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6:01:30
导语:在小学的德育原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 一致性原则。小学阶段的的孩子,要让他们像较大孩子一样学会结构复杂、寓意深刻的句子,实非易事。因此,我在选择英语口语训练内容时,大都选择用词简炼,以达意为首要目的。并且选择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难度相协调的内容,才能真实、客观地考评学生。例如,小学五年级英语Unit4 What can you do?我让学生讲讲你和你的家人能做什么家务?学生都积极发言。有些学生还说出了新发明的机器人能帮我们做什么。这类题目源于教材,不但贴近生活,也更有益于日常使用,还能使学生们在课堂外使用。
2. 交际性原则。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作为一门语言、一种学习工具来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交际能力就尤为重要。通过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来激发和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真实兴趣和良好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因此必要的交际性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重要保障。这类题目可以是师生对话、学生对话、看图会话,也可以是学生的所见所闻,甚至可以是无限的遐想等等。
3. 趣味性原则。学生在小学阶段本来就是好动、好玩的年龄段,教学中要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和有意注意。所以,英语口语内容应该富有“意思”。首先,通过不同类型的口语表达,使口语表达内容丰富,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此外,英语口语表述过程也应丰富多样,如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模仿身边的人、模仿有趣的动物等,也就是说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全面提高学习英语的趣味性。
4. 励性原则。突破“不张嘴英语”的第一步,就是不断鼓励学生勇敢地说,踊跃地说,在课堂上说,下课也要说,最后到想说就说。教师应该对所有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客观真实的评判,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鼓励。我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小组评比和个人评比的方式,看看哪一个小组题目有创意,说的好。还可以选出本节课的“口语之星”。我会给表现突出的小组和学生给予奖励,有时是物质的,有时是精神上的,很好的激励了学生参加口语训练的踊跃性。
二、适合小学英语口语练习的语言类型
1. 基本学习型。这类口语训练题目主要是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这些学生基础尚弱,应该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开口讲英语和培养良好的口语学习习惯,如朗读英语课文、朗读英语单词,大声说出简单的几句话等等。
2. 知识输出型。这类题目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主要是利用一些现有的知识,并拓展一下思路。如,展示一些动画图片、电子照片、有趣话题、新的电子游戏、新的动画片,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来完成学习任务。
3. 交流输出型。这是针对部分口语好的学生所设置的。例如,根据某个情境,分成小组自编对话,承担各个角色进行表演。
三、小学英语口语训练的方法
一、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意义
英语教学提倡“听说领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语音是语言的基本存在形式,是语言的本质,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整个语言系统的基础。离开了语音,语言就不能存在(詹丽芹、曹少卿,2012:76)。小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打好语音基础是基础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学好语音是全面地、较巩固地学好英语的关键。因为在英语中,语音和语法、构词法、拼法都有联系。语音教学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鲁子问,2012)。很好的掌握语音,不但有利于正确的从声音方面来表达思想,而且也有助于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而且,进行语音及相关内容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和记忆质量,并在“见词能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听读流利性和阅读理解力(黄雪祥等,2013)。
