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32:37
导语:在早产儿护理培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早产儿是指孕周不足37w的新生儿,生育器官不成熟,生活能力差,影响正常的正常、发育。一旦该过程中出现危险性病症,将危害生命安全[1]。调查报告显示,将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用于早产儿中,可加快生长、发育速度。为进一步的判定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将我院早产儿的资料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1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早产儿中挑选120例,按分娩时间分成不同组:干预组60例,男性、女性分别22例、38例,孕周27~36w,平均(30.2±0.2)w;体重1240~2465g,平均(1856.2±12.2)g;常规组60例,男性、女性分别23例、37例,孕周28~36w,平均(30.3±0.3)w;体重1242~2468g,平均(1856.4±12.3)g。120例早产儿均不存在遗传性代谢疾病、先天畸形等,且两组早产儿的孕周、体重等临床资料无区别,P>0.05。
1.2方法 临床给予常规组早产儿基础性的护理,如: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制定饮食、环境等措施,叮嘱早产儿父母给予其关心、爱护;干预组早产儿则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包括:①鸟巢式护理:将早产儿放于蓝色绒布上,并将其制成鸟巢形状。当然,该鸟巢夹层需放置高弹力棉,于底层放置水垫。使用前期需将其放于保暖箱中,待温度处于35℃左右后再放置早产儿;②抚触护理:抚触早产儿3次/d,15min/次,抚触前期需用润肤霜湿润双手,并播放轻缓型音乐,用温柔语言和早产儿交流,抚触方法:头部、面部抚触[2]。用双手拇指从早产儿的前额中央部位逐渐滑向两侧,然后再从下颌的中央部分向两侧滑动,使其形成微笑状;双手手掌面从早产儿的前额发际处向下、后滑动,直到到达后发际线,停靠于两耳乳突处,轻轻按压;胸部抚触。双手放于早产儿两侧的肋骨边缘,左手向对侧的方向缓慢滑动,直到到肩部,恢复原样,右手按照同样的方式抚触;背部抚触。将双手平放于早产儿背部,从颈部缓慢向下移动,然后用指间轻轻抚触脊柱的两侧肌肉,从颈部向顶部迂回;上肢抚触。轻轻挤捏上臂、手腕,揉搓肌肉群和相应关节,用双手拇指指腹按照先后顺序抚触拇手指,并提捏手指关节[3];下肢抚触。轻柔抚触早产儿大腿、消退、膝盖等部位,轻柔挤捏大腿至脚踝,然后抚触脚踝、足部;③父母参与: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鼓励早产儿家属积极参与到该活动中,将早产儿包好后放于父母胸前,让其感受到父母的心跳,促使其在得到父母照顾的同时,增加父母好感。此外,临床出院前期,护理人员还需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训,便于促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加快生长、发育速度[4]。
1.3评定项目 评定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奶量摄入、住院时间,并统计临床疾病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版本为SPSS14.0的软件处理数据,疾病病发率属于计数资料,体重、奶量摄入、住院时间属于计量资料,分别用%、 (x±s)表示,并分别实施χ2、t检验,P
2 结果
2.1临床体重、奶量摄入、住院时间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奶量摄入和住院时间有区别,P
2.2临床疾病病况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早产儿的疾病病发率有区别,P
3 讨论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37-02
随着新生儿学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其生活质量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而疼痛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有人建议将其作为第五生命体征[1]。国际疼痛协会在2001年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伴有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属于主观性感觉,无交流能力却不能否定一个个体有疼痛体验和需要适当缓解疼痛的可能性”。所以,即使新生儿及早产儿没有交流能力,可他们的疼痛仍然需要足够的重视及处理,尤其是早产儿,对疼痛更敏感,所以更应得到照顾[2]。
1早产儿疼痛的来源
早产儿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多,如采血,静脉穿刺,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等,这些操作都可以导致比较严重的疼痛。另外,环境也可影响,如不当的光线,噪音等都与疼痛密切相关。对于早产儿,即使是更换,查体,换尿布等,都能引发疼痛。
2疼痛对早产儿的影响
2.1近期不良影响。早产儿在住院时间内会受到反复的疼痛刺激,反复的刺激可使疼痛外周感受器敏感化,导致痛觉过敏反应,因此即使是更换尿布,查体等都会被认为是疼痛刺激,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增快,血压增高,颅内压增高,血氧饱和度下降,还可引起脑血流的变化,导致灌注再损伤,甚至诱发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3]。另外,疼痛刺激还可以促进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等的释放,造成高血糖状态,使血糖波动,免疫力下降,代谢性酸中毒,还可影响睡眠和食欲。
2.2远期不良影响:早产儿经历的反复疼痛刺激可引起痛觉的改变,慢性疼痛综合症和躯体不适,并有可能导致儿童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认知行为障碍和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对于早产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治疗天数与成长后日常生活中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因此说明,早产儿能够潜意识记忆早期的疼痛经历,反复的疼痛刺激会改变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降低疼痛阈值,并影响他们将来对疼痛的行为反应,与成年发生神经症状或心理障碍疾病有直接关系[4]。
