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加强法学教育

时间:2023-09-28 09:32:27

导语:在加强法学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加强法学教育

第1篇

【摘要】对学生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法制教育,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终实现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建立良好的校风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的法制教育遇到了许多的新情况,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对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以及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职业学校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法制教育是新时期依法治国策略的要求,是弘扬法治精神的基本途径。依法治国策略需要树立全民的法制信仰,全民的法律意识水平是一个法制国家的重要标志。因此,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向全社会输送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成员,可以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环境,弘扬法治精神,为实现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2.加强法制教育是社会对现代化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法律知识同样不可或缺,否则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免不了遭受失败的厄运。因此职业学校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社会认可,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能人才。3.加强法制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决定的。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越来越令人担忧,学生学习差,内心有严重的挫败感,冲动叛逆,还有一些学生已经在社会上混迹多年。这些学生的个人情况相当复杂,进入职业学校之后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产生仇视一切的心理,个别学生还会外化为极端行为甚至违法行为。4.加强法制教育是减少和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呈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职业学校应是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工作的重点区域。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减少犯罪的最有效的途径。因而应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进行法制教育,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二、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探索

1.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职业学校学生接受系统的法制教育。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开设法制课程,以此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但该课程主要以法律的具体规定为主要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法制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一要落实法律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教学决策部门应及时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在内容上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法制教育课程,如民法、刑法等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常规普法的内容;会计法、税法等可以作为财经类专业必修的法律,等等。这样,学生除了进行了法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与职业有关的法律知识教育,使法制教育适应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二要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深化法制教育。寓法制教育于其他学科教学当中,通过学科渗透对学生进行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促使学生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2.积极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实效。目前在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形式仍比较单一,而法律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把教学重心放在素质的提高上,使学生养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为此,要努力探寻富有实效的途径和方法:一要努力提高法律课程的教学效率。增设教学活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选用社会治安、学生违法犯罪等与青少年联系密切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法律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教会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二要在校内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充实法律课程教学内容。这是最有效的途径,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举办各类违法犯罪图片展,举办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出法制教育专题墙报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对学生进行了经常性的教育和熏陶。三要“请进来”,借助外部力量齐抓共管。如邀请司法专业人员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系列讲座;邀请正在服役的少年犯到学校来现身说法,以铁的事实、血的教训,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四要“走出去”,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法律威严。如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开庭审理案件,参观少管所、看守所、戒毒所等,以其亲眼所见、切身感受告诫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3.完善和充实素质教育理论,把提高法律素质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素质教育理论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律素质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法律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法制环境影响和法制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并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当前,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经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的基本素质。然而目前,学校的素质教育仍没有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重视对学生的法律素质的培养。法律素质教育是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共同要求和必然选择。因此要加强法律素质方面的理论研究,明确法律素质在个体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活动中,要逐步把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作为重要内容,要使学生认识到法律素质是自己所应具备的素质中的重要内容。缺失了法律素质就是不全面、不完善的素质。应把提高法律素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使充实完善后的素质教育理论深入人心。4.提高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机构,教师也大多由德育课程教师兼职,他们的法律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成效。针对目前职业学校法制教育课程教师的情况,职业学校一是应积极引进具备高素质的法律法律专业教师,充实法制教育师资队伍,保证学校法制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应大力鼓励现有法制教育的教师通过进修、培训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法制素质,同时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道德水平。总之职业学校教师不仅要深谙学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法制教育教师队伍。5.营造以法治校的氛围,努力建设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职业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应构建一个适宜学生遵纪守法、健康成长的环境。学校应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一个法治环境,即依法治校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一切行动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行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生动体现,也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行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才能在校园内形成讲究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

第2篇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主要是在说教师教方法,甚至是教师叫知识、教教科书的方法;组织观摩教学,也多是留意教师在怎样教,引用了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即使是搞一些教学实验,也难免从教师工作的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被试,来探寻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总之,习惯使我们从教育者的角度去观察教学的实际问题,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从这样的层面上来思考问题,似乎也没什么错,这难道不是教师力求做好本职工作的一种体现吗?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问题。这就是要把教师职业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转而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体的说,就是要从教师教的如何这一角度,转变为学生学得如何的角度上来,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生活,不仅学会了知识、更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等。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在思考自己工作时,首先是要具有一下理念:1.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2.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态度、价值观等;3.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教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5.教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以及就业。