此外,从交际学的角度来说,发音的正确与否也会直接影响到是否能正确的听懂对方,领会其意并成功的进行交际。准确、自然和清晰的语音能够确保对方准确、容易地理解自己所表达的意思,加速信息的交流,进而实现交际的目的(崔刚、孔宪遂,2009:121)。《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部,2012)。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语音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是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首要原则。该原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师自身的发音要准确,并采用科学的、合理的,适合学生发展机制的方法教授语音(崔刚,2009;詹丽芹,2012)。教师自身的语音素质是语音教学的关键。只有教师具备了正确的发音技巧,具备了一定的语音基本理论,掌握科学正确的发音要领,才能保证学生的发音准确到位。《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通过模仿进行,教师应提供大量的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教育部,2012)。由此可见,教师的自身的语音素质和准确性尤为重要。
其次,准确性原则还体现在语音教学中,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国际音标。学生掌握了国际英标就可以正确的拼读新单词,减少学生的依赖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梁德红,2004;崔刚,2009)。采用国际英标,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拼读音标,就可以学习新的单词,增强自学能力,同时防止和杜绝了学生使用汉语拼音或者汉字进行标注单词发音的不良习惯,有助于学生准确的发音和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国际音标就是教会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英语的最重要的一项技能。
2.适时性原则
至于在小学什么时间,在哪一年级、哪个年龄阶段进行语音教学是最佳时机,至今尚无定论。通过研究,崔刚提出,有一点是人们所赞同的,就是过了青春期之后,再去学习一门外语,其语音肯定带有母语的特征(崔刚,2009:131)。
笔者认为,在小学三、四年级左右开展语音教学是较为适宜的。其原因如下:首先,多数城市小学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到三年级左右时,已经有一定的词汇基础,通过他们熟知的词汇,进行语音音标教学,入门快,可以通过已经会读的词汇入手,把语音教学与词汇的sound结合起来,做到新旧知识的融合,容易上手,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二是因为,到了三年级左右,学生已经把汉语拼音熟练掌握,不容易产生汉语拼音与语音音标的混淆。同时,英语的部分音素与汉语拼音的发音相似。
3.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语音教学不仅仅只是教授单个的音素,而是语音教学必须基于语义,交流以及交际的基础上(鲁子问,2012:178)。同时把单音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把语音教学与词汇、阅读、听力、口语等教学活动相结合(崔刚,2009:134)。
综合性原则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之上。在进行语音教学的初始阶段,为了训练语音的准确性,要从单个的音素入门,逐个进行学习,从学生易掌握的与汉语拼音发音有一定联系的音素入手,结合他们熟知的词汇例如name,cake,bus,pen,my等进行语音入门教学,调动学生语音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随后,随着学生所掌握的词汇的数量逐渐增加,例如学到boy, hair, thank, this, bag 等词汇时,再逐渐引入汉语拼音里没有的音素如 [?蘅i] [?藜u] [au] [i?藜] [ε?藜] [u?藜], [θ] [v] [?奁] [tr] [dr] [?] [r] [w] [j] 的教学。结合词汇,进行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教学。在掌握单个词汇的基础上,逐渐引申到短语再到句子层面的教学;在保证能够拼读的基础上,逐渐引入重音,语调,节奏,连读及爆破等语流知识及技巧的教学。循序渐进,逐步贯穿综合性原则。例如,教授音素[?],结合 bag, cat,dad,fat等单词的训练,继而转化到短语层面:a fat man, carry the bag,再而引申到具有一定意义的在句子层面的练习――My dad has a fat cat.――Hang your cap or hat on the stand.――I am very glad that Jack is back.
