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15:35
导语:在人体解剖学综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以线串珠,掌握精髓,授人以渔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结构的科学,解剖学名词、术语较为丰富,且人体结构复杂,需要记忆内容多,故难于记忆是本学科的重要特点.但这并不代表人体解剖学的术语、名词没有规律可循.在学生刚接触解剖学时,如着重强调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的重要性,并在以后教学中将其融入、应用、强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解剖学的命名规律,对他们今后的医学学习将非常重要.如肝脏的形态,对其脏面"H"形沟的描述-右纵沟前部为胆囊窝,容纳胆囊,后部有腔静脉沟,有下腔静脉通过,左纵沟前部肝圆韧带裂有肝圆韧带,后部静脉韧带裂内容纳静脉韧带,便是方位术语较为灵活应用的一例.如能在标本,模型上结合活体、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讲解,便能弥补教材平面图之不足,给同学们真实构象,深切感受.
神经系统是解剖学教学中的"硬骨头",名词多,较为抽象,且是医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若在讲解该系统时,详细地将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解释清楚,定事半功倍.如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中有"神经核"的概念.概言之,神经核便是形态、功能相似的胞体聚集于中枢(脑和脊髓),如这团胞体发出的神经纤维走出中枢,形成脑神经,即为脑神经核,如这团胞体发出的神经纤维只在中枢内上行或下行,形成纤维束,称之为非脑神经核.于此,引出"神经"的概念.神经纤维在周围部集聚称为神经.综述,神经系统还是立足在神经组织中"神经纤维"这一概念上.简言之,神经纤维是长突起加胶质细胞.如能正确理解这些概念,破解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又有何难?
由此可见,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的轴心就是解剖学姿势及其术语,如学生从根本上真正抓住了这根轴线,学好这门课程当然易如翻掌,且对学生学习其他医学课程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2活体教学,联系生活,活学活用
人体解剖学研究对象是人,研究任务是让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与毗邻、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1].学生通过对实物标本的观察、辨认和识别,形成形象记忆,这是学习解剖学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3].通过对器官、结构的认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活体情况下各器官结构的位置和形态,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打下坚实结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个人自己就是活标本,采取活体教学,联系生活,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还将理论知识与活体、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其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骨学时,可以让学生触摸一些重要的骨性标志,隆椎的棘突特别长,常作为肋骨序数的标志,胸骨角在体表扪及两侧的肋切迹与第2肋软骨相连接,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为以后找准各个脏器位置打下基础.在学习体循环动脉时,可以让同学们触摸颞浅动脉的搏动,告诉同学们如果出现头颈部大出血,可以在此处压迫止血.在学习消化系统时,谈到口腔、咽、食管上段和外括约肌为骨骼肌外,其余各段均为平滑肌组成.可以让同学们回忆冬天吃热山芋时,吞咽时速度太快,热山芋在哪里感觉最不舒服,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在胸前端最不舒服,在此基础上再稍加解释,就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骨骼肌是随意肌,平滑肌是非随意肌的理解.
3绘制简图,化繁为简,巩固记忆
绘图是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巩固记忆的一项重要技能和方法,以简图的方式对解剖知识的形象再现,既容易掌握,又可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例如,讲到体循环动脉时,名词多,内容复杂繁琐,难于记忆,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容易造成厌学情绪,教学效果差.若采用绘制简图的方法,用简图画出主动脉主干及主动脉弓从左到右的三个分支,即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再依次逐级画分支,这样一幅简图画下来,不仅将各个动脉名称熟记于心,连位置也都弄得一清二楚,学生们边学边画,边画边想,手、脑、口、眼并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记忆,最终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
4功能形态,双管齐下,利于理解
一种器官的形态结构是为其功能服务的[4],且其功能又反过来影响形态.有时从功能角度追溯形态特点,可将枯燥的解剖学知识赋予生活性和乐趣性,有助于同学们从进化发展的观点理解解剖学,也为后续生理学的学习打基础.例如,在学习消化系统时,讲到小肠弯曲细长,有很多的环形粘膜皱襞,肠绒毛,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形成纹状缘,这些结构决定了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场所.其细长弯曲,食物蠕动缓慢;粘膜皱襞高而密集能够增加小肠的表面积;微绒毛也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这些都有利于将其吸收消化功能发挥到最大.在讲解心肌的特点-心室肌较心房肌厚,左心室肌最厚,便是心脏泵血这一生理功能造成心肌形态结构的差异.
5解剖教学,服务临床,学以致用
【摘要】学好解剖学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基础条件。然而,此学科的特点是内容多、名词术语多、概念多。医学生们学起来容易感觉无味、抽象、难学、难记,难以深入的理解。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为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笔者在积累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后,经过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对如何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质量
对于医学生来说,学好人体解剖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解剖学内容繁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记忆起来又有非常大的难度,这些很容易造成课堂的枯燥无味,引起学生的厌学心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更加牢固的解剖学知识成了当前解剖学教育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思考,对如何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探索,现综述如下。
1 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心里
多年来,通过对入学新生的调查,笔者发现:①绝大多数新人学考生在高考前都全力以赴地复习文化课,多数学生入学前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或没有储备。②很多学生都怀着一种走过高考后如释重负的感觉,认为大学生活应该是轻松、自由的,对学习也抱着一种玩的心态,在课堂上常表现出坐不住、厌学、甚至不学的情况。
针对以上两个现象,笔者认为,要准确把握学生心里,对症下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第一: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第二: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2 认真钻研,提高教师素质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后,方能做到授人以渔。因此解剖学教师要想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解剖学概念多,名词多,记忆多,又枯燥繁琐,这就向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除了有较高的语言艺术外,课堂上绘图讲解也十分重要,如在讲解非常重要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时,教师在黑板上用优美工整的板书,用简洁、准确的线条,形象地勾画出所要讲述的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对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是非常有利的。
3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授课效果
3.1 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早就应用于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经过笔者的亲身实践,解剖学作为一门医学的基础学科,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教学过程,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能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临床知识。
3.2 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将图片、文字、动画融入其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思维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有相当大的作用。
3.3 互换角色: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学生和教师概念都有着非常明确的区分,认为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应该存在互换角色的可能。其实不然,教师和学生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合理的角色互换。比如说,教师可以挑选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备课”,然后再选择一名代表,以教师的身份到讲台上给其他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又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4 鼓励提问、鼓励质疑:以肝门静脉系的教学为例,教师在着重讲授肝门静脉系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属支后,提出讨论题――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存在哪些吻合?为什么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会出现呕血、便血、脐周静脉曲张等现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见解采用引导式的反问形式,同样以解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在保持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又让学生自主的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4 丰富课余生活,组建第二课堂
4.1 自建模型:自建模型教学法是笔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组为单位组建人体解剖模型,然后让同学们根据创建的模型在课堂上对与模型相关的解剖知识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建设模型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巨大的帮助。
4.2 成立学习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直接参与情况下,自己组成一个学习小团体进行学习,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从而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目标[2]。经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有利于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
4.3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剖学虽然比较难学、难记,但是要是善于发挥创新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有可能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可以通过自编句式整齐,朗朗上口的歌诀来提高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对上肢浅静脉与下肢浅静脉的记忆,可编写如下:上肢浅静脉“外头内贵,源于手背,肘横正中,腋肱深归”;下肢浅静脉“大隐前内走,小隐走外后,大隐注入股,小隐注月国处”。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综合上述,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应该以学生为先导,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基础,注重对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变,结合所在院校的办学条件与办学特点,灵活采用“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和质疑、适当采取互换角色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结合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期最大限度的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摘 要] 目的: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穴位形态学研究的状况。
方法:从大体解剖、巨微解剖和显微解剖方面对此时期穴位形态学的文献报道作一综述。
结论:目前对穴位形态学结构尚未统一认识。
[主题词] 穴位/解剖学和组织学SurveyofStudyonAcupointMorphologyinRecentYearsSunZhihong1,HuGe2,ZhaoHuiying2(1.DepartmentofBiology,Yan'anUniversity,Shaanxi716000,China;2Collegeof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Medicine,NorthwestScienceandTechnologyUniversit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Abstract] Purpose Tointroducesurveyofstudyonacupointmorphologysince1980s.Methods Reviewtheliteratureandreportsonacupointmorphologyingrossanatomy,lensanatomyandminuteanatomy.Conclusion Thereisnotunifiedrecognitiononacupointmorphologicalstructures.
