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西方的民俗文化

时间:2023-09-28 09:32:33

导语:在西方的民俗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一、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

(一)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起源

南通近代建筑的发展,是与张謇先生的实业创办分不开的。张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秉承“实业救国”的思想,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对南通的建设已经有很清晰而前卫的规划理念。在对南通城规划和建设的同时,培养了一批以孙支厦先生为首的优秀建筑师,为南通城留下了一大批丰富的近代建筑,几乎涵盖了近代建筑类型。有行政、居住、工业、交通、邮电、商业、金融、宾馆、饭店、医疗、学校、博物馆、影剧院、园林景观、宗教及其他建筑等共19类。其中,代表建筑有濠南别业、通崇海泰总商会大楼、伶工学社、更俗剧院、跃龙桥、南通俱乐部、女红传习所,等等。

南通的近代建筑是与青岛、上海等地的近代建筑不同的。青岛、上海等地的近代建筑是西方的殖民建筑,由外国人来规划设计的,而南通的近代建筑是由南通本土人设计规划和建造的。

(二)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发展历程

南通近代建筑是随着张謇先生的实业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南通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以张謇先生的实业兴衰为划分依据,可以将南通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张謇先生实业创办到实业发展鼎盛时期,时间是1895年-1921年;第二阶段是张謇先生实业衰败到现代,时间是1922年-1949年。

1.第一阶段,1895年-1921年

该阶段是南通近代建筑的起始和发展阶段。1895年,张謇先生受张之洞的委托,开办大生纱厂,随后带动了一系列的产业,兴建了大达内河轮船公司、通海恳牧公司、复兴面粉厂、广生油厂等。张謇先生的实业发展起来后,开始对教育和文化加以重视:1903年,建造通州师范学校;1905年,创建南通博物苑;1906年,张謇在通州师范学校创设测绘科,培养了一批以孙支厦先生为首的南通本土建筑设计师,南通近代城市建设由此全面展开。张謇先生从实业向教育、文化、市政、交通、慈善等各方面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南通近代建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教育方面:女子师范学校、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女红传习所、盲哑学校、伶工学社;文化方面:南通博物苑、南通图书馆;市政方面:南通医院、唐闸公园、通明电气公司、西公园军乐亭;交通方面:泽生水利公司、路工处;慈善方面:育婴堂、养老院、残废院、栖流所。另外还有一批如濠阳小筑、唐闸红楼、城西别业等私人住宅。这些近代建筑融汇了西方建筑和本土文化,形成其独特的风格。

2.第二阶段,1922年-1949年

1922年开始,张謇先生的实业开始衰败,南通的城市建设也陷入停顿。1926年,张謇先生逝世,受战争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建筑发展十分缓慢。在此期间的主要建筑有:南通俱乐部、新新大戏院、天生港电厂、江北医院等。

二、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装饰

南通近代的建筑,受西式文化的影响,但同时由于建筑都是由本土设计师设计和营造,设计师既有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学习,同时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文化。因此南通近代建筑的装饰既有西式的风貌,又有中式的传承,形成了其独特的中西合璧式的面貌。

(一)源于西式的建筑装饰

在南通近代建筑中,最能体现西式风情的装饰元素有柱式、门廊、门窗框、屋顶、金属栏杆等,这些也是在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中使用较多的元素。

柱式:希腊柱式和罗马柱式是建筑西式化的显著特征,在南通的近代建筑中多有运用,但所有的柱式都是在西方标准柱式上有所改变,这反映了当时的建筑装饰是由南通本土设计师模仿设计,在设计时加入了本土的审美观点,对西式的建筑构件进行了改良设计。

门廊:在建筑主入口前设置门廊,是西方建筑的常用手法,常见的有山花柱式门廊和观景平台式门廊,门廊能显示出建筑的庄严、肃穆和宏伟,从门廊的复杂程度可以看出入口的等级。在南通的近代建筑中,尤其是一些公共建筑中,可以看到门廊这一西式建筑特征的体现。例如,南通通崇海泰宗商会运用了山花柱式门廊;南通上海银行运用了观景平台式门廊。

门窗框:建筑对门窗框的处理采用了具有显著西式特征的券拱结构,券拱结构是自古罗马时期发展起来的西式建筑中的显著特征,南通近代建筑中对券拱结构的运用主要有半圆形的拱券和平券,券拱结构被用作门窗框的装饰,也有券拱和立柱结合,构成门窗框或建筑入口。

屋顶:西式屋顶的运用也是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中常见的西式建筑元素。在现存的南通近代建筑中,较为常见的有平屋顶、四面坡屋顶和孟莎式屋顶,且屋顶常有数量不等的装饰烟囱和老虎窗。例如唐闸的红楼就运用了孟莎式屋顶,该屋顶是文艺复兴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形成的屋顶形式,屋顶的四面坡由分割线分成两种坡度,较高的坡度较平缓,较低的坡度较陡峭,在较低的坡度上常开有老虎窗。

金属栏杆:中国传统建筑阳台栏杆都为木质,金属栏杆具有极其西式的特征,在南通近代建筑中,金属栏杆的运用也较为常见。

(二)源于传统的建筑装饰

由于南通众多近代建筑由本土设计师设计,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设计西式建筑时,仍有不少传统建筑的构建被运用其中,撑拱、挂落在南通近代建筑中仍然比较常见。虽然有些构建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功能,仅仅作为装饰,但这其中反映出的是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眷恋。

撑拱:主要起支撑建筑外挑木、檐与檩之间承受力的作用,使外挑的屋檐达到遮风避雨的效果,又能将其重力传到檐柱,使其更加稳固。在江南一些地区也称之为“牛腿”。南通地区的该建筑构件比较修长、扁平,在近代洋楼建筑中得到了较多运用。

挂落:为传统建筑中挂在外廊廊下的一种木作装饰构件,常用镂空雕刻的手法来制作。在近代西式建筑中,挂落这种中式装饰的建筑构件也颇为常见。

三、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

南通近代建筑的中、西式装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但要细细研究这些建筑装饰中的纹样,就不难发现,虽然南通近代建筑学习了很多西方的建筑元素,但由于建筑是由本土设计师设计,在建筑装饰中还是体现了很多南通本地的传统民俗思想。这些民俗思想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文化认同,这其中,包含了民众的人生观、生死观、道德观、信仰观,等等。虽然是学习了西式的建筑式样,但是设计师在设计时还是不忘将这些传统民俗思想寄予到建筑中。在南通近代建筑中,不论是对西式建筑装饰的改良还是对传统建筑装饰的传承,都能看到民俗思想的体现。

