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

时间:2023-09-28 16:01:41

导语:在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 浅谈 小学 语文素质 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深化学科改革的紧迫任务,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国民最基础的素质教育,语文课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的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就是素质水平的体现。

一、提高认识,转变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小学语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我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语文学科贯穿始终,位置最重要,课时最多。同时语文又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因此怎样掌握和利用语文这个工具就成为我们现在语文课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想象力更加丰富,为了适应以及有利地跟上他们的发展节奏,首先素质教育最为重要,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课程改革的趋势。其次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最后素质教育,既是教育的需求,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夯实基础,全面发展

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不矛盾,而且基础的语文知识和基础的语文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因此,必须扎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就是强调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因此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课,使学生通过学习训练,切实掌握好基本的字、词、句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拓宽视野,获取知识,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的好基础。所以,现阶段的课文要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需要重新组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重视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有直接的关系,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 核心因素,因此,坚持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是教学的关键。特别是小学生,对学习语文是喜欢还是厌倦,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①以教师愉快情感影响学生;②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③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④以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来激发学生的动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关键,小学阶段是儿童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学中,教师除严格要求外还要科学引导,正确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主要培养以下习惯:①上课认真,注意力集中;②认真阅读;③主动参与动口、动手、动脑的训练;④敢于大胆发言,勇于质疑问难;⑤互相合作,知识互补。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的脑、眼、耳、口、手并用,在身心的整体活动中协调其身体器官的和谐发展,以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四、教育学生自主学习

第2篇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促进受教育者全面、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 也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 它具有广泛的思想涵义;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 21 世纪挑战, 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语文学科既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 也是素质教育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课堂学习方法的转变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法, 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选择, 独立思考, 采取不同方法获取知识, 得到发展。而素质教育也反对强迫、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要求从人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尊重人的自由选择, 充分展现人的无限潜能。将素质教育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可使得每个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成长。如在识字教学中, 我改变了以往就字认字的做法, 而是引导学生看字形、想字义、悟字理, 用生字编故事, 让他们通过合理丰富的想象感悟汉字的造字规律, 揭示汉字符号蕴涵的字理。结果学生不仅能又快又牢地记忆生字, 还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例如:“坐”字可以这样记忆:“两个人坐在土上。”再如“吃”字, 学生常常写成“口气”字, 所以我常常提醒他们有剌卡住喉咙, 吃不下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二、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奠定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学会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要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机制,不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为此,我们应着力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大语文”教育观的基本含义是:发展学生广阔的的语言天地,除课堂教学外,开展以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外活动,开展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学校以语言为工具的各种教育活动、日常生活、看电视听广播等,发展学生的语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要破除那种把语文教学跟语文课堂教学等同起来的观念,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观念是先导,只有我们都树立了正确的“大语文”教学观,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灵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去实施素质教育。

三、优化训练程序,促进学生能学习

施教之功,重在练能。通过科学的训练,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从而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小学语文“能力训练”实验教材设计的训练系列、训练方法,要求训练做到目标明、训练实、负担轻、效果好,充分体现了实施小语素质教育的这个关键。具体表现在:教材优势:小语能力训练实验教材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读写训练系列。课文后的单项,单元后的多项练习,一册后的综合练习。这三类练习,各具功能又相互联系。阅读单项练习有讲读例文后的记忆性练习,巩固例文后的巩固性练习,自学例文后的运用性练习。作文单项练习有《习作例文》后的吸收性练习和模仿性练习,《病例分析》后的预防性练习。单元后的多项练习属创造性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会的读写方法独立练习。一册后的综合练习目的是复习巩固本册所传授的读写知识,沟通各项能力之间的联系,发挥整体训练的优势,强化素质训练的程序,提高素质训练的效果。这个训练序列符合“接受模仿――主动操作――创作运用”小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每篇课文后的作业均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业题的选编力求做到:有趣、有序,围绕能力训练项目,突出素质教育要点。教法优势:把训练引进课堂,课堂教学变“繁琐的分析”为“扎扎实实的训练”,改变了传统教学“讲得多练得少”、“练得乱”、“练得杂”的现象,做到向科学的训练要质量。

