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15:27
导语:在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京津冀;服务贸易;合作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209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地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优势分析11北京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
北京作为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非港口的国际化贸易中心,有较强的服务贸易基础和实力。在技术支持方面,全国顶尖的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聚集也是其他区域所无法比拟的。在北京,科技含量高、服务水平好、国际竞争力强的新型绿色科技产业正在迅猛发展。北京的服务业以生产业为主,金融服务、保险服务、通信服务、邮政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或广告宣传服务等高科技新兴服务贸易成为主导。北京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明显优势。
第一,转移国际服务贸易产业的重要平台。2015年,北京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3028亿美元,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同比增长178%,在北京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达29%。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部分重要的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而北京不仅具有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充足的科技、人才资源,而且具有完备的服务外包产业链,强有力地支撑了离岸外包的发展。
第二,服务贸易的标准化、国际化水准较高。在标准化层面,北京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的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北京市政府2011年颁布的《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标准化发展规划》等文件中都把努力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作为了重点任务,并在信息、旅游、环保、创意文化产业等多领域都有标准化的科学管理规划。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8月,北京现有国家标准28802项,其中直接涉及服务业的有225项。在国际化层面,北京积极参与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也具有一定的占有份额。北京因具有广阔的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国际高端的科学技术人才,为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储备。
12天津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
天津作为直辖市,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天津市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255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8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了6倍多。但在2008年进出口总额达到最大峰值之后出现了连年下降的趋势,到2013年才勉强恢复到180亿美元的水平。而天津在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也从2008年的61%下降到了2013年的33%,比2001年的35%还低02个百分点。但天津发展服务贸易也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第一,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明显。根据《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精神,天津就是要打造国际型先进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中心。其作为亚欧大陆桥三条线路的起点,在运输等国际服务贸易、服务产业集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第二,服务外包业为天津服务贸易的腾飞提供了机遇。2009年天津被确立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后,以滨海新区、保税区、开发区为示范中心的天津服务外包业正向高端产业发展。
13河北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
河北现阶段还是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的起步较晚,规模也有待提高。河北服务贸易仍然多集中于工程承包、劳务输出、旅游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中。服务贸易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在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广告等新兴服务贸易产业的投资较少。但河北在京津冀区域中也有自己的优势。
一方面,资源优势明显。所谓的资源优势包含了劳动力资源、旅游资源等。河北可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较为丰富的中、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立足工程承包、劳务派遣等优势产业,融入京津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另外,河北的长城文化、坝上草原、渤海之滨等优势旅游资源与京津旅游资源错位开发,实现了京津冀一线式旅游服务,带动了相关服务贸易的往来。另一方面,市场腹地空间广阔。河北多个城市的现代城市化发展进一步提速,秦皇岛、唐山、沧州的港口建设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河北重视提升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场环境,在河北沿海港口城市纷纷加大了京、津跨区产业对接的合作项目建设。如,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与曹妃甸综合保税区的合作模式,推动两地保税区协调联动;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的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承德县华唐中科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服务外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6亿元,已有1000余座席呼叫中心部分投入运营。因此,河北为京、津转移部分高新技术服务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项目对接空间。
2京津冀服务贸易合作的不足
21区域合作流于形式,本位发展无法抵御外部风险
京津冀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缺乏统一的协调体系以及抵御外部风险机制。上文所谈到的天津2008年服务贸易总额在达到阶段性峰值的时候,直到2013年的5年间连续下挫。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时天津在区域发展中较为孤立,没有利用好北京的服务贸易总部资源以及河北服务贸易的腹地,最终导致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幅波动。事实证明,区域间单一的发展模式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足。
22相对货物贸易而言,服务贸易的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
“十二五”期间京津冀三地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都有显著的增长,但还是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更胜一筹,两者规模的差距还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京津冀区域间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以北京为例,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差距从2倍增长到了4倍。与货物贸易的顺差相比,京津冀区域的服务贸易还呈现出结构性逆差,这与旨在以现代服务业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总体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3建立京津冀服务贸易合作机制的路径
31建立完善的京津冀服务贸易法律体系、管理体系和协调制度完善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管理体系和协调制度是京津冀服务贸易更好、更快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法律层面,除了主要依据的《对外贸易法》之外,还应尽快出台多部专门针对服务贸易以及区域间服务贸易合作的法律,建立完备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在协同发展中,应建立分工明确的服务贸易管理结构,并形成部门间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32建立京津冀国际贸易转移服务平台,服务新兴朝阳产业北京可以进一步打造国际贸易转移服务平台,并利用该平台改变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在国际化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最终获得产业国际化的更多成果和利润。在北京的示范带动下,金融服务、保险服务、通信服务、邮政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或广告宣传服务等高科技新兴服务贸易应成为核心产业。北京应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跨国公司资源,拉动外资注入京津冀三地,加大进出口规模,在此基础上形成京津冀国际市场的规模,为区域合作提供充分的产业支持和龙头带动。在京津冀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北京有实力执行好总部的职能。
33通过京津冀三次产业融合,来协调京津冀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内在机制只有京津冀三次产业融合,才能在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内在要求中实现京津冀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内在协调发展。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京津冀货物贸易的发展是服务贸易的原动力与内在需求,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服务贸易不仅可以实现与货物贸易的双赢,还有利于产业机构的优化,最终带动货物贸易的发展。而滞后的或不协调的服务贸易发展也势必阻碍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以及三次产业的协调。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趋势,有利于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高效的服务和信息。同时,第三产业成为了外商投资服务企业的重要领域。京津冀可以以北京为服务业总部,以天津作为生产业的纽带,以河北作为生产制造业的基地,这样可以保障涵盖京津冀所有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产业部门,综合提高服务环节的价值比重。注重“以人为本”的现代服务业,关键在于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由此,服务贸易逐渐成为了京津冀贸易发展的核心,而传统的货物贸易成为了一种载体,实现了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复合式统一。
34实践“北京总部、金融科研,天津桥梁、国际港口,河北转化、人力服务”的联动产业链在京津冀服务贸易产业协同发展框架下,实践“北京总部、金融科研,天津桥梁、国际港口,河北转化、人力服务”的联动产业链。从京津冀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北京依托于高端企业总部、高端人才和高端服务形成了“创新驱动”“总部经济”“高端服务”的产业格局,作为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其辐射力和影响力可以为京津冀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和先导效应,作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市场布局和业务领域方面,逐渐形成了两大服务外包聚集区;天津借助于滨海新区开发了“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国际港口”的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天津京津冀服务贸易产业协同发展的桥梁作用,效仿滨海新区发展服务贸易的成功案例,结合京津冀发展特点,发展BPO等服务外包业务,而且天津可以直接受到北京的政策指导、国际化影响以及两大外包聚集区的积极示范;河北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镇化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现代农业强势发展的态势,鉴于河北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应鼓励更多较低技术水平的劳动力从事ITO,为服务京津冀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基石。由此,完备的京津冀服务贸易联动合作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等外部风险的冲击。
参考文献:
[1]于立新,冯远中国服务贸易研究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2]赵瑾国际服务贸易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贾志影京津冀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2
从北京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11年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447美元,已经达到了波特的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标准。从投资、消费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来看,虽然从2006年以来北京市消费率已经超过了投资率,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但是,投资仍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0年投资率为43.2%,仍高于发达国家20多个百分点。从要素投入来看,人才、技术等知识要素对北京经济贡献已经远远超过能源、水资源等生产要素,“十一五”期间,北京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显著下降,能耗累计下降26.5%,2010年达到0.58吨标准煤;水耗累计下降40.46%,2010年达到29.4立方米;R&D投入逐年增加,2011年R&D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83%,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综合以上指标来看,北京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开始由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迈进。
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首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从1997年以来首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在11%以上,尽管2008年以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首都经济仍保持了较高增速,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目前,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北京已经达到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从国际上大城市经济发展一般规律来看,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放缓趋势,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如东京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名义增长率(按现价计算的GDP增长率)下降至10%以下;香港人均GDP从1万美元到2万美元期间GDP平均增速保持在5%左右。基于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综合考虑全球经济对首都经济发展的影响,未来首都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有所趋缓,进入一个稳定增长的阶段。
2.服务型、总部型、知识型、绿色型经济特征进一步凸显。近年来,北京市坚持“首都经济”发展方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特征更加突出。一是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从2005年的69.6%提高到2011年的75.7%,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图1),服务业的税收、吸纳就业、利用外资等各项指标占全市总量的比重均超过80%。二是北京总部经济规模居全国首位,聚集了一大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2011年北京有41家企业入选全球500强,仅次于东京;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12家,拥有中国500强企业总部100家。三是以知识、技术和高素质人才为支撑的知识型经济发展迅速,生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8.7%、6.3%和12.1%(图2)。四是通过加快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企业的搬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经济方向发展,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未来,体现首都资源特征、符合创新导向方向的这四类经济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创新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北京着力加快“科技北京”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涌现出TD-SCDMA、闪联、龙芯、“非典”疫苗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先行先试政策逐步深化,2011年示范区实现增加值3062.6亿元,占全市的19.1%,比2005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图3),对推动首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关村创新引领作用逐步增强,截至2010年底,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主导创制国际标准76项,国家标准590项;2011年中关村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20.6亿元,占北京市的七成,占全国的1/4强,其中80%流向北京市其他地区、外埠城市和境外,有力支撑了首都及全国创新发展。
