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6:01:29
导语:在图书馆图书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为了实现信息的交流、科学情报的传递、社会教育、文化遗产的保存以及文化娱乐服务的提供,人们需要切实做好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随着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现代化、信息化的图书管理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网络技术时代下,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准确性均有所提高,下面对这一背景条件下的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进行研究。
1 网络技术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上世纪末,我国图书馆已经开始引进计算机的数据存储技术对图书管理工作进行辅助。在网络技术的时代背景下,图书管理模式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图书馆图书管理方面的工作量,通过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对图书整理以及分类一类的工作进行辅助,进而使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
网络技术已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渗透和应用,在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中同样如此,通过应用这些先进技术,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现状,同时人们可以根据图书馆功能以及馆藏侧重点方面的不同进行图书管理服务的调整。以学校方面的图书馆为例,在网络技术时代下进行图书管理时,需要考虑到学校性质方面的情况,对服务群体以及馆藏图书种类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进而为图书馆使用者提供更加适宜的服务。读者在查找需要的书籍或材料的查阅时,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查询服务,能够快速查找到更多数量和类别的图书,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者需求。在网络技术时代下,图书信息的检索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借书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所需书籍位置的查询,迅速找到所需图书。
2 网络技术背景下的图书管理
2.1 多样化的图书管理
在网络技术时代下,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以及各类服务变得更加多样化。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若想查阅某本书籍需要在图书馆内相应的分区进行仔细的搜寻,图书的查找工作浪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同时若某本书籍已经全部借出,上述做法无疑便是在做无用功。另外图书的更新换代工作也将受到一定阻碍。在网络技术背景下,以上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图书馆的馆藏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电子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图书的查阅工作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资料的查询工作也变得更加方便。即使一些图书没有电子版本,管理人员也可以将此类书籍的书名等信息录入图书管理系统中,人们可以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迅速确定图书的存放位置,进而到指定地点进行图书的借阅。
2.2 自动化的图书管理
随着我国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逐渐深入,数字图书馆的数量越来越多,提供的服务以及图书管理工作水平也变得越来越高。图书馆需要对自身的馆藏进行不断的丰富和扩充,进而满足使用者的更多需求,而这种情况导致书籍数量和种类均有大幅度的增加,为了更好的应对这种现状,需要进行自动化的图书管理。具体来讲,人们需要对图书馆的日常管理进行自动化建设,对传统人工冗杂、琐碎的工作进行调整和改变,通过网络技术的辅助使图书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工作的准确性也有所提高。总之,网络技术的应用对图书检索以及上架一类的工作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在自动化建设工作完成之后,借阅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完成查找等工作,而图书管理人员也可以减轻自身工作负担,为借阅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3 信息共享
在网络技术时代下,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满足各类人群对图书借阅以及还书方面的需求。同时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可以实现图书信息的共享,资料的查询工作不再受到时间以及地域方面因素的影响,图书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另外,这种条件下信息之间的传递速度也有所提升,图书借阅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完成所需信息的查阅,图书馆的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升。
3 网络技术下的图书管理创新和提高方法
3.1 对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和提高
为了促进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进步和提高,管理人员需要对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和提高。在网络技术时代背景下,图书管理工作者需要对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式的优势产生足够认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便捷性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图书管理。在实际的图书管理工作中,图书管理工作者需要对管理工作进行反思,利用网络技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目前,图书馆查阅系统的操作未能被很好的普及,图书借阅者对查阅系统的操作一知半解或是一无所知,针对这些情况,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对系统使用方面进行教育和宣传,对系统的使用者进行细心的指导,将操作方法、步骤贴至图书馆明显位置,进而使更多的人对其进行了解。此外图书管理工作者需要对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管理人员可以将书籍信息录入系统,这样人们便能够在书库之中完成书籍位置的确定,进而可以在指定书架找到图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图书借阅。在网络技术支持下,人们可以在网上完成书籍的下载以及查阅操作,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书籍的损坏或是遗失,若图书馆内的实体书籍已经被全部借走,电子书籍便可以为其他想要借阅书籍的人提供相应的图书。
3.2 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
在网络技术时代下,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仍然是图书管理人员。为了更好的应对网络技术时代下图书管理工作的挑战,管理人员需要对自身的业务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进行提升:其一,管理人员需要对自身的服务意识进行提高,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做好本职工作。其二,对自身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提升。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需要和他人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沟通效果与图书管理工作质量具有一定关联,只有在表达能力达到应有水平的时候,方能与借阅者进行更好的对话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其三,对协调能力进行提升。在图书馆的不同部门之间需要进行工作方面的合作和联系,因此协调能力对图书管理人员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讲,需要做好图书管理团队内部、上下级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人们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增进图书馆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进而促进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g的进步,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如今人们将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到图书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可以对传统图书管理工作中劳动量较大,工作效率较低以及准确度较低的情况进行改善,另一方面可以为图书的借阅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上文已经对网络技术时代下的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图书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可供参考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晓琴.浅析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6(14):204-204.
