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

时间:2023-09-27 16:15:40

导语:在小学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

第1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高;路径探讨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新课程改革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当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特点合理安排课程教授。让学生可以在相对宽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对音乐产生新的认知与理解。

一、采用器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本,争取让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发挥出自己潜藏的学习能力和吸收水平,培养起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思维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找到学习热情。小学课堂中可以适当的加入乐器教学,这是现代化音乐教学的进步举措。器乐教学可以让音乐课程更加具有艺术气息和文艺气息,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将音乐作品带来更多的情感诠释。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加入器乐进行教学可以勾起学生对乐器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他们对音乐课程的兴趣爱好。当学生在利用器乐进行音乐作品的展示时学生能够找到学习的自信并且被这种优雅的音乐氛围而感染,给情感上带来巨大的冲击体验。在通过器乐对音乐作品的演奏中学生将充满无限的正能量,对学生的大脑思维也是一种活跃作用让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能得到发展这也是器乐教学走进音乐课堂教学的有利之处。

器乐是展示音乐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器乐演奏中音乐的内在美能够得到最好的发挥,对于音乐课程教学而言也是一种质的改变让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发生巨大的转变。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由于声带发育的限制无法很好地展示音乐作品,所以只能通过器乐演奏来发挥出音乐细胞,在器乐演奏中让学生找到自信也找到学习音乐的天赋。

二、创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将教学理念进一步创新改良,以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为基础。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给学生灌输素质教育的新型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得到提高。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专业知识还应当教会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具备学习音乐的潜能。教师在教授歌曲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的会唱歌曲,课堂的目的就是让每位学生掌握所学歌曲,与此同时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掌握音乐学科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是核心观念。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增加实践环节,让每位学生都能踊跃参加音乐活动创新大脑思维,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增强。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音乐学科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更为贴近,如此一来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生对音乐学科充满热情的同时培养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音乐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加入技术性的指导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使学生真切感受到音乐其中的魅力所在。

三、运用图画、表演及多媒体创设情境

音乐教师在音乐鉴赏课中可以挑选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例如最为经典的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这是家喻户晓的音乐作品,作品全程使用二胡独奏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氛围可以在作品欣赏之前给学生呈现当时的背景画面,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在理解上才能更加简单。这种以图片为导入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锻炼,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

音乐课本中大多数音乐作品的背后都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表演以表演的途径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音乐作品有初步了解。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引导方法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方法之一。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也带来更为生动的视觉效果,不仅表演的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台下学生也会被吸引,在这种情境氛围下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可以得到大幅度增加。教师在音乐作品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音乐专业知识,对于音乐作品中反映的精神文化等内涵也应当教授给学生,让学生的音乐专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得到同步提高。

四、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给音乐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多媒体逐渐被广大音乐教师认可并运用到课堂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图片声音等等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立体的深入全面的感受音乐知识。并且在多媒体媒介下教师还可以对音乐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学习。音乐学科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学生的人格培养素质教育有促进作用,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从小抓起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够接触到音乐文化。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大脑思维得到活跃。不仅是音乐课堂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

小学音乐课本中涉及到种类繁多的乐器,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有限的教材资源内学生根本无法对每种乐器都进行深入的了解,为了让学生可以对音乐器乐更加了解认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媒介,在课堂中展示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与学习。在多媒体展示中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音乐器乐,同时可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知得到视觉上的冲击并增长阅历。

五、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中作为音乐教师应当努力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改革进行落实与强化。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课堂中教师可以适当丰富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以及器乐来丰富音乐课堂。在提高学生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音乐教师更应当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不仅可以学到音乐专业知识更能得到全身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桂云.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子(上中旬),2015(11)

第2篇

鉴于教师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加快了教师专业化的建设步伐,以求提升教育质量。虽然教师专业化涉及到诸多方面,如观念转变、制度建设等,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明确与提升无疑是教师专业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因此,与教师专业化建设相伴而行的就是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的日益深化。我国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不仅为我国教师专业素质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且对

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音乐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而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促进人的感知、情感、想像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因此从本质上而言,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多次强调的那样,“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即它不是音乐的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它尊重每个孩子都有成为音乐家的可能,但却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其基本目标是“育人”。

基于此,《音乐课程标准》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设定为:通过音乐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较之原有的音乐课程大纲,《音乐课程标准》在教育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凸现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音乐学习;

在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使其能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认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使得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弘扬民族音乐,并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概言之,《音乐课程标准》突出了一种理念,即音乐教育不是一种技能教育,而是审美教育,应当通过音乐的熏陶,通过声音艺术,提高学生的情趣。因此,应从根本上理解音乐课的价值,突出艺术教育的特点,同时渗透对学生理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落实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对于音乐课程而言,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其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所以说,音乐教育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从课程目标来说,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就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毋庸置疑,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必将会使音乐教师面临新的要求与挑战。概括而言,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接受音乐教育并不在于音乐知识、技能的习得,而在于教师的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美感效应的体验上。那么对于这一阶段的音乐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凭借自身渊博的知识、娴熟的音乐表达能力、积极的专业精神与丰富的创新精神,不断地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学生,使他们能够不断地发现、体验和创造美感。而这不可避免的就会涉及到教师专业素质的变革。

