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对乡村振兴的设想

时间:2023-09-28 09:32:40

导语:在对乡村振兴的设想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对乡村振兴的设想

第1篇

关键词:传统村落;更新;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村落数量多、分布广。这些传统村落不受现代规划条件的限制,它们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产物,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近年随着国家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传统村落更新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建筑领域,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传统村落的更新问题是世界各国在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众多国家中,德国关于村落更新的研究与实践比较具有代表性。在德国,村落的更新过程是一个连续、系统的过程,每一步都从村落自身特点出发,它需要村民、政府和建筑师共同配合完成。建筑师在更新过程中主要任务是与村民和政府配合,完成更新规划工作。除德国外,日本村落的更新,也有自己的特点。日本村落的更新很少会出现大拆大建的现象,大多只是针对个别村落、独立住户进行的小规模改建、修缮,并尽可能保留着历史、文化的印记。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我国建筑领域提及到村落更新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但其只是作为传统民居研究的一部分而出现的,并没有明确提出村落更新这一概念。

我国“十一五规划”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置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新高度,针对村落更新建设出现问题的研究才逐渐增多,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领域和视角都有了明显拓展。从研究角度来看,主要包括:

(一)基于人居环境角度的村落更新研究

近年,在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出现了一系列探讨不同人居环境中,传统村落形态及其发展的研究,这些研究以人居环境理论为基础,提出解决特定地域特征下,所出现人居环境问题的办法。

周庆华教授的《人居环境科学丛书·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以陕北河谷地区的聚落人居环境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重点提出了三个层面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的适宜模式。李志刚教授的《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以生态环境脆弱的河西走廊地区为研究对象,以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规律为双重导向,展开研究。翟辉教授的《香格里拉乌托邦理想城:香格里拉地区人居环境研究》,以“香格里拉地区”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对建设“香格里拉的人居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与设想。

(二)基于地域文化角度的村落更新研究

同济大学常青教授的《探索风土聚落的再生之道——以上海金泽古镇实验为例》,以上海市郊区的历史文化古镇为研究对象,认为城乡结合部的聚落文化等地域特征正在消失,并对怎样保护和再生这样的传统聚落,提出了相应的再生模式。沈一凡的《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以金丘村“民俗历史文化展示区”为例》,以传统村落交通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改造,来达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同时又保护地域特征的目的。陆琦的《传统民居改造更新与持续性发展——从化松柏堂古村落改造设想》,通过对村落内建筑的研究,使传统村落达到适应现代生活,同时保护历史建筑的目的。许业和的《传统社区的更新——浙江南阁传统宗族村落研究》以南方比较典型的传统宗族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域文化的梳理,提出若干改造模式。

(三)基于资源、产业角度的村落更新研究

岳邦瑞教授的《绿洲建筑论——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新疆绿洲聚落营造模式》以绿洲聚落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优适建筑”理论。雷振东教授的《整合与重构: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以关中地区聚落为研究对象,明晰其可持续发展的适宜方向、对策和途径,并实践性地探讨了灵泉村传统聚落有机更新的适宜性模式。

三、结语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得知,国外关于村落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出发点主要从村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方面来考虑村落的发展问题。

国内建筑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很丰富,研究涉及地区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研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研究思路逐步拓宽,深刻且学术观点新颖。

然而,由于最早对村落更新问题的研究是作为传统村落保护的一部分出现的,专项研究较晚,因此也会有一些不足之处:

1.以往研究针对的地区多集中在南方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传统集镇和乡村,涉及到我国普遍存在且农村问题突出的内蒙古地区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2.研究很少从需求关系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村落的更新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 王路.农村建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德国村落规划的启示[J].建筑学报,1999(11):16~21.

[2] 周静敏,惠丝思,薛思雯,丁凡,刘璟.文化风景的活力蔓延——日本新农村建设的振兴潮流[J].建筑学报,2011(4):46~51.

[3] 周庆华.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1.

[4] 李志刚.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6.

[5] 翟辉.香格里拉乌托邦理想城:香格里拉地区人居环境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09.

[6] 常青.探索风土聚落的再生之道——以上海金泽古镇实验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8,02.

[7] 沈一凡,柳晓杰,洪艳.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以金丘村“民俗历史文化展示区”为例[C].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0.07.

[8] 许业和.传统社区的更新——浙江南阁传统宗族村落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5,02.

[9] 陆琦.传统民居改造更新与持续性发展——从化松柏堂古村落改造设想[C].华南地区古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文集.2008.

第2篇

首先,和谐是中华民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意向、一种文化哲学。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广的超庞大的经济体在逐步拓展和逐步深化的改革开放中持续高速发展,采取了首先激活那些最有可能激活的地区、部门和人群的创造性活力,采取把握关键的波浪式逐层推进的发展策略。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总体性推进的同时,使原本潜伏着的局部的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在一个发展了的空间中被放大。同时,由于某些经济单位的粗放式的膨胀,造成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中国经济走到了需要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又需要转变它的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需要新的发展哲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需要的是“和谐的哲学”,强调各种积极的力量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动互补,同心协力,为振兴共同的事业而奋斗。这里,也推崇奋斗、竞争,强调与不良因素的斗争,但其目的是克服不和谐因素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和谐哲学是与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哲学,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哲学。认为,社会发展往往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各种主客观力量合力推动的结果。但是,合力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革命时代主张斗争性的合力,和平建设时代则要着重发挥和谐性的合力。

其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强调和谐文化的重要性,旨在使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内化和深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理性。文化的要点在于“化”字,化入人心,广为渗透,成为人的素质和习惯。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工程乃是人心工程。和谐一词在中国古代,本用于音乐,在礼乐教化中讲究韵律和谐,它内化为人心,如《中庸》所说,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泛化为人伦关系,比如喻夫妻和悦为“琴瑟和谐”,或如司马相如弹给卓文君听的《琴歌》:“交情通体心和谐”。最终引伸到政治领域,如《左传》襄公十一年晋侯所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东汉末年曹操的智囊、政论家仲长统说:“和谐则太平之所兴也,违戾则荒乱之所起也。”元代戏剧家关汉卿说:“遂令鱼共水,由此得和谐。”这些语源学的分析可以给出这样的启示:其一,和谐是多音和鸣,是多样性的协调,而不是孤音自鸣。其二,和谐是一个由人心至人伦,再至社会和政治的多层次互动的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行为方式多姿多彩。生活方式出现多样化,也带来了思想接受和选择的多样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高雅和通俗,好莱坞和韩流,再加上电视和网络上的热炒和传播,造成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浮躁并存。我们的和谐文化是面对多样性、并且积极有效地引导多样性的和谐,是面对复杂的矛盾、并且妥善高明地处理复杂矛盾的和谐。这样的和谐,既是一种文化风度,又是一种文化能力。塑造和谐文化的能力表现在它不是简单粗暴地压抑和消解多样性,而是运用大智慧,积极引导、协调、提升和规范多样性,在多样性之间求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进而从中提炼出民族的向心力和前进动力。表面上看来它近乎晏婴和孔子说的“和而不同”,但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它在“和而不同”之上追求超越“不同”的“大同”,追求众志成城以全面振兴中华的民族共识。

其三,以和谐文化作为精神枢纽的和谐社会,需要实实在在地使国家长治久安、齐奔小康,提高综合国力。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得我们从“一穷二白”转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发展着的中国来说,时间就是力量。或者说,时间的向前和力量的增长成正比。但是,中国发展的空间规模极大,时间速度极快,在相对单薄的家底上创造经济奇迹,难免在打破旧平衡而实现新平衡的巨大时间跨度中,存在着许多不稳定、不平衡、不完善的中间状态。这就使中国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又面临着与前不同的矛盾多发期。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是把机遇和矛盾这两端进行综合把握和全面的积极调节。

第3篇

欠发达地区农村骨干教师的流失已成为挡不住的潮,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1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骨干教师流失情况综述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骨干教师的流失主要有6个特点:

1.1 流失人数逐年增多,流失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骨干教师的流失数量呈上升势头,而且,不转关系,不要档案,不辞而别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

