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15:42
导语:在机电一体化培训课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高职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框架;
中图分类号: G353 文献标识码: A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趋势,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开发“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8项核心能力培训课程资源,如何将核心能力培训课程内容融入教学课程,笔者通过企业调研,结合核心技能课程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应用,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与同行们商榷。
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意义
1、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科技进步与社会变化带来工作和生活的变革时代形成的竞争要求。一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引起了社会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变化,新的工作岗位,技术复合型强、智能化程度高,工作的完成更多的依靠劳动者善于学习,并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来完成。二是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现代职业工作方式的根本变化,工作的完成更多的依靠每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三是现代职业的知识更新加快,技术周期缩短,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不再是终身职业,社会最需要的是能不断适应新工作岗位的能力。为了适应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开发劳动者的核心能力”。[6]因此,重视劳动者职业核心能力的开发成为当今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
2、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宗旨,人才培养的质量来源于企业的评价。在企业用人的调研中发现,尽管职业院校着力培养学生动手技能,培养岗位胜任能力,企业对人才的质量仍然不甚满意,反映在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较弱,综合素质不高。如何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校企合作达成的共识是加强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职业道德、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3、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曾提出:职业教育“一为个性之发展;二位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级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今天看来,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职业核心技能是一种“就业导向”的能力。[2]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意义在于,使学生能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适应继续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在个体和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之间架起一座畅通的桥梁。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应向学生传授职业共同、普遍、核心的知识与技能,表现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交流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用技术能力、计算能力、组织能力、应用信息能力等。如果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就容易适应各种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也容易实现职业变更和劳动变换,更有利于人的自身发展。
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在校、已就业和即将就业学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必将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的基本内涵
1、核心技能课程的定义
职业教育课程理论认为:核心技能课程是设计、构建一个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方案和系统,是实现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关键能力的方案和系统,是实现教育目的、课程目标的整个教育过程[1]。
2、核心技能课程的基本特点[1]
(1)职业的共同性。为了适应岗位转换和“专业群”的要求,需要共同的知识、技能作支撑。因此,核心技能课程强调所有学生应学习一些对未来工作生活有价值的、共同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2)内容的发展性。为了使个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的要求;强调知识的价值不只是沟通个体与工作岗位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发展个体的实际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在多组相关的工作背景中发展个体的能力和实际经验。
(3)技能的突出性。以实践技能操作能力为切入口,理解动口、动手、工作态度为“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课程的多样性。多种课程形式有利于个体的能力发展。以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的课程能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提高认知能力、实现能力的迁移。为培养学习者的关键能力奠定基础。
3、核心技能课程模式选择
参照国内高职院校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职业特点和基本要求,课程模式一是必须体现职业的共同性,即设置核心技能课程;二是课程必须体现职业的宽泛性,即设立宽泛的职业课程;三是课程必须体现职业的专业性,即设立专门的技术课程。
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框架
1、核心技能课程框架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需要有一套可行的、优化的课程体系来保证;课程体系结构取决于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同时亦考虑了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让企业在塑造毕业生时有更多的弹性,让高职生对自己未来发展也有更多的把握性。因此,构建课程体系的框架,在操作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结构为课程模块化、内容综合化,为学分制和弹性选课等改革措施的实施奠定基础条件。[3]
2、
2、课程体系结构分析
课程体系由三部分组成:①核心技能(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这一课程模块应使学生尽可能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数理基础、外语交流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②宽泛的职业(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该模块应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术(能)要求明确,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术 (能)实训模块。其中核心技术(能)实训模块的教学应通过产学结合办学模式,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以实现。③专门的技术(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这是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内容。它是具有“准订单”性质、灵活开放的课程和实训实习模块。它直接反映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征。该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设置应紧密贴合市场与企业需求,根据对应岗位(群)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素和要求,构建方向课程模块,并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学工结合和顶岗实习方式完成相应方向的技能培训模式。
四、结语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热点,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我国职业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重视职业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探索核心技能课程,重视课程建设,立足在专门课程中集中培养,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培养,在实习实训中注重培养,在第二课堂中引导培养,在社会实践中切实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落实职业活动导向,利用项目教学等方法,是提高教学效能的重要方法,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开发和理论研究实验,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 课程涵义与课程思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J]2006年(3) 26。
[2] 吴建设,高职核心技能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高等工程教育 2004(3)32。
[3] 李五坡.,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2)。
首先中等职业机械制造教育目前情况
