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32:16
导语:在对现代礼仪的看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欧美文学 女权主义 自我意识
从19世纪末开始,欧美文学就开始从现实主义传统向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过渡,而亨利?詹姆斯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以个人的理论实践了20世纪的现代小说的元素。在他的作品中,不仅体现了美国自我奋斗文化中的单纯、乐观开朗的价值观,并在与传统欧洲文化的冲突中,美国女性为自己重新定位、寻找自我发展的女权主义意识也体现无疑。在1979年发表的一部轰动一时的中篇小说《黛西?米勒》中,亨利?詹姆斯成功地植入了一个出身于富裕、聪明活泼、天真纯洁、充满活力、喜欢卖弄风情,而又无视传统的欧洲社交礼节的美国女性的形象。表现了女性在道德选择中的仿徨、迷茫与反思,以及个人对抗各种伦理约束的进步行动,渗透出领先于当时的女权意识。
一、女性自我意识的建构
美国的文化发展历程很短,由于缺少悠久的历史,没有了繁琐的社交礼仪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孕育出美国人单纯率真的性格。而在19末期,正是现实主义作家以传统价值观和审美意识来观察社会、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时期,黛西的形象却着力在冷若冰霜的社会原则面前人性的被压抑,以及女性对社会、对人生道德的探索,这也正是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最不同的价值观。在现代主义小说中,女权主义本就是其中一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对现代主义小说的诞生起到了强烈的催化作用。
亨利?詹姆斯出生于美国,但他长年旅居欧洲,甚至最后入了英国国籍。但作为第一代美国移民的后裔,他一直以自己是美国人而自豪,无疑的,他也受到了美国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不难发现,这正是美国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拓荒,在获得繁荣和富足的感恩下成长起来的美国精神。正是在这些价值观的驱使下,勤勉自律、艰苦创业的实用主义观念得以代代相传,慢慢融入美国国民性格。这恰恰与欧洲虚伪的旧礼教所相悖,尤其是女性,在几百年文化底蕴的传统压力下,烦琐的社交礼仪、森严的等级关系,让她们在精神世界受到了压制,没有自我。而在亨利?詹姆斯笔下,黛西的一言一行都在体现一个追求个人精神独立的新女性的价值观。她觉得,一个女性有权追求精神独立,而正是欧洲的层层礼教,束缚着女性对于追求爱情上的所作所为,所以当社交圈内具有影响力的沃尔克太太为了挽救黛西的名声,专门乘坐马车来劝她不能同时跟两个男人逛街时,黛西断然拒绝,“如果这样做不合习俗,那么我这个人从头到脚都不合习俗,你就不要再管我了。”在19世纪的欧洲社会里,中上层阶级的女性必须严守妇道,出入社交场合要在父母的陪同下,结识青年男子要在有身份的长辈的引见下,订婚前不得表露出过多的恋情,必须遵从长辈的教导。黛西这种直白的不领情激怒了上层社会的代表人物——沃尔克太太,甚至在后来的社交聚会上,沃尔克太太给了她一个难堪,拒绝和黛西打招呼。黛西虽然脸倏地白了,却还是面对大家异样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她被整个社交圈子所摒弃,但是她依旧我行我素表明自己所做的一切光明磊落,完全不需要理会别人的非议,她要坚持的不仅是一个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还体现了女性在沉重的旧习俗下,对压抑己久的积怨的释放。
黛西的这种率真和无拘无束不仅冲击了贵族社会的价值观,也使生活在欧洲大陆受到其文化熏陶的美国人感到了困惑。在根深蒂固文化的影响下,这些欧化了的美国人也残酷地拒绝她、疏远她,导致了黛西最终的悲剧结局。詹姆斯对那些被欧洲人腐蚀了的美国人的奸滑隐晦、自私好利、不择手段都持批评谴责态度,对美国人的正直,慷慨、坦诚则备加赞扬。小说中,科斯特罗夫人和沃克夫人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她们虽然是美国人,却因长期住在欧洲而被欧化了,似乎欧洲就是文明的象征,它的传统就是不允许被违背甚至蔑视的,不但忘记了自己的美国习俗,更甚于开始与美国新兴文化完全对立起来,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地位与教养。科斯特罗夫人看到黛茜并非名门望族,就认为黛茜轻桃、粗俗,便拒绝与之认识,将黛茜拒绝在社交圈之外;沃克夫人更是把自己当成上层社会的代言人,在她眼里,黛茜的举止就是不正常的,因为黛茜“跟能碰到的任何男人调情、跟神秘的意大利人呆在角落里、整晚跟同一个舞伴跳舞、晚上十一点还接受来访”。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些恰恰反衬了黛西蓬勃朝气、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对生活的渴望与热情以及新女性的思维与处事方式,无论粗俗与否,这种形象和美国民族的象征也一同留在了欧洲大陆。也正是詹姆斯的坚持,让她们可以“理直气壮、神采奕奕地走进了作品”,可以“用自己的脚在走路,用自己的肺在呼吸”。
二、用有限视角映射的女性主义
亨利?詹姆斯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的另一贡献是不同视角的写作手法。视角是指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情节、背景和事件等要素而建立的一种叙事模式,对揭示人物、促进故事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视角的选择决定了叙事风格。一般说来,视角分为两种: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在全知视角的叙事方式中,叙述者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交排之中。有限视角又分为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是从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叙述事件的,叙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感彩,常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往往采用故事中某一主要人物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读者是通过小说中某个人物的视角来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与全知视角相比,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叙事方式可以让读者感觉到故事更加客观,更加真实可信。
在《黛西?米勒》这部作品,詹姆斯运用了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叙事手法,通过客居瑞士的美国年轻人温特伯恩的眼睛、思想给我们描绘了黛西既单纯又让像他那样高踞礼仪顶层的所谓的“绅士”们困惑的言行举止。乍看似乎是在以社会规范的角度批判这样的现象,但从另一个角度却给我们影射了一个坚强女子漠视上流社会虚伪礼仪的态度。在与黛西的初次见面时,黛西就毫不掩饰的告诉温特伯恩自己的交友观点:“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这里的社交界。这里没有什么社交界,就算有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在纽约有很多社会交往”、我一直和许多男人来往着”。这种直白又毫无顾忌的表白让年轻的温特伯恩很“困惑”,因为从教养礼仪上讲,这“很不得体”,但又好像没什么可以指责的。正是这种无可指责,影射了在作者心中对黛西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进行选择、确立自我的价值的认可。
实际上,从小说中,我们无从知道黛西具体的思想过程是什么,面对传统的上流社会对她的冷漠和指责,她是否也有困惑或思想斗争?在她的心中,是如何坚强的面对令人窒息的压力?但在与黛西简单的几次偶遇和会面的描述中,通过温特伯恩的视角,不难发现在他心中隐隐透出对这种有自己见解的女性的欣赏。当沃克夫人劝解黛西不要在大街上公然与男子散步遭拒绝后,便对温特伯恩请求他陪伴她离开这个让“体面的文明人难堪”的地方。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温特伯恩并不没有完全赞同沃克夫人的看法,他选择了从沃克夫人的马车上下来,尽管没能理直气壮地为黛西辩解,却也认为“我怀疑你我在日内瓦住的时间太久了”。这位深受所谓的欧洲的“文明”影响下的美国人,已经开始怀疑欧洲人的价值观,在他的意识深处,已经在抵触“文明人”的虚伪和内心的龌龊。
尽管黛西有着被上流社会摈弃的坚强,但依然无法改变女性在强势的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前弱势的那一面。在小说最后,黛西冒着感染罗马热病的危险依然执着地夜游月色迷人的古罗马场,也不出意料的感染疾病以悲剧收场。许多文学评论家认为,这是女性面对新文化和旧文化斗争无可奈何的结局,微弱的呼声只带起了一点小小的涟漪,单纯又无拘无束的黛西只能选择走向绝路,连黛西自己都说“染上没染上罗马瘟疫我才不放在心上”,尽管温特伯恩的犹豫和困惑贯穿全文,但我们依然能从温特伯恩的心理活动中感受到在19世纪末社会变革中女性主义的崛起。而在黛西的葬礼上,他更是直接道出了她最迷人之处:“她是我认识的最单纯天真的女孩。”这句话原谅了所有黛西的不得体之处,也象征着在对新旧两个大陆文化的冲击下,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始冲击着人们旧的、保守的文明。这也正体现了作者使用“一个研究”作为小说副标题的用意。这不仅是对文化和道德冲突的研究,更是对女性自我意识崛起的研究,而这一切意义的实现却是从一个男性的视角和价值观的冲突中构建出来的,不能不佩服作者在发挥人物载体作用方面精湛的技巧。从未有人像他那样如此大规模、长时间地用人物来揭示同一个主题,正如英国小说家安东尼?伯吉斯所说,詹姆斯只有一个真正的主题,那就是“世故的、狡猾的、腐蚀的欧洲对轻信的美国人的影响”。
