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15:21
导语:在中医护理基本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16-02
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病床增多,平均年增加新护士50人。增加的护士中,多为刚毕业的新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业务能力欠缺,临床护理风险性增加。同时,我院作为一家综合性中医医院,需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而新入护士并不全是毕业于中医院校,约50%的护士在进入医院之前未接触过中医护理。为使新入护士更好地适应中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我院于2009年起开始实行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新入院的本科、专科毕业护士67人,其中本科学历31人、专科学历36人,中医院校毕业32人,非中医院校毕业35人
1.2 方法
1.2.1 培训形式
1.2.1.1 护理部集中培训 采用集中授课、摸拟演示、操作训练等方法,由护理部选定课题,每周1次进行培训。
1.2.1.2 科室轮转培训 护理部制订护士五年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手册,新护士岗前培训结束分配科室后,由所在科室按照手册内容对护士进行培训。科室配备专门的导师,对培训人员进行指导和评价。编制内护士五年内不定科,每一年每季度轮转一个科室,第2-5年每年轮转一个科室。
1.2.2 培训目标 由护理部分层次确定培训目标。工作第1年:能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8项中医操作技术,熟知各班岗位职责并能独立完成工作。工作第2-3年:掌握本专科常见药物的相关知识、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常规,能给病人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工作第4-5年: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逐渐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并具备初步的教学、管理、科研能力。
1.2.3 培训课程设置
1.2.3.1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以理论培训为主,时间1周,内容包括医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护士职业素养、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及职业防护、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以及人际沟通和团队精神。
1.2.3.2 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以护理部集中培训为主,课程分为西医“三基”理论和中医理论知识。“三基”理论包含伤口造口护理、循证护理、深静脉置管护理护理、护理安全等内容。中医理论课程设置则以《中医护理学》《中医护理基础》为蓝本[1-2],由浅入深依次涉及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经络与穴位、辨证施护、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等,再由各科室根据专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优势病种培训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
1.2.3.3 护理操作培训 操作培训以科室培训培训为主,分为西医“三基”操作和中医护理操作。“三基”操作第一年以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静脉输血等23项基础护理技能为主,第二年及以后要求掌握CPR技术,能熟练配合抢救。中医护理操作培训项目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为蓝本[4],包括艾灸法、中药换药法、中药熏洗法、拔罐法、中药熨烫法等。
1.2.4 考核 科室每月按照培训考核手册规定的内容对培训人员进行操作考试,每季度进行一次理论考试;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理论考试,一次操作考试(由护理部组织项目抽考)。所有考试成绩均记入培训手册,不及格者须补考,要求最终合格率100%。
2 结果
护士经规范化培训后,理论水平、操作水平、临床工作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提高。培训前后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见表1。
3 体会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化培训,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5]。而在中医医院中,中医护理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将规范化培训与中医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相结合,“三基”“中医”两手抓,对于提高中医医院低年资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保证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上规范、有效的运用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革新.中医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周琦.中医护理基础[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3] 李向真.低年资护士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培训方法与效果[J].护理研究,2012,26(5):1337-1338.