四、开展课外活动、促进素质教育有效开展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恰当地、有目的、有计划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常见的有朗诵、讲故事比赛、讲演、辩论、创办墙报板报或油印小报、举办书法、作文、读书笔记展览、参观、游戏活动等。课外活动安排要突出其趣味性、新颖及时性、实践性、创造性、独立自主性的特点。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强化示范,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要向学生介绍方式方法,并大胆放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3分钟朗读训练安排:学生轮流进行,或朗读全文、或朗读片段,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好语调和节奏,还要读出感情。通过朗读训练,培养了读书习惯,让学生在熟读中掌握了思想内容,领会了文章的表达艺术;通过有表情的朗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实践证明,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能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教育小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培养和激发自己课内外阅读的学习兴趣,给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创设更多发展的空间。从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入手,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勇于语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者应具有的起码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陈素琼.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研究,2007(32).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重要性

一、前言

德、智、体、美、劳是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这五项内容与小学教学息息相关。小学数学虽然有独特性,但是也与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向学生播种数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及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的能力,还需要把现代教学的性质体现出来,逐渐实现小学教学素质教育长久的计划。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中小学数学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且还需不断完善。

二、小学数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1.有利于提高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在对所发生的事物中及时做出观察、分析、思考等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做出正确的判断。小学数学具有思维条理易懂、逻辑思维性强等特性,是一门十分谨慎的学科[1]。为了学生们形成条理性和发散性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把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学习与实际生活相交融,进一步引领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进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发散能力逐渐提高。最终,使小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其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

让学生先认识数学这个科目,在学会整数、分数、小数等四则计算法则的同时,也要让小学生懂得长度、周长、面积等数学概念,再逐渐接触几何、空间等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加完整的了解数学,从而达到融汇贯通的状态[2]。并且数学也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同时也为学习其他科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文科方面,地理角度的理解离不开数学基本法则;在理科方面,计算公式等的运用更加离不开数学知识。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育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的数学史具有十分悠久辉煌的历程,为人称赞的数学家数不胜数。既有为验证哥德巴赫猜想正确性而数年一直在苦心研究的陈景润,并且还发表了《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以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成积之和》论文,还有热爱数学事业,勇敢克服自身残疾等障碍,自学苦读并拿到了数学的桂冠[3]。在中国有非常多的数学家,满心只为数学事业,在数学的领域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学术知识,同时还有满腔的爱国热情。所以,小学教育不仅把学术知识传授给小学生,更是向学生们传递了一种爱国的情怀。

三、小学数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1.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应该善于变通,把数学方面的学术知识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变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对学习的理解更进一步的加深,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此外,在教学中大多数的课堂所做的仅仅是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课堂不免得有些乏味,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质量难免下降。因此,教师应该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为学生制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2.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无法达到一致的标准,教师没有办法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就会向学生传授一个统一的学习方法。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不成熟,具有依赖性,最终就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了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的不仅传授给小学生学术上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主思考的,只有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且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够达到数学教学的良好效果。

3.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的水平

掌握数学语言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提高其逻辑思维水平的基础,数学语言也可以说是小学生运用数学这门学科的垫脚石,了解并且学会如何运用数学语言这项技能是小学生在今后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唯一途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向小学生们传授知识时,应该对数学语言给予重视,使学生有能够自主运用数学语言的想法,在学习上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生们逻辑性、思考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后的素质教育中,仍会把素质教育做为小学教育的主要教育方针,同时相关教育部门应逐渐增强小学数学的教育水平,进一步改善小学教育方法,逐渐实现小学教学素质教育的长久计划。

参考文献:

[1]李丰.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36:104.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素质教育 实施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经实施了好多年,在不少大中城市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农村小学要强化教学改革,彻底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就要做好如何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主体的教学关系,如何合理运用考试和评价手段等,并将工作落实到位。农村小学教育只有立足自身实际,抓住自身教育的特点,充分挖掘其教育资源,发挥其教育优势,才能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一、加强培训,改变观念

加强对教育部门领导干部的培训,通过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加强对教育理论、教育政策的学习,使其能够正确把握国家推行的教育改革方向;同时组织其走出去,对实际的教改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有助于其获得感性的认识,帮助其制订出与国家的教育改革相一致的教学管理制度,以确保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加强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培训,使其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推进的一个障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的研究性学习是值得广大教师认真实践的。