三、结束语
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英语词汇、语法、听力,口语学习以及学生的交际能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语音学习的关键时期,语音关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第一关,是小学英语学习入门和继续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语音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学生未来更高阶段的英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刚、孔宪遂 《英语教学十六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黄雪祥、张素琴 “中小学衔接phonics教学实践和策略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3年第4期
[4]梁德红 “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初探”,《基础教育研究》 2004年第8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原则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7 At Christmas的研讨课,在教学“Whose …is it/are they?” “Is it/Are they…? ”句型的时候,教师设计了失物招领这样一个游戏,教师课前收集了一些学生的文具,玩具等物品,让学生通过交流最终找到物品的主人。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情绪高涨!下课铃响了,他们仍意犹未尽,巴不得教师继续带领他们玩到尽兴为止。在离开听课教室时,我无意间听见后排同座位两个学生的对话:“你说,刚才的游戏有意思吧!”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兴奋的小脸,我不禁陷入沉思。
英语中有一句谚语:Education must be fun.(教育必须是有趣的)。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催化剂,而游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泼的气氛中,在有趣的活动中,在激烈的比赛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同时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也得到满足。
在英语堂上,运用得当的游戏,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有的教师在英语课堂活动中设计和运用游戏时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游戏教学的有效作用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
游戏教学,顾名思义,是游戏和教学二者的巧妙结合。教学应该是规范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游戏应该是活泼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教师应尽可能地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发挥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游戏的目标要明确
课堂教学不是一盘散沙,每个环节都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设计和组织游戏也不能例外,必须要认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游戏活动的导向,切忌只顾表面形式,为游戏而游戏或只为追求轻松的课堂气氛,组织一个游戏为了操练什么语言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通过游戏真正学会了所要掌握的语言内容。
如:在设计讨论生日及想要的礼物的游戏活动时,教师应强调在调查活动中必须用英语问答,而不能为了省事用中文应付,而且要求学生需完成调查表中的who.when.what 等空格的填写,以达到运用新授语言来进行交际的目的。
二、游戏的形式要多样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有趣的游戏,几次重复之后,就没有新鲜感了,所以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设计新颖有趣的游戏,满足学生的猎奇欲望,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知识需求。即使是同样的语言点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来操练。任何游戏设计都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如句型游戏(structural games)记忆游戏(vocabulary games),听做游戏 (Listening and doing games)角色表演游戏 (Role playing games)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新奇感,教师只要用心构思,精心设计,就一定能做到触类旁通,机变百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游戏的过程要活而有序
新课程强调要创建一个和谐,开放互动的课堂。因此,在开展游戏之前,教师要讲清楚游戏规则,使游戏便于操作,在有些课堂教学或研讨课中,由于教师操作不当,加之学生过度兴奋和对游戏规则的不理解,课堂出现喧闹混乱,以致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的。当然,教师在组织游戏时也不要一味追求学生的服从,要允许课堂有稍微的“活”。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定的调控能力,注意观察学生的情况,利用游戏规则和奖罚机制,做到收放自如,保证游戏过程活而不乱,让课堂迸发出自然的活力。
四、游戏时间要适时适度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取悦于听课教师,根本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一堂课进行多次游戏,而每次游戏最长的有2分钟左右,短的仅几十秒,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理念。如此,课堂游戏成了上公开课必备的“行头”,泛滥成灾,这是极不科学的。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把握好游戏的时机。如课堂教学开始,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转移到课堂中来,设计一个“Listening and doing”集体游戏活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学完新的交际用语后,可设计一个琅琅上口,节奏欢快的“chant”,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单调的单词和句型。课堂接近尾声时,也是学生易感到疲劳的时间,教师可设计“Do a survey”或竞赛类的游戏,使学生维持饱满的情绪,也利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其次,教师还需控制好游戏的时间。时间过长会使学生的兴趣减退;时间过短,学生会扫兴,也达不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五、游戏的参与面要广