为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技术进步的形势,促进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护理理念、工作内涵、专业技术和服务领域得到一定发展;护理教育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为中专、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建立了护士执业准入制度。高职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新形势下对《中医护理学》这门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一个应该积极探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的方向决定《中医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
护理人才培养方向,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高新技术在诊疗工作中的运用,临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护理在急危重症、疑难症患者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服务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日间病房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有所发展;面向农村基层及城镇社区,面向各医药行业,面向各级医疗机构的医技岗位,面向各级各类康复保健机构,以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为中心,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级技能型、劳动服务型的全方面发展的专门护理人才。而衡量高职教育毕业生素质的标准主要是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和技能及综合素质。由此可见,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及时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其发展的动力源于行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要求和变化。
在我国广大农村,仍普遍存在技术力量薄弱、设施简陋、人才匮乏等问题。这就决定了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广大农村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而培养适合农村基层工作、能中能西、能医能药、能防能护的“学得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就是势在必行。
2、《中医护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2.1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要特别突出技能培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基础理论教学本着“必需、够用”为度。要使学生明确自己毕业后的职业定位,使学生明白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使自己拓宽就业渠道,从而使其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达到增加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又能使学生自觉地早实践、多实践。亦可根据中医学的特点,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或直接从临床见习入手,再学习理论知识。通过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参加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等途径,强化能力培养。使《中医护理学》课程从以往的知识―能力型,向知识―能力―素质型教学模式转变。
2.2授课形式多样化
教师课程讲授应改变传统主动教、被动学的单一模式,应以课堂讨论、启发式提问、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开拓学习思路,增加学习兴趣,在理解中记忆,活跃课堂气氛,避免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乏味。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除常用课堂教学外,还可带学生参观中药标本实验室、药用植物院、甚或是中药种养殖生态基地等形式,使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学习。在生产与学习实践中搭建桥梁,不但能拓宽知识面,加强记忆,更能方便学生更早地参与到实践中,走向社会后就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通过图片视频看到中药的鲜药、成药、饮片等性状以及中药的产业化发展,便于通过形象记忆加深印象。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所以还应根据中药性能的分类,讲授相关的常用食物的性味和中医食疗的基本知识。
2.3增强实用技术的教学
【关键词】护理人员;中医护理;认知态度;调查
中医护理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随着临床护理学的进一步完善,中医护理中的特色,将会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病房要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要求,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加强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中医护理也像其他专业一样既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为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推动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对我院护士进行了中医护理知识和操作的认知与态度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8名被调查者是我院护士,均为女性,年龄31.98±6.02岁(22~48岁);护龄10.80±7.50年(1~29年);学历:中专76名,大专38名,本科15名;职称:副高3名,中级55名,初级70名;岗位:护士长20名,责任护士56名,其他52名;科室:外科56名,内科60名,其他科室14名;中医护理教育背景:系中医院校毕业者3名(2.3%),参加为期1年以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者4名(3.1%),其余参加我院组织的中医护理培训者121名(94.5%)。
1.2 方法 制作“枣庄市王开传染病医院护士对中医护理知识和操作的认知与态度调查表”,包括被调查者的背景材料、中医护理相关知识及操作的可行性与掌握程度(非常认同5分,比较认同4分,一般3分,不太认同2分,不认同1分);中医护理项目开展情况(是、否)等。请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相应条目及答案上打钩,答完后一并收回。共发放调查表140份,收回138份,回答完整128份,有效率92.8%,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对中医护理的认知与态度 结果显示护士对中医护理的必要性认可度较高,得分率在64%~96%(得分率=得分均值/满分值),尤其对生活起居、情志调护、饮食调护、即病防变、养生保健、中医护理操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积极性较高,得分率70%以上,而掌握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得分率54%~65%;对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书写2项认可度相对较低;必要性、可行性、积极性及掌握程度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在0.41~0.57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士对中医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分别从职称(中高级与初级)和学历(本科与大中专)两方面对128名护士在中医护理知识:辨证施护、生活起居、情志调护、既病防变、饮食调护、养生保健、中医护理书写及中医护理操作等方面掌握程度进行比较发现,中高级职称人员对辩证施护、即病防变、中医护理书写和操作的掌握程度高于初级职称人员;本科学历人员对辩证施护、生活起居、情志护理、即病防变、中医护理书写和操作的掌握程度高于大中专学历者。
