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文化的利与弊

时间:2023-09-27 16:15:33

导语:在传统文化的利与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的利与弊

第1篇

在接受我们调查的人群里有16%的人经常上网;有30%的人上网,但很少;有54%的人从来不上网。(这一调查结果显示,没上过网和上过网的老年人数量较平均。)

另外,在被调查者里,只有2%的人经常使用网络语言;有20%的人有时会使用;有78%的人从来不使用网络语言。(这一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语言在老年人的世界里不流行。)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不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在老龄化的社会里,我们要尊重老年人的感受。由于老年人出于坚持中华文化传统的想法,使得网络语言在老年世界里受到冷落。

二. 老年人对孩子使用网络语言的看法,与对网络语言的多方面看法。

在接受我们调查的人群里有12%的人对于孩子使用,自己也想学;有50%的人对于孩子使用持随便看法;有38%的人反对孩子使用网络语言。(这个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大多数老年人对于孩子是用网络语言不给予太多的干涉。)

而被调查人里,有20%的人觉得网络语言有很强生命力;有46%的人不知道网络语言有多长寿命;有34%的人觉得网络语言生命力很弱。(这个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持默认态度与持否定态度的老年人远远高于持肯定态度的老年人。)

还有,被调查者里,有12%的人认为网络语言有必要收入词典;有34%的人认为网络语言无所谓收不收入词典;有54%的人认为网络语言没必要收入词典。(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老年人里,超过半数的老年人持否认意见。)

调查结果表明:

1.老年人对孩子是用网络语言持随便和排斥的心理较多,原因是担心孩子在语言发展的懵懂期会因网络语言造成一些误区。

2. 老年人中认为网络语言生命力弱和不知道网络语言生命力的人数较多,原因是老年人不太善于接受新鲜事物,通常持排斥和随便的态度。

3. 老年人中认为网络语言没必要收入词典的人数较多,原因是因为坚持中华5000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字比收入生命力弱的网络语言重要得多。

三. 网络语言利大弊大

在接受我们调查的人群里有20%的人觉得网络语言利大;有40%的人觉得网络语言弊大;有30%的人持不知道态度;有12%的人觉得利与弊平均。(调查结果表明持否定态度的人数较为广泛,其次是中立态度和肯定态度,这说明网络语言没有真正深入老年人的人心。)

总结问卷

从这次调查可以看出,在老年人的世界里,网络语言是不易被接纳的,老年人更注重坚持中华5000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

从第一部分我们可看出老年人不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这也是网络语言不能风靡老年世界的一大原因。

从第二部分可以看出,老年人更注重传统文化和孩子今后好的语文发展。

从最后调查可以看出老年人大多数认为网络语言弊大于利,利弊平均和持随便态度的只有少数,觉得网络语言利大于弊的更是为数不多。

第2篇

关键词:民族舞 现代舞化 利弊 解决对策

本文以下将民族舞蹈现代舞化的利与弊进行了分别探讨与阐述,并且针对民族舞蹈现代舞化的弊端问题而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从而有效推动民族舞蹈的发展与继承,进而继续弘扬我国民族舞蹈文化传统于世界。

一、浅谈民族舞蹈现代舞化的利

(一)有效突破民族舞蹈的形式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特点的国家,并且拥有着较多原生态民族舞蹈,国内不同民族均拥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族舞蹈,例如:目前典型的、特色的原生态民族舞蹈演员――杨丽萍通过自身演绎方法将云南印象展示于众人的面前,从而将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弘扬于全世界,并且得到了很多国内外地区的认可与关注,其所演绎的原生态舞蹈大大震撼着众人们的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物不需要突破而发展的,为了使得某一事物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则需要对其进步不断地突破与创新,从而使其走向更长远,当前,我国国内民族舞蹈也不例外,需要对其进行创新与改革,适当的添加其他民族特色舞蹈元素于其中,或者创新原生态民族舞蹈而突破其形式,从而推动其舞蹈发展,例如:《出走》(蒙古族舞蹈)这项舞蹈剧目就是根据音乐《天堂》而改编来的,是将蒙古族舞蹈语汇与现代舞语汇的相互结合而成的特色蒙古族民族舞蹈,并且获得中央电视台舞蹈大赛的认可与赞扬,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后的民族舞蹈不仅满足当前人们的审美观点,而且还有效突破了传统民族舞蹈的表演形式,从而有效推动了蒙古民族舞蹈的进一步发展。

(二)有效提高了感观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对民族舞蹈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人们觉得现代舞化的演绎而更能够震撼自身精神与心灵,加上其新颖性以及创意性特点而更能够冲击人们的内心深处而引起共鸣,这是由于当前现代舞化的音乐方面得到了突破性的创新,并且其舞蹈表现形式也相应的添加不少特色元素在内,从而有效给人一种听觉上、视觉上的冲击感觉,例如:现代舞化舞蹈作品《出走》,该作品的音乐在原来的基础稍作了调整与创新,并且还将民族舞蹈语汇与现代舞语汇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赢得了广大观众们的喜爱,进而使得该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起来。

(三)具有一定的时代效应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断前进的,当然,舞蹈文化也是需要不断发展的,而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视觉感官等会随着上述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通过将民族舞蹈现代舞化,则有助于民族舞蹈进一步发展与保留,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族舞蹈语汇本质特点,但是其创新后的的民族舞蹈却得到了广大群众们的喜欢,进而有效推动了其进一步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将民族舞蹈现代舞化能够有效适应时代的进步,故民族舞蹈现代舞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效应。

