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15:26
导语:在医药行业发展机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药产业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是市场前景广阔、增长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当前,湖北省医药行业面临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1、政策机遇。加快医药行业发展,是促进湖北省经济结构根本性转变的切入点之一。湖北省工业结构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型产业结构,对资源的依赖性强。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湖北势在必行。湖北省“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能源消耗指标到2010年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医药产业属于高效低耗能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高产出高回报的特点,应成为全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转移接替的重要选择方向之一。
2、市场机遇。未来世界市场对药品的增长需求将持续扩大。据有关部门预计,全球医药市场在未来的9年平均增长率为5%-8%,之后将继续扩大。我国的药品需求更旺,预计近20年内,年增长量将达29%以上。人口、技术、经济增长、老龄化等多重因素,推动医疗消费支出不断提升,医药市场迅速崛起。2005年,全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5109亿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6000亿元,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五大医药市场。
市场环境为医药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国际产业贸易政策中,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不仅保护了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今年将有约230亿美元的专利药物到期,其中包括默克的舒降之(辛伐他汀)、辉瑞的左洛复(舍曲林)等在内的六大王牌产品,将因为专利保护到期而结束其市场黄金期,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仿制药和填补专利药市场提供了最佳赶超机会,也为湖北省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3、基础条件机遇。湖北省发展医药工业基础较好,在许多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技术方面,医药科研实力雄厚,研发水平在全国居前列;资源方面,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品种居全国第4位,药材品质上乘;生产方面,已有一批基础较好的医药企业,尤其是近年来先后涌现出了健民药业、红桃K、人福科技、中联药业、潜江药业、八峰药化、百科药业、马应龙药业、远大集团、科益药业、广济药业等一批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市场销量方面,许多传统医药产品在国内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如解热镇痛药布洛芬产量居全国第一,氨基酸是全国品种最多、出口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宜昌的品产量占据国内市场20%的份额;流通方面,涌现出九州通医药集团、兴隆医药集团、湖北医药集团、武汉医药集团等一批大型医药商业流通企业及以同济堂等为代表的医药配送中心。同济堂在全国拥有零售连锁药店3425家,居中国药店排行榜第二名,九州通以药品批发、零售连锁和医药电子商务为核心,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1位。在传统医药产业保持明显优势的同时,生物技术和新医药发展迅猛,生物医药一些领域的研究已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省生物医药产品已有国家一类新药1个、二类新药5个,部分产品已投入规模化生产。
但是,也必须看到,目前湖北省医药行业的发展还很不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总体规模偏小,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2005年,湖北省医药工业产业总产值148亿元,在全国的排名为第13位,还不及第一名山东省(535亿元)的1/3。湖北省医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全省288家医药生产企业中,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仅4家,没有一家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的医药企业。去年在全国制药工业100强企业中,湖北省只有武汉健民集团、武汉马应龙、荆门百科药业3家入选。二是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低。目前湖北省医药行业仅有“龙牡壮骨冲剂”、“马应龙”“红桃K”三个中国驰名商标,销售量最大的不过3-4个亿。三是产业链短,产业结构发育不全。湖北省现有医药产业,还没有构筑起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链,基本上只是一个医药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产业。在流通和销售上,医药生产企业多数都是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流通没有与生产紧密相连,市场化的组织程度较低,产业关联度不大。
二、加大工作力度,把医药产业培植成经济新增长点
1、明确发展重点。发展重点是工作努力的方向,只有方向明确,才能事半功倍。湖北省医药行业的发展重点是: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生物医药、加快发展化学原料药和制剂药品、稳步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积极发展保健功能食品等五大重点。湖北省中药材资源丰富,鄂西素有“华中药库”之美誉、神农架有“药国”之称,发展中药产业具有较大优势,要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做大做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药科技型企业,促进中药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继信息技术之后发展最快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湖北省生物技术研究实力和水平居国内前列,但应用研究比较落后,科技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集中力量,促进生物医药应用技术产业化。化学原料药和制剂药品是湖北省具有优势的传统产品,要在现有基础上努力扩大化学原料药的生产与出口,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切实抓好医疗器械产业和保健、功能食品的发展。
2、抓好项目建设。“十一五”各项目标的实施,都需要有一批具体项目作支撑。“十一五”期间,湖北省规模以上医药工、商企业大型技改项目共计185个,总投资113.9亿元。在185个项目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69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24个,投资2亿元以上的7个。其中,比较大的项目有:大鹏药业新上项目3个,对体外培育牛黄原料药及其制剂进行产业化生产;武大弘元药业新上项目5个,主要用于氨基酸衍生物的研究与开发;人福科技新上项目6个,新上米非司酮系列产品、建立麻醉品工业园等;八峰药化新上项目11个,主要用于开发新的氨基酸系列产品。为了确保项目的实施,各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服务,各企业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确保每个项目如期开工,按期完成,按期投产,尽早发挥效益。
3、加快产品开发。产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力开发新产品,以新品占市场、以新品创效益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石。目前湖北省拥有国家一类新药批文1个、二类新药5个、三、四类新药20个;在功能基因、人工生长因子、人畜用生物制剂、溶栓普酶TPA、生物工程疫苗等一些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要充分发挥我省的优势,抓好新药的研发和储备,同时,大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十一五”时期,湖北省要重点发展维生素系列、氨基酸系列、解热镇痛药等8大类优势产品,培植30个单产品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骨干品种,在现有健民和红桃K等全国“驰名商标”、中联等省级“著名商标”品牌的基础上,再争创3-5个全国“驰名商标”,5-8个省级“著名商标”。
4、狠抓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十一五"医药行业发展的主线,只有把结构理顺,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十一五"时期,湖北省医药行业结构的调整,应是积极主动的调整,是发展中的调整,是涉及全面、着眼长远的调整,也是紧紧依靠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调整。要加速医药资源整合,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一是要引进嫁接打造医药航母。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制药大公司为角逐中国市场,纷纷来中国寻求合作伙伴,建立生产研发基地。要抓住经济全球化与承接国际医药产业转移的机遇,力争吸引一至两家跨国医药巨头在湖北省投资办厂。二是着力培植本地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医药企业战略性重组。引导中小企业向大企业靠拢,鼓励优势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三是发展医药“小巨人”。培植科技先导型、具有创新活力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实行优势互补。四是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加强医药园区建设。以园区为依托,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进园投资办厂,发挥园区的聚集效应,以园区为载体整合医药资源,形成规模经济。
