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32:23
导语:在地震灾害防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年全区发生地质灾害3起,其中地裂缝1起,地面塌陷1起,崩塌1起,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30余万元。年全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8处,其中重要地质灾害点5处、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18处、无隐患(地质物理现象)地质灾害点55处,潜在经济损失2350余万元。年我区未发生地质灾害人员伤亡事故。
二、年全区汛期降雨趋势(预测)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区年降雨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降雨量为719.6毫米,从4月中旬开始进入雨季,5月中旬到7月中旬雨水较为集中,多大到暴雨,易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三、年全区重要地质灾害点分布情况
年全区有重要地质灾害点5处。地质灾害点排、巡查出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及相关单位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发生地质灾害人员伤亡事故。
四、重要防范区域及重点防范期
根据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区地质灾害区划调查》和《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我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为:溪北办事处、清溪办事处、贵筑办事处、、久安乡、燕楼乡、马铃乡、青岩镇、黔陶乡、高坡乡、孟关乡。全区重点防范期为汛期(4月至10月)。
五、防范措施
(一)、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责任制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及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对地质灾害特殊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进一步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严格贯彻“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和抢险救灾工作;各工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负责本行业、本单位的地质灾害防治和抢险救灾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各工作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主要领导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各工作部门对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并按照地灾办()1号文《关于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安排意见》落实各项工作。对发生的重要险情和发生的地质灾害须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险救灾,并按速报制度的规定报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尽量减少灾害损失。对因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区政府将按照年终考核目标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各工作部门应对本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总结,为来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资料,并作好相关准备。
(二)、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门责任制
市国土资源局区分局是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会同区交通、水利、建设等部门编制区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指导、督促各乡(镇)、办事处、各部门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和巡查,在区政府的领导下,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对各乡(镇)、办事处、各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年度防治方案、应急救援预案、重要隐患点防灾预案的编制及巡查、排查、汛期值班等制度的建立以及监测人员、巡查、排查人员的安排落实)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组织有资质的单位对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认定。
区发改、交通、水利、乡企(煤炭)、教育、旅游、农业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要按照《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门责任制度》(花府办发[]21号)规定负责本系统、本单位的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督促、检查本系统所属单位部门因工程建设活动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及隐患进行治理和防范;接受市国土资源局区分局的监督和指导,并提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工作计划和落实情况;向区政府报告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及灾后各项恢复重建工作,确保灾害发生地的生产、生活、教学等秩序恢复正常。各乡(镇)、办事处、各部门须编制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明确责任人、监测人、报警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并于4底前报区人民政府及市国土资源局区分局备查。
区财政局须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和《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安排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财政资金,并设立专户,确保我区地质灾害治理及治理项目立项的前期工作的开展。区气象、民政、供电、公安分局等部门负责灾民搬迁,防雨预报,江河水情通报,灾区治安秩序维护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建立汛期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
各乡(镇)、办事处及区建设、水利、交通、发改、乡企(煤炭)、教育、旅游、农业等部门在汛期须组织力量加强对中、小学校、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巡查和排查,建立完善地质灾害档案,发现险情和隐患及时排除,确保人员和设施安全,市国土资源局区分局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在区政府的领导下,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督促检查工作。
六、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及监测、预防责任人
全区78个地质灾害点分布情况,具体分布地点及监测人、预防责任人详见《区年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区年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区无隐患地质灾害一览表》。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到有备无患,打有准备之仗,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镇属各单位负责人、各包村工作组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副镇长蒋晓燕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党政办,电话3660080。各村两委人员、党员、村民代表等组成各村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主任任副组长。
二、防御措施
1、组织全面排查
各村是否会遭受小流域山洪、滑坡、泥石流、山塘水库垮坝等各种可能的灾害袭击情况进行逐一检查,查明隐患。灾害重点村要经常组织力量对隐患点进行认真排查,发现异常立即转移人员,并及时上报镇政府。
2、健全应急机制
