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防治地质灾害的方法

时间:2023-09-28 09:33:06

导语:在防治地质灾害的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防治地质灾害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地质灾害;应急防范

中图分类号:P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005-1

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地质作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建设事业造成的危害。按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缓发性和突发性两大类。四平市地处平原和低山丘陵区,属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但也常有地质灾害发生。常见的有: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裂;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洞井塌方、冒顶、瓦斯爆炸;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坝体跨塌等。那么,如何加强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范应急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近几年来的工作实际,在预防和处置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方面,涉事地地方政府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 编制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计划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很多方面。为了避免工作重复、交叉和相互脱节,需要统一规划,分级,分部门实施。所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防灾避险的重要内容之一。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工作重点和各地、各部门的职责、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以及一定时期内需重点发展的防灾技术手段等。各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掌握地质灾害发育和分布规律,圈定地质灾害多发区,查明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及其灾害体的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危害度等,并结合上一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按各地质灾害点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危害大小,区分轻重缓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计划。

2 划定、管理地质灾害危险区

将可能受到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地区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

(1)在造成灾害威胁的地质灾害体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灾害威胁尚未解除前,危险区内禁止开展任何建设活动。确需开展建设活动的,其建设方案中必须有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包括切实有效的防灾避险措施,方可开展建设。

(2)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任何可能加剧诱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如在崩塌、滑坡危险区进行采矿、削坡、填土、开挖水渠等活动都要禁止。

(3)责成危险区所在乡(镇)级人民政府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计划和防灾避险预案,预案要明确灾害体的动态监测机构和人员、防灾预警的判据、预警机构及负责人以及预警信号、撤离路线等。

3 组织开展群众性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我市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和地理条件比较复杂,加之人为活动频繁,如,采矿、挖砂、筑路等,未知地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通过一次性或汛期前调查不可能全面掌握和了解地质灾害隐患点、灾害体,这样就给灾害体监测和预报、预防带来困难,防灾避险工作只是纸上谈兵。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开展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预防工作。

3.1 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主管部门要根据地质构造、所处地理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使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防灾避险知识的及预报途径等有初步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生活在本地,对环境十分了解,如有灾害前兆都能够及时发现并上报情况,是防灾避险的有效途径。

3.2 开展联防

要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开展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监测和预报联防工作,使之便于发现地质灾害的隐患和征兆,一旦发现就能够快速上报,尽早采取有效的防灾避险措施,从而提升我们抗御灾害、防灾避险的效果和能力。

3.3 明确职责具体方法

一是逐级签订《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避险责任书》,明确防范责任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主要工作任务。二是建立年度地质灾害防灾、灾情速报联系网络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人,如发现灾害前兆或险情能够及时快速上报。三是填报防灾避险“告知书”,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发放防灾避险“告知书”,明确防灾措施和避险撤离路线。如,居住在采矿塌陷区及其附近的居民,居住在距河道较近的居民,居住在距陡峭山体附近的居民等。

4 加强农村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防范

督导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在汛期,要组织专门的巡查和检查,监督指导工作。要开展汛前、汛期、汛后的巡查工作,及时发现灾害体,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对已知灾害体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突发性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涉及面广泛的工作,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工作的管理,科学有效地防范和应对各种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许丁丁.地质灾害的研究现状.山西建筑,2006(11).

[2] 施伟忠.湖北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体系的建设.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湖北省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论坛论文集,2007.

[3] 陈群祥.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系思考.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4] 姚勇.甘肃农村小城镇地质灾害分析与评价.西安科技大学,2010.

第2篇

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人们的出行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就随之变得少之又少。而这个问题也一直得到国家的关注,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将交通建设放在首选位置。但由于中国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表现为很强的复杂性,因此,为了减少地区之间的距离,国家将隧道放在山区交通建设的首选位置。长距离的深山铁路隧道的安全问题不同于一般性质的长距离隧道的安全问题,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有着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因为长距离深山隧道的修建不论是时间问题还是环境问题以及施工问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虽然隧道工程施工可以大大缩短地区之间的距离,但由于地区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常会导致隧道施工工期长,所要求的技术很高和经费多等缺点。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滑坡、涌水和岩溶塌陷等危险,这样就会导致隧道施工的工期加长、危险加大、质量降低。当隧道工程施工遇到地质灾害时,不仅是隧道的有效使用期限变短,消耗的经费变大,同时,也会使隧道工程施工最终的目的性降低,即人们的出行扔存在安全风险。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地质灾害,渗流便是其中的一种,因此渗流成为在地质灾害中关注的焦点。中国的面积广,地质复杂,而地下水又会对隧道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渗流的影响。而在中国的隧道工程施工方面,渗流是很常见的现象,同时也是很难避免的,有“十隧九漏”之说。因此,加强对渗流引起的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研究,找到防治办法,提高隧道施工的质量,可以有效的在保证人们正常出行与交流的同时,也可以保证隧道和人们的安全,增加隧道的使用寿命。

1 渗流的特点以及致灾的力学机制

1.1 渗流的特点

地球上必不可少的便是水,同时它也是各种地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在地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导火索。隧道工程施工的渗流主要发生在含水路段,当对此路段进行施工时,原有地下水的的状况就会发生改变,破坏其渗流条件,地下水便会随着隧道的一些位置流出,最终导致涌水灾害,形成渗流。根据地下水渗流的快慢或大小,渗流可表现为水的渗出、海流,当地下水流出的程度再次加大时,渗流又可表现为股流和大范围突水等形式。

