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石油化工相关专业

时间:2023-09-28 16:01:35

导语:在石油化工相关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石油化工相关专业

第1篇

课程内容的改革

为卓越计划下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模式,可将《石油化工专业英语》按照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发展前沿来进行内容的划分,同时围绕“大工程观”意识、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意识来组织“参与式”教学活动。如可将《石油加工专业英语》按照下面的单元模块来划分教学内容:延迟焦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固体酸烷基化、异构化、乙烯裂解及乙烯下游产业链等加工工艺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这样的知识体系比较系统,学生也容易系统地接受巩固相关的专业知识。

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行“参与式”教学方法《石油加工专业英语》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实行“参与式”教学方式,对课堂讲授进行一定力度的改革,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即课题教学可采用“3:2”方案来进行,课堂上教师讲授用3/5的时间,而学生参与课题教学和练习用2/5的时间。教师利用这有限的时间重点讲述各单元模块的专业词汇短语的意义用法、加工工艺的流程等。而剩下的2/5时间可以将讲授课程进行单元划分,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查阅资料和PPT制作,在课堂上给每个组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报告,教师可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现场答辩,以此来评价大家参与课题教学的效果,这样大家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既丰富大家的知识面也让大家的英语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改革考核方式在本课程的改革中,应该重视教学的“过程管理”,即可采用边学习边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效果评价,这样更能促进“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学生明白平常参与到课题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能够得到老师的反馈和重视。另外,在考试问题上,专业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教师和学生普遍重视阅读理解,对朗读重视不够,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表达专业知识、进行科技方面的交流时形成“哑巴英语”的现象。看得懂但说不出,学生只注重认而不注重读。所以在考核方式上应多样化,既有卷面考试,也应有口试,让学生把“认”与“说”都重视起来,避免交流过程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

结论

第2篇

关键词:水蒸气;石油化工;消防

水蒸气利用自身的特性优化了石油化工灭火效果,因而在石油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水蒸气消防设备在石油化工消防中的应用,最终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

1石油化工设备危险性分析

第一,由于石油化工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会应用到部分易爆炸的原材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石油化工的危险性;第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石油化工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从而导致石油化工设备在保养不良的环境中逐渐凸显出腐蚀等问题,最终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无法正常运行,甚至爆炸的现象;第三,毒性气体泄漏是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表现之一,极易引起爆炸性事故的发生。因而要求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在开展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应给予此问题高度的重视,即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有毒气体泄漏现象的发生,最终降低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危险性,为企业员工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1]。

2水蒸气灭火的几项优势分析

2.1稀释可燃气体

水蒸气灭火与传统的石油化工灭火相比其优势在于可稀释可燃气体,即利用水蒸气进行灭火时,可有效阻止燃烧物进入到燃烧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灭火效果。另外,水蒸气亦可稀释燃烧区中的氧气含量,从而由此降低氧气强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此种优势的表现促使石油化工企业在发生大量气体泄漏时,即可采取水蒸气喷射的方式来达到灭火的目的,其与传统的灭火方式相比,火势控制范围较广,且其控制效果要更为明显。因而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有效降低爆炸性对石油化工所造成的影响,要求企业相关部门应对水蒸气灭火方式展开更为深入的了解,以便有效提升石油化工消防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

2.2吸附有毒烟尘

吸附有毒烟尘也是水蒸气灭火的一项优势所在。其与传统的灭火方式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水蒸气灭火的范围较大,即其所能接触的燃烧物表面积要更大一些,因而石油化工企业在发生大型火灾事件时,应采取此种灭火方式,最终通过降温的方法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其次,水蒸气与传统灭火方式相比其还存在着水渍损失小等优势,进而可在达到灭火目的上降低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另外,由于蒸汽的来源较为丰富,因而石油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灭火成本的投入量,且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那么其应加大水蒸气灭火宣传力度,以便促使石油化工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都能秉承着水蒸气灭火意识,最终有效降低灭火设备的使用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影响。

2.3削弱燃烧强度

石油化工企业传统的机械灭火方式冲击力较大,从而在利用其进行灭火的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他设备的损害,最终影响到石油化工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而在现代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要求其应加大力度推广对水蒸气灭火设备的使用。水蒸气灭火设备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在利用此方式进行灭火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火势强度,最终达到灭火目的。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水蒸气灭火系统在石油化工消防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因而应深化对其的应用。另外,由于水蒸气灭火设备还具备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优势,因而在处理实际火灾事件时其可达到较好的灭火效果,且由此减少灭火器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并且便于其及时发现设备中的问题并对其展开及时维修。

3蒸汽灭火系统应用要求

蒸汽灭火系统应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即要求蒸汽源的设置要趋于合理性。对于此,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利用蒸汽灭火系统前应对其蒸汽管线等内部构造进行检查,从而确保其符合石油化工消防的实际需求;第二,在蒸汽灭火系统应用中,整体灭火管线的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其决定着水蒸气灭火的整体灭火效果,因而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对石油化工消防现场进行勘察,以便确保蒸汽灭火管线设置的合理性和管线数量的规范性;第三,在接口短管的设置中应考虑到室内生产装置的因素等问题,最终实现对蒸汽灭火系统的最佳控制,且由此达到良好的灭火效果。为了确保石油化工消防质量,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蒸汽灭火系统进行应用前,一定要通过咨询相关专业人士等方式深入了解到灭火系统应用要求,进而更好的掌握水蒸气灭火的应用方式。

4水蒸气在石油化工消防上的具体应用分析

4.1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分析

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主要被应用于石油泵房等位置。石油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爆炸性等事件的发生给企业正常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要求石油化工企业相关部门应在其指定位置安置固定可燃气体自动报警检测装置,此装置的安置可实现自动检测火灾的行为,从而当石油化工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火灾事件时,固定可燃气体自动报警检测装置可及时检测出火灾灾情,并对其展开报警处理,最终降低火灾的发生对石油化工正常生产所造成的影响。蒸汽幕筛孔管是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确保其安装的形状符合保护部位的具体要求,最终致使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中的报警系统能够正常运行[2]。