(一)图案纹样

南通近代建筑虽然学习西方的样式,但本土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还是在建筑很多构件的细节装饰中体现出了传统的民俗文化思想。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主要源于两方面,吉祥寓意和宗教信仰。在南通近代建筑装饰中,最能体现民俗文化在地方建筑装饰上的各种图案纹样。

1.吉祥寓意

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图案题材繁多,有植物花卉、祥禽瑞兽、器物文字、历史典故等。所有的纹样题材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寄托着人们消灾祈福、多子多孙、长寿富足的美好愿望。例如,常用莲子、石榴、葡萄、葫芦、盘长、缠枝纹等植物做纹样,代表多子多福;梅、兰、竹、菊代表君子的高风亮节;桃子代表长寿;喜鹊、蝴蝶代表美好的爱情;猫、蝶和牡丹代表耄耋富贵;仙鹤寓意长寿;蝙蝠表示福。可以说受民俗的影响,装饰的纹样都是有一定吉祥寓意的。

南通近代建筑虽然受西方的影响,但细看建筑的很多装饰还保留了深厚的民俗文化。如濠南别业二层的西式铸铁栏杆上运用了铜钱的图案纹样,寓意富足;博物院南馆一楼入口处装饰的中式挂落,雕刻了灵芝祥云图案,代表吉祥如意;张?办公处的入口,西式拱券上方的肩花雕刻及柱头运用了蝙蝠纹样,寓意鸿福绵延;上海银行南通分行的廊柱柱头运用了桃花的纹样。

2.宗教信仰

宗教文化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建筑的装饰纹样上也有很多细节体现了对宗教的信仰。如万字纹即“?d”字形纹饰,纹饰写成“?d”为逆时针方向,“?d”字为古代一种符咒,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d”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盘长纹,佛教法器,八宝之一,又称吉祥结,是因为绳结的形状连绵不断,用它来表示佛法回环贯彻,含有长久永恒之意,博物院南馆入口处二楼铸铁栏杆上运用了该纹饰。

(二)文字装饰

相对于传统纹样的运用,将文字运用到建筑装饰上,更具有民俗情趣,表达更为直观。在南通近代建筑中,文字装饰的运用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单体字的运用,其中以“寿”字和“吉”字最为多见,如广生油厂仓库大门上用钉子钉出的”寿“字纹样;另一种是西式门脸上的中式匾额,建筑的匾额是中国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称之为“建筑的眼睛”。匾额在建筑中起到标名、装饰、文化的作用,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将中式匾额移植到西式的建筑门脸上,体现了设计师对西式建筑的学习和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第2篇

关键词:民俗民间艺术;元素;油画;借鉴

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中西方出现一股厌烦工业都市的情感倾向,提出了艺术回归自然原始,从而产生了对原始民艺的向往与猎奇,追求稚拙、纯朴的初始情趣,追求原始艺术的神秘与真挚的野性。而中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东方民间艺术宝藏,为中国现当代油画家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程度对民俗民间艺术借鉴与利用提供源泉和动力。民间艺术的最初始功能是非审美性的,而是人类生产生活“实用性”的最初表现-即民俗活动。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民间艺术恰恰体现在民俗活动中,这种文化的创造精神,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民间艺术本身。“忽视民间艺术,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不将民间艺术当作民俗现象来考察,不研究它与其他民俗活动的联系,也就是民间艺术失去了依托,不可能对民间艺术有深层次的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各具特色,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动力。积极的向上的民间艺术永远充满生命活力,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承裁着人们真诚的祈盼,按自己的想象和认知去自由创作。造型样式上都是生机盎然,他们心安理得地简化概括,随心所欲的移动视点,抛开我们学院派教学中所认知的透视比例,突破空间时间的概念,重点夸张内心印象深刻的事物。审美意蕴上神秘与直白,稚拙与成熟,粗犷与细腻,质朴与柔媚。在构图上饱满充实、极具张力。在色彩上鲜明强烈,绚丽灿烂,生机勃勃。面对如此丰盛繁赜的民间艺术造型世界,我为其绮丽多姿的形态而倾倒,为其奇古独特的艺术魅力所感染,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油画作为外来艺术一直处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矛盾之中,不同文化中又共同存在现代与传统的对立和交融,形成了中外古今错综复杂的状态。当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画家在借鉴和运用民间艺术的传统造型样式时,应把它赋予时代的精神进行新的创造,使传统的民俗文化精神或造型手段,以新的样式呈现。对于痴迷探索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精髓的艺术工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在接纳西方艺术的同时,还要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不断的融合与对话。在这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我们必须向更深的层次去探索研究。新的呈现指的不仅仅是外在语言样式,还需如何去呈现并升华这种民族精神。不知哪位哲学家曾说过“最原始的往往是最现代的,最幼稚的往往也是最成熟的”这也许就是艺术规律的一种自然循环。民间艺术是人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崇拜并将之物化为具体样式和形态的行为结果,从古至今,在其发展过程中又转化为自身的精神体现,接着成为人们祈祷、祝愿美好生活的实现。在传统的民间艺术中如绘画、雕塑、布艺、刺绣、面具等作品中,无不渗透出神秘、质朴、夸张、稚拙、直白、庄重、诙谐的意蕴,这些意蕴无一不呈现“现代的元素”。然而这些民间艺术造型的审美意蕴启示着我,在油画创作中探索质朴与真实,呈现那种对生命的讴歌、对生活的咏唱,通过劳动人民的民俗活动体现出向上的积极的气氛。表述出传统民俗在今天依旧时尚、璀璨。作品《盛世》从选题上,描述的是正月里在锣鼓、唢呐有节奏的韵律中,人们满载着喜悦与收获的激情,带着对来年的祈望,头顶花冠浓妆艳抹载歌载舞。这是人们朴实与直白的呈现,也是古老民俗的传承,更是令我深深思恋和神往的民间。民间艺术给我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在我完成《盛世》的制作后又连续创作了《冰雪节》《新水浒故事·武松打虎NO.1》等作品。在创作中,民俗活动成了我传达情感的方式,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民间艺术中我感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沧桑,使我的创作方向与追求得到了本质的升华。我的创作从民间艺术中借鉴质朴而强烈、稚拙而简洁的造型样式,同时也从现代西方抽象表现艺术中感悟西方色彩与构成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西方的抽象表现艺术与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相似的相通的艺术样式,如造型的随意性、概括性、平面性、装饰性、主观性、原始性等。然而当今中国油画的发展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民间艺术质朴率真的艺术表现形式何尝又不是现代艺术所追求的呢!当然,一幅作品的存在不是单方面的,他会包含很多因素,有中国的,有西方的,有民间艺术的,有油画特有的,也有传统造型上的,还有当代流行的,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便是我的语言样式,但还需加上我自己对自身性情的偏执,然后融通一起呈现出的一种造型观念。我认为,这种融合借鉴的实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从材料、语言样式的视觉上,完成民间艺术与油画艺术的融合,这种融合首要的是时代性,同时要具有中国民间艺术的特质,还要有西方油画的传统技巧。可以从造型元素中借鉴民间艺术的语言样式,如色彩、线条等。运用民间艺术特有的样式并与油画语言相融合。创作出中国当代油画的新的形式,使这种表现形式具装饰性、平面性、观念性、及原始性。其次是从中国民间艺术所承载的民俗文化以及独特的审美现象方面为切入口,在其造型的审美意蕴中寻幽探秘,并融入在油画的创作之中,只有这种结合才是真真正正把握油画艺术创作的灵魂,才能让油画艺术在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视觉表述之时没有丝毫的牵强,同时也能呈现油画艺术具有东方精神的独特魅力。近百年来,当代中国的油画创作中已有很多成功范例。罗中立的《巴山夜雨》系列、宫立龙的《舞蹈》、顾黎明的《杨家埠门神》系列等等,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从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民俗生活的时代变迁来呈现生命力的沧桑感和厚重感。由此可见,民间艺术的独特的造型样式及审美意蕴有力地强化了当代油画的审美意识,非常直接地使描绘对象与油画表现形式之间形成内在的联系。因此,把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语言样式与造型观念作为一种途径融入油画创作中,会使作品具有民间艺术那种神秘、质朴、粗犷、稚拙、诙谐的丰富多样性,又有油画艺术的那种视觉深度和强度。总之,在油画的东方精神和境界的创作活动中,当代油画艺术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借鉴运用,不是完整地嫁接后再附上当代的题材,应该说是与民间艺术造型观念及审美意蕴的相融合,是与传统血脉的相融相通,这种融通会发生质的变化,会成为中国油画艺术一种新的创作思路,也是世界油画创作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左汉中著.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3月.

