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市场监管数字化

时间:2023-09-27 16:15:30

导语:在市场监管数字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市场监管数字化

第1篇

关键词:火电厂 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 自动化识别技术 构建 应用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246-01

燃料管理作为火力发电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抵御市场风险最有效的方式,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降低企业燃料成本的重要环节,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提高火电厂燃料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为了进一步提高火电厂燃料管理质量,企业对燃料管理系统进行积极地探索,大胆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燃料管理的智能化和识别的自动化,火电厂燃料智能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保证了火电厂能够更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

一、火电厂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的重要作用分析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发电形式依然采用火力发电形式进行供电,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压力日趋激烈,火电企业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就需要进一步提升供电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对电力企业进行深化改革,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将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有效应用到企业燃料管理系统中。实现火电企业燃料管理的智能化和识别的自动化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并且在最近几年的建设进程中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火电厂燃料的科学使用和管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并有效的提升了企业对燃料管理的能效。而火电厂智能化管理系统对传统火电企业管理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革,火电厂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燃料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智能化、自动化和可视化,确保各项操作能够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在火电厂生产过程中实时反映燃料利用情况,最终实现多燃料资源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管理,切实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行质量。

二、火电厂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及自动化识别技术的应用

1.总体设计要求

火电厂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以及自动化识别技术应用的指导思想是以电厂燃料的实际需求为主要依据,本着实用、可靠、经济和先进的设计原则,确保系统的集成、总体优化和安全可靠,遵循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因素干扰,实现燃料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规范化和科学性,并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设备实现燃料利用全过程中的自动化和信息化以及无人值班,管理数据自动生成和网络传输等过程。

2.识别系统

首先,汽车的车辆识别系统。来煤车辆入场之前应该办理车辆注册手续,注册成功之后发放RFID无线射频卡,并张贴在车辆前挡处,车辆入厂之前通过这个射频卡能够自动识别车辆信息,系统能够自动做好车辆入厂识别记录,同时汽车司机在入厂值班室选择车辆编号,矿点和燃煤品种、重量等多种信息,系统弹出窗口两次之后,判断该车辆是否发电厂计划容燃煤,对于符合要求的可以放行并做好登记工作,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应该禁止其进入电厂;其次,火车自动识别系统。火车车辆自动化识别系统和汽车车辆采用的技术完全一致,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实现对火车车辆基本信息的识别,主要包含了火车编号和车辆重量等内容,通过自动化识别技术能够对火车车厢上编号自动识别,如果发现不符情况,车辆会发出警报,然后由相关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最终的确认。当车辆信息确认无误之后,结合入场调度员维护火车矿点、各种煤种的信息,对入厂的火车进行全面登记记录,然后将登记的信息上传到火电厂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对各个入厂车辆进行统一的储存管理;最后,车辆计量后的自动化识别系统。在对车辆进行称重计量过程中,系统会对车辆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并联合外部的空气系统实现车辆精准停止定位,通过定位器对车辆进行定位确定车辆是否停车到位,精确停车之后系统会自动计量车辆质量,并自动生成记录,然后将计量数据实时上传到火电厂智能化管理系统中,并通过语音提示系统,对最后的称重质量进行提示。车辆称重完成之后,后拦车器自动抬起,系统会提示车辆称重完成,接下来的就可以下衡了,电厂的显示屏和语音系统会提示车辆将燃煤卸放到就某一个位置。车辆回空计量时,识别系统会自动对车辆编号信息进行自动识别,记录车辆卸货后的重量,然后结合各种信息,计算出燃煤的净重,并自动生成磅单,最后为后续燃料结算的依据。在对汽车进行计量过程中,为了避免车辆出现作弊现象,汽车衡应该采用全新的技术,坚决杜绝车辆作弊因素的影响。

3.全自动制样

在火电厂智能化管理系统中,全自动制样可以分为在线制样和离线制样两种形式,其中在线制样主要包含了采样机、对燃煤进行初级破碎,将破碎的燃煤送入全自动采样机,经过第二次破碎缩分和烘干之后形成全水分煤样、存渣煤样和化验样品,然后对上述样品进行封装,并进行全自动编码。而离线制样主要是针对全自动制样机和采样机相对位置较远的电厂,在进行制样过程中,主要分为气动传输和汽车送样两种形式,其中气动传输主要是利用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实现对煤样从采样机到制样机的传输,而汽车送样主要是利用电动驱动车辆和次级煤样收集单环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了对不同编码的自动化选择和运输。全自动制样机在火电厂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能够实现以下几方面功能:首先,实现了对煤样进行自动称重和质量缩分,而火电厂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煤样智能化缩分的实时调整,实现了对同等质量的煤样进行精确的缩分留样,从而有效保证了采样的质量和保准;其次,在对煤样进行烘干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空气鼓风和红外线干燥技术,其适应性更加广泛,能够很好的适应不同的燃煤品种,在烘干过程中不会对煤样的各个性质产生较大影响;最后,在对煤样进行研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在线研磨技术,并采用了切割、研钵和震动三种研磨技术,通过真空抽取或者滤网吹送等技术手段将煤样研磨成0.2mm的颗粒,这种研磨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燃煤的过筛率,有时过筛率高达100%。

4.智能化管控系统

火电厂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和自动化识别技术应用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控控制技术,实现了对自动化识别系统煤样输送、管理系统、燃料信息、视频门禁、化验室系统的高效集成,智能化管控系统能够将上述各个系统中的各种数据上传处理,能够对燃料利用和设备运行进行远程监控,并能够对数据进行跟踪和分析。智能化管理控制系统主要体现在设备管理控制,可视化监控和数据分析等几个方面:首先,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主要使用数字化传感器和信息化采集系统,将两者进行有效集成,能够实现将运煤车、采样和制样等各个环节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监控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并通过数控设备对相关设备进行调整和控制;其次,可视化监控。其实做好燃料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是利用摄像头和摄像机监理监控网络,这个网络是由火电厂智能化管理监控中心进行实时控制;最后,数据分析。这方面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整个系统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主要应用在电厂车辆调度等方面,其主要通过设计好的模型开展数据分析,将采集的信息以数据形式传输到相应的程序之中,然后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化分析,最终形成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5.火电厂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

