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酒店管理常识

时间:2023-09-27 16:15:41

导语:在酒店管理常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酒店管理常识

第1篇

关键词:电力市场;发电企业;风险管理;市场体制;市场风险

1T公司在电力市场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采取的措施

1.1市场政策风险

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EMA)作为电力市场监管部门,在电力市场中拥有非常强势的地位,其出台的政策对发电商经营将造成深远影响。近年来,新加坡经济增速减缓,经济发展压力较大,为降低潜在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提高新加坡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能源市场管理局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最终目的都是要加强市场竞争,打压市场电价。近年来快速降低的固定合同比例,以及固定合同招标的政策,损害了发电商的利益。面对不利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T公司积极与能源市场管理局沟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反映,同时进一步开拓零售市场,提高零售合同量,以应对逐渐降低的固定合同比例,锁定发电利润。

1.2市场竞争加剧

电力作为同质化商品,价格是最主要的竞争因素。所以对于零售市场(retail)和现货市场(Pool),激烈的价格竞争是其最大风险。当市场中出现激进的发电商低价竞争或者新发电商进入挤占市场份额时,市场整体价格将被压低,影响发电商的毛利水平。而且随着固定合同比例的降低、零售市场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零售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的关联性日渐提高,维持较高的现货市场价格成为零售合同取得高毛利的基础。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T公司客观分析各发电商竞争力,根据自身具有竞争力的机组所占市场份额,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电量市场占有率目标,收集、分析其他发电商的市场信息,并通过对不同零售客户的取舍、电子竞标报价等市场行为向其他发电商释放市场信号,尽量达成共识,避免陷入恶性竞争。

1.3现货市场风险

现货市场出清电价和机组间电量分配由市场清算系统(MCE)根据各发电商每时段(半小时)报价计算得出,由市场供需关系和各发电商市场报价行为决定,事前无法准确预测。为降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T公司在与政府公营的零售商(MSSL)签订固定合同(vesting)的基础上,积极开拓零售业务,通过增大合同电量比例,抵消部分市场风险。

1.4零售合同风险

固定定价产品(fixed)根据当前燃料价格情况确定一个固定的电价,并与客户签订一定期限的合同,一般合同期为1~3年。合同确认后,根据合同预测电量对燃料、汇率做套期保值。商业客户一般用电量比较稳定,而中小企业客户由于客户分散,一般总用电量也比较稳定,所以风险较小。但是对于大工业客户,用电量随生产情况波动,且单个客户用电量大,如果油价上涨,同时客户用电量高于预测或者油价下跌,同时客户用电量低于预测,T公司的毛利就会低于预期。为应对该风险,T公司与大工业客户的固定价格零售合同中签订了客户每月的用电量,要求客户每月用电量在合同电量的±10%内,尽量降低固定价格合同的风险。

1.5客户信用风险

面对电改,我们要认真研读现有电改政策,积极参与电力市场政策制定,向对公司有利方向引导。尽量避免电网企业参与售电市场竞争,电网的参与将增加发电企业发展零售新客户的难度和成本。提高调度和交易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减少电网企业对市场交易的影响和干预,以利于信息公开、公平交易和市场监管。争取发电企业容量电价,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避免因发电企业以短期边际成本制定电价参与竞争而造成利益损失。

2国内电力市场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建议

2.1市场政策风险

目前电力体制改革走向不明朗,电力市场建设、交易体制改革、发用电计划改革、输配电价改革和售电侧体制改革等相关配套文件尚未落地。售电市场开放程度、电力市场交易形式、电网公司是否参与售电、调度及交易机构独立程度等问题都将影响公司的竞争力。

2.2市场竞争风险

在目前电力供需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电力市场放开后,电价可能有较大幅度变动。发电成本高的机组市场竞争力将下降,各类型机组之间利用小时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目前,国内部分区域在大用户直供和替电方面已呈现恶性竞争态势,若市场放开,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同时特高压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了市场竞争的范围,使西南水电直接参与了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公司传统利润中心区域的竞争。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在全国电力市场占有优势,但是在各省装机分布比较平均,在部分省市,地方发电企业在省内装机占比高,具有较强的市场力。为应对市场竞争,需要进一步加强电厂生产队伍建设,提高机组效率,降低边际成本,使机组在电能市场具有竞争力;提高设备可调性,使机组在辅助服务市场具有竞争力,尤其是燃气机组,要发挥性能优势,通过辅助服务市场赚取利润。同时,做好设备维护,提升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非计划停运及降出力次数,尽量避免跳机引起的损失。同时,积极拓展供热、供汽等业务,最大化利用现有资产,通过多元化应对市场风险。在地方发电公司具有市场力的省份,建议政府制定限制市场力的政策。同时特高压输电容量一般较大,对电网安全性影响大,建议政府合理设计备用费用。

2.3现货市场风险

电价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和各发电商的报价,各时间段发生变化,电价水平很难预测。交易人员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快速做出判断,任何操作失误都有可能使公司利益受到重大损失。而且现货市场对机组的稳定运行要求很高,非计划停运可能造成无法预测的损失。为应对现货市场可能带来的风险,建议成立风险管理相关组织机构,对交易部门和交易人员合理授权,并做好IT系统权限设置,在保证交易人员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的前提下,控制交易人员不理性操作或操作失误引发的风险。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发相关市场数据分析系统,通过IT系统对现货市场历史数据进行记录、管理和分析,为交易人员快速、准确地预测市场变化提供条件。同时,开拓电力零售市场,通过与客户签订售电合同,将合同电量提高到一定水平,降低电力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保证稳定的收益。加快交易人员和市场人员的培养,适时引进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

2.4燃料市场风险

目前公司装机容量煤机占比90%左右,而燃料成本是煤机发电成本中最大的部分。国内煤炭价格根据市场情况剧烈波动,燃料成本无法精确预测,给公司实现利润目标带来较大的风险。为应对燃料市场风险,建议公司签订根据指数结算的煤炭供应合约,研究国内动力煤期货市场,对冲燃料价格波动风险。

2.5客户信用风险

公司参与售电市场后,将直接与电力用户发生合同关系,与原来面对电网这个单一稳定客户不同,零售业务客户数量众多、行业广泛、参差不齐,客户信用风险将从电网公司转移到零售公司。部分企业和个人信用意识较差,可能会发生欠费、坏账等问题。对于零售客户,零售公司需要建立电费保证金制度,要求客户按照电费结算周期缴纳保证金,规避客户信用风险,也可以通过给予预付电费客户一定折扣的方式,引导客户预付电费。建议零售公司引入客户信用管理,事先收集客户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客户的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解。通过对零售客户的信用评估和信用分级,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2.6思想转变风险

长期以来,电网是发电企业的唯一买方,发电企业不与电力终端用户直接接触。电力市场开放后,各发电企业的竞争除了价格竞争外就是服务的竞争,企业员工可能难以快速适应市场形势的需要,所以需要在公司内部加强电力市场化改革方面的宣传,使员工逐步了解电力体制改革的形势,强化员工市场意识。

作者:万常洪 单位:华能江西分公司市场营销部

参考文献:

[1]马国庆,李伟.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价值工程,2008,(8).