3早产儿疼痛的评估
新生儿疼痛可以表现为哭闹、面部表情的改变,肢体活动等,但早产儿很少哭,尤其是极低及超低体重儿,即使受到强烈的疼痛刺激,哭闹的时间也持续很短暂。因此,哭声并不是反应早产儿疼痛的有效评估指标,需要结合生理表现,通过专用的早产儿疼痛评估工具。
3.1早产儿疼痛评分(PrematureInfantPain,PIPP),这是一项多维的评估工具,由加拿大Toronto和McGill大学制定,用于评估早产儿和足月儿急性疼痛的评估。由3个行为指标:皱眉,挤眼,鼻唇沟;2个生理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2个相关指标:行为状态,孕周,共7个指标组成。见表1。PIPP的总分为7项之和,最低为0分,最高为21分,分值大于12分即表示有疼痛的存在。
3.2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eonatalFacialCodingSystem,NFCS):NFCS由加拿大BritishColumbia儿童医院和大学制定,用于评估早产儿和新生儿的疼痛,为最可靠有效的新生儿疼痛评估方法。NFCS有10项指标,包括皱眉,挤眼,鼻唇沟加深,张口,嘴垂直伸展,嘴水平伸展,舌呈杯状,下颌颤动,嘴呈“O”形,伸舌(伸舌只用于评估早产儿)。每项1分,总分为10分(足月儿为9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
国外研究者在不同的评估工具之间进行过对照研究,发现NFCS和NIPS用于早产儿疼痛评估时都很敏感,且NFCS优于NIPS[5]。
4护理干预措施
4.1提高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的认识: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早产儿疼痛的认识,因为护理人员对患儿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对患儿疼痛的护理质量。因此,帮助护理人员树立积极处理新生儿疼痛的态度,积极进行疼痛控制,从而更好地帮助早产儿应对疼痛,使患儿的机体和心理创伤减少到最小,改善患儿预后。
4.2营造舒适的环境:护理人员应尽量为早产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6]。降低环境的噪音水平,说话轻柔,各种仪器设备的音量应控制在较低水平,并且及时回应各种仪器的报警。各种操作轻柔,并尽量集中进行。光线不能过强,早产儿暖箱可以适当遮档,营造一个类似子宫内的幽暗环境。在晚上时应尽量调暗,以保证早产儿的睡眠。这些措施虽然不能直接减轻疼痛,但可以减轻压力水平,减少能量消耗,使早产儿能更好的应付疼痛,避免与疼痛协同而加重疼痛。
4.3舒适的
4.3.1使早产儿处于放松的:“便利蜷曲”是指当婴儿侧卧、仰卧或俯卧时,四肢中线屈曲位且呈放松状态的一种舒适,屈曲可同时对本体感觉、温度和触觉感觉系统予柔和的刺激,是一种有效的疼痛干预方法。阎光霞等的研究证实俯卧位进行足跟采血比仰卧位能减轻疼痛[7-8]。
4.3.2鸟巢护理:即使用襁褓或棉布做成的被子包裹早产儿,使其提高安全感,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使疼痛减轻[9-10]。
4.3.3袋鼠式护理:是指早产儿的母(父)亲,以类似袋鼠、无尾熊等有袋动物照顾幼儿的方式,将早产儿直立式地贴在母(父)亲的胸口,提供他们所需的温暖及安全感。多种研究已证实袋鼠式护理能够减轻新生儿疼痛[11]。
4.4抚触和音乐疗法。通过抚触,可刺激新生儿前庭、运动感觉系统,调节行为状态,减少应激行为,使新生儿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使疼痛缓解[12]。同时,对有疼痛反应的患儿给予听轻柔的音乐,患儿的疼痛反应可明显的降低。
4.5非营养性吸吮(NNS)+口服蔗糖或葡萄糖。非营养性吸吮能通过刺激口腔触觉受体,提高疼痛阈值,并能促进5-羟色胺的释放,从而产生镇痛效果。[13-16]由于NNS操作简单,适用于NICU中各种操作性疼痛的预防和治疗。口服蔗糖或葡萄糖也是NICU比较常用的非药物镇痛方法,但在使用时应评估早产儿的病情,若病情危重,考虑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应禁用[17-18]。
4.6其他:在致痛性的操作前,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如安定或鲁米钠静脉推注,必要时可以用阿片类或非固醇类镇痛剂,但要注意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19]。另外,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疼痛,如液体渗漏等,及时予以处理。对于需静脉营养较长时间的早产儿,可考虑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以减少反复的穿刺[20]。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干预 极低出生体重儿 体温
极低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小于1 500 g的早产儿。低体温是其早期出现的常见问题,也是造成其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1-2]。探索预防极低体重儿发生低体温的有效措施,提高极低体重儿的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产科为预防极低体重儿出生后发生低体温,自2007年12月以来在产房内综合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使极低体重儿的低体温发生率有明显下降, 现将做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出生的58例极低体重儿为干预组,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出生的51例极低体重儿作为对照组。干预组:男婴31例(占53.45%),女婴27例(占46.55%),平均孕周(32.1±1.8)周,体重(1 237±182.7)g,Apgar 评分1 min (8.5±1.9) 分,5 min (9.4±1.1) 分,其中阴道分娩30例(占51.72%),剖宫产28 例(占48.28%)。对照组:男婴28例(占54.9%),女婴23例(占45.1%),平均孕周(32.2±1.7)周,体重(1 225±178.2)g,Apgar 评分1 min (8.6±1.7)分,5 min (9.5 ±1.2)分,阴道分娩26例(占50.98%),剖宫产25例(占49.02%)。两组早产儿在性别、孕周、体重、评分、分娩方式及发生早产的原因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出生后采取常规的保暖措施,即环境温度按产房要求达到22~24 ℃,出生后立即置辐射床,设辐射床温度34 ℃,立即擦干身上的羊水和血液,处理完毕立即使用包被包裹法送往新生儿室。