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起源于克拉茨(Kratz)。在承认教师是一门专业的基础上,他于1896年首先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优秀教师的素质,从而开启了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的先河。时至今日,已有相当多的研究结果。在本文中,笔者采用这样的定义:教师专业素质即为“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与信念的集合,它是在教师具有优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所获得的综合的心理品质”;它“以一种结构形态而存在”;是教师专业对从业人员最基本的整体要求。

虽然教师专业素质“以一种结构形态而存在”,我们不应将其基本范畴割裂开来。但鉴于我国实际并与人们的思维习惯保持一致,这里对于“音乐教师专业素质”范畴的界定,我们仍以因素分析的方法,将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分为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智慧等基本组成范畴,即作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作为一名专业人员的音乐教师,依照《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及相关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与实践,其专业素质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专业信念

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没有坚定专业信念的教师会积极主动地从事音乐教育,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在大多数地方、在很多时候还处于“边缘地位”之际,是否具有坚定的专业信念更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专业知识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过多地偏重音乐技能技巧,以致割裂了音乐教育与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有机联系。随着课程改革综合化取向的不断增强,《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倡学科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以及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同时,为求胜任音乐教学任务,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知识。因此,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就不仅仅是音乐学科知识,而是:

音乐相关学科及一般文化知识

音乐学科知识

教育学科知识

(三)专业能力

在不断强调综合,不断强调教师课程意识的今天,仅仅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已不足以构成较为完善的音乐教师专业素质,而应在此基础上,具有与他人交流合作以及不断反思、进行研究的专业能力,从而形成合理的音乐教师素质能力结构。

音乐能力

教学能力

合作能力

科研能力

(四)专业智慧

教师专业智慧是教师通过实践探索、积累而形成的专业素养,属于教师专业能力的高级水平。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具有下列特征:

教师能够敏锐感受、准确判断处于生成和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及新问题;

教师能够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

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和决策、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

教师能够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并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

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四个方面紧密相关,不容割裂,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有其地位与功能,其中,专业智慧是音乐教师专业能力的高级水平,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体现;专业信念是教师实现音乐教育美育目标的重要人格和伦理保障;专业知识是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成功的知识保障;专业技能则为音乐教育教学的成功提供了技能保障。对于一名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而言,要想把音乐的美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获得美的享受与体验的过程中也能够品尝到在灵动中成功创造的喜悦的话,首先就应当使自身具备这四方面的专业素质。

从上面对新课程标准下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界定来看,音乐教育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情感导向、人格魅力、创新精神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等。但由于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中小学虽然设有音乐课程,但往往流于形式,有部分中小学,尤其很多农村的学校根本没有音乐教师。此外,许多人包括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内,对于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存在偏颇,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等等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较为低下的状况,只具备一般的音乐学科知识,缺乏系统全面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及相应的文化知识和品德修养,更少具有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难以肩负《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职责与重任。培养和选拔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已成为当务之急。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具有新的专业素质的优秀音乐教师的造就,离不开高等师资培养机构。反观音乐教师高等师资培养机构,却是问题多多,主要表现为重专业,轻人文,专业培养过于狭窄等,其培养目标与《音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新的优秀音乐教师尚有一定差距。因此,高等师资培养机构的改革,特别是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等方面的改革是新的优秀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鉴于《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从“头”抓起,在音乐专业师资的招生过程中注重专业人文并重。目前,高师院校的艺术类考生在高考中成绩普遍偏低,文化素质相对较差。例如在录取新生时,不仅数学不计入总分,而且其他文化课的分数要比一般文科的录取分数低几十分。入学后,人文类的课程很少,又缺乏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机制,以致形成了“高技术、低文化”的人才知识技能结构。升学后,学业上的压力又使其忙着学专业,对文化课的学习无形中更会松懈。这很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成绩越差越学音体美;越学音体美,知识面越是狭窄。这一现状如不扭转,不仅影响着今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水平,更无法通过音乐教学扩大中小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将会直接阻碍《音乐课程标准》的贯彻与实施。有鉴于此,在高校招生时,应要求考生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条件(良好的音乐感觉、灵敏的听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一定的演奏演唱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舞蹈基础等)之外,还必须具有扎实的文化课知识。

其二,确立“培养多能一专音乐人才”的音乐师资培养目标。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倾听来自中小学的声音。针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的实际需求,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音乐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具备音乐表现和音乐鉴赏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接受教师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胜任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工作,并能组织课外音乐活动;不仅要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了解国内外音乐教育发展动向,具有初步的科研和创作能力,还要有一项突出的专长,使自己熟练掌握其中一种器乐和声乐演唱,这样,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的需要。这方面,我们可在新生入校后,先不分专业,经系统地必修声乐、舞蹈、器乐两年后,成绩合格者才可以申报专业。如某项专业特别突出者,可在多项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攻读该项专业;如基础学科不合格,则一直全部必修到底,不予以申报专业资格。这种做法,既可以保证那些各项专业均衡发展的学生将来顺利从教,又可以给某项专业特别突出的学生一个宽松的攻读机会,使其能在特长专业上有所作为,颇有借鉴意义。

其三,革新音乐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因此,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不应求专,而应求全。也就是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应以专项为主,而应全面发展;不求其深,而求其正,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以技术的数量为追求目标,而求其根本质量。基于此,高师音乐师资培养的课程结构首先应优化核心课程,建立少而精、容纳量大、实用性强的主干课;其次应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灵活性,确立拓展课程;最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形成隐性课程。三种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新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

