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历史重要事件

时间:2023-09-27 16:15:17

导语:在高中历史重要事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历史重要事件

第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施工;技术要点

前言:

现阶段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包括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以及框支剪力墙结构等。剪力墙结构一般用于住宅楼,而商业建筑更多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超高层建筑一般会使用筒体结构。高层建筑不同于一般的低层建筑,低层建筑的结构通常只需要抵抗竖向载荷,高层建筑因为高度的影响除了承受竖向载荷之外还得抵抗高空风力造成的水平荷载,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能够有效解决建筑结构抵抗竖向与水平两个方向荷载的问题。

一、剪力墙概述

剪力墙指的是建筑物或构筑物中能够有效抵抗风荷载及地震水平荷载的墙体,建筑采用剪力墙结构可以防止外界剪切力对建筑整体结构的损害,通常我们又将剪力墙称为结构墙、抗风墙或抗震墙。剪力墙具体又可以分为平面剪力墙、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主要应用于建筑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以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剪力墙结构能够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强度与刚度,进一步提升建筑的抗倒塌能力,剪力墙结构通常与梁、柱等同时浇筑,以便于实现建筑较好的整体性能。筒体剪力墙更多用于高层建筑、悬吊结构以及高耸结构中,相比于平面剪力墙能够抵抗更大强度的水平荷载。

通常剪力墙结构会与框架结构相结合组成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体系,在此类建筑中剪力墙结构能够有效地抵抗风荷载,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剪力墙布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剪力墙结构在布置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规则,保证结构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性能。通常在剪力墙的布置中,要按照建筑主轴的方向或其他方向进行两个方向上的布置;当需要对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要避免采用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以便于能够有效地发挥建筑的空间工作性能,并且在设计中还应该尽可能使得两个受力方向的抗侧面刚度近似。此外剪力墙在布置中,要遵守均匀适量的原则,不可极端地进行剪力墙的配置,剪力墙配置数量多了,墙体的实际效用得不到有效利用,抗侧刚度增大使得建筑自重、地震力也随之增大,不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剪力墙数量配置不够时,又容易导致建筑结构抗侧刚度不足,也不利于保障建筑结构稳定性。

对于剪力墙墙肢截面的设计应尽可能地简单规则,剪力墙上门窗洞口的排列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做到排列有序,洞口设置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墙肢刚度相差比较大的情况。对于有抗震设计要求的剪力墙,高级别的抗震等级如一、二、三级,剪力墙不能采用叠合错洞墙等形式。此外剪力墙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当建筑物需要配置的剪力墙长度比较长时,可以将剪力墙分为若干段,墙段与墙段之间一般用弱梁作连接,墙肢截面的高度也是有规定的,通常不应该大于八米。剪力墙在空间上的布置应该从下部到上部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的发生。

三、高层建筑剪力墙施工的技术要点

1.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建筑施工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做好建筑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借助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实践经验,尽可能地将建筑结构图、水电施工图等图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查找出来比如建筑标高、细部尺寸以及轴线尺寸等是否出现错误,检查建筑结构配筋是否符合标准,有没有出现漏配钢筋的现象,水电埋管留洞是否与建筑结构相一致,建筑详图设计能否符合实际,做好施工前的各种技术准备工作有利于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2.建筑边梁钢筋捆扎的注意事项

在对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浇筑前,要做好边梁钢筋的捆扎工作,要保证边梁边柱相互对齐,当梁纵筋要从柱竖筋的内侧通过时,梁外侧的混凝土保护层会出现增大的现象。这个时候,应该及时调整梁箍筋的宽度,以使得梁筋箍角部与梁两侧纵筋紧密贴合。在工程实践中,大多数施工单位往往忽略对梁箍筋宽度的调整,造成梁箍筋外侧出现悬空的状态,使得框架边梁的可靠性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3.梁柱节点钢筋绑扎要点

当梁柱节点较多时,出现向四个以上方向的梁穿过节点,可能会导致梁面筋实际保护层的厚度要比设计厚度要厚很大,这对梁承载力的影响是极大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该重新对梁的承载力进行评估,依据梁面筋的具置对梁箍筋的高度进行选择。在实际工程操作中,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将跨中区域的梁面筋抬高到一定位置,其实这种应对方法是无法有效地提高梁自身承载力的,相反还会造成施工成本的提高。

4.钢筋电渣压力焊头的质量控制技术及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建筑剪力墙施工过程中,存在墙柱钢筋电渣焊接头质量不过关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接头端部截面并不垂直于钢筋纵向轴线,结果造成焊接时焊接质量达不到预定标准,进而影响钢筋接头的强度,为解决这个问题在焊接之前必须保证截面与钢筋纵向轴线的垂直,保证焊接表面无其它异物。

夏季进行建筑剪力墙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因素,混凝土会出现裂缝裂隙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不良状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减水剂,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要避免膨胀剂的渗入;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要严格控制,不能超过三十度,合理的设计组织施工顺序,大梁、板的浇筑要分开进行;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做好养护工作,保证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构件时,可在构件中设置温度监测点,采用先进的仪器测量构件的点温度,以便于收集混凝土的相关数据。