三、小结
纵观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他一直在塑造众多踏上欧洲文化朝圣之路的美国文化女性形象。而当这些文化机制与勤劳、率真的美国精神相冲突的时候,她们又开始坚强地寻找自我发展的新方向。从创造手法上,詹姆斯通过有限视角的叙事角度,正面侧面地建构了女性主义,这使他的小说有了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也建立了他在英美文学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Henry James. Daisy Miller[M]. England,Penguin Books, 1986.
[2]陈丽丽,李晓岚.探究影响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视角的因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1).
[3]王跃洪,周莹莹.亨利?詹姆斯的现代主义叙事手法[J].外国语文,2011,(2).
[4]胡全生.20世纪英美文学选读——现代主义卷[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 推销理念;推销技巧;沟通方式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其在决定是否购买一件商品的时候,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这就需要推销人员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将产品的特点与消费者是的需求结合起来,让消费者认为该产品符合他们的要求,其价格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才能打动消费者。
1 传统推销理念的缺陷
从企业诞生的社会开始,产品推销就成为同行业竞争之间不可避免的方式之一。传统的推销理论就是简单的将产品的属性、特点优势介绍给顾客,然后让顾客自己进行挑选和决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层次化,这种原始的推销方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顾客的求了。一方面单纯介绍产品属性特点的方式非常容易让顾客产生腻烦的心理,这种方式也不易让顾客接受,更别说打动顾客让其购买该公司的产品。另一方面,相比于产品降价促销、召开会等更为丰富多彩的营销方式,传统的产品属性和推销则显得更为苍白无力。传统的推销技巧更加侧重于对产品内容和产品本身的介绍,然后是针对客户对产品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这种主观性的产品介绍并没有将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而是主观性的将产品的优势,直接强硬的推销给客户。所以,一旦这种产品不是客户所需要的或者没有得到客户的认可,即使产品本身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也得不到客户的青睐。其次,单一的销售技巧并不适合于复杂的产品销售。在一些有复杂交易过程或者需要长时间提供服务的产品如婚庆礼仪、保险、投资理财等相关行业中,在交易之前、交易过程中和交易之后都需要对客户跟进和相应的管理及在交易比如婚礼礼仪、房地产销售等,因为这类产品的销售过程以流程和规格为基础,但同时又以客户的要求作为标准去定制,其中包括售前、售中、售后等整体的要求,所以,如果只是以产品为中心的这种推销方式并没有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很有可能会导致客户的流失。
2 现代推销及沟通的特点
大多数产品在没有出售之前是禁止拆封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内部结构并没有具体感官的认识,这时候就需要推销人员向消费者介绍,在人员推销过程中,推销员和顾客的沟通效果会直接影响到顾客的购买动机的形成,以及作出购买决策,从而最终产生购买行为。 所以,推销人员的沟通技巧和方法是营销消费者购买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所谓“沟通”在推销中,就是将产品的两端,消费者和推销者链接起来的经营方式。所以,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思想、情感的共同交流,是发送-接收-反馈的过程。当推销者将产品信息经过自己的加工转述给消费者的时候,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与该产品的特点进行一一对应,从而决定该产品是否符合他的需求即该产品是否值得他付出相应的价值。一般来说,推销方式主要分为文字推销和语言推销。文字推销就是通过文字介绍企业的产品和相应的特点、公司的服务等。语言推销可以解释为推销人员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将产品特点一一介绍给消费者。
3 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的因素分析
鉴于推销人员的沟通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将针对推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具体环节和特点展开针对性的分析。
在商场购物的顾客一般都是有明确的购买目标的,推销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商场内消费者的面部表情、走路姿势、行为等信息来发现可能的潜在顾客,并采取措施吸引其对自己及所推销商品的注意。一般来说,凡是商场内的顾客都能够成为推销的目标,但区分不同的顾客有助于提高推销效率。 但是,顾客在与推销人员沟通之前,会对产品的基本信息进行相应的了解,然后会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对产品进行分析,一般来说,营销消费者购买倾向的主要有下面的几个因素:品牌、性能、产品质量、外观及重量、和推销人员的服务,本文基于HVM理论对影响消费者各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下面的表格。
(1)表中第3列中的数字,表示该编码作为来源即手段的次数;第4列中的数字,表示该要素作为目的的次数;整数部分表示直接关联次数,小数部分表示间接关联次数。
(2)第3列和第4列的数字均来自表4。第3列中的数字算法如下:在表4中,把所对应要素这一行数字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数字分别相加,小数部分次数相加不可进位至整数,例如,编码1这一行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数字分别相加,相加之后的数字即为88.246。第4列中的数字只是把该编码所对应的列的数字相加即可得到,算法与第3列的算法相同。
(3)表格中out degrees total指编码本身作为来源即手段的总次数,包括直接次数和间接次数。把第3列中的数字,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相加即得到第5列,例如,编码1中out degrees total=88+246=334。in degrees total 指编码本身为目的的总次数,包括直接次数和间接次数,这列的数字由第4列得到,算法与out degrees total的算法相同。
(4)表格中abstractness ratio为抽象比率。Abstractness ratio= in degrees total/(in degrees total + out degrees total)。抽象比率介于0和1之间,比率越高,表示抽象程度越高,也意味着该编码作为一种“目的”,属性、结果利益到价值的抽象程度越来越高。
4 推销人员的沟通技巧
4.1 提高说话技巧
推销人员在与消费者沟通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其基本的仪表,并在卫生、谈吐习惯、和各种姿势方面让消费者感觉到推销人员的真诚。在沟通的时候,提高声音的质量,包括合适的音调及音量,语速不宜过快,注意语调应随着声音的波动有高低起伏的变化。如果这时顾客就该产品的相关情况开始向推销人员提问或表达自己的看法,说明已经引起了顾客购买兴趣,那么就进入了推销洽谈阶段。
4.2 顾客异议处理
推销人员一旦与顾客对产品有不同的理解,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与顾客产生直接的语言或者肢体冲突,其次,推销人员要了解客户对产品的疑问并耐心的给予解答。在实际推销过程中,推销人员会经常遇到:“对不起,我不感兴趣”,“很抱歉,我没有时间”,“价格太贵了”等被顾客用来作为拒绝购买商品的意见或问题,推销人员妥善处理异议,对于进行有效推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 结束语
本篇文章从原始推销理论的局限入手,并结合现代营销技巧和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的几大因素着手,系统的分析了推销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和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但是每一个人的背景不同、经验不同,因此对沟通技巧的体会和掌握也不同。 沟通技巧是实践经验的总结,需要一辈子去学习、体验、训练,但重要的是必须记住:沟通中,沟是手段,通才是目的。
参考文献:
[1]余波,刘林.关于推销技巧中沟通艺术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7):374-375.
