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6:01:39
导语:在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相应经济周期 商业信用 银行借款 替代行为
1. 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在公司融资中的作用
商业信用在企业的短期融资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从文献统计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平均范围内,商业信用占据企业资产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即便在信贷极为发达的美国商业信用也是企业短期融资的重要手段。银行借款,是指企业从银行借贷出的短期贷款,并不是指银行从其他的机构借出的款项。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是企业短期融资的两个重组成部分,商业信用是企业从非正式的渠道融的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是正式有形的金融市场的一种“体外循环”,而商业信用在对于企业短期融资又是极其重要的。就两者均是企业短期融资的重要形式,会带来相应的问题,首先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手段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何在?其次,是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就两者之间的关系,前人已有许多研究和分析。多数研究认为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呈现一种替代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商业信用作为更为便宜的融资来源,会促使企业采用商业信用融资来替代银行借款,尤其对于小企业而言,当银行借款设定诸种门槛和约束标准的情况下,商业信用作为融资手段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但是也有学者研究得出两者呈现一种互补关系的结论,如,对日本制造业的实证研究业表明,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等。因此,我们还要探讨相应的经济周期下两者究竟呈现何种相关关系。
2. 在相关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贷的关系的验证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中间重要的一环是企业财务的管理,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投融资对于企业的发展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也可以将这概括为企业的金融活动和决策行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通过多种形式解决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短期资金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解决资金缺口获取外部资金的救济,企业经营管理者便要充分考虑资金充足率和资金借贷使用成本的问题。在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都能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的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时,企业经营者会选取成本较低的一种。
当我们研究两者的关系时,不可忽略其产生发展的大的经济背景。就经济发展而言会呈现一种周期性的特点,这种周期性会是不同经济现象的周期轮回,因此,当我们将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行为限定在某一相应经济周期中时,通过两者关系的变化,便可得出直观的结论。
在相关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替代性关系的验证需要一个实证的模型构建,在这个模型中应该包括在方程模型或者说函数模型的确立以及在某一周期内两者关系系数的估计。这一函数模型的建立需要恰当的变量,在变量选择时可以将,资产规模作为分母对其进行标准化以保证不同规模企业间可比性的实现。以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借款来替代银行借款,并同样以资产为分母进行标准化,这在中国的企业中也是适用的。同时,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来考量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便应当将商业信用的其他影响因素撇清,以保证验证结论的科学和准确。而在样本的处理上,在样本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到金融类公司所特有的融资方式,因此将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剔除;另外应该保证所选择公司财务数据的连贯性;选择相应周期内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良好持续的公司;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对于关键指标缺失严重及一些质变失真的公司予以剔除。
3. 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的替代关系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通过这样一种实证的模式构建和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相关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呈现一种替补关系,这种替补关系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和企业治理是合理存在的。从理论模型推导银行借款对商业信用的弹性公式或者时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都验证了两者之间替补关系在我国的成立。
但是通过实证模型的验证,我们也看到了在不同的行业之间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之间的替代关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这种差异体现为替代率的浮动。因为在不同的行业中,资金使用量、生产的周期以及上游相关行业的密集程度不同等都影响商业使用的使用率和替代率。在商业信用较高的行业其对银行贷款的替代率相对较高,具体到行业而言,批发零售贸易的商业信用的替代率最高而服务业中商业信用的替代率相对最低。
就商业信用对于银行贷款替代程度的高低与企业自身的一些因素是息息相关的。具体到企业而言,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都会影响公司的市值及其商业信用。对于经营状况较好、财务状况也相对良好的企业便会具有较高的商业信用,这是因为这些企业中其企业的总体负债比例、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性、和企业现存的短期借款行为等都呈现一种较佳的状态和优势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财务报表收入与支出相对平衡、资产与负债实现某种成对上的均衡,能够使向对方看到企业的盈利点和偿债能力,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才能依赖商业信用获得短期融资。因此,在商业信用的替代性中,总体负债比例、盈利性等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在商业信用可以替代银行借款成为企业融资方式的前提下,商业信用相对于银行借款而言具有成本低廉、程序简单、资金获得途径多样化、资金额度不受限制等,这些在为企业短期融资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企业商业信用滥用、破坏企业融资秩序等相关的祸根。因此,在我们验证两者在相应经济周期下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并充分这种替代关系带来的有利条件时还应该加强对商业信用短期融资的监管,以保证金融市场秩序及其与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具体的实践应用。就相应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替代行为的研究而言,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两者关系的变化及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变化来探索相关的经济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我们通过实证模型验证了两者替代关系的存在,能够看到替代行为适用的可能及其积极有利的影响,但是我们也看到其可能带来的问题。这一替代行为的研究,给我们宏观经济带来的启示是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充分考虑某一经济发展周期内的各种替代关系的存在,并通过科学分析灵活运用这种替代关系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对于企业,在利用这种替代关系获取融资时必须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其财务管理制度使自身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同时在使用商业信用短期融资时,应遵循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律不得滥用商业信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晓军,张顺明.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替代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2).