5.剪力墙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要点

冬季在对剪力墙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低温对混凝土凝固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对模板上的冰雪进行处理,清除掉杂物。浇筑前为保持一定的温度,可以在施工层内采取一定的升温措施。混凝土浇筑要严格把握浇筑时间,采用斜面分层浇筑的方法进行剪力墙结构的浇筑,结构浇筑完成以后要用相应的工具对分条进行处理,此外还应该使用塑料薄膜等对浇筑好的结构进行保护,防止损害结构混凝土表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后,就可以对混凝土进行拆模。在拆模前要严格对混凝土试块的强度进行检验,只有当同等养护条件下的试块达到预期强度时,并且使用回弹仪测得的梁柱等构件的强度达标时,才能进行后续的拆模工作。此外一些跨度比较大的悬挑结构的拆模还应该对其强度进行科学地验算,以保证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四、结语

现阶段,高层建筑剪力墙施工还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主要是日趋复杂的建筑结构所造成的。在实际的剪力墙施工中,工程人员要掌握施工技术要点,结合以往工程经验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解决施工中面临的难题,以便于保障建筑结构工程总体质量的达标,在实现建筑工程结构功能同时,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高中历史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之需

当前国际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够培养有创新型的人才。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是通过学科的教学来具体落实的。有着缜密的学问系统历史学科的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实施创新能力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历史学科应该确立怎样的学科教育观念和内容体系,如何帮助学生创造出新办法、新理念、新形象、新观点,这是历史教育发展的必然和时代的迫切需要,更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二、对高中历史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是全面推进历史基础教育的范式转型、达成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

历史基础教育的范式转型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从教育教学的理念和组织方式手段进行的全面深刻的变革;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历史学科的教学仍是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模式,仍受应试教育的支配和左右。历史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应以此为契机,走出传统藩篱,更新教学观念和策略,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其根本途径就是革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改变单一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发展创新教育,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自主地学习,在愉悦的氛围中全面健康的发展。这要求教师必需实现由知识传授型到创新型教师的转变。所以对中学历史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是实现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

三、高中历史教师创新能力的完善是推动历史教师自身知识能力结构更新、完善专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历史教学,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自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这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的局限有关,更与教师自身发展,专业成长的意识精神不足有关。素质教育背景下,需要教师由知识传授型转变为创新型,要求教师不墨守成规、敢于标新立异、破旧立新、别出心裁、另辟蹊径成功地创新教学实践活动,而这必须建立在丰富的学科知识、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历史教师创新能力形成更是自身专业成长成功转型的必然要求。

四、历史学科自身和教材的特点为历史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探索、培养提供了学科创新的基本依据和可能

高中历史涵摄政、经、文、科等众多子目,其发展过程充满着辩证性、复杂性,学科特点为创新能力的研究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合编,特色显著。(1)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中去考察中国历史,又把中国历史前后发展的变化加以系统分析,有助于学生比较历史现象,探索历史发展的共性,研究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2)每专题开头设计的引言,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掌握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潮流;(3)课文又用大小字安排,大字为必修内容,小字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增加文献资料和富有新意的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深入历史本质之中;(5)注释中,适当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的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为历史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培养,构建了广阔的舞台。

五、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心理特点客观上要求历史教师有很强的教学创新能力和意识

高中生思维水平呈现了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已经能够用理论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不仅要不满足知其然还要(下转第14版)(上接第13版)知其所以然。但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还不够成熟,呈现出不稳定、可塑性强的特征。同时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少保守、善思索、敢质疑、传媒信息接触渠道广等的表现,说明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和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绝好时机。这要求历史教师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去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养成。所以高中生的心理思维状态是高中历史教师开展创新能力研究的心理学依据。

六、对高中历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是优化学校创新氛围、促进创新型学校形成的重要推手

学校环境是影响教师创新能力和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对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形成,以及创新的教学实践行为起着诱导和强化作用。反之高中历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也是推动创新型学校和创新氛围形成的重要学科构成要素之一。

第3篇

一、高校教师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已成为世界的共识。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我国人才的质量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平。为此加强高校教师能力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1.高校教师的能力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教育发展从根本上讲是教育质量的发展,这是教育质量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教书育人的是其重要的功能。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能力尤其是专业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前哈佛大学校长科南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代教师的质量。高校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因此,开发高校教师能力,建立现代化的高校管理体制,是发展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2.高校教师的能力是影响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创新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源泉,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高校作为科技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的前沿,必须加强高校教师能力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教师能力水平。曾经提出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并指出: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世界、探索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桥梁。当今发达国家,无一不拥有这样的大学,如美国有哈佛、日本东京大学、英国牛津等。这些大学直接推动本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从江总书记的要求中,我们应切实加强教师能力建设,这样才能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任务。