二、浅谈民族舞蹈现代舞化的弊端

(一)对舞蹈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

由于舞蹈教学活动是一种传承性较强的课程,学习者可以通过系统舞蹈教学而获得舞蹈专业技能,如果将民族舞蹈现代舞化,则在一定程度上给民族舞蹈教学带来影响,与此同时,教学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应用何种方式或者手段来进行有效教学,加上当前学生们对现代舞的学习兴趣愈来愈浓厚,因此,对舞蹈教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带来一定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气息较强的国家,加上少数民族热爱舞蹈而逐渐出现各种原生态舞蹈,但是这些原生态舞蹈的出现是因为国家近几年来对其的重视,如果没有国家的重视,则原生态的民族舞蹈形式将不会出现多样化、多元化。另外,原生态民族舞蹈没有任何“装饰”,并且没有改变民族舞蹈文化,因此,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如果对民族舞蹈进行现代舞化,那么将会面临着以下问题,即该民族舞蹈还具有传承必要性吗?该民族舞蹈还被称之为民族舞蹈吗?国内民族舞蹈研究还有意义吗?等,这些问题都是如今需要慎重考虑的,并且还需要及时探讨一些有效措施来进行解决,从而将现代舞化的民族舞文化有效传承下去,进而有效保障民族舞蹈原生态因素得以保留,进而有效保留我国民族舞蹈文化。

三、探讨民族舞蹈现代舞化弊端的有效解决途径以及建议

通过上文叙述了解得知,民族舞通过系统性教学体系则能够有效将其传授于学生们,但是随着近年来人们思想观念以及审美观念的变化,使得民族舞蹈逐渐呈现现代舞化,以至于造成民族舞蹈失去了其本质特点,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民族舞蹈的传承工作,因此,需要探讨有效解决对策以及途径来进行处理、解决。

首先,将原生态民族舞蹈教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来进行传授于学生们,使得学生们拥有一定的民族舞基础理论认知水平;其次,将融合一定现代舞的民族舞作为另一个课程来进行传授于学生们,即作为选修课形式而使得学生们能够合理的对民族舞进行创新与改革,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不仅掌握了民族舞传统文化,而且还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而对民族舞进行适当创新,从而有效推动民族舞进一步发展而继续传承下去。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上将民族舞蹈现代舞化的利与弊分别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且针对民族舞蹈现代舞化的弊端问题而提出了若干解决途径以及建议,从而使得民族舞的原始特色得以继续保留与继承,并且使得舞蹈学习者能够拥有一定的民族舞蹈现代舞化的创新能力,进而使得他们能够适当、合理的改变民族舞蹈传统表演形式,而给众人带来唯美、震撼人心的现代舞化的民族舞蹈作品,继而有效进一步提高观众们的审美水平。另外,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叙述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舞蹈教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从而有效推动民族舞蹈进一步发展与继承。

参考文献:

[1]朱f,韩亚林.音乐对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以歌曲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

[2]许志刚.周部族在音乐与诗歌领域的贡献[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

[3]戚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的重要意义――对云南艺术学院非遗进课堂活动有感[J].青春岁月,2011(12).

第3篇

城隍信仰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重要的社会影响。在现代背景下,它适应社会需求,正萌动着新的社会功能。目前学术界对城隍信仰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研究触及历史、文化、民俗、司法、区域、城市发展等众多视角,但尚无从社会控制的视角来分析的学术成果呈现,本文力图从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出发展开论述。

一、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与信仰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学者最先关注并开始社会控制的研究,奠定了社会控制理论的基本体系构建,从思想史和各学科介入研究的情况来看,社会控制理论经历了社会学、法学、控制论、社会哲学等几个发展阶段,渐趋成熟。代表人物有爱德华?罗斯、庞德、维纳、盖叶文和佐文等学者。其中,爱德华?罗斯(Edward Alsworth Ross)在其代表作《社会控制》一书中最早对“社会控制”进行了社会学意义上的系统阐释,《社会控制》是欧美国家全面系统研究社会控制的第一部专著,而且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美国社会学界风靡一时,影响较大。罗斯被堪称社会控制理论的创始人,也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和美国社会学奠基者之一。

罗斯认为,社会控制是由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民族特色要素的组织进行的,是针对个人或集团的越轨行为进行的一种有能动意识和目的的社会管理系统,并将其与社会秩序放在一起研究。社会控制的实现手段是多样化的,如舆论、法律、信仰、社会暗示(教育和习惯)、社会宗教、个人理想、礼仪、艺术、人格、启蒙、幻像、社会价值观、伦理法则等;还认为社会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需要、阶级的出现及阶级冲突产生的部分分离、文化和习惯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必然变迁。

在罗斯的社会控制观念中,信仰作为多种实现手段之一,位于第三的重要位置,可见罗斯对信仰在社会控制中作用的重视。罗斯认为信仰控制是通过处于人类经验彼岸不可证实的确信地手段来控制人进为的行为活动。具体而言,信仰控制通过人们相信有一个超自然神灵的存在、相信因果报应之说、相信超自然生活国度的存在等方式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1]97-100。罗斯还重点对信仰控制的利与弊进行了辩证的深刻分析,认为信仰控制既有运行成本比较廉价、辐射面广与控制灵活等优势[1]104,但也存在报偿不能立即兑现和难于管理等问题[1]106。

二、当代城隍信仰的社会控制功能

根据以上罗斯对社会信仰控制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理所当地认为:城隍信仰在当代社会中仍然通过不可证实的确信地手段对人们的行为和心理产生潜在而积极的影响。