目前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已居世界第四位,是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接近,中国也一跃成为制造大国并把2020年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定为力争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并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之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面对世界制造强国的竞争优势,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要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职业教育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培养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对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起到很大的作用,机械专业教育更是制造业也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就我国的制造业来讲,要想提高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必须加强我国中职学校的机械教育。目前,我国很到制造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相当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很中高层管理人员差不多,还有一些企业和学校合作培养机械人才,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对中职学校机械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中等职业机械制造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到中职学校传授的知识过于陈旧、滞后,远远落后于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对新产品信息了解较少,没有能及时地把握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师资力量缺乏,高新技术的发展引起高新技术人力资源的紧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日益市场化。优秀的机电一体化人才纷纷被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吸引,引起机电类师资数量的紧缺。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新兴的技术产业,对教育人员提出新的要求,而原有的教员面临知识更新、年龄老化等问题。培训课程体系松散,不健全,机械专业是一门应用型的边缘学科。它融合机械、电子、通讯、仪表、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不是机械与电子两种技术的单混合或叠加。因此,机电一体化必然是作为崭新的技术问世。它既不是传统的机械技术,也不是传统的电气技术,有鉴于此,培训也应建立相应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实践、实训设备不足,原有的机械实训设备陈旧,设备数量不足。实训的项目单一,与目前的实际应用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尤其职业技术教育侧重的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实训教育内容的滞后将严重影响机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手段不灵活,不能根据课程的性质灵活选用。而且缺乏一些反映机电专业先进技术的课程。现有的课程设置也缺乏弹性,没有设置一定比例的选修课,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不同岗位的需求。课程门数较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冲击了实践教学,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再次需要完善中职机械制造教育的对策
职业技能鉴定可以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做出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测量、评价和鉴定。这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规范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原则,保证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培养符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发挥培训优势 服务地方企业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与专业优势,挖掘企业和社会相关专业的培训、积极主动与企业沟通,充分挖掘企业的培训资源,努力开创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与学院培训优势专业相关的企业主要是电力公司和发电公司,而目前大多数电力公司本身具有设备完善的培训基地及专职的培训教师,培训工作基本是在企业内部垂直进行。在此背景下,学院充分挖掘发电公司的合作空间,积极主动地与发电公司沟通,借助学院师资力量强、设备完善的优势,努力争取发电公司的培训资源。通过积极、主动地与各发电公司沟通,定期走访及实地调研,学院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与一些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与华能淮阴发电有限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培训意向,并签订有培训协议。按照合同要求,学院积极主动与相关教学分院协调,挑选有经验的培训教师,征求培训教师意见,选择适宜的培训教材,落实培训教学工作的实施,保证培训工作的质量。
近年,学院了解到徐州华美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为了新的“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投入运行,需要对生产准备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为获得此项培训任务,学院各教学与行政部门快速有效地制定了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并解决了学员的食宿问题。在教学分院和学校有关行政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学院制定的培训方案得到了徐州华美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的赞许,公司与学院签订了培训协议。通过三个月的培训,学员们为更好地胜任新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强了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刻苦学习,每位学员都较好地完成了培训任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培训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学院和徐州华美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的一致好评。
为了更好地拓展培训市场,学院积极挖掘培训资源。经过多方调研,了解到康尼公司有一项“机电一体化专科层次”的培训项目。多次协商后双方签署了“联合举办机电一体化专业专科层次培训协议书”。由于此项培训是专科层次的,学员需要参加成人高考,但学员的文化基础较差,为了提高入学率,学院为其举办了成考补习班,寻找有经验的教师对学员进行考前辅导,挑选优秀的辅导教材。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培训学员的成考入学率达到96%。
康尼公司培训学员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为了不影响公司学员的正常工作,学院把培训课程安排在工作地点进行,并积极解决由于培训点偏远给教师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保证了康尼公司机电一体化专业专科层次培训班的正常有序进行。
强化证书鉴定 提升学生质量
学院设有“南京工程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南京工程学院鉴定站”两个鉴定机构,主要负责电力系统在职职工和在校学生技术工种的鉴定工作。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精神,坚持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宗旨,学院对鉴定工作进行科学、细致的需求分析,明确鉴定目标,召开鉴定工作协调会,研究讨论开展鉴定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并对工作提出一定的要求:既要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政策法规,又要兼顾培训质量、技能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鉴定任务。
学院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在校学生对这项工作的思想认识。为了使在校学生进一步认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学院采取在学生中加大宣传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市场、企业需求及自身的专业特点,自主地选择适合的技能培训和鉴定项目。
充分发挥公共实训基地的作用,对在校学生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在校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发技能培训教学计划大纲,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学生本人就业意愿,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强化技能操作训练,确保技能培训质量,切实提高在校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技能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主要负责电力系统、计算机等专业的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通过对在校学生的宣传,在学校工业中心的协助和支持下,对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进行两期维修电工中级工的鉴定工作。由于每次鉴定之前,都会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全面的技能培训,维修电工中级工的鉴定通过率达到了95%以上。