1.2 流失教师中高学历流失多,低学历相对稳定

随着整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各个学校都在想办法吸引高层次的教师人才,而学历层次相对较高的教师更具有了竞争力。经过调查,拥有一次性本科或函授本科学历的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1.3 语文、数学、英语等重要高考学科的教师流失率高

教师所学专业是影响教师流失的主要因素。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计算机这些热门学科社会需要量大,待遇也很高,所以这些学科的教师流失率很高。而像历史、地理、思想政治这些学科的教师流失较低。

1.4 高职称、男性教师流失率较高

从性别来看,流失教师中绝大多数是男性教师,且教龄一般都在十年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这些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经验还是在管理经验上都很丰富,不用培训就可以马上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成为教学骨干。所以,一个教师如果他的教学经验越丰富,他流动的资本就越高,流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1.5 中青年教师流失率高

青年教师由于无家庭负担,精力充沛,对未来的期望值较高,所以流失率很高;中年教师为了实现自己更高的理想抱负,或为了让自己的子女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流失率也很高;而老年教师既有家庭的拖累,又不愿意适应新的环境,从一所新的学校重新开始奋斗,所以流失率较低。

1.6 教师流失去向一般是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的这些流失教师他们流向的首选地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苏南等地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流失到这些地区的民办学校。

2 骨干教师流失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影响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给当地教育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校教学秩序和师德建设受到冲击

首先,大量骨干教师的流失使流失地的学校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无法进行。教师的大量流失使一些学校的正常运转几乎瘫痪,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感到非常头疼,但也无计可施。一些学校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无法开展,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去请代课教师,而这些代课教师由于专业知识不足,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成绩无法让人满意,结果使得学生家长很有怨言;同时流失教师对那些留在学校的教师的思想和心灵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他们人心浮动,表示一有机会就会离开原教育岗位。其次,使流失地学校的人才形成青黄不接的形势。因为流失教师的年龄层次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他们当中很多人是名师、骨干教师,由于这些教师的大量流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只好抽调小学教师任教初中,初中教师任教高中。

2.2 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受阻

2005年5月25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来。”首次提出要“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国家为了满足全体国民受教育的需要由国家投资的免费教育,其性质是公益性的。国际上各国所秉承的一个基本教育理念就是公共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国民。因此,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才能实现我们长久以来追求的教育公平理想。师资的均衡是实现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的人力资源条件,是不容置疑的首要条件。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师资力量的配置却很不合理,优质教师资源集中在城镇,而农村的教育资源却十分匮乏。由于乡村教师被抽调到城镇而造成的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必然会阻碍本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阻碍我们实现教育公平。

2.3 基础教育质量下降

虽然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教育质量的第一要素。由于教师流动的无序性、盲目性和单向性,教师的流动就表现为流出地的流失,且流失的教师绝大多数为中青年骨干教师,这些教师年富力强,正当壮年,教学经验丰富,他们的流失使当地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受伤,教育教学质量严重滑坡。近年来农村有些地方的学校学生辍学率很高,就以苏北某县为例,有的乡镇中学的学生学生辍学率甚至已达到了10%以上。这个数目是相当惊人的,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可以肯定,这些地区中学生的辍学率如此之高与大量骨干教师的流失密切相关。因此,欠发达地区骨干教师的流失拉大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这将对基础教育的“两基”的巩固产生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村村民过去看病的情况及原因

(一)村民过去看病的情况

通过对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村民进行调查,我们了解了村村民过去看病的情况——“做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兢兢业业五十年,一场病回到解放前”,“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不怕穷,就怕病”,“住院一次,破产一次”,“一人得病,几代受穷”等等。这些至今流传在村民口中的顺口溜,反映了当地民生艰难,更反映了百姓对看病难、看病贵的极度不满以及对改变看病难、看病贵的强烈愿望。据村长介绍,当时如果家里有一人住院,就得花费全家一年可支配收入的30%,所以村民有病都不敢去医院,经常“硬扛”,或是自己买些药对付一下。10多年前,村每户平均年收入仅2500元左右,除去一些必要的开支,看病的钱寥寥无几。64岁的张春芳奶奶是村卫生室的医生,从她的口中我们得知当时村里的卫生室不足40平米,房间里黑乎乎的,诊断室、治疗室、处置室共用一个屋。当年村村民收入仅能维持低水平的生存,根本没钱看病,导致越穷越有病,越有病越穷的恶性循环。

(二)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

1、资源分布不均

由于大量优良医疗资源“滞留”大城市,对农村医院、诊所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农村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普遍偏低,当地群众的病得不到及时准确的诊疗,延误了病情,加大了医疗成本。另外,受条件限制,当地村民稍微大点的病必须到县城或省城治疗,其交通、住宿、陪护成本大大增加。

2、医院药价偏高

在政府的干预下,我国药品先后降价20多次,且每次降幅均在15%-20%。但扭曲的药品交易链条增加了药品费用,实际到医院看病,最终药费还是没有减少。据了解,同一种药,医院比药店约高到4成。

3、杂费多

患者到医院看病,一些感冒、发热的小病,医生也会给你开出名目繁多的化验、透视等检查单,杂费大大超过药费的事例比比皆是。

二、村村民看病的现状及其改变的因素

(一)村村民看病情况

如今的村村民情况有了很大改观,村里的卫生室见证了这一巨变。近年来,为了方便村民就诊,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盖了新卫生室。村民不仅可以在卫生室了解预防和保健方面的知识,还可以住在这里就医。以前,卫生室的医疗设备只有血压计、体温表、听诊器老“三件”。现在,紫外线灯、消毒用的高压锅,儿童体检秤等都有了。

村里的王奶奶患胆结石十多年了,去年她去女儿家串门时突然发病,在当地住院花了5000多元医药费,虽是异地急诊,但回来后也给报销了800多元。

和我们说起这些年村里的医疗变化,王奶奶说:“现在看病可不像原来啦,大病小病不用愁,和城里人看病也没啥区别了。”

(二)上述变化的原因

1、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

我国13亿人口,其中9亿农民。因此,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着力提高农村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尤其重要。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财政和设施投入,同时加强了对村里医护人员素质的培养,并提高其待遇。通过与省市县医院“联姻”进行传、帮、带等方式,使其逐步接近县级医院的水平,真正达到了方便农村群众就近就医之目的。

2、大力扶持农村诊所

农村诊所在方便村民就诊、降低就医成本、宣传医疗卫生知识、开展疾病防治免疫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大力扶持村卫生室建设,在人才培养、贷款融资、建设用地、设备添制、药物配送等方面为村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从而有效地提高村里卫生室的医疗服务水平,发挥其为村民建康保驾护航的应有作用。

3、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收费行为

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了对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坚决打击以次充好、更名提价,进药收回扣行为,洁净了药物流通渠道,达到了真正降低药价之目的。同时,政府还进一步规范卫生室医疗服务收费项目,降低收费价格,杜绝重复收费、变相收费。并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医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村仍存在的问题

对于村看病难看病贵,当地乡政府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但是要想斩草除根,还是要下更大的功夫,如今还有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一)关于“以药养医”的问题

由于国家允许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通过适当的药品差价来实现自身发展,从而导致了“以药养医”。虽然我市药品价格下降到30%以上,可很多药品还是高于市场价,“以药养医”现象在村仍然存在,这大大加重了村民的医疗负担。

(二)关于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的问题

和全国相比,村的筹资标准还是处于中下游水平,标准不高,这一点和北票,建平,喀左是一样的,但是要和朝阳市区里相比,村要低的多。同时,我们在四处调查时,各相关负责人也谈到报销比例存在偏低的现象。市人民医院的丁院长就说乡镇卫生院与市区的大医院相比,报销比例过少,有的甚至达不到30%。

(三)关于卫生人员的服务问题

通过调查,有些群众和领导反映,卫生站里的医务人员总体服务水平不高,所谓的服务水平既包括服务态度,也包括技术水平。由于村里的医务人员很多都是由原来的乡村医生转化而来的,因此在很多方面表现出许多问题。服务态度不好,技术水平也不过硬,相关知识匮乏等,有的甚至还和亲戚、好友串通起来,骗取所报销的钱财,行为及其恶劣。这严重影响了村民的顺利就医,造成不良的影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四)关于基础设施的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村里的卫生院存在着设备落后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也会给群众就医带来不便。据村民们反映,平时的一些小病在村卫生院还可以,要是大病在村里就看不了啦,就要到市里的大医院去,由于村离市区较远,这给村民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要是碰到突发性疾病,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五)关于人才的问题