关键词:图书馆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84-01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各个行业都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并为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图书馆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信息社会里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有着极大的吞吐量和利用率。使用计算机来对图书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就需要有科学、完善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在进行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前,首先要明确系统设计的目标,系统除了能够为图书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读者提供必要图书信息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功能,能够满足图书管的编目、采购、检索、流通和统计等业务需求,既能够很大程度地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又能够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同时也能够减少图书馆的人工成本。其次,要考虑到系统的软、硬件配置,使其满足开发者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技术人员的水平、数量等因素,使图书管理系统成为使用者、管理者与图书馆沟通的最佳工具,方便使用者和管理者沟通和处理信息,可以通过网络Internet技术,发挥其信息传输的准确度高和速度快的优势。另外,还要考虑到图书馆的经济条件,包括从系统建设、软件开发、管理和维护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及工资等费用支出,使其既能为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方便又满足图书馆的经济条件。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注册、查询、图书借阅、目录检索、图书预定、图书采编和系统维护等模块。读者在访问系统时首先要经过注册模块,输入与读者相关的一些信息,成为满足借阅条件的系统使用者,注册成功后在系统登录界面输入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验证通过后方可进入系统,同时系统还要允许使用者修改用户资料。在进入系统后可以通过查询模块,根据图书编号、图书名称、作者姓名以及关键字等条件检索到自己需要借阅的期刊或书名,如果读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不够全面,还可以进行模糊查询来查找所需的图书和期刊。找到后读者通过输入图书的编码来了解自己所需要借阅书籍的状态,进入图书预定模块,系统通过查询图书数据库来显示书库中是否有些书,如果些书存在系统将为读者保留三天,读者可以在三天内到图书馆内办理相关的借阅手续,如超过三天系统将自动取消保留权限。当读者确定要借阅此书时需要到图书馆内通过借阅模块来完成借阅手续,借阅模块除了包括借阅功能外,还要包括还书、续借等相关的功能。另外,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还要包括对图书采购入库的管理,即图书采购需要经过编目等处理,将图书的名称、编号、类别、出版社、作者、定价、数量等信息存入到数据库中作为检索条件,以方便读者的借阅和管理者的管理。除些之外,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了方便读者,系统还可以设计电子读物模块,但要特别注意电子读物的版权和安全问题。还可以设计留言模块来了解读者的更多需求和建议,有利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系统维护模块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图书和读者的统计信息,使管理人员能够更系统地了解到图书馆的运行状况。为了保证系统安全还需要对数据库进行用户权限设置和加密处理,只有权限最高的系统管理员才能对数据进行维护,可以允许有一定权限的管理人员对数据库中的错误进行及时的更正,但不能对系统进行更改等操作,要保证只有本系统才能对加密后的数据库进行维护,其他任何直接对数据库进行的操作都将视为无效操作,要严格保证数据库入口的唯一性,以防止外界破坏本系统。
系统界面设计的核心是方便用户,要使系统易于操作在页面设计上要更注重人性化设计,要满足协调、清晰等条件,对于错误提示要清楚明了,对于错误的操作系统要有针对性的提示,不要运用过多的技术性语言,要更多的使用用户语言以便于用户的理解,系统界面要方便退出和转移,还要让用户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下一步的行动提供可靠的依据。色彩既是视觉信息传达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又是界面规划的应用语言,所以在进行软件界面设计时,要能够运用色彩给人带来的冷暖、软硬、进退、轻重、强弱、明暗等特点,充分发挥色彩展示、划分、吸引注意力以及艺术性等功能。除了要注意色彩的运用还要合理地控制亮度对比度、图形图像、文字,使其达到最佳的搭配效果。另外,界面安排还要能够科学的安排主次关系,使其具有较强的操作识别性,对于次要数据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关键的数据能够更明显地展现出来,营造良好的次序关系。为了使界面具有较强的功能性,使其能够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在界面中通常要运用按钮、文字链接以及图形链接等进行页面的过渡,使系统软件很容易从一个界面跳到另一个界面,而且要使每个界面都具有“退出”功能,使读者能够随时结束对软件的使用,使界面更加人性化。界面导向的设计要简单、明了,把复杂、繁琐的东西都去掉,使操作界面清晰明了,让画面有一种清新、简约的感觉,给人们繁重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一缕清新之风。软件界面的规划设计应对各年龄段予以满足,用比较生动的界面来调动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有效集中;针对大学生、成年人以及中学生时,规划软件要强调合理、便捷,让知识设置方面能够在软件中得到展示,使其积极性可以被调动起来。对软件界面的规划要不断提高其艺术性,突出操作性,这就要求有关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个人素质,还要有充足的工作经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规划产生出真正科学合理的界面。
参考文献
[1] 宫昌利.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
[2] 徐鑫.中小型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11.