[2]颜新元著.中国当代新民间艺术[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8月.

[3]李泽厚著.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5月.

[4]吕品田著.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

[5]顾丞峰著.现代化与百年中国美术[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

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大潮;民俗电影

中国民俗电影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的题材和主题都不尽相同,不过一直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那就是具有鲜明特点的电影故事和叙事手法,具有鲜明的中国民俗风格和民俗精神。

一、国产民俗电影的流变

我国当代电影目前已经从乡村民俗电影过渡到了城市民俗电影,这两个阶段虽然处于不同的时期,但独特的中华文化始终是这两个阶段的重点,这是它们共同的特征。在这两个阶段,电影作品中有关乡村民俗的电影数量非常多,这些民俗一般包括民歌民谣、乡间传闻、民风、悠久的民族礼节等。比如,电影《五朵金花》《盗马贼》《青春祭》《芙蓉镇》等,这些电影中充满着浓浓的人文气息,这些淳朴真实的特质在乡村民俗电影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虽然有关城市民俗电影的数量非常少,但电影中也满是幸福恬淡的城市生活气息。

虽然我国的民俗电影一直在变化创新,生成了多种类型的民俗电影,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具特点的类型当属城市民俗电影和乡村民俗电影,这两个类型对社会的影响比较大。民俗影像有许多组成部分,其中民俗符号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电影的创作发展离不开民俗符号的参与,不仅如此,民俗符号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比如,记录历史文献、研究科学以及展示社会景象等。

我国民俗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段时间。这期间,电视已经不再是稀罕物,所以电影已经不再是民俗传播的唯一方式,有关的民俗研究机构都有能力拍摄或者制作民俗电影和电视节目,因此围绕民俗展开的电视纪录片问世了,电视纪录片的主要内容是真实地记录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些节目在电视上的播放率非常高。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此类纪录片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某些纪录片可能只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拍摄,比如,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婚礼习俗、丧事习俗等;或者以传说中的民俗事件及活动为拍摄主题。不同类型的观众对纪录片的需求也不同,所以纪录片拍摄的目的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民俗记录,而是应该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所以不同类型的纪录片,要使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取景视角,因而,拍摄出的新闻纪录片和民俗艺术片在纪实风格上是有明显差异的。目前,大量的影视机构都在致力于拍摄和非民俗或者人类学相关的纪录片,这些影视机构的成员对民俗电影都非常着迷,制作出了非常多的高品质的民俗电影。有段时间,我国民俗电影在国际上十分受欢迎,斩获的大奖不计其数,比如,《卡瓦格博》《茶马古道》《幸福山谷》等记录云南民俗民风的纪录片不止一次获得国内外含金量较高的奖项,这些以民俗为创作主题的电影作品的影响力不只局限于影视界,还辐射到了学术界,学术界对这些纪录片的兴趣非常大。

二、新民俗电影对中华文化的渲染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文化传承、信息传播的方式已经从传统的电视电影传播转变为互联网传播,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非常大。那段时期,新颖的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不管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的表达,或者信息的传递方式,或者信息传播的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传播,我国人民很容易就可以观赏到其他国家的影像作品,其中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对我国的冲击力是最大的,为了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将我国优良的民族文化展现给世界各国人民,我国的第五代导演扛下了这顶大旗,在困难重重的逆境中努力前行。张艺谋导演就是第五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他汲取好莱坞电影的成功经验,整理总结我国的民俗文化,将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努力创作出优秀的影像作品,提升我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初期的民俗电影通常站在家庭伦理的角度对民俗进行加工展示,比如,张石川和郑正秋执导的电影《难夫难妻》,影片中就有对潮州婚礼习俗的展示,这种手法的使用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经过了10年的摸索探讨,民俗再次成为新时期电影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文化因素,以1984年由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这部以黄土高原为主题的民俗电影为起点,紧接着是《青春祭》和《盗马贼》,然后就是《黑骏马》和《阳光峡谷》,以上作品开始站在新的角度对传统民俗进行展示。

第五代导演所处的创作环境是一个由西方文化所主导的世界电影文化环境,为了迎合世界的需求,需要将中国文化进行重新编码,而代表中国文化的就是中国民俗,这些民俗通过重新编码成为一个能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理解的民俗符号,然后加上好莱坞的视觉处理手法,结合成为一部不一样的民俗电影,部分学者将其命名为“寓意式”电影或者新民俗电影。对民俗进行重新编码再创造的电影作品中比较著名的有张艺谋的《红高粱》《我的父亲母亲》《秋菊打官司》等,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孙周导演的《心香》等。

在表现民俗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就包括这些被划分为新民俗电影的影像作品。其中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红高粱》就很明显地借鉴了中国西北地区的民俗传统,这些传统的民俗采用艺术的形式进行了再次编码,突出电影主题的同时,还给电影的风格加上了神秘浪漫的色彩,使电影能够直击观众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感。