由于实行市、镇、村一体化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短缺的问题,但是总体上,人才还是相当短缺。据统计,目前农村乡镇卫生院人员中,本科毕业生仅占1.6%,大专生占16.9%,中专生59.9%,有21.6%的卫生人员没有任何学历,难以承担繁重的医疗卫生服务任务。村卫生所的医务人员中最高学历仅仅是中专毕业。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卫生所的负责人告诉我们,由于嫌工资低,待遇不高,有好多年轻的医务人员都离开了。

四、解决村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对策

这次调研活动,围绕为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这一中心,深入了解村的情况,以及政策落实之后所取得的效果,我们小组深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从了解和分析中,提炼出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让农民“有地方看病”

我市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在建成一批示范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上,逐步把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通过多渠道投入,不断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增加村卫生所的医疗器材,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政府应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切实做好各项惠民医疗服务工程,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方便农民的就医渠道。

(二)让农民“看得起病”

看病难、看病贵的主体主要就是农民,我国人口占世界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其80%都集中在城市,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农民甚至出现了“怕看病甚于怕得病”的心理状况。我市要取得新农村建设重大突破与发展,农民的就医问题必须要解决。政府应在在全市范围内提高小病受惠的补偿标准,并把小病门诊实时报销制度延伸到农村社区卫生室。同时,要根据财政能力,适当提高大病住院补偿标准,扩大特殊病种范围,进一步减轻农民看大病的负担。

(三)让农民“看得好病”

应切实做好村卫生所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引进大学生村医提高现有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使其对农村的常见多发病具有较高的治疗水平,对疑难重症能够比较正确的进行初步处理,及时转诊,以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减少疾病的死亡率和误诊率,努力把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解决在最基层。同时,还要提高村里医务人员的待遇,避免人才流失这种现象再次发生。

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涉及十分复杂的利益关系,包括体制机制的改革,单靠哪一个部门都无法完成。只有政府扶持、政府配合才能很好的解决。医疗卫生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社会,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医疗环境。

五、国家政策变化对村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民看病问题,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农村卫生工作。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对村企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国家、省市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文件,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这项制度的实施,完全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完全符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现如今,已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

(二)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自年以来,中央财政予以大力支持,实施提高卫生人员服务能力的项目,培训乡村两级人员44万人。另外,卫生部和有关部位联合启动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对国家500多个贫困县对口支援,由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同时还启动了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支援乡镇卫生院的试点,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西部11个省已经开展了农村初中毕业培训5年再返回农村服务的试点。

于年月日公布新医改中重点强调“医疗人才建设”。医疗人才建设将通过试点推广“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让乡村医生、基层医生进入大医院接受培训,然后走出医院下到基层,成为老百姓能够放心的“健康守门人”。新医改除了明确城市为医卫规划重点是“社区医院和大医院的双向转诊”,还提出在农村通过大力发展“县级医院”,建立“县医院为龙头,农村医务室为网底、乡镇卫生院为节点”的体系,通过在基层医院加强硬件投入、人才输入,切实缓解农村看病难。

(三)加强了农村地区重大疾病防治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实施的“四面一关怀”政策,对结核病人实施免费治疗的政策,通过联防机制控制血吸虫疫情的蔓延,对晚期的血吸虫病人治疗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等措施,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第5篇

中国的面积与美国或欧洲差不多大,但可耕地面积只有人家的一半。其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将东亚季风的作用限制于中国东部地区,导致了夏季雨热集中,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北侧(河西走廊)则形成了常年的西风带,使得西北地区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造就了其东侧的黄土高原。工业化以来,尽管人类拥有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却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淡水资源的多少,依然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迁移。其根本原因,是北方的降水量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从而限制了北部中国的人口规模。青藏高原和西部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则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长期限制在极低的数量级上。明清以后,由于美洲高产作物(玉米、薯类)的引入,中国东部的人口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国土的承载力。辽宁曾经是一个森林密集,水草丰富的地区。清朝开禁以后,大量中原移民流人东北,至今不过100多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产业的发展,目前辽宁已经是河川断流,风沙遍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十分困难。

之所以要扯这些老生常谈,是因为历史上我们许多搞规划的同志无视以上这些基本常识。以至于一搞三线建设,就敢在缺煤少矿、氧气稀薄的西宁搞什么“五七”钢厂;一说开发西部,就踌躇满志地要把新疆变成中国的加里福尼亚;一提南水北调,就想引雅鲁藏布江之水把河西走廊变成鱼米之乡。在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即使违反经济地理常识,很多建设规划短期内都能够“大见成效”,但长远代价却留给了子孙后代。由于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供挥霍了。

别指望太快扭转“不平衡格局”

经过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的持续努力,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越过了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如果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不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开放的政策得以继续保持,到本世纪的中叶,中国的农业产值将下降到GDP的10%左右,农村人口将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逐渐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向成熟推进”阶段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城市化的加速和城市化率的提高。

在今后50年内,不管我们愿意与否,将有一半左右(5亿)的农村人口陆续变为城市居民;中国东部地区将出现几百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以及若干个容纳上亿人口的密集都市带 (圈)。每一个都市带(圈)都有自己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金融中心,但它们的市场边界都是开放的。不仅带动着周边地区的发展,而且与世界各国保持着广泛的贸易往来。

在笔者看来,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越来越深地卷入了“国际大循环”,将进一步拉大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因此,中国已经从产业非均衡 (重工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区域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是否能够很快地发生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

与中国面积差不多大小的欧洲,从工业革命算起已经200多年,也没有能够完全消除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我国的情况则更为特殊。西;比部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适合人类密集居住,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东南部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现展机遇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因素都不会因为中央财政的地区性转移支付政策,以及中央政府承担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责任,而发生任何实质改变。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外向型发展战略不变的前提下,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格局,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在东部沿海地区,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跨行政区的、具有很多“增长极”的城市带(圈)。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其“龙头”是香港,四周有深圳、广州、佛山、南海、东莞等“增长极”。又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其“龙头”是上海,周围有宁波、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增长极”。这些地区的主要特征是:在“国际大循环”的带动下,出现了一批以市场为纽带、上下游一体化、技术联系紧密的城市产业群体,吸收了大量的国内外资金,以及各种水平的外来劳动力。它们的产品销售网络和原材料、劳动力供应链,一直延伸到中西部地区和海外。这些地区现代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迅速提高了本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他地区则没有这么幸运。由于经济地理、历史和现实因素的限制,各省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增长极”性质的城市,例如福建的厦门、山东的青岛、辽宁的大连等;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例如海尔、长虹等。但它们的带动作用一般仅限于省内。一些原材料大省,例如黑龙江和山西,或者由于中央政策方面的原因,或者因为地区内部管理混乱,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计划体制及三线建没时期的明星城市,例如东北的哈尔滨、长春、沈阳,以及西安、成都、武汉、重庆等,由于中央直属企业多,历史遗留问题重,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虽然与过去相比,经济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沿海城市的差距,短期内还难以缩小。

是“城镇化”还是“大都市化”?