1.2 渗流致灾的力学机制

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地质灾害主要来自水的因素,而水的存在形式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在隧道中,水的存在形式同样是由静、动两种储量构成,并且这两种类型的水储量都与水围岩的规模有关。但是,水的存在形式不同,所以要涉及的因素必然不同。水的静储量是潜水资源含水层多年平均最低潜水位以下的地下水储量,即存在隧道内的地质之间的空隙中的地下水,它不仅与水围岩的规模有关,还和储水能力、给水能力有关;水的动储量是潜水资源含水层多年平均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地下水储量,即存在隧道内的与地表水源或其他地下水有直接联系的地下水,它不仅与水围岩的规模有关,还与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有关。

岩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水的赋存状态、岩石的性质以及岩石的完整程度等占主要的位置,其次是水与其他方面综合的影响也给岩体力学性能带来巨大的影响,例如,有的岩体遇水后会因胶结物溶解,导致岩体内的一些细小颗粒被融化,从而使岩体软化,变得疏松,最终致使岩体的强度降低;有的岩体会因岩体中的一些物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强度降低;有的岩体会因岩体中的物体遇水变得光滑导致岩体变形或破坏使其强度降低。

岩体发生变化通常是由水和岩体之间的化学反应造成的,而他们之间的力学又通常会使地下水水量发生剧变,而当水量发生变化时,其岩石之间的间隙中的水压也便随之发生变化,最终使岩石的结构受损 从而使岩体的强度降低,导致工程体应力环境的恶化,从而影响着工程体本身。在岩体内部,通常存在着渗流场和应力场之间的动态平衡,两者之间互补互惠,每当渗流场或应力场中的一种发生变化时,另一种会自动发生变化,使其回复到原有的动态平衡。但是,如果一方变化的幅度过大,另一个不能随之也发生变化,那么这个动态平衡就会发生破坏,最终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2 渗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每道工程都有自己的核心任务和落脚点,隧道施工也不例外。地质灾害检测和警报便是隧道工程施工的核心任务和落脚点。提前预知隧道工程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掌握隧道的变数,可以在遇到渗流时及时果断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渗流灾害的影响程度,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对于隧道工程施工灾害的监控测量预警的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前搜集有关隧道的信息,然后根据隧道信息进行此隧道工程施工的动态设计与管理,在动态效果良好且无误的情况下,根据动态的流程或步骤进行信息化施工,但在进行信息化施工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地质预报和监控测量,以此得到隧道工程施工进行中所遇到的可能的状况和数据,然后对地质预报和监控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反馈。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反馈,得出结论,如果显示无异常,表明隧道工程施工过程符合动态设计与管理,则继续进行正常施工;如果显示异常,则表示隧道工程施工过程有异于动态设计与管理的地方,是灾害预警,需要采取防治措施,并重新进行信息化施工。

隧道工程施工是一项大的工程,在进行施工前最好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灾害,这样就可以在遇到灾害时及时果断的采取措施,降低灾害的程度和损失。因此,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前进行地质预报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对于超前地质预报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首先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体系进行宏观地质调查分析和确定所遇灾害风险分级,根据灾害风险分级制定灾害分级综合预报方案,然后根据制定的灾害分级综合预报方案和宏观地质调查分析结论进行长期地质灾害预报,根据长期地质灾害预报进行短期地质灾害预报,在进行短期地质灾害预报结论无异常情况下,进行正常施工,在进行短期地质灾害预报结论异常情况下,则确定灾害类型与规模,并根据灾害的类型与规模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最后再进行正常施工。

任何灾害或事故的发生都少不了源头、过程和结果三个步骤,渗流地质灾害的发生也不例外,同样由这三个步骤发生,因此,该文从渗流发生的源头、过程和结果三方面进行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1)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前对地表水、暗河以及地下水等进行探测、预报和定位,即进行超预报工作,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工作,尽量减少水对将要进行的隧道工程施工所带来的影响,但在此期间仍要不断进行超前预报工作。

(2)当隧道工程施工进行中时,如若遇到水源或接近水源的地方时,可以采取放掉地下水或表面水等措施,不可以盲目施工,这样才可以保证正常安全施工以及隧道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3)当隧道穿越的水源丰富且不间断时,可以采取排、堵和排堵结合的方法,尽量减少水源对隧道工程施工的影响。当穿越河川或江水的隧道中有出水的裂缝时,一般采用堵的方式。

(4)为防治隧洞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流,也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如进行超前引排、超前预注浆等措施,阻止渗流在隧洞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

3 结语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有很多种,渗流便是其中的一种,并且渗流现象比较普遍,对隧道的危害很大,果断采取有效措施既可以提高隧道的质量和安全率,同时也可以增加隧道的使用寿命。该文首先分析了渗流的特点和渗流致灾的力学机制,了解到渗流致灾的特点和原理,然后进行隧道工程施工灾害的监控测量、预警分析和隧道工程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分析,掌握隧道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监控测量预警和超前地质预报的使用流程和步骤,为隧道工程安全施工奠定基础。同时,该文也对进行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渗流现象给出了一定的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总之,渗流是一种常见的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同时也是影响最广的地质灾害现象,该文通过对渗流引起的隧道工程施工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同时也增加了隧道的使用寿命。