各村要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制订详细的人员避险转移工作预案,预案明确了责任人,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确定预警方法、信号,避险转移路线,及临时安置点,把防御措施落实到每个村、每个户、每个人。一旦发生灾害紧急情况,及时启动方案,有序地组织人员安全转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加强值班巡查
进一步加强雨季天气,突发性恶劣天气、汛期、台风期间的值班巡查工作,特别是灾害村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随时应对并报告各类突发性灾害的发生。
4、建立抢险队伍
各村要组织一支由党员干部、年轻群众组成的防御山洪与其它灾害工作的抢险队,在第一时间救援抢险工作。
三、应急处理
1、灾情报告
各村坚持汛期值班和灾情速报制度。发现灾害前兆、险情或灾情的村或个人,应当立即报告镇政府。(电话:3660080)
2、灾情应急处理
镇政府接到报告后,将立即派人赶赴现场,并及时组织救灾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灾情扩大,并向县政府办报告情况。同时,根据灾情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地质灾害威胁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将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村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健全组织,落实村委主任负责制,明确监测责任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群防群治网络。各村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汛期来临前,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检查,加强防范工作,落实具体的防御措施。
2、加大力度,认真实施
各村要按照本方案要求,认真加以落实实施,要按照下达的年度灾害防治任务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落实移民避险安置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补助等有关政策措施,切实做到按工作方案组织实施,规范运作。
3、加强监督,规范管理
关键词:滑坡 地质灾害 成因 防治
一、滑坡简况
灾害点位于北流市六靖镇西河小区李建芳等20户住宅后山,地理坐标为X:2462630,Y:19450882;东经:110°31′24″,北纬:22°15′33″。灾害点所处地区属于构造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自然坡度25~30°。滑坡位于小山坡边缘,坡顶高程165m,坡脚地面高程100m。住户开挖坡脚建房,人工边坡高约15m,边坡角70°,房屋与边坡距离约1~2m。
二、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根据现场调查及区域地质资料,灾害点处出露地层为寒武纪天堂山超单元古桑单元(∈G)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风化层厚5~15.0m,表层为砂质粘土,砂质粘土结构松散,在雨水的冲刷下容易发生崩塌、滑坡。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灾害点及附近无断裂,坡残积覆盖,未见地质构造形迹。
三、地质灾害现状
经调查,滑坡位于北流市六靖镇西河小区李建芳等20户住宅后山,滑坡体长60m、宽100m、厚2.0m、体积约12000m3,主滑方向15°。住户开挖坡脚建房,人工边坡高约15m,边坡角70°,房屋与边坡距离约1~2m。滑坡体已部份清除,但未治理,不稳定,威胁到边坡下住户20户,人口125人和140万元财产的安全。参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的分类,崩塌的规模属小型,其灾情属于轻级,危害程度大。
四、滑坡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人类工程活动:
人类工程活动对滑坡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建房削坡:六靖镇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镇,山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5%,因此广大农村农民建房多于坡脚挖坡修建,一般形成高5~20m,坡度将近直立的边坡,使边坡上土体处于临空状,在降雨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前述滑坡多与该活动有关。
②、修筑公路:在修筑公路过程中,普遍高角度切坡,形成高边坡,导致边坡岩体结构受到破坏,岩体,加速岩石风化,岩石力学强度体降低,加上坡体临空,支挡、护坡措施失当,边坡失稳。如北流市至容县一级公路滑坡。
(2)降雨:
六靖镇降水充沛,降雨量集中在5~8月份,根据调查统计,滑坡大多在丰水期时发生,其中7~8月滑坡发生的频率最高,发生滑坡159处,占滑坡总数的91.9%。而降雨量少的1、2、3、4、9、10、11、12月份,滑坡极少发生,有的月份甚至没有发生。
五、稳定性评价
经调查发现:坡面土层结构松散;人工边坡无护坡措施,滑坡隐患体前缘人工边坡高陡,给滑坡隐患体前移提供有利的空间条件;在雨水、降雨形成的坡面水流作用下,滑坡隐患体可能产生裂缝,雨水直接沿裂缝下渗,进入滑坡隐患体,滑坡隐患前缘边坡土体受推力作用,支撑力减弱。综合分析,滑坡隐患体的稳定性差。引发滑坡的人为困素、自然因素尚未得到消除,受强降雨等困素影响,再次引发滑坡的可能性大。
六、治理方案
滑坡隐患体规模小,威胁人口众多,经实地调查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治理经验,结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规范,提出如下排水+削坡+坡改梯+挡土墙治理方案:
1、排水方案:在挡土墙边坡周界5m外及山坡上修建砖砌截、排水沟,水沟内宽0.5m,沟深0.3m,截、排水沟共长300m。主要工程量为:砖砌体厚度0.12m,水沟土方开挖90.24m3,砖砌体方量23.04m3,砂浆抹面404m2。
2、削坡+坡改梯方案:削坡高20m,分4个梯级,级高5m,级宽3.5m,约需削方5.0m×3.5m×(80+60+40+45)m/2=1968.5m3,削坡土方均需清理外运;
3、挡土墙治理方案:削坡+坡改梯后,每级挡土墙高5m,边坡总宽度约420m,底部厚1.2m、顶部厚0.6m,基础埋深1.0m,需浆砌片石挡土墙6.0m×0.9m×(100+90+80+75+70)m=2268m3。呈梅花状布置PVC管泄水孔,间隔为1.5m。工程量为:基础土方开挖504m3,浆砌片石挡土墙方量2268m3,浆砌片石护坡方量200m3,PVC管567m。基础土方需清理外运。
该地交通方便,修简单的施工便道后,建筑材料可以运达工作面下部。
七、技术要求
1、重力式片石挡土墙及浆砌片石护坡
① 浆砌片石挡土墙工程必须在基础开挖验收合格后,并经设计或监理单位同意后方可砌筑。
② 挡土墙使用的石料,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③ 所有的块石均须坐在新拌和砂浆上,砂浆缝必须饱满,石块间不得直接紧靠,不允许采用灌浆方法砌石。竖缝较宽时,可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但不得在底座上或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块支垫。
④ 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按设计图纸要求应分段分层砌筑。两相邻工作之差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置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
⑤ 片石应长短相间,交错排列,上下层竖缝应错开至少8cm,但不能在片石上方或下方布设竖缝。
⑥ 砌筑上层石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石块;砌筑工作中断后再行砌筑时,原砌筑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⑦ 砌体沉降缝、伸缩缝和防水层,应按设计或监理单位的指示施工与设置。
⑧ 在砌筑过程中,应按设计图纸或监理单位的要求,砌置泄水孔。
⑨ 石料应采用石质一致、颜色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无其它结构缺陷的坚硬石料,其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石料不得含有妨碍砂浆正常粘结的污泥、油渍或其它有害物质。
⑩ 浆砌片石挡土墙所用的砂浆为M7.5水泥砂浆。
2、砖砌排水沟
对坡面开挖,开挖深度0.32m,宽度0.94m,清除坡面的杂物,在开挖的坡面上砌砖,砌砖厚度0.12m,施工技术按建筑工程有关规范执行。
八、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形迹象明显,稳定性差,威胁人口众多,威胁财群从财产较大。如受强降雨影响或人工扰动,再次滑动的可能性大,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恢复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滑坡治理势在必行
2、通过实地调查,参考同类治理工程成功案例,并根据当地治理经验,综合确定本次治理方案。主要采取削坡减载+坡改梯+挡土墙+排水沟等综合治理工程。
