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15:39
导语:在风险投资行业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变,新的经济方式及投资模式层出不穷。风险投资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产物,不仅在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有所贡献,而且也对新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稳定繁荣增长,在综合国力的提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所奉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给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平衡的问题,对经济增长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而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增长,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应该适当调整产业发展的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对风险投资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了解风险投资的特点和优势来培育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增长。
二、风险投资含义及意义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其英文翻译为VentureCaital,简称为VC,风险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风险投资就是指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而狭义的风险投资则是指基于高新技术,对生产与经营等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进行的投资。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风险投资也有不同的含义,但是总体的含义和基础差别不大。例如,美国对风险投资的定义为风险投资是由职业的金融家将资金投入到新兴的且发展速度较快的,在竞争潜力方面具有优势的一种权益资本。基于对风险投资的意义的了解,就可以对风险投资的特点有所认识。首先,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权益资本,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不仅要为企业提供资金,其自身也要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如果企业的经理人业务不佳,还可以中途对其进行更换的权力。其次,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点,风险投资主要针对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的风险较大,一旦企业经营获利,就可以获得高额回报,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同时,风险投资也具有资金的可循环性,在对企业的成立初期提供相关的资助,在其获得收益后,还可以将高额的回报投入到下一个投资的对象中,从而实现投资资金的循环利用。
三、风险投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困境
1.我国对风险投资的认识,以及理解不足,导致风险投资在人才的培养上有所欠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增长方式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风险投资就是基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风险投资对人才的要求也就相应的要高一些。风险投资对企业发展的战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都有所涉及,对税收、金融,以及科技的掌握能力也有所要求,因此,风险投资的特点和产生背景就要求掌握和涉及到风险投资的人才应该是能够对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要求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全面性。然而,在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由于市场经济的引进和发展的时间还较短,在风险投资方面的经验还存在着不足,就使得对风险投资的人才培养存在着问题,一方面是风险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极大需求,另一方面也面临着风险投资人才的极度缺乏,这就造成了风险投资在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缺口。2.对风险投资的政策法律意识不够,导致风险投资在政策法律上缺乏支持。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很长的时间范围内都处于管制严格的时期,对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够,完全对市场放开的时间也不长,因此,风险投资行业在我国的引进和发展时间较短。新的事物发展都需要一个行业的正确引导和规范,从而才能对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风险投资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短,行业的法律法规上都缺乏一定的规范,这就为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从经济发展上分析,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家的经济实力还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资源短缺等问题,尤其是在资金的投入方面。而风险投资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这就需要政府对风险投资行业给予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但是由于我国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的不规范,就给了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使得社会非法集资的活动在行业发展中时有发生,对风险投资的积极性造成了影响。3.对风险投资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风险投资在资金,以及行业发展中遇到困难。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既有模式,在市场开放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了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对风险投资的需求不能够得到满足,其运作的大环境也较差,对风险投资的发展产生了阻碍。在风险投资方面,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退出渠道,再加上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还有所不足,而上市的标准也往往达不到,从而对风险投资的运转机制产生影响,达不到完善且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对风险资本的适时退出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风险投资是一个高风险且对时间的要求也较多的行业,我国的风险投资的资金大都来自非金融的企业,而且对政府的出资依赖性较大,而这些投资机构的规模较小,融资能力不够,产权方面也不明确,经济实力不够,制约了对投资项目的抉择,对风险的抗击能力较弱,从而严重制约了风险投资机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四、提高风险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策略分析
