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15:37
导语:在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学习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即为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如果微观经济学基础不扎实,后续学习难度加大。此外,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学好微观经济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因此,为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本文结合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探索教学新路径。
2注意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奇妙关系
数学在微观经济学中得到大量的应用,而且具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例如:
2.1函数
在数学上,函数就是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经济学之中,大量的经济学概念之间是一种函数关系。有供给函数、需求函数、效用函数、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等等。
2.2导数
自从边际革命兴起之后,边际分析方法在微观经济学中大行其道。微观经济学中存在大量的边际概念,如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等。它们既有一个定义的公式,同时也有一个导数的公式在大量的计算题中得到应用。边际概念和总量概念还存在这样一个规律性的关系:当边际量大于0时,总量递增;当边际量小于0时,总量递减;当边际量等于0时,总量取得极大值。例如,边际效用与总效用、边际产量与总产量以及边际收益与总收益都是这样。
2.3斜率
供求曲线的斜率关系到供求弹性的大小;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关系到两种商品替代程度的大小;等产量曲线的斜率关系到两种生产要素替代比例的大小。序数效用论中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等的均衡条件都是两条线的斜率相等。除此之外,微观经济学中大量的图形都和数学具有惟妙惟肖的关系。
3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班教学降低教学质量。笔者所在的学校,由于年轻老师外出读书、进修以及专业教师结构问题,该门课程长期采取大班教学模式,学生人数往往超过100人,课堂教学秩序难以高效控制,学生提问的机会较少,教师与每个学生沟通的时间极为有限,师生互动难以开启。其次,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热衷于记结论和做作业,但是很难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过,“经济学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思维技巧和心灵的容器,帮助人们从纷乱复杂的现象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凯恩斯的话表明,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不应该是只会死记硬背和做题的学生,教师应该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最后,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方式比较落后。还有部分年轻老师,受过正统的经济学训练,有较深厚的经济学功底,但是经济学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推导,将经济学完全模型化、图像化和数学化,虽然逻辑性很强,但是学生接受效率很低。学生往往热衷于老师的定性分析,当涉及到较为复杂的经济模型时,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4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的一些建议
4.1选择合适的教材与合理的考试方式
鉴于国内经济学教学的情况,对经济类学生选用的课堂教材外,可以选一些国外经典教材作为辅助读物,如曼昆《经济学原理》、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等,并注意考察学生辅助教材的阅读情况。在考试方面,并将小论文写作体现在平时成绩中。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减轻期末考试的压力,不再通过死记硬背而完成期末考试。同时对期末考试的内容进行调整,注重考评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计算能力,期末考试试题中,减少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加大案例分析的分值和计算题的分值。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较好地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教育作用和反馈作用。
4.2强调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想
实际上,大部分经济现象即使不用数学也能讲清楚它的因果关系,但是数学有它的好处,因为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尤其有不少人在运用语言时逻辑容易不严谨,但通常为了严谨性可能失去一些有用性。过度强调数学工具会使学生产生误解,把经济分析的方法误认为目的,却忽略了更重要的经济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经济学思想的培养,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经济规律,使经济学理论可以为日常生活决策提供参考。
4.3案例教学要体现互动性
针对微观经济学理论较多且较为抽象,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践,多运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讨论、解释微观经济理论,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果能让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分析,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讲授垄断市场的价格歧视时,让学生自己来举例,学生举出了电影票价在周一至周日价格不同,且每天不同时间段票价也不相同的案例,教师再通过引导,来分析垄断市场进行实行歧视性价格的条件和利润等,就可以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价格歧视理论。
5结语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制定的经管类专业的重点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及应用性。学好《微观经济学》,对于后续的会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课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面对该课程繁多的理论假设、数理统计及图形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上课自主能动性及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将内容庞杂的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清晰、明确的掌握并运用于实际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只有通过教学模式的综合性改革,才能改善其教学效果。本文试图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程特点,基于行程式考核的创新方法,提出如何优化学习效果的建议。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1.1课程的基本特点
1.1.1课程的系统性
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为例,该教材系统全面,共十一章节。首先在引论部分全面阐述了西方经济学的特点、演进过程及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随后详细介绍了商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理论,厂商理论、四种市场结构(交换理论)及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分配理论);最后,在介绍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应如何实施宏观调控,从而引出《宏观经济学》。由此看出,整个微观经济学理论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1.1.2理论假设的抽象性
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对抽象思维有较高的要求。而财经类院校的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对教学过程中的逻辑推导、图形分析、数学公式等内容,很难系统掌握。比如在第二章中重点掌握的弹性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全面理解五大弹性分类且容易混淆。
1.1.3数理统计、图形分析的复杂性
《微观经济学》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很多数理统计知识进行推导,来求证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也需要使用大量的图形来说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过程,很多图形比较相似。比如第四章的重要曲线图:分析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三个阶段及短期生产三个阶段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面对两张类似的曲线图形,学生很难在课上及时看懂并运用。这就导致学生在不容易牢固掌握的同时,还会丧失对该课程的学习信心。
1.2《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及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教学实践改革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观经济学体系庞大,内容繁多,教学课时不能满足内容的需要。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单向传播知识,普遍缺乏师生之间、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从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达到教学效果。第二,通俗易懂的案例偏少。西方经济学起源于西方国家,教材中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热点问题的具体案例(比如为何书中列举的总是牛奶咖啡而是茶叶?),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了解和运用相关理论解释现实的经济问题。第三,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以讲授为主,没有设置学生提问、课堂作业及案例分析,从而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及学习积极性,学生接受性普遍较差。
