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6:01:29
导语:在中职学校管理制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办学思想端正,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依法治校,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乱办学,不乱收费,不举办“校中校”,不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3.实行校长负责制,完善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坚持民主管理学校,推行校务公开。
二、教师管理
4.执行教师资格制度,所有教师持证上岗。组织教师进修,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5.加强师德建设。教育教师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组织课外活动;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搞有偿家教。
三、学生管理
6.德育为首。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7.规范学生行为。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8.坚持全员育人。学校有健全的党团和少先队组织,有班主任制度,有与家庭、社会联系与合作制度。
四、教学科研管理
9.严格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创造条件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秩序安排教育教学工作,不随意停课,不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的庆典、演出活动。上好体育课、艺术课,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10.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11.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总量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家庭作业量分别不超过1小时、1.5小时、2小时。
12.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价制度。评价学生,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实行等级记分制,中学推行综合素质评定。不为班级和学生排名次,不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
13.健全校本教研制度。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4.执行学籍管理规定。小学、初中学生免试入学,不留级,不开除。小学、初中每班学生数不超过50人,高中不超过54人。不举办复读班。
五、安全管理
15.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建立校园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16.定期对校舍、设施进行安全检查,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滋扰、防中毒、防意外伤害等措施落实到位。加强门卫管理,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辆进入校园。校车必须定期经公安交管部门检测。组织学生户外活动有安全措施。
六、校园管理
17.建设平安、文明、和谐校园。优化校园环境,力求净化、绿化、美化、人文化。校内车辆停放整齐,地面无杂物,墙面无污损。环境布置富有文化内涵,体现教育功能。
七、后勤管理
18.坚持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制定食堂卫生制度和采购验收制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建立学生宿舍值日制度,保证整洁卫生;建立宿舍管理制度,坚持夜间值班、巡查;建立发生群体性传染病、食物中毒应急制度,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19.建立健全学校财产管理制度。建立校舍定期检查、维修制度,及时消除危房。图书、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计算机设备等分类登记造册,定期清查、检修、维护。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
为了更好地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保证教学过程能顺利进行,特制订学校教室多媒体的使用管理制度如下:
一、各班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为各班班主任,对本班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工作与安全工作负全责。
二、各班需指定一名学生为管理员,负责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预约及设备的防尘、防水、防潮、防震、防盗等日常管理。
三、教室多媒体设备的钥匙由各班班主任负责指定责任心强的学生保管,任何人不得私配钥匙,不得将钥匙随意转借他人。教师若需要使用多媒 十、多媒体要定期清洁、维护设备保证其运行良好,延长其使用寿命。主管领导要做到一周一检查。
十一、所有人为损坏、非法操作及违禁行为所造成的多媒体设备的损坏或丢失的,学校将责令班级照价赔偿,并追究当事人其它责任。
一、组织形式:
1、以年级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双周一下午放学后开始活动(集体研究课时间由本备课组商议临时决定,不要利用周一下午的集体备课时间,一个月备课组至少开展一次研究课活动)。内容主要是教材教法的研究,知识点的确定及学法指导。
2、全校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思路,交流教学中成功的教学经验。
3、全校语文6个备课组,数学分一二年级、三年级、四五年级、六年级4个备课组,英语为1个大备课组,体育1个备课组,艺术1个备课组。
二、要求:
1、集体备课要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及主备人四落实。
2、由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对所备单元进行深入的教材分析,使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地位、重难点及教育价值,提高教师个体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并确定由主备人对本单元(或章节)进行初备。
3、以备课组为单位对主备人的备课初稿进行讨论、修订。(主备人应在一周前把所备初稿交到任课教师手中。)这一过程应该真正成为师师互动的课程,主备人介绍了设计思路以后,其他教师可以畅所欲言,肯定设计的精彩之处,同时,对有待完善之处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也可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让大家共同品评。最后形成的教案要达到:学目标,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本学期每个学科要建立单元评估制度。
4、在集体备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结合各班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在备课纸旁注部分,对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