[2] 石晓军,李杰.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的替代关系及其反周期性:1998-2006年[J].财经研究,2009,35(3).
[关键词] 气压治疗仪;硫辛酸;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a)-001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ir-pressure therapy instrument combined with lipo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August 2016 in our hospital, 66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3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3 cases) which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ipoic acid,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ressure therapy instrument base on the control group, then compared the different between two group with TCS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MDNS and NSS score and the total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ones
[Key words] Barometer; Lipoic acid; Diabetes mellitus
周围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下肢为主,患病率可达45%~65%,常规医治治愈几率低,而且起效较慢,可患者生存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1-2]。目前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施行气压治疗仪联合硫辛酸医治,为明确气压治疗仪联合硫辛酸的医治疗效,研究针对该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选取的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于该院接受诊疗的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医治
方式不同,分设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前者女17例,男16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2.64±5.79)岁,糖尿病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89±3.08)年;后者女18例,男15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3.21±5.67)岁,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96±2.98)年。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的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触觉、痛觉以及温觉减弱,膝腱与跟腱反射消失或减弱,下肢感觉异常,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其它原因造成的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肿瘤疾病、心律失常以及精神疾病,近期接受过手术医治。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运功疗法、饮食指导、补充矿物质与维生素、血脂调节以及血压控制等常规化医治。对照组添加硫辛酸医治,于250 mL 0.9% 氯化钠溶液中加入0.6 g硫辛酸,避光行静脉滴注,控制滴速约20滴/min,1次/d。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以气压治疗仪医治,应用Power-Q3000型号的气压治疗仪治疗患者双下肢,气压医治30 min/次,1次/d,持续照射2周,操作仪器时需注意患者反应,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若有不适需立即停止操作,撤走套筒并排尽空气;硫辛酸的使用方法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两组TCSS评分,TCSS包括感觉功能、神经反射以及神经症状检查评分,神经反射包含膝反射与踝反射,进行双侧计分,消失记2分、减弱记1分、正常记0分,总分8分;神经症状包含走路不稳、乏力、针刺感觉、疼痛以及麻木,存在相P症状记1分、正常记0分,总分6分;感觉功能包含右侧拇指的位置觉、振动觉、触压觉、温度觉以及痛觉,异常记1分、正常记0分,总分19分。两组医治前后MDNS与NSS评分,NSS 评分:重度为7~9分,中度为5~6分,轻度为3~4分;MDNS评分:大脚趾感觉与腱反射消失记2分,减退记1分,正常记0分;下肢远端肌力无法动弹记3分,严重减退记2分,轻度减退记1分,正常记0分,MDNS>6 分显示异常。两组总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皮疹、腹泻、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3]。
1.5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TCSS评分
医治后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0~5分者、6~8分者、9~11分者以及12~19分者分别为49例(74.24%)、9例(13.63%)、5例(7.57%)以及3例(4.54%),其中
2.2 两组医治前后MDNS与NSS评分
医治前两组MDNS与N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研究组MDNS与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总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总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性神经病变可致使患者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变缓,起先患者自觉眩晕、头痛以及手脚麻木,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昏迷、低血糖、易摔倒以及身体后仰等症状[4]。糖尿病周围性神经病变发展至一定程度后可引起心脏、肾脏以及肝脏等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心肌梗塞与休克等不良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医治后0.05),与阚卫军等[5]分析结果相似,表明患者行气压治疗仪联合硫辛酸医治能改善神经功能症状,提高医治疗效,并且不良反应轻微。糖尿病周围性神经病变医治多以抗氧化应激、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以及控制血糖为主。硫辛酸药物属于强氧化剂,能增加患者神经酶的活性以及神经血管内的血流量,继而保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清除细胞内的氧自由基,以此维持神经传导速度与神经内膜的血流量。气压治疗具不良反应小、无痛苦以及安全简便的优势,在医治糖尿病周围性神经病变方面效果显著,气压治疗是依据3级压力性系统理论与流体力学原理设计而成,开始充气时从远心端起,达至所需压力后维持充盈状态,之后排除压力,加压阶段可促使患者静脉血管排空,而减压阶段患者的静脉血液快速回流,约30 s间歇,开始新一轮空气循环。整个气压医治过程中,患肢能感受到按摩时的舒适以及大面积挤压,医治完毕后,其肌肉与肢体关节能得到放松,患肢疼痛麻木感逐渐减轻。通过间歇减压加压,能明显提高静脉血流的速度,致使血液淤滞得到缓解,形成一股脉动流,继而促使血流加快,刺激患肢血管扩张,致使患肢静脉血液正常循环,并改善下肢组织供氧与供血的目的,继而缓解患者各项疾病症状[6]。关于对患者使用气压治疗仪联合硫辛酸医治时的神经传导速度,需再行研究。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性神经病变患者行气压治疗仪联合硫辛酸医治不仅能改善神经功能症状,提高医治疗效,并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妙妍,薛阳利,张婷婷,等.气压治疗对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症状及缺血状态的效果观察[J].医药杂志,2016,28(7):51-54.