2行程式考核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正是以往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在民办高校改革的同时,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迫在眉睫,而行程式考核融入教学过程的应用体现出诸多益处。
2.1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在教学大纲的设计过程中,除了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外,还将设计大量的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团队作业等等。首先,通过案例教学法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并让学生尝试寻找现实世界的热点问题或经济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及运用。比如讲到商品的价格弹性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列举不同阶段菜价或服装的价格起伏加以理解价格弹性,通过案例式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其次,设置恰当的课堂讨论课时,每讲完相关章节后,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寻找案例制作PPT进行课堂讨论,以考察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能力及PPT制作能力,并加强学生团队之间的组织及合作能力。最后,导入游戏教学法改善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改变学生对该课程枯燥无味的看法。如在讲授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完全信息的特点,可以设置一个信息传递的游戏,让全班同学参入,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上课积极性。通过行程式考核的课程设计,丰富教学方式,更好的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及课堂参与度。
2.2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往的考核方式都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期末一张试卷也不能完整的反映学生一个学期的表现。按照行程性评估的相关机制,课程学习及成果评价分为三个部分,共占50%:一是考勤及课外作业,不间断点名以考察学生的上课情况,在课堂理论讲解结束后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以测量学生对所学理论、概念的掌握程度。二是分小班小组进行案例讨论,测量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并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及动手能力,提升其分析能力及批判性思维。三是团队考核。通过组建团队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应急应变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最后融入期末考试,占50%,评估学生整个学期对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考核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3融入导师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应该大量阅读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现实案例,根据教学大纲的设置,选择生动、通俗易懂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演示所学理论的含义,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除此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听多看多写。鼓励学生参加相关专业专家、学者的讲座,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经济学领域文献,扩充其课外知识,开阔其专业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帮助学生掌握案例分析、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其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最后,课程结束后设置相应课时的期末课堂成果展示,邀请相关领域教师或专家组成评委,以此考察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案例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力求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
3行程性考核对其他课程的启示
微观经济学理论抽象复杂,数理统计、图形分析繁多,内容体系庞大,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吃力,学习兴趣也随着内容的过渡慢慢降低。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本文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基于行程性考核提出一些改革方法。同时,行程性考核的机制也适用于其他专业,如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会计学等。也可以行程性考核为平台,集合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融入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课后习题演练法、小组团队作业和期末课堂成果展示以及前沿课题和互动式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相关热点事件,突出教师导学、小组自学、课外课内的学习互动。行程式考核具体运用的重点在于分解了学生平时成绩,更加看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监督能力,关注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状态。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教学理念、课程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也对教师的导修水平、专业领域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之,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庞大。因此,不仅是微观经济学,任何课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当中要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求适应不同阶段的教学动态。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行程式考核在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做出一些探索。
[论文摘 要]西方经济学作为大学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一,始终博得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随着人口数量膨胀与资源稀缺之间地矛盾锐化,其所蕴含的传统经济学理念无法跟上时展,更无法对现在盛行的循环经济体系给出合理解释,呈现出一种与生态文明渐行渐远的趋势。而环境教育的多学科渗透特性可以弥补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弊端。因此,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本文在阐述目前大学西方经济学概况的基础上,指出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并给出几点建议。
一、西方经济学概述
西方经济学被西方国家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我国各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一直将此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管理类专业也纷纷将其视为专业基础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研究的角度,此门课程受重视程度都逐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了本门课程。
对于西方经济学的介绍,国内出版过多种图书。在大讲意识形态的年代里,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批判,因此在介绍时,一般是为树立批判的靶子,甚至断章取义,改革开放之初,虽然我们开始强调有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但由于从主导思想上否定市场经济,所以对可供借鉴部分的分析很不充分。80年代中后期,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忽视国情、盲目照搬西方经济学的倾向又有所抬头,一些在西方国家也存在很大争论的理论和主张,诸如凯恩斯主义的用高消费和高投资及温和的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发展的主张等,被不加具体分析地应用到中国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之中,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并给实际的经济运行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我国大学现行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使用的课本极其多样化,但均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组成。目前我国大学广泛使用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经过以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为代表的“家计管理学”以及早期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来田、亚当·斯密主张的“政治经济学”逐步演变而成。西方经济学的诞生是以19世纪微观经济学从经济学的阵营中独立出来为标志,并由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综合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最初形成西方经济学的完整体系。此后西方经济学学术成果辈出,并对整个世界经济格局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在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如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就会日陷浅滩。为此,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表现在:
(一)弥补课程自身缺陷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自身缺陷,总的来说就是传统经济学理念的缺陷。从经济理论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只有进入市场体系的资源才是真正的经济资源,才具有经济分析意义。那些市场上难以计量的东西,如环境服务、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等即使很重要,但由于无法通过价格机制进行配置,就无法进行经济分析,也就当然被排除在经济理论考察范围之外了。这种观念从斯密、李嘉图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之中。在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的观点中,他们无不忽视资源与环境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只是根据报酬递减现象进行表面化的经济分析,只注重对资源与环境可以纳入市场核算的经济价值部分分析,从未深究报酬递减的原因是什么。事实上,对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过度使用超过环境承载力,导致边际报酬递减现象。[1]而自然力服务并非是通过狭隘的经济核算就可以完全计量的。很显然,在西方经济学狭隘地崇尚市场机制的视野内是无法看到自然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的。为此西方学者埃尔斯曾经形象地比喻道:“看不见的手,没有绿拇指”。[2]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能有效促进新时期课程发展。
(二)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3]如果人们的过度生产、消费超出环境承载力,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就会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经济”。为此,西方经济学的覆盖范围应从原有的人与人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平衡,也就是偏重于循环经济、稳态经济研究。循环经济是指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成本目的。稳态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完美境界,指物质、能量能够得到无浪费的充分再利用。
在21世纪,这个提倡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应将环境教育融入到西方经济学课堂中,使学生懂得人类如果过度破坏、利用环境,就会造成人类发展的不可持续。
三、在西方经济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建议
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微观、宏观两大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中主要讲授关于供给与需求、消费者行为、生产、成本、生产要素定价等理论问题。宏观经济学则主要介绍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等理论问题。那么如何在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中渗透环境教育,使新型的西方经济学可以弥补对于解释循环经济、自然环境与资源稀缺性等方面的缺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微观经济学层面渗透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单独个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1.企业层面,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供给需求、生产、成本等内容。教育者可以以一个企业为例,将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观介绍给学生。比如丹麦的瓦伦堡工业园区的建设:这个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循环。通过对瓦伦堡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一系列具体数据的换算,学生可以轻易的得出哪种生产模式更节省成本、更环保。从而让他们受到很好的环境教育。
2.个人消费层面,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所介绍的消费者行为强调“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理念。而通过渗透环境教育,我们则要求学生理解适度消费、层次消费理念。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应该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消费观。
(二)从宏观经济学层面渗透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学现象,主要包括gdp、经济政策两方面内容。
1.关于对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了解应更上一个层次。不能凭借传统的思路,一味的追求gdp的盲目增长。在传授与其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引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概念,使学生在接受传统经济理念教育的同时可以认识到它的非决定性。
2.关于宏观政策方面,可以联系下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让学生们在了解传统的经济政策同时,也能了解些关于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循环经济的决心与方针政策。
参考文献
[1][2]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6(7),17-18
[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52
关键词:地方普通院校 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108-02
我国高等学校按隶属关系一般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两类。地方所属高校按规格又可分为5大类,即省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地方重点院校;地方普通院校;独立学院和地方高等专科学校。本文所指的是地方所属高校中的地方普通院校。该类学校在全部高校中占有较高比重,其学生的素质和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地方普通院校在办学条件、资金来源及生源质量等等方面均与重点院校有别,地方普通院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被我国高校引进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该门课程理论性较强,以曲线和模型为分析工具,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经济主体进行长、短期分析。高校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是一门较难理解和应用的课程,尤其是地方普通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始终存在一些问题困扰着教师与学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地方普通院校的具体情况及西方经济学本身的课程特点等都对地方普通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1 地方普通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7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奠定了近代经济学的基础,经过200多年的发展,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一个相对完整成熟的学科体系。在我国,西方经济学是财经专业的12门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地方普通院校表现尤其明显。抽象性与现实性并存,大量数学知识与图形并用是西方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专业课的最大特点。目前,地方普通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1)受各种因素制约,教师无法完整、全面讲完西方经济学。
第一,学生缺乏经济敏感性和自学能力。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只在升入大学后,才开始接触专业课。对经济的感知只源自于高中之前的生活经验,要将之转化为专业课学习,既需要浓厚的兴趣,又需要思考角度、学习方法的转换。授课之初教师要花大量时间,将大量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经济的敏感性,这将占用一定课时。地方普通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及重点院校学生,大多习惯于被动接授知识,如果教师将知识点面面俱到,又将占用一定课时。以微观部分为例,供求理论、效用论、生产论及成本论的讲授一般会花费全部课时的近3/5。市场结构、生产要素理论及一般均衡和市场失灵相关知识则无法细致讲解,甚至草草收尾。