该文通过研究找到渗流引起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但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做更深入的研究,由此在以后的研究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更进一步的完善:

第3篇

关键词: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识别指标;识别方法

公路作为带状生命线工程,展布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当中,特别是山区公路,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类地质灾害的威胁,对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进行有效识别,可以大幅度降低地质灾害对公路运输及人们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因此,本文从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的识别原则和识别指标入手,分析了公路路基在崩塌、滑坡类地质灾害方面的识别方法,希望对提高公路路基抗灾能力、保障公路畅通、减小公路路基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所帮助。

一、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识别原则

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识别是一项系统的、持续的工作,需要明确的识别原则作为指导思想,而且,识别原则要与目的保持一致,即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概括来说,常用的主要有以下7个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

科学性是所有原则的基础,在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识别中,科学性作为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识别方法、识别过程、结果评价等方面,保证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识别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增强灾害识别的可操作性;实用性作为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识别方法上,实用性强的识别方法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而且极易掌握和操作,通过简单步骤的改变,就可以应用到大多数的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识别中。

(二)由宏观到微观、由细到粗的原则

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的识别过程既要符合人们对地质灾害规律的认识,又要满足灾害管理的实际需求。对单个灾害点、单一地质灾害种类的识别,要完成从宏观变形到微观勘测的过程,即从对破坏迹象的预判到具体指标计算的过程,对灾害的管理决策要实现从细到粗的过程,即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识别过程。

(三)综合判别的原则

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识别是一项持续的、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因为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效果均不同,所以识别地质灾害时,不能对所有类型的地质灾害使用同一种分析方法,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对地质灾害产生原因、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明确主次关系,对灾害进行识别。

(四)分阶段识别的原则

任何公路路基地质灾害或者灾害链的产生都要经过四个过程:孕灾、发展、破坏、消亡,对地质灾害的识别不能只局限于某个部位的某个阶段,要对灾害各个阶段的特征、性质进行动态的分析、归纳、总结,从而有效识别地质灾害。

(五)排除与确认并重的原则

识别地质灾害时,一般都是先对其产生怀疑,经过分析、研究之后再排除,最后才能确认;需要注意的是,在识别过程中,当某些主要的敏感因素组合达到危险条件时,无论其他危险因素状态如何,都更倾向于认定此处存在危险,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对于不能完全排除,又不能完全肯定的,一般按照会发生地质灾害处理。

(六)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地质灾害之间特征差异具有模糊性,影响地质灾害的自然环境因素又具有复杂性,所以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方法对地质灾害进行完全的定量分析,只能以定性分析为主,通过总结以往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性以及其不同类型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综合分析地质灾害及其影响因素之g的关联,然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质灾害进行识别。

(七)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的原则

路基地质灾害识别是公路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识别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风险管理的效果。由于灾害的识别都发生在公路部门日常的养护、维修活动之中,所以,灾害识别和衡量也必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制度化的过程。

二、识别指标

影响路基地质灾害的因素很多,因此,在对其进行识别时,要根据以下四点选择识别灾害的指标:一是路段处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二是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自身的缓变形、突发性等特点;三是路基灾害的发生规律;四是地质灾害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标志。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识别指标时,要尽可能的选择有代表性、关键性的因素。确定灾害识别指标后,要根据识别指标衡量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从而为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治理提供支撑条件。

三、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的识别方法

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种类较多,在此,本文主要对危险性大、较常见的崩塌灾害和滑坡灾害的识别方法进行论述。

(一)崩塌类灾害的识别方法

崩塌是岩土体受到较大外力后,在重力作用下,沿较陡的边坡以垂直或翻滚的形式向下运动,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一种地质灾害。崩塌是山区公路路基地质灾害中常见的灾害现象,具有突发性。根据下落岩土体成分,可以将崩塌分为土质崩塌、石质崩塌两种,根据下落岩土体的大小、规模,可以将崩塌分为崩塌、落石、碎落三种,其中,崩塌会破坏公路、桥梁,甚至造成车毁人亡,落石、碎落对行车安全及养护工作影响较大。

崩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岩石性质及外界作用(风化、地震、人为破坏等)等,这些因素导致崩塌的形成、发展过程及破坏形式具有复杂性,通过对以往崩塌灾害的综合分析、研究,结合灾害识别原则和工程经验,可以采用以下八种方法对公路路基崩塌灾害进行识别:第一,边坡较高,坡型为凸形、阶梯形或凹形陡坡,坡度较大,其中,土质边坡的坡度大于45°,岩质边坡的坡度大于60~70°;第二,两个或两个以上断层的相交位置以及断层破碎带位置,容易出现崩塌灾害;第三,边坡岩土体内部存在顺坡裂隙和软弱面,或者岩土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是斜交和平行边坡走向的陡倾裂隙发育;第四,边坡上部已有明显拉张裂隙,并且切割边坡的裂隙、软弱面,甚至即将贯通,使岩体与母体呈现出分离之势;第五,坡面有相对新鲜的岩石出露面,或着坡脚有崩塌物堆积,说明这里以前发生过崩塌,今后有可能再次发生;第六,边坡前缘不断出现掉块、坠落现象,这是崩塌的前兆;第七,边坡上不同岩体之间的差异风化,易造成边坡凹凸不平,悬空而突出的岩体可能发生崩塌;第八,树木根系的不断生长及雨水、地下水的渗透、侵蚀都可能引发崩塌灾害。