[Keywords] AcupuncturePoints/anat
祖国医学认为,穴位是经脉的“脉气所发”(《素问・气府论》)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灵枢・九针十二原》),即穴位是经络气血聚集体表、施行针刺的特定部位,是针灸的刺激点和针灸治疗的基础,是内脏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的感觉点和反应点,也是诊疗疾病的反应点和刺激点。穴位与经络、脏腑、气血活动有密切关系,研究穴位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阐明经络实质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穴位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有一定联系,穴位存在感受器和效应器,初级传入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是联系穴位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及内脏的桥梁。因此,研究穴位的形态结构有助于阐明穴位作用机理及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有利于沟通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免疫神经内分泌调节网络。本文从大体解剖、巨微解剖及显微解剖角度,对穴位形态学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1 穴位的大体结构
穴位的大体结构是指用解剖学的方法观察穴位的形态结构,分辨其神经干、大血管及淋巴管等分布情况。穴位大多数是位于神经干或神经周围,穴位血管形态学研究观察穴位的血管配布有规律性[1],胡氏[2]对手少阳三焦经穴解剖研究认为“穴位”内皆有较多神经分布。徐氏[3]也报道大多数穴位位于神经干或神经分支周围。也有学者认为穴位与结缔组织关系密切,解剖每个穴位都能观测到一定厚度的结缔组织,认为穴位的形态结构即是结缔组织。但由于当时证据不足,不能令人信服。沈氏[4]观察了胃经颈以下37穴位与结缔组织的形态学关系,结果表明穴位与结缔组织结构密切相关,最相关是筋膜,其次是骨膜,最后是关节囊,提示结缔组织可能具有传输能量和信息的功能,在经络传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党氏等[5]在胆经和肺经腧穴的观察中也认为穴位与结缔组织相关。
2 穴位的巨微结构穴位的巨微结构是大体形态结构向显微结构过渡的中间环节,是借助于放大镜或解剖放大镜(5~25倍)观察穴位的结构特点,分辨其神经、血管、淋巴及筋膜等组织分布。余氏等通过对足三里和三阴交穴形态观察结果表明,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不是由一种组织构成,而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共同参与穴位的传导作用,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6,7]。
3 穴位的显微结构
穴位的显微结构是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穴位的结构,分辨其神经、微血管及淋巴管分支等组织分布。Croley[8]认为穴位区真皮比非穴位区多1倍,每个真皮含有明显的毛细血管袢,袢外包有交感神经,穴位上高的电传导性可能与含有交感神经的较密集的真皮有关。Zerlauth等[9]通过对神门、足三里等穴位组织学观察,发现在真皮皮下组织边界,穴位和盲点区之间存在明显组织学差异,穴区可见一条静脉、一条动脉及其伴行的神经纤维,在盲点区未见这种“特异性束状”结构。证实了在穴位下有血管神经束通过体浅表筋膜的孔道,伸向深部的有关“血管―神经束穿透体浅表筋膜”的假说,并且发现血管壁较窄的中膜内有较宽的内皮下结缔组织。席氏等[10]在穴位处的表皮中发现缝隙连接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皮肤,认为表皮细胞间丰富的缝隙连接将导致该处皮肤导电性增加。王氏[11]等发现低阻区小神经束、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与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差异,亦即低阻线下皮肤中神经成分显著多于对照组区。Kerdall[12]在动物和人体上观察到穴位上有较多的肥大细胞、小淋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9970577)
管、毛细血管、微静脉、神经束、神经丛和游离神经末梢等结构。陈氏[13]在小鼠拟足阳明经络线皮肤内发现神经肥大细胞联接。在经线上发现人和动物的肥大细胞相对集中。王氏[14]在人皮肤内阳明经络线上发现了神经肥大细胞联接,形成联接的神经终末与肥大细胞都呈P物质(SP)免疫反应阳性。有人发现穴位肥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相应的非穴区,腧穴真皮组织中有大量的肥大细胞,呈弥散的成群分布,且在小血管、小神经束或神经末梢处较多,穴位是神经末梢、神经束、血管以及肥大细胞相对集中的地方。有学者认为肌梭梭内肌是穴位的基本感受器,而大多数学者认同穴位的神经束和末梢感受器学说,认为穴位最普遍的感受器是神经末梢。说明不同部位的腧穴,其感受器类型不尽一致,而游离神经末梢几乎存在于每一腧穴处。刘氏[15]认为穴位的物质基础是胶原纤维管状结构。费氏等[16]采用光学变焦手持式视频显微镜,发现足三里穴位有呈束状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对9~20μm段红外线具有较高的透过率。木村通郎[17]用扫描镜观察了针体附着组织,见到的是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以及神经末梢。穴位显微血管立体观察表明:穴位周围的血管袢分布及毛细血管的数量同非穴位区有显著差异[2]。而穴位显微淋巴管的观察发现,多数淋巴管经过穴位,具有集束的特性,同经络的走行关系极为密切[18]。在人合谷穴部位与经脉循经线上,神经和血管比其它部位分布丰富,该穴区P物质的神经纤维与淋巴管系统的神经免疫组织关系密切,针刺穴位可通过淋巴系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进而与循经感传的产生有关[19]。严氏等[20]观察神门穴显微结构发现穴位处微血管、淋巴管分支和小神经分支与周围非穴区无明显差异,未发现附近有大血管、大淋巴干,提示在微观结构上神门穴位的微血管、淋巴管分支及神经小分支和大血管干及大淋巴干在针刺感应中不起主要作用。但神门穴有尺神经主干,非穴区未发现有大神经干,可以认为神门穴的针刺效果是通过大神经干起作用的。严氏等[21]用层次和断面解剖方法观察了穴位的二维平面结构,提出穴位的“立体构筑”理论,认为穴位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共同形成传导作用。余氏等[22]观察足三里穴显微结构表明,足三里穴的血管袢分支及毛细血管球、神经分支及细小分支的数量同非穴位处有显著性差异,穴位普遍存在着大神经分支;淋巴管袢数量同非穴位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认为穴位的针刺感受组织是神经、血管及淋巴管的复合结构,即穴位的“穴位主体构筑”。范氏[23]认为不同经脉的不同穴位在胶状质有其固有的占位区,这种占位区的差异可能是穴位、经络相对特异性的形态学基础。研究证明穴位区的神经传导功能比非穴区强,针刺时可能在脊髓的相应节段产生不同功能表现,在穴区与非穴区局部存在着不同的神经构筑[24]。综上所述,穴位与神经、血管、淋巴、肥大细胞、感受器的分布等均有密切关系,穴位是由多种结构共同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但目前对穴位结构尚未得出最后结论,只有继续创造条件,不断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方法深入研究,才能尽快阐明经穴的形态结构基础和活动规律,早日揭开经络之谜。
4 参考文献
1 姜俊.“神门心脏”相关的神经机转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1;10(3):25
2 胡佩儒.手少阳三焦经主要穴位与周围神经的关系的局部解剖学研究.中国针灸,1987;7(3):25
3 徐明海.穴位组织结构与针刺作用基础的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89;8(3):28
4 沈雪勇,党瑞山,陈尔瑜,等.胃经腧穴与结缔组织结构和钙元素富集关系.中国针灸,1998;18(10):595
5 党瑞山,沈雪勇.手太阴肺经穴位与结缔结构的关系.上海针灸杂志,1997;16(4):28
6 余安胜,赵英侠,严振国,等.足三里巨微结构形态观察.