1.加强对风险投资的认识和理解,根据市场需求培养风险投资人才。风险投资行业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对时展顺应的大势所趋。因此,风险投资行业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新兴事物,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领域广阔且行业跨度大的特点,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因此,提高风险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应该加强对风险投资的认识和理解,根据市场需求培养风险投资人才,以此来推动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同时,风险投资行业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面也应该利用高校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高校对人才的集中优势,结合高校的不同特征,培养出风险投资行业所需的专业优秀人才,为风险投资的行业发展提供较高的人才保证和智力保障。2.培养风险投资发展的法律政策意识,为风险投资做好政策支持和引导。任何新兴的行业都需要正确的政策规范和引导,特别是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风险投资行业,应该在行业的法律法规上有所规范,以促进风险投资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政府制订对风险投资行业的法律法规时多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中风险投资行业发展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完善经济发展体制和管理制度,为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保障。政府应该创建完善的风险投资的资本退出机制,建立规范的中介机构,确保其运行的专业化和完善,为风险投资提供有力的行业发展规范。3.提高对风险投资的重视程度,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渠道和行业发展大环境。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来作为保障,特别是对于新兴的行业来讲,良好的发展运作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风险投资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一。因此,提高风险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应该提高对风险投资的重视程度,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渠道和行业发展大环境。政府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风险投资的基金投入模式进行分析,大力发挥出企业法人和私人投资的应有作用,以此来确保风险投资企业中的资金的安全,建立完善和多层次的股权交易机制和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规范企业在风险投资方面的兼并和收购行为,从而为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较好的运作环境。
五、结语
关键词:风险投资;两极分化;寡头垄断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8009801
1 引言
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在低迷了十余年之后,逐渐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风投资金的供给与需求都有所增加。在资金供给方面,被投资的热门公司成功上市,尤其是Facebook等互联网公司的IPO,意味着风投资金通过IPO退出的可能性增大以及投资收益率大大提高,进而引致更多的资金流入风投行业。
2011年,中国风投市场投资激增,共发生投资案例数1503起,其中披露金额的1452起,投资涉及投资金额共计127.65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和金额分别达到2010年的1.84倍和2.37倍。2002年至2011年投资案例数年复合增长率达23.4%,金额更是呈几何级增长,达到46.2%。
但是,在风险投资行业一片繁荣的表象背后,顶级大型风司与普通小型风司之间的投资回报差距不断拉大,业绩的两极分化现象逐日严重。
2 风险投资行业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
(1)信息不对称。大型风险投资公司的股东绝大多数是实力雄厚抑或是在业界有一定威望的公司或者企业家,进而导致大型风险投资公司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远远超过小型风投企业。由于信息方面的优势地位,大型风投企业更能准确把握行业的风向标,快速寻找有潜力的风险企业,进而抢先投资。
(2)资本差距。大型风司的资本规模往往是小型风投企业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资本上的巨大差距导致小型风司无法投资很多优质的风险企业,只能投资一些投入相对较少的项目,而这些项目通常回报率低甚至以失败告终。
(3)人力资源。相对于小型风投企业而言,大型的风险投资公司更能吸引高质量的行业人才。不管是从薪酬待遇还是公司声誉方面,高素质人才往往会选择大型的风司来实现自我价值。这就使得大型风司不论是项目选择、评估抑或是投资后的增值服务均比小型风投企业更为准确有效,进而获得高的投资回报率。
3 风险投资行业两极分化的影响分析
如若风投行业的两极分化现象继续恶化,可能将导致多重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小型风险投资企业将面临被并购或者破产风险。相对大型风投企业而言,小型风投企业投入多,回报少,业绩表现较差。即使偶尔出现优质项目,获取较好回报也可能被公司其他项目较低回报率影响,使得业绩整体水平不如人意。出于行业的优胜劣汰规则,小型风险投资企业的命运无非两种:①“大鱼吃小鱼”,被大型风司合并。对于风投企业的投资者或者股东而言可以说是一条好的出路,在合并后,投资者仍可以继续获取投资收益甚至获得相对合并前更高的回报。但是其董事、高管人员以及员工则有可能会被辞退。②破产清算。长年的低回报率可能导致累积的亏损无法弥补,企业最终走向破产清算。这对不论是公司股东、董事、高管抑或是员工都无疑是个噩耗,不仅股东血本无归,公司员工也全部失业。
(2)风投行业将呈现寡头垄断态势。在整个行业里,中型风投业可能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风投企业或是业绩下滑沦为与小型风投企业类似的处境。又加之小型风投企业的破产合并,最终能继续在风投行业存续的就剩下几家大型风投企业。寡头垄断的形成会扼杀风投行业的活力,使得风投企业固步自封,降低创新的积极性,大大阻碍风投行业的发展完善。
(3)风险企业将以更大代价获取风险资本。由于风投行业逐渐被几家大型风投企业垄断,风险企业对于风险资本的议价能力将大大降低。如果这几家风司联合起来要求高价位投入风险资金,风险企业则毫无招架之力。
4 解决风险投资行业两极分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1)加大风投市场的透明度。风投行业应建立信息共享渠道,例如网站,将风险企业的有价值信息及时披露分享,降低风投行业的信息不对称性。小型风险投资企业可以通过这些共享的有效信息,及时选择有高回报潜力的风险企业,避免被大型风险投资企业抢占先机。
(2)政府扶持有增长潜力的小型风险投资企业。行业中有一些小型的风险投资企业投资目光独特,项目选择评估能力较强,但由于资本不足而致使公司整体投资回报率较低。对于这些风投企业,政府应注入相应的资金,充实小型风投企业的资本,使其既能识别出有高回报潜力的风险企业也能有实力投资这些项目,进而提高小型风投企业的业绩水平。
(3)小型风险投资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优秀的风投人才对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小型风险投资企业应采取高薪、股权激励或者高福利等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提升企业对风险投资流程的准确把握能力,进而提升投资回报率。
(4)政府加强对风投行业的监管。政府部门应有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监督风险投资公司的行为,促使风投企业积极主动地采取良性竞争。针对几家大型风险投资公司联合打压风险企业的行为,政府应予以制止,并通过专业的评估手段制定符合风险企业的风险资本对价。
参考文献
[1]吴迪,张炳才.新经济形势下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1,(03).
关键词:风险投资;现状;挑战
一、风险投资概述
1.风险投资的特征
风险投资,是由专门人员和机构向那些刚刚成立或增长迅速、潜力很大、风险也很大的未上市新兴企业长期股权融资和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快速成长,数年后再通过上市、兼并或其它股权转让方式撤出投资,取得高额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典型的风险投资往往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投资对象多为处于创业期(Star-up)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多为高新技术企业。
(2)投资期限至少在3-5年以上,投资方式一般为股权投资,通常占被投资企业10%-49%的股权,不要求取得控股权,也不需要任何担保或抵押。
(3)投资决策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和程序化的基础之上。
(4)风险投资人一般不参与被投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提供增值服务;除了种子期(seed)融资以外,一般也对被投企业以后各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予以满足。
(5)由于投资目的是追求超额回报,当被投企业增值后,投资人会通过上市IPO、收购兼并或其他股权转让方式撤出资本,实现增值。
(6)风险性极高,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平均在70%左右,但一旦成功,便会获得超额回报。
2.分类及功能