3.高校教师的能力是影响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有效因素。高校具有社会性、教育性、服务性、开放性四大本质特征。教育性说明了高校是为什么而存在,服务性说明了高校是为什么而存在。高校服务社会的具体表现可根据为:高校培养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高校以科研服务于科技,促进社会高速发展;高校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影响并形成社区文化氛围;高校成为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高校教师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1.高校教师能力建设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要求。终身教育是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每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因为终身学习不仅是人们生存求发展的工具,而且是人们的终极目的。终身教育背景下,教师发展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教师作为常人的发展;另一是教师作为从事教育这一特殊职业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尤其要注意工作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终身教育固然要培养个体对工作职业的适应性,但最高目标是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发展首先要满足个体发展。

2.高校教师能力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兴起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高等教育必须在两个方面实行战略性转变:首先,要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综合性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只是传播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侧重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要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转向全社会的终身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现成的知识,应更注重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具备获取、应用、创新知识的能力,具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3.高校教师能力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新知识的不断涌现和信息的激增,尤其是全球数字化网络体系的形成,使人类真正身处于知识的海洋之中。(2)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体发展的要求。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个体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人们不仅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同时也要勇于实践、勇于尝试和勇于探索,在运用知识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知识。(3)竞争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以信息化为特征,以全球化为趋势,以新知识为本质。竞争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获得先声夺人或取得胜利的重要手段。知识经济下个体竞争,更多表现为个体的学习精神和能力。(4)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力量。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知识创造的目的,同时知识运行的载体。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

这种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形态,不仅改变了经济发展性质,而且日益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样它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加强能力建设。

第4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七层,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一级,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2.土方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开工前必须做好排水设施,挖土时应预留300mm厚土层人工清底,保证基底表面平整,在人工清底过程中,测量人员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时给定控制标高,防止超挖现象发生。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做好基坑上部周边挡水土堤及基坑周围的明排水沟及集水井,防止雨天的到来,引起基坑周边塌方,并及时组织好对基坑验槽工作,及时进行灰土挤密桩施工,防止雨水对基底土的浸泡。同时,为了保证基坑边坡安全,基坑边坡放坡为1:0.5。基坑土方开挖时,基坑周围 10米内不得堆载重物。

3.桩基工程施工要点

桩位测放结束即固定桩位点,每个桩位点测放四个“龙门桩”,四个“龙门桩”的交点即为桩位点,以防桩位移动。钻机对正桩位后调平,使主动钻杆垂直并保持天滑轮、动力盘中心、及桩位中心三点一线。在成孔过程中发现孔斜,即刻纠斜,否则,不允许再钻进,同时,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后,经过验收即下入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严禁成孔后放置时间过长,形成孔壁失稳,在砂层部位形成塌孔。 成孔后,按常规方法测量孔的垂直度、孔径、沉渣厚度。对以上三项指标通过常规方法测量发现有问题的桩,由桩检测单位采用孔径仪,沉渣测定仪,井斜仪进行判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钢筋笼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给每个钢筋笼按规定加焊桩径卡。钢筋笼加工除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必须符合表1规定:

绑扎扎丝长度应严格控制,梁、柱绑扎铁丝丝尾朝向梁柱心,板、墙绑扎铁丝丝尾与受力筋弯钩一致。梁柱箍筋应与受力筋垂直,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筋错开设置绑扎,箍筋要平、直,规格间距依照图纸,丝尾朝向梁、柱心,同时梁箍筋伸入柱中一个,梁两端箍筋距柱筋外皮 50㎜。梁、板钢筋先弹线后绑扎,钢筋弯钩朝下,保护层垫块到位。

4.2钢筋加工

4.2.1钢筋绑扎定位技术应用

1)内墙、柱筋定位

① 基础梁及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从垫层准确向基础梁上吊线,在钢筋上弹放柱位置线,在基础梁内部及梁顶各固定一道箍筋,上下固定柱插筋,柱钢筋拐头向外绑在承台的钢筋网片上。

②定位箍筋的直径一般同构件箍筋;

2)地下室外墙筋定位

① 墙的根部及在承台、筏板、地下室上表面的钢筋定位方法同柱。

②墙水平筋间距、竖向钢筋间距由竖向梯子筋及水平向梯子筋控制。

③定位钢筋与两侧墙筋应采用十字形绑扎牢固。

3)梁筋定位

①纵向受力钢筋为双层或多层时,两排钢筋之间以直径 25mm ~28mm的短钢筋垫起。

②梁节点钢筋十分稠密时,应留有能满足浇灌混凝土和振捣的间隙。

③ 每跨梁除按八字形绑扎外,在净跨梁两端(墙、柱面)向内 300mm处各增加一个定位箍筋,定位箍筋的间距应为粗直径受力钢筋的 60d,且应在两个定位箍筋之间的梁底设一组(两块)垫块。