二、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学校是育人的主要阵地,学校校园建设,应将净化、绿化、美化放在首位。农村学校的净化难度较大,但要努力做到,坚持做好。校园内栽花、种草、种树较容易,但要规划好,要科学、合理,要有美感。在校园的美化上,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在醒目处镶嵌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张贴或悬挂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让学生学习、铭记,使他们从心灵深处生发智慧火花和求知欲望。学校有了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有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容校貌就会焕然一新,校风校纪就会自然加强,学校就会逐渐走向文明,走向美好的未来。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对于农村孩子特别是边远农村孩子的家长来说,综合素质不是很高,这还需要教师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帮助提高家长的素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转变成才观念。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本着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本着对祖国建设培养后备人才的坚定信心,有责任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家风,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努力创设语言文明、行为规范、道德高尚、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熏陶,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上的道德失范、假冒伪劣、欺骗欺诈以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重侵蚀着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了严重的障碍。这需要社会各有关部门进行清理整治。同时,学校和家庭要密切配合,对学生加强教育,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坚定学生的思想,净化学生的心灵。

三、开足开齐课程,使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在一些农村小学只有三样课,那就是语文、数学、外语,课表是写别人看的,有些科是只发书不上课。主要原因是能真正胜任这些学科的教师很少,课表形同虚设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应从开齐课程入手,但这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并非易事,可以说是,一缺师资,二无设备,三欠精力。现在小学基础设施陈旧,生源偏少,师资不配套。一个小学班主任每天至少上四节课,有不少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根本就没有上过所谓的“副课”。一些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的师范生,因所在的学校教师少,语、数、英课节多,不得不弃体、弃美而从语、从数,再加上缺少器材,一些在音、体、美上即使有天赋的学生也不能被发现、被培养。因此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开足开齐所有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四、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要优化课堂教学

备课、授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监测与考试都要规范化,使得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标准。在具体教学中做到“三个结合”即:传授知识与发展学生技能相结合、重视智育与重视德育相结合、重视教法教改与重视学法指导相结合,以强化课堂教学的“精品”意识,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同时,要坚持“六为主”、实现“五要度”,优化其结构,即以育人为主要目的,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要依托、以练习为主要手段,以诱导为主要方法;复习铺垫要“高效度”、导入新课要“强力度”、传授知识要“参与度”、巩固练习要“多角度”、课堂总结要“高浓度”。还要坚持“四着眼”来优化教育方法,即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眼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眼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眼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

五、改变评价机制

目前,在农村,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评价观念和评价制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大多数的家长和学校仍然把分数看作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指标。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素质教育不等于“语文+数学”了,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教育的最终评价都集中到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上,忽视了素质评价的全面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学生在品德、心理、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学校的反馈不是特别到位,只是作为评价体系中的点缀部分,予以轻描淡写式的,甚至是闭门造车式的涉及。

第5篇

1 切实改变旧观念,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把应试教育改变为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忽略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追求“及格率”和“优分率”,这是传统的旧观念。我想,如果要改变这一传统的旧观念,就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突出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1.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的目的是为让学生“懂”。“懂”则体现学它的素质。从学习的角度上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只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只有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重要表现。

1.2 深入了解学生,注重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由于受智能或后天条件的影响,他们的差别很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作调查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的个人爱好、特长等。教学时,要给予他们切合实际的指导,帮助他们达到共同的目标。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兴趣,使他们充分发展。

2 抓住语文学科的重点,突出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

小学语文的素质究竟在哪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理解程度的深浅,说明学生素质的优劣。要理论联系实际,抓住“训练”两个字,突出语文教学的训练性。

2.1 改变教学方法,切实加强训练。

“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是为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训练是教学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训练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教师注重这样的训练,改变教学观点,增强训练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2 抓住语言文字,把握训练重点。

学生一旦有了训练意识,那就必须注意引导学生训练什么?怎样训练?要让学生从训练中获取知识的精华,积累并灵活应用语言文字,懂得分析理解与组织概括语言文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转变学法,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转变学生学法,古人有“举一反三”之说。教学时,我们必须注重对立正确的“例题”指导,弄清教材编写的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会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敢想、敢做,放开思路,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3.2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第6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美术;以人为本;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17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16