4.2半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分析

半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是水蒸气灭火设备中的一种,该灭火系统是采取部分管道固定的构造方式,此种灭火设备主要应用于生产区域局部灭火中。另外,由于半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因而石油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性,要求其应在开展消防工作的过程中采用最具灵活性的半固定水蒸气灭火系统。在应用此种灭火系统设备的过程中应确保该设备短管的耐压性,而由于其长度决定了其设备的耐压能力,因而相关技术人员在设计其内部构造时应将其软管长度控制在20-25m范围内,从而保证其灭火优势能更为充分的展现出来。

4.3可燃气体自动检测连锁汽幕灭火系统分析

可燃气体自动检测连锁汽幕灭火系统在石油化工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最为广泛,该灭火设备的使用可有效控制爆炸性事件的发生,最终可将其危险性降到最低。另外,由于石油化工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时常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现象从而降低石油化工产品生产现象的安全性。对于此,要求石油化工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罐区周围安置可燃气体自动检测器,进而确保在发生可燃气体泄漏事件时该设备可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最终实现对可燃气体的有效控制。但是在控制的基础上,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也应根据现场情况的观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

5结论

综上可知,近年来,水蒸气在石油化工消防上应用方面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水蒸气灭火设备的使用与传统的灭火方式相比其灵敏性更强,且火势控制的范围更广。因而在现代石油化工厂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可燃气体等的有效控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现场的情况分析在特定位置安置可燃气体自动检测连锁蒸汽幕灭火系统等,从而及时发现火灾的源头,并对其展开及时的处理,最终有效降低火灾的发生对石油化工生产所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黎忠文.灭火过程中爆炸事故的预防[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12(01):112-114.

第3篇

1石油化工企业中常见的火灾构成因素

石油化工产业工艺十分复杂,通过对石油化工企业中常见火灾危险因素的分析,可以对火灾事故的预防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导致火灾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

1.1存在高温易爆物品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高温表面,明火,碰撞,摩擦,火花,雷电等因素的出现都是不可避免的。高温表面主要包含有:高温液体及气体的金属表面,热交换器表面,加热炉炉壁,高温蒸汽管道等。这些物品温度高,散热多,体积大,均为构成着火源的主要因素。而明火主要产生于生产过程中的焊割用火,加热用火以及其他用火,这些明火的使用,大大的增加了火灾的隐患。碰撞摩擦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金属物品等的掉落,撞击,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摩擦损坏,工具之间的撞击,摩擦等。生产中的碰撞与摩擦极易引起火花的产生,火花遇到可燃物品,就大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此外,雷电所产生的电流及其强大,并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无穷的热量,这种热量会点燃设备及厂房,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1.2危险物质的泄露及扩散

从原料的加工到产品的制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催化剂,试剂,喷漆等液体都是高危液体,而且容易发生泄露与扩散。这些液体一旦发生泄露不仅会腐蚀机器设备而且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应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另外,还应注意到真空管的放置位置,如果真空管放置不当,就容易接触到喷溅出的易燃液体,产生安全隐患。

1.3化学反应的产生及潜热的积蓄

化学反应大多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的,然而石油化工行业的工作环境往往会满足这样的条件。因此,许多化学物质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并放热。这些反应热如不及时移除或者妥当处理,就会使厂房内的温度升高。如果低沸点物质进入到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去就会产生爆炸的危险。另一方面,在冷却催化设备过程中,冷凝水一旦遇到高温油就会立刻气化,这会引起系统内部压强过大,引发爆炸危险。

1.4人为操作失误

人为操作失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参数控制存在失误。整个石油化工产业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对物理,化学,材料等各个领域的研究。生产参数控制如果得不到保证,那么就不能实现安全高质的生产。2)动火作业监管不力。动火作业是安全隐患最多的一个环节,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动火作业的手续如果不齐全,必须严格禁止其生产。此外,必须对动火作业的全程进行监督,保证安全,减少隐患。3)清扫作业完成不及时。厂房内有毒气体排放不及时,以及垃圾存放过多等,都易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对厂房的清理必须按时高效完成,注意厂房通风,减少货物堆放。

2对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及处理办法

石油化工企业中的火灾危险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生产安全,建立健全火灾防范系统,找到切实有效的处理办法,势在必行。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成为石油化工企业事故防范的重点。

2.1做好防火安全装置

首先,应完善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系统,以此来应对突发状况,并能防止火灾的不断扩大。其次,应该引进先进设备,依靠科技的力量,提高设备的安全指数。备好防火设备,在安全通道,厂房内都应设置防火设备储存点,以便在危险来临时使用。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次进行模拟演练,学习防火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2.2严格控制生产参数

严格控制生产参数是防范火灾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温度的控制是控制参数工作中的关键,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参数,将温度掌控在一定范围内。防止温度超标不仅能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更能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是要严格控制原料配制的比例以及反映速率。选择高质原料,控制反应速度,确保化学反应的操作环节安全顺畅

进行。

2.3减少明火与火源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明火,从根本上消除着火点。避免设备之间的摩擦,要对工具轻拿轻放,防止沉重的金属物体从高处坠落以及静电的产生,以免产生火花。对动火操作必须进行严格监督,控制系统内的温度与压强,并远离易燃液体与气体。在厂房范围内禁止吸烟,避免明火设备,采用防爆照明设备,从源头上控制火灾事故,消除火灾隐患。除此之外,企业要注意避雷针,避雷网等避雷设备的使用,防止厂房遭到雷击。同时,注意高温物体表面的散热,防止厂房内温度过高。