对风险投资类型的划分有多种标准。按投入方式,可分为“杠杆式”风险投资和“权益性”风险投资,后者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投资方式。按接受投资的企业发展阶段不同,可以将风投资本分为种子资本、导入资本、发展资本和风险并购资本。
风险投资的基本功能是为应用高科技成果的中小企业提供其创业和发展所必须的股权资本,风险投资的基本运作机制是由风司融到风险资金,投向经过谨慎筛选的风险企业或项目,培养风险企业发展壮大,实现正常的市场运作,然后撒出投资,再去寻找新的项目。由此可见,风险投资主要有资金放大器、风险调节器、企业孵化器等几种功能。
3.风险投资的运作
风险投资主要由项目评估和选择、谈判和签定投资协议、培育风险企业、实现投资收益等环节构成。
(1)项目评估和选择。企业家(团队)管理能力、产品或技术的独特性以及产品市场大小构成了决策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创投决策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决不选取超过两个以上风险的项目。
第二定律:V=P×S×E
其中,V代表总的考核值,P代表产品市场大小,S代表产品、服务或技术的独特性,E代表管理团队(企业家)的素质。
第三定律:投资P值最大的项目。
(2)谈判和签订投资协议。风险企业所关心的是有足够的资金满足企业运转,确保目标利润和企业经营权。双方通过对风险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测来确定风险投资所占股份,最后形成项目股权分配与投资额及对赌条款等全面细致的风险投资协议。
(3)培育风险企业。协议签订后,风司与风险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一般通过管理报告、企业定期访问、担任企业董事会成员来对企业实行监控,以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风司一般还会用自身的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专长,向风险企业提供专业咨询等增值服务。
(4)实现投资收益。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和时机选择,取决于风司整体投资组合收益的最大化。主要的退出方式有风险企业股票公开上市;其他大公司收购风险企业,把风险企业转售给其它投资公司;执行偿付协议,风险企业向风司回购自身股份。
二、我国风投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1.投资概况
我国风投行业经历过2000、2001年的发展高峰,之后随国内创业板暂不开设和纳斯达克网络泡沫的破灭而走向低谷,直到2004年由于资本市场退出形势的预期好转以及网络潮的回暖,风投行业在总投资额上大幅攀升,据统计数据,中外风投机构在2004年共对253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总额达12.6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投资案例数量较2003年增加43%,投资金额上升28%,风投业进人一个全面复苏和加速发展的时期。
2.行业分布分析
风投机构在选择投资对象时通常会考虑该行业的成长性、创新性、市场前景以及具体企业的管理团队。调查显示,传统制造业已经取代软件行业,成为创投项目最为集中的行业,表明风投资本规避风险和短期盈利取向的动机显著增强。风投资本通过参股方式,从稳定发展的传统制造业那里获得股利,增加利润流量,满足了风司股东要求的一种策略选择。
3.区域分布分析
风投资本偏重高新技术项目和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指向上海、深圳、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地,其中上海的风投机构数目最多,但在资金总量上比深圳小,北京虽然机构数目较少,但管理的资金却较多。此外,风投出现很强的区域集点。京津冀地区的项目投资强度最高,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差别不大,而东三省及其他地区的差别则较大。
4.阶段分布分析
针对创业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其生命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即种子期、发展期、成长期、扩张期以及成熟期。风投机构会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投资对策。
国外的风投资本一般集中在发展、成长和扩展阶段,向种子和成熟阶段投的比例比较小,特别是在种子阶段,大约只有5%。2003年以来,风投资本分布基本上是“正态分布”:中间大两头小。项目主要集中在成长阶段,而种子阶段所占比例最少,这种趋势与国外风投的阶段分布基本一致。
5.我国风投行业投资项目退出状况
自2003年以来,我国风投资本在退出上虽然取得可喜的进展,有多家风投机构实现了成功退出。但与国外相比,上市和被其他企业收购所占比例明显偏低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创业板市场迟迟未开,多数风投机构投资“后撤”,即风投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和获得稳定的回报,多选择比较成熟、规模较大的传统性项目。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股改的不断深入和登陆海外资本市场,通过IPO实现退出的较往年明显增多,多家风投支持的中国企业在美国、香港和新加坡市场上市。
三、我国风险投资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我们选取2009—2011年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有风险投资支持、风险投资的锁定期在2012年12月31曰前结束,并在锁定期结束后发生了牵头风险投资(LeadVentureCapital)减持,且能准确地获取减持时间和市值的非金融行业IPO公司作为样本。之所以只考察牵头风险投资的减持,主要是因为牵头风险投资持股比例最高,从而对公司的盈余管理最有影响力。需能准确地获取减持时间和规模的原因在于需要根据减持时间确定盈余管理季度并考察减持市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样本选取过程、行业分布、减持时间分布、解锁事件和减持事件的季度分布见表1。其中,风险投资数据根据CV-source数据库和招股说明书核对后确定,牵头风险投资减持的比例、时间来自上市公司减持公告,并将数据和wind数据库相核对。从表1的PanelA可以看出,2009年到2011年在中小板和创业板IPO的公司中,获得领头风险投资支持的共有310家,其中47家的牵头风险投资的股权在样本期间内未解锁,再扣除无法准确获得领头风险投资减持时间或市值的165家数据不全公司,最终得到发生减持的98家公司样本,占所有解锁公司的比例为37.26%(98/263)。表1的PanelB是对98家样本公司所处行业的统计,由表可知,样本公司最多集中在机械设备(C7)行业,达到24.49%,其次是信息技术(G)行业和金属非金属(C6)行业,都为13.27%,再次是电子行业(C5),为11.22%,这是因为风险投资更多地向髙科技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Panel.C则统计了风险投资解锁距首次减持的时间间隔,从表中可以看出,50%的减持发生在解锁后的1个月内,可见,我国市场上的风险投资倾向于在解锁期后迅速减持,表现出机会主义。同时PanelD显示了牵头风险投资减持事件的季度分布,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后期IPO公司数量越多,解锁的公司也越多,我们统计了每季度的解锁公司数量,加总后共得到640个解锁季度,其中有205个受到定期报告影响的减持事件。
(二)研究模型
本文构建模型(1)和模型(2)以验证假设1。DA=ao+aiSelling(transaction)+a2Size+a3Leverage+a4ROA+asGrowth+a6Age+?rVCage+a8CR1+a9Ex_Selling+a10DA_i+anIndustry+e (1)被解释变量DA为季度操控性应计,选择季度操控性应计的理由如下,根据EricksonandWang(1999〉和ParkandPark(2004),股权减持行为是一个连续行为,如中比基金减持海源机械,在2012年第一、二、三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持,因此如果选择年度数据通常无法准确衡量出为配合减持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故采用季度盈余管理能够更好地捕捉该现象。计算可操纵应计利润的方法有很多种,Bartov、GulandTsui(2000)通过对应计利润法的各种计算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后,认为分行业横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能够更好地衡量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因此,本文也采用该种方法来计算可操控应计利润DA。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风险投资;综合对比分析
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是企业融资方式的其他称呼。二十世纪末,资本结构论形成,它为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高度的不确定性与正外部性是技术创新的两大显著特点。技术创新者与投资人之间很有可能出现信息偏差及不对称,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委托的行径。诸多问题出现在技术创新融资的过程中。因此,通常情况下,技术创新融资成本往往较高。由此便会出现技术创新投资供小于求的状况。二十世纪末,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就已经着手深入研究风险投资并积极进行实践。结果表明,要想解决技术创新融资难的问题,风险投资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对于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不仅有理论佐证,也有了实践依据。本文将分析讨论风险投资给技术创新融资带来的促进作用并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议和解决措施。
