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15:37
导语:在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3-02
引言:我国在2014 年3 月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提出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通过对家国、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教育,使得青少年健康向上的成长。而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其中语文课程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其重要渠道之一。所以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
1.1研究背景
中华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思想文化宝库,即使是在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传统文化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民族认同的基础,是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核心。而现在的初中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自信、自强,但也有一部分人缺乏集体观念和社会公德。正需要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来提升他们自身的素养。
1.2研究意义
目前,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而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未来中国发展的主力军。所以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当前,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众多一线教师的探索,如何做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已经初具成效,传统文化应该多多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而教师则应该对传统文化充满激情,并积极研究更好的方法来落实初中语文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下面针对一些常用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
2.1提高教师修养
教师的言行举止,最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行为,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首先自己要热爱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爱好与追求,并学习和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加深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样才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引经据典,谈古论今,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2提升学习的方法
兴趣是人类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想要更好的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这就要求初中的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当中,结合其自身的学科优势,不断研究创新学习方法,使课堂真正的寓教于乐。例如: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诵读、写作等比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力求让学生们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3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所以语文老师在平时课堂的讲解中,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注重在教学时充分挖掘课文的道德因素,并充分重视语文中的情感教育,这些都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关键一步。在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语文教师还要给学生推荐阅读一些具有中华文化核心精神的经典著作,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以此来提升学生对文化内涵的深入了解,通过阅读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2.4营造语文课堂的中华文化氛围
在课堂上,语文老师要配合学生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以此来营造课堂中的中华文化氛围,例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名言警句,办好传统文化的宣传黑板报等方法,或者是利用校园广播向学生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历史故事的方式,创设传统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
2.5加强学生书写的指导
筷子和毛笔的使用,都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特征。所以在加强思想层面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的书写指导。目的是对学生的书写进行指导,并将此培养成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欣赏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品味。
2.6开展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对初中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时,应当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相互协作的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并且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文艺活动,如参观名人遗迹、历史博物馆等,都可以通过历史文物的再现,激发起人们探究的激情。而且现在已经迈入了的信息化时代,要想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这个方式,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领悟。
结语: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我国的经典文学内容有很多,大多数都渗透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初中生应该要能多角度的接受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应只拘泥于现有的内容,应当带领学生开阔视野,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关键词:对外汉语;传统文化;汉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外语交际能力与社会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受后者的制约。①文化背景不同,人们考虑问题的视角和基本理念就都存在着差异。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只注重传授外国学生汉语言知识,对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较为重视,但是对其汉语交际能力有所忽视。但是我们也逐渐认识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其汉语交际能力,使其了解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加强国际交流。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的概况
1978年3月,北京地区的语言学家们以学术的敏感及时发出呼吁:“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设立相应的专业,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②但是在那时,这个学科、专业叫什么,并没有对它进行正式的命名。直到1982年,中国才正式确立“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名称。1998年,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最终被认定,它正式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列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二级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达43万余人,2000年,增至52万余名,最近几年,人数又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步成熟,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巨大变化是几代人经过多方面长期而刻苦的努力才得来的。③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影响
中华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是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和延绵不断的文化传统的国家。④那么,这样的优秀的,具有传承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是十分珍贵的,它是有着代表意义的,是能够代表我们国家精神和品格的优良文化。
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涉及文化,文化影响着我们的交际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深植于国人的灵魂深处。举个例子,中国人初次见面,一般会互相询问姓名,工作等自然情况,表示关切和礼貌,但是西方人的自我意识比较强,与别人初次见面时都会主动介绍自己,如果不这样反而会被认为是端架子或者是不自信。⑤所以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考虑问题时,无论在视角上,还是在基本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差异。外国人学习汉语有共同特点和规律,同时,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留学生,由于母语不同,历史、文化、教育背景、民族性格等不同,还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和规律。⑥所以,外国学生在使用汉语交际的时候,必定会受到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教师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对于教学工作的影响,这样才能得心应手的进行教学,才能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教师们理所应当的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教师,一味的专注于向外国学生传授语法知识,忽视其交际能力,教学工作当然会受到阻碍。但是,如果教师注重传统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入,那么教学的进程就会容易许多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⑦
学习需要兴趣的支持,没有兴趣去支持,学习只会变得枯燥,许多的中国学生在学习中文的时候尚且觉得枯燥,何况是外国学生呢?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将一些传统文化的背景介绍给外国学生,培养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那么,他们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汉语言来也会更容易一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多讲一些历史故事,讲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典故,重在培养兴趣,在趣味的氛围中去教学。