企业文化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自我丰富和发展的内涵趋势表明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
公司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早期称谓,最早见之于1980年秋的美国《商业周刊》,其时认为公司文化主要指公司价值观,公司运用共同价值观“为公司的活动、意见和行动树立一种榜样……通过经理的实践逐渐灌输给职工,并传至接班人。”1982年,肯尼迪和迪尔在其著名的《公司文化》一书中,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企业文化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络五大要素构成,其中“价值观是任何公司文化的基石,作为一个公司取得成功的哲理精髓,价值观为全体职工提供了对共同方向的意识和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这些成功的公式决定(偶尔也出自)公司的典型英雄人物、有关公司的神话、仪式和典礼.事实上,我们认为公司之成功往往是由于它们的职工能够识别、接受本组织的价值观并按此行动”.。日本拓植大学今西伸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特定企业中具有固有特征的价值体系”,它由价值观体系、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三要素构成.。1985年出版的美国学者劳伦斯·米勒名著《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从分析美文化的精神实质,提出了重创美国企业文化的八条基本价值原则:目标原则、卓越原则、共识原则、整体原则、效绩原则、实证原则、密切原则、正直原则,被誉为未来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
对企业文化概念的内涵,尽管不同时期的国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把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则已达成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文化概念的发展就是企业价值观由抽象不断走向具体、走向丰富、走向完善的过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管理方式,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即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作用—包括价值观外化和展开为各种具体形式,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企业凝聚和精神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为手段的价值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价值管理方式。这句话有两重意思:其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可运作的管理方式,其二,这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具有特殊性,它是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来达致企业的管理目标的。
管理科学自19世纪末产生以来,经历了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现代科学学派和企业文化学派四大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发端于美国.70年代末日本经济的腾飞与美国经济的衰微形成鲜明反差,美国人开始对现代管理科学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进行反思,希望寻找到得以摆脱困境的管理新方略.在客观需要和主体反思的双重催化下,企业文化理论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诞生了.诚如《底得优势》一书作者彼得斯和奥斯汀所说:管理学界正孕育着一场“恢复基本原则的革命”。④
企业文化理论是以理性与非理性有机结合的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它不仅是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辨证否定,而且是对以往一切管理理论的批判继承。在此值得指出的是:企业价值观并不排除理性,而是反对那种抛弃非理性因素(如心理、情感等)的纯粹理性主义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人不仅是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也不仅是追求友谊、亲密感的“社会人”,而且是生活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并受它影响和熏陶的“文化人”,企业管理应该以营造文化为己任,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企业的精神灵魂,以此贯串到经济、技术、生产指标、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战略决策等具体的因素和行动中去,以实现企业和社会协调一致的发展。和以往的管理理论相比,企业文化具有两大鲜明的特征: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非”理性倾向(与数据化、机械化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比较而言)和注重实务研究倾向.
企业文化的价值至上主义和重视实务研究倾向,对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批判理性主义”和“恢复常理”一度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口号,人们反对过去那种把组织结构搞得过分严密和规章制度订得过分严格的做法,主张“见物,但更要见人”;注意厂歌厂服、纪念仪式等企业形象的塑造,以激发职工的荣誉、自豪感、培养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主张频繁的非正式沟通,注意改善职工之间、管理者与职工间的关系,并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新价值、树立新精神.企业文化的务实倾向表明企业共同价值观虽然是精神因素,看不见摸不着,但绝非虚幻的和假想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务实倾向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80年代以来,很多有影响的管理学著作均十分重视管理实务的研究.如《一分钟经理》和“优势丛书”等。其中《一分钟经理》以“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指责’三条“诀窍”为主线,运用简明生动的手法将管理中实质性的领导艺术问题加以概括,打破了传统管理理论框架,精致实用,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名噪全球的《寻求优势》的副标题就是“美国杰出企业的成功经验”,书中重点分析了美国43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总结出八条基本经验(了、又异八条基本的价值准则):贵在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依靠人来提高生产力、以价值观为动力、紧守专业、精兵简政、宽严相济.其中以第一项“贵在行动”最为重要。
企业文化传入中国是80年代的事。国内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颇为投入,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纭,处于一种几乎有多少研究者就有多少种企业文化概念的状况,所谓“企业文化研究等于思想政治工作”等类似的概念混乱往往把企业文化研究导向误区,甚至陷于泥潭。对此本文第三部分将展开分析.理论上经之很长时间的吵吵嚷咬之后,现已基本安静下来,进入反思阶假,开始有了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积累。如管益忻同志的《塑造现代价值观—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中心环节》.一文,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出发,认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经历着文化转型尤其是价值转型,在这一转型期必须搞好价值观的重塑,它是“解放生产力的中心一环”、“塑造现代化制度的灵魂工程”、“人的积极性的第一生长点”、“培育具有高尚品德的四有新人的关健”、“再造多种(亚)群体文化(如企业文化)的荃础’、“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原动力”。并就价值重塑工程应当坚持的方针、原则、方法和当前应着重抓的几个热点间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当富有启发性。
作为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为手段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领导了80年代的世界管理潮流,其深刻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必须以冷静的理性思考企业文化在管理学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只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和一派学说,而不是管理学的终极和顶峰。
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作用不是自发的,它必须通过作为主体的人、物质性的中介和客体的综合系统的作用才能发挥其深入持久的影响;管理学说史上的各种学派和学说均有其真理性的一面,而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发展阶段和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一派学说是无法涵盖一切的.德国经济学界的权威学者E·海能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一书的最后,警告对企业文化抱有万能幻想的人们说:“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组织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确定的,对此不能作出骗人的‘保证’……有企业文化意识的经理可能是企业发展的指路人,但是他仅仅指出方向,而不能得出目标”:希望这句话能对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文化研究有所苦醒。
企业文化学说这一“泊来品”进入中国的时间已十年有余,它曾在管理学界引起不小的冲击波.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如何呢?荃本概念混乱,理论研究消耗于无休止的争论,理论研究无从积累;研究者往往浮于表面,关注争论而不是关注实际,理论与现实脱钩、理论本身漏洞百出、千疮百孔;由基本概念的混乱而导致的无休止的争论背后是一片虚空,理论成为空中楼阁,无法回应现实。。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再多说,仅就国内流行的两种典型的企业文观点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包括企业全体职工所共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方面内容”。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绝大多数劳动者认同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
上述两种说法作为企业文化和一般介绍是可以的,但若作为企业文化的定义就有间题了。按照他们的看法,企业文化是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准则等方面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在这里,价值观念虽然都被看作企业文化的一个因素,但其核心作用并未突出出来;不管人们对此持何观点,也许他们默认了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作用,但遗憾的是他们在给企业文化下定义时思想没有明确到位,这就导致了定义的含糊、多义;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这一根本属性在国内已有的同类企业文化定义中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企业文化若不是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要它又有何用处?