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北京作为首都,提出了要在全国转变发展方式走在最前面、率先形成创新驱动格局的战略目标,这就需要站在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高度,审视首都经济科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公认世界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与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世界城市相比,北京的经济总量规模还相对较小(表1),2011年北京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2544.1亿美元,仅为东京的1/12,纽约的1/10,伦敦的1/3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更为明显,2011年北京人均GDP达到12447美元,仅为东京的1/17,纽约的1/8,伦敦的1/7。从产业结构来看,虽然北京市已经形成了服务业主导格局,但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与公认世界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低10多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仍有待提升。
(二)首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亟待提升
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是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世界城市的全球影响力、控制力和辐射力,体现了世界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目前,北京已经初步形成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资源配置格局,但是与纽约等世界城市相比,首都经济的全球配置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总部经济提升空间依然很大。高端企业总部聚集程度是体现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指标,虽然北京拥有的世界500强总部企业数量达到41家,仅次于东京,排在第二位,但是,一方面,北京的总部企业主要以中央企业为主,以能源、电信等垄断行业企业为主,真正体现北京产业特点的高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企业总部数量较少,而且总部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还相对较弱,国际化程度还相对较低。有关调查显示,2008年全球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指数(海外资产占全部资产比例)一般都在50%以上,而北京总部企业的平均跨国经营指数还不到20%。另一方面,北京拥有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只有100多家,与纽约、东京、伦敦等城市拥有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都在上千家相比,差距很大。#p#分页标题#e#
二是体现世界城市功能的重点行业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升。从金融功能来看,北京是全国的金融管理中心,聚集了全国知名的金融机构总部,控制着全国60%的金融资产、90%的信贷资金、65%的保费资金,北京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也逐步提升,由2007年的第35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16位,但是北京金融功能主要是服务全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北京要素市场体系很不完善,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要素交易市场。从体现文化功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来看,纽约、伦敦等世界城市都是全球著名的文化中心,文化产业非常发达,伦敦的创意产业已经超过金融业成为第一大产业。虽然北京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与纽约、伦敦等相比,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缺乏类似纽约的新闻集团、时代华纳公司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母型企业,也没有伦敦设计节、伦敦时装周等全球知名的文化节日。从体现国际交往功能的旅游业来看,2011年北京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520.4万人次,远低于2010年纽约的970多万人次和伦敦的1400多万人次,人均旅游收入差距更大。
(三)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进入创新导向阶段后,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体现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指标。从北京创新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十一五”以来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已经由单个企业独立创新进入到集群式创新阶段,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集群,创新对首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提升,但与硅谷等区域相比,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创新成果相对较少,产业核心竞争力较弱。从硅谷发展历程来看,硅谷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集成电路、个人电脑、互联网等领域都产生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成为引领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策源地。与之相比,受科技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北京密集的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尚未形成一批真正在国际上具有技术主导权的创新集群,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需要依赖进口,高技术产业的附加值较低,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相对较弱。企业技术性收入是反映企业创新能力产出的重要指标,以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为例,中关村企业总收入中仍然以产品销售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为主,真正体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收入比重则相对较低,而且有下降的趋势,2010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中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收入分别仅占到24.8%和15.5%。长期以来,北京城市空间呈现“单中心”格局,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等诸多城市问题,而且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六区土地面积占全市的8.2%、占平原面积的21.3%,而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的7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市的81.2%,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的80.3%。同时受区域发展环境差异、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影响,城市南部与北部发展差距较大,虽然北京市自2009年以来启动实施城南行动计划,总投资达2900亿元,带动了南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但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图4),2011年南部地区的地均GDP不到北部的1/3。西部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承担着首都生态涵养职能,支撑区域发展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西部四区人均GDP仅为全市的一半左右。统筹城乡发展任务也非常艰巨,虽然近几年来,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但差距仍然很大(图5),2011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36元。
推动首都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新阶段,实现首都经济的科学发展,必须把握进入创新导向阶段后的新趋势、新特征,充分挖掘首都创新资源优势,更加注重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格局,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首都经济发展质量,显著增强首都经济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一)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纷纷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加强科技创新,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北京作为全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城市,有条件也有责任在全国参与新一轮科技竞争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同时北京推进世界城市建设,也必须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依靠创新提升其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因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北京新阶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首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一是要围绕若干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突破,抢占全球技术主导权。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各类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强化资源集成,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和研发组织模式,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突破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并争取形成国际标准,提升在全球的技术话语权。二是要强化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可以促进一批转化占地空间较小、附加值较高、对环境污染较小的重大创新成果直接在京转化,也可以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创新成果在京外区域转化。通过创新成果转化,真正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积极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文化影响力是体现世界城市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够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而且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对于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播、交流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好莱坞、迪士尼、日本动漫等在获取大量海外收入的同时,也向世界各国传播了美国、日本的文化理念。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仅对于支撑首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具有积极作用。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要把北京的科技、文化两类资源优势充分结合起来,既要充分体现北京作为古都所承载的深厚的中华文化,同时要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优势,通过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创新产品生产方式、表现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新闻出版、影视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升级,并积极推动一批动漫游戏、数字新媒体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附加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支持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化航母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活动,推动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显著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p#分页标题#e#
(三)推动总部经济与生产业互动发展,提升首都经济辐射力
总部经济与生产业具有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3],企业总部聚集将对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咨询、科技研发、广告会展、教育培训等生产业产生大量需求,为生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生产业的发达程度又是企业总部聚集的一个重要条件。总部经济和服务经济作为首都经济的两大特征,未来应通过加强这两者间的互动发展,进一步提升总部经济、服务经济发展质量,增强首都对全国乃至全球的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经济结构,率先形成生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打造“北京服务”品牌。积极鼓励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业领域的全球知名企业在京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支持各类社会资本进入生产领域,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推动生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国际影响力,依托该平台推动北京服务贸易发展、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提升首都服务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要加快“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建设,显著提升首都经济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等智能型总部,另一方面要支持和服务国内大型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在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上海、广州等城市发展经验,加强市级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成立全市统一的总部经济管理服务机构,健全总部经济统计制度,整合区县有关总部经济政策形成全市统一的政策体系,促进总部经济健康发展。
(四)加强区域空间资源整合,打造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加快空间资源优化与整合,既是破解北京单中心格局,提升北京世界城市运行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进一步拓展首都经济承载空间、支撑首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要把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与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进行统筹考虑,打造一批业城均衡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使之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未来,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加快推进“两带”建设,统筹规划海淀北部、昌平南部地区的产业空间资源,整体打造万亿级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带;统筹亦庄、大兴等城市南部产业空间资源,打造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使之成为支撑首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两个大体量空间板块。加快推进通州高端商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等4个高端产业新区建设,引领通州副中心建设以及首都西部、南部转型发展,使之成为拓展首都经济新空间载体、促进首都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和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我区发展总部经济的现状和优势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区企业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面临制造成本快速上升压力越来越大,致使制造、劳动力等空心化现象日益显著,发展总部经济已成为助推城市经济转型,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我区作为我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总部经济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我区在这样一个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推出了一个恰当的概念,开启了一个新的经济形态 “总部经济”。
(一)总部经济基地建设情况