5、加强产学研联合。产学研联合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建立技术创新公共平台,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融合发展,联办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等;推进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形成开放、高效的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加快科研院所转制步伐,推广省医药工业研究院转制的成功经验,科研院所可真正转变为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的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实业公司。
6、加快流通现代化建设。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重点,大力推广医药批发企业实行配送制,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制,建立城乡人民购药方便的市场网络体系,支持同济堂、九州通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坚持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加大对国有医药流通企业改革的力度。对现有的药品批发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实现、配送、批发、零售的一体化经营。大力推进流通企业实施GSP改造,开拓国内市场。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专利权;质量问题;发展前景
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现状
虽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目前中国在中医药产业达到的总产值却大多依靠中药材以及基础的粗加工和制作,而非经过研究开发并且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品。此外,即使是基本的药材也会有金属含量超标的质量问题,例如四川有味药材出口德国,经德国检验6次均不合格,被销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严重的质量问题,是因为药材种植基地躲在中国西部和中部地区(例如四川、安徽等地),这些地区相对东部发达地区,缺少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种植方式,仅仅依靠农药维持药材日常的生长,所以会造成很打的质量问题。我国的医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就决定了不能投入份额相当的研发经费,致使我们的一些中成药都是基本的加工制作,科技含量低。如此一来,竞争必然也是打价格战,伤己伤敌。二、专利权意识薄弱。由于我国在过去的两千多年是一个人治国家,常常会有法力之外还有人情的一贯想法,于是我们大家的法律意识薄弱,遇到事故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导致某些国家钻了空子,抢先注册我们国家固有的经典古方。日本早在20世纪就已经十分注重我国的古方开发,并且成功开发出救心丸并且返销我国。近十年来,境外在我国申请的中医药专利数量达到中医药专利申请总量的10%以上,其中日本、美国和韩国申请量最多,中药这种国宝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失。三、由于中医药的无序开发导致中医药的持续发展已成问题。过度开发,没有有效保护,导致我国珍贵的中医药资源导致急剧减少。植物草药甘草产量从建国以来急剧减少。动物资源黑熊取胆液问题近来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很多黑熊就是被禁锢在跟自己身体大小相当的笼子里,身体伤口处也严重发炎,被这样利用过的黑熊他们何去何从?四、对于中医药的系统研究和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有这样一组数据:2004年我国中医人员只有西医人员的五分之一,中医院数目只有西医院数目的四分之一,中医院在校生只有西医院在校生的五分之一,我国高水平的中医大夫屈指可数。同西医相比,中医处于萎缩状态。
二、我国中医药产业面临的机遇
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增值空间。现在人们渐渐萌生养生意识,在疾病未出现时积极预防疾病。中药与西药相比,有着更健康的理念,所以无论是亚健康的人群、对保健品有需要的人群以及病患,对中药产品都有着巨大的需求。美国医疗卫生产业占美国GDP产值的百分之十七左右,而我国目前只占百分之五左右,所以医疗卫生产业在我国还有巨大的升值空间,相应的给予了西医和中医巨大的生长空间。此外,甘草原料价格一公斤六元,加工成“甘草酸”就是上万元:红豆杉种植成本每克十六元,制成高效药物“紫杉醇”就上升为六万元等等,所以巨大的升值空间也吸引了很多商家的眼球。二、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医行业发展已被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计划。国务院已经颁布实施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这是国家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我国的中医药的发展提供重大的发展机遇和重要的保证。三、中医药的发展与我国的医改政策不谋而合。如今,医院还是各种排队挂号,排队就医,在我国医疗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医患需要。即便能满足需要,昂贵的检查费用大部分人还是难以支付,尤其是目前仍占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民。令人欣慰的是,广大农村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医改是为了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让更多的人看得起病,中医药正好可以满足这个需要。在西医未进入中国以前,中华儿女都是靠着草药治病的,可以这样讲,现在的经济绝对不会比康乾盛世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差,当然百姓肯定也会更富有,那个时候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代中国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发展中医药,让我们老百姓有更多的选择?
三、针对我国中医药现状及机遇给予一点建议
一、中医药产业化。主要是针对种植和中成药企业。单一的种植户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引进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只能采取基本的种植管理技术,导致农药残留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进行规模化的种植管理,由国家统一因地制宜的传授种植技术,并且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合格检验然后才给予出口合格证明。对于药企,把中小企业合并,使其研发资金集中,更快的研制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目前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缓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未重视各种新型中成药的研制。二、国人的法律意识薄弱,我们需要普及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鼓励企业明确自己的专利权,防止类似唯冠公司和苹果公司的专利之争。我国经典的中药药方的专利注册,保护的不仅仅是药企的利益,更多的是保护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三、合理开发我国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使其能够持续发展。四、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发展中医药产业,关键在人才。上文已经提到,我国中医药人才数目只占西医人数的五分之一,中医呈现相对萎缩状态。我们要推进中医药产业的人才培训和引进工程,尽快开发人力资源,按照需求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在中医药研发、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人才,来支撑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此外,优化我国中医药领域环境,只有种的梧桐树,才能引得金凤凰。
参考文献:
[1]尚秀花,试论医药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03
[2]杨蒙莺,我国医药行业投资机会浅析[J],当代财经,2003
[3]赵刚,寻找中国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J],市场周刊,2003