3、滑坡治理工程估算总投资为543700.7元,工程实施后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
(二)建议
1、由于本治理方案是在初步的地面调查基础上编制的,还没有进行详细的勘查,未能掌握滑坡点的具体情况。建议尽快进行滑坡地质灾害的地质勘查及治理工程设计工作。
2、在工程实施治理前要加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工作,制定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程施工过程中和建成后也要继续设置监测点进行长期动态监测。
一、总体要求
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认真贯彻学习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自然灾害防治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树立震情第一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扎实做好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各项工作,切实提升灾害风险防范和应对处置能力。
二、加强震情跟踪研判
按照省市震情短临跟踪和会商研判技术方案的要求,及时汇总上报观测资料变化情况、核实分析异常、会商研判震情,提升震情跟踪研判规划水平。进一步落实震情会商制度,加大会商力度,持续提升震情会商科学水平。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及时向县政府报送震情信息,全力做好重大活动和特殊时段地震安保工作。
发现重大异常或突发震情事件,要立即报告、及时核实、及时会商。(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和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全力做好重大活动、特殊地震事件和特殊时段的地震安全服务保障。(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进一步健全防震减灾网络体系,完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制度。实时更新充实“三网一员”数据库,确保群测群防工作在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和各乡镇及相关村屯)
三、加强应急响应准备
结合我县实际,修订完善县地震应急响应预案,理顺应急处置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应急值守,预置应急力量,组织开展应急响应检查和演练,做好快速派出现场工作队的各项准备。
(一)完善预案和联动机制
修订县地震应急响应预案,落实岗位职责,理顺应急处置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开展应急演练和技术装备专项训练。认真做好人员、装备、技术系统等应急准备各项工作。加强与龙岗火山监测站等部门沟通联系,完善信息共享、工作协调、应急联动等保障机制。(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及各乡镇,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二)强化系统内部地震应急准备
强化地震应急现场防护装备储备。做好地震应急设备的检查和准备,定期开展系统巡查和联调测试,保障震情跟踪工作物资装备需求。做好应急指挥系统的技术保障工作。(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三)强化应急值守
严格执行24小时震情值班制度,全体人员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重要时段实行领导在岗带班。(局各科室人员及各乡镇,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四、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扎实推进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重点隐患排查工程。配合省地震局做好基于遥感影像和经验估计的区域房屋抗震能力初判工作,建立地震灾害防治业务数据库,夯实灾害风险防范工作基础。
强化县政府履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主体责任,将县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对县地震灾害防治工作指导。(责任单位:局相关科室、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配合省地震局做好地震构造图、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图的编制。(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配合省地震局开展基于遥感影像和经验估计的区域房屋抗震能力初判工作,建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数据库。(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和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6月31日)
五、加强新闻宣传与地震科普
(一)健全落实信息审核制度,及时准确地震信息,科学引导社会舆情,积极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单位:局相关科室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二)加强对地震谣言的跟踪监控,有地震谣言发生时,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地震谣言,消除地震谣言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全局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三)不断加大地震科普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活动,在国家防灾减灾日等节点时段广泛普及地震科普知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防范应对能力。(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部分科室、各乡镇及相关部门)
六、加强组织领导
2021年度县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的接触点和相互关系。”一堂好的地理课,要求创设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积极思考的冲动。如何把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结合起来,广大地理教师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下面谈谈笔者的一次尝试和体会。
一、选择专题课的意图
汶川地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成为重要的时事地理。社会、媒体宣传报道比较丰富,这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项,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设计此专题,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同时,地震灾害教育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救护学、地理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
二、专题课的构思
l.专题课的课名
《从汶川大地震谈自然灾害与防治》
2.专题题的课的目的
(1)通过介绍汶川地震产生的原因、危害,讲解自救的措施,深刻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通过学习“唐家山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问题,学会分析诱发灾后各种次生灾害的因素,培养学生用地理知识去解释自然地理现象和解决实践中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汶川大地震的过程,尤其是灾后自救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防灾、减灾”意识。
3.专题课内容的确定和准备
(1)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专题课更生动、形象,笔者对中央电视台“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报道的素材进行精心整理,打印成阅读材料。
(2)按照专题课的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选择整理了有关汶川地震产生的原因分析、危害、预防措施和如何开展自救等理论知识的材料。
(3)为使课堂更加生动直观,通过下载素材,利用Powerpoint制作了“唐家山堰塞湖”形成过程演示课件。
4.专题课实施步骤
(1)学生阅读汶川大地震材料,思考——我国为什么是地震灾害多发国家;汶川地震的地理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讲述地震的有关理论知识,使学生科学地认识自然灾害。
(3) 学生自由发言,热烈讨论“地震来了,我们该如何自救?”