同时,向学生多多介绍传统文化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不至产生偏误。举个例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常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但是在西方人的眼中,龙是凶残、恐怖的怪物。“龙在西方文化中也是常见的,然而,与中华文化大相径庭的是,西方文化中往往把龙视为邪恶势力的象征”⑧所以,面对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留学生,老师如果兴致盎然的向学生讲解“望子成龙”,留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应该会感到惊讶,不解。难道中国的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坏人?但是如果向他们提前讲解“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历史,那么,学生就会了解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了解到这个成语中包含着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殷殷期盼。这样反而会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一些乐趣和色彩。
总而言之,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国要想与世界更好的沟通与交流,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是要更加努力发展的,要让更多的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尊重起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们更要担当起重任,把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去,让学生对学习汉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这也要求教师的个人水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既能透彻的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又能将其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有了优秀的教师,有了高效的教学方法,加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一定会越来越走上新的高度。
注解
①王治理著《传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页。
②引自王奎京。“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论探。见: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会编,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中国语文,1978(1)
③黄锦章,刘焱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导言部分。
④龚红月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3导言部分
⑤例子引用自王治理著《传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⑥王顺洪著《日本人汉语学习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前言,第九页
⑦百度百科“学习兴趣”
⑧《龙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扬州晚报》2006年12月5日B2版
参考文献
[1]龚红月《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3
[2]黄锦章,刘焱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顾客 投诉 负面口碑
顾客抱怨管理是企业维护良好客户关系的关键之一,由于顾客抱怨行为受到文化的影响,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需要研究中国顾客抱怨行为的表现,并分析其文化成因,这将有利于企业开发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顾客抱怨管理策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保有率。
中国传统文化下顾客抱怨行为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讲求缘分、重视面子、中庸、谦卑等。本文将结合顾客抱怨行为的相关研究,具体探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顾客抱怨行为的表现,并探讨其成因。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顾客相信缘分,倾向于外控制,这使得他们往往会将失败归因于环境、运气等不可控因素,不满意程度较低,从而降低了他们采取各种抱怨行为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顾客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之后,所进行的原因归属会影响其抱怨行为。顾客越是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企业,则越有可能会采取各种抱怨行为。
在西方社会,人们认为个人或企业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时,他们倾向于将责任归咎于企业。而在我国,人们相信缘分,倾向于外控制,经历失败后,他们往往会将责任或原因归于个体自身以外的因素,如环境、运气等,认为一切是命中所定,是企业或个人所无法控制的,这使得我国顾客经历失败之后的不满意程度和采取各种抱怨行为的可能性都较低。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顾客重视面子,讲求谦卑和中庸原则,寻求与他人和谐相处,这一切使得他们对投诉行为的态度较消极,投诉的心理成本较高。因此,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之后,他们往往不愿意直接向企业投诉,更不太会诉诸法律。
研究表明,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之后,顾客是否直接向企业投诉,会受到整个社会对投诉行为的态度的影响,而社会对于投诉行为的态度与其文化的集体主义程度相关,一个社会越是以集体主义为导向,则其社会规范对于投诉行为的允许程度就越低,人们对于投诉行为的态度也就越消极。我国社会以集体主义文化为导向,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张凡事替别人着想,要与人为善,和为贵;同时,中庸原则使得中国人主张凡事都不要太极端,要“不偏不倚”;谦卑这一品德则使得中国人尽量避免说“不”字。这一切使得我国顾客对于投诉行为的态度较消极,因此,经历失败之后,他们往往不愿意直接向企业投诉,更加不会诉诸法律。
同时,中国人重视面子,而直接向企业投诉会有损对方的面子,因此,是应当避免的。不仅如此,顾客在此过程中可能会被粗鲁地对待,或者有时企业还会将产品或服务失败的责任归于顾客, 这些因素都进一步提高了投诉的成本,降低了顾客直接向企业投诉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顾客以集体主义为导向,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社会联系强,这使得他们经历失败后往往会进行大量的负面口碑宣传。
研究表明,口碑传播的范围和强度受到一个社会的社会联系强度的影响。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个体内在地与他人联系在一起,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人们通过互惠、亲情等培育与他人的关系网络。由于这一导向,中国顾客倾向于更多地依赖非正式沟通渠道,依赖口碑来获得和传播信息。同时,亲密而稳固的人际关系使得家庭、团体成员间接触频率高,口碑的传播速度也更快。并且,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的价值导向使得中国人更愿意与其他人分享信息,这是互惠的表现,是维系人际关系所必不可少的。因此,与西方顾客相比,中国顾客在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后,更加可能会在朋友、亲人等范围内进行消极的口碑宣传,一方面发泄不满,“报复”企业,另一方面也告诫他们将来避免遭遇同样的情况。
管理我国顾客抱怨行为的文化策略
企业的抱怨管理措施不仅要能够为那些直接向企业投诉的顾客进行有效的补救,还应在理解大量不满意顾客不愿意直接向企业投诉原因的基础上,鼓励他们直接向企业投诉,这才是防御性营销策略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将根据我国顾客抱怨行为的表现及其文化成因,具体探讨管理中国顾客抱怨行为的“文化疗法”。
(一)降低顾客投诉成本
为了降低顾客投诉成本,企业首先需要让顾客了解投诉的政策和程序,告诉顾客如何与企业取得联系,这将增加顾客的自信,降低顾客感知投诉成本。其次,培养员工“阅读”和“解码”顾客情绪线索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意愿和能力。尽管重视面子、谦卑等传统文化基因使得中国顾客不善于公开说“不”,但他们却往往会通过间接或含蓄的方式表达出其不满。企业中与顾客直接接触的一线员工可以通过顾客所表露出来的这些细微的变化来判断顾客满意与否。通过“阅读”顾客的情绪线索并进行“解码”,从而把握住顾客的真实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令顾客满意。
(二)告知顾客投诉将会带来的社会益处
受面子、中庸等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国顾客对于投诉行为的态度较消极。Richins的研究表明,顾客对于因其投诉行为而产生的社会益处的感知会影响他们对待投诉的态度,如果顾客认为投诉会为社会带来益处,则会对投诉行为持有更积极的态度。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顾客至上教育让顾客明白投诉是其应享有的权利,鼓励顾客投诉;一旦顾客的投诉被接受,企业应该将其在程序、政策或产品等方面由于投诉等反馈而做出的改变公布于众,使顾客知道他们做出了贡献,从而使他们对于投诉行为抱有更积极的态度。此外,如果企业能够拥有良好的服务补救形象,也会改善顾客对于投诉的态度。
(三)采取措施影响顾客对失败所进行的归因
为了鼓励顾客直接向企业投诉,企业需要采取措施,影响顾客对失败的归因,使得顾客将责任从自身转移到企业,从而增加其投诉的可能性。例如,美国Pearl Vision眼镜公司的成功就在于让顾客知道,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眼镜破了,就可以免费来换。这一措施最终使得Pearl Vision眼镜公司获得了较高的顾客保有率和市场份额。
(四)有效管理负面口碑
为了有效管理负面口碑,降低负面口碑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企业应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抱怨途径,让顾客寻找到更多的发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社区和网上调查,实时监测顾客的口碑,了解顾客的评价,并对此做出适当的回应;还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参与口碑论坛,影响顾客的口碑宣传。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企业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和实施。
(五)开发新的测量顾客满意度的标准
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国顾客经历失败之后,往往不会采取直接、公开的投诉行为。基于欧美文化背景所开发的测量顾客满意度的标准,如投诉的频率等,并不能如实反映出中国顾客对于产品或企业的态度,因此,企业需要开发其他标准来测量顾客满意度,才能了解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真实面貌,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最小化未来其他顾客的不满。
结论
综上所述,集体主义作为核心价值观,依然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并继续获得社会的认可。因此,企业需要认真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顾客抱怨行为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基于该文化背景的顾客抱怨管理策略,提高顾客满意度,获得顾客忠诚。
参考文献
摘 要 高尔夫运动是自然环境与文化紧密结合的项目,高尔夫运动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而高尔夫思想文化内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构建高尔夫教育体系,可以让高尔夫运动更好的在中国传播发展,让高尔夫运动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高尔夫的规则礼仪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呼应,通过对高尔夫运动的教育和传播,更好的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尔夫 教育价值
一、前言