[2] 甘淑芳,段瑞华,易爱玲,等.红外激光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 志,2015,31(3):166-168.
[3] 郑敏杰.神经血管治疗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8(1):39-40.
[4] 郑卫莉,张文.鼠神经生长因子与硫辛酸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新疆中医药,2016,34(3):22-23.
[5] 阚卫军,郭丽君,朱静.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12(13):21-2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按照马克思研究经济危机的逻辑,危机其实就是特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危机是不存在的。因为在马克思等经典作家们看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正是在彻底解决经济危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生产方式,“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但是,现实中我国的社会主义与设想存在巨大的差距,是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法彻底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内容要件,市场经济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形式要件两者的结合,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提供了一切可能性与现实性。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后最严重的一次,我们不能仅仅从体制运作层面来寻找危机的原因,而要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层面,寻找它的深刻根源。这次危机表面上是金融危机,但本质上是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这次生产过剩的特点,即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除了发达国家自身一些产品如房屋、汽车等生产过剩,还包括流通领域各种金融产品的过剩,形成虚假的购买力,刺激了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提供廉价产品,造成一些发展中国家严重的生产过剩。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表现为各个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制的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持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危机。
这次危机一个不同于上次的景观,是社会主义的中国被卷进去了,受到危机严重冲击。GDP的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13%降至2008年的9%,第四季度降为同比6.8%,我国的经济遇到极大的困难。这种情况与前苏联在上次世界经济危机中遇到的情况全然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正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涨阶段的长周期相适应。此时中国经济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初段阶段的要求,实行了允许私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使资本主义因素得以在社会主义条件和框架下,大量生产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同时中国加速对外开放,逐渐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这一方面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使中国经济逐步地卷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的轨道,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影响越来越大。
我国多年来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GDP的70%以上,出口依存度接近GDP的40%,致使我国经济的相当大部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周期性危机,需求下降,中国经济就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损害。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经济这次急剧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只是造成我国经济困难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才是根本原因。内部的因素,除了在经济发展方面,投资消费比例的扭曲,房市股市的周期波动等影响外,在经济体制方面,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比重的迅速上升和公有制的相对下降,市场化改革的突进和国家计划调控的相对削弱等原因,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中国经济中起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大。这样,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就很自然地、不可避免地出现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问题,一旦外需出口遇阻下滑,就要回过头来找内需补上。这次扩大内需,仍主要是靠投资需求但是如果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上不去,单靠投资需求,补不了外需出口的下降,内需不足问题还是难以解决。所谓“内需不足”,换一个角度说就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制度和积累规律导致两极分化和人民大众有支持能力需求不足带来的不治之症,通过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来解决。我国这些年来过度追求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和鼓励私人逐利,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近年0.47,超过国际警戒线,这是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富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贫者消费倾向虽高,但没有钱不能多消费,而低收入的贫者在居民中又占多数,就把总的社会平均消费倾向拉下来,把最终的有效消费需求拉低。所以,中国的问题和资本主义世界的问题实质上是类似的,就是人民大众有购买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不能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所以受到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影响。
中国虽然卷入了这次世界经济危机,受到严重的损失,但相对地说来,还是比较轻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欧、日本经济增长率变为负数,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率下降比中国都大,只有中国2008年还保持了9%,第四季度6.8%的速度。有不少人也相信中国经济可以率先复苏,甚至期望“中国救世界”,“中国救资本主义”。那么为什么在危机中中国能有这样的业绩?这与中国实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有关,因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因素,也容许资本主义因素存在,所以就有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歪称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模式”。简单说来,中国容许市场化、私有化的发展,不是很彻底,还有一些保留。中国的经济并没有照抄欧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没有遵循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虽然我国经济中有资本主义成分,但实际上我们还在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是我们在这次危机中表现相对出色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经济周期 非周期性 相关性 GDP增长率