火电厂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信息源和数据库,也是整个系统的信息中心。信息系统作为系统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储存空间,将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储存其中,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对企业燃料生产成本,消耗成本,经济效益进行核算,从而为企业制定科学发展对策提供信息支撑。

参考文献

[1]金志民,沈晟.发电集团燃料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浅析[J]. 能源工程. 2011(04)

[2]王志勇,旺曙光,张晓杲. 信息技术在燃料管理中的应用[J]. 电力信息化. 2006(12)

[3]吴川,郑秀萍,柴天佑. 火电厂燃料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04)

[4]李刚,肖灿,许果栗,刘华. 表计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探讨[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4)

[5]成刚,陆茂荣,何亮. 火电企业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煤质技术. 2015(02)

[6]于军平. 灯房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09)

第2篇

定位监管职能

加强和完善道路运输市场监管职能,其根本目标是创造公平和可预见的市场法制环境,形成以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相结合的道路运输市场信用体系。这两大体系的建设又是道路运输市场主体再培育再发展的根本。简单地把市场监管(运政稽查)活动看作是查违纠章罚款,变相增加收入,这在认识上是非常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

构建考核体系

道路运输市场监管能力评价体系至少需要包含工作风纪规范、学习教育、执法设备管理、内务管理、执法质量、市场满意度、行政执行力等工作绩效指标。客观公正、公开公平、科学真实相结合,责、权、利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设定标准基本准则。通过事前确定控制目标,以合适的考核分值和考核系数作为考核控制手段,引导监管执法活动向社会期望和管理目标集中,规避执法人员趋利执法、选择性执法等不规范执法现象。

进行风险评估

市场监管执法风险从运管机构自身建设来讲,主要包括四方面,即运管执法人员是否具备执法能力;是否有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运政执法目的是否端正,是否存在罚款创收或将罚款变成协会收费;运政执法装备是否能满足需要,是否存在调取保存证据困难等问题。

从社会公众对运管机构的监督及反应看,运政执法风险主要是政府职能部门和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如政风评议、行风监督等;其次是非正常的外部执法风险,如行政相对人暴力抗拒执法及来自各方面各种形式的说情干扰行政执法等。每一级运管机构应该定期召开执法风险防范分析评估会,及时了解和掌握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分析问题成因,研究解决办法,提出完善措施,防范运政执法风险的发生。

加强防范控制

一是加强运政执法人员在市场监管中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育。邀请政府法制部门、公安机关及政府危机公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对运管人员开展运政执法风险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市场监管人员在执法中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在遇有暴力执法行为时的处置能力,做到既能够严格依法行政,又不至于引发各种事端。

二是重视和加强执法人员的执法安全保障。建议借鉴城管、土地等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做法,为运政执法人员购买人身伤害保险,解除运政执法人员的后顾之忧;对因公受到伤害的运政执法人员,及时组织救治和慰问。

三是扩大执法监督范围,确保运政执法人员在市场监管活动中全面履职不缺位,严守程序不错位,依职履责不越位。

打造专业执法队伍

应尽快建立和执行监管队伍轮训保障机制,从制度上解决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确保市场监管人员能在三至五年内甚至更短时间内能够轮训一次。通过理想信念的学习解决“为谁监管”的问题;通过基本法律知识、基本专业知识、基本执法技能的学习解决“怎样监管”的问题;通过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政治思想教育解决“公正监管”、“廉洁监管”的问题。

加大装备设施投入

为保持运政执法队伍统一形象,应按照“统一品牌、统一颜色、统一标志”要求,配备执法专用房间、专用车辆、专用设备、专用信息技术监管平台,做到至少每一执法队(组)能拥有一台巡查用车、台式计算机、数码摄像(照相)机。同时,应加快移动执法手持式终端、便携式计算机、便携式打印机、网络执法设备(电子物证检验设备)以及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推广使用,提高运管机构规范化、信息化、数字化市场监管能力。

第3篇

关键词:城市测绘、规划管理、规划执法

Abstract: this paper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basic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content, the product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the city, the benchmark and city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have irreplaceable status and role, and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the task, illustrates the city modernization cours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key.

Key words: the city surveying and mapping, planning management, planning law e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1.1、城市测绘的发展、内容及产品

传统的城市测绘是一门研究各项工程建设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阶段中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的科学技术。它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有“施工灵魂”之美称,而当代赋予工程测量的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实质上它是一门应用的测绘学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近几十年工程测绘得到了迅猛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对工程测量提出新的任务要求,如城市规划、重点项目选址、城市建设、市政管线、电力基础设施、交通规划和交通整治和城市绿地调查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作都离不开城市测绘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的成就,特别是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等科技新成就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为城市测绘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测量手段,推动了城市测绘的发展,改变了过去落后状况。当前的发展趋势是:测量的仪器和方法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专用仪器广泛应用;摄影测量得到大力推广;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处理,以及数据的科学存储、管理和应用;建立专用或通用的数据库存等。

目前,城市测绘已基本实现由传统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以GPS技术在建立和改建城市控制网与导线网中已全面推广应用,已基本取代传统常规方法成为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在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方面,各城市基本建立了大比例尺的城市地形图数据库,城市道路数据库,城市土地数据库,城市规划红线数据库以及城市地名数据库等,基本形成4D系列DLG(数字线划图),DRG(数字栅格图),DEM(数字高程模型),DOM(数字影像图)等新型数字测绘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并为城市有关部门建立各类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基础地理数据服务,以及为城市有关部门的管理决策依据提供了现代的,形象化的,科学的数据依据.城市测绘的数据生产部门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完善了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全面开展了从外业数据采集到内业数据处理的一体化,数字化的作业方法的。

培训与普及.采用航空遥感技术,引进了GPS空中三角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等,利用航测遥感资料,形成多种数据采集手段和数据生产线,实现了航测仪器的更新换代,基本实现了测绘装备现代化,工艺流程系统化,测绘产品数字化.