针刺研究,1998;23(1):76
7 余安胜,赵英侠,严振国,等.三阴交巨微结构的形态观察.针灸临床杂志,1998;15(6):5
8 GroleyTE.Histologyoftheacupuncturepoint.AmerJAcupun,1991;19(3):247
9 ZerlauthB.针刺穴位的组织学.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3;15(5):36
10 席时元,樊景禹.狗肢体穴位皮肤结构的定量形态学研究.解剖学报,1993;24(3):329
11 王仲涛,吴淑兰,曹玉纯,等.对循经低阻线皮肤的光镜与电镜观察.针刺研究,1990;15(1):85
12 Kendall.针刺的科学基础(第一部分).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1;13(1):40
13 陈良为.小鼠拟经络线皮肤内神经肥大细胞联接的发现―光镜与电镜研究.神经解剖学杂志,1987;3(2):253
14 王俊明.人皮肤经络线SP和VI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与肥大细胞关系的光镜与电镜研究.神经解剖学杂志,1986;2(1):79
15 刘忠国.从一个特殊病例看经络实质.上海针灸杂志,1998;17(6):2116 费伦,承焕生.经络物质基础及功能特征的实验探索与研究展望.科学通报,1998;43(6):659
17 木村通郎.从针刺附着组织的超微结构探针刺伤害性刺激的机理.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20(6):46
18 林继海.人体皮肤经穴处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形态学的免疫组化的观察.河南中医,1989;9(1):2
19 山国鉴照.循经感传现象与淋巴管的机制探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18(2):16
20 严振国,余安胜,赵英侠.神门穴位显微结构的研究.针灸临床杂志,1996;13(1):29
21 严振国.穴位CT断面扫描图像解剖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22 余安胜,赵英侠,严振国.足三里穴的显微结构.中国针灸,1999;19(1):27
23 范黎,徐明海,陈修贵.不同腧穴的神经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上海针灸杂志,1999;18(1):36
1 盆底器官的神经来源
盆底器官的神经支配非常复杂,有内在与外在神经联系2个系统。内在神经联系存在于器官壁的平滑肌中,其反射活动不经过脊髓。外在神经系统的来源有3种,即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躯体神经,每种又有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之分。
交感传出纤维起自胸腰段脊髓(T12~L3)的中间外侧核,节前纤维在交感干内更换神经元或直接通过交感干而在盆丛或器官壁内更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再支配盆底器官。交感传出纤维在膀胱逼尿肌的分布很少,但在膀胱底部、颈部及近侧尿道分布很多,这在男性尤为明显,其支配区被称为“生殖括约肌”(genital sphincter),起到防止逆向的作用[5]。交感传入纤维起于T12~L3的后根神经节,主要传导内脏痛觉。副交感传出纤维起自骶段脊髓(S2~4)的前角基部,节前纤维在盆丛或器官壁内更换神经元后,再到效应器。副交感传出纤维是盆底器官平滑肌的主要运动支配者,兴奋时平滑肌收缩,抑制时平滑肌松驰。同时副交感传出纤维对男性起着主要作用。副交感传入纤维起自S2~4后根神经节,是内脏感觉(痛觉、扩张、便急等)的主要神经。躯体神经起自骶段(S2~4)前角Onuf核,支配尿道外括约肌、外括约肌和其他盆底横纹肌。躯体传入纤维起自S2~4后根神经节,主要存在于神经中,传导盆底皮肤感觉和性冲动。近来发现尿道外括约肌的神经分布十分复杂,接受交感、副交感和躯体神经的共同支配[1]。
2 解剖学研究
盆底器官主要由自主神经系统的盆丛和躯体神经系统的神经支配,另有由S4、S5和C0(尾节)组成的肛尾神经,支配尾部皮肤感觉。肛尾神经在人类已明显退化。
2.1 盆丛
盆丛又称下腹下丛,由腹下神经、骶交感干的分支和盆内脏神经构成。腹下神经由上腹下丛延伸而来,呈束或网状,在髂内动脉和输尿管内侧沿直后壁行向外下,左右各一,并相互沟通,至第3骶椎平面纤维分散加入盆丛。骶交感干是交感干的骶段,两侧各有4节,并连于尾部的1个奇节。骶交感干除有灰交通支与骶、尾神经的前支相连外,亦有分支加入盆丛。盆内脏神经由S2~4组成,以S3、S4最为主要且恒定。S2~4神经根穿出骶孔后,其自主性的副交感纤维与随意性的躯体纤维随即分开,前者向腹侧靠拢,构成盆内脏神经,在直肠侧韧带深面行向前下,长约2 cm,加入盆丛,跟随髂内动脉的分支走行,从盆内支配盆底三大系统的平滑肌、腺体和血管[6、7]。一般认为盆丛仅含自主神经系统,但是Juenemann[8]发现,起自S2和S3的一些躯体神经纤维,却与盆内脏神经走行靠近,从盆脏内部下降,支配肛提肌和尿道膜部的横纹机;同时肛提肌和尿道外括约肌也接受盆外神经的分支支配。肛提肌呈四边形的漏斗,是封闭盆底的主要肌肉,肛提肌在接近尿道膜部时,肌肉明显增厚,与尿道外括约肌相融合,包绕尿道周径的5/6(余1/6由纤维组织连接),肛提肌也是尿道括约机制的重要力量。因此在从盆腔外进行神经切断时,尿道的括约机 制虽然受损,但并未完全消失,病人不一定出现尿失禁。
2.2 神经
早在上世纪的1899年,Harman通过6例婴儿解剖,即提出了骶神经根对神经的贡献以S3最为重要,存在着S3>S4>S2的关系。后来的解剖调查发现,在神经的组成形式中,以包含S2~43根的最多,约占62%,S3~4占18%,S2~3占10%,包含S1的(S1~3或S1~4)占7%,少数尚可包含S5和C0[9]。
Juenemann[8]详细研究了神经的走行与分支规律。骶神经根的躯体神经与自主神经分离后,即在骶棘韧带之上的尾骨肌表面形成神经总干,穿过梨状肌下孔,与起自髂内系统的内动静脉伴行,绕坐骨棘后面入坐骨小孔至坐骨直肠窝外侧,靠近闭孔内肌进入管(Alcock’s管)。在管内,神经发出其第1分支——(蒂)背神经,且二者之间被其伴行血管分隔开。(蒂)背神经走行于神经的背外侧,位于闭孔内肌之上、肛提肌之下,从外侧穿过会阴横肌,于两侧(蒂)根的腹内侧到达背部,走行于(蒂)背动静脉的外侧,分布于(蒂)背面及(蒂)头。在坐骨直肠窝的下部,神经发出数条运动支和感觉支,其中的盆底肌支位于外侧部,支配会阴浅、深横肌和坐骨海绵体肌;直肠肛管支位于内侧部,支配肛提肌、外括约肌和肛管皮肤。在Alcock’s管的前端,神经的终支改称会阴神经,进入会阴浅隙,支配球海绵体肌和腹侧及阴囊皮肤。不仅躯体神经有部分纤维加入盆内神经丛,而且,自主神经也有部分纤维加入神经,随血管走行到达性器官,主管反射。
3 电刺激研究
3.1 对膀胱—尿道的影响
Schurch[10]报告了10例脊髓损伤病人术中分别进行两侧骶神经根电刺激的膀胱收缩观察结果,神经根—膀胱反应例数:S2(6例),S3(10例),S4(9例),S5(2例),其中同一病例左右两侧反应不同的有3例,均是右侧强于左侧。10例病人中通过刺激S3~4能获得控制性排尿的有6例,刺激S2~4的有1例,单独刺激S3的有2例,刺激S4~5的有1例。MacDonagh[11]对15例病人的术中研究发现,刺激S3能产生逼尿肌最大收缩压力的有9例,S4有5例,S3与S4等同的1例;而且在大多数病人刺激右侧S3和S4产生的膀胱压力高于左侧。Juenemann[8]研究了5例病人骶神经根电刺激对尿道括约机制的影响,发现约70%的尿道压力由S3前根提供,主要是通过尿道横纹肌和提肛肌而获得的;另30%的压力由S2和S4提供。
3.2 对直肠—肛管的影响
Varma[12]通过5例脊髓损伤病人研究了刺激S2~4前根对直肠—肛管的动力学影响。5例病人的直肠基础压平均为2.44kPa(18 cmH2O),刺激S2压力上升较少(平均至35 cmH2O),刺激S3上升很多(平均至55 cmH2O),刺激S4上升亦较少(平均至30 cmH2O)。对乙状结肠的测压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MacDon gh[13]对12例病人的研究,发现对结直肠的运动支配,存在着S3>S4>S2的关系。可见S3对乙状结肠和直肠的运动起着主要的支配作用,单独提供了约60%的腔内压力。Varma对肛管压力的测定发现,5例病人的肛管基础压平均为9.5kPa(70 cmH2O),刺激S2压力上升至150 cmH2O,刺激S3上升至220 cmH2O,刺激S4上升至270 cmH2O,骶神经根对肛管压力的贡献随着其序号的增加而增加,即存在着S4>S3>S2的关系。Schurch[10]通过10例病人的研究,发现对外括约肌的支配,以S3最为重要(10/10),其次为S4(8/10),而S2的贡献很小(2/10)
3.3 对性功能的影响
Huang[4]在进行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SPR)治疗下肢痉挛时,通过刺激(蒂)背神经,对105位儿童成功地进行了S1~3背根的传入动作电位定位图记录,发现(蒂)感觉动作电位在神经棍的分布上,经S1~3传入的占25%,经S2~3传入的占57%,单独经S2传入的占18%,其中包括7.6%(8例)的病孩 仅经右侧S2单根传入,在传入数量的分布上,约60%的感觉冲动由S2传入,37%由S3传入,3%由S1传入。而且,(蒂)的感觉传入冲动,在左右两侧骶神经根上并不对称,右侧起着更重要的作用。Van kerrebroeck[15]在埋置电极的29例男性病人中发现,单独刺激S2可使18例(62%)获得坚硬的,但因有的病例所需电压太高,实际上仅6例用电刺激帮助进行性生活。
4 展望
骶段是脊髓的终未,不仅在解剖学上存在着较多的变异,而且同一节段的左右两则神经根也常不对称,多数是右侧较为粗大,支配的功能较多,发挥的作用较大。脊髓L4及其以下的神经根构成人体最大的神经丛—骶丛,主管下肢和盆底功能。对排尿、排便和性功能而言,其神经支配通常由S2~4节段构成,少数情况可高至S1节段或低至S5或Co节段,但以S2~4最为重要。骶神经各根的纤维不仅在椎管外构成神经丛或神经干时相互交叉编织,而且在椎管内各神经根也存在着丰富的根间神经纤维联系[16]。因此盆底器官的每一功能均能得到多个节段的神经支配,并互为代偿补充;但每一功能也均有其相对主要的神经支配节段和神经根。如膀胱逼尿肌主要受S3支配,受S4和/或S2的支配程度较小;尿道外括约肌主要受S2支配,同时也较大程度地受S3支配;直肠受S2、S3、S4的支配程度比较平均;外括约肌主要受S3和S4支配;性功能主要受S2支配,受S3支配的程度很小,不受S4支配。。总的来说,S3似乎是盆底器官所有肌肉的主要支配神经。研究这些功能的主要支配神经根和神经支,可为从神经外科方面开展膀胱—尿道、直肠—及性功能的修复重建,包括圆锥上脊髓损伤痉挛性功能障碍的去神经(神经根的选择性切断、神经束的高选性切断、神经支的选择性切断)和圆锥下脊髓损伤弛缓性功能障碍的神经再支配(神经吻合、神经移植)等,提供新途经。
参考文献
[1]Chai tC, Steers WD. Neurophysiology of micturition and continence. Urol Clin North am, 1996,23:221