在游戏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切忌变成一两个好学生表演的“独角戏”,只充当观众的同学会因为没有展示的机会,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可心理设计难度适中,适合集体参与的游戏,如让学生分组类的游戏,这样既能在互帮互助中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探索的精神,全体学生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玩是孩子的天性,若是玩的天性被引导得当,将会产生无穷的动力。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的优势,遵循目的性,多样性,参与性等原则,精心设计游戏活动,使学生在乐中学,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沈小明《在游戏中学英语》 2003.3
一、评价要有针对性
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真棒”“真好”“真有感情”这些评价经常出现,课堂气氛活跃,似乎学生的学习劲头很高,但这些泛泛的评价,对教学又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呢?“真棒”学生棒在哪里?不知道。“真有感情”,学生朗读何处感情处理得好,不清楚,充满怎样的感情,弄不明白。这些没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只是起到单纯的肯定作用,那些被表扬学生的水平得不到提高,还是停留在原有水平。这样的评价是模糊的,与学生学习发展无多大作用。
再看这样的评价:“你读得这么流利,真不错!“某某同学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某某同学的声音真洪亮。”前者只是肯定了学生的朗读,至于何处出色,不够明确。听到这样的评语,读的学生虽然知道自己读得好,但何处好,不知道。听的学生也只知道别人读得好,但是,自己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应该注意些什么,还是不清楚。后者在肯定了学生的同时,指出了学生朗读的成功之处,有利于全体学生在再次朗读中进行借鉴。
因此,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一定要有针对性,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
二、评价要有激励性
一节语文课上,一位学生读一段课文,读得不大好,字音有的读不准,还有漏字、添字的情况。于是,教师说:“你很勇敢,老师很高兴听到你的朗读,但有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下就更好了,(师指出错误并范读)你愿意再读一遍吗?”他又读了一遍,字音读准了,错字、漏添字情况好多了。“你读的有进步了,声音要再响亮些,让每个人都听到就更好了。”学生又很乐意地读了一遍。“读得好,响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语气,就更棒了”。学生很好地又读了一遍,进步非常大。“掌声送给你!”教师带头鼓掌,学生开心地笑了……课堂上就应该能看到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这点是非常可贵的。这种激励性评价能让学生树立起信心和勇气,是一次真实有效的、充满艺术感染力的课堂评价。
三、评价要饱含真情
课堂上我们应该看到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不能到能的过程,真正变课堂为学堂。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评价一个回答问题出错的学生的:“没关系的,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你再认真读读课文,相信你会从文中找到依据的。”激励的话语如同阳光沐浴着学生的心田,成为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细细品味,不难体会出教师的教育智慧。“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相信你会从文中找到答案的!”充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让学生忐忑的心觉得很安慰,同时激起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愿望。很快,这个学生再次举手了,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教师满怀真情的评价如绵绵丝雨,润物细无声,巧妙地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真正践行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的理念。
四、评价应有差异性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生活积累千差万别,对文本的解读也就不会一样。我班一位学生在读《关于牵牛花的评论》时,他读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朗读结束后,我这样评价:“听着你的朗读,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位一丝不苟、要求严格的母亲形象。”接着,我又请一位学生读妈妈的话,读完后,我这样评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如春雨般滋润人心的话语,深入我的心田,你是一位温和的妈妈。”同样是朗读妈妈的话,我对两位学生的不同个性和不同感悟而做出了不同的评价,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尊重。
阅读教学课堂评价应尊重学生生活积累,尊重个体差异,才能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
五、评价应有多元性
只有注重评价的多元性,才可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开发他们的潜能。学生的发展变化是奇妙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有些学生可能字写得不好,但可能喜欢读课外书;有些学生可能数学不好,但喜欢语文;有些可能不喜欢交流,但喜欢思考;可能平时表现不好,但也可能会给大家带来惊喜。
学生有他的天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护这种天性,顺应这种天性,因势利导。我们的学生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认可,我们要能洞悉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在语文课堂上给他一次写字、读书、质疑的机会,他们也许真能给你创造一个奇迹。因材施教是不变的教育法则,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这样才是遵循了教育的规律,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健康顺利地成长。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生;兴趣;设计原则
