。

外国姑娘也不赖

除了中国有一批出色的女科学家们,外国的姑娘们也不逊色。尽管要比男性付出更多,但他们仍然在科学道路上勇敢前行,将一生都献给了科学。

“灰姑娘”变身科学

谁说灰姑娘永远是灰姑娘,她们也能变成公主哦。你看,卡罗琳・赫歇尔这个“灰姑娘”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完美的蜕变,成为了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她出生在德国的汉诺威市,在家中的地位相当于女仆,每天干活。1772 年,她被哥哥威廉・赫歇尔带到英国巴斯,帮忙操持家务。

那时,威廉・赫歇尔在八角教堂演奏管风琴,她负责伴唱,曾受邀出席伯明翰音乐节,可她推掉了这个演出机会。

后来,威廉・赫歇尔转行,全身心研究天文学,卡罗琳・赫歇尔也跟着转行,不仅尽心竭力地协助哥哥进行天文学观测与研究、制作天文望远镜,还利用每一个可以观测的晴夜独自观测,发现了新的星云和星团。

1786年8月1日,她发现了第一颗彗星――35P/Herschel-Rigollet,是第一位发现彗星的女性。之后,她又陆续发现了7颗彗星,其中有几颗曾被人观测过,包括恩克彗星等。

另外,她还是第一位由英国皇家学会出版其作品的女性,是英国第一位领到报酬的女科学家。

1822 年,威廉・赫歇尔去世,卡罗琳退休回到汉诺威市,在那儿继续进行天文学研究,并编纂了一部星云录,里面记载了2500个星团。

1828年,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向她颁发金奖章,并于1835年推选她为该会的荣誉会员。1848 年,卡罗琳・赫歇尔去世,享年 97 岁。

为了纪念她在天文学上的贡献,小行星281“卢克雷蒂娅”以她中间的名字命名。此外,在月球的虹湾上也有一座名为“C. 赫歇尔”的环形山。

不输给父母的伊蕾

作为皮埃尔和玛丽・居里的大女儿,伊蕾娜追随父母的脚步,也进入了实验室工作。

1926年,她嫁给了母亲在巴黎的镭研究院的一位助手――弗雷德里克・约里奥,从此之后,她和弗雷德里克在实验室里合作,研究原子结构。

1934年,他们用人工方法制造出了放射性元素,即用 α 粒子轰击铝、硼、镁,从而产生了氮、磷、硅和铝的同位素。

第二年,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和伊蕾娜因此成为第一对分别获得诺贝尔奖的母女。

由于多年接触放射性物质,伊蕾娜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在 1956 年死于白血病。

邦妮・巴斯勒聆听细菌之

作为微生物学专家,邦妮・巴斯勒花了20多年时间聆听细菌们的“窃窃私语”,最终破译了“细菌密码”,获得2012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她发现细菌不仅会进食、繁殖,也有自己的意识,会建立“城市”,甚至能区分其他细菌是否属于自己的同类,并对它们发起“挑战”或“聚会”邀请。

这个研究使人们对细菌的了解前进了一大步。邦妮希望通过对细菌特性的了解,能够研究出新式抗菌药物。

谁能想到,这位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女科学家,年轻时差点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兽医。“幸好”因为难以克服解剖动物时的生理不适,她不得不改行,专注研究微生物。

闲暇时,邦妮很喜欢戏剧,偶尔会客串演员、舞者和歌手。她每天坚持早起,参加有氧健身班,把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德博拉・金:探索物质第六态

自1997年被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聘为助理教授以来,德博拉・金在物理学研究中颇有建树。2012年10月,她还荣获了2013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1968年,德博拉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但她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佛罗里达州,她父亲是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母亲是工程物理硕士。

也许不少人会觉得,德博拉就是在这样的科学氛围中形成了对物理学的热爱,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之前,她一直没有将物理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大二时,德博拉在一个物理学研究室实习,在那里,她看到了物理学同现实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并觉得实验室太有趣了,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好玩的“玩具”,于是就踏入了物理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