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15:23
导语:在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现代林业生态文明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128-01
现代林业从某种意义上更侧重于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功能,特别是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作为城市的“肺”,现代林业肩负着重要使命。那么,什么是现代林业?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现代林业又该如何向生态文明方向发展呢?
一、什么是现代林业
现代林业主要是指,在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把生态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其目标为综合发挥森林的作用与价值,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林业保护与培育,把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优化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撑,现代林业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绿色环保、生态环境的需求,把 “和谐林业”作为追求目标。森林生态系统是现代林业管理的对象。林业是一项公益事业,其作用巨大,它既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同时还具有文化功能,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林业资源本身还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摆在突出的位置,而发展林业恰好是实施这一战略的最好方式之一,因此,其地位十分的重要;提倡绿色农业、提倡生态环境的优化,也少不了林业的参与;在国家大力发展西部过程,林业的发展更是举足轻重。现代林业,从建设与发展角度看,有其自身的基本属性与内在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以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实现了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转变,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三逐渐过渡到在沟健三系统生态建设,促进三大功能,发挥效率高三,与森林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二、什么是生态文明
笔者所指的生态文明主要是指,在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改造过程中,还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恰如春天里的蚊苍,如果人类能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努力避免克服那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那么,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得到优化,而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精神生态环境的总和,系统实现。总之,生态文明其主旨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人与人的和谐共生,达到和谐发展、良性发展的目的。事实上,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理性思维之下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过程中带来了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威胁到了人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了理性的反思,工业文明在带给人物质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恶化,人类在追求物质的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应该追求精神文明的高水平,也就是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它扬弃自然征服自然的人为破坏,主宰自然的概念和作用,主张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强调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珍惜爱护,主张生态环境的优化,倡导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林业
1.林业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巨大
从生态林业角度所生产的产品、 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这是生态林业的主要任务,林业工作者要肩负起这样的使命,其中,要加强对主体的林业生态建设的强化、 要尽可能多的植树造林、 要做好湿地保护等工作,使它们发挥改善环境的作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事业的重大使命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改善沙漠生态系统。在全世界,生态问题一直很严重,诸如森林遭到乱砍乱伐、湿地面积锐减、耕地城市化、沙尘暴、雾霾等生态问题层出不穷。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林业资源的短缺。林业生态建设必须承担责任不只,但也先驱发展的生态文化,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生态成就和物质上的成功,但也尽可能地创造丰富的生态和文化成就,和谐的价值,并努力打造生态文化繁荣、 通信系统之间人与自然观的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2.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照重要角色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新时期的价值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发展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更要加大生态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生态林业的的先锋。我们都知道,林业资源如果从生态角度看,其更加鲜明的体现为公用事业性与基础产业性,为了达到建设生态林业的目标,应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大张旗鼓的搞好生态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生态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生态道德素质;第二,进一步推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步伐,在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上下功夫,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天然林的保护上、 放在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上以及加大防止荒漠化整治力度等方面;第三,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使之产业化。
3.加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林业建设,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林业建设。在现代林业建设的全过程,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也从基本国情,推进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四、努力构建林业的三大体系
1.构建生态体系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开发,重点对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森林为主体,结合森林和草原生态安全系统来满足社会的巨大生态产品的需求。
2.构建林业产业体系
在搞好第一产业的同时做好第二产业,做强做大第三产业,林业资源要开发新的生态增长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3.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效改善生态和文化基础设施,在代表森林,森林公园等地点构建一个适当的规模,独特的生态文化博物馆、文化中心、科技博物馆,博物馆标本,命名的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旅游扶贫 联动开发 对策
云南省127个县(区)、市中,有51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8%,云南少数民族有600多万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和睦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如何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开发扶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将资源与市场条件较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在云南范围内建设生态文明的东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迅速消除贫困,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旅游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旅游提供机遇,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反哺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支持。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创建生态文明为载体,以旅游扶贫为手段,将优美的自然环境、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导入少数民族地区,使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严格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不仅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还要通过旅游开发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旅游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的必要性
(一)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长期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区位、交通和信息等条件的限制处于相对落后和封闭的状态,传统的民族文化较少发生变异,原生人文生态系统也正因此而得到较完整的保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各民族生存环境的差异,形成了种类繁多、绚丽纷呈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它们包括房屋建筑、服饰文化、生产生活习俗、饮食文化、歌舞文化、节日文化等。这些极其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异的消费心理需求,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此外,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地域差异性,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其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和类型多样,形成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这种状态下,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对其进行挖掘,对促进民族旅游业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为旅游扶贫奠定了开发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以生态农业为主导,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做到保护自然、保护居住地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这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或提供了可能。