上述这些理念,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我们在当前及今后搞好教学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

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习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是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

在当前,素质教育观念下的历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历史教学的很多领域,诸如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学培训等等,没一个领域都可能会制约教学实际的创新。但是,历史家乡方法的探索空间还是很大的,这是因为:

1.在目前直接制约历史科教学的课程编排、教科书编写、考试方式等未有实质性和突破性改变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率先进行探索,以实际的创新带动对课程、教材、考试的改革。

2.虽然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但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渠道因而课堂教学方法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3.教师在教学中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是教学改革的生力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主要是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体现出来的。而且教师可以用主要的精力,充分利用对教师实际的主动权来探索教学方法的改进。

4.学生尊重老师首先是尊重学生的老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之发挥,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学生是喜欢老师和他们一起创新的。

历史学科的性质是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认识和理解,历史学习的性质则是对过往的人类社会的把、理解和认识。所以学生心中的历史如何生成,他们对历史是怎样认识,就是历史科的教学实验和方法的探索,应围绕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来进行。

在当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具有一些以往不同的特点:

1.以探索问题为目的。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与使学生发展的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

2.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活、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3.以学生参与为形式。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347-01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观?光靠在思想品德课和其他专题场合穿插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学生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无意识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呈上升趋势,大量未成年人犯罪的例子想教育敲响了法制教育的警钟,课堂成为实施法制教育的首选。我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有关的法律知识,对加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起到积极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在课堂中融“法”

课文教材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应该消极回避这些知识,而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讲述课文相关法制知识的重大责任。

在语文《羚羊木雕》一文中,“我”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送给了别人,以此来表示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家长则因为物品的贵重而要求索回,这就形成了一个从道德与伦理角度都不容易讲清楚的问题。究竟是顾及孩子们之间有友谊重要,还是孩子应该听大人的话重要?事实上,如果仅仅从道德伦理的角度讲,这确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孩子与家长双方似乎都有自己的理由,似乎谁都没错。怎样才能对此给出较有说服力的解释呢?只能从法律的角度寻求答案。

《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第十六条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由此可见,课文中的“我”把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就送给别人这件事究竟是否正确,首先应该看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根据课文内容,“我”的年龄应该是在16岁以下,因此“我”的行为应该得到法定监护人(即家长)的同意。课文中的“我”在并没有取得法定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就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送给别人显然是不对的。因此,对课文中提出的“我”究竟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正确的回答是首先应该按法律办。

二、在阅读中悟“法”

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描法精妙,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都注重了鲁提辖值得歌颂,因为他嫉恶如仇,仗心相助,而郑屠仗势欺人,自私可恶,应该被打死。作为教师,是否可以考虑周全,让学生评论郑屠是否该死?即使该死,是否由个人快意恩仇?要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在宋朝、在今天乃至将来都是一种犯罪。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并使之养成一个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比如让学生经常阅读“四大名著”等。此外,建议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阅读《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优秀刊物杂志。

总之,让学生读好书并因此受到熏陶,学生久而久之就可以把书中的一些思想变成具体的实际行动,进而每一个人都可以站得正、走得直。

三、从积累中看“法”

在语文积累中,必将会遇到不计其数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词语,在理解某一个词语意思的同时,不妨尝试一下用法制视角来解释分析这些词语。如“拾金不昧”一词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除此之外,还应该从法制视角去理解,如果我们捡到别人遗失的贵重物品不想返还并且占为己有,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就属于盗窃行为。为此,不论从哪个层面上来讲,我们都需要对生活中的词语进行最详尽最全面的了解。

再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思是:“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还击对方。”讲完了字典中的意思,还要从更高层次的法制层面来解析这个词语的意思。如果别人挖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也一定要去挖掉别人的眼睛。这样看似合情合理的以暴制暴的做法,在古代法制不健全的社会情况下也许行得通,但是在法制相当完备的现在,却没有任何立足之地。在法制社会的今天,如果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就应该果断地拿起法律这个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要求侵犯我们权利和利益的人赔偿我们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精神损失。

四、在课外学“法”

第4篇

学法指导包括哪些方面呢?学法指导应把开发学生的智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也就是说,广义上的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应包括:开发学生智力,强化动力,提高心理调节水平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学习进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心理素质