我区总部经济基地建设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列入全区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之中,于20__年启动以来,总部经济基地在宣传、建设、招商上环环相扣、滚动进行,到目前为止,总部基地a座总部楼招商全部完毕,入驻企业已经正常办公。b座预期9月份主体全部竣工,内部装修有望在年底完工,整体竣工后将实现80%入驻率。
不仅如此,为总部基地入驻企业提供高档商务社交及餐饮场所的总部会所的设计图纸已全部设计完成,预计到20__年年底,一个功能齐备的高级总部商务区将打造完毕。
如果说总部基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总部楼还只是搭建骨架的话,那么进驻的不同企业无异于一个个细胞,总部基地也由此爆发出无穷的活力。事实上,总部基地持久的生命力也仰仗于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总部基地a座2楼的“主人”是中美合资的美索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延年是“入驻总部基地第一人”。刘总说,总部基地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契机和平台。__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区内共引进企业、集团总部5家,这5家的具体情况是:
(1)__证券有限公司。总部设____8外廊;以证券交易等为主导产业,注册资金20__万元,20__年实现税收760万元,预计20__年末可实现纳税200万元左右。
(2)(上海__电子科技有限公司)__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总部设在我区创业孵化基地;现在手续正在积极办理中,9月份办完,预计10月—12月底纳税70万元。
(3)__贸易有限公司。总部设在__街道赤峰街3号。公司主要经营项目为工艺美术品制作、出口。注册资金10万元。预计年末销售实现100多万元;预计年末纳税30万元。
(4)__集团公司总部。已经在我区买下两块地盘盖总部大楼,公司旗下有五家子公司,预计入驻我区后年纳税20__万元左右,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5)大华航空。总部设在丰满区创业孵化基地;经营航空售票、铁路售票等。手续正在积极办理中,
从我区总部经济发展的情况看,总体上是总部数量少、规模小,没有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总部落户我区。
(二)我区发展总部经济主要优势
一是土地资源优势:我区幅员广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农业生产用地 15335公顷、林业用地58079公顷、未利用土地5811公顷、水域13336公顷,分别占总面积14.4%、54.4%、12.5%。二是生物资源优势:生物种类繁多,有野生植物 99科590种,野生动物40余种,鸟类126种,鱼类47种。 境内森林资源丰满,林业用地 58079公顷,森林覆被率57.7%,森林多集中分布于__湖和__江汇水区及__江支流源头两岸,以天然多代萌生林和人工落叶松林业主。 栽培作物有各种粮食、油料、经济作物以及蔬菜、薯类,养殖动物有各种家畜、家禽和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 三是水利资源优势。__湖设计库容 108亿立方米,可满足3万公顷农田用水需要。 地表水年平均降水量 674毫米,降水中直接有效雨120毫米,年径流量238毫米,总水量64亿立方米。 地下水分布不均,__江干流沿岸的河谷盆地为地下水丰富区,单井涌水量每日在 1000吨至5000吨,最大涌水量可达9000吨。 四是旅游资源优势。等自然、人文景观,各具特色,魅力万千,享誉中外。五是区位优势。以形成我区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总格局。完成经济
开发区 23.4km 2的土地整理 ,高标准建设 “九通一平”等配套设施。同时,加强对第二形成水山相映、碧水环山的优美自然环境。六是魅力的城区优势:具有代表性建筑等都在我区。我区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增强吸引力。
二、我区总部经济存在的问题
20__年,虽然我区在发展总部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综合发展能力相近的城区相比,差距也是明显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总部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层次较低。从市内看,__区将总部经济作为经济实现再次突破的着力点,已逐步引入众多家公司总部现已入驻。从同类城区看,青岛市南区将总部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实现再次突破的着力点,实行重点区块重点推进,截止20__年该市的市南区已拥有各类区域性总部392家,实现税收34亿元,企业数量和税收贡献分别以年均15.8%和66%的速度增长,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纷纷设立区域性总部和专业性总部。相比之下,我区在这方面的成效则要逊色得多,引进的总部企业数量不多,且有影响的大企业大集团区域性总部和专业性总部较少或者几乎没有。二是,一批本地企业的总部出现外迁现象。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区还缺乏对企业总部的足够吸引力。分析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缺乏规划引导。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需要政府加以引导,才能促使其健康快速发展。目前我区至今还没有形成总部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二是缺乏政策扶持。没有建立完善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缺乏政策对产业的引导和支持。三是配套产业不够完善。近几年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其他城区相比,其产业所占比重仍较低,特别是会计、律师、金融等中介服务业基础比较薄弱,尚不能对总部经济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四是高层次人才较为紧缺。总部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如高级管理人才、策划人才、理财人才和研发人才,也需要大批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在我市还十分缺乏,从而难以有效吸引企业总部和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进驻。五是没有把我区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区位优势体现出来。电力、给水、供热、通关、物流, 这都是我区吸引企业总部落户我区的宝贵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宣传。
三、发展总部经济的措施及建议
发展总部经济对我区来说,是一件新兴事物,既无捷径可走,也有无经验可循,只有致力打造我区发展总部经济的软硬环境,完善城区服务功能,全力打造区域性“总部基地”, 通过发挥总部经济的辅射带动作用,促进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我区的综合竞争力。
(一)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各类总部或分支机构。
积极创新招商模式,通过推行叩门招商、行业招商、主题招商、以商引商、政企联动等多种形式,拓宽招商渠道,提高招商质量和效果,积极引进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国内外的上市公司总部或区域性总部、中小企业总部进驻我区。
(二)发挥科研教育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人才高地。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发挥我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资源优势,依托我区产业发展,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实现人才与产业的有序衔接。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和管理等环节的市场化运作,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积极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舆论氛围,为人才队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尽快使我区成为区域性的人才集聚中心、人才信息中心和人才配置中心,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三)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建设总部产业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银行、保险、通信、网络、传媒、会计、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规划和建设商贸、商务办公、住宅、金融、娱乐相结合的商务区,以完善的服务业服务于企业总部发展。特别是重点吸引港澳台地区和海外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金融、会计、法律、物流等服务业巨头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
(四)转变政府职能、制订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和引导政策。加强利于总部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为企业自由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充分的制度保证。
加强对发展总部经济的专门研究,制定专项规划,明确产业和区域发展重点,实行区域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尽快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对总部企业在项目建设、税费减免、人才引进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加快吸引公司总部机构在我区集聚。
(五)落实总部经济发展用地。依托高新区建设的契机,尽快在我区域内规划落实总部集聚区的建设用地。同时,对原在我区的保有工业用地的大企业,在规划允许范围内以及用地性质不变情况下,允许企业在原址上建造总部大楼;对世界著名企业、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来我区设立总部机构,在限定面积、限定用途、工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条件下,优先在工业用地规划中予以安排;对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需“腾笼换鸟”的原有工业用地,可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在“工业用地性质不变、建筑物不变、产权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发展工业营销中心、研发中心、管理中心等具有总部职能的企业及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产业或特色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加快我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对总部经济用地开发可采取政府立项建造,也可引入国有、集体、民营等资本参与开发建设,竣工后按成本价销售或出租给符合入驻要求的总部企业。
(六)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配套产业。加快招商引进和培育扶持力度,重点发展壮大金融保险、中介咨询、高新技术、文化旅游、商贸娱乐等产业,为公司总部落户有力支撑,营造良好发展的软硬环境。总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要
加快发展生产业的重大意义
1?郾加快发展生产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工业经济增长受自然资源、资金、环境、科学技术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日趋明显。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市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开发、商务服务等生产业,将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再生性资源消耗在制造业中间投入中的比重,充分激活和优化配置制造领域中的种类产业要素,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郾加快发展生产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在我市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受竞争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影响,相当数量的企业还在采用传统以至陈旧的生产模式,许多企业主要依靠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依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为跨国公司代加工的制造业发展生产模式,而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主要是依赖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技术进步、产品研发和产业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随着我市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生产要素价格的全面上涨以及入世过渡期结束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全面对接,我市制造业将面将产业升级的挑战。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中后期,随着分工深化和服务外包化趋势,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不断调整,从制造领域独立出来的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现代物流等生产业,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作用逐渐显现。因此,积极发展生产业,为我市制造业提供全面、完善的协作配套环境,有助于提升我市制造业竞争力,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郾加快生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市制造业外向度,扩大产品出口。生产业是加强制造业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活动的基础和纽带。跨国交易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如信息收寻、贸易谈判、货物交割、货款支付等,对生产业都会产生大量需求。在我市打造总部经济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发达的网络系统、便捷的物流运输、专业的法律咨询等生产业,都有利于我市扩大国际贸易业务、拓展国内市场和加快总部经济形成。同时,积极发展研发、设计、营销、广告等生产业,还能提高我市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降低产品的反倾销风险。
4?郾加快发展生产业,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总部经济建设。从产业政策的角度看,构成投资环境评价的基本要素,无一不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扩张,投资往往更容易得到熟练劳动力、快速信息和良好的商业服务的区域和城市所吸引。而我市目前正在打造有永康特色的总部经济,建造总部大楼,企业就会把“指挥系统”放在永康,通过加快发展生产业,形成一个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完整的产业链。
生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
永康是一个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发展生产业,既有很强的现实需要,又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
1?郾工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需求不足。目前,我市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即使一些知名企业,也是两头在外、以贴牌生产为主的加工型制造业,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价值链的末端,处在产业链中附加值、盈利性最低的环节。而附加值较高的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自有品牌为主的创新型企业较少。从我市工业企业看,过于侧重实体产品的生产,物质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外包项目主要是以产品生产为主,且外包服务不多,涉及面窄,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市场销售、人力资源、外购信息技术等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很小。加上体制、政策等原因,生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高于工业,造成生产业所有制结构单一,不仅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性企业的需求,而且由于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和不成熟。一些“热门”行业,有意抬高市场交易成本,价格水平明显高于国内外市场价格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削弱了工业企业外包生产的内在动力,导致对外包服务需求不足,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生产业的发展。
2?郾制造业与生产业关联程度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以本地廉价的土地资源、环境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永康人开拓创新的精神,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经过几波“浪潮经济”,逐步形成了永康特有的工业发展模式。这种生产模式在有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较为明显的局限性。一些工业企业受传统观念影响,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企业内循环服务代替了理应外包服务的战略合作,自己投资、自己研发、自己生产、自己销售“一条龙”,观念上潜在强烈的“万事不求人”、“求人不如求己”的思想。这样,在增加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割裂了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使产业链向服务业增值部分的延伸受抑制,从而影响了生产业的发展和我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
3?郾工业布局相对分散,城市化程度不高,生产业没有形成有效集聚。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程度有着较高的关联度。往往高附加值、为生产服务的、新兴的服务业与城市规模紧密相联。这是因为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资源、信息和产业,而这些都是服务产业化的基本载体。而我市过去忽视了城市对工业发展的聚集和支撑作用,家家户户办工厂,村村镇镇建园区,以致于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工业布局相对分散,弱化了工业企业对生产的中间需求,导致生产业发展缓慢、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偏低等问题。制造业链条上的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法律咨询、信息服务等关键环节,得不到相关服务体系的协作与配合,大量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服务活动不得不在工业企业内部消化完成。