一、理论依据
(一)国外成果。Lerner数据来源:1983~1992年的经费投入数据,该数据涉及二十多个产业。结论:百分之三的风险投资能带来百分之八的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对创新的作用很大。Puri结论:风险投资介入高科技产业,企业在人力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国内成果。2009年,以龙勇为首的一批学者将技术创新能力用专利申请数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作为衡量的指标,得出了风险投资能促进技术创新这一结论。2011年,王建梅等人根据早年的数据(数据如表1)得出结论: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并不显著,而R&D经费却是影响专利申请数量的主要因素。2012年,黄铭等人研究得出结论:纵观全省数据,风险投资是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通过对浙江省中小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王云龙指出国家的宏观环境以及融资条件制约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贾生华指出,融资条件是影响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等人通过研究美国市场得出:每拿出一百美元进行风险投资,就会有0.8项应用成功的专利项目。由此可见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是正向关系。
(三)成果评价。国内外着手研究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人有很多。不同的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各有不同,得出的结论也略有差异。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存在正效应。不容忽视的是,中外相比,我国风险投资的作用远小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因此,如何消除不利因素来加大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刺激力度成为当务之急。据此,我们要结合中国的经济现状与大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并探寻解决之道。
二、中国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现状
我国风险投资额浮动大且发展速度较快,这些特点使企业管理的难度系数大大提高,抑制了我国风险投资的作用;风险投资业作为新兴产业,规模小,在企业运作与规模机制上都相对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的效率较低,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较小;在教育水平,国民文化程度,创新机制与创新文化上,中国存在明显缺陷。专业人才缺乏,没有树立起良好的创新理念和缺乏创新的文化氛围,科研能力低,探索能力差,技术累积不足等问题都大大降低了风险投资的效率。另外,我国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仍不及发达国家。
三、完善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
(一)培育一批精通风险投资领域的专业型人才。专业人才的缺失终会影响投资水平与效率。这对我国的技术创新会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弘扬“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及进行国家奖励等激励措施吸引人才。着手建立并完善风险投资型人才培育体系,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间接的后续人力资源。
(二)完善企业投资机制。除了资金的注入,风险投资企业也要给相应的高新技术公司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并提供咨询服务。而我国风险投资企业在管理机制,组织结构等方面仍不完善,很难提供有效的引导与支持。所以它对于被投企业的作用十分有限。为此,我们应在对风险投资行业采取支持措施的同时改善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模式,逐步完善投资机制,引导其有序发展。
(三)培育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机制,提高创新能力。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科技创新产出率十分低。我们应该从教育入手,培育国民创新意识,建立创新理念,增强技术的知识储备量与科研能力,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还要完善奖励机制,让一切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改善我国的融资环境。
(四)对风险投资进行合理引导。相较于新兴的中小企业,传统行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但目前一些风险投资业转向了传统行业。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削弱。为此,政府应进行宏观调控,采取相应措施,调险投资方向。
四、结语
事实上,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我国风险投资的境况较差,远不及美国等发达国家。这可能与我国风险投资行业起步较晚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这是国家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法律、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这种现象,不断地对这些现象进行处理,从而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更好地加强风险投资。除此之外,应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有序的改革,完善风险投资的发展模式,从而加大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治,张所地.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效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7
[2]陈治,张所地.中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推动效应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3,1
[3]陈治,张所地.我国区域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基于与R&D投入的对比[J].科技管理研究,2010,8
[4]陆乐.基于企业数据的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
[5]朱荣军,林云,王洁.风险投资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性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关键词] 大公司 风险投资 动机分析
公司风险投资是指有明确的主营业务的非金融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进行的风险投资。公司创业投资时往往强调的是非财务性的目标,只有约四分之一是纯粹以“获取财务收益”为目标的,其他的都是非财务性目标或是多重目标。这与普通风险投资的动机存在显著差别,普通风险投资的动机是获取财务收益。
一、财务收益动机
公司风险投资首先出现在美国。在普通风险投资的巨大成功吸引下,很多知名大公司进行了投资,如施乐和戴尔等。西方学者Gompers和Lerner对公司风险投资及业绩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公司风险投资可以与独立的风险投资机构一样取得成功,公司风险投资能从当前主营业务互补性行业中获取较好的收益。Place和Park对欧盟、东南亚及北美95个公司风险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发现普通风险投资与大公司风险投资在业绩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从这些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公司风险投资与普通风险投资一样可以取得较好的财务收益。
二、战略导向动机