第二,图形和推导占用大量时间。借助曲线与数学模型阐述经济学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效用函数、生产函数、成本函数是微观部分最常用的函数关系,相应的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效用线、等产量线、各类长短期成本线也是在分析消费者和厂商行为时借助的工具。国民收入恒等式、各类消费函数、投资函数、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是宏观部分最基本的函数关系,相应的IS曲线、LM曲线、AD曲线、AS曲线以及相应的IS-LM模型和AD-AS模型又是宏观部分分析国民经济中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以及国民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必须用到的曲线和模型。经济学专业中,除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等经济学课程较多用到数学知识外,经济学专业中再没有哪一门课程会用到如此多的数学知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方普通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其数学基础多停留在高中数学阶段,对于微积分、线性代数及概率论的学习则相当薄弱,学生初学时的好奇心和兴趣往往受挫于较多的图形和计算,教师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讲解相关模型,从而影响教学计划的进行。
第三,课时所限。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又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应当给予较为充为的学时安排,但现实教学中,却经常受到其他专业课学时的挤占,导致学时有限使学生无法系统学完西方经济学。以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为例,一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和市场失灵部分,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及后面章节,都会因课时原因,无法讲完。
(2)微宏观转变困难。
一般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知识的把握表现出如下特点:微观学习好于宏观,前面章节的学习好于后面章节,对于局部均衡的理解好于一般均衡的理解。虽同是西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但微观和宏观的学习方法和切入角度是不同的。许多学生感觉微观的知识比较好接受,因为学生自身就是消费者,对商品有需求,同时又是未来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在讲解微观的知识点时,学生会感同身受,所以接受起来较容易。微观理论比较具体,又是个量分析,不需要延伸太多知识即可理解,但学习宏观经济学时,一方面由于微观章节中的一般均衡问题和市场失灵因种种原因没有全部学完,致使学生对一般均衡的学习不透彻,同时,由于宏观经济学涉及内容从封闭到开放,从二部门到四部门,变量多且复杂,学生往往难以把握。
[关键词]比较优势;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19-02
曼昆所著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许多本科高校经济管理专业选用的教材,比较优势原理在该教材中占有基础性地位。经济学原理,尤其是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市场为基础来阐明市场主体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等内容。比较优势原理解释了市场主体的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有助于学生弄清交换为什么会发生的道理,能促进学生对市场本质和经济学内容的全面掌握。
一、比较优势原理的教材解析
比较优势原理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第3章的内容,紧接在“经济学十大原理”和“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这两章内容之后。“经济学十大原理”和“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分别阐述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思考方法,在这两章内容之后讲解比较优势原理,体现了曼昆对该原理重要性的认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善于以平常的事例来阐明深刻的经济学道理,在第3章中他以一个现代经济寓言说明了贸易的好处,然后讲解了生产可能性和机会成本等概念,分析了比较优势与贸易的关系。总体上看,曼昆对比较优势原理的介绍是全面的,但相对显得松散,对于刚学经济学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往往还难以从教材中把握比较优势原理。原因在于曼昆的叙述方式在体现经济学趣味性的同时,没有对概念之间的逻辑性有明确的交代。因此,教师在讲解比较优势原理时,要重点阐明比较优势原理的内在逻辑,这是确保学生明白比较优势原理的关键。
二、比较优势原理的内在逻辑表述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表述曼昆《经济学原理》中比较优势原理的内在逻辑:一是结合教材题设,运用数例来阐述比较优势的内容;二是明确具体步骤,勾勒比较优势原理的逻辑结构。
教材中假设世界上只有两种物品――牛肉和土豆,两个人――牧牛人和农民,生产1盎司牛肉,牧牛人和农民分别需要20分钟和60分钟,生产1盎司土豆,牧牛人和农民分别需要10分钟和15分钟。
据此题设,显然在牛肉和土豆的生产效率上,牧牛人都要高于农民,也即牧牛人有绝对优势。但在现实中,交换仍能发生,原因在于双方各有比较优势。我们具体按以下步骤来阐述比较优势原理。
第1步,画出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在既定生产要素和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假定牧牛人和农民工作1天(以8小时计算),投入的生产要素只有劳动,那么牧牛人可生产24盎司牛肉和48盎司土豆,农民可生产8盎司牛肉和32盎司土豆。据此,牧牛人和农民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
第2步,确定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根据牧牛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牧牛人每天为了得到24盎司牛肉,他必须放弃48盎司土豆,也就是说,牧牛人得到1盎司牛肉,就必须放弃2盎司土豆,即牧牛人生产1盎司牛肉的机会成本是2盎司土豆。同理可得,牧牛人生产1盎司土豆的机会成本是1/2盎司牛肉。类似地,农民生产1盎司牛肉的机会成本是4盎司土豆,生产1盎司土豆的机会成本是1/4盎司牛肉。牧牛人和农民的机会成本具体列表如下。
第3步,确定比较优势。
根据机会成本确定比较优势,谁的机会成本低,谁就有比较优势。根据表1第2列的数据,牧牛人生产1盎司牛肉的机会成本要低于农民生产1盎司牛肉的机会成本,因此在生产牛肉上,牧牛人有比较优势。根据表1第3列的数据,农民生产1盎司土豆的机会成本要低于牧牛人生产1盎司土豆的机会成本,因此在生产土豆上,农民有比较优势。
第4步,确定专业化生产分工。
专业化生产分工是根据比较优势来确定的。因为牧牛人有生产牛肉的比较优势,因此经济中就由牧牛人来生产牛肉。同理,因为农民有生产土豆的比较优势,因此经济中就由农民来生产土豆。
第5步,确定贸易价格。
1盎司牛肉所能换到的土豆在牧牛人和农民生产1盎司牛肉的机会成本之间,也就是说,专业生产牛肉的牧牛人每生产1盎司牛肉,可以换得农民生产的2-4盎司土豆。同理,1盎司土豆所能换到的牛肉在牧牛人和农民生产1盎司土豆的机会成本之间,也就是说,专业生产土豆的农民每生产1盎司土豆,可以换得牧牛人生产的1/4-1/2盎司牛肉。因此,根据比较优势确定的交换价格是一个范围,超越这个范围,交换只有利于其中一方,另一方必定受损。这也就意味着,在自愿的情况下,这种交换必定因另一方的退出而不能达成。
三、比较优势原理的课堂教学实现
要让比较优势原理真正为学生所掌握,在课堂教学实践上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在教学导入环节,讲好贸易好处的故事。讲好贸易好处的故事,重在给学生对经济中广泛存在的交换现象一个基本的经济学价值判断。一方面,教师应简要回顾英国19世纪上半叶英国《谷物法》的制定和废止历史,以历史事实来说明比较优势原理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可以用身边的例子来比较无贸易与有贸易时的福利差别,使学生对抽象的比较优势原理有切实的感受。
二是在新课讲授环节,讲出比较优势原理的内在逻辑。比较优势原理的内在逻辑旨在阐明为什么贸易会给交换双方带来好处,这是比较优势原理的核心内容所在。要清晰地阐明反映比较优势原理逻辑结构的五个步骤,使学生获得比较优势原理知识的可操控感,消除对比较优势原理混乱的理解。
三是在知识巩固环节,精练精讲比较优势原理应用题。要结合新课讲授内容,出好比较优势原理应用题,加深学生对比较优势原理内在逻辑的理解。通过学生的自主练习和教师有针对性的评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比较优势原理应用题的课堂讲练,使学生明白自己在理解比较优势原理时的问题所在,达到准确理解比较优势原理的效果。
四是在课堂总结环节,概括好比较优势原理的知识点。可按“学生为主、教师补充”的方式,概括出比较优势原理的重点和难点。尤其要点明选用机会成本指标来确定比较优势的原因,消除学生对比较优势原理的理解盲点;要强调比较优势原理中贸易价格范围的存在性,防止学生对比较优势原理的滥用。
五是在整个课堂教学期间,注重把握好比较优势原理讲解的灵活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接受水平出发,灵活调整比较优势原理讲解的深入程度和进度,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控教学节奏,确保学生对比较优势原理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
六是重视课后作业环节,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布置作业。针对一般学生,可布置做1-2道曼昆《经济学原理》中的“问题与应用”题,这类题目既有与教材中例题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应用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比较优势原理知识。针对少数对比较优势原理有强烈兴趣的学生,可布置探究性作业,特别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这些学生去探索比较优势原理在经济学发展历史上的萌芽、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他们对比较优势原理有更深刻的发现,形成良好的经济学思维。
四、结语
比较优势原理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结构,且其逻辑结构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并非轻易就能发现,这对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我们通过一个数例,用画出生产可能性边界、确定机会成本、确定比较优势、确定专业化生产分工和确定贸易价格5个步骤来刻画比较优势原理的内在逻辑。通过讲好贸易好处的故事、讲出比较优势原理的内在逻辑、精练精讲比较优势原理应用题、概括好比较优势原理的知识点、注重把握好比较优势原理知识讲解的灵活度、重视课后作业布置六个方面的举措,来实现比较优势原理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比较优势原理。
[ 参 考 文 献 ]
[1]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 尹伯成.亚当・斯密没有提出比较优势原理[J].唯实,1988,(4).