4?郾生产业发展在政策上还受到一些歧视性限制。生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仅受到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需求的制约。同时,还受制于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生产业发展缓慢,一方面固然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生产业的需求和专业化服务质量及其成本水平能否使工业生产效率得到改进和提高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市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低,市场秩序不规范,与生产业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因素有关。主要有:一是有关部门对生产业的市场准入前置条件普遍高于工业,一些行业对非公有经济还没有完全开放,即使开放的行业,有些职能部门为保护所属或改制分离出来的那些生产机构的利益,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资质审批等手段,限制新的生产机构进入,与此同时,现有这些生产机构也积极主动地向有关职能部门投以桃李,以求进一步强化其垄断地位。由于行业存在垄断,市场竞争不充分,虚抬价格现象较为普遍。现行的垄断和种种限制,使生产业发展动力明显不足,不利于我市生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税收政策不合理。当前,税收政策一般把生产企业等同于普通服务业企业,执行相同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率。由于生产业对知识积累度要求较高,从业人员受教育的成本远比一般服务行业员工高,从业后往往还需要不断进行教育培训投入,而这些成本却无法与普通服务企业的原材料投入一样作为成本在税前列支,这些都不利于充分调动生产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以及行业规模的扩大。
5?郾缺乏一个有效的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支撑。一是生产业人才奇缺,严重制约着我市生产业的发展。生产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据了解,由于近年来我市高昂的房价、不断上涨的生活费用和工作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来我市就业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较少,即便是永康籍考上浙大等名校的学生,回乡工作都很少。加上外地的生产企业又很难进入我市,也导致我市生产业创业艰难和高素质专业人才外流。目前,我市现有生产业从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人才资源的稀缺,严重制约着我市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我市风险投资、信用担保以及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致使生产企业特别是在创业初期缺乏金融支持,从而抑制了生产业发展的后劲。
我市发展生产业的思路和重点
永康发展生产业的总体思路是,着力建设会展中心、总部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海关商检中心等“五大中心”,具体是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1?郾发展现代物流业。整合统筹全市现有物流运输、公共信息、仓储配送三大资源,加快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海关商检中心建设的步伐,逐步构建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综合性物流配送和专业性物流配送区为节点的物流网络体系框架,使物流服务直接渗透到企业、园区等各个终端。同时,要依托产业优势,培育一批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步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一是发展都市配送型物流。围绕重点物流区域形成辐射全市的生产消费品配送中心。二是发展产业基地型物流。结合我市的产业特点和优势,根据周边各市县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制造企业的物流需求,配置相应的产业基地物流设施,辐射全省乃至全国,逐步形成以我市为中心的制造业基地。
2?郾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步伐,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一是积极推动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构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缩短全面形成产业的时间,使我市制造业水平处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二是加快我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步伐。以此中心为依托,吸收和引进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高等院校落户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促进人才、技术资源向我市转移,逐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创新体系,促使国内外更多的优秀成果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三是加强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重点建设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招标机构、科技信息及咨询、人才中介市场、技术产权交易等科技服务机构,搭建主要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合理配置的服务体系,把科技服务业作为我市生产业的重点加以提升和发展。力争科技对我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较高水平。
3?郾拓展商务服务业。按照专业分工和国际标准,规范发展法律、会计、评估、工商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推动大型会展、广告、策划、创新设计、招投标、风险投资等服务企业为工业企业服务,鼓励发展与优势产业配套的专业服务、特色会展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产业,引导专业化的工业设计、创意设计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培育商务服务机构进驻我市,促进商务服务机构与我市工业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提高我市专业化水平。
4?郾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加快建设电子认证体系和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各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今日五金网站和永康政府网,丰富电子信息内容,推进和拓展网上增值服务。着力构建重点企业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的管理平台,各类专业机构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易平台。推进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嫁接,加快实施重点园区、优秀产业和龙头企业的信息化改造,改造企业的传统业务流程,积极推进企业与供应商、制造商的网络连结,逐步推广面向企业、重点行业的电子商务服务。
5?郾发展现代金融业。推进金融创新,增强金融企业实力。加快推行融资、租赁、理财、创业投资等综合类金融服务。形成以服务龙头企业为基础,服务中小民营企业为特色的生产性金融服务体系。一是企业融资服务。各银行要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内控,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创业孵化、财务咨询、融资辅导、投资管理等多元金融咨询服务。二是企业上市服务。积极做好和引导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加快企业多渠道融资步伐,支持企业积极防范和化解上市风险。同时,要为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公开拍卖、股权托管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三是企业保险服务。针对我市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对保险的需求,大力发展面向企业的责任保障、企业年金和团体健康保险等新险种。
我市加快发展生产业的几点思考
1?郾组织编制和实施产业发展计划。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现代生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我市生产业的发展战略定位和重点,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对全市生产业的主要功能区域的分布及其潜在发展趋势,开展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市产业特点,做好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定期生产业发展重点指导性目录,引导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律,有序地发展生产业,引导企业按照产业布局规划确定正确的投资方向。因此,我市必须尽快明确和实施与我市经济结构相协调的发展战略,使我市生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2?郾加强政策引导,逐步完善行业准入制度。一是进一步深化服务行业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原则,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抓紧制定生产领域的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及配套措施,对隶属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要进行分类改革,把原来由市各级财政负担的事业型、福利型的服务单位向企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转化。依法规范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行业协会、商会,进行行业自律。二是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放宽生产行业准入,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一律不得设置企业登记的前置条件。三是加大对生产业的税收扶持力度。切实落实国家已出台的扶持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新办服务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税法允许范围内,鼓励生产企业技术创新,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纳税所得额。支持生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对从事联运业务的自开票物流企业、货运企业、保险公司、知识产权公司、广告公司、会展公司,实行定额征收营业税。四是要加强对生产业的用地支持。对生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要优先安排用地计划。要根据生产业发展需要,适当调整我市用地结构,合理安排服务业用地比例,对列入国家、省、市鼓励类的服务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五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生产业价格政策。生产企业的用电、用水等价格应与工业企业同标准执行。对生产企业缴纳的各种资格认证、考试、培训费以及行政性事业费用,其收费标准有浮动幅度的应按最低标准收取。同时,要引导生产业实行差别化收费,体现优质优价。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体制机制创新 产业融合 人才培养 风险投资
近年来,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借势京津等地文化创意产业辐射,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倾力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并逐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开始走上从旅游名区到创意名区的发展之路。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更突出的是体现在对于传统产业的融合、升级和带动上,若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特性及发展背景不甚了解,就会在认识和实践上陷入一定的误区。因此,对于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而正确的认识与合理的引导是关键。
北戴河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2006年起,总部经济暨文化创意产业是被作为北戴河“四大经济增长点”之一来培育。首先通过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题讲座,使北戴河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区科级干部及相关部门人员对文化创意产业模式、特性以及文化创意产业链等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其次,聘请专业机构规划北戴河,明确产业选择及发展方向,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借鉴与指导;第三,北戴河基于优良的自然生态优势,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北戴河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内容创意与交易传播这两个经济附加值最大的环节。同时,利用特色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坚持将自然生态旅游与人文旅游相结合;利用夏季广大的客流量,不断更新旅游观念,重点发展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利用北戴河独有的区位优势,把北戴河作为一个整体大园区搭建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发展高端文化产业。
在政府推进下,北戴河挖掘和展示“夏都”的文化底蕴,打造“博物馆之城”和“文化创意基地”两个品牌,实施了“七馆”、“五基地”建设。打造出“运动之春、浪漫之夏、时尚之秋、休闲之冬”四季品牌。同时,教育培训、软件研发(动漫)、网络媒体、广告公关策划、会展经济等七类行业也将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文化、自然资源正在形成一种产业动力,推动北戴河创意名区的快速发展。
北戴河现存老别墅130余栋,是中国四大别墅区之一,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对老别墅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成“五凤楼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雍剑秋别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五凤楼艺术家工作室和汉衢艺术馆,为知名文化企业、著作人、文化人提供幽静、富有历史文化韵味的创作和居住空间。
以老别墅为基础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对钟情于文化创意的企业家、学者、文化创意企业等,特别是产业的高级形态――总部经济暨文化创意产业的总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已经入驻的部分知名文化企业总部,聚集在老别墅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上,不仅创造了北戴河信息技术与文化高度融合的条件,也赋予了北戴河资源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的机遇。
北戴河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但正面临着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型期,也面临着同类海滨旅游区的竞争。面对目前旅游业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北戴河正在积极转变开发思路,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景观设计大师对部分建筑、街道、花园进行艺术化设计,提升城市的艺术品味;引进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创意旅游、文化休闲、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的文化创意企业,将北戴河作为一个整体性文化创意产业大园区进行包装,逐步达到文化创意与旅游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机制创新不足。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出现雏形,但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化的产物,从观念、体制、机制、政策各方面明显创新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特殊组织形式认识不够,忽视了对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完整思考;二是对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创意重视不够,结合本土文化的内容原创不足;三是政府推力强大,而本土企业动力不足,行业聚集带动作用小;四是尚未形成适于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的政策导向作用不足。
创意人才缺乏。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但行业领军、内容创意、技术、营销、管理等相关人才奇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创意人才缺乏认识。文化创意产业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丰富的文化积累和创造性的个体创意精神,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二是对本土创意人才重视不够。北戴河的创意人才大多属于“候鸟型”人才,春夏姗姗来迟,秋冬又匆匆飞去。尽管北戴河对创意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但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需要“候鸟型”一流人才,也需要长期根植于本土的创意人才。
融合深度不够。创意产业的天然属性和产业依托决定了它与旅游产业的紧密联系和互动机制,这方面北戴河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跨部门联动协调制度有待建立;二是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发展,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中充分利用创意产业手段显然不足;三是促进创意产业向旅游业延伸,提升旅游项目中的创意含量,创新商业模式,最终促进产业融合的意识不强。
未来发展对策