(4)展示“唐家山堰塞湖”课件,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分析地震后会产生哪些次生灾害;其诱发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治次生灾害。
(5)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总结,提高学生的认识。即由实践再到认识。
三、课后体会
l.关注时事热点,引领学生思维
在整个专题课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由于时间原因,有的学生没有来得及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后他们又以书面形式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此次专题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笔者认识到,地理课堂教学如果仅仅依赖教材,就书论书,忽略探究性学习,那么知识的传授势必比较单调,也难以形成师生共鸣的课堂氛围。
2.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灾害教育
课堂上通过视频展示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个个“抗震英雄少年的故事”、以及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感人场景,深深地触动了学生心灵。使笔者感受到“生命价值教育”和“感恩与爱心教育”应当成为地震灾害教育中的一部分。
3.挖掘次生灾害教育,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教育历来重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强调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特点。课堂上加强对地震灾害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造成影响的讨论,如通过师生分析“唐家山堰塞湖”的成因及危害,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推理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促使学生对地震灾害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也体现出本节课地理思维的“含金量”。
参考文献
雅安市宝兴县灵关镇钟灵新城,一栋栋新建筑进入外装修阶段。规划面积2万平方公里的钟灵新城,作为宝兴县副中心,将承担起宝兴县特色产业基地与商贸、公共服务与部分行政管理等职能。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下称“重建规划”)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宝兴县县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适当进行功能疏解”。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是国务院部署,中国科学院牵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震局和四川省政府共同参与。作为重建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承载能力评价确定了灾区可承载人口总规模,划定适宜人口居住和城乡居民点建设范围,提出适宜人口居住和城乡居民点建设的位置、范围以及产业发展导向。
这项工作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近80名科技工作者进行,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樊杰担任项目组组长和首席科学家。
2013年5月20日,震后一个月,项目组提交了评价报告初稿。6月4日,国务院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审议通过评价报告。
在7月公布的重建规划中,评价工作成果得到了体现。规划第三章“空间布局”中的“重建分区”一部分,全部采纳了评价成果,为重建选址提供依据。
重建规划将灾区10706平方公里划分为人口集聚区、农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区、灾害避让区四类。其中,生态保护区面积达到9135平方公里,占整个灾区总面积的85.33%。再加上占比2.45%的灾害避让区,芦山灾后重建在空间布局上受到极大约束。
以宝兴县城穆坪镇为例,它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县城城区被陡峭山体包围。实际上,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时,县城已经从原来的0.8平方公里向南北延伸扩展到2平方公里,虽然几乎达到土地利用的极致,但对于一个县城而言,仍显十分拥挤。
对此,重建总规提出对宝兴县县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适当进行功能疏解”,灵关镇的钟灵新城应运而生。
同样的理念还用于地震灾区的产业重建当中。灾后恢复重建离不开灾区自身的“造血”功能,特别是通过发展工业吸纳劳动力就业。但震后的芦山、宝兴、天全三县,不管是从生态保护还是基础设施的角度,都不具备分散建设工业园区的条件。
【关键字】灾害,灾难,监测,防灾,减灾
1.概述
在人类历史中,伴随人类社会的,不仅仅只有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各种各样的灾难。这些灾难为人类历史留下的是一页页触目惊心的篇章。从这种意义上讲,防灾减灾是人类成长过程付出的代价。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提高,事故与灾害发生的概率与规模也随之增大。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给全球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灾害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剧,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各种灾难一次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唤起世人对它的重视,防灾减灾是人类社会防灾的永恒的主题。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和防灾减灾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是21世纪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1.1基本概念
灾害:是指自然发生的或人为造成的,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与现象。
防灾:是指尽量防止灾害的发生以及防止区域内发生的灾害对人和人类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但这不仅指防御或防止灾害的发生,实际上还包括对灾害的监视、预报、防护、抗御、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等。
减灾:减灾包括两重意义,一是指采取措施减少灾后发生的次数和频率,二是指要减少和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正常生活和各项产业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1.2防灾减灾基本原则
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如下。
尽可能预防――运用技术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控制损失――加强新技术开发应用,提高承灾能力。
控制诱因――使用高技术性能材料,提高监控调控技术水平。
消除隐患――改善技术环境,提高防灾意识。
应急反应――提高装备水平和救灾能力。
2.灾害的类型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要产生各种各样的灾害。联合国公布了20世纪全球十项最具危害性的战争外灾难,分别是:地震灾害、风灾、水灾、火灾、火山喷发、海洋灾难、生物灾难、地质灾难、交通灾难、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的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防灾方法。
(1)按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
在我国发生的重要的自然灾害,考虑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归纳为七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灾种。
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海洋灾害:包括暴风潮、海啸、潮灾、海浪、海冰、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
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冰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砂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诸方面。
生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流行性传染病等。
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2)按自然灾害形成原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不仅受着地球自身运动和变化的影响,而且也直接受太阳和其他天体的作用和影响。实际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地取之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但是,自然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太阳队地球辐射能的变化,地球运动状态的改变,地球各圈层物质的运动和变异已经人类和生物的活动等因素,时常能破坏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3.防灾减灾对策
现代科学观点人为各种灾害就个别而言有其偶然性和地区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先进技术,在满足各类建筑物(构筑物)使用功能的同时,提高其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
3.1 防灾减灾基本原理
灾害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条件,即灾害源、灾害载体和承(受)灾体,因此,要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损失,就必须改善这三个条件,其主要措施是:消除灾害源或者降低灾害源的强度;改变灾害载体的能量和流通渠道;对受灾体采取预防和保护性措施。
3.2 防灾减灾的总目标
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建设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制约。
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灾灾情的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3.3 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鉴于目前的灾害形式,要有效地防灾减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灾害监测,包括灾害前兆监测,灾害发展趋势监测等。随时监测各种灾害,特别是洪水、干旱、地震等重大灾害发展情况。这些措施的减灾效果是很显著的。
灾害预报。对潜在灾害,包括发生时间、范围、规模等进行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这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减灾措施。
防灾,即对自然灾害采取避防性措施,这是代价最小的且成效显著的减灾措施。
抗灾,指对灾害所采取的工程性措施。
救灾,这是灾情已经开始或遭灾之后最紧迫的减灾措施。当重大灾害发生时,快速准确提供灾情信息,是紧急救援所必须掌握的资料。必须制定有效地救灾预案并常备不懈,方能取得明显的减灾效果。
灾后重建,准确的灾情评估是灾后重建最主要的依据之一,而灾区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恢复,也是主要的减灾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风 编著《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2年6月
【关键词】 地震 传染性疾病 预防策略
Abstract: Earthquake is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natural disaster. Earthquakes present a major threat to mankind. Earthquakes have a rapid onset, broad impact, and produce many factors that work synergistically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aused by communicable diseases. The primary goal of emergency health interventions is to prevent epidemics and improve deteriorating health conditions among the population affected. Major disease outbreak can be avoided by provid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 efforts in a timely and coordinated fash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eview of some of the major strategries relevant to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for earthquakes.