[2]张文泉,张爱军,胡庆辉.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理论方法探讨[J].电力技术经济,2007,(3).

[3]代丽萍.关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6,(31).

[4]王玎,韩易娜.移动互联网在电力企业应用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探讨[J].电子世界,2016,(22).

第2篇

1.1用电管理规范问题

由于农村用电管理薄弱,基本特征是农村电网设施简陋薄弱,城市电网建设速度较慢,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电力未能顺畅地运输到有电力需求的城市和乡镇,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偷窃电现象猖獗,这些损失势必要分摊到用户身上,这不仅增加了农民负担,挫伤了农民用电的积极性,还损害了用户利益,同时也损害了供电企业的形象。

1.2电网后续建设问题

现在的电网结构中,许多供电线路过度老化,变压器多为非节能型的。因此,电网后续建设跟不上,投资布局不够合理,也是制约电量增长的关键。

2电力市场营销管理思想定位

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管理模式。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电力市场营销的开展需要立足于“以电网为基础,技术为支撑,管理和服务是保障”的原则。充分利用目前“两网”改造的有利时机,逐步解决供配电网络“瓶颈”,可以解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大力推广和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实现集抄管理和远程监测,提高工效和计量准确性。对于买方市场的需求构建出新型电力营销理念。将来我国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电力企业应该改变过去建立在卖方市场的基础上旧的电力管理模式,从新建立一个能够适应目前电力市场需求的模式,让电力市场获得新的活力,电力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得到发展。进行法制化管理、商业化运营。电力企业是一个能够接受政府监管的企业,因此,在实现商业化运作的同时注重市场占有和长远战略目标,还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市场营销政策和业务范围,从事电力市场的营销工作。

3电力企业市场开拓策略及营销管理策略

3.1电力企业市场开拓策略

3.1.1节能环保策略

目前,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政府和社会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越来越重视,电力企业应以此作为开辟电力能源市场的切入点,采用环保节能的口号宣传和推广电力,创建一个独有的电力营销品牌以及市场定位和形象设计的主要特点。供电企业应当和政府部门以及用电设备制造商一起加强宣传力度,提倡节能减排,鼓励使用节能型家用电器,引导消费方向,力争以清洁可再生的电力消费逐步替代不可再生的煤炭和燃气消费,增加电力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有率。根据变化的市场需求,实施重点市场开拓策略。在居民生活方面,重点促销烹调、暖气、热水、空调、干衣等电气设备;建立电气化小区,组织各级部门参观电气化示范小区,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增强人们渴望生活电气化的欲望,推动生活电气化进程,进而推动电力消费。同时应加强对农村电力市场的研究,推广用电,结合政府推动家电下乡的时机,占领农村用电市场,特别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在未来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将有很大增长。

3.1.2技术创新策略

供电企业要逐步加大在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和电力技术进步方面的投入,培育电力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努力提高电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之成为电力企业产业升级、调整结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充分争取和利用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电力技术改造进程,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快实现地方电力企业双达标的环保目标。特别要抓住现在的机遇,加强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加快城市和农村输电网络配套实施的改造建设。要具有创建一流电力企业的目标,大力开展电力经营管理的技术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电网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改造建设,保障运行的安全稳定,提高电网现代化管理水平。要加大城网和农网的建设与改造力度,加快一户一表的改造速度,改善电力电网架构,提高电力供电的可靠性,保证电力电能的质量,以此增强对电力用户的吸引力。积极拓宽电力市场是目前加强营销战略的重点,要尽快加大电力营销,积极地研究和制定电力企业营销策略,提高营销的水平,以达到减人增效和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充分利用成摘要:电力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化是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电力市场的开拓和营销在经营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要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的新阶段,对于提高供电企业的市场份额及其经济效益也至关重要。都需要营销管理者以全新的理念来研究电力市场开拓及营销管理策略,对我国电力市场开拓及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策略进行探讨。关键词:电力市场开拓;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熟的计算机技术和和通信技术,建设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做到决策科学化,管理集中化,考核制度化,以新技术的应用带动电力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1.3服务策略

目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发展和市场经济竞争的日渐白热化,电力生产成本进一步节约的空间已越来越小,电力企业间的竞争由主要的价格竞争逐步向服务竞争转变,在电力市场价格相同或差异不大的前提下,谁的服务好,谁就能赢得稳固而广泛的电力用户市场,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电力企业应以用户为核心的宗旨出发,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树立电力企业独特而优良的服务理念,并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切实为电力用户提供热情、便捷、周到的高质量服务。应把追求高质量服务纳入到电力企业品牌营销的战略考虑中去,让服务质量成为电力企业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并体现在电力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中,使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员工都为电力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真正树立全员营销的观念,与电力用户建立并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供用电关系。

3.1.4促销策略

电力促销是电力销售企业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使客户更多的了解和关注供电企业的产品,激发客户对电能的消费欲望,并促使其实现最终的购电行为。通过广告促销,可以持续地将促销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同时节约大量人力。通过营业抄表系统,将用电促销宣传品分发到千家万户,使促销内容能被迅速接受。

3.2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策略

3.2.1完善管理结构

通过电力供电用户的客户服务中心,将电网规划、电力调度、配网管理、营销管理、服务和财务等部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电力企业内部相互配合衔接,减少内部流转环节,简化办事流程,形成“一口对外,内转外不转”的局势,保持和客户的良好关系,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个性化服务,完善管理结构。

3.2.2创新营销思路

依据目前的电力供需形势和电力体制改革,可以将电力营销管理的总体策略确定为:以政策法规为准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服务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满足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为重点。

3.2.3改进网络框架

应重点加强电网改造和建设,完善供配电网络,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同时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并以严格规范的管理对各项业务进行监控,才能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3.2.4创新思维模式

未来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所以要从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和思想观念入手,转轨变型,制定出相应的战略发展计划,摆脱旧的管理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营销手段,在市场经济中不断推进。

