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15:28
导语:在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生态和地理条件下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培育,都离不开这五大支持系统的共同作用和综合贡献,而其中任何一个支持系统的失败都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为了实现辽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对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将首先围绕五大支持系统对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一整体判断和初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公布的数字作为分析依据,除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管理能力指标外,所有指标均为1999年的数字。
一、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二)发展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辽宁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辽宁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辽宁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辽宁社会安全水平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辽宁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辽宁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辽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的省情,在辽宁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辽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辽宁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辽宁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辽宁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辽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辽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辽宁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辽宁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辽宁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辽宁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辽宁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辽宁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辽宁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辽宁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辽宁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辽宁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
尽管辽宁是全国的一个科技大省,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如辽宁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技资源,1999年科技资源指数为46.68,居全国第5位,而与之很不相称的是,同年辽宁科技产业指数和科技贡献指数分别为26.55和46.34,均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的科技产出和科技贡献水平较低,与其拥有的科技资源不成比例,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辽宁有必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挖掘科技潜在能力,提高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
“十五”期间,市政府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城市为载体,以重点区域、流域污染治理为抓手,在改善大气环境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
1、实施蓝天工程,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002年,市区好于二级以上天数仅175天。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市政府作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决定,制定了蓝天工程计划,在市区开展了建设无煤区和改煤区工作,截止年底,全市拆除燃煤锅炉3536台,清洁能源使用率由2002年的35.39%提高到年的49.25%。建成天然气加气站17座;出租车改天然气车辆改装率达到85%;汽车尾气排气检测达标率84.81%;治理餐饮业油烟污染2619家,更换无煤炭烧烤炉1209个;秸秆禁烧率达到98%;当年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60天,比2002年增加了85天。
2、实施碧水工程,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起步良好。
多年来,我市水污染集中表现在“三河”(沣河、皂河、新河)、四厂(焦化厂、惠安化工厂、西郊热电厂、灞桥热电厂)、一行业(造纸行业)。十五期间,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如下措施实施治理:一是关闭规模以下造纸企业,从源头治理水污染。根据市政府《关于逐步淘汰小规模造纸企业的通知》(市政发146号)文件要求,到年底全市关闭小规模以下(1.7万吨/年)造纸企业共计95家。估计可直接减少废水排放量5000万吨,减少COD排放量近2万吨。二是开展了新河水质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对沿岸16家排污企业废水处理实施现场跟踪监督,依法关停了4家不达标的造纸企业,11家企业经治理后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通过治理新河部分河段水质得到初步改善。三是开展严查环境违法专项行动,遏制造纸行业污染反弹。年,全市环保部门共出动检查达一万多人次,检查排污单位3000余家,查处违法企业1636家,其中立案查处191家,结案123家,17家“十五小”、“新五小”企业被彻底取缔,98家企业被责令停产,88家企业分别被处以罚款,4名党政领导和企业法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3、实施绿色生态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十五”期间,我市实施“大水大绿”工程,完成造林34.47万亩。浐河、灞河经过治理形成人工湖水面积8000亩,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临潼区、周至县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单位,分别编制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范》,建成2个生态示范乡(镇)、10个生态示范村并通过了市级验收。长安区郭杜镇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兴庆湖综合治理工程,投资7545万元完成雨水截流、污水改排、引水管道三项工程,成为市区著名景点。为了遏制秦岭北麓资源无序开发的违法行为,我市开展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先后关闭各类采矿企业48家,撤销房地产项目1个,取缔旅游项目2个,限期治理65家。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治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和保障人体健康,我市建成占地34亩,年处理能力达7300吨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自年11月1日起投入使用,从而彻底解决了医疗废物长期分散处置易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二、“十一五”环保工作思路
“十一五”规划的工作思路是:重点解决我市大气污染和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环境污染监控和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从而使我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作好工业污染防治
1、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管理制度,重点解决执法和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2、把环境保护指标纳入地方政府和党政领导绩效考核中,严肃查处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渎职、失职行为。
3、以总量控制和环境容量分配为核心,把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工业污染防治主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施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工程。
4、严格新建项目审批,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建立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新建项目审批机制和工业类项目环保准入标准。