高尔夫运动文化内涵丰富,教育性强,竞争意识高,在长期发展中,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且教育价值凸显,这对于球手的竞技能力和文化修养的形成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因此,构建思想文化视角下的高尔夫教育体系,就是不仅要对球手进行竞技能力教育,更是要在提高球手竞技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其文化修养,增强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社会公德、全面发展的人。这对发展球手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内容,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互联网以查阅大量关于高尔夫运动以及中国高尔夫培养方式的文献资料。
(二)分析综合法
对所研究的对象各个方面基本情况,分成各个部门的专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阐明对研究对象新的认识。
(三)逻辑分析法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类,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在高尔夫规则中,关于礼仪的叙述占了很大的篇幅,在球员与球员之间,球员与球童之间,甚至球员与观众之间,都有详尽的礼仪要求。高尔夫球的礼仪包括的举止、行为、言谈和着装,可以说高尔夫的比赛在某些方面来说,就是一场礼仪社交活动。而在中国,自古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以礼待人接物,高尔夫礼仪规则与中国传统的礼仪之道殊途同归。
思维模式上的“中庸之道”,本质就是反对一切极端主义。高尔夫运动在自然中所追求“阳光、空气、绿色、友谊”,恰恰就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中庸之道。在高尔夫运动中,“阳光”既是指高尔夫运动是一项户外运动,又是指高尔夫运动属于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运动。空气所指的是在高尔夫运动中与大自然充分接触,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绿色”指的是在高尔夫运动中,参与者充分享受自然资源,感受生命的活力与绿色的生命。在中国文化中讲究万物皆有灵性,人与自然,人与万物,都能彼此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友谊”在高尔夫运动中尤为重要,从另一方面来说,高尔夫运动更像是一个社交的活动。而户外的社交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在《诗经》《论语》中,还是诗词歌赋中都直观的体现出来。特别中国古代“捶丸”运动和高尔夫运动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体育运动中体现出“友谊”。
(二)高尔夫教育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古至今,我国传统文化一直以“和”为主体,佛教和道教讲“和”,倡导“与已和、与人和、与自然和”,不偏不倚。今天强调的是建设“和谐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利用高尔夫项目特征对学生进行“和皆社会”的目标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生环境意识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人和”的主体是“人”,中心思想则为“和”。只有“人和”了,在球场上才能表现良好的礼仪修养,才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发挥出球手的智能。“和揩”的教育目标是指通过高尔夫运动使人的身心和谐,是人的肉体与心灵都处于“和”的完美状态。所以,教师要教育球手遵守“谦让、利他”的规则,以此升华球手“人和”的意识,从而培养球手在社会活动中,形成谦虚礼让的好品德。
四、结论
(一)文化是高尔夫教育内容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主张传道授业解惑,文以载道,传道的概念无形之中是一种文化的传递,高尔夫教育,首先是对高尔夫文化的一种学习,对高尔夫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文化、历史和人文风俗,更多的是全面和了解西方的文化。只要在全面了解西方的文化之下,才能更好的掌握高尔夫运动的内涵和实质。高尔夫运动,可以使球员的文化修养素质得到提高,这同时也是教育的目的,可以说高尔夫教育就是以体育为载体,从而对高尔夫的文化进行传播。
(二)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和高尔夫教育的融合
通过高尔夫教育,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形象的阐释,在对高尔夫内涵文化的学习中,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每一项运动,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和文化背景,而高尔夫运动的文化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对应。高尔夫教育,首先体现的就是文化背景的教育,文化背景的构建,才能组成稳定的文化群落,可以说高尔夫教育是建立在固定文化背景以及文化群落之上的教育。高尔夫教育只有融合和采纳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才能更好的构建文化背景群落体系。
(三)学校教育与高尔夫运动结合
高尔夫进校园,第一,在校园里可以通过高尔夫运动,传播高尔夫文化,高尔夫文化可以和校园里传统中国文化相结合,在学校起到传承中国文化的效果。第二,通过高尔夫教育,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交活动,培养社交技能是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实践重要任务。高尔夫运动社交领域几乎可以延伸各个领域。第三,在学校开展高尔夫教育有可操作性,因为受众群体是学生,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方便吸收和理解高尔夫文化的内涵,同时,礼仪和规则的培养需要高尔夫运动来很好的呈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规划设计;应用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许多人开始关注本土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科学合理使用传统文化元素,不但将人们的本土文化需要满足,同时将人们对建筑规划的满意程度提升,综合建筑规划设计和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领域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
1 F代建筑规划设计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现代社会当中,人们处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生活环境热闹非凡,嘈杂纷扰,想要回归到自然安静祥和的生活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对处于热闹的大城市生活的人们有影响,人们开始逐渐需要现代建筑规划设计将往常的快节奏生活模式改善,将建筑美学更好的体现,改变对西方建筑物规划设计的推崇等,将传统文化当中的各种理念充分表现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将人民生活环境改变,建筑物当中集中将我国特有的民族特色表现出来。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应用在对发扬继承传统文化上也有非常深远的作用。
2 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1 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物施工和完成的基础环节就是建筑设计,同时也作为起步环节。建筑设计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成型。所以,不同背景当中和不同思想下使用传统文化将一座优秀的建筑物完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者并非漫无目的的在建筑设计当中使用传统文化,将比较受到大众喜爱的传统文化元素盲目的应用到建筑物的设计当中,创造出的另外的大众化的单调建筑,而是要按照建筑物自身周围环境以及所在城市的区域特点,设计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设计,同时综合建筑物美学设计,合理有效的将建筑规划设计当中使用中国传统文化。
2.2 注重建筑规划设计的创新
新时代的背景中,尽量避免出现建筑规划设计相似的情况,要重视建筑设计的创新,建筑规划设计创新流程中,传统文化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设计师主动积极的学习我国传统优秀的文化,从传统文化当中找到灵感,设计师要进行例行分析传统文化和建筑规划设计的综合可行性研究,不可以单一的依照自己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对实际情况进行确认。我国社会当中,作为非常关键的主题和谐发展,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当中,提倡人和自然要和平共处,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充分使用道家的自然思想,合理对建筑物进行规划,从而实现建筑物的完美展现。
2.3 建筑规划设计对传统文化审美观的应用
我国传统文化应用审美观对建筑规划设计当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审美观颜色上喜欢大红色,预示着喜庆,同样也喜欢金黄色,预示着富贵。建筑设计的布置标准上,喜好正方正圆、成双成对。所以,建筑规划设计者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将建筑设计的现代化不规则的建筑美学以及现代化的简单、明朗的建筑美学综合起来,将我国传统的建筑美学改善,有效的综合建筑规划设计和传统文化。
2.4 注重特色文化背景的运用
建筑规划设计当中,要重视本地特殊文化的使用,我国,不同地方的不同风格的建筑,和当地的传统文化有非常大的关系,同时这样的特色建筑还能够将当地人民独特生活观念和思想观念体现出来。所以,新时代背景中,设计者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当中,首先要创新性使用当地的特色文化,另外要充分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合理的使用起来,将现代建筑当中的古典内涵实现,现代建筑当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灵魂,将实现建筑和当地传统文化统一。
2.5 传统文化符号的展示
建筑规划设计当中,设计者要将传统文化的符号充分表现出来,利用建筑物将抽象文化呈现,不但能够表现出人们对文化生活的向往,还增加了建筑物的文化价值,传统文化当中,很多文化符号,包含书法、汉字等等。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利用文化符号进行修饰,将建筑物表现力提高。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设计者在使用传统文化的同时,不但要关注文化的外在元素,还要关注文化内涵。
虽然目前建筑比较单调,是我国建筑发展的困难时期,为了将这个现状突破,需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使用到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综合建筑理论和传统文化结构,设计出富含古典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保证建筑物形式多样化,有关方面极大对传统建筑物的资金投入,加大对人才的教育投入。另外,要培养新时代的对传统文化艺术、现代科学技术都有充分了解的设计工作者队伍,真正能帮助我国建筑行业可以健康良好的进步,同时为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巨大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英语专业 中国传统文化 英语表达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84-02
人类语言是一切文化传承与发扬的载体,针对语言的学习不仅是抽象符号的掌握,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下的社会交际。因此,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文化教学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引起了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在语言学习内容中文化学习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得到了明确,同时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文化教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依旧存在种种不足之处。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文化的失衡,主要体现在文化教学即为目标性的语文化教学的错误定位,导致学生对母语文化无法运用英语进行熟练表达。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国际之间的交往活动逐渐频繁,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世界各国交往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成功的交际活动不仅需要对对方文化尽力去容忍、理解,同时也需要让对方对我们自己的文化特征给予更多了解,实现中国优秀文化更为广泛的传播与发扬。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英语学习人员的作用尤为重要。不仅需要他们对相关国家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同时也需要具备较强的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的能力,准确熟练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深厚丰富的文化素养是决定国际文化交流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二、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实际状况