一、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对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我们以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指标分析问题,主要的采用世界总体GDP的增长率,以及中、美、欧盟的GDP增长率,为了便于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研究,我们估且将世界经济的周期也按照我国的周期划分标准进行。在这里我们主要考察我国经济周期的两个周期阶段(1980年~2001年,2002年至今)。
注:数据来源与统计局官方网站(其中2008年为IMF预测数据)
可以看出,世界经济GDP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的,但如前述,非周期波动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如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经济危机,世界经济GDP增长率由2000年的4.8%下降到2.5%,美国经济出现了最大幅度的下滑,由3.7%降到0.8%。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美国大量投资银行破产和一系列银行的国有化,欧洲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资产价格扭曲,冰岛、巴基斯坦等出现国家危机。这些事件都说明:经济周期性波动中非周期性波动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按照IMF给出的预测,中国09年的GDP增长率可能会在9.6%。
二、经济周期与非周期波动下的世界经济相关性分析
1.世界各经济(国家)体的相关性分析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从相关系数的结果来看:在改革初,由于我国经济开放程度和经济政策的滞后效应,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不是很大。2002年以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关系数高达0.7019,与欧盟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0.5772,我们与美国的经济相关性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2001年以前美国对欧盟经济的依赖性比较大,2002年以后呈下降趋势,但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却在增加。同一时期中国与欧盟经济的相关性在增强,总之,各经济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并且在不断地转移和变化。
2.我国外贸依存度分析和外贸市场结构分析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经济区域体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紧密性越来越强。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5096.5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3亿,增长了4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由2001年的43.96%增加到2007年的67.1%。我国主要的贸易体还是亚洲市场,其次是欧洲和美国市场。这几年里除了欧洲市场的贸易市场结构基本保持不变,我国对日本和美国和亚洲市场的贸易市场结构都出现了下浮,尤其是次贷危机后,2007年一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市场就下降了1.9%,对日本也下降1.1%。
三、我国外贸企业应对非周期性事件的机制
1.政府应建立应对非周期性波动预警机制
对于每一次非周期性波动,企业的灵敏度明显落后于政府,所以政府要根据世界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提供给企业准确、丰富的商业信息,同时政府应建立应对非周期性波动预警机制和指标防范体系,争取做到建立事前防范、发生时建立合理的处理机制、事后有效治理机制,发挥政府应对危机的宏观调空作用。
2.完善对外贸易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
对外贸易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第一:切实有效地发挥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积极配合国家宏观产业和外贸政策,扩大出口信贷业务规模,发展进口信贷。第二:加强中小企业制度和法制建设、创立和发展信用制度、完善企业税收制度的建设。
3.开拓多元化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
从图三中我们可以看出,外贸市场出口结构中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市场结构比例呈现下滑的趋势,对欧美基本保持平稳,但也出现下降的趋势,所以我们的外贸市场结构应该发展多元化,以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马克思;凯恩斯;经济危机;危机;资本
[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4―0090―05
一、引言
1825年英国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引发了学术界对经济危机问题的不断探讨,相应地形成了解释这种经济现象的不同理论,其中尤以马克思危机理论和凯恩斯危机理论为重要的经典危机理论文献。由于马克思危机理论深刻指向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当世界经济良好运转的时候,某些人便把马克思危机理论抛至脑后,认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危机理论才是治世良方。2008年的经济危机让人们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试图寻找不同于西方经济学仅停留于现象层面的论断,于是马克思危机理论重获人们的青睐。一时间《资本论》在各地的畅销榜榜上有名,据报道,2008年该书在柏林的销售量是过去一年销量的3倍、1990年的100倍。这种在经济运行良好时就说马克思过时主张凯恩斯,而在经济萧条时又主张马克思而批驳凯恩斯的“功利性”倾向,盖源于对这两种危机理论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对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没有准确的把握。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在研究方法、研究领域、阶级立场等方面都有根本的不同,因此在运用这两个理论来分析经济危机前,有必要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二、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虽然马克思没有将其经济危机理论以专著的形式展现出来,但只要对《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及一些有关信件中的“重要论点和思想加以综合”,危机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则跃然纸上。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研究并未停留在表象层面,亦未孤立于某个时代,而是将其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加以考察分析,以获得一般性的结论。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运动中,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具体原因和演变趋势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一)危机的可能性与实现条件
马克思认为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买与卖是同时完成的,即消费与生产能够直接完成匹配,不存在风险。但当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引入到商品交换中,之前不可分离的相互联系的买和卖便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完成。由于商品生产并非为了满足自身消费需求,所以为完成下一步的生产商品必须交换出去,且必须先转换为货币再交换,但是货币却不需要立马转化为商品。这种由买卖分离引发的危机可能,被马克思称为“危机的第一种形式”。伴随商品的买和卖发生时空上的分离和对立的还有货币所起的作用,它会从简单的交换媒介分别扩展到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如果在这两个分离的时刻,商品的价值发生了变动,就可能引发支付能力问题,进而发生危机,故马克思认为这是“危机的第二种形式”。马克思认为危机的以上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且在没有第二种可能性的情况下,“危机的第一种形式”也可能出现,但“危机的第二种形式”要以第一种形式的产生为前提。