全方位打造创意名区。继续发挥政府作用,在推进发展的同时,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真正价值凸显出来。对北戴河而言,创意精神的引领和渗透是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制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致力于树立“创意名区”的声誉,进一步扩大“老别墅文化创意中心”的影响力,将焦点集中在北戴河资源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的创意设计、建筑、媒体等领域,扎实开展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意旅游名区工程,促进创意产业向旅游业延伸,拉伸产业链,增加产业价值。
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重点突出人的创造力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主体资源,实现文化资源从资源到资本再到市场的多重转化。通过创意将北戴河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资本,突破北戴河有限的资源约束,促进各类资本(经济、文化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转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实施“创意名区”计划,通过将创意、艺术、文化、商业等整合为名区发展计划,激发居民的创造力和激情。应努力探索把北戴河建设成为有利于社会整体福祉与创意人才培养的宜居城市与宜居社区,构建发展创意经济的条件,着力培育居民的创意能力,将设计、媒体、艺术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以实现从旅游名区向创意名区转变。
建立创意学院,培育创意人才。创意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充分利用名区资源优势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北戴河创意学院,实现官、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以政府主导的形式,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区建设实行董事会制度,园区内组建创意学院,由创意学院牵头实施联合协作,将创意、设计、制作和生产整体推进,逐步形成聚集人才、培养人才、生产实践一体、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同时,利用名区优势与京津著名大学的艺术和传媒学院建立良好的关系,长期保持与一流创意人才的紧密联系。
着力培养创意产业人才。一是明确培养目标,重在培养具有原创意识和创意精品意识内容、创意人才以及欣赏与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制定出台有关评判标准,评选创意产业集聚区领军人物,使其产生更大的带动和辐射效应;三是合力培养高端营销人才。打通学科壁垒,培养创意产业营销复合型“通才”;四是开设创意人才培训和服务平台,举办创意产业活动周、国际创意产业展览会等大型综合性的活动交流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意人才成长和工作的包容环境。
走出创意资本之路。创造条件,积极引导金融资本与文化创意企业对接,形成多种资本形式共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资机制。引导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文化创意企业担保机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开办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和企业自身特点,实现设计创意、收益权、作品与个性化服务等无形资产的有效质押。
关键词:区域合作;产业转移;产业链;集中系数;离差系数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2-0070-04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不断发展,地区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和共同繁荣是大势所趋,并且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得到越来越深入的发展。而华北五省(区)市之间区域合作却并不令人满意,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相对较少,这严重阻碍了华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华北地区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充分发挥北京得天独厚的政治文化、总部经济和天津滨海新区国家政策支持等优势,再加上河北、山西、内蒙古优越的能源、矿产、生态农业等资源条件,京津冀晋蒙完全有可能通过紧密合作,在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上,造就支撑全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在五省(区)市之间,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原因,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因此,文章就以五省(区)市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性为切入点来分析它们彼此之间合作的可能性以及合作的可能路径。
一、华北区域经济的整体经济实力研究
本文拟采用了人均GDP来反映华北区域在全国经济中的整体实力(见表1)。
通过表1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001-2007年,华北五省(区)市的人均GDP高于全国人均GDP,而且五省(区)市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一直在不断加快。这说明了华北区域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其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因此华北五省(区)市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机会,不断加强五省(区)市彼此之间的对话,找出彼此合作的衔接点,扩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更好地促进华北区域的经济增长。
二、华北区域经济差异性实证研究
(一)五省(区)市经济相对差异性分析
1. 集中系数。域经济的集中系数是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该区域在上一级区域中地位与作用的一种指标。它能更清楚地反映各个子研究样本在全国的平均影响力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在上式中,Qi为i区域的集中系数;Gi与Pi分别为区域的GDP和人口数,qi与pi分别为该区域GDP和人口数占全国的比重,其中n=5,代表5个研究样本(即5个省(区)市)。Qi越大,说明i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说明i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
通过对五省(区)市集中系数的分析(见表2)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在五省(区)市中,北京和天津的集中系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北京,其集中系数稳定维持在3以上,2004年更是到达3.3,由此可见其对全国经济的影响力较大,尤其在华北区域中更是如此。对于冀晋蒙三省而言,在2004年以后,河北和内蒙古的集中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一直在增加,尤其是内蒙古,其集中系数增加更为明显,这充分说明河北和内蒙古经济实力正在不断壮大。而山西,其集中系数一直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这说明其经济实力还不强,但是也在不断增长,如果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其发展的空间将会很大。
2. 五省(区)市经济差异的变动特征及分析。由区域经济理论可知:相对离差系数度是衡量地区间差异的重要指标,因此可以用相对离差系数来论证华北五省(区)市差异。研究表明华北五省(区)市之间的差异在缩小,因此彼此之间的合作成为一种可能。本文选用人均GDP的离差系数Cv,其计算如下:
越大,表明差异程度越大;反之,则表明差异越小。
由表3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Cv值从2000年到2002年一直上升,然后从2003年开始逐年下降。主要是因为,在2000年左右,五省(区)市之间各自为政,地方政府从地方保护主义出发,都想把经济做强做大,缺少省市(区)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协调,结果却处于“囚徒困境”的尴尬境况,经济发展并没有达到最优。而自2003年以后,五省(区)市政府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就开始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逐步扩大彼此之间的合作内容。比如,京津冀之间就于2004年2月12日在廊坊召开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了10点共识(廊坊共识),此后的合作协调越来越多。
(二)五省(区)市经济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分析
表4给出在2007年华北区域内五省(区)市各自的产业结构比例:
根据表4显示的情况,查找有关工业化阶段划分的文献资料可知:京津冀晋蒙五省(区)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北京已开始迈向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山西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河北、内蒙古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京津冀晋蒙三次产业之间有着明显的互补性和梯度差距,存在梯度转移的可能。北京、天津和山西在第一产业方面处于劣势,第二产业对于北京的支撑作用正在相对弱化,京津的第三产业比重较大,这符合国际产业结构演变的配第―克拉克定理,也是与北京和天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方向相符合的。
三、华北区域经济合作的若干路径
根据产业转移梯度转移规律,由于产业梯度的存在以及各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产业在地区之间是可以进行梯度转移的,一个地区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其他与该地区存在产业梯度的地区,成为其他地区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提高吸收方的产业结构层次与水平。而同时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将使先进地区加快产业升级,摆脱产业包袱,轻装上阵,集中人力、物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后进地区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引进相对先进的产业与技术,以“后发优势”尽快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从而实现产业转移方与被转移方的“双赢”。华北区域经济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个明显差距就是区域内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梯度,尤其对京津冀而言,更是如此。
(一)产业结构转移
1. 就第一产业而言,河北和内蒙古都在第一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今后河北和内蒙古可在第一产业大有作为。在京津冀开展经济合作的初期,河北就成为北京、天津的“菜园子”、“果园子”,提供了北京和天津两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保证了这两个大城市的社会稳定。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继续发挥自己在第一产业的优势,河北就必须不断提高在农业方面的技术含量,多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尽可能从大城市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内蒙古拥有广袤的草原和良好的生态气候这些先天的优势条件,因此,内蒙古着力打造自己在牧业方面的优势,建立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奶制品企业,尽可能地抢占北京、天津的奶制品市场,再更进一步地将其推向全国。像内蒙古的“伊利”、“蒙牛”这样一批企业就是最好的证明。
2. 就第二产业而言,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的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其中尤以山西的第二产业占到了60%。因此,第二产业的发展对于这三省区一市的GDP的增长将起着关键的作用。北京和天津的科技水平较其他三省区有着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北京,随着城市的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资源和劳动力成本面临着不断上升的压力,也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产业的发展,因此就面临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向外转移一些不再具有优势的产业,这就决定了华北区域之间在产业结构上不但存在梯度差距,也存在梯度转移的可能。具体而言,从北京向外转移的部分传统产业必然要考虑转移成本,以及从这些产业分流出来的大批工人的安置问题。考虑到河北北部地区与北京距离较近,向这些邻近地区转移部分传统产业的信息成本、运输成本、合作成本等都较低,而且还存在进行合资、合营以及安置工人就业的可能性。并且从京北地区来看,接受这些产业也有一定的基础,如河北省的唐山具备钢铁工业基础,秦皇岛具备建材工业基础,其接受这些产业的信息成本、运输成本、合作成本也较为低廉,更容易取得“双赢”效益。内蒙古作为一个农牧业的大省,有着广袤的草原和良好的生态气候,北京的奶制品的企业(比如“三元”)则可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内蒙,总部只搞研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另外,内蒙古还有着许多陆地口岸,因此,对于其他各省出口产品到俄罗斯等地也极为方便。
3. 就第三产业而言,北京和天津,特别是北京,它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达到70%以上,和当今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产业结构比例相当。因此,结合京津两地的特点,对于北京而言,应大力发展金融业、现代服务业、商务总部中心以及高科技的研发中心;而天津,应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贸易港口中心,以及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京津两地在大力发展上述各个方面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极化、扩散效应,及时把先进的技术转移给其他的三个省(区),以更好地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加快它们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产业链的建立
从“微笑曲线”的图形(见图1)可以知道:在“微笑曲线”的右端,是以品牌、综合服务要素为主导,左端是智力、技术,左右两边最后交汇在“微笑曲线”的弧底部分,就是成品装配和低端产品为主的制造业。
由华北五省(区)市的产业结构特点可知,北京和天津,尤其是北京,它们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科学技术水平实力强,总部经济发达。由“微笑曲线”的理论可知:如果北京和天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把自己定位于曲线的左端和右端,而冀晋蒙利用自身的资源、劳动力、土地等优势,努力打造产品加工和装配的基地,可以最终使得华北五省(区)市在产业发展上能形成一个有序的产业链,提高华北区域整体的经济竞争力。实践证明:有产业链的地方,区域经济联动就会十分活跃,就能够形成经济圈,这一点,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表现的十分明显。
1. 五省(区)市产业链的现状。在华北区域经济中,尤其是在京津冀地区,京津作为北方的两个特大型城市,其对地区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限,区域内产业链残缺,产业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比如:手机生产商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的总部在北京,但其生产基地在天津,而天津仅有两家企业为摩托罗拉生产电池芯及配套线路板,加上河北一家企业为其生产液晶显示屏,北京生产一些零星的配套产品外,其他的绝大部分零配件产品都来自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2. 建立产业链的对策。第一,冀晋蒙要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推进城市化的建设,把自身的经济搞上去,这样才能避免由于和京津两地的经济落差较大而失去建立产业链的机会。第二,加强五省(区)市间的整体协调。区域之间协调性差是造成产业链断裂的主观原因,华北区域经济中,国有经济占有绝大部分,经济发展一般都是要政府自上而下来进行推行。所以,五省(区)市政府一定要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并对可能合作的领域加强合作,以使双方达到双赢。第三,要适应国际产业转移的第二次浪潮,努力打造优质的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把整个产业链搬迁移入到华北区域经济中,这将会极大地促进华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冀晋蒙也尤为重要。
四、结论和建议
实现华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抓住构建区域利益共同体这一主要矛盾,从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入手,重点解决制约区域协调发展制度层面的问题。
1. 由于产业转移升级涉及到各省的自身利益,必须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区域政府层面的协调。包括建立京津冀晋蒙五省(区)市高层领导定期会商机制、政府间的协调机制和政府对口部门协调机制。
2. 产业间转移和产业链的建立,都必然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才能更好地保证转移出去的产业能够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建立起市场机制,形成区域一体化共同市场,加快建立商品物流、产权交易、技术交易、人力资源、信用征信等共同市场。
3. 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科技研发投入,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打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以便能抓住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尽力缩短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差距。
4. 建议设立一个五省(区)市财政基金,发展公共的服务业,以避免五省(区)市之间存在被忽视的区域发展真空地带。
参考文献:
[1]庞娟.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论坛,2000,(3).
[2]纪良纲,晓国.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与错位发展[J].河北学刊,2004,(11).
[3]曹阳,马林.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东部区域合作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7,(7).
[4]石亚碧.京津冀联合的基础与内容[J].经济论坛,1995,(4).
[5]曹阳.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的研究(博士论文)[D].吉林大学.