[2]Brindley gS. The first 500 patients with sacral anterior root stimulator inplants: general description . Paraplegia, 1994,32:795
[3]Tanagho eA, Schmidt RA, Orvis BR. Neural stimulation for control of voiding dysfunction: a preliminary report in 22 patients with serious meuropathic voiding disorders. j Urol, 1989,142:340
[4]Creasey g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sacral roots for micturi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Urol Clin North Am, 1993,20:505
[5]McGuire fJ. The innerva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lo wer urinary tract. J Neurosurg, 1986,65:278
[6]童鑫康,霍汝娟.盆丛的临床解剖学.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88,6(1):16
[7]隋广智,赵德伟,王宏志等.男性盆丛神经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7,15(1):21
[8]Juenemann kP, Lue TF, Schmidt RS,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acral and pudendal nerve anatomy. J Urol ,1988, 139:74
[9]韩永坚,刘牧之.临床解剖学丛书(腹、盆部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97~502
[10]Schurch b, Rodic B, Jeanmonod D. Posterior sacral rhizotomy and inrtadural anterior sacral root stimulation for treatment of the spastic bladder in spinal cord injured patients. J Urol ,1997,157:610
[11]MacDonagh rP, Forster DMC, Thomas DG. Urinary continence in spinal injury patients follwing complete sacral posterior rhizotomy. Br J Urol, 1990,66:618
[12]Varma jS,Binnie N, Smith AN, et al.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sacral anterior root stimulation on anal sphincter and colorectal motility in spinally injured man. br J Surg, 1986,73:478
[13]McaDonagh rP, Sun WM, Smallwood R, et al. Control of defecation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injures by stimulation of sacral anterior nerve roosts. Br Med J ,1990,300:1494
[14]Huang jC,Deletis V, Vodusek DB, et al. Preservation of pudendal& nbsp;afferents in sacral rhizotomies. Neurosurg, 1997,41:411
关键词:表面肌电sEMG;颈部肌肉活动;颈部稳定性;颈部疼痛
中图分类号:G80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2-0226-03
头颈部是全身关节活动最为灵活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部位之一[1]。颈部肌肉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结构体系[2]。它可以使头部进行屈、伸、侧屈、旋转、绕环等多种运动[3, 4]。颈肩疼痛目前已成为一个大众的健康问题,颈部损伤和疼痛的人数越来越多。Carolyn M.等人[5]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很多研究认为,从身体需求到基本静止的作业、视频显示终端工作、缝纫机操作等,静态作业通常更多地与颈部紧张症或肌痛有关,颈部骨骼肌不适与各种职业和工种相关。Peter W. Buckle等人[6]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从事与颈部和上肢骨骼肌相关的职业与其颈部功能紊乱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信号分析技术因其特点和优点常被用于测量运动中的肌肉活动、康复医学和人体工程学的评估和测量[7]。意识到利用sEMG技术对颈部肌肉进行研究的必要性是在1998年的Marconi Research Conference(马可尼研讨会)[5],大会认为使用表面肌电技术对上肢和颈部区域的肌肉活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sEMG在颈部肌肉功能评价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概括。
1基于sEMG技术对颈部肌肉活动开展的相关研究
1.1颈部活动的相关肌肉分类和工作分析
1.1.1颈部肌肉解剖的物理模型根据颈部肌肉解剖结构,《系统解剖学》[3]中按照其所在位置,分为颈浅肌群、舌骨上下肌群和颈深肌群。颈浅肌群包括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下肌群包括二腹肌、下颌舌骨肌、茎突舌骨肌、颏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甲状舌骨肌;颈深肌群包括外侧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内侧有头长肌、颈长肌。其他涉及到有关颈部活动的背部肌肉有斜方肌、肩胛提肌、竖脊肌。
采用肌电技术对颈部肌肉活动进行研究,国外的学者已有一定的尝试。Kamibayashi等人[8]的研究定义了超过20对以上的维持颈部稳定和运动的肌肉,但能够使用表面肌电技术采集到较为敏感的肌肉却很少。根据人体解剖结构,背部使得头颈部后伸的肌肉至少有四层[5],头半棘肌是最主要的颈伸肌,但被头夹肌覆盖,而头夹肌却又部分的被斜方肌覆盖[3]。Bernhard等人[9]与Nolan等人[10]在所研究的10块肌肉中认为有4块可用sEMG检测的,分别为半棘肌(semispinalis capitis)、夹肌(splenius capitis)、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和斜方肌(m. trapezius)。然而在Queisser等人[11]的研究中所述,检测半棘肌是相当受限制的。
1.1.2颈部肌肉解剖的生物力学模型除物理模型之外,已有不少学者采用更一步的数学模型对脊柱颈段和肌肉组织的功能进行研究[5]。Moroney等人[12]建立颈部14对肌肉的生物力学模型,包括颈阔肌、舌骨下肌、胸锁乳突肌、(颈或脊柱)长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颈最长肌、肩胛提肌、多裂肌、颈或头半棘肌、颈或头夹肌及斜方肌。另外在该模型中的第四颈椎水平位置上,sEMG可接触到的肌肉包括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头夹肌、颈阔肌和舌骨下肌肉。然而,后两块肌肉通常被认为不是稳定或活动头或颈部,而分别被视作面部表情与口和舌的活动肌肉。
部分基于Kamibayashi[8]工作分析,Vasavada等人[13]设立了颈部19对肌肉的生物力学模型,其研究的各种姿势中,他们认为半棘肌具有最大伸展力矩的能力,紧跟着是夹肌。胸锁乳突肌在屈和侧屈中具有最大力矩,斜方肌在左右自转中具有最大力矩,其事实上超出了它的侧屈能力。而某种程度上这些肌肉每一块都可与表面电极相接触。
1.1.3颈部肌肉活动的功能性评估采用EMG技术对肌肉功能的评估,学者们开展了一些研究。Takebe等人[14]采用双极细金属丝的针式电极,在头部各个方向的运动中,对头夹肌和头半棘肌的活动开展研究,发现这两块肌肉在头伸展和旋转运动中激活程度较高。在许多实验对象中,半棘肌最大的激活状态发生在自然坐姿中抵抗阻力时的伸展运动。头夹肌最大的激活状态也发生在抵抗阻力的坐姿或旋转中。另外在安静直立的坐姿中肌肉都是出于放松状态的,只有半棘肌在卧姿中保持头部有轻微活动。
另外,Keshner等人[1]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头部一直处于自然姿势、颈部肌肉组织垂直的情况下的活动模式。他们在23块颈部肌肉中设法鉴别出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和头半棘肌活动的优势方向。这项研究的结果认为头夹肌主要不仅仅是伸展,还对应于侧弯;头半棘肌在伸展和后侧弯曲中一直活动;斜方肌对头部稳定性无作用。就头夹肌活动而言,半数受检者的夹肌在侧面和前外侧的稳定性中的主要活动,剩余受检者侧面的和后侧的稳定性中的主要活动。这项有关夹肌的发现于Takebe等人[14]发现的在侧弯抗阻时该肌肉几乎没有或没有活动有所不同。
在关于头夹肌功能和利用EMG研究肌肉方面,Keshner[15]等人的一些说明和结论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Mayoux Benhamou等[16]使用表面电极和针式电极来研究夹肌活动,并寻找两种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此两种电极上信号显示侧弯运动中的活动,与Keshner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然而在其它伸展运动中发现了差异――表面夹肌电极发现头夹肌的活动信号而针式电极却没有发现信号。作者认为其原因是相邻肌肉主要是胸锁乳突肌会产生的色度量度干扰。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头夹肌在伸展和同侧旋转中显示出活动,但在弯曲和对侧旋转中无活动。因此Mayoux Benhamou等人建议表面电极仅用于大的颈部肌肉应该是充足的,如胸锁乳突肌,或者背侧肌肉组活动时。