2010年起将迎来中国医药产业的“黄金10年”。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除了中国属于增速较快的新兴经济实体、GDP稳定增长为政府增加医药卫生投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世界医药市场逐渐走向平衡发展为中国市场增添了机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老龄化社会来临、人民改善生活质量需求增长和自我药疗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外,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扩大医疗保障范围和深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政策的实施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这些都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在这“黄金10年”中,医药行业将贯穿两大趋势,一是全球化,二是多极化。目前,无论是国家政策、法规还是医药行业自身发展,都对药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好的药用辅料就没有好的制剂,也不会有好的药品。因此,药用辅料的质量提升与管理也随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今药用辅料行业的发展占尽天时,国内药用辅料行业发展还受益于国际医药产业链的重构,尤其是药品生产、销售的全球化趋势,国际药品研发、销售已越来越趋向于中国这一新兴的药品市场[1,2]。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药品质量,关注药用辅料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药用辅料的管理法规和制度,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79号)、《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食药监安[2006]120号)以及2010年公开征求意见、将在2011年年内正式公布的《药用原辅材料备案管理规定》,政府的高度重视对药用辅料发展而言是一极大的机会。药用辅料的定义也在不断扩大,新抗体和其它新概念产品被纳入药用辅料的范畴,我国药用辅料的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所以,国内药用辅料行业发展的研究也成为人们的聚焦热点,药用辅料的“黄金10年”已经到来。
1 重视药品质量,提升辅料标准
1.1 基本药物质量标准将提升
国家药典委员会将在2011年年底之前完成对307种基本药物的质量标准修订工作,修订后的质量标准将在2011年药典增补本中得到体现。国家还将陆续对一些中药、针剂等高风险药品的质量标准进行提升,以进一步保证用药安全、避免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同时提升国内整体药品质量水平,增强国内医药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1.2 以政府定价控制基本药物质量
国家发改委认为,对部分基本药物实行国家统一定价、基本药物招标从“双信封”变成“单信封”将使药厂从价格竞争转变成质量、服务竞争。据悉,最近已下发了对部分基本药物实行定价的“征求意见稿”,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产品将分期、分批地实现全国统一定价,原则上对“基本药物中独家品种以及经过多次集中招标采购、价格已经基本稳定且供应充足的品种”,拟在考虑企业合理利润的基础上,按药品通用名制定统一价格。
1.3 USP修订药用赋形剂标准,部分涉及我国产品
从2008 年开始执行的新版USP(USP29,NF24)已对某些药用赋形剂标准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提高了药用赋形剂的质量标准并增补了若干新型赋形剂条目,其中一些品种标准的修订对我国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提出了新要求。
2 辅料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目前我国辅料使用现状[3]
由于我国自主研究并获批准的新药极少,主要是以仿制药为主,价格成为我国大多数药品生产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药品生产企业必定会压低原、辅料价格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是发展药用辅料的最大阻力。
辅料行业的落后是造成我国制剂出口弱势的原因之一。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型药品生产企业仍在沿用20世纪40、50年代的传统老辅料,致使制剂产品难以达到国际通行的制剂标准要求,直接影响了产品出口及市场竞争能力。
我国原料药生产并不比发达国家落后,但在制剂生产上却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其原因就在国产药用辅料品种上的落后。
2.2 开发新型辅料的重要性
1)目前世界上许多畅销药物多为大制药公司的专利产品,在专利失效之后,仿制药物增多,导致利润迅速下降,竞争加剧。这时企业需要制订其知识产权策略,如通过赋形剂的改变、采用控(缓)释技术、增加药品复方、改变给药方式等,尽可能长地保护药品或为下一个创新药物的面市争取时间。
2)没有优良的辅料就没有优质的制剂,开发出一种优良的新辅料可促进开发一类新剂型、新系统和一批新制剂,带动一大批制剂产品质量的提高,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并不亚于开发一种新药。
3)除片剂和胶囊等常用剂型外,从多种剂型、多种给药新途径和新方法考虑开发制剂以提高药效、减低副作用和改善病人用药顺应性是开发新制剂的一个重要方面。
4)西药的剂型在经历了第一代普通制剂、第二代缓释及速释制剂、第三代靶向制剂之后,已经进入第四代基因治疗等大分子靶向制剂阶段,第五代智能给药系统及干细胞靶向制剂也已初露端倪,这些都需要用到新型药用辅料。
2.3 对新辅料进行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性
1)目前,世界医药界加大了对新释药技术的开发。据IMS报道,新型给药系统的药物销售额已占到整个药品市场的20%以上,其中控(缓)释类制剂约占新型释药药物50%以上的比重。2)辅料的开发给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3)我国目前要在真正意义上开发新分子实体是不太现实的。而给药系统研究投入少、风险小,且药品注册时要求提供的资料也相对简单,从而通过率高、开发周期短,能更快地得到回报。4)由于给药系统的释药功能完全由辅料来支持,所以新辅料的研究和应用、已有辅料功能的重新评价及新制剂工艺的研究应该成为我国制药企业首选的科研方式。5)片剂设计的多样性能够使一个品牌区别于其它品牌,并提供有形的功效价值。好的设计不仅能确保剂量的准确性,而且可提供应用色彩的机会, 通过片剂形状、色彩和图标、印码的独特组合强化商标潜能,有助于企业品牌的建立,有助于消费者进行品牌识别,也有助于减少用药失误,提高安全性[4]。
2.4 辅料的发展方向
1)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我国药用辅料质量比较粗糙,不同厂家的产品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质量也存在差异,影响药品生产企业的使用。应鼓励企业产品精细化,不断完善标准。
2)技术推广和交流。辅料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技巧、特别是新的药用辅料,这就需要辅料生产企业与使用企业以及科研单位加强交流,使辅料能够得到推广和应用,最终达到提高药品质量的效果。
3)开发复合辅料。开发一种全新的药用辅料产品难度很大,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现有辅料进行科学的混合可以达到新的效果,是开发新辅料的捷径。建议参考欧美等国的审批办法,对这些辅料从简审批。
2.5 关注新型药用辅料的新客户
1)不断增加的生物工程药品生产商将成为新型辅料的大客户。2)近几年来西方开发上市的新药有一半以上为难溶或不溶药物,这类药物将成为新辅料的主要用户。3)中药新剂型等制剂快速发展,需要新辅料。4)一些高速压片机械需要更多适宜的高性能药用辅料。5)西方国家现有一种新趋向,即摒弃动物明胶等传统动物来源的药用辅料而改用植物性辅料,这将为新型辅料的应用扩大提供可能。
2.6 辅料市场发展的驱动力
1)药品生产扩展至全球制造和销售,而全球化过程包含了制造点的重组,会导致区域或全球范围内的产品集中至某几个工厂生产。每个工厂有它独特的工艺和剂型,从而在该地区形成销售中心。因此,辅料生产企业必须进行类似的重组,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并延续这种商业关系。
2)药用辅料的定义逐步改变,新的抗体或其它新概念产品被纳入了药用辅料的范畴,药用辅料产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3)随着国际医药产业链的重构,药物研发和生产制造的部分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逐渐明显,研发外包和药品异地加工面临发展机遇。 由于我国具有成本优势、专业技术人员充足、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已经成为全球制药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随着制剂生产规模的扩大,必将带动药用辅料市场的需求增长。
2.7 国际辅料市场分析
BCC研究公司对外了《药品中的辅料》的研究报告。2006年全球药用辅料市场规模达到35亿美元;到2011年,将超过43亿美元。在辅料化合物市场上,有机化合物所占的比例最大,2006年的市场规模达到31亿美元,预计2011年将达到37亿美元;第二大类别是无机化合物,2006年的市场规模达到3.63亿美元,预计2011年将达到4.34亿美元。 2006年,共有390万吨药用辅料化合物被用于药品;到2011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498万吨。
收入USP的药用辅料在2006年的销售规模为6 800万美元,预计2011年将达到8 900万美元。
2.8 国内辅料市场分析[5]
据报道,药用辅料占制剂产品成本的5%~10%,这些制剂产品包括化学药品制剂、生物生化制品和中成药。根据医药行业大约20%的平均利润率,作者推算的辅料用量如表1。
3 分析与讨论
现行药用辅料审批机制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级审批,各省把握尺度存在差异,技术要求的合理性也有待进一步理顺和明确,相关技术指导原则不完善。制剂生产企业作为所选用辅料真正责任主体的体现也需进一步加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往往不愿意把详细的技术资料交给制剂生产企业,在制剂的审评过程中无法进行详细的审查,只能主要依赖批准证明文件。此外,辅料生产企业多为化工企业,不愿涉足时间和金钱成本均较高的注册申报,阻碍了新辅料的应用,导致已注册审批的辅料远少于已使用的辅料。
目前,医药企业正在大幅度增加对新的创新型产品和服务的投资,以满足消费的日益增长以及数据驱动和注重效果的未来医疗保健业需求。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是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药物,医院需要的是临床疗效显著的处方药,行业需要的是能带来利润的创新药、首仿药,这均需要好的药用辅料做质量保证、新型辅料作创新药物的技术支撑,唯有走好这一步,方能迈出后一大步。
医药行业是朝阳行业,医药行业的“黄金10年”一定会给药用辅料行业的发展带来良好契机,也必将带动药用辅料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参考文献
[1] 黄敏,干荣富.新医改政策对医药行业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42(5):116-120.
[2] 干荣富. 新医改相关政策带来的影响[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11): 870-875.
[3] 谢正福,吴莺.浅析我国药用辅料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J].今日药学,2010,20(7):64-66.
[4] 孔,王飞音.医药固体制剂的诠释新手段[J].商场现代化,2009,573(4):42.