1.2.2 干预组
1.2.2.1 分娩前的准备:提高产房的温度至26~28 ℃,由于极低体重儿出生时暴露于室温状态下,室温应达到晨间护理时早产儿室的温度[3]。目前医院的供暖系统基本为中央空调,环境温度较难控制。为此,我院产房内另独立安装了分体式的空调,有利于控制产房内的温度。提高辐射床温度设置在36.8~37 ℃[4]。早产儿所使用的物品均提早置于辐射床上预热,包括婴儿被、婴儿帽、无菌布料、复苏器械等,避免接触使用尚未预热的物品而带走其身上的热量。
1.2.2.2 减少在室温下的暴露时间:对于体重较低的早产儿,一位助产士协助娩出胎儿后,另一位助产士给予配合,立即使用已预热的无菌巾包裹早产儿的身体,并立即断脐,将早产儿转置辐射床上,减少产床上的暴露时间。研究表明在22~24 ℃室温条件下,刚娩出的新生儿深部体温平均下降0.1 ℃/min ,体表温度下降可达0.3 ℃/min。出生后0.5 h深部体温平均下降2~3 ℃,皮肤温度下降4~6 ℃。因此,尽可能缩短新生儿在室温下的暴露时间,及时转移至辐射床上,避免体温下降过快。
1.2.2.3 出生后的保暖处理:国外有学者认为,将极低体重儿出生后立即放置在塑料袋中有利于保护其体温。我院采取塑料保鲜膜包裹法,即从脚趾裹到肩胛,露出头部,并戴上已预热的婴儿帽,减少体表热量散失及不显性失水。
1.2.2.4 转运时的保暖:尽可能使用转运暖箱,提早半小时开启,调节箱温至35 ℃,将预热的治疗巾适当遮盖新生儿置入暖箱中。如果转运时使用暖箱有困难,就用预热的婴儿被尽可能将其包裹严密,避免透风,尽快将早产儿转往新生儿科。
1.2.2.5 对产房内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早产儿出生时的保暖意识:首先让其了解环境温度对早产儿体温产生的影响以及低体温对早产儿造成的严重危害,使产房工作人员意识到保暖对早产儿的重要性。只有提高医护人员的保暖意识,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暖措施。其次,对每个环节的保暖措施进行规范化培训,强化其操作,使其能够按照科室制定的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1.3 评价指标 所有极低体重儿转入新生儿科常规测量肛温,体温低于36 ℃为低体温。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及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计数资料用x2,计量资料用t检验。
1.5 结果 两组患儿入科时的体温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2 讨论
2.1 极低体重儿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极不成熟,棕色脂肪少,皮肤薄,体表面积大,导致产热少,散热快,尽管使用传统的保暖措施来减少热量的丢失,仍容易发生低体温。王丽岩等[5]对673例刚出生的新生儿通过常规的保暖措施采用腋温测定法发现: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体温均<35 ℃, 低体温发生率为100%。我院在采取干预措施前,极低体重儿在冬春季节低体温发生率为84.31%,平均体温(35.55±0.33)℃,通过采取干预措施,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下降。体温过低可明显增加患儿的并发症[6],影响救治率且延长住院时间。本组资料显示干预组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但在救治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可能与低体温持续时间短造成的影响不严重有关。
2.2 有研究认为,极低体重儿低体温基本发生在产房和转运途中[1-2],我院新生儿科调查后的结果与上述结论相同。因此,在产房内及转运途中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对维持极低体重儿的适中温度很重要。由于新生儿出生前生长在一个封闭且接近母体深部温度的湿性环境中,出生后的外界环境相对而言是一个干燥寒冷的环境,如果不注意保暖,容易发生低体温,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由于生理方面先天发育不足,更容易发生低体温,因此最好采取干预措施。
2.3 机体热量的散失主要通过辐射、蒸发、传导和对流等途径。早产儿的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薄,特别是头部的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3,暴露时很容易造成体温的散失。产房内的医护人员平时接生操作时穿戴手术衣、帽子及口罩,室温稍高时,就容易满头大汗,经常将分娩室的温度调低,因此,有必要对产房内的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在早产儿分娩时,必须维持分娩室温度至26~28 ℃。尽管这温度容易使工作人员及产妇感觉较热,但对于从一个宫内37 ℃左右的羊水环境中出来的新生儿,这温度偏低仍感觉寒冷。因此应及时把刚出生的新生儿转移至辐射床上,再进行复苏及处理,使用物品在接触前先预热,出生后立即擦干身上的羊水和血液,并带上帽子,均有利于减少散热。国外有研究认为,极低体重儿出生后立即从脚趾到肩部放入一个塑料袋并置于辐射加热装置上,可降低发生体温过低的风险,这可能与减少辐射、蒸发散热有关。我科采用塑料保鲜膜从脚趾裹到肩胛,露出头部并置于辐射床上,结果显示对预防低体温的效果较好[7],且不影响早产儿复苏。保鲜膜通过临床细菌培养,符合要求,新生儿使用安全。通过采取综合的临床护理干预,较大程度上减少了极低体重儿低体温的发生。本组发生低体温9例,比干预前同期发生低体温者明显减少(P<0.01),且均发生于体重小于1 000 g的早产儿。本研究同时证实,体重越低,越容易发生低体温。
综上所述,预防极低体重儿发生低体温,首先应加强护理人员对极低体重儿的保暖意识,在产房积极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改变转运方式,可以极大地减少低体温的发生,从而提高极低体重儿的救治率。
参考文献
[1] 施丽萍,杜立中,孙眉月. 620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4):202-205.
[2] 郑忠实,黄恩娥,王素香. 极低出生体重儿346例10年回顾[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9):91-92.
[3] 罗建设.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1):6-8.
[4] 赵时敏, 孙建伟.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温管理[J]. 小儿急救医学,2002,9 (1):2-3.