如今,美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美术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能力。在小学阶段进行美术教育不仅能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应用技能和在综合素养,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小学生可以通过美术加深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还可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习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素质教育为小学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教学需要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引导小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每个小学生发展的空间,确保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不断发展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和审美能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科学编排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教学手段、有效提高教学评价、美术作品赏析等四个方面探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科学编排教学内容,体现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和学情编排教学内容,使美术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拓展,从而真正体现美术教学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改变小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鼓励小学生独特的见解,其实小学生画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参与了、收获了,才是最关键的。小学美术教学不是为了培养画家,而是为了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和观察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小学生画熊猫时,在新课引入时我会设计一段启发的话:“同学们,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有趣的熊猫,他们长得十分可爱,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入熊猫的世界,教大家如何正确地画熊猫。”这样的开场会激起小学生的好奇,有利于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同时,为了让小学生学会简单的构图知识和色彩搭配,我会让小组合作画出熊猫的轮廓,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熊猫身上的黑白花纹以及周围的竹子等景物,使整幅画活灵活现。

二、巧妙运用教学手段,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手段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小学生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趣味教学法有利于缓解课堂中枯燥的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视听能力,促进教学内容清晰化和简单化。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小学生的情况,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教学手段。我在教学中鼓励小学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校园里有很多树叶,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制作树叶画是非常有趣的,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体验到生活带来的快乐,还能够增强美术课堂的活力。当发现小学生制作的作品较为出色时,我会在全班进行展示,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激励班级中的小学生积极探索,共同进步。同时,我为小学生创设了学习园地,并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书或者画报等刊物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三、有效提高教学评价,实施多元的课堂评价方案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评价在整个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时候,美术教师一句鼓励的话可能对小学生影响深远,美术教师要规范评价标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实施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方案。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需要教师、家长的共同培养,无论在校园里还是在家里,我们都要积极为小学生创设学习美术的氛围,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意识,使他们能够从心理上喜欢美术。美术课堂评价方式具有互补性的特点,美术教师要避免教学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使课堂教学具有公平性和普遍性。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差异化评价方式,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以培养小学生的自尊心,唤醒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同时,小学美术教学还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达到灵活多变、运用自如的效果,并且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四、增加美术作品赏析,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小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小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欣赏水平,我在课堂中会适当增加美术作品欣赏环节,在课前上网查找多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或者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成果,通过多媒体大屏幕给学生播放优秀的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小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欣赏的时候,我会鼓励小学生进行作品评价,从而培养小学生的美术知识运用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美术主要以线条的感受和情趣为主,所以我设计了《绘画游戏》《我们身边的线条》等多种作品赏析活动;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美术主要以线条的基本技巧和画法为主,所以我设计了《画中的线条》《植物线条写生》等作品赏析活动;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美术主要以表现线条的艺术美为主,所以我设计了《精细的线条》《画人像》等作品赏析。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小学美术教师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唤起小学生的美术欲望,激发小学生绘画的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课堂评价方式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美术教师还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在充分肯定小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加强对个性的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法

国家教委颁布的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思想性。”这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作为新时代的园丁,要以此为宗旨,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在语文教学中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就必须依据其思想,研究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法观。但特色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大凡有崇高声誉的教师,其教学都是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色的,如魏书生,这也是他之所以成功﹑成名的价值所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任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在从事教学的生涯中,我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创出自己的风格即可。

1.求实

即是有求实的教学思想,求实的教学方法,求实的教学作风,求实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人以实实在在的享受,而不是流于形式,有“哗众取宠”之感。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的差异往往很大,因此就必须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案,力求真正的教育实效。当然也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了解学生对于教育的建议。

2.求新

在新时代的世纪,教育也蒙上了时代的特色,这就必然使得教学具有时代活力,以崭新的面貌实施素质教育。那么怎样做才是求新呢?在优秀教师的讲课中,我耳濡目染地得到了许多启发。也就是在教学中所提倡的贯彻新大纲精神,体现新教材意图,用新思想统揽教学,用新方法授知,落实新育人目标,从而展示教改事业的风采。然而,新的关键还要以实为基石。

3.求精

素质教育要求“轻负担,高效益”,也就是说精讲精练,一功多能,通俗一点即教学必须在课堂准备上多下功夫,不做文章,要立足于精,体现于准,落实于功。教育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要苦心揣测,追求实效。低龄段的学生对于老师有极高的崇拜心,因而绝不能给学生留下拖泥带水的印象。

4.求活

第8篇

[关键字]: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 优化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综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切入点,不断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是与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的理念相符合的,是素质教育强调的重点。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很大阻碍,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并强调教学手段的创新,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状况