Key words: earthquake; communicable diseases; preventive strategies
地震是一种巨大的自然灾害,其本身主要取决于大自然的营造力。在各种灾害中,地震以其爆发之突然和破坏力之强而号称群害之首,地震不仅给灾区的基础设施、住房和公共场所和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还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其它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的次生灾害。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地震灾害后往往导致传染病发生率增加。2008年5月以我国汶川为震中的8.0级大地震造成了城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居民生存条件、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的极大破坏。张玉润等[1]描述了地震灾区现场在紧急状态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策略。本文对地震后灾区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对策进行综述。
1 历史上地震后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回顾
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 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过后, 往往在灾区会出现传染病的流行或爆发,使得“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几乎成为骇人的必然规律。1556年,陕西发生大地震,当时受灾死亡10万人,而次年发生的瘟疫竟又夺去了70多万人的生命;1945年唐山附近的滦县地震后,许多村庄疫病流行;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幸存下来的人们,面临着瘟疫的严重威胁,震后第3天,肠胃消化系统传染病如肠炎、痢疾发生了,并迅速蔓延开来,在震后一个星期左右,达到了高峰,1976年8月份肠炎和痢疾的发病率,比上年同期,竟高出几十倍乃至上百倍[2];2001年6月秘鲁发生的地震,在农村,缺少避难所和低温条件,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增加,在塔克纳的部分地区,人数增长了3倍。流行病检测结果表明,结膜炎和急性腹泻也出现增长[3];2005年10月8日在印度詹木喀什米尔发生了地震,2005年10月14日到2005年12月17日总共发生了1783例急性腹泻病例,4岁以下儿童的罹患率为20%[4]。
然而, 2007年6月3日普洱地震后, 在灾区宁洱却没有出现任何疫情的爆发和流行, 疾病的发病率和以往同时期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5];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抗震指挥部及时从全国各地调派卫生防疫人员到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包括:环境、饮用水、食品卫生监督、消毒杀虫、传染病疫情检测、卫生宣教、心理治疗等。卫生部发言人说,迄今四川灾区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说明大灾之后可无大疫,关键是突出预防为主,强化灾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2 地震后传染病的流行的原因
2.1 传染源普遍存在
传染源包括有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如患传染病尚在传染期的病人、人群中携带病原体的健康人、患人畜共患病的动物、畜群中携带病原体的动物, 此外在外环境水域、土壤等存活的腐生性病原体或芽胞也可使人致病,比如破伤风、气性坏疽、军团病。特大地震发生时,会导致家禽等陆生动物被埋在地下,其尸体腐烂后污染环境和空气,如果灾区气温逐渐升高,更适宜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如遇雨水冲刷会导致病原微生物污染面扩大。
2.2 各种传播途径容易实现
强烈地震发生后,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都遭到严重的破坏,人们的生活在瞬间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条件顷刻消失,大多数灾民生活在临时搭建的帐篷,灾民安置密集,大量救援人员进入灾区,人员流动频繁,这些都增加了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危险;同样野生动物与传病媒介的栖息环境也遭破坏,大量迁徙,使人类接触野生动物和传病媒介昆虫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经虫媒传播疾病发生的危险;地震引发的房屋倒塌、地面裂缝、山体坍塌、江河污染等可能造成人员外伤, 易引起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和经土壤传播的疾病的发生;在地震灾害中,很多供水设施遭到破坏,在2001年6月秘鲁发生的地震中,塔克纳、阿雷基帕和莫克瓜省的各区中的335 个供水系统中有30% 被破坏和15% 被摧毁。在塔克纳有一半的供水系统倒塌,迫使近70% 的受灾居民要饮用那些来源不安全的水,水源含砷及铁过高或是被严重污染[7],很容易发生饮水污染,导致大规模的传染病爆发,如:2005年10月8日在印度詹木喀什米尔发生了地震, 4岁以下儿童急性腹泻的罹患率为20%,调查发现,震后饮用未经煮沸或加氯消毒的河水或自来水感染轮状病毒是引起急性腹泻爆发的主要原因,在婴幼儿中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和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4]。
地震导致供电的中断可影响一些冰箱和冷库的正常运行,会导致许多储藏的食品变质和腐败,并且在很多临时安置点缺少加热食物的器具和条件,所以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如不有效控制,会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其他一些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如细菌性痢疾、伤寒、甲型肝炎、霍乱和食源性疾病,血吸虫病、疟疾、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狂犬病、炭疽等也容易在灾区传播流行。
2.3 人群易感性增加
地震后,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群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人员伤亡惨重、病菌病毒扩散,饮用水和食物受到污染,幸存者日常生活十分困难,体质严重下降,灾民们惊恐、悲痛、心理创伤,加上经历灾害和失去亲人的痛苦,很多人出现心理疾病,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8],人群免疫水平急剧低下,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有些灾民的基础疾病也会加重,如结核病、高血压、糖尿病和皮肤病等。若受灾地区属于某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流行区,其他地区来支援救灾的人员,由于缺乏对这些病的免疫力,易感性很高,容易发病,如: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40 人,于2005年1月11日至26日赴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执行海啸灾区紧急救援任务,营地设在亚齐市机场旁的沼泽地里,时属热带雨季,宿营地杂草丛生,积水较多,在此期间,6名救援队员被蜱咬伤[9]。