④ 定位箍筋的直径同梁箍筋。

4.2.2钢筋接头

钢筋应先调直下料,加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用气割下料。 提供的直螺纹在现场加工,加工钢筋端头螺纹的牙形、螺距规格等必须与连接套相应配合。 钢筋直螺纹加工必须在专用机床上进行套丝。套丝机的刀具冷却应采用小溶性切削冷却液,不得使用油类冷却液或无冷却液套丝。

5.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成型的重要工具,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造价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是推动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

5.1模板支设施工技术

5.1.1底板砖胎模施工

砖胎模从基础垫层施工完后及时砌筑,以便后续的抹灰、防水、底板钢筋施工尽早插入,达到缩短工期目的。砖胎模采用 240mm厚的砖墙,从垫层开始到底板上表面标高处,700mm厚底板,砖胎模高度为750mm。为了保证砖胎模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不移位,在浇筑底板混凝土之前,将砖胎模高度外的回填土回填完成。同时,为了保证底板侧帮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砌筑砖胎模前,在底板垫层上弹出砖胎模的位置线,预留出砖胎膜的抹灰层,防水卷材及卷材保护层的厚度。

5.1.2主体剪力墙、柱模板施工

剪力墙及柱子的模板主要采用厚度为15毫米的镜面木板和60×80的木方组成、采用钢管、对拉螺栓、蝶形卡、扣件加固,沿柱身每隔50cm一道加固,下部适当加密。模板加固件有Ф12的连接螺杆和Ф48的脚手架钢管和Ф12的对拉螺杆加固,加固件沿模板竖向每隔500mm设一道。柱子的根部的加固件适当加密,检查墙模板安装位置定位基准面上的控制墙线及模板编号,符合图纸后,安装门窗洞口等模板及预埋件。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

5.2模板的保护措施

传统的支模方法将顶板模板支靠于已浇筑成型的立面墙体上,拆模时,在撬动模板时极易损坏板材边缘。在设计中,在支设顶板模板时,沿板的边缘设置木方带拆模撬动木方便可带动模板下落。这样,既保护了模板材料,增加了模板周转次数又避免了边角处跑浆。

6.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6.1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混凝土浇筑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墙、柱砼浇筑以前,应将模板先进行湿润,然后在底部先填一层 50mm厚与设计砼配合比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防止柱底产生烂根现象。柱砼浇筑采用分层浇筑,墙采用分层分段循环向上向前推进直至浇筑结束,注意要在已浇砼初凝前浇筑后一层砼。

6.2混凝土施工缝

施工缝的留置位置选择在结构受剪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应满足规定,柱留置于基础、梁的顶面、梁的底面。施工缝处底板下铺垫15 mm 厚木条,保证下铁钢筋保护层;上下铁之间用木板保证净距,与下铁接触的木板按下铁钢筋间距锯成豁口,卡在钢筋上。梁、板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用 4米刮杠找平,墙体跟部刮杠找平,终凝前用混凝土抹光机抹光,铁抹子收光,棕刷拉毛。

7.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由于剪力墙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抵抗侧向变形能力强,承载力容易满足,抗震性能好,室内墙面平整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层住宅中。在高层剪力墙建筑施工中,技术管理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之一,因此,为了可以达到施工质量规范要求,就必须充分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严格检查制度,保证工程进度,从而建造出高水准、高质量的剪力墙结构工程。

参考文献:

[1]魏有函. 浅谈建筑工程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1,(32):56

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预应力;管桩施工

1.预应力管桩概况

目前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且越来越密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市区高层建筑基础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预应力管桩沉入土中的第一节桩称为底桩。底桩下端部都要设置桩尖。管桩桩尖形式主要有三种:十字型、圆锥型和开口型。如果桩尖封闭,当桩沉入土层中后,桩身内腔在电灯和手电光的照射下一目了然,因此可用目测法检查成桩的桩身质量,并用直接量测法复测沉桩长度。

预应力管桩沉桩方法有多种,在我国国内施工过的方法有:锤击法、静压法、震动法、射水法、预钻孔法等,而以静压法用得最多。由于柴油锤打桩时震动剧烈、噪音大,为适应市区施工需要,我国各地开发并采用了大吨位的静力压桩机施压预应力管桩的工艺,静力压桩机可分为顶压式和抱压式,抱压式是桩机的夹板夹紧桩身进行沉桩,大吨位静力压桩机的出现大大推动了预应力管桩的应用和发展

2 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技术探讨

2.1 材料进场

对于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质量,着重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管桩的外观如是否存在表面裂缝、桩端面的平整度、桩身的弯曲度、壁厚、桩外径等指标也均应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要认真检查进场管桩的产品质量保证书、合格证、检测报告等是否齐全和符合要求。

2.2 运输、堆放和起吊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运输和堆放时,应考虑自重和支点设置变化可能在桩体内产生影响桩身质量的大小不等的内力。要求堆放管桩的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底层管桩均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垫木,并挡以楔形木防止滚动。管桩堆放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层间垫木上下错位设置。管桩应按计划分批进场,分类堆放,并应结合施工总平面图和打桩顺序,在不影响桩机行走情况下,尽量靠近打桩区域堆放,以避免二次盘桩等。