上述的这些基础研究指出颈部一些对于颈部运动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的肌肉是可用表面电极接触的。所选择肌肉符合方便的附加实验负荷,肌肉分布在表浅、干扰信号少、较为敏感的特征。这些肌肉包括头半棘肌(头伸)、头夹肌(伸、侧屈、旋转)、肩胛提肌(侧屈、旋转)、胸锁乳突肌(屈、旋转、侧屈)和斜方肌(伸、侧屈)等。
1.2颈椎形态、颈部肌肉与颈椎稳定性和颈部疼痛的关系脊柱颈段是一种动态结构,用于头部的支撑和定向,同时将从躯体影响头位置的力上传[17]。颈部肌肉不仅维持颈椎稳定,同时进行头部的三维运动[15]。
构成颈部骨骼结构主要有人体脊柱上部的七块颈椎。椎体之间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相连接,两椎骨间可作轻微运动。颈椎关节面为倾斜的平面,椎间盘较厚,故可作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运动。它通过寰枕关节(第一颈椎称为寰椎)与头部连接,可使头部作屈、伸和侧屈运动,通过寰枢关节使第一(寰椎)与第二颈椎(枢椎)相连,向下由六块椎骨相互连接的结构[3],因此颈部产生的运动是通过寰枕关节及7块椎骨之间的关节连接形成各方向上的运动。颈部解剖结构复杂,涉及到的肌肉数目较多,《运动解剖学》[4]中按照机能分类分为颈屈肌群、颈伸肌群、颈侧屈肌群。
颈部许多组织都会产生疼痛,包括颈部肌肉、椎间盘、后部纵向韧带以及关节面等等,它们都是维持颈椎稳定性的结构[18]。但在Heleen H.等人[19]的关于“体质与腰骶部或颈肩痛之间的关系”(该体质包括肌力、肌肉耐力或关节灵活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发现,几乎没有研究论述上述内容和颈肩痛之间的关系。他们指出仅有数量如此有限的研究论述颈肩肌肉的肌力或耐力和颈肩痛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明在两者之间存在不确定的证据。而且在仅有的几个研究中产生了不一致的结论,因此在颈部疼痛与脊柱颈段机能灵活性之间的关系也具备不确定的证据。
近年Falla D等人的研究[20]较为活跃,他们认为慢性颈痛病人的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的疲劳和其长期的疼痛状况之间并没有相互关系。而这与人们认为长期的颈肌疲劳会引起疼痛的观念不相符。因此对颈痛产生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
1.3颈痛患者的颈肌sEMG特征表面肌电信号能清楚地记录和反映肌肉持续自主收缩时的电信号变化。反映疲劳的肌电信号常被作为肌肉发生生理改变的重要信息[20, 21]。因此,有很多学者采用sEMG技术对颈部肌肉疼痛开展相应的研究。
Falla D等人[20]对10名慢性颈痛病人和10名健康者进行比较,选用颈部的两块肌肉胸锁乳突肌(SCM)、斜角肌(AS),采用平均频率(MF)、平均校正值(ARV)、传导速率(CV)等指标评定局部肌肉运动单位募集、局部肌肉疲劳情况,结果发现,在慢性颈部疼痛病人的MF最初值大于正常人,且在25%MVC、50%MVC的疲劳实验中也表现出同样的显著性。Gogia[22]认为颈椎骨关节病人中SCM的MF变化率越大,在50%和80%的MVC中越容易疲劳。另外还有一些研究结果[23, 24]显示,在临床测试中,颈部肌肉痛病人前屈时肌肉耐力下降。Uhlig等人[25]指出多数活体研究中发现,颈痛病人的II型肌纤维占主导地位,肌肉耐力下降且易疲劳;颈痛病人的肌纤维由I型向IIb型转变。但在Stapley PJ等人[26]对13名颈部肌肉急性损伤病人的研究中指出,其表现出与疲劳相类似的肌电信号,sEMG振幅增加,MF减小。
2国内对颈部肌肉活动的相关研究现状
虽然表面肌电技术对颈部肌肉开展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颈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测试条件的不可控性,对颈痛患者的肌电信号特征的研究较难开展,因此研究并也不多见。在国内,对引起颈部运动的肌肉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颈椎疾病的临床报告、治疗分析、治疗效果评估等[27-29],对颈部肌肉的正常活动、用力情况的机理研究少见。华咏梅等人[30]的研究主要为面部肌肉,颈部只涉及到胸锁乳突肌,结果为在不同下颌运动时,高角和均角儿童面颈部肌肉的肌电活动差异有所不同;其活动可能与颅面垂直形态有关。而颅面垂直形态主要依靠头颈部关节来调整,因此也提示了在不同活动角度下可能会引起胸锁乳突肌的力――电变化。陈肇辉等人[31]的对颈部活动度开展研究,以计算机立体视觉为模型建立的测量系统,精确测量颈椎的活动度(精确度为0.8°),结果显示以自然标准位为0°时,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和右旋转的主动活动度分别为:47.3°±2.9°、 38.7°±3.4°、 41.9°±2.2°、 42.9°±1.7°、68.3°±6.3°、68.5°±5.6°。另外,王艳国[32]对颈椎病颈部肌肉力、电特征作了分析,探讨了正常人和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力/电特征及推拿治疗颈椎病对颈部肌肉力/电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正常人青中老年三组屈伸比有增龄性增大的趋势;正常人等长运动中颈脊旁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肌电比值一般在1.0~1.3:1之间。颈椎病患者等长运动中,屈伸比值增高,提示颈后伸肌力减弱。后伸峰力矩角度值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等长运动中肌电比值差别较大。等速运动颈部双侧肌肉运动开始和结束时刻肌电募集时差延迟。
3结语
因此针对日益增长的颈部疾患,开展对颈部肌肉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综上所述,利用当代的sEMG信号的线性和非线性分析技术结合肌肉力量,研究颈部肌肉活动的sEMG信号特征以及颈部肌肉疲劳和颈部疼痛之间的关系是未来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E.A.Keshner, D.C., R.T. Katz, and B.W. Peterson, Neck muscle activation patterns in humans during isometric head stabilization. Exp. Brain Res, 1989,75:335-344.
[2] J.S. Blouin, G.P.S., M. G. Carpenter, and J. T. Inglis, Neural Control of Superficial and Deep Neck Muscles in Humans. J Neurophysiol, 2007,98(2):920-928.
[3] 郑思竞,主编.系统解剖学(第三版)[M].高等医药院校教材,1994:47-50.
[4] 邓道善, 陈.运动解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267.
[5] Carolyn M. Sommerich, e., al. , Use of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to estimate neck muscle activity. Journal of Electromyography and Kinesiology, 2000(10):377-398.
[6] Peter W. Buckle, J.J.D., The nature of work-related neck and upper limb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pplied Ergonomics, 2002,33:207-217.
[7] Airaksinen, M.K., Wireless on-line electromyography in recording neck muscle function: A pilot study. pathophysiology, 2005,12:303-306.
[8] Kamibayashi L, R.F., Morphometry of human neck muscles. Spine,1998,23:1314-1323.
[9] Bernhardt P, e., al., Multiple muscle force simulation in axial rot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Clin Biomech,1999,14:32-40.
[10] Nolan JP, S.H.,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the extensor musculature of the cervical spine. Spine,1988,13:9-11.
[11] Queisser F, e.,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ctromyogram-amplitude and isometric extension torques of neck muscle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cervical spine. Eur J Appl Physiol,1994,68:92-101.
[12] Moroney SP, e., al.,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of neck loads. J Orthop Res, 1988,6:713-720.
[13] Vasavada A, L.S., Delp S, Influence of muscle morphometry and moment arms on the moment-generating capacity of human neck muscles. Spine,1998,23:412-421.
[14] Takebe K, e., al. , The functions of semispinalis capitis and splenius capitis muscles: an electromyographic study. Anat Rec, 1974,179:477-480.
[15] E.A.Keshner, Controlling stability of a complex movement system. Phys Ther,1990,70:844-854.
[16] M.A. Mayounx-Benhamou, M.R.a.C.V., Surface electrodes are not appropriate to record selective myoelectric activity of splenius capitis muscle in humans. Exp. Brain Res,1995,105:432-438.