4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由于受水利水电工程自身特点影响,通常水利水电工程都会建在水资源丰富,偏远地区。通过分析可知,这些区域的水位地质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一项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其不仅会对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而且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下文提到工程都为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如下:(1)工程规模大,工程在具体施工中,经常需要多个施工单位相互配合,施工现场的工地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并且工地之间的距离较远,各个施工地点的交通联系不便,工程在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上面临较大困难,这也是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注意的一项内容。(2)工程设涉及到的对象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单相管理形势复杂多变,这增加了管理难度[1]。例如,土石方爆破工程施工中,会使用到炸药、雷管等危险性较高的物品,在管理中会涉及到爆破安全问题;如果在施工中涉及到洪水、潮汐等问题,在施工中,需要确保在洪水、潮汐的情况下安全施工;还有许多意料之外的环境,在工程施工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加以注意,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3)工程施工不仅技术复杂,而且难度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隧洞身钢筋混凝土衬砌,与其利用泵送混凝土完成封堵作业,模板系统的安全高空、悬空大体积混凝土立模、扎筋等多项安全问题。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式都为“敞开式”,没有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施工进行封闭隔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工地设备、施工、人员、材料等各项内容的安全管理难度[2]。

2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意识浅薄

安全管理应当是工程中的核心,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在施工中,为了片面的追求利益、盲目的追赶工期,在施工中对安全管理不管不顾,导致工程在具体施工中,没有配备相应的相关管理措施,在施工中超负荷作业和违规作业现象十分严重。这一情况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施工人员健康,另一方面也会使工程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3]。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在具体施工中赶超工期,会引发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例如,工程施工中的材料供应,盲目的追赶工程的施工工期,将会增加工程施工中材料的需求,材料供应链的供应不足,将会给一些投机分子“机会”,会发生偷工减料现象,加上施工现场人员意浅薄,技术水平较低、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都会对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例如,工程作业现场会存在大量的粉尘,这对作业人员的健康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作业人员要佩戴防尘口罩。依据相关规范,工程作业现场粉尘最高允许浓度如表1所示。

2.2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工程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大型性,其通常都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许多施工工作的开展会影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工程具体施工中,为了提高工程施工进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应当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现场管理制度[4]。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施工单位,还未完全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制度还是规定都不够合理,这给工程施工带来了较大困难,一方面会对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

2.3施工用电及材料管理问题

2.3.1施工用电管理工程施工建设中会使用到许多大型的机械设备,在工程具体施工中会涉及到大量的作业,这一作业的开展,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资源。因此,施工单位应当指派专人对施工现场中的用电设备的线路进行定期检测,同时对于危险的区域要设置警示标志牌,标志牌必须要放置在明显区域,让人可以一眼看到,避免施工人员在作业中发生灼烧、触电等危险,提高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2.3.2材料管理问题工程的施工环境和施工各种使用的材料都十分复杂,工程施工中的管道制作,工程项目、混凝土工程、机电工程等各项内容都会涉及到许多专项工程。例如,塔吊安装、深基坑作业、高工作业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施工技术的提升,工程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作业中使用的材料也变得更加复杂,新型设备和技术都需要专业人员的专业操作,任何一方面存在问题,都可能会对精准性造成危害。

3强化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3.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以划分为多个部分,其中最为关键的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通过分析可知,虽然各个类别的管理措施有所不同,但是各项管理的宗旨都是将意识管理作为管理的基础,因此,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管理的安全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主动能动性,将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合理的应用在安全管理理念的每一项细节中,对施工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进行安全培训,并且要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统一考核,未通过考核的人员,禁止其上岗,通过该方式可以使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好的确保一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5]。工程施工中,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意识,构建完善的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体质,构建安全责任制、方案编制审查制度等多项内容,同时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对安全检查中涉及到的各项内容做好记录,提升单位处理突发性事故的能力。

3.2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组织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①妥善处理组织结构工作。在管理施工现场安全问题方面,要针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组织。对工程施工现场内的差异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与处理,针对施工现场范围较小的区域,要进行统一处理,确保处理的合理性。②工程的规模通常都较大,在该背景之下,势必会存在一些区域作用较大或者一些价值较大区域的问题。由此可见,在对施工现场安全方面问题进行管理时,要针对作用和价值内容进行区别对待。但是,由于工程的特殊性,在具体施工中势必会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因此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参照实际情况进行,确保能够严格的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开展各项现场各项管理工作。③管理人员,依据工程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编制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3加强安全检查力度

工程施工现场在用电和和材料管理上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该现象要定期进行检查,对施工现场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排除,消灭有害因素,从而弥补在工程具体施工中存在的各种缺陷,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施工单位要设置相应的部门作业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不仅要重视对用电和使用材料的检查,还应当加强对重点部位和环境的专业排查。安全检查分为以下两种:①常规检查,每日的正常寻常和每日工作完成后的复检。②专业检查,包括对危险、主要环节的多次细致检查,该检查工作必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记录工作要及完善,内容要简单明确,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且要做好相应的检查与标记工作,以便日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结束语

工程施工中要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利用科学技术水平,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安全管理工作要层层落实,定点定责,执行到底。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将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问题都扼杀摇篮之中,从而确保工程高效、安全施工,提升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彩龙.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9:57~59.

[2]陆旺武,黄茂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75~76.

[3]黄继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及管理措施[J].南方农机,2016,03:92~93.

[4]文梅.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重点及安全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7:117~118.

第4篇

[论文关键词] 区域性电力市场;省间壁垒;输电阻塞;系统可靠性

[论文摘 要] 在电力市场的发展中,区域性电力市场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它对我国的电力市场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价值。本文具体讨论了我国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基础,分析了区域性电力市场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存在省 间壁垒、系统可靠性、输电阻塞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区域电力市场的相关机制。

一、引言

我国电力市场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市场模式,一种是完全以省级电力网为基础的省级电力市场模式;一种是以区域性电力系统为基础的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如果采用纯粹的省级电力市场模式,它实际上会与现有的区域性电力系统模式产生严重的矛盾,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它只能与独立的省级电力系统相适应。但是,从电力系统的运行技术方面来看,区域性电力系统具有独立的省级电力系统所无法比拟的许多技术优势,它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纯粹的省级电力市场模式在我国现有的情况下是不太行得通的。因此,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应该是在我国电力系统现有情况下较好的选择。

二、我国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基础

1.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结构是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自然基础

我国发电资源与市场需求分布不平衡决定了推进全国性的资源优化配置是我国电力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是实现全国资源优化配置的第一步。

2.区域电网结构的发展为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目前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南方电网基本上已经形成以500kV电压等级为骨干的省间互联网框架;西北电网建成了覆盖陕甘宁青四省区的330kV主网架。区域电网的形成已经为实现区域内资源互补奠定了物质基础,建立区域电力市场能够进一步发挥区域电网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

3.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为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提供了体制基础