一高校图书馆从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引进学生馆员问题的提出
早在上世纪8O年代,普通高等学校“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相继成立,各高校在这方面已经基本完善。但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中贫困学生群体也在不断增大,虽然国家在奖、补、助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但与困难学生群体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高等学校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正当、诚实的劳动获取报酬,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是十分必要的。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图书馆,应建立相对固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从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引进学生馆员,成立学生馆员队伍组织,并贯彻以服务同学为宗旨,以引导学生馆员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理念,积极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与建设活动。
二图书馆引进学生馆员参与图书管理的意义
1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
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家庭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为特困生,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为贫困生。目前,绝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及偏远山区,部分来自城市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他们的生活经济来源主要是由家庭资助,社会公益基金和政府资助等资助覆盖面相对较小。由于贫困生的数量比较多,因而要得到全额资助的比例很小。在这种情况之下,高校图书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部分岗位,引进适当数量的贫困大学生参与图书管理,在经济上给予适当的补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对学校稳定与社会和谐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可以解决图书馆员不足问题
近几年来,不同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办学规模与层次,为了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的各项指标,在软硬件建设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金。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然就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在众多评价指标中,图书馆队伍建设是办馆条件中的重要二级指标,其中人员的数量、人员的素质占有较大的权重。目前,教育部对高校师生比做了明确规定,但对馆员与师生的比例尚无具体规定,但许多高等院校存在图书馆工作人员严重缺编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有必要在贫困学生中,选拔吸收部分学生充实到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图书馆员不足情况。
三图书馆引进学生馆员参与图书管理的作用
图书馆引进学生馆员参与图书管理工作,对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等方面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特殊的图书馆“馆员”,通过他们创新性的劳动可以为图书馆自身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图书馆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放开手脚,实行规范的自我管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大胆创新、富于实践广阔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引进到岗位的安排,从岗前培训到日常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协调与解决,全部都在专职馆员的指导下进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精神,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为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培养了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
学生馆员在图书馆的不同岗位扮演不同的角色。既是服务者,又是服务对象。通过在图书馆的工作,可以全面了解图书馆的工作及业务流程。以负责图书馆书库的学生为例,学生们在这里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排架规则及顺序,不但自己找书不用愁,还能主动帮助其他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想找的图书。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自我服务能力。
3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图书馆是大学的公共求知场所,学生在这里工作,可以接触到不同层次的师生,增加了与人交往的机会,学生可以变换自己的角色,与各种类型的人进行接触交流,可以提高与人沟通所需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在良好的环境下,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得到加强,通过长时间的磨砺,自我教育能力会得到极大加强。
4增强了图书馆的内部活力
学生馆员的引进,改善了图书馆工作队伍结构。给图书馆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作为图书馆的特殊“馆员”,他们都积极地工作在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第一线。他们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见解独到,这些都会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从而对现行工作产生创新受到推动,使内部活力得到增强。
5促进了读者的信息反馈
促进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反馈始终是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之一。作为学生馆员,既是读者,又是“馆员”,这就为图书馆提供了最直接、最便捷的与读者沟通的渠道。他们可以把自己了解和掌握的图书馆信息在广大师生中进行广泛宣传,并且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影响力,进而加强了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沟通和理解。同时,可以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最快地反馈给图书馆,以便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信息,促进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馆员的科学管理
如何使这些特殊的图书馆“馆员”更好地参与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管理是关键。
1坚持以学业为主的原则
学生以学习为主,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学生馆员也不能例外,必须以不影响学业为前提,学校在时间安排上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使学生有时间学习,有时间参与图书管理。鼓励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业学习上,更好地完成学业。
2坚持引进学生馆员规范化原则
学生馆员工作岗位的引进应面向全体在校生进行,并且要坚持家庭特困、贫困的同学优先的原则,在聘用过程中要作到公平公正。要经过层层推荐择优录用。确实把家庭真正困难、道德品质好、综合能力强的学生选拔到图书馆工作。
3坚持岗前培训工作细致化原则
学生馆员上岗前培训工作是做好服务读者的重要环节。图书馆要针对培训内容,安排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讲解,保证培训内容及过程细致化。特别在图书馆文献管理知识和图书馆职业道德等方面要进行重点培训。通过培训,使学生馆员尽快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图书馆借阅系统操作、库室的架位安排、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维护等。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馆员能够与图书馆馆员一起,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实现管理与服务水平共同提高。
总之,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引进学生馆员方面正在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在国内尚无成熟的经验,但我们可以吸收国外大学(如,美国)的成功经验,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这一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与文献