受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加快了中国国际化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参与的国际交往活动不断增多,国际文化交流的双向性越来越明显。在当前英语专业的学生所接触的涉外实践活动中,多数学生的英语日常交际能力较强,但是在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英语表达则成为薄弱环节,学生对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词汇翻译不能完全正确掌握,甚至有多数词语学生不具备翻译能力。在具体交谈过程中,多数学生不能熟练、清晰地用英语对有关文化内容进行表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英语词汇以及英语表达方式没有完全掌握。只能运用解释性的意译进行部分表达,难以实现有效沟通与交流。这些状况对以实用、应用英语语言为特色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成为个人发展潜能及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三、影响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
具有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在各个社会领域都有渗入,比如哲学、文学、宗教、科学、艺术、饮食、建筑、服饰、运动、技术、教育等方面。其中中国的酒文化、茶文化、中医、杂技、武术、书法等更是传统文化之瑰宝。但是在学习活动中,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的不够深入,特别是掌握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十分有限。
(二)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比例失衡
在英语教学中,教材的作用尤橹匾。教材是知识的传授与获取的工具及媒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较少,而多数学生又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渴求。出现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多数英语教材对目的语的文化比较偏重,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外文化对比较少,一些教材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甚至缺失。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在英语教材中的比例严重失衡,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国际化文化交流的需求难以满足,最终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象发生。
(三)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少之又少,只有一门选修的中国文化概论。而该课程设置的目的只是促进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使学生对外交流水平得到提升。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开设有关联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但是遗憾的是这些课程的内容多为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并且采取汉语授课的方式。这对学生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极为不利。
(四)英语测试评价机制不健全
英语专业的四级与八级考试是英语专业的主要考试形式。考试的内容主要有语法、词汇、听力、阅读、翻译、写作等。而缺少对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测试及衡量的评价体制。并且在各种考试中缺少对学生跨文化的交际及社会文化等能力进行测试的项目。英语测试机制的不健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得不到重视,受测试导向的影响,文化教学及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将会被教师和学生轻视。
(五)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在英语专业教学的大纲明确要求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注重学生对世界文化精华的吸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外传播能力的培养,足以证明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然而在教材、教学、测试等具体实践中,教学大纲所具备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因此教学大纲应当对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进行具体化、细致化改进,使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提升英语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习动机
在英语专业的学生看来,评估英语学习的标准则是各类英语能力及资格证书,比如,全国英语的等级证书以及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等,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方面的测试并未列入考试范围。所以多数学生认为英语专业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获得相关证书,严重缺乏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学习动机。因此应当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的学习动机,为成长为名副其实的英语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扩大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所占比例
在英语专业教材或者辅教资料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外文化资料对比的比重,在教材中逐步纳入能够切实反映中国优秀传统的译文或者外文文章,确保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够真实体会,使学生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得到有效提升。在材料选择时,不仅要增加英译的中国题材的内容,比如著名的文学作品、传统文化,使中国特色得以体现的事物等。而且还应将一些词语内涵丰富的且具有文化差异的作品,逐渐向具有文化习俗及交际规约的文章过渡,最终上升为具有中外思维方式、思想价值及民族心理的文章。在针对教材的练习中,可增加一些案例分析、文化讨论、人种学的调查以及角色扮演等内容,利于W习效果的增强和学生文化创造能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培养。
同时应当尽快用英语编制一些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书籍,为外国人或者学习英语的人员的查阅提供便利。对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和日常英语进行统一规范,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事物。不断增加对比中外文化及有关于中国文化等有关的英文杂志、书籍及影视节目等,并且提供相应文本获得的渠道,为英语学习及使用提供便利条件。
(三)英语教学中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力度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与所学语言的文化相结合增加中外文化的对比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力度。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婚姻问题的内容时,可适当加入中国传统及现代婚俗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表达的方法,以至于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能够运用英语交流。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对中西方婚俗习惯进行对比,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也使教学的实用性得到增加。
(四)完善教学大纲内容及测试评价机制
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大纲应当给予明确要求,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哪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掌握到何种程度等。此外,应当将中外文化的相关内容纳入各种英语水平测试以及等级考核中;应当加大口语测试的力度,对学生跨文化的交际水平进行考核,不仅能够提高教师以及学生对该方面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为教师授课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操作性。
(五)增设相关的专业教学课程
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可增设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对比中西方文化的专业课程,应当遵循英汉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原则,促进学生跨文化的交际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英语的表达水平,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在授课时,教师应当注意提高活动及话题的趣味性,确保学生参与也能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营造能够进行双向文化交流的契机与环境,确保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均衡性。
(六)优化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专业英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语言功底深厚,还应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以及较高的思想认识。教师自身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强化学习与研究,提高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多进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对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反映的词汇、知识背景及表达方法进行积累研究;多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英语的实际应用中学习动机及学习效率得到强化,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巩固与提高。
五、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环境的国际化发展,为英语专业学生提出了更好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及应用能力、对外国文化背景进行熟悉了解,同时还需要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用英语进行正确表达,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得以发扬光大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毛军社.探究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途径[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03):139-141.