2.4按时检测设备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设备会出现老化等问题。这就要求企业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防止设备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障碍,引发事故。另一方面,要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及职业技能。同时,应配合消防部门的检查,对质量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移除车间,停止使用。对出现问题的设备应进行及时维修并对维修场地划出安全界标,以便提醒外来人员,防止误入。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合法运营,加强安全管理。

3结束语

石油化工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我们应给予大力支持。但与此同时,石油化工产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想要使石油化工产业健康迅速的发展,我们必须找到高效可行的火灾防范措施。然而由于这一产业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在历次火灾事故中找出频发因素,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以此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特色专业;重点学科;期刊部;信息;服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竞争力是高校两个重要任务[1]。办学特色靠特色专业体现,是评估本科教学水平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建设重点学科是提升高校办学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这两项是我校"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步入同类高校先进行列的重要特征[2]。图书馆根据我校"十二五"规划制定出围绕石油化工特色办学,支持石油化工类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计划。许多高校图书馆在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方面提供了大量宏观性的经验,但就地方高校图书馆期刊部如何围绕特色办学,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的具体思考和做法则鲜见报道。作者根据在图书馆期刊部的工作实践,从期刊部参与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如何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多方面进行探讨。

1 期刊部参与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有特色的期刊服务是地方高校建设重点学科,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教学团队和学科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仅需要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同时也需要具有全面支撑能力的教学科研信息资源保障系统。任何一个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能够从众多专业和学科中脱颖而出,都离不开作为推动和支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和学术成果不断创新的基础--信息资源,当前主要体现在期刊信息资源。

期刊部应从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加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建设富有石油化工特色的期刊信息资源体系,不断丰富原有的特色馆藏资源,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应把本校长期办学形成的石油化工特色馆藏的中外文期刊、与石化高校和企业交换的技术情报资料、师生毕业论文(设计)、科研成果、设计图纸等资料进行整理,为石油化工重点学科重点配置信息资源,保证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研究和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相关课题的发展动态和研究信息,正确选择课题,确定主攻方向,从而推动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而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会提出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期刊部及时提供信息支持,这也反过来促进期刊部的发展。

2 求真务实,主动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服务

2.1充分了解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对期刊信息资源服务的基本要求

期刊部要参与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首先要在信息服务方面体现出面向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以我校为例,"石化装备故障诊断"为省级重点实验室,"石油化工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石油化工过程故障诊断与信息控制" 两个为省级高校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化学工艺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四个学科为申硕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三个专业为国家、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在期刊订阅及其它信息采集过程中,期刊部对这些事关石油化工特色办学和石油化工重点学科群的建设发展要有预见性、前瞻性,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科研动态和教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要经常与特色专业负责人、重点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等沟通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明确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方法。

2.2 主动为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服务

(1)根据学校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确立期刊部的特色信息资源

根据我校"建设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本科院校"的指导思想[2],期刊部应努力建设和学校的特色办学、学科体系相适应的以理工为主,兼顾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信息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期刊信息资源体系。

在特色信息资源的构建中,就必须对学校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对所涉及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的信息采购,多方面听取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负责人、各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的建议与意见,甚至不定期召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科团队、专业团队座谈会,以他们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用定订定藏,确定石油化工特色信息的订购和收藏重点、范围及发展方向。在做好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的信息需求,确立特色信息的采购原则、重点、方向、方法、步骤等,制定以石油化工特色信息为主的采购计划。尤其是要加强石油化工特色原始资料的征订,对年鉴、核心期刊等连续出版物必须收集齐全,保证其系统性和权威性,使特色办学信息资源在同类高校中占优势地位,成为区别于其它高校图书馆的独特资源。

(2)围绕办学特色和重点学科建设有重点地协调配置相关外文期刊

外文期刊能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是特色专业跟踪国外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学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要根据图书馆采购外文书刊的情况,结合各特色(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的建设发展方向,有重点地协调配置相关外文期刊。在1000多种期刊中,涉及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的外文期刊数目的比重逐年增大,从而满足特色专业优秀教学团队、重点学科建设团队对国内外信息日益增加的需求。

(3)广泛收集信息进行深加工,主动做好信息报道服务

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用户的教学任务重,科研项目多,他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在他们当中,校领导、二级院院长、系部主任和中老年专家教授占很大比例。这部分用户因平时行政和业务工作繁忙,到馆次数和时间较少。期刊部应利用自己特有的条件和优势,将比较分散零乱,而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信息用户又比较关心的教学动态、科研信息(如教改发展、评估信息、最新专业刊物目次、各种学术会议信息、会议论文、同行专家研究成果、国内外学科研究动态、同行专家的学术报告等)进行广泛搜集,分类筛选,专题整理,并通过多种有效渠道(导航平台、新期刊简介、新信息)提供给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和重点学科建设团队,主动向他们通报新到馆的中外文期刊信息,定期提供世界三大科技核心期刊和某专业学科核心期刊的现刊目次。

(4)主动与石化企业技术资料室建立合作关系,特色信息共享互惠

我校从2009年以来与地方企业签订了多项校企合作协议,特别是与国有特大型企业茂名石化公司签订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协议[3],希望通过"无障碍"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

茂名石化公司技术资料室收藏的期刊,除了部分是公开出版的中外权威刊物外,更大一部分是企业系统内各单位(如中石化属下各地的分公司)主办的内部刊物,如《石化技术》、《石油商技》、《炼油》等。这些刊物都是报道企业生产技术应用情况,针对性强,工业数据最真实,只要是在工业条件范围内,重现性好,最具借鉴参考价值。此外,企业技术资料室还收集了众多国外专题技术会议的论文集、专题技术调研报告或新标准、新专利等,如每年的NPRA Meeting(美国的石油学会年会论文集)、ASTM(美国机械工程材料学会标准)等。这些资料都是非常有用和非常新的。企业收藏期刊以技术工程信息为主,反映的是应用技术成功运用的最新成果,解决生产问题,推动应用技术进步。但受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防止同行企业恶意竞争,企业收藏的期刊信息一般不对外开放,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对外借出任何资料。