张艺谋的电影对颜色的运用都是比较大胆的,同时色彩还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就比如上述两部电影中所运用的红和黄两种色彩,红和黄一般用于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电影中的使用可谓神来之笔。

不仅如此,其他导演开始效仿张艺谋,将中国民俗进行重新编码,如此提升影片的内涵以及视觉效果,比如,滕文骥的《黄河谣》、谢飞的《湘女萧萧》、何平的《炮打双灯》。这些电影的主创人员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且毫无疑问地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肯定。现在中国的民俗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仿佛只要是电影中存在东方元素,就会受到西方国家的喜欢。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的民俗电影可能只是一种猎奇心理,他们好奇自己没有见过的事物,我国的电影人就是抓住了这一点,考虑到电影的价值,他们以数字影像为传播媒介,对民俗文化进行重新编码,组合成为一部让西方观众觉得比较新鲜但是又能接受的民俗电影。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电影之所以能在国际上取得现在的成就,是因为新民俗电影对民俗文化进行了创新大胆的编码。

三、新生代电影中的民俗情节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新生代电影和第五代电影相比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五代电影主要是围绕乡村民俗展开,而新生代电影主要是围绕城市生活展开。新生代导演们的电影主题一般是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的生活环境以及心理活动,这属于社会边缘意识,明显脱离了政治范畴,他们将自己的焦点放在比较激烈的社会矛盾上,为了表现自己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个性会选择一些不符合常规的电影语言进行表达。

贾樟柯、王小帅和张元属于新生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他们被称为第六代导演,这些导演的作品比较关注真实生活中会遇到的民俗生活,在国际上比较受欢迎。民俗在这些新生代电影中已经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是一些简单的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路学长的《卡拉是条狗》、张元的《北京杂种》、贾樟柯的《小武》、阿年的《冬日爱情》等,在这些电影中,我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民俗(黄土腰鼓、深宅大院、婚丧嫁娶、京剧皮影)转向了饱含民俗文化的大众生活。贾樟柯对民俗的坚持比较坚定,这一点可以从他的电影中看出来,他呈现出的民众生活比较真实,拍摄风格类似于纪录片,对电影艺术的表达比较直接真实,对社会边缘人的生活环境比较重视,善于理解百姓生活,他展示出了在社会转型期间民俗文化的发展趋势。

四、新民俗电影的走向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想要把握住新民俗电影的走向,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只有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中华民俗才能够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展,那些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电影要谨记这一点。要想保证中国的民俗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经久不衰,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民俗精神,所以我们需要尊崇我国的民族文化,将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发扬光大,不会自私地将文化习俗据为己有。

第二,在继承民俗文化和民族传统的时候,我们要选择正确的方法,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完善继承的方式,不能墨守成规。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对待民俗的方式也应该是变化的,重新定义所谓的民俗电影,一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对民俗元素和民族文化进行阐释,二是需要抓住民俗电影中独特的文化精髓,对这些精神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

第三,发生在群体生活中最真实的文化形态才可以被称为民俗。少数人所拥有的文化形态并不能称之为民俗,民俗是一种大众型的文化形态,来自于社会底层的民间。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因为群体的差异性,所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各不相同。而民俗电影之所以有多种多样的类型,是因为这种群体的差异性,不同的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而不同的民俗文化所创造出的电影类型也都是各有千秋、各不相同。所以,当对中国文化并不了解的西方观众观看我国民俗电影的时候,会觉得我国的民俗文化充满了神秘色彩。

第四,要尽量保持我国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不可为了商业价值,而过度地编码我国的民俗文化。目前,有部分电影为了成功地套用好莱坞的电影模式,过度地编码改造我国的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把东方元素当作电影的卖点进行宣传。这些电影忽略了历史的真实性,漠视时间发展的规律性,单纯将爱情故事提炼出来作为电影的主题,然后加上华丽的特效以及花哨的中国功夫,将民俗电影打造成了一个定制化的模式,毫无逻辑可言,这样做不仅对我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极为不利,还会让西方观众对我国的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产生误解,留下不好的印象。还有一部分民俗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忽视民俗内容,而重视拍摄形式,丧失了民俗电影拍摄的意义,这样的模式比较类似于西方的纪实电影。

五、结语

我国民俗电影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曲折的过程,从闭门造车般的独自摸索拍摄到借鉴西方电影的拍摄经验,我们花费的时间不可谓不长,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的电影文化已经被世界电影文化所接受,成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民俗电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和人们的物质生活并驾齐驱,同时也不能偏离世界跨文化交流的大方向,将电影作为我国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传播的一个途径,展示给世界各国人民,让他们了解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经济的发展使文化交流的频率增加,那么,我们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所以,现在的民俗作品更倾向于多元化的发展状态。民俗电影能够将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展现出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想扩大本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就要想方设法将民俗电影推广出去。所谓的文化影响力是指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尊重我国的民族传统,而不是像好莱坞大片那样有市场号召力。民俗电影的传播有利于加深世界各国对我国文明形象的认知,同时也可以将我国的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许萍.作为东方奇观的新民俗电影[J].当代电影,2005(02).

[2] 何华湘.当民俗遇上电影:一种文化传播的视角[J].电影文学,2011(19).

[3] 巩杰.华语电影:请向世界传播一个美丽的中国[J].电影文学,2009(01).

第4篇

P健词:河南省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节 概况 发展现状

1 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概况

民俗文化包罗万象,但总体上可以简单的分成两大类:一是物质民俗文化,即有实物形态的民俗文化,比如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用具,记载着人文历史原貌、发展过程等图书文献,承载着人们生活情趣的艺术品等;二是非物质民俗文化,形表现形式有:制度礼仪、特色节庆、信仰祭祀、神话传说、口头传说等。

而河南作为华夏历史文明的发源地,其民俗文化更是多采多样,有民间科技、艺术、信仰、演艺娱乐、土特产等,都是非常具有特色风格的民俗,比如开封汴绣的禹州钧瓷、平顶山的汝瓷、洛阳唐三彩、南阳玉雕和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棠溪宝剑等,都是承载着民间技术的工艺品。而在民间艺术方面的歌舞、文学和表演艺术等十分灿烂多姿,比如豫剧和越调等地方民间戏剧。三月三时节黄帝故里祭祖、淮阳太昊陵庙会等是极具信仰的民俗文化。武术、少林的太极等都是从古留传至今的宝贵民间体育。而民间演艺娱乐方面更是绚丽多彩,有灵宝皮影、濮阳杂技、宝丰马街书会、开封盘鼓和开封斗鸡等。在物质生产民俗和土特产方面更是举不胜举,如风味饮食类的洛阳水席、郑州烩面、道口烧鸡、西峡猕猴桃、灵宝苹果和禹州三粉等等,不仅丰富多样,而且特色更是其他地方少有。