[关键词] 生产要素 企业家才能 企业家成长 企业家薪酬
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四大类: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分配应得的报酬,形成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劳动力所有者得到工资,工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资本所有者得到利息,企业家得到经营利润,其他如技术、专利、信息所有者得到特殊收入。
以上四种生产要素中,企业家才能是灵魂性的要素。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管理和创新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冒险精神、自信、判断能力的长期积累以及对利润的直觉敏感和把握等方面素质。企业家是凭借企业家才能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情况,做出判断、决策、创造利润的人。企业家凭借企业家才能把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进行生产经营和创新活动,由此使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各自生产要素的价格。因此,企业家的决策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一、企业家才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薪酬的高额性
对企业家才能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重视,在市场经济国家和经济学理论上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古典经济学家们着重论述了劳动、资本和土地这生产的三要素,因此在其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部分,生产函数中的各项要素包括了资本、劳动、土地,就是没有企业家才能的位置。只有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集大成者马歇尔首次将“工业组织”与劳动、土地、资本并列为四大生产要素,并提出了著名的“四位一体”公式。“工业组织”是指企业家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包括对生产和经营目标的选择以及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各种其他要素(土地、资本、劳动、技术等)的组织。这种“工业组织”即企业家才能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其他生产要素不可替代的作用。
1.企业家才能的地位和职能
关于企业家的地位,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博士在他的《经理的职能》一书中这样论述:社会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系统,经理人员是协作系统因素中的关键因素,经理在系统中的作用,就是在协作系统中作为相互联系的中心,并对协作进行有效的协调,以便协作系统能够维持运转。这里的协调就是对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资源的协调,通过协调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所以,同样的设备、劳动力、技术在具有不同企业家才能的经理领导下,所起的作用或所创造的财富是不同的,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关键在于该企业领导者所具备企业家才能的大小。所以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是其他要素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打比方说,好的科技人员好比珍珠,而企业家就是一根线,没有线就穿不成项链。而按企业家才能分配,使能为企业和个人不断增加利润或收入的企业家得到相应的报酬,从而促进企业家成长,使之有动力将更多的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资源更好地组织在一起,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企业家才能的职能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承担风险能力。如果说经营管理能力所起的作用是驾驭企业人、才、物的运转平衡,那么创新能力则提供了企业向前的动力,而承担风险的能力则是瞄准远方的目标。三者兼有之则会在平衡中前进,在前进中平衡,目标才有可能达到。因此,以上三种能力是企业家才能所必需的职能。
2.企业家才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薪酬的高额性
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绝不等同于一般的劳动要素,它是一种高级生产要素。马歇尔认为企业经理人员是特别人才,优秀的企业经理是一种很稀缺的经营管理天才。在市场经济下,越是稀缺的人才、天才,越要支付较高的价格,因此企业家的高收入中包含着一份“天才租金”。企业家的收入超过社会一般人的工薪收入的部分,就是“天才租金”,它可以表现为较高的月薪或年薪,也可以表现为年终奖金(分红),还可以表现为经理期权带来的收入。可见企业家的价值在于发现市场机会创造价值。显然企业家的贡献与对它的激励力度呈正比。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3年4月28日报道,美国首席执官(CEO)1980年的平均收入是普通员工的42倍,1990年是85倍,2000年是531倍,2001年是431倍,2002年是282倍。而在我国,上海荣正投资公司2002年调查了我国100家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平均净利润超亿元,而董事长的年均薪酬4.947万元,最高的年薪10万元,最低的三个董事长公开年薪3万元以下。《上海证券报》2002年完成的以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为对象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上市公司的人员59%认为现行的薪酬制度不足以吸引和激励人才,认为公司薪酬水平能够吸引和激励人才的仅占6%,没有一个认为企业家的贡献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这种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二、优化企业家成长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家的高风险、高智力投入比一般管理者或其他普通职业的劳动强度和难度要大得多,对企业家的心理承受力和自身素质的要求也高得多,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企业家的收入分配如果不能与其贡献相适应,会大大抑制企业家才能的发挥,企业也就不可能真正搞活。我国企业家阶层的不平衡、不满足,就会使企业家缺乏敬业精神,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当行为或违法行为,云南红塔山的褚时建现象值得深思。反贪污,反腐化,强化敬业精神是必要的,但也应该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给予生产要素提供者以应有的回报,使企业家得到应有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此基础上加强立法,严格监督,那样效果必将好得多。使企业家做到以企业为家,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较高水平的企业家薪酬制度,并推动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健全。
1.企业家成长的薪酬激励
企业家所追求的目标一方面来自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社会声誉、地位等,另一方面来自个人的物质收益,这是构成企业家激励机制的出发点。对企业家的薪酬激励可从以下三种形式展开:
一是精神激励。优秀的企业家具有较高的经营能力和社会地位,也就是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价值,这是他们从事该职业的本钱和获得较高有形收益(或货币)的筹码。他们一般不会拿事关自己前途命运的人力资本开玩笑,而必须通过企业经营的成功确保自身人力资本的保值升值。因此,企业的成功是提高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其努力工作的有效激励。
二是物质激励。企业家报酬是否合理对其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合理的薪酬可把企业家个人利益同企业利益、股东利益紧密的结合起来,保证企业家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实现个人利益的增加。面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高薪竞争,国有企业必须大幅度加薪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高薪”标准应该由经理市场价格决定,一般应不低于非公有制企业。
三是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手段。在设计对企业家的激励手段时,要注意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激励效果,以免企业家可能产生短期行为。把提高企业家自身人力资本的精神激励手段和合理的物质激励结合起来,既可以刺激企业家做好企业当前的经营工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对企业长远经营的兼顾,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2.健全企业家成长的薪酬约束机制
为了使企业家的行为合理化和规范化,使他们偏离企业目标的机会主义行为能够被控制在可以被接受的范围内,健全对企业家的监督约束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保持对企业家的替代威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理人的聘用主要通过职业经理人市场完成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任何一个竞争行业的企业和公司都在想办法聘请一流的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的职位具有替代性,这就成了一个最大的激励因素。只要存在对经理人职位的替代性,在职的经理人员才会有紧迫感、责任感,才会为了保住自己的经理人职位及相关的收入权而努力工作。