首先,人们相信超自然神灵――城隍神的存在。在当今科学与理性主导的社会,传统城隍信仰仍然保持着一部分信众,认为城隍神监视着他们的一言一行,并通过赏善罚恶来干预他们在俗世的日常生活。如山西晋中左权县()的城隍信仰及信众。2009年左权在城隍庙原址上建新的城隍庙,2010年城隍庙筹建组组长霍宝兰主持并组织了场面宏大的城隍爷巡视活动,众人抬着城隍爷神像,由城隍庙出发在县城里巡回一圈,有很多民众主动参与了这一活动,因为他们相信城隍神可以公正无私地处理人间的善恶之事,城隍爷出庙巡视,意在告诫世人要积德行善,奉公守法,否则难逃责罚。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城隍神代表着惩恶扬善功能的正常发挥,既表达了民众的心声,又在无形中约束着他们的越轨行为。

左权城隍庙除举行城隍爷巡视活动外,还组织重要的城隍庙会,时间为每年的阴历五月25日即城隍爷诞辰日,从2009年持续至今。的民众几乎都会参与到这一年一度的城隍庙会活动中,还有周边地区和外地如太原等地的城隍信仰者也都要赶来参加庙会,他们自备祭品为城隍神供奉,虔诚上香,在正殿中一跪三拜后,到院中会再行一跪三拜之礼;还为庙捐功德钱和主动为庙会活动上礼钱,钱的数目随自己心意,多与少都暗含着对神灵的敬意。信众对城隍神如此真诚的信仰、跪拜与祈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信众认为,城隍神灵是真实存在的,他对人间恶行的惩罚无处不在,期望城隍神能对自己的过错有所宽恕和对善行有所奖励,并以此来增强自我的约束力和自制力,多行善事。

左权城隍巡视和城隍庙会等共同的信仰活动,既表达了信众对城隍神的敬畏、对人间正义的追求和对自我行为的制约,也表达了信众对平安幸福生活的愿望,还满足了信仰的心理需求,单调的世俗生活也得到了调剂和丰富。共同的神灵信仰和祭祀活动,有利于增强民众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增进邻里朋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互助与合作,减少并化解矛盾与纠纷,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实现积极有效的社会控制。

其次,城隍信仰中所包含的善恶报应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深远。在晋中榆次城隍庙中至今保留有很多楹联,主旨内容便是向人们传达着善恶皆有报应的思想。如城隍庙山门眉匾为“惩恶劝善”,对联为“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好事,天知地鉴鬼神钦。”戏台对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庙内玄鉴楼眉匾为“报应昭彰”,对联为:“暗室亏心,未入门已知来意;自家作孽,欲勉罪不在烧香。”正殿(显■殿)眉匾“彰善瘅恶”,寝殿对联为“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想下!俺这里轻饶那个,快回头,莫去害人。”还有平遥城隍庙牌楼青石柱上的对联:“善游此地心不愧;恶过吾门胆自寒。”

这些楹联和匾额内容暗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因果报应”之说,也是传统城隍文化的一个部分。俗语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城隍神信众相信善恶报应之说,相信城隍神的威严与无私,故城隍信众一般能怀揣正确的是非价值观念,平日多做善事,广积善德,制止自己的邪恶之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对周围的人产生良好的影响。城隍信仰中的善恶报应之说,既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个体的行为,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与控制,又对现代人起到心灵净化的教育作用,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

最后,相信超自然生活国度――天堂与地狱的存在。在城隍信仰中表现比较强烈的是地狱,地狱首先给人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震慑作用,在地狱的命运是由他在短暂人世间中的所作所为决定的,将地狱与人间相联系,不仅体现了善恶因果报应之说,还体现了超自然城隍神的执法意志。

在平遥城隍庙的建筑布局中,六曹府最为震撼人心。六曹府在民间称之为城隍神的办事机构。道教中的六曹分别掌管生、死、善、恶、薄、刑之事务。城隍神的下属判官执掌对人间善恶报应的实权,俗传六曹府对每个人平生的所作所为都有详细记载,毫无疏漏。人死后的亡魂,都要先被勾到城隍庙经过判官的审核,阳寿已尽者,则将该人一生之善恶资料,以文牒形式呈报城隍神,依律予以惩处,落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天理。在刘曹府左右两边的六楹中,塑列着阴曹地府的十七种酷刑,如喝泔水、吞铜球、炮烙、下油锅、上刀山、刀铡、磨尸体等,每种酷刑都正在惩罚着曾在人世间作恶的人,如喝泔水――惩罚生前浪费粮食的人,为阴间最轻惩罚;吞铜球――惩罚贪图不义之财的人,将不义钱财化汁练成铜球,让作恶者吞服,伤其五脏六腑;炮烙――惩罚不孝敬父母和不忠之人,将其丢到烧红的铁床上,直到灰烬;下油锅、上刀山――惩罚十恶不赦、无恶不作的人,然后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能投胎转世。

这些阴间行刑的场面让人毛骨悚然,内心极为震动,加之六曹府殿壁上布满阴间断案的故事内容的壁画,更增添了殿内的阴森恐怖气氛。相信地狱和酷刑存在的信徒或众人,必然会自审现世品行,调整日常行为,以符合道德规范要求。即使那些对崇高美德麻木的人,相信也会为城隍神审判的恐惧所撼动,为地狱苦刑而深深触动,从而为自己的罪恶而忏悔,有所醒悟,打开新的生活之门。在这里,作恶之人受到应有惩罚,让我们看到了正义的伸张和“法律”之宗教的正常发展。事实上,这也正是人们所期待与追求的。