2.3 对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的认知、掌握与运用情况 中药湿敷、刮痧、穴位按摩、水针、穴位敷贴、中药灌肠、中药雾化、中药熏洗、中药敷脐、拔罐、耳穴埋豆等项目适合护士开展的认同率达50%以上,并且刮痧、穴位按摩、中医湿敷、中医灌肠、穴位敷贴、水针、中药雾化等操作项目掌握率也在50%以上,中药湿敷、中药灌肠2项目被50%以上的护士临床运用,其他项目运用较少。认为影响中医护理操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是: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不足122人(95.3%),护士人力不足119人(93.0%),医生不开遗嘱95人(74.2%),不能收费89人(69.5%),缺乏设施仪器84人(65.6%)等,详见表2。
3 讨论
3.1 中医护理知识与操作现状分析
3.1.1 护士对中医护理的认可度比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对生活起居、情志调护、饮食调护、既病防变、养生保健、中医护理操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积极性较高。这与中医护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病情,应用“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三因制宜”、及“预防为主”等原则进行护理,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以及中医护理操作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简便易行、直观安全、收费低廉、创伤小、见效快,极大地迎合了患者的需求,而深受患者喜爱和护士的肯定有关。
3.1.2 护士对中医护理掌握程度处于中等水平 调查结果表明护士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处于中等程度,这与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学基础较为薄弱有关,我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仅有5.5%的护士毕业于中医院校,或接受系统的西学中培训,绝大部分毕业于西医院校,加之中医院校教育也大多定位于中西医结合方向,中医护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临床实践存在诸多不足,导致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三基知识和临证能力较为薄弱,尤其是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书写的认知与掌握程度较低。
3.1.3 系统培训有利于中医护理临证能力提高 调查结果表明中高级职称人员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优于初级职称者,这与护理部制定并落实中医护理相关理论与技术培训计划,每年举办“中医护理三基培训”继续教育项目,组织中医护理科研和教学,培训并实施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等,提高了中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有关。而中医院校毕业生均为本可学历,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优于大中专学历者。
3.1.4 影响临床中医护理运用的因素 多大数中医护理操作项目被认同为适合护士开展,并且刮痧、穴位按摩、中药湿敷、中医灌肠、穴位敷贴、水针、中药雾化等操作项目掌握率在50%以上,但仅中药湿敷和中药灌肠2个项目被50%以上的护士临床运用,提示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的临床开展不如护士对其的掌握。主要原因是护士人力不足,医生不开医嘱,不能收费,缺乏实施等因素有关。目前护士严重缺编,忙于完成治疗性护理任务,而中医护理操作一般需护士持续在病人身旁操作20~30分钟,且绝大多数中医护理项目未列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影响医护人员实施中医护理操作的积极性,也影响医院对相关设施设备的投入。
3.2 建议
3.2.1 培养高级实用型中医护理临床、教学、科研人才
中医护理教育应该在坚持中医护理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层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西医护理教育增加中医护理基本知识与操作技术内容;中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可先在中医特色浓厚的病区进行中医护理模式病房试点,培养中医护理专业护士,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为全面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打下基础;尽早着手培养中医护理专业护士,建立中医护理专业护士认证制度,成立资格认证机构,举办规范、系统和实用性强的继续教育和专科护士培训项目,使中医西医护理知识与技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预防、康复、保健等领域的作用。
3.2.2 加强中医护理许研究与立法 目前中医护理的科研项目少、科研能让层次低,大多是对现有的护理方法或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的回顾性总结,缺乏深层次的、前瞻性的、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这与中医护理学科定位不清,缺乏科研意识、科研组织管理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等有关。虽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做了规定,但与针灸学、推拿学等存在诸多重叠、交叉,《护理条例》也未对中医护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因此,中医护理技术的范畴、界定、执行中医护理操作的从业资质等均需要中医护理工作者进行系统研究,相关主管部门制定配套的法规、规章和规范,用法律行使予以明确规定。要运用循证护理理论与方法,加大中医护理知识的宣传,尤其是中医护理在慢性病防治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中医护理学科地位和工作质量。
3.2.3 加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推广与运用 护理技术操作以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作为管理的目标,保证其有统一的质量和标准,从而对护理行为起到基础保障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评分标准进行科学研究;积极争取将中医护理操作项目列入诊疗项目和医疗收费项目中,促进中医护理事业健康、规范、科学、有序的发展,保护护士的合法权利,避免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祖国传统医药学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在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慢性病等方面所体现出独特优势。因此,应加强中医护理队伍建设、用循证护理原则确认临床护理疗效,积极开展中医护理培训,研究与推广,使中医护理技术更科学、安全和有效,促进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穆兰,陈学建,张诗文.加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1):45-46.
[2]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J].中华护理杂志,2012,69,(3):282-283.
[3]王俊杰,汪丽娟,边雪梅.中医护理技术优势与展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7):566-567.