二是建立经理人竞争机制。由于所有者缺位,国有企业经理人薪酬决定过程中缺少明确的利益主体,但是,可以通过引入经理人竞争机制,把经理人的薪酬要求降低在合理的范围。目前,中国的经理人市场发育不成熟,中国经理人的经营能力也相形见拙。通过合格经理人之间的竞争,提高取得经理人职位竞争的公平性,并藉此降低对经理人的薪酬支出。
企业家才能是企业家薪酬量化的依据,按企业家才能分配对企业家成长会起到鞭策、鼓励、激发潜能的作用。因此,健全企业家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大伟:提高企业家激励的有效性.经济管理,2003年第23期
关键词:经济类研究生;创新;培养目标;定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将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因而,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迎接全球竞争和个人形成良好素质和完整人格的需要。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如何有效地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将成为衡量研究生教育成效的最终标准。
一,研究生创新教育理论
(一)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内涵
早在本世纪初,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即包括引入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原料的新来源和采用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五种情况。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创新含义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从字面上看,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主要包括新的发现和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研究生一方面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培养和发展其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第一,创新意识的培养,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第二,创新思维的培养,即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第三,创新技能的培养;第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基础
1 三环天才理论。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兰祖利(Renzulli)在综合了大量研究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环天才理论。这一理论将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执著精神和创造力视为产生个人卓越表现的三大要素。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类:一般能力(包括处理消息的能力、综合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和特殊能力(包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或在有限的范围内从事一项或多项特殊活动的才能);执著精神(task commitment)是指对自己从事的学习活动具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创造力则主要体现于学生在探讨问题时表现的独到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流畅、灵活和独创性的思维。兰祖利的三环天才理论更加侧重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态资质,即它试图提高人们对成才要素的意识,鼓励教育工作者优化教学环境,使这三大要素能充分结合,培养出大量创新人才。
2 个体――环境互动的优化教学理论。兰祖利(1992,2000)优化教学理论包括学生个体和教学环境(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两大方面。其基本论点是学生个体的内部环境和学习的外部环境必须形成良性互动,以达到优化的目的。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可以通过以前的学业记录间接了解到,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因此,最有效地把握学生的这些特点的方法是观察其在与有关学习材料、教师或者校内外专家接触过程中的反应、行为和表现。这样,学生的兴趣热点、投入程度、执著程度、对问题的敏锐性、设想的新颖性就能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显现出来,为进一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准备。因而,培养人才完全是一个互动过程:环境提供机会,个人则利用这些机会展示自己的潜力,最终创造能力成为培养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模式和活动中。
二、经济类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
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ter)认为研究经济学,必须具备统计知识、熟悉历史和掌握理论。统计是一种分析方法和工具,在处理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方面十分有用;同时也要熟悉历史和掌握基本理论,这样才能在经济理论上有所创新,也才能对历史和现实现象从经济学的视角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伦敦经济学院(LSE)经济系教授许成钢(2002)认为,一个好的经济学家最重要的是具备三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即经济学家要有能力在现实中观察出重大问题、规律性与决定性的问题。观察能力中,有一部分是可以培养的,有一部分是不能培养的。从经济学教育的角度,我们只讨论可以培养的部分。要培养出观察能力,其核心就是要透彻理解经济学基准理论。分析能力大体上分两类:一是理论上的――包括数学类型的分析能力和使用自然语言的分析能力;二是实证上的――包括案例(收集材料)分析和数学统计分析。经济学大部分使用数学、统计的分析工具,使用非数学分析工具也是可以的,但由于它使人们的推理、分析能力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总趋势是使用数学工具。经济学需要数学的帮助,需要进行微观、宏观、计量等一系列基本训练,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的手段。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两者是并重的、互补的。只有具有创造能力,即具有创造性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的分析能力,才能成为好的经济学家,因而,对于经济类研究生的教育而言,培养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创造力不能训练,只能培养,而培养大部分靠环境的熏陶,没有机械的方法。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Berkley)分校经济系教授钱颖一(2002)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作为理论分析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这三部分是学生接受现代经济学理论训练时所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关键所在。现代经济学提供的这种由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构成的分析框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将经济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总体上描述为:“理论和方法的系统训练+创造增强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环境”。系统训练是指全面的、严格的训练,具体是指从事经济学研究所必须的数理方面(方法)的训练、基本理论训练。训练的基本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等。环境是指学校要创造适合经济学科研究生成长的环境,工科与经济学科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机制方面由于学科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能用理工科的管理思路来管理经济学科。由于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和博士教育两个层次,我们可以把经济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按层次进行分类:硕士生的培养目标――“理论、方法的系统训练+实证、历史和现实经济政策的混合训练+创造增强其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环境”;博士生的培养目标――“系统训练+大量的科研训练+创造能力训练”。
参考文献:
[1]熊映平等走进WTO――教育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51。
[2]J.S.兰祖利,S.M.里斯,丰富教学模式――一本关于优质教育的指导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
[3]王丽娅,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01-10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易接受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76-02