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我国电力工业垄断经营的体制性缺陷日益明显,省际间壁垒阻碍了跨省电力市场的形成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现行管理方式不适应发展要求。同时改革方案中确定了厂网分开、建立国家和区域电网公司、建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并向区域电力调度交易中心派驻分支机构。这些为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提供了体制基础。

三、区域电力市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1.从如何打破省间壁垒看在区域性电力市场下的体制改革

电力交易障碍。我国地域广阔,资源分布不平衡,在省网电力市场的条件下,各省间的发电、输电成本不全相同,甚至相差很远。有些省区水电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或多或少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一些现实问题(如二滩电站并网发电后,原来小火电厂及煤矿职工的去留问题),使在一些情况下,明知经济效益很差,仍是保证本省的电厂多发电,而相邻省的富余廉价水电反而卖不出去,以致白白丢弃。所谓省间壁垒,就是指省与省之间由于体制上或是其它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电力交易障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省间的经济利益分配问题。互联电网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这种情况显然跟建立电力市场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打破省间壁垒,形成在区域性的范围内电力交易自由公开进行。要打破省间壁垒,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1)加强管制,制订电力行业的行政命令机制或法规

根据我国实际,电力市场的省间壁垒问题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因此电力市场的管制机构要相对独立,并与省政府之间没有经济纠葛,作为一种非盈利性的组织来协调各方的关系,其管制费应来自征收经营许可证。

(2)对省调及网调的职能进行合理分工

区域性联网后,调度要充分体现“网调为主,统一调度”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调度,以经济性原则为指导。省间壁垒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就是联网产生的效益在各省分配不均所引起的。因此,作为与电厂效益直接相关的电力调度,一定要注意效益分配的问题。在区域性联网后,网调的职责有较大变化,应该说比原先有了很大的加强,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3)经济手段进行补偿

区域性联网,在区域性的范围内建立电力市场,这不仅是一个电力行业的重大举措,而且也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势必会牵涉到社会的其它方面,其它行业,我们要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固然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从电力行业的发展出发,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其确实有益而损害其它行业和集团的利益。因此,对其中牵涉到的经济利益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出合理的补偿。

2.区域性联网在技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系统可靠性问题

在竞争的电力市场中,投资商是否出资兴建电力设施,取决于项目的回报,而不是预期的备用率。因此,与发电系统有关的可靠性是由电能价格维持的;在电力市场的环境下,特别是如果在区域性的基础上建立电力市场,显然对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考验。在区域性的环境下,电力交易更加复杂多变,电力调度既要保证公平竞争,又要保证安全运行,是不容易做到的。笔者认为有必要全面审定并研究和制订新的安全运行导则,并开发新的为运行服务的软件。电力市场的辅助服务是一个重要特征,区域性电力市场又给予它新的内容,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靠和安全。

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用户可任意选择供电者以双边交易的形式确定发用电的模式,因此系统的潮流很难预测。从而,像输电阻塞,电压崩溃及不稳定等新问题就可能出现。同时,为了维持系统安全运行,调度员必须要安排足够的辅助服务如运行备用,无功支持及负荷调节等,这种情况和垄断时就大不一样了。

笔者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区域性电力市场条件下,输电阻塞问题将更加严重

双边交易的模式虽能体现市场自由竞争的效益,但会给全网的统一调度带来困难,使电力网络一些部分可能趋于功率极限。缓解阻塞是保证电力市场环境下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应从缓解手段,预防策略及分析方法上进行研究。

(2)开发新的运行服务软件

这些软件的主要任务应包括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稳定校验,规划,安排辅助服务,确定辅助服务要求及定价,是否接受电能交易合同,确定开机的最低要求,进行阻塞调度,确定阻塞电价,及对发电机组的过负荷调整。

(3)重视辅助服务

辅助服务是电力系统必须具备的一种满足供电质量和电力系统安全水平的机制。辅助服务与发电,输电,配电的各个环节紧密相关,而且为达到一种期望的运行状态,系统调度员需要采购并协调各种辅助服务,这就增加了电网运行和控制的复杂性,使电网功角不稳定,电压不稳定,过负荷和电力系统崩溃等。对区域性电力系统而言,辅助服务还包括以下几种:大面积停电启动,损耗补偿,动态调度,备用支持,负荷跟踪等。

(4)加强商业可靠性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区域性联网”已势在必行。机组竞价上网的电价与其自身的可靠性水平有密切联系,这里所说的可靠性包括了技术可靠性和商业可靠性两个方面。建议,我国应着手进行商业可靠性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便使我国的可靠性能够紧密地与中国的电力市场结合起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转贴于

3.输电阻塞问题

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其首先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即是输电阻塞问题。在电力市场的条件下,输电网络完全开放,由于电力传输的约束和限制(如输电的不确定性和不可任意性),加上竞价上网,电力自由交易的竞争性,当输电网络容量不足时,就会时常出现输电阻塞问题。为了输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输电网运营商不得不对电力传输加以限制和约束。这就一方面使区域性范围内的省间的发电商不能进入本省的电力市场,降低了联网效益。另一方面,本省的发电商也减少了竞争对手,为其利用市场力哄抬电价创造了条件。这两方面都使电力市场竞争机制削弱了,不仅使发电商和用户得不到好处,而且电网的运行商也失去了创造利润的机会。然而,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电市场和输电市场要求进一步开放,输电的自由性必然会引起输电阻塞。输电阻塞对电力传输调度和电价界定都有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在区域性电力市场条件下的电力传输调度,要遵循两点:首先,要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对输电线路制定出极限容量,使输电网络在总成交量最大的情况下运行。其次,按照容量以竞价从低到高排列,低电价优先上网发电。在一定的电力交易量下,电价最低的先上网,依次类推,直到容量平衡为止。由此体现竞争下的公平。

四、建立和完善区域电力市场的相关机制

1.电力供应安全保障机制

系统的供电能力能够满足负荷需求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电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从目前国际经验看,存在几种保障机制:①完全依靠市场价格尤其是现货市场的价格来引导长期投资;②采用集中计划备用方法,并确定市场成员应分摊的备用容量需求,建立容量市场,允许市场成员进行容量交易;③采用直接支付容量费机制来吸引投资。

2.建立备用容量共享机制

为了保证系统运行及长期供电的安全性,发挥区域电网的作用,在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时应该引入备用容量共享机制,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备用的确定、分摊办法及相应的处罚原则。统一考虑区域电网备用,分规划阶段和运行阶段规定备用确定方法和分摊原则,按统一规则在各省电网公司之间分摊。各省电网公司必须满足备用要求,没有履行备用义务的公司将受到惩罚。②省间备用支援和付费原则:主要是运行过程中事故支援原则及付费问题。③备用容量市场:备用容量市场为各省电网公司提供买卖备用容量的交易机制。