[17] Conley MS, e., al., Noninvasive analysis of human neck muscle function. Spine, 1995,20:2505-2512.
[18] E.A.Keshner, Motor control of the cervical spine Grieve's modern manual therapy: the vertebral column.3rd ed, 2004.
[19] Heleen H. Hamberg-van Reenen, e., al. ,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capacity and future low back and neck/shoulder pain. Pain, 2007. (in press).
[20] Falla D, R.A., Merletti R, Jull G, Myoelectric manifestations of sternocleidomastoid and anterior scalene muscle fatigue in chronic neck pain patients. Clin Neurophysiol,2003,114(3):488-95.
[21] Merletti R, F.D., Granata A., 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motor unit properties with linear electrode arrays.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1999:293-300.
[22] Gogia PP, S.M., Electromyographic analysis of neck muscle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cervical spine. Spine,1994,19:502-6.
[23] Placzek JD, P.B., Roubal PJ, Jones BA, McMichael HG, Rozanski EA, Gianotto KL., The influence of the cervical spine on chronic headache in women: a pilot study. J Man Manipulative Ther,1999,7:33-9.
[24] Treleaven J, J.G., Atkinson L., Cervical musculoskeletal dysfunction in post-concussional headache. Cephalalgia,1994,14:273-9.
[25] Uhlig Y, W.B., Grob D, Muntener M., Fiber composition and fiber transformations in neck muscles of patients with dysfunc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J Orthop Res, 1995. 13: p. 240-9.
[26] Stapley PJ, B.M., Dalla Toffola E, Schieppati M., Neck muscle fatigue and postural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whiplash injury. Clin Neurophysiol,2006,117(3):610-22.
[27] 汪凡, 殷., 综合方法治疗颈肌紧张性头痛31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3):170.
[28] 刘立明,朱., 成忠实.颈部压痛点处的手法治疗对紧张型头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3418-3419.
[29] 李建文.指压动态平衡手法治疗颈部肌肉损伤[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1):36-37.
[30] 华咏梅,等.高角儿童面颈部肌肉的肌电活动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6,22(2):195-198.
1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最早由Koshima和Soeda于1989年报道[7],1994年,Allen和Treece,Blondeel和Boeckx分别报道应用DIEP皮瓣进行再造。而后,Nahabedian、Allen和Gill等报道多例[8-10]。作为游离TRAM皮瓣的一项改良与完善,DIEP皮瓣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成熟,成为一种新的再造方法[11]。通过对腹壁下动脉穿支的CTA,评价血管显示情况。评价内容:包括患者双侧腹壁下动脉及双侧腹壁下动脉深穿支血管显示情况;病例组患者每侧腹壁3条较粗的( 直径>1.0mm) 穿支血管,了解其起源、走行和从腹直肌筋膜穿出的确切位置,并观察腹壁浅动脉及其与深穿支之间的吻合情况[12]。2009年,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高萍等通过CTA评价了不同个体两侧腹壁下深动脉的3条穿支血管发现其位置、走行不仅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同一个体的不同侧腹壁也完全不同;而且应用三维容积再现技术显示的皮下脂肪层内的多条穿支,其分布无明显的对称性和规律。因此,术前对每例患者腹壁的穿支血管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2 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
自1984年徐达传,罗力生等首先报道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来,由于该皮瓣具有血管蒂长、口径粗、为肢体的非主干血管、血管变异小、操作简便、无需改变、可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有感觉神经及皮瓣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皮瓣的应用过程中[13],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对于该皮瓣轴心血管的起始和走行报道并不一致; 到股前外侧部皮肤血供的来源为多源性血供,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水平支及降支均可发出皮动脉供应股前外侧部皮肤。由于该皮瓣的穿支动脉在一些个体存在变异,增加了临床医师选择设计此皮瓣的难度。并联穿支皮瓣是以肌肉血管为蒂的穿支皮瓣概念的发展, 使并联皮瓣的供区获得了极大的扩展[14]。2011年,刘闪等通过对该皮瓣行CTA测量,其测量参数为: 穿支数量、分出点位置、管径、走行、类型( 肌间隙或肌肉) 、起源( 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水平支、降支、股动脉、股深动脉) 、长度、皮肤穿出点位置、相邻穿支分出点间距、相邻穿支穿出点间距。得出结论:血管造影可为组织瓣的设计改进提供直观、应用性强的解剖学基础。
3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该皮瓣血供来自胸背动脉的穿支血管穿过背阔肌到达皮瓣。与其他常用的穿支皮瓣(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和臀上动脉穿支皮瓣)相比,胸背动脉穿支相对较薄,该皮瓣更适合四肢及头面部的修复再造。若以单一支为蒂,皮瓣切取范围可达15cm×8cm。既可直接缝合供区创面,又能避免术后皮瓣静脉回流障碍[15]。2009年,陆声等对3例上肢皮肤肌肉缺损需要行背阔肌肌皮瓣移植的患者行3D-CTA检查,连续螺旋CT扫描,观测胸背动脉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对背阔肌肌皮瓣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CTA扫描数据各断面图像清晰,能清楚辨认肌肉组织、骨性组织、神经、血管及其主要分支等结构。可连续追踪每一动脉及其分支,在连续的图像中可以清楚显示背阔肌、胸背动脉及其分支、肋间后动脉等结构。重建的图像可以提供正常背阔肌肌皮瓣三维动态解剖,为背阔肌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直观的数字化解剖依据。
4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腓肠内侧穿支皮瓣(MSAP),由Cavadas[16]于2001年首先报道。皮瓣的穿支动脉起自内侧腓肠肌,穿过腓肠肌到达皮肤,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及皮瓣较薄的优点。主要用于下肢的修复重建,同时该皮瓣外形美观也是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17-18]。2011年,我们通过对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的CTA检查,充分了解下肢血管的血运情况,同时对腓肠肌内侧动脉血管的发生位置、管径大小,对血管蒂长度以及皮瓣的设计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穿支动脉的CTA检查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适合在临床广泛使用。
5 小结
穿支皮瓣是指仅以管径细小(≤0.5mm) 的皮肤穿支血管供血的皮瓣, 属轴型皮瓣范畴。穿支皮瓣可保留供区的主要血管,无需携带肌肉组织,符合组织移植“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失小”的原则,是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选择[19]。目前,国内对穿支血管的术前定位多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减少了组织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不需要造影剂。但彩色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相对费时,其可靠性受到质疑,操作者需要一定的经验,缺乏立体成像,判断细小皮支血管灵敏度和准确度较低。同时也有采用术前内窥镜定位穿支,但这增加患者创伤,如何提高穿支定位的准确性,如何利用先进的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术前皮瓣设计,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20]。
CTA作为一种临床常用检查手段能够精确地预先判断穿支血管的管径、位置、走行,方便术者预先设定好管径最大、肌肉段较短、位置最佳,使“靶向”穿支血管皮瓣成为可能。其三维重建的结构可以多色彩任意组合,整体显示血管与周围骨骼、肌肉的毗邻关系。但是CTA作为穿支皮瓣的术前检查在国内广泛使用仍存在限制:首先是费用较高,作为一项辅助检查,无法大范围使用;其次是辐射量和造影剂的问题,尤其是对造影过敏的患者无法使用。以上问题亟待在将来的进一步研究中解决。
[参考文献]
[1]庄跃宏,徐达传,唐茂林. CT血管造影在皮瓣外科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0,28(4):469-472.
[2]陆 声,徐永清,张元智,等.CT血管造影及可视化研究在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9,23(7):818-821.
[3]钟世镇.“虚拟中国人”(VCH)切片建模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20(5):323-323.
[4]张元智,李严兵,唐茂林,等.数字化与虚拟现实技术在皮瓣移植中的应用[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6):501-504.
[5]张元智,顾立强,尹博,等.虚拟中国人女Ⅰ号(VCH-FⅠ)臂丛神经可视化初步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5,21(5):277-279.
[6]张元智,李严兵,唐茂林,等. 数字化与虚拟现实技术在皮瓣移植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6):501-504.
[7]Koshima I,Soeda S.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skin flaps without rectus abdominis muscle[J].Br J Plast Surg, 1989,42(6):645-648.
[8]Nahabedian MY,Momen B,Galdino G,et al.Breast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free TRAM or DIEP flap: patient selection, choice of flap, and outcome[J].Plast Reconstr Surg,2002,110(2):466-475.
[9]Allen RJ.DIEP versus TRAM for breast reconstruction[J].Plast Reconstr Surg,2003,111(7):2478.
[10]Gill PS,Hunt JP,Guerra AB,et al.A 10-year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758 DIEP flaps for breast reconstruction[J].Plast Reconstr Surg,2004,113(4):1153-1160.