在当今社会中,图书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逐渐由传统服务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服务管理模式转变,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杂。为适应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人员应十分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修养、文化素养、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而作为一名县级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人员应如何提升自身的素质,笔者认为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在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图书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1]。而作为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人员,首先应为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作用而感到荣幸,然后更应感到肩上所承担的重担,将升华自身的思想境界作为培养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首要目标,并把客观剖析自己、敢于实践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勤恳敬业、兢兢业业、遵守职业道德,并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真正服务好读者客户[2]。而要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则要求其不断汲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熟知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和服务意识,并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较强的政治辨别能力。唯有培养出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真正提高服务质量。
2.通过有目的的自觉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于图书馆管理人员每天都会面对形形的读者,这些读者有着不同的需求和个性特点,而要提升服务水平则需要敏锐捕捉读者的心理,并注意调节自身的情绪,才能更好的为其提供服务。此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则至关重要,这是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为此,可通过有目的的自觉训练达到,如:①有目的地培养自身的观察力。通过有意识的观察,即“察言观色”,把握读者的心理动态。②善于与读者进行沟通。沟通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比“观察”更为直接和有效。图书管理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培养自身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如读者自身无法查找到文献资料时,管理人员可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忙,并耐心为其服务。另外,图书管理人员应控制好自身的不良情绪,不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通过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勤于学习,提高专职技能水平
受科技发展的影响,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开始逐渐引进和应用现代化设备,如各种终端检索器、视频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献检索工具、声像服务室等[3],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不同读者客户需求而建立的。同时,这也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现代化设备的应用和操作技术,能够通过现代化设备进行图书分编、检索、储备等工作,以适应图书馆不断提高的自动化业务管理工作要求。而要熟练应用现代化设备,提高专职技能水平,则需做好以下工作:①勤于更新知识,以构建出符合时展的知识结构。为此应努力学习相关的网络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计算机寻找学习资料。同时,了解现代图书情报管理相关知识、心理学知识等。②注重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真正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实践是理论学习转化为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图书管理人员一方面加强自我实践工作,一方面可多与同事进行切磋和交流。必要时,还可参与各种专职技能培训,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通过学习,可以开拓眼界、怡情养性、增长见识、提升修养和思想境界[4]。作为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的内容决定了其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胜任不断引进新业务、新技术的岗位需求和应对不同读者用户的各种需求。为此,图书管理人员应首先树立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唯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符合岗位要求,才能更好地为读者客户服务,否则就会有被社会“淘汰”的风险。然后通过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如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工具,学习各种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或参与各种培训或再教育活动,增长个人的见识。
在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高校图书馆近年来已普遍实现图书自助借还,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简称“RFID”技术),即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图书自助借还、排架、快速查找、定位、盘点等,由机器替代人工,将管理人员从大量繁重、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节约了人力又可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读者更优质更深层次的服务中去。对提高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促进图书馆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使用RFID后图书馆馆员的现状
随着高校图书馆普遍使用RFID后,读者实现自助借还图书,把简单重复又繁重的工作交给机器,大大节约了人力,图书馆从人员紧缺到人员相对宽松。以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目前图书馆流通部门的人员相对富裕,人多事少,造成某些工作人员工作懈怠、散慢,把大量时间花在闲谈、看股票、打游戏上,在以读者服务为宗旨的高校图书馆造成负面影响。如何调动这部分馆员的积极性,成了图书馆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对策
1.人员素质的提高
高校图书馆人员的结构;高级职称占有15%、中级占65%、初级占15%、工人5%,以及一部分聘用制临时工。从比例看中高级占大多数,人员素质相对较高,但往往职称高的都在信息、咨询部,图书馆流通、阅览部的员工职称相对较低,中低级及工人占大多数,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流通、阅览是对读者服务的一线部门,是图书馆的窗口,对读者服务的好坏最直接就从中反应出来,这就要求馆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1.1要精通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要加强非图情专业馆员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培训,如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图书情报课程的继续教育、参加短期相关业务培训班(图书馆可自办业务培训班,由具有图情学历的本馆馆员任教),以提高这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1.2对学校开设的主干专业相关知识的培训。可到各二级学院联系学习主干专业的相关课程,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为读者提供更针对性的服务。可派具有高级职称的馆员按计划分期分批进行学习,使他们在具备本学科专业的基础上更多地了解其它学科专业知识,为更好地开展学科服务提供保证。
1.3对职称较低员工的岗位培训。可办短期培训班,加强计算机、外语、古汉语等基础知识的培训,由本馆具有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等学历的馆员任教;加强本岗位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培训,时间短、见效快,使学历较低职工的专业水平得以提高。
2.服务观念意识的提高
要搞好服务,首先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读者至上的观念。高校图书馆的使命是一切为读者服务,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
2.1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加强对图书馆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党员带动群众、先进带动落后,使他们端正思想,认清信息社会给高校图书馆工作带来的机遇,使其明确自己肩负着传播人类文明和科学成果的光荣使命,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责任和义务。牢固树立读者至上的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明确高校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就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思想,是学校发展壮大的推动力之一,要使每个职工感到作为图书馆工作者是一项崇高而光荣的并为之奋斗的理想职业。