1.加强目的性教育,激发学习热情。

加强目的性教育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方面。目的教育要结合实际,用周围的具体事物教育学生。据报道,某印刷厂的排字工人由于不懂英语,把China排成china,这样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差点造成严重的政治事故。针对这一具体事实,我组织学生讨论:普通工人、农民是否也要懂点外语?学生非常感兴趣,讨论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通过讨论,学生感触很深,受到一次生动具体的教育,从内心深处对英语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责任感。学习目的教育要贯彻始终,同时还要把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贯穿其中,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感染、激励每一个学生。

2.正确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和对未来世界探索的动机,是发展中学生创造性的催化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家贝弗奇指出:“只有那些发现有真正兴趣和热情的人,才会成功。”中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学习;有了制作的兴趣,才能埋头苦干;有了探索的兴趣,才会苦苦思索,追根求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就很难组织好一节课。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新鲜感。如词汇教学尽可能直观化、多样化,既可将词置于句中来教,也可利用读音规则和构词法或英语释义来教;语法情景化和交际化,对话教学表演化,课文教学整体化。无论运用哪种方式,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另外,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实际,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激励,就能使学生的情感因素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取得成功的机会。我们知道,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喜欢表现自己。有些差生往往在学习上萎靡不振,但在体育比赛或文化演出时则表现得十分活跃。当他们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或演出中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时,他们感到欢欣鼓舞,身上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听、说、唱画、游戏、表演等各种活动,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并及时表扬他们,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意识地学到了知识,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尊心、荣誉感和集体感。其次,组织竞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是激发人们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获得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通过竞赛,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3. 磨练意志,树立信心。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英语难学,遇到困难或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就产生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应把思想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锲而不舍、为科学献身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明白: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应该具有自觉、果断、持之以恒的品质。

同时,教育学生在学习时应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要努力地去学,积极、主动地去学,并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学率。

二、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提倡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集中体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是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在:(一)是否考虑到学生英语教学的选择性,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学的需要。(二)学生是否乐于自学,是否善于自学,是评价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尺度。(三)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应看作是人类教育思想发展史中的优良传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每个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独立自尊的能动的人,因此必须尽快教会他们自学,使他们由有指导的学习向独立学习、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一方面,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体现学法,指导学生探求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提供学法模式。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专题讲座、学法课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

1.指导学生预习。预习可以初步了解新课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避免听课处于被动地位,可以发现自己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增强听课的针对性。指导学生预习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并指导他们借助于工具、生词表和课后注释等有的放矢地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要学的基本内容,能简要地说出课文的主要意思;记录预习中的疑难词组、句型和固定搭配,熟悉课后的练习,以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

2.指导学生听课。教师指导学生听课时,首先应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集中,并紧跟上老师的思路;其次,要求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在大脑中要有回旋的过程,并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理解;最后,要求学生对当堂所学的知识达到当堂消化,并注意做到眼看、耳听、手记三法并用。

3.指导学生复习。复习是防止知识遗忘的主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可以通过下面三个层次:①以本为本,打牢。指导学生在记单词的基础上,结合课文进行单词和词组的用法复习,利用重要的词组和习惯用语造句,巩固课本知识,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最后能达到复述课文。②融会贯通,归类分类,引申推理。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整理一套高度浓缩而又经过升华的复习笔记,把学过的知识纵横联系、归纳整理,对比辨析,以便巩固基础。③迁移运用。精通的目的在于运用,为了使学生能熟练地把所学知识准确运用,教师可通过做作业的办法达到此目的。

4.指导学生做作业。做作业是为了更好地吸收、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的一种途径。在指导学生做作业时,教师要强调:先复习,后做作业,审清题意,独立思考,进行联想;正确答题,快速准确;仔细检查,确保无误。

5.指导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提高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①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排除影响听力障碍的诸多因素;其次,指导学生视听训练、读听训练、听写训练;同时教师要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②说的训练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可通过情景说话训练、提问技巧训练及口头复述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③阅读既能获取大量的新信息,开阔视野,增进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科学、风俗习惯,提高兴趣,又能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快速泛读、计时阅读、略读和寻读,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④写作是一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可采用听说造句:如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课文中重要的短语、句型,然后进行课文复述。组句成文:如根据学生学过的短语、句型,由浅入深地进行语篇整体训练。连词成句,连句成文的训练:让学生背诵各种文体的经典范文,并进行默写,使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书写格式,并记住常用的句型。