农业过熟,城市化不足,在中国历史上是个老问题。那时的政策毛病出在历朝、历代皇帝的“重本抑末”上。改革开放以来,没有人再反对发展工商业了,但是在如何选择城市化道路问题上,却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些人希望中国能够避免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大都市病”,设计出一条“离土不离乡”、以中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在中国层层承包的非集中化改革过程中,这种思路在乡镇基层干部中有广泛的市场。但是,这种思路不符合西方各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也被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所否定。“”后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毫不犹豫地流人东部大城市去找工作,完全不理会乡村学者们“离土不离乡”的“理性”呼唤。

中国是一个人均耕地不足的国家,城市化又不可能不占用耕地,问题是如何尽可能少占用。根据中小城市战略家们设计的标准,一个乡镇的城区规划面积为2至9平方公里。中国有5万左右个乡镇,如果其中的一半变成中小城镇,则至少要占用一个江苏省那么大面积的耕地。主张采取“都市化”发展战略的学者指㈩:只有大城市产生的聚集效应,才有可能减少耕地的占用。因地制宜、规划得当的都市化方案,至少比中小城镇方案节约一半左右的耕地。此外,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与乡村学者的设想也不一样。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并不因城市规模小而少产生。大城市虽然污染集中,但由于污染治理设施同样存在规模经济问题,治理起来反而具有明显的优势。

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生产的集约化。这一点决定了城市化的方向。中小城镇方案满足不了生产集约化的要求。只有大城市才能产生现代产业发展所必须的集聚效应,带动整个产业链以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市化并不是要消灭中小城镇,而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帮助各地区的“增长极”成长为大城市,并用快速交通线将大、中、小城市连接起来,形成联系紧密、分工明确的产业链和城市带。要防止西方历史上出现的大城市病,根本出路是在城市带的规划中,明确城市间的分工,同时对大城市实行功能分区。如果能在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地区形成若干个城市带或城市圈,聚集全国1/3左右的人口,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就好办了。

中央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

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特征明显的大国,又是一个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的整体。因此,无论从跨行政区的利益协调角度,还是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角度,中央政府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能简单地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的事情。黄河流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黄河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也是一条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上游修了阶梯状的水库以后,下游地区虽然避免丁水灾,却又因黄河断流而饱受干旱之苦。因此,如何在防范水灾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黄河水就需要中央政府来统一规划和协调。特别是要防止在黄河上游的生态脆弱地区,利用水库来扩充农业和人口规模。否则不仅影响下游省份的经济发展,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因环境恶化而减速。

第6篇

关键词:近郊型城镇 规划方法 九峰镇

在我国实施加快城市化战略的过程中,在全国或区域中心城市的中心凝聚力逐步得到增强的同时,中心城市对近郊城镇的城市化进程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①房地产开发向郊外扩散;②交通道路(高速环线等)等基础设施建设向郊外扩散;③大型城市公共设施(娱乐中心、超市等)建设向郊外扩散;④建设范围突破了行政界限的限制等。

面对大城市向郊外扩展的影响,近郊型城镇如何保持自身的魅力,既实现城镇经济、环境等协同发展的目标,又满足大城市拓展对其空间规划上的要求是近郊型城镇在城镇发展规划中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按照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或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以往主要根据城镇(村庄)本身的发展历史编制的规划显然在空间覆盖面和规划深度上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城市近郊型城镇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求。

虽然,近几年有关城市郊区、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已有了较大进展,有些规划工作者提出了“以环境容量定规模”“编制全镇范围的综合规划”等建议,但由于近郊型城镇规划的特殊性,对其规划编制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乐山市近郊城镇九峰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为例,探讨近郊型城镇规划的理念和方法。

一  九峰镇空间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一)现状

九峰镇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南部。镇域内以浅丘为主,兼有少量平坝,南与五通桥区牛华镇接壤,西靠岷江,北邻通江镇,全镇幅员面积23.4平方公里。

镇域地势为东高西低,坡度适宜,地质良好。镇域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植被良好。岷江由镇域西部流过。镇域内有大型水泥企业嘉化水泥厂、乐山岷江化工厂等,镇域西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乌尤风景旅游及生态保护区。

(二)发展优势分析

九峰镇位于乐山市中区与五通桥区的交界处,是乐山市市中区的南大门。在乐山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中被纳入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范围,是市中区二级组团九峰片区的中心,作为对主城区的拓展,和主城区在空间上存在有一定距离,其功能和主城区联系十分紧密,区位优势明显,受到主城区的辐射带动,发展条件优越。

(1)市委、市政府“旅游精品路线,打造第一山”工程的实施将使九峰镇迎来“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九峰地处乐山大佛、乌尤景区边缘,是“旅游精品路线”的功能补充,伴随大佛、乌尤景区拆迁还房点在九峰的建设,将有助于扩大内需,提高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加快九峰城市化进程。

(2)结合乐山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战略以及市中区产业调整,部分工业企业的搬迁以及现有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转移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带动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拓宽城乡市场,发展小城镇。

(3)依托市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省道305线的建设,将极大地加强九峰镇在整个乐山市域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改善九峰的投资经营环境。市污水处理厂和市人民医院三分院等重大工程项目在九峰选址建设,有利于改变九峰镇的形象,使九峰镇步入快速、健全的发展轨道。

(二)发展劣势分析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不够。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64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281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1.8%,第二产业实现3972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5%,第三产业实现1147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7%。在农业结构内部,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一些经济效益突出的特色农业(如苗圃、花卉等)发展不够。第三产业项目过分单一,几乎全是“农家乐”,与市委、市政府打造“环城旅游渡假带”的设想有相当大的差距。

(2)缺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企业规模小,产品的科学、技术、知识含量低。工业结构内部,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如:建材业、化工业等)占较大的比重。传统的粗放性经营各现代化的集约型模式转变力度有待加强。

(3)道路等级低、里程短、面积小,基本为村道。道路系统不能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制约经济的发展。

(4)九峰镇场镇建设杂乱无章,沿公路随意建设,造成联系不便,用地松散,机构布局混乱,市政基础设施无法实施,服务半径达不到要求,制约九峰经济社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二 近郊型城镇规划的基本思路

近郊型城镇规划必须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价值取向的超前性。价值取向是确保城镇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首要问题。近郊型新型生活空间是城市化,特别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高级空间形态,其基本特点是环境价值取向较高和居民群体素质较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优化和谐的自然—人文环境是新型生活空间形成并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以长远的眼光、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高水平的管理来营造城镇的空间结构。

(2)空间发展布局的整体性和适度性。考虑到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协调发展要求,以及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邻近大城市的空间发展要求,建设用地的分布既要具有分散性,又要具有整体性。城镇的发展及其布局需要从内、外两方面进行综合、整体的考虑。同时,郊区化的价值取向在于自然的环境空间,在于乡村化的本土特色。确定适度的区域开发规模,防止过密开发,建立适度的区域空间尺度,防止特色退化,是维持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确定城镇未来空间发展的最终容量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3)空间发展时序的阶段性。近郊型城镇的空间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鉴于近郊型城镇空间发展的特征,近郊型城镇的空间发展必须坚持面向未来、面对现实、统筹安排、分期实施的原则,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镇的各项开发和建设行为同步进行。

三  九峰镇规划发展特点

九峰镇镇区的职能以居住、工业和仓储为主。九峰镇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有:

(1)农业发展方向:以稳粮增收为目标,保护好现有的高产良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在“结构调整、规模调大、经济调适、农民调富”的思路下,调出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面积,建立高新农业示范基 地,以适应城镇的要求。

(2)工业发展方向

九峰镇位于乐山中心城区下风向,对不适应在中心城区发展的,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产业,可采取有序外围扩散的形式,引导到中心城区南部九峰镇,因此,今后20年中,在九峰镇落户的工业企业为九峰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以便带动全镇经济振兴。

(3)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九峰镇域北部紧邻大佛、乌尤风景区,紧紧抓住“旅游精品线,打造第一山”的良好契机,利用紧邻风景区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现光休闲旅游业,并向纵深推进,与大佛景区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网络,从根本改善九峰的面貌,实现社会、经济的腾飞。

四 九峰镇空间规划结构

根据乐山市经济发展战略和九峰镇的自然条件以及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确定其产业总体布局为以九峰镇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形成九峰工业区,推动观光农业及旅游服务和工业区建设,从而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以超前性、整体性和与中心城市衔接性为原则,综合制定规划方案。

规划形成“一核、一区、二片、三组团”的布局结构。

一核:片区中心沿九峰镇主入口24米路的沿线区域设置公共服务中心及行政中心,形成片区中心、公共服务设施中心。

一区:由九峰片区南部和东部形成九峰工业区。

二片:由乐五快速路将片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片,其中东区为整个片区中心,西区为居住小区。

三组团:由城市道路分割,分别为九峰东区北居住组团,九峰东区南居住组团,九峰西区居住组团。

考虑本地居民和居住区新居民的实际需求,各片区内统一配置能满足内部基本生活功能需要的设施,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心。而较高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则主要布置在镇域中心区块内,以强化中心区块的集聚辐射功能,实现镇域服务功能的自我完善。此外,充分考虑九峰镇域空间和域外道路网空间结构上的特征,在处理好各片区之间交通联系通道的基础上,强化各片区与中心区的联系通道,以充分发挥城镇中心高层次服务设施的辐射作用。