电力系统传输机务员中级工、技师的鉴定工作一直在学院正常有序地进行,学院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得到江苏省电力公司和江苏省劳动厅的肯定。这项工作从学员报名到收集申报材料再到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以及理论和操作课程的培训、考试、答辩的安排,最后到鉴定所的初步鉴定等全部由学院鉴定所来完成。为了做好传输机务员的鉴定工作,每次鉴定培训前,学院都要召开由所有参加鉴定培训和考核工作的相关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的鉴定工作协调会。通过协调会议,学院对鉴定工作进行部署,并对鉴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听取相关教师对鉴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保证鉴定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职业能力;分析方法;职业导向课程模式
五年制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宽知识面,过硬的专业技能,能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长期以来,高职专业培养大多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其结果培养的学生体现不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优势及特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本文以面向制造业培养高职机电专业(数控方向),对其职业能力及其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关于职业能力的定义
我们从最为本质的职业能力开始分析,现将职业能力的各类定义列出。①性质定义(本质论)――心理学角度,体现个性心理特征,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②条件定义(条件论)――源于CBE理论,有利于进行职业分析,使职业能力描述具体化,是指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有的定义还加上了“经验”)。
二、职业能力分析方法
从职业能力的定义出发看问题,可以使我们对各类课程开发方法中的职业能力的分析具有更深刻的认识,职业能力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功能分析法。职业功能是指一个职业要实现的工作目标,或是本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工作项目)。根据不同的职业性质和特点,可以按照工作领域、工作项目、工作程序、工作对象来描述职业功能。②岗位分析法。采用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岗位分析方法,通过对该职业所辖岗位的活动进行分析,而推定该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③项目分析法。项目指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独立或合作完成的一个职业活动。④技术分析法。通过描述该职业所需要的主要的职业专门技术,来描述该职业能力的一种方法,适合于技术性较强的职业类型。
三、职业导向课程模式的主要观点
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是:生产现场的职业活动顺序、职业能力形成的心理顺序,获得职业资格基本要求,课程的主要系统化方式是职业系统化方式。①体现生产现场的职业活动过程。目前大力推行的“职业活动导向”课程开发方法,都强调了这个问题。在职业学校的课程中,缩小课程情境与职业活动情境之间的差距,让学生掌握工作过程知识是十分必要的。②要体现职业能力形成的心理过程。这个问题是从教学论的角度提出的,知识、技能、态度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心理过程,职业教育培训要按照知识、技能、态度的形成的心理规律来组织课程。A.知识的学习过程:了解转化巩固应用。B.操作技能学习过程:定向模仿整合熟练。C.心智技能学习过程:原形定向原形操作原形内化。D.态度形成过程:顺从认同内化。③符合融入职业资格的要求。这是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对职业能力的最低要求。其核心问题是把国家职业标准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中去,实现“双证”的问题。④指导学生自主职业生涯发展。现代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日趋复合化,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职业转换能力、创业能力。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重视全程化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和职业规划。
四、对机电类数控方向分析
(1)主要就业岗位。从事数控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 PLC应用程序编制;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及维护;自动化设备的销售及技术服务等相关岗位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2)职业能力分析。我们将这些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分为初级专业技术能力层、中级专业技术能力层、高级专业技术能力层。按学科体系规律,我们把数控技术专业所需的能力分为职业基础能力、机械能力、电气能力三大部分。根据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要求,我们又将每种能力分解为几个主要专项能力,每项主要能力需要的知识内容一一列出。
①职业基础能力,其主要能力包括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绘图能力,专项能力包括一定的英语笔译和口译能力、看懂英文机床说明书能力、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能力与运用网络收集信息能力、机械识图能力与手工及计算机绘图能力(二维及三维图形)。相对应的课程有:公共英语、数控专业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Auto CAD 绘图。
②机械能力,其主要能力包括机械加工能力(传统机械加工能力、数控加工能力)、数控设备能力(数控设备机械基础能力、数控设备精度检验),专项能力包括测量加工零件能力、选择金属材料能力、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能力、普通机床加工工艺能力、选择刀夹具能力、切削参数选择能力、数控机床操作能力、手工编程能力、自动编程能力、能CAD/CAM图形转化为加工程序能力、程序传输能力、机床常用机械元件及机构应用能力、读懂机床中液(气)压回路能力、理解机床各部分结构作用的能力、数控设备精度检测及数控机床各项指标验收能力。相对应的课程有:切削原理及刀具、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程实践、金工实习、数控工艺及编程、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数控专业综合实训、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及维护。
③电气能力,其主要能力包括数控机床电气应用能力、数控机床电气维护机故障诊断能力,专项能力包括电工仪表使用能力、机床电气控制能力、通用PLC应用能力、阅读数控系统、主要参数设置修改能力、报警提示分辨能力、典型故障分析及诊断能力、数控机床维护能力。相对应的课程有: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护。
本专业以数控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两大教学体系。因此,将职业能力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并保证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培养不断线,实施“三个结合”,教学遵循“实践――理论――实践”双循环、螺旋式推进的模式。
总之,高职学生应具备一定职业能力,而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核心能力,还要具备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拓展能力。通过通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思维的能力,学会把复杂的技术现象分析为简单因素,然后进行综合,从中找出一般性的技术规律。在此基础上,学会把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姜宏.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讨[J].
教学与管理,2006(14).
[2]蒋庆斌.职业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工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前提;数控机床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于2012年3月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
依托FANUC应用中心,学院加强产学研合作,工学做结合,以“数控加工设备使用与维修”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努力创建“项目引领、情景真实、层次分明、分段递进”的工学结合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引领”是指在FANUC应用中心项目带动下,利用发那科公司及FANUC系统用户行业企业平台,校企深度融合,共育高技术技能人才。“情景真实”是指以企业典型产品零部件加工及典型维修改造案例作为学习情境,设计载体引入课堂;“层次分明”是指技能培养分四个层次,即普通设备使用能力、常见数控设备使用能力、高端数控设备使用能力、数控设备维护维修与改造能力;“分段递进”是指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基本操作与维护技能训练、两轴与三轴数控操作与维护技能训练、高端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技能训练、对外加工与服务训练、生产性顶岗实习。此模式一方面可以在发那科公司及其用户企业的技术支持下,制订数控技术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推进教学与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可利用学院师资力量,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拓展校企合作平台,丰富校企合作内容
(一)搭建实习实训基地平台
依托FANUC应用中心,学院与行业企业逐渐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与陕西秦川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宝鸡机床制造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北人印机公司等一大批省内外著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践、实习签约基地30多个,并与100多家FANUC系统用户行业企业建立了联系,开展多方位、多样化的校企合作。
(二)搭建专业建设管理平台
学院将FANUC系统用户行业企业专家视为促进学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先后建立了数控技术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有近30名校外行业企业专家受聘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或委员。该项举措使得行业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承担培养工作。受聘专家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推进教学与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建设。