英语的课堂教学必须遵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和按照国家教育大纲要求进行创新应用,而游戏则是儿童最喜欢、最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之一。所谓游戏教学,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情感教学入手,运用趣味和生动的图像、声音、物件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给孩子爱和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苦学”变为“乐学”,从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一、游戏的设计要有目的性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但在设计时决不能为玩而玩,盲目地迎合学生做游戏的心理,而忽略了游戏应该是课堂的组成部分,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无论是复习旧知识,还是操练新知识,都不能淡化教学任务,为了游戏而游戏。在游戏的设计时,要有针对性的目的和作用,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这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既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又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案例应用:看图猜物(目的就是通过猜图的游戏,更生动形象地让学生认识事物)。
规则及步骤:在幻灯片上画出几个抽象的图形,打在幕布上,让学生猜。What’s this in English?学生有的把圆形猜成一个球、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面钟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书、一张照片、一幅地图、一扇窗子等,学生可以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猜,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表达,老师这时把覆盖片加上,图形发生了变化,有的猜对了,有的没有猜对,有的还可以留给学生想象的余地。
二、游戏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当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的、较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并表现出喜悦和求知欲望。采用游戏教学的目的在于借助游戏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的各项活动中去。游戏的组织形式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欲望;尽量创设真实、有趣的语言情境,让学生主动、快乐、兴趣盎然地参与游戏。
为达到趣味性的效果,首先,游戏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小学生的好奇心强,但兴趣持续时间短,注意力容易转移。游戏教学包罗万象,小至字母、单词,长至句子、短文、课本剧;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等。在游戏中老师要注意课堂气氛与课堂节奏的调整与把握,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灵活处理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
案例分享:Magic Box 魔术盒子(通过魔术游戏的趣味性使英语学习更生动)。
(1)游戏规则: 将准备复习或学习的物体装入魔术盒中―请学生伸手进盒子摸一摸―然后用英语说出来―或者老师公布猜测范围―让学生猜猜盒子里有什么东西―然后自己伸进盒子摸―判断自己是否正确―猜中者可以自己盖笑脸印章,猜错者可以表演一个节目。
(2)游戏应用:学习水果、学具等同类单词之后,课前复习可采用这游戏,既直观,又富有情趣。
三、游戏的设计要有竞争性
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教师在课堂上设计游戏要抓住学生争强好胜、集体荣誉感强的特点,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形成你追我赶的积极向上的气氛。此外,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从比赛、小组抗衡等形式去评价游戏结果,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案例应用:当学生学完26个英文字母之后,从A开始往后数,当遇到元音字母时,就拍一下手掌。谁读到哪个字母的时候,就要拍一下手掌,谁拍错就站出来读一次,当听到有关指令时做相应动作,如听到“ stand up”应立即起立,但听到指令语前有“Simon says”立即做动作。
四、游戏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游戏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就是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机会。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不同游戏内容,难度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这样,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人人都处于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
案例示范:What’s missing?(哪一张卡片不见了?)通过层次感来增加游戏的融入。
(1)游戏规则及步骤:展示6~8张图片(立于桌子上或粉笔槽内或黑板上),让学生依次熟读―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拿走卡片中的一张―学生睁开眼睛,让学生迅速反应:What’s missing?…is missing.―答中者适当奖励。
(2)游戏功能:适用在字母、单词和音标教学中;适合于Warm-up exercise热身环节或新授后的practice环节。
(3)注意事项:游戏的速度由慢到快,并掌握层次感。教师要注意新授单词的难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薄弱单词多操练。
五、游戏的设计要有规则性
每一项游戏活动都有其规则。在教学中进行的游戏活动必须是有序的,老师必须组织得当,游戏完成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内容再好也失去了它的功效。因此教学游戏必须受规则制约,要有内容呈现规则、时间限制规则、角色表演规则、竞赛规则等。要求学生遵守一定的纪律,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养成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良好课堂习惯。
有位教育家说过:“用游戏教英语,是最有趣,也是最经济的英语学习法。”实践也证明,在小学阶段,运用游戏教学法,使学生在“乐”与“趣”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实践,能饶有兴致,快乐轻松地掌握知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游戏应源于生活,融于生活,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课堂游戏教学模式能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轻松活泼的课堂能让学生更热爱学习,而且能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中学习得更快、更轻松。