5、以重点污染源为工作重点,巩固和提高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成果,加大对造纸企业和化工企业工业污水治理力度。
6、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完成建成区内的火力发电厂燃煤脱硫工程和石油化工企业工艺尾气污染治理工程。
7、推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引导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走集约化发展模式,提高企业环境绩效。
8、抓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开展工业生态园和循环经济示范点工作,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二)、突出重点流域治理,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
1、全面推进区、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到“十一五”末,主要河流出境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标准要求。
2、重点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确保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达到100%。
3、完善流域水环境治理机制,在渭河流域消灭劣Ⅴ类水,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基本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
1、建立秦岭国家级生态保护区,规范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完善自然保护区考核体系,提升保护区管护能力水平。
2、深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抓好秸秆综合利用,推进有机食品、绿色蔬果生产基地试点建设,积极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县、乡、村。
3、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避免和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四)、加强核设施监管,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加强辐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监管队伍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核辐射应急系统,加强对电磁辐射污染的监管。
(五)、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1、新建两个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
2、完成区、县环境监测站三级站标准化建设,成立市、区、两级应急监测队伍,配备必要的装备,形成快速反应能力。
3、建设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
4、完成市、区两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组建市、区两级应急监察队伍,应付突发环境事件。
5、加强环境信息建设,完成内网和外网建设工程,建设市、区、县两级环境保护综合信息平台。
【关键词】 突发性污染事故 应急监测 能力建设
近年来,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发生趋于频繁,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一定的危害。其特点具有爆发的突然性、危害的严重性以及影响的广泛性和长期性。如何加强环境突发性事故的应急监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已成为我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 应急监测的重要性
1.1 确保环境应急处置系统正常运转。通过应急监测,可以及时判断突发事故的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及可能的危害,为环境应急处置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突发事故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应急处置系统控制污染危害的蔓延赢得宝贵的时间。
1.2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生态省建设保驾护航。生态省建设中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一旦发生突发事故,通过应急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危害范围,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避免人员和财产的更大损失,并将事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至最低。
1.3通过应急监测,可以及时信息,以正视听,让人民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
2 当前我省应急监测主要存在问题
2.1 装备少且落后。由于经费问题,各级环境监测站普遍应急监测仪器配备少且落后,特别是县级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设备更可以说是基本空白,没有配备相应的应急监测车、现场监测仪器和防护装置,在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面前,经常感到束手无策,根本无法做到“测得准”、“说得清”。
2.2 监测技术人员的应急监测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我省对监测技术人员的应急监测能力培训重视不够,监测技术人员的应急监测能力和水平偏低。
2.3 应急监测经验欠缺。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如何快速得出监测结果,在现场迅速判别污染物的种类、性质,进行污染浓度初步定量,并在此基础上,能快速对污染扩散趋势作出分析,为污染事故及时、正确处理和制定恢复性措施提供依据,各级环境监测站的经验仍是非常欠缺。
3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环境应急监测能力
3.1 高度重视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加大环境应急监测能力投入,建立及完善应急监测体系。
3.1.1各级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大对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投入。建议在生态市(县、区)建设考核、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政府环保目标任期责任制考核以及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中加入应急监测及处置能力建设的内容。
3.1.2 建立及完善应急监测体系。应急监测体系应包括如下内容:应急监测预案的制订、应急监测仪器装备的配置和人员队伍的建设、应急监测技术的培训及研究、应急监测报告的编制、污染源应急监测数据库的建立等。
3.1.3 解决应急监测所需的资金渠道。各级财政应形成一项制度,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中安排一部分,作为应急监测系统建设的专项资金。
3.2 加大监测分析人员应急监测水平的培训力度,提高应急监测水平。省、市站应不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重点讲授环境突发事件中应急监测的组织安排、应急监测数据报告和相关信息的保送与、应急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办法、环境监测在环境突发事件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应急监测预案的编制、应急监测仪器与设备的配置等。同时,着重介绍常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和方法,分析剖析典型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案例,组织各监测站互相交流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工作经验,取长补短,更好地应对当前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严峻形势。
3.3 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环境应急监测大练兵活动。主要采取专题辅导、现场演练、知识问答等方式,从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现场监测断面的设置以及布点、采样、监测方法、优化方案等方面加强应急环境监测模拟演练和培训。
只要各级政府、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应急监测的建设和管理,应急监测能力就会得到快速提高,就能在发生突发事故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矿区生 态修复 生态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69-02
1 矿区生态修复与生态区建设背景
潘集区录属于安徽省淮南市,位于淮河北岸,总面积600平方公里,人口43万,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能源新区。区内拥有潘一矿、潘二矿、潘三矿、潘北煤矿四座现代化煤矿和正在建设的朱集煤矿、潘东矿,还有“单机甲中华”称誉的平圩发电厂、田集电厂和正在建设的平电二期、田集电厂二期,以及祁集化工基地等国家重点工程,是淮南市煤电化基地的主战场。工矿业发展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传统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难以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区建设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实施可持续战略可以实际运作的载体。潘集区于2004年9月被批准为安徽生态省建设首批综合示范基地。