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寻求直接的财务收益,间接实现其战略利益。这些战略利益长期内会抵消短期财务收益的损失,特别是对高新技术的风险投资,可以帮助投资者通过特许经营或收购获取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战略导向视角下公司风险投资动机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创新
公司风险投资能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从内部向外部的转移。Grilichesf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内部技术创新与最终专利创新,发现内部技术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只起了部分的作用。Dushintsky和Lenox分析了对新创业企业的权益投资,认为公司风险投资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一种有效率的方式。公司也认识到以风险投资的方式作为一种外部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重要性,将公司风险投资视为内部研发的延伸和补充。如思科公司,为了维持网络技术的优势,从1993年开始就不断的进行风险投资,至2000年8月,该公司风险投资总规模达130亿美元(投资、市值和现金)。近两年为了和Notel 在光纤行业一争高下,更是连续斥巨资投资或并购相关的风险注资公司。
2.期权构造
(1)购并期权。公司风险投资不仅可以为母公司提供潜在的关键技术、技术许可,甚至可为后期并购做好准备,包括股权准备、技术淮备、管理准备、乃至企业文化的协调,使并购后的协同与整合高效顺利。例如微软在将自己从软件业延伸至网络软件供应和服务时就采用了这种方式。目前,全球化导致的初创公司在海外市场对大公司的依赖强化了这种趋势。
(2)进入新市场期权。大公司风险投资也是公司培育新的优质资产,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多元化的战略工具。公司风险投资可以促使公司迅速进入高科技领域或实现业务结构多样化。如IBM风险并购了莲花公司,进军软件产业。可口可乐公司,试图借风险投资实现多元化。我国申能集团与申能股份共同出资成立申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希望籍此培育新的优质资产,从而调整公司的产业结构,实现高成长。
(3)长期期权。一些公司将风险投资视为一种长期期权。如摩托罗拉公司的风险投资投放在一些自己公司并不涉及但有潜在重大技术突破和崭新市场前景的初创公司中,这可以让摩托罗拉在没有过多约束的前提下多一种机会和选择。相比之下,生物技术和药品行业的长期战略投资者强生更是用心良苦。
3.战略盟友关系
一些公司进行风险投资旨在加强策略联盟,稳固价值链的上下游。通过投资与母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或者第三方企业,利用这些新创企业来促进公司的主营业务的发展。如戴尔投资韩国的三星以确保自身所需元器件供应,旗下的戴尔基金不仅强化公司产品和服务也提升其直销模式。IBM也通过设备租赁计划支持初创公司,希望这些初创公司能成为自己的消费者或者技术伙伴。惠普公司热衷于投资能够购买其新产品或服务的小公司,以建立一个以惠普的产品和服务为中心的公司网络。
4.企业家精神
一些公司希望借助风险投资刺激和保持其创新机制和企业家精神。公司风险投资可以改善母公司研发效率,促进母公司的技术创新。在研发机构内部采取创业投资形式来管理研发项目可以保留创新人才,激励创新。如壳牌公司的创业投资机构,使用壳牌公司技术部门预算中的10%选取技术部门中的一部分项目以创业投资形式运作,在2002年实现了32个技术的商业化,极大的改善了公司的研发效率。AT&T则希望能通过创业投资解决日益严重的人才流失和机制老化问题。
5.资源利用
公司风险投资可以将母公司内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商业化。大公司研究能力很强,很多研究成果与主营业务关系不密切,没有被充分利用。公司风险投资可以通过创业投资将这些研究成果推向市场、最后通过创业投资的退出而获得财务上的收益。如朗讯公司评估了400个项目,建立了35个创业企业,吸引了外部3.5亿美元的创业投资;英国电信在2001年评估了330个项目,完成了4个项目,收获了3千万美元。
参考文献:
[1]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姜彦福等:大企业参与风险投资的动因和机制探讨.《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l期
风险投资的金融环境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金融市场和金融人才等。这四个方面在风险投资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为了营造我国良好的风险投资金融环境,现在我们对风险投资金融环境中的各要素进行分析。首先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主要指从事金融服务业相关的金融中介机构。其中包含银行、证劵、保险等行业。我国金融机构的现状是存在多而杂的状态,就银行业而言,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地方各级银行,在管理上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统一管理,但是在具体操作上,每个银行却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方式。除了必须遵从的中行制定的相关规范之外,其他银行在为群众服务的同时想得最多的也是为自己谋利。只有保证了自身的正常发展,银行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中行并不能对其他银行的发展和推行的政策做到及时的监管。其次是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指的是依赖于我国的会计事务所、银监会和审计署等部门的作用,对我国的金融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就目前的我国风险投资金融环境而言,国家银监会及审计署等部门在监管我国金融环境的作用是很大的。以审计署为例,审计署的作用就是监管全国各地的金融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他们进行定期的检查,以防止出现资金漏洞和私自定价的状况,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来净化我国的金融市场,给企业的风险投资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易场所。顾名思义,金融监管就是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督管理,通过对审计署的例子可以说明,国家通过立法及审查的方式来管理金融市场的力度。但是,就审计方面,国家做的工作很多,并且全部是国家部门来进行监管的。
然而对于会计事务所的重视程度却不高。优秀的会计师多集中在各个知名的会计事务所里面,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金融行业都会聘请高级会计师来对企业的内部账务及日常工作来进行审计。也就是说,国家的审计署或者银监会所审计的对象都是这些高级会计师所提供的数据,这就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做假账来蒙混审计署的检查。所以,未来在对待风险投资金融环境的时候,国家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大对会计事务所的管理,避免由于疏忽和遗漏造成检查不当且不彻底的情况的发生。再者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顾名思义就是进行金融交易的市场,他可以是有形的,譬如证劵交易中心,也可以是无形的,譬如直接进行股票投资等。风险投资所投资的对象多是准备上市的或者发展势头良好的公司。对他们的投入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体,在进行风险投资时都要认真观察整个的金融市场环境,以及所要投资的公司的动态变化,这样才能够为自己选择好投资对象提供前提。就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环境而言是不容乐观的,因为我国的交易市场等金融市场都是刚刚形成不久,并且参与金融市场的可作为风险投资的企业众多,而国内对于金融市场的对待却远远不够,所以这就容易被外国的专门进行风险投资的个体或大财团利用,以达到吞并或者拖垮我国相关行业的目的,破坏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相关经济部门和证劵监管部门要认真观察和维护我国的金融市场,通过立法来加大监管力度,一方面监视外国风险投资集团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监督国内投资集团的投资状况。通过加大对投资集团的监管,以及严格把守金融市场入口的形式来净化国内的金融市场,为我国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保驾护航。最后是金融人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加速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国金融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在时代的迫切要求下,金融人才也一度被各国金融业所争夺。拥有一支超强的金融队伍,对于风险投资者来说可谓如虎添翼。由金融人才所组建的风险投资观察团,对于进行合理的风险投资是极其有利的。对不少风险投资者来说,拥有了人才就等于拥有了财富。近些年来,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向社会提出了金融人才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金融学,重点培养金融学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社会缺口较大而人才供不应求,所以我国的大多数风险投资集团不惜用高薪来聘请外国金融人才为自己谋取财富。当我国的金融市场被外国的金融人才所垄断的时候,对于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发展就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工作,多培养综合业务素质高的金融人才,为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良好高速的发展。