2.3 压桩机械选择

一般要根据设计单桩承载能力和具体的工程地质资料选择合理吨位的机型。如果压桩机的吨位选择过小,可能出现桩压不下去的情况,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如果压桩机的吨位选择过大,则对施工现场地耐力的要求将大幅提高,特别在新填土、耕植土及积水浸泡过的场地施工时易发生陷机,可能造成桩位偏移大,斜桩,甚至桩头、桩身破损、上下节桩接头断裂,或上部桩体被挤坏等质量事故。

2.4 沉桩施工工艺

2.4.1 采用预钻孔打桩工艺

即先在地面桩位处钻孔,然后在孔中插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压至设计标高。预钻孔深度和孔径与桩长(径)、土质、临近建筑物距离等因素有关,以不致明显影响单桩承载力和陷机为原则;实际工程中通常钻孔深度在1/3桩长,钻孔径比桩径小100mm左右;对于大吨位桩机时,应慎重使用,送桩孔应及时回填。

2.4.2 合理安排沉桩顺序

为了保护附近的建筑物等,群桩宜采取由近而远的施打顺序。

2.4.3 控制压桩施工进度

适当控制压桩施工速度,为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提供合适时间;实际工程中,这样做可能会延长施工工期,但有时还是需要的。

2.4.4 先施工围护结构

沿被保护建筑物等打设防护桩或者先施工较深基坑周围支围护结构(如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利用其约束沉桩带来的挤土影响,此时施工需与设计紧密结合,保证足够的基础承载能力和科学的可施工性。

2.4.5 减小孔隙水压力

可采用井点降水、设置隔离砂井、预钻排水孔(板)等方法,但是必须注意降排水会引起土体固结、孔隙水压力分布梯度改变,可能带来意外事故,应结合具体工程情况,慎重采用。

3预应力管桩施工要点

3.1测量定位

由专职测量人员在桩位中心打入一根 6.5长30-40cm的细钢筋作为“样桩”,钢筋露出地面部分约5-8cm,并用红漆标注。实践工程中常采用十字形桩尖,为保证桩位准确其桩尖的桩位标定,可用白灰划一与桩径相同的圆圈,以便对中。

3.2压桩机就位

依照打桩顺序,将静压桩机移动至桩位上面,并与桩位对准。利用行走装置(横向行走、纵向行走和回转机)完成静压桩机就位,同时,为避免在施工中发生移动或倾斜现象,应将静压桩机调至水平稳定。

3.3管桩起吊,对中和调直

由吊车将桩转运至打桩机导轨前,若管桩单节长>20m,转运时采用四点吊法,若管桩单节长≤20m,可采用专用吊钩钩住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待管桩摆放平稳,套牢捆桩钢丝绳,钢丝绳悬挂位置分别为打桩机的卷扬机主动钩,及吊车主钩,打桩机主卷扬向上先提桩,吊车在后端辅助用力,使管桩与地面基本成45°-6O°角向上提升,当桩被吊入夹桩钳口后,缓缓将桩放下,直至桩尖离地面约10cm为止。接着将桩身夹紧,将压桩机微微调整,确保桩尖对准桩位、并将桩压入土中0.5-1.Om后停止,校正桩身垂直度,待偏差

3.4静压成桩

当桩尖插入桩位后,压桩油缸伸程,待桩入土至0.5-1.Om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确保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

3.5接桩

管桩接桩采用钢端板焊接法。在桩端头埋设端头板,四周用一圈坡口进行电焊连接。当底桩桩头露出地面0.5-1.0m时沉桩暂时停止,进行管桩接长。方法为先用钢丝刷清理干净接头上的泥土、铁锈等,再将一个特制的接桩夹具扣在底桩桩头上,将待接的上节桩吊入夹具内就位,调直后,在剖口圆周均匀对称点用电焊焊上4~6点,上下节桩固定后将夹具卸掉后再分层施焊,焊接层数应不小于2层,确保每层焊接厚度均匀、饱满、连续,焊接完成需自然冷却8-10min后才能继续沉桩。

3.6送桩

接桩完成并正常施打后,应结合设计及试打桩时确定的各项指标来控制是否采取送桩。送桩前,严禁桩锤的导向脚伸出导杆末端,管桩露出地面高度应以0.3-O.5m为宜。送桩前在送桩器上以米为单位,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长度,采用单点吊法通过打桩机主卷扬吊钩将送桩器喂入桩帽,在管桩顶部放置一块厚薄均匀的桩垫,将送桩器下口套在桩顶上,用仪器将桩锤、送桩器、桩三者的轴线调整在同一直线上。