生态文明建设提倡保护人居环境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道路条件的改善、村庄的绿化美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实质上是民族村寨环境的全面改善和升级。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设施的建设基本构成了旅游需求中“吃、住、行、游、购、娱”的六大基本要素,为开展旅游奠定了基础。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可为拥有丰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但缺乏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少数民族村寨创造旅游开发条件。
(三)联动开发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相结合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又会反过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1.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业的措施:(1)将生态文明作为旅游区有机组成部分进行规划设计,树立区(旅游区)村(新农村)共进的理念,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吸纳村民参与管理,充分反映村民意愿,培育民主管理理念;(3)提供社区参与旅游服务的多种渠道,加强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培训,切实推进村民增收致富;(4)根据旅游发展要求,通过培训、宣传等途径提高村民的服务意识、专业服务技能与文化素质; (5)将现代农业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进行旅游开发和利用;(6)引入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旅游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做法:(1)少数民族地区的规划必须与旅游规划相协调; (2)基础设施建设符合旅游业要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3)民居改造传承地方精神、体现地方特色;(3)村落整治中保护自然风光与人文遗产,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与环境; (4)产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展能够与旅游业相互耦合的环境友好型产业; (5)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可能对社会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保护纯朴的乡风民俗与珍贵的非物质遗产。
三、联动开发对策建议
(一)政府扶持、规划先行
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一定要进行系统调查,科学规划,合理设计,选择良好的发展模式,依靠资源、依靠市场进行旅游开发,真正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大思路大手笔,只有政府才能做大做全旅游文章,也只有政府能有宏观的战略眼光和魄力,对本地区以及相关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总体长远规划和合理开发。循序渐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建设,在生态文明的规划与建设中,不仅要完成和完善村级道路、供水、通电的规划与建设,环境美化和卫生达标建设等公共资源,还要增加旅游休闲功能,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和增加旅游项目建设。
(二)保护环境、找准特色
以往,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竭泽而渔,毁林而猎”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将环保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使许多原本环境优美的乡村环境恶化,污染加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旅游扶贫开发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对各种旅游资源务必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中强化保护,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加强管理,反对任何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在实施旅游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时,一定要强调创新,走自己的路,开发突出乡村个性与特色的旅游产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文化内涵是可以永续利用的旅游资源。人无我有、独一无二的就可能是旅游资源。美丽的、独特的景观和特有的民俗风情都是地方特色。可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吃的方面,当地百姓的家常便饭;住的方面,室内装饰整洁又有当地风格;行的方面,传统的交通工具,如马车、木筏、溜索、藤桥、索桥;游的方面,各种手工作坊、民居;购的方面,土特产、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娱的方面,农事活动、节日活动、民族体育活动、民族歌舞、婚丧、宗教活动等。
(三)创新机制、有效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就是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把农村潜在资源转化成实用资源的过程。因而也可将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时要更新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在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家园的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在突出旅游业地位的同时,要注意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旅则旅”,通过联动开发带动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培育依托农业的相关产业发展,如手工制作、农产品深加工等,尽量延长农业产品的销售链;通过本地的少数民族特色展演节目增加旅游的娱乐性等等。
(四)政府搭台、群众唱戏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引导、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主要是做好规划、服务工作,投资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在财政补贴、建设资金、银行信贷、税收、企业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优惠,引导和吸引投资资金与社会资金投向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群众既是旅游扶贫的对象,又是参与旅游业的生力军。
社区群众参与,既可增强地方特有的文化气氛,提高资源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让社区群众真正从旅游中受益,实现旅游扶贫的功能,又能使自觉保护具有强大的动力。因而政府招商引资时,应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作价,以股份的形式参与控股,使政府在保护资源和群众的利益以及规划发展中有一定的控制权。资源是大家的,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应拥有一定的资源股份,这样不仅体现了其利益,更有利于群众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五)注重科技、追踪培训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与增加科研投入,系统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贫血”和“返贫”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重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出现的盲目开发、知识贫乏、资金筹措困难、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受到威胁、以及缺乏良好的可实施的旅游参与项目等现实问题,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造血”功能。加强对群众旅游脱贫致富教育,积极动员当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引导他们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旅游经营,兴办农家乐,加工出售各地土特产品和少数民族工艺品。要加强当地群众的旅游培训,就地取材。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的人力资源,积极引导,做好示范。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本地人才脱颖而出。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可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丰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内容,强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内涵。两者最终目标是统一的,两者联动开发都是为了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兰庆环.大力发展沼气,建设生态文明[J].广西林业.2003(6):55~58
关键词: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生态文明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015-03
1生态文明研究历程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1],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2]。20世纪中后期,人们已经开始用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用生态史观研究人类文明史的是日本学者梅棹忠夫,1957年他以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文明史的规律,发表了《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1967年出版的《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中提出的生态史观,重视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对文明史进程的重要作用[3]。