1.2、城市测绘的基准

1.2.1城市测量控制网:

城市测量控制网是城市基础测绘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城市测量工作必须在城市控制网建立的构架下进行,城市控制网的建立,为城市基础测绘工作提供了高精度的坐标控制依据,为精确测绘城市基础地形图提供了控制依据。

1.2.2城市坐标系统:

城市坐标系统是城市基础地形图生产的基础,城市坐标系统投入使用为城市建设取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这项坐标基准的控制下,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如规划局、国土局、公安局、市政建设局等)、国家企业和社会各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测绘数据。

基于城市基准在城市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一个城市只能有一套坐标系统,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城市的建设服务。

2 城市测绘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作用

2.1、城市测绘在城市规划编制中的作用;

2.1.1、基础地形图测量为城市规划编制提供依据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排头兵,所有的城市规划工作必须在城市测绘的成果基础上进行,城市测绘作为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要件,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2.2、城市测绘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作用;

2.2.1、放线测量

放线测量是通过测量的科学手段将城市规划的成果精确落实到实地的结果,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它取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规划成果能够精确地落实到城市建设所界定的实际位置上来,放线测量的成果直接指导着工程的施工和建设,关系着土地使用权限、撤迁工作的安排等一系列和城市规划信誉、和百姓及开发商切身利益等方方面面,是城市规划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2.2、竣工测量

规划工程完成之后,要进行该项目的竣工测量,城市测绘工作的目的在于将竣工的地形图完成并更新城市基础地形图数据库,工作的结果使城市规划部门能够及时掌握规划实施的成果,并能够掌握城市最现状的地形图数据库,在新一轮城市规划工作中进行正确的决策。

2.3、城市测绘在城市执法中的作用

2.3.1、基础测绘产品在规划执法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规划执法工程离不开城市测绘的成果,城市执法的依据是在城市基础测绘的成果上进行的,城市规划执法最基础的依据是城市测绘的成果,如房屋违章、多占土地、破坏绿化等都需要根据城市测绘成果进行处理,

2.3.2、基础测绘在规划执法中具备的基础性和前瞻性提供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测绘成果为城市规划执法提供了前瞻性依据,使城市执法更具科学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城市测绘工作让规划工作成果落实情况得到对照,使城市测绘部门能够有依据进行执法工作。

3 城市测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今天,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市场化的进程,城市测绘工作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进一步的选择,即从单纯地为城市规划服务(行政服务)向为政府各个部门和为全社会服务转变。这一转变是向社会公共服务的转变,是在继续为城市规划服务基础上的转变。转变的观念是为信息化时代的数字城市服务,转变的标志是建立为全社会、为政府的各个部门服务的公共信息平台。

3.1、城市测绘资料的现状性提供

突出地表现在基础资料稳定、现势更新准快、数据属性统一、平台覆盖广泛、技术装备精良、部门协调统帅。这是新形势下城市勘测行业新的机遇、新的进步与新的发展。我们必须认清这一形势,下决心跨上这一大台阶,完成适应信息化时代(数字城市)的带有根本性的转变。

3.2、城市规划的大量需求及测绘科学技术发展给城市测绘带来的压力、机遇和挑战

现代社会,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规划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这种要求同样反映到对城市测绘工作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上,如何更快的覆盖规划区域、快速更新城市基础地形图就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另一方面,测绘技术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技术、以现代GP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城市测绘技术对城市测绘工作者同样提出现实的挑战,如何更快、更好掌握这些新技术并将其转换成生产力,是测绘工做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城市测绘工作,必须迎接这项挑战,努力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水平,努力开创城市测绘工作新局面。

3.3、测绘数据的生产和服务功能协调发展为社会带来的巨大收益

城市基础测绘工作面临着生产和服务两大关系,一方面,作为城市基础数据的提供部门,按照市场经济行为进行数据的生产和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城市信息化后的数据最终服务对象将是整个社会,这意味着城市勘测部门还具备社会服务的功能,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是社会服务,为城市规划是其中的一项专项服务。社会服务为数据生产拓展市场,引导方向,专项服务为社会服务提供现势更新和技术保障。为解决生产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领域,就必须研究解决数据更新、数据价格、数据共享等问题,要妥善运用市场化的方法建立适应信息化时展的数据共享机制。

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当然要对政府职能和市场行为进行界定。城市空间基础信息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兼顾测绘生产、养活城市测绘队伍的同时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和城市规划基础信息的更新维护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均属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是城市的公益性事业。

上述工做需要由政府主导、政府投资、政府维护、政府提供。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服务和各种类型的专项服务则应该根据发展需要逐步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运作。重要的是顺应市场化的趋势,积极推进。

4为配合新一论城市建设,城市测绘需要做的重点工作

1、逐步完善城市测量控制网。并将其运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工作计划之中,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尽快完成改建、延伸和加密,为新一轮市政工程建设提供空间信息化基准,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国土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测绘工作需要的数字地形图提供生产基础。

2、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补测工作。并严格竣工测量制度,建立城市基础数据的动态更新机制。

3、进一步加强城市勘测工作的市场管理、档案管理和项目管理。各级政府要切实地负起市场监管的责任,加强对城市勘测市场的管理工作,严格城市基础测绘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加强招投标管理,促进和保护公平竞争。要严格测绘成果审查,制止不合格的勘测成果进入市场。要严格执行勘测归档制度,严格各项建设竣工测绘,严格实施保密制度,同时要方便部门查阅和百姓使用。要实施勘测项目的统一登记、统一标准和资料交汇,保证城市测绘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