[11]Phillips TJ,Stella DL,Rozen WM,et al.Abdominal wall CT angiography: a detailed account of a newly established preoperative imaging technique[J].Radiology,2008,249(1):32-44.
[12]高 萍,金征宇,党玉庆,等. 腹壁下动脉深穿支CT血管造影在腹壁皮瓣区血液供应状况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6):647-650.
[13]吴学强,刘会仁,刘德群. 股前外侧皮瓣应用研究的进展[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34(1):83-85.
[14]Kuo YR,Jeng SF,Kuo MH,et al.Free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 for extremity reconstruction: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donor site[J].Plast Reconstr Surg,2001,107(7):1766-1771.
[15]Mun GH,Lee SJ,Jeon BJ.Perforator topography of the thoracodors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J].Plast Reconstr Surg,2008,121(2):497-504.
[16]Basmacioglu P,Claveria G,Danino A,et al. Endoscopic harvest of the medial gastrocnemius muscle flap: a cadaveric study[J].Br J Plast Surg,2002,55(3):228-230.
[17]Al-Qattan MM.Lower-limb reconstruction utilizing the reverse sural artery flap-gastrocnemius muscle cuff technique[J].Ann Plast Surg,2005,55(2):174-178.
[18]Chou YC,Wu CC,Chan YS,et al.Medial gastrocnemius muscle flap for treating wound complications after double-plate fixation via two-incision approach for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J Trauma,2010,68(1):138-145.
[19]张军,王凌峰,蔡金东,等.穿支皮瓣的研究进展[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0,05(6):807-813.
关键词: 高度 体重 部位比例 四肢
舞蹈教师要了解演员各时期的心理发育特征,了解培养舞蹈演员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也就是要掌握教学训练的重要科学依据,在不同的阶段对其身体的发展形态和基本条件要清楚,这一切都是舞蹈演员选才的先决条件。
一、身体高度
1.舞蹈演员选才最基本的要素也就是最直观的条件是演员的身高条件。身高是估计舞蹈演员全身发育所不可缺少的依据,而演员的身高会直接影响到舞蹈剧目的效果和质量。按常理性我们要求的舞蹈演员身高一般在中等条件,因为舞蹈演员如果身高过高,在舞蹈时给人的感觉就会不协调,那么这个时候的姿态(舞姿)就好像有些过于别扭不流畅,如果身高过矮,又体现不出舞蹈的美感和线条感,就很难把舞蹈的情感和要求表现出来,所以在身高方面舞蹈演员中等比较适宜。
2.舞蹈演员选才身高是关键。对选才我们必须有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因为我们不可能用肉眼就可以看出或者判断出演员的条件,如果事事都凭直觉来,那么将会严重影响到演员的质量。培养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一般耗时6―7年,所以在选才时要科学,否则将是误人误己。对于如何以科学的方法估断所选舞蹈演员符合条件,国内外专家都已经总结出了一些选才的科学方法。捷克专家哈弗利系克将子女和父母的身高关系总结成了下列公式:儿子的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6÷2,女儿的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有专家从骨骼年龄来预测身高的方法,也有从脚的大小来预测身高,因为青春期成长最快的是脚,然后才是四肢和身高。这一切选才方法都是为了选出好的舞蹈演员而由经验实践证明总结而来的结论,由此可见好的选才对培养舞蹈演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体重
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青少年的营养、骨骼发育和肌肉发育的状况。专业的舞蹈演员都有一副匀称的体态为基础,这似乎是不变的真理,那么体重当然也就是关乎于体态匀称的绝对因素。而我个人认为,舞蹈演员应有结实、强壮和纤细之分,但略有异同。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舞蹈演员无论是古典还是芭蕾演员,他们的体态都很匀称,说直白一点就是他们的身材很好,比例也很好。手臂长,脖子长,腿也长,比例完美。一般人都认为体重较重的都是身材不好的,不匀称的,但是我觉得不然。我认为只要发育正常,体态属于强壮而不是肥胖系列的也可作为舞蹈演员的选才条件。要知道我们现在的舞蹈种类分得很细,其演员也分得细,就好比有些民族舞蹈就需要体态强壮而不是很匀称的演员来完成,以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现在的许多舞蹈也需要此类的舞蹈演员来完成托举动作等,当然其体态强壮也得有个度,包括身体比例。
三、身体部位比例
舞蹈演员选才其身体比例也是关键因素,其中尤其是四肢的比例。我们选才对身体比例的先决条件是全身比例匀称。“克雷默尔曾经把人的体型分为:肥胖型、瘦长型和运动型”。运动型(我们把舞蹈演员也归为运动型)的特点是肌肉骨骼隆起,身高中等或以上,颈长肩宽,胸部发育良好,全身发育匀称等。所以舞蹈演员就要全身匀称,而对手臂或者腿的长度怎么预测,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论断,所以在选才的同时要注意选择手腿尽量修长的演员。要知道舞蹈是肢体语言,靠动作来诠释舞蹈的情感,尤其是古典舞、现代舞和芭蕾对身体的比例和四肢要求都是很严格的,所以身体四肢的比例对舞蹈演员的选才也是重中之重。最后要注意男孩女孩的发育阶段的异同,其女孩子在成熟期来月经后,身高和体重增长都比男孩子明显。同时在来潮后一年左右对练功演出的兴趣可能有所下降,所以在选才培养时女孩比男孩小1―2岁为宜。
四、选才示例和注意事项
我们在舞蹈演员选才的事项除了前面的几点浅论外,还应该注意许多的问题。如在选才过程中,一儿童直立时,如果看到脊柱自然弯曲或腹部前挺,臀部后翘,这说明他有严重腰椎前凸。腰椎过分前凸就会直接影响到舞蹈的造型美和技术技巧的提高。作为专业舞蹈演员肯定是不合理的,或者不会成为优秀的演员。同时,脚掌心是平的(所谓的满心脚板),两腿虽然很修长但是不直等,都不具备舞蹈演员选才的条件。
综述: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要很好地把舞蹈意境诠释出来,对舞蹈演员的选才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要培养一个完全成型的舞蹈演员需要6―7年的时间,而很多的舞蹈动作是在演员发育前练出来的。所以身体形态是舞蹈演员选才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于景春.舞蹈选才与训练科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2]王维刚.舞蹈解剖学初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摘要:通过叙述八会穴特殊整体治疗作用和八会穴的神经解剖,揭示其与神经系统的联系,针刺八会穴刺激脊髓的各个节段,通过各种传导束将刺激传达给脑的各个部位,包括了与睡眠相关的各种单胺类递质分布的区域,最终调节了睡眠机制,可使失眠得到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八会穴; 失眠; 机理探讨
失眠症属于中医“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等病证的范畴,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如疲劳、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其表现为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或晨醒过早,时睡时醒或整夜不能入睡。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快节奏、激烈竞争使失眠成为临床常见的主诉症状之一,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表明,95%的美国成年人曾有过失眠。在失眠的治疗方面,纵观各种文献可谓是异彩纷呈,郭丽娃[1]对中医药治疗失眠进行了综述,充分体现了各路医家的辨证思路,有从火论治者、有从脾胃论治者、有从胃论治者、有从肝论治者、有从气血论治者、有从痰论治者、有从瘀论治者、有从五神论治者、有从营卫论治者、有从心理论治者,可以看出失眠症的复杂性和多因素性;针灸方面除继续采用传统的辨证组穴外,治疗法上还有用电针、梅花针、头针等,并创立了许多简便易行的疗法,如黄应飞[2]用风池穴,刘健[3]用安眠穴等。多数是经验用穴,辨证取穴,而从整体考虑方面涉及的较少,笔者认为应用八会穴整体治疗失眠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现探讨如下。针灸学中的八会穴,是属于特定穴,最早记载于《难经・四十五难》中。“会”是指会合、聚会的意思。所谓“八会”,是指人体的脏、腑、气、血、筋、骨、髓八者的精气在运行过程中的会聚点,故名曰:“八会”。又因这八个会聚点,都是经脉中的腧穴,故称八会穴。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这八个腧穴有调理脏腑气血,疏筋益髓的重要作用,凡属这八个方面疾病,均可取有关的会穴进行治疗,而且疗效比较显著。
1 脏会章门
章门穴位于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距肝、胆、肾很近,又是肝经、胆经的交会穴。本穴属肝经穴位,从脏象学说理论可知,肝肾同源,肾为先天之本,其经脉上膈挟咽,注心中与肺相联。章门又是脾之募穴,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五脏皆禀气于脾,故章门为脏门之会穴。章门主治五脏病。解剖: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2)穴位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0、第11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分布;深层有第10、第11肋间神经和肋间动脉分布。又知,腹外斜肌由胸肌T5-12支配,腹内斜肌由胸髓T8-12 腰髓L1支配,腹横肌由胸髓T7-12腰髓L1支配。即可以推测刺激章门穴可以刺激相应的脊髓节段。
2 腑会中脘