案例应用: listen and do the action(听录音做动作),在教动物类的单词时,我们设计了这个游戏,当录音机读出一个单词时,就让学生把该动物的特征做出来。这样通过课程内容的本意和相应的规则性结合,游戏的生动性更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大,收到的效果就更明显。
课堂游戏教学既是一种课堂的表现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的创新尝试,应用这些原则进行一些趣味、生动的游戏,一定会让学生的课堂吸收更有效果。只有充分利用课堂的游戏方式融入教学中去,才会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在学习中得到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和知识的吸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也显.小学游戏教学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1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1.1重视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创设一种轻松的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课堂环境。心理学资料证明,人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思想活跃,会自在地展现自己的才能。为此我在平时教学中注重自己的教态,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语言简明,节奏感强,略带诙谐性,并多用鼓励等,通过和颜悦色的面部表情和放松的体态语言唤起学生友好、愉快的情态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1.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兴趣。如上第一册第一课教学礼貌Hello,Good morning时,要求学生第二天用它们来向我问好,果真第二天有很多同学用Hello,Good morning向我问好,有的还向其它学科老师问好呢!我在课堂上及时表扬了这些同学。这样我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到英语学习中来;另一方面借助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如组织比赛、猜谜、游戏等活动。例如教table,chair两单词时我就用了猜谜的方法,我反复播放录音“I have no armx and no hands.But I have four legs and a back,I can stand,but I can's walk,Guess!What am I ?”让学生逐句听,看一看谁猜得快?第三,运用电化教学和情景教学意境诱发兴趣。我平时上课都准备好三用机,让学生模仿标准的读音,或播放电脑制作课件中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组成对话,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另外在教学中,我一直提倡以学说为主,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每个班级开学初都发给一本小册子,让同学负责登记每一堂课的表现,表现好的画上小红旗,作为期末成绩评定等级1/3的依据;小组活动优胜的也获小红旗,占期末成绩评定的1/4;所有学生都很注重自己的每一堂的表现,学习热情高,生怕自己没有主动表现的机会。
1.3要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成功体验。“外语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在进行教法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学法指导,如用迁移规律记忆单词,用回忆法记忆课文及对话等,帮助学生及时总结经验,对于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使各学生无不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自主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2强调学生的活动性
活动性强调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英语课堂教会学生如何用英语,而不仅是懂得英语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参与中得到训练和发展。“活动性”应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1以知识点为中心组织多元化的活动。如教表示人体部位名称这一课,我就让一个学生念单词,其他同学边念边指自己长身体的部位,这样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活动,在活动中理解本课新知识点,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点等,由教师引导进行个体、双人、小组、排、行、半班、全班等多元化活动,使学生学会基础知识,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英语交际打下基础。
2.2以交际为中心进行多样化活动。如看图说话、情景交谈、角色表演等,为学生创造交际实践的情景,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交际使讲台变成舞台,在真实的语境中达到运用英语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英语水平。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发展。
在一次全市公开课教[ei][?]两个音标时,我仔细讲解元音字母Aa在开音节和闭音节中的读音规则后,让学生一口气做了三个游戏进行巩固:首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形式画了一棵苹果树,接着就随意将写好的含有元音字母a的单词贴在树上,例如:face、cap、late、bag,让学生充当猴子角色下摘下苹果装入含有[ei][?]的两个箩筐中。待学生认定后,我边播放预先制作好的电脑幻灯片,边说让电脑当裁判,来评定学生的对或错(“Yes”or“No”),答题正确的学生就会高兴地叫起来“耶”,我就及时表扬他们,发给“小红旗”鼓励;或让学生搭上两列不同的火车旅游;还可让两个学生扮演熊妈妈,让拿到[ei][?]的“小熊猫”找自己的妈妈,这些游戏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提倡学生的创造性