在完成镇域各区块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满足公共设施的配置需求,使之与城镇性质、城镇规模相适应,并与城镇形态、结构相协调,形成完善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和城镇公共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并逐步加以改造和完善,以期提高其远期服务水平;适应市场经济特点,重点关注城市公益性、福利性设施的建设等。本次规划的城镇公共设施采用镇域中心和社区中心两级配置,建立系统的镇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满足公共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

镇域中心区的公建设施主要包括镇行政中心,社区中心,小学、中学、幼儿园等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医院,中心商业设施,综合性市场等。社区中心的公建设施主要包括片区中心管理委员会、幼托、文化室、综合商店、卫生所、邮政所、储蓄所等。除对一般的城镇用地进行分类外,对未来可能发展的产业,应在用地布局上加以引导。

对涉及交通、电力、电信、给排水、防洪、消防、环保等专项规划的内容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编制要求严格执行。

此外,为使规划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对各区块的布局要点、各区块主要公共设施的配置、各类建设用地的建设原则及指标均加以规定和说明,绘制建设用地评价因素综合图、景观功能分区图、建设用地编号图、重点区块控制指标一览表等。用地块指标来指导实际开发建设,可较好地实现城镇空间布局的整体性和适度性,解决空间发展时序阶段性的矛盾,使规划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 2004版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2 吴志刚,“外向型城市化”模式下的城镇总体规划方法探讨—以东莞市长安镇总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0,(4)。

3  顾朝林,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  崔功豪,武 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J].地理学报,1990,(4)。

5  武 进,马清亮,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分析[J]. 城市规划,1990,(2)。

第7篇

【关键词】 山水秦岭;休闲体育文化;解读

一、“山水秦岭”休闲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

“山水秦岭”休闲体育文化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利用秦岭的山水等自然资源、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所自愿进行的,能获得自由和愉悦感,以满足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为目的而进行的休闲体育文化活动。以秦岭为核心,依据地域特征分为关中休闲体育文化和陕南休闲体育文化。秦岭的休闲体育文化特色是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禀赋相互交融、传承与发展而成。陕南位于秦岭以南,属于典型的江南文化特征。受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的影响,加之明清两代湖广移民大量迁入,形成了多元化的民俗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均在此有较深的根基,在表现形式上,以音乐和歌舞、民间宗教活动为主要特征。秦岭南麓休闲体育文化已完全融入到民俗文化当中。陕南地区主要的传统休闲体育活动有武术、赛龙舟、游泳等活动。在隆冬腊月,三五成群汇聚在汉江达名湖畔,搏击长流。“端午龙舟竞渡,江岸观者如云,河街自西关以上、小北门以下皆为之途塞之壮观景象”描写了龙舟赛千帆竞过壮观场面。[1]在赛龙舟期间,还举行祭龙点水、百舸争流、抓鸭子、汽车场地赛等系列活动。人们抬着吉祥物,举着彩旗,舞着狮子,踩着旱船,敲锣打鼓,汇集江岸,场面宏大。比赛时,宽阔的江面上,各种颜色的龙舟一齐进发,身着鲜艳的彩色服装的划手们奋力划浆,船上锣鼓齐鸣,号声震天;岸上群情激昂,万众欢呼。真正体现出图腾崇拜、顽强拼搏的精神及于竞技性、参与性、民俗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休闲体育活动。

关中为农耕文化,与此种文明相辅相成的儒家文化便作为其文化的主要思想基础而形成了重本轻末,重农轻商和以“躬行家教为本”的个性。[2]隋唐时期突厥、吐谷浑、党项、回纥、吐蕃等民族的人在秦陇地区杂居错处,民族融合的规模是中国其他文化区域所没有的。游牧民族那种质朴坚强、粗犷剽悍的性格,不仅改变了秦陇民众的品格和素质,还带来了充满阳刚之气的文化生机,“秦汉雄风”、“隋唐气象”都与游牧文化息息相关。[3]猎狩、射御、蹴鞠、角抵、武术、导引、围棋等许多体育活动都在这里传承与发展。秦岭的休闲体育文化是唐朝时期,当时政治、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安逸。对于休闲体育生活的需求也处于极高的品质要求,主要的休闲体育活动包括马球、蹴鞠、狩猎、棋类等项目。唐末以后,导引、摔跤、武术、棋类等体育活动深入民间,并与乡俗、宗教、节令、娱乐紧密结合,流传不衰。[4]

二、“山水秦岭”休闲体育文化品牌的形成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休闲体育意识的逐渐增强,游山玩水、到大自然去吸取新鲜空气、陶冶情操,有氧运动成为人们度假、休闲、放松、娱乐的重要方式。政府为满足这种休闲体育和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陕西文化资源优势,提出“人文陕西、活力陕西,和谐陕西”的理念,制定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重点打造秦岭山脉自然景观品牌。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率先提出“秦岭中央国家公园”的设想。2007年陕西省政府《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8年提出秦岭――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形象品牌。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作出了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成全国内陆型开放战略高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一系列决策部署。这一重大政策,为发展陕西休闲体育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2009年,省政府与国家旅游局签署《局省旅游合作协议》,把建设秦岭国家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地作为主要目标。2009年8月,在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袁纯清省长在讲话中提议把“人文陕西・山水秦岭”作为陕西的旅游宣传口号。随着《大秦岭》、《舞动陕西》等多部宣传山水秦岭的录制片的播出,山水秦岭品牌形象战略战役正式打响。山水秦岭,集中反映了陕西以秦岭为主体、丰富多彩的自然山水风光特色。秦岭依托顶级的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宜人的旅游气候、巍峨雄壮的山地景观、旖旎多姿的水体风光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将秦岭定位为国际级的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使秦岭品牌沿着国内知名国内一流亚洲一流国际一流的发展轨迹前进。逐步提升秦岭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三、“山水秦岭”休闲体育的文化内涵

1、“山水秦岭”休闲体育文化与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交融

周、秦、汉、唐的盛世风华,是凭借着山水秦岭朴实无比、刚强巨大躯体的支撑和哺育下,才光彩照人,辉煌于世。儒家、释家、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在秦岭区域逐步互补、继承、繁衍、发展。使我们从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宏阔景观,也透析出中国文化的实质。终南山在佛教领域的影响,在唐宋时期三四百年间,持续不散,被佛教界认为是中国最有名的四大朝圣之地。终南山是中国道教思想的发源地,道教宫观密布于秦岭山脉之间,老子在这里完成道教经典《道德经》。道教倡导无欲、守静、清静无为、贵生、养生、任自然的人生理想。现代工业社会中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节律使得人们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与疲劳之中,这就使得人的心理失衡,处于亚健康状态。而道家的心理修养学说,对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内心和谐,促进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2、“山水秦岭”休闲体育文化与诗人的山水情结、浪漫情怀

中华五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有关秦岭诗词歌赋、书画琴棋等等也无不烙印了休闲文化的种种痕迹,记录了休闲文化丰富的内容。[5]李白、杜甫、苏轼、柳宗元等著名诗人都曾云游于此,在山水秦岭休闲中身心放松,并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终南阳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是唐代诗人祖咏在《终南望余雪》中描写了秦岭山脉独特秀丽的景色。东晋文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把山水秦岭描绘成一个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世外桃源。“岩崖已奇绝,冰雪竟雕皱。”苏轼的诗词中描述了太白积雪六月天的魅力胜景。《徐霞客日游记》是这样记载丹江漂流的:“时浮云已尽,丽日乘空,山岚重叠竞秀,怒流送舟,两岸浓桃艳李,泛光欲舞。出坐船头,不觉仙也!”那种心依林水、情归自然的生活代表着部分文人“贵淡泊”、“任自然”的美学理想,而这样的美学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们休闲观的一种反映。[6]这些诗篇融入了山水佳境和生命体验,历来为人所传诵。在自然之中能够体悟到人和自然的融合为一体。