中脘穴属于任脉,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是小肠经、三焦经、胃经的交会穴。肺经起于中焦(中脘),下络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大肠与中脘也有联系。肝经在中脘穴与肺经相连,肝胆相表里,所以胆与中脘穴也有联系。又因中脘为胃之募穴,脾胃相表里,为后天之本,六腑皆禀气于胃,故中脘穴为腑之会穴。中脘穴主治六腑病。解剖: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0肋间神经前支分布;深层有第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
3 气会膻中
膻中穴属于任脉,位于两连线之中点。内为肺脏所居之处,肺主气。膻中穴又是宗气所居之处,所谓宗气,是指脾胃吸收的水谷之气与肺吸入自然界的大气相会合聚集之处。膻中穴又是心包之募穴,心包与三焦相表里,三焦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道路,故膻中穴为气之会穴。膻中穴主治气病。解剖: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皮下组织胸骨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6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第6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
4 血会膈俞
膈俞穴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内为膈肌,膈上有心,膈下距脾、肝很近,又因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膈俞穴为血之会穴。膈俞穴主治血病。解剖: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廓肌竖脊肌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7、第8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脉、静脉分布和和胸腹壁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胸背神经、第7、第8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由此可知,刺激中脘,膻中和膈俞可以刺激肋间神经10、6、7-8,即可以刺激胸髓的相应节段。
5 筋会阳陵泉
阳陵泉穴位于膝下,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是胆经的合穴,肝胆相表里,肝主筋,又因膝为筋之府,故阳陵泉穴为筋之会穴。阳陵泉穴主治筋病。解剖: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腓骨长肌趾长伸肌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浅、深神经合胫前动脉、膝下外侧动脉分布。又知,腓骨长肌由腰髓L5和骶髓S1支配,趾长伸肌由腰髓L4-5和骶髓S1支配,因此,刺激阳陵泉穴可以刺激腰骶髓的相应节段。
6 脉会太渊
太渊穴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是肺经的原穴,因肺朝百脉,寸口为脉之大会,故太渊穴为脉之会穴。太渊穴主治脉病。解剖: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和拇长展肌腱2)穴位神经、血管: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动脉和静脉干经过,有正中神经肌支和骨间后神经(桡神经分支)分布。又知,桡侧腕屈肌受颈髓C6-7支配;拇长展肌受颈髓C(6)7-8支配。理论上,可以推测刺激太渊穴可以影响颈髓C6-8节段。
7 骨会大杼
大杼穴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骨生髓,髓上聚于脑,脑向下灌注时,首先经过大杼穴,故大杼穴为骨之会穴。大杼穴主治骨病。解剖: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2) 穴位神经、血管:浅层有第一和第二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又知,斜方肌由颈髓C2-4支配,菱形肌由颈髓C4-5支配,上后锯肌由胸髓T1-4支配。由此可以推测刺激大杼穴可以影响相应的脊髓节段。
8 髓会绝骨
绝骨又名悬钟,位于下肢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是胆经的重要腧穴,肝胆相表里,肝肾同源,肾生髓,髓藏于骨,并可养骨。正如元代医家滑伯仁在《难经本义》中说:“诸髓皆属于骨”,故绝骨穴为髓之会穴。绝骨穴主治骨髓病。解剖: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趾长伸肌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 ,深层有腓深神经合腓动脉穿支分布;再深层穿小腿骨间膜,有腓动、静脉干经过。又知,趾长伸肌由腰髓L4-5骶髓S1支配,腓肠神经由腰髓L5和骶髓S1-2节段支配,所以当刺激悬钟穴时可以引起神经冲动由腰骶髓的相应神经向上传递。综上所述,“八会”所指人体的脏、腑、气、血、筋、骨、髓这八个方面几乎涵盖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基本物质,从神经解剖学角度分析,可知八会穴能影响自颈髓C2到骶髓S2的各个节段的脊髓,众所周知,脊髓的功能有传导功能、反射功能和神经营养功能等。其中传导功能就是脊髓白质是由长短不等的上行和下行传导束组成的,连系着脊髓和脑的不同部位,完成神经信息的传导实现机体的感觉和运动的功能。再有,与睡眠有关的中枢单胺类递质[4]有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A)。 中枢神经系统的DA神经元主要集中在黑质致密区(SNC)和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其末梢分别投射到纹状体、边缘系统有关神经核和大脑皮层前额叶和扣带回。人体内有1%~2%的5-HT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其神经元胞体大部分位于中缝核群,中缝核群的5-HT能神经元占总数的77.5%,其纤维主要投射到前脑,其余的5-HT能神经元大部分散布于脑干其它区域。中枢NA能神经纤维的分布非常广泛,几乎在各个部位都有发现,但神经元的胞体则主要集中在延髓和脑桥。蓝斑(LC)是脑内最重要的NA能神经中枢,蓝斑内NA能神经元占整个脑内NA神经元的一半。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蓝斑(NA-LC)系统除了参与对心血管活动、脑循环等一系列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外,还与睡眠-觉醒周期调节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因此脊髓是连结脑和躯干及四肢之间的桥梁,与睡眠有关的中枢单胺类递质分布在大脑的一定部位,因此笔者认为通过针刺八会穴刺激脊髓的各个节段,通过各种传导束将刺激传达给脑的各个部位,包括了与睡眠相关的各种单胺类递质分布的区域,最终调节了睡眠机制,可使失眠得到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郭丽娃.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概况[J].北京中医,2002,21(5):306.
[2] 黄应飞.针刺风池治疗失眠85例[J].中国针灸,2000,20:226.
摘 要 步态分析是生物力学的一个分支,是利用力学原理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对人类行走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用Zebris FDM 系统统计青年人自然状态下的步态。通过分析青年男女的步态参数,获得中国青年男女常速行走的步态参数。得到了青年男、女常步态参数的取值范围。
关键词 步态分析 步态参数 动力学 运动学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广州体育学院在校学生
二、结果
(一)运动学参数
1.步长是指行走时左右足跟(或足趾尖)间的距离;跨步长也就是常说的步幅,是指行走时同侧足跟(或足趾尖)间的距离。
通过比较发现男性左右脚的步长和跨步长大于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
2.步长时间指一足跟着地至对侧足跟着地的平均时间[20];跨步时间即步态周期,指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所用的平均时间[1]。
比较后发现青年男性和女性左右脚步长时间和跨步时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
3.步速是指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在行进的方向上整体移动的直线距离,即行走速度[1]。步频是指行走中每分钟迈出的步数,又称步调[1]。
通过比较发现男性的步速小于女性的步速,但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的步频大于男性的步频,存在显著性差异(P
三、讨论与分析
运动学参数:
正常人平地行走时,一般步长为50-80cm;中国正常青年男性的步长为69.00±3.39cm,女性为63.35±2.21cm;中国青年男性的步长约为55.0-77.5cm,女性约为50.0-70.0cm;男女步长分别为66.54±5.51cm和60.10±4.82cm。陆明刚等人在“步态参数的测试”中得到正常步长为75-83cm;章稼在《康复功能评定》中阐述男性步长的正常值为78±6cm,女性为62±5cm;女性在裸足平地走时平均步长为60.5cm;闫松华在“青年女性穿不同高跟鞋自然行走的步态研究”中测得女性裸足的步长为60±3cm;韩国男性的步长为66±4cm,女性为61±4cm;刘德俊对五名身高相似的男性测试得到的步长是67±6cm。
跨步长约为步长的2倍,正常跨步长为150-170cm,正常男性的跨步长为160cm,女性为137cm。胡雪艳在“正常人步态特征研究”20-39岁组的跨步长是127±13cm;正常青年人的跨步长为132-136cm。
通过比较发现,正常行走时影响步长和跨步长的主要因素是身高,身高越高,步长越大,女性为149±10cm,原文中给出的20岁到29岁男性的平均身高约为177cm,女性为166cm,平均身高之比本研究的男女的平均身高约高2cm,但是跨步长却相差太大,所以本研究对此数据持怀疑态度;所以说身高是影响步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正常人的步长时间约为0.5s左右,本研究的步长时间和前人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本研究认为引起步长时间和跨步长时间差异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测试仪器相对落后;样本量小,个人因素影响大。
四、结论
(一)青年男性和女性左右脚在步长等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
(二)正常青年男女各个步态参数左右脚相互对称,行走是一个稳定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赵凌燕,张立勋,张今瑜等.人体步态运动学研究方法进展综述[J].测控技术.200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