第3篇

一、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促进师生情感互动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他所任教的学科的态度。如果教师深受学生的喜欢与爱戴,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喜爱转移到他所任教的学科上来。相反,如果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老师,那么这种消极的情绪就会蔓延到音乐学科上来。因此,要让学生喜爱音乐课必须要发挥教师的魅力,让学生喜爱教师,促进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互动,以此来带动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喜爱。首先,教师要有爱。爱是教育的核心,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将学生作为被加工的对象与接受知识的载体,习惯于用命令的语气来进行教学,这样的不平等所带来的只是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教师只有真心地爱学生,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想去学习。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只有感受到如母爱般的师爱,才能激起内心深处对教师的爱,才能形成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教师真心地爱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平等,才能从心理上与情感上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才能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强烈动机。其次,教师要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音乐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言行举止要散发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要朝气蓬勃、富有活力,这样才能向学生传达音乐的魅力,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关注,使学生真正爱上音乐。

二、发挥语言魅力,营造愉悦氛围

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通过语言来与学生产生互动,使学生进入学习音乐的最佳状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与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语言艺术,发挥语言的魅力,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氛围,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讲究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用来沟通的主要途径,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语言的艺术性。第一,要准确。对于基本的乐理知识的讲解要准确,这样才能让学生准确把握。如果教师在讲解时,语言含糊,模棱两可,那么学生本身也就会对知识产生模糊性,不利于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第二,要富有文学美。音乐本身有着较强的表现力,枯燥单调的语言是无法充分展现音乐的魅力的,因此,教师要注重语言的文学美,要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再现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能够深入到音乐作品中。

(二)肢体语言的运用

区别于教学语言,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却具有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一是表达情感性。音乐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它传达着某种情感,而这些是语言所不能描述的,教师配合音乐的手势、眼神、表情等可以起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使学生获得心灵震撼,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二是表现节奏性。音乐教育强调以自己的身体为乐器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肢体模仿等等将自己融入到音乐作品中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三是舞蹈的运用。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现行教材中融入了民族、民间舞蹈,这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用音乐与舞蹈来表现,同时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音乐教学以唱为主,基本上是教师范唱,学生跟唱,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是被加工的学习对象,没有主动性与积极性可言,这不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音乐是一门艺术,是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感悟的,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领会到音乐的真谛,从而喜欢上音乐,形成对音乐学习持久的学习动力。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唱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舞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用心去倾听、去表演、去感悟、去体验。我采用唱动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中表现,在唱中感知。在学习歌曲时,我让学生在唱中加入自己的动作与表情,这些各具特色、富有个性的动作既是学生对音乐的独特感受,更是他们主动创造的结果,这里面包含着学生对作品诸多要素的感受与理解,更利于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音乐,更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享受美、感受美与创造美。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教学更加富有活力,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点燃学生内心对音乐求知的火种,使学生爱上音乐学习,得到音乐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四、改革评价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是调剂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科学合理地运用评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支点。我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真正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化,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如在学完歌曲时,我并没有简单地以唱得好与不好来评判,而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评判中来,引导学生从歌曲的音准、速度、力度、情感等等方面来进行,让学生积极发表个人意见。这样的评价,使得学生既是被评者,又是评价者。学生在评价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评价,这样更利于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学习,更利于学生在评价与被评中提高音乐水平,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高。

第4篇

关键词:联合教研;教研主题;教研策略;课程改革

联合教研模式的研究是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本区小学音乐、美术教师以新课改精神为理论依据通过跨领域、跨学科的教学研讨实践活动形成的有核心价值及对教育教学启到促进作用的实践经验探索。在通过对小学音乐、美术学科这两门艺术课程的联合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在不淡化学科特征的前提下,寻找音乐、美术学科的共通点,为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及全面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小学音乐、美术学科的联合教研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的敏感力、鉴赏力与表达、创造力,通过两门学科教师间的互动影响到师生间乃至生生间的互动,对形成良好情操与终身学习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联合教研模式已成为有效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主要形式。

一、联合教研模式形成阶段的教研主题与策略

1.教研主题

由于全区各所学校的规模差异,对于音乐、美术这类总课时量不大的学科,师资情况存在差异。在校内开展能够形成理论及实践成果的教研活动存在一定的困难。由此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及美术学科的联合教研模式形成了以全区教研为核心,以相邻学校组成片区的教研为载体的形式,定期开展学进度、进行教材分析和听评课活动。教研活动更多的是解决教师如何利用音乐、美术学科的共通点,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及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这样的教研活动有效地确立了两门学科需要共同探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形成教学研究的规范化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生成起到促进作用。从儿童的心理与生理角度来看,一味地强调“分科”,并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学,忽略了综合性特点是不科学的,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就小学生的学龄特点出发,活泼好动、思维跳跃是天性特征,利用音乐与美术学科特点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启音乐与美术学科的联合教研模式是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综合性的体现,通过教研的实践尝试及丰富的课堂教学成果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研策略

联合教研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寻找音乐、美术学科的共通点,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分科的教学方式。同时关注促进不仅包含微观的纵向综合(自身学科体系中的),也重视宏观的横向综合(跨学科领域的)。针对跨学科领域的教学研究,我们采取两步走的方法开展实践教研,即学科内挖掘实践教学课例与两门学科共同挖掘教学课例的方法策略。两门学科的教师定期组织核心实践教学课,通过实打实的研讨、备课、磨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课重点展示音乐与美术学科共通性与相互促进实现“美育”的共同目的。每节课前由核心研究人员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并进行深度讨论。授课教师设想自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呈现联合教学的核心教学思想,然后中心教研组集体备课,并进行两轮试教,中心教研组成员充分参与讨论修改;正式上课后,每位教师评课,对照自己的设想参悟教学理念。这样联合教研共同备课模式不仅提高了艺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与两门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多元化的艺术熏陶,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与个性的发展。