上述两种形式只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一般可能性,要将这种潜在可能转变为现实的经济危机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危机的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还需要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由此可见,危机成为现实所需的关系是在简单的商品流通扩展为资本流通之后,即货币转换为资本之后。也就是说,经济危机爆发所需的“一系列关系”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货币的介入使简单的物物交换转变成资本的流通,信用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资本周转和流通的速度,不可遏止的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都为资本家实现追逐剩余价值的冲动和欲望提供了条件。在把握了单个企业资本流通的运行规律之后,马克思从宏观上对全社会资本的流通过程进行分析,将微观的流通中的矛盾扩展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流通的普遍矛盾。他认为,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不过是相互交错的单个资本循环的总和,通过这种单一到总和的扩展过程,局部的危机也就演变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遍的经济危机。
(二)危机的根源
通过把经济危机放置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考察,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危机绝非一种偶然事件,而有着深刻的制度必然性。他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有限的支付能力相对于无限扩大的生产规模之间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这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危机是一种相对的危机,是一种有限支付能力相对无限扩张生产的危机,即生产相对剩余的危机。它还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劳动间的根本对立。一方面,作为资本人格化代表的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会不断增加资本积累扩大生产,并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方式压低工人工资。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的工人创造了包括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在内的价值,但得到的仅仅是劳动力价值这一部分。从全社会来看,工人只得到相当于“需要的平均水平”的工资,资本家却不断进行扩大的生产,两者间的不匹配毫无疑问地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宏观经济状况。所以,在资本主义中,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激化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且这种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危机而非狭小范围内由于个体消费受限引发的经济危机。
(三)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植于资本主义所特有和固有的各种矛盾,当这些不可调和矛盾间的冲突达到一个极值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经济危机给紧张的矛盾一个舒缓的机会,使长期积累的矛盾压力得以舒缓,也使资本主义经济暂时恢复正常。但经济危机只是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暂时缓解,其并没有消除或触动危机爆发的社会制度,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现实条件和根源依然存在。由此看来,危机不过是一种缓冲剂,当缓冲效果过去之后矛盾依旧会尖锐化,到那时新的危机又会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源不消除,危机和矛盾就只能处于一个死循环当中。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亦有所体现,整个经济发展而言会经历为以危机为起点的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马克思认为危机阶段是经济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个周期的起点”。
独立资本家作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参与成员,其自身的生产决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危机的发生,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对固定资本安排。经济危机爆发于矛盾最尖锐的时刻,这个时刻往往是经济繁荣的时候,面对危机资本家不得不缩小生产;经济萧条时期固定资产价格相对较低,因此会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固定资本的更新;当经济开始复苏时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其又会更新固定资产;这种投资的冲动在繁荣时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单一资本家更新固定资产除了利于恢复生产,还会提高资本构成加速资本积累,为下一次更新产生新的需求。所以,“虽然资本投入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
(四)危机的世界性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将突破一切阻碍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它一方面会冲破自身现有规模的限制,不断地扩张膨胀;另一方面,资本会冲破所在环境的局限,寻找新的土壤。随着资本在国内的发展,国内资本规模和市场都变得越加狭小,甚至成为其发展的障碍。于是,在剩余价值的驱动下资本开始突破国家的限制走上国际舞台。马克思认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为自身的发展开辟国际市场,是资本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资本市场的形成,使得资本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他们的每一主要因素都具有世界性,经济关系的一切矛盾也就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来。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本质的阐述,不难发现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扩展开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其所固有的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一种结果,是其经济关系中所有矛盾的暂时缓和的一种强制平衡,将这些特征放置于一个更大范围来看正是世界市场危机。由此看来,世界资本市场的形成既为资本追求剩余价值提供了舞台,也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向了更高阶段和更广范围。当世界经济关系中的各种矛盾激化时,就以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集中暴露出来。
(五)危机的结果
通过对资本主义全面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它所特有的各种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果的复杂性。随着矛盾的逐步激化会促使“暴力”的方式来消解冲突,危机的爆发导致劳动被暂时中断、资本被部分消灭,采用这种强制的“暴力”的方式迫使资本回复到合理水平。雇佣劳动者作为以出卖自己劳动力获取劳动力价值的经济活动参与者,受到的冲击是最直接的,他们将丧失收入来源或者收入锐减,只要危机不散去、其处境只会日益恶化。第二个受到冲击的就是资本,为了保证整个社会水平上的资本继续发挥职能,很大一部分资本会被消灭,甚至单个资本家的资本会全部消灭。当然这种以生产力的巨大浪费和破坏为代价的方式,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那就是使资本主义经济中已经尖锐的矛盾得以缓和,已经失去的平衡得以恢复。但是马克思指出,这种解决只是暂时性的,它预示着下一次更猛烈的危机的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如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存在的制度基础不能消灭,那么它就会不断地周期性地出现。故而,要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离不开资本主义的制度基础,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三、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面对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本经典著作中,凯恩斯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这些分析均建立于“有效需求”这一核心思想之上。“所谓有效需求,只是雇主们从决定提供的当前就业量上,所可预期取得的总所得或收益”。“有效”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总供需能否平衡而言的,“有效需求是总需求上之一点,这一点之所以成为有效,因为如果就业量在该水准,则供给与需求两种情况,恰好使雇主之预期利润成为最大量”。“需求”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之和,消费需求形成的基础是真实所得,取决于实际就业量;投资需求的基础是资本的未来收益,会影响资本家的生产规模即供给。所以,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由总需求的不足引发的危机就会以失业的形式展现。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为逻辑起点,引入经济行为主体的心理因素,从“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间的相互作用解释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这三个心理因素中,凯恩斯认为“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即“资本之边际效率”最为重要。原因有两个:其一,“长期利率基于成规,相当稳定,而资本之边际效率则变化多端,非常不稳定,故有效需求很难维持在一个高的水准,足以提供充分就业”;其二,“商业循环之所以可以称为循环,尤其是在时间先后上及期限长短上之所以有规则性,主要是从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变动上产生的”。