(三)搭建师资队伍管理平台
为了打造“上得了讲堂下得了车间”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学院通过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这个校企合作平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一是坚持“要上讲堂,先下企业”,要求专业教师下企业,带着任务到车间、带着技术去交流。为此学院建立了“教师实践锻炼质量监控管理体系”。二是坚持“优秀校外人才进课堂”,数控技术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外聘了一批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主要来自校外实习基地――FANUC系统用户行业企业。他们大都具有行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主要负责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搭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
学院与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合作建设企业――“法士特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学生在完成正常教学活动的同时,由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企业文化教育等内容。这一培养模式使学生有机会在学校时就与企业挂钩,使专业学习变得更具现实意义。
三、深化校企合作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横向科研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校企合作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参与到企业项目中,在实践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数控技术专业必须重视加强学生数控设备调试与运行、维护等基本技能的培养,帮助毕业生在经过一定工作积累后,提升其职业空间。为此,学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签订横向科研项目。先后与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签订了横向科研项目“CC2000冲击式超细粉碎设备部分关键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制造”“对撞式超细粉磨分级系统电气控制柜研制”;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技术服务项目――“数控加工中心等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与秦都明鑫机械加工厂签署技术服务项目――“数控车床精度检验与恢复”等。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机电设计、调试,FANUC系统机床维修、改造、零件加工等。学校和行业企业在校企合作、学生就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社会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二)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平台,不断推进课程改革
2012年初,教育部高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和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相继启动。学院承担了《数控设备改造》课程子项目建设任务。《数控设备改造》课程是12门核心课程之一,是专业提高类课程,主要由“专业级资源建设”“课程级资源建设”“素材级资源建设”“在线测试平台资源建设”“推广与更新”等项目组成。
课程建设依托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平台,建立了“依据企业人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的职教课程,为学院和资源库应用院校培育了一批做中学项目式职教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研制师资队伍,通过他们带动了本地区示范辐射院校职教同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聚集了一大批具有普适性的数控类专业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作品,资源共享成效显著;资源平台运行使专业教学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传播,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公平;为提升专业教学资源库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开辟了新局面。
项目建设在带动本地区同行“做中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职业教育课程,推广企业先进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我国构建终身学习社会、促进教育公平作出了有益探索。我院教师编著的《数控设备改造》课程项目教材获全国机械行业校本教材二等奖;主持的教育部高职教育数维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子项目《数控设备改造》课程在高职高专网上线。
在国家资源库级资源库建设的带领下,近年来我们陆续进行了数控技术专业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改革。先后推出了《数控机床结构》等七门课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四门课程的MOOCS建设,课程资源不断丰富。
(三)以“FANUC系统培训工程师”培养为契机,培养国际化高技术人才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与国际交流能力,在FANUC公司统一组织下,学校多次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去北京FANUC公司和日本FANUC公司进行业务进修,开展科研、培训、交流互访等多项合作。通过学习和交流,学院教师数控机床编程操作和数控系统装调维修技能进一步提高。
(四)以各级各类“数控技能大赛”为推手,培养数控专业高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FANUC应用中心建设的推动,我院学生在2012-2014年连续3年的陕西省数控装调维修大赛上分别获得两个2等奖,6个三等奖。并2次代表陕西参加教育部在天津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4年在国家五部委举办的“第六届数控技能大赛陕西选拔赛”中获得“数控装调维修赛项”陕西省高职第一名,并代表陕西队参加全国大赛获得优秀奖。
(五)以“请进来,走出去”为方法,持续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除了正常的企业兼职教师外,先后聘请中国机床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北京圣兰拓数控技术公司总经理宋松高级工程师,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数控自动化分会常务理事、数控维修专家黄万长高级工程师,陕西省机械研究院数控维修专家戴周社高级技师来我院为我院师生作专题讲座。校企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与实施课程教学,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在教学上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各类技能培训,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六)以“对外培训”为纽带,深化产教融合
近年来,学院先后以FANUC应用中心为平台,为陕西法士特公司、西北医疗设备公司、宝鸡桥梁厂、宝光集团、宝鸡机车厂等企业进行了FANUC数控设备维修培训,共举办企业职工培训班6期,并与企业技术人员就设备数控改造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合作。举办国家级高职教师数控装调维修培训班2期,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班5期;中职教师省级培训班6期。通过培训,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大力推进了FANUC系统用户企业与学校的多方合作办学,发挥学校的人才技术和教育资源优势,利用FANUC应用中心的设备和实践条件,推动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以学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加强行业指导,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数控技术及相关专业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做出不懈的努力。
四、巩固校企合作成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学生职业能力加强,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在“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进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对于数控机床编程操作、数控机床精度检测、数控系统连接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企业工作任务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职业能力较高,毕业生表现出较强的首岗适应能力、多岗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上升到8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99.84%,优秀率68.9%。本专业学生就业于北京凯恩帝数控技术公司、陕西法士特公司、秦川机床集团等国内著名高科技企业的数量逐年提高,学生在行业内就业优势明显。图1和图2分别为学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及薪资情况分布图。
(二)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服务产业能力提高
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所建成的实验实训室及教学资源,通过为中航西控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数控维修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已将其纳入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机械装调维修、电气装调维修等培训课程中。为相关专业学生、教师及企业员工为主体的社会学习者群体的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