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从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潘集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1)一定时期内,塌陷区面积不断扩大,稳沉期较长,生态环境恢复任务重,难度大,耕地资源损失难以补救,加上基本建设占地,生态失衡和耕地减少形势严峻。
(2)主要过境河流水患亟待根治,湿地功能恢复、保护与资源开发存在矛盾,水利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滩涂开发及水生资源利用均需十分谨慎,否则难免引发生态风险。
(3)能源工业发展,煤矸石和粉煤灰产出量不断增加,对环境的压力持续加重。
(4)小型企业有强烈发展愿望,无序增长现象有可能发生,与能源产业配套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加快发展,都会相伴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
(5)小城镇和农村综合环境状况差的现象一时难以根本改变;农业面源污染还在发展,农村畜禽粪便、水土流失和农用化学品造成的面源污染,不仅影响水质,而且不利于农产品安全。
3 如何做好矿区生态修复和生态区建设
根据潘集区生态环境现状和未来发展趋看,要想有效修复生态破坏现状,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一是粉煤灰农业利用。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硅、钙和一些微量元素,可以直接作为矿质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另外,在有机复合肥生产中,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有利于造粒,改善肥料的某些性状。还可利用粉煤灰与其他有机废弃物及添加剂配合,生产改土剂、人造营养土等产品用于农业生产。二是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利用途径包括: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加工成有机肥料或有机-无机复合肥;作水产养殖的饲料;作基料生产食用菌;引入沼气池生产沼气等。大型养殖场的畜禽粪便产生量大而集中,宜建设相应规模的肥料加工厂,生产有机-无机复合肥料,也可以建大型沼气站,向居民区供应沼气,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农户家庭散养畜禽粪便,也可通过沼气工程,实现畜禽―沼气―农田循环。三是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潘集区是农业大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实现秸秆综合利用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秸秆综合利用包括粉碎直接还田和堆沤肥;用秸秆作基料生产食用菌;秸秆作为饲料,实现过腹还田;将秸秆作为原料生产工业品或工艺品或新型建材;适量秸秆投入沼气池,转化为气态能源等。从最佳综合效益出发,根据本区产业组合,建立一套秸秆资源化管理机制,引进组装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把秸秆综合利用具体落实。
3.2 实现煤电化基地生态化转型
一是对煤炭洗选工艺技术改造,对现有选煤厂进行技术改造,增加洗选能力,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实施煤层气资源利用。利用煤层气资源,替代原煤作为锅炉的新型燃料,推广矿区燃煤锅炉改造成燃气锅炉,提高新能源利用比例,减轻大气污染。实施煤矸石综合利用,积极开发、引进、组装诸如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术,空心烧结砖和免蒸免烧砖技术,水泥、混凝土建材生产技术等。二是改造工艺和采用减污技术,加快实施煤电一体化,采用清洁煤发电技术和高效除尘器、低氮燃烧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行节煤生产和水循环利用,实施电厂节煤燃烧、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和化学废水、冲灰废水、冷却水处理的闭路循环,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实施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根据技术成熟程度和市场可接受性,重点实施粉煤灰在建筑材料、路坝基材和废弃地回填等方面的利用。三是煤化工工业生态化建设。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能力,以煤的气化为突破口,扩大焦炭生产能力,发展以煤为原料的精细化工,提高综合效益。
3.3 实施工业污染综合治理
主要进行发电厂粉煤灰场地综合治理和烟气除尘、脱硫、脱氮,矿区锅炉房消烟除尘,矿区堆场及地面扬尘治理,建设城区烟尘控制区,进行小锅炉改造。对重点粉煤灰储灰场进行分期综合治理。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标准化管理,从原材料选择、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到产品销售和使用服务,推行一套原材料优化、节约资源、资源再生等对环境无害化的清洁生产技术。建立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再利用体系,集约利用资源和能源,减轻环境压力。加强清洁生产管理,实现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3.4 落实好塌陷区生态恢复措施
一是工程措施。塌陷区生态恢复首先要采用工程改善土地条件,包括:①整治土地。对能恢复为农田的地块,按标准耕地的要求进行平整。②整修水利。结合整修恢复塌陷区原有水利设施,完善水利工程。③整修道路。充分利用塌陷区已有道路,采取新修与复旧结合,全面改善恢复区道路。④建设防护林网。按农田防护、生态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恢复的统一要求,设计林网、林被斑块和廊道,建成结构、功能和景观协调的绿化体系。⑤治理塌陷湿地。根据塌陷深浅和开发需要,设定水体和低湿地功能,根据功能定位,整治成自然恢复区、种养经营区和观光游憩区。二是构建生态经济模式。根据塌陷区的类型和土地条件,在生态恢复整体框架控制下,构建不同的生态经济模式。比如:恢复耕地,发展粮、菜种植和畜禽养殖;恢复林草地,以林草复合种植为基础,发展养殖和加工生产;恢复湿地,种植湿生植物和相应发展加工业;恢复水面,发展水产或水禽养殖。
3.5 开展工业污染防治
对现有煤矿和电厂锅炉和窑炉更新改造和改进消烟除尘技术,提高民用燃气普及率,建设无黑烟矿区;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及技改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改善矿区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工业水循环利用,建设中小型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实现废水集中处理;大力大力实施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实行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建立环境噪声达标区,加强对工业噪声、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的控制和监督管理。
3.6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推广农业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用对土壤环境构成污染以及不符合A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复配制剂和中等毒性农药;采取综合措施,防止施肥污染,使用农家肥和有机―无机复合(复混)肥,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推行畜禽养殖业集约化,配套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工程;实施农村人畜粪便沼气化等无害化处理;使用光解地膜和农膜回收技术;依标准加强对农业灌溉用水的管理,防止灌溉水导致农业资源退化与环境污染。
3.7 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与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配套,对环境实行整体优化调控。使用清洁能源。对城市工矿企业、餐饮、宾馆以及文化娱乐等经营性行业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和居民生活煤改气、煤改电。实现垃圾处理由填埋向综合利用转变,改造城镇排污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建立街道、社会环境公益活动机制。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参与活动、监督和奖励,推进街道和社会公共环境保护,改善自我生活环境。
3.8 生态村建设
以已经验收的省、市级生态村为示范,大力推进“百镇千村万户”工程。以庭院为依托,以沼气为纽带,通过开展改水、改厕、改路、改圈、改厨房等活动,重点治理村庄居住环境“脏、乱、差”。农村居民区建设要本着节约、舒适、适用的原则,进行认真规划,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采煤塌陷区搬迁和行蓄洪区居民搬迁,调整规模小、布局散、占地多、环境差的自然村落,加快农村居民点的归并和移民建镇步伐,减少农村居民点数量,促进城镇化发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1.1湖泊流域水质总体稳定,水环境依然脆弱
1.1.1柘林湖水质整体处于III类,部分入湖支流相对较差由《2000-2011年柘林湖水质状况报告》的监测数据可知,近10年来柘林湖湖体水质由2003年的I类水质下降到Ⅱ类;再从2004年开始下降到Ⅲ类水质,持续到目前一直保持在Ⅲ类水质。其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4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图如图1和图2所示,总磷和总氮维持稳定在Ⅲ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稳定在Ⅱ类[5]。由于柘林湖湖泊水面积较大,水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总体水质较好的情况下,沿岸带及部分库湾水质明显差于湖心和坝上处水质,局部入湖水域还存在一定污染问题,水环境依然脆弱。