4、在满足保密要求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勘测基础信息的市场应用。要积极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开放城市勘测基础信息,推动尽快向社会开放,努力将城市勘测基础信息建成各地各级政府的公共信息平台。

5、是统筹好规划行业的规划建设管理勘测的不可分割性与相对独立性的关系。统筹好城市测绘、工程测量、房屋测量等相关技术工作之间的关系。

5 结束语

因为城市测绘在城市规划及建设中具备的重大作用,所以要像重视城市规划建设一样重视城市勘测工作,不能放弃在城市勘测的政府职能。新时期城市规划测绘工作的政府职责主要是:组织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城市规划勘测的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实施;建设和管理城市测绘的基准设施;提供城市勘测基础资料(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实施城市勘测的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等。

城市测绘工作在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依靠日益加大,这必然延伸到城市基础测绘工作的不可或缺性,所以,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为城市发展和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城市测绘是数字城市的基础》,《城市勘测》2004年,陈悼,张风录,江贻芳

第4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 风险 法律 控制

1 引言

总理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上提出“地理信息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测绘地理信息事关拓展发展空间,事关国家安全”。可见地理信息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是一种具有定位特征的空间信息,其中承载着大量与军事设施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属性信息,而这些属性信息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官方数据统计,测绘地理信息违法案件造成的损失巨大,危害深重。但我国的地理信息风险控制机制、相关安全法规、风险控制技术手段、安全风险控制环境等都存在诸多漏洞,直接影响着地理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风险控制迫在眉睫。

2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理念落后

(1)管理理念落后。当前国外只有对危害到国家安全的敏感性地理信息数据才进行保密,且保密以“多共享,少保密,善监管”为主。国内对地理信息的风险控制比较被动,更加注重“捂”、“盖”、“保”,控制体系呈“倒金字塔形”,地理信息市场却是“先进入再淘汰”与地理信息的“严保密”相悖。(2)组织机构系统性不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由国土测绘司、地理信息与地图司和法规与行业管理司组成,但地方的测绘管理部门无法与中央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衔接,归属关系混乱。(3)部门职能不协调。风险管理部门混杂,各部门之间在进行风险控制时不协调,职责划分不明确,管理碎片化各自为政思想严重,缺乏国家层面的规划、统筹、指导和引领。(4)市场监管机制残缺。目前的市场监管分为事前资质审查、事中市场检查、事后投诉举报三个阶段这造成监管机制难以常态化和监管效力难以持久,监管机制有明显的滞后性,事后处理难以消除已经造成的危害。

2.2 地理信息风险控制机制落实不到位

(1)地理信息风险控制法制不健全。地理信息风险控制无“大法”可依,地理信息风险控制有法不依,地理信息风险控制有法难。(2)地理信息风险控制执法不力。

2.3 地理信息标准体系设立不合理

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的实施是规范地理信息服务和市场秩序,保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前提。地理信息标准化是地理信息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但现行的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存在已有的标准设置不科学,有需求的地理信息标准未制订的问题。

3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关于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对所有地理信息进行分类。依据地理信息分类标准,可以将地理信息划分为自然地理信息、经济地理信息、人文地理信息和待整治利用的地理信息等四大类别。其中待整治利用的地理信息包括环境整治、生态治理和防灾减灾等。根据信息分类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保密级别。(2)对有必要保密的地理信息进行分级。目前所有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地理信息的安全保密问题,并有相应的安全保密政策,就目前来看,可以将地理信息保密级别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个等级。

4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风险控制

4.1 硬件和软件的基础设施

(1)建立容灾系统,防止用户业务系统遭受各种灾难影响破坏的计算机系统。加密除系统盘外的所有本地磁盘数据,强化移动存储设备的安全性。必须禁止向系统盘写入任何数据,一旦系统注销或者关闭,所有缓存数据将被清除。(2)构建内网安全管理系统。形成一套完整的内网安全防护体系,通过技术手段全面贯彻落实各单位的安全管理策略。

4.2 辅助安全产品的配置

(1)网络病毒的防范。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在局域网中有完善的、系统的防病毒软件。(2)配置防火墙。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网内部。(3)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4)Web,Email,BBS的安全监测系统。实时跟踪、监视网络,建立保存相应记录的数据库。发现在网络上传输的非法内容,及时向上级安全网管中心报告。

4.3 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1)调整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思路。加强对地理信息领域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有计对性的对敏感性地理信息实施安全监管措施,更好的发挥安全监管效果。(2)完善地理信息风险控制机构。建立专门的地理信息监管执法队伍,拓展现有地理信息监管部门的职能。(3)构建完备市场监管机制。建立市场监测预警机制,严格审批条件,完善审批手续,改善地理信息市场监管的滞后性。

4.4 构建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由原先的根据面积及比例尺大小来划分地理信息范围改为基于敏感性要求划分。把有敏感性的方位、位置都要划入保密范围内,把有敏感性的除地表以外的空间或地下地理信息数据也划入其中。采用更先进的风险控制手段,如应用绑定技术监管事前地理信息,内网控制监管地理信息使用过程,爬虫技术网络监测违规的地图等重要地理信息资源。

5 结语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的获取也更加快捷,地理信息的泄密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危害着国家安全。通过一系列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泄露事件的发生。因而维护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必将有助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彭,孟尔贵,杨文君.市县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1):155-157.