5、在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要针对教学实践写出教后感(或教学反思)。教后感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客观、实际地总结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成功经验和尚存的困惑和不足,对今后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各备课组每月要组织一次任课教师教学反思录交流,,从而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校每学期在备课组推荐的基础上,组织一次教学反思录交流与展评。
6、 教师要把集体备课中研究出的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注意事项:
1、领导参与并检查集体备课情况,及时督促各年级各学科认真开展好集体备课工作。
一、上学
1、必须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每学期迟到累计10次以上或旷课5节以上者受警告处分。
2、进校后见到老师和同学要问好,有礼貌。
3、值日生早7:00到校,在早读前打扫好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
4、值周生准时到岗执行任务。
二、早读
早读一律在教室上,早读时必须读有关科目,不许做其它事情。
三、上课
1、预备铃响后,立即进教室。保持肃静,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脱帽、准备书本文具)。)书本一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2、上课铃响后,老师进入教室,班长喊起立,待老师还礼后全体同学坐下。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老师还礼走出教室后同学再出教室(如老师有事未出教室,同学可先走)。
3、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记笔记,不得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独立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每学期缺交作业累计15次以上或考试作弊者受警告处分。
4、上课时坐姿要端正,不随便说话,发言要举手,经老师许可后再发言(要求一律举左手,臂肘触桌面)。发言时要起立,坐姿端正,声音宏亮。
5、上课时不随便出入教室,不擅离座位,下课铃响后才能出教室。户外课不许中途回教室。
6、上课迟到的学生进教室要喊报告,经老师许可后才能进入教室。
7、上课时不戴帽子、围巾、手套,不许穿背心、拖鞋、过短短裤入校上课。
8、要求全体师生必须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四、自习
自习课学生应自觉学习,不得随便出入教室和下座位,要保持教室安静。在老师进行辅导时,发问要先举手,经老师许可后再轻声发言。
五、课间操(或早操)
学生一定要坚持上操(因病不能做操者,站在本班队伍后面),教室要关灯、锁门。学生出操时,走出楼门后要跑步到操场,集合做到快、静、齐。做操要用力,合节拍。姿势正确。
六、课外
1、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行注目礼或少先队礼。
2、衣着、发式要符合中学生身份。举止要端庄大方,男生留法不过发界,女生不烫发,不能梳披肩发,不化妆,不佩戴饰物。
3、不打架骂人,不说污言秽语。不吸烟、不喝酒、不吃零食。不看坏书,不听不健康音乐。
4、不在教室和楼梯内喧哗、追逐、游戏、打扑克及进行体育活动。
5、不准在楼内起哄、打闹、放鞭炮。除上课老师允许外,不能在教室追逐游戏。
6、不准在校内骑自行车,按指定的地点进行存放,不得随意骑走别人的自行车。
7、在楼里及角道一律靠右侧行道并要主动的向师长和贵宾让路。
8、球类活动只限在运动场上进行,房屋周围及道路上不得进行各种球类活动及飞盘等体育活动,不准在篮球场踢足球。
9、住校生要自觉遵守宿舍规则,保持宿舍卫生。买饭要排队,不得加塞,不得为别人代买饭菜,不浪费粮食。不随便倒剩饭菜。
10、讲究社会公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及一切公共场所的秩序。
11、爱护公共财物(不在桌倚、门窗、墙壁等公物上刻写、乱画。不爬门窗,不扔粉笔头,节约水电,爱护教学实验仪器,用具和药品。不攀折花草树木)
12、自觉保持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宵。保持厕所和下水道的卫生。
1、各教研组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学科成员会议,制定本学期学科活动计划,一式二份,一份自存,一份于第二周前上交教导处。
2、一学期各教研组必须组织两次以上学科理论学习或教学经验交流。
3、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学科兴趣小组,制定具体活动实施计划,分工负责具体活动内容,教研组长负责监督实施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鼓励教师个人组建班级学科兴趣小组。
4、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为宗旨,一学期至少举行两次不同类型的有创意的学生学科活动,所有活动均需提早一周部署实施程序,全员参与指导。凡竞赛类活动结果统一上报教导处发文公布。
一、关于公办初中招生工作
1、镇乡(街道)初中招生工作由镇乡(街道)人民政府负责,镇乡(街道)教辅室具体实施。根据就近入学原则,各小学按本镇乡(街道)教辅室的统一安排,送毕业生到划定的初中报到。毕业生登记表、学籍卡、义教卡等教育档案由教辅室统一审核后,转送划定初中。
2、各镇乡(街道)初中原则上不进行跨学区招生,更不得接收无档案的小学毕业生,违反规定擅自招收无档案小学毕业生的,要追究接收初中校长的责任。对有正当理由确需转学的,原籍地初中应当予以转出,并按区教育局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办好转学手续,凡人卡分离的学生今后均不得享受推荐、保送高一级学校的待遇。各小学不得自行将义务教育登记卡和小学毕业生的有关档案交给家长和其他个人,一经发现,要追究小学校长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同时不承认该生所择初中的学籍。
3、各初中应按小学毕业考试成绩均衡编班,不得擅自举行初中入学考试、分班考试,不得以各种名义分“快慢班”、“特色文秘站网-班”、“实验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将追究该校主要领导的责任。
二、关于公办小学招生工作
1、凡持有本镇乡(街道)正式户口,年满6周岁的儿童(1999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均须在规定的学区小学登记入学。年满6周岁而丧失学习能力,欲暂缓入学或免予入学的,须持有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向所在地学区小学办理相应手续。各小学不得招收未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2、小学招生工作由各镇乡(街道)教辅室领导、协调,所辖各学区小学负责实施。各小学必须向学区内家长招生信息,张贴新生登记入学通知,适时办理新生入学登记手续。
3、小学招生不得进行认字、写字、认读汉语拼音、计算等测试,不得举办各种类型的“特长班”、实验班等,以双语学校或者小班化名义招生的须经区教育局批准,但不得向学生另行收费。
三、关于公办初中、小学招生其他有关规定
1、户籍在本镇乡(街道)外,要求借读本镇乡(街道)内公办学校的小学毕业生(适龄儿童),若借读学校学额许可,一般凭监护人的暂住证(居住在半年以上)及正常的转学手续向暂住地所在初中(小学)借读。若暂住地所在小学无法容纳的,由镇乡(街道)教辅室确定学校安排入学。
2、烈士、现役军人的家庭对子女监护有困难的,由区教育局与镇乡(街道)教辅室协调后安排其入学。
3、父母一方属于区、镇乡(街道)两级政府部门引进的高级人才,其子女原则上由其工作地所在镇乡(街道)教辅室安排入学。