四、“山水秦岭”休闲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1、“山水秦岭”自然资源禀赋为现代城乡居民参与休闲体育,丰富城市休闲文化生活注入了活力

近年来,陕西经济发展稳步提升,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休闲品质已经成为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品质的主要标志。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落实和发展,全民健身体系的逐步完善,居民休闲意识的增强,作为休闲重要内容的休闲体育也越来越受到城乡居民的青睐。

秦岭地区丛林沟壑、云海苍茫、峰峦叠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秦岭地区已建成森林公园39个,自然保护区26个。太白山森林公园、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太平森林公园、华山、翠华山、九华山、高冠瀑布、草堂寺等等,都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地。山水休闲度假游,乡村风俗游、宗教游,成为休闲人们理想的“城郊游憩带。”随着秦岭西安―安康、西安―商洛、西安―汉中三条高速公路和西康铁路立体化交通网络的完善,参与休闲体育的人群日益增多,户外登山运动引领休闲风尚。据不完全统计,每个星期天,涌入秦岭各个峪口的“驴友”就有三、四万人之多。据了解,西安现在颇具规模的户外登山队已经有100多个,零散的、个人组合更是众多。通过户外活动丰富生活,锻炼身体,已经成为西安群众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2、“山水秦岭”品牌塑造加速陕南、关中休闲体育文化的沟通和互补,诠释了全新的休闲体育理念

依据山水秦岭的山水优势,现在已经形成了两坡、三线、多点联动的休闲体育发展格局。两坡指围绕秦岭北坡环山公路修建的秦岭北麓休闲体育旅游带和秦岭南坡休闲体育旅游带。三线指依靠西康、西汉和西商三条高速公路沿线。多点联动指以各个乡镇为中心,联合联动发展。

上网搜寻户外运动俱乐部寻找志趣相投的驴友,或同事之间、或家庭之间,或徒步、或骑车、或自驾沿着秦岭环山公路自东向西漫步而行,去领略秦岭的高大、巍峨、挺拔。在秦岭山边的亚建高尔夫球场挥杆击球,去品味具有贵族运动尊称的高尔夫。去秦岭古道去搜寻三国时期的古栈道,回想诸葛亮如何冲破艰难险阻、修建栈道而与魏军决战于中原。去翠华山、柞水溶洞,去探寻几千年来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奇特景观。去金丝峡大峡谷、丹江、汶水河、岚河感受漂流所带来的新奇、刺激和对心理能力的考验。徒步穿越秦岭古道,去感受大自然所给人带来的亲和力,完全融入到山和水的氛围中,达到忘我、超脱的境界。在银装素裹的冬日,去太白山、翠华山、牧户关去感受滑雪所带来的惬意。休闲体育的时念在这里得到了全新的诠释。

随着全民健身工程的蓬勃发展,为山水秦岭的人们带来了现代的时尚运动。丹江健身长廊、汉中江滨体育休闲园、安康城区的的汉江公园、旬阳的祝尔慷大道健身长廊、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宝鸡市渭河体育公园带来了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门球、路径健身等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每逢节假日,前来锻炼的群众络绎不绝,成为一道靓丽的休闲体育健身风景线。越来越专业化、多元化的户外文化氛围也在逐渐走向成熟。秦岭登山节、华山攀岩、太白和翠华山登山、中华华山剑术表演、越野车、摩托车、山地自行车、滑翔伞、动力伞、冬泳、栈道漂流、射击狩猎等一系列户外休闲体育精品赛事也为宣传、塑造“山水秦岭”做出了贡献。

五、结语

“山水秦岭”休闲体育是依托秦岭的山和水这种秀美的自然资源来使人们参与丰富的休闲体育活动,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赋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是对山水休闲体育的一种全新阐释。“山水秦岭”的品牌塑造,是对陕西文化产业振兴的一种促进,是构建和谐陕西,实现伟大中国梦重要的精神文化动力。借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契机,加大秦岭山脉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使秦岭休闲体育文化向外纵深传播,山水秦岭必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 徐信印.简编安康史[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6.

[2] 杨立川.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与陕西电视业的发展[J].新闻知识,2012(03)3-5.

[3] 葛承雍.秦陇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历史地位[J].人文杂志,1998(1)7-85.

[4] 姜霞.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区域特点管窥[J].搏击・武术科学,2009(5)68-69.

[5] 陈武涛.古人独好秦岭山水[N].中国旅游报版,2010.09.03(10).

[6] 仲秋融.“游”得浮生半日闲――浅析六朝休闲意识与山水诗[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84-108.

第8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 城乡统筹; 区域协调; 空间布局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Testing Zone of“resource-conserving & environmental-friendly society”in Changsha -Zhuzhou -Xiangtan City Cluster is approved , and Changsha Great Hexi Pioneer District is ready to be developed, we take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s the study object, with reference of similar experience in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footed in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ational industry layout, and new function orientation, explore the spatial layout structure of Changsha Great Hexi Pioneer District, and analyze and study on natural ecology conserving & utilizing, overall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ast transportation, and the linkage with Changsha overall spatial layout etc.

Key words:resource-conserving & environmental-friendly society; overall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gional coordination;spatial layout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5-0101-04

1研究背景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国家批准。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长株潭城市群的改革发展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是落实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探索“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扩大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功能,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的现实选择;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内生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

河西先导区需要适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置身我国中西部地区及全省总体战略发展的框架内,探索属于自身科学的空间布局,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是本文着重研究的方向。

2研究意义

2.1 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思想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地处中国华东经济圈与华南经济圈的接合部、京广与长江两大产业带交汇处的长沙市,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把长沙推到“9+2”泛珠三角经济圈与华中、长三角、西部经济圈相互对接、辐射、交融最重要的前沿位置。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沙2007年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全国省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名中位居第八,中部城市首位。

从全国层面看,建设河西先导区,有利于增强长株潭城市群的辐射效应,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新格局;从湖南省经济发展层面看,河西先导区位于长株潭三市的结合部,可以使三市资源对接、流动和共享,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以强大的先发效应和聚辐效应辐射益阳、常德、娄底、岳阳、衡阳五个城市,带动湖南“3+5”城市群和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2 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体系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之一。我国正自上而下推行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功能组团与高效农业产业区协调发展,对河西先导区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

加快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探索破解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制约、资源制约、环境制约的新机制,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将城市的市政公用设施、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治理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把河西先导区建成节能、节地、节材的资源节约型城区。

2.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河西先导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实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推行“绿色门槛”制度与“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河西先导区环境容量及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提升河西先导区的绿色竞争力,增强经济的发展潜力,把河西先导区建成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的环境友好型城区。

3功能定位

3.1 国内新区规划借鉴

在新一轮竞争格局中,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国内经验表明,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中心带动,如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沈阳的沈北新区和郑州的郑东新区等,形成强大的聚辐效应,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发动机”。下表归纳了我国5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本情况。

3.2功能定位

河西先导区以聚集创新资源、释放创新潜能、实现创新价值为灵魂,以构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互相合作的创新体系大环境为特色,立足大河西,对接长株潭,带动湖南省,面向珠三角、长三角,领跑中西部。努力把河西先导区建设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名片、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带动产业快速发展的增长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业园、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

3.3 用地规模

河西先导区总用地1200km2,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500km2,生态景观绿地200km2,村镇建设用地100km2,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产业用地400km2。

4空间布局

4.1 现状概况

河西先导区位于长沙与宁乡、益阳、常德和湘西地区联系的交通要道和长沙市东西发展主轴线上,北到望城县城高塘岭镇,南至株洲市、湘潭市,西与宁乡县毗邻,东至湘江。属长沙市“半小时经济圈”内。

区域内有长石铁路、长沙市二环、三环穿越;长常高速、319国道、金洲大道连接东西;潇湘大道、金星大道、长潭西线贯通南北。区域中心距长沙市中心13km,距望城县城17km,距宁乡县城10km,距株洲市20km,距湘潭市15km。

4.2 用地评价

该区地势为南高北低,属丘陵地貌。北部有乌山,海拔80~300m;中部有五丰山,海拔110~350m;东部有岳麓山、谷山,海拔70~280m;地质基础较为稳定,地面高程多位于100年一遇洪水淹没线以上。该区已有建设项目少,大部分为农民住宅,城镇化水平仅为20%,可以说,该地区是一张未受污染的“白纸”,适合于宏伟蓝图的描绘。