企业资料室的技术情报信息对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不言自明。这些技术信息对我校专业教师科学选题、技术开发服务也可提供宝贵的情报信息源;对我校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我们应主动与石化企业技术资料室建立合作关系,做到特色信息共享互惠。

(5)主动收集与特色办学、重点学科相关的灰色信息

期刊部应主动、广泛收集与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相关的"灰色信息"。"灰色信息"是指一些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而非公开发表的内部资料,主要有预印本、会议录、产品样本、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和内部刊物等类型,其中绝大多数反映的是这些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动态,对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发展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6)与技术部合作建设石油化工特色信息数据库

与图书馆技术部合作,将本馆的中外文科技期刊目次数据库、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办学学者文库、各种专利及技术成果等构建石油化工特色数据库,以满足特色办学相关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信息需求,让交叉学科的科研人员找到相关的科研信息。请求技术部支持,在图书馆网页上建立"特色专业站点导航"、"重点学科站点导航"栏目,介绍与我校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发展相关的国外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等信息。

3期刊部在为特色办学和学科建设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提高期刊部人员的业务素质

国外高校图书馆在大学中的位置相当重要,但国内高校往往把图书馆作为教辅单位。近几年进入图书馆工作的人员,相当部分是跟随引进人才进来的配偶家属,还有相当部分是临时工,期刊部情况也如此。而期刊部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直接影响期刊部的工作质量。在为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服务时,需要对学校的各个专业(特别是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的历史、现状等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还要掌握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方向、 目标、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目前,期刊部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要提高期刊部人员的综合素质难度较大。首先是领导者要高瞻远瞩,有胆有识,敢于在人事制度上大动手术。对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的年龄、资历、性别、专业、知识结构要科学安排,使其各得其位,各尽其能,宁缺勿滥,不可乱塞滥充。其次是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对现有人员要进行职业继续教育。再次是设立特色专业联系人或学科馆员的兼职管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特色专业联系人或学科馆员采用岗位培训、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4]。

3.2纸质期刊与数字期刊并重发展

过去期刊部都是纸质期刊,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数字期刊、特别是网络期刊以其检索方便、占据空间小等诸多优越性飞速发展。目前高校图书馆界正掀起一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热潮,数字资源的优越性被片面地夸大,似乎建了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和传统资源就可以不要了。《规程》的第10条规定:"在文献采集中应兼顾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其它载体文献" [5],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就要到来之际,《规程》的这个规定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却是必要的。原因在于:以文字印刷在纸张上的期刊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难以胜数的革新发展,已建立起完善的编辑、生产、发行系统,已在同时代读者中取得认可,社会对它的真实性、权威性已深信无疑[6];纸质期刊购买和保存的成本低廉;购买后经过简单加工,往架子上一放,即可提供给读者利用,无需增加任何额外的投入;纸质期刊无须特别的阅读设备,使用成本低廉;纸质期刊的数字化技术成熟,成本也不高,一旦需要可随时进行;尽早掌握信息非常重要,纸质期刊与读者见面要比数字期刊大约要早半年,对于申请发明专利或申报科技成果查新,往往成败就在一两天之间[8]。因此,在为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中,期刊部的信息资源建设对纸质期刊与数字期刊要并重发展、相互补充。

3.3拓宽采集信息渠道,丰富期刊部的信息资源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也推动了期刊出版发行事业的迅猛发展,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期刊出版发行体制,使多年来形成的期刊订阅邮寄的原则及采购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我校期刊订购虽然采用了招投标制度,但由于地处偏僻,订阅采集渠道仍较为单一,以致部分特色专业、重点学科所需的期刊信息经常采集不到,造成特色专业、重点学科信息资源保障率不高,进而影响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

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说期刊部在采集信息资源时既要采集期刊等正式出版物,又要采集预印本、会议录、科技报告和内部刊物等非正式出版物;既要采集中文方面的信息,又要采集外文方面的信息。要全面订阅、收藏特色办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仅靠新华书店或个体书商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必须拓展原有的采集渠道,例如,通过公开发行的新书目进行订购;直接与专业期刊编辑部联系,并向它们订购或索取,包括补齐以往由于各种原因缺失的期刊; 定期从网上浏览北京图书馆和国内同类型重点大学图书馆的书目,寻找有关新的中外文期刊出版信息,并向相关出版单位订购;直接从网上采购;与本校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的负责人保持联系,了解该专业、学科科技信息的最新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订阅和收藏。此外,利用学校与茂名石化公司建立的战略联盟,通过学校图书馆与企业技术处建立馆企合作,开展石油化工技术信息的资源共享,无偿或有偿使用。

3.4全面采集各类信息,保障落实外文期刊

经费不足是所有部门的共同困难,偏又遇上中、外文期刊价格不断上涨的问题,一般的外文科技期刊价格已涨到1500~2000元/(年册)。使外文期刊的订阅受到影响,一些重点学科的外文期刊、国际新标准(或规范)、会议资料等必需的信息因经费原因时订时停,使得馆藏缺乏特色和连续性,大大影响了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水平。

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需要掌握国外最新科技动态,了解专业、学科的发展前沿。只有加大外文期刊的订阅收藏力度,才能满足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的需求。外文信息的收藏是否齐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外文期刊信息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与国内期刊登载的论文相比,它每篇文章的篇幅要长四分之一以上)、参考价值高等特点,是最新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应该努力争取图书馆多安排经费订阅外文期刊外,还要积极发动各特色专业、重点学科负责人以及教授博士们,通过他们与外界联系,争取国外学术机构免费赠阅(如颇有影响力的烃加工、油气等期刊都可以免费索取),从而保障落实订阅收藏外文期刊的任务。