3.7检查验收

用笔在桩帽侧壁标示尺寸,单位为cm,高度为试桩标准制定最后每阵贯入度的4~5倍。在不受打桩振动影响的位置上架设好经纬仪架,测量管桩贯入度。最后,用收锤回弹曲线测绘纸绘出管桩的回弹曲线,再从回弹曲线上量出最后三阵贯入度。

综上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任何阶段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质量事故或质量隐患。作者建议今后类似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全过程讨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方能得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郑俊杰,聂重军,彭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研究与应用进展.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4)

第6篇

关键词: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企业门户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在现代的各个行业单位的管理中,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其宗旨就是提高单位之间和行业内部的信息利用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工作效率。科研院是一个特殊的单位,信息化在科研院管理中应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进行相关研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检测单位的工作特殊性,找到更为合适的结合方法。

1科研院中信息化管理的特殊定位

1.1科研院的特殊工作性质定位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科研、勘察、设计、监理、检测、咨询、鉴定及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整治的科技型企业,在55年的发展过程中,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已逐步成长为专业门类齐全、科技力量雄厚的省内知名建筑科学研究院。

作为贵州省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的排头兵,我院开展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密切联系。首先互联网是一个十分广阔和便捷的知识平台,我院员工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其次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检测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划分的越来越详细,往往一项检测工作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这种工作成果的组合往往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的,由此可见,科研院在管理上进行信息化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并且需要管理者进行细致探索的。

1.2科研院的检测工作组合

检测工作主要是有两大步骤完成:一个是操作性步骤。这主要指的是检测人员根据国标或其他标准对送检的材料(非现场检测)进行试验得到相关的数据。另一个类别就是计算性步骤。检测人员在对材料进行试验过后,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算出材料的判定值,从而根据标准以判定材料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通常比较繁琐。通过网络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可以帮助检测人员更为方便进行重复的数据统计,节省了大量时间。科研院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为方便的软件功能管理,进行各个功能板块的升级维护。

1.3科研人员的工作态度

与传统的工作形式不同,检测的工作质量主要依靠检查人员的自觉性完成。当单位管理者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形成方便快捷的流程后,就加强了整个检测工程的衔接,从而使检查人员能够更为自觉主动的完成分内的检测工作。

2科研院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方法

2.1单位内部信息传输渠道的建立

信息化建立的根本宗旨就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传输和吸收,通常包括软件、硬件以及相关维护升级的人才队伍三个方面的建立。

2.1.1信息化过程中硬件设施的建立

传统的信息化硬件包括立足于网络应用的各种终端设备,通常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单位内部的中枢设备,其次是各个部门和检测人员可以应用的终端分支设备。这两大部分通俗的来讲就是服务器、个人的电脑和整体的机房。硬件设备是整个科研院管理信息化的建立基础,院领导安排总工办和科管部负责统筹安排。具体的负责人首先要对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找到重点建设领域和可以先进行简单建立、方便后续升级的领域,研究妥当之后进行资金的预估,形成可行性报告,由科研院的决策层进行研究,如果通过就要开始具体的落实工作。在硬件的施工过程中,负责部门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建设好的硬件设施可以满足本单位的需求。相关负责人要充分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和与时俱进性,任何先进的设备都有可能在后续的应用过程中逐渐落伍,进行后期的维护。由此带来的成本往往是不固定的,建设负责人要和决策层以及财政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为后续的维护升级奠定基础,避免出现由于维护不当而导致设备失常的现象。

2.1.2信息化过程中软件设施的建立

如果说硬件是信息化建设系统的骨骼,那么软件就是维持身体正常机能的血液。软件是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平台,相关负责人在进行选择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考虑:首先是软件的实用性;其次是资金预期。前期的硬件设施的建立往往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在软件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单位内部的资金规划。相比较硬件而言,软件的维护周期更短,许多性能良好的软件都需要不断的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维护,在选择时建设负责部门要和软件公司和网络公司做好后续维护升级的协定,防止后续成本的增加。和硬件一样,负责部门也要做好和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使其能够充分理解软件后期维护带来的繁琐。除此之外,在进行软件建设时相关人员一定要对软件性能进行考评,使得软件的实用功能可以和科研院的工作内容能够更为完美的配合。总而言之,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在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时都要以科研院的工作内容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达到功能的最大化开发。

2.1.3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立

许多软件公司,尤其是外企软件公司,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其后续的维护收费累计起来要高于软件本身的价格,这对于科研院的效益是十分不利的。科研院一旦开始尝试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要立刻建设一批技术过硬的信息化人才队伍。这些人才首先可以自行解决整个信息化系统中出现的小问题,避免由于不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造成整个单位的业务影响。其次在后期的维护中专业人才可以帮助单位省去大量的成本。经过软件公司和网络公司的短期培训之后,这些专业性人才就能够掌握软件的维护办法,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应用需求进行软件的升级或是改进。