他认为心理因素的作用机制大致如下。首先,经济危机源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塌。“预期之基础,非常脆弱……故预期常有骤然而剧烈的变化”,“一个典型的恐慌,其起因往往不是利率上涨,而是资本之边际效率突然崩溃”。经济繁荣的后期,人们表现出对资本未来收益过度乐观,对资本存在过度投资,因此当资本边际效率“骤而奇烈”的崩溃时,流动性偏好增强,利率上涨,投资下降,危机爆发。其次,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于人们的心理状态,并作用于消费倾向。“决定资本之边际效率者,乃是不受控制、无法管理的市场心理”。通常在这三个心理因素中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但是“若资本之边际效率降得很厉害,则消费倾向也受到不利影响”,以至于出现消费倾向的下降。其次,利率的上升可能会加剧经济危机。利率与资本边际收益率密切相关,影响着人们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决策。如果利率上升发生在危机之前,那么利率的上升会使人们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下降,进而导致资本边际收益率的下降和崩溃,爆发危机;如果利率上升发生在危机之后,在流动性偏好和低未来收益预期作用下,人们更不愿意投资资本市场,资本边际效率会加速崩塌。所以“要挽救经济繁荣,其道不在提高利率,而在降低利率,后者也许可使繁荣延长下去”。
四、两种经典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分析
(一)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共同点
1.两种经济危机理论都具有系统性。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从商品经济出发,研究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根源、推动力、周期性以及危机的后果和治理。凯恩斯的危机理论也同样论述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周期性以及危机的后果和治理。
2.两种经济危机理论中都非常强调投资在经济波动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大规模更新固定资本在为扩大生产提供条件的同时,也在为经济危机提供物质基础。凯恩斯则认为,投资会使企业净储蓄增加导致消费下降,从而引起有效需求不足。
3.两种经济危机理论都认为,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通过作用于实体经济加速了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信用制度的存在为虚拟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分离提供了条件。当两者之间确实发生脱节时就会产生经济泡沫,当泡沫破灭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就来临了。凯恩斯则将资本市场作为三大心理因素发挥作用的媒介,消费者是通过利率、资本市场预期收益和流动性偏好在资本市场和消费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的。
(二)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不同点
1.两者研究方法不同。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重点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分析法以及抽象分析法,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构成的循环体,系统剖析了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如何引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相对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凯恩斯运用的是唯心主义,他将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于人们的心理因素。认为危机源于人们心理上对资本未来的预期的崩溃,这种崩溃又来自于心理因素,并且利率的上升会加速这种崩溃。
2.两者的阶级立场和研究层面不同。与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不同,凯恩斯公开宣称自己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正因为两者的阶级立场不同,决定了他们研究的层面不同。马克思从制度的层面去把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后果和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将对经济危机的整个分析放置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而非停留于显现表层。他通过抽象的、辩证的分析,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伴生品,它的消失是以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为前提的。凯恩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认为危机客观存在,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所以凯恩斯的危机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一些表面层次的调整和修正,以此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两者研究的领域不同。在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时,马克思强调生产、交换、流通、消费中的生产领域,而凯恩斯则注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即流通领域。当然马克思也有论述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对经济危机实现的作用,但是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社会再生产,“危机的一般条件必须用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条件来说明”。认为,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积累已到一定的程度,反映在流通领域当中严重的生产过剩或消费不足时,危机已是势不可免。凯恩斯也承认过剩,但他认为原因不在于社会再生产而在于人们的有效需求不足。虽然有需求,但是没有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就无法使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完成流通。虽然凯恩斯提出从分析经济危机的新视角,但遗憾的是他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分析没有去触及资本主义制度,不过是在现有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进行的表层分析。
4.两者对待危机的处理方式不同。研究立场、研究层面、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使得马克思和凯恩斯对危机的解决方式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观点。马克思的研究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与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组织性、资本追求最大剩余价值与劳动者只能获取劳动价值、生产的不断扩大与有限的消费能力、信用推动下的虚拟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的脱节等一系列的对抗关系只能通过危机的方式获得暂时的缓和。矛盾对抗的结果必然只能是生产力破坏所换来的暂时的平静,矛盾进一步运动所带来的也只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意味着,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消灭危机。