[6]赵国岭.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8]周立群.创新、整合与协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9]黄茂兴,黄晓芬,石淑华.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及R/S分析与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Z].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区域经济学.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mong Five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North China
Chen Gang1, Kang Zhenhu2
(1. Economic Institute,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2. School of Business,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陈宇,杨征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文章从分析临空经济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在把握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律和借鉴国际经验基础
上,根据建设世界城市国际门户的目标要求,提出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四大对策措施:构建创新发展平台,增强城市国
际机能,培育特色临空产业集群,建设总部型高科技园区。
【关键词】世界城市;首都;临空经济区;产业升级;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3)12-0103-04
临空经济区作为首都国际门户和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
一,①代表着国际都市形象。后奥运时代,首都北京提出了建设
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世界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
端形态,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建设世界城市标志着
北京城市功能将提升到新的高度,在这一进程中,临空经济区
将发挥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国际合作等关键作用。因此,推动
临空经济区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使临空经济区成为汇聚国际
高端要素的新亮点,将成为首都北京未来重大发展问题。
本文从分析首都临空经济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在把握
大都市临空经济发展规律和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根据建设世
界城市国际门户的目标要求,提出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战略
措施。
一、临空经济研究综述
依托机场资源发展的临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高端区域经
济发展模式。国外对临空经济问题关注始于1959 年在爱尔兰
香农国际航空港成立的自由贸易区,该贸易区利用外资发展出
口加工工业。1965 年,美国学者Mckinley Conway 首次提出了临
空经济概念。[2]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逐步加快
和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使大型机场周边区域经济优势愈加显
现,对临空经济研究日益成为经济与规划领域研究的热点问
题,Testa(1992)和Connor(1995)等学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
具有全球通达性的机场周边区域会明显增强对企业总部和生
产业的吸引力,使临空经济区成为城市新增长核心。[3-4]
世纪之交,伴随中国民航运输业快速发展和加入WTO 以
来国际经贸往来大幅增加,临空经济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
愈加重要的影响,引起国内学者对临空经济这种独特的区域经
济模式的广泛关注,近十多年来主要从临空经济(区)内涵、形
成机理、发展模式及区域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关于
临空经济(区)内涵研究,国内较早系统研究临空经济的曹允春
(1999)提出,临空经济区是指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
在航空港周围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集聚而形成具备
多功能的经济区域;[5]刘雪妮(2008)指出临空经济是集聚效应
的深刻体现,是机场及其周边地区在一定的区域经济和航空发
展水平下吸引航空指向型产业集聚,形成有自我增强机制的集
聚效应,并通过该集聚效应所产生的能量形成多种产业有机关
联并向外围辐射的经济发展模式,她还分别从空间角度、产业
角度、发展机理角度对临空经济内涵做出进一步探讨;王志清
(2006)认为临空经济包括临空产业经济、枢纽经济、口岸经济
和总部经济;[6]傅毓维(2010)认为临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借助航空运输的巨大空间辐射能力, 以航空公司产业链和机场
产业链为纽带,依托本地产业优势,打造独特的临空产业集群。[7]
关于临空经济形成机理研究,曹允春(2009)借助新经济地理学
的EE 模型分析临空经济产生机理,认为临空经济发生和发展
起点在机场,以及由于正反馈的自我强化机制, 临空经济活动
有围绕机场发展而逐步加强趋势;[8]孙波(2006)认为临空经济
形成缘于机场、空港区和腹地经济在市场作用下的双向互动。[9]
关于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周少华(2009)从产业发展、空间
布局、扩展方式、主导形式等不同视角探讨了临空经济的主要
发展模式;[10]吕斌(2007)指出作为城市功能实体的空港都市区
是国际门户机场临空经济区的高级发展模式,也是后工业化发
展阶段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发展新模式。[11]关于临空经济区的
区域经济效应研究,曹允春(2006)通过对中国八个主要城市机
场所在地区的GDP 和城市GDP 增长情况以及机场所在地区
GDP 占整个城市GDP 比重的历史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临空经
济区正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引擎的结论,并指出临空产业链将成
为全球产业链的主导环节;[12]李非(2012)在对国内前15 家大型
枢纽机场特别是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基础上,指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产业集
聚阶段,产业集聚效应对临空经济区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
用十分明显。[13]
综上所述,临空经济区是所在区域的发展引擎和核心区域
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以知识经济、服务经济为主导的
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关键;临空经济区发展要以
聚焦临空特色为基础,高端发展、创新发展,同时,要依托所在
区域的发展优势,形成临空产业与区域主导产业相互渗透、有
机融合,临空经济区与所在区域双向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发展态势及经验借鉴
纵观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趋势,一
般遵循着从物流业和制造业———航空配套产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生产业和高端休闲产业的规律。伴随产业升级与
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总体呈现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化城市综合
体发展的态势。经过数十年发展,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普遍
发展成为国际影响力突出的城市核心功能区,成为所在城市
(区域)竞争优势所在。
目前,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具有三方面发展特征:第一,
临空经济区与所在城市(区域)发展形成耦合,在其整体功能实
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城市(区域)高端功能的集聚
地,不仅金融、商务、信息、创意等生产业高度集聚,还集
中了众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升了城市(区域)竞争优势,伦
敦拥有欧洲第一大机场———希思罗机场,该机场周边区域已发
展成为包括商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及特色工作室、
培训于一体的空港城,被认为是整个伦敦乃至英国的竞争优
势;日本成田机场临空经济区的筑波科学城拥有300 家国家级
研究机构与教育院所、私人研究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日
本最大的研发中心和著名的知识密集型城市。[14]第二,临空经
济区凸显国际门户优势,汇聚了大量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和国际
权威机构,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经济核心,世界众
多通讯信息行业巨头均在爱尔兰香农国际自由贸易区设有基
地;从国际运输商务和零售集团,到保险公司、银行和律师事务
所,有超过500 家企业将总部设立在德国法兰克福临空经济
区;[15]达拉斯福特沃斯机场临空经济区建有全球最大的商品批
发市场,还吸引包括电信服务公司、惠普和微软在内的全球知
名高新技术企业。第三,临空经济区高端商务休闲产业发展迅
速,城市综合服务设施日益完善,经济活动价值得到进一步体
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临空经济区是临空经济多元化综合
性发展典范,该地区在原有航运相关业务基础上拓展商业和房
地产领域业务,突出了商业和娱乐功能,形成了类似传统都市
区的空港都市区,由此带动区域价值的提升,根据国际地产公
司仲量联行的研究显示,2000 年该地区的办公租金均价为每年
每平方米363 欧元,而阿姆斯特丹城市中心地区和郊区租金仅
为250 欧元和226 欧元;[ 11 ]希思罗机场临空经济区Stockley
Park 商业园区20 世纪80 年代开发,目前集聚了苹果、夏普、佳
能等知名IT 企业,该园区高标准配套会议中心、高档酒店、健
身中心、高尔夫俱乐部等服务设施,明显增强了对高端商务人
士的吸引力。
对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发展态势的全面认识,有助于审
视首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差距,明确临空经济区在建设世界城
市背景下、在与首都互动、协调发展进程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
方向。此外,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自由
贸易区等政策措施,对许多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吸引国际高端要
素、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发展经验亦值得
首都临空经济区借鉴。
三、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与问题①
(一)发展现状
临空经济区地处北京顺义,是唯一位于北京新城的高端产
业功能区,距离市中心不足30 公里,由首都目前唯一的国际空
港和天竺经济开发区、天竺综合保税区、空港物流基地、汽车生
产基地、国门商务区、临空国际产业基地等主要产业功能区构
成,其中,包括1 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为适应北京建设世界城
市要求,顺义区提出了“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的
发展目标,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
目前,临空经济区的汽车及零部件、航空服务、空港物流、电子
信息等产业集群化效应初显,使顺义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
由20 世纪90 年代初的3%左右提高至2012 年的6.2%,人均
GDP 仅排在西城区和东城区两个首都功能核心区之后位列全
市16 个区县第三位。②2012 年,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
8 180 万人次,连续3 年稳居世界第二,为临空经济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随着区域功能向临空服务功能为主的高端功能全面
拓展,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临空经济区将日益成为首都经济
发展的引擎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都临空经济区与成熟的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以及金
融街、商务中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等北京市其他
高端产业功能区相比,在功能定位、发展动力、创新能力和产业
层次等差距依然明显,临空经济区亟需转型升级。目前,临空经
济区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尚未显现高端功能定位与临空特色。高端功能区是带动
首都北京核心职能升级的关键地区,北京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
区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金融街、商务中心区集聚各
类国内外高端要素,体现首都科技、金融、商务等核心功能,已
经成为在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成熟的总部经济区;反映首都
新时代科技与人文风貌的奥林匹克中心区在后奥运时代持续
发挥着重要的旅游、文化、会展和休闲娱乐功能优势。
临空经济区不仅单位收入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的高端功
能区,而且,临空经济区目前只是物流服务功能相对突出,国际
门户功能和临空服务功能两大功能优势尚未显现,难以对世界
城市高端经济功能塑造形成有效支撑。作为首都国际门户,虽
然近年来依托新国展等资源,举办过北京国际车展、中国国际
服装服饰展览会、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摩托车展览会等大
型国际活动,但明显缺乏持久国际化发展动力,由于城市配套
也未达到国际门户城市标准,难以形成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
吸引力,区域内也鲜有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国际权威机构和世
界范围内影响广泛的产业园区。临空经济区航空相关产业以航
运服务、航空物流等实际运营服务为主,航空技术研发实力、产
品层次处于全市相对低端位置,国内外航空企业总部主要集中
在商务和商业氛围浓厚的东城区和朝阳区;区域支柱制造业企
业普遍处于价值链低端和中低端环节,在金马工业园等产业园
区还存在大量低端制造业,与机场关联度低,临空指向性弱,同
时,高端商务服务发展不足,国际会展、临空金融保险等新业态
尚处于起步阶段。
2.过于依赖大项目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从发展动力看,临
空经济区过于依靠大项目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特别是汽车工
业领域和空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投入对经济带动作用非常
明显,缺乏可持续的内生发展动力。2002 年,现代汽车入驻;
2008 年初,首都机场T3 航站楼投入使用,同年,现代二厂投
产。在两大项目带动下,顺义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 年的