12月4~6日,广州。在第68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产业界的主流身影正试图在思想和智慧的碰撞中求解。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全国药交会作为医药行业的“晴雨表”,市场人士纷至沓来抢先试水温,希望及时精准地调整发展方略。河南羚锐制药市场部经理吴延兵告诉笔者:“现在,环境确实很复杂,洞悉眼下市场的先机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视点1 规模超历届
具有30多年历史的全国药交会,几乎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整个医药行业的成长与壮大,众多的医药企业也是通过这一平台从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如今,新一轮的改革再次上路。
笔者在现场了解到,这次药交会在展位数和展示面积上双双创历届之最。200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药企业参展商、3400个标准展位,7万平方米的展示面积,累计约吸引了近10万专业观众的参观。“全国药交会一年举办两届,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协助医药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流和交易。在阔别一线城市8年之后,这次来到广州,就是想借助珠三角的巨大经济号召力,在进一步扎实医药制剂交易服务的基础上,致力于为医药界搭建一个集宣传、贸易、交流和学习的大平台。”主办方介绍说。
笔者在网上看到网友“CCCCC-苑莹”一条很有意思的微博:“这是招聘会?不,这是第68届全国药品交易会。”据介绍,本次展会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数千家医药精英企业,国药集团、哈药集团、上药集团、石药集团、华药集团等蜚声业界的龙头企业一如既往地参展,其他初露峥嵘的后起之秀也踊跃报名参展,均视此次药交会为提升企业形象、品牌推广营销、寻求合作伙伴、拓展市场空间的高效平台。
视点2 区域品牌重塑
细心的参会者都发现,以团展铸品牌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其中,乌鲁木齐高新区医药企业首次亮出“天山生物与民族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旗号,企业带来的具有浓郁新疆特色的生物与民族医药格外引人瞩目。笔者在现场看到,以奇康哈博维药、特丰、华世丹、雪莲维药、英派、银朵兰等8家企业组成的创新联盟,不仅展示出各种民族药生态、健康、安全药材的理念,更是展示出新疆制药企业高度的现代化水平及制药工艺。据悉,从2009年第6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起,乌鲁木齐高新区就以医药企业组团的方式参展,并由财政出资补贴企业的组展、参展费用,到目前已延续了4年共8届展会,具有新疆特色的“民族药、生态药、放心药”逐渐在全国药品市场有了知名度。集体参展旨在着力培养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生物和医药企业。
参展企业越来越注重品牌与文化。除了新疆企业的抱团外,为了增强医药产品的竞争力,重庆展团由太极集团、西南合成等21家企业集体亮相,贵阳、珠海、广西等地的主流药企也纷纷组团参展。另外,杭州新药港在特装展区也是攒够观众的眼球。“在这些展团的背后,实际上可以感受到地方政府对发展本地品牌药企的一种期待,地方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将会越演越烈。”看到这些区域品牌的再造,一位参加药交会的行业专家感慨道。
就像北京品牌一样,为了打造“京药”品牌,扩大“京药”在全国的影响力,北京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也是首次设立自己的展位,利用全国药交会的平台打造“京药”品牌。虽说该协会已连续13届组团参展,开创了协会组团参展的先河,但这次该协会也专门设立展位展示北京名、优、特、新产品,打响了区域品牌。
视点3 国家政策走向
蓬勃的中国医药市场生机盎然,但这是一场机会并不均等的盛宴,要想饕餮盛宴,既要有优质的品种,也需要对市场、政策的准确判断。在采访中,很多企业坦言,在全国药交会上能前瞻行业发展趋势,把脉政策走向。“医药行业深受国家政策影响,特别是‘十二五’期间,行业积极应对、主动适应,进行着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逐渐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在大环境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政策下一步走向是企业界尤为关心的。”主办方介绍,目前药交会已从单纯的服务于医药制剂交易的展览会,转变成一个协助医药企业全面了解政策变化和走向的绝佳场所。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威海市拥有医药企业9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家,从业人员达2.7万人,总资产达到337亿元。2010年至2014年,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1.9%,高于工业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行业发展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二是骨干企业膨胀发展。近年来,威海市医药产业培育了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2014年威高集团、迪沙药业、达因制药、鸿宇医疗、东宝制药5家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医药行业的74.2%。
三是产品结构明显优化。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均已通过GMP标准认证,其中,威高集团、迪沙药业、达因制药等7家企业率先通过新版GMP标准认证,拥有1个中国名牌和8个山东名牌。主要产品有化学原料药及制剂、新型中成药、医疗器械、生物药物等10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规格,基本形成了以化学制药为基础,医疗器械为主导、中成药为补充、海洋保健药为后续的医药工业生产体系。
四是技术研发平台逐步完善。全市医药工业现已建成2个国家级、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和1个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威高集团在国内建立了9个研发中心及中试基地,重点研发生产高端医疗器械及生物药品。鸿宇器械自主研发的微创颅脑引流系列产品已获得3项国家专利,该技术填补了国内外脑颅出血急救方面的空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医药企业存在“小、散、乱”的现象。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25家,其中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2家,占总数的8%。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规模小、工艺落后、布局分散,企业集约化、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国际上大型医药企业(辉瑞、诺华等)用于研发的投入占其销售额的15%―20%,而威海医药企业平均投入仅为1%―3%;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型人才严重缺乏,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产业集中度不高。目前,医药产业链配套率不足30%,产业集群内部大多数企业分散独立,没有建立起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联合生产网络。
四是融资难、招工难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小微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信用等级不高等原因,融资难的现象比较普遍。企业生产一线工人中的65%来自外地,3―5年返乡或离厂的约占50%。由于新建医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设施配套不到位等问题,也增加了招工的难度。
二、发展形势分析
(一)市场需求层面
未来5年,全球药品市场将维持快速扩张态势,预计市场规模年均增长8%。《全球药物使用―2016 展望》指出,受新兴医药市场销量增加,以及发达国家药物消费额提升的驱动,2016年全球年药品消费支出将增至 1.2 万亿美元。威海市的一次性医用注射器、输液器的市场容量现已占到全国市场的20%以上,心脏支架占到全国市场的28%,儿童保健和治疗药品占据全国首位,医药企业应立足自身优势,把握市场机遇,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二)政策因素层面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自2014年7月生物药品企业可执行3%的增值税简易征收税率,2014年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显著减轻税负。今年2月,威海市和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成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在贸易、投资、服务、产业合作方面,发挥两地区位和经贸合作优势;威海市委、市政府把医药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这些政策都为威海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环境资源层面
威海市拥有千公里海岸线,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8,生态环境优良,气候和环境宜人,饮用水源和海洋功能区水质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拥有海洋生物300多种,比较适合发展医药和医疗器械这类耗材少、耗能低、污染小、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三、促进威海市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威海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立足现有工业基础,科学制定产业发展中长期战略性规划。一是培植医药和医疗器械两大产业基地。依托迪沙药业、达因制药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化学原料药及制剂、海洋生物及基因工程药、现代中药及天然药三大类优势产品,打造以化学制药为基础、中成药为补充、海洋保健药为后续的医药产业基地;依托威高集团、鸿宇医疗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高精尖诊疗设备、机电一体化医疗设备等产品,打造国内外重要的医疗器械产业基地。二是打造高端产业园区。以迪沙工业园、达因工业园、南海工业园三大医药工业园为载体,建设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园区,吸引更多的企业、技术、人才和资本流入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规模效应。
(二)立足创新驱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与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力突破一批支撑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二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企业引进高技术战略投资者,采取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合资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力争到2016年全市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三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着力完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中试基地建设,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推进产业化示范工程,缩短成果转化周期,加快产业化进程和推广应用。
(三)推进战略重组,培植骨干企业
一是推进战略合作。依托威高集团、迪沙药业等一批骨干企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先进医药企业、知名院校与科研机构合作,重点在高端医疗器械及配套、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及营销服务网络建设等领域,坚持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并重,品牌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并举,鼓励和支持企业靠大联强、嫁接联姻,实现企业膨胀发展。二是推进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威高工业园扩建项目、迪沙药业高科技原料药生产研发项目、山东中关村医药产业园等15个重点项目,项目完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270亿元,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依托产业招商,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开展“独立招商”。各市区要围绕产业区域定位,瞄准国内外同行业领军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高端项目。二是开展“定向招商”。围绕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基地培育,针对产业链的高端和缺失环节,大力开展定向招商,做粗拉长产业链条。三是完善关联配套。通过行政引路、招商引进、政策引导等举措,推动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配套,为骨干企业膨胀发展提供链条支撑。
(五)突出重点,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财税政策。整合现有政策资源以及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向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工程等方面倾斜。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所得税减免、进口设备免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二是金融政策。抓好银企对接工作,开展科技支行试点,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和民间融资服务公司为中小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三是土地政策。坚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对于优先发展的医药产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所在地工业用地等别的基准地价下限标准执行。
(六)建立完善服务机制,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1、《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对传统制模式造成冲击,鼓励工业和商业自做终端。那么,原来的商应该如何转型?对于采用制营销的企业来说,如何构建新的合作关系?