4、其他有各种特殊情况的小学毕业生(适龄儿童),由各镇乡(街道)教辅室视实际情况安排入学。
5、对自愿放弃本学区初中(小学)就读,而就读于其他公办初中(小学)的择校生,就读学校可按规定收取相应的费用。
6、初中(小学)新生入学时自愿放弃本学区学校,而就读于外学区学校(含民办学校),以后又想转回本学区初中(小学)的,不再将其视作本服务区学生。由镇乡(街道)教辅室统一安排入学。
7、在本学区小学毕业的借读生,若要求回原籍地中学就读且符合材料要求的,有关初中应及时让该生回原籍,但应在该生的《义务教育登记卡》上注明同意回某某中学,并盖上学校公章。
8、本学区小学毕业生若选择了民办初中,原籍地公办初中应予以支持。
9、对持有本学区户籍,而在外地借读(含民办小学)的小学毕业生回本学区升初中的,该学区初中应予以接收,且不得将其视作为借读生和择校生,但该生须在6月20日前向户籍所在地镇乡(街道)初中申请登记,并出具户籍证明和相关毕业材料。
10、各校不得擅自扩班,不得擅自突破班额(初中每班学额一般不超过50人,小学每班学额一般不超过45人),擅自突破的将不下拨超额部分学生的培养经费。
四、关于区内民办初中、小学的招生
各民办初中、小学招生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进行。根据该《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民办学校应当依法建立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并报审批机关备案”的规定,及时建立新生学籍档案。招生时,不得以文化课书面测试方式择优录取。
五、关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招生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特别是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学籍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就要随之提高,以强化高校的人才管理。这就需要学籍管理制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树立人本理念,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渗入其中,并将法治建设运用于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以完善学籍管理制度。
关键词:
学籍管理;制度;人才培养;人本理念
我国进入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高校管理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对于高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力。高校要适应时展的要求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就要发挥学籍管理的杠杆作用,将学籍管理作为管理育人的重要条件,以确保在学籍管理获得预期成效的同时,真正意义地实现高校学籍管理改革[1]。加大学籍管理制度,就意味着对学籍管理制度根据高校改革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的同时,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将人本理念渗入到学籍管理制度中,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
一、学籍管理制度的涵义
(一)学籍管理制度的概念界定
学籍管理制度是对学生由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制度体现,属于是高校教育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关乎到学生身心发展。其中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学籍管理、校园管理秩序、开展校外活动以及奖惩办法等等。
(二)学籍管理制度的特点
1.学籍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学籍管理制度具有权威性,其作为一项学校管理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向高校延伸,在此基础上将高效教育管理框架建立起来。可见,学籍管理制度并不是简单的规范性约束机制,而是对于群体或者个体的不同需求发挥协调作用,以做到有章可循。学籍管理制度的权威性还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及生活行为的约束力上,通过制度化管理,对学生以监督、规范,以发挥其约束性管理机制。同时还要起到制度化引导作用,如果学会违反制度规定,就要接受惩罚[2]。
2.学籍管理制度的教育性
学籍管理制度所发挥的作用,是适应高校管理价值理念,对学生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所以,其具有教学管理服务性特点。学籍管理制度的教育引导性体现在学生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所采用的方式上。对于没有正确接受学籍管理制度引导的学生,要采用惩戒的方式对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以处分,以警示在校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的重视,其最终目的是规范教育。特别是在学会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学生要按照公共规则行事。在校的每一名学生在学籍管理制度面前,都要无一例外地严格遵守[3]。
二、学籍管理制度需与时俱进
(一)学籍管理制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学籍管理制度中,所强调的是学籍所发挥的监督功能,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纪律以及考试进行管理。目前国家重点强调素质教育,就需要改善学籍管理制度中的有关内容,以创新思维做好学籍管理工作,以做到与时俱进地探索出符合现代化高校发展的学籍管理途径。在学籍管理制度中,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更好地发挥学籍管理工作的教育功能,并对于学生具有正向引导作用[4]。要将学籍管理制度的时代性体现出来,就要从当前的教育新环境出发,结合大学生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籍管理制度以重新审视,并处理好监督管理与教育激励之间的关系,实施学籍管理制度的创新,发挥学籍管理的主动性。学籍管理人员要本着服务意识,明确学籍管理仅仅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更好地培养人才。
(二)学籍管理制度中要注重人才培养
高校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对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都极为敏感,由此而形成的观念意识成为他们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基础。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受到世界经济文化的冲击,大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判断力而接受更多的负面信息,对于其观念意识产生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将人本观念引入到学籍管理中,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角度出发,对学生以教育,还要通过宣传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学籍管理制度中,强调服务性就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将学籍管理制度中的各项要素以多种活动形式展开,帮助大学生明确人生目标,责无旁贷地完成学习任务[5]。当学生专心于自己的学业,并注重自我角度时,违规违纪的现象就会自然减少。学籍管理制度要做到与时俱进,就要注重新形势下教育环境的改变,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展开教育,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高校学生管理质量。