2.4 其他影响因素
地震后医疗卫生、疾病控制等专业机构常遭到较严重的破坏,专业人员伤亡失散,对传染病失去早期发现与早期控制的能力;防治传染病及消毒杀虫的药品、器材、疫苗临时奇缺。
3 地震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对策
3.1 控制传染源
3.1.1 灾区临时安置点的环境卫生
地震灾后,许多建筑遭毁灭性破坏,居民多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或露宿。为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应该保证最适宜的环境卫生,临时安置点不能太集中;尽量选择在安全地带,要防止滑坡、泥石流再次造成对灾民的危害;不能离水源太近,防止生活垃圾污染水源,造成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厕所应设置在离江河、饮用水源保护区较远和居住区下风向的适宜地点,厕所地址离江河50 m以外的,一般可不作防渗漏处理,凡在离江河50 m以内的和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必须采取水泥或防渗塑料膜作防渗漏处理,厕所要落实专人管理,每天进行灭蚊蝇消杀,粪便每日施加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大便坑内粪便每积存40 ~ 50 cm时用草木灰或泥土覆盖一次,最后覆土掩埋。粪便是苍蝇的理想繁殖场所,因此,应每天收集粪便,最后通过严密包装或挖深沟、做成堆肥进行处理。防止苍蝇、蚊虫的繁殖,及时处理污水和垃圾,定期喷洒有机磷酸盐、DDT、BHC等杀虫药剂消灭苍蝇和蚊虫。煤油中混入0.1%的除虫菊和5%的DDT灭蝇混合剂是非常有效的[7]。
3.1.2 人和动物尸体妥善处理
地震往往使很多人和动物丧生,如果不及时对这些尸体进行妥善处理,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不仅影响环境,而且还会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因此,应尽早地把死尸转移焚化、埋掉。也可在每具尸体上盖上干草或用煤油浸泡过的稻草以同样方法烧掉。其目的是通过炭化使尸体表面无菌,一些尸体在被埋之前,应打开尸体的腹腔和肠,使腐败的气味排出。否则,尸体膨胀很大,经常使地面裂开[10]。埋葬尸体的地方应始终远离饮用水源。要在地坑里的尸体上方和地表面喷撒熟石灰。从事处理的人员应备有特殊的工作服、橡皮手套和口罩,一天工作结束后应把他们使用过的这些东西进行消毒。全体人员要用消毒剂和肥皂,进行彻底地冲洗。
3.1.3 传染病监测
地震后可能出现的洪水和大雨会增加常见腹泻病等传染病的发病率,临时安置点因为人口过度密集,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因此,在地震后应尽早开展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监测,为抗震指挥部及时做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WHO 建议在整个受灾地区另外建立监测系统,以便为可能发生的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在那些因地震而无家可归的人群中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提供适当的警报[11]。
在受灾地区应基于各个医疗救护场所建立一个定期的资料报道和收集的可靠体系,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便迅速分析的疾病发生率。一旦发生了传染病的流行或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及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的检查结果,确定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并尽快予以扑灭[12]。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灾区的传染病直报网络受到严重破坏,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开发了基于手机报告方式的疫情应急报告系统,在计算机网络直报系统恢复前,四川灾区将利用手机直接报告灾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严格实行疫情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13]。
2006年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地区地震造成5 700多人死亡,20 000人受伤,班图尔县是重灾区之一。印尼日惹地区靠近印度洋,位于赤道南部4度,该地区当时正值旱季,平均气温30℃,最高可达40 ℃[14]。在灾后第6天,首先发现急性细菌性痢疾病例,随后的几天内,又查出痢疾患者5例。救援医疗队通过对这6例患者进行了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控制、治疗,采取切断传播途径,对灾区居民进行防治肠道传染病卫生宣传教育等措施,及时通报当地政府和灾区世界卫生组织,为疫情的监控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随着灾区重建的开始,居民的生活、饮食、居住卫生条件的改善,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得到控制[15]。
3.2 切断传播途径
3.2.1 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
有效地净化饮用水和为灾民提供无害的饮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预防介水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一项有效措施。目前,饮用水中加氯消毒是最普通和有效的方法。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消毒生活饮用水,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不应低于25%,临时供水的水源应进行水质检验[16]。
由于地振动、断层作用、斜坡断裂、滑坡、局部沉陷、液化作用和供电事故,使城市供水系统遭到破坏。由于地下饮水管道系统和污水管道系统损坏,可能发生饮水供应的交叉污染。对供电系统进行必要的检修和修复工作之后,应用50 mg/L的漂白粉溶液对整个供水系统进行24 h消毒。之后,应放空主要分布的输送管道并再用饮水冲洗。但在消毒工作完毕后,在把饮水总管道并入供水系统之前,应取水样进行细菌学分析,对用户饮水应进行游离余氯的测定,以确保饮水的安全[10]。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要做好饮用水的监督监测,加强集中式供水、灾区临时供水、自备水、井水、分散式供水消毒及指导,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3.2.2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
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要加强灾区灾后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馆(含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过期、腐败变质的食品流向灾区,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国内外的调查研究发现,有因为食用捐赠食品而发生食物中毒的事件[17]。为保证良好的食品卫生,应对灾民进行食品卫生的宣传教育:①必须保护所有食品,以防苍蝇、蚊虫和老鼠;②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腐败变质或受潮霉变的食品、不吃死亡的禽畜;③应坚持对烹调和食品管理者进行定期医疗检查和个人卫生检查等。如果能及时有效地提供相应医疗卫生服务、卫生饮用水和提倡讲究个人卫生等措施,可以使各种腹泻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降到最低程度。