王亮:此次出台的办法,主要针对流通环节进行管控,如果能顺利执行将对原来的低价和加价销售模式产生致命打击。这里面主要涉及的就是商的问题,原来的过票公司无法承担这样功能,商就需要转变身份和操作模式。既可以成为生产企业的办事处和业务人员来继续操作市场,也可以通过成立咨询公司、广告公司等实体将生产企业在当地的销售实行承包。所以,企业与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原来的产品关系转变为雇佣关系或第三方合作关系。
2、在新的药品管理形势下,原本由商业公司操作的业务将转亦为由生产企业来执行,从而导致生产企业的税率费用增加。企业应如何应对更高的财务处理能力要求?
王亮:作为应对办法的手段,企业高价开票将成为必然,必将考验企业的财务处理能力。要应对高开部分的高额税费,就要求企业有多范围的税票来源。企业可以通过向上或向下延伸产业链,通过原料的自产自销、自建商业公司销售、成立咨询公司、广告公司、印刷公司等相关产业,都可以很好的提升企业的税务处理能力。
3、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体系秩序也不断调整。商品种的选择标准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亮:以往商选择产品的标准主要是:市场独有、销量巨大、高额利润等。但是伴随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商选择品种则逐步会与政策引导下的市场需求相结合。可以判断的是会向几个方向进行调整:1、目录产品:医保、农保、基药类目录产品;2、具有品牌优势的大企业产品;3、具备较强规模和产业布局的大型集团公司生产的产品;4、市场前景巨大的新研发产品;4、生物疫苗、医疗器械、中药饮片和颗粒类产品等。
4、药品已从原有的粗放模式开始出现分化,如独家品,专业新药等。这种专业化目前的发展现妆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王亮:国内的走过了从大到小,从粗放到精细化的过程。由原来的动辄全国总代、区域总代逐步发展县市、医院或药店,由原来只招商不保护和协作,变成有针对性招商并逐步深入渠道进行渠道驱动,可以说有了明显的改变。但是,伴随新医改的到来,国家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和新秩序的建立,随着招标和配送权收归工业所有,基本药物制度和医药分家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乃至上述办法的即将实施,都将商的主动权变成被动权。这种情况下,商如何转变心态,积极利用手里的渠道资源寻找合适、有能力招投标、以及税负处理的企业真正实施合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5、当前,各地医药商已出现小范围合作或区域性联盟。趋于细分的专业联盟也正悄然兴起。这些联盟兴起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您如何看待这些联盟的前景?
王亮:近两年,随着医药环境趋严,商的议价能力的减弱,以及一系列政策的影响,各类联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联盟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实现资源互享,在保护区域市场的前提下可以提升与上级生产企业议价的能力而保证品种的空间和市场保有。但是很多联盟往往是联而不盟,只是一个松散性的临时组织,往往在遇到利益问题时会内部起火,而无法达成最初成立的目的。应该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哪种合作性质的联盟体,都是一个区域资源的集合体,如果能真正解决了利益问题有明确的发展诉求,将会是生产企业极愿意看到的。将来无论是销售外包或者是转换身份与企业深度合作,区域联盟都会有光明的前景。
6、您认为未来制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王亮:制发展至今,虽然有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作为一种建立在产品资源和市场资源互换基础上的合作,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未来的制发展,在医改政策不断深化和市场不断规范的前提下,必然会回归医药产品的本质,以专业化为核心。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医药将会向几个方面发展:
1、政策性。主要以政策变化为核心,政策推动下的渠道扩容变化或行业发展机遇将是此类商发展的源泉。这类商有较强的政策敏锐性,有较好的上游产品来源和渠道、终端网络,善于借助政府资源获得回报。比如基本药物制度下独家中标品种的商,比如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等在基层市场的扩容而产生的商
停滞8个月后,天猫(淘宝)医药馆于2月27曰晚悄然开张,10余家医药企业进驻,约两万种药品以此为平台集中展示。医药电商时代或将由此开启。
天猫医药馆重开张
天猫(淘宝)医药馆并不是第一次开张,在2011年6月20日,当时还被叫做“淘宝商城医药馆”的天猫(淘宝)医药馆就携手上海复美大药房、北京金象大药房、杭州九州大药房、江西开心人大药房以及云南白药大药房5家网上药店开始了第一次进军药品网售领域的尝试,但不幸的是,仅18天后的7月8日,淘宝医药馆以资质欠缺被其注册地的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查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方面随后表示,淘宝网并末取得网上售药资格,兜售药品属非法行为。
天猫(淘宝)医药馆的第一次尝试就这样被迫暂停,转入漫长的“整改期”。当时舆论的焦点主要在于传统电商平台是否可以借助有资质的网上药店,避开药监局关于“电子商务网站开展药品网上交易业务就必须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方可开展相关业务”的严格规定,从而进入药品网售领域。
本次正式开张,天猫(淘宝)医药馆仍沿用此前的“跳转”模式,即天猫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消费者购买则跳转到相应医药商网站上完成交易。据悉,目前除深圳海王星辰大药房、健客大药房等在内的14家医药企业进驻外,尚有5家还在改造期,而进驻其中的药房表示需交纳15万元保证金,另外的信息服务费,天猫则按照卖出量来提成。
进驻药企之一,开心人网上药店负责人徐毅表示,不足一天,开心人流量、销量均翻倍增长。但具体营业额增幅还要运行一段时间,稳定后才能统计。
电商模式是什么?