(二)滑坡类灾害的识别方法

公路路基地质灾害中的滑坡类灾害是指剪切路基造成破坏的一种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滑坡、滑塌、坍塌、路基滑移等,其中,滑坡是指斜坡在河流冲刷、地下水侵蚀、构造运动、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下,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以整体或分散的形式,缓慢的、间歇性的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塌是指边坡上的土体被水浸润后,强度会明显减小,从而在重力作用下沿边坡向下滑动的地|现象;坍塌集滑坡和崩塌两者特性于一体,具有两种特性,其破坏过程也可能是“先滑后塌”,在土质边坡中发生较多;路基滑移的力学原理与滑坡相同。

滑坡类灾害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其破坏规模和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对公路路基地质灾害中的滑坡类灾害进行识别:第一,边坡角度在20--45°之间,河流凸岸上缓下陡,还有就是人工开挖的路堑边坡上;第二,公路所在位置的山坡及其附近存在不均匀沉陷现象,边坡前部出现鼓胀、翘起现象,边坡后部出现贯通性的弧形裂缝,房屋、道路、水渠出现拉裂现象或建筑物地基出现错裂现象;第三,在大断层通过的河谷地带,受地质构造影响,岩体中具有较发育的节理裂隙或小型断层,极易发生滑坡现象;第四,在地下水丰富且疏排水能力较差的边坡位置,极易因坡体变形而发生滑坡;第五,上部较两侧山体凹陷而下部较两侧山坡突出的古滑坡,或者具有明显的变形形迹和要素的新滑坡;第六,膨胀土、厚层黏性土、黄土、煤系地层等易滑岩土分布地段,特别是土层的下伏地层为泥质岩层时,极易发生滑坡;第七,公路路基施工中,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不够科学,工期不合理,或者防护工作不到位等,都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第八,半填半挖路段,特别是陡坡路段,填方部分易沿着原地面发生侧向滑移;第九,路基路面及防护、排水工程出现裂缝等迹象,表明滑坡正处于变形阶段。

四、结语

随着我国公路路网的不断完善,公路运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山区公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地质灾害影响,因此,对以往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及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灾害识别原则、识别指标及识别方法,进而对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进行识别,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次生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 施工扰动 地下水异常渗流 综合物探 电阻率 剪切波速度

[中图分类号] P63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266-1

0引言

作为次生地质灾害的一种,地面塌陷即地表岩土体及赋存其中的水、土所组成的综合体系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各种破坏其稳定平衡状态的力学效应,导致岩土体覆盖层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地质现象,它对生态、人文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破坏,对正常的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为了经济有效地对地面塌陷进行处理方案设计和施土,需查明塌陷产生的地质原因,确定塌陷区及其影响带展布范围,特别是当其发生十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或影响范围较大时。

1土程背景

某大型水利土程毗邻市区,在深基坑开挖施土排水(明排)期间,基坑和右岸较大面积区域内发生地面塌陷,塌坑20余个,甚至部分塌坑出现在市政区,面积约230000耐。地面塌陷及基坑内集中涌水出现后,经令家咨询,塌陷原因定性为“系由右岸局部区域土体发生渗透变形破坏所致”,随即采取了诸如改变基坑排水方式、进行防渗灌浆处理等措施,但成效不明显,塌陷现象依旧持续出现。经再次令家咨询后决定:土程处理前,先查明土程区埋深50m内变形破坏土体的分布范围,初步评价渗透变形破坏区域土体受扰动、破坏的具体情况等。

2地质概况及方案策划

(1)地质概况。土区内河床高程1064.0一1066.5m河水位标高约1066.0m。右岸为河流堆积侵蚀地貌,坝肩位十高程约1080.0一1084.0m的11级阶地。因基坑、右坝肩体型正在形成,地面高程约1043.0一1082.0mo与土程密切相关的浅部(50m以内)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湖积堆积层,岩性主要为各种粉砂、细砂、含砾中细砂等,局部夹有粘性土透镜体和少量砂砾石。地表局部有人土堆积物,主要为松散一稍密状砂砾石、细砂,层厚0.6一11.7m。地下水属孔隙潜水,含水层为粉砂、细砂。原始状态下右岸地下水位标高约1065.2一1066.3m以潜流形式向河流或下游排泄,水力坡度平缓;施土期间因基坑降水,水位降至1057.0一1064.0m且防渗土程和地基处理致使右岸水文地质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变幅较大。

(2)方案策划。初步灌浆处理时一发现“即使紧邻塌坑打多个钻孔,各孔注浆量明显增加现象亦少见,但也有部分钻孔出现掉钻、注浆量极大等现象”,说明区内渗透性很不均匀,局部渗透变形使区内地层结构松散或密实度降低甚至有空洞出现,导致部分钻孔注浆量大增,但其空间分布具有不确定性。由此结合前期勘察经验分析确定:①按适当孔距布置控制性、指导性钻探土作;②以综合物探方法为主,使用地面物探方法圈定物性异常区范围,结合钻孔开展剪切波测井,综合分析、去伪存真地确定渗透变形区的空间展布;③在物探圈定的变形区内布置验证孔,对渗透变形范围子以确认。