[2]魏源.我国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第5篇

一、安丘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做法

安丘市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探索建立了“八个体系”,明确了“一套机制”和“三道防线”,实现了农产品“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被国家质检总局总结为“安丘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实现管理无盲区。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了政府主导、科学指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的“两导三动”工作推进机制。政府主导,就是政府负总责,发挥主导和行政推动作用,搞好统筹协调和宏观管理;科学指导,就是依托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与技术支持,及时把握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不断完善工作措施;部门联动,就是整合部门资源,明确部门职责,做到既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龙头带动,就是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全民行动,就是加强宣传培训,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围绕工作推进机制,安丘市出台《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完善告知备案、市场准入、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各镇街区均设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各村、社区设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和动物防疫员;市政府、镇街区、各村和种养业户之间逐级签订责任书或承诺书,明确各级责任,形成了层层监管、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实现生产标准化。成立农业综合标准化研究所,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建标、缺标补标”的原则,做好农业生产标准的制定完善工作。大力推进标准化种植养殖园区建设,引导企业积极开展ISO、HACCP、GAP、GMP等质量安全认证。严格遵守生产技术标准,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在种植养殖、收获贮存、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物流配送等环节全面普及农业综合标准化。目前,已制定安丘大姜、安丘大葱、安丘肉鸡等标准综合体6大类,农业操作规程33个,生产技术标准200多个,参与起草的《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已在全国施行;全市已建成标准化种植园区139个、养殖园区13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到276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个。

(三)健全控制管理体系,实现投入无违禁。抓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牛鼻子”,对农业化学投入品实行全过程、全封闭管理。一是实行告知备案。制定农兽药管理办法,所有进入安丘市的农兽药生产企业和产品必须严格落实告知备案制度。目前已对542个农兽药生产企业的3409个农兽药产品进行了备案。二是推行连锁直营。全市35处农兽药批发企业和973处镇村连锁直营店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落实实名购买制度,确保农兽药来源可确认、去向可查询、质量可追溯。三是坚持联合执法。从农业、畜牧、市场监管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联合执法检查队伍,采取分组分片包干的办法,不间断地对全市农资市场进行检查整治,始终保持对农资违法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三道防线”的建立,强化了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监管,从根本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四)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实现监控全覆盖。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检测资源,建立以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为中心,出口龙头企业和镇街检测资源为主体,农业、畜牧、市场监管等部门检测机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覆盖广泛的检验检测网络。制定《安丘市食用农产品抽检办法》,明确市直有关部门和各镇街区所负责的抽检监管区域。加强抽检能力建设,分别组建市级和镇级抽检队伍,建立种植类食用农产品固定检测点,并配备流动检测车,并在全市20个基层兽医站全部建立畜禽产品检测室。通过抽检,及时发现问题类食用农产品,送交相关职能局立案,依法追究违禁农化品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同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及时进行纠偏控制和处理。

(五)健全查询追溯体系,实现监管“数字化”。自主研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平台,及时采录农产品产地环境、施肥用药、检验检测等关键信息,对农产品实行“数字化”、“身份证”式的标识管理,逐步健全完善了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的质量安全查询追溯体系。消费者用手机、查询机等扫描农产品二维码,便能方便快捷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进行追溯查询,实现了知根溯源、放心消费。目前,在各农业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合作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采集点600多处。

第6篇

一、全市信息产业发展历史

__市电子工业始于1968年。1973年,全市有电子企业35家、产品20种。1974—1977年,电子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盲目上马的企业因产品无销路而渐次被淘汰,电子企业减少到13家。

1978年开始,电子工业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导下得到了较快发展,至1985年,产品有5大类39个品种,年产值150万元;至1996年,产品有45种,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676万元,实现利税217万元。1998年至20__年,阳谷电缆集团的光纤拉丝、通信电缆、通信光缆项目,高唐蓝山集团的液晶显示器、电极板项目,高唐天海电装项目、冠洲集团的稀士钕铁硼等一批电子信息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标志着__市电子信息产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__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62.2%。

“十五”期间,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20__年,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资产总额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通信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13亿元,信息产业总收入完成16亿元。信息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市有规模较大的科技市场3家,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达4100余人。20__年计算机服务业实现销售额超过1亿元。全市基本建成了以光纤为主,数字集群、卫星和微波通信为辅,集程控化、数字化交换为一体的高速通信网络。信息技术与各产业有效融合,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地带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全市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近两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信息产业得到了更快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基础性作用日益强化;信息化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大大提高。

(一)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20__年以来,全市信息产业发展迅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明显提升。截止到20__年底,全市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46家,比20__年底增加8家。20__年全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列全省第3位。今年上半年全市信息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87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通信业11.9亿元,同比增长33%;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27.9亿元,同比增长43%;计算机服务业7900万元,同比增长32%;软件业2800万元,同比增长12%。随着光纤预制棒、光纤拉丝、汽车行驶记录仪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成,产业链进一步拉长,产业规模迅速膨胀,全市信息产业呈现出良性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二)信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通信光缆2100公里,线路总长度达27452公里,城域网覆盖了全市所有城乡及85%以上行政村,近60%的行政村接通了光缆;全市固定电话(含小灵通)总用户达145.2万;移动电话总用户达225万;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40万,入户率达35%;村村通有线电视和家家通电话工程正在紧张实施;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超过5g,互联网注册用户达20万,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增长。

(三)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__政务网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八个县(市、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绝大部分市直部门建立了门户网站,政府工作效能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实现了全市政府系统电子公文传输。今年7月1日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启动以来,实现了公文及时发送,缩短了公文运转周期,提高了公文运行效率;规范了政府工作行为,有效地避免了丢文、漏文现象,也有效地避免了越级行文、逆行文,使文件处理日益规范;降低了行政成本,实现了全市政府系统无纸化办公,预计当年可节约行政成本300多万元。三是网站信息再上新水平。今年上半年__政务网共各类图文信息5000多条,实现了20__市人大政协“两会”文字、图片、视频直播,“五一”文化旅游节图文直播,“__市双拥共建合唱汇演”图片、视频直播,在第二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比活动中荣获“特色与创新”提名奖。四是网上招商效果良好。20__年6月组织开展了网上招商活动,据统计,截止到今年7月份,通过网上洽谈,全市共落实项目202个,实际到位资金33.45亿元人民币。