国内最大B2C网购平台天猫再次进军医药行业,无疑为整个行业注入强心针。医药电商纷纷入主,那么电商应有的模式在哪?低价买高价卖?不是。马云就曾炮轰京东商城的这种模式。医药电商也没有找到很好的线上零售方式。比如京药网,所有商品只是以低于实体店15%的价格出售。
百洋健康网CEO孙健说,电商没有脱离零售、品牌这些概念,但线上线下是不一样的玩法。对于很多网民来说。选择网络零售是因为便捷、便宜,选择京东商城的原因可能是配送快,选择当当网的原因可能是图书品种多,但价格硝烟中的消费者很容易改变自己的购物场地,用鼠标投票实在太方便了,没有忠诚度可言。
况且,赔本赚吆喝的电商有钱才敢赔本,一旦有了赢利诉求怎么办?把消费者赶回传统渠道,还是赶到另一个更敢拼价格的新对手那里?所以,目前的网络零售可以说是有网络、少零售,所有大佬只是当下的大佬,不敢保证未来。
零售业的本质就应是,研究市场需求,研究商品、服务、陈列、定价,研究供应商、消费者。更要做成长线,才能做成真正的品牌。巨头虎视眈眈
整理已获B2C售药牌照的网上药店的数据后发现,60家网上药店中,近一半未开通网上售药服务,开通的30多家药店中也有3家上线药品种类不足20种,未属正常运营。艾瑞专家分析表示,医药B2C属于新兴领域,市场尚需培育,因此一些企业仍在继续观望,而缺乏专业的电商运营团队也是其迟迟未开通售药服务的原因之一。
本刊编辑部整理历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放医药B2C牌照情况:(见表1)2005年1家,2006年2家,2007家1家,2008年6家,2009年8家,2010年15家,2011年达到18家,2012年截至3月9曰就获批了9家。分析该数据可以发现,历年牌照发放数量呈增加趋势,这既反映了医药B2C市场环境正慢慢变得成熟,企业看到市场契机也纷纷开始涌入,同时也反映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医药牌照发放的逐步放开。
在上线的药品品类数量方面,规模较大的网上药店都达到了几千的量级,这其中非处方药品只占一小块,而保健品、化妆护理用品、医药器械等却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艾瑞专家分析认为,首先,国家没有放开处方药的销售使网上药店丧失了医药零售最大的一块蛋糕,网上药店只能引入其他相关品类来增加收入来源;其次,保健品等品类有着较高的利润率与较为旺盛的用户需求,这也是网站引入这些品类最为重要的原因。
纯电子商务出身的企业也按捺不住争抢药品网上市场的热情。2月15曰,日本乐天和百度的合资公司乐酷天宣布,已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其实,纯电子商务公司只有与传统药企合作后,才能在网上卖药,网商获得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为传统药企“触网”拓宽了销售渠道。在此之前,淘宝商城、腾讯拍拍等网商也表示获得这项资格。
同时,九州通与京东商城合作的京东好药师网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中,预计今年将实现销售增长。九州通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自去年与京东合作以来,选取了北京、上海、广东、成都和武汉5个地区试点,目前合作还在推进中,主要做的是网页、系统等技术层面和客户体验方面。发展前景诱人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和连锁药店分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其中网络销售仅7000万元左右,只占零售市场销售0.046%。而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通常在20%以上。
对于前阶段医药电子商务市场正在遭遇“冬天”之说,开心人网总经理史文禄认为,国内电子商务环境每年都在优化,用户基数也在不断攀升,整个行业链也更加完善,电子商务领域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并不如外界所言。而在整个大的电商环境没有问题的前提下,用户数量的增加、购买人群的增多以及购买能力的提升,也证明了医药市场的不断优化成长。
事实上,在业界看来,天猫(淘宝)医药馆的复出,将对医药B2C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医药电商弱小散乱,无法抱团难成气候。借助天描的平台和认知度,销售额或会上去,也可培养网上买药的习惯。但也有人认为,药店进驻天猫,势必引发价格战。淘宝的强势地位,将导致商家在上与不上、为淘宝打工和残酷淘汰之间作出抉择。
史文禄表示,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发展,天描商城对医药馆的整个流程进行了梳理,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天描医药馆此番上线,不仅将让医药B2C市场受到更多关注,也会让其对资本市场更具吸引力。
专家:我国有这样优质的大豆问世,利民强国
经验收测产,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码头镇霍辛村的中农优非转基因“小康大豆1号”育种基地在今年春旱缺苗和中后期阴雨不断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达到了平均亩产260公斤,比河北省平均亩产126公斤增产134公斤,若在正常年份,亩产量可达350-400公斤,增产效果特别明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汤松表示,中农优非转基因“小康大豆1号”长势非常好,产量也非常高,优势突出具有较高的典型示范意义和市场推广价值。这对百姓无疑是个大好消息,对国家的贡献依然功不可没。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油料物资和饲料来源。其产业链涉及农资供给、油脂加工、食品加工、饲料行业、畜牧行业、医药行业、保健品行业等诸多重要行业,对我国粮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产业化前景广阔。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食用植物油基本供给能力的保障,也涉及几千万豆农的生活和生计,还涉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定位必须站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考虑农产品长期供给安全、农民就业和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以及相关各要素。
近年来我国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上也迎来重要的改革时期,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明确指导方向,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迎来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我国非转基因大豆产业振兴脚步逐步加快。今年5月,视察黑龙江时,明确提出发展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积极推动大豆、水稻的生产和发展。今年是北京中农优生态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的关键之年,公司立足未来发展,以提升发展质量、做大生态产业为目标,围绕“提质升级,加快发展”这条主线,把握发展升级重点,明晰路径选择,充分发挥生态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独特优势,全面参与区域合作,发展中农优非转基因“小康大豆1号”产业,把非转基因大豆产业打造成北京中农优未来发展的龙头和核心,致力打造成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产业新高地,把百亩非转基因“小康大豆1号”育种基地落实在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码头镇霍辛村实施,涉及农户95户350亩。
百姓:今年种少了,来年一定接着种
霍辛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一直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收入低,群众一直徘徊在贫困线的边缘。为了摘掉贫穷的落后帽子,北京中农优公司选派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村干部从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多次带领群众到山东、饶阳、青县等地参观学习,引导群众转变落后观念,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寻找脱贫致富的产业。通过多次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根据在家劳动力较少的现实情况,借助霍辛村被列入扶贫村、享受扶贫政策补贴的有利时机,确定了把发展中农优非转基因“小康大豆1号”育种作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通过前期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后期精心管理,350亩中农优非转基因“小康大豆”育种种植区喜获丰收。
霍辛村的村民告诉记者:“今年没想到这个大豆收成这么好,要是知道种玉米这么不景气,那我们就都种上大豆了,今年种的少,明年我们把地都种成大豆。”
码头镇霍辛村党支部书记霍锦峰说,全村仅这350亩中农优非转基因“小康大豆”就可为群众增收40多万元,会鼓励村民明年把种植面积扩大。