1991年刘宗超、刘粤生在《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中提出要确立“全球生态意识和全球生态文明观”[4],199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殖基础》正式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开启了中国系统研究生态文明理论的先河;1997年《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首次提出“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先进的社会文明形态”[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重要治国理念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现状和问题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以校园为载体,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个基本维度,使生态文明融入其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校园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校园建设和日常教育管理中,从美化环境、绿色环保、和谐自然各个方面出发,不断强化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贵阳市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示范带头作用,贵阳学院作为贵阳市唯一的本科高校,拥有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肩负着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因而贵阳学院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贵阳学院位于贵阳东出口,与图云关国家级森林公园毗邻,贵阳学院的用地版图为平面蝴蝶形状,中长期规划面积1200亩,现实际使用面积810亩,规划建设以“园式林、生态型、数字化”为基本范式,拥有博信楼、博雅楼、博远楼、博艺楼、博新楼、博技楼、博达楼、九思楼、逸夫楼、咏籁楼、荟素楼、图书馆、田径场、行健馆、阳明文化广场、学生公寓楼群以及鱼梁桥等建筑单体,建筑单体色泽一致,风格雅致,特征鲜明,品质精良,在绿化、净化、美化和文明化建设上达到较高水准,是贵州省“优美校园”。贵阳学院在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创建上与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相适应,全面践行永续发展理念,确立了“办绿色大学、建生态家园”的环境治校方略,精心打造出“馨园”、“梨园”、“桃园”、“竹园”、“桂园”、“生态园”,以及“峡谷飞桥”等“七园七景”。生态校园一年常绿,四季有花,景致如画,是贵州省“绿色大学”[6]。在优美校园和绿色大学的建设过程中,贵阳学院秉承“办绿色大学、建生态家园”的环境治校方略,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建设中都开展了多方位的工作,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设计了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和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更好地分析和总结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中值得借鉴的方法。
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调查问卷共20题,每题可选择一个答案,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理解和认识。主要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随机抽取了星期一下午在贵阳学院第三教学楼二楼上课的班级共10个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涵盖了2011级、2012级、2013级三个年级学生(2010级学生均外出实习),共发放10个班级,每个班级30份。发放班级及收回份数为:2011级应用化学专业收回30份,2011级园林专业收回30份,2011级国际贸易专业收回30份,2012级生物工程专业收回30份,2012级园林专业收回30份,2012级旅游英语专业收回30份,2012级美术专业收回30份(有10份没有填写),2013级城乡规划专业收回30份,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收回30份,2013级制药工程专业收回30份(其中有的问卷有的同学仅仅填写一面,故统计实际数量与预计数量有一定偏差,见表1)。
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调查问卷”的20个题目中,1~14题的内容为生态文明具体行为体现,15~20题内容为生态文明观念内涵。在1~14题中,按照行为主体来分可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两类。其中1、2、4、5、6、7、8、9、10、11、12、13为个体行为,其主要表现同学们个人对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主观意见及行为;3、14为群体行为,其主要体现大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看法、意见。按照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是否分离来分,其中1、3、4、14题是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相分离的题型;2、5、6、7、8、9、10、11、12、13题是行为主题和责任主体同为一体的题型。15~20题中,16题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内涵理念的认识,15、17、18、19、20题则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认识。
从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分离的1、3、4、14题调查情况看,行为主题和责任主体相分离时,责任意识相对淡泊,缺乏主动担当的勇气的决心。如第一题:当你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你会如何做?其中选择A的占36%选B的占31%选C的占33%,A、B、C大约各占1/3,这说明在大学生中还有在看到周边环境建设遭破坏时漠不关心的现象。如第四题:你对学生在学校践踏草坪的看法是?其中选择A的占22%选B的占63%选C的占15%,从B选项所占的百分比为63%,这说明了学生还缺乏担当的意识和勇气。当然,从其他题目,如14题:你们寝室打扫卫生的情况如何?其中选择A的占62%,选B的占31%,选C的占7%,从这些数据可以说明当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学生还是比较关注的,但还缺乏把生态文明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和目标去努力践行的决心。
从环境问题与个人经济关系来看,与个人经济关联性大的问题,学生关注度相对较高,如第7题、第10题、第12题、第13题,说明在个人环境行为方面,适当地采取一些措施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处罚或奖励,如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恰当地给予一定奖励,对排污的收取一定费用,以此促进环境方面好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
从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和内涵的理解上,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理解都比较正确,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是紧密的,绝大部分大学生愿意深入地学习和传播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地参与相关工作。
3对策与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的考察分析来看,贵阳学院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比较好,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所做的工作还是有所体现,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有校级领导分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决策和指导作用。同时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2)学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牵头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由贵阳学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牵头完成,后勤管理处、基建处、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等行政教学部门协同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3)学校要求教师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研活动,有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及学术方面的专题研究课题并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
(4)除了学校行政教学部门教师参与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外,贵阳学院还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具体情况,组建不同的宣传和推崇生态文明理念的社团,组织落实建设工作。如贵阳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等成立了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普及与促进协会、贵阳学院环境协会等社团,围绕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环保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在学校和社会开展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带动了一批学生踊跃地参与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活动中来。
(5)让生态文明课程进课堂,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贵阳学院的生态文明相关课程不仅是在相关专业开设,而且也作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在所有专业中开设,如开设“环境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类校级公共选修课程。由贵阳学院组织编写的《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教程》经过两次改版后更加符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该课程也在全校所有专业中开设,使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和实施路径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奠定了知识基础。
(6)在全校范围内,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开展相关活动,推进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学校积极倡导开展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相关活动,如开展“我为校园添一点绿”,“关爱一小家、幸福一大家”签字活动,环保展示活动,绿化校园活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主题活动;制作宣传栏等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的绿化进行保护和充分利用,同时扩充新的绿化地带,并对校园内的130余种植物进行了命名挂牌,增进大家对校园植物的认识了解和热爱。
(7)在学校规划建设中,尽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氛围,激发学生建设校园生态文明的激情。在校园规划建设中,一方面,注重校园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努力营造一个绿色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着重体现了校园人文生态素养的展现,如校园的路标指示、教学楼的命名、学校的徽标等都应尽量展现生态和谐的理念。
(8)在校园资源利用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要遵循节约和再利用的原则,尽量减少由于资源浪费而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针对食堂浪费现象,通过“光盘行动”等活动减少浪费;教室灯光、路灯等设置了智能装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用电量。
(9)制定了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节能减排等相关制度并由学校相关部门监督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4结语
总之,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不断地强化生态文明意识,以创建环境优美、文明和谐、资源节约的校园为目标,以生态文明校园为辐射源,在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潘岳.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J].中国国情国力,2006(10):20~22.
[2]刘思华.论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关系[J].经济师,2011(1):6~9.
[3]杨宁一,郑丽平.评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J].史学月刊,2005(8):92~94.
[4]刘宗超,刘粤生.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J].自然杂志,1991(6):413~416.