2 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传承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都十分的重视,从而启动多种保护和抢救的工程,而民俗文化作为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的一部分,也引起当地人民足够的重视。河南作为中华历史文明发源地,其农村民俗文化传承更是受到河南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制定了《河南省文化厅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意见》等文件规定。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可以把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产业链来开发,通过加强民俗资源整合和扶持力度,优秀的民俗文化才得已焕发出新生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民俗文化的旅游需求都在不断增多,这不仅增加了民间民俗文化旅游的客源,而且对旅游与民俗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同时民间民俗文化及一些民俗节日的生存的环境、空间面临着许多威胁和冲击,管理民俗文化也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和弊端。

3 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发展现状

3.1 落后于现展

河南虽然是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大省,但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却落后于其他地区。河南许多民俗文化的原材料仍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一些民俗的文化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正逐渐消失。与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虽然政府已经采取相当多的措施对民俗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但是因为人力缺乏、资金短缺和技术跟不上时代步伐,一些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已经被人们渐渐淡望。比如,豫西垛子和道情皮影戏等极具娱乐性的民间传统艺术都已经失传,在河南地区几乎都已经看不到有表演活动。即使有,到场欣赏的观众也是寥寥无几,而且这些种类的戏剧演出费用花销比较大,紧靠口头理论的传承根本得不到最好的保障。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戏剧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也达不到现代青年人的娱乐要求。不仅如此,年轻人对一些传统的节日已经慢慢淡望,比如具有祭奠先祖意义的清明节已经被部分年轻人改成了踏清节,越来越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的寒食节等等,反倒是西方的一些节日比较受年轻人热衷追捧。这不仅消解了文化的内涵,更不有利于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传承。

3.2 发展思路的偏差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着,物质达到了人们所需求的标准,对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为了市场经济利益得到最大化,民间一些极具开发价值的民俗文化引起了地方官员的注意。为了树起当地形象、提高当地政绩,一些官员便大量的投入经济、人力来作文章,举办一些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活动,不仅违背了民俗文化的发展规律,同时还导致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遭到篡改,使优秀民俗文化失去原始的样貌,让人们对民俗文化产生误解。一些地方主群众见识到民俗文化的变相开发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后,便纷纷效仿起来,对一些独特的民俗文化只注重经济利益,对其无法带来经济效益的自身文化价值拼弃掉。比如,很多地方都自发举办起民俗文化村和民俗节庆旅游,并根据大众的需要爱好对民俗文化及节日进行改革,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如果改革方法得当,倒也不失能起到保护发展民俗文化及节日的目的,还能带动地方经济,达到双赢效果。但是,如果人们眼中看到经济利益,又因为对民俗文化及节日的审美和观念不同,对民俗文化及节日的理解不足,不够重视等,都将会导致民俗文化及节日的偏差,让人对民俗文化及节日产生一些低俗的错觉。最终,民俗文化及节日会逐渐失去自身的文化价值走向衰亡。

3.3 文化产业冲击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文明产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文化进步的阻碍。河南的文化产业给河南从文化大省跨向文化强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其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影响。但同时,由于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够、缺乏足够的指导、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部分民俗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过中发生了变异,甚至消失,这完全违背了科学发展的初衷。一些人追求的是民俗文化产业最大化的利益,对不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是达不到要求的民俗文化个性进行抹杀,甚至被人们逐渐淡忘,如果得不到恰当及时的挽救,消亡只能是这些民俗文化的最终结果。正是泥泥狗身上所凝聚的古老文化价值,让人们把一些美丽的传说和那时候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才有留传至今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和研究素材。随着国家经济步伐的加快,泥泥狗在世人眼中也失去了观赏收藏价值,制作的人也慢慢减少。

3.4 节庆旅游化

节庆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内的民俗文化及节日特色以节庆活动的形式进行重新包装、策划,以形成一个定向吸引游客的旅游地区。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旅游产品,节庆旅游的经济带动作用更有效果,给社会、文化与环境所带来的效益效益也更显著。河南省作为旅游大省和文化资源的大省,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旅游立省的发展策略,标明旅游业在河南省所有支柱性产业中的地位。在近年来,河南省还举办了具有中原地区特色的各种节庆旅游活动,不断挖掘民俗文化及节日的内涵,从而打造出民俗文化的旅游精品,向海外游客展示出河南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让世界各地人们对河南民俗文化起到一个正确的认识。

4 结语

河南省拥有十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对其民俗文化及节日发展现状进行剖析,让大众了解到民俗文化及节日在文化产业化中遭受到的冲击,从而让大众意识到保护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的重要性,并利用河南节庆化的旅游活动方式传来传承发展华夏的历史文明。

参考文献

第5篇

黄永松在北京的办公室,简单而古朴,实木的长桌上摆放着的各种民间小玩意,墙上挂着笔触潇洒的书法作品以及各种民俗文化的图样,还有咕嘟冒着热气的功夫茶……所有的一切都与黄永松本人的儒雅气质格外相融。

已年届70岁的黄永松,是《汉声》杂志的创办人之一,这本刊物被称作“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里面采集和记录了上百种中国民间民俗技艺。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举办了一期“亚洲之最”的评比,《汉声》杂志荣膺“最佳行家出版物”,被《时代》周刊赞为“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圣经”!黄永松另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是其挖掘和推广了中国结,令中国结红遍世界。因为对民间文化保护的卓越贡献,黄永松被冯骥才基金会授予了“中国民间守望者奖”的殊荣。

做传统与现代的衔接者

从1971年和好友创办《汉声》杂志到现在,黄永松已在《汉声》工作了40多个年头。“《汉声》四君子”是业内对《汉声》创办功臣黄永松、吴美云、奚淞、姚梦嘉四个人的合称,这是现在熟悉《汉声》杂志的读者都知晓的金牌组合。

上世纪70年代,黄永松还只是一个爱好美术的年轻学生,而吴美云则刚从美国留学归来,担任了大学里的校报主编。在上海、台湾、广州均生活过的吴美云,对中国本土的民俗风情极为熟悉,然而在美国读书的日子里,最让她不能忍受的却是总被当成日本人。“那时,西方世界不了解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是封闭而落后的。”黄永松回忆道。留学归来的吴美云希望能办一本向外国介绍中国的杂志,就在此时,她邂逅了黄永松。