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由职工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创造出来的,它是企业职工必须共同信守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企业风尚、理想的目标、崇高的信仰、规章制度,以及企业职工必须共同珍惜和奉献的企业物质财富,包括厂房、机器设备、资金、技术、产品等崛;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实践中培育出来的具有本企业自身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 存在问题
1.1 社会因素。
1.1.1 从事护理职业的社会认可程度较低 传统观念对护理人员缺乏理解和尊重,认为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医生是关键,是决定因素,而护理人员从事的是简单、机械的执行医嘱。包括病人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态度使护生产生不平衡心理,认为护理工作无出路、没有头,被人瞧不起,挫伤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1.2 新的医疗环境 在校护生生理上日趋发育成熟,而心理成熟明显滞后。对新的生活和工作学习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医院的工作特点知道少。
1.1.3 护理模式改变带来的新问题随着医疗改革及《护士条例》的颁布,为保护患者的医疗安全,在条例里规定了要具备护士资格,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中规定的护理活动。医院及带教老师当然不敢放手实习生在病人身上从事技术操作,其结果必然是护生成为临床护理活动的参观者,其学习积极性受到挫折,临床教学实践效果不甚理想。
1.1.4 来自患者方面的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知识水平及其对服务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看到年纪轻的护士心理产生不信任,拒绝其为自己服务.特别是静脉输液、肌肉注射、插各种导管等技术性操作,有的病人直接拒绝护生,给护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1.2 实习护生因素。
1.2.1 毕业后择业问题的影响。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护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部分护生实习目的不明确,认为学习再好,再努力,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好单位,导致了一些护生在实习中不刻苦、不努力、动力不足,在行动上表现出消积,惰性的成分比较多。
1.2.2 恐惧心理。护生由学校进入临床实习,陌生的环境产生紧张、害怕,特别是一、二次操作失败后,往往产生自卑和恐惧心理,实习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如果此时带教老师未能积极的引导,护生的消极情绪可转变成对实习的厌倦。
1.2.3 80后护生的特性因素。现在的实习护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有点娇生惯养,肯做、肯吃苦的精神欠佳,独生子女护生对待基础护理的态度消极,她们总体上缺乏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习过程中,面对真实的工作环境,会表现出心里不平衡,对生活护理厌烦,缺乏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1.2.4 交流与沟通能力不足由于受年龄知识环境的限制,护生的心理素质极差,因此人际关系的沟通也是薄弱环节。实习护士缺乏社会经验和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甚至不敢说话,面对不同文化层次,经济,家庭,社会地位,信仰背景的病人,在沟通时不能简单通俗地向病人作相关知识宣教,存在着拘谨、生硬、少言寡语情况。
1.2.5 职业素质欠佳有些护士本身并不热爱护理工作,因而不能安心学习工作,缺乏职业所必备的责任和无私奉献精神。
1.3 带教老师因素。
1.3.1 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生学历也由以往的中专生转为大专生甚至本科生,医院护士更新换代的频率也有所增加,许多护士在临床岗位任职时间短,缺少临床经验,加上学历相对偏低等因素。随着科学的进步,学科不断更新,如不提高自身素质很难满足护生的要求,且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
1.3.2 忽略非带教护士对护生的影响非带教护士在工作中的言语、举止、服务态度也同样会影响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看法及学习的积极性,如学生操作时违反无菌原则,非带教护士看到应给予指出。
1.3.3 缺乏对现代护理教育观的理解 现代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目前带教老师对护生实践技能比较重视,实习生具体操作多,相对讲解较少,缺乏对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阻碍了护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 对策
2.1 选拔优秀带教老师。
2.1.1 对带教老师严格把关 选择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度责任感,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职称;临床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娴熟;热心教学、有相关教学经验以较高水平教学能力的护理人员担任总带教老师。
2.1.2 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道德品质护士不但肩负着导师的专职,同时有着自身的职责,故应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带教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护生的道德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护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护生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产生巨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可沾染生活恶习,对是非原则坚定不移,对教学严谨,实事求是,为护生树立好的榜样。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1.3 培养护生工作学习的主动性由于护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工作和学习不主动,带教老师要善于引导。讲解临床工作的事例,使护生主动巡视患者,与患者进行沟通,是问题得以解决,使护生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发护生工作和学习的热情。
2.2 加强护生管理。
2.2.1 加强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好职业防护的培养,实习护生操作不熟练,缺乏实践经验自我防护知识,在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率高达93.3%.。要求带教老师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带教,让护生在实习工作中掌握规范的操作技术,以实践为中心,注重提问式为主,灌输式为辅,示范性为主,理论为辅,带教教老师尽量多引导,启发护生在眼看、口问、手做上下功夫,提高护生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
2.2.2 对护生的素质教育 具体包括:医院的总体概况及各种规章制度,实习护生的组织纪律、职业道德、仪表礼仪、语言行为规范和实习中的注意事项等整体要求进行综合培训为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2.2.3 增强安全和法律意识通过对临床上一些医疗纠纷的分析,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护生法律意识,用法律观念规范护理行为。使护生明确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时刻以患者安全为重,并能发现和解除安全隐患,保护患者的安全,同时树立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2.4 关心护生成长进步 在带教过程中,对护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指导,最好要做到因人施教。发现优秀护生和护理工作中好的做法时,要及时表扬,能过各种方式鼓励护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步。同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也作为评选优秀带教教师的依据。
综上所述,临床带教的难点主要包括实习生就业压力,社会上对护理职业的低认可程度,病人拒绝护生操作的压力,医疗法规的限制,实习护生的难处及带教老师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促进临床带教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丽,唐萍芬 临床护理教学现状[J]、现代护理,2001,7(5):41
关键词:通俗音乐美学意义
通俗音乐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与严肃音乐和民间音乐相比,通俗音乐的欣赏群体最广,社会需求量最大,参与人数最多,但对通俗音乐美学方面的探讨却不多,这一现象当然是美学研究的一个空白和误区。
从音乐的起源来看,并没有所谓“高雅音乐”“艺术音乐”“严肃音乐”和“民间音乐”“通俗音乐”“流行音乐”之分,这些分类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来的。通俗音乐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古代的民间音乐阶段和近现代的流行音乐阶段。两个阶段在技术上最明显的区别是传播方式和传播工具的不同。通俗音乐是在技术进步大潮中受益最多的音乐样式,在强大的传播媒介支持下,通俗音乐前所未有地加速发展,获得了无以复加的流行性。