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完善,电力市场的建立更是一个初步尝试的过程,因此还无法全依靠第一种机制来提供引导长期投资的信号,可能考虑第2、3种机制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备用共享和规划协调机制。

3.建立电力电量平衡机制

电力市场与其他商品市场不同之一是必须存在一个负责系统实时电力电量平衡的机构,该机构需要建立一定的机制对市场参与者进行规范,寻找解决实时电力电量平衡的措施,例如通过建立竞争的平衡市场,或与市场参与者事先签定辅助合同等,并采取措施将保证系统平衡发生的费用分摊给各市场成员。

4.建立市场价格和用户销售价格的有机联系

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的目的之一是提高电力工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使用户从市场中收益。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从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单一购电机构模式开始,这种模式的弱点是用户和市场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关系,需要建立合理的联动机制使销售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弥补市场手段的不足。同时为了保护用户利益,可以采用市场最高限价的办法,以避免发电公司在市场资源稀缺时获取高额利润,损害用户利益。

五、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论证了我国具有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的良好基础,区域性电力市场在中国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对于区域性电力市场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省间壁垒问题,通过采取制订电力行业的行政命令机制或法规、对省调及网调的职能进行合理分工、采取经济手段进行补偿等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难题,从而打破省间壁垒。

对于区域性电力市场中的阻塞问题的技术难题,在区域性电力市场情况下主要是要提高电力传输调度。首先应对输电线路制定出极限容量,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其次,按照容量以竞价从低到高排列,低电价优先上网发电。

对于区域性电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区域电力市场的相关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其中重点要建立:电力供应安全保障机制、备用容量共享机制、电力电量平衡机制等多种机制,另外还要建立市场价格和用户销售价格的有机联系。

参考文献:

[1]Competition and Choice in Electricity,world bank, 1996.1 “arket-Based operation of Restructured Power Sys-tems”, Pro.Yong-huasong,2001/10.

[2] 傅书?,白晓民,张扬,朱泽. 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及运营方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9).

[3]傅书逖. 国外电力市场的研究与浅析[J].电网技术,1998,(12).

[4]宋永华,孙锦鑫.英国电力市场面临新的改革——现行模式比较及其问题[J].电网技术,1999,(7).

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措施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房产行业的持续升温带动了中国的建筑产业的日益繁荣。但是其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也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因此建立良好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更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命脉,为此做好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基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作出了简单的描述,并着重的讨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确保基建施工现场安全,希望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作出有效的建议。

一、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安全问题

(一)主要事故类型以及发生情况

由房屋市政部门2011年划分的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共 589 起,其中死亡人数为 738人。根据其类型统计发现,在施工安全中比例最高的是高处坠落事故共314 起,占事故总数的 53.31%;而坍塌所造成的事故共86 起,所占比例为14. 60%;由物体打击所造成的事故为71起,所占总数的比例 12.05%;而起重造成的伤害事故共49 起,所占比例为 8.32%;还有30 起触电事故,占比例为5.09%; 机具伤害的事故为20 起,所占的比例为3.40%;其他如车辆的伤害、火灾以及爆炸、淹溺等事故共发生19 起,所占比例为 3.23%。

(二)原因分析

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安全问题也由此产生。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是针对于多工种的立体交叉工程作业,由于在施工生产流动性质进一步决定了在生产设施上的临时性,和施工作业环境多变性,以及人员、设备的综合流动性,还有施工生产的复杂性。故而造成了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高发频发[2]。其问题主要为以下情况:

( 1) 很多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匮乏

很多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操作规程、忽视安全、警告;设备的使用上不注意安全,不注意个人的安全防护以及对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导致的安全事故的频发。

( 2) 企业在投资上对安全投入不足

企业为了资金、利润问题在安全措施资金投入上缩减开支使得安全工具所需费用没保障,在安全防护、施工保险、以及信号装置等方面甚至没有。在机械设备、工具以及施工附件等方面有缺陷;工人的个人防护用品无保障。

( 3) 在工程作业的场所存在安全隐患

在一些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的边缘防护问题没有保障,例如预留洞口、楼梯口以及电梯井口无防护保障措施或者是设施不符合安全保障要求,在通道口没有搭设相关的防护棚或者是相关的防护不符合要求。

( 4) 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到位

在很多施工企业中,其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度不完善或者是实施不严格,只是流于形式,很多程度上存在违法违规操作。

二、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策

(一)建立起完整的安全责任体制

首先要将维护施工现场安全的责任管理落实到人。在施工过程中设立“安全负责第一人”的思想以及模式。要让项目经理以及专项安全员自定为这个“安全负责人”的角色。使其对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熟悉掌握。同时做到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有效协调解决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为基础,进一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的从事建设工程相关活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同时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严格贯彻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所要求履行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二)做到岗前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

在建筑行业,施工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是公认的问题。为此要求建筑企业要针对建筑工人进行有效的岗位培训,进一步增强其文化素养以及安全意识。在施工岗位上用到特殊工具的技术工人更要加强特种工具专项培训同时还要获得此项工具使用的的工作许可证,务必做到持证上岗。进一步强化文明施工以及安全施工意识。对于安全工作离不开施工人员的文明意识。创建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就要做好相应人员的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这是具有技术性和能力性的工作[3]。管理人员要做到在建筑施工现场给每个人都能留下文明施工的意识。为此企业管理者以及建筑施工人员都要对做好安全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定相应措施。实现系统的专业的严谨的检查制度。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彻底全面排查,尽可能把危险和伤害解决在萌芽时。同时管理者要时刻留意针对施工进程进展,对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反馈以及归纳,有效吸取经验。做到实行动态的管理,力求在工程管理安全上得到尽可能的提高。

(五)确定重点,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安全管理与我们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为此保障安全生产的投入,对作业环境以及现场所需设备、设施和安全防护用品配备给予充分资金保障是安全施工管理的重点之一。如果作业的环境安全不能保证,那么对施工人员的基础保证就将不存在。而对设备设施的安全投资在具体操作以及危险源查找和危险的预防上就不能有效进行。为此做好施工安全的资金保障工作对施工安全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有效找出安全管理关键点和危险点做到确保基础设施安全,工作环境安全也减少施工浪费,和增强施工质量[4]。

结束语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即复杂又细致的需要专业技术的管理类工作。在具体施工操作现场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才能为工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而有效的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杜绝人员的伤亡事故,来减少经济的损失,并最终实利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卓.浅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2010(29).

[2]付强.浅谈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思考[J].时代报告,2011(8).