常言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就是告诫世人不可妄为。城隍神掌管生死和地狱的酷刑,既让世人对神灵的敬畏之感顿时倍增,俗话常说: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敬畏能让人自省内心,约束自己在现世的所作所为,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还警醒着世人要多行善积德,死后免受阴间之苦。道教所宣扬的这种“报应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控制的作用。故信仰的力量可以影响到人们的心灵和思想,进而达到规范个体行为的目的,作为“一种与法令法规并行的调节和控制社会的文化事象,其对社会和人生所具有的约束力是法令法规不能替代的”[2]。

三、城隍信仰在社会控制中的意义与局限

通过以上的详细阐释,我们可以看出城隍信仰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控制功能,但城隍神等信仰控制的作用不是万能的,罗斯对信仰控制中所存在的利与弊问题的探讨有其现实依据,当代城隍信仰的社会控制功能同样存在着优势与不足。

首先,城隍信仰控制的优势。其一,运行成本比较低,城隍神对于世人善恶的奖励与惩罚存在于人们的意念和精神世界之中,并以此来支配人们的思想行为,做出对社会有利的调整,这并不需要物质上的消耗。正如罗斯所言:“它是廉价的。它的奖励和惩罚都不需要破费,但却能被任意地扩大。”[1]104相比而言,司法机构的运转,则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等投入,故城隍神等信仰控制作用的发挥更为便利,社会运行成本更为低廉。其二,信仰控制的辐射面广,灵活性比较大。在超自然神灵的眼界中,人世间的一切无所遁形,没有什么罪恶是可以隐瞒的,在城隍信众的心理认识上,城隍神的威力无处不在,因而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可做出对社会不利的超越道德行为规范等越轨之事。这一方面加强人们对自己言行举止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法律等“硬控制”范围有限的不足,法律条文再详细,也不可能对人们复杂社会生活的规范做到事无巨细,信仰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法律的空缺。其三,城隍信仰中“惩恶扬善”思想的传播,有利于社会生活中正义的弘扬,起到“正人心”的作用,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社会的自我控制与调整。

第4篇

[关键词] 少数民族;旅游;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222-1

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愈加多样化,从而使民族地区旅游业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土著居民居住区旅游发展的经验表明民族旅游是一条投入少、回收较快,返贫率低、成效率高的扶贫之路。各民族地区亦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纷纷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来培育和扶持发展。民族旅游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

具体来看,内蒙古旅游业收入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11%:云南旅游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以上其中丽江、西双版纳和香格里拉等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增加值比重占到50%以上。目前,民族旅游与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并列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虽然民族旅游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也带了较大的负面效应,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旅游的健康发展。下面具体分析旅游业对民族地区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及其消极影响。

二、旅游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实现稳定繁荣民族旅游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产业问题,更是地区之间文化和经济活动交流的重要形式。我国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众多民族自治州(县)等。地域辽阔而且大多处于边疆地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大力发展民族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间居民的相互交流、沟通,进而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促进民族融合民族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民族落后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并促进市场化商业意识的觉醒。富民强边不仅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而且能够反作用于民族旅游业加快旅游业发展进程。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基础设施落后是民族地区经济欠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交通不便更成为阻碍民族地区发展的桎梏。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等级和发展速度,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先后安排无偿中央国债资金13亿元.用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其中85个项目分布在中西部的民族地区.占资金总量的70%。在国家西部旅游投资专项贷款的支持和带动下,旅游专用公路建设速度加快,规划建设公路里程达到15万公里改建、扩建和新建机场20多个,并开创性建设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极大地便利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民族地区的航空网络、铁路和公路网络、水路系统都得到空前改善,基本形成了能够满足现代旅游需求、完善旅游接待体系的立体旅游交通综合体系,为民族地区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也强化了民族认同意识,加强了居民之间合作互助意识,并且促进了接待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交流,加快了民族地区精神文化建设进程。

(二)消极影响

1.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虽然旅游业的发展给民族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益。但由于对科学规划的认识不够以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原因,导致民族地区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具体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盲目改建、扩建和新建的工程项目以及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旅游地原有生态环境,而且导致生态环境的退化和旅游景观景区质量的大幅度下降如有“滇中明珠”之称的抚仙湖景区,因乱搭乱建乱摆乱放、乱张乱贴,使湖滨优美的自然景观遭到严重破坏;其次,大量游客涌入给当地带来各种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和视觉污染。

2.旅游开发造成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受到阻碍。近年来,少数民族旅游开发进程快速,本土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流失不容忽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为开发旅游业,各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比如,构成黔东南主要人口之一的侗族是一个拥有本民族语言的民族,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但在旅游发展带来的外来文化冲击下,歌手存在严重的断层现象,会唱侗族大歌的大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学唱侗歌的已寥寥无几。甚至为了适应外来游客的语言沟通需要,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年轻一代已经不再说当地语言,也已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习俗而被“汉化”。他们在充满商业气息的氛围中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不利。文化发展逐渐走向单一,逐渐丧失了被视为人类进步象征的民族文化多样性,令人担忧。

第5篇

高考不仅要“为高校选拔人才”,而且还要“为国举才”。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担道义”之“铁肩”,方能有“著文章”之“妙手”。为此,2014年高考各省(市、区)18道作文题纷纷奏响“接地气”这一主旋律,引导广大考生去关注万家灯火,去体味苍生疾苦,去走进百姓的物质、情感、精神世界,其导向可“点赞”,其理念可“圈点”。