4结语

综上所述,期刊部作为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主要部分,必须按照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围绕学校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两大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只要明确期刊部参与特色办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理顺关系,并主动为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服务,就一定大有文章可做。尽管在为特色办学、重点学科建设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有许多困难,但通过提高我们期刊部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自身工作的不懈努力,完全可以提高图书馆期刊部在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Z].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Z].2011年12月31日

[3]茂名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前身).茂名学院与茂名石化公司产学研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Z].广东教育,2009年6月2日

[4]赖道秀. 创新高校期刊工作积极为教学科研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0):173-174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稿)[Z]. 2002年2月21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稿)[Z]. 2002年2月21日

第5篇

【关键词】化工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为了达到最大效益,化工工程施工部门往往会对项目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在化工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造价的控制都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讨论有关化工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问题。

二、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概述

工程项目是人类通过生产技术活动,将各种资源转化成人们所需 工程设施的一种独特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具体实践活动有机集合而成的。这一独特的生产技术活动过程既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也有明确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根据工程项目的这种阶段性, 一个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就可以被分解成各阶段的造价,公式如下:

C=Σn i-1Ci

式中

C———工程项目造价;n———工程项目的阶段数;Ci———工程项目第i阶段的造价。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方法论的首要和最基本的管理技术方法应该是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方法。要实现对于工 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的全面管理, 必须从两个方面人手:一个方面是要合理确定由各项具体活动造价构成的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另一个方面是要科学地控制各项具体活动过程的造价和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因此,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方法就必须包括两个方面的具体技术方法:一是基于实践活动全过程的造价确定技术方法;二是基于实践活动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方法。

造价控制措施

1.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石油化工施工安装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由于施工阶段是按图施工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投资管理并不能控制工程成本,而是控制施工中可能增加的新的工程费用,实际决定工程项目投资多少,在设计阶段就已确定。所以无论从造价管理系统环节看,还是从投资利用、投资控制方面看,设计阶段石油化工施工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

其次,设计不能过于保守。现在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时,考虑工程项目的可靠性、适应性等过分谨慎,加大了安全系数;预留规模、公用工程及配套工程大而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造成设备材料在造价及用量上的增加。概预算人员在编制概算时,由于条件深度及时间进度原因,往往又在设计上已打足裕量的情况下,对有些工程内容再一次增大系数,从而导致投资失控。因此,设计不能过于保守。

减少设计变更及漏项。设计变更是投资失控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尽量避免设计漏项。不管时间进度要求多紧,不管设计资料是否齐全,深度是否达到,设计完成后,除本专业校审外,还应交设计经理、相关专业、业主及技术委员会审核并进行必要的评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工程施工阶段

在工程施工阶段,由于工程设计已经完成,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并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因此,业主方在施工阶 段要加强合同管理、 工程结算管理,同时要重点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投资浪费。还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 “经济”观念和素质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在积极协助、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严格现场签证管理,首先应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其次,认真处理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业主方现场代表和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方为有效。另外,有条件的业主方可以指派投资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施工阶段石油化工施工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最理想的目标是:质量好、工期短、造价低。这三者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关键只要对工程变更的控制、正确处理和防范施工索赔,施工阶段的石油化工施工安装工程造价管理也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要做好它,从业人员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各方通力合作,诚实信用,共同努力,实现建设工程质量优良、造价合理。

3.工程后期的竣工结算管理

后期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竣工结算的编制和竣工后费用的控制。工程竣工结算是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建设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施工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计结算。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经业主委托有资格的造价中介机构进行审查。编制工程结算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关系到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工程结算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实践证明,通过对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查,一般情况下,经审查的工程结算较编制的工程结算价款相差不大。

采取培训激励机制,提高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面对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融合与发展、监管力度的加大、 财务与业务更加紧密的结合以及股东与业务部门对财务的更高期望,迫切需要加强财务人才尤其是预算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关注每一位预算人员的职业发展, 建立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和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引导预算管理人员深入了解公司运营规律,学会跳出预算看预算,树立国际化的视野和全局观意识,切实提升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今后几年,在集团与省级公司层面,分别培养一批熟悉企业生产运营、 具有市场与管理背景以及较强分析能力的预算分析人员,深度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情况。

强化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意识,狠抓项目立项阶段、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众所周知,工程造价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工程立项、设计、发包、施工到竣工的全过程,它在各阶段互相影响联系紧密,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必须把它形成过程的各阶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建立起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思路和体系,从而使工程造价在各阶段都能得到控制, 确保工程总目标的实现。但目前,项目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项目立项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建设项目规模、厂址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技术要求, 对各种拟建方案编制投资估算书,编制投资估算书时要注意借鉴类似工程的资料、数据,尽可能把所有与造价有关的问题考虑周全。必要时为投资方估算工程投产后的运行费用和成本,以便于投资方在决策时分析比较, 选择功能上、技术上、财务上最可行的方案。长期以来,人们始终认为工程造价的提高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善、施工费率增加以及材料涨价引起的。据有关资料, 由于设计原因造成工程造价提高,占造价提高总数的70%-90%。因此,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将对降低工程造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高素质、 高水平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是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力量。因此,要提高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关键是要提高造价管理者的素质。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精通造价管理业务的同时还要懂得投资、 设计、施工、合同以及经济、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知识和管理理念层出不穷,造价管理人员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学习和培训, 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部分,要加快造价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加强工程造价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积累,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掌握价格动态的发展趋势。为工程造价人员及时提供实用、高效、全面的信息服务的同时, 使工程造价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四、结束语

化工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在化工工程的整个过程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必定会增加工程的收益,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利益。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造价的控制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专业常用软件;matlab;教学优化;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4.21