1.1.2柘林湖水体整体呈中营养状态,但在部分季节局部湖湾水体中蓝藻成为次优势类群之一,局部湖湾生态安全问题需引起重视在2010-2011年的调查中发现在枯水期和平水期,湖区的浮游植物类群从硅藻门演替为当前局部湖区蓝藻门占优势。柘林湖部分湖湾的浮游植物群落中蓝藻门藻类成为次优势类群之一,表明柘林湖部分湖湾水体呈现一定的富营养化趋势。湖区的浮游植物类群从河流特征的硅藻门演替为当前局部湖区蓝藻门占优势,表明柘林湖湖区外源输入的增加,水质的恶化,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凸显。因此,需要在流域尺度上降低入湖负荷,开展流域生态安全的保护与湖泊生态治理,阻止局部湖湾富营养化趋势的蔓延,逐步维护湖泊生态系统稳定。
1.2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饮水安全存在隐患柘林湖湖区范围目前共有3个湖库型饮用水源地,分别为源口水库取水口和东渡取水口和柘林大坝三附坝取水口饮用水源地,主要供应武宁县城区、共青城市和德安县的居民供水,“十二五”期间也将作为南昌市和九江市的备用饮用水源地,因此柘林湖水源涵养功能的保护显得尤为突出重要。但是目前柘林湖饮用水水源地处于开放状态,隔离防护设施落后,水源地自动监测、应急预警和规范化建设能力相当薄弱,饮水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因此,亟需在流域治理的基础上以预防污染为主,确保饮水安全。
1.3渔业发展尚未规范,水生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3.1过量发展网箱养殖已给生态环境带来危害近年来,网箱水产养殖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据调查柘林湖库区内副坝附近、武宁县湖区境内共有22000余箱网箱,345座养鱼库湾,柘林湖湖区网箱养殖面积共6593.13hm2,养殖面积占全湖区水面面积的20%,且无证养殖的个体户屡禁不绝,存在个体户将化肥和养猪废渣投入网箱进行水产养殖的现象。
1.3.2非法捕捞屡禁不绝,水生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据渔业联合执法队调查,湖区非法捕捞形式包括扳罾灯光诱捕、拖网捕捞、非法渔具捕捞等。非法捕捞造成渔业资源减少,水生动物多样性破坏。2003年前,用传统方式每天每船可捕捞柘林湖湖鱼200kg之多;2008年每天每船的捕捞量已经降到50kg以内,且鱼的种类比较单一。另据渔业部门在柘林湖的不同水域进行竹排银鱼灯光试捕,结果显示:永修水域每网只捕到几尾,武宁水域每网仅捕获0.25kg银鱼,与往年试捕的每网5~10kg相差甚远。
1.4旅游发展加速,污染风险增大近年来柘林湖流域人类活动强化,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共80.77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到79.5万人次。2011年9月西海高速全线通车后,柘林湖的旅游人数成倍增加,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快柘林湖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对提高柘林湖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至关重要。柘林湖东岸的庐山西海是一个新开发和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各种投资项目纷至沓来,中信集团将投资150亿元用于中信庐山西海开发建设项目,建设生态度假地,项目的建设将使原本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且今后还将发展水上旅游产业,污染风险突增。水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二者之间的矛盾亟须通过系统的保护规划和实践来进行解决。
1.5人为侵占湖滨带严重、缓冲能力下降湖泊自然带普遍受到人为干预,沿湖滨带人为侵占现象严重,开发与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沿河湖镇区段建设了很多居民房,特别是武宁县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区就在湖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排入湖;沿湖一百多公里建设了很多农田,农药和化肥直接排入湖中,没有相应缓冲带的拦截,对水土影响较大。此外风景名胜区周边建设了柘林湖宾馆、北戴河宾馆和清水山庄等宾馆,废水只经过简单的微动力和化粪池后也直排入湖,因此湖滨缓冲带缓冲能力下降,亟需对湖滨带进行生态修复建设。
1.6水土流失较严重、矿山径流污染大城镇开发建设和矿山开采产生的水土流失等已成为水土流失的新问题。尽管近几年来修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积重过深,林分质量下降,森林保土蓄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流域存在矿产资源的开采,不但排放大量采矿废水(井坑涌水、废水堆淋溶水、选矿废水、尾矿库溢流水),而且破坏地表植被以及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柘林湖湖区内强度流失区主要分布在武宁县城、武宁县工业园、鲁溪镇316国道两侧;中、轻度流失主要分布在石渡、新宁镇、官莲、巾口、澧溪等乡镇。
1.7流域环境基础设施尚未到位,历史欠账多
1.7.1生活和工业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缺乏柘林湖湖区总人口为38.9万人,每天产生生活污水量近3万t。湖区范围仅武宁县建设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目前一期1万t/d处理规模已建成投运,由于污水管道建设尚未完善,只接纳了城区周边部分生活污水,沿湖分散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未能全部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直排入湖,未经处理及脱磷脱氮的废水给柘林湖带来极大的压力。此外武宁县工业园区和太阳升项目园区的工业污水处理厂还未建设,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率较低。
1.7.2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存在缺陷目前柘林湖从垃圾收集到处理还没有完善的运行机制。柘林湖流域范围内的垃圾清运范围局限于老镇区和旅游接待区,由于距离分散和资金缺乏等原因其它沿湖和沿河村落生活垃圾尚未得到有效收集,乡镇垃圾转运系统亟待完善。部分乡镇由于缺乏转运系统,收集的垃圾就地选择一处位置进行简易填埋,未进行无害化处置,未经过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部分乡镇由于没有合适的垃圾填埋场,就地对垃圾进行简易焚烧,焚烧的烟气对周边及湖区环境污染很大。
1.8管理机制体制尚未理顺,流域综合管理迫在眉睫
1.8.1环境监测执法,生态观测及科研能力建设严重滞后柘林湖流域内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十分滞后,无自动监测能力和应急监测能力,且监测装备条件较差,缺乏常规的监测仪器和现场快速监测仪器,无法对柘林湖生态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控。同时区内修河流域和柘林湖的生态观测与科研工作较为薄弱,尚未科学全面地掌握柘林湖区域目前陆生、水生生态系统结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因此亟需对湖区投入强有力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对生态服务功能的现状及其恢复情况进行长期跟踪观测,以及对柘林湖湖泊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进行深入地调查评估。
1.8.2环境管理存在“断裂带”柘林湖流域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由于流域范围涉及修水、武宁、永修及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区域,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交叉管理,重复管理,职权不明确等各种体制问题,导致许多生态保护工作不能很好的深入开展。
2柘林湖面临的主要形势
2.1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流域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既要解决做大产业规模与调整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又要解决日益加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目前柘林湖流域范围的修水县和武宁县经济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阶段,农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工业新老企业更新,流域内各县近几年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尤其以工业发展最为迅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内外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和优化,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兴起,将步入稳定增长阶段,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加重。
2.2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柘林湖流域内主要河流的水质目前基本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Ⅲ类标准,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亟需转变观念,需从水质保护向水生生态保护转变,从污染治理向防治并举转变,从点源控制向非点源控制转变。三方面转变难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在这些方面相关部门还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2.3环境风险防范形势目前柘林湖景区开发活动加快,网箱养殖及化肥投料威胁到饮用水源安全,线源(流动源)尤其是船舶增加了水污染事故发生的风险。
3柘林湖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对策
对于柘林湖的水污染防治与保护工作,应以控源与强化管理为首要措施,湖泊水体以保育为主,辅加治理。同时,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十分重要,这正是与其它类型湖泊治理思路的核心不同之处。因此,对柘林湖水污染防治采取“分区保水、上游活水、湖边治水、湖面管水”为主要内涵的柘林湖保护与综合防治的新理念。