二、我国风险投资金融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的风险投资中的各要素的现状分析就可以看出我国在风险投资金融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从对金融行业的立法角度分析,我国对于金融行业的立法还是有待完善的。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金融行业立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譬如《反垄断法》及银行内部审查工作考核等方面。但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时多样的,相对应的,国内的金融市场的变化也是多样的,之前的立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金融业的发展需要,譬如出现的新型的金融事件,通过利用法律的空子来进行零投入的风险投资事件,这方面我国的法律并不能做到全面的监管与惩处。相对应的,国家相关部门应当时刻关注金融市场动态,改善政府部门立法滞后性的缺陷,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变化来预测未来的发展状态,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立法工作来避免相关问题的产生。并在日常处理金融市场中出现的问题时进行总结和反思,然后进行立法,逐步在实践中完善我国金融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保证金融行业的正常运行。其次是加强对进入金融市场的相关企业的监管力度。企业再进入金融市场时会经过我国的工商等部门进行前期审核。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就准许进入我国的金融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工商还是其他什么国家金融部门都应当对提交申请的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通过对提交申请的企业的相关材料,以及经营状况和申请人的背景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察来控制进入金融行业的企业整体正常运行,避免由于前期疏忽给金融市场的良性运行带来隐患。
三、对我国风险投资金融环境的分析
对于风险投资者而言,进行金融投资时要对金融环境进行分析,然后进行风险资金投入。在对金融环境分析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进行风险投资金融环境分析要充分考虑科技和管理环境系统方面。 因为现代经济就是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经济,衡量一个金融投资环境的时候,观察它的科技发展状况和应用科技的深度是否良好就可以很好地为进入资金投入做好前提工作。金融投资环境的科技水平含金量越高,投资环境越稳定。我国的风险投资金融环境中的科技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充分的证据就是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国内企业在逐年增多,并且金融环境也在逐渐完善。相对应的,未来我国的风险投资环境会更加安全。其次,是风险投资金融企业环境系统方面。风险金融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多利用电子交易系统进行投资,而金融投资企业是专门为了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活动服务的。考察金融投资环境时,考量金融企业的各个方面也是必须要做的工作。一是对于金融企业的专业机构而言,衡量一个金融企业的成熟程度可以从它的金融机构上看出来,机构数量越多的金融企业,它的投资环境越安全。二是对于金融企业的硬件条件而言,一个金融投资企业的硬件设施越完善,给投资者的感觉就越安全。因为投资者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自己的流通是依赖于电子交易系统进行的,完整的硬件系统能够增加投资者的信任感。三是社会生活状况,在投资者进行投资时,可以观察该地区的投资社会生活状况,一个地区的人们的投资观念越强烈,说明该地区的投资环境越安全。
1.风险投资的特征
风险投资,是由专门人员和机构向那些刚刚成立或增长迅速、潜力很大、风险也很大的未上市新兴企业长期股权融资和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快速成长,数年后再通过上市、兼并或其它股权转让方式撤出投资,取得高额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典型的风险投资往往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投资对象多为处于创业期(Star-up)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多为高新技术企业。
(2)投资期限至少在3-5年以上,投资方式一般为股权投资,通常占被投资企业10%-49%的股权,不要求取得控股权,也不需要任何担保或抵押。
(3)投资决策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和程序化的基础之上。
(4)风险投资人一般不参与被投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提供增值服务;除了种子期(seed)融资以外,一般也对被投企业以后各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予以满足。
(5)由于投资目的是追求超额回报,当被投企业增值后,投资人会通过上市IPO、收购兼并或其他股权转让方式撤出资本,实现增值。
(6)风险性极高,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平均在70%左右,但一旦成功,便会获得超额回报。
2.分类及功能
对风险投资类型的划分有多种标准。按投入方式,可分为“杠杆式”风险投资和“权益性”风险投资,后者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投资方式。按接受投资的企业发展阶段不同,可以将风投资本分为种子资本、导入资本、发展资本和风险并购资本。
风险投资的基本功能是为应用高科技成果的中小企业提供其创业和发展所必须的股权资本,风险投资的基本运作机制是由风司融到风险资金,投向经过谨慎筛选的风险企业或项目,培养风险企业发展壮大,实现正常的市场运作,然后撒出投资,再去寻找新的项目。由此可见,风险投资主要有资金放大器、风险调节器、企业孵化器等几种功能。
3.风险投资的运作
风险投资主要由项目评估和选择、谈判和签定投资协议、培育风险企业、实现投资收益等环节构成。
(1)项目评估和选择。企业家(团队)管理能力、产品或技术的独特性以及产品市场大小构成了决策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创投决策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决不选取超过两个以上风险的项目。
第二定律:V=P×S×E
其中,V代表总的考核值,P代表产品市场大小,S代表产品、服务或技术的独特性,E代表管理团队(企业家)的素质。
第三定律:投资P值最大的项目。
(2)谈判和签订投资协议。风险企业所关心的是有足够的资金满足企业运转,确保目标利润和企业经营权。双方通过对风险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测来确定风险投资所占股份,最后形成项目股权分配与投资额及对赌条款等全面细致的风险投资协议。
(3)培育风险企业。协议签订后,风司与风险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一般通过管理报告、企业定期访问、担任企业董事会成员来对企业实行监控,以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风司一般还会用自身的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专长,向风险企业提供专业咨询等增值服务。
(4)实现投资收益。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和时机选择,取决于风司整体投资组合收益的最大化。主要的退出方式有风险企业股票公开上市;其他大公司收购风险企业,把风险企业转售给其它投资公司;执行偿付协议,风险企业向风司回购自身股份。
二、我国风投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1.投资概况
我国风投行业经历过2000、2001年的发展高峰,之后随国内创业板暂不开设和纳斯达克网络泡沫的破灭而走向低谷,直到2004年由于资本市场退出形势的预期好转以及网络潮的回暖,风投行业在总投资额上大幅攀升,据统计数据,中外风投机构在2004年共对253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总额达12.6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投资案例数量较2003年增加43%,投资金额上升28%,风投业进人一个全面复苏和加速发展的时期。