二、联合教研模式发展阶段的教研主题与策略

1.教研主题

音乐与美术从学科属性都为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两者紧密相连,有机融合,不仅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针对跨学科的教研模式探究意旨在帮助教师有效传递、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各种艺术能力之间建立起丰富的联系,在联合教研模式发展阶段更要深入学科内部知识结构建构起丰富的联系,促进教师视觉、听觉、触觉、言语等多种能力发展的同时以利于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教研模式从而改变以学科技能为主线的教学。将音乐、美术学科置于大文化艺术背景下来教学,扩大了学科教学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2.教研策略

音乐、美术学科之间的综合是自身发展完善的结果,根据小学音乐与美术学科的课程标准将小学音乐学科教学领域划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将小学美术学科教学领域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区内音乐与美术教师以学科共通性的有效开发与整合为主题,突出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特色,优化艺术课程结构,以临近学校形成片区形成联合教研共同体,使每一位音乐与美术教师都能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实实在在地投入到开展区音乐、美术联合教研的活动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模式,做到以学生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兴趣发挥为动力,立足课堂教学活动,广泛渗透音乐、美术的艺术特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艺术综合能力,提高其审美能力。

三、联合教研模式创生阶段的教研主题与策略

1.教研主题

在联合教研模式研究不深入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通过促进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探讨,寻求并利用学科间的共通点,音乐、美术学科联合教研模式保留了学科的自身特点寻求两门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契合点,实现学科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使得音乐、美术学科发挥互通性与延续性,达到更佳的“美育”效果。

2.教研策略

在模式创生阶段, 我们关注音乐与美术学科的有机整合。为了有机整合我们进一步拓展教研模式的内涵,形成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教研环境。利用学期里相通的课程如三年级音乐学科的《四季童趣》与美术学科的《四季歌》,区级实践课的观摩整合了音乐与美术学科共通的知识点,比如四季的颜色与给人的感受通过时而欢快时而宁静的音乐进行表达,同时也将四季的变化直观的用音频影像进行展现,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四季。同时随时配合实践课开展综合性的学生课后调研活动,及时地掌握与收集学生对艺术课程联合教学的感想、感受与收获。同时进行有效地意见整合与资源共享形成良好的反馈模式,以此来搭建共生智慧的教研平台,努力帮助实践音、美学科联合教研模式创设广度、深度与可实施性。

在新课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音乐与美术学科联合教研模式的研究直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对学生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有效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立梅编.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第5篇

论文摘要: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已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呈下降趋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面对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生培养质量问题,应该重点分析并调整目前正在实施的课程结构。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编制思想存在的误区导致了课程结构的失衡,在专业类课程和教育类、研究类课程之间存在着失衡,方向选修课存在人为壁垒,专业选修课的课时和门类的失衡,音乐表演类课程的流于形式,非音乐类艺术课程的空缺,这些问题与缺陷严重影响了高师音乐学专业的专业发展和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

高师(高等师范院校简称)音乐学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已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而呈下降趋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业内人士表示,一定要重新调整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笔者认为,面对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生培养质量问题,调整培养目标仅仅是一个方面,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核心问题是现行高师音乐学硕士生课程结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无法满足音乐性和师范性的和谐统一,无法培养出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未来主要岗位群——中小学教师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需要,适应不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艺术师资的要求。“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而课程的设置又是根据高师音乐教育研究生培养目标和特定的培养方向决定的。课程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还体现着高师音乐教育研究生应有的性质和特色。”

因此,对高师音乐学研究生课程结构的失衡状况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师音乐学硕士生课程结构失衡的表现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它不仅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进行的依据,更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对于高师音乐学研究生来说,由于音乐学专业的特殊性,课程结构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它直接影响到音乐学专业研究生音乐学理论的掌握和音乐技能的掌握。

当前,我国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生的课程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失衡,具体表现为专业类课程和教育类、研究类课程的失衡,方向选修课的人为壁垒,专业选修课的课时和门类的失衡,音乐表演类课程的流于形式,非音乐类艺术课程的空缺。

1 必修课程中缺乏教育类课程和研究类课程

必修课程是所有音乐学专业的硕士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对于高师而言,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政治;专业必修课程则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专业技能类课程,教育类课程和研究类课程。这三类课程对于音乐学硕士生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各自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专业技能类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作的技能而设置;教育类课程对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养成和提高的基础课程,更是学生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形成的关键课程;硕士生作为高等教育的较高阶段,研究类课程的设置则是为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服务的。专业必修课程中的这三类课程共同构成了音乐学专业硕士生的专业基本课程结构。

专业必修课程中的这三类课程本应是缺一不可,共同为促进学生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服务的。然而,事实上,在很多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生的课程结构中,必修课程中只注重专业技能类课程的设置,而教育类课程和研究类课程往往是缺乏的,无论是从课时,还是从所占学分来看,教育类课程和研究类课程都是不能和专业技能类课程相比。例如,山东省某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学位课程中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有以下几门:艺术美学,民主音乐学概论,音乐作品分析,音乐史学研究,音乐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从中可以发现,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只有两门课程是研究类的课程,没有一门是教育类的课程,这对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来说都还是很欠缺的。这不是个别现象,很多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生的必修课程这两类课程都是非常缺乏的。