三、学籍管理人员需与时俱进
(一)学籍管理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和法制意识
学籍管理工作具有严肃性特点,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展开。由于学籍管理工作关乎到学生的前途,因此要在强化学籍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的同时,还要增强法律意识,以使学籍管理制度更为健全。
1.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服务意识
加强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是适应目前高校教育管理要求,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学籍管理作为一项业务性工作,其工作的展开要发挥时效性,就需要学籍管理人员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繁杂的工作秩序化展开。学籍管理可以具体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学会将考试成绩录入,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因此,学籍管理人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感做好每一项工作[6]。
2.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法制意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高校的学籍管理人员就要增强法制意识,做到学籍管理制度健全而规范,各项程序符合管理规定,以符合依法治校的要求。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的规范化是学籍管理法制化的基本要求,一方面维护了学籍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合法权益以保护。“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实施,使高校具有了自主办学、自主招生、自主管理的权力,在法律监督下,学校对于学生具有惩处的权力。在对学生进行惩处的时候,要做到广泛调查、接受申辩和抗辩,并以书面形式出示处分决定。对于严重违反校规的学生,学校做出退学等严重的处分,要求按照规定层层审批,并在主管高教部门备案[7]。由此可见,学籍管理是一项标准化过程。
(二)学籍管理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学籍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关乎到学籍管理的质量,并影响到高校教育管理质量。从目前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来看,不仅人员配备不足,而且多数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就要根据高校发展需要对学籍管理工作人员有计划地开展培训,以作为超前人才投资。通过培训,不仅要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要引导学籍管理人员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信息技术渗入到学籍管理工作中,更需要学籍管理人员具备自我提升信息技术处理意识,从业务能力的角度出发,不断地提升自己,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各项学籍管理工作内容。
四、在工作中培养以人为本的意识
(一)强化学籍管理制度的适应性,促进人才培养
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促进了国内外高校间的交流,使得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学籍管理制度适应高校发展需求而多样化展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学籍管理制度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才校际间的流动,由于学籍的存在而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上的交融,使得人才转换相互衔接,实现了高校间的互惠共赢。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转型,高校的教育意识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学籍管理人员要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发挥学籍管理“引导”作用,这就需要学籍管理人员转变管理理念,在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等构建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8]。
(二)建立开放性的学籍管理制度,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
随着我国高校管理逐渐与国际并轨,在教育制度上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百分制学科考试制度逐渐转为学分制,这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而言,是一次质的飞跃。学分制意味着学生具有学习的自由,可以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选择知识,构建符合自己的知识结构。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改革,就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还要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对学生以引导。这就意味着,高校学籍管理制度要尊重工作实际,树立多样化人才培养观念,注重学生的终身教育,并在学籍管理的运行机制中有所体现,以使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摆脱刚性管理,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柔性过渡,其目标是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学籍管理是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管理秩序有所掌握。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学籍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学籍以主动管理,充分地发挥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引导性作用,以稳定高校教育环境,促进高校发展。
作者:保琳 单位:江苏省南通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林静,陶爱萍.我国近二十年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2(1):60-62.