1.1资源环境审计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使得政府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主要责任。目前,政府一般靠命令(如市场准入、产品标准等)和市场化工具(如排放权交易、补贴、税收等)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命令带有行政色彩,易出现寻租腐败,市场化工具需要良好的市场制度环境[3]。审计作为一种信息工具,在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陈尘肇[4]、郑石桥[5]等研究了国家审计的建设及实现路径。宫军[6]研究表明,审计机关在国土空间开发、节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20世纪70年代起,很多国家审计机关转向绩效审计并开始关注资源环境绩效,1992年世界审计组织(INTOSAI)成立环境审计委员会(WGEA),2004年以来,WGEA先后了水、生物多样性、废物管理、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渔业资源、可持续能源、气候变化应对、土地的使用和管理审计等9个审计指南。1998年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成立后,全国范围内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增多,仅“十一五”期间就安排了26个资源环境审计(调查)项目[7]。《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将资源环境审计作为六大重要审计类型之一予以强化。2009年我国审计署的《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逐步将审计范围从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扩展到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2011年刘家义审计长对审计的定位由“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发展到“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拓宽了资源环境审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审计的实践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并不多;在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研究和课题招标方面,现有研究突出了美学、法学、哲学视角,忽视了审计工具视角。
1.2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揭示相关风险,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实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类活动、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人类活动为起点,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首先,人类活动可能耗费资源,破坏生态系统,污染环境;其次,资源趋紧、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带来生态危机,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和安全,损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带来一系列风险如图2所示。首先,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大自然原有的面貌和运行规律,对其中的各个要素都带来了影响,影响最广泛、最直接的便是土地、空气和水。这三个方面的威胁形成环境风险。其次,环境问题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人类不当行为发生的同时,人类自己也成为受害者,几乎每一类环境风险都直接或间接威胁着公众健康,形成健康风险。另外,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风险、健康风险以及资源滥采乱伐和不当利用还会导致经济社会文化风险。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不断地解决人类活动带来的上述问题及相关风险,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生态平衡,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人居环境。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8]。国家安全包括财政安全、金融安全、权力运行安全、信息安全、民生安全、国有资产安全和资源环境生态安全。“有风则险,无风则安”,维护资源环境生态安全,首先要揭示风险,其次是管理风险。维护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生态文明。因此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风险一方面来自外部环境的非人为因素,另一方面来自利益相关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国家审计可以鉴证机会主义行为[5],揭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相关风险,促进制度建设和政策执行,保障生态平衡,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2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制
2.1揭示机制揭示机制要求审计人员能够发现和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揭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政策执行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等问题,能否揭示这些问题和风险与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有关。高超的业务能力能提高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的概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保证审计人员客观地报告审计结果。如果发现了问题不报告或不能客观地报告,是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审计准则的先进程度有关,先进的审计准则蕴含的审计模式能够提高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揭示机制主要来源于审计机关的检查权、调查取证权和结果公布权。因此,发挥揭示机制要求审计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为保证揭示机制的实现,审计机关应该建立科学的资源环境相关人才培训和引进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立先进的资源环境审计相关准则或指南。
2.2威慑机制威慑机制要求审计机关能够使得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有足够的敬畏,这种敬畏除来源于审计机关的权威信任外,还来源于审计法授予审计机关的账户查询权、违规行为制止权、违规资料资产的封存权、处理处罚权、暂停拨付使用权、建议纠正权、提请协助权等,威慑机制会带来被审计对象成本的提升,能够达到查处一个、震慑一片、“免疫”一方的目的。国家审计是高层次的监督,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审计机关具有行政执法权,可以对被审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直接作出处理处罚决定,也可以建议主管部门、监察部门给予被审计单位处理处罚或者对相关直接责任人进行处分,相关部门应将处理处罚决定、建议执行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这些规定提高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强化了审计威慑机制。通过审计威慑机制可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的执行,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降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寻租动机。
2.3预警机制预警机制要求审计机关能及时准确地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切断风险源。一般来说,预警机制由审计方式决定[5]。能较好实现预警作用的审计方式有三种:一是跟踪审计,二是持续审计,三是专项审计调查。跟踪审计是指对审计事项运行全过程分阶段、有重点的持续性、过程性审计。与非跟踪审计相比,跟踪审计强调过程性、时效性和预防性,能够切实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跟踪审计应重点关注资源环境政策跟踪审计、重大环境治理项目跟踪审计。持续审计通过实时在线审计实现动态跟踪,具有审计过程的连续性、审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审计程序的自动化等特征,可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及时跟踪,从而为预警机制奠定基础。专项审计调查是开展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方式,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屡审屡犯的问题,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开展跨部门、跨行业的专项审计调查,提出体制、机制性建议。
2.4抵御机制抵御机制要求审计人员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结合资源环境治理提出针对性建议,以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度发生,完善治理机制,“强身壮体”,增加其抵御“病毒”的能力,最终实现善治[5]。审计建议及其实施是抵御机制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一是审计建议,也就是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提出高质量的审计建议;二是审计建议实现机制,也就是委托人人和审计方如何联动以采纳和实施审计建议(例如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后续审计制度,也就是在审计建议提出之后,审计方自己要验证审计建议是如何被实施的。上述三个方面的制度安排是密切相关的,没有高质量的审计建议,找不出生态治理机制的缺陷,当然无法改进治理机制,进而也就无法抑制问题再度发生。另外,按照审计法的规定,政府应当将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也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抵御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很多旧的制度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提供制度建设和相关改革(如资源税改革)需要的信息,避免制度建设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另一方面,待新的制度建设完成后,开展资源环境政策制度执行审计,可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3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路径
结合INTOSAI环境审计小组的环境审计相关指南,我们认为,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开展资源管理审计、环境治理审计、生态系统审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3.1资源管理审计