2 方向选修课程存在人为壁垒

我国硕士生培养一般是按研究方向加以培养的,与研究方向相对应的课程设置就是方向性课程。方向选修课是特别为某一个研究方向的学生开设的,各个研究方向都有自己的方向选修课。按理说,我国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分得很缌,每个方向都有自己的方向性选课,如果把这些方向课程加起来,开设的课程门类应当是相当丰富了,为学生选课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对学生全面的音乐素杨的养成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我国高师音乐学专业各个研究方向所开设的方向选秀课程之间,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人为壁垒,某一研究开设的方向选秀课只供本方向的某几个学生享有。

3 音乐专业选秀课程时比重大,门类少

音乐专业选修课程是为整个专业的学生设置的,不管哪个研究方向的学生都能够进行选修,不同的学校对学生选择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分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多,有的少。音乐学专业硕士生的教学特点是过分强调专业课的重要性,然而,音乐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在课程设置上是有一定要求的,因此,我们在强化专业必修课的同时,还应注意专业选修课安排和选择,使高师音乐教育在确保实现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开拓学生汲取知识的空间,为学生的长远发展需要和主动积极地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在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生的培养中,专业选修课突破了方向性选修课的局限,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音乐素养的意义非常重大,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选修同一门课程,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外,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不一样的,通过他们之间的共同研讨,发表不同的观点,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专业选修课程对音乐学专业所有的硕士生都是同样重要,高师应该努力开设出门类众多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当前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计划中,选修课程的设置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例如,某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为学生开设了7门专业选修课程,分别是音乐文献研究,西方现当代音乐,音乐学专题讲座,中外文化史,专业论文导读与写作,中国现当代音乐,世界音乐。这7门课程均是36个学时,2个学分。其中,西方现当代音乐,音乐学专题讲座和中外文化史的考核方式是考试。虽然开设了7门选修课程,但对于高师音乐学专业所有的学生来说,课程的门类依然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再看四川某

一所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为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仅有4门,分别是钢琴教学研究,72个学时,3个学分;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72学时,3个学分;手风琴教学研究,72学时,3个学分;声乐心理学理论,36学时,3个学分。较之山东的那所师范大学,四川的这所师范大学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的课时更多,门类更少。这样课时太多、每类稀少的选修课程设置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专业发展。

4 音乐表演类课程流于形式

音乐表演是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的音乐素质之一,对于高师音乐学硕士生来说,无论是毕业以后走上讲台,还是走上舞台,音乐表演都是不可或缺的。音乐表演能力和素养的养成,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实践即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的一些音乐表演的活动,包括课堂上的音乐表演,专业内部组织的音乐会,学校在庆典时组织的音乐活动,还包括学生参加由社会组织的音乐活动,而理论主要是指学生在音乐表演类课程中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因此,音乐表演类课程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音乐表演的技能技巧,也包括培养学生音乐表演的理论素养。

音乐表演类课程是高师音乐学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学校都开设了大量的音乐表演类的课程,尤其是在声乐和器乐方向的,开设的音乐表演类课程更多,例如,钢琴,手风琴,和声学……音乐表演类课程的门类繁多,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的技能技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这其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音乐表演类课程流于形式。

高师音乐学专业的上课形式基本是小班教学,有的研究方向招收的人较少的,甚至是一对一的教学。对于音乐表演类的课程,课堂上的音乐表演是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整堂课都成为学生的音乐表演的时候,也就是音乐表演类课程流于形式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反思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了。音乐表演类课程流于形式主要的表现是忽视课程中的理论教学,过分强调音乐表演实践。例如,“声乐演唱”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进行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使理论结合实际,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忽视音乐表演类课程中的理论学习,单纯地进行技能训练,使得研究生的音乐表演类课程成为了技能操练课,而这种缺乏理论支撑的技能操练任何时候都能够进行,实际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转贴于  5 相关的非音乐类艺术课程基本是空白

艺术素养是多方面素养的综合,音乐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要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除了音乐素养外,还必须通过其他的课程来提高自己其他方面的艺术素养。和音乐相关的非音乐类艺术课程主要包括舞蹈、美术、戏剧等课程,虽然在这些课程中,除了舞蹈和音乐的关系最紧密以外,美术、戏剧和音乐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内在关系,它们共同为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服务。因此,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懂得艺术,要具有艺术素养,就还必须修习其他相关的非音乐类艺术课程。

然而,在现行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结构中,和音乐相关的非音乐艺术类课程基本上是空白的。这种空白使得学生除了懂得音乐,其他方面的艺术素养严重缺乏,导致他们的艺术素养结构不完整。相关的非音乐类艺术课程的空白与我国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的倾向有很大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都过分强调专业的重要性,学生都是关起门来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联系非常少,即使是同属艺术学科的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专业之间联系都非常少。

二、高师音乐学研究生课程结构失衡的原因探索

导致高师音乐学研究生课程结构失衡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课程编制思想存在一定的误区。课程结构属于一种人为的结构,是人们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在课程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思想决定行动,编制思想的误区会导致编制出来的课程结构不仅妨碍音乐学专业课程实施活动的顺利进行,更难以使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导致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质量下降,社会认可程度低。