原则一:必须明确每堂课教学目标,充分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要上好课必定先备好课,备好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教材和参考书里没有学生和具体课堂,所以,要增强与学生交流,先了解学生本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要先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抓住教材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注重备课细节;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要预测学生可能出现或者会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及评价等,这些备课细节,都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原则二:有效课堂,重在学生参与,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学重在“学”字,唤起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形成有效教学的关键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因势利导,使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交流,这也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核心。只有那些唤起学生学习探究欲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脚,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善于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去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以活跃、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让化学从此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原则三:重点突出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面
课堂上学生是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注意听讲,也不可能分分秒秒都聚精会神,所以我们要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内容上去,这是要精讲点拨的。“精讲”是要求教师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规律性、及联系等必讲之处,扎扎实实地讲解清楚透彻,揭示出知识的本质。“点拨”是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进行“精讲”,精讲点拨时要注意针对性、科学性,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习题的练习和讲解都要突出重点,因为习题是为了巩固、深化和灵活运用知识。同时尽量引导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而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者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原则四:高效课堂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
化学是一门很贴近生产生活的科学,所以在化学课的学习中应多联系实际。例如,在“酸碱盐”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分析氢氧化铝治胃酸过多;纯碱蒸馒头疏松多孔,味道香甜等,即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巩固加深对酸碱盐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金属的获得和应用”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问:博物馆中见到的藏品大多是铜器而不是铁器?为什么戒指一般由金制或银制的,而不是铁制或铜制的呢?如何辨别真假金币,指导学生将各种锅、碗、盘、碟进行检验分析,推测是何种金属、非金属成分的制品。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这些生活问题,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更加激起学生热爱化学和学习化学的欲望。另一方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更应组织和指导边讲边实验。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开展学生试验,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实验,强化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例如:一铝制的饮料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注入适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化学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多种多样的化学游艺活动(比如:化学晚会、化学小魔术、课外活动参观工厂,搞摸拟实验等),这些既能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社会实践能力,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更兴奋更乐于学化学。
原则五: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高效教学的直观性
一、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原则
1.形象性原则
文学艺术也是感情表达途径之一,主要是通过语言材料塑造形象,达到感情的抒发以及思想的表达,从而感觉并作用读者。小学古诗的审美教育首先应该是审美欣赏活动,也就是在审美教学环节中感受古诗的美,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互通,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古诗的形象出发。小学古诗中的形象是感性的、具体的、特殊的。比如,杜甫的“绝句”中描述了四个形象:黄鹂、白鹭、西岭、万里船。首先,每个形象形成互映,让人感觉身临充满意趣的情景。其次,每个形象都在其他形象的映衬下,自身特殊性也有所增强。这样一来,整体形象便显得具体生动。从本质上分析,小学古诗的形象性审美教育涉及两层内涵。其一,审美欣赏的基础是基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这需要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其二,小学生的想象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2.情感体验性原则
审美教育也是情感教育的过程。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情感体验性原则是指在审美教育的环节中,以古诗中涉及的语言以及所描述的形象激发小学生们的情感,唤起与诗人情感相一致的共鸣。其实,任何教学成果只有从学生层面才能真正知晓,古诗审美教学的最终成果也是在学生身上体现。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的话,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并指导带领学生主动地去求美、求真,才能培养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这也是检验古诗审美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二、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方法
1.诵读及吟咏