3.2.3 加强环境卫生监督
加强灾区环境卫生的监督,如水源、粪便、垃圾等,建立卫生标准,建立制度,指导做好粪便和垃圾的无害性处理,以保持环境清洁。挖简易厕所,做到大便入坑,及时清除粪便或用土覆盖。对垃圾污物进行掩埋或焚烧,用1.5 %含氯消毒剂健之素喷雾洗消帐篷内外,喷洒杀虫剂杀灭蚊蝇[8]。
3.2.4 预防虫媒传染病、经接触和土壤传播的疾病的流行
地震灾区应采取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注意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黑热病等虫媒传染病。在受灾期间, 应做好个人防护, 避免被蚊虫叮咬。夜间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 暴露的皮肤最好涂抹防蚊油, 或者使用驱蚊药。应注意使破损伤口不与土壤直接接触,条件许可时, 对各种原因引起皮肤破损的人员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对伤口进行清创和缝合, 受伤严重者应送医院救治。
3.2.4 加强动物疫情的监测
地震后,幸存动物也面临营养缺乏、管理不善等问题,如果不加强预防,不仅容易导致人间各种疾病的爆发,更容易导致重大动物疫情爆发,尤其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对灾区人民构成严重威胁[18]。疾病预防部门应及时与畜牧兽医部门互通信息,严防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等疾病的发生或流行。预防控制疾病发生,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是震后防疫人员的首要任务。而开展对震区居民的生活饮用水、食品和传染病相关检测、监测及其危险因素评估,则是预防控制疾病发生,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关键环节[19]。
3.3 保护易感人群
3.3.1 预防接种
对于地震灾害后容易发生的传染病,并且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发病和流行的,应及时对灾区居民进行免疫接种。如:①病毒性肝炎,通过注射有免疫力的健康人血球蛋白,可以控制甲肝发病率;②破伤风,对所有存在伤口感染、污泥弄脏的伤口、划破或扎破的伤口以及皮下组织受损害的伤口的危险人群,应注射预防破伤风的抗毒素;③狂犬病,在地震灾害中狗被激怒或出现异常的行为,所以很容易出现被狗咬的事件,应该及时的注射狂犬疫苗。还要积极保护救灾人员,减少他们受传染病、寄生虫病感染的机会,尤其是受灾地区属于某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流行区,其他地区来支援救灾的人员,由于缺乏对这些病的免疫力,容易感染发病。国际救援人员,也应事先接种必要的疫苗[20]。
2008年6月4日,在国家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在援助灾区的各军地医疗、防疫工作队的全力协助下,汶川县的医疗卫生人员在汶川城区及威绵片区的6个乡镇启动了甲肝疫苗群体接种工作,对18月龄至14周岁的灾区所有儿童接种一剂甲肝灭活疫苗[21],这是保证四川灾区没有发生甲肝疫情的积极有效措施。
3.3.2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开展卫生防疫的基本知识培训、宣传教育,包括救援人员和灾区居民,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如:进行有关安全饮水的重要性和不吃生冷食物的教育。另外也应进行关于保护环境卫生及正确使用临时修建的清洁工程装置的教育,如临时公共厕所等。还有关于地震后常见疾病的自我预防保健措施的教育,由于暴露感染机会增多,媒介昆虫大量孳生,如登革热、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恙虫病、黑热病、人禽流感、狂犬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的危险也增加[22]。应该把在灾区群众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作为救援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新疆巴楚-伽师、昭苏、云南大姚、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姆、印尼亚齐、巴基斯坦等地震灾区,指导灾民消毒饮用水,传授地震避险知识,指导搭建防震棚和妥善处理死亡禽、畜,还对灾民进行了心理干预,为减少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预防疫情和心理疾病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真正起到了宣传队和播种机的作用[23]。
3.3.3 对灾民和救援人员心理上的治疗
灾后大量灾民出现恐惧、焦虑、失眠、精神失常、精神恍惚等各种心理创伤症状[24]。地震灾害作为一种心理应激源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群中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 ~ 14%,高危人群患病率为3% ~ 58%[25]。本次以汶川为中心的8.0级大地震后,转移安置灾民和异地治疗的震区伤员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4.1%和16.2%[26,27],属于创伤后应急障碍的高危人群。地震灾害作为一种负性事件影响人群心理健康,往往对灾区居民和救援人员造成心理创伤。严重心理应激不仅可以造成近期心理危害,而且还可以造成对心身健康的远期影响。在经历严重的地震灾害后,对受害群体及时实施长期的心身健康的照顾和心理咨询,必将为提高受害群体的健康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
4 小 结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强度和破坏范围不定的自然现象。每年有数百万地震事件被遍布在全球的无数地震仪所记录,其中有一些地震导致大的灾难[10]。人类没有阻止地震发生的能力,但是可以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地震后次生灾害的影响,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提供有力的支持。自然环境破坏,生活环境污染,极易出现肠道传染病,如痢疾、霍乱等疫情。事实证明,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地震不一定会引起流行病,也不会使震前的流行病进一步恶化。根据以往的调查表明,受灾最严重的方面有:卫生、供水、卫生设备、食品和临时住房。主要的疾病威胁是与缺乏安全饮用水有关的介水传播性疾病和与人口过度密集有关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按照传染病防治原则,采取控制、治疗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易感染人群的自身抵抗力等措施,对防止地震后传染病的流行具有积极意义[16]。疫情监测是指导灾后疾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措施。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发生和流行动态,及时报告疫情,做好疫情的预测预警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玉润,郝元涛. 地震灾区现场紧急状态下传染病风险因素与防控策略[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4):375-378.