资源管理审计的目标是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缓解资源趋紧状况;终极目标是帮助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展资源管理审计应借鉴“循环经济”的理念。资源管理审计具体包括矿产资源审计、国土资源审计、渔业资源审计、林业资源审计、能源审计等领域。重点关注乱采(挖)滥伐、无序开发及侵占、围垦河湖等导致资源损失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以及非法出让、转让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还需关注: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的结合情况;清洁生产的推行情况;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情况;“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关注节能、节水、节电等应用工程项目的专项投入、专项收费,揭示和制止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规范专项收费征缴、管理和使用情况等。
3.1.1矿产资源审计矿产资源的采掘一般包括勘探、开发、采掘、加工、关闭和复垦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影响环境和生态系统,同时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影响。矿产资源审计的目标是帮助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审计主要关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协议法规和政策的遵守情况及其效果、相关部门的管理绩效是否可计量、职责权限是否明晰。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看,不同环节审计的关注点也不同:资源开采环节,应重点关注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效率;资源消耗环节,应重点关注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产生环节应重点关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资源的社会消费环节应关注绿色消费情况。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还应关注资源产权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完善情况,资源税改革情况等。
3.1.2国土资源审计国土资源审计具体包括土地资源审计和海洋资源审计,其中海洋资源审计具体表现为渔业资源审计。土地资源审计的目的是帮助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和可持续经营。土地资源审计应重点关注土地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土地管理的职责履行情况、土地整治情况、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整治相关资金管理情况。其中土地政策重点关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保障性住房和产业性供地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等,土地管理职责应围绕土地的征收、储备、供应、使用等管理职责;土地整治情况应关注项目的立项、建设资金使用管理、耕地补充的数量和质量等;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整治相关资金管理情况应关注土地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等。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国土资源审计还需[6]:审查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的执行情况,重点关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荒滩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机制的运行效果,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进度;关注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推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3.1.3渔业资源审计渔业资源审计的目的是促进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捕捞。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渔业工程项目中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如资金是否违规?是否得到了恰当的管理?是否能满足渔业管理要求?协定、法律的遵循,如政府部门是否遵循了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相关法规公约是否存在冲突?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遵循?相关政策执行效果,如政策是否能应对渔业的主要威胁?相关政策目标和措施是否清晰明确?执行效果如何衡量?政府处理渔业威胁的绩效,如是否设定了绩效目标?绩效结果是否可靠?管理和监督渔业的制度是否完善和有效?数据和信息能否公开透明?渔业的研究与监督包括关于渔业保护的公众教育,如是否划拨了专项教育资金?使用效果如何?向其他机构和公众的报告,如报告需求是否满足?是否准确并经过第三方确认等等[9]。
3.1.4林业资源审计林业资源审计的目标是促进森林保护、环境改善和实现生物多样性。审计人员应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相关法规是否有效地促进森林保护活动的开展?是否存在妨碍森林保护活动的风险因素?森林保护活动是否产生了预期效果?是否存在土地重叠覆盖和林地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林业部门开展工作是否有具体清晰的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体制是否合理?森林保护的效率效果性如何?森林火灾防御是否合规?在降低火灾发生频率上是否有效?国家公园、保护区、野生动物园、森林保护区以及其他保护地区是否存在非法砍伐树木的现象?在森林区域是否有植树计划?生态林建设对于改善周边气候环境和下游水环境是否有效?生态林对于护林部门收入的影响程度如何?审计人员还要评价政府、企业和护林部门对森林保护的职责履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评价林业部门的伐木计划及其是否能有效地管理森林,使之具备多种经济价值。
3.1.5可持续能源审计可持续能源审计旨在审查能源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和能源政策的执行情况,相关资金使用情况,对其在使用可持续能源过程中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并提出有关发展和使用可持续能源的建议,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健康发展。在进行可持续能源审计过程中,可以重点审计以下能源管理工具[10]:直接财务支持,如对研发活动的支持、投资激励、节能奖励等;间接支持,如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对能源部门的监管,如制定保护性分类电价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等。
3.2环境治理审计
环境治理审计的目标是促进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终极目标是促进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人居环境。环境治理审计具体包括水环境审计、大气污染治理审计、废物管理审计、土壤污染防治审计等领域。审计将重点关注城乡居民饮用水源不达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管理运营不善、重点流域断面水质不达标、城乡土壤严重污染、规划环评不到位、工业企业废气、废水、固废违法排污等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
3.2.1水环境审计水是生命之源,水环境审计是审计机关最早关注的领域。水环境审计的目标是促进水环境的改善。水环境审计主要关注水环境资金、水环境法规政策、水环境管理、水环境项目等四个方面。其中:水环境资金要关注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减排专项资金、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的征收、分配和管理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水环境法规政策落实情况要关注相关法规政策执行情况及效果,废水环境政策的环境影响;水环境管理要关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排污许可等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水环境建设项目运行情况要关注工业污染防治项目、生活污染防治项目、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项目、污水处理等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绩效方面。另外,水环境审计还包括海洋倾废审计和海域使用情况审计。广义的水环境审计除上述内容外还应该包括水资源审计,水资源审计关注淡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属于前述资源管理审计范畴。
3.2.2大气污染治理审计和气候变化应对审计近年来,我国大范围的雾霾和极端气候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公民健康,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大气污染治理审计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审计和大气环境审计,前者主要是看治理资金投入后,是否建设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设施是否正常运转,排放能否达标,其审计目标是促进大气排放达标;后者主要是审查污染防治资金的投入是否使影响区域的大气环境得到改善,其目标是促进大气环境质量好转。气候变化应对审计包括气候变化减缓审计和气候变化适应审计[11]。气候变化减缓审计主要是指对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的审计;气候变化减缓审计主要针对为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损失而制定的政策的执行情况的审计。
3.2.3废物管理审计废物一般包括危险废物、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废物。不恰当的废物处理或排放会造成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进而影响公众健康(如中毒、传染病、致癌等)。废物管理审计的目标是帮助实现废物的合理处置和有效利用,降低公众健康风险。不同类型废物的管理模式不一样,审计人员在立项时应优先关注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废物管理审计应重点关注:废物管理相关政策是否存在?这些政策的遵循情况,废物风险管理情况、废物管理系统运行和效果,政府履行废物管理国际责任情况,废物管理的监督情况等等。在废物管理审计中应考虑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回收等环节,分析各环节废物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而确定审计重点。审计人员应熟知各行业企业可能产生的废物及其管理流程,采用行业为导向的废物管理审计模式。
3.2.4土壤污染防治审计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审计既是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更是环境治理审计的重要内容。土壤污染属于隐性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潜伏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土壤污染一般源于工矿业的高危废物、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地膜、畜牧养殖等,另外,城镇居民生活垃圾、核工业的放射性物质等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源头。土壤污染防治审计的目标是促进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修复效果。土壤污染防治审计的重点应结合相关行业、区域产业规划,关注高危土壤污染源的防治,如钢铁行业中的酸洗污泥污染,有色冶金行业的重金属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的效果性等。