小学古诗教学的基石就是诵读及吟咏。一直以来,诵读及吟咏都是古诗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古诗注意韵律和节奏,具备独特的美。这种独特的美流露出诗人复杂丰富的情感,可见,古诗其实是“美与思想的结合”。需要注意的是,诵读及吟咏是有讲究的。首先,应该注意实践性,强调读的过程,多次进行诵读及吟咏也是基本要求之一。小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古诗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可以在多次诵读及吟咏实践中领悟意境。叶圣陶也曾说过:“吟咏的时候,应该视为享受,通过反复地读来入调,一遍遍地进行体会,自然过渡到纯熟的状态”。其次,诵读及吟咏要用普通话,要流畅并富有感情地读。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以及古诗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结合停顿、轻重以及心理方面的微妙变化,达到对古诗内容及情感的充分体味。
2.联想及想象
在古诗审美的过程中,联想及想象也是主要的。其中,联想表述的是由于某人、某物或者某事而想到与之相关的人或者事物;而想象就是基于已有信息,通过配合而创设出新的具体形象。如何培养小学生们的联想及想象力,应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小学生年纪小,经历少,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必须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这样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古诗的意境中。其二,要尽可能理解审美对象的特征。小学生们只有理解了审美对象的特征,才能让联想及想象沿着正确的方面发展。其三,要有较强的记忆力。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记忆力也是较强的。总之,生活是联想及想象的基础,情感是联想及想象的动力,而记忆力可以为联想及想象提供充足材料。
三、小学古诗审美教育的“游戏”实践
【关键词】评价;美术;语言
小学美术教育是帮助小学生认识和感知事物、提高艺术表达能力和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评价不仅能使教师及时启发和帮助学生,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努力的方向。在各种评价方式中,课堂语言评价是最及时、最生动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
那么如何使课堂评价用语在完成美术教育目标、实现美术教育价值中发挥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呢?通过教育实践,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重视学生心理和能力差异
由于学生在学校教育及个人努力程度、社会和家庭环境、遗传因素等方面存在不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在自己独特的整体素质结构中,总会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弱点。面对这些有差异的教育对象,教师应该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课堂评价是在全体学生面前对某一个特定教育对象的评价,因而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个性、心理、情感等差异。
对于好胜和进取心强、容易骄傲自满的学生,教师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和自信心;而对想象力丰富但有点内向或自卑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鼓励和表扬其一点一滴的进步,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及个性心理的转化。
在学习《想像中的怪兽》这一课时,有一名学生掏出许多卡通怪兽图片,选了几张认真的画起来,画好后跑到我面前,自豪地问:“老师,你看我画得像不像?”我仔细看了看,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画得真像,和图片上的几乎一模一样。”他得意地笑了起来。我也微笑着接着说:“可惜这些怪兽没有新朋友啊!你看,他们整天在你的口袋里面对面,多无聊啊。你能不能画一些它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新怪兽,让你的怪兽军团多一些战士呢?”这名学生立刻大声答道:“好!我来给它们画一个怪兽司令。”
课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美术学科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习惯爱好、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不能简单地以外形画得像与不像、色彩对与不对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学生在某个方面如果有突出之处,哪怕是一闪而逝的,教师都应该敏锐地捕捉,并予以肯定和表扬。课堂评价要体现多方位和多层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心理和能力。
二、避免同学之间的横向比较
小学美术教学应尽量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测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课堂评价中,除非必须使用,否则教师要尽量避免同学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免打击部分同学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正确的评价对学生可以起到促进、改变、激发、稳定学习态度的作用。有一名学生在完成《我所知道的职业》这一课作业时,画的是篮球运动员在投篮,我猛然想起他在前一课《我喜欢的体育活动》的作业也是篮球运动员在投篮,我把他的两幅画比较了一下,发现几乎没有差别。学生紧张地看着我,认为我要批评他“没有长进”。我却笑着对他说:“你看,你后一幅画中的篮球运动员的眼神比前一幅更加生动,体现了篮球比赛的激烈,有所进步。如果能把运动员的投篮姿势改变一下,我想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你可以试一试。”学生松了口气,又拿出一张作业纸认真地画起来。
课堂评价以纵向比较为主,可以使每个学生身上的进步之处、闪光之点被尽可能地发掘,使每一个学生充分体验成功和创造的快乐,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在尊重学生个性和努力的前提下,要巧妙地指出学生作业中的欠缺之处,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可发展的方向,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改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持续探索的愿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不断被调动,个性及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
三、突出评价语言的人文关怀
班级中总会有一部分绘画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如果长期得不到鼓励和有针对性的指导,那么他们将逐渐丧失学习美术的激情。对这些学生,教师更应该注重课堂评价中的人文关怀。不必拘泥于作业最后效果的评价,而应该对学生的绘画或制作过程给予关注,体现出对学生成功的赞赏和对过失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