2.2要有观念创新的精神。只有在思想观念上进行创新,才能指导管理上和技术上的创新。这就是要求高校图书馆领导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在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中要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思维模式,树立市场经济和信息经济的观念,确立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性全方位的服务理念,在学习国外和国内先进图书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3.管理理念的提高
要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质量,首先要提高图书馆领导的管理理念。要用制度管人,可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企业化管理模式运用到图书馆管理也是一种管理创新,运用企业单位以市场和用户为中心的运作理念,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读者就是图书馆的用户,只有充分满足读者这个用户的需求,图书馆才得以发展和壮大,才能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管理者要改革管理制度,建立准确、快捷、规范、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要制一套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可概括为: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奖惩激励、榜样激励、表率激励、语言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图书馆员工深层次的创新意识与自学性。当前很多高校进行激效工资改革,图书馆可配合学校的激效工资改革制定出适合图书馆工作性质的激励方案,最大程度调动图书馆员工的积极性。
4.服务形式的提高
高校图书馆服务形式已从传统服务方式上升到网络化、信息化、数据化的服务模式。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在馆藏方面形成了印本文献和电子文献相结合、覆盖学校所有学科专业的藏书体系;业务管理采用金盘集成管理系统,自助复印、自助借还(RFID)系统,自主开发了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在线参考咨询系统等网络管理和服务软件,实现了主要业务工作和读者服务项目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向全校读者提供文献借还、阅览、检索、参考咨询、查新、定题跟踪、文献传递、学科服务、远程访问等多种形式的服务。读者到馆能实现自主借还,网上预订图书等。高校图书馆在保证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服务的同时,还要针对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进一步开展多样化、个性化、高效化的服务形式,必须时刻分析和研究读者的需求变化,最大程度提高读者到馆率,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千方百计把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真正使图书馆成为读者之家,可开辟的新的服务形式有:
4.1建立读者兴趣爱好数据库。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可以决定他的阅读习惯,可在读者入馆办证时完成数据收集,之后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管理、整合,深刻理解数据,针对每个读者建立该读者兴趣爱好数据库,为该读者量身定做属于他个人的数据库,该库有读者的姓名、年龄、年级、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电话号码等,这样图书馆在读者入馆借阅时读者的相关信息就会出现在显示屏上,馆员在第一时间就会了解到该读者的所学专业、兴趣爱好等,图书馆馆员在满足读者主观借阅的基础上,可根据该读者的信息为他推荐针对性强的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料作参考,既可使读者感到亲切温暖的人性化服务,还可节约读者查找文献的时间,又可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
4.2建立图书馆新技术新产品读者体验区。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发生着重大改变,数字化取代传统纸质文献,数字图书馆、数字阅读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媒体阅读、移动阅读正在引领城市阅读新潮流。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具有最先进、最前沿的新技术、新产品以吸引读者来馆体验,来激发读者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进一步激发读者的思维能力、想像力、创造力。图书馆应开设新技术新产品体验专区,其功能应具备最新的阅读载体、最新的软件学习、最新的数字资源介绍以及最新的技术应用。新技术服务以体验为主,体验区可设置展示区、学习区、讨论区。展示区提供各种最新的电子阅读器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三D打印机等新产品供读者使用体验,比如智能三D打印机,是一种快速成型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可把读者的设计作品打印出来,从而激发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区推荐最新的软件、数据库的学习;讨论区以讨论体验后的心得,培训软件、数据库的使用,方便读者相互交流学习。
摘要: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源,同时也产生了管理和利用这些文献资源的经验与方法。图书馆管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也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逐渐提高的,计算机的出现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和因特网的出现及迅速扩张,使得社会的信息生产和传播能力迅速提高,成几何方式增长的数字信息使得人类知识和信息的数量成泛滥之势。如果高效管理信息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管理 工具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信息、知识来源早已多样化和复杂化,各类图书、杂志、期刊等信息形式相继出现,图书馆在此基础上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对于如此多的信息,图书馆必须有套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一个优质的图书馆必须具有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繁杂的信息只有通过优化的管理才能最大化的发挥价值。就日前而言,图书馆质量的高低早已不是由图书质量一个因数决定的,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才是决定图书馆综合实力的关键。信息管理是为解决社会信息现象的复杂多样性和社会信息的无序性与人类需求的特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在信息领域,海量信息非但不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信息干扰,造成信息误导,影响科学研究和生产,甚至是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信息泛滥带来的“用不完又不够用”的矛盾现象,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要解决这种矛盾,使信息成为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用的资源,关键就在于对海量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信息管理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首先提出来的。美国东北大学的E.M.Trauth博士认为:信息管理分为三个不同的技术领域,即数据库管理、记录管理、数据处理管理。通常将这3个领域称为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的概念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即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加工、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的目标;从广义上讲,信息管理的对象不只是信息,还包括与信息有关的人、机构、设备、环境等。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信息管理是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是信息经济的起点。图书馆通过对信息的搜集、检索、组织和传播,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存储到传播和利用,从宏观上实现馆际之间的信息资源协调与共享管理,方便人们能够在特定时间获取所需要的特定信息。
信息管理是为了满足人们在行动与决策过程定的信息需求,使人们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先设定的方向发展,因此信息管理最终是通过提供信息而实现个人、组织乃至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信息管理是通过对信息的搜集、检索、组织与传播,将信息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存储到传播和利用的过程,图书馆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人类的知识活动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图书馆本身并不创造信息,也不是自身利用信息,其根本任务是把信息与社会的需求联系起来,起到信息交流的中介作用。图书馆通过应用现代技术和加强服务来实现信息共享,图书馆既是信息管理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管理是以信息为基元,信息是信息管理产生和继续存在的根本,信息技术为信息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信息技术是信息管理的重要工具。