[2]陆羽红.对高校学籍管理制度中“以生为本”理念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文化视窗,2012(3):233-234.
[3]胡胜良.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探索[J].山东纺织经济,2010(11):37-39.
[4]丁晓丽.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6):72-75.
[5]高炜森,解媛,何影.规模发展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84-85.
[6]李萍.在高校学籍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途径探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23.
摘 要:人作为社会集体中的独立存在有着很强的荣辱感,因此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促使人力资源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形式多样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中,激励机制正在逐步受到欢迎和推崇。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同样如此,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在其中的有效作用,也是促进学校长远发展、提升教育竞争力的有利法宝之一。
关键词 :学校 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 作用
在现代化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中,激励机制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然而激励机制不是随随便便就予以奖励的,需要真正理解了激励机制的含义,明确了激励的主要目的,清楚所要达到的最终的激励果效,按照一定的监察与评判标准,能够真正结合实际的管理情况而定才行,否则也会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是形同虚设而没有任何实在价值。
1、激励机制的简介
激励,指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激发和鼓励的总称,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唤醒员工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它是一个复杂的机制,包含物质上的、精神上的甚至有时也会工作上的一些提升机会。人是一切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的动力元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只有充分发挥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的发展。然而激励机制不是随随便便就予以奖励的,否则也会变得毫无意义,而应该是合适的监察与评判标准才行。在现代化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中,激励机制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
2、激励机制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状
激励机制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校领导在高度肯定教师的教学工作所做出的成绩的同时,都会在实际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做出突出贡献或是有突出的科研以及教学成果的教师予以各种形式的表彰和荣誉的嘉奖。然而由于校领导更多的时候没有实际参与到教学管理过程中去,不了解实际的评优制度的管理细则,因而导致激励机制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并没有真正发挥实效,造成资源的极端浪费。
2.1 激励机制缺乏科学性,过分偏重物质奖励
在我国众多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可以清晰可见的是,奖励为学校教育做出巨大贡献、有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有科研课题、获得校级以上的一些荣誉时,学校对这部分教师给予的最多奖励就是以现金的方式来进行,而对于获奖教师真正的获奖原因与获奖心得却很少得到重视,也很少在其他教师中树立典型形象,精神鼓励尤其匮乏。甚至有时候由于相关负责人自身人为操作的不当,还会把对获奖教师的奖励化等于一定数额的金钱,因此导致学术环境的不再干净和纯粹。诚然对于做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满足其生活上的需要是很重要的,但是过分偏重物质上的奖励,把搞科研做学术研究当成是在赚钱的过程,就会大大降低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无法使他们从工作成果中带来自己臆想之中的满足感与成就感,甚至还会导致工作兴趣和工作热情的降低,给学校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2 激励机制不完善,考核标准不公平
任何激励制度执行的前提都是要在对比和评选中产生,没有对比就看不出优劣,没有考核就找不到真正该得到激励的对象。然而在现代学校的管理中考评不公的现象时有发生,教职工对学校绩效考核标准与薪酬的发放感到不公的情况也不再是偶然,在控制不力的情况下,会极大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每个职工对于自身的工作与所获的工资都有着自己一定的心理预期,因此在所有人的基本薪资标准一致的前提下,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与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就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3、激励机制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激励的过程就是使个人的欲望得到满足的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客体的内在潜力去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进而出色地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目前学校主要是以打造自身的教育和文化竞争力为主要的核心,因此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下的激励机制的实施,可以在学校内部形成合力、齐心的良好的竞争氛围。也可以极大地增强教职工的对学校的认可,以及内部组织的核心凝聚力与向心力,使整个激励体制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1 通过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教职工的内在需求
任何激励机制的对象都是付出劳动的人,而学校内的激励机制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教职工。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通常都比较单一,长时间的从事教学容易造成一系列的心理枯燥和视觉乏味,很容易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到一种懈怠的工作状态之中。此时恰当的激励制度,会让教师有一种新鲜的奋斗感和所要得到的冲动和欲望,因此会极大地刺激教师的工作心理,兴奋他们的大脑皮层,从而由内而外地最大限度调动其内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去推陈出新,不断寻求变革和创新发展之路。让广大教职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看到希望,更能够有个前进的奋斗方向,以最大地发挥自身存在的潜力。
3.2 通过激励机制,优化师资力量
现代学校教育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学校内部师资力量的竞争,在于学校培养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因此,良好的激励机制,对优秀人才实行区别对待和保护政策,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教师进行科研创作,让职工所做出的成绩、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得到的实际回报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教育人才投身到学校教育的行列。
3.3 通过激励机制,提高学校人力资源的稳定性