1 研究方向本位的课程结构编制理念

当前,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方案在一个二级音乐学科名下,设置的研究方向少则8~9个,多则十几个。研究方向分得过细,过于狭窄,势必导致课程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学生没有进行跨方向选课的渠道。此外,这种课程结构编制理念也影响了导师的素养,他们只是某一个领域的专才,尤其是专业技能的专才,其开设的选修课都是具有很强的方向倾向性的,即开设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本研究方向的,对其他研究方向的学生具有排他性。

这些人为壁垒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音乐学专业的每个研究方向招收的硕士研究生的数量都很少,开设的选修课只供这几个学生享有,人为的壁垒限制了其他方向学生对课程的选修,丰富的课程资源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造成了极大地浪费。当然,这种人为壁垒造成的最大的后果是研究生的全面音乐素养得不到培养和提高,培养出的研究生的素质结构非常不完善。

这正如郭声健教授所言:“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方向分得太细,这其实并不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特别是不利于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 借鉴移植的课程结构编制模式

高师音乐学专业自从开始招收硕士生以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吸收并借鉴着专业音乐学院的课程编制模式。但当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生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时,则需要加强自身课程结构的探究和理论建构。

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结构编制中存在着“重专业性轻师范性”的错误观点。对专业性的过分强调使学校在编制课程时,专业技能类的课程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培养教师教育的素养和发展教学技能的教育类课程则少得可怜。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生毕业后主要是去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因此,教育教学的理论和素养,相关的教学技能,科学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和知识观必须在学习阶段形成,而这些理论素养和观念的形成主要得益于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师范性是高师在编制课程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重要特性,高师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偏离了师范性也就偏离了自身的坐标。如果说音乐院校以学生的演奏(唱)能力的提高及比赛获奖与否来衡量其教学目的、培养目标的实现,那么高师则注重的是全面知识的获取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教师教育素质的培养。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编制中,关于技能性训练的课程应该是课程的重点,而其他的课程,例如《音乐心理学》、《音乐教学法》等课程则处于次要的地位。高师的师范性特征则决定了在音乐学专业硕士生的课程编制中,应该增设大量的能够体现其自身师范特性的课程,才能够使学生将来胜任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

另外一种错误观点是“重技能性轻理论性”,认为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只要具备高超的音乐表演的技能就可以了,而不顾培养硕士生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中独立地从事理论研究”能力的教育目标。表现在课程结构中,即是研究性课程的缺乏与音乐表演类课程的流于形式。高师音乐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大都来源于专业的音乐学院,是某一个领域的专长,他们拥有高超的音乐表演技能,而缺乏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和训练。他们的教学设计,即是单纯进行技能操练的教学设计,将音乐表演类课程错误地理解为音乐技能操练课程,这是不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的。

所以说,在高师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初期,适当借鉴专业音乐学院校的课程编制模式给高师院校带来的是有利的影响,但是在专业已经逐渐成熟的时候,对专业音乐院校的借鉴移植则会对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带来不良的影响。

3 陈旧的就业岗位设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高师音乐学硕士生毕业后的就业领域主要分为以下4种:第一,中小学音乐教师;第二,高校政治辅导员;第三,社会培训团体;第四,专业音乐人才。在这4种职业领域中,中小学音乐教师事实上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流入领域。而与之相左的是,音乐学硕士生毕业后最不愿从事的工作之一就是中小学的音乐教师;高师在培养音乐学研究生时,最不重视的一个就业岗位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高师丝毫不去考虑已悄然发生巨变的就业市场,依然保持着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的培养模式,仍在追求学生高超的音乐创作和表演能力,力图使学生都成为专业的音乐人才。就是这样一种陈旧的就业岗位设计,很难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音乐师资素质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创新

音乐是通过音响结构及其运动节律形成的音乐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音乐艺术所采用的手段及其特征,决定了这种艺术形式有很强的抽象性。初中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改变音乐课的附庸地位,确立音乐课程的核心学科地位,是学校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保证。

一、调整教学计划

(一)增加乐理知识的部分内容

基于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愿望以及他们对乐理知识不太了解的现状,应适当地增加部分乐理知识,如节奏,音的长短,音名和唱名,曲式结构等等。这些乐理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唱歌曲、欣赏音乐、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等。

(二)增添部分流行音乐及通俗音乐

我们音乐教材上的内容包括了中国的民族音乐、交响乐、合唱曲目、西洋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歌剧音乐等等,都是比较经典和严肃的音乐,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几乎是空白。因此很多学生对于音乐课没有兴趣,有些学生上课甚至不愿带着课本来,加入这部分内容也是时展的需要和学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增加学生自己的演出欣赏

课本上往往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固然优美,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可是往往使学生觉得离他们的距离很远,有些学生很想学习音乐,但总觉得没有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增加部分本校学生的演出欣赏,通过欣赏、分析身边人的作品,缩小他们与音乐的距离,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

二、改进教学策略

(一)加强师生互动

学生最怕的是教师的“一言堂”,音乐课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在乐理课上:加一些节奏练习让学生加上身体动作拍奏,通过身体的动作让每位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了对节奏的掌握;在声乐课上:加进一些有趣的练声方法,把深奥的声乐练声生动化,让学生觉得学习唱歌原来可以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在音乐欣赏课上:加进让学生模仿表演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体会作品的内涵。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初中音乐欣赏虽然有一些配套的音乐磁带,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为了让音乐欣赏更加吸引学生,教师可以加入很多多媒体手段,如寻找VCD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视频,即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要,又增强了上课的效果。这样欣赏课的情境就会在优美的多媒体教学中建立,一些本来不爱上音乐课的学生也会被吸引,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也能越来越好。