五、结语
通过几年的实践,进一步完善了“项目引领、情景真实、层次分明、分段递进”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从技术技能基础配养开始,到核心能力、综合能力培养课程,最后进行拓展能力培养课程学习。探索形成了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实验室建设为基础、资源库建设为手段、科研项目锻炼为辅助、各级大赛检验为推手”的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方法。不断提高“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服务水平,增强“FANUC应用中心”的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应用中心与FANUC公司及相关用户合作范围和领域,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行教学改革,建立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祝战科.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
[2]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校企融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制
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始终与首钢血脉相连,与社会紧密结合,不断加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及机制建设。
在管理体制上,学院与首钢集团二级分子公司组成了集团化教育培训体系,设立了“教育培训研究会”和“教育培训联席会”,根据企业发展研究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共同探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方法。学院各骨干专业均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评价委员会”,参与学院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与此同时,学院专门设立职业教育培训处,加强技能人才培训的课程开发、资源管理和统筹协调;并在首钢京外钢铁公司设立“新基地工作站”,为企业提供贴近生产、靠近一线的培训服务。
在培训体系上,学院根据首都、区域经济发展和首钢生产实际,设立了机电一体化、冶金工程技术等6个专业群平台、20个常设专业,形成了“保持行业特色、立足二产,进军三产”的专业布局。同时,按照企业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三个培训系列,每个系列又划分出高、中、初三个培训层次,根据培训性质每个层次又分为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专题培训三种培训类型,从而搭建起全面覆盖企业职工培训需求的完整的培训体系。
学院依托企业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健全了企业工人技师考评委。首钢制定了《技师评聘办法》《技能操作专家制度》等激励机制机制建设及考评激励政策的实施,打通了技能人才晋级和成才通道。
工学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上,学院依托产业设专业,建有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评价委员会,密切关注就业市场变化对专业建设的影响,实现了专业设置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的专业建设模式。
在教学改革上,学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块化教学等课程体系,同时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和实训模块,使学生实现了“双证融通”。学院完成的“技师培养模式”国家教研课题,已被推广与应用。
在师资建设上,坚持双师型专业团队与专兼结合师资团队并举,“请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的师资培养模式。学院明确规定专职教师每年到企业参与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等实践锻炼活动不低于160小时;同时建立兼职师资库,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能手参与教学工作。学院每年有95%以上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30%以上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学院有涵盖14个专业、2200余个实训工位、25000平米的校内实训中心;有利用生产工件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岗位职业能力的校企合作校内生产车间;有依托企业建立起的50家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学院还积极拓展人才培养功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培养渠道
学院实施了“弹性学分、订单培养、技师研修、双导师制”等多种培训方式,满足了企业“职工不离岗、课堂在现场,企业下订单、学院出菜单”的培训需求。
弹性学分制——为解决在职职工工学矛盾而创新出的培训方法。即学院围绕在职职工职业技能提升采取面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员按学制修满学分可取得学院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目前学院已与首钢实业公司、北京冶金新材料公司等6家企业开展了8个专业的弹性学制招生工作,在校学员达到530人。
订单式培训——为企业所需人才量身定做的培养方式。企业下“订单”,是企业与学院共同制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围绕企业需求设置,教学内容以现场技术、设备、工艺为主。学院出“菜单”,是学院根据企业和职工需求对培训课程结构进行集群和组合,提供多种“菜单式”教学课程,由企业或职工自由选择,以满足企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以及职工个人发展个性化学习需要。
技师研修班——为北京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搭建的研修平台。北京市为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带动工程”的实施,率先确定了北理工和首钢技师学院为举办“北京市技师、高级技师研修班”的试点学校。学院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专家讲座、能手演练、互动交流、参观考察的研修班方案,得到参修人员的高度好评。
“双导师”制——为让企业技师在培养过程中得到有效指导创新的培训方式。学院为技师定制培养方案,指定企业指导老师与学院指导老师共同在职工在岗位学习与集中学习期间进行有效指导,学员采取完成“工作页”的自主学习模式,学习成绩由学院和企业综合考评,学员学习表现以及培训质量受到学院和企业的共同监控。
“十一五”期间,学院为首钢及社会开展了五万人次的各类职工培训,其中包括培养技师、高级技师1792人。每年度完成各类职业资格鉴定考试4000人次以上。学院积极倡导复合型人才培养,历届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均达到95%以上。
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学院注重运用现代化培训手段扩大培训领域与功能,以技能大赛作为“助推器”为企业孕育和培养高技能领军人才,努力为技能人才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平台。
积极搭建远程信息化职工培训平台。学院先后投入1300万元建成了包括网络、视频、网站、支持四大系统和考试、在线、同步、异步、远程教学五大功能的远程教育平台,满足了首钢多业多地以及部分社会企业培训需求。同时,学院还自主开发了45个工种培训课件,汇集了22个模块、108门管理课程、300门精品课程、10个电子资源库的培训课件资源库。短短几年,学院远程信息化职工培训平台应用量成几何级数上升,目前年度在线学习网访问量达到64.69万人次、培训平台应用量3万人次,极大发挥出了高科技网络教育手段服务于企业培训的辐射广、成本低的优势。
积极搭建“学练赛选”技能竞赛平台。学院组织、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坚持“以赛促教,以练促学”。近5年来,在市级以上赛事中,学院共有64人次的学生获得“金工奖”“银工奖”等奖项。2009年,学院焊接专业三名学生参加了由德国焊工协会举办的欧洲四国青工焊接比赛,并获得18岁组团体冠军。其中,刘世涛同学获得代表欧洲最高水准的“DVS焊接证书”。技能大赛为学院造就了一批有所作为的优秀毕业生,数控专业大赛获奖者刘景辉等5名学生毕业后从事航天卫星等加工技术工作,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超的技能受到就业单位的高度赞扬。
同时,学院还是企业、行业焊接、机电等通用工种技能大赛的比赛基地,每年都有市技工系统、市职工系统以及企业技能大赛的赛事在学院举行。大赛同时促进了师资队伍的成长,学院全国劳动模范、焊工教师王文华指导的两名职工选手,在全国残疾人技能大赛中分获二、三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学院坚持“以赛促培”,每年积极承担赛前集训指导,多名选手在大赛中获奖。例如在国家体育馆工程和奥运主火炬塔工程中担任构件安装焊接主要负责人之一,先后被授予冶金行业优秀技术能手、北京市工业高级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的韩积冬,经常主动来学院接受培训,与教师共同切磋技艺。通过大赛,首钢涌现出6名全国技术能手、111名北京市技术能手、348名首钢技术能手,并创建了一批以获奖选手秦涛、卫建平、赵新民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变“一花独秀”为百花齐放,为首钢技能人才大观园增添了色彩。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109-02收稿日期:2016-03-21
作者简介:蒋屹(1969―),男,湖南宁乡人,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程师,从事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教学。
学徒制是一种师傅言传身教的职业技能传授方式,通俗地讲就是“手把手”教学,这是传统意义上对学徒制的界定。我国2011年提出现代学徒制,是基于必要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在政府引导下合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进行人才培养。
一、现代学徒制特点
1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是将企业用人需求作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将学生培养作为核心,以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形式,师傅、教师联合传授作为支撑,校企双方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的一种方式。将学校课堂专业训练与岗位技能训练进行紧密结合,在注重专业知识灌溉以及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还注重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的训练,增加企业、学校双方办学融合度[1],是企业与学校共同发展的最佳结合。