3物性特征及方法选择

(1)物性特征。对比可行性研究阶段和现阶段有效性实验结果(见表1)可知,各主要岩性间存在一定的物性差异。相同岩性的地层,现阶段电性及弹性参数分别较可研阶段时一变大或变小,表明地层结构及密实度、含水率等发生了变化;现阶段较小分布范围内相同岩性的物性参数变化幅度增大,说明不同密实程度和含水率的地层间有较明显的电性及弹性差异,因此具备开展物探土作的基本地球物理前提。

(2)方法选择。土区浅部地层因其沉积环境的复杂性、成因的多样性导致岩性和结构、层厚在垂向和水平方向都复杂多变,次生渗透变形破坏更加剧了这种复杂性。因为物探方法具有条件性和多解性,故需使用综合物探手段进行勘察,以从不同侧面、不同部分或全面地解决地质问题影响岩土体电阻率的主要因素为岩性、含水率、粒径、密实度等,即粘性土电阻率值小十砂性土;含水率越高电阻率越小,粒径越大(如砂砾石)电阻率越大;非饱和土层密实度越高电阻率越低,饱和土层则密实度越低电阻率越小。防渗处理形成的水泥充填层、防渗墙和人土填土层中的大粒径回填物,则无论处十水位上下均为高阻反应。岩土体地震纵波速度的影响因素与电阻率类似,含水率高、粒径大、密实地层波速相应较高,含水率、密实度及粒径差异较小的地层速度相近。横波或剪切波、瑞雷波速度大小与介质物理性质有关,而对含水率不敏感,即相同岩性岩土体越密实则速度越大。此外,当地层中存在明显空洞时一,实测瑞雷波频散曲线会出现异常跳跃,可据此确定空洞的埋深及范围。

根据上述分析,综合考虑各种物探方法的技术特点及探测场地条件(场地狭窄、地形起伏情况)和施土噪音、电磁及交通干扰以及技术要求等因素,选择以高密度电法为主、以瑞雷波探测和横波地震映像为辅,并结合钻孔剪切波测试的综合物探方法,调查地面塌陷的展布及影响范围。

4探测效果及土程验证

通过使用多种物探方法,基本查明了施土扰动所致地下水异常渗流引发的结构松散或欠密实地层及其影响区的空间分布及发育形式;近坝区地下水渗流通道分布及走向;引发地面塌陷的结构松散或欠密实地层主要发育深度等,为地面塌陷处理方案设计及施土提供了基础资料。

5结语

实践证明,在综合分析次生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根据其成因及原状区、扰动区和影响区的物性差异以及其所处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背景,选择适宜的综合物探方法,结合指导和验证性的地质、钻探、试验资料等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地查明引发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体空间展布情况及其影响带范围,为地质灾害防治的土程处理设计、施土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郭建强.地质灾害勘查地球物理技术于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第5篇

全县防汛抗灾工作已经进入非常时期。今天,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全县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会,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究我县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措施,切实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刚才,灵官殿镇介绍了防灾避灾的先进作法和经验,水务、国土部门通报了我县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情况,还观摩了灵官殿镇双河口村山洪灾害紧急避灾演练。等会,县委周书记、艾县长还将作重要指示,大家一定要认真领会精神,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领会省、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会议精神

二、正确分析我县目前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未发生一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山洪地质灾害。应该肯定,全县上下对防御山洪地质灾害越来越重视,科学防控,积极应对,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前段时间气象部门几次预报有强降水过程,我县虽然没有大的强降雨,没有造成大的损失。我们希望风调雨顺,但必须有备无患。如今年6月24日,简家陇、水东江乡及三都、黄家坝水库等地持续一个多小时强降雨,其中简家陇最大三小时降雨96毫米、杨家冲老百姓房子水浸四行土砖高,冲垮了一些山塘,淹没禾苗、西瓜,造成了一些经济损失。幸好只有一阵子,雨就停了,如果时间再长,那么就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已进入主汛期,到了险情和灾情易发、高发的时候。因我县防御山洪地质灾害基础不牢,隐患大,所以,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灾意识不强。山区群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灾害认识不足,防灾意识淡薄,自救互救能力低。此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加剧了山洪灾害损失,与水争地、与山争地现象普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解决。

三、扎实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的各项工作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省委坚持一个原则,做到两个确保的总体要求,紧扣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不溃一库一坝,杜绝群死群伤的防汛工作目标,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宣传发动。防汛抗灾工作必须广泛动员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要进一步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培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将防御山洪灾害的基本知识宣传到村、组、户,将防灾、避灾、救灾常识送进机关、学校、工厂、矿区等,切实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要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干部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乡村领导干部和党员骨干的应急反应和组织指挥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天然地基 补偿基础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假定计算条件为条形基础,基础宽度1.50m,基础埋深1.00m,地下水位埋深0.5m。”在上海地区做过基础设计的同行们对这样一句话应该都非常熟悉。这是上海的地勘报告在给出天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所设定的假设条件(几乎每个地勘报告的假设条件都一样)。但我们实际设计地基基础时不可能总是碰到与假设条件相同的基础,尤其设计地下车库时,基础埋深与假设条件相差甚远。因此我们就要依据实际的基础形状、尺寸和埋深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那么这个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该怎么计算呢?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做法,和在几个实际工程中的运用情况,以供大家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计算天然地基的承载力我们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第一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11-2010》第5.2.3条给出的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法;第二国家标准《GB50007-2011》第5.2.4条给出的承载力修正法。现在我以馨雅名庭东地块项目为例分别以国标法和上海抗剪强度指标法计算天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来做一个比较。该项目天然地基设计参数如下表所示:

其地下车库基础底标高-6.2m,基础埋深4.5m(计算至天然地坪),基础持力层为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地下水埋深0.5m。按国标法计算:fa=fak+得fa=69kPa;按上海抗剪强度指标法计算:得fd=114kPa。2010版的上海市地基规范对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定义进行了些调整使其与国标规范的特征值的意义保持一致。从规范的有关条文我们可以知道上海规范的fd应该等于国标规范的fa,或者二者从数值上应该很接近。但对于我们这个实际的工程,其计算值几乎相差了一倍。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仔细检查了每个计算步骤和每个参数的取值,确定计算过程无误。于是我又查阅了上海市地基规范的条文说明、上海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等。发现其中关于fd的说明中均明确的指出是针对上海地区浅层土的承载力计算,其中上海地基规范的条文说明中列举的典型工程案例更明确基础埋深为1m的条件。我想这应该是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上海地区埋深1米左右广泛分布的基本都是②层粉质粘土层,而本工程基础持力层为③层淤泥质粘土层。上海规范所说的浅层土应该就是②层土,而对于③层土,上海规范的抗剪强度指标法也许是不适用的。为了确定自己的想法,我与勘察设计人员进行了沟通,他们也认为上海规范所说的天然地基仅适用于②层土。而国标规范明确的给出了淤泥、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的深度和宽度调整系数,因此采用国标规范法计算③层土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更适用。除了适用性的原因,由于地勘报告给出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过修正,而具体的修正方法没被说明,因此即使采用与地勘报告给出的假设条件相同的条件,采用上海规范法计算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也会与地勘报告给出的值不一致。这是因为采用上海规范法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会将地勘设计人员考虑的修正因素清除而产生错误的结果。因此我建议无论是②层土还是③层土,当需要调整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都应采用国标法计算。因为国标法计算既简洁,又能保留地勘设计人员对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修正因素。

补偿基础(或者叫浮基础)的理论已经提出100多年了,在工程运用上有许多经典的成功案例,近年来为大家所熟知。其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为:PG-σc-σw≤fa(其中σc为移去的土的自重压力=,σw为稳定水位的浮力=),将σc和σw的值带入,并且稍微变化既可得出:PG≤fa++,采用土层平均重度替换每层土重度得:PG≤fa++。国标规范的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为:fa=fak+(淤泥和淤泥质土时),带入的值则得:fa=fak+,考虑稳定水位水浮力则:fa=fak++。可见补偿基础的承载力与国标规范考虑稳定水位水浮力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公式几乎一模一样。这又从另一方面证明了采用国标规范计算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承载力的适用性。

承载力计算的问题解决了,但很多工程师仍然怀疑③层土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可行性,因为③层土确实很软,脚踩上去都会陷进去。这种担心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首先从规范上来看,国标规范第7.2.1条这样写到“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可见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淤泥和淤泥质土是可以作为基础持力层的。

其次从工程经验上来讲,早在1827年出版的《蒸汽轮机》一书中J.Farey就谈到“即使地基土的稠度有如淤泥他也完全能支撑所承担的重量。因为整个建筑物就像浮在水中的船那样会浮在淤泥上面(这句话是引用人Golder添加的)。”利用补偿基础原理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的也很多。如:1780年在伦敦泰晤士河畔黑袍僧桥附近极软的软基上建造的Albion工厂;60年代,日本利用补偿性基础原理在大阪湾深厚软淤上成功建成几幢30层高楼;还有奥尔巴尼电话大楼等经典的案例不胜枚举。近年来我公司设计的多个地下车库:如浦东新区新场镇20街坊1/3,1/4丘商品房二期工程的地下车库,保集美罗家园二期D4地块、罗店大型居住社区北块D1地块动迁安置房的地下车库,罗店西大型居住社区配套基地的地下车库等均采用③层淤泥质粘土层作为基础持力层。这些工程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的平均反力(包括顶板覆土重)均在40~70kPa之间,局部最大反力不超过120kPa,目前均已投入正常使用,均未发现任何犹豫基础承载力不足造成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上海地区的③层土虽然是高压缩性的软土,但作为一种补偿基础来使用,作为一些纯地下车库的基础持力层是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而其承载力计算采用国标规范的承载力修正法更加准确适用。

参考文献

【1】韩选江,补偿基础设计应用的予力作用原理,基建优化,南京,2005

【2】梅国雄,周峰,黄广龙,宰金珉,补偿基础沉降机理分析,岩土工程学报,南京,2006

【3】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第7篇

引言

地质灾害勘察可以有效地指导其防治工作,因此,需要处理好地质灾害勘察和地质灾害防治之间的关系。二者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却属于两个方面的工作。地质灾害勘察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地质灾害勘察阶段;第二,可行性研究阶段;第三,初步设计阶段;第四施工图和施工阶段。在进行这些阶段的工作之前必须要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地质灾害勘察主要目的有:第一,查清地质灾害的灾情;第二,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第三,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第四,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第五,地质灾害的防治可能性;第六,提出一定的方案。