一、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1、课程的开创阶段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由原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而来。早在1998、1999年学校就分别与湛江师范学院和湛江海洋大学联合招收了一届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班和一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班。2000年开始由我校独立招生。该专业从开办之初,就始终坚持“厚基础、重实践”的办学特色,现开设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两个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2、课程的发展阶段

2005年将《专业软件训练》课程修订为电子信息工程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并重新修订了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讲义等。在2006、2008年根据课程的发展情况对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进行了多次调整,逐渐加大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结合,学生毕业设计中运用MATLAB进行运算及仿真实验的达到40%以上。

3、课程的成熟阶段

随着近年来MATLAB语言的飞速发展,MATLAB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工作者共同的学士交流工具以及系统仿真界事实上的工业标准,我国教育科研部门对MATLAB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也逐渐达成了共识。MATLAB工具在电子类课程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成立了专业软件课程教学小组,并再次修订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讲义等;全面完善充实实验项目,使之与《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等电子类学科专业的课程紧密结合。目前电子类学生中60%以上的课题均应用MATLAB工具进行运算及仿真实验。

二、专业常用软件课程教学优化与整合研究

2.1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MATLAB程序设计及其应用是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MATLAB是一套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软件。它集数值计算、矩阵运算、图形显示、信号处理、数字通信、仿真实验等功能于一体,构成了一个方便的、界面友好的用户环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相关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MATLAB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学会将MATLAB强大的功能应用到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应用之中。

2.2理论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中专业常用软件课程的理论课时量均为32学时。根据教学大纲,课程组将理论知识模块分为以下知识点进行讲授。

MATLAB简介(2学时):MATLAB软件的发展、界面和主要应用领域等。

MATLAB运算基础1(2学时):矩阵运算的定义和规则;变量的定义及赋值。

MATLAB运算基础2(2学时):稀疏矩阵;矩阵和数组的算术运算。

MATLAB程序设计1(2学时):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规则;常用的逻辑函数。

MATLAB程序设计2(2学时):循环语句;示例。

MATLAB数值计算1(2学时):数据分析;矩阵分析。

MATLAB数值计算2(2学时):多项式运算;数值插值和拟合。

MATLAB数值计算3(2学时):数值积分和微分。

MATLAB符号计算1(2学时):创建符号常量和变量;符号多项式的运算。

MATLAB符号计算2(2学时):符号微积分的计算;符号积分变换的计算。

MATLAB符号计算3(2学时):符号微分方程和代数方程的求解。

MATLAB绘图1(2学时):二维图形的绘制和辅助操作。

MATLAB绘图2(2学时):三维图形的绘制和辅助操作。

MATLAB绘图3(2学时):了解特殊图形的绘制函数。

SIMULINK仿真工具简介(2学时):了解SIMULINK仿真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应用领域。

2.3实践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通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多途径、多方面让学生参与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针对后续专业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环境内容的设计,帮助学生尽快掌握MATLAB工具的使用。根据教学大纲,课程组将实践知识模块分为以下知识点进行讲授。

实验一(2学时):MATLAB基础准备及入门。内容:熟悉MATLAB的运行环境、掌握MATLAB基本操作、掌握矩阵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数学函数。

实验二(2学时):MATLAB程序设计、子数组、关系和逻辑运算。内容:掌握MATLAB程序设计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数组的赋值和子数组的内容、熟练掌握关系和逻辑运算。

实验三(2学时):分支和循环、逻辑值数组。内容:熟练掌握分支和循环编程,利用MATLAB所特有的“逻辑1”标示法实现相同的功能,熟练掌握向量化的方法。

实验四(2学时):MATLAB图形绘制。内容:掌握二维、三维及特殊图形的绘制、图形标注及图形函数。

第7篇

一、注重培训战略意识

我公司在推进典型培养建设方面具有强烈的战略意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科学制订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对培训资源进行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集约化培养建设。一是整合教育资源。打破行政管理界限,集中整合公司及各二级单位的培训资源,将党校、培训中心、机电仪中心和技工学校等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强化职业培养、技能鉴定和专家咨询职能,突出特色,发挥合力。二是整合师资资源。在全公司范围内,精选名业务骨干组成专职培养核心团队;同时,与内部学有专长的技术干部、技能操作骨干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著名学者和企业专家等多人结成兼职培训师资网络,在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同时,提高了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对培养内容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处理,制订并完善了培养程序与质量控制文件,提高了培养标准化水平。三是整合资金资源。确保培养经费足额提取、专款专用,统筹建设规划、统筹资金运作,丰富了培养载体,强化了培养的集约化运作水平;为加强培养机制的建设,今年我公司还计划投万元,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推进集团公司级特色培养网络建设。

二、注重培训针对意识

我公司在推进典型培养建设方面具有强烈的针对意识,对于从事不同的岗位的培养对象有着不同的培养程序与内容。对从事前线机器操作岗位的典型培养对象来说,他们是引进设备的直接使用者,他们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引进设备的使用及引进的技术消化和吸收。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操作环节来说,培养目标是提高工艺质量、提升操作技巧、树立基层榜样,我公司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开展教学、培训工作,企业内部的继续教育机构承担组织工作,由公司内部一线操作业务骨干作担任咨询与指导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培养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从而达到高层次的培养目的,为一线员工树立良好榜样。对于从事技术与维修等岗位的典型培养对象,我公司多次开展业内短训班、研究班,加强培养对象与同行业技术专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并安排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领域的学术交流培训班,为培养多领域、精技术的综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公司还和国内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密切的合作,多次派遣部分培养对象赴高校进行定期进修学习。而对于从事管理岗位的典型培养人才,我公司采取岗位实习与进修相结合的方法,安排其在多个相关的岗位进行学习与自我提高,并定期派遣其外出进修,学习先进的理念与管理模式,为企业的良好运作奠定基础。