黄永松带着吴美云去看了一座坐落于台北松山区的小庙,里面供奉着“松山慈佑公”。黄永松指着佛龛里的雕塑和四周的壁画告诉她:“一个庙就是一方保护神,更是文化的载体。或许,我们可以从这里入手。”共同热爱传统文化的两个人很快便达成了共识,要做一本杂志,挖掘和介绍中国传统民俗文化。1971年,《Echo》(回声)杂志诞生了。

《Echo》最初是全英文杂志,其中的内容90%是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10%来讨论现代生活。这样一本文化性极强的读物,是否会受到认可与欢迎,在当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黄永松的心中并不是十分有底。但读者市场给了黄永松一个积极的信号,杂志的反响很不错,这让《Echo》团队增添了信心。“事实证明,传统文化并没有被现代物欲所湮没。”黄永松说道。

与许多处于初创期的刊物一样,黄永松希望为刚刚开始上路的《Echo》找到最准确的定位,而台湾“文艺青年之父”俞大纲的一席话则令其醍醐灌顶。俞大纲告诉黄永松:“传统就像头颅,现代就是双脚,你要做的是一个肚腹,把断裂中的传统与现代连接起来。”

1978年,《ECHO》停刊,英文版的《回声》改为中文版的《汉声》,杂志的使命也从“连接东西方的横坐标”变成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纵坐标”。1988年,《汉声》的采访范围开始从台湾转向大陆,于是更多有趣而珍贵的民间文化得以在杂志上露面,《汉声》渐渐变成了完整的文化地理样本。陕北的剪纸、贵州的蜡化、山西的面食,还有风筝、泥塑等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都通过这本杂志走向了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时候,《汉声》销往三十几个国家,每期销售量十几万份。

传统民俗文化的基因库

黄永松希望《汉声》成为一个记录和收藏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汉声》已经跳脱出服务读者的基本功能性,我们的任务是忠实地记录下每一个中华传统民俗的文化基因。那些濒临灭亡的民俗文化和技艺,甚至要去创新它,拯救它。”

对于立志于发扬传统文化的黄永松来说,在40多年的《汉声》生涯中,亲眼见到那些古老的民俗文化和技艺即将面临灭亡的危险,这种痛心的感觉是难以忘记的。

黄永松在浙江南部苍南县做田野调查时,意外发现了制作蓝印花布的夹缬工艺。这种服装的印染技术,始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而从元朝之后就已失传。“这可能是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也是唯一的夹缬作坊,但这间夹缬作坊的经营却难以为继。”染坊主人的话令黄永松震惊。“他告诉我说,由于夹缬制作过程非常复杂,现代人又很少再使用这种布料,因此没有经济利润,生活艰难,决定要砸掉染缸。”黄永松当机立断,认购了一千条蓝印花布,请染坊主人至少再做1年。

黄永松与《汉声》杂志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夹缬这项古老手工艺的留存奔走呼吁。《夹缬》一书出版后,引起了业界的轰动,也令夹缬的制作工艺得以保护。2005年,浙南夹缬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汉声》的意义正在于把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断裂的部分粘结起来。”黄永松说道。

深入民间是《汉声》的一大特点,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黄永松开始整理中国传统的古老结艺。“那时我觉得这些藏在民间的小饰品很有意思,它蕴涵着中国美学思想。”黄永松遍寻台湾会编结技法的老人,一样一样地学,一步一步地记录。经过四五年的时间,从民间最常见的纽扣结到珍藏的玉如意上挂的宫廷结饰技法,都被黄永松和同事们挖掘整理出来,并将中国编结艺术总结成11种基本结,14种变化结,建立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命名为“中国结”。1981年,《汉声》出版《中国结》专辑,随后又有英文版、德文版面世。

在1981年《中国结》的德文版即将付梓之际,黄永松赴德国进行编辑间的磋商。晚餐时,德方总编辑问黄永松:“德国的工业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总编辑紧接着回答道:“因为德国注重手工艺。一个民族,只要手工艺好,它的手工业就好;手工业好,轻工业就会好;轻工业好,重工业就会好;重工业好,精密工业就会好。”黄永松被这番话深深地触动了。

“中国结”红了,红遍了大江南北,红遍了全世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用现代手法发扬光大。每当提起“中国结”的故事,黄永松都显得很兴奋,他说:“这是民间技艺结合传统与发展最成功的例子。”但是中国历史悠久,手工艺技术远远不只有中国结,黄永松决心用《汉声》建立一个传统民俗文化与手工艺文化的基因库。至今,这个基因库中已经有5大种,10个类,56个项及几百个目的民间传统文化项目。

借助创意,产业升级

黄永松四十年如一日地践行着全面记录和保护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诺言,自创办以来,《汉声》一直采用田野实际调查兼图片、摄影并陈的手法,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展现于平面之上。“传统民间的生活是可触、可感、可亲、可爱的,是活生生的文化之宝。了解它,并且吃透它所给予我们的营养,必能改善我们目前的文化状态,建立更合理的新生活。”当创意产业风起云涌之时,黄永松认为,借助现代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经过合理的再创造,必将创造出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的文化创意产品。曾经,《汉声》与爱慕品牌一同策划推出“中国蓝印花布展”,黄永松说道:“文化不能固步自封,要适应现代社会,就要用现代的创意手法去推广。”

2007年开始,黄永松在浙江宁波慈城推动一个叫“天工之城”的文化复兴项目。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的慈城镇,是浙江省最大的铜冶炼基地和宁波市重要的轻纺、建材基地,现在它将借助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和升级。“天工中的天是遵循大自然,工是人类自己的努力。”黄永松认为将中国传统的民艺和现代设计相结合,这将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不绝动力,也是《汉声》发展到新阶段的新目标。

第6篇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中国现代民俗学在学科创立之初,即与文艺学、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教育学等学科建立了密切联系。在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轫和奠基时期,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共同参与到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设中,周作人、江绍原、顾颉刚等人的研究成果,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多学科参与一方面拓展了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现代民俗学者在研究中始终保持着跨学科意识,面对复杂的民众生活现象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而不断产生新的学术增长点。1927年11月,顾颉刚在其领导的广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内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会。当时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除“语言”和“历史”外,还设有“考古”、“民俗”等科目。1928年,顾颉刚主编了《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简称《中大周刊》),后来又出版了《民俗》周刊,这些早期活动体现了中国现代民俗学与语言学、历史学的天然联系。①顾颉刚在20世纪20年代所撰写的《孟姜女故事研究》,亦成为民俗学与历史学跨学科研究的典范。而顾颉刚等人在北京妙峰山所做的实地调查,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史上更具开创意义。妙峰山调查使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民众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认识到对于民间习俗是不能简单地用“迷信”二字去评价的。此次调查亦使中国现代学者开始摆脱西方学界特别是英国人类学派的影响,更加主动接近民众的生活,了解民众的思想行为,进而为普及教育、改革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而努力。②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民俗学者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田野作业的方法,也称实地调查法———兼及区域调查法和参与调查法;二是文献学的方法;三是将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即专业操作的技术性方法。③在上述方法中,将历史文献、田野调查及民间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既不同于人类学者的田野作业,也不同于历史学者的文献研究,而是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出发,将不同资料进行参照对比,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研究方法。对现代民俗学者来说,“将历史文献中的民俗记载、民俗文体文献和田野资料共同搜集,整体研究”,是对传统研究的挑战,也是理论和方法上的突破。④对上述资料、方法的综合运用,体现了中国现代民俗学致力于文化整体研究的学科理念,也凸显了民俗学的学科特色。