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1.进行勘察的地质灾害点,不必都要进行治理

并不是所有的地质灾害点都需要进行防治,其治与不治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治理的经济效益;第二,治理的可能性。若一个地方在进行完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之后,得知该地质灾害点形成的地质灾害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或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此时,就没必要对此种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工作,可以另寻他法解决这一地质灾害,比如采取搬迁的措施等。

2.地质灾害勘察与一般的工程地质勘察不同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弄清楚工程建筑的地址构造情况,以为工程建设和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地质灾害勘查还承担着弄清楚地质灾害的成因、运动机制等的任务。而地质灾害勘察须特别重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灾情调查;第二,灾情评估。当在填写相关报告时,应仔细填写这两方面的内容,否则,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就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中,地质灾害的成因以及其运动机制可以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如果缺乏这种数据或资料,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就难以开展。在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时,需要有的放矢,也就是说首先要查清其成因以及其机制,而后做出相应的防治方案。

3.地质灾害勘察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研究防治条件

这种防治条件指的就是有没有必要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条件。一般情况下,由地质构造所引起的地质灾害,往往难以治理,此时,应采取躲避的措施;而其他外力造成的地质灾害,是可以进行治理的,可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小或消除其危害。但是,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即为治理的效益问题,有没有必要治理的问题。具体说来,地质灾害的防治效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社会效益;第三,环境效益。地质灾害有无必要进行防治必须结合这三种效益进行考虑。

4.灾情评估工作

地质灾害指的就是给人类生命财产引起一定的损失和破坏环境的事件。如果某一事件不会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或不对环境产生影响,则就不能称之为地质灾害。比如,深山荒林中发生泥石流等现象,但它不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因此,这一现象就不是地质灾害,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地质作用。地质灾害一定会引发灾情因此,需要对灾情进行评估。第一,应全面权衡其影响,而后做出估计,列出各种损失。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应仔细分析地质灾害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5.地质灾害勘察还要密切地与灾害防治方案研究相结合

在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不能不去进行勘察工作,而直接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其形成机制。此外,在野外进行调查工作时,还应积极学习当地的灾害防治措施,以使最终的治理方案更为合理。只有采取这样的举措,才可以制定出最为合理的防治方案。同时,如难以进行工程防治工作时,可采取躲避的措施。

6.地质灾害勘察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成灾因素研究

由于地质灾害勘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弄清有没有必要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若有必要的话,则灾害的防治工作就成为重点。制定防治方案必须结合地质灾害的成因等因素。只要弄清地质灾害的成因,防治方案就会很好制定。因此,在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中,一定要查清地质灾害的成因等。地质灾害勘察不是所谓的地质调查,单纯的地质因素也不可能造成这一地质灾害。比如,引发泥石流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气降水。没有大气及降水,泥石流一般也就不会发生,因此,在仅泥石流灾害勘察工作时,需要考虑到大气降水因素。

7.要注意动态监测问题

动态监测工作对于灾情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崩塌滑坡实例谈一下,现如今,一般采用的是数值计算方法来评价崩塌滑坡稳定性。这一方法往往得出的结果不准确,如重庆嘉陵江某镇石庙,在斜坡方向上出现一条裂缝,而分析结果却显示的是较稳定。此时,只有找出一些变形监测资料才能判断上述计算结果的正误。因此,需要注意加强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测工作,以对地质灾害活动做出科学的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中,需要理清地质灾害勘察与地质灾害防治之间的关系,并做好灾情评估工作,处理好灾害的动态监测工作,从而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灾害的成因等,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

第8篇

关键词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1-0123-02

0引言

近几十年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发展而蓬勃兴起,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阶段。我国现在有很多针对地质灾害评价的方法,在过去有一些普遍的成因机理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 评价破坏损失、评价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价防治工程效益都是是对地质灾害评价的主要一些办法。

1地质灾害的主要评价方法、内容及目的

1.1成因机理分析评价

以定性地评价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活动规模为目的的成因机理分析评价,主要内容是分析历史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活动状况和活动规律,造成地质灾害的确定因素,以及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根据地质灾害活动建立模型或者模式。

1.2统计分析评价

统计分析评价的目的是对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范围、规模、或发生时间采用模型法或规律外延法进行评价。其内容包括是造成历史地质灾害原因、灾害的活动状况以及活动有何规律, 统计地质灾害的活动范围和模式,地质灾害的频率,地质灾害的密度,对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地质灾害活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或周期性规律。

1.3危险性评价

危险性评价是对以往的地质灾害活动和将来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进行评价,以及对地质灾害发生时将产生的危险的程度的给予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对包括大小、密度、频次在内的以往地质灾害活动的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2)对可能影响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植被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地质灾害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1.4破坏损失评价

破坏损失评价其目地在于对灾害的历史破坏进行评价,并对损失程度以及期望损失程度进行分析。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

1)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进行综合,对地质灾害活动概率,地质活动的破坏范围,地质活动的危害强度,以及地质活动中受灾体的损失等等相关内容进行评价;

2)对地质灾害带来的的人员情况,经济损失和资源环境的破坏损失程度进行评价分析。

1.5风险性评价

风险性评价是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总和,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反生的地质灾害,并分析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风险性评价,其实就是为了评价发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地质灾害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危害程度。