[2]滕学明.英语专业美国文学选读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4(13):29-3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绘画教学;分析;建议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尤其在绘画艺术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绘画大师们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贡献了无数经典作品。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思想的革新,绘画教学中产生了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没有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教学的重要性。
1 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中国传统文化是绘画教学的文化基础
在绘画教学的最初阶段,是对绘画技法的相关教学,可以说是绘画学习的技术基础。然而绘画艺术的最终发展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所以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至关重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的文化储备才是艺术创作的基础。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不再以文化课单一指标的考量决定学生的未来,但在此背景下,文化课水平依然影响艺考生考试的整体成绩。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也会因为文化知识的匮乏而影响绘画的学习,制约他们绘画水平的提高。所以,无论在哪一阶段的绘画教学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到绘画教学之中,为学生绘画水平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促进绘画教学的完善
随着素质教育的有序开展,教学实践中的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创新建设,不断进行学科的完善。艺术类教学虽然覆盖面不及常规教学,但也肩负着艺术人才的培养责任,同样需要进行教学的革新。将传统文化引入绘画教学,能够充实绘画教学的内容,完善绘画教学的课程体系,为绘画教学工作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1.3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实现绘画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创造受到各方思潮的冲击,动摇了传统文化在绘画教学中的基础地位。西方文化的输入,让部分国人轻视甚至否定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传承面临危机。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也逐步向文化强国这一目标迈进,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的一张最具特色的名片,是国家软实力提升强有力的文化支持。[1]绘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绘画人才,更高目标是通过人才的培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艺术影响力,推动世界绘画艺术的共同繁荣。所以,在绘画教学中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是培养我国艺术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文化复兴的重要保证。
2 分析绘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相关问题
2.1 绘画教学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在艺术生高考中,我国把文化课成绩同专业成绩一样作为升学的考量,这样做的初衷当然是想让艺考生们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2]但实际上,由于艺术考试对文化课成绩的分数线设置较低,导致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忽视了文化课的教学和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主了解和主动学习更加难以实现。然而在大学阶段的绘画教学中,类似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大学中对于学生的教学和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学生又缺乏自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相关教学管理的约束,传统文化的普及更加难以实现。
2.2 绘画教学中偏重于技法教学
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高校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导致高校的绘画教学产生急功近利的弊病。如此一来,学生接受的绘画教学往往是偏向于西方的,[3]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绘画中出现了断层的现象。虽然西方的相关造型技法有着不可忽视的优点,但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绘画者独有的艺术源泉,是我们都应该掌握并传承的。
2.3 传统文化的教学形式单一枯燥
在绘画教学中,虽然有部分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学生们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普遍接受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并没有建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而且教学过程往往枯燥单一,学生参与感不强,没有产生期望的效果。
3 把中国传统文化引入绘画教学的建议
为了提高绘画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加优秀的绘画人才,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入绘画教学实践刻不容缓,必须让社会、学校、绘画教师以及学生产生应有的重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完善相关考试政策
在艺术院校以及相关艺术类专业招生时,除了对考生专业水平的考察,还应该注重对其文化知识的考量,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详细的研究和严谨的判断,适当增加文化成绩占艺考成绩的比重,在政策上引起绘画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3.2 更新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
与高中阶段的艺考改革相呼应,高校的绘画教学工作也必须作出调整。一方面,增加与中国传统知识相关课程,以选修或必修的课程形式让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的集中W习,提高绘画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考试的形式约束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在校园内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例如,开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展,让学生们自发地了解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融入绘画创作中,而通过展览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主动了解和使用。
3.3 提升绘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作为绘画教学的一线工作者,绘画老师应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绘画教学的实际工作中,绘画教师除却这一本职身份,也应该是一名绘画创作者,[2]必然要具备一个创作者应有的素质。我们讲“言传身教”,也就是说在对绘画知识的日常讲授之外,绘画教师更要以身作则,把传统文化融入作品的创作中。
3.4 强化绘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历史文物,不能将它束之高阁,而应该在绘画教学以及绘画实践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在绘画教学中,绘画教师可以把代表性强的以传统文化为灵感而创作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详细向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产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创作的强烈愿望。
4 结语
在这个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困难。同时,在对绘画的研究和教学中,我们不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对绘画教学的指导意义。经过相关研究,以科学的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绘画教学,促进绘画教学的完善,培养更具文化底蕴的绘画人才,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参考文献:
[1] 刘劲蓬.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绘画中的借用[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02):114-117.