1.1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且好玩好动的小学生来说,严肃的课堂教学氛围束缚了他们的天性,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严禁学生讲话或讨论,学生只能规规矩矩地做好,眼睛盯着课本或黑板,这对于好动好玩的小学生来说,无疑会引起他们的排斥与反感,进而对课堂乃至这门学科产生厌恶情绪,这是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没有让学生培养起并保持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甚至让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感,主要原因还是语文课堂或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结果。

1.2教学设置不合理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新教的内容与他们的学习基础结合起来优化教学内容设置,例如在拼音教学阶段,忽略了小学生的学前教育基础,至注重对拼音的繁复拼读与书写等,在识字阶段,主要强调对字词的音义解说上,要求学生不断的重复背诵与书写,而且会将拼音、识字以及阅读写作等这些紧密联系的内容割裂拆分,识字阶段就只注重对字词的讲解,没有结合拼音教学内容而加强对学习的巩固,也没有在写作教学阶段,结合对阅读理解教学的内容来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等,使得各阶段教学单调而薄弱,这些都是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不合理设置导致的结果。

1.3课堂教学单调乏味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遵循了“填鸭式”教育模式,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书写、背诵,教师提问时学生方能讲话,在整个课堂中只有教师一味的讲解或领导,忽略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模式,不注重个性化发展。而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能面对书本或黑板中的文字,不仅教学内容单调乏味,而且对于接受新知识的学生来说,单纯的文字晦涩难以记忆与理解。主要是课堂教学方法过于单调的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结合图片、色彩、影响声音等活跃课堂氛围,也没有充分利用有效手段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性。

1.4不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常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注重考试成绩的提高,却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力较差,对于无法理解与吸收的知识,只要求他们不断地重复背诵以加强记忆,而不是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理解与消化,倡导“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仍然没有理解之前迷惑不解的知识,而且家中他们的学习压力与负担,造成他们的厌学情绪。并且,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许多事物的认识都停留在书本中,没有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感知、去体会,缺乏实践活动。

2、小学语文优化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创新

2.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首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对所学内容充满好奇心的同时,积极自主地去进一步探索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例如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或结合图文音响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看图说话或编儿歌认字等教学活动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应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好玩的天性,从他们的特点出发,设置一些能加强学习并巩固知识的游戏或活动,通过劳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

2.2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调而乏味,应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综合提高敬爱呕血效率。例如在拼音教学阶段,辅助一些绕口令、儿歌或谜语等,巩固学生的拼音记忆,而在识字阶段,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程艳的身体表情或口语表达等传达的意思,猜出其想要表现的字词或成语等,一方面巩固学生对所学字词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也加深他们的记忆。又如,在阅读理解教学阶段,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不一理解,如六年级《马踏飞燕》一课,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直观的理解马保持平衡中所含的科学原理是相当困难的,若结合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理解用动画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便易于加强理解了。

2.3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加强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基于教材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通过语文素养引导他们的认知,进而指导他们的具体实践活动,例如二年级《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理解雷锋精神,还要让学生懂得将雷锋精神发扬出去,对此,可以组织周末活动,通过深入社会实际让他们去发现与体会雷锋精神,善于发现并懂得运用,让学生在思维意识的认知与理解下,规范自己的实际行为。

3、结束语

综述,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根本无法适应适应时展的需要以及教育改革的落实,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从创新的角度着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是基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慧春.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创新的活力[J].素质教育论坛,2009(11).

第9篇

素质教育理念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是看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二是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态度、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的态度。

二就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从大语文观出发,立足课本,放眼课外,将课堂教学及时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指导学生与社会活动接轨,不断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有自由驰骋的余地。因为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可以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小学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语文课外学习要提倡参加活动,如让学生写日记、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开辩论会、调查访问等。当然,所有的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自主地活动、学习、发展,要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

三是对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适合素质教育的课堂评价标准,目的是保障每个学习者享有学习的基本权利,重视每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首先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索然无趣,(可以从语言、表情、动作上看)或者是“不是来自本身内在的兴趣,而是在教师的奖励下所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这都不是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点,调动学生满怀兴趣深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教材内容固有的乐趣。再者是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顺应时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途径。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按科学的方法进行自学。二要看学生的自学效益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小学语文讲,自学效益包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具有初步的听说写能力,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要看求异、发散、思维能力),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