一般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和不同专业的资料室,藏书从几千册到几百万册,规模大小不一,为学生、老师和科研人员提供着各种不同的服务。它所能提供服务的好与坏、管理水平的高与低、信息化的程度等都对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至关重要。图书馆最根本的目的和价值是为人们增加知识服务,为人们增加知识提供便利。所以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一般需有读者管理、图书维护、读者留言、图书采编、图书借阅管理、图书查询、图书预定等功能。能够实现从读者借阅到图书维护的全过程管理,并且为读者提供了查询、预定和留言等服务。图书借阅和图书维护管理不仅能根据扫描的图书条码信息和读者信息直接完成图书借阅工作,而且还能够根据对图书的维护和对读者留言的管理制订采购的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采购数量等信息。此外,还可以把图书馆新书信息上传到读者管理子系统等。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能够实现图书管理和读者管理的人性化和方便性。②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考虑借阅的权限设置、提供预定服务。③方便图书管理员合理安排分类、检索方式,为用户提供各种方便的查询服务。④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放性比较强,能够提供丰富的子系统借口与相关的子系统联合使用,构成一个信息高度共享的有机整体。⑤可向读者和图书管理员提供较强的查询功能、报表打印和图书馆内用于管理的统计功能。总之,图书管信息管理系统,应充满着科学性、复杂性、先进性和使用性。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面对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论,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增加,从而使图书馆负担过重,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和控制管理。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另一方面,IT产业和internet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为图书馆的信息管理的成功运行提供可行性。对于图书馆中大量可模块化处理的信息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处理方式。从笔者自身的体验中也可以轻松感受到图书馆信息管理带来的巨大便利,书籍的借阅,资料的查询变得易如反掌,大大节省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
[1]梅伯平·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情报科学,2003;(3)
[2]冀了光·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5)
[3]田利娟,张玉娟,冯广瑞试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唐山学院学报,2005;(1)
关键词:书标;图书管理;用途维护
在当前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能否使用科学、完善的管理方式,将直接关系着图书资源的合理使用及图书馆今后的发展。随着图书馆的规模不断扩大,书标作为图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图书实际管理中,管理人员通过使用书标的导向排序功能,对图书进行分类、排放;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要对某本书进行查阅,也是通过书标的指导进行查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书标的使用中,多存在着脱落、破损的状况,对图书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此,本文从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重要性、图书管理中书标的维护策略等两个方面出发,针对书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重要性
书标作为图书管理的主要标志,在具体实施中,能够凭借自身的导向功能,及时的对图书进行分类、排列,在方面读者阅读的同时,还能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面对当前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面对大量的书籍,多数图书管理人员感觉到力不从心,尤其对一些刚刚进馆的新书,都需要书标的帮助。针对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简介功能
顾名思义,在图书日常管理中,书标作为图书的标签,能够将图书的具体信息记录进去,如文献索引号、馆藏位置。馆藏名称等信息,在方便读者查阅的同时,还有利于图书管理。针对一些系列的图书管理,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还会出现一些插图,同时对图书的主要功能及使用价值进行详细的标注,以此来方便读者的阅读。
(二)排序功能
图书管理人员在对图书管理中,需要对一些系列类型的图书进行管理。在这些系列类型的图书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图书的排序问题。若排序错误,将会误导读者,同时也有损图书馆的整体服务形象。这些系列类型的图书是由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编写的,需要图书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其整理。而在对其整理时,能够通过书标来减少整理时间,在提高整理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整理效率。在其实际使用中,图书管理人员通过对这些系列图书的调查,依据人们对图书的阅读习惯,将书标的排序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以此对图书进行排序,同时做好记录,方便今后的查询与存取。
(三)导向功能
基于图书馆的实际性质,在投入使用时,多数是勉强人民群众开放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一定的开放性。群众在阅读时,依据图书馆中的相关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所借图书,同时在需要时,能够通过图书馆内的书标,按照书标上的提示来寻找自己需要的图书,在节省寻找时间的同时,还能通过书标上的相关信息,对图书的实用价值进行判断。此外,针对一些规模较大的图书馆,书标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读者按照书标上的相关信息,找到自己所需书籍的具体书架,以此来进行书籍挑选。
二、图书管理中书标的维护策略
书标对图书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书标的完整程度直接关系到图书管理工作的成败,所以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应该对书标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维护工作,尤其是对一些年代较为久远 ,字迹已经模糊的书标,应该作为重点的维护对象加以维护,书标加固是维护书标的重要策略。
(一)定期对书标进行检查
在当前图书馆的发展中,随着规模不断的扩大,图书数量也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增加,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逐渐扩大,一些管理人员因工作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书标的维护管理,为今后图书管理埋下了隐患。在对书标进行定期检查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结合着图书馆的实际发展状况,对现有的书标进行一一排查,针对磨损、丢失、自己模糊的书标,图书管理人员应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完善,避免书标破坏的进一步扩大;甚至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对书标进行统一更换,以此来发挥出书标的具体功能。其次,对一些刚刚进馆的新书,应及时的制作书标,避免忘贴、漏贴的现象发生。
(二)对流通图书的书标进行维护
在流通图书书标的维护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图书管理人员应对读者归还的图书书标进行严格的检查,一旦发现书标出现破损现象,应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完善,避免因书标破损影响图书管理工作。其次,在对图书上架时,各个管理人员应在检查完书标后对其上架,以此来保证上架图书的规范性,同时也方便了读者今后的阅读。最后,在这些流通图书中,若书标里出现大幅度破损,应停止外借,只有在修补好之后进行借阅活动。
(三)利用电子科技创新制作书标
传统的书标都是以纸质材料手工制作的,这样的书标经不起多次的流通与时间的侵蚀,所以在图书管理人员研究书标的维护策略时,应该创新思想,将现代电子计算机科技应用到书标的制作过程中。利用RFID技术,制作RFID电子书标,运用阅读器解RFID电子书标。这种新型的RFID电子书标,需要创新地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目前,研究者们正在积极研究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电子书标将会普遍应用于图书管理之中。
总 结:
综上所述,书标作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使用中,合理的书标设置能够为图书管理人员指明管理方向,使其在节省管理时间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图书管理效率。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充分认识到书标的重要性,在合理使用书标的同时,加强对书标的维护,保证书标的完整性与美观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书标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图书的管理效率,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牛青伟.关于图书管理中对书标的应用分析研究[J].科技信息,2011,(20).
[2]李世珣.试析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及维护[J].大众科技,2010,(12).
[3]游永忠.试析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及维护[J].科技广场,2009,(03).