(四)信息技术扩大应用不断深入

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改造进展顺利。截止到20__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传统企业80%以上经过不同程度信息化改造,投入信息化改 造资金超过了9亿元,主要用于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投入产出比平均在1∶5以上。通过信息化改造,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

农业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稳步健康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截止目前,已建设涉农信息服务站70余个,购置终端计算机近千台,投入资金近20__万元。今年上半年网通公司投资600余万元,为全市300余家中小企业建立了网站或网页。网通公司累计投资已达1600万元,主要提供包括网站或网页制作、企业内部局域网搭建、监控设备安装等服务,已惠及中小企业700多家。

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后发优势明显。信息技术现已普及到旅游、销售、住宿、金融、保险、物流、房地产等行业,为业者带来诸如市场信息、资源整合、数据分析、财务管理、库存管理、安全管理等诸多便利。其中昌润大酒店的信息化应用项目——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获得了省内专家的一致好评,被信息产业厅立项并予以资金支持,现已施工完毕并投入使用。

(五)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稳步推进

在政府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信息化应用系统已覆盖全市财政、工商、税收、公安、社保、教育、金融等20多个领域,12个行业的“金字”工程全面启动;完成空间地理信息平台的搭建,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初步建立;各行业银行的金融网络实现了同城或全省的通存通兑以及不同区域的资金结算,电子化网点覆盖率达90%以上;电力系统已建设了供电公司营销mis(管理信息系统)。“金盾工程”进展顺利,市财政每年投入600万元用于“金盾工程”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110、119、122”报警三台合一,大大提高了多警种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能力。

(六)信息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加强了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二是加强了政策规章体系建设;三是加强了信息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对全市信息化培训机构进行了评审、登记和备案;四是加强了对互联网的管理,及时有效地监控了影响我市稳定和形象的有害信息。

三、当前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当前,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乏力。全市在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上,存在“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等弊端,与集约、高效的信息化距离较大。二是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引进再创新及体制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三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四是县(市、区)之间、不同领域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五是信息资源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完善。

为了推进“__2”(即力推“数字__”建设;夯实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抓好信息化带动文化旅游业,信息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息化带动服务业,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化发展战略,促进全市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国内还没有成熟的实践经验,研究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对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所谓信息资源整合是“系统”的理念,是对信息资源从技术、经济和人才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全面管理,其管理特征是自上而下、集中式、可控性、个性化和实时性的管理方式。在信息资源整合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技术或物理层面,还要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指导整合全过程,包括对信息资源整体架构体系的整合,对信息资源管理组织体系的整合,对信息管理技术的整合,对信息资源管理环境的整合以及对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的整合,通过统筹和全面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不能把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简单地看成一个专业或技术层面的问题,它其实是一个综合治理的问题,应当在政府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下组织实施。

(二)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应用

一是建立政府网站内容保障长效机制,并进一步改进网站设计,加快信息更新,增强互动功能。扩大市级电子政务网络交换平台应 用范围,在已经实现上连省政府,下连各县(市、区)政府,横连市直各部门的基础上,将网络延伸到各级党委、人大、政协,并连通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大力推进网上办公,提高党政机关办公效率。二是进一步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整合与完善,实现跨部门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协调指挥。三是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和三大产业相互融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四是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服务业、科技、卫生、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应用。

(三)创新信息资源市场监管模式

信息资源市场监管是新生事物,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当前的监管工作尚不能完全适应信息资源市场的发展。所以,必须加快对全市信息资源市场监管模式的创新。一是加快对监管部门监管活动的分类。监管部门对信息市场的监管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生产经营行为、企业资质信用、公众权益保护、社会舆论导向等诸多领域,复杂的市场监管活动,使得要建立职责明确的信息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必须对监管部门的监管活动进行清晰分类。二是加强监管手段的创新性。监管手段的创新性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探索。一是技术的创新性,即在寻求有效的信息资源市场监管手段的时候,努力研究应用新技术以实现有效的监管目标。二是机制体制的创新,即在充分认识信息资源市场特殊性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应信息资源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新型监管机制与体制。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 传统旅游时代

“互联网+旅游”时代,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吃住行消费推荐、景区导览、酒店预约、门票预定、服务信息及时推送等多种旅游服务。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旅游应用程序个性化旅游需求,旅游企业通过移动客户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服务。随着旅游搜索服务、旅游社交服务、旅游定位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业务的日益丰富和完善,以“互联网+旅游”为核心的全新旅游模式,将成为旅游业的新业态。

1 “互联网+旅游”的内涵

互联网的核心精神是开放与共享,而旅游的本质是人类流动式的差异化体验与分享。可以说,没有开放,就没有互联网;没有开放,就没有旅游业。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互联网+旅游”是一种新旅游经济形态,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到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当中,成为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效率,推动形成互联、互通和互惠的旅游共享生态体系,实现旅游多方主体的共赢。可以从三个层面对以上定义进行理解:

1.1 旅游要素的网络互联

旅游要素的主体、旅游消费者、旅游中介服务公司等,各种类型主体可以自由顺畅地连接,实现互联。

1.2 旅游要素的互通

大数据时代,旅游行为都会在网络上留下数据痕迹,互通就是要将分散在各个旅游部门的数据关联起来,打破数据分离,形成行业的旅游大数据,使得经济决策更加科学化、数字化、精准化。

1.3 旅游要素主体间的互惠

旅游要素主体间、旅游消费者等组成了一个共享经济的关系,通过互联网信息低成本高效率的传播,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实现更多交流和合作,实现行业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2 “互联网+旅游”的竞争力

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潮下,旅游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变革,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渗透与融合,中国旅游业正在走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将产品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并扩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受益,这样才能在“互联网+”时代获得独特的竞争力。