2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要实现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发挥企业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企业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可利用企业专业设备、专家对学生进行训练。一方面能够解决学校专业设备不足、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又能解决学生专业实习问题,让学生掌握过硬的技能知识[2]。该模式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有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优点,有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生与企业签订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与“高等性”[3]。
3学生能够通过劳动得到报酬,降低学业经济负担
在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企业方得到一定报酬。企业性质的不同,学生所获得的报酬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对学生来说可以将其作为生活补助。这样学生在技能掌握的同时还能缓解经济压力,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对学生来说也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4体现就业导向原则
现代学徒制通过校企双方合作来提供培训课程,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培训结合,更加注重“工作体验”,让学生在上岗前得到较好的锻炼,提前掌握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这一路径进行人才培养,在实习期间企业可对学生进行长时间观察,挑选优秀学生,实现优化用工目的[4]。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毕业后如果能够被原企业录用,说明其就业前景广阔。
5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学徒制教学是真实情境的教学,师徒、师生在同一教学情境中具有相互促进、启发的效果。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学习方面不再被动,而是项目与任务的设计者与执行者。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学习意愿与效果达到最优。除此之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能够及时解决,在促进其学习效果提升方面意义重大。
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模式改革不彻底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具备全面性,要彻底地改变传统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应从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抓起,不断深入教学的各方面。目前高校对使用的教材进行了改革,但是大部分课程改革还不彻底,只是课程形式发生了改变,课程内容并没有较大的改变。教学内容陈旧,与技术更新脱节,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5]。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新的教学方式没有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教材作为中心,忽略了新时代背景下技术的更新。
2教学方法不明朗
现代学徒制应用到高职院校教学中,但其并不是基于高校本位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与高校本位教育课程体系完全不同,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将这两种体系进行明确的区分。少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将企业实践当作现代学徒制,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与理论知识的培养与学习。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与高职院校中实行,目前还处于教学初级阶段,仅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短期的企业实训与简单的授课内容与授课方式[6]。
3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现行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各种岗位会对人才进行职业素质培养、思想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如果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职业道德修养,即便是所培养的学生技术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也会被社会淘汰。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存在一定不良现象,在校期间学生只能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缺乏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很多学生毕业后根本得不到相关企业的认可,而且还需要花费很长的实践积累实践经验。总之,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培养[7]。
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构建课程体系
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仅仅依靠学校与企业共同育人这一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在该模式中,学生的身份有学生与学徒两种,这两种身份间存在着互相转换的关系,学习的场所也不仅仅是学校,还涵括企业,因此需要对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进行再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在开展充分的市场调研后确定试点专业,只有这样,现代学徒制才能有效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各环节需要的独特条件,使得学校必须制订严格的专业培养计划,重新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各个领域间逻辑联系应逐步渗入,逐渐融合到职业成长规律与学生认知规律中,并真正融入学生的培养系统中。
2建设政府导向的扶持政策
想要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难题,促进行业、企业技术范畴的发展,这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政府应承担管理与监督的义务,增加企业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每年都会受到政府专项资金的帮扶,因此可以向政府提议考虑对高职院校教育支持资金的流向进行分解。将部分资金分流出,用于激励学校与企业方面的合作。针对培训降低企业经济效益这一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补偿,或者针对被评为优秀合作企业的单位进行优惠待遇再扶持。这样,高职院校就无需购买昂贵的技术设备,不会与市场发生脱节,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
3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监督与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情况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进行绩效考核。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应将办学理念与自身专业构造进行结合,建立现代学徒制专门的工作小组。该小组由专业教师,学校、企业领导组成,要创建适应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绩效考核体系,就必须客观、有效地执行绩效考核政策。在试点专业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应针对考核项目进行细化,并强化教学管理、学生满意度、教师满意度、企业满意度、教学实施的评判与考核。
此外是建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性”“高等性”属性,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全方位呈现职业岗位对学生发展与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与企业一同分析影响学生成才的因素,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规则与特殊性,寻找学生与职业岗位目标需求间的切合点,并将此作为学生成长规划的一点,让学生将成才作为人生价值追求,激发学生对成才的热情。
4校企双方签订明确法律条例
为了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更加合法性、规范性,需建立法律条例。高职院校、企业、教师、学生以及企业师傅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是需要保护的义务与权利主体。当然,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仅仅靠学校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是远远不够的,企业与高职院校两者的利益应该是被重点保护的,但是师傅与学生的权益保障却往往被忽略了。目前应严格要求企业单位应为所培训学生提供一定的报酬,根据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高职院校教育以及企业发展制定。高职院校应向企业建议,让其挑选在实习中表现良好的学生直接进行定岗实习并转为正式员工,并为其支付一定的工资。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创新尝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广泛推广与良性循环前提是有法可依,需要企业、政府以及学校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发展道路,努力将社会力量引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探索出更多多方参与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以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综合型技能人才,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职教论坛,2013,(16):24―26.