【关键词】传统文化;音乐鉴赏;和谐美
音乐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而音乐鉴赏是一种音乐审美的实践活动,是听者的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是听者对音乐作品的评价和反思的过程。音乐鉴赏是一种“听”的艺术,这种艺术是要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上的。而欣赏一项音乐作品,不仅是让听者得到感觉上的愉悦,更是让听者欣赏到音乐作品的真正内涵,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听懂音乐。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教师把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到音乐鉴赏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音乐鉴赏中,体会到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音乐鉴赏的目的。所以,本文就这些方面,来研究传统文化在音乐鉴赏中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与音乐的“和谐美”
我国先秦的哲学家,都一直主张人和自然一致的和谐思想,这在世界文化中也是独特的。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人的行动只有和自然一致,才是真正的“美”。如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力很大的“太极说”,主张宇宙人生的产生和发展,是阴阳两极的和谐。在传统文化这“天人合一”的理念下,我国音乐的特点是人和自然之“和谐美”,“尚和”自然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美学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国传统的音乐艺术,始终都处在一种独特的“合和”思维中,表现在音乐审美中,在感情美学中包含着理性美学的真善美统一。这真善美的统一,是对立又相互一致的关系。
把握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在传统音乐鉴赏中领略了和谐美这一内涵。我国音乐虽然在节奏上、音律上、音调组织上,是富于情感、灵动又富于变化的,但都是理性和感性的最佳结合,体现一种和谐的思想。如在鉴赏我国传统的戏曲音乐中,能领会到其中奔放和含蓄互相统一的艺术特色。含蓄的表达,是来源于生活的理念;这奔放是歌唱者“激情”的艺术升华,用含蓄的方式表达歌唱者的激情,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体现。
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这也教导音乐鉴赏中,必需领会到乐曲是把自然、社会和人的情感联系起来,这样人的心理和音乐表达的情感达到了统一,才能领会到了音乐的审美意义。而且,我们一旦领会到这“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情感上达到了人和自然的交融,获得了一种纯美的境界。
二、传统文化能领会音乐的修身养性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主张“文以载道”,也就是音乐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不仅是一种人的情感思想表现,更是一种道德教化作用。音乐的声音,不仅对听者的生理听觉,对心理都会产生影响;同时人的心理情绪,必然会影响到生理听觉。也就是说,音乐影响着人的情绪,潜移默化起着一种道德教化的作用。同时,人的道德感知,更会鉴赏音乐的美感。这种“音声”和“人心”的关系,对社会也是有作用的。如我国古代医生用阴阳五行说来解释音乐,主张音乐对人的心理生理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音乐有节制人、教育人的作用。而且,丰富多变的音乐,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对人的禀性气质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的古人意识到音乐对人性性格和情感的影响,看到通过音调的配合,抑扬顿挫的声调,和谐统一的旋律,协调的声音,能让歌词更有感染力;如先秦时候的孔子看到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所以非常重视音乐。《论语》里记载,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古琴演奏,不仅“得其曲”、“得其数”,更是“得其人”,也就是告诉人们,学习音乐不仅学到演奏的技巧,更重要的是领会到音乐中的人性和人格。所以,孔子就提出了“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
在这音乐育人思想的指导下,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音乐鉴赏时,要指导他们领会音乐和自己人生修养的关系。在音乐鉴赏课时,让学生先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涵义,这样学生能以文化的意识欣赏音乐,并且领悟音乐所蕴含作者对人生的体验,自然从音乐中提升了自己人生修养和品味。
三、传统文化能提升音乐感知
感知能力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揣摩和理解能力,也是一个内在情感的认识、积累和体验的过程。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发现以往的音乐鉴赏课,教师只注重音乐技巧的传授,很少致力于音乐作品的文化根基、文化内涵、文化渊源等挖掘。为了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在音乐鉴赏课中,只有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表达音乐的审美意义。而音乐作品作为人实践活动的产物,都是有着传统文化的渊源背景的。所以,教师在音乐鉴赏课时,应该辅助音乐作品蕴含的传统文化意境,才能提升学生对音乐感知,较好理解音乐作品。
为了在音乐鉴赏课上教授传统文化知识,应该把音乐知识放在文化的脉络里传授,这样借助于文化视角,从多个方面来理解音乐艺术结构、解释音乐的形式,把音乐技术和文化合成一个整体来理解,让学生更好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如在讲授音乐作品的时候,可以把音乐和其他艺术类的国画、中国舞联系起来,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这样学生能感受到作品包含的文化理念,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美学理念和哲学观念,进而让学生领会到了这音乐作品所特有的文化价值。
音乐鉴赏中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需要和传授丰富音乐理论知识相结合的。音乐鉴赏是一种把理性知识融入感性体验的过程,通过鉴赏活动,积累了许多音乐知识;如音阶和调式、旋律和主题,乐谱读法和节奏等等;同时也能了解许多音乐知识的背景,如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年代,作品属于的风格流派,作曲家的艺术道路、生活经历、创作性格和作品的具体创作意图。通过这一些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能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且还更能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达到了音乐鉴赏的目的。
总之,传统文化能为音乐鉴赏提供较好的途径,使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形式美的同时,更领会到音乐的内容、形式和内涵美,从而提高学生美学能力,以及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何新家.艺海.从美学的角度看音乐欣赏教学.2005.(5)
[2]徐晓明.音乐欣赏的美学思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关键词:确证性语境;互为文本;可分析性;逻辑性
中图分类号:H151 文献标识码:A
一、“确证性语境”的界定
中国当代文化语境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中国的“发现性语境”时期(1977――1989),从1989年至当下,是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第二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构建中国当代文化语境整体框架的第二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当代文化语境处在一种“确证性语境”状态。所谓“发现性语境”和“确证性语境”都是借用了西方语用哲学的专有术语。“发现性语境”是一种“非逻辑的和不可分析的(语境)”;“确证性语境”是指一种“逻辑的和可分析的(语境)”。这是相对应的一对语境概念。“在确定的条件下,他们是可转换的、可相容的、可统一的。”①1989年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已经渐渐地排除了早期的盲目与狂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已经有了相对理性的态度。经过十多年的交流以及对文化语境的共同构建,中国当代文化语境进入了一种反思的阶段,并由“发现性语境”向“确证性语境”转变,中西方文化不再只是“被解构同解构”的关系,而是逐渐走向了“互为文本”(intertextualité)。