2.1 数字化

大稻莸脑擞茫是在线旅游业所不可缺少的核心项目。从产品设计、市场调研到市场营销,从接待服务、安全监控到行程调控,从客户管理、人力管理、财务管理到绩效管理,都可以实现旅游商务经营数字化。探索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组织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按照统一部署,坚持统一标准,做好信息数据采集、传输等工作。利用旅游数据中心大数据库平台,共建共享旅游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旅游大数据,准确定位目标客源市场,为科学决策和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撑。加快推进旅游景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开通行业监管、诚信评价、旅游项目管理、旅游应急与救援等系统。提升公共旅游服务水平,推动中国旅游业真正进入大数据时代。

目前,有些景区内部也已经开始了大数据库建设。例如建设数字闸机,通过用户的扫描,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根据信息进行挖掘,确定消费来自何处。以前用户是模糊的形象,通过数据挖掘,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是清晰的,来自哪里,有什么爱好,都可以进行挖掘。基于用户的反馈,可以发现新的旅游业态创新点,从而为旅游创新提供大数据支撑。基于大数据,旅游企业可及时更新产品销售策略增加产品销售种类、提高企业效益。

2.2 网络化

网络化时代旅游业无论在速度、广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断蜕变中。“手机在手,说走就走”,不再是商家的广告,而是生活的现实。从政务、行业管理到市场监管,从宣传推广、调查统计到客流监测,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实现政务治理信息化。传统服务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将会开创“互联网+旅游”的新境界、新天地。

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发明将人类引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能够通过连接网络,更加及时便捷地获取大量的信息,并能随时分享海量的信息。旅游过程是一种“在路上”的体验,传统的上网方式无法解决用户在旅游过程中查找信息、参与在线互动的需求。智能手机的出现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上网,浏览网站,通过运营平台的App来实现。

2.3 智能化

从信息搜索、产品订购到网上支付,从旅途导航到吃玩游购,从评论投诉到旅友交流等,都可以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完成,实现旅游生活智能化。用户可以在任何角落实现网上冲浪,任性分享;通过旅游应用服务软件在景区内实现步行导航、语音讲解、周边服务设施搜索、美食推荐、旅游时事资讯、旅游交通路线等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推动旅游景区、旅游企业、酒店、餐馆及其他旅游服务商提供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服务,优化旅游用户的消费体验。游前,用户浏览旅游资讯网、微信号、蚂蜂窝、百度旅游等,并通过携程、去哪儿、大众点评等网站在线支付、购买门票。游中,用户通过触摸屏了解景点资讯、路线等,在通过交通导航到达景点之后,用户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景区,并通过手机App语音讲解景点,通过智慧体验馆深度体验当地的旅游文化、旅游特色。游后,用户通过微博、微信、蚂蜂窝等网站对旅游进行点评、游记分享,从而对整体旅游形象、品牌形成再次宣传。

3 总结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和消费方式正发生重大的变革。 “互联网+”为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也让人性化、个性化、自由化的旅游服务成为可企及的现实,“互联网+”将把整个旅游业带入一种全新的境界,提高了旅游业的竞争力,拓展了旅游业的网络宣传途径。

参考文献

[1]董洪涛,黄瑞鹏.传统旅游业态与现代旅游生态系统之对比分析[N].中国旅游报,2014.

[2]关林.旅游新格局:线上线下走向融合[N].经济日报,2015.

第8篇

自从市局的视频会议系统投入使用以来,我们已经很少把县里的同志召集回来开会了。这说明今天的这次会议是非常重要的,说明消保维权工作的职责重大。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市局党组向在消保维权一线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于剑云副局长对上半年消保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总结,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总结的很全面,部署的也很详细、具体,我完全赞同。

下面,就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方面,我强调以下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做好消保维权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国务院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两大职能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既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内容,更是体现工商服务职能的重要窗口。消保维权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工商的迫切需要。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服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基本职责。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承担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食品安全、12315、打假办案等职责,每一项都与消费者的利益紧密相连,每一项都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放心、满意与否,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起矛盾、纠纷甚至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消保维权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加强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加强对服务领域的监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及时调解消费纠纷、化解消费矛盾,坚持不懈地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经营秩序,促进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去年发生在河北省白洋淀的“红心鸭蛋”、我省文水的“注水牛肉”等一系列事件警示我们:食品安全务必从严监管,慎之又慎。

在这方面,一要强化责任。前几天,在省局召开的“全省工商系统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王虎胜局长的讲话中就指出“食品安全,人命关天,在这个问题上来不得半点虚假,谁漠视群众的消费安全,谁就要为此付出代价。”关于落实责任管理方面,国家局制定有《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和《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市局也专门制定了《*市工商行政行政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市局还层层签订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但是不能签订了就万事大吉,要跟踪落实,要一项一项兑现承诺,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哪一级不落实,就要问责哪一级,通过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市局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不依法监管的,不能很好落实市局部署的,履行责任不到位的,要追究责任,各级工商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消除麻痹思想,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加大食品监管考核力度,切实落实一票否决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至今已经五年了,各项制度也不断健全,但关键在于落实。今年,市局要加大考核的力度,年底要进行全面考核,对于出了事的单位和部门要否决,对于虽然没出现食品安全事件,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监管不到位,存在食品安全重大隐患的,也要一票否决。同时,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还要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考核。

三要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项快速报告制度。从横向来说,对在监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或隐患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从纵向来说,就是要逐级快速报告,对食品市场上发生的事项,除定期逐级上报外,对重大紧急事项可越级直接上报市局。

四要充分利用食品安全设备,加强日常监管。今年以来,市局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全市各县局及工商所配发了快速检测设备,专门组织了培训,希望大家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设施,熟练掌握检测技术,使之真正成为服务市场监管、服务消费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资源。