[5] 王丽岩,贺立新,乔惠珍,等. 产科因素与低体温儿(附673 例观察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7(5): 93.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50-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出生的58例极低体重儿为干预组,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出生的51例极低体重儿作为对照组。干预组:男婴31例(占53.45%),女婴27例(占46.55%),平均孕周(32.1±1.8)周,体重(1 237±182.7)g,Apgar 评分1 min (8.5±1.9) 分,5 min (9.4±1.1) 分,其中阴道分娩30例(占51.72%),剖宫产28 例(占48.28%)。对照组:男婴28例(占54.9%),女婴23例(占45.1%),平均孕周(32.2±1.7)周,体重(1 225±178.2)g,Apgar 评分1 min (8.6±1.7)分,5 min (9.5 ±1.2)分,阴道分娩26例(占50.98%),剖宫产25例(占49.02%)。两组早产儿在性别、孕周、体重、评分、分娩方式及发生早产的原因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在出生后采取常规的保暖措施,即环境温度按产房要求达到22~24 ℃,出生后立即置辐射床,设辐射床温度34 ℃,立即擦干身上的羊水和血液,处理完毕立即使用包被包裹法送往新生儿室。
1.2.2 干预组
1.2.2.1 分娩前的准备:提高产房的温度至26~28 ℃,由于极低体重儿出生时暴露于室温状态下,室温应达到晨间护理时早产儿室的温度[3]。目前医院的供暖系统基本为中央空调,环境温度较难控制。为此,我院产房内另独立安装了分体式的空调,有利于控制产房内的温度。提高辐射床温度设置在36.8~37 ℃[4]。早产儿所使用的物品均提早置于辐射床上预热,包括婴儿被、婴儿帽、无菌布料、复苏器械等,避免接触使用尚未预热的物品而带走其身上的热量。
1.2.2.2 减少在室温下的暴露时间:对于体重较低的早产儿,一位助产士协助娩出胎儿后,另一位助产士给予配合,立即使用已预热的无菌巾包裹早产儿的身体,并立即断脐,将早产儿转置辐射床上,减少产床上的暴露时间。研究表明在22~24 ℃室温条件下,刚娩出的新生儿深部体温平均下降0.1 ℃/min ,体表温度下降可达0.3 ℃/min。出生后0.5 h深部体温平均下降2~3 ℃,皮肤温度下降4~6 ℃。因此,尽可能缩短新生儿在室温下的暴露时间,及时转移至辐射床上,避免体温下降过快。
1.2.2.3 出生后的保暖处理:国外有学者认为,将极低体重儿出生后立即放置在塑料袋中有利于保护其体温。我院采取塑料保鲜膜包裹法,即从脚趾裹到肩胛,露出头部,并戴上已预热的婴儿帽,减少体表热量散失及不显性失水。
1.2.2.4 转运时的保暖:尽可能使用转运暖箱,提早半小时开启,调节箱温至35 ℃,将预热的治疗巾适当遮盖新生儿置入暖箱中。如果转运时使用暖箱有困难,就用预热的婴儿被尽可能将其包裹严密,避免透风,尽快将早产儿转往新生儿科。
1.2.2.5 对产房内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早产儿出生时的保暖意识:首先让其了解环境温度对早产儿体温产生的影响以及低体温对早产儿造成的严重危害,使产房工作人员意识到保暖对早产儿的重要性。只有提高医护人员的保暖意识,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暖措施。其次,对每个环节的保暖措施进行规范化培训,强化其操作,使其能够按照科室制定的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1.3 评价指标 所有极低体重儿转入新生儿科常规测量肛温,体温低于36 ℃为低体温。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及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计数资料用x2,计量资料用t检验。
1.5 结果 两组患儿入科时的体温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2 讨论
2.1 极低体重儿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极不成熟,棕色脂肪少,皮肤薄,体表面积大,导致产热少,散热快,尽管使用传统的保暖措施来减少热量的丢失,仍容易发生低体温。王丽岩等[5]对673例刚出生的新生儿通过常规的保暖措施采用腋温测定法发现: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体温均
2.2 有研究认为,极低体重儿低体温基本发生在产房和转运途中[1-2],我院新生儿科调查后的结果与上述结论相同。因此,在产房内及转运途中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对维持极低体重儿的适中温度很重要。由于新生儿出生前生长在一个封闭且接近母体深部温度的湿性环境中,出生后的外界环境相对而言是一个干燥寒冷的环境,如果不注意保暖,容易发生低体温,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由于生理方面先天发育不足,更容易发生低体温,因此最好采取干预措施。
关键词 早产儿 极低体重儿 增重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新生婴儿当中,新生儿的体重,尤其是早产儿的体重可能会非常低,其出生后,由于生命体征稳定,往往需要在医院的保温箱里接受一段时间的增重治疗,然后才可以出院回家。但是出院后,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尤其是家庭背景的原因,可能会出现体重不增加的现象。如果早产儿生长发育比较迟缓的话,无法达到适龄儿童的正常体重标准,则可能对其一生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即分析了影响早产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加的影响因素。
资料与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出生的早产儿当中,极低体重新生儿(VLBW)52例,祛除因败血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死亡、放弃治疗的而死亡的极低体重新生儿,剩余极低体重新生儿45例。其中,男18例,女27例,胎龄31~35周,体重1400~1420g。在住院治疗期间,根据各自的病情,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出院时体重增加到1800~2000g,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在常温下,这些早产儿的呼吸正常,体温正常,且没有贫血症状出现。
方法:在这45例早产极低体重儿出院之前,医护人员专门对其父母进行养育知识、基本护理知识以及注意事项、随访时间进行培训和提醒,且重点强调了按期到医院复诊的重要性,复诊的时间每周一次,其复诊的内容包括体重、睡眠质量、大小便情况以及黄疸、脐带情况等等[1]。此外,医院的护理人员还对早产极低体重儿父母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喂养方式等进行了询问。
统计学处理: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的是多组之间比较的方法,采用的是F检验,而两组之间的比较用的是t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随访情况分析:每周随访1次,即1个月随访4次,体重1个月之内平均增加了(950±140)g的15例组成A组;每2周进行1次随访,即1个月之随访2次,期间平均体重增加(560±140)g的15例定为B组;每4周随访1次,即1个月随访1次,体总平均增加(360±120)g的15例极低体重儿定为C组。B组和C组与A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早产极低体重儿的追赶性生长期一般来说很短,在这短短的追赶性生长期内,如果其体重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则极有可能造成发育不良,给小孩子的一生造成巨大的影响。在早产极低体重儿的追赶性生长期,其营养状况会对人体的结构或者是功能发育产生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影响,因此,家长绝对不能掉以轻心[2]。如果早产极低体重儿的体重增加过慢,则可能会影响到其认知发育,这也就是说,其体重增如果不增加,增加到何种水平,对其大脑发育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在追赶性生长期内达到较为理想的增重效果,家长应该加强对早产极低体重儿出院之后的护理和增重工作[3]。