3信息化的组织管理平台

3.1科研院内部员工的工作平台

在科研院中,协同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工作方式的一个重点就是让企业的员工实时的了解到其他相关部门的动态,以及对于工作内容的变更需求。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帮助科研院解决这种沟通需求。员工可以通过单一窗口的沟通渠道获得最大量的信息采集。OA系统是目前的科研设计院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这种系统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员工可以进行邮件的互发,文件的告知等等各个工作步骤,与此同时,系统内还提供了各个层级的信息平台,管理者、相关的职能部门可以对工作的需求和要求进行信息的,这种信息会主动弹出,员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单位的内部动态,为后续的协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科研院内部员工的信息资源共享

科研院设立了单位内部部分资料和组织机构的授权访问。管理者可以对本单位进行分析,确定互联网用户的访问权限,将基本的本单位组织应用信息放到网络门户当中,让有需求的人可以进行权限内的访问。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网络沟通平台的建立十分重要,便于企业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自身经营的问题所在并进行改正,不断通过加强管理取得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

4小结:

对于科研院来说,进行管理方式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不再是一项需求,而是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条件,不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建设,就必将被市场所淘汰。建设过程中科研院要对自己的业务状况有一个清晰而且长远的定位,使得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最大化的适应科研院的业务要求,让科研院的效益在信息的快速流通中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鹏,吴东.医学科研院所科研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 27(5):58-59.

第7篇

关键词:水利施工;工程质量;控制

1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施工任务不足

最近几年,水利水电基建项目发展迅速,水利水电工程在众多企业或个人的眼中成了—块炙手可热的“蛋糕”;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也迅速发展,这些企业的篷勃发展,又导致了水利水电工程竞争的激烈,最终导致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施工任务不足。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大幅度下调,许多国外的施工企业必将蜂拥而来,争抢有限的国内市场份额。为了争取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可能运用各种手段达到这一目的。

1.2企业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创新能力不足

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特别是大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都具备历史悠久、人才众多、工种齐全、施工技术和装备较先进、施工资质和资信等级较高、施工质量和社会信誉较好、施工经验丰富等优势,但因存在资本金不足、企业资质存在缺陷、经营机制僵化、历史包袱沉重、企业办社会开支和离退休人员费用开支庞大、冗员较多、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弱点,缺乏在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导致经济效益较差。

1.3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水利水电工程同任何商品的生产经营一样,需要占有市场,而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这有两方面的原因,—方面是社会原因,因招标及评标不合理现象,这有待于社会去改进。另一方面是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白身存在竞争能力不足的问题,技术、设备、资金不足,不太注重信息管理,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缺乏,科技人才缺乏。激烈的市场竞争容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生产成本的加大,这就要求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效益,使自己的工程“价廉物美”,适应市场竞争。

2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2.1严格合同的预管理

所谓合同的预管理,就是合同签订前,合同项目的计划立项、招标文件的编制及审查等,这是合同签订后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查要以技术要求合理,商务要求严谨、公平,整体规划可靠为原则,

2.2严格合同的签订程序

每—份合同的签订之前,合同文本都经各业务职能部门会审把关,然后甲乙双方要进行平等协商,就双方关心的问题达成—致意见。这样减少合同执行难度。

2.3严格按合同办事

在履行合同过程小,严格按合同约定办事,对质量、进度、安全、造价、文明施工等管理要求,都遵从合同约定。合同双方是平等的合同主体,一切事务的处理都以合同为准绳。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以及其他服务单位,都在合同规范的范围内履行职责。对于设计变更和自然因素造成的费用增加,依据合同条款规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处理。

2.4完善合同清算工作

合同履行结束,逐—对合同进行清算,一方面,合同竣工资料要求齐备并符合同家档案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对合同费用问题要有最终决算,双方对决算结果都要签宁认可、

3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3.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3.2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

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闩不准开工,坚决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

3.3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

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即“三制”),是保证工程质最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招标投标时,要严把资质审查关;不仅要看投标单位的资质,更要着重其实际业绩和业务的管理。特别要重视工程项日的资源配置是否到位,,杜绝层层转包,主体:仁程不得分包,分包商必须要满足相应资质要求。

3.4制定临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

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物料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邢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所地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线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问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枪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3.5强化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严密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凡未经项目监理部同意,不得进入工地。这样就避免了因准备工作不充分、施工措施不落实、人力物力不到位或因质量安全措施不完善而仓促开工所产生的质量问题。事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它能将工程事故的苗头消火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的高标准施工。

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一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二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中请单”,报工程指挥部复验,经复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负责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另外,质检人员全过程旁站监督,监理工程师随时巡视工地,主要部位、隐蔽工程、关键施工过程等实行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对工程质量问题,推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处理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不接受经验教训不放过。施工单位及负责人要彻底查明原因,提出积极措施及妥善处理意见,井向项目监理部提出书面报告备案。

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第8篇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实践创新能力;重要性;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4

在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已经由知识型人才逐渐向复合型人才转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教育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以高校计算机教学为例,其课程教学本身的实践性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对于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大有裨益。计算机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理解教学内容是其次,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学习方法才是关键所在,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都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1 当前形势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成为了计算机专业共同关注的话题。无论是教学环境的构建、教学理念的转化、教学模式的完善,还是课程体系的改进或是考评机制的优化,高校计算机专业本身的实践性正日益凸显,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其本身的必然性。