“确证性语境”的界定,第一是反思性。“反思”本身包含着对于一些共存的“相对的、极端的”认知的匡正。“发现性语境”下的反思首先是关于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反思。在这种反思中,使“多元的西方文化观念”呈现出了“可分析性”,尤其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思潮的文化观念更加明晰化,使人们对于西方文化在中国文化语境的存在,有了新的认识。对“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关系”的不同看法,体现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不同的文化观念:“现代主义是把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起来,而后现代主义则是把二者作为对立面进行解构……现代主义只强调精英,后现代则无精英,它的多元是平面的多元,而没有深度的共存的多元。”②艺术家和批评家作为传播者和实践者,在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反思中,逐渐呈现出了对两种文化思潮的理性认识。如在当时盛极一时作为“精英文学”而出现的朦胧诗之后,出现了一批语言直白、描写日常生活、私人生活、细碎事件的新写实小说、女性小说等“大众文学”。文化界的大众和精英并立、多元共存时,其实是中国当代文化语境对“多元西方文化”做出了可分析性解读的一个表征。其次,关于“中西方文化认同”的反思。“文化认同”的反思使中西方文化关系进入“逻辑性”认知。“文化认同”提出了一个本位的文化立场的问题。在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发现性语境”时期,曾经出现过“一切唯西方是举,只知有西,不知有东”的状况,“这实际上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问题。”③ “中西方文化关系”,在“发现性语境”时期曾经处于“被解构与解构”的关系,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处于二元对立的状态。很多艺术家在艺术实践方面,趋向于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并在艺术实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消解。一些作家对西方的模拟和依附则更为普遍,从而“在世界观,道德观,和文学观上没有多少自己的看法。”①1989“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之后,批评家和艺术家开始这方面的反思,并提出了“传统与当代艺术相遇”的策略。并指出了“针对西方文化”的态度问题,认为“传统与当代相遇”是寻求“中国文化语境和文化精神内核中对当代艺术本质的需要”,文化语境的建构,需要一个本位的文化认同,应该立足本民族的文化立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只能改造它、更新它、完善它、不可能完全真正做到割舍它、抛弃它”。②文化认同问题的提出,也显示“确证性语境”的对于中西方文化关系的逻辑性认知。
“确证性语境”的界定,第二是历史性。首先,“中国民族文化话语”的建构。这是中国当代文化语境对“西方文化观念”的分析性认知。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思维开始解冻,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对东方的文化渗透。后现代就是强调“艺术和政治的结合”,③面对西方文化的“殖民输出”,并企图通过文学艺术的形态将西方的“民主、自由”灌输到中国的文化土壤,从而构建起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话语。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政府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与文化传统相衔接,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并“探讨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对传统文化作新的阐释,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④而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了新一轮的“国学热”以及文化艺术作品中出现的大量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元素,就表明了在“确证性语境”有意识地“中国民族文化话语”建构。其次,实践者的“传统文化精神”回归。这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中的逻辑认知。在“发现性语境”时期,西方现代艺术的主力传播者和实践者大多为60、70年代成长起来的中青年一代,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受了严重地破坏,造成的后果就是这代人的传统文化精神过于单薄,以至于在他们接受西方文化时,文化认同很容易脱离“传统文化”,而靠近西方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标准”。但是,正是因为这一批人对“西方文化”的靠近,对西方胃口的迎合,并且在国际屡获大奖得到西方的认可,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反思,有些学者明确指出:“这些海外新艺术活动大多数是由西方策展人在西方艺术机构的支持下按照西方人的眼光做给西方人看的”。⑤ “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要被屏蔽在世界文化话语之外么?”很多批评家开始反思一种关于传统文化精神的问题,认为:“每个中国艺术家都在具体的文化背景里创造,他不能为了获得某个西方国家的文化针对性而丧失了通过切身感受去追求深层的文化针对性的机会。”⑥于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被重新推向了前台。在当时多元的文化思潮混杂的状态下,文学作品中的“寻根热”,则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具体表现。有学者指出:在当时,“中国古代文化、民族传统、以及过去那些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西方文化资源也被解放了,这样就兴起了文化寻根热。” ⑦传统文化精神作为承载文艺创作的文化背景而回归。文艺作品中开始出现了传统文化精神的表现,如徐悲鸿的油画《愚公移山》,陈丹青的油画《书本系列》。
在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第二时期中,中国当代文化语境对“多元的西方文化”进行可分析性梳理、对“中西方文化关系”开始逻辑性认知,于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进入一种“互文”的对话状态。并且,随着对西方文化观念认知加深的同时,在文艺创作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发生了融合。于是中国传统文化被赋予了“当代性”,在文艺作品的实践中,凸现了更多的“意义性”体现了中国自己的时代和文化思潮以及处理事务的观点,使中国当代文化语境进入一种“确证性语境”。
二、“确证性语境”之可分析性特质
“确证性语境”的第一个特质是对“西方文化” 的“可分析性”认知。这是“确证性语境”中“文化反思”的体现。第一,“可分析性”认知体现在对“多元的西方文化”分析性梳理。“发现性语境”时期,由于对“多元的西方文化”的认知视点主要集中在“现代性”上,致使“西方文化”的“所指”被片面化,在一定程度上只作为“现代主义”的代名词而存在,“能指”并没有完全释放,而出现了“西方文化”作为一个多元的文化组成,没有被分析性认知的状况。九十年代以来,文艺界工作者们开始对这种现状进行反思,并对西方的文化观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探索。并且,通过这些研究,将“多元的西方文化”中相似的,以及相反的文化观念作出了有效匡正,对现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作出了重新的解读和评判。以“现代和后现代主义”为例:很多批评家指出“在中国,西方意义的‘现代’、‘后现代’可能是错位的。”①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理论争鸣在西方学术界的趋于结束,这一文化现象和文学艺术思潮越发引起了中国学者和作家批评家的关注。”②以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形态以及有影响力的会展,会议为基础,学术界曾对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形态展开过广泛的讨论,如1989年《美术》杂志刊登的关于“现代主义”的讨论:如《中国现代艺术展侧记》、《现代主义的困境与我们的选择》等,2002年《美术》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笔谈讨论。主要是针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先锋性、极端性、拼贴性”进行文化观念的梳理。而将现代和后现代艺术在文化观念上的彻底地理清。反映在文学上出现了先锋小说与新写实小说的新解读,一度被认为是“现代主义”代表的先锋小说,实际在某些程度同新写实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处。“‘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共同的一个特征――人物的‘符号化’或‘物化’……人物降格为‘物件’,被逐出小说文本的中心,小说文本真正成为‘不以人为中心的领地’。” ③从而为“先锋小说”正名,此非“现代主义”,而是“后现代主义”。并且,西方其他的文化思潮、文化观念也在专业的西方文学、艺术的书籍中得到了有效的分析和阐释。对“多元西方文化观念”的逻辑性认知,在“确证性语境”时期还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可分析性”体现在“文化背景”的分析性认知。西方文化产生于“工业社会”背景之下,而中国那时却处在“前工业社会”。在“发现性语境”时期,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却力图将这些产生在西方工业社会的文化观念移植到中国的文化土壤。在半农业社会里表现一个“后工业社会”的困惑,这种移植的困惑于是开始冲击本位的精神信仰,学者指出:“后现代所持有的虚无价值观使精神信仰问题更加严峻”。④于是在文学艺术作品的表现中就出现了在观念传达和形式表现上的错位、变形。九十年代后,通过中西方文化十几年的碰撞和交流,艺术家们开始对中西方文化的背景进行了分析性的解读,主要的观点在于认为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不具备西方后工业时代社会背景,同时,对于西方的罗各斯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现代主义)以及“消解二元对立”,“解构权利体制”也不具备完整的文化语境。批评家针对这种现状提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即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要把西方‘后现代’文论家们的关怀,误以为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所在。”⑤而将视线放在中国本土的文化上。整体上讲,中国仍然是农业社会对城市向往、对物质的欲望占主导地位,至于西方后工业社会的末世感、萧条感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是对接不上的。当这种理论明晰后,“确证性语境”下出现的一系列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作品也就更容易在文化背景层面作出解释了。如王胜利先生的油画《黄河谣》中,朴实的陕北老人面对着镜头,脸上泛着纯朴的笑容。显现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下,人们所独有的善良与质朴。老人的背后,就是生生不息的黄河水,那是土地上人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人的纯朴由特定背景环境黄河塑造,而背景所反映出的人文特征恰恰由人物亲善的笑容所表达。黄河与老农在文化意义上融为了一体,显示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文化精神。主体的人与客体的黄河在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大背景下找到了契合点,合而为一,体现中国人独有的文化情怀。