第5篇

一、教学中学法指导的重要性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但在外语学习方面,虽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础,把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跟在老师后面跑,外语学习的广阔天地还未真正对他们展开,他们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此较简单的重复。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已必不可少。

二、学法指导的方式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1.制订计划。

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长远目标,还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一个单元认知小目标,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

2.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假如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假如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爱好,把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自学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

3.专心上课。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把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熟悉能力的一个要害环节,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重力,积极思维,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积极培养有意注重,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生词、短语、句型、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4.勤记笔记。

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想进程与教师的思想进程必须一致,必须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思想不能溜号,笔记内容要注重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用要害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

5.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把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可分为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复习要分分散复习与集体复习相结合,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但集中复习也必不可少。复习时可先尝试回忆,然后反复阅读教材,对照笔记,记忆把握重点内容。

6.反复练习。

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在使用中学会的,交际能力只有在交际中得到最有效的练习和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争取各种练习机会反复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如:在课堂上、在课后、在英语角、在各种英语俱乐部多多练习英语、使用英语,培养真正的交际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法,二是指导即教法。学法指导,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把握科学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归纳指导法。

高中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熟悉形成系统化成为可能。因此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情熟悉,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

2.对比指导法。

教学中教师除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外,对一些相似仍又有不同的语言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弄清它们的区别,加深对语言现象的印象。

3.解答说理法。

提出一种语言现象,一个问题,让学生分析这种现象,寻求正确答案,并找出选相应答案的理由,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 转贴于

4.启迪思维法。

我们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培养创造的方法与才能,只让学生打勾勾,划叉叉,寻求标准答案是不行的。创造的火花多产生于求异之中,产生于发散思维之中。这种创造品质需要多角思维的方法去练习。

第6篇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或干脆不学;学习不刻苦、学用脱节等问题。虽然自己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没有真正沉下去、深钻细研,没有系统地学习机关党务知识,而是上级要求学就学一点,不要求学就放一边,要求学哪个内容就学哪个内容,没有要求就很少主动地去学习。在理论联系实际上研究的不深不透,特别是在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工作上做的还不够好,往往是学也学了,记也记了,但用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存在学用脱节、学用两张皮的现象;学习专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不分层次,一般通读多,重点精读少;对理论的钻研不深入,缺乏“挤”劲和“钻”劲,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2、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一是工作中存在急躁情绪。办公室文字材料多、质量要求高,自己文字工作基础不强,担心完不成工作任务,心情较急躁,这种情绪进一步影响了工作质量。二是工作不够深入。浮在上面时间多,沉入基层时间少。坐在办公室时间多,深入基层检查帮助少。每次深入基层都是带着任务来去匆匆,没能静下心来,深入研究探讨,与具体工作人员和职工群众沟通的较少,过多重视完成任务,而轻视工作实效。

3、工作开拓创新不足。有时对局领导意图把握不够透彻,在工作中存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观念,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从实际工作中看,自己能够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上动脑筋、想办法,既力争完成工作,也不失有一些创新的举措。但从目前的工作要求看,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创新的思路还不够宽阔,层次还不高,没有走出照搬照抄、生搬硬套的误区。总是看看上边怎么要求的,其他地方是怎么做的,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想,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4、素质能力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欠缺”,一是机关党务工作能力欠缺,对党务工作规程、党建工作知识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掌握远远不够,机关党委的工作需要尚有差距。二是综合性、复合型能力欠缺。对综合性、复合型要求较强的工作任务,工作起来不如单项工作得心应手,需要学习的地方较多。三是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欠缺。思想、身体上缺乏坚韧和毅力,表现在工作上是工作成果不显著。

5、服务意识有待于增强。办公室是为机关党委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工作机构,在搞好服务上,缺乏整体观念和深度观念,没有跳出个人和办公室的小圈子。在为教育局发展和决策服务上,自己工作力度明显不够,只是着眼于单项工作,没有放到教育局发展的整体中去。

二、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表面的,但问题的实质是深层次的。有客观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主观因素造成的。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理论学习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足。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就没有自觉地行动。工作中,之所以存在宗旨观念不牢,理论水平不高等问题,关键就在于放松了自身的理论学习,有时把学习理论当作软任务,出现了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脱节的现象。也正是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的指导,才使自己在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方面做的不够到位。也因此自己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使自己及时认识和找到了差距和不足,通过整改无疑对自己今后的思想、作风的转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忽视了自我约束、自我加压,想问题办事情依赖于服从分配,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为准则,在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在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所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缺乏向上攀登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态度精神。