132.8 亿元增长至2008 年的542.4 亿元,进而增长至2012 年的
1 103.2 亿元,①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历史任何时期,分别是同期全
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1.95 倍和1.69 倍。②伴随2012 年,现
代三厂投产,北京现代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1 000 亿元,占全
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四成以上。同样,在另一支柱产
业———电子信息工业,索爱普天带动作用也十分突出,使临空
经济区在某些程度甚至形成“一企一业”极不合理的产业发展
格局。而且,绝大多数大型外资企业处于组装加工、一般零部件
生产等价值链低端环节,如区内支柱企业———索爱普天基本以
手机总装为主,技术含量较低,抗风险能力弱,加之本地民营资
本规模小、不够活跃,对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巨大挑战。
3.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临空经济区科技创新资源不足,
缺乏研发支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水平在全市所处地位
较低(见表1)。2012 年,顺义区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仅
相当于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海淀区的2.6%和
3.1%。顺义区R&D 投入水平也比较低,大部分规模以上工业无
科技活动,根据《北京市第二次全国R&D 资源清查主要数据
公报》显示,2010 年,顺义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经费投入
47 606.7 万元,居全市第七位,仅占全市的4.19%。
表1 北京市与顺义区科技情况对比(2012)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顺义区统计局网站
造成创新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是严重缺乏创新创业载体
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海淀区拥有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
北大孵化器、清华科技园等众多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顺义除
了拥有留学人员空港创业园,几乎是一片空白;顺义科技创新
平台也多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缺乏对外开放的公共服务平
台。同时,顺义区保障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也不
健全。
4.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金融、会展等关联产业开始向
临空经济区集聚,但产业层次总体不高,由于缺乏高效率制造
业集群带动效应和高端消费群体集聚效应,临空经济区现代服
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生产业特别是金融业发育缓慢,金融业发展水平是
衡量城市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顺义金融业与处于首都
功能核心区的东城和西城相距甚远,占全市比重也不足2%,在
全市金融发展格局中尚未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同地区特色产
业如航空、汽车等领域结合的金融业务发展水平欠佳;金融发
展环境有待改善,缺乏金融发展平台以及相应引导政策。
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市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奥
运时代在全市蓬勃发展,拥有区位、资源多重优势的临空经济
区应是发展该产业的重点区域,但2012 年顺义规模以上文化
创意产业实现利润总额7.33 亿元,仅占全市的1%,[16]除会展业
外,其他业态影响力明显不足。
高端生活业如大型商业中心、经济酒店、高档会所、
主题公园等,在临空经济区也几乎存在布局空白。
四、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后奥运时代,首都北京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
伟目标,建设世界城市标志着北京城市功能将提高到新的高
度。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充分发挥各自功能优势和辐射带动作
用,是首都北京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迈向世
界城市的关键所在。临空经济区作为国际门户和全球结点,高
端引领是永恒主题,未来将以“创新、国际、临空、总部”四大元
素作为发展主线,打造突出国际门户形象和彰显临空经济特色
的高端功能区。
(一)构建创新发展平台
临空经济区通过构建创新发展平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不断提升创新示范功能。首先,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平
台,2009 年3 月,《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
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正式出台,明确中关村科技园区将
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2 年底,国务院
批复中关村“一区十六园”规划,顺义首次拥有中关村园区,成
为中关村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发展带的重要结点,中关村顺
义园主要位于临空经济区内,今后可以分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十百千工程”、“瞪羚计划”、“金种子工程”等政策红
利,对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大力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利用中关村
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同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主的其
他园区合作,依托临空优势,争取建立多个影响力广泛的中关
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其次,积极搭建包括技术交易平台、信息
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孵化器和加速器平台在内的创新服
务平台,提高科技创新综合服务水平,并带动金融、信息、咨询、
法律、广告等生产业发展。再次,建立与海内外著名高校
和科研院所合作平台,特别是加强与清华、北航、北理工、哈工
大等拥有航空航天相关优势学科的高校合作,吸引高校建立技
术研发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逐步抢占国内
外科技制高点。为配合上述三大创新发展平台运作,顺义区要
适时出台一整套政策措施。
(二)增强城市国际机能
全球范围内基于时间概念的竞争方式使企业区位选择的
临空指向愈发显著,以此为契机,临空经济区通过不断增强城
市国际机能,逐步发展为国际高端要素的战略高地。一方面,依
托拥有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的竞争优势,引导国际知名企业总部
向临空经济区“流”,继而吸引国际权威机构,使临空经济区成
为汇聚国际高端要素的新亮点。中国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
区———天竺综合保税区整合叠加了保税区和加工区、保税物流
园区的所有政策和功能,是中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
惠的经济区,是世界级开放平台,目前,中关村、经济技术开发
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将保税业务和国际研发项目在综合保
税区内开展;CBD 的跨国贸易公司研究探讨在综合保税区内设
立分支机构的可行性;国内几大商业银行也在探讨合作开展离
岸金融业务模式,临空经济区应近水楼台先得月,推动综合保
税区和临空经济区其他产业功能区优势互补,在其他产业功能
区经营、达到一定投资强度或税收水平的国际知名企业总部依
然享受综合保税区税收、外汇、国检、海关等全面优惠政策。另
一方面,营造临空经济区国际性文化氛围;推动高端商务和休
闲服务业发展,建立商务会所和主题公园;结合顺义新城建设,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建设国际学校和一流的医疗卫
生机构,全面满足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和权威机构的海内外高层
次人才生活、休闲、交往需求,使他们“留”在临空经济区。
(三)培育特色临空产业集群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是临空经济区塑造经济新形象,彰显临
空特色的重要路径。考虑临空经济区既有产业基础,结合北京
市未来产业发展导向,将重点培育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
空航天、文化创意四大特色临空产业集群。
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要密切关注国际发展前
沿动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生产具有全球领先
水平的产品,通过自身发展推动相关领域的生产业发
展,吸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和金融服务在临空经济区集聚。航
空航天产业科技含量高,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临空指向性强,是
大都市临空经济区重要产业选择,应为其预留足够的发展空
间,对于军用航空航天高科技项目,可通过搭建科技研发、技术
转化、市场交易、资本运作、人才培训平台,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未来临空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
亮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还要力争对全球文化发挥重要影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确立了“发展文化创
意产业、打造创意之都”的发展战略。[16]临空经济区应依托优势
资源,在文化创意领域取得突破。会展业是首要发展产业,其作
为国民经济“助推器”,产业带动系数达到1∶9,[17]不仅能给自
身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还能刺激区域餐饮、住宿、交通、通讯、
物流等多个产业发展,临空经济区拥有北京市最大会展中
心———新国展,占全市专业展览场馆展厅使用面积的 30%,通
过举办国内外影响力突出的会展活动,将塑造国际都市新形
象,并带动区域服务业全面发展。此外,设计服务、艺术品交易
和休闲旅游也将成为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业态,依托航空、汽
车等支柱产业,发展工业设计服务业;以中国文化艺术全球影
响力日益增强为契机,设立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建造展现中
国文化特色、融合中国时代风貌的创意农园,赋予休闲旅游业
新内涵,满足国际商务人士的文化需求。
(四)建设总部经济型高科技园区
临空经济区将以总部经济作为主要经济形态,建成体现总
部特色的临空型高科技园区。总部经济对所在区域具有五大经
济效应———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
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18]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临空经济区现
代服务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竞争力提升、就业水平提高
和国际影响力增强。今后逐步引导既有企业低端价值链环节向
区外转移,仅保留部分区域影响力大的支柱型企业生产线;新
进驻企业基本表现为办公、研发、设计、商务展示、营销、资金管
理在内的总部特征,但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少量中试环
节,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大项目可建立高、精、尖产品生
产线。总部型科技园区会带动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
企业集聚,临空经济区将发展成为以创新驱动为主导动
力,拥有强大社会资本,一流创新服务平台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总部经济是占据价值链高端的知识型经济形态,为使总部型科
技园区顺利发展,需要构建交通与通讯、科技与人才、金融服
务、商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六大支持系统(见图1)。
图1 总部型科技园区的六大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 徐颖.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定位于发展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
究,2011(3):72-78.
[2] 刘雪妮.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机理及其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
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 TESTA W A.Job flight and the airline industry:The economic of airports
on Chicago and other metro areas[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January 1992.
[4] K O'CONNOR . Airport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sia [ J ] .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5:3(4).
[5] 曹允春.谈临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9
(3):60-63.
[6] 王志清,欧阳杰,宁宣熙.京津冀地区发展民航产业集群研究[J].中国
工业经济,2006(3):53-59.
[7] 傅毓维,李栋梁.基于国际竞争力的临空经济研究[J].学习与探索,
2010(3):170-171.
[8] 曹允春,席艳荣,李微微.新经济地理视角的临空经济形成分析[J].经
济问题探索,2009(2):49-54.
[9] 孙波,金丽国,曹允春.临空经济产生的机理研究———以首都国际机
场为例[J].理论探讨,2006(6):93-95.
[10] 周少华,韦辉联.临空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J].中国国情国力,2009
(11):57-59.
[11] 吕斌,彭立维.我国空港都市区的形成条件与趋势研究[J].地域研究
与开发,2007(4):11-15.
[12] 曹允春,谷芸芸,席艳荣.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J].经济问
题探索,2006(12):4-8.
[13] 李非,王晓勇,江峰.临空经济区形成机理与区域产业结构升
级———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为例[J].学术研究,2012(1):74-80.
[14] 马永斌,刘帆,王孙禺.科技园区大学主导与政府主导模式的利弊
分析———基于剑桥科学园与筑波科学城的对比[J].科技管理研究,
2010(6):32-34.
[15] 王兆宇.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临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
究,2012(3):167-169.
[16] 祝尔娟,叶堂林.京津冀都市圈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M].北京:中国
经济出版社,2010:349.