一、贴近时代生活的实际

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的实际特征是什么?是现代化、信息化、多元化、国际化等。这就需要我们去“破”去“立”,去“扬”去“弃”,去传承去发展,去坚守去突破,更需要我们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观。2014年高考各省(市、区)18道作文题准确地触摸到了当今时代这一生活实际的脉搏,在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多维观照中,对时代热点进行命题:

1.三点一线。新课标全国Ⅰ卷“两人过独木桥”直接取材于菁菁校园中的运动会项目,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规则与变通、竞争与双赢。江西卷“课内外学习探究”则让广大考生对新课标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探究性学习”(另外两种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感而发,见仁见智。

2.正能量。广西卷“老王看病”传递的是友善互助、感恩回报的正能量。四川卷“人只有站起来后,世界才属于他”传递的是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正能量。

3.传统文化。北京卷“老规矩”考量考生对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与现代化以及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扬弃的辩证思考。

4.现代科技。辽宁卷“祖孙看风景”把目光聚焦于“照明科技”,广东卷“黑白胶片和数码照片”把目光聚焦于“数码科技”,天津卷“假如有一款芯片”把目光聚焦于“智能科技”,这三个地方的作文题均是引导考生关注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深刻反思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得与失。

【备考启示】

2015届高三作文的指导与训练,要引领考生自主开展“三进行动”:①走进社区。通过公益、志愿者等活动,了解邻里乡亲的生存状态,感知他们的幸福指数。②走进草根。通过慈善、德育基地等活动,了解普通民众的基本诉求,感知弱势群体的冷暖甘苦。③走进媒体。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了解最新时事、科技,感知飞速发展的时代气息。

二、贴近百姓情感的实际

无论是大家伟人,还是芸芸众生,都要食人间烟火,也都有七情六欲。鲁迅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因此,高考作文题应该带烟火气,含草根味,以此来引导考生胸怀“五心”(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洒向社会,把关心送给他人,把孝心带回家中,把信心留给自己),蕴蓄“五情”(亲情、友情、师生情、故土情、家国情)。“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广大考生对家人、他人尤其是弱势群体有触感,有痛感。既悲天,又悯人;既有体人之心、恤人之怀,又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2014年高考各省(市、区)18道作文题敏锐地点击到了百姓心底这个最柔软的情感穴位,与百姓的情感神经同频共振,让广大考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如下四种情怀尤其撼人心魄。

1.对天性的尊重情怀。新课标全国Ⅱ卷“喂食野生动物”警示人类要与动物平等相处,不要因为一己之好、之乐、之爱、之需而使动物丧失天性和觅食能力,更不能因为溺爱等不适当的教育方式而使孩子失去天性、个性,失去生存能力以及自立、自理能力。

2.对他人的体恤情怀。重庆卷“租房”警示人们既要想着自己,也要想到别人;既要“利己”,也要“利他”;既要“与己方便”,也要“与人方便”;既要“人人为我”,也要“我为人人”,将体恤化作实际的言行,将责任注入内在的品质。

3.对责任的担当情怀。广西卷中“老王”的那句“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体现的是一个农民工对自身责任的一种担当。虽然“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但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消极逃避,而是“再苦再累自己扛”。这份担当情怀尽显一个草根的血性,更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4.对故土的守望情怀。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湖南卷“最美乡村干部”向人们发出了故土的深情呼唤:只要扎根故土,守望故土,坚持信念,放飞梦想,故土也能绽放异彩,“风景这边独好”。

【备考启示】

2015届高三作文的指导与训练,要引领考生扎实做好“三项工作”:①重温教材名篇。要通过重新品读、品味教材中润泽心灵、滋养精神的名篇,濡养自身情怀。②浸润精神家园。要通过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年度道德模范、年度经济人物、年度新闻人物颁奖典礼等精神大餐,浸润自身情怀。③阅读探究迁移。要通过探究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中蕴蓄着浓郁人文情怀的文本,由“读”向“写”迁移,把握情怀表现的路径、手法。

三、贴近学生思维的实际

高中生较之于初中生、小学生,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能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高考作文应该根据高中生思维发展的这一实际,加大对其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特级教师肖家芸指出:在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今天,“高考作文早已不在审题上考了,主题、结构、技法和语言等,多数考生差距不大,差距大的是内容和思想。高考作文最缺的是思想和科学的思维。而决定此二者的是思维的方向或角度问题。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角度,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次的高低。”为此,2014年高考各省(市、区)18道作文题对广大考生思维的长度与宽度、深度与高度、角度与维度等都进行了全面的考量,要求考生既能把握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又能把握事物与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如下四种思维能力尤受命题专家关注:

1.深度开掘能力。湖北卷“山顶的风景”要求考生对众人提出的不同看法展开深度开掘,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每个人对风景都会有自己不同的体验和评判,人生需要自己独立思考、选择,不能偏信、尽信他人之言。

2.立体观照能力。浙江卷“门与路”要求考生对空间的门与路、知识的门与路、事业的门与路、生活的门与路、人生的门与路等展开多层次的立体观照,既抓住机遇,又迎接挑战,既认清明天的去向,又不忘昨日的来处。

3.辩证分析能力。上海卷“穿越沙漠”要求考生对“客观的限制性”与“主观的能动性”展开辩证分析;安徽卷“剧本修改”要求考生对坚守与变通、规则与创新展开辩证分析;江苏卷“青春不朽”则要求考生对时间层面的“老去”与精神层面的“不朽”展开辩证分析,把握“时间可以流逝,但精神永远不朽;我们无法控制青春的长度,但可以调控青春的亮度”的要旨。