三、注重培训效能意识

我公司在推进典型培养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效能意识。始终坚持协调联动、集中统一的培养运行模式,建立起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和“人事部门牵头、业务部门指导、培养人员实施”的多层次培养网络,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章法、步步有痕迹、层层有关联、环环有考核”的责任目标体系。同时,注重发挥协同互动效应。公司培养主管人员与基层部门、班组一道,共同组织培养需求调查,统筹制订培养计划;共同确定培养内容,统筹利用培养资源;共同归并整合相同及相关专业培养项目,提高典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协调性和实效性。

四、注重培训效能意识

我公司在推进典型培养建设方面还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意识。实践证明,自我要求与实践,是提高技能培养质量的基本规律。只有引导培养对象拥有较高的自我要求和强烈的上进心,变“要培养我”为“我要提高”,并以简捷的方法、易于实践的载体开展培养,培养才能转化为企业最具效益的投资,典型人才培养才能真正形成良性循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重培训效果

由于我公司典型培养工作做得十分成功,目前,公司内部已初步形成“尊重知识、崇尚技能”的企业文化,广大员工在典型先进的带领下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热情高涨。近期又有名同志被评聘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高技能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由高级工以上操作人员负责的关键操作岗位达%,操作人员的岗位行为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普遍提高,操作技能人才队伍的基础保障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公司大型机组检修安装、特种环境作业、无损检测等特色专业队伍在满足内部生产需求的同时,成功开拓外部市场,成功打出了品牌,展现了我公司技能操作人员的风采,检验了技能人才培训的质量。

第8篇

刘显凤 龚文平 王振奇 林小云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TS10391);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2011236);石油

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0205);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联合资助。

摘要:除地质学、资源勘察工程等传统石油工业上游学科外,石油工业学科群亦涵盖了大量的包括石油工程、油气储运以及化工

炼制等众多的下游学科。针对这些学生《石油地质学》课程的培养方案及教学模式与传统地质学科存在的差异性,笔者深入探讨了其

专业背景及学习目的,并基于此提出了针对石油工业下游学科《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认为合理有效的课时分配(包括

理论教学与实验),同时有针对性的重新设计实验课程将更好的促进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石油地质学;石油工程学科;本科教学

目前,国内石油类高等院校的数量已近 20 所,为了突出石

油专业特色,常常为一些非石油地质专业的本科生也开设了《石

油地质学》课程,如石油工程、油气储运等石油工业中下游学科。

这些学生专业背景跨度广泛,求学目的迥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

实践中发现,针对此类人群,必然要采用差异性的授课方案,以

便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一、《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传统石油工业包括石油勘探、油气开发(工程)、油气储运

及化工等四个版块,这四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多进入油田从事一

线生产工作。除石油勘探专业外,其他三个学科的学生今后在油

田的工作中必然会接触到大量与石油地质相关的工作内容。由于

在本科阶段《地球科学概论》、《岩石学》等课程属于必修课程,

因此,石工、储运以及化工等专业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地质学

基础与地学思维方式。此时,通过《石油地质学》的课程学习能

更加充分的了解石油地质工作的框架以及油田勘探工作的整体

流程,将有助于其在油田更好的开展工作。目前,此类学生《石

油地质学》的教学安排为 40 个学时,含 6 学时的实验课程。

二、优化课程结构安排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各石油院校地质专业学生 《石油地质学》

课程的授课模式普遍分布在 60-70 学时左右,对于非地质专业学

生的授课时间为 30-40 学时。授课学时数由被授课人群的学习目

的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所决定。对于非地质专业的学生,应合

理安排其授课学时,过多或过少均不适宜。学时过少将导致学生

无法充分把握课程的主线,且过少的学时意味着授课内容的压缩

或删减,这将使学生很难对于课程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然

而,过多的学时同样也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非地质专业学

生的专业基础有限, 无法参照对于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此时,

过多的授课学时意味着相关知识点的深入,但在专业知识背景相

对薄弱的基础下,这必将加重学生的认知负担,并沉重的打击其

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提前把握学生的需

求并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及课程时间,针对不同授课人群应采用

不同的教学模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探索更适用于每类学生

的教学方法。

针对石油工程、油气储运、石油化工等石油学科,笔者认为

现有的 40 学时教学量是远远不足的,特别是对于石油工程专业。

传统石油工业分为“勘探”(石油地质)和“开发”(石油工程),

但随着油气工业的深入发展,勘探和开发逐渐归为一体,两者之

间的界限愈发模糊。新世纪的油气工业已经进入了“勘探-开发

一体化”时代,因此,石油工程专业需要更多的石油地质理论作

为支撑。此时《石油地质学》40 学时的教学设置显然已经无法满

足当前油气工业的发展需要。《石油地质学》课程涵盖了“生、

储、盖、圈、运、保”等多种地质要素,课堂讲授的学科知识包

括:储层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石油构造分析、油气田勘探等。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第一类学生,其《石油地质学》课程的安

排不仅不能少于地质专业,反而应该在地质专业的基础上多增加

16-20 学时,即达到 86 学时左右。由于培养方向的不同,石油工

程专业真正涉及到石油地质领域的课程较少,而《石油地质学》

的各章节内容可以说基本涵盖了地质学领域的所有方向。此时,

对于每个章节适当增加 2 个学时是非常必要,它不仅可以用来细

化授课内容,还可以用于普及本章所涉及到的相关课程的教学纲

领。

三、以实践为基础,加大实验改革

地质学,特别是石油地质学科更应该被视为一种实践类的学

科。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其《石油地质学》课程共 64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仅 48 学时,而实验和习题学时为 18 学时,