[17] 张河清.会展旅游[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在服务运营阶段,东方今典产业园集团通过创新十大运营模式使得企业在入驻产业园之后,能够得到从物业到资金,从市场到运营的全方位立体式服务。这种全方位立体式服务模式已经通过东方今典在全省各地的产业园不断被复制,提升了当地的区域经济,成为优秀的城市运营商。
十大运营模式助力企业发展
与政府规划产业集聚区不同,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运营的园区,总部企业基地并不享有政府专属的广泛资源优势。如何能够运用民企的优势,打造创新产业园区,是东方今典产业园集团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东方今典产业园集团总经理任洪斌说:“我们拥有的资源很少,所以我们的竞争力一定不是资源类的,但一定是服务类。我们构建的每一个服务保障体系,使得只要拥有先进的技术,即便是白手起家,也能在此变成富翁。”
据介绍,入驻东方今典产业园的企业主要是以科技研发为主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拥有创新的成果,但未能形成市场价值,抑或缺乏产业链上某些环节,导致成果无法推向市场。
东方今典产业园针对这样的企业,推出了园区十大运营服务体系。
通过人力资源服务、物业服务、金融服务、孵化服务、营销服务、商务服务、餐饮服务、酒店服务、技术咨询、试验检测十大服务保障体系,东方今典产业园集团做到了对驻园企业最大的服务保障。
东方今典在郑州西区的总部企业基地项目紧紧围绕所在区域的主导产业进行招商,郑州高新区五大主导产业上的中小企业在此集聚,并且延伸至产业链的上下游,形成创新的动力。
融资平台打造上,经过与多家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沟通,总部企业基地在园区内搭建了融资平台,可为驻园企业提供银行贷款、项目融资等企业发展中各个阶段、各种类型的融资项目,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总部企业基地不但为企业提供外部的支持服务,还深入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为企业提供经营过程服务。除了配套建设的员工食堂、商务会所、商务中心等能够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完整的商务服务外,针对大量高科技企业入园的特点,园区还提供技术咨询和试验检测服务,由东方今典与科研院所合作成立技术咨询机构,向驻园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课题攻关、技术论证、成果鉴定等服务,加速企业技术升级与产品换代。
金融平台为园区企业注入能量
当前,国际国内金融形势持续低迷,2011年以来,货币政策紧缩力度颇大,“三率”齐动,紧缩措施频繁出台。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又对商业银行实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金融调控紧缩效果的显现,使得融资需求强烈的中小企业融资更是雪上加霜。
通过与银行平台的对接,东方今典产业园与银行等方面共同搭建了一个专门为入园总部企业基地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金融服务平台。河南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孙新雷认为,民营企业需要金融业的支持,小额贷款应该更容易地成为助推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小额贷款部分,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需要的仅是10万~30万之间的额度,并且还款期非常短。”正是在这样额度低,还款周期短,银行利润少的背景下,国内银行不愿意将钱贷给中小企业,导致一方面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一方面银行攻坚大企业难度增大。
通过与银行深度的接洽,东方今典集团还可将其园区内的各入驻企业中资信良好的客户推荐给相关银行,而银行则对东方今典集团推荐的企业优先给予资金等各项金融业务的支持。
此外,东方今典集团将为其认可的且符合银行授信条件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通过打造“信用联盟”金融共享平台并成熟运行,入驻总部企业基地的中小企业便可获得高效的融资服务。
关键词:浙江省;产业转移;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098-02
1 浙江省产业转移的背景条件
1.1 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1)中国区域经济的梯度差异是浙江产业转移的根本条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首先进行了改革开放,逐渐与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区域梯度差异,各地区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也不平衡,产业结构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我国的经济呈东、中、西梯度差异,东部经济发展最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已是东部的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而却是中西部的优势产业。这种梯度差异的存在就促使了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发生。浙江省就处于发达发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已成为该省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之一。
(2)优越的地理条件位置为浙江产业转移打下了基础。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加入WTO的环境下,优越的沿海地理位置方便国际产业转移到该地区。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学习国外先进的服务业,促进本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开始进入到国际市场,充分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推动劳动、资本密集性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发展。浙江省逐渐成为我国的发达省份。此外,浙江与上海毗邻,处于长三角经济区,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浙江抓住了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便利的交通运输将促进浙江的产业转移。2007年6月15日,杭州和上海之间新增了动车组,使杭州到上海只要78分钟。同年6月26日,浙江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这使通车后宁波至上海间的陆上距离缩短至仅为120余公里。浙江嘉兴、宁波、绍兴、台州等城市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将这一区域转变为以上海为龙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群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些降低浙江与上海的联系成本,有利于浙江产业向上海的转移。
(4)政府的优惠政策为浙江产业转移提供了巨大动力。我国政府推出了西部大开发策略,对那些在西部建厂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中部地区的政府也为促进经济发展,大力鼓励和吸引外来投资,给外来的投资者给予最优惠的待遇,有些投资者可以在当地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些政策都吸引了浙江企业对外转移。
1.2 产业转移的不利条件
(1)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浙江省的产业转移。我国的经济仍然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地方利益冲突阻碍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影响企业的对外转移。虽然转入地政府吸引外资,但为保护当地的同类产业也会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同样的,转出地的政府也不希望本地的企业都转移出去而影响本地经济,因而也会进行行政干扰。行政壁垒阻碍产业转移的例子很多,浙江某市一家著名服装企业,产值已达到数十亿。它曾想把总部搬迁到上海,但遭到了当地政府阻拦,地方政府通过低价转让土地的特殊待遇来留住这家企业,让这家服装公司发展房地产业以获利。
(2)企业自身方面的问题也不利于浙江产业转移的发展。浙江企业的转移多数是自发行为,存在盲目性和无序性。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内部民营资本,外资利用不够,相对于国内外大公司,资金太单薄。此外,浙江企业缺乏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是不利于转移企业的长远发展的。因而,企业要不断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
(3)欠发达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不利于浙江产业转移。在中西部地区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不能为转入的企业提供配套的条件。虽然这些地区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但如果这些优势带来的成本的减少不能弥补由于信息不畅通、运输条件差、物流效率低下、管理不规范等带来的成本上升,将会阻碍浙江产业的转移。
2 浙江产业转移的现状
2.1 向上海转移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工厂迁出去,到外地去投资,浙江省的许多企业也是如此,他们主要迁移的方向是上海。从地理上说,浙江与上海相邻,把企业迁到上海比较方便。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说,它们的文化相通,经济相融,有着传统的经济合作基础。而且上海又是国际经济、金融以及贸易中心,有着先进和科学技术和高层技术管理人员,投资环境优越,吸引了很多浙江企业到这里聚集。上海的产业特点是“高、精、尖”,而浙江省产业的特点是“轻、小、加”,两者的产业刚好互补。
近几年,浙江企业向上海迁移的速度加快,出现了抢摊的局面,浙江省在沪的投资总额居全国首位。产业转移可以通过购并、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点等方式进行,而浙江产业向上海转移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在上海设立销售子公司,而企业总部和主要生产基地都保留在浙江,利用上海的人才和资源建立研发机构;第二种是将总部建在上海,把主要的生产加工基地建在浙江。西湖电子集团采用的就是前者,而衫衫集团采用的则是后者。通过产业向上海的转移,浙江企业谋求了更大的发展,把浙江和上海两地的优势相结合,提高了浙江企业的层次和水平,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发展。
2.2 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浙江就开始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到90年代中期出现了热潮,至2000年,对西部的投资已超过900亿元。浙江向上海转移的产业主要是贸易和第三产业部门,而向中西部转移的是传统优势产业如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浙江把一些夕阳产业但对于落后地区却是朝阳的产业迁移到那些地区,主要的目的是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赚取更多的利润,开拓市场,实现企业成长和壮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 浙江产业转移的影响
第一,产业转移给浙江企业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带来巨大发展压力。通过把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可以降低成本,延长产业生命周期,提升企业竞争力。但另一方面,在转入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浙江企业带来压力,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浙江不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那么浙江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二,产业转移会影响技术和浙江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在这种利润的诱惑下,会使很多企业把资源和人才大量转向利润大的领域,而使得技术的研发动力不足,不利于浙江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长远发展。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信息中心,这样的区位优势会把浙江省的许多企业吸引到上海去,现在就已经有这种现象,最终是不利于浙江省的经济发展的。
第三,产业转移并不会造成浙江产业空洞化。虽然产业转移对浙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压力,但到目前为止,浙江产业结构并未出现空洞化的问题。目前浙江的土地紧张和用电紧张的问题都有所好转,大量浙商离开浙江的现象基本不会发生。来自浙江电力公司的消息是,2005年底浙江电力紧缺的局面将得到缓解,2004年浙江已投产大中型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共231万千瓦,2005将继续投入504.5万千瓦。而且浙江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块状经济”,在浙江有许多产业集群,单独一个企业离开了产业链也不能更好的发展,其他中西部地区又没有形成像浙江省这般的产业集群,因而仍然有许多企业留在浙江本地。
4 政策建议
第一,明确产业转移的原则和方向,丰富产业转移的方式。要避免以往产业转移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在进行产业转移时,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优势互补原则,只有在转出地和转入地优势互补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产业转移,防止个别企业投资失败的风险。浙江省与江苏省产业同构现象就是不利于产业转移的,因而是要积极发展浙江本地的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在不同的地区选择适合的产业进行转移,要根据转入地的具体情况调整经营策略。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消费习惯、风俗文化和地方法规,所以企业在转移的同时,也要考虑地区差异,把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本地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发挥企业的优势。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要保持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依据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制定正确的产业转移政策。现阶段要发展产业转移就要促使转移方式多样化,提高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兼并收购的方式。
第二,企业自主决策与政府服务相配合,共同推动产业转移。企业是产业转移的行为主体,应该让企业自主选择投资区域、规模、方式及决策等。政府的功能就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各种服务,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转移。克拉克等经济学家曾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向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而影响企业的迁移。政府应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改革项目审批制度,给予金融财税支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及时充分有效的信息,使企业了解各地的市场状况、优惠政策等。政府的有效服务可以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解决资金短缺。浙江企业的转移存在盲目性和无序性,需要政府的科学指导,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第三,扩大企业规模,创立企业品牌及文化,发挥企业家资源优势。浙江产业转移企业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应鼓励企业跨地区兼并,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效应,保持转移产业的竞争优势。浙江省拥有一支在全国甚至世界都有影响力的企业家队伍,这种企业家资源表现在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和经营能力上。这一资源是中西部地区甚至是上海也缺乏的,可以作为独立要素进行转移。政府应鼓励这些人才到外地承包、租赁企业或是担任管理职务,发挥资源优势,获取丰厚回报,提升竞争力。
在产业转移的同时也要反哺浙江。政府要实施激励措施,鼓励那些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回浙江发展经济,企业也要制定激励机制,把人才留住。处于转型时期的浙江,将大力发展产业转移,促进浙江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