1.6防治工程效益评价

对防治工程效益进行评价,就是把防治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提高到一定程度,达到技术上可行,并达到最佳优化的效果。而防治工程效益评价是从经济合理性和科学性角度去评价防治措施。

2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实施过程

1)综合有关评价区所具备的条件和风险评价的目的,建立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

2)全面调查基础数据,结合风险评价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种基础图件进行编制,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表;

3)结合危险性构成、易损性构成及防治能力,进行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期望损失;

4)风险评价地质灾害将对人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5)分析评价区风险的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兼顾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建议和对策。

3有关评价地质灾害风险方法的发展趋势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全面分析地质灾害活动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关键问题之一。评价上向定量化、综合化和管理空间化是该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有以下表现:

1)从分析历史与现状转变成研究和预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2)从分析单独个体演变成区域研究和个体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3)由以往的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

4)将单项要素分析发展为综合要素评价;

5)风险评价和减灾管理相结合起来,取代了过去单一的风险评价理论,防治和风险评价相结合起来,给社会经济建设和减灾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6)多因素信息模型化评价与空间化管理在GIS空间化技术的指导之下有了巨大的发展,走向网络技术化,传统的调查统计和手工制图面临淘汰;

7)丰富了研究理论与方法,多门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尤其是加深了与社会学的联系。

4 在减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起到的作用

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与国土资源的规划、灾害的治理与预防、环境的保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点:

1)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工程活动和土地开发利用。各种重大工程建筑应要避免地质灾害风险程度较高的区域。为工程建筑选址提供了科学指导,提供了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的科学依据;

2)在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之后,对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通过采取适宜的措施对各类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3)监测、预报和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期望损失分析的结果是地质灾害监测站的建立的依据。对重点地区实时监测,并分析所采集到的各类地质灾害信息,预报和预警灾害的发生,尽量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风险评价、易损性评价的成果,使得相关部门制定出有效的、符合实情的应急方案,提供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

5)有利于对环境进行保护和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自然因素以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都会造成地质灾害。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能减少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或是将损失控制在最小值内。

5结论

风险和减灾的有效性管理必须要以完善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前提,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和风险程度的差异,才能决策出有效的减灾措施,因此而部署和实施减灾工程,才能达到管理减灾工作的有效实施,因此,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发展趋势是研究理论和方法得到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梁,张业成,罗元华,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张业成,张春山,张梁,等.中国地质灾害系统层次分析与综合灾度计算[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3(27,28) :139-154.

[3]陈毓川,赵逊,张之一,等.世纪之交的地球科学——重大地学领域进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第9篇

[关键词]基层单位 地质灾害 防治责任人 责任主体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202-1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异常,持续强降雨等因素导致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

问题一:对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把工作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有些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的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没有通过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充分保障以及自己的言行,让群众体会不到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

问题二:严重依赖国土所人员实施日常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的理念虽已为人熟知,但地方人民政府中依然认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国土资源系统的事等错误的观点。在日常的工作中,“等、靠、要”的惯性思维根深蒂固,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缺乏普遍的参与意识,自己不深入现场靠前指挥,过多地依靠乡镇国土所人员,目标不清楚,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治理措施不彻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上级部门督促的被动管理,没有真正树立起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问题三:单纯地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认为是政府的责任,而忽视了地质灾害防治人人有责和群众在其中的参与作用。

大多数地方人民政府行没有让群众充分体会到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不与群众进行交流和互动,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造成群众对地质灾害知识不了解,防治措施不清楚,更不具有防灾避险的常识和能力,政府常常唱着单边的独角戏。

针对上述问题,个人建议目前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需要带头做好包含但不限于以下9个方面的内容:

(1)宣传到位

在每年“4.22”地球日期间集中宣传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日常利用电视讲话、专题报道、报纸广告、标语横幅、LED显示屏、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向辖区群众宣传防治、避灾、减灾知识和国家有关地灾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要长期坚持。

(2)排查到位

在汛期前,组织专业人员和层级负责人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彻底排查。如果有地震、长时间干旱和大面积洪灾等灾害发生后,改变了当地的地质结构和破坏了地质环境平衡状态,应及时聘请有资质的勘查单位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对辖区内所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做到心中有数。

(3)巡查到位

在汛期期间,通过看现场、查资料、听情况等方法,开展地质灾害巡查是充分掌握地质灾害现状,掌握各地质灾害活动规律,查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各项防治措施。

(4)监测到位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以定期监测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隐患点的主要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捕捉灾害体的特征信息,有效监测其动态变化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以了解和掌握其演变过程,及时上报监测信息。

(5)预警到位

密切注意极端天气变化,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遇有险情,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对受威胁的群众提前主动避让,成功预报是取得成功减灾的前提,充分发挥预报预警系统的作用,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防治水平。

(6)责任到位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基层单位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任务层级分解,层层签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做到“镇包村,村包组,组包点”,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7)预案到位

基层单位要在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及时向社会公布,组织应急机构、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演练,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8)应急到位

基层单位应急能力的大小体现了当地社会对灾害的重视程度,应急处置能力是对灾害反应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是灾害应急和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灾害发生时,基层单位是减灾、救灾的核心,是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因此基层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灾的成功与否。

(9)保障到位

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重大,重在落实,一切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实施,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充分保障。只有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工程治理,不断完善防治措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才能持续稳定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