笔者根据多年的诊疗经验,对早产极低体重儿的预防建议:①加强围产期的保健治疗,有效提高早产极低体重儿存活率的关键是防止早产。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胎和胎膜早破是导致孕妇早产的关键原因。由此可见,加强围产期的保健,是防止孕妇早产的关键所在。在早产低体重儿和早产儿致死的原因当中,妊娠高血压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专家认为,血管内皮的细胞激活及其功能丧失是孕妇妊娠高血压症的发病的中心环节,而妊娠早期的滋养层细胞没有安全侵入则是某些孕妇患上妊娠高血压症的最为关键的特征[4]。②有效防治肺透膜病是降低早产极低体重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相关的研究表明,肺透明病患者的怀孕时间大都在30周以下,对于这些肺透明患者,运用常规的地塞米松来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缓解了肺透明病患者的病情,降低了该病的发病率。③加强妇产科的合作,预防围产期的窒息,相关资料显示,围产期的窒息是造成早产极低体重儿和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产儿的窒息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早产儿致死和致残的重要病因之一。窒息会造成早产儿体内的缺氧和缺血,从而给多个器官造成损伤;其中,早产儿的窒息情况与脐血血管内的皮因子水平有关系。
总而言之,早产极低体重而出院之后,如果出现体重不增加的情况,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从多方面分析其原因。但在各种因素中,家庭背景和定期随访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为了有效防止早产,笔者根据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三条建议,希望有助于帮助有效预防孕妇早产。
参考文献
1 李作娅,李伟,唐昌奎,等.早产极低体重儿童出院后体重不增影响相关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3,34(1):79-80.
2 朱建幸.早产儿院外喂养对策研讨会及专家共识[J].中国新生儿学杂志,2009,24(3):168-169.
【关键词】早产儿;脑损伤;早期干预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防治早产儿脑损伤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将68例早产儿脑损伤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30例。观察组采取家长自愿,采用早期丰富环境及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和手法康复。对照组30例仅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两组患儿在生后3d行头颅CT检查,生后第28天、纠正月龄3个月、6个月、1周岁各检查评估一次(新生儿期采用20项神经行为测定法,婴儿期患儿采用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生后3个月复查CT或MRI检查脑实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生后6个月、1周岁进行神经行为评估,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2例有神经运动及精神发育异象,而对照组6例诊断为脑瘫、3例有精神发育迟滞,听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癫痫各1例。结论:早期干预措施对早产儿脑损伤有促进正常神经系统发育及脑损伤后早期修复作用,且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关键词]早产儿;脑损伤;早期干预
当今医学科学迅猛发展,尤其是对儿童脑科学的研究更近一步。早产儿脑损伤包括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高胆红素血症等。近几年,早产儿脑损伤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如何减少早产儿脑损伤致残率,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走向已成为当今围产医学领域面临的新课题。据文献报道,早产儿脑瘫的发生率2.93%,是足月儿的25.16倍[1],为此作者对68例早产儿脑损伤进行临床观察,以探讨早期干预对防治早产儿脑损伤后遗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新生儿病房收治有完整病例的68例早产儿脑损伤,所有病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将68例患儿采用随机并家长自愿原则分成观察组38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早产儿脑损伤规范药物治疗[2],观察组再用促进脑细胞代谢,改善脑部微循环及修复损伤脑细胞的药物(如脑活素、丹参、胞二磷胆碱等静脉治疗2个~3个疗程),同时,给予早期干预治疗,贯穿于整个随访期。对照组因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后果重视不够或对其效果不满意或家境贫困无能力治疗等拒绝早期干预治疗。
1.2方法
1.2.1建立随访登记网络详细记录围产期母婴状况和婴儿疾病发展以及诊疗过程,在安静、清醒、温暖的气氛下进行神经发育评估,采用来院复诊和预约方式定期做神经行为评估。
1.2.2随访生后第4天、28天各1次,婴儿期1次/月至纠正月龄12个月,主要随访婴儿一般情况,喂养和营养,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检查,主动运动,抚触训练效果。
1.2.3干预方法根据不同孕周及生后3dCT检查结果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法,并向家属交代早期干预的目的和内容,并征得他们同意,介绍示范干预方法直至家长熟练操作和有效干预,且记录在册;出院时要对家长反复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使家长对脑发育关键期对患儿一生的影响有所认识,脑实质及结构有可塑性,结构决定功能,损伤脑的再生能力通过早期刺激和丰富环境,使其得到重塑和修复,直至神经运动发育接近或达到正常儿。让家长与医生配合起来,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否则会半途而废;干预内容:早期丰富环境,合理喂养护理,全身抚触,营造“天使乐园”,对患儿展开早期教育,在包括认知、语言、交往能力和情感等基础上重点进行主动运动训练,主动运动和被动体操相结合,采取以医院医师定期反复指导示范培训康复为辅,家庭成员规范长期实施操作为主的早期干预方法,使患儿得到听觉、视觉、触觉、前庭运动刺激等综合感知干预,同时要求家庭成员全身心的用爱的阳光抚育患儿,增进亲情交流;每天主动运动操作训练2次,(20~30)min/次,并定期评估,3个月做CT或MRI检查,依据结果适当调整干预方法及判断预后。
1.2.4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喂养、护理和婴儿保健指导,仅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来医院检查和评估。
1.2.5效果评价新生儿期采用20项神经行为测定法;婴儿期采用52项神经运动检查[3];CT或MRI头颅检查依据早产儿脑损伤情况及脑瘫影像学诊断标准。
1.3统计方法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字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
2结果