4.3 空间布局设想

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河西先导区规划构筑“一心、三带、五区”的空间布局结构,构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宜商、宜工、宜居、宜学的新型城区。

“一心”: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核心功能区,以雷锋、白箬为中心,规划占地约150km2,大力发展商业金融、保险、商务酒店、展示展销、医疗、文化娱乐等多种配套服务设施,以现代高层楼宇为特征,营造大都市核心区的城市形象。

“三带”:金洲大道产业带:控制范围150km2,以长常高速公路、金洲大道和长宁公路三条东西向道路为发展轴,东接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麓谷),西联宁乡县城,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为支柱产业,辐射益阳、常德等湘西北广阔腹地。

湘江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控制范围150km2,以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向南沿湘江扩展,将湘潭市九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株洲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连为一体。主要发展软件开发、机械制造、汽车装配、火车机头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将长、株、潭三市最具活力的产业链接起来,打造长株潭“3+5”城市群的产业航母。

岳麓山人文生态旅游带:控制范围100km2,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湖湘文化传播为主要思路,结合雷锋故居、雷锋纪念馆、岳麓书院、桔子洲头等著名旅游景点,向西与宁乡花明楼、湘潭韶山等红色旅游区连为一体。

“五区”: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约100km2,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全省最早建设也是实力最强的国家级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规划布局国家级软件开发、数字媒体制作、新材料成果转化、动漫游戏振兴、科技兴贸出口与创新等10多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加强在湖南省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和龙头地位。

大学城技术研发区:规划范围约100km2。大学城高校院所十分集中,集聚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是全省创新资源最丰富、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体系最完善、创新文化最浓郁的区域。规划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博士后总站、工作站为科研龙头,以国家级岳麓山大学科技园、省市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专业孵化器为创业基础,建设完备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投融资平台,提高大学城的技术研发水平,构筑湖南省高新技术研发的“大脑”。

含浦坪塘新型产业孵化区:规划范围约100km2,利用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临近大学城的区位优势,以教育科研孵化和文化创意为核心,为高校提供拓展基地,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供拓展空间。

高星加工制造区:规划范围约150km2,以湖南省台商投资区和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发展食品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先进制造业,规划构筑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配套产业基地。

莲花雨敞坪生态休闲与高效农业产业区:规划范围约200km2,严格保护自然山水环境,划定区域范围内的绿线(山体)与蓝线(水体、湖泊、湿地)形成山水相融的生态结构。山轴:泉水冲-五丰山-象鼻窝-桃花岭-岳麓山;乌山-伍家岭-尖山-谷山。水轴:沩水河-八曲河-马桥河-龙王港-靳江河。利用海拔较高的山体规划生态公园;利用成片的基本农田规划为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区,形成自然生态要素自湘江向规划区腹地楔入、延伸的生态格局。

5规划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5.1城乡统筹发展

大河西先导区是我国产业转型、新型城市化的试验区。因此,要注重实现中心城区与乡村的有序对接,依托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产业由外生型向内生型转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用地布局上构建中心城区-产业组团-集中乡镇-新农村居民点四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放在水、电、路、环境等公共设施和居住配套设施上,由中心城区逐级向新农村居民点辐射;产业布局上构建一、二、三次产业联动的循环经济体系,促使高效农业生产区与各级产业组团之间的相互溶合和协调。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为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和农副产品。

5.2 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河西先导区境内山脉纵横,河流交错,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岗地、丘陵、河流、溪流、水库兼有,主要山峰海拨在260~350m之间。

规划保护的生态用地主要有乌山森林公园、岳麓山系(包括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象鼻窝森林公园,梅溪湖景区)、五丰山森林公园、泉水冲森林公园、谷山森林公园、嵇珈山森林公园、洋湖垸生态湿地等大面积绿地,加强湘江、靳江河、八曲河、龙王港等水系的环境治理。另外,先导区边缘的成片基本农田约100km2,在规划中应结合高效农业产业布局予以保留。

5.3 快速交通优化

快速交通优化中考虑依山就势拉通长株潭三市西环线(长沙四环线),促进区域间联系;加强过江交通通道,除优化湘江上已有桥梁的交通外,建议拉通劳动西路和营盘西路的过江通道,加强湘江两岸的联系;规划潭望铁路,作为长株潭市际通勤铁路;长石铁路升级扩容,加强长沙通往湘西北地区的铁路运输,并对接我国中西部主要铁路干线。

5.4 与长沙市总体空间布局协调

长沙市东、西两岸的面积与人口均基本相当,但目前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明显失衡,东强西弱,河西已经成为了长沙的一条“短腿”。长沙要崛起,河西必须崛起。近年来,浏阳市、宁乡县积极向都市区靠拢,浏阳市医药工业园、宁乡全民工业园的建设沿长常、长浏高速公路分布,东西轴线发展越来越明显。河西先导区的建设,在长沙市和宁乡县城之间崛起一座新城,促进金洲产业带的快速建设,引领长沙向西纵深腹地发展,将宁乡县城纳入长沙市市区版图。长沙市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形成“东西两翼”平衡发展的新格局。

6结语

河西先导区的发展既关系到本区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成败,更是长株潭城市群乃至湖南省经济崛起的关键。合理制定河西先导区的空间布局规划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前提保障,这一工作值得人们继续研究,不断完善。

(本文得到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总规划师谭春华先生的指导,笔者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沈文天.张荣昌.产业集群理论与宁波国际港口产业群建设[J].区域经济.2005.1.

[3] 罗震东.秩序.城市治理与大都市规划理论的发展[J].城市规划.2007.(12).

[4] 俞孔坚.李建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6).

[5] 杨家文.市场经济下的空间规划实施[J].城市规划学刊.2007.(6).

第9篇

关键词:“十一五”;“十二五”;发展机遇

中图分类号:F123

“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还面临不少问题与困难。在举世受金融危机影响而陷入困顿境地的情况下中国将迎来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盘点“十一五”时期的得失,有利于明确“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与方略。

一、“十一五”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

从目前来看,“十一五”时期虽然遭遇了许多始料不及的多种困难,但成就辉煌。

“十一五”前期的发展环境比较好,但进入2008年之后,南方冰灾、汶川大地震和三鹿毒奶粉事件等接二连三发生,让全中国人民痛入心脾。也正是在这一年,当中国人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和“神七”飞天而欢庆时,国际形势风云突变,金融危机从大洋彼岸席卷而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许多外向型企业破产或濒临倒闭的边缘,东部沿海部分发达城市地区大量企业外迁、倒闭或歇业,以至于2009年成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应该说,这些突如其来的国内外形势变化是“十一五”开局之时难以预料的。

即使国内外许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在这一时期同时并发,但中国社会经济依然在大阔步前进。在风云变幻的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404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6%。在最为困难的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4.0507万亿元,增长速度达到了9.3% 。预计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9万亿元左右,中国将跃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1957年主席正式提出“超英赶美”在当时来看的确是冒进的设想,但如果我们将时间跨度扩展到2010年,你能不佩服主席的远见卓识与预见力吗? “十一五”初期的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8.3868万亿元。对比数据不难发现,如果不考虑物价因素“十一五”的五年再造了一个中国,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奇迹。这一奇迹引得全球许多人试图探索“中国模式”的奥秘。预计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30000元(超过4000美元),中国将进合国划定的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十一五”的成就赋予“十二五”的特殊意义在于,“十二五”将成为中国超越日本后追赶美国的起点。这个起步迈好了,中华民族真正跻身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的希望就升起了。

除了经济总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有关经济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与公共服务人民生活三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均能如期实现。在国家实力增强的同时,民生得到了明显改善。例如,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并建立了农业补贴制度。中国“种田纳粮”的铁规远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即使是史书中推崇备至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也只能做到临时的轻徭薄赋。给“种田纳粮”的历史画上句号是前无古人之举,惠及中国亿万农民,必将在中华民族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流芳千古。在“十一五”时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一般民众都能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国家整体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使得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明显增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中国在2008年为全球增长的贡献度约为22%,而且在2009接近40% ,日美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加起来也不过0.1%左右。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估计将达到2.3万亿美元左右,有望成为世界贸易第二大国。在总体实力增强后,中国会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利用全球资源的机会。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东亚病夫”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除总体实力大幅度提升、民生改善明显与国际影响大大提高外,“十一五”时期在体制改革方面也迈出了较大步伐。