中国现代民俗学在早期研究中,曾深刻地受到英国人类学派———如安德留•兰的神话学、哈特兰德的民间故事学等方面的影响,后来也受到过法国社会学派和日本民俗学的影响。对此,钟敬文曾称之为“描红格子”。⑤随着学术思想的成熟,中国民俗学者也在不断探索建立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理论构架、资料系统与研究方法。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本土的民族文化,这一点与西方人类学、民族学有很大不同。钟敬文在晚年著述中多次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学术,固然需要相互借鉴,但更重要的是“走独立自主的道路”。“要在坚持自己独立的学术品格的前提下,更好地借鉴外国有益的学术成果”。⑥借鉴外来理论并不意味着削弱本学科的独立性,作为一个中国学者,要坚持学术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些观点至今仍有警示意义。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研究对象虽以本土的民俗民间文化为主,但其学术视野却是国际性的。二十世纪初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激荡这一独特历史背景,使中国现代民俗学在创立之初即具有一种跨文化的视野。重视同国际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传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民俗学会在杭州开展民俗学活动期间,就与国际学界加强了交往,除了邀请国外学者在中国的民间文艺刊物上,同来访的国外民俗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并合作撰写研究专著外,“还经常在期刊杂志上报道国外民俗学的信息,为打破闭关自守的研究局面做出了努力”。①这一学术传统被传承至今。

从民俗发生、发展的历史和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其中有很多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颇适于进行跨文化研究。钟敬文早期对中国、朝鲜和越南三个地区的同型民间传说《老獭稚传说之发生地》,以及晚年对中日民间流传的灰姑娘型故事和老鼠嫁女型故事的比较,都具有跨文化研究的特征。②而钟敬文对“狂欢化活动”的比较研究,亦具有跨文化对话色彩。③钟敬文将巴赫金的文学狂欢化思想运用于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解读中,他以民间社火和迎神赛会为例,阐述了其中一些比较主要的传统活动和民俗表演,“同世界性的狂欢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例如“两者都把社会现实里的一些事象颠倒了过来看,表现出了对某种固定的秩序、制度和规范的大胆冲击和反抗”。但与西方的狂欢现象相比,中国社会的狂欢化现象在文化内涵上“要相对复杂一些”。④对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整体文化观与跨文化对话性质,程正民从文化诗学角度进行了多角度探讨。他运用文艺学与民俗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在中国和俄罗斯的文化语境中都存在着民间狂欢化思想。以此为出发点,程正民通过对巴赫金在文化诗学研究方面所阐释的“文化观”与钟敬文在现代民俗学研究中所阐述的文化观进行比较,发现二者都具有“多元、互动的整体文化观”。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之间的互动与对话关系“是巴赫金文化观最重要和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巴赫金与钟敬文整体文化观的共同点。⑤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不断扩大,西方汉学界相继出现了一些以中国民俗民间文化为考察对象的研究成果,如德国学者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⑥英国学者杜德桥的《妙善传说》、⑦美国学者欧达伟的《中国民众思想史论》⑧和洪长泰博的《到民间去》①等。这些著述在资料系统、研究方法与观察视角上都与中国的学术传统有明显不同,通过对这些著作的译介及中外学者的合作研究,有助于加深不同国家与民族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人类文化共性与个性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同海外学者进行跨文化对话的过程中,中国民俗学者也在从另一种视角重新审视和发现自我文化的价值,而这正体现了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的特征。

中国现代民俗学学术传统的形成,与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欲推进国民教育发展的理念有关。1918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先生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了《校长启示》,郑重支持北大教授创办《歌谣周刊》。这一行动与他作为一位现代教育家、重视平民教育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自那时起,对民俗民间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视以及对推动社会进步的强烈责任感,成为中国现代民俗学者坚守的学术品格。“民俗学兼有学术的和教育的功能”,钟敬文先生曾在不同历史时期投身于民俗民间文化的普及研究与民众教育工作。②直到晚年,他还在“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钟敬文始终认为“民俗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对象,它也是一种教育的事业”。在大学里开设民俗学课程,有助于学科建设,造就专业人才队伍;而对一般的社会成员,乃至中小学生进行民族民俗文化教育,则有助于增强爱国情感,提高国民的精神文明程度,使广大的国民不仅知道帝王将相和上层精英的历史,也知道人民的文化史,通过“普及这种民众文化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服务”。③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民众对民俗知识的了解正在经历从瓦解到重构的历史巨变。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原本熟悉的环境,从乡村走向城市,或者在不同的城市间栖息、游走。

第7篇

教学内容的创新似乎难度有点大,因为教材的内容庞大而繁杂,教师要严格遵守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学习进度,内容的创新需要对教材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创新教学内容,添加一些有趣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挖掘与教材有关的内容,对教材基本知识进行拓展。如在讲西方节日的时候,可以多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掌握西方的用语习惯,有利于英语交流中不出现语言习惯错误。

如在西方见面打招呼的时候,切不可随便问对方要去哪里?有什么事?西方人打招呼最多的是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Howareyou?或者是谈论天气情况。学生在编制场景对话的时候,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穿插西方语言交流习惯的讲解。对于西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用语习惯的学习,教师可以精选一些西方的经典电影的片段,如《罗马假日》、《泰坦尼克号》等的精彩剧情对白。

如在学习牛津译林高二模块七《Unit1Livingwithtechnology》,对于生活中的科技我们可以到生活中去找。学生现在手里都有智能手机,在教学中可以找学生介绍智能手机的功能,加深对“technology”的理解。学生在学习教材中的新科技的时候就更有兴趣。小组之间的探究更彻底,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科技前沿,与文中所说的电子产品相比较,了解科技发展的迅速。教师有意识增加课堂有趣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已经贯穿于上述目标创新和内容创新之中。现在的课程改革对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的调整,一改传统教学中词汇、语法的灌输。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根据工具书查找单词的意思,积累固定句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累本课的重点语汇。这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把大多数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教师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小组,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搭配学习小组的成员。学生要敢于质疑,利用组内讨论、对话等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这种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将有效提高。