(三)拓展音乐教学的空间

学校可以开展许多校园文化活动,如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赛,主持人大奖赛,十佳歌手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才艺展示比赛,还有校园电视台等等。在课堂中,结合这些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动员,为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更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三、改进教师管理策略

(一)加强在职音乐教师的培训,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面对城市现代化、信息技术发达的现状,我们的音乐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多接受、多学习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对现有师资进行在岗培训。内容可包括:①音乐基础知识。让教师熟练掌握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音乐审美能力。②音乐基本技能。让教师全面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功:歌唱能力、钢琴演奏能力、弹唱能力、即兴伴奏能力、器乐演奏能力等。③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引荐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优秀成果和国外著名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发展教师的创造性。④文化素养。音乐教学不仅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渗透,与舞蹈、影视、戏剧、美术等姊妹艺术学科相渗透,还包括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渗透,加强教师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使教师对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彻。另外,坚持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师德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不断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建立长效的师德建设机制。以此加大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改变目前我国音乐教师学历程度偏低,实际教学能力薄弱的现状。

(二)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初中学校的现状,从学校运行体制上调动不了广大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从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数音乐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闲置或使用率极低。广大初中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课程论,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观念,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彻底改变对音乐学科的错误认识观念。要以国家民族的发展大计为根本,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音乐学科教学的作用,给音乐学科以必要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出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重视,改变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使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方便快捷、正常顺利地使用各种教学设备,充分调动起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音乐是主体思想间的交流,是音乐家通过作品和作品的诠释者进行的艺术沟通,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和人的感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艺术。音乐教学如果不能和聆听、感觉实践、音乐作品甚至音乐创造联系在一起,教学就成了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胥丽.试论小学、中学教学中的音乐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2).

第7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I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46-0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审美情趣。音乐教学总是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有着莫大的联系。音乐这门学科最早就被归类在美育中,无论是在古代的中国还是希腊,音乐的美育都受到先哲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审美从来不具备标准答案,审美情趣会受到时代、人群、年龄、阅历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出现不同的审美观念。音乐美是音乐所具有的品位,它产生于主客观的完美结合之中,是音乐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就农村初中音乐课堂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谈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培养会听的耳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起跑线

初中音乐教学既然以歌唱为主,那音乐的审美就不能仅仅局限在欣赏曲目上,演唱歌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听力。最简单的例子是唱歌的音色,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能够有意识地发出适合演唱的声音,这就是一种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体现。学生刚升上初中时,一般演唱的方式还停留在小学,似乎越响亮的声音越能够体现出认真和投入,但这种意识和演唱方式往往会演变成最伤害学生嗓子的喊唱,学生在听方面关注的是音量的高低,这就不能称为音乐审美。所以我们一般会用一学期的时间来纠正学生的这种思维,让他们能够听出歌唱与喊唱的不同。在小学阶段,或许歌唱的美就是大声唱出旋律,但那是因为小学时期一般学生发出的是最清澈、纯粹、纯真的声音,是不需要过多修饰的。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歌唱,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一般在这三年中,大部分学生要经历变声期。这时候,耳朵的听力要能跟上这种变化,要能听得出,当对喉内肌肉进行不同控制后,发出的不同音色哪一种为美。课堂上,一般会让学生将自己的耳朵用手稍稍向前拨,使他们能够更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又或者采取“小组唱互相点评”的形式,完成从他们听到点评到自省再到自唱的过程,最终达到对学生听觉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紧扣时代的节奏――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方向标

音乐课堂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之余,还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农村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和村里网络电视铺设等原因,更难接触到当代音乐,更多的还是要靠音乐课堂上的补充欣赏。但在一周只有一节音乐课,每单元都有两首演唱歌曲、两首欣赏曲目的情况下,很难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同时再扩充欣赏。音乐教材里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其实都有一定的年代感,几乎每一批学生都会说,“音乐书上的歌不好听”或者“书上怎么都是老歌呀”。确实,虽然教材已经很注意现代歌曲的录入,像小虎队的《蝴蝶飞呀》、台湾校园民谣《踏浪》、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但5年后在学生看来,连《听妈妈的话》都成了“老歌”了,小虎队的歌是他们父母听的,《弯弯的月亮》《故乡的云》那更是爷爷奶奶辈的流行歌曲了。音乐审美的更新换代是极其迅速的,音乐教材的更新换代却是极其缓慢的,学生认为这首歌老土,自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虽然我们也可以从歌曲中寻找共性的审美,但这却不利于学习。音乐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音乐欣赏层面的视野。时代的大环境对于音乐课堂教学,尤其是审美情趣的培养,影响是巨大的。

三、放飞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持续点

第8篇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258-01

在我国,音乐教学一般都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这一过程作为音乐教学的启蒙阶段,被人们广泛关注和普遍研究。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需有一定的艺术结构。教师作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犹如作曲家创作一首作品;上这堂课,便是这首作品的演出;观摩这堂课,就是一次艺术欣赏。面对我国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状况,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