回顾“十一五”时期的改革首先应该弄清楚规划纲要“一字之差”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从1953年延用至2005年的“计划”改为“规划”,“一字之差”并不玩文字游戏而是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转变政府调控的方式,计划到规划的变革是适应这种需要的具体安排,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体现了政府调控理念的转变。计划包括的面广,而且具有强制色彩;规划更强调了引导市场,明确政府的有限作用领域。规划要明确政府做什么,体现国家意志,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的发展方向。第二,体现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先进管理方式。“十一五”规划与以往不同的一点是强调民众的意见,因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门成立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并开展了请人民群众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第三,体现了政府管理的空间观念和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一个矛盾与问题多发期,其中区域问题增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中央强调“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计划一般是按条条制定的,而规划更强调空间,因为任何活动总是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不落实到空间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操作性。由“计划”到“规划”,实际上意味着中国的规划体系与政府调控进入了新的改革期。

由过去的按“条条”管理转变为按区域管理是“十一五”时期确定的未来政府调控基本方向。在这五年中央政府注重运用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指导与管理区域发展。“十一五”时期中央政府先后批准了七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6年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6月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年12月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4月,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2月批准设立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这一时期,中央政府批准或批复了十多个区域规划,涉及的区域包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株潭城市群、中部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图们江区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及皖江城市带等。

除政府调控重点与导向的转变外,改革还在许多具体领域展开。例如,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全面推进增值转型;在24个省市区进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体制改革试点;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这种改革举措对规范市场竞争与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一五”时期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在经济发展整体跃上一个新台阶后,原有的一些矛盾与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而且在新的阶段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与困难。

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所确定的主要经济结构指标不能如期实现。过去长期存在的依靠投资扩张和便宜劳动力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比例不高,总体而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没有明显提高;第二,资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能源、矿产、水资源等战略性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第三,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十分普遍,导致产能过剩,加剧地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可以说,在许多传统产业领域盲目扩张而在高新技术领域投入不足是中国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痼疾,在“十一五”期间发展到了非医治不可的程度。这不仅导致国内各地区之间争夺能源原材料与产品市场的冲突不断加剧,而且由于对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需求呈加速度上升还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增大。单纯从经济角度分析,目前存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都能从区域冲突中找到原因。内部冲突导致了中国利益流失问题相当严重。以铁矿石涨价为例,由于各地区盲目发展钢铁工业且没有形成一致对外的合作格局,中国是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但没有掌握铁矿石价格主导权。2005年至2008年这4年的铁矿石价格分别上涨71%、19%、9.5%、96%。有专家指出,2003年至2008年间,进口铁矿石涨价高达4.6倍。国际铁矿石价格的连续暴涨,外国公司已经从中国攫取了正常利润以外的7000亿元财富。区域冲突导致的肥水外流是何等严重由此可见一斑。在盲目发展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同时,许多地区并没有对环境保护给予高度重视,导致了大量了环境污染问题。化学品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固体废弃物污染、尾矿污染等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引起社会关注的重大事件有:珠江北江和湖南湘江株洲与长沙段镉污染、昆明阳宗海的砷污染、无锡太湖蓝藻爆发、山东临沂河水砷超标、内蒙古赤峰自来水污染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对我国环境质量、居民健康与社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不改变资源环境代价大的发展模式,中国的高速增长态势将难以为继。

在社会发展方面,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差距扩大、地区教育不公、区域发展不协调以及社会管理漏洞多等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由于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再加之官员腐败问题突出,社会低收入阶层怨气大,上访与社会在各地方随处可见。在一些地区,地方财政靠“卖地”,但对失地农民补偿与安置均不到位。社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社会和谐,也会阻碍地区经济与国民经济经济发展。

在经济体制方面,问题与矛盾积累较多。上述许多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都与政府管理缺位或不规范有关。从纵向看,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性规定在地方时常遇到执行障碍。从横向看,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地方政府之间没有形成完善的合作机制,冲突多而合作不足;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时常存在相互扯皮现象,有利益的多个部门争着管,没有利益的哪个部门也不管。虽然中央政府明确了区域管理导向,但在中央政府27个部门、16个直属机构与4个办事机构中只有两个不涉及区域管理。以规划职能为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与民政部等均具有一定的规划权,各部门主管的规划之间没有形成协调机制,往往导致不同规划之间出现明显的冲突。

三、“十二五”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每12年为一轮,天干地支组合成60甲子。“十一五”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度过了甲子生日,“十二五”是中国进入第二个甲子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作为第二个甲子的五年规划开端,“十二五”时期中国会面临怎么样的发展环境与前景?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十一五”时期超越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十二五”时期是追赶美国的起步时期。如果这个起步迈好了,将为在未来三十年内超越美国打下良好基础。放眼全球现状与态势,可以作出一个基本判断:中国将面临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

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美国的金融和经济体系遭受重创,欧洲也受到冲击,拉美与亚洲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率从2007年的5.0%、2008年的3.9%降低至2009年的3.0%,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与债务危机。中国虽然受到了明显影响,但总体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的实力被金融危机削弱,意味着中国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这给了中国企业一个难得的扩张空间。因此有人甚至预言,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将可能成为中国作为全球大国崛起的标志性事件。

然而,机遇并不等于现实实力,机遇可能会稍纵即逝;而且世界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每逢严重经济危机时期,紧迫感会催生出新的技术与产业革命。在百年不遇的机遇面前,中国有两种前途:一是紧紧抓住了机遇,中国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强国;二是错失良机,先进国家借危机中催生出来的新技术革命而有可能将中国再次远远地抛在后面。20世纪60年代全球曾经出现过一次产业调整的良机,当时中国没有抓住。在进入“十二五”时期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我们还会让机会溜走吗?

值得忧虑的是,中国的企业缺乏真正的自主知识产权,严重依赖资本扩张和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没有改变,一旦陷入困境将难以自拔;而且一旦中国的实体经济受到冲击而普遍不振,所引发的社会动荡将是灾难性的。我们应该有这种危机感,倘若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可能会出现大倒退,兴我中华就会变成画饼。面对百年不遇的机遇,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为“辛卯”年。按照古代的说法,“辛: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为了应验先贤们的判言,在百年不遇的机遇面前,中国需要从全球角度审时度势,冷静对待,缜密谋划,从战略角度布局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

第一,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模式。地方政府必须改变拼资源、牺牲环境与科技投入少的急功近利增长路径。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各地区均在强调“比较优势”(只单纯考虑成本因素),导致了许多重复建设。在新经济时代,只考虑比较优势已不合时宜,通过创新驱动提升整个国家与各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发展的关键,为此国内各地区要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十二五”期间,宁可牺牲一定的速度,也一定要实实在在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第二,必须改变一味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将挖掘扩大内需潜力与促进内生增长(即培育本国或本地区的企业与企业家)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对外依存度过大存在较大风险,在金融危机来临时,沿海外部控制程度较高的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感受到的压力大得多。

第三,必须着力解决长期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区域差距扩大等突出问题,为经济提质转型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收入分配不公所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城乡区域差距所导致的城乡对立与区域冲突需要通过制度化的政策来解决。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在“十二五”时期应当是政策的重点。

第四,必须协调好各区域发展,提升中国整体竞争实力。东部地区保持率先发展的关键在于由过度的外生发展向内生发展转型,加大结构转型力度;西部地区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已经大为改善,内部出现了明显分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应该从过去的以打基础为主转变为分类支持;中部地区除了《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所提出的“三基地一枢纽”(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定位外,还应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东北地区的重点是传统产业的振兴与现代化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另外,按问题区域制定区域政策,应当在“十二五”时期提上议事日程,中央政府对问题区域进行制度化的扶持是一国国力强盛的表现与文明的象征。

第五,必须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合理的制度基础。明确政府有限作用领域,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加倍努力。国有经济改革、资源环境税的改革以及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等均有待在“十二五”时期加强。政府调控法制化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