对通俗音乐这一概念,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区别通俗音乐和其他音乐主要是看有无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创作。这种说法当然与音乐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因为专业音乐工作者本身是在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产生的,而在此之前,音乐则早就存在了。还有人认为通俗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主要来源于西方,“一般指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在欧美各国发展起来的一些适合城市一般市民群众兴趣和爱好的音乐。”这是现代意义上的提法,并不具有普遍意义。那么,怎样理解通俗音乐呢?结合音乐发展的实际状况可对通俗音乐作以下判断:它是易于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民间音乐。它既不局限于有无专业人员的参与,也不局限于它是在城市或者是农村,那种把通俗音乐完全看作是单纯适应城市市民需求的音乐种类的看法是不准确的。
通俗音乐是不是美的?为了进一步在美学意义上对通俗音乐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对音乐存在的方式的正确理解就显得十分必要。在众多富有成果的讨论中,修海林先生的音乐存在“三要素”说是特别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他提出构成音乐存在的三要素为:行为、形态、观念。行为是从事音乐的行为方式,形态是外化了的乐音音响形态,观念是人的审美意识、思想和情感,音乐的存在方式正是由这三点构成。应该说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观点,它为综合量度通俗音乐和严肃音乐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们不妨运用“三要素”观点对现代通俗音乐与同其相对应的严肃音乐进行一个比较分析。
首先是形态方面。一般地讲,通俗音乐的“音乐体积”相对于交响乐之类的严肃音乐的确要小些,但这只体现了形式和风格上的不同,其意义更多的是在于音乐的表现手段的差异。尽管有人刻薄地认为在声学经验上,新音响发生模式与传统音乐有着多么“不像”的地方,但能否表达和表达的好与不好同“像”与“不像”并不是一回事。
其次是行为方面。在音乐行为上,严肃音乐则要比现代通俗音乐逊色得多。特别是在近现代电子技术大发展的状态下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内容。如在新传播介质(广播、电视、录音机、计算机、CD光盘、互联网络等)的使用上,传统音乐行为便无法取得像流行音乐那样的显著效果,诸如MTV、现场演唱会、高科技在音乐制作和演出过程中的应用等环节上,各种传统音乐行为也落在了流行音乐的后面。
最后是观念方面。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严肃音乐才能表达严谨和高尚的审美感情,而流行音乐则只能在一些范围狭窄的小圈子里打转。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错觉,实际上在观念思想表达功能上二者并无原则差异,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音乐本体内形态和行为元素构成比例的消长,而在“音乐总量”上并无绝对的孰高孰低之分。
综上所述,可以进而对与通俗音乐有关的美学意义问题作出明确的判断:
1.通俗音乐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为社会提供了适应于社会大多数成员审美情趣的审美对象,反映了在社会化环境中能够体现出的美学本质的主要内容。以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艺术使接受主体有了更多的主动性,从而为最大范围内的群体保证了自我精神调整和创造的途径。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认为通俗音乐的美学本质顶多表现在浅显的充满公式化的形式上,没多少美学内涵,甚至有的干脆就否认通俗音乐是美的。其实他们忘记了文艺本质和文艺本体并不是一回事,在文艺本质之外仍然有本体的具体表现。因此,对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的不同音乐形态本体特征的某些描述,并不具有本质判断特别是美学本质判断的意义。
2.在本体特征上,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自然有不少差异,而且很多时候通俗音乐的本体特征在与严肃音乐相区别时往往被用“简单”一词所描述概括。如果说“简单”是通俗音乐的特征,那这个特征在现代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积极的现实意义则是更为重要的。因为在生产和生活节奏不知比过去快多少倍的今天,通俗音乐因其“简单”而展示了强大的社会适应性。只有不同特点的文艺体裁,没有不同等级的文艺体裁,而且文艺本体的不同特点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应力是不同的。某一时段的俗乐在经过历史沉淀后可能成为另一时段的雅乐,某一地域的雅乐文化也可能在另一地域被认为是俗文化的表现,对通俗音乐缺乏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自然也得不出客观结论。考察通俗音乐不仅要历史地看其过去,而且要历史地看其未来,只有冷静地思考才能不对纷纭复杂的文艺现象的判断失之草率。
总之,艺术生产中那些在发展的社会和技术环境中有着鲜明特点的文艺样式应该获得相应的理论关注,这样才有助于美学在文艺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毓和、黄礼仪、蒲方《通俗音乐漫画》第1页,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2]李传华《通俗音乐美学探析——兼谈通俗音乐发展趋势》,载《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2期。
[3]彼得·曼纽尔《非西方世界流行音乐研究析论》,载《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1期。
[4]修海林《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理论是如何提出的》,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关键词】建筑类行业;民办高校;半军事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128-01
一、半军事化管理的内涵
“半军事化管理”是时代的产物,经过漫长的探索和发展过程,成绩显著。新的时代赋予了“半军事化管理”新的内容,文章针对现代高校对学生“半军事化管理”中应重视法制化建设、人文精神传承和特色行业体现,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了一些研究和思考。
所谓半军事化管理就是不完全执行准军事化管理,可以理解成在非军队的其他领域使用军队的管理办法来促进其他领域的建设,用其他领域采用半军事化管理方法的成果来促进半军事化建设,有机的引入军队特有管理的特有的组织模式、标准行为准则、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军人的严明纪律培养学生的自觉行为、以军人的严纪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以军人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的坚毅品格、以军人的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以军人的报国之心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继承部队的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但又不完全采取部队的管理模式,汲取其中的管理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学生管理中去既为半军事化管理。
二、半军事化管理与建筑行业“素能一体”的紧密结合
先说建筑,大到整个国家的建设,小到一个家庭的建设都离不开建筑物的存在,他与我们息息相关、形影不离,他保护着人们的安全,也是一个心灵的寄托。当然,前提条件必须是一个质量过关的建筑物,他需要一个团队,一个令行禁止,战斗力很强的团队才能建造出来质量过关的建筑物。
从2010年开始,我对上海建工、南汇建工、九昌建设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建筑企业做了细致的调研,他们对民办建筑类人才的要求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超强的综合素质,甚至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他们要求毕业的实习生必须有较强的时间观念、较强的执行力、较强的生活能力、较强的服从能力、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等等……从这些“较强”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是部队管理的基本要求。
恰恰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就是“生产”这些“较强”的管理体系,半军事化管理模式更能把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的把学生打造为“素能一提”的精英。
三、半军事化管理的试点成效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大学城,是2003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引进半军事化管理模式,认命我为试点二级学院,建筑工程与管理学院的军事教官。经过两年的努力和探索,半军事化管理的效果日益明显。无论是学生们的礼仪礼貌还是精神面貌、无论是学生的执行力,还是纪律性、无论是学生的宿舍内务还是课堂文明秩序、无论是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是团结统一等等……都有了一个质的改变。
四、半军事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一日生活制度
实行“一日生活制度”制作一日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作息。
(二)早训制度