第6篇

从集体的角度来说,我向组织承认错误,由于我个人的缘故,本次机场酒店的实习没有做到善始善终,出现了同学的实习报告被遗失、同学的工资出现空拿的现象、离开酒店的最后两个小时内集体秩序混乱等等情况。在此,我会加强自己相应方面能力的提高,吸取教训,争取把将来的工作做好。此外,我向组织提出以下建议,请老师提出意见!

一、建议我系筹建“旅游管理系实训处”。在系里组织的学生实习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该考虑到长远发展,建议从幕后工作开始,为学生实习提供辅助,具体职能请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二、建议加强学生实习前思想教育工作。把学生在实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通过灵活的方式,畅通的渠道传达到每一个学生;

三、建议完善学生代表的组织建设。要从根本上重视学生代表的作用,既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也要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建设,维护集体的利益。

第7篇

近些年来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带动了我国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多极化的严峻挑战和竞争趋势,国内经济发展也深受其影响。因此,我国的酒店行业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改革。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酒店市场营销策略需要不断以明确的市场化发展方向为指导,树立酒店的品牌形象,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从而使酒店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酒店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加强市场营销有效策略与酒店管理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酒店经营管理的利润最大化,让酒店的发展获得良好的前景。

一、市场营销策略在酒店管理中充分应用的重要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增快,我国酒店行业在近些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酒店业的兴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对外开放、业务互通以及国内与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外部的经济发展环境为酒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我国各个酒店内部也在积极努力响应市场的需求,依托有利的国际发展环境,通过有力的市场营销策略应用逐渐提升酒店的行业竞争实力。当前酒店管理中涉及的市场营销策略有很多,具体包括价格策略、产品包装、酒店管理理念、酒店服务口碑以及广告宣传等,当然还有很多酒店采用了多种营销策略相结合的手段,在消费者中形成了积极的品牌影响,让消费者到一个地区后立刻就能想起当地的品牌酒店,酒店的品牌口碑及形象给消费者带来无形的指引。当前的发展形势下,酒店在管理过程中应用合适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不仅有利于严格把控运营成本,也有利于增加酒店的经营利润,优化酒店的各项资源合理配置,促进酒店不断改革内部经营和管理结构,最终促进酒店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前酒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市场营销策略问题

(一)不科学的酒店营销手段

不科学的酒店营销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对外酒店没有鲜明的品牌形象,这样的酒店在日益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不容易被消费者记住。第二,酒店在对外宣传的途径中没有新颖的广告内容,仅仅依靠单一的广告宣传方式无法突出鲜明的酒店形象。第三,酒店经营缺少明确的市场定位,因此,酒店应用的市场营销策略没有很好地与之相适应的消费者群体。无法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缺少新鲜感的酒店宣传内容和方式,严重影响了酒店的广告宣传效果。第四,进入市场运营的酒店营销策略不成系统,有很多酒店盲目选择几种营销策略简单地进行组合,在把酒店推向市场后,又缺少对市场营销效果的及时监控,导致酒店失去了对市场最新动向的把握机会。

(二)酒店管理者市场营销意识薄弱

目前,很多酒店管理者由于缺少强烈的市场营销意识,所以无法敏锐感知当前的市场变化,所以无法获得消费者对于酒店需求的变化信息。导致出现这种状况的最大的原因在于酒店的管理者缺少有效的竞争意识以及酒店市场营销理念。当前我国的酒店工作人员总体上文化程度较低,缺少专业的酒店服务技能和知识支撑。很多酒店管理者缺少精益求精、日益进取的拼搏精神,在酒店的日常管理中,在酒店的管理制度都难以推行的情况下,其无法打造独特的酒店文化积极吸引消费者前往酒店入住。

(三)酒店经营管理受到资金投入的制约

当前国内很多酒店对于长远发展的考虑不足,很多情况下只看重眼前的利益,甚至很多酒店未设立酒店管理的专项资金。当前消费者入住酒店首先考虑的问题便是酒店的价格问题,其次便是酒店的居住条件及环境问题。其中酒店的价格受到所在地区的人流量、消费水平以及当地酒店市场价格等综合性因素的影响。而酒店的居住环境则需要强大的资金投入作为基础,酒店只有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才能让消费者流连忘返,对酒店产生二次以及多次消费的想法。

三、当前在酒店管理中应用市场营销的具体策略

(一)提升酒店管理中市场营销策略的科学化水平

当前在各种酒店管理营销策略中,广告依然是最有效的酒店营销策略之一,因此,酒店的管理者应该积极做好酒店管理的营销策划,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酒店的管理者需要以酒店的市场价格、外部环境、酒店内部居住环境、服务星级以及酒店的规模等为基础,对所在的酒店进行清晰的认知。管理者只有清晰地认知酒店,才能帮助酒店准确地找到相应需求的消费者。第二,只有对消费者群体进行定位,才能更加准确地分析消费群体的心理以及服务需求,不断创新酒店宣传广告内容及宣传方式,积极吸引消费者前来入住,为酒店赢得更大的经济利润。第三,举办酒店品牌文化活动,例如:在酒店举办晚会,设定免费体验以及公益户外活动等,让消费者增加对酒店品牌的了解。只有不断提升酒店管理中市场营销策略的科学化水平,才能不断提升酒店的管理以及营销效果。

(二)有效提升酒店管理者的营销意识

酒店要为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的岗前培训,在培训中要做好酒店营销技能以及知识的细化处理工作,并且采取理论指引加强实践的策略,不断提升酒店管理者的营销意识。酒店的服务人员则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不断加强自身服务意识,通过贴心的服务带给消费者回家的感觉,从而在赢得酒店口碑的同时,积极吸引消费者进行二次消费。酒店只有不断提高各个层次的人员素质,提升整体员工齐心协力的工作意识,才能更好地树立起每一个员工的营销意识。

(三)不断加大酒店管理资金投入

酒店的营销管理需要设立专门的资金,因为聘用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而且在酒店管理中也需要支付酒店的宣传营销费用、内部装修费用以及相关酒店人员的培训费用。管理人员对于酒店管理专项资金的使用需要坚持主次分明的原则,只有合理地进行资金配置,才能帮助酒店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酒店管理中采取的市场营销策略,管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个营销策略的花费都做好支出明细的记录。随着酒店市场竞争的加剧,酒店管理需要根据市场营销支出明细做出有力的调整。在酒店管理中,管理人员只有应用符合酒店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才能促进酒店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8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电网建设项目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部分电网建设项目由于施工现场各功能区域设置不合理、建筑材料存放混乱、工作环境脏乱现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工程的质量的有效保障。追根究底,与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有密切的关联关系。而在电网建设项目中,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的现象有:(1)施工现场相对狭小,不合理的现场功能区域设置、无序的材料堆放及设备存放极易使工程参与者产生安全意识淡漠,执行制度不严,对工程质量要求不高等行为发生。(2)需要的东西找不着,不要的东西随处放,施工现场无序管理,不但造成人员和时间上的浪费,甚至还阻碍工作的。(3)重要设备和材料的无序堆存,极易造成在维护和保养方面的缺失,严重时可能造成重要设备和材料无法使用,从而产生浪费。