西方经济学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不断发展对经济理论指导的急迫需要而引入我国大学讲堂的。虽然它源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其是对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总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对西方经济学教育和研习的中断,该门课程在国内高校开课时间不长,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确定为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教育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加之其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成为当前普通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和难题[1,2]。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就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知识的接受性做一简单的教学方法经验之谈,以供同仁讨论。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学生接受性难题分析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学生接受性难题,实质上就是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接受性不高,从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这既有理论本身的固有特点,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还包括教师和教材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1.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固有特点。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对复杂经济现象的一种简单抽象;但将其与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比较时,往往可能会因理论的简单抽象而与现实脱节。极其抽象的理论与复杂的经济现实之间的直接关联性较低,又采用了大量的图表、数学推演等表述手段而显得枯燥乏味,往往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理论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数百年的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经验总结,涉及的理论数量众多、学派林立。理论复杂性和综合性极高,令初学者望而生畏。
2.学生自身的问题。伴随着教育体制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和高校扩招,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明显下降,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而使学习懈怠、投机取巧的现象普遍[1]。此外,经管类专业一般文理兼收,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特别是许多文科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数理分析能力不强,对于涉及较多定量分析和数学逻辑推理的经济理论难以理解。再者,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以往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惯性使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缺乏一定的吃苦耐劳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3.教师和教材方面的不足。当前高校的许多师资力量源自非师范院校,并且刚硕士或博士毕业不久就直接走上讲台,缺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教学经验不足、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以及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不熟练,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国内主流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大多带有应试教育的烙印,过多注重逻辑层次性和纯理论阐述,缺乏与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紧密联系的案例,内容单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二、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学生易接受性建议
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使其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具有自主学习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2],并有效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涉及教材选择、教案编写、教学手段应用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和创新,由于能力有限,笔者仅根据自己的实践从“教”的角度探讨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易接受性措施。
1.充分利用导论课的纲领性引导作用。导论或引言是一门学科的知识架构。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一堂课,通过问题导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形成的主要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两大主干构成。资源配置即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分析,主要包括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理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行为分析(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理论)和消费者与生产者相互作用决定产品价格的供求理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等主要知识点;资源利用即宏观经济学侧重于经济总体的经济行为及运行规律分析,主要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围绕总需求、总供给及其构成展开。各个理论及其发展构成该门学科的枝叶,与主干一起构成了繁茂的树形结构。
2.采用多种语言逻辑演绎经济学理论。经济理论也称为经济模型,可以采用文字、几何、数学公式三种符号语言进行表述[3]。比如“均衡价格决定理论”,其文字表述(即语义模型)为“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所决定的价格”,几何表述(即几何模型)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与向左下方倾斜的供给曲线相交决定的价格”,数学公式表述(即数学模型)为“需求函数Qd=a-bP、供给函数Qs=c+dP与均衡条件Qd=Qs的联立求解”。事实上,经济学中的每一个理论(或模型)均可以通过这三种方式进行描绘,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如能充分把握这三种逻辑演绎方式,则可以实现具有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学生对理论的有效把握(文科生比较容易接受文字逻辑,而理科生更容易接受几何和数学逻辑)。
3.案例教学和学生互动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和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4]。案例是连接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入当前热点经济问题为案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辩论等课堂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思考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终教学目的。当然,在案例讨论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总结和发现有关经济理论在所讨论问题中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使学生体会到西方经济学理论并非只是枯燥乏味的纯理论逻辑,而是与我们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
4.精心准备教案,热情饱满讲课。任课教师的知识积累与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5]。“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精彩的课程是以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热情饱满的积极态度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时刻把握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关心并研究现实热点问题,做到每堂课前准备好科学的教案和需要引用的教学案例,从而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并感染学生。
此外,适当安排一些课后习题和经济学调研、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理论的熟悉和把握。
参考文献:
[1]徐若梅.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69-71.
[2]曹娜.浅析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9(7):4-5.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邹文理.地方性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18):139-140.