[2]张振伟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成人教育,2015,35(10):58―61.
[3]李静,程镔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5):54―58.
[4]赵志群,陈俊兰现代学徒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补充北京社会科学,2014,(1):28―32.
[5]高葵芬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首届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交流研讨会的思考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9.
在车辆维修后做到提示详尽的服务,正是一名优秀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一名优秀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及时、准确地将车辆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排除,还需要在填写技术报告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在技术报告中的施工单、维修后技术说明等内容,如果填写认真、字迹清晰,会体现出对客户负责的态度。而故障描述、诊断、检查以及处理意见的内容严谨规范、滴水不漏,则是一种技术能力的体现。对维修后注意事项、复查提醒以及行车驾驶建议等内容的填写简单明了,更是一种对服务顾问客户沟通的服务延伸和传递。
3 服务型诊断人才的培养
绝大多数的技能型人才是靠后天培养而来,而一般情况下,只有企业自身培养出的人才才是最适合企业长期发展需求的。实践证明,依靠人事招聘等途径招揽的人才由于企业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能够真正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求的人是凤毛麟角。而服务型诊断人才的培养,则需要通过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制度的支持和企业员工自身的努力,只有两者共同努力,才能快速培养出真正满足汽车售后服务领域需求的服务型诊断人才。笔者认为,汽车售后服务企业需要通过以下措施来保证服务型诊断人才的培养。
(1)系统培训认证制度的实施
在目前的汽车售后服务领域中出现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由于大多数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的考核偏重绩效方面,因此造成了维修技术人员不肯认真钻研维修技术,只要遇到耗时耗力、赚不到工时的疑难故障,就采取回避措施的现象。久而久之,维修技术人员可能就会逐步沦为只懂得更换拆装的日常保养操作人员,即使遇到技术性不强的一般维修也很难解决或者解决速度很慢,更不用说那些疑难故障了。
因此,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的认证制度不仅要对企业员工的绩效进行考量,还需要对技术技能的因素进行考量,能够将维修技术人员服务技能的差异在考核中也体现出来。依据维修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中的维修质量表现、客户反馈、培训课程以及实际应用考核等内容,结合岗位工龄等因素综合评估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等级,激发维修技术人员创先争优的动力。
(2)车辆故障案例的收集与培训
对车辆故障案例进行剖析是衡量维修技术人员实际排除车辆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汽车售后服务企业需要制定统一的故障案例模板,鼓励维修技术人员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故障案例记录下来,并定期进行优秀案例的评选,最后将优秀案例汇总并保存到企业的资料室中,供全体员工阅览及培训使用。汽车售后服务企业需要成立故障案例评定小组,对所收集的故障案例进行专项管理,鼓励企业的维修技术人员通过撰写维修案例的方式积累和总结经验,并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量实践证明,对故障案例管理较好的汽车售后服务企业,企业的整体服务技术水平相对较高。
(3)重视员工理论知识的更新
随着计算机及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仅靠一腔热情和大干、苦干的精神已经不足以胜任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了,而在求学期间所积累的维修技术经验也许已经不能应对不断推陈出新的汽车维修技术了。在我国汽车售后服务领域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拥有和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促进汽车售后服务企业整体技术能力的提升(图2)。
(4)组织企业技术技能大赛
汽车售后服务企业技术技能大赛的组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通过定期、定项目组织的汽车售后服务企业技术技能大赛,可以激发一线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学习钻研维修技术的兴趣,发掘汽车售后服务企业中的人才。
(5)关键技术岗位津贴
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和车辆品质的提升,汽车售后服务领域不断朝着品牌化、专项化的方向发展,而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车辆维修的种类大部分都是保养和事故拆装。由于目前大部分汽车售后服务企业都存在着以经济效益为主的考核体系,为了能够赚取更多的工时提成,很多汽车维修技术人员都希望能分配到相对简单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这种局面导致了一些具备快速诊断疑难故障能力的专业维修人员处在非常尴尬的地位。
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要想长远地发展,不仅需要配备可以非常专业和熟练地做好首保、小保和大保等保养工作的人员,还需要拥有可以快速规范地解决一般维修、事故维修等相对复杂项目的普通维修人员,更是紧迫需要能够具备快速诊断疑难故障能力的专业维修人员。而为了企业可以长期发展,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的经营者应当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同时提高对具备快速诊断疑难故障能力的专业维修人员的重视程度。在此建议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实施为关键技术岗位维修技术人员提供岗位津贴的措施。
4 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无论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的规模有多大,如果没有一流企业员工的不懈努力,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售后服务领域中立足。而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要想尽快地成为一流的服务型诊断人才,就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工作笔记的记录与总结
大多数汽车维修技术人员伴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都会无形中积累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但如果只是被动地通过工作时间的增长来积累工作经验,很难快速成为服务型诊断人才。既然成为服务型诊断人才需要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那么怎样才能快速积累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呢?其实,最为简洁、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写工作笔记。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将自己从事过或看到过的经历通过工作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之后再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总结和拓展,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较为全面的汽车维修技术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2)重视维修或产品手册(图3)