另外还配合有 3 周的石油地质综合大作业。与之相比,目前长江

大学《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标准实验设置为 10 学时,包括油气

物性观察、干酪根地球化学分析、镜质体反射率观测、圈闭与油

气藏的识别、TTI 的应用等 5 项,且综合大作业(课程设计)仅

为 1 周。事实上,早在 1988 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已经对

石油地质专业石油地质及石油地化课的实验教学,从课程设置、

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建立了

集石油地质及石油地化实验于一体的《石油地质实验技术》课程

[1]。因此,在针对非地质专业学生《石油地质学》的教学中,必

须要进行实验改革,特别是要对于实验学时与实验内容进行合理

有效的分配。

可以将现有的 10 学时增加至 16 学时,用于补充 3 个实验或

习题。考虑到石油工程等专业今后在油田工作的需要,新增加三

部分内容:第一,加入储层观测内容,这一点在某些石油院校已

经开展;第二,加入井位设计习题作业;第三,加入野外生储盖

组合观测。

结语

“因材施教” 是现代教育的理论内核。 而能否科学合理的 “因

材施教”取决于授课老师对于授课目标求学目的以及未来应用等

多方面的准确把握。为了突出石油院校的特色,针对石油工业的

下游学科,应采取更加优化的课程内容安排,并有针对性的加大

实验内容与形式的改革, 这些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 《石油地质学》

课程的讲授。

参考文献:

[1]宋丽, 胡书毅.改革石油地质实验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J].

石油教育,1996.9,52(9):60-61.

作者简介:

第9篇

关键词:石油;运输管道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当前石油运输的方式仍是以管道为主,作为石油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管道施工工程不仅关系着我国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都对石油运输管道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随着我国石油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其相关的石油运输管道项目建设也在日益的增加,这就决定了加强对当前石油运输管道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以石油运输管道施工中常见的事故为例来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容易出现石油泄漏的主要施工环节以及容易造成工程事故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科学分析,进而延伸出了加强石油运输管道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一、对工程原材料进行质量管理的措施

原材料是进行石油运输管道施工建设的基本要素,从施工总体来看,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对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石油运输管道施工之前,要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管理,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如在进行原材料产品制造时要加强对其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保证原材料产品的实用性。而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则要严禁其流入工程的施工场地,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适时地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对于质量上存在问题的材料要进行标注,以防其混入正常的原材料当中。此外,对于原材料产品的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址要进行相关的报告拟定,并保证报告的及时上交。

二、对质量缺陷进行管理的相关措施

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可以运用以下几个方式来进行管理:(1)对于近年来石油运输管道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缺陷要加强规范整合,并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如对于人、机、环等各个部分要及时地组织相关人员来进行合理分析,并找出质量不合格产生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原因制定出有效、科学的解决措施,并加强对作业指导书的规范性完善,以确保其成为质量教育的良好素材。(2)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要加强对其培训效果的检测和验证,以加强对工作指导教材的完善。

(3)在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时,要加强对缺陷防御活动的实施。如在电焊作业的实施过程中,要对作业中的每道焊口和技术参数进行精确的记录,并派专业人士加强对现场的指导和评价。同时要加强对质量缺陷部分的严格分析,并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提高焊接工作的质量与合格率。

三、对石油运输管道施工环节进行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1、对于焊接工作的质量管理

焊接工作是石油运输管道施工的重要工作环节,其质量的好坏是衡量整个管道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准。目前,由于焊材、管材等质量问题而导致石油运输管道相关事故的出现。因此,要提高石油运输管道施工的质量就需要加强对焊缝质量的检测和监管,其中导致焊缝出现质量缺陷的因素主要有内凹、气孔、夹渣和未熔合等,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派相关专业人员加强对这些环节的监督和检测。

2、对防腐涂层的质量管理

在石油运输管道施工建设中实施防腐涂层工作对于提高管道本身的使用能力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防腐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会采用外防腐涂层与内防腐涂层两种方法。如外防腐涂层工作在石油运输管道中的实施可以确保管道在其使用寿命的期限内不会因外部腐蚀而导致管道自身使用能力的下降。同时在石油运输管道内部实施涂层工作,不仅能够有效预防管道内壁的腐蚀,还可以降低管道内壁本身的粗糙度,从而提高管道的运输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开展内防腐涂层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影响其质量的相关因素,如管道内壁涂层抗弯曲性低、附着力不达标或者涂层厚度不达标等。

3、对管道埋没工作的质量管理

石油运输管道的埋没情况对于管道日后的使用寿命和工作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如管道使用中产生的断裂问题则大都是因为管道埋没时上下浮动频率较大或者失稳等因素造成的。其中,造成管道埋没出现上浮的因素主要为土壤液化、深埋换土、土壤的过度膨胀以及浸水漂浮等;而造成管道失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因管道埋没太深而使得管顶有着过大的承载度,进而导致回填工作不能达到所要求的埋没密实度。同时如果管道埋没结束后,工作人员没能加强妥善的管理,也会造成回填土方积水量的过大。因此,在石油运输管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管沟的开挖工作和相关的回填工作,并对管道埋没中出现的上浮和失稳问题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并制定出相关的质量管理措施。

四、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工作素质

在石油运输管道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的部门领导应重视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在教育中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并勇于承担相关的岗位责任,从而促使他们责任感与工作素质的提升。石油运输管道施工建设作为一项对技术性要求颇高的工作,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还要定期组织相关的技术培训工作,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以提高他们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根源上的保障。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石油管道的施工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石油运输管道施工质量的检测和管理,并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有效的治理。而对石油运输管道施工质量的管理可以从工程原材料质量监管、施工过程中质量缺陷的管理、施工主要环节的质量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来进行,以保证工程项目建设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促使我国石油企业在石油运输管道施工建设中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商东进,李冰,郭东泰.浅谈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质量管理[J].现代商业.2013(7).

[2]朱万斌.刍议石油运输管道施工中的质量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9).

[3]牛立道.论石油管道施工规划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