3.1以湖泊生态安全为核心,保证湖区水质柘林湖目前处于水质良好和中营养状态阶段,经过对柘林湖进行水环境容量分析,除总磷现状负荷接近III类环境容量值外,其它指标现状污染物远小于III类环境容量值,因此影响流域经济发展和柘林湖水体水质的主要制约因子为总磷,其主要污染来源于居民生活、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和化肥流失。因此,今后需要开展湖面网箱水产养殖取缔工程,取缔网箱养殖改为清水放养各种滤食性鱼类;实施清水入湖工程,加快建设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和沿湖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接管率和处理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清六改四普及”,即清垃圾、污泥、路障;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路、改环境;普及电话、沼气、有线电视和太阳能),重点对沿柘林湖两岸乡镇和沿修河两岸乡镇进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对湖区周边畜禽养殖采取污染治理措施,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加大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周边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对宾馆饭店污水实行回用与零排放工程,降低旅游业对水域的环境胁迫。采用以上措施能有效减少氮磷及其他污染物入湖负荷,避免湖体局部富营养化,使柘林湖水体水质达到功能要求。
3.2以柘林湖入湖河流生态保育为重点,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柘林湖主要入湖河流有13条,在对柘林湖湖区治理的同时,需加强对入湖河流的生态保育和污染负荷削减,对污染较重的主要入湖河流,如沙田河、修河上游、横路河、盘溪河等河流实施生态保育工程,对入湖河段缓冲带进行生态护岸及内河清淤、疏浚整治工程,并配套相关景观树木和景观石,岸线旁边种植水生植物,配置宣传标识牌树木的种类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和景观需要配备,主要以常年青的灌木乔木为主,在岸线水域周边种植荷叶、紫根水葫芦、菖蒲、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工程的实施能有效加快河流流速,提高河滨区的水体自净功能,种植的水生植物也能拦截一定的污染入湖负荷,对水质起良好净化作用。
3.3严格区域排放标准,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湖泊保护的关系“十一五”期间,我国水环境管理实施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从单纯化学污染控制向水生态系统保护的方向转变,迫切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现有水质标准体系。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着手于水质基准、标准和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6,7]。然而,目前我国保护和管理湖泊水体的唯一标准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与富营养化相关的水质指标仅总氮和总磷2项,利用这些指标难以解决湖泊水华和生态退化问题。尤其缺少度量生态响应和初级生产力的指标,如表征初级生产力的叶绿素和生物量等指标。因此,建立科学的营养物基准,制定适合的环境质量标准与排放标准等,基于水环境承载力提出适于柘林湖流域的环境优化和经济增长模式,是有效解决柘林湖湖泊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举措。
3.4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流域土地资源调控方面,湖区范围内严格划定“三线”。根据柘林湖湖区不同区域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以及湖区产业布局等因素,将柘林湖区划分为红线保护区、黄线控制区和蓝线优化控制区3类功能区,严格执行“三线”环境保护措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分不同产业实施资源利用调控。在农业方面,需要重点关注规模化畜禽养殖和种植等农业面源对湖泊的污染威胁,充分发挥区域内良好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在工业方面,需严格环境准入,优化布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降耗,针对柘林湖流域的钨矿、锑矿和煤矿等主要矿产发展绿色矿业经济。在第三产业方面,需要以生态旅游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依托柘林湖丰富的旅游资源,突出柘林湖的生态特色,展示当地民俗文化,通过景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景区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的快速聚集,形成以观光、览胜、度假为主的游赏项目框架,把风景区建成“江西最热、中部叫响、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全天候”管护
珠穆朗玛峰北侧位于我国境内,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极强,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判别全球生态的本底地区、气候变化的科研场、全球物种的避难所。”采访中,生态专家告诉记者,从这个意义说,“珠峰生态安全和环境清洁,意义不限于我国。”
为保护珠峰自然生态,我国于1988年成立珠峰自然保护区,面积3万平方公里,是全球最高、落差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极高山生态系统。1994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紧紧围绕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多年来,作为“珠峰卫士”,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珠峰管理局)不断采取措施加强珠峰生态环境保护,其中重点就是管护能力建设。珠峰管理局副局长普穷向记者介绍说,自成立以来每年投入管护能力建设资金百万元,用于保护区规划编制、科研监测和保护站点建设等工作。并高度重视培训工作,累计培训当地群众1300多人次,努力实现辖区全员参与保护。先后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投资1400万元完成了1万公顷的湿地封育和恢复。
着眼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珠峰管理局还不断创新保护区管护手段。在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栖息地安装了10个视频监控器,并进行24小时监护保护,有效防止乱捕滥猎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为实时掌握野生动物种群及数量动态变化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这个管理局还扎实推进保护区专业管护队伍建设工作,目前已培养和发展自然保护区专业管护队员44人,6处管护站点建设工作正在开展中。非公益林管护人员达47名。很多当地老百姓加入了这一管护队伍,成为保护和建设珠峰重要的民间力量。
“珠峰地区一直实施异常严格的环保措施,修建一条农村小路均要严格审批。”普穷说,为进一步规范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规章,管理局组织起草了《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并提请相关部门颁布实施。
在珠峰管理局之外,还形成了多部门参与珠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格局。定日县政府常年负责县城至珠峰大本营路段的垃圾清理工作,记者数次前往珠峰大本营均可见到路上几乎没有垃圾。珠峰大本营以上尤其是海拔6500米以上的垃圾清理基本由登山部门组织人员在珠峰攀登期间进行清理,减轻人留垃圾对珠峰的破坏。
珠峰地区普通群众参与珠峰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在珠峰大本营,当地群众经营“帐篷旅馆”为游客服务,生产中较为重视保护珠峰环境。开旅馆的群众告诉记者,因为珠峰是神山,他们都会把垃圾分类收集,然后每天骑车将垃圾带下山去处理。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经过多年保护,珠峰生态持续向好,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专家评估,保护区较好地保护了境内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地、栖息地,候鸟迁移的重要湖泊、湿地以及具有重要科研及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地质遗迹和生物古迹。
据工作人员介绍,从珠峰地区珍稀野生动物中的旗舰物种雪豹来看,近年来在珠峰地区常常拍摄到,当地农牧民也常有反映称看见过雪豹,甚至还有雪豹闯入村庄附近。此外,珠峰地区特有的物种――塔尔羊的种群数量近年来也不断呈上升趋势,这都表明珠峰生态有所改善。
普穷说,珠峰地区的植物恢复也有明显成效。如北坡灌木林长势喜人,灌木林地和湿地面积都有大幅增加,“从黑颈鹤的例子可看出,珠峰地区近年来生态的持续改善。”近年来,由于湿地面积不断增加,黑颈鹤甚至成群地出现在海拔4500多米的定日县岗嘎镇,而以前这一带因为海拔过高、气候干燥并非黑颈鹤的栖息地。
据统计,截至目前,珠峰保护区内高等植物达2550种,比建区初期增加新纪录202种;兽类81种、两栖动物9种、爬行动物20种;鸟类342种,占全区已知鸟类八成还多。珠峰保护区管理局还公开出版了《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等科考专著。
在管护能力提升后,珠峰管理局近年来还与北京林业大学等机构合作,累计投入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雪豹的保护与种群数量和分布调查,并开展喜马拉雅中段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及分布状况调查,这标志着珠峰野生动物保护从本底资源调查向专题研究迈步。
接受记者采访中,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副站长王忠彦说,长期监测表明珠峰地区生态环境整体趋好,除冰川消融问题较突出外,空气、水体等指标与往年变化不大,监测还表明珠峰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这与高原生态环境趋好一致。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此前的《珠峰地区气候环境变化评估》表明,珠峰地区大气环境堪比南北极。专家表示,珠峰地区无显著的工业活动,当地居民多以农牧业为生,且能源消耗极低。故此,珠峰地区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很少。