如今大部分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都非常重视参照以往的维修经验,这是非常可取的。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参照以往的维修经验,可能养成以定向思维去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判断和解决故障,这是得不偿失的。一般一流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都非常注重借助车辆的维修或产品手册,他们可以从中获得维修工艺及解决车辆故障的标准化作业指导,在遵循维修或产品手册的前提下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是每一名一流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必须执行的。
另外,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学习和理解维修或产品手册中各总成结构、技术参数、维修工艺、故障树以及标准工时等内容来快速掌握车辆的技术性能。而且,在整个维修过程中都重视相关车辆的维修或产品手册的相关内容,可以有效降低经验主义思想造成的二次维修。
(3)系统总成的学习
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已经越来越受到现代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的重视。因为,随着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快速发展,如今大部分车辆故障的发生都会涉及多个系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模式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可能性。想要彻底排除车辆的一个问题,不仅需要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掌握车辆各个总成的结构、功用,还需要掌握相关总成与系统的联系与匹配,更要了解相关控制系统、传感器和车身电气的工作情况。因此,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全面而系统地学习车辆各系统总成的相关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4)故障案例的撰写与积累
一名优秀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应当养成撰写故障案例的习惯。因为维修技术人员每天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车辆故障,维修技术人员可以把客户描述、故障再现、诊断方法、解决方案、注意事项以及技术备注等内容通过固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并通过加工形成故障案例保存下来。只要养成这种习惯,汽车维修技术人员通过日积月累的维修经验和技术将会随着故障案例的增加而迅速成长(图4)。
(5)培养对汽车的兴趣爱好
汽车的维修和保养实际上是一种对客户的时间和车辆质量等项目做出的承诺,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总是希望用心来履行对客户的承诺,只有用心承诺才会真正获得客户的满意。同样,只有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用心对车辆进行维修,才会获得高质量的维修效果。只有热爱岗位并对汽车有着强烈兴趣爱好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才会心甘情愿地对每一台车辆和每一名车主履行自己承诺。也可以说,每一名服务型诊断人才都是狂热的汽车爱好者。
(6)加强技术交流与信息互通
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很多汽车维修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堡垒的手段来维持自己相对领先的维修技术,而如今信息非常发达的时代则带给汽车维修技术人员非常丰富的维修技术提高途径。维修技术人员应当在努力工作、积累维修经验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技术交流和维修信息的沟通,为自己搭建一个维修信息沟通及新技术资料来源的平台。而维修信息的平台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整车厂商的技术部门、专业技术服务提供商主办的交流活动,也可以是汽车维修技术QQ群、博客以及网站等形式。
(7)汽车诊断技术知识学习
汽车诊断技术是一门非常系统的课程,学习基础而系统的汽车诊断技术可以为车辆故障问诊、解决故障提供非常大的帮助。一名优秀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在熟练掌握汽车构造、维修工艺和技术参数等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同时掌握汽车诊断技术知识。
(8)熟练地掌握驾驶技术
灰的建议。
之后,一直都有关于农田土壤和收获量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报导。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在农田中实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产定位管理(SiteSpecificCropManagement)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著名厂商先后向市场提供了装有空间定位和产量传感器的现代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可以在收获过程中自动采集以12-15m2为单元的小区产量与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数据,并进一步通过模糊聚类分析软件自动生成农田内作物产量分布图。多年的试验实践表明,田区内小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100%。由于作物生产还受到气候变异的影响,经连续多年对同一田区积累的数据表明,同一小区年际间的产量差异性也可能是十分明显的。田区内产量上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显示了农田资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潜力。现代农学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定量获取这些影响作物生长因素及最终收成的空间差异性信息,实施基于知识和现代科技的分布式调控,达到田区内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产量成为可能。图1是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示意图。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联合收获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平均产量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根据田间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根据处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入和精细农作管理。由图1可以看出,这一技术思想是通过多次循环的实践,来不断改善农田资源环境,积累知识,逐步达到作物生产管理精细化的过程。由于大田作物生产受到众多时空变化因素的影响,利用生产潜力的处方措施,还需要兼顾生产力、经济性、环境后果的优化目标,因此,其技术思想并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措施的“准确”。事实上,目前应用于获取小区产量数据的空间尺度为12-15m2,获取农田土壤信息的尺度大多还只可能精细到60m左右。在实际操作上,对获取的空间信息还需要通过模糊聚类处理,生成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处方图来指导处方农作,因而还谈不到“精准”的操作。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农田土壤、作物苗情、病虫草害信息实时快速采集技术的突破,农业处方操作也将愈益精细化。上述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可以显著提高耕地的生产潜力,节约良种、化肥农药和能源投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户的欢迎。
“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这一技术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定位,需依靠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软件技术;田区空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农学知识和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业”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
“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1998.1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辩率的“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