1.1 陈旧的教学理念束缚了学生实践创新意识的发展

高校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得不少学生的学习状态逐渐放松和散漫,自主学习的意识无处可寻。在这样一种模糊被动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停滞不前,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仅仅是为了考试或是应付各种证书考核。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灌输阶段。

1.2 教学方法的选择欠缺必要的灵活性

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密切相关,也是实践创新意识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当前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却鲜少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出发,在方法选择上欠缺了必要的灵活性。现有的教学手段显得极为枯燥和乏味,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也甚少涉及。

1.3 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时展格格不入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往往仅仅是从理论教学的角度出发,向学生灌输大量的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关于实践教学的内容几乎没有安排。理论学习的乏味与重复不断的练习操作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实践课程和案例教学的缺失显然是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亟待改革的重要内容。

1.4 单一僵化的考评机制难以体现实践性原则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考评机制设置方面也难以体现课程设计中的实践性原则,过分强调了书本理论性知识在考试中的重要作用。考试内容大多涉及相关计算机应用原理、概念分析或是程序编排等,忽略了对学生实际问题解决方面的考查,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很难在考试过程中得以体现。

1.5 缺少必要的课程实践机会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课程实践机会也是造成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被市场竞争所淘汰,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这与学校实践课程的缺乏有着密切关系。不少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流于表面,缺少必要的实践素材,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难以得到真正发挥。

2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应立足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进而不断完善自我教学模式,提高自我教学水平。此外,学生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还是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是素质教育理念与发展模式下的有效改革路径,对于新时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势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针对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在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2.1 从实践创新培养的角度完善教学理念的重建

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的构建应从实践创新的培养角度出发,重视对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意识和自我学习观念的培养,消除教师的权威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除了理论知识的灌输,更多的应体现为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充分肯定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2 从人性化角度体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也应注重从人性化的发展角度强调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服务于最终的教学效果,在方法的选择上不必拘泥于形式,多媒体教学用具的辅助、社会实践课程的指引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完善自我教学方法的选择。

2.3 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关于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安排,也应体现出必要的时代气息,注重学生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相适应,减少理论灌输的内容,加大实践课程的引导。此外,必要的课外知识导入也是极其重要的,这在拓展学生知识领域的同时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4 实现考评机制的个性化与合理性建设

单纯注重理论考核的计算机考评机制束缚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拓展,对于体现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实现个性化的计算机考评模式尤为重要。适当增加操作类试题的考核比例,这在训练学生扩散性思维的同时也是对实践创新能力的一种提升。

2.5 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实践教学的环节是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所普遍缺少的。实现计算机教学的有效变革正是应当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对于真实企业环境的感知,为今后的顺利就业打下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3 结束语

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来说,“教无定法”的原则也同样适用。这主要是由于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而掌握知识的方法却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角度出发,高校计算机教学应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创设出具有时代气息的计算机教学氛围。在新教育教学思路的指引下,促进学生实践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实现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有效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应体现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考评机制的构建,力求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此外,足够广阔的学习空间创设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不仅是自我教育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慧敏.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2.

[2]柳永念.创新教育观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36.

[3]皮晓虹.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8,14.

[4]蔡金龙.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1,02.

第9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 心理健康 方法途径

前言

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高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遵循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要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体育技能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发心理潜能,渗透仪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品质、情绪情感、克服心理障碍。

1、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目标

国家教育部规定各高等院校要按照一定的学生配备相应的心理咨询及辅导教师,以提供大学生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解决或缓解大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扰,对大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进行应对,提供专业知识,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辅导室,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很多高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并且资源配备不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充分,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误解,认为高校心理咨询室只是对那些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心理异常的大学生为对象,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去正视和面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局限性,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只是以口头了解为主,并没有做出一些相应的治疗,也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消除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确定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的培养目标: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

2、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教师在体育技术教学中应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其包括:教师在体育技术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体育教学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能力的了解,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间的人际互动,是健康人格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应该察觉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性格的不同,为体育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适度培养体育学习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能适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的变化,实施心理激励调控和暗示调控,巧妙地给学生形成一种兴奋好学的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进学习效果。并且给学生一个发泄自己情绪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的空间;开发学生的运动技能,通过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能力的训练来实现,对学生提出要求,重复练习,以熟练、自然、自觉为目标,并且对学生实行正面引导,督促检查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习惯。

3、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3.1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响应政府的号召,符合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对现在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未来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心理素质的的竞争。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现代人不可或缺的。

3.2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在中国,目前保守估计,大概有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据调查,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为异常。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对大学生实施心理教育迫在眉睫。

3.3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素质教育的各项素质培养中,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核心和基础,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是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前提条件。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具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常言珍.《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研究》,《安徽体育科技》,2005 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