2“5S”管理在项目施工中实现途径的四个原则

在项目建设的施工过程中,要想实施“5S”管理,就必须要做到“不断研究发展,不断追求效率,不断追求品质”,在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坚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持之以恒、持续改进”四个原则。(1)领导重视:项目工程建设单位的领导者要确定好工程建设的宗旨和方向,为工程参与者创造出一个能够参与其中的良好内部环境,并提出“5S”实施的行动纲领,从而使得所有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了解自己所要负责的具体细节,让所要工程参与者都能够有工作的目标,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只有在实施“5S”管理的过程中,加强领导的重视,才能够打破下属工作人员的侥幸心理,从而避免出现只重表层,不重实际的现象,使得项目建设顺利进行。(2)全员参与:工程参与者是项目工程建设的根本,因此,在实施“5S”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地调动起工程参与者的积极性,让他们都能够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工作中来,从而保证他们的聪明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给工程带来更大地经济效益。(3)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组织生命力的源泉,只有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组织才能永远保持活力和发展的动力,相关单位要积极采取适宜的纠正、预防、改进措施,逐步推动“5S”管理模式地深入实施,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同时致力于改进,才能不断开拓5S管理活动的各项新局面。(4)持之以恒:有一部分人想当然的认为“5S”管理模式十分的简单,对于“5S”管理存在不屑一顾的现象,但是,即使是最简单的事如果不去做,或不去彻底实施,就不会有效果。因此,只有持之以恒,永不满足,才能一步一步的巩固“5S”成果,并将“5S”活动贯彻到底,取得良好的预期。

3“5S”管理各阶段在电网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实施要领

3.1“整理”阶段实施要领

(1)全面检查工作场所(范围),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2)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3)按照基准清除不要的物品;(4)制定非必需品的处理方法,并按此方法清理非必需品;(5)每日自我检查,循环整理。

3.2“整顿”阶段实施要领

(1)彻底地进行整理;(2)确定必需品的放置场所;(3)制定必需品的放置方法;(4)对必需品进行标识;(5)大量使用“目视管理”。

3.3“清扫”阶段实施要领

(1)规划清扫责任片区;(2)每个员工在工作岗位及责任区范围内(包括一切的物品与机器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扫;(3)及时整修清扫过程中发现的问题;(4)隔离已经查明的污垢源;(5)制订相关的清扫标准作为规范,明确清扫的对象、方电力讯息法、重点、周期、使用工具等项目。

3.4“清洁”阶段实施要领

(1)落实前面“3S”工作;(2)制订目视管理及看板管理的标准;(3)制订“5S”实施办法及检查考评标准;(5)制订奖惩制度,加强执行;(6)领导小组成员经常巡查,带动全员重视“5S”活动。

3.5“素养”阶段的推行要领

(1)持续推行4S直到成为全员共有的习惯;(2)制订员工行为准则及礼仪守则,帮助员工达到修养最低限度的要求;(3)企业视觉识别系统推行;(4)教育训练;(5)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6)推动各种精神提升活动;(7)培养员工责任感,激发起热情,铸造团队精神。

4“5S”管理在施工现场的实施措施

4.1“整理”阶段实施措施

施工作业现场各作业区、设备材料堆放区、材料加工区、余料堆放区等区域以及相关的安全文明设施和机具,应保持整齐和清洁,每天收工后应清除不用的材料、工具、余料和建筑及电气安装垃圾,应安排人员对施工作业场地进行清扫,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办公区域内办公设施及物品按照定置图进行摆放,如有变动应在5个工作日内调整定置图。把必需品以及非必需品进行有效地区分,同时把非必需品尽可能快地进行处理,每天下班前应把办公设施上的物品保持整齐及清洁,清除不用的废纸、材料及工具,使工作场所无“废弃物”和“无用物”。日常使用的资料要放在文件盒内,并贴上标签,整齐地放于办公室桌上或资料柜里,并定期整理或清理文件资料。

4.2“整顿”阶段实施措施

对施工现场作业区的设备、材料堆放整齐成形、排放有序、安全可靠、标识清楚,严禁乱堆乱放。同时编制平面布置图,布置图应明确各施工作业、设备材料堆放、材料加工区、余料堆放区等区域的划分,且应标明站区交通、作业路线,安全文明及消防设备、设施的布置等。并严格按照布置图进行布置和管理,确因工作过程需求挪动物品,需在工作结束后即恢复定置摆放,严禁乱堆乱放。

4.3“清扫”阶段实施措施

项目部要求每天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整洁,并同时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执行例行扫除,清除脏污,调查污染源,予与杜绝或隔离,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每周进行一次现场大清扫,每个地方清理干净,同时每个员工应遵守现场的卫生管理制度,制定违反卫生管理制度处罚措施。

4.4“清洁”阶段实施措施

维持前“3S”的现状,把前“3S”的实施措施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公开化、透明化,明确监督机构并贯彻执行及维护措施。项目部要求每个员工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定期做好除“四害”工作。项目部制定“5S”管理暂行制度,现场管理人员应每天自查及管理部门每周督查机制,并做好相关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闭环,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形成工作的常态化。

4.5“素养”阶段实施措施

员工应不断地整理、整顿自身岗位的工作环境,及时处理不要物品,不可使其占用工作区域,维持办公场所通道的畅通和整洁。工作期间,员工应佩戴好个人劳保用品,安全带、安全帽、工作服应佩戴整齐并规范,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使用公物时,确实归位,并保持清洁。项目部每天坚持举行班前班后会,把每天的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完工后清理现场不用的物品、工具,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宣贯规章制度,按照工作标准,定期做好各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工作,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整体素质。

5“5S”管理在执行过程中的检查评价

施工项目部实施细则执行计划包括责任区划分、管理人员配置、具体执行方法,采用人员培训、宣传造势、定点摄影、红牌作战、看板作战、颜色管理、目视管理、内部检查修正等管理方法,按检查评介表对照一一检查。对现场“5S”管理工作成效进行定期检查、整改、评价,查找存在不足,分析原因,进一步改善,从而提高“5S”管理。

6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保护装置;光学;电子;互感器;逻辑仿真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数字化变电站可靠性措施研究

1.1相关概念

当电厂电力系统中的元件发生故障时,能够采取自动化措施的成套硬件设备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当电厂电力系统中的元件发生故障时,向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类似事件发生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