3、思维方式较单一缺乏变化,思想观念较陈旧缺乏新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愿多动脑子,不愿刻苦钻研,习惯当上级的传声筒。思想上不艰苦劳动,必然导致了思维、观念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发展的要求,在开拓创新上有较大差距。

三、努力方向

针对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政治素质。按照“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的要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对照办公室要求和约束自己,认真整改;掌握党的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方法,注重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二是坚持廉洁自律,实现开拓进取。要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价钱,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好“三个服务”工作,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三是加强个人修养,做到三个“善于”。要善于克服急躁、消极两种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善于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把握要点和规律性;善于从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自身工作特点,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多考虑自身原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虚心向同志们学习,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帮助,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

四是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四种意识。树立为教育发展工作服务的意识,主动想大事、抓大事;树立自我加压、争先创优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主动执行的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复合型教育干部;树立求真务实的意识,下真功,讲效率、求实效。

第7篇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04-02

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认识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教师应通过对阅读技巧的指点,阅读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最终目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诺曼所说的那样:"期望学生学习但不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有的教师虽然有学法指导,却流于形式。其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巧妙引入情境,激励灵活的思维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的方式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只要这样才能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不会学"变为"善学"。所以,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尤其是对那些景美、情美的课文,教师更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2.丰富表象,发展思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人们学习任何知识,都是离不开想象的。阅读教学更是这样,必须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维。心理学家研究也告诉我们:想象水平依赖表象的质量和数量,表象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越深刻。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投影,可以帮助学生仔细、全面、深刻地体验课文内容,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为想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表象。这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3.注重基本功训练,落实阅读训练点

阅读教学必须把培养能力作为主要目的,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强调多读、熟读,读懂课文中的词语、句子及表达方法。②强调带着问题读书,读后进行充分地议论,并加强指导,注意学法的指导。③强调自学和练习,提高课堂效率。④简化程序,合理组织教学过程。特别提出的一点是课堂教学要注重全体训练,克服问答法,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加强词、句、段及全文的阅读训练。突出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通过语言理解内容,对学生加强词句训练。如学习《詹天佑》一文,教师围绕训练点,提出思考问题:"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时的情况如何?"学生认真默读,找出重点词语――阻挠、争夺、控制、要挟、轻蔑等,并结合课文内容比较深刻地理解这些词语,从而使学生得出当时国内的情况是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国外干涉,从中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有胆识的爱国工程师。

4.教师少讲,学生多读多思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领会其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如此而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5.自读自悟,倡导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对于一些中心十分明确的课文,可以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体会;接着,小组合作展开研讨,学生交流体会,合作探究;最后,全班集体交流、反馈学习成果。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感悟,而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文本,并在与他人的交流讨论中巩固了知识,发散了思维,锻炼了能力。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总之,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语文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实践,加强阅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理念,要重视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把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放到使学生获得较高的独立阅读能力上来。

参考文献:

[1]王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对策探索[J].才智,2011(24).

第8篇

(新疆和静县第四中学841300) 现在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关于如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农村中学生特点,我曾经探索和实践,得出了一些个人感悟;

在农村中学很多学生的法制观点很差。针对此特点,学校确立专人负责,提高全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法律意识,让他们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将法制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之中,融法制意识于校园文化之内。

一、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法制教育

德育课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应利用给学生上德育课的机会,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寓法制教育于课堂之中。长此以往,对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有一段时间,我走在街上,常有小贩神秘兮兮地问我要不要廉价皮衣。上德育课时,我便提了一个问题:某人偷了一些皮衣想要低价出售,而你正需要一件皮衣,你是买还是不买?我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脱口而出:“便宜东西干嘛不买?!”马上就有人反驳:“偷来的东西不能买,买了就是帮助小偷销赃!”双方各持己见,讨论得非常热烈。我见时机已经成熟,就依照书上的法律条文对他们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行为,直接帮助了犯罪分子逃脱罪责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扰了司法机关查处赃物的活动,给社会带来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么一说,同学们都明白了购买赃物是违法行为,纷纷表示不贪图便宜购买赃物,而且表示果发现别人有销赃的行为要举报到有关部门。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同学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要求班主任在班会活动中开展法制教育