3.3生态系统审计
生态系统审计将重点关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扩展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等较为严重的问题。生态系统审计的目标是保障生态安全。生态系统审计主要关注森林、湿地和海洋三大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保证,可以给人类提供海鲜、野味等食物,提供木材、草药,净化空气和水,降解固体废物,减缓极端气候带来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审计是开展生态系统审计的主要表现形式。生物多样性审计的目标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审计人员开展生物多样性审计时应充分识别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各种因素如栖息地的退化、外来物种的入侵、资源(包括森林、生物、渔业、能源等)的过度采伐和捕捞、水污染、气候变化、非法交易、生物技术等,了解政府的应对措施如建立公园、保护区,制定相关政策、利用财政工具、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等。生物多样性审计的重点一般包括国家生物多样性策略,保护区,濒危和入侵物种,生物栖息地,基因资源,国际合约履行情况等方面。生物多样性审计可以单独开展,也可以与水资源审计、森林资源审计、渔业资源审计等结合进行。上述审计业务是相互联系的,譬如,开展矿产资源采掘活动时可能会带来森林的退化、生物多样性的缺失、温室气体和重金属的排放、同时带来废弃物处理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展矿产资源审计时可以同时开展生物多样性审计、废物管理审计、土壤污染防治审计和大气污染治理审计等业务。
4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风险导向资源环境审计
4.1明确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之后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资源审计的目标不外乎资源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审计的目标就是天蓝、地绿、水净;生态系统审计的目标就是生态平衡。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构成各种威胁,这些威胁形成相关环境风险,进而产生公众健康风险,还会进一步发展为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4.2识别和评估人类行为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及相关风险首先,审计人员应充分了解被审计领域相关背景知识和现状,并从中识别潜在的威胁。其次,分析这些威胁对短期、长期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人类活动会带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影响构成相关风险。针对上述问题,审计人员要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确定风险发生后损害的可恢复性,还要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最重要的一步。相关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对于整个资源环境审计具有导向作用,也是审计工作的切入口。
4.3了解政府对风险的应对措施、主要参与者的角色和责任资源环境审计的实质不是对资源环境本身进行审计,而是对政府的环境风险管理进行审计。因此,在识别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要了解政府缓解、预防和控制上述风险的机理;了解政府应对威胁的法规、政策和财政工具有哪些?关于资源环境问题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他们的角色和责任是怎样的?相应的公共开支的情况如何?以帮助审计人员识别、选择审计评价标准,初步确定相关审计范围。
4.4评估政府应对风险的能力,选择审计主题或审计范围确定审计主题或重点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工作。基于以上几个步骤所获得的信息,审计人员应进一步评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资源环境风险的能力,针对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确定审计的主题或重点。这一步骤通常可以采用问题分析法完成,下述关键问题值得考虑:相关政策和财政工具是否存在,是否可行?是否遵守国家法律、符合国际环境公约?风险管理情况如何?风险管理系统的实施质量,行政内部控制情况如何?政府是否进行了有效监督?内部审计是否发挥作用?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这些问题是否可审,是否有审计依据或评价标准?
[关键词] 妇女;生态文明;地位和作用
【中图分类号】 D4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018-1\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五位一体”布局中重要一极的战略高度。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将性别意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主流,重视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女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优势
由于传统两性不同的社会角色分工,以及生态环境中的地位的差异,使二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同的视角。妇女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承担着更主动的角色,她们不仅是参与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重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大自然赋予了妇女繁衍生命的使命,同时也赋予她们保护后代的本能。母性敏感和责任,有助于妇女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让妇女更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我国,妇女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80%以上的农业劳动、70%的家庭种植业和养殖业都由妇女承担。因此,妇女的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对生态文化建设所提倡的绿色发展、消费和生活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性别平等主流化成为国际社会发展潮流的影响下,妇女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逐渐被认识。我国先后制定的三个《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和决策程度,为构建具有性别评价标准的生态文明体系确立了目标和要求。
二、我国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近年国家以发动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在宣传力度、参与层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利与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城乡女性受教育水平差距大。尽管女性总体受教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农村妇女的受教育水平仍然偏低。调查显示,农村女性文化程度初中以上的比例是56.2%,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比例为1.9%,分别比城市低32.7%和33.3%。由于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一些贫困家庭往往是牺牲女孩,以保证男孩就读。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出台各类农民教育项目,实施好妇女的教育培训。
(二)女性就业面临许多障碍。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就业时的性别歧视问题,也包括学历较高的妇女,这就严重影响了女性人力资本按期实现价值增值。社会竞争的激烈,婚姻生活及生育负担,使女性要做到两全其美实在力不从心。这也不可避免会对就业有负面影响。
(三)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局限。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对如何保障公众参与、参与的方式是什么、按法律规定公众参与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明确规定。这就给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带来了种种局限。表现在事后的监督多流于口头形式,对于事前的参与和见诸于行动的参与不多;再加上一些官员对妇女参与存在观念上的障碍,使得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章制度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三、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除国家法律体系与制度政策全面的构建外,还要求各地市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和完善具体的机制。
(一)建立观念和培育机制。改变往往是从正确的观念开始。通过各种载体和手段,在全社会普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努力使广大公众养成符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好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具体事项的说服机制、信息保护机制和寻求公众理解、配合和参与的机制。
(二)完善引导和自愿机制。公众的生活方式是多样的,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对公众的环境行为必须分层次进行科学的引导,如鼓励公众采购绿色食品,采购资源节约和循环型产品等。要建立主要包括公民环境信用的记录和奖励机制,环境友好型行为的税费、信贷、国家补贴等优惠机制。
(三)严格限制和禁止机制。生态破坏和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而不良生活习惯是这一瓶颈出现的重要原因。如喜吃野生动物会带来生态失衡,过于频繁地更换电器会带来电子垃圾污染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限制和禁止机制来促使危险生活废弃物得到合理处罚。
四、结语
实践证明,各种各样的绿色创建活动是引导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来引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鼓励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根据各地市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生态环保宣传活动,努力使妇女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行动,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劲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方刚,罗薇.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盛雅.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生态文明[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3]余维海.生态女性主义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前沿,2011,(06).