1明确培养目标
解决护理专业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首先应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这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对中职护理教育,我们多年来一直严格执行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制订的三年制临床护理方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严格遵循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的劳动者。”[1]因此,我们将中职的教育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以使中职毕业生能在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基础护理工作。高职培养目标是面向医疗卫生保健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较强专业能力,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能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卫生保健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2实施专科段教学策略
2.1目标引领,深入调研,确立方向针对中高职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走访医院、医疗卫生单位及卫生主管部门,倾听管理者和护理专家的意见,加强与高职院校的沟通交流,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护理专业“3+2”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制订方向:着眼于知识拓展、技能提高,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提升学历的要求。
2.2比照“五年一贯制”教学计划设置“3+2”模式大专段各专业课教学内容及课时数我们将“3+2”模式大专段的教学计划与“五年一贯制”的教学计划进行详细比对,以明确3个问题:首先,开设的科目有哪些异同,其次,开设同一科目的学时数有哪些异同,再次,各科教学内容有哪些异同,最后归纳整理,确保“3+2”培养模式大专段所开课程包含国家关于“五年一贯制”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全部内容。在确保“3+2”模式大专段所开课程包含高职临床护理课全部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仔细研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增加了临床护理课的课时数,同时结合临床调研,增设了传染病护理学和肿瘤护理学,旨在满足学生对传染病和肿瘤疾病护理知识的需求。
2.3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开设社区护理课程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社区护士必须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经过全科综合培训,具有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胜任社区护士的工作。为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我们开设了社区护理课程,以使学生符合社区护理服务要求。
2.4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开设育婴师、养老护理员等课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育婴师的高工资和养老护理员的巨大需求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举办的相关培训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大专段教学中加入了育婴师、养老护理员课程,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育婴师和养老护理员职业鉴定考试,获取相应资格证书,为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
2.5加强院校合作,定单式培养护理人才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地的中医院发展迅速,中医护理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目前中医院的护理人员绝大多数是西医护理专业毕业的,不能很好地完成临床中医护理工作。为此,我们在大专段与中医院实行院校联合办学,开办中医护理特色班,聘请中医护理专家来校授课,定单式培养人才。
2.6开设专升本课程,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适当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2]由于学生入学时为初中毕业生,学习基础差,为此我们开设了专升本考试科目的课程,如政治、英语、医学综合等,为学生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基础。
3开发校本教材
确定了教学计划之后,我们在认真筛选教材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开发校本教材上。在全面掌握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基础知识与临床(一)》和《基础知识与临床(二)》,将医学基础知识与医学临床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而且使他们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延展;由于临床上大量新药的出现,书本所讲的药物临床已很少应用,为此我们在做了大量临床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了《临床用药与护理》,将临床用药与书本理论相结合,使学生理解透、掌握牢;针对临床开展的多项新技术,我们编写了《重症监护技术》;根据临床需求我们编写了《肿瘤护理学》等。校本教材的开发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4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方法
学生在中职阶段由于年龄小、心理不够成熟、文化基础较差、对护理专业比较陌生,因此中专段课程安排应以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教学主要任务,教师的授课手段也应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使学生通过中专段的学习架构起护理专业最基本的知识结构,掌握护士职业基本技能。而大专段学生经过8个月的临床实习,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临床问题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
5院校合作
为促进学生就业,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我们联合就业科,多次深入用人单位宣传,讲明学生的优势:既有中专、大专两个毕业证,又取得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同时,将用人单位的用工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顶岗实习单位。这种双向选择提高了双方的满意度,学生的工作热情高,学校和用人单位也易于管理。事实证明,“3+2”模式顶岗实习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许多单位纷纷以高额奖学金的形式吸引学生到自己单位实习、就业,许多单位都与学生签订了用工合同。