此外,目前珠峰除我国的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南侧的尼泊尔也建立了两个国家公园萨嘎达玛国家公园和朗塔国家公园,形成南北两侧齐抓共管的局面。普穷说,目前珠峰南北两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都较大,珠峰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障,“圣洁珠峰”将长存于世。
珠峰生态潜在隐忧
珠峰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与整个高原的趋势一致。但相关生态专家告诉记者,从当前看,珠峰地区生态环境仍存在几个方面的隐忧。
首先,珠峰冰川退缩严重。长期的遥感和地面监测发现: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珠峰地区冰川面积在过去40年间退缩了10%。中科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介绍,在历年珠峰冰川科考中发现,珠峰东绒布冰川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冰塔林的下限上移,冰川边缘一些高大的冰塔林已经消融崩溃;在海拔6300米以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冰裂隙,而且冰裂隙的宽度也在扩大。
不过,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大学陈发虎院士等相关专家表示,冰川消融不必过于担心,大自然自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如目前小冰川的确不断减少,但目前无法预估冰川会否全部消融。
关键词 水环境;污染原因;治理对策;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42-02
天津市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河流水系众多,流经该市的行洪河道19条,总长约1 100 km;排水河道109条,总长1 890 km。多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尤其通过3年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清水工程的实施,全市河道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天津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河道防洪、供水、排涝和保障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天津市部分河道水质仍然较差,主要原因是污染治理滞后以及入境水量减少,主要河道中其劣V类水体长度所占比例达76%。此外,河道、堤岸环境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现象,倾倒垃圾、围垦放养、违法占用等问题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管理缺失、沿河村镇密集等,严重影响了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亟需强化管理。现对天津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1 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1 环境保护意识差,投入不足
许多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忽视环境效益,未意识到保护河道水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注重可持续发展。此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较少,污染治理资金不足,影响污水处理进程,尤其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方面,经费难以到位。在法律、法规方面,虽然有一定执法依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执法力度一定程度上仍然不够。
1.2 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严重
污染排放总量增长速度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水环境自净能力。沿河周边工厂每年排入河道废水量加上一些企业废水偷排、漏排、排污量更大。不少企业无力治理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随着城镇化发展,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而城镇污水排放量增加,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要求,沿河乡镇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中。河床成为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场所,白色污染严重,造成堵塞。
1.3 生态破坏和农业污染加剧
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由于历史原因,至今恢复缓慢,河床增高,河道堵塞,流域水量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河道水环境的污染。河流自净能力降低,环境容量不足。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水环境污染[1-3];流域周边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日渐发展,废水产生量大且浓度高,仅进行初级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中,引起污染。
2 治理对策
2.1 组织协调机制
一是成立市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监督实施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和管理计划,审定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标准、制度、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协调解决河道水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二是各区县也要成立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完善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分工,确定水生态环境管理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编制《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方案》,制定《水生态环境管理规划》,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各区县组建指挥部和相应工作机构,专题研究确定水生态环境管理具体措施,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保证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动上游水源保护工作,加大上游水源保护推动力度。
2.2 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
一是完善“河长制”管理办法,治理一条、纳管一条,确保治理成效。二是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督查通报制度和问责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取得实际效果。三是配备专业设备,培育社会化养护队伍,“河长制”考核实现精细化、常态化和长效化,要建立台账、完善措施,制定河道水环境巡视检查和管理养护制度,加强河道日常保洁管理,实现河道全方位“网格化”管理。四是创新思维,创新形式,加强培训,提升监督员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就加强监督、规范流程、履行职责等内容展开培训,及时总结水环境治理和河长制社会监督工作情况。五是强化入河排污口门的治理。加强截污、治污和水资源保护,实施入河排污口截污治理,确保无污水直排;加强排水口门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做好入河排污口门治理工程的核验工作,确保质量和治理成效。
2.3 加大宣传力度,严格依法行政
加强水资源宣传,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水资源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建立公众参与的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听证、召开征求意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意见,营造全民参与水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遵循环保法,结合地方实际,分门别类制定环保具体措施。在河道与道路交口处设置各类警示牌,制定具体措施,规范人们的行为。强化日常巡查管理,建立水政、公安、工程管理人员“三位一体”联合执法机制,并在沿线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加快推进精细化管理,使水域违章违法现象明显减少。
2.4 积极治理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要进行综合治理,对河道产生污染源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改、治、迁等相应措施,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达标排放的污水要接入污水厂,实施深度治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偷排“黑水”的企业,对实现废水“零排放”的企业,减征污水处理费。采取封堵、切改和强化监管等措施,强化入河排污口门治理,建设污水处理厂网,做到厂网同步投运,确保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进出厂水质达标。对工业企业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中小企业废水治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加强对企业环保设施的监督管理,提高设施运行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对于新建的建设项目,推行清洁生产,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做到节水、降耗、节能、减污。