2.行业分布分析
风投机构在选择投资对象时通常会考虑该行业的成长性、创新性、市场前景以及具体企业的管理团队。调查显示,传统制造业已经取代软件行业,成为创投项目最为集中的行业,表明风投资本规避风险和短期盈利取向的动机显著增强。风投资本通过参股方式,从稳定发展的传统制造业那里获得股利,增加利润流量,满足了风司股东要求的一种策略选择。
3.区域分布分析
风投资本偏重高新技术项目和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指向上海、深圳、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地,其中上海的风投机构数目最多,但在资金总量上比深圳小,北京虽然机构数目较少,但管理的资金却较多。此外,风投出现很强的区域集点。京津冀地区的项目投资强度最高,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差别不大,而东三省及其他地区的差别则较大。
4.阶段分布分析
针对创业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其生命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即种子期、发展期、成长期、扩张期以及成熟期。风投机构会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投资对策。
国外的风投资本一般集中在发展、成长和扩展阶段,向种子和成熟阶段投的比例比较小,特别是在种子阶段,大约只有5%。2003年以来,风投资本分布基本上是“正态分布”:中间大两头小。项目主要集中在成长阶段,而种子阶段所占比例最少,这种趋势与国外风投的阶段分布基本一致。
5.我国风投行业投资项目退出状况
自2003年以来,我国风投资本在退出上虽然取得可喜的进展,有多家风投机构实现了成功退出。但与国外相比,上市和被其他企业收购所占比例明显偏低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创业板市场迟迟未开,多数风投机构投资“后撤”,即风投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和获得稳定的回报,多选择比较成熟、规模较大的传统性项目。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股改的不断深入和登陆海外资本市场,通过IPO实现退出的较往年明显增多,多家风投支持的中国企业在美国、香港和新加坡市场上市。
三、我国风险投资行业面临的挑战
1.资金规模小,来源渠道单一
风险投资的主体包括政府、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和天使投资者等。我国目前的风投机构主要是以政府发起创办或由国有企业发起设立、政府参股为主体。而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主体应该是愿意并且能够承担风险的个人、企业投入。在没有民间资本大量参与的情况下,风投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很难有大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也达不到最佳投资组合的目的。
2.风险投资主体错位
风投机构是风险投资市场的真正主体。它是向风险企业提供风险资本的专业的资金管理人。风投机构从风险投资者募集风险资本开始,搜寻、调查、筛选投资项目,制定投资方案,对投资进行监督、管理和必要的辅助,并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撤出投资,把本金及实现的利润分配给投资者。
目前,我国风投主体的结构是不合理的,应逐步改变其政府主导的现状,形成由民营主导的风险投资格局。大力发展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企业,如有限合伙制、信托基金制和公司制的民营资本主体。
3.风投资本的利润实现与退出困难
高风险通常意味着高收益,而高收益的获取和高风险的转移,关键在于退出。风投目的是盈利,而不是控制公司。因此,为促进风投行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对高新科技的推动作用,必须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风投资本变现回收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公开上市IPO、出售股份及因投资失败而进行的资产清算。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仍缺乏畅通的退出途径,主要表现在A股主板交易市场上市门槛高;缺乏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专门为风险企业提供退出途径的创业板市场至今尚未建立。
4.法律制度不健全
风险投资在我国早已开始实践,但至今仍未对风投基金进行立法;由于法规建设不健全,使得社会上非法集资活动屡禁不止;在税收上,国家虽然给高科技企业享受15%所得税税率的优惠政策,但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者却没有所得税优惠,风险投资者在高科技企业所得的股息和红利要双重征税。这种滞后的立法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创业投资的运作和发展。
5.缺乏风险投资专业人才
风投是跨越科技与金融两大领域的特殊金融活动,涉及评估、投资、管理、审计和高科技专业知识等多方面学科,实践性综合性很强。风险投资家应该是既懂技术理论,又懂管理创新;既懂产业运作,又懂资本运营;既能深谙风险投资的职能奥妙,又能通晓国际风险资本运作规则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家是风险投资的灵魂,这正是目前我国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
四、应对我国风投发展挑战的建议
1.扩大风险投资总量,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
根据国外成功经验和我国发展趋势,可从从机构投资者、国内大型企业、私人资本和政府资金等方面拓宽风投资金的来源:
2.建立一套分散风险的投资机制
可以从投资多个阶段的企业并分批投入资金、组合投资、联合投资、合同制约、管理咨询和严格执行业务计划书等方面分散风险。
3.建立创新的组织制度,培养风险投资人才
与一般公司组织形态相比较,有限合伙制能够有效降低运作成本和成本,并通过适当的治理结构和各相关利益者之间一系列激励与约束的契约安排来有效地减少风险。应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在此基础上,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4.建立畅通的风投资本退出渠道
风投资本的成功退出不仅意味着高额回报,而且也是风险投资不断循环的基础。我们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在探索中建立适合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退出模式。如国内买壳或借壳主板上市、进一步发挥二板市场的优势、设立和发展柜台交易和地区性股权转让市场、尽快开设创业板、国外二板市场或香港创业板上市、企业并购与企业回购、清算退出等,没有退出渠道的创业投资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此,要想实现创业投资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保证资本退出渠道的通畅。
5.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修订《合伙企业法》,明确规定有限合伙制为我国企业合伙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明确对合伙人的约束和合法权益,但不应该对相关细节规定过细;修改《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养老基金管理办法》,适当放宽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允许它们适度地参与风险投资。修改税收法律制度,避免双重征税。
风险投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充分发展需要金融界、法学界、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等共同努力;政府要为其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摆脱行政干预,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加快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投资体系支撑,这个体系不仅要包括健全、成熟、规范的支持系统,还要具备一套分散风险的投资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构建我国风险投资体系,促使风险投资进入良性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德棉蔡莉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徐力: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探索[J].中国市场,2007,(52)
[3]金永红奚玉芹: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现实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
[4]惠恩才: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7,(8).