6体会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上海市闵行区全部10家营利性综合性医疗机构,共106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生61名,护理人员45名。
1.2 方法
自行设计的问卷分为护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5个科别。问卷内容涉及法律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3大类。法律知识为与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密切相关的最基本的卫生法律知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病历书写、健康教育、临床基础知识。调查当日,随机抽查当班医生和护士。医生问卷内容以历年医师资格考试题目为题库,由区卫生局临床方面的质控专家从中选择最基本、最常见的题目,课题组按照法律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各占1/3的比例组成问卷;护士问卷从闵行区2006年护士”三基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审核确定后组成问卷。
1.3 统计分析
当场核对试卷填写的完整性,根据标准答案打分。将每人的分值录入Excel软件,并进行相应的百分制转换,然后进行求和、平均分等计算。
2 结果
2.1 总体得分
我们将医护人员的基础知识、法律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合称为执业相关知识。调查结果显示,营利性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执业相关知识整体得分普遍较低,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很不理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4个专业的平均得分均低于60分,故判定为不及格。其中,妇科医生的平均得分最低,仅为51.88分。医生中,最低得分仅为25.00分(表1)。被调查的45名护理人员平均得分为60.98分,略好于医生,护理人员中,最低分得为32分,最高得分为84分。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执业相关知识得分分布情况,我们把得分情况按照好(>80分)、较好(70~79分)、一般(60~69分)、较差(50~59分)、差(<50分)分为5个层次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06名被调查的医护人员中,83%的得分集中在“一般、较差、差”3个层次,其中“较差”和“差”的比例占51%。结果还显示,执业相关知识的得分评价在“不同专业”中的分布情况也不相同,护理专业得分相对较好,得分高于70分的比例占31%。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医生的得分评价相对较差,得分高于70分的比例低于13%(表2)。
2.2 分类得分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各科医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我们对不同专业医生的分类知识得分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法律知识类,内科医生掌握相对最好,儿科最差。基础知识各科医生掌握情况整体较好,平均得分68.37分。专业知识外科医生掌握相对最好,内科最差。对于各科医生而言,基础知识掌握整体相对较好,专业知识次之,法律知识相对最差(表3)。
3 讨论
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卫生法律知识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是卫生技能和执业能力的基础。基本知识掌握不好,执业能力就不容乐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区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执业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很不理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4个专业的平均得分均低于60分,医生、护理人员的最低得分居然是25分和22分; 特别是妇科医生,3类知识的得分均低于其他科室的医生。69%的妇科医生知识得分集中在“较差”和“差”两挡。例如: 96%的护理人员不能正确回答如何护理留有长发的卧床女性患者;89%的护理人员不知道如何搬动劲椎骨折患者;100%的儿科医生不知道新生儿每日平均尿量;100%的妇科医生不知道过去病史应包括哪些项目;89%的内科医生不知道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频繁抽搐,应首先如何处置;79%的内科医生不知道丙类传染病包括的内容;100%的妇科医生不知道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 88%的妇科医生不知道产褥感染中,哪种细菌最易引起菌血症。
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要针对目前的情况,着力在3基本方面加强培训。完善医务人员内部考核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方面的考核。目前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的培训工作是一个弱项。相关研究结果显示:95%的被调查者认为无论医院管理人员还是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知识都掌握不足,非常希望得到专门的培训,但只有42%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医疗机构业已或可以联系到培训渠道,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无力解决培训问题。可见目前营利性医疗机构法律法规培训需求相当大,目前的培训现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急需重视这个问题。卫生部门、行业协会应进一步发挥“服务”作用。为有培训需求而无培训渠道的医疗机构牵线搭桥,让医疗机构的内部培训工作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引导和帮助医疗机构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提高医疗机构的执业能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卫生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3~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允许其继续执业,对考核不合格的注销注册并收回执业证书。我们认为,对于医务人员的考核工作目前已显得非常必要。从知识、技术、医德等几个方面对医务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减少落后医师,同时保护了优秀医师。同时记分制度已在医疗机构层面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医务人员层面也建立这样的制度,一定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自觉贯彻xx大有关医疗卫生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化职道德学习和修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做到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二、业务学习方面:
积极参加了医院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活动,尤其是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用辩证施治的理论指导日常各项护理工作。其次是参加了在职学历深造。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坚持自学,即将取得护理学本科学历。随时不忘提高自己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努力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能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为患者负责,让领导放心。对的工作高要求严标准。能千方百计为病人疾苦着想。能熟练掌握相关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认真热情对特每一位病患。
四、加强自身休养,提高自我情操:
尊重领导尊重上级,团结老同志,爱护新同志,工作态度明确,从不接受病患吃请,生活俭朴,培养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操。今后,我将加倍努力,一如既往地为病患着想,向医院负责,为蓝田中医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关键词:糖尿病 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2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86-02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现将我院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2例,纳入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42例患者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60-72岁,病程2~30年。其中病程>10年者20例,5例合并有高血压,6例合并有冠心病,4例合并有肾功不全,2例合并有脑血管栓塞。
1.2 诊断标准。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lc)t>6.5%,空腹血糖(FPG)I>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11 1 mmol/L。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严重听力和语言障碍、文盲及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护理工作者[1]。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定量数据均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每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之间治疗前、治疗后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的LSD法;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有效率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 护理方法
2.1 饮食、运动配合。糖尿病治疗中任何一种方法都离不开饮食、运动的配合,患者住院后,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及详细的健康教育包括病室、住院制度、医护人员的姓名、病情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等,讲解科学合理的饮食和适宜的运动疗法,应根据病情制定出具体的食谱及运动处方,并说服患者接受以上治疗及辅助治疗。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一点。护理人员要随时指导,同时给予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要有坚定的信心去战胜疾病。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将每天的热量按1/5、2/5、2/5分配至早、中、晚三餐中[2]。
2.2 药物指导。糖尿病治疗药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口服的降糖药,另一种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当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选择时,应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患者对胰岛素依赖过强,用药时就应该使用胰岛素注射的方式来治疗;如果患者对胰岛素的依赖性不强,而对药物治疗的依赖性强时,就选择降糖药物来进行病情的治疗[3]。
2.3 血糖监测。培训前医院对新人院的病人不进行随机血糖的测试,绝大多数护士未接触过血糖仪,对血糖仪的使用及有关糖尿病知识、监测、护理这些方面是空白的。通过讲授培训,全体护理人员的糖尿病护理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明显提高,了解血糖监测重要性,血糖监测时间,调整次数,结果分析等。同时掌握血糖仪的使用及保养、血糖仪的校对、血糖试纸的校对,并掌握血糖监测方法及空腹、餐后血糖监测时间和正常值,以及低血糖的血糖值和低血糖的处理方法。对新人院危重病人意识到随机血糖测试,随时发现血糖高的病人,为治疗、抢救病人提供依据[4]。
2.4 心理护理。糖尿病是种慢性病,并且是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控制,所以糖尿病的病程是很长的,这就使得患者出现一些抑郁、焦虑和紧张的心理障碍,这样的心理状态,会给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并且会是患者的意志消沉,无法坚持治疗。因此社区护理应该对自己社区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护理,并且根据对糖尿病患者的爱好进行开展一些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娱乐项目,如:门球、太极拳、气功等,适当的培养糖尿病患者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书法、绘画等这些能平复患者焦躁的情绪,恢复愉悦的心情,从而更好的形成一种心理护理[5]。
3 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目前我国的常见、多发疾病,影响其治疗的因素很多。患者情绪、疾病防治知识的掌握、饮食控制、运动等行为习惯、日常用药剂量是控制病人血糖的关键。因此对糖尿病人的护理要特别细心和耐心。护理工作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注意随时调整患者的食谱、餐量与餐数。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类型患者的不同需求[6]。
我院予以患者护理干预,通过控制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状态等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对患者血糖起到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诱发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对提高治疗效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7]。
参考文献
[1] 李淑红.老年2型糖尿病45例中医护理体会.河北中医.2013.35.10:1574
[2] 唐春燕.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健康宣教及护理.吉林医学.2013.34.27:5760
[3] 张淑秀.社区糖尿病预防及护理方法.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7:94
[4] 杨秀珠.基层卫生院糖尿病治疗护理对策.中国农村卫生.2013.08.08:303
[5] 胡素清.糖尿病社区护理分析与探讨.中国农村卫生.2013.03.03:183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治疗,妇产科疾病,方法
一、导言