4.多维思辨能力。苏轼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东卷“开窗看风景”要求考生思辨的是“相由心生”,看风景的心态、角度不同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福建卷“空谷”要求考生思辨的是心态、心境、阅历、认知不同,则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就会不同。

【备考启示】

2015届高三作文的指导与训练,要历练考生“三力”:①洞察力。要通过案例分析、时势观察等方式,历练考生拨开迷雾、透视本质的洞察力。②剖析力。要通过时事点评、小组辩论等方式,历练考生剥茧抽丝、条分缕析的剖析力。③破解力。要通过为学生会、班委会自主管理出妙招、晒计策等方式,历练考生亮出实招、化解难题的破解力。

第6篇

关键词:万达模式;城市化;城市商业综合体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快速的发展,商业地产的迅速发展,缔造了中国商业地产发展速度传奇的“万达模式”一度成为了人们视线的焦点。(这里谈到的“万达模式”主要针对万达广场和商业综合体对城市规划方面的影响而言,经济方面不做详细论述。)毫无疑问万达广场在一些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万达模式”也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因此被不少开发商所模仿,也被不少城市建设者推崇。作者在这里以一个城市规划者的角度站在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依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对万达广场和商业综合体模式提出一些自己的微薄观点。

二、万达模式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首先这里要解释一个名词:商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全称为城市商业综合体,英文为HOPSCA,即豪布斯卡,其为当今地产模式的最高形式,它是伴随着城市功能的综合化、规模大型化和空间与流线组织复合化而顺应成长的一种全新的复合地产。HOPSCA是由酒店、写字楼、公园、购物中心、会议中心、公寓等英文单词或词组的首个单词的首个字母构成。每个商业综合体至少组合了上述功能中的三种,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是一种功能为主、多功能配套的多功能、高效率的建筑群落,往往被称为“城中之城”。而“万达模式”正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综合体。

万达模式的发展对驱动一个城市的进化功不可没:无可置疑的是每个万达广场的建立都是在为城市增加一个新的商业中心,社交中心和地产中心,为城市提供了一个新的“名片”为许多城市发展成为多核新城提供了帮助,增加城市活力点。综合了商铺、餐饮、休闲娱乐、写字楼、住宿多为一体的“万达模式”无疑是城市中较为亮丽的一到特殊的风景线,成为城市地标性的建筑群体。万达模式一般采取商业房产为基础,带动住宅、公寓、商务办公,辐射交通、通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模式,往往在规划之始就确定了项目的商业特色,细分了市场客户群体。因此,万达模式很容易就迅速成为城市的新地标,为大都市留下了深刻的脚印。

万达模式带动了一个片区内地产的飞速增长,形成地区文化特色:由于万达建筑群体对人群所带来的强大的吸引力促使了周边地产的迅速扩张,地价也会飞速攀升,从而带动整个片区经济的多样化,整体化发展。可以不夸张的说片区引入万达模式就像给片区安了一台经济发动机,打造新片区经济,带动城市多样化发展功不可没。而飞速的经济使万达为新片区打造出了新的地区文化,创建了一派全新的文化体系,带动了社会新文化、新思路的发展。

万达模式使城市规划、设计更加合理,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竞争力。传统的开发模式由于每个项目的功能都相对单一,需要若干个项目相互配合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然而若干个项目又不可能同时规划设计、同时开发建设,因此在传统开发模式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规划、设计方面的混乱。而万达模式中,考虑了开发项目的各种配套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对周边的辐射能力后,才做出整体、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故恰好能弥补传统开发模式的不足。

万达毫无疑问的具有综合商业的快捷体系,让具有许多需求的人可以在一个建筑群体内解决所有问题,配套的服务体系使很多人的生活变得轻松、简捷。

三、万达模式的一些缺陷

万达模式的成功属于大都市城市化的成功,并不能适应多数城市化的发展:首先,万达模式的发展建立在一定条件基础之上的,譬如,城市人口的要求,交通条件的要求,城市多数人收入状况、消费状况,文化特征等诸多条件,而且万达模式的建立对这些条件要求还是相当高的,因为我国现存的地域文化,经济状况地区与地区之间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如万达模式的发展,只适用于一些经济速度快,人口数量大的大型城市,而并不适应大多数城市的发展。所以万达的可模拟型还是值得探讨的。

迅速扩张的庞大的地产经济,使得原住民逐渐被边缘化,本身存在的一些小型液态几近消失。因为上文提到的万达的入驻会使得片区内地产业迅速发展,因此使得一些原住民不得不放弃要价高昂的社区,而选择离开片区选择更远更边缘的地区居住,而一些原有的也太也会因租金的提高搬出片区内,也许不久的将来很难再看到平板房下油条,豆浆,大碗茶,修自行车等等生活百态了。而这也是许多学者提出的城市功能单一化,传统文化逐渐消亡的一种间接影响。万达所代表的高新文化势必对片区传统文化是一种强力的冲击。

强大的商业吸引力给城市带来了新的交通负担。一是,要解决这个巨大商业综合体内部服务人员的上下班问题。二是,每逢节假日万达成了许多人选择的场所,这样也间接增加了一条或者几条线路上的交通负担,来往车流经常造成交通堵塞的现象。这俩点无疑是万达经济综合体给城市交通造成的俩大困扰。

万达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

如何让万达模式走进中、小型城市:万达对人流的聚集力和对片区文化的影

响力是我们值得效仿与应用的地方,怎样把这种力量应用进小城市是值得探讨的,我个人认为现行中小城镇都具有着一俩个城市中心,我们可以以现有的批发市场,商贸中心作为基础创建一个如万达一样模式的中小型商业综合体,打造一个适应于中小型城市的小万达。现在已有许多城市在逐步推广如宝鸡市的开元广场。