2.1基本情况比较68例中8例为双胞胎,60例为单胎,男36例,女32例,胎龄为25周~36周;体重1.3kg~2.4kg;围产期情况:宫内窘迫(包括胎心性和胎粪性),脐带、胎盘异常(包括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老化、钙化,脐带绕颈1周~2周)共14例;孕前及孕早期有长期接触电脑、油漆、化妆品史8例,父亲有长期酗酒、抽烟史3例,出现轻重不同的皮肤黄染现象26例有吸入性肺炎史6例,有败血症临床表现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基本情况及临床表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d后CT检查均有轻、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脑瘫发生率观察组38例仅2例出现轻度神经运动及精神发育异常,CT检查未见异常。对照组30例中6例出现脑瘫;3例精神发育迟滞;听力障碍、语言发育迟滞、癫痫各1例。CT及MRI检查有不同程度侧脑室扩大(5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于12个月评估时,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早产低体重儿由于其本身孕期不足,各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均未成熟,生活能力较弱,免疫力低,容易感染,死亡率高。近数10年临床学者们做了大量临床研究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1],使综合早期干预措施更趋完善,提高了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成活率,但残疾率(脑瘫)下降不明显,反而有上升趋势,这又促使儿童脑科学发育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发现了脑发育关键期及脑的可塑性为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有研究指出分娩前后诸多危险因素会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脑损伤,其中缺氧、感染、早产等往往是造成脑瘫、智力、癫痫、行为异常的重要因素;还指出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是成熟和分化过程中的脑功能损伤得到进一步有效代偿[5],而且干预越早效果越好,本研究结果证明预防早产儿合并脑损伤致脑瘫,应从新生儿期开始,也就是在综合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干预使大多数早产儿脑损伤神经行为评价明显改善,基本上达到或接近足月正常儿水平,而一旦出现明显神经系统异常,就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同鲍秀兰等学者研究结果一致[7]。本文对照组11例是在家长知情的情况下自愿放弃早期干预的,其中7例发现明显落后于正常儿,家长追悔莫及,要求给予干预康复,但是效果不理想,这就进一步说明对早产儿、高危新生儿在综合规范、完善、足疗程的基础上尽早展开全方位的早期干预治疗措施对患儿有好处,可使损伤脑得到重塑和修复,减少脑瘫的发生,而且开始时间越早越好。值得儿科临床工作者尤其新生儿医师的高度重视,大力推广对早产儿及高危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为减少儿童残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松,洪世欣,王大海,等.早产儿和低体重及小于胎龄儿与脑瘫发生的关系[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344347.
[2]韩玉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57.
[3]鲍秀兰,孙淑英,等.塑造最佳人生开端[M].北京:北京商业山版社,2002.
[4]袁壮,薛辛东,等.儿科急重症与疑难病例诊治评述[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沈晓明.儿童脑科学研究的临床和教育意义:研究到应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1):1.
受宝鸡市妇保院周科长的委托,我就我县早产儿(高危儿)管理工作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古有“雍州”、“西府”之称,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现辖12镇,233个村,版图面积1179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承担母婴保健职能的县、乡医疗卫生单位24所,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3所,乡镇卫生院19所,驻凤单位职工医院2所。县乡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72人,乡级卫生院妇幼专干19名。全县村级卫生室261所,配备女性妇幼保健人员185人,男性妇幼保健人员48人,承担着约占2/3人口的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市妇保院的精心指导下,在开展常规保健工作的基础上,我县于2008年7月17日、2009年4月29日、2009年9月28日、2010年4月29日先后启动实施了待孕妇女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出生缺陷、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降消”、0-6岁儿童及孕产妇健康管理等项目工作。我们以抓产科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为突破口,以规范产科建设为中心,强基固本,项目带动,通过全县妇幼人员的不懈努力和扎实工作,各项目工作呈现出健康有序地发展局面,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县早产儿(高危儿)专案管理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做一汇报。
二、主要做法
1、全县儿童规范化保健门诊的创建成功,为早产儿(高危儿)的系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为了规范运行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提高0-6岁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各个医疗保健机构要求筹建儿童规范化保健门诊,这也是项目启动以来妇幼卫生工作的核心任务。围绕这个工作重点,大部分单位热情高、高起点、能早规划、早部署,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建设。县项目办多次抽调专业人员,采取下乡督促检查、包片包点进行技术指导等方式,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所有卫生院的建设任务,顺利迎接了市卫生局组织的儿保门诊达标验收,使我县的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儿保门诊的创建成功,为早产儿(高危儿)的规范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新生儿出院后家庭访视工作。
按照县项目办的要求,在新生儿出院后3-7天,村级主管妇幼保健工作的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家庭访视。家访的主要内容包括:⑴了解新生儿的出生情况;⑵回家后的生活情况;⑶预防接种的情况;⑷喂养与护理指导;⑸体重测量;⑹体格检查,重点检查有无产伤,黄疸、皮肤与脐部感染等。通过前面的各项检查,对筛出得早产儿(高危儿)进行专案登记,然后与正常儿童的登记信息一起上报给乡级,同时告知家长0-6岁儿童健康体检的具体内容和体检频次,督促其及时带孩子到乡级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如在访视的过程中发现严重问题,就立即促其转往县级医院进行诊治。
3、规范运行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工作,加强早产儿(高危儿)的专案管理。
在新生儿28天前,乡级就会收到村级上报的新生儿登记信息,其中包括早产儿(高危儿),然后对其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对早产儿(高危儿)进行专案管理。新生儿满28天以后,由家长或监护人带着新生儿到妇幼保健院或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新生儿满月健康体检。内容主要包括:(1)询问新生儿一个来月的喂养、发育和疾病等情况。(2)对满月婴儿进行体重、身长的测量和体格检查,评价新生儿的发育。(3)提醒新生儿注射第2针乙肝疫苗。(4)做健康指导。对早产儿(高危儿)重点关注,指导在家如何妥善喂养、保暖,以及需要观察的异常迹象。