10月12日由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董秀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汤松、农业部谷物中心研究员王步军、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员陈海峰、河北省衡水市技术站研究员刘林杰组成的中农优非转基因“小康大豆1号”育种项目验收测产组,对霍辛村中农优非转基因“小康大豆1号”育种种植区进行了验收测产。验收测产组组长董秀英及其成员对项目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霍辛村中农优非转基因“小康大豆1号”群体整齐,长势均衡,生育期适中,田间表现抗病虫害力强,刷新了冀鲁豫大田育种亩产记录,260公斤实属不易,得到国家、省、市专家充分肯定,综合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并建议以中农优非转基因“小康大豆1号”育种产业培育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找到了突破口。码头镇霍辛村村民霍凌云捧着刚收割的中农优非转基因“小康大豆”高兴地向记者介绍,“今年的大豆长得特别好,秆粗荚大,颗粒饱满”。
鉴于历史上“大消费”概念每每上演假日行情,因此,随着史上最长黄金周的来临,该板块无疑成为了当前弱市中的最大亮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事实上,该板块内一些个股凭借其优势地位更受益于这类行业发展机遇,能确实带来看得见的业绩真,实增长。因此我们认为,“大消费”概念股的选择应兼顾业绩的真实性和题材的投机性,某些品种会因为某些区域性发展或者某类事件的出现而表现出强于其他个股的阶段性投资机会,值得我们长期跟踪布局,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区区一个黄金周到来的炒作。
重点个股点评
一致药业(000028):打造深圳区域龙头 受益医药消费升级
随着国内居民医疗保健意识的显著提高,以及新医改逐步将广大的农村市场纳入医保范围,这些无疑进一步拓展了广大的国内医药市场,促使医药消费需求加速升级,这给整个医药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流通板块将直接受益。一致药业号称“中国南区医药分销第一品牌”,其受益自不待言。
公司是国药控股的南方业务平台,位于深圳,旗下拥有国药控股广州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广东、广西地区。该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医药工业、批发及零售。日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深圳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将对公司带来长期的正面利好。
一、公司将成为深圳市基药配送的最大赢家,看好抗生素业务发展。受益于基层医疗需求释放,今年上半年公司头孢类系列产品大幅增长,销售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75.28%。根据本次协议,今后在同等条件下,深圳市将优先选用一致药业为药品(含基本药物)集中配送的主要企业和地方医药储备主要定点单位。我们认为,公司将成为深圳市基药配送的最大赢家,受益于基本药物制度推进,抗生素业务快速增长有望持续。
二、政府强力扶持,资源整合提速。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发挥规模优势,延伸产品线,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对深圳延风的重组,在深圳区域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8月份董事会审议通过收购深圳中药52.61%股权,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将产品线延伸至中成药领域。为推进深圳市医药企业的兼并重组和优化升级,深圳市将在土地、税收、信贷等相关方面为国药提供支持,在政府强有力的扶持之下,公司在深圳区域的资源整合有望提速,优势龙头地位更加巩固。
三、创新药产业化有望加快。公司进军肿瘤、消化领域的战略十分明确,2009年参股公司万乐药业与全球第二大单克隆抗体生产企业韩国Celltrion公司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引进该公司9个单抗药物;今年上半年专利胃药Revanex(可逆性质予泵抑制剂)的临床试验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未来公司可共享华南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和华南生物医药产学研联盟的研发资源,借助深圳市政府强力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契机,在医药研发与设计方面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创新药产业化进程有望加快,公司的制药业务将涌现多个新的盈利增长点。
我们认为,本次协议的签订有利于国药集团及公司未来持续快速发展,公司的抗生素业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在深圳区域的优势龙头地位更加巩固,创新药将构筑未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泸州老窖(000568):业绩增长动力足
近年来,白酒行业销量加速增长,销量即将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中低价位酒增长最快;白酒价格持续攀升,尤其高档白酒;地方白酒企业异军突起,竞争更激烈,行业向名酒企业、规模上企业集中。而泸州老窖依托强大的品牌资源、雄厚的酿酒资本。完善的产品体系、全面的产业链布局成为白酒行业的典范,浓香型白酒的鼻祖,唯一拥有双国宝殊荣的顶级白酒品牌。
未来业绩增长动力足。从目前来看,公司中高端白酒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而“国窖1573”仍处于快速成长期,未来还将发力“国窖1573”的超高端系列“中国品味”和“世界品味”,进一步提升“国窖1573”的盈利能力。此外,年份特曲的推出有利于调整公司现在的收入结构,提升老窖系列酒的盈利能力,实现内生性增长。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年份特曲和“国窖1573”的共同发力,公司必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推出年份特曲,促进结构升级,铸就公司第三次腾飞。公司收入结构呈哑铃式,不符合白酒消费结构。公司转变思路,推出年份特曲,以产品结构升级代替此前单纯的提价措施。年份特曲产品塑造合理,加上公司良好的运营和战略管理能力,成功可能性较大。
等待公司再次出现盈利大幅增长。预期公司2010、2011年EPs分别为1.42,1.72元,综合白酒和投资两块业务,未来6个月公司目标价为40.5元,相对于目前股价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而且,随着超长“双节”来临以及行业进入消费旺季,白酒存在强烈的提价预期,短期公司股价应该能有较好表现。
天音控股(000829):国内手机分销龙头
公司主营业务为手机销售与维修及白酒生产与销售等。受益于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并带动手机消费升级的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稳步提升,中报录得了337.53%的强劲增幅。
手机销售与维修业务是公司的最大亮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手机分销商,与Nokia,Sarasung等国际品牌的国代和重要合作伙伴,国内手机市场回暖公司将直接受益。同时,3G、智能手机的爆发增长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天音的业绩在三、四季度将会,爆发。首先,三、四季度历来就是天音的销售旺季,业绩本来就远远超过,前半年;其次,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运营商加大手机补贴范围和办度,并增加手机补贴的渠道;这等于是运营商对3G手机进行促销,将大大加快手机渠道商的存货周转速度并降低渠道商的销售折扣,势必提高渠道销售商的毛利率;再加上,在3G时代,不同的机型对应的是三种不同制式的网络;卖出一个手机的同时,渠道商就为一个运营商争取到了一个客户,弱势运营商将因此而给予渠道商销售补贴。市场上存在一种疑虑:3G需求在今年还不会爆发,所以3G智能手机的销量也许只能占到手机总销量的10%左右,对天音整体盈利的
影响会有那么大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销售一部低端手机经销商也许只能挣20元,而销售一部高端3G智能手机经销商却能挣100-200元。因此,虽然智能手机的销售占比还不高,但对天音盈利的影响却很大。
移动互联网即将启动。关于天音参股新华社和中移动的合资移动搜索公司,我们判断是一个大概率事件。除了因为新华社是天音的大股东之外,由于手机终端内置是移动增值服务商主要的营销手段和运营成本,而天音可以直接在定制手机时内置自己的增值服务平台,并且每年都可以直接面对3000多万新的手机用户,这使得天音在移动增值业务上具有天生的成本和渠道优势。虽然该业务在短期内还很难为公司贡献较大的利润,但却可以提升公司的估值水平。
公司目前是全国最大的手机分销商,因此未来随着3G手机的快速普及,公司将会有更大的利润增长空间。另外,公司产品运作、营销能力突出。公司将调整高端产品结构,加大中高档智能手机比重,从而提升业务毛利率,进一步增亮业绩。随着三、四季度手机销售旺季的到来,有望成为股价上涨的催化剂。
圣农发展(002299):关注三季度投资机会