良好的用人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职工对学校的满意程度,提高教职工对学校管理的认可,进而增强教职工愿意留下来长期任教的欲望和决心的形成。通过激励机制的手段,可以使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真切体会到付出与所收获的是成正比的,能够使自己的教育才华有真正的施展空间,真正营造出一个劳有所得、人尽其才的公平和谐的工作氛围,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而提高学校人力资源的稳定性。
4、结 论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在学校管理中施行良好的激励机制,就是一个能充分得到教职工的心的重要的举措。而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引进激励机制更要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要想保障整个激励机制能够真正的发挥功效,还是应该保障其实施过程中的透明、阳光才行,即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在机制下受益的员工可以经得起考核与考量。
参考文献:
[1]杨海红.试析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3.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激励制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27-01
小学阶段与初中、高中阶段不同,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还不够成熟,自制力也比较差,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性格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以往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加强班级管理。激励制度是一种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的管理制度,可以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以此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
1.激励制度应用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增强学生的信心。小学生的年龄小,渴望得到他人的表扬和鼓励。大量的实践证明,对一些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以鼓励式、激励式的方式进行教育与管理,要比批评式、责怪式的教育与管理更有利于学生改进错误,增强学生的信心。
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间共同相處的基础,考虑到小学生普遍都对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将激励制度合理地应用于班级管理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激励制度已经被大量的班级管理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可以应用于辅助班级管理的制度,它的应用能够在班级中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帮助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对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2.激励制度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1竞争式的激励。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小学生一般都比较喜欢和同学"争"。比如,争谁来的早,争谁写的好,争谁跑得快,等等,这就为竞争式的激励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建立起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机制帮助进行管理。在进行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小组和个体进行奖励,激励其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更加努力。在进行劳动实践的时候,有的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选出其中三名表现最后的学生,奖励其一些学习用具,如小刀、钢笔、作业本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竞争式的激励中,教师应当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进行结合,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防止学生产生为了获得奖励而竞争的情况。有序的竞争激励,可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2.2榜样式的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给人强大的精神鼓舞。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榜样的力量实现对学生的激励,以此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发挥出为人师表的作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产生一种"既然老师都这样作了,我也要这样做"的感受。同时,学校应当积极组织一些活动,邀请业内一些优秀的专家学生起来学校讲学或者开交流会,让学生与前来讲学的专家学者进行更多的交流,从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积极向榜样学习和靠拢。班级中也有榜样,教师也应当加强发现和挖掘,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从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2.3情感式的激励。人是有情感的,感性认识是一种基于基本情感的认识[2]。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了解还不太熟悉,形象思维、感性思维比较常见。在对一个人进行判断的时候,往往只是从其表现的一些语言和行为进行判断,语言亲和、行为友善就是好,语言恶劣,行为诡异就是坏,这其中注入了很多个人情感。因此,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当更多地从情感层面出发,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尽量放低姿态,以学生朋友的身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用和蔼的态度去激励学生,鼓励学生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发生的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将会给学生很大的信心,让学生意识到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身后既有家长也有教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深深爱意。
2.4评价式的激励。评价式的激励在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比较常见,使用的频率非常高,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以往,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通常都是根据学生的最终表现来进行评价,学生的最终表现好,对学生进行表扬,学生的最终表现差,不对学生进行评价或者对学生进行批评。评价式的激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既要看到学生表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学生表现不好的一面;既要看到学生的最终结果,又要看到学生的表现过程,针对以素质为核心,思想、知识、道德为参考进行评价激励。
3.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激励制度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还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时候,在对激励制度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要合理地应用激励制度进行班级管理,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付金燕.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构建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06):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