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治理生活污染。一是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实现垃圾无害化。二是对于城区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三是在城镇新建小区实行雨污分流,为污水集中处理做好前期准备,结合城镇道路、工业区改造,建设排污管网。四是促进各医疗单位完成医源性废水治理。五是各部门密切协作,做好禁磷和禁止“白色污染”工作。六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抓好城镇屠宰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村镇污水处理、坑塘整治、面源污染控制。
2.5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污染管理
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加强河道绿化和景观建设,中心城区和区县建成区河道两岸,逐步建设沿河生态景观带,其他河道堤防建设林木绿化带;加大河道护岸林、堤岸林管护力度,对已有林木实施专业化管护。二是严格对新建水利工程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经水保部门审批。三是提升建设项目的科技含量,做到既增加经济效益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四是建立河道生态补水长效机制,鼓励使用再生水、雨洪水向河湖、湿地补水。五是制定长远的治理措施,推进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抓好规模化养殖场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达标排放,畜禽粪便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划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饲养区、禁养区,发展生态农业,改变养殖业与种植业脱节现状,以有机肥代替化肥,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减少畜禽粪便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六是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打造绿色品牌,降低农业污染[4-6]。
2.6 加强水质预警监测,完善水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提高在线监测预警能力
一是建立水质自动监测超级站,定期监测水库和来水水质。科学布局监测网点,采用先进的自动水质监测技术和仪器采用信息遥控和网络传递方法,改善整体环境监测系统,发挥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掌握水情变化,严防水污染事故发生。二是建立水库视频监控及巡检数字化系统建设,在水库关键口门、坝区及河道入口处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对水库重点地区24 h监控,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
2.7 充分发挥区县指挥部的作用,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快速反应机制
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区县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完善装备、设施和人员配备,提高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抓好经验总结、问题分析、情况通报、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确保水环境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加强河道日常巡视检查,创新形式,畅通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深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反应机制和管理机制,增强快速反应和监督处置能力,不断加大检查力度,对涉水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反馈、妥善处置[7-8]。
3 参考文献
[1] 刘善江,李国学.高碑店污泥农用肥效及重金属污染防治[J].华北农学报,1999,14(1):118-122.
[2] 孙志洁.棉田残膜污染调查及其危害[J].河南农业科学,2006(4):61-62.
[3] 吴文卫,杨逢乐.赵祥华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理论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9):138-140.
[4] 王景和.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79.
[5] 曾祥斌.农用残膜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27,229.
[6] 周静,崔键,梁家妮.冶炼厂综合堆渣场周边水质和稻米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S2):349-352.
【关键词】 溢油事故;应急能力;专项资金
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海洋资源灾难性损害;2010年7月16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路发生爆炸,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入海,给大连市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和旅游景观造成严重损害。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和大连7.16事故的发生,给上海海洋环境与城市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加快上海港溢油应急能力建设已刻不容缓。
1 两起重大海上溢油事故概况
1.1 美国墨西哥湾钻井平台爆炸溢油事故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湾租用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突然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爆炸持续了36 h之后整个钻井平台沉入海底,大量原油顷刻间侵入墨西哥湾并迅速漫延。从4月24日起,原油以每天约2 000 t的速度泄漏,直至9月19日才得以彻底封堵。溢油对美国沿岸5个州的17个环境敏感区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美国政府饱受指责。英国石油公司估计最终需要赔付322亿美元。
1.2 大连7.16溢油事故
2010年7月16日18时许,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大连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大量原油泄漏形成流淌火。为防止火灾波及相邻化工罐区,保证大连市城市安全和稳定,泄漏的大量原油通过排污口排放入海,造成大连港附近海域约50 km2的海面污染,其中重度污染区约10 km2,油层最厚厚度达30 cm,对大连市海域和海岸带生态环境及旅游景观造成严重损害。
2 上海港面临的形势
相比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城市和我国大连市而言,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作为在建中的国际航运中心,其在全国乃至全球所处的地位更为重要,其面临的水上溢油事故风险更加严峻。一旦类似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和大连7.16事故在上海港发生,将不仅给上海生态环境、旅游景观、市民饮水安全和城市安全稳定造成灾难性后果,而且会严重危及上海港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的正常运转,所造成的政治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将无法估量。
2.1 水上环境污染异常敏感
与美国墨西哥湾和大连的开阔海域不同,上海黄浦江、长江水域十分狭窄,而且紧邻市区和景观区,水上环境污染异常敏感,一旦发生溢油油污难以扩散,极易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损害上海城市形象。
2.2 饮用水源保护区面临威胁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和大连7.16事故都未对饮水安全造成影响。然而,上海四大饮用水源保护区——黄浦江上游、青草沙、陈行和东风西沙饮用水源保护区都紧邻船舶主航道,一旦发生水上污染事故,将直接威胁饮用水源保护区安全,严重危及市民饮水安全和城市社会稳定。
2.3 防治船舶污染任务艰巨
上海港作为世界第一大港,是我国船舶交通最为繁忙的水域,也是水上交通事故和溢油事故高发水域,船舶污染风险远高于美国墨西哥湾和大连。1978—2009年,上海港共发生各类船舶溢油事故470起,平均每年发生15起,上述指标均居于全国各港口前列。近10年来发生的“长阳”轮85 t溢油事故、“上电油1221”轮45.3 t溢油事故等几起重大溢油事故均造成上海水域环境严重污染。
2.4 石化码头污染形势严峻
上海现有沿江、沿海石化码头50座共计103个泊位,作业品种逾150种,其中包括丙烯腈等多种剧毒危险化学品。2009年,散装油类与液体化工品吞吐量已达万t。随着吞吐量的持续增长,沿岸石化码头的污染风险将不断加大,类似大连7.16事故的石化码头溢油事故风险十分严峻。
2.5 水上污染应急能力薄弱
近年来,海事主管机关不断加强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成功处置了上海港各起船舶污染事故,但目前上海港水上溢油应急能力依然比较薄弱,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和防治污染风险能力仍然不相适应,一旦发生类似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和大连7.16事故,将难以有效应对。