2010年7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大幅飙升30%以上,带动鸡肉价格迅猛上涨20%,致力于“种鸡种蛋一肉鸡屠宰一加工一销售”纵向一体化模式的圣农发展有望成为鸡肉价格上涨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其一,随着鸡肉涨价,养鸡的单位毛利也水涨船高。截至9月3日,北京新发地鸡肉价格涨至12.20元/公斤,相较6月初累计涨幅20%,养鸡利润已从亏损转为盈利,最多时每只鸡盈利达10元/只,目前有所回落,我们预计2010年公司鸡肉销售均价11-12元/公斤,单只鸡毛利有望恢复增长到5元上下;其二,今年6-7月份的暴雨影响已经过去,目前肉鸡出栏量已恢复到年内最好水平。该次暴雨导致公司损失200万只商品鸡价值3000万元,扣除保险理赔2500万元,实际损失仅500万元左右;灾害期间,公司单月肉鸡出栏量锐减至600-700万只,目前已恢复到1000万只鸡的年内最好水平;其三,上半年玉米等价格上涨幅度大,原料成本压力将在下半年得到缓解。大连玉米在2100元/吨高位徘徊,9月底至10月初新玉米上市后供应可能增加,玉米价格小幅回调将有效缓解下半年成本压力;其四,国庆、中秋期间鸡肉消费进入旺季,公司三季度利润环比显著提升,阶段性机会因此而显现。
我们推荐圣农发展,除了上述的四点逻辑外,更关注公司的营销渠道拓展,饥饿疗法使得产品供不应求,营销相对强势的公司在农业板块里非常稀缺,我们认为公司具备了进军快速消费品领域的营销潜质,将是“大消费”振兴政策的受益者之一。
天虹商场(002419):打造中国的“百货之王”
天虹商场是国内著名的连锁百货企业,也是国内拥有百货商场数量最多的连锁百货企业之一,拥有35家直营连锁百货商场,营业面积达84-86万平方米,连续8年入选中国连锁百强企业,是深圳和广东地区销售额最高、商场数量最多的连锁百货企业。
公司全国性扩张门店所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为门店销售增长增添动力。公司目前约有一半以上门店位于深圳、东莞、惠州等广东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受出口影响较大,而不断转暖的美国、欧洲经济将拉动该地区消费水平快速回升。从最近的进出口额增速迅猛回升看,广东GDP增速也随之抬头,居民消费支出被拉动,加上国家为促销费而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购买力水平,广深地区社消增速回升将进一步推进公司在广深地区的收入增长。
“百货+超市+X”可复制性高,门店扩张快,培育期短,公司高盈利有可持续性。公司门店扩张快,每年新开门店6家左右。业态差异化模式提高新开门店成功率,将行业平均3-5年的培育期缩短至1-3年,甚至一些门店开业几个月就可以实现盈利。
天虹商场作为一个全国扩张的优质连锁零售商,且其业绩具备一定的高成长性,值得投资者长期重点关注。近期股价的催化剂最主要有:广东地区出口速度加快带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及社消增速快速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司新开门店培育期大幅缩短,未来获得新开门店租金成本较低;“十一”及广州亚运会带动广深地区百货零售门店消费市场热烈。
上海汽车(600104):汽车龙头受益消费刚性
公司是乘用车领域的领头羊,上半年销售整车178万辆,同比增长45%,增长高于行业水平,市场占有率将近20%,行业龙头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上海通用将有可能超越传统合资模式。上半年,上海通用共计销售整车48万辆,同比增长66%,成为行业内单体销量最大的企业。上海通用产品线覆盖面广,并且在每个细分市场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A0市场上赛欧、A级市场上的科鲁兹、B级市场上的君威、君越、c级市场上的林荫大道、凯迪拉克、MPV市场上的GL8等都是各自细分市场上畅销车型。2011年雪佛兰科帕奇也有可能国产,届时上海通用产品将达到乘用车车型全覆盖。较长的产品线使得上海通用生产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得到了保障。
上海大众盈利能力大幅度提升。上半年,上海大众为公司贡献将近31亿元的投资收益,接近去年半年报上海大众与上海通用为公司贡献的投资利润总和。据此计算,上海大众上半年的净利率接近12%,同比增长将近3个百分点以上。上海大众的盈利能力一直低于通用以及其他合资品牌厂商,但进入2010年以来上海大众产品结构上行,价格较高的朗逸代替桑塔纳成为上海大众销量冠军,途观的加价热卖使得产品ASP大幅度提升,这是其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自主品牌、新能源及新动力总成将进一步发展。上半年公司自主品牌荣威及MG品牌共计销售5.8万辆,同比增长46%,自主品牌的营销规模依然不能带动母公司扭亏,需要进一步扩大。公司近期公布了定向增发方案,募资投向自主品牌、新能源及自动变速箱项目,我们认为定向增发如能顺利进行将使得上汽占据竞争的制高点。
我们认为市场过分担忧汽车行业下行周期,虽然未来两个季度,汽车整车销量增速会有所下滑,但是轿车作为消费品,有着一定的刚性,因此绝对量不会有大幅度下滑。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业绩有望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
首旅股份(600258):受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餐饮旅游板块是典型的受区域、事件影响较大的主题性投资行业,当中首旅股份最受关注。
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6亿元,同比增长47.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28.19%,
EPS0.485元。
北京地区酒店业务步入平稳回升通道。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好转,公司的酒店业务呈现平稳回升势头。上半年,北京三家四星级酒店带来的营收总额同比增长19.13%。据北京旅游局统计数据,上半年北京地区四星级酒店Revpar指标同比增长14.14%,公司酒店业务经营情况好于市场平均水平,下半年酒店业务预计仍将保持平稳经营。
三亚南山景区业务将充分受益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半年,南山景区入园人数达185万人次,同比增长26.7%,营业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门票收入达1.65亿元,同比增长28.1%。上半年游客人均支出达135元,略有提升。门票收入占比达66%,也稳中有升。三亚市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同比增长23.2%,南山景区游客增速快于整体市场,也快于去年同期增速。南山景区客流占三亚游客总量的39%,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古地近20平方公里的南山文化公司未来还有极大的挖潜空间。
青岛海尔(600690):符合消费升级大趋势
公司作为我国白电行业的龙头之一,洗衣机、冰箱业务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空调市场占有率第三,其定位符合我国家电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公布的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6.84亿元,同比增长39.4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80亿元;同比增长51.83%;基本每股收益0.81元。
冰洗业务凭借多年优势,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冰箱业务充分利用全球化产品解决方案优势,通过卡萨帝、海尔双品牌的无缝隙覆盖来满足客户需求,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销售比重,其物联网冰箱与墅式六门冰箱纷纷获得业界的最高奖项;洗衣机业务也坚持力推高端产品的策略,推出卡萨帝复式高级滚筒、高端变频双动力等系列产品,实现高端产品市场份额的重大突破。
空调业务销售收入及市场份额均稳步提升:公司依托在高能效及变频空调产品的研发和技术优势,在业内领先推广高效定频产品A+无氟变频产品;整合连锁渠道资源,率先发起无氟变频普及风暴;组件全球首条无氟变频空调低碳产业链等,均加速了无氟变频产品的推广。
太阳能热水器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长44.46%,市场份额为28.96%。公司将继续加大在太阳能热水器方面的研发投入,由于农村市场在该产品上应用潜力较大,行业集中度不高,因此该产品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
海尔物流将装入海尔电器。8月30日,海尔电器公布,拟以现金代价为7.63亿元人民币,向母公司海尔集团收购青岛海尔物流100%股权。海尔物流的业务由海尔集团成立及发展,且目标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家电制造业中最具竞争力之物流服务供应商之一,凭借其遍布全球的供应链网络、分销网络及电脑资讯化网络,一直为海尔集团各类客户提供及时原料采购、原料分销及成品分销服务。届时,海尔电器也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渠道供应商。
中国国航(601111):超长“双节”推动航空需求高增长
公司是国内竞争实力最强的航空客货运输及航空相关业务的运营商之一,在我国航空公司中保持着领先地位。“中秋+国庆”的超长假期将催化航空需求爆增,而伊春空难后乘客对小航空公司飞行安全担忧,客流及航班资源分至大公司。因此,拥有国内最佳飞行和技术团队的国航将最为受益。
长假期催生旅游长线路,助推航空需求爆发增长,国航最受益。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接近,将形成约15天的史上最大超级黄金周,催生国内游、出境游时间和线路延长,将助推近期航空需求爆发增长,拥有较长国内运距和占领较多国际航线资源的国航将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