农村妇女幼卫生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卫生院妇产科的业务水平。总所周知,乡镇卫生院的治疗水平同城市大医院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一些乡镇卫生院缺少重要的技术骨干。医护人员一方面对专业的基本知识不扎实,甚至不知道,另一方面专业知识老化,不能得到更新和提高。例如,一些妇儿医生对APgar不知道怎样评分。另外,一些乡镇卫生院还缺乏妇科疾病的有效治疗工具,没能很好帮助妇女解决病痛问题。例如,某些乡镇卫生院的门诊和病房均只有一个妇科检查台,妇检、妇科治疗、计划生育手术和分娩共用一台。这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乡镇医院妇产科治疗水平的提高,给乡镇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将依据乡镇卫生院的治疗特点,具体探究其如何更好解决妇产科常见的疾病。
二、妇产科常见疾病
目前,妇产科常见的疾病包括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妇科恶性肿瘤以及产前抑郁。剖腹产手术术后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切口脂肪易出现液化现象,脂肪液化后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手术切口部位的敷料变黄,并且有液体渗出。手术切口的脂肪出现液化现象不仅会导致切口愈合缓慢,还会影响皮下组织的恢复。切口脂肪液化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的切口部位皮肤下陷,并凝结出淡黄色脂滴。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则是指在患者术后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下,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控制方法均无效的症状。这种大量出血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会危及患者的健康,还会诱发各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妇产科疾病,严重危害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近些年来的统计结果表明,该疾病的发病率在乡镇地区存在上升趋势。但是,一些乡镇医院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并没有办法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一些患者在经受了长期的化疗和放疗后,整体健康水平明显下降,生存质量严重降低。产前抑郁症也是常见的妇产科疾病。患有产前抑郁的人群,不仅自身会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不适,还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为此,如何帮助妇女消除产前抑郁应该得到相关的学者的重视与关注。
三、乡镇卫生院治疗措施
(一)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
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对切口渗液现象,首先要检查手术切口是否存在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感染源的入侵,然后对液化的切口部位进行挤压。如果治疗后,切口仍然持续产生黄色渗液,医生就应该及时的拆除该切口处的缝线,并用浓度为9%的生理盐水对切口部位进行彻底冲洗,再加压包扎,同时辅以消炎类抗生素进行口服。如果患者的切口渗液量较大,医生则应该每日对切口进行换药清洁。
(二)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治疗
治疗治疗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要明确治疗标准。由于乡镇卫生院缺乏精确的医学测量仪器,更需要根据治疗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一般情况下判断难治性大出血的标准是,患者在术后有>1500 mL的出血量,或者出血量>1000 mL。这种大量出血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会危及患者的健康,还会诱发各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在这一情况下,医生应该对患者给予极大的关注,并开展有效的治疗措施。动脉结扎止血法是当前乡镇卫生院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医生通过结扎降低患者的动脉内压,能够减缓患者体内的血流速度,以达到使血流速度小于血栓形成速度的目的,从而实现血栓止血。
(三)妇科恶性肿瘤治疗
乡镇医院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缺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高新仪器等有效工具。医生可以考虑采用中医联合疗法,减少对医疗机器的依赖。中医联合疗法,可以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主要由生脉散和十全大补汤组成,其中生脉散的成分主要有人参、麦冬、五味子,十全大补汤的成分为人参、肉桂、川芍、地黄、获等、白术、干草、黄茂、当归以及白芍。采用该种中医联合疗法治疗能够降低缺乏先进医学设备的不足,能够保证患者生命质量,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四)产前抑郁治疗
产前抑郁同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胎儿的健康息息相关,却常为乡镇医院所忽视。为此,乡镇医院可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帮助患者解决产前抑郁。医疗工作者应该认真地研究分析导致女性在妊娠期出现抑郁情况的原因,并结合临床实践摸索其病情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防治措施。同时,医疗工作者还要结合目前掌握的医疗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可能发病的人群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纠正病人对于分娩以及各种分娩方式的不正确认识,避免妊娠期妇女在一些不正确的无医学依据的猜测和臆想中产生悲观消极情绪。
(五)妇科疾病患者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乡镇卫生院也应该重视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以便于巩固治疗的成果。第一,卫生院要强化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乡镇卫生院应定期组织妇产科护理人员接受法制教育,培养护理人员了解如何利用法律手段维护病人与护理人员各自的合法权益。第二,卫生院要加强素质教育,增强业务学习。乡镇卫生院应定期举行妇产科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培训,通过培训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其工作责任心。第三,加强医护人员业务水平的培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护工作者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需要妇产科工作者拥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对待突发事件能够妥善解决。卫生院应该针对不同岗位上的医护人员,结合他们的工作职能,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应用专题讲座,技术研究,心理辅导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素婷. 浅谈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与防治[J].中国卫生产业,2012,6:188.