[4]邓攀.试析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及维护——以武汉图书馆青少年阅览室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
关键词: 县级图书馆 图书馆管理 创新管理
1.引言
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知识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支柱之一,促进知识的创新可以起到推动社会整体发展的作用。县级图书馆是承载知识的宝库,新时期需要很好地发挥图书馆促进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作用。加强对图书馆的管理,使图书馆更好地收集、加工、存档及综合各界知识,更好地传播知识。同时还要优化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寻求高效的新颖的管理方式,将创新理念落实到高效图书管理上,实现高效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综合化,构建现代化的县级图书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推动我国科研与教育更好地向前发展。
2.县级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2.1文献资源不够丰富,形式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已经呈现多样化趋势,给广大阅读者带来许多便利,同时也给图书馆管理人员带来选择和标引的困难,影响到图书馆资源的充分利用。有些县级图书馆购买图书的经费不足,馆藏资源过时陈旧,对于新兴的资源,比如一些新兴的学科图书没有收藏。如今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需要较迅速地普及知识才能与时俱进,导致文献资源建设滞后,原有的资源逐渐失去参考价值,而且很多学校开设越来越多的新学科,不断扩大招生,图书占有和学生人数的比例不符合标准,文献资源匮乏,不利于资源共享。
2.2图书馆的体制和服务模式有待加强。
许多院校机构设计不合理,服务模式陈旧,传统图书馆的业务规定了图书馆工作的内容与性质,对图书馆的运作形成了约束,传统的图书馆业务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图书馆的需求,对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更不相适应。高校多个校区的存在,造成图书管理和服务的不便,部分图书管理人员知识陈旧,服务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低下。21世纪,县级图书馆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专业队伍,不仅要有图书情报专业人员,还要拥有计算机、外语及相关学科的人才,从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2.3县级图书馆服务思想没有与时俱进,没有体现人本理念。
很多县级图书馆的管理都受到传统的“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在图书馆服务上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真正体现“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也没有落实到行动上,读者的需求伴随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各式各样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馆藏及服务手段更丰富,以便满足读者的需求。馆内工作人员要转变服务理念,争取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3.县级图书馆施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县级图书馆的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都发生较大的转变,但是就目前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走势看,更讲究与时俱进,而且县级图书馆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县级图书馆的发展需要融入创新的理念,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要求。所谓管理创新就是将创新理念贯穿管理的思想、方法和组织方式中。县级图书馆是知识集中营,是学校文献信息的中心,也是联系内外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枢纽。因此,要更好地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为新一代的读者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县级图书馆必须在管理上突破传统的束缚,敢于创新。
4.高效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内容
4.1管理工作的理念要创新。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先导。唯有从管理上做改变,才能用更新的观念指导图书馆管理工作。并非以往的管理理念都是陈旧有阻碍作用的,我们要继承过往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同时推陈出新,加入现代管理元素。现代管理要摒弃分散、孤立和封闭的管理机制,走向系统的、综合的、网络的有机整体管理体系。另外,图书管理要多元化,即将图书馆从比较单一的文化功能,转向除文化外包括教育、情报等多方面发展。
图书管理要加强人本思想,提供人性化的馆藏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必然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将被动式、接纳模式变为自主创新的参与式的服务方式,以读者为本,开展个性化服务,形成“资源找人、资源多元化”的馆藏管理模式,比如提供网络预约、网上咨询、网上查询、电子图书、网上续借等服务。
4.2在管理机制方面创新。
图书管理要摒弃那些陈旧的管理机制,为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内部员工的工作效率,可以建立激励性、竞争性、学习型的机制,比如激励方面,设立一些奖惩条例,以评分制评价员工的努力和积极程度,明确员工的职责,保证都能“各职所得、各尽其能”,要求员工不断创新,提出有建设性的管理建议,形成激励与约束一体、义务与权力一致、压力与动力于一身的运行机制,到因人而异,按照馆员的不同层次和工作内容,进行多样化、多层次的激励管理,保证公平公正。
4.3在服务内容和方式方面创新。
现在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呈多样化、综合化特点,县级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给读者创造多元化的阅读空间。比如,加强馆内图书资源的建设,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建立馆藏资源数据库、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本科优秀论文数据库。还可以根据本校的学科特色,建立特色学科数据库,为学校的学生和科研提供高效的服务。
4.4队伍资源管理的创新。
图书管理人员是图书馆工作开展的主体,专业能力影响图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提高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为工作人员提供外出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或者多开展一些学术性讲座,为馆内工作人员量身定做一些有助于专业技能提高的活动或者项目,以此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组建创新型的工作队伍,最终推动图书管理的发展。
5.结语
时代在发展,县级图书馆管理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首先要认识到图书馆本身存在的不足,其次要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使图书馆的管理建设向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综合性发展方向,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管理体系,提高图书管理和信息资源利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新梅.县级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思考.长江大学学报,2013(13).