3岁内项目规定的健康体检共9次,分别在2、3、6、8、12、18、24、30、36月龄,主要内容包括:(1)询问上一次至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2)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3)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4)在婴幼儿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5)在6、12、24、36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6)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如无禁忌症,在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对早产儿(高危儿)根据情况增加体检的次数,建议一年以内保证每月一次健康体检,便于尽早发现问题,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乡级负责项目管理的妇幼专干和儿保医师如在体检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如鼻子和嘴唇周围皮肤发青、肤色苍白、不吃东西、烦躁,易激惹,反应差、呕吐、呼吸困难、发热、腹泻等情况时需要及时转诊。从2012年11月1日—2013年6月30日,全县共筛查管理了65名早产儿,转诊到县级儿保门诊的有3名。对转诊后的早产儿,乡级的妇幼专干每个月电话追踪随访一次,以便于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
4、注重沟通,互通有无,加强县乡两级的信息管理。
县妇幼保健院的儿保医师对上转的早产儿进行检查和诊断后,根据出现的具体的问题进行干预治疗,并将治疗后的结果反馈到县项目办,再由县项目办及时反馈到早产儿(高危儿)户籍所在的乡镇卫生院。根据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由县级对其进行听力和视力的筛查,发现相关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三、对早产儿管理工作今后的建议和意见
1、建立早产儿信息管理随访网络。
2、加大基层专业人员的培训,采用逐级培训的办法,进行业务交流。
3、争取国家政策上的有力支持。重点对象包括神经系统功能损害者、视觉障碍者、听力损害者。
恳请上级领导关心、支持卫生工作和妇幼保健事业,对我们的工作多指导、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摘要】 目的:了解掌握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现状,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效果,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5月-2009年5月住院的1864例新生儿的所有临床资料和病历特点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1864例新生儿中,医院内感染95例,感染率5.1%,早产儿发生率最高,占71.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6.8%。95例感染中,治愈81例,治愈率85.3%。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创操作、广泛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长是住院新生儿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结论 重视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进行有重点的综合控制,加强细菌学监测,强调手卫生,增强医务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加强管理和防范,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 新生儿 医院感染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184.1
【文献标示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47-02
医院内感染是所有NICU面临的主要问题,已构成对住院新生儿的严重威胁。美国儿科疾病预防网的调查表明,NICU和PICU中的院内感染率高于国家CDC公布的平均水平,说明儿科病人的易感性。发生医院内感染给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影响新生儿救治,严重时危及患儿的生命,给预后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为此,卫生部非常重视,并把院内感染发生率列为医院分级标准之一。为了解新生儿院内感染现状和特点,我们对95例发生院感新生儿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864例新生儿均为2006年5月-2009年5月住院新生儿,男1083例,女781例,早产儿342例,低出生体重儿336例,平均胎龄35周,平均体重2200g,院内感染发生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天。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95例院内感染患儿的病历逐一查阅并按统一表格登记,院内感染诊断由专门培训过的各病区负责人把关,并参照卫生部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的诊断标准。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发生率:1864例新生儿中,医院内感染95例,感染率5.1%。
2.2 院内感染与疾病种类关系:早产儿发生率最高,为68例,构成比占71.6%,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发生率越高。机械通气时间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患儿,发生率越高。住院时间越长的患儿,医院感染率越高。见表1。由此可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创操作、广泛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长是住院新生儿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表1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
2.3 院内感染部位:肺部感染31例,上呼吸道感染23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7例(包括尿布皮炎11例,脓疱疹6例),口腔感染(口腔疱疹、鹅口疮)12例,肠炎6例, 败血症3例,结膜炎2例,脐炎1例。见表2。
表2 感染部位分布
2.4 感染与预后 95例感染中,治愈81例,治愈率85.3%,致原发病加重的14例, 4例转上级医院住院治疗,2例放弃治疗。
3 讨论
3.1 早产儿是易感人群,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要做好围生期保健,降低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院感发生率越高。早产儿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不成熟,中性粒细胞的质和量存在缺陷,吞噬功能不足,补体缺陷,抵抗力低下,对微生物的易感性高,极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和侵犯。另外早产儿一般住院时间较长,医院感染率相对较高,因为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较为集中和较易流行场所,所以住院时间长,受感染机会越多。
3.2 强化无菌观念,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操作。在我院新生儿科,主要的有创操作包括胃管留置、气管插管和不定时吸痰。胃管留置容易使胃内细菌沿胃管壁逆行上移至咽,再进入下呼吸道,鼻饲喂养后胃管内的食物或多或少残留在管壁上,形成小培养基,导致细菌繁殖和感染;气管插管和吸痰可把鼻腔、喉部的细菌带到器官继而发生肺部感染或血源性感染。而且,各种导管的固定,常常会使用许多胶布,胶布的使用会损伤皮肤,使皮肤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而导致全身感染。所以,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规范无菌技术,在接触患儿前均应洗手、消毒或带一次性手套,动作轻柔。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早拔出气管插管,改用无创辅助通气过渡至完全撤机。做好NICU消毒隔离,呼吸机管道要严格消毒灭菌,加强呼吸道管理,根据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定期气道湿化、翻身拍背吸痰防止堵管。注意导管的维护,加强皮肤护理,以碘伏或70%乙醇消毒导管部位的皮肤,使用符合规定的合格医疗用品。正确使用或尽量减少胶布的使用,我科使用3M高通透透明敷帖可减少患儿的局部皮肤因敷帖造成的过敏、湿疹和炎症。