关键词:土地产权;商品住房价格;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土地产权的实现方式及其与商品住房价格的关系分析
收录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一、土地产权实现方式分析
(一)世界土地产权实现方式。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产权的性质主要表现为主体存在的实体性,产权运行的独立性,产权全能的可分性,产权价值形式的流动性。土地作为一种不动产也是一种产权,是指以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利的总和,因此土地具有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由于国情及历史原因,世界各国的土地产权制度不尽相同。在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土地产权实现方式主要表现为土地私有制,土地权利受法律保护且可以自由交易,然而土地所有者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土地用途对土地实施合理开发。
(二)我国土地产权实现方式。在我国土地实行的是公有制,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都属于集体所有,因此我国土地实施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产权形式。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相分离的,所有权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城市土地的使用权可以通过土地有偿使用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土地使用权的排他性、流通性和可分割性,进而实现土地产权的价值。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组织而不属于个人,集体产权对资源各种权利的决定就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
二、土地价格及其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一)土地价格组成分析。对于我国的城市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的开发主要通过一级土地开发市场和二级土地开发市场来完成。土地一级开发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的企业,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国有土地(毛地)或乡村集体土地(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该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达到“三通一平”、“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熟地),再对熟地进行有偿出让或转让的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以上费用就构成了土地基本成本。而在土地市场中的“招拍挂”中是以土地的最后拍卖的价格来定价而非土地的本身基本成本费用作为土地的出让价格。因此,土地价格可以理解为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真正的地租(包括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二是土地投资的折旧;三是土地投资的利息。第一部分的真正地租主要是由土地自身特性决定的,受土地位置固定不能移动的影响,区位因素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第二、第三部分的土地投资折旧主要受时间因素的影响,由于地价是未来若干年地租的贴现,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动态概念,因此未来社会经济形势和土地使用者心理预期对第二、第三部分的土地投资折旧和土地投资利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从土地供需平衡角度分析土地价格。从供给角度讲,由于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能无限生产出来,土地供给数量和土地的总数量是固定的。因此,土地的自然供给无弹性,经济供给弹性也相对较小、短期内也是无弹性的。这会导致土地市场受土地供给的数量影响导致土地价格远离土地的征收成本费用。另外,在我国由于土地一级市场是由国家垄断控制的,土地的供给数量一定程度上变得相对更少,土地二级市场采取“招拍挂”的方式竞争拿地,属于买方完全竞争的市场。更进一步加剧了土地使用者以更高的费用拿地。由于土地使用者大部分是房地产开发商,其购买土地主要是用来开发房地产。因此,从需求角度来看,土地是作为一种引致需求,所以土地价格受到土地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于特定地块而言,拥有者供给的数量是一定的,一般而言,土地的价格通常按照土地潜在使用者的最高出价实现交易。如果对于土地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土地需求强烈、众多需求者竞价激烈,将有可能出现非理性出价大大抬高土地的最终成交价格。这也充分说明了地价的不确定性和易受需求影响的特点。
(三)土地价格与住房价格关系分析。从以上土地价格的供需平衡分析可知土地属于引致需求,土地作为一种住房产品的生产要素,住房的需求情况和价格水平必然在短期和长期都对土地的需求和价格产品很大影响。在房地产市场中不考虑投机行为,住房价格主要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5.68%,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时期,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毕业大学生落户到城市等必然加大住房的刚性需求,因此在短期时间内,我国住房价格仍然是稳中有升,从而导致土地价格上涨。
根据《西方微观经济学》均衡理论,从长期来看,商品的供需均衡发生在边际收益等于长期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房屋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长期均衡状态下的房屋供给量水平不仅是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下的生产规模,也是长期平均生产成本最低点代表的生产规模。当土地成本作为生产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费用发生变化后必然带来长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均衡产量和最优生产规模也发生改变。因此,从长期均衡角度可以反映出住房的长期供给量会受到土地成本的影响。由于房屋建设量的增加引起了土地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一定时期内土地的供求量又已定,将导致土地的价格上涨,从而提高房地产开发的生产成本,这也说明了房地产业是一个成本递增的行业。从长期看,房价不仅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还受到土地价格等住房建设成本的约束,然而土地价格只是作为住房建设成本中的一部分来影响房地产的价格的。
由于房地产的价格上涨、行业利润率较大,导致大量资源向房地产业转移,从而带动了土地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上涨从长期来看又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曲线的变化,从而导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因此,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降低土地价格对住房价格影响的思路
从土地价格和房地产市场上有效合理的控制房价必须要考虑我国土地的二元产权结构、土地交易市场“招拍挂”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率等因素。
(一)统筹城乡用地。我国农村大多数都是采用独门独户的住房方式,宅基地耗用土地数量大,造成了农村土地的浪费,因此应加快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寻找合理有效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改革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城市用地的土地制度,减少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环节,降低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成本,从而增大我国建设用地的供给量。
(二)改革土地交易方式。采取“招拍挂”的方式加大了我国土地二级市场的恶性竞争,导致房屋建设成本增加,从而使得这部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购房者的身上。因此,应积极改革现有的土地交易方式。比如,采取“双限双竞”方式,即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房价、竞地价的办法挂牌出让土地。
(三)加快廉租房建设。为缓解由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人口增加、住房刚性需求增大的局面,政府应加快廉租房建设,增加房屋的供给量,一定程度上降低行业的利润率。
四、结语
虽然土地是一种引致需求产品,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发展必然带动土地的价格升值。但是,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受政府的政策影响较大,并且土地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重要生产资料,其成本占房地产开发费用很大的比例,土地的价格又会影响到房地产的价格。因此,为了合理健康地发展房地产行业,必须加快改革土地相关政策,加强对房地产业利润率的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1]林阿其.不同土地出让方式下地价与房价之间的关系[F].开放潮,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