整合现有文化产业,充实万达模式:如何让现有万达的高新模式与传统商业

相互融合或者说是相互依存也是如今面临的问题,个人认为可以在万达商业开发与液态综合上下一些功夫,在万达广场周围特设一些特殊的街区,如小吃街区,文化街区等,让万达模式的建立不只成为一种品牌的植入,而成为一种更为丰富的文化产业的建立,带动的不只是片区商业和高新产业的发展,而是更广泛的带动文化产业链条式的发展。反观现有的文化产业体系,许多体系都是传统文化与新兴产业文化不能共生共存,从万达模式不难看出主要问题在于新兴文化带来的经济利益冲击与商业效力冲击使得传统文化走向了边缘化,我们应该更好地让传统文化依附于新兴文化建设,让传统文化业态融入新兴产业。

通过万达为城市带来的交通问题可以看出,现如今城市规划中缺乏多个次

中心或是辅助中心缓解城市压力,应在城市中建立相应的辅助中心,在一定人数基础上的区域内建立多个中心,一心带多心的发展,而多心又辅以多个功能,划分人流减轻城市负担。让城市文化走向更多样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全球化 本土化 地域主义

中图分类号:TU-098.1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传媒方式的发展突飞猛进,各国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全球化带来的利与弊在建筑业中呈现出来,产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方面,交流为我们提供了先进技术成果和理念,推动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外来思潮的冲击也使得我国建筑本土化创作处于失语状态。

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使我国的建筑设计既达到国际标准,又能创作出展现多元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建筑,是我国建筑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建筑本土化”的认识

首先,从文化层面出发。近代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动力不足,面对经济发达,文化强势的西方,我们只能跟随他们的潮流。我们的劣势不是文化背景不够深厚,而是在于文化的延续性不够强大。尤其是单就建筑文化来说,多年来建筑理论体系缺乏深入思考,推动建筑实践的理论断裂,我们不得不选择走西方道路,或重返传统。

其次,从发展的角度分析。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飞快,迅速膨胀的城市需要大规模的建设。“”式的建设状态自然容易导致设计过程程式化,缺乏思考深度。实践环节上的草率影响了理论的发展,理论的断裂则无法指导实践,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无论是文化的弱势,还是大规模建设的现状,它们都是客观存在,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需要主动地独立思考,在不断的积累中产生新思路,加以总结,我们的文化自然会以新的面貌组织起新的认同感。

当代建筑本土化应立足“此时,此地,此人”。“此时”就是顺应时代,从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需求开始,探索本土化的可能性;“此地”是指对场地的分析,分析不应笼统的回归到项目所在地的大背景下,这样去挖掘文脉,很容易空泛,要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到建筑基地,研究基地的特殊性;“此人”一方面是指使用者,另一方面是指设计者。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去发现使用者旧的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式的联系。以神塑形,营造氛围,重在体验,弱化图像性本土化信息;针对设计者来说,应该强调个体独创性,用自下而上的设计原则创造独特的建筑。

“此时,此地,此人”的建筑强调因地制宜所形成的独特性。立足于本土背景下进行现代建筑创作,注重建筑本质的研究,提高建筑品质,长期的研究积累将形成我国现代建筑的本土化知识体系。

2 本土化建筑创作方向

2.1场地分析

安藤忠雄在《空间构成与自然》中讲到 “建筑是人们对大地意义的一种回应,建筑应该被视为是对场地的一种紧密而又灵活的控制”。这段话描述了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就是在建筑创作中,要对场地进行深入分析,把建筑自然地寓于基地中,形成与场地的生长关系。对场地的分析是对建筑本质的关注;我们在研究现代建筑本土化的过程中,迫切需要通过高品质建筑设计积累先进的建筑理论,这样才能掌握话语权。

2.2本土化思维与国际化高度

吴良镛先生在“当代乡土建筑――现代化的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了 “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的报告,他谈到要立足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同时要注重生活和技术要求的变化,不仅仅把建筑的未来寄托在本土建筑的因袭。结合现代技术表现传统文化的实例有很多,但是其中一些设计用大屋顶、罗马柱等传统符号结合现代建筑结构实现现代建筑本土化,手法过于图像化。我们需要对本土化的思维背景进行深层次地挖掘,以批判与发展的眼光看待本土化建筑。

2.3重感受轻形式

从使用者的体会出发,唤醒他们对传统的记忆。类似的做法在张永和的二分宅、崔恺的德胜尚城中均有体现。这两个作品都没有使用中国传统建筑符号,设计师利用空间的组织,启发人们回想起传统的生活方式,感受到中国建筑的味道。

3结语

现代建筑本土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宏观上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就建筑设计本身而言,建筑实践经验的总结,建筑理论的完善都是必要条件。建筑师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探索,这些积累才会形成中国的本土化之路。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些实践的参考,建筑师个体独特性的发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费夫尔.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爱德华・丹尼森.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视角与变革[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4]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第8篇

中国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中国的文化历来是悠远而长久的。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一定的磨难。到目前为止,我们应该对中国企业文化做一个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中国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早在五十年代,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中国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中国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锆中觉醒起来,这些“中国企业文化”也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了。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中国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中国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中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中国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许多在当时中国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星辰坠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在此期间,也曾有学者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示过担忧,他们提出了中国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当时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地思考时,就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走入的几个误区:

1. 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中国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中国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