关键字: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欠账多、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牢固树产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意义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与全球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 ,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 ,忽视了生态效益 ,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首先是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 400 多亿吨 ,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 ,导致全国约有 50 %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 ,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 ,还有 3.6 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其次是大气污染严重。在实行环境统计的 300 个城市中 ,70 %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再次是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 20 亿亩 ,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1/ 6 ,涉及近千个县。此外 ,还有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 ,海洋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 ,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其次 ,建设生态文明 ,凸显我党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执政理念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是人本主义的温情宣言。生态文明的主旨是“绿色价值观”,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一是把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在分析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 一些地方单纯追求GDP 的畸形发展观 ,是各级官员扭曲的政绩观 ,是以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增长方式实践证明 ,单纯追求 GDP增长指标是片面的 ,它没有估量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而且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 ,GDP 的增长也难以为继 ,最终制约人与社会的发展。;二是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三是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要求之一,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才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再次 ,建设生态文明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要想摆脱生态环境危机 ,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逻辑 ,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三者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近些年来 ,在环境、资源方面存在大量不公正现象 ,如城市向农村无偿倾倒垃圾 ,河流上游企业向下游大量排污 ,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廉价使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 ,等等。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 ,特别是日益增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 ,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突出矛盾 ,解决地区、企业、个人等内部之间的不和谐 ,重建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面的公正秩序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要问题是提高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但对于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做强做大生态经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鼓励发展低能耗、高环保型企业。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农业、林业、旅游、交通、清洁能源、环保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发展生态产业,形成生态经济“产业链”。同时,坚持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开发与建设并重,加强生态资源的补充和培育,进一步夯实生态经济的基础。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
引言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而召开的党的十,再次论述了“生态文明”,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诗意般得词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可见,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而这也就对所有社会主体的知行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时代诉求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内容和要求。因此,必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观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法治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在一定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文明意识的指导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推动生态文明向前发展的活动。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当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并深刻地影响并最终决定着人对人、人对自身及其整个世界的态度,由此形成一种世界观,又落实到价值观和人生观。德国著名生态哲学家萨克塞说:“如果我们对生态问题从根本上加以考虑,那么它不仅关系到与技术和经济打交道的问题,而且动摇了鼓舞和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人生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培育“生态人”。“生态人”是指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道德人,其行为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准则,追求的目标是人的生态性存在。人作为文明的主体;其生存状态随着文明形态的演进,经历了“自然人”、“道义人”、“经济人”和“生态人”的流变。随着科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废弃物排向环境,引起了空气的严重污染、世界性的水源危机、森林的惨重毁灭、物种的不断减少、臭氧层的变薄、不少地方的荒漠化。人类的极端行为到了危及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地步,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如果人类社会不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不对自己的生产、生活行为加以检点和约束,就很可能人为地造成地球生物圈的毁灭,使许多文明消失在浩瀚苍穹之中。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新形态,是在社会发展的情形下,人类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提出的价值目标。而在实现这个伟大价值目标中,思想政教育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则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导向功能、育人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为方式导向三个方面。我们这里讲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功能,主要就是讲行为方式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规范导向功能,是指通过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行为规范导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规范,另一个就是法纪规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对生态知识的学习,使外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为人们自身的一种理想和信仰,促进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
2.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内容主要包括: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激励和引导智能素质开发、培养健康身心素质。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与思想。让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调动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们的主人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素养。一个人的生态文明建设素养只有表现在他为社会创造生态价值的能力时才能被社会认可;一个人的价值也可以在他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的过程中得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举办各种生态保护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加强对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使他们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逐步形成有利于环保的行为习惯。
四、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转变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新的社会责任,因此,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进行调整和创新。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教育的任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了解和熟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树立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并自觉养成文明消费和理性消费的习惯,从而自觉维护生态文明。从目前的角度看,具备生态学知识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多,能够灵活运用教育手段、自觉教育和宣传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工作者也比较少。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和培训教育者,使他们能够具备相应的生态学的科普知识,具备相应的生态法律知识等,从而能够实现理论与生态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同时,对于具备相应的生物学、植物学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的辅导员教师也要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发挥自身原有的学科优势,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2.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研究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生态学的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研究人们如何形成生态观、如何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等。随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的确立,生态意识的培育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增长点。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还不成熟,但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学的结合将成为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生态学交叉与融合的深入必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曹剑辉.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82-84
[2] 刘春元.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09年第6期
[3] 余谋昌.生态文明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
[4] 杨鲜兰.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10-13
[5]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生态问题;生态建设;生态观
一、生态观
(1)生态学与的结合。