1.中学音乐教学现状

就目前的状况来说,音乐课程设计从指导思想、目的、内容、组织形式到实施方法都没有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进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新课程标准规定:音乐课的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音乐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初中音乐课程设计并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音乐课程设计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也没有明确。对中学音乐课的要求是音乐课。唱歌课可有可无,对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功能重视程度不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音乐的课程设计应该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音乐课程的内容有着明确的规定,总的教学内容包括: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除此之外,还明确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内容。

2.优化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的具体措施

2.1 中学音乐教学目标要层次合理

中学音乐教学目标就是在中学阶段,音乐教学活动依照教学标准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及由此带来的效果,它是教学设计最终指向和目的所在,对教学的实施起导向作用,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它具有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层次。波兰音乐学家罗波尔曾指出,人对音乐学习的优劣、掌握程度高低与教学方式、方法成正比。也就是说,音乐教学者的教学方式越科学、方法越得当,则学生们所学习、掌握音乐的效果就越理想。在中学音乐教学阶段里,音乐学习者已对音乐有了六年的学习经历,且此时他们脑部发育较小学时期有较大的提高。因此,中学阶段就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最为理想阶段之一。对于音乐学习者,在中学阶段必须要制定层次分明、合理的音乐教学目标,使之在深度和广度两个不同的层次内达成共识和相溶。进一步说,在制定音乐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充分考虑到音乐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各个专业教学层次和听、唱、演等各个教育领域深入学习重要意义。同时,还必须保证将每个层次、在分层次的基础上,广泛地联系在一起,组织在一起,整体地考量,不能片面孤立地制定中学音乐教学目标。

2.2 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结构

实施音乐学科教育改革的关键不是教材,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只有明确观念,才能优化教学,教师首先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思想,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既是非专业音乐教育,那么教师就必须用非专业音乐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才能培养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尽可能完善的人。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步骤,使高中音乐教学淡化知识,强化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教学思想,并根据每一课的教材特点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有机的整体。高中音乐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人的审美能力是靠后天的教育、训练和培养而来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展开。尤其是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

2.3 研究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因教学目标和内容不同,具体活动或是外显,或是内隐,具体步骤和阶段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教学设计者应运用学习结果分类,确立选择和采用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等时,都要考虑教学的终点目标和教学目标。因为目标决定教法,教学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创立适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第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第二,丰富材料,呈现方法。第三,及时反馈,激励进取。

结语: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新课改大潮的冲击下,中学音乐教学设计必须要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科学而高效。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学音乐教学课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璐璐.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理论探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4:118.

[2] 陈文林.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之我见[J]. 才智,2012,08:90.

[3] 徐晖. 美的设计成就美的音乐课堂--中学音乐教学设计之我见[J]. 新课程(中学),2010,10:126-127.

第9篇

一、前言部分

三者都提出了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而《大纲》更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标准(实验稿)》和11年提出的《标准》则把音乐教育和社会目标追求统一起来, 并用审美价值、创造性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发展价值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2011年颁布的《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更加充实完善,课程基本理念由十条综合为五条,将《标准(实验稿)》的第五条“重视音乐实践”改为“强调音乐实践”;“突出音乐特点”替代了“完善评价机制”;“提倡学科综合”改为了“关注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使内容更加准确,易懂和完善。

二、《大纲》的“教学目的”与《标准(实验稿)》和《标准》的“课程目标”的比较

《标准(实验稿)》比《大纲》有了明显的改善,更能体现音乐教育的规律。《标准(实验稿)》用“目标”来取代《大纲》的“目的”表述,定位更加严谨。《大纲》的“教学目的”表述不够准确。而《标准(实验稿)》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明确的目标,称为三维目标即: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过程与方法。3. 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置于首要的位置,突出了音乐课程的以审美为核心的特点。与《大纲》相比,在《标准(实验稿)》中,新增“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作为目标之一,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2011年的《标准》则与《标准(实验稿)》大致一样,有些微小的改动,且更加完善。例如在学段目标中的3-6年级中增加了”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活动的分量”。

三、《大纲》的“教学内容和基础要求”与《标准(实验稿)》和《标准》的“课程内容”的比较

《大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包括唱歌(小学低年级加有“唱游”)、欣赏、器乐、识谱四项。内容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要求上有点偏高偏难,这就不利于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标准(实验稿)》的课程内容则强调以审美为核心,将“感受与鉴赏”放于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标准(实验稿)》将“表现”也列入课程内容。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创编活动,加以集中并拓展为“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两个领域。这四个领域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

与《标准(实验稿)》相比,《标准》只有些细微的变化,在领域一中将“感受与鉴赏”改为“感受与欣赏”,鉴赏是在感性基础上融入理性的东西,是欣赏的更高层面,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而换成“欣赏”就没有“鉴赏”的难度大,且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表现”领域中则加强对中国的传统音乐学习的学习,同时也降低学习难度,更加注重实践。例如在演唱部分中要求3-6年级的学生“每学年应能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片段”,这样的内容能使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音乐,从而来使我国的传统音乐得到发展。

四、实施建议

《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是将《大纲》中的“教学考核与评估”、“教学设备”和“实施本大纲应注意的问题”加以综合和完善而提出的:1、教学建议;2、评价建议;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4、教材编写建议四个部分。这种实施建议是建立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基础上的,符合我国国情。这同《大纲》的硬性规定、的要求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标准》与《标准(实验稿)》相比有些小变动,例如在教学建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新增“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整合”,《标准(实验稿)》中的“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扩写为“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等。又如在第二部分评价建议中删掉了评价原则等。这些变动无疑使《标准》更加的完善,也更加有利于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