2.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企业家认为,中国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中国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3. 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找准其中许多具体的联系。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家庭的归属、对权力的依赖,重感情、重面子,突出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等,将这些文化因素和传统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应该说突出了中国特色。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中充满了哲理与思辩,可谓左右逢源,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中时,需要将其操作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不利于企业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因素,如知足长乐、枪打出头鸟等,这些都是抑制企业创新的隐型杀手。

4. 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

中国的企业文化发展之所以走入以上四个误区,其原因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经济基础来看,中国的企业发展规模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另一方面,也有其社会原因。中国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表面上看起来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然而,如何从总体上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这就涉及到社会引导、社会支持、社会评价和社会激励等许多社会的因素。政府对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做何判断,对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做何预期,又如何实施,中国企业文化具体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政府、社会、企业和研究机构分别在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何种作用,这几方面又如何协调,共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不是靠简单地舆论引导和喊空口号能够解决的。

再者,走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反映出我们对企业文化的实质和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理解得还不够深入,这是由于在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直接引进了企业文化的管理形式,而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质及适用条件等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致使人们对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与企业文化的实质的关系等问题的基本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与国外八十年代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到九十年代应用研究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显得十分薄弱,这表现在:首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还停留在粗浅的阶段,虽然也有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但是大多数是以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的辨证关系为主,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其次,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严重滞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实践,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主要是企业内部自己探讨,有些有专家学者的介入和参与研讨的企业文化,就明显地好于没有专家指导者。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对该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该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变革等问题缺少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许多中国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缺少个性,因此,难以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文化的推动力。

综观国外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的企业和企业管理也面临着与国际化接轨的严峻课题,既要面临同行业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加强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于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体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二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八十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

二、 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在此过程中,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

三、 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独立思考

中国式世界四大古国之一,中国的文化历来是悠远而长久的。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一定的磨难。到目前为止,我们应该对中国企业文化做一个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又通过其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市场潮流、引领社会时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企业家这个载体,将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这是社会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9篇

一、单元导语引方向

单元导语是整个主题单元的文眼和主旨,它的外延覆盖到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体现着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这一单元的导语中列举了两首民间歌谣。单元教学前,笔者布置学生搜集民间曾经传唱的歌谣。课堂中,让学生展示搜集的材料,激发了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兴趣,又将实践调查定调为这一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

二、单元首课悟方法

如果导语学习只是整个单元学习中的方向指引,那么单元第一课的作用就是至关重要的。单元首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一定小组探究学习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课外实践学习中充分领悟、使用这些方法,如成立探究小组,学会预见计划、编列提纲,学会组内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注意调查实践中的细节,学会更好地汇报调查实践成果。

《民风民俗知多少》单元的第一课《民风、民俗大观园》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自学“过端午”,看看书中通过什么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哪些内容,当地还有哪些端午节习俗。自学是让学生明白调查活动不仅要有内容,还要考虑汇报的方式。教师根据已有经验,把当地的民风民俗分成几种类型,再让学生自由选择调查内容,确定各小组成员。

各小组确定后,就要编写调查活动计划。教师在课堂上预设情景,指导学生事先模拟调查,熟悉调查的流程。在学生调查中,教师需随时检查方案与现实的出入,适时介入指导,给予必要的帮助。第二课时主要是学生展示小组调查成果,与全班一起交流分享。

在这一课中,学生基本接触了小组探究的学习方法,并一步步落实到实践活动。但是,一个单元的整体学习要贯彻始终还需看后面几课的深化与延续。

三、单元颈课衔前后

有时,探究小组往往在第一课后就戛然而止,第二课又另起炉灶,没有利用到前期的探究小组的调查成果。单元的第二课就像身体的颈部,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这种衔接并不是简单利用前一课学习中各个小组,而是既要继续用到前一课中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又要能够对学生后面的学习有所启示。

第一课中,学生收集整理了很多民风、民俗,但是教师还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家乡民风、民俗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这节课就顺接上一课的教学脉络,充分利用学生前期的调查成果。课堂中,教师先让学生回顾“饮食组”的调查成果,顺其自然理解了“饮食习俗与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接着,教师出示了教材中各地民居习俗,再让学生回顾“民居组”展示的照片,比较它们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学生从民居习俗中,发现了民风、民俗与人们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于是教师再次组织学生成立探究小组,研究家乡与各地风俗的差异性及风俗的渊源变迁,分析家乡民风、民俗与文化生活的关系。因为有了前一次的成功合作,第二课时,各小组选派代表讲述探究成果,都能较为完整地列举几种家乡的习俗与他乡之间的差异,介绍习俗的渊源,阐明了家乡民风、民俗与家乡文化传统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四、单元尾课促行动

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肯定有一个作为整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可以落实在课外的探究中,而且在课与课之间的学习中,呈现出一种递增达成的趋势,到了单元最后一课,就应该到达情感升华的程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终会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上,并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就是探讨民风、民俗,它们既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存在陈规陋习、迷信现象。上一课中,就有学生提到早餐丰盛的面食不利健康,于是就从这个话题引入,进行对家乡风俗优劣性的辨析。教材中选取了清明节习俗、春节放爆竹、推崇吉利数字三部分内容。课堂上就从这三部分内容出发,设立三个小论坛,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风俗中的利与弊,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三个论坛极具普遍性,在讨论后教师抛出了一个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家乡地域特征的 话题,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小型辩论会,从而看到一种习俗中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懂得了如何继承优秀,摒弃弊端。

第一课时即将结束,教师再次发动各实践小组,去发现生活中的陋习,并结合前期资料,探究这些风俗文化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影响,辨析它们的利弊优劣,讨论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第二课时,各小组通过自己的努力,都把自己的调查探究成果一起与大家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