开设早训课堂,每天早上进行45分钟的早训训练,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体能,军事训练,“建工三字经背诵”,拓展培训课程,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撤离练习等等。
(三)宿舍内务制度
严格按照部队宿舍管理制度,具体到洗漱用品的摆放,桌面的摆放,行李的摆放,被子的折叠,阳台的整洁,卫生间的整洁(包括马桶的刷洗)晚间9:30宿舍人员核定。
(四)课堂巡查制度
根据我院半军事化管理要求,在教学区,要严格督查学生的迟到现象、教室吃早餐现象、教室睡觉现象、教师上课情况、公共场合抽烟现象、教室卫生打扫等。
(五)集合带队实训制度
由于建工学院每个学期都会有实训周,所以半军事化管理的方案中明确规定,在实训周期间,必须以几何带队的模式进出实训基地,要求统一着装,领取仪器要按照队列的形式领取,下课带回时要向指导老师报告,等指导老师点评完毕后方可带回。
(六)大会流程制度
每次举行大型会议,都要按照大会流程进行,由军事教官整队报告,然后会前一首歌,然后建工三字经背诵,然后统一准备凳子,坐下。大会结束后,统一在报告厅楼下集合,然后依照顺序依次带回。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青少年;身心健康
1 前言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迅速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对社会和人生有一定的看法,独立思考能力开始提高,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但有时也会遇到困难易灰心丧气,不能持之以恒,也会好高骛远,羡慕虚荣。现在的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以及平时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紧张、恐怖、抑郁、焦虑、慌乱等。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的竞技体育运动,是朝鲜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运用手、脚技术和身体能力进行自身修炼和搏击格斗的传统体育项目[1]。跆拳道运动要求练习者不仅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对跆拳道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和遵从,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培养人的礼仪、忍耐、谦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对青少年尤其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2]。笔者通过跆拳道教学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进行探索、展开研究,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科学成长、顺利升学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清新二中和清远黑带精英跆拳道俱乐部跆拳道队13—18岁的学员,共115名。
2.2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练习前、后5项身体素质跟踪两年进行实验对照。
3 结果与分析
3.1 目前青少年的心理状况. 随着现代化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青少年承受的心理负担日益加重,心理健康受到损害,据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调查显示,中国约有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其中,中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患病率为21.6%到32%;,并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现在,心理健康还未被广大家长重视,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释放,紧张情绪也未能找到有效途径,很好地松弛和发泄,笔者通过观察和访谈中还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中有76%的学生是不经常运动的,甚至有少数学生不愿意去运动的,每到体育课就想办法请假或逃课,特别是女生不爱运动,心理问题也特别多。
3.2 跆拳道教学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3.2.1 增进自信,改善情绪状态. 由于学生练习跆拳道时难免会有恐惧心理,而且,跆拳道运动本身的技击性也会引起青少年的过度紧张,进而导致情绪波动,所以,笔者在跆拳道教学中针对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教育和身体练习结合起来,特别是加强武德的教育,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跆拳道运动改善情绪的效能,逐步提高他们的情绪调控能力,让学生通过经常性的攻防技击练习,提高心理适应能力,逐渐消除对动作的恐惧感,并使烦恼、不安、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增强完成动作的自信,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
3.2.2 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竞争意识. 跆拳道教学总是存在于课堂中进行的,容易使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联系和亲近感,尤其青少年处于心理尚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过程,教师必须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角度思考,根据教学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练习中交流,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纠正,对同学的动作进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克服一些不良的心理[3]。教师应在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比赛(活动),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能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笔者通过访谈中,了解到一些家庭教育的失当,客观上对部分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如青少年常见的不合群、自私、任性、执拗、反叛、畏缩、羞涩等现像。但跆拳道运动不仅能健身,还能健心,通过跆拳道教学比赛,表演等手段能使学生认识到胜利或成功需要团结一致,协调配合;遇到困难时应该彼此鼓励,协同作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合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对现化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还能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心理和交往等方面的素质。
3.2.3 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建立成就感. 在练习跆拳道过程中,有些学生达不到目标时,特别是肥胖者练习腾空飞脚动作飞不起来时就容易产生失败的精神压力,也就是挫折感,受到挫折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消极、攻击、不安、逃避和推诿等现象。针对这些表现,笔者采用一些松弛、转移的跆拳道教学游戏,调整那些受挫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压抑的情绪得以彻底发泄,这些学生的心理异常会慢慢恢复,笔者还发现许多受到挫折的学生通过跆拳道教学游戏和心理教育后更加能投入学习中,转变成了精神动力,当取得成绩后,学生脸上的笑容增多了,产生了愉快、振奋的幸福感。可见,长期习练跆拳道会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还能使那些忧郁情绪的学生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消除忧郁。
3.2.4 培养道德情操,提高娱乐观赏水平. 跆拳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发扬了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品质,所以在跆拳道教学过程中,“以礼始、以礼终”的思想贯穿于课堂,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跆拳道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练习,特别是追求技艺提高的过程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4]。而且跆拳道运动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和谐美,能引人入胜,可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激励。
3.3 目前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 2005年,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冯世良委员向大会提交了《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幅度惊人——建议用立法形式加以遏制》的提案。在提案中,全面阐述了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的现状、体质下降的原因及解决建议。这里有个人原因,有家庭原因和学校原因,社会有关部门和单位忽视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十分重要因素,全社会尚未形成关心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良好氛围。