可以说,生态学与相结合这一趋势起源于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学界掀起了一场与生态危机理论相结合的思潮,在这一思潮的发展和衍变过程中,生态学便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之中。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生态压力迫使人们重新审视环境现状,并对于未来可能产生的危机进行思考并试图找出根源原因,同时寻求更加高效和稳妥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则源于马克思对于相关问题的分析,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发人深思,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生态环境的恶化有过深刻的理论分析。马克主义在实践方面的论述以及揭示,为生态危机环境问题的解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的生态观。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工业时代的到来解放了生产力,与此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产生于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时期,其对于资本主义深刻揭示的同时,也充分地提醒了人们对于资源、对于环境、对于生态的思考。马克思并没有直接运用到“生态观”这样的概念来阐述,但是从他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等书中,马克思系统地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试图对于这一关系的改善提出了相关建设性的意见。其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从而为后人更好地发展生态观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3)生态危机理论。
放眼目前的全球气候问题、物种问题、环境破坏问题、资源枯竭问题,生态危机这一概念显得更加真实。现代对于生态问题的研究开始于马尔库塞。马尔库塞坚定的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人们盲目追逐生产和利益,实现现实利益,这样使得劳动异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精神领域的匮乏使得人们对于物质层面的思考变得过多而又单一。法国学者高兹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想,他希冀于制度层面的生态学概念,希望改变生产方式从而缓解生态危机,以此之后,更多的学者加入到了制度层面的探讨大军之中,他们认为这样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之策。阿格尔更加直白的表露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在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资本对于环境的无限掠夺和侵害,必然触发生态危机,这一危机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他会导致工业生产的骤减。
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1)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的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资源承载力这一概念在舆论中时常出现理解偏差,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要环境并没有出现实质性变化,就可以认为仍属于承载力范围以内,环境的变化和生态体征的表现时常会有滞后性,面对此问题,切不可麻痹大意,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落实基本的要求和政策。而其l展的核心理念在于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为了限制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面对当今发展的诸多问题,唯有更好地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建立更好的社会发展模式,造福各方群众。
(2)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其飞速发展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其背后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不可估量,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可持续化发展,必须坚定地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是我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所取得地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又进一步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入到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浪潮之中。
三、如何更好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用生态观
(1)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
马克思的生态观无疑是为循环经济的建设提供了相当成熟的方法论指导,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正确且必然的,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迅速,但背后带来的环境代价不可估量,加之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也显而易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社会发展,人文发展,自然保护等方面都有深刻的意义。但是几十年的建设留下的环境问题如何高效解决依旧是个问题,自然领域的破坏,生态物种的多样性遭到破坏,其重要的源于在于我们在当今新的时代背景下,依旧沿用了工业文明的模式思考问题。而发展循环经济,则是对于这一缺陷的最好解决方法,改变工业文明落后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更好更和谐的发展。
(2)环保生态理念的宣传与践行。
马克思对于环保相关思想的论述相当精彩,在如今来看,无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能够实现或者说能够产生效果的直接主体是人,只有决策者制定相关行动方案,并且得到实践者的认同和操作,这一模式才回体现出其生态环保效应。那么在当今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传播生态观,如何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除了宣传之外,监管部门对于环保生态方面的相关政策执行力需要提升,相当一部分产生大量污染肥料的工业企业,只有在检查时才会打开循环环保机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许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困难源于环保装置的高额费用,国内许多中小型企业在理念上赞同环保,但在生存压力的重负之下,又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剑走偏锋,这也是政府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方面需要反思的一点。
参考文献
[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阿格尔,西方马克思注意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6]彭喜保,马克思注意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3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水利;问题;研究
党的十八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陆续提出了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方针,同时指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不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水利方面的水资源、水环境以及水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解决水资源、水环境以及水安全三方面问题,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已成为社会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近几年国家为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强化城镇综合功能以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提出的,其既是“三化”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同时也是关键的连接点与枢纽[1]。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重组整合经济资源、保障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发展城镇优势产业以及促进产业集聚的关键环节。
新型城镇化之所以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从价值取向上来说,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准则,以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导向,推进了城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建设目标;其二,在社会发展状态以及社会形态表征来看,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为根本目标,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促进城镇化居民能够安居乐业;其三,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运作的科学性来说,集中遵循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保障城镇化发展有计划、有规划、有领导的发展,同时加强市场机制与政府能动性的有机结合;其四,从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质来说,其与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统一,将信息化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建设作为中药引擎,发展工业化同时,对城乡系统中社会、经济、科技、环境、资源、人口等诸多基本要素进行协调发展和优化组合。
可见,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单单是高楼大厦的建设,而是因具有规划性、规范性、科学性的设计,在不断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的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性。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水利方面问题分析
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重组整合经济资源、保障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发展城镇优势产业以及促进产业集聚等同时,势必引起一系列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尤其是水利方面相关问题,其中以水资源、水环境和水安全问题为主[2]。
在水资源问题方面,以城镇化建设水资源供应和雨水、降水等水资源利用问题为主;在水环境问题方面,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引起的水资源受污染,如何改善水环境和保证水清等问题;在水安全问题方面,以防洪排涝安全问题为主。基于此,中央在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规划中,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中,并坚决落实,从而保障城镇化水源生态文明的发展和生物多样性。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水利方面问题解决对策
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引发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安全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障城镇化水源生态文明的发展和生物多样性,具体为:
(1)在水资源方面,主要是城镇供水与雨洪利用,首先,在城镇供水中,供水水源的确定应结合城镇居民数量、产业布局特点、用水总量需求以及当地实际供水规划等,其中用水总量需求的计算方法以不同年份平均用水量为准;其次,在雨洪利用中,引进较为先进实用的低冲击式城市开发模式[3],进而保障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模式既可以有效的促进城镇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又可以节约城镇在排涝方面的资金投入。结合城镇规划情况,选用合适的雨水收集技术,常见的包括屋面雨水收集技术、下沉式绿地、土壤入渗雨水收集技术及其他直接入渗收集技术等。通常将收集到的雨水主要应用于汽车冲洗、绿化用水、农业灌溉以及水景观等。
(2)在水环境方面,主要以综合治理水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等为目标,实现新型城镇化“精美、岸绿、水清”。水环境主要受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污水影响,因此在新型城镇化水环境治理中主要以修建污水处理厂、修复河道水生态、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等措施为主。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保障排放的污水达标,在源头上遏制水污染;在河道修复方面,主要以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护岸、河底淤泥清淤疏浚、河堤护坡建设等为主,对于保持城镇水系河道畅通,使河道内的水在循环水系内形成流速具有积极效果;对于通过城镇内河道排涝的农田,应大力推广生态沟建设,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3)在水安全问题方面,通常情况下,城镇洪水重现期主要结合城镇人口数量和规模以及防洪标准进行确定。在城镇防洪体系中,城镇周围的排涝河道具有重要的防洪功能,这就要求河道堤防应按照城镇防洪标准进行加固。在新型城镇防洪规划中,主要坚持“河堤并治,提高标准;泄蓄兼顾,挡排结合;工非并举,确保安全;注重生态,改善环境”的基本原则[2]。在城镇排涝方面,排涝规划主要遵循着高低分开和分片治理的原则。通过引入低冲击式城市开发模式,积极有效的推进河道蓝线规划,并以雨水入渗措施为主,促进径流系数的降低。通常情况下,在新型城镇常用的雨水入渗技术主要包括道路、广场、地面以及停车场渗水技术,尽可能地减少硬化不透水地面,推行下沉式绿地,实施生态护坡。
四、小结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在建设过程中应逐步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中,特别是针对城镇化建设引发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污染问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相关措施,进而提升城镇防洪排涝能力和水环境保护,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海平,新型城镇化内涵探析[J].决策探索,2012.07(下):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