凯恩斯依据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提出了以国家干预为核心的经济危机治理政策。他认为,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就应该利用国家的力量来进行需求管理。其政策手段有财政政策(包含财政支出和政府税收)和货币政策(由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三个工具组成),并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货币政策为辅助。具体来说是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利用这两种力量来转变需求为有效需求,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导致的经济危机。必要时还可以辅以以下措施:减免税收增加购买力、采用公开市场操作或其他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增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五、小结
综上,我们认为,强调“制度是根本的”、着眼于经济制度深刻层面的马克思危机理论,与强调“运行是重要的”、致力于经济运行层面的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实际上从不同角度启发我们以马克思危机理论为基础,有分析地吸收和借鉴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合理成分,尝试构建起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包括经济制度层面和经济运行层面的经济危机的理论分析和解释框架,从而为我们扩展研究、充分解释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危机现象,提供了两种理论资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代光,魏埙等,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1972,13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1982,54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1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1,
关键词:美国;经济危机;理论根源
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这次危机已导致全球金融动荡。因此,如何认识此次危机形成的原因以避免类似的危机发生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此次危机是由信用问题所引发,笔者认从信用经济学的内在脆弱性角度更有利于看到现象的本质,易于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本文将以经济的内在脆弱性角度,从经济周期理论和危机的传染
性理论两个角度展开。
一、经济周期理论分析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以下将从经济周期理论中的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理论、创新理论三个角度对这次危机的形成进行分析。
纯货币理论在经济周期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纯货币理论来看,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只用于零星支付,流通的主要工具是银行信用。由于银行体系有通过乘数作用创造信用的功能,因而作为主要流通工具的银行信贷具有很大的伸缩性。21世纪初美国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利率的降低,配合当时经济增长的大环境,有力促使了房价的上涨,激发了居民购房和银行放贷的热情。低利率政策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动力,同时也为美国经济带来了风险。市场的繁荣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流动性过剩和竞争激烈使资信审查的动力削弱,银行则放宽了放贷的条件,开拓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市场。银行信用持续高速的扩张导致美国经济的不断高涨。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通货膨胀逐渐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潜在制约因素。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大,政府采取紧缩的政策。利率的持续升高使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贷款的利率上升使还款人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直接导致一部分资信较差的客户无法偿还贷款。次贷产品的链条从源头产生危机,并将这种危机通过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打包形成次级的债券,弥漫到整个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经济领域。
从投资过度理论分析,由于美国当时经济发展迅速使得市场投资加大。一方面,投资者投资房地产,使耐用消费品生产大量增加,经济持续高涨,但随后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使得进一步投入生产的动力不足,于是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减少;产品价格过高,使得投资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减少。但此时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的供给已经形成,使得供给大于需求。最终出现生产资料、耐用消费品等部门生产过剩,造成生产资料、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下跌,进而形成经济危机。另一方面,投资者大量购入由次级贷款打包而成的金融衍生品,而金融衍生品本身具有风险隐蔽性和转移性,投资者难以辨别风险。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使其价格持续上涨从而产生大量泡沫,因此下游投资者投资该产品时利润下降,风险增加,使投资更趋谨慎。当次贷相关的实体经济产生问题时,其相关的金融衍生品找不到下游的投资者,投资者纷纷抛售,次贷链条断裂,就会产生了大范围的经济危机。
从创新理论角度,金融衍生品发展伴随着大量创新,这种创新存在着巨大的利润,从而极大地刺激了投资者的热情。此时市场中充斥着老的投资组合和新产品,而两者的共同存在给购买新产品的投资者带来更广阔的获利空间。持续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但由于环境技术限制,创新会受到阻力,一旦创新进入停滞阶段,就很难刺激大规模投资,因此必然导致经济萧条。由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起重要作用,其金融衍生产品迅速蔓延,其创新性也随之波及各国。由于创新伴随着风险,并且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具有隐蔽性和向下转移性,当美国产生危机时就不可避免波及到其他国家从而产生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二、危机的传染性理论分析
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它由一个经济主体传染给别的经济主体,其结果可能导致经济系统性风险甚至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传染性,主要有两条传染机制。第一条是接触传染机制,其来源主要是经济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各种联系。而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债权债务关系。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复杂的“债务链”中的一环。一旦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债务人的风险就可能传染给债权人,甚至有可能造成整个“债务链”的断裂。二是交易和结算关系。每一个经济主体都可能从事金融交易,都需要进行支付结算。其中交易双方都面临多种风险,于是交易一方的风险可能通过交易途径转移给交易另一方。三是持股关系。经济主体之间存在大量的持股与被持股关系,甚至是交叉持股关系。因此当某一经济主体出现问题时会波及到其相关持股和被持股主体的利益。这次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导致次级贷款人无法偿还贷款,继而引起次级贷款打包形成的金融衍生品出现问题。整个链条通过经济体的联系使问题逐级传染,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第二条是非接触传染机制。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的影响,人们普遍产生了恐慌心里,造成投资抛售、银行挤提等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陈 晶:《次贷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IEC,NO.11,2008.