3.4 跆拳道运动有利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跆拳道是一项激烈的搏击运动,也是一种科学的有氧运动,其动作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经常从事跆拳道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练习者的耐力、速度、力量、柔韧和灵敏性等身体素质[9]。跆拳道训练是体能、智能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使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意志坚定、精神振奋,充满朝气和富有创 造精神。跆拳道也是当今都市流行的一种时尚健身运动,许多青年人将跆拳道视作健身强身的运动加以练习,不少女孩子甚至将跆拳道训练作为健美身材的手段,都受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早已不以活着为满足,而是不段追求更多更强更广泛的需求[4]。人体的健康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 ,有了强健的身体,就能从事有意义的活动,从而创造价值和带来财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修炼跆拳道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跆拳道的训练可提高人体各项素质,攻防配合练习和实战训练,可增强练习者防身自卫的能力,使全身各部位随时都能爆发出最大的攻击力量[5]。笔者针对跆拳道锻炼的效果,在清新二中和清远黑带精英跆拳道俱乐部跆拳道队的学生中抽出4个班进行为期两年的实验,并进行了大量的检测、对比、分析。
表1 115名青少年练习前后5项身体动作素质对照表
得出了(见表1)在测试的115名青少年中,5项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良好以上的占80%,特别是练习坐位体前屈后优秀率达到50%以上。
3.4.1 坐体前屈主要是反映测试者柔韧素质水平的一个指标。柔韧性不好,实际上也就是各关节的灵活性差。关节灵活性差往往会限制力量、速度和协调能力的发挥,降低肌肉群内和肌肉的协调力。柔韧性不好,动作幅度稍大,便会出现腰酸、背痛、腿抽筋。跆拳道这个项目对练习者柔韧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整个练习中初学者在柔韧方面的练习占很大一部分。
3.4.2 灵敏素质是发展人迅速改变身置、转换动作以及对周围环境应变能力。是学习各种运动技能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在生理学上属条件反射。因为跆拳道是直接对抗性项目,在比赛中对运动员的灵敏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在训练体系中灵敏素质练习占很大一部分。从上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练习后的成绩达到良好以上的比练习前提高了50%。
3.4.3 人体的每一块肌肉都是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分别构成肌肉的收缩成分和弹性成分。练习跆拳道可以提高人体肌肉力量,在进行跆拳道练习时,肌肉内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这就使肌肉获得较多的血液供应,带来更多氧气和营养,使肌肉内代谢过程大大加强。从表中也可以看出,练习立定跳远后的成绩达到良好以上的比练习前提高了50个百分点。
3.4.4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速度素质主要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身体移动速度,这三种速度有所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健康状态好的人行动敏捷,反应迅速,反映出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反之,反应迟缓、步履缓慢则是未老先衰的表现[6]。50米跑主要是反映测试者速度素质水平的一个指标。从表中也可以看出,练习50米跑后的成绩达到良好以上的比练习前提高了50%。
3.4.4 心肺功能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跆拳道运动是增强心肺功能的有效途径。从事跆拳道运动时,机体各器官必须获得充足的氧气及营养。有研究表明: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到了中老年,其2心脏的大小和功能仍然类似于青年人的心脏。可见,经常锻炼可使人的心脏推迟衰老。跆拳道运动还能大大增强肺功能。在跆拳道运动中,由于肌肉活动需要更多的氧气,因而呼吸次数增加,深度加深,肺通气量大大增加。所以经常参加跆拳道运动,可使呼吸器官得到锻炼或增强。20 *40米跑主要反映的就是测试者心肺功能的一个指标。从表中也可以看出,练习20 *40米跑后的成绩达到比练习前有很大的提高。
可见,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跆拳道教学在遵循青少年年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应用本身特有的功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使得学生沿着一定的方向,以某种速度或快或慢地朝着某种水平发展。它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身体活动、姿态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要,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调节他们的情绪,陶冶他们的情操,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相互竞争的精神,完善他们的个性,为今后的社会实践作好心理准备[2]。
4.2 加强应用各种教学艺术和手段来增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2.1 教师应加强教学艺术和技巧的运用,以及恰当的组织教学可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有效的调节,教师要时刻在观察学生思维、情绪、行为变化,而后根据教学内容,课的部分等情况,恰当地进行示范、讲解,组织或调整练习的方式方法,适时地展开提问、抽练、讨论、互搏、游戏等教学活动,运用口决和一些教学手段。如:将音乐、教学比赛等等带入课堂中,加强心理教育。
4.2.2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与人的交流量越来越少,使不少青少年的孤僻、畏缩、羞涩、执拗等心理异常现象越来越多,而且呈增长的态势,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促进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又可观察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针对心理异常现象进行剖析和辅导,通过形体和言语等手段,特别是利用跆拳道的美观,取到转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俊.搏击跆拳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 葛鹏、张浩等。跆拳道与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26)
[3] 徐炳生.浅谈中学生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
[4] 马振水,等.跆拳道运动风靡世界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6)
[5] 孙茂君.对跆拳道运动发展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
【关键词】教育智慧;艺术教育;爱;教育观;教育操作思路
一、教育智慧的含义及内涵
技术推动下的智慧教育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正在成为信息时代全球教育改革的“方向标”。智慧教育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包括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科研、智慧评价、智慧服务等核心要素。笔者认为,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则是教育智慧的核心载体。高等院校所贯彻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学术氛围、行为准则、思想内涵,高校师生与教职员工的教育教学方式、文体活动、日常起居无不包容在教育智慧之中。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教学体系的大框架。第一,狭隘、片面的教学理论束缚了了教师的理论视野,影响了教师对于教育意义、价值及教学活动丰富内涵的全面认识与把握。第二,传统教学操作体系高度的技术取向和工业化生产特征束缚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束缚了教育智慧的生成。第三,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形成“搬运工式”、“捆绑式”工作方式。因此,基于无爱的教育内容,很难形成教育者应有的教育智慧,使教育生活显得苍白无力。苍白,是因为教育内容的无爱;无力,是因为教育智慧没有了附着点。于是,广大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发出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慨叹,如何走出“失乐园”,离不开“教育智慧”这一支点。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发生于人与人之间,天然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与人类情感息息相关。教育的这一特性,注定了教育智慧,与只注重人类思维品质的其他智慧大相径庭;虽然,教育智慧达不到人生智慧的高度,但它必然包含着人类情感,这也是我们常常把教育智慧视为一种境界的原因所在。
二、教育智慧生成的途径(理性智慧和实践智慧)