3 加强上海港溢油应急能力建设建议
加强水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上海城市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刻不容缓。针对上海港溢油污染形势和应急能力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3.1 加强溢油应急设备储备
溢油应急设备储备是应急清污行动的物质基础,也是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溢油事故和大连7.16溢油事故应急处置中都暴露出应急设备储备不足的问题,耽误了应急救援时间。
洋山深水港、长江上海段和黄浦江都是船舶污染高风险区域,必须有充足的应急设备储备保障。据笔者从海事部门了解,目前,上海港仅长江口五号沟溢油应急设备库正在建设中,洋山深水港区和黄浦江水域尚未建立应急设备储备库,应急设备储备较为薄弱。
2010年3月1日起实施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专业应急队伍和应急设备库,配备专用的设施、设备和器材。鉴于上海港目前面临的严峻水上污染形势和薄弱的污染应急能力,建议地方政府和海事部门按照《条例》要求,加强水上溢油应急设备储备,建设布局合理、覆盖全面、反应迅速的应急设备库网络,为应急清污行动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
3.2 编制防治船舶污染应急能力建设规划
目前,上海港水上污染应急能力建设尚无相关规划,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导致应急能力建设进展乏力。《条例》第5条规定,“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制相应的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建议地方政府尽快按照《条例》规定,组织相关部门编制防治船舶污染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和资金预算,并纳入市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规划。
3.3 设立水上重大污染事故应急专项资金
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尚未建立水上污染应急处置专项资金,应急清污投入的物资、人力等费用只能由企业垫付,影响了清污单位开展污染应急工作的积极性。在大连7.16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大连市政府提供了充足的应急处置资金,对参与海上清污行动的渔船和社会力量给予奖励和补助,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行动的积极性,保障了清污行动的快速有效进行。建议设立水上重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专项资金,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为事故应急处置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1)重点区域先行先试。2012年上半年的工作重点以高效执法、企业受益、效果明显、协调容易的项目作为切入点,以实现进出口企业、口岸相关监管部门和码头物流公司互联互通为目标加快推进。目前,珠海高栏港区已日渐成为珠江口西岸的装卸枢纽港和西江沿线的水运龙头港,庞大的进出口业务量急需高效快捷的一体化通关系统支撑。以高栏港区电子口岸“大通关”系统建设为示范项目,可尽快产生实效,为全市的电子口岸建设树立起良好形象,调动相关部门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有力推动珠海电子口岸的发展。
继续全面落实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的各项措施,加强监管,落实责任,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全面监控管理;遏制已关闭的污染企业死灰复燃;重点查处企业违法排污、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项目,大力支持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工作,为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发展腾出总量空间。在管理上,做到对排污单位排污口的监测到位、污染防治设施监督检查到位、偷排偷放的环境违法行为惩处到位。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对重点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达标运行。加大各类环境污染隐患和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综合整治力度,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彻底消除环境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确保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
(二)抓源头控制,严把环保审批关、验收关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重点项目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对符合国家拉动内需投资方向,满足环境准入条件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或灾后重建等重点项目,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对民生工程、医疗卫生工程、节能减排、生态建设、自主创新、机构调整的投资项目要在评估、审批、验收环节优先安排,推动项目及早实施,发挥效益;积极参与政府的综合决策,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发展规划与决策阶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抓环境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事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开展对减排重点项目,限期治理工程进度的监督检查,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加大对全市重点污染源现场监察力度,坚决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加强“三同时”现场监察,认真开展排污费征收的稽查工作,严格环境问题的整改和督促落实。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
(四)抓基础工作,加强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
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巩固和提高环境噪声达标区、烟尘控制区创建成果,推动城考工作有新突破,医疗废物处置有新进展;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项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促进建立污染源信息共享机制;处理好涉及民生的环境问题,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落实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各项保护措施。继续推动生态示范区和生态乡镇的创建活动,推动生态乡镇建设的持续深入开展。继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管理,逐步建立资源开发监管体系,提高矿产、水、森林等重要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能力。
(五)抓环保宣传,建立环境行为公开制度
不断摸索和创新环保宣教形式,普及生态科学及环境法制知识,培育和引导生态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完善环境信息网站,深化环保政务公开,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鼓励和引导公众和社会团体有序地参与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作用,拓宽和畅通群众举报和投诉渠道,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环保工作的良好局面。
(六)抓体系建设,增强环境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按照国家环保部全国监测管理一盘棋、监测队伍一条龙、监测技术天地一体化“三个一”的构想,努力做到“三个说得清”,即说得清污染源状况、说得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得清潜在的环境风险。确保各类环境监测任务的完成,为污染减排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农村环境监测的试点工作,加强监测数据的质量管理,强化市级空气质量自动站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茅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制度;实施污染事故应急响应中心和中日合作东亚酸沉降监测*站建设,加快市环境监测站整体搬迁建设工作步伐,努力使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积极实施市监测站搬迁项目,改善监测工作基础条件。
(七)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建设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逐步建立高效、快捷、可靠的污染源远程监控和应急响应系统,提高应对重大突发环境事故的能力。在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执法监督、突发事件预警应对、有毒有害物质转移监督及部门联动等各个环节履好职,把好关。严格执行五个“第一时间”,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监测、第一时间向社会信息、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防止出现应急响应不当引发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