[2]董裕平:《美国经济难逃衰退厄运》,《中国金融》,2008年11月.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
在1890年前后,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曾经有过一次邂逅,其各自的经济总量分别相当于当时全球经济总规模的13%,不过两个经济体此后的走向却截然相反。晚清时期的中国经济已经千疮百孔,支撑古厦的柱子早已腐朽,只等外力的最后一击;而美国作为19世纪下半叶蒸汽技术(火车、轮船)的最大得益者,经济却在交通革命之下蓬勃兴起,对内铁路联贯东西海岸,对外货品倾销欧洲市场,开始向挑战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迈进。
美国登上世界一哥宝座之路并不顺利。过度的信贷扩张、产能扩张,带来了近代史上罕见的1929年经济大萧条,GDP收缩了1/4,并有1/4的工人失业。从地域政治上看,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才顺理成章地成为世界的盟主。
这轮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经济与金融业打击甚大,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公信力大幅度下降,美式市场资本主义不再被世人奉为经济发展的圭臬。美国经济似乎踏上了盛极而衰之路。
在过去的100年中,美国曾经历过五次银行危机、四次石油危机、三次萧条、两次世界大战、一次疯狂的核军备竞赛,曾经历过大政府、小政府、无政府和的政府。在此期间,美国衰落的预言曾一次次兴起,不过最终都被证明是不正确的。大国由盛至衰,也许是历史的周期现象,也许是最终的宿命,不过这种经济势力的此消彼长,取决于盟主的竞争力和挑战者的实力。
笔者认为,美国衰落论过于武断。我们必须将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发生重大的经济危机)与结构性竞争力的消长相区分。尽管美国在这轮金融风暴中损失惨重,它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存在。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世界一流的。美国将科技进步转换成企业盈利模式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美国企业及社会应付商业环境变化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另外,经过十多年的布局,美国跨国企业的利润中有半数来自海外。哪怕美国消费市场在未来十年增长乏力,美国精英企业依然能屹立不倒。至于美国在人才输入上的优势,这里就不赘言了。
日本GDP曾经在1970年占到世界GDP的13%,“Made in Japan”的产品也开始全方位地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但是,日本冲击世界第一宝座并不成功。石油危机等周期性变化对日本的长期竞争力影响并不大,但是结构却阻止了它的进一步上升。上世纪90年代资产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迟迟不愿推进银行改革,令信贷收缩长期化、板结化,窒息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人口老龄化,使得内需长期不振,公共负担日益沉重。日本已经失去了两个十年,正在进入第三个失去的十年。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十年前又重新回升到13%。全球化与生产外包,令中国成为了世界的加工厂,经济得以起飞。加入WTO与银行改革,又使内需日渐强大。近5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超过了美国、欧洲、日本的总和。在这轮金融危机中,中国的银行没有受到直接的冲击,加上及时、有效的刺激经济措施,中国的经济率先复苏,似乎有了挑战美国一哥地位的资本。然而,如同当年美国的曲折成长,中国崛起之路上也并非没有障碍。
首先,我们必须将周期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相分离。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几乎全部靠信贷扩张来实现。从重化工业产能扩张到房地产产能扩张,再到地方基建产能扩张,令经济出现一次次,资产价格一涨再涨。资产负债表出现了惊人的扩张,但是生产力的提高却不大。信贷扩张是周期性因素,如同橡皮筋,拉得越长,最终的反弹必然越大。
中国经济最终能否持续地崛起,不取决于放贷数量的多寡,而是取决于生产力的提高。在过去30年中,中国的生产力提高基本上依靠体制改革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滞后,商业模式上的改变也有限。如果科技创新能力和商业盈利模式没有大的改善,笔者认为,目前的资产价格上升势头难以维持,中国挑战美国也只能说是一种梦想。
人口结构,是中国经济长期崛起的又一大障碍。独生子女政策,曾经对减轻社会的经济负担起到过一些积极作用,但是也制造出一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断崖式劳动力供应缺口(战争、疫病原因除外)。劳动力短缺现象,会在今后十年全面浮现(假定经济能够维持8%以上的增长),不仅对出口产业构成打击,甚至会对中国的增长模式形成威胁。人口结构上的缺口需要数十年时间(甚至更长)才能修复,因此它对中国增长模式、财政负担、社会保障上所带来的冲击无可避免。
经济发展的短周期中,政策因素往往具有主导作用。但是,人口因素在长周期中显得十分重要。过去30年的经济成就与改革开放分不开,也与中国社会的人口红利密切相关。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婴儿潮人口进入就业市场、结婚生育、进入消费旺盛年龄的时间,与中国的出口起飞、房地产起飞、消费起飞的时间基本吻合。这批人还有十年左右的消费旺盛期,随后便会因退休而陆续放缓经济活动的步伐。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
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成功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旺盛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中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1.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自然提高,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易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2.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3.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1.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19时开始升值,到4月末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2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8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0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炭等资源性的行业都嚷嚷着要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具体有四点:
1.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2.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的时候,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也很脆弱,就到泰国去了,在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
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3.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4.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辩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尹中立.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李翀.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何东.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
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成功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旺盛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中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1.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自然提高,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易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2.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3.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1.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19时开始升值,到4月末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2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8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0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炭等资源性的行业都嚷嚷着要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具体有四点:
1.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2.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的时候,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也很脆弱,就到泰国去了,在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
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赌博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3.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4.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辩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尹中立.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李翀.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何东.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