三、突出重点,抓住契机,努力做好12315工作。

12315是我们工商部门的重要窗口之一,我们要全力发挥它的功能作用,为消费者办实事、解难题,树立起12315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12315的信息化网络是构建行政执法体系的基础,也是建设数字化工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年12315的工作重点。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局的部署和要求,市局重点对原有的12315信息化网络进行了改建,引进了新的软件,增设了指挥操作台,目前该工程已基本竣工,并实现了与省局、县局、工商所的四级联通。各县各所的12315机构现在通过登录市局的服务器,就可以在网上对各类申诉、举报、咨询等信息进行传递。希望你们以此为契机,使12315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要制定相配套的12315绩效考核办法,明确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职责,充分利用好软件的各项功能,提高运行效率,提高行政效率。

各县局都要给予12315建设高度重视,各方面予以适当倾斜,要保证12315专用设备、设施的配备,保证高素质精业务的人员到岗位,保证12315的畅通、快捷、高效。

四、开拓思路,勇于实践,深入开展商品质量监测工作。商品质量监测是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监管流通领域商品

第9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全市现代农业“6+3”产业体系和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部署,以信息化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持续推进市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网络销售食品安全监管、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农产品网络销售四大体系建设,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坚持服务农民,建立完善“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利益分享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发展红利。坚持市场导向,探索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坚持重心下沉,以镇村为落脚点,把资金、政策和工作力量下沉到基层,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销售服务前移到乡村。坚持汇聚众力,鼓励供销、邮政、电信等系统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方协同、上下联动,加强农村站点以及基础设施、物流体系、网络平台等软硬件建设。

用3—5年时间,力争创建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建成和提升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15个,培育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优秀产品品牌1个,培育一批益农信息社示范社、标杆社、五星社,常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平均增长率达10%以上,农产品出村进城更为便捷、顺畅、高效。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市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依托全市“三带十二园”现代农业空间格局,打造一批特色优质粮油、晚熟柑橘、绿色蔬菜供给基地。培育一批重点网货和产地直播生产基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坚持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建设一批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发展的种养循环基地。支持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加快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并积极融入省数字三农大数据信息平台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各级现代农业园区要将信息监控平台、信息化场景应用、农产品电商销售、益农信息社为农服务等作为重点建设内容,并将其纳入星级评定指标。完善农产品产地、销地市场信息采集处理和反馈应用机制,引导生产经营者科学把握市场运行趋势和消费需求,生产适销对路农产品。〔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网络销售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应用区块链技术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溯源体系,将入网销售农产品纳入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范围,记录农产品从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农产品安全可追溯。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完善农业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和兽药休药期规定。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大抽检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

督促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建立实施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审查登记、食品安全自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制止及报告、严重违法行为平台服务停止、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处理等制度。督促入网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依法查处网络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互联网+”农产品广告监管,指导电商平台企业和互联网广告媒介落实管理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虚假广告以及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

加强食用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行动,培优金华清见、蜀珍柠檬、合众养道、锦天洪橙、振昊农业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依托“鲜”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加快“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创建。挖掘农耕文化,讲好品牌故事,推进农产品品牌向互联网品牌延伸。积极组织品牌企业参加农博会、农交会等展示展销活动。创新“互联网+”品牌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互促互动。鼓励支持在永佳超市、汇星百货等商超和“赶场网”“蜀之味”等电商平台设立品牌农产品和食品销售专柜、专区,持续推进在城区设立优质农产品直销中心,努力实现优质优价。强化品牌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等行为,维护品牌形象。〔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商务经合局、市文广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邮政快递网点、供销社、益农信息社、电商服务站点等,统筹推进市、镇、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建设,建设集商品集散、运输仓储、邮政快递等服务为一体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镇级公共服务站、村级公共服务点,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强化烘干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移动冷藏冷冻保鲜能力建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冷链物流运营主体加快消杀、烘干、预冷、保鲜、冷藏、冷冻、运输、查验等设施建设,高质量建设一批农产品区域性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地和乡村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设施。积极探索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合作社、益农信息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示范站等多方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服务功能向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发展区、现代农业园区、农村电商和农产品流通市场聚集。引导邮政、快递企业等加强与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商或农业合作社合作,通过“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电子商务+邮政快递”“特色产业+邮政快递”“邮政+快递”“快递+快递”等服务模式,畅通农产品“进城通道”。强化城市社区配送终端冷藏条件建设,做好销地与产地冷链衔接,构建覆盖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推动菜市场、社区菜店等零售市场建设改造,完善末端销售网络。鼓励生产企业加强冷链物流科技源头创新、技术装备研发和系统功能集成化研究,提供冷链物流体系科技支撑。〔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经合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人行支行、中国邮政分公司、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进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体系建设

综合利用线上线下渠道,着力培育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多样化多层次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加快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村电商(物流)站点等,统筹建设市镇村三级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体系,提供电商培训、加工包装、仓储物流、网店运营、商标注册、营销推广、小额信贷等服务。着力培育一批电商示范企业、网红品牌和创新创业带头人。推动传统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拓展线上业务。鼓励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入驻各类电商平台,有效对接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产销有机融合。推动优质菜场、生鲜、商超“触网”,运用云计算、人脸识别、移动支付等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方便社区居民线上买菜。鼓励支持线上平台“夜市出清”渠道建设。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定期开展益农服务主题活动,着力提升益农信息员开展服务能力,为农产品出村进城打下坚实的基层队伍保障。发挥网红主体作用,积极开展田间地头直播,突出地方特色,做好“吃”“拍”“玩”“卖”等环节的有效衔接。鼓励扶持成绩突出的农业网络红人。支持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完善企业、村集体及农民“产值分成”“寄托生产”“资产入股”等利益联结新模式。〔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经合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市场监管局、中国邮政分公司、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办)要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分工,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因地制宜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推进工作落实落地。市直有关部门要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做好跟踪评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级相关工作,市直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