三、“确证性语境”之逻辑性特质
“确证性语境”的另一个特质,是对“中西方文化关系”逻辑认知。首先体现在对本土“文化立场”的逻辑性认知。具体表现在用“中国思想看中国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当代文化语境处在“发现性语境”时期,西方现代文艺作品开始大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卡夫卡、乔伊斯、福尔斯的小说,贝克特、尤金的戏剧,伍尔夫、庞德、普拉斯的诗歌,毕加索、马蒂斯、库宁、塞尚的画,劳申博格、博伊斯的装置,以及杜尚的“泉”都成为了当时文化界的显学,被文学家和艺术家们竞相模仿和借用。中国的文艺界当时出现了大量现代主义文艺作品,都充满了西方艺术家的影子。这种现状背后的符指显示了中国当时对本土的“文化立场”缺乏一个逻辑的认知,“不少言语阐述只不过成了外来问题、外来学理的中国载体”。①没有站在本土的文化立场上观照本土的问题。这种状况发展到90年代,批评家们开始关于本土“文化立场”的反思,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西方的文化观念到底是不是有效的?尤其是用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想来解构中国的“对立关系”是否具有实际的意义性。学者们的意见大多是否定的,但同时对于“中西方文化观念也很理性”,并指出:“我们并不拒绝西方现代、后现代话语中有利于并适用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元素,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必须深入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中,深入到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问题中,要让人们看到时代的气魄、时代的精神、时代的灵魂。”②这同时也道出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文化立场”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的精神内核”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西方的观念”来审视中国的现状。画家徐唯辛的《酸雨》、《工棚》、《矿工》等一系列作品,就是站在传统文化观念下,对当下工业文明的后果的反思。在油画《酸雨》中,画家站在古老的农耕文明的文化背景下,对当下的工业化进行审视。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对立,使“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观缺席当下语境。环境遭到了污染,旧时的清新的小雨已经不再,人们望着灰蒙蒙的天,在酸雨来临前那种无助和木讷的等待,正是工业文明与传统的农业文明强烈碰撞后产生的瞬间寂静。画家在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上,对当下中国所处工业文明进行审视,而不是简单地利用西方的文化观念套在中国例证上,所以,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更加震撼人心,并散发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其次,体现在对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的逻辑认知。“发现性语境”中,“全球化”是西方提出的一个“标准口号”,文化的“多元化”似乎是“全球化”的一个必然。但是这里却潜藏着西方的“中心主义”观点。杰姆逊指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文化工业的出现。”③西方的中心主义就是企图以“全球化”为依托,通过其发达的文化工业,向非西方文化国家输出其文化产品,通过大量的文化消费,向其非西方国家渗透其价值观念,从而实现全球的“西方化”。“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的文化殖民工具。而随着萨义德的《东方学》的译介,学者们又对这种西方的“全球化”有了新的认识。对于西方而言,当一些非西方的文化不能被其有效“输入”之后,西方便开始着手塑造一个臆想的西方形态,就如同萨义德《东方学》里面提到的东方的“他者形象”,“东方不仅是版图上的特定地理存在,而且是指历史上,学术建制中的地缘政治概念,尤其是指与先发国家构成的关系的殖民地域,同时还指称者被殖民者想象出来的愚昧文化,是满足先发国家的权力诉求和心理优势的思维的产物”。④“确认性语境”时期,随着中西方在文化、经济、政治上的交流不断加深,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对西方的“东方学”也有了逻辑性的认识。尹吉男就指出:“当西方中心主义的使者带着它们固有的文化标准来中国选择现代艺术时,中国的细腰主义者就会说:‘您用西方式的东方眼光来看我们,我就给您提供不折不扣按照这种眼光的中国例证’”⑤对西方的“东方主义”刻画,可谓入木三分。据此,国家提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号召,文学艺术界也提出用精英的形象来建构国家的“文化形象”,从而消解西方文化建构作为“他者”形象的“中国形象”的企图。
四、结 语
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确证性语境”阶段,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可分析性梳理和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逻辑性认知。这种“可分析性的和逻辑性的”现状,是中国“确证性语境”艺术思潮在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下“文化反思”结果。同样因其“可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现状,使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形成互为文本关系。
对“西方文化”的可分析性认知,首先体现在对“多元的西方文化”状态的可分析性梳理。具体表现在对西方的文化观念有效理清,匡正了“发现性语境”时期的认知和实践的错位。其次,体现在对文化背景的可分析性认知。西方文化产生于“工业社会”背景之下,而中国那时却处在“前工业社会”。将工业社会文化观念放置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之上,潜存着“西方中心的‘全球本土化’”文化现状,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确证性语境”其文艺思潮已经开始将文化视点立足在本土的文化背景之上。
对“中西方文化关系”逻辑性认知,首先体现在对本土性“文化立场”的理性认知,具体表现在用“中国的思想看中国的问题”。其次,体现在对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的逻辑性认知。西方的“中心主义”观点是西方一直致力于将其文化观念、价值观念输出,使非西方国家以其文化马首是瞻。而其“二元对立”的观点,则意在把非西方国家打造成一个臆想的“文化形象”。其对中国的文化意图,正是如萨义德《东方学》所言,意图将其建构成为一个臆想的“他者形象”。
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确证性语境”阶段,因其“可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特质,使“互为文本”介入中国当代文化语境,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了“互文”的关系。
①吴炫.新时期文学热点作品演讲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
②李倍雷.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反思[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165.
③[英].吉尔德.德兰狄,张茂元译.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13.
④骞叔.加强研究,引导国学热健康持续发展[J].理论视野,2007(1):29.
⑤张朝阳.当叛逆沦为时尚[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198.
⑥尹吉男.独自叩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4.
⑦王一川.文学理论演讲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8.
①高明潞.另类方法另类现代[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3.
②王宁.先锋小说:走向后现代主义[A].王岳川主编.中国后现代话语[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243.
③陈旭光.新写实小说的终结[A].王岳川主编.中国后现代话语[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308.
④杨俊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58.
⑤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81.
①徐友渔.精神生成语言[J].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76.
②李倍雷.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反思[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165.
③[美]弗.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
④[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4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