继电保护是保护一次设备的重要设备,保证一次设备的运行安全,实现对一次设备的测量,遥控等。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现有的微机保护体系,其结构具有独立的数字转换硬件接口,220千伏变压器以上输电线路均采用双重措施来避免保护装置拒动。

基于新型保护自动化系统可通过快速网络交换数据而方便地实现信息共享,因此,提出了提高保护系统可靠性措施:1)建立共享备用保护来解决变电站内传感器故障所造成的信息源缺失问题;2)对于变电站内传感器故障造成信息源缺失,采取不增加硬件设备,仅改变数据流向的软后备方案,来较好解决保护问题,以实现更高的经济可靠性。

1.2共享备用保护单元

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增设保护单元作为共享备用单元。当各保护单元工作正常时,保护装置不采集数据,当保护单元失效时或异常时,保护管理机检测到该异常保护情况,即启动保护装置,开始采集数据。

共享备用保护方案优势在于:1)不必对每个保护装置都采用双重化配置即可实现保护装置的冗长;2)保护装置失效时,不必马上停电检修处理,适用于无人值守变电站;3)将各间隔数据送往备用单元无需电缆连接,仅采用光纤传输数字信号,以实现备用,以降低成本。

1.3 软后备方式保护

当某一间隔的光电/电子式互感器失效后,不能立即停电维修时,出于系统安全的需要,我们希望继续维持对该线路保护功能。虽然 220 千伏以上输电线路采用了双套互感器、双套保护配置模式,但由于某种共性原因,2 套互感器仍有同时失效的可能。在基于网络联接的数字化变电站中,可以采用软后备方式继续向保护装置提供输入数据。

当间隔保护单元测到相应的互感器异常或失效时,该间隔的保护单元可向间隔的合并器申请传送线路电流,通过网络获得相关回路的电话采样值获得电流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处理仍然维持对设备的保护功能。由此可见,这种后备方式,可仅通过软件功能的调用和信号传递,就可改变后备功能,因此称为“软后备”方式。

2 实现两种技术方案的关健技术

2.1 设备应用模式分析

提高保护系统可靠性的两种措施的技术关健,是对故障单元的识别及相应数据流转换的可靠性和快速性。故障单元的识别和定位方法很多,本文重点分析数据流转换问题。数据流转换通过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所定义的设备间关联模型与通用变电站事件模型是实现本文所提方法的关健。

(ACSI) 为不同设备互相定义的 2 种应用关联模型:TPAA 和MCAA。其中,TPAA 通过建立释放关联的方式可以实现设备间可靠的传输,但是需要增加额外的信息开销,因此,信息传输效率不高;MCAA 以广播方式实现信息多方向传输,避免了无关的信息开销,提高了信息传送效率,但其可靠性有所下降。

2.2 SBPU 方案的设备应用关联模型

首先,标准创建保护管理、保护单元及过程层设备内实现 SBPU 功能的逻辑节点,然后根据逻辑节点命名的扩展原则设定逻辑节点。根据SBPU 的工作原理及其信号流图可知,节点向保护单元发送广播诊断信号,因此,采用TPAA方式,保护单元应答信号只发往EPMM,所以采用TPAA,EPMM与SBPU节点的连接需要可靠性更高。

2.3 SB 方案的设备应用关联模型

为实现 SB 功能,增加逻辑节点,保护单元检测到相应间隔互感器失效时,向相关间隔的合并器同时发送申请信号,因此,保护单元与相应单元连接应用MCAA 方式,相关间隔的合并器接收信息并将电流信号送往保护单元。

2.4两种方案数据流报文的格式

在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智能电子设备动化功能的应用场合越来越多。例如,间隔层设备之间的防误闭锁、分布式母线保护等,这些功能得以完成的重要前提是众多IED之间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本文所提出的两种保护备用方案的功能和数据的转换上均要求很高的实时性,因此,设备间通信均采用 GOOSE 报文。

3备用功能切换过程数据流延时特性仿真

3.1仿真特性

基于信息共享的新型后备方案实现的保护系统冗余的低成本,但是后备功能应用的关健在于备用功能的投切时间是否满足快速性要求,极端情况下,在一次系统故障且保护装置故障时,启动后备功能的延时应控制在10ms 之内。

启动后备功能的延时时间包括 2 部分,设备内部信息的处理时间和信息的网络传输时间。由于设备内部信息的处理可能通过软件的优化设计进行准确控制,因此,本文重点是对网络信息传输时间的仿真研究。

基于网络仿真工具采用事件调度机制,通过建立与物理逼近的网络模型,为进一步分析评估网络,测试和改进网络协议、优化网性能以提供依据,并且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力系统变电站网络设计中。

3.2 两种备用方案的仿真

3.2.1 方案建模

依据 OPNET 的 3 层建模机制,实现方案网络域、节点域和进程域建模。

1)在网络域,根据共用备份原理,变电站采用星型网络拓朴结构。

2)在节点域,GOOSE 报文输出的 SCSM 较为特殊,经表示层编码后直接映射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所以网络域中节点普遍具有模型包括应用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3)在进程域,节点域中包括的数据链路层等均由一系列进程组成,这些进程主要完成节点数据链路层,进程完成载波监听、冲突检测、消息帧发等功能;物理层进程完成信息帧发送和接收功能。

3.2.2 仿真分析结果

本仿真只需得到网络的信息传输时延,所以节点间均采用广播方式进行通信。物理层传输以网络数据进行信息传输。采用传输信道,并且对传输信道的传输延时、传播延时、错误分配、错误纠正等属性进行合理的设置。相对于启动延时需要的希望值完全可以接受。

4 结论

1)对于保护装置的失效,可采用共享备用保护单元的方案。其优点在于在提供备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备份数据,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2) 对于光电/电子式互感器失效系统导致的信号回路中断或异常,可利用一次系统接线满足基本电流定律约束的原理,通过网络实现从相关回路调取数据,间接计算失效回路电流,以实现备用方案。此方案不增加硬件设备,但仍可以维持保护功能,是一种有效的“软备用”方式。

3)OPNET网络仿真上述两种方案均具有可行性。基于信息共享的两种可靠性方案实现的前提是保护装置失效诊断和互感器状态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王峰.浅析电力继电保护装置问题及防范措施[J]. 广东科技. 2011(14)

[2] 杨俊山,卢大海.保护装置检测[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6)

[3] 马彦文.光电混合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展望[J]. 科技风. 2010(17)

[4] 张贵民,刘晓华.简介WYQ—32数字式电压切换保护[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3(09)

[5] 万有义.保护装置二次回路维护要点[J]. 科技信息. 2010(01)

[6] 杨旭.继电保护的相量分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