[2] 潘占云. 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研究[J]. 医学信息,2011,8:37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11-0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2012年收治32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187例,女135例;本组年龄最大78岁,最小12岁,平均年龄(40.85±6.12)岁;平均住院天数14天。
1.2 治疗方法。
1.2.1 过伸牵引屈腿按摩。治疗之前让患者俯卧于较硬的板床上,上肢拉住推拿床的床枋并保持举手式状态。一旁的护理人员将双臂固定于患者双腋下,医者将介质药酒(由归尾、乳香、没药、血蝎、马钱子、广木香、生地、桂枝、川乌、草乌以及冰片组成,每剂用50度15kg白酒浸泡2d后使用)置于掌心内靠近患者脊柱自上而下缓慢推拿30-50次,随着次数增加而用力,逐渐松弛脊柱肌肉,再用手感觉和检查患部,接着让一旁的护理人员双手握住患者的足胫,医者喊出“1-2-3”后开始逐步施力进行牵引,若检查有严重的椎体病变,则需加大推按的力度。针对腰椎间盘后突患者,通常牵引一次即可复位;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慢性与陈旧者,经过牵引推按之后,将突出部位按住,命患者后屈双腿,慢慢屈腿让足跟逐渐贴近臀部,如此屈伸反复30-50次可将突出的腰椎间盘复位;针对腰椎间盘为侧突出者,医者在牵引的过程中再在突出的方向将介质酒精用大拇指或者是掌肌对其进行反复的推拿直到椎体得到矫正之后再后屈双腿;腰椎间盘前突者经牵引之后,让患者仰卧,护理人员帮助其双腿屈伸至腹部,同时医者也可以按住患者的双膝将双腿进行屈伸至腹部,反复30-50次。患者在经过牵引推按屈腿之后,根据脊椎生理弧线的深浅加用垫子来固定腰部(注:可突出或是胸椎不能加用垫子),让患者仰卧于硬板上,依照上面的推拿方法连续推拿5-7d,每天1次,15min/d。若患者发生合并骨质增生症,牵引屈腿推拿20d左右,结合电离子导入法将介质酒精导入患部,如果患者为多椎突出者,每次最好复位1-2个腰椎。若患者胃坐骨神经疼痛,经推拿之后在患部导入介质酒精顺着双侧的坐骨神经线进行推拿至足外踝申脉穴,同时再用大拇指或中指用力按压承扶、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悬钟、申脉等各个穴位。
1.2.2 口服中药。服用中药:黄芪、金毛狗脊、扣子七、当归、红花、杜仲、牛膝、续断、僵蚕、全虫等,再根据患者具体的发病情况辨证加减。用水煎服,3次/d,4d一疗程,平均服用2个疗程以上。
1.3 综合护理。
1.3.1 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病症让患者产生一种焦虑的心态,疼痛感让患者坐立不安,甚至还有一些患者担心出现瘫痪等不良后果。医护人员应耐心讲解该病的基本知识以及治疗原理,同时将治疗成功的病例详细介绍给患者,且将坚持体育锻炼以及腰背肌肉锻炼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逐渐消除患者内心的不安和焦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康复训练等。
1.3.2 护理。患者在接受牵引之前,医护人员叮嘱患者练习并习惯平卧与硬板床上1-3d,保持腰椎脊柱在熟睡时平直,让脊柱关节和有关软组织逐渐松弛,接受牵引之前禁止患者侧卧位睡觉。牵引复位之后,患者要平卧于硬板床上,患者卧床8h可给予翻身,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翻身。总之,要坚持平卧硬板床,以仰卧位为主,少站少走,不能弯腰,多休息。
1.3.3 用药指导。口服药物需在饭后半小时温服,服药期间禁忌饮酒、生冷刺激性食物。
1.3.4 一般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加强病房巡视,尤其要注意患者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有无出现二便失禁等异常现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转达医生并处理。禁止在过饱或过饿时牵引,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牵引,牵引中要保护患者的皮肤以及骨突部位,待结束之后需要配合使用腰围[3]。
1.3.5 健康教育。饮食以易消化、丰富的营养(微量元素、胶原蛋白)、清淡食物,切记进食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患者在出院之后注意日常起居,保持休息时间,床板最好是坐起来脚刚好放地上为最佳,这样降低了椎间盘的承受压力,有助于被损伤纤维的修复。适当下床走动,避免做弯腰、扭腰动作,注意对腰部保暖,加强锻炼。
2 结果
本组322例患者在进行推拿之前均由X线或者是CT检查确诊。出院一年以后再入院复查,315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7.83%。
3 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患者长期慢性劳损造成,主要是损伤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4]。该病也是骨科常见和多发病之一。通过过伸牵引屈腿按摩治疗,大大的提高了复原率,同时还容易被患者接受,该疗法无创伤、费用低、疗效甚佳,目前是临床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最常用方法之一。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前后,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大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不安心理,而且还缩短康复的时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安俊梅.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复位的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9):969
[2] 孔令香,相静,安静.三维快速牵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