3.3 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一方面可以有效治疗感染,但另一方面又可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细菌耐药菌株的进一步增多及二重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所以,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严格抗生素应用指征,减少使用广谱抗生素,对合并感染宜选用高效、有针对性的一种抗生素治疗,尽量避免经验性、盲目性用药,。我院使用益生菌对调节肠道菌群有一定作用,例如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源首)、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等。益生菌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致病菌,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增加肠道黏膜对细菌及其产物的屏障作用,激发机体免疫力,起到保护性免疫作用。
3.4 加强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病区必须由责任心强、具有专业知识及熟练护理技能的护理人员担任护理工作,要科学地掌握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在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重视每一个细小环节提高护理质量。婴儿使用的医疗护理用品如被服、毛巾、尿片等必须是一婴一用一消毒,避免交叉使用,婴儿洗澡水应为流动水。预防鹅口疮的关键在于严格消毒,护理婴儿时注意卫生,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奶瓶、奶嘴要经过沸水消毒,每天用制霉菌素、苏打水等涂抹口腔。预防红臀,主要是保护臀部皮肤,注意尿布的清洁卫生,必须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合格一次性尿片。要勤换尿布,尿湿后立刻更换干净的。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并用柔软的小毛巾吸干,然后涂上一薄层煮沸消毒(须放凉)的植物油或清鱼肝油保护皮肤。新生儿脓疱疹也重在预防,应勤洗澡、更衣,衣服应柔软,吸湿性强,透气良好,注意皮肤护理。
3.5 应严格限制探视制度和加强消毒隔离。病室内一般不准家属陪伴,非本区工作人员不得入内,病室入口处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任何人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限制陪客,减少探视,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有健全的清洁消毒制度,定期大扫除和空气消毒,每日病室通风2次,每次1小时。听诊器、治疗用物(如压舌板、氧气管、胃管、输液管、头皮针)均应严格消毒。定期作治疗室、病室及配奶间的空气细菌培养。患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隔离,并应有专人护理,护理后工作人员要泡手消毒。出院后,其床、保温箱等应行终末消毒。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调离新生儿病区,停止与婴儿接触。
3.6 强调手卫生,切断传播途径。NICU空间狭小,危重病人多,医务人员相对不足,工作负担重,需要洗手最频繁的NICU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差。手卫生,这是防控医院感染的最基本、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一旦手卫生差,病菌通过医务人员的手接触传播,极易造成感染暴发流行。所以,要提高处于医疗第一线医务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强调洗手、戴手套和手部消毒,重视洗手设施,正确洗手,互相监督,养成自觉遵守、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医护人员有感冒者,禁止入内,以免发生交叉感染。还要教育新生儿的陪护、父母、探视者等在接触新生儿前注意洗手或手消毒。
3.7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控工作。要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机构,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监督,加强医务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对突发感染事件要有高度警惕和快速反应,一旦发现疑似院感病例,不能抱侥幸心理,要按照国家法规的要求向感染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96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68-01
新生儿患儿病情危重,变化快、生活不能自理。病房内仪器复杂护理操作繁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易感因素,同时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缺陷,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是院感的易感人群,所以防止医院内感染是一个重要课题。护理人员在防止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更突出。
1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常见类型和原因
1.1皮肤感染 新生儿皮肤黏膜薄嫩易于破损,自身又处于不透风的房间,皮肤排汗不畅容易发生新生儿脓疱疹,新生儿尿布皮炎,红斑等。常发生在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医护人员和探视着常为传染源。
1.2脐部感染 脐部是新生儿与外界接触的主要创面,由于尿布长期包裹极易导致大小便污染而发生感染。
1.3口腔感染 鹅口疮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尤其是以出生一周以后及早产儿多见。它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主要来自产妇阴道及带菌的医护人员,以及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奶瓶、尿布,如果口腔护理不当可引起白色念珠菌入侵并大量繁殖。
1.4肺部感染 由于新生儿抵抗能力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皮质激素导致免疫能力降低,尤其是早产儿吸吮力低,如果喂养不当极易发生误吸、呛咳而引起肺部感染。
2新生儿病房制度规范化是防止院内感染的保障
2.1工作人员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工作人员应至少半年健康体检一次,凡有呼吸道、皮肤黏膜、肝脏、胃肠道或其他可传染的感染性疾病者均不能在新生儿病房工作。
2.2坚持对陪护、探视、参观人员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入室人员定时探视,限制人员出入,入室应更衣、换鞋、戴口罩和帽子与患儿接触前要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2.3坚持手消毒制度:医护人员在进入新生儿病室之前认真洗双手,在接触下一个患儿前常规床边手消毒。坚持新生儿病房每日的清洁工作分区进行,分为清洁区和污染区。
2.4坚持清洁卫生消毒制度:每日通风,采用紫外线、空气净化机、化学消毒剂喷雾等方法消灭空气中的致病菌。新生儿床、暖箱、治疗车、输液架等每日用清水擦拭一次。
2.5新生儿病房内各种仪器由专人负责清洁消毒:奶瓶、奶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定期进行细菌培养。患儿出院后对使用的温箱、用具进行终末消毒。
3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防止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关键,良好的护士素质是安全护理基础。
3.1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培训 注意培养护士的责任心和爱心,强化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自觉履行严格消毒措施。
3.2 强化新生儿科专科护理知识 护理技能护理操作的训练。护士要做到眼勤、手勤对有留置针的患儿加强巡视,每班床边交班时查看留置针情况,发现局部渗出要及时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