关键词风险资本;海外上市;创业板
受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正逐渐弱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知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国外实践证明,上世纪4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风险投资业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上世纪80年代我国风险投资业开始起步。迄今已取得较大发展。然而,受特殊国情等因素的制约,其发展始终难以突破瓶颈。为更好地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本文在国内刘曼红、郭江明、贾长来、胡颖、陈工孟等学者的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现状以及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分析,探讨未来促进我国风险投资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风险资本与投资总量持续增长
近年来,我国风险资本与投资总量齐创新高。根据资料统计。截至2006年底,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底的441.129亿元高出32.31%2006年新筹资风险资本规模高达240.85亿元。比2005年对应的195.71亿元增加了23.06%;2006年度风险投资总量达到143.6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比2005年增加22.17%。
(二)海外风险资本与投资占据半壁江山
最近几年,尽管制约“红筹上市”路径等政策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并未动摇海外风险资本坚定的中国战略。在2006年新筹集的风险资本中,高达65.1%的风险资本来源于海外。由于近年来大量海外风险资本的涌入,使得国内风险资本管理规模中,海外资本所占总量比例从2003年的5%激增至2005年的33.9%,2006年更是达到43.7%,海外资本占据中国风险资本半壁江山的局面日益显现。此外,从投资总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中外投资总量差异纵向深入,内资有边缘化的趋势。2006年由外资机构主导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76.1%,是本土机构主导的3倍多,而2005年本土和外资机构主导的投资额比例分别为43.1%和56.9%。
(三)北京和上海引领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趋势持续巩固
近年来投资于北京的风险金额最多,并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6年所占比例达到34.8%;上海紧随北京,列全国第二,2006年所占比例达到24.8%。从资本总量来看,北京占全国风险资本总量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15%上升到2004年的23%、2005年的33%、2006年的45.5%。上海地区2006年的风险资本总量仅次于北京,占全国资本总量的15.6%。无论资本额合计比例,还是投资额合计比例。京沪两地均占全国的60%以上。
(四)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现
2006年有62%的项目退出方式为股权/股份转让,低于2005年七成,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退出已升至32%。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现。除了海外上市,国内中小企业板的“开闸”也有效地推动了风险投资通过国内上市退出。截至2006年底,已经有5家风险投资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实现IPO,占本年度22个风险投资企业IPO案例数的27.73%。此外,2006年度,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内的多个产权交易市场都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也将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提供更多的服务。
二、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近年来我国风险投资业在投资主体、资金来源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就总体发展水平而言,仍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具体表现在政府角色定位、运作机制等方面。(一)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角色定位依然存在偏差
在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但随着传统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不断演变,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角色定位并没有从“领导”转变成“引导”,仍在过多地干预市场。政府角色定位仍然存在偏差。这不利于我国风险投资业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真正成熟的风险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而非政府行为。在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早期阶段,风险投资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甚至是带领,但当我国风险投资业逐步迈上大道可以正确运行时,政府的工作重点就应该放在创造好的政策、服务及监管环境等方面,让其进行市场化的发展。
(二)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
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是相互联系、互进互补的关系。在西方国家,风险投资基金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及创业投资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而我国很多风险资本迫于赢利的压力,大部分投向了传统项目和比较成熟的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相对不足,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对风险投资业的带动效应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例如,2006年度有16.2%的风险投资项目属于传统行业,传统行业吸收了20157亿元的风险资本,所占比例达14.3%,仅次于IT行业。IT行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正面临着传统行业的严峻挑战。
(三)经营管理运作机制不完善
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比较复杂,涉及许多机构和环节。其中中介机构体系、公司运作机制及保险服务机构是建立有效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及风险投资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时间较短。经营管理运作机制至今仍存在许多缺陷。目前,我国已有的中介机构虽具有部分功能,但仍缺乏针对某些特殊和专门需求的中介服务,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还没有真正得到有效发挥。近年来,甚至有部分中介公司以帮助海外上市为幌子进行恶意诈骗。从公司运作机制看,政府过多干预是机制运行中最主要的障碍之一。在保险服务方面,我国风险投资业受到很多非正常因素的影响,风险相对发达国家要高很多。导致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投资的安全性差。
(四)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最大的特点是循环投资,即投资——管理——退出——再投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的核心环节之一。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通常包括首次公开上市、借壳上市、并购、股权转让等方式。首次公开上市是国内风险投资重点选择的退出渠道之一。也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好选择。当前。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远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本自由进退的需求,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中小企业板上市门槛过高、产权交易不发达、创业板市场缺失等,使得国内风险投资退出渠道障碍重重。2006年在148.3亿元的退出金额中,只有50.4%的金额通过资本市场上市交易实现,而且其中的72.27%是通过纳斯达克等国外资本市场退出的,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实现lPO的仅为27.73%。
三、完善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对策和建议
鉴于当前国情,为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正确发挥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功能作用
尽管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毕竟风险投资是市场行为而非政府行为,政府永远不能代替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在我国的风险投资中,政府作为最具权威的管理者,其角色应由原来的“领导”转化为“引导”,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方面,不应过多地干预市场。迄今为止,我国在相关的一些政策制度建设方面仍有待提高。例如,2005年外汇管理局出台的两个文件就对我国风险投资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2006年实行的新《公司法》虽然在取消对外投资上限等方面作了重大改进,但门槛仍显得过高,需进一步修订等。政府应进一步为风险投资业发展创造其所需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同时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进行引导、规范和监管。
(二)健全我国风险投资业的运行管理机制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完善的资本市场是风险投资发展的核心条件,以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依托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必要条件。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健全应是目前完善我国风险投资业的重中之重,政府应进一步清除退出渠道的一些障碍,如健全破产清算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促进二板市场的建成等。从风险投资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看,应加快建立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体系,需要不断提高咨询、项目评估及监管等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从公司的运作管理机制来看。应使管理系统与市场相结合,逐步科学化、系统化,同时应大力培养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专业管理人才。此外,还应积极促进保险业的导入,可采用联合投资、组合投资及分段投资等投资方式,合理分散我国风险投资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