教育理性智慧是人们对教育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晶,其外在的表征形式是借助辑(归纳、演绎、演绎―归纳),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所形成的教育理论知识。在逻辑的范导下,人们的理性思维总是从确定的前提、起点出发,经过一步步地逻辑推理,最后求得一清二楚的结论,建构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使教育理性智慧具有了自恰性。比如,《学记》的“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隐喻”所昭示的“心灵转向”等。这些理性认识阐述的教育原则和教育目的,有助于人们对教育的深层把握。理性是人的基本能力,有了教育,也就有了人们对教育的理性思考。于丹教授通过研读《论语》,系统阐述了教育目的在于“构建‘我我’教育的心理图式”,其环节是“自比自讼自新”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势必有利于其深刻理解、洞察教育。缺乏理性智慧,教育者从事教育,就会像走进迷宫一样,辨不清教育的方向与路径,从而迷失自我。教育理性智慧则不仅向未来教师说明好的教育行为是什么样的,而且揭示了好的教育行为之所以好的原因。倘若某个教师讲课妙趣横生,使学生留连忘返、沉浸于探索学科知识的欢乐之中,那么这位教师讲课的音容笑貌、其运用的教学策略就会让学生终生难忘。
教师一旦拥有了教育实践智慧,(有教育实践力量的支撑)很少跟风弄潮、左右摇摆,而是立足教育“育人”之本,精心研课、细心察生、精心选法、倾心课堂,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生活在学科知识中、体现学科知识的人,成为一个对所教学科有独特理解、融通运用、灌注精神、富有生命、享受求知的人。通常来看,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所获得的,获得“此时―此地”、“此情―此境”该如何教育的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智慧仍难免受到外在功利的制约,有时让教育实践呈现出炫耀性与表演性,从而使教育实践智慧蜕化为展示、推销教师自我的“才艺”。
三、教育智慧生成的载体(以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班艺术教育为例)
1.切实关注教师的实践反思,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
教育智慧体现在教育教学具体情景的一个个细节中。教育在生活世界中,就像“ 爱和友谊一样,存在于这种情感的亲身体验中――也就是说,在极其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智慧,在教育情境的细节里。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他会用心地去“看”学生,注意一个害羞的表情,注意一种情绪的流露,注意一次期待的渴望,这种“看”不仅仅是用眼睛,而是应该带着责任感、用自己的整个身心去“看”,这种“看”能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智慧源自实践,教师对教育的各种看法、所接受的各种理论和学说,只有在与实践的结合中,特别是在实践的反思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智慧。
2.走出传统的教学体系,重新认识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笔者以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班例的艺术教育,谈谈教师如何走出传统的教学体系,正确认识教学智慧的意义与价值。2010年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来了第一批自治区的学生,本着“德以润身、文以明智、艺以怡情、动以健体”的教学理念笔者从事了六年的学生的艺术教育工作。遵照工学结合原则,针对现代社会对于不同文化人才类型的需求,艺术教育者遵循有爱的教育原则,水利工程班开设了音乐表演、礼仪文秘与流行音舞两门艺术课程,同时还增加了爵士舞、交谊舞、公关礼仪表演技巧、办公室职员技能、演讲与口才等时尚热门选修课程。笔者认为,职业学院的艺术教育必须有着准确的教学定位,根据需求和培养的方式,把与音乐艺术相关的人文知识不断扩展与外延,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对音乐创作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表演的创新力,培养学生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它可以通过立体多元的音乐语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生活、工作等内容。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积极愉快的音乐课堂气氛中,使学生在音乐世界中享受、体验、发展,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中,师生双方情感得到沟通,哀乐与共,教学双方不仅可以达到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而且可以实现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实现教育的最佳状态。在教师的心目中,学生是空中鹰,而非笼中鸟。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习飞翔,飞得更高更远,让学生在音乐的殿堂里,充分发展自己的音乐创造力。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武德 诚信谦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也不断多样化,各种新型体育设备、体育活动层出不穷,大人的各种活动也直接影响孩子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而摔跤这个没有被时代的遗忘的名字,成为世界上具影响力,最能代表运动员力量和拼搏精神的运动。摔跤是古希腊的杰作,是重竞技对抗运动的始祖,它历史悠久,充满文化底蕴,小学生在摔跤课中又能掌握多少相关知识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能有多少关于德行的教育呢?
一、一场在“床上”对抗,激发兴趣主动探索
中华园小学的摔跤:地面有厚度达20cm的垫子保护,在2人不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摸爬滚打推拉挤绊拽,以将对方双肩同时落地为最高目标竞技运动。简言之,2个孩子在床上玩,看谁先把对方推倒。
正所谓“练武要修德,练功要按辙”,“心正则拳正,心歪则拳偏”,“练武先练德,教人先教心”,“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拳先习德”讲的都是关于“德”的。在摔跤学习过程中,我就把武德教育放在了课首,首先把握课堂实际气氛,抓住个别同学对电视中的“大侠”的理解触发他们对武德正确理解。通过语言的有效激发,再加以讲述、讨论、答辩等各种形式,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创设情境,创设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你是一个“大侠”你会怎么做?既然侠客们都能做到如此,对学习摔跤的同学来说,首要定位是摔跤是一项提高身体基本素质的运动,能提高摸爬滚打的能力;一些摔跤队的队员则牢固树立一个原则:学到本事不是用来欺负同学的,或者进行报复,更多的是帮助身边的同学,或者适时解除或者避免一些争端,被打也仅仅给予微笑,受气成为摔跤队员必修课;只有我们经历更多不平等,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平等。典型例子:在六年级的课堂中小张欺负了小池,如果小李(小李是一个摔跤队员,也学过几年跆拳道,参加过几次比赛,获得过很好的成绩)看见了,是上去和小王打一架还是劝阻?进行讨论,并且辩论。通过这样的讨论,20%的同学认为应该上去和小王打一下以证明自己的实力;70%的同学认为应该上去,但不能打;还有10%的同学弃权。再进行辩论,各执一词,辩论很积极。结果很明显,以德服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我们不主张孩子们利用自己学到的一些技能去占别人的“便宜”,这样的占便宜只是一时的,而不是永恒的,也不是积极的,更不是好的处理方法。
武德的把握不仅是在学习上面,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麻烦,都要尽可能地不以己之长欺其稚弱,避免与其正面或者肉体抗争。讨论“小忍”是否体现武德,通过10分钟的讨论,8个小组分别给出自己的意见,男孩子的意见和女孩子的意见在这里就形成了一点点冲突和共识。共识是认为是武德,冲突则是,男生认为小忍之下必遭欺,女生认为小不忍则乱大谋。虽在这个问题上我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但是在总结上面还是把自身的体验当做重点。通过小讨论,大实战,我们更加确定一个事实,好男不跟女斗。
二、摆好自己的鞋子,通透摔跤精神
我们拥有自己的摔跤教室,同时是训练场地。对于每一位上摔跤课的同学来说,进教室之前的必修就是:脚上有一双干净的袜子,摆好自己的鞋子。
通过1―2次的讨论课,观摩课,同学们的兴趣已经被提到了最高,教师再利用一些简单的动作,以小个子同学轻松摔倒大个子同学引入,让同学们顿然跃跃欲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把武德融入学技中,比如在课中利用2分钟时间学习握手、拥抱等动作,同学间的礼仪,师生间的礼义,等等。简单的动作可以让孩子们明白很多处世之理。在和搭档练习过程中,注意对动作的揣摩和搭档之间的配合保护。在教学中避免学生进行过分的压和推;在训练注意对自己搭档的保护及自我保护动作,整个动作完成以后,伸手将对方扶起。
创设比赛模式,创设展示模式,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学生自行创编提高比赛或展示环节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末期,开展展示活动和竞技比赛,开展无差对抗赛。
三、矮人走集体走,摔跤游戏与武德形成的融汇
矮人走是一种锻炼下肢力量的方式,如果同时融入蜈蚣走的游戏规则就是一个很好的集体类游戏,集体观念越强的队伍越有团体意识,上课和训练效果也越好,也能侧面体现政治队伍德性的成功。
现代教学中,有更多机会让我们接触高科技的教学辅助媒体,教师要充分利用高科技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摔跤理论课中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摔跤介绍,分解动作,摔跤比赛,以及他们的衣服、人物,等等,刺激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利用音乐、奥运会及世界各地优秀的小运动员的事例等刺激学生。
这些是从事几年摔跤教学的一些看法,面对现在的家长对摔跤的理解,表示感激和感谢。摔跤教学和训练也得以一步一步地走向开明,而德行教育成为我们学习任何一个摔跤项目的第一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