[2]李 平. 唐山地震中的次生灾害[J]. 中国减灾杂志, 2003,(2):32-33.
[3]曾 光, 訾维廉, 于国伟, 等.中国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后的公共卫生服务[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22(2):87-89.
[4] Karmaker S, Rathore AS, Kadir SM, et al. Post-earthquake outbreak of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in Kashmir(India): An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J]. Public Health, 2008,(Epub ahead of print)
[5] 李跃斌. 普洱地震中的卫生防疫工作纪实[J]. 防灾博览, 2007,4:31-32.
[6]卫生部:迄今灾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 防灾任务仍然艰巨[EB/OL]. http://gb.cri.cn/18824/2008/06/10/2225@2092488.html
[7] Rocha JL, Christoplos I. Disasters mitigation and Preparedness on the Nicaraguan post-Mitch agenda [J]. Disasters, 2001,25(3):240-250.
[8] 马 萍,潘集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测因素[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4):379-342.
[9]李向晖,程纪群,刘爱兵,等. 印尼海啸灾区救援中的卫生防疫工作[J]. 中国急救医学,2005,4(25):275-276.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类型;防治对策
引言
中国国土面积十分广阔,国家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同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矿产资源。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中国各种大中型采矿工程项目已达到9000多个,资源开采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在过去的50a间,由于采矿行业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采矿工程技术和设备的落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及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矿山地质发生灾害的事故越来越多,环境破坏也越来越恶劣,矿山地质灾害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每年因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108元人民币,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周边居民构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威胁。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范措施应尽早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尽快建立起科学、有效、安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以提高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
1矿山地质灾害简介
矿山地质灾害又可称之为地质灾害、采矿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等,主要是指在矿区进行开采活动时,由于开采技术或开采规模引发井巷和岩土体变形及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发生严重变化,造成开采设备损坏,自然环境遭受极大破坏的情况,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矿山地质灾害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引发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矿山地质灾害将对人类造成严重的生命灾害,同时周围地质环境也受到影响。随着中国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提高,这也从侧面加快了矿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大了自然环境的压力。当前中国有多种类型的矿山资源,分布在不同地区,一旦矿山发生地质灾害,其影响力非常巨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尽快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多种预防措施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1]。
2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有许多种,但每种矿山地质灾害都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非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煤矿)主要类型有: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瓦斯突出、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侵占农田造成土壤污染或田地破坏。金属矿山所造成的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崩塌、滑坡、地表裂缝、塌陷等。
2.1矿震
矿井地震是采矿活动诱发的地震灾害,一般矿震的震源比较浅,但造成的危害比较大。小型矿震会造成矿井表面及地表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辽宁北票煤矿吉井区,1981年8月21日,井区共记录震级MS(面波震级)≥0.5的地震160次,有感地震37次。虽然矿震发生的几率不大,但近几年矿山地质矿震灾害在中国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避免矿震灾害发生。
2.2地表塌陷
地表塌陷是近几年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的开采或不按规章制度、乱采滥挖,造成矿区地下空洞,在重力或地表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地表塌陷事故。尤其是采空区面积过大,而预留的支撑柱不够时极易发生地表塌陷事故。
2.3矿井突水
矿井突水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在采矿过程中,人为乱采滥挖,破坏防水煤柱,进入废弃的矿山挖掘,废弃的煤渣堵塞阻断山谷和河流引起。如焦作的马村矿、汉庄矿、王峰矿、冯营矿。矿井突水事故的突发性强、规模大,后果比较严重。矿井突水已成为矿山的一个重要的地质灾害,目前,中国大多数矿山都存在矿井突水的危害。中国有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在开采时,地下水必须排除干净,尽可能避免矿井突水事故发生。
2.4矿体内引发的灾害事故
矿体内部也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事故,主要是由于矿山地质环境改变引发的,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矿体内地质灾害主要有瓦斯爆炸、地热、煤层自燃等,瓦斯爆炸是在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从煤壁向采掘工作面瞬间喷出大量煤粉或瓦斯,引发爆炸导致矿山灾害发生。地热是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这种热量会渗出地表,引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煤层自燃是暴露在空气中的煤,由于氧化放热或天气干燥温度过高引起的燃烧现象,煤层自燃会引发地表塌陷,或引发大火等灾害[2]。
3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a)国家必须要高度重视,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b)矿山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操作,以防止发生地质灾害发生;c)加强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3.1坚持以预防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控制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客观规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管理;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一步一步实施;确保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科学有序进行。
3.2加强矿山环境的监督管理
在采矿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边开采边破坏的现象,国家国土资源部应向矿产企业实施山区环境保护的强制性措施,加强依法行政,严格落实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和“三同时”制度。在同一时间内不定期开展地质环境执法检查,向社会公布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个人和企业,并依法追究责任。露天开采面、边坡失稳,废渣、废岩、废石多且随意堆放的,及易发生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地区,应加强监督管理,一经发现违法违规的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3.3地表塌陷的防治措施
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表塌陷是国内外开展研究比较少的一个地方,地表塌陷的主要防治措施应从采空区入手。比较常见的采空区处理措施有回填处理,这种方法是将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或矿山周围存在的废弃渣石在开采活动完成后,回填到采空区中。回填法是一种比较环保和无污染的处理方法,同时又能有效避免地表塌陷事故的发生,其经济效益也是最高的,因此也是最常用的一种预防地表塌陷的防治措施[3]。
4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由于矿产资源在开采技术、管理、效益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矿山地质灾害频发。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有很多,应分析和掌握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此来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保障采矿工程安全顺利进行,促使开发资源、优化环境、发展经济三者相互促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李艺,李顺明,庞春勇,等.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勘查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5):68-70.
[2]赵永久.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19(2):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