为了加强学生的德育、法制工作,各校都开设班会课。如果班主任不切时机的召开主题班会,充分利用集体舆论的力量,那么德育工作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许多学生都有这种思想:只要不犯大错,犯点小错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有的同学迟到,有的上课不注意听讲,有的不完成作业,有的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有的认为抽根烟,去次网吧上网算不了什么……作为班主任,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危害性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认清“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种错误认识的危害性。一次我利用班会活动课,召开了一次以“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为主题的班会。在会上,同学们分为两个派别,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口枪舌箭,热情高涨。正当双方难分难解时,我抓住了点评的机会: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平时那些不易让人察觉的恶习就有可能引你走向犯罪的深渊。正是由于这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错误想法使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自己由一名不错的学生转变为差生或堕落成为罪犯,让人痛心不已。接着我便举了一个平时具有不良习惯人员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平时养成不良习惯的危害,故事为:一位学生初中毕业后便到一家理发店学徒,师傅为把剔头手艺传授给他,便每天先让他刮西瓜练习,可是每次他刮完后都爱将刀西瓜内,由于师傅未及时提醒使之养成了不良习惯,后来出师后的一天,当他正为理发人员剃头时突然听见房外有喊救火的声音,于是这位理发师便立即将刀理发人员头部冲出房外,后来导致理发人员当场死亡,理发师受到了法律制裁, 听完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我欣喜地发现:同学们眼中流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和深沉……

三、开展法制讲座

为了使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法制教育,学校应专门邀请法制副校长为学生作报告会,最好能安排劳教所失足青年做现身说法。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会在师生的心灵上引起极大的震撼,失足者对自由的渴望会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由的可贵,那些活生生的事实会给同学们敲响了警钟让他们知道学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使法制观念在学生的心目中扎得更牢。

四、观看法制宣传片

每年法制宣传月,学校可组织学生观看《纯真年代》、《为了明天》等类似法制宣传的影片。我想观看后同学们都应有启发,应为当看到影片中那张曾经纯真的却被丑恶扭曲的脸,看到他们失去自由之后的无奈,听着他们铁窗内的哭诉,同学们都会要认真选择好自己的生活道路,珍惜今天,把握好明天,做一个让“母亲”放心,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学校应建立“问题生”成长档案”、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大为指针,坚持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思想,以学校的发展为主导,顺利推进后勤工作,我们本着服务的宗旨,为教学工作提供优美的展示平台,倡导师生满意的后勤工作氛围,为学校工作上台阶提供较强的物质条件。

二、主要工作1、以人为本,用事业、情感、待遇团结后勤一班人,以和谐意识,加强后勤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跟上新形势,树立新思想,迈开新步伐,倡导新作风,深化现代教育的理念。在枯燥而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2、搞好后勤人员的分工,完善后勤人员各自的工作职责,明确各自岗位的任务和要求。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争创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让后勤人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扬主人翁精神,为学校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后勤工作有特色、有成效,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学校繁荣贡献力量。

三、加强食堂、小卖部的建设和管理。

1、完善人员的招聘工作,对招聘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对聘用人员进行素质培训。

2、完成食品、食物招投标工作。检验进入公司的资质,具有法律效率的各种证件、证照。

3、建立食堂、小卖部常规制度。①签订供货协议;②签订用工协议;③签订食堂管理员合同;④食堂、小卖部各种管理制度上墙、存档。

四、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

1、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加强固定资产常规管理。

2、制定固定资产添置计划,拟定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3、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宣传工作。通过集会、班干部会、班主任会层层落实。

4、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登记、核销、登记造册,建立帐目。

5、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储藏工作、固定资产规范。

6、建立固定资产购、管、用等常规制度。

五、认真执行上级下达的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制定执行收支计划,民主拟财,接受学校工会的财务监督,建立完善常规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校长一支笔签字制度。学期结束搞好经费结算。

六、充分发挥文印室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执行教务处、教科室的计划安排、单元检测、平时测验、资料复印以教研组牵头。完善打字、复印签字制度,学期结束作好班级统计。

七、加强校内安全卫生、环境建设。定期对出现的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形成书面材料交领导备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教育,特别是食堂卫生、校内环境卫生,重视环境卫生的硬件建设。完善安全责任人的职责,用制度规范校内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