第8篇

在中国,十二生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生肖信仰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信仰。而在西方,生肖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十二生肖”相当于西方的“十二星座”,随着生肖文化在西方的传播,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用生肖作为个人的归属划分方式,“十二生肖”已经日渐成为世界性的文化信仰,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也逐渐被世界各国的人民所熟知。

《十二生肖》2008 年春节中国儿童剧场全球首演

因邀请到悉尼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彼得而备受关注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2008 年年度大戏《十二生肖》,日前已正式开票。《十二生肖》将在中国儿童剧场首演14 场,从鼠年春节大年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2 月24 日。

《十二生肖》是一部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型视觉舞台剧,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为核心内容,剧中的主人公将是一个孩子,代表着全世界的孩子,与十二生肖在一起生活。《十二生肖》全长1 小时7 分钟,主要以动作和画面而非台词展示故事并发展剧情,其真人表演与二维三维相结合,人偶同台,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在国内的儿童剧目创作中尚无先例。

名导彼得•威尔逊与《十二生肖》

彼得(PETER J.WILSON)有着32 年木偶剧演出经验,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儿童剧导演,从20 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开始,他就对中国文化“着了迷”,在他的家乡墨尔本,他要过两个新年,一个是1 月1 日的新年,另一个就是中国的春节。

今年7 月,彼得(PETER J.WILSON)导演曾到中国举办工作坊。他表示,其实西方国家都熟悉十二生肖,尤其是他所在的澳大利亚,有很多中国人,还有中国城,这使人们潜移默化地了解了中国文化。“我就是从十二生肖的故事知道了中国的新年是在2 月。我自己属蛇,所以蛇是我在十二生肖里最喜欢的动物。但是在戏里我不会突出它,而更会在‘鼠’身上下工夫,还有就是‘龙’,因为鼠是属相里的老大,我希望将它做得更可爱,龙是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影响的动物,他的出现在戏里会很震撼。”

颠覆传统观剧习惯让人惊艳

彼得(PETER J.WILSON)导演说,《十二生肖》将是一部强调肢体语言的戏,通过视觉形象、符号、暗喻等来表现故事,音乐辅助。他计划借助皮影和人偶等道具,通过演员的手工操作将一维、二维、三维图像在舞台上进行转换。

在中国,传统的童话剧讲故事的方式都是“从前……”,彼得(PETER J.WILSON)表示:这次会完全不一样!彼得(PETERJ.WILSON)习惯用一些非语言的东西,比如用暗喻和符号化的东西来表现,另外还会用音乐等来讲故事。“这次在《十二生肖》里,我也会如此,比如运用剪纸、皮影等中国传统元素。我还会让人拿笔在剧场上写毛笔字的‘龙’。”

第9篇

关键词 文化 传统节日 背景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Cultur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ZHANG Xin, YANG Yue

(College of Humanities, Xi'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nxi 710071)

AbstractTraditional festival is a folk culture created by human be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s the difference in agricultural color, religious, worship and beliefs and the pursuit of value difference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festivals in the west and east. This article explores differences of culture background in east and west by the comparison of major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the west and east.

Key wordsculture; traditional festiv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1 中西方主要传统节日比较

1.1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

(1)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春节的到来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2)圣诞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又称“主降生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诞生的日子。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基督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举行礼拜,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西方国家里,圣诞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和喜庆的节日,他们通常会在家里陈设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从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长期以农为本,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春天来临,要开始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而圣诞节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2 中国的鬼节和西方的万圣节

(1)鬼节(Chinese Ghost Festival)。中国农历的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民俗信仰,于是益加普及。每逢农历我国的华族必定会隆重举行"庆赞中元",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

(2)万圣节(Halloween)。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们相信这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在这一天,人们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

随着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而中国阴历七月十五也被认为是鬼门关大开,阴间的鬼魂回到阳间来探望亲人的说法,在这一天会有很多人烧纸钱、蜡烛悼念先人。

1.3 中国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

(1)七夕节(the Double-Seventh Day)。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2)情人节(Valentine's Day)。关于情人节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徒瓦伦丁因为带头反对罗马统治的迫害而被捕入狱。典狱长的女儿对他悉心照料,无微不至,两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是瓦伦丁并没有获释,于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行刑前他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血书,表白真情。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这两个节日都是具有爱意的节日,中国的七夕具有世俗性及泛神性。而西方的情人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节日。

2 中西方节日的文化背景差异

2.1 农业色彩和宗教色彩

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在古时候,因为生产力低下,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担心,因此盼望春天到来进行耕种。当然,西方节日中也不乏与农业有关节日,但由于西方基督教的兴起及工业社会商品经济取代了农业经济,人们对天气的依赖逐渐减弱,而是各种宗教意识诞生出的传统节日。

2.2 神灵崇拜和上帝信仰

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以自然崇拜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习惯势力的基础上,其基本的哲学理念是主张神灵与人二者之间相互的协调与平衡。中国传统的神灵,大多是人们进行诉求时的自然崇拜,而不是一种求得心灵净化、精神升华的终极崇拜。

在西方,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创造者。人类的祸福、寿夭、贫富等都是上帝先天注定赐予的而非后天求得的。上帝和耶稣的概念已经印在他们脑海中,比如圣诞节就是基督徒把这一天当作耶稣生日来纪念的节日。

2.3 集体主义和个性主义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在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受儒家伦理道德的熏陶,在表达感情方面都比较保守、细腻和含蓄。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中,强调以群体、大局为重。在传统节日中的表现是注重血缘性的家族全体成员能共享团圆。如“春节”、“中秋节”等都有一些“团聚”、“团圆”等俗规礼节。

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热衷于挖掘个体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人们在节日里充分张扬自我,宣泄自己的情感。比如情人节当天,人们可以向自己所爱的人毫无保留的表达爱意。因而西方情人节也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人的青睐。

3 结论及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节日对民族性格的塑造、民族情感的凝聚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一个民族民众参与最广泛的文化象征。它承载的是文化,传递的是感情。尽管中西方节日在农业色彩和宗教色彩、崇拜和信仰以及价值追求上有差异,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相同的。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能更有效的达到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友谊,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世界里更好的加强沟通和交流。

迫于当今社会各种压力,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是单调的重复,缺乏生气,节日会对人们单调的社会生活增加色彩,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焕发人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高钰.浅谈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J].文化与文化研究,2010(8):102-103.

[2]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55-58.

[3]李安辉.中国民俗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钱彩琴,朱金兰.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比较与跨文化交际[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36-38.

[5]唐功志,王眷晖,慈丽妍.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