从图书馆基本特征、新时代下图书馆新特征、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三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使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建立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特点
一、图书馆现代管理形势
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电子网络的广泛运行,使得数字图书馆逐步走进高校,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的趋势。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的日益频繁,图书馆的知识宝库也得到了丰富。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的文献信息平台,是文献与信息交流、传播的媒介和工具。因此,信息时代下,为有效的利用和提高了图书馆的功能,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科技手段,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
当今图书馆借助计算机技术,采用文献数据库和光盘管理系统,使大量文献存储在很小的文献数据库和光盘管理系统中,从而可实现大量信息查询的电子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大量文献信息资源和信息查询,加快了文献信息和科学知识的传播,使读者能够有效的进行相关文献信息获取,并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梳理,有效的提高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交流服务。 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献信息发展迅速,传统的纸质文献载体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文献信息存储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相关存储技术的进步,光盘管理系统和硬盘存储系统,以及数据库空间的发展,电子出版物大幅度增长,文献载体多元化使现代文献信息的存储海量化,压缩了存储空间,提高了文献信息的可利用率。
相比而言,传统的图书馆功能服务模式只是简单的借阅图书资料,并提供借阅场所,功能单一、效率低下、死板,难以有效发挥图书馆的真正作用。随着文献传播速度加快,读者对图书馆文献信息需求膨胀。
因此,图书信息网络化建设可以使众多的文献信息进行加工编辑,便于图书的分类管理,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光盘管理系统,使图书馆文献管理达到自动化共享服务,快速便捷地提供多种图书馆馆藏文献电子信息资源网络化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效率,为读者提供优质文献查找服务功能。
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数字图书馆也称电子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多种手段将图像、文字、语音、影像和软件等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在网络上传递和检索,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中心或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为文献查阅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检索服务,不再像传统图书馆主要是收藏书面文化资料。数字图书馆主要建立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存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基础上。
社会信息逐步增长,人们需要储存和传播的信息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传统图书馆的运作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因此,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国内各大型公共图书馆、院校图书馆均基本或逐步实现了图书馆数字化初步工作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例如,目前国家数字图书馆已经制作完成超过200TB的数字资源,全国各级图书馆同样实现了相当数量的数字资源的海量存储。由此可见,数字化图书馆正在逐步完善发展。
三、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特点
数字图书馆利用计算机管理数字化信息资源,并且对全部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 这是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其他特征都是建立在这一特征的基础之上。
资源数字化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传统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其二是光盘等电子出版物的收藏;其三是网上信息资源包括网络传输的文字信息、图形、图像信息以及声音、视频、动画等数字式信息的组织管理。数字化技术不仅保护了文献特别是一些古籍珍善本和历史遗物,同时节约了存储空间,改进了信息的组织方式,提高信息检索速度,促进远程交流利用。总之,信息资源数字化数字图书馆采用数字化信息存储处理技术,对信息资源建立分布式的大型文献信息库及超文本检索系统。
通过网络等电子通信手段,连接数字图书馆和网上信息中心,提供各种信息数据库的联网查询服务,为信息检索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形式。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在实现了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之后,必然会出现信息利用的共享化问题。网上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各个高校的数字图书馆通过努力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的话,只要是网上的用户,均可以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珍贵资料,不从而真正实现了跨地域、跨国界的资源共享。
四、数字化图书馆管理出现的问题
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实行情况的调查,在数字图书馆的实行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人为因素带来的问题问题;系统因素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当今数字化图书馆管理建设出现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刻不容缓的,是是数字图书馆管理发展必走之路。
1、人为因素带来的问题;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以及其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无意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整个系统可以连续可靠地运行来提供服务,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的信息安全。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是计算机网络研究最热门的方向。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最大威胁有两大人为因素:一种是人为失误,主要是操作不当引起数据泄露;一种是主动攻击,带有主观意愿的以不正当手段截取数据。就图书馆而言网络的安全防护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2、系统管理带来的问题;①网络结构安全问题,网络拓扑结构会直接影响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当外部网络和内部某个主机进行通信时,内部网络安全就有可能受到威胁,同时也影响在同一子网下的其他系统。②系统软件安全问题,没有绝对安全的操作系统,无论是windows,还是Linux或者其他任何操作系统,或多或少都带有漏洞和后门,给黑客攻击留下隐患。③应用系统安全问题,如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数据的完整性等,干扰正常用户的使用。④病毒与恶意攻击。计算机病毒在程序中插入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的代码,并能自我复制快速传播,严重影响计算机的性能。另外还有来自互联网的恶意攻击者,通过网络传播木马程序或恶意Java脚本等,破坏篡改系统数据。
五、数字图书馆管理措施
图书馆是国家精神文化和科技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科学发展观去探索图书馆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图书馆快速健康发展,适应信息时代下高校教学与科研对高校图书馆的新要求,是提高高校图书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为应对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时代下管理模式的新要求,着重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信息时代下,需要加强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从图书馆文献组织结构的变革到图书管理制度变革,需要全新地思考应对信息环境下图书文献管理的新模式。文献信息更新很快,人类在知识创新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更好、更新的文献信息服务,图书管理员需要改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系统与服务模式,增强文献管理的创新意识与知识技能,提高知识与能力素质,需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培训,使之熟悉图书文献的加工编辑、检索查询等服务功能。
并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管理员的创新服务意识和服务思想。使文献体系、人力资源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之间形成有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使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融合,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加快文献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速度。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图书馆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需针对图书馆所有文献信息、知识、智力资源进行一体化科学管理系统模式创新,使文献知识更新和服务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六、总结
图书馆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为学校培养人才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发展数字化图书馆正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图书馆的职能的一种手段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是高校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