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6:01:43
导语:在实体经济发展趋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作为自然条件复杂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包括生态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问题。故此,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但受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诸多因素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拉大亦是不争的事实。
对我国区域经济总态势可概括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和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相反,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看是东高、西低、中部居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是鹤立鸡群的三大经济高地,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前行的“三驾马车”,据2003年工业增加贡献率分析,粤、苏、浙、鲁、沪5省(市)占6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亦存在一些病灶。西部地区重点表现在“欠发达”上;东北三省突出表现在体制和结构的双重矛盾;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资源和环境难负其重,双重约束已显端倪;中部地区则兼有上述杂症。需要说明的是,三类病灶在不同地区重点有所不同,但不排除其它病灶,如广东、福建属发达省份,但粤北、闽西、闽北一些地区至今还处于相当欠发达的状态。
从区域经济现状与问题出发,经过怎样的路径,才能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实现各地区间的共同繁荣。国内外经验表明,这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又需要宏观调控与政策扶持。为有效运用两种手段,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空间组织架构。
首先是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现在是4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关内沿海10省(市)。
其次是,“区域政策点击区”,上述政策覆盖区,广义地说,亦是按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相同或类似的原则划分,但面积大,小则近百万平方公里,大则数百万平方公里。了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力度,有必要在发展不同阶将一些问题突出的地区单独划出。例如资源型城市,特别是矿竭城衰的城市;产业严重衰退、就业问题非常突出的某些老工业基地;再如入口严重超载的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等等。以上两类区域,都有相应配套的区域政策,是直接为区域政策服务的。例如针对四大板块的宏观区域政策是: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另一类区域体系是为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区域(城市)合作服务的。它按照自愿参与原则,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要素整合、集成优势,实现合作各方互利共赢。根据合作的地域范围和性质,大体有如下类型:
――中心腹地型和大都市圈。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贯通城乡经济,发挥城市“中心地”功能,许多省会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都与周边中小城市以及县域联合组成中心腹地型经济区。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化的,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大城市的联合为核心,包括周边中小城市和县域的大都市圈,作用更为彰显,如长扛三角洲大都市圈、珠三角大都市圈、京津冀大都市圈等等。
关键词:房地产景观设计;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引 言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呈现出一种升温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买房子的时候更加注重房屋的设计理念和整体品质。房地产景观设计不再仅仅是早期简单地绿化设计,它变得越来越科学化、品质化。房地产景观已俨然成为了决定评判楼盘品质的关键因素。房地产的景观建设变得越来越受开发商的重视,优良的景观设计将使楼盘的商业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房产景观设计师只有在了解地方历史,把握现在的目标,明晰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够创造出更高品质的房地产景观建筑。
一、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
房地产景观设计最早兴起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我国住宅的规划是从70年代末引入组团绿化的概念;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中期,我国开始学习外国居民建筑集中绿地用来规模绿化的概念,这个时期的景观设计概念往往被理解为简单绿化设计,房地产景观的布置也是以园艺绿化作为主要的关键,房地产景观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之中总是会成为设计的附属条件,居民区的景观设计、规划设计都是由建筑师包办的。
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随着房地产开发的蓬勃兴起,优化环境景观受到了居民和房地产开发商的瞩目,并且在居民区逐渐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时候,建筑的设计工作跟设计工作开始分开作业,许多房地产的景观设计都是由专门的设计公司完成的。部分国外专业景观设计公司也纷纷地登陆到中国。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房地产企业开发市场的日渐成熟,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是日益增强,对居住生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住房上的消费更加趋于理性化,人们追求的也变成了高品位的家园,传统的景观建筑形式已经再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房地产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景观现如今已经成为房地产设计的重要部分,特别是近年的楼盘大都是以景观制胜,景观设计备受重视的同时,其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房地产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从行业发展的思路上看,当前房地产景观行业还不清晰,行业内照搬照抄现象严重,缺乏个性化设计,缺乏创新,例如:为了追求楼盘的卖点,开发商和设计院都喜欢以楼盘某种风格、风情的名义进行销售推广和景观设计。比如说广西项许多的地产项目,绝大部分都应用临河能看河景这样的景观设计,甚至一些设计师直接将相似风格的楼盘的设计资料加以整理,拼凑成个人的设计。这种照抄、拷贝式的同风格景观环境正在业内蔓延。
(2)、从景观建筑的实施可能以及效果上分析,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①景观建筑的设计布局中一般都是重硬轻软;材料是硬质的过多,而软质的景观偏少。设计师在规划园林时偏爱硬质景观的空间组织,忽视了对植物景观的建造。但如果园林硬质景观太多可能会不环保生态而且建设跟维护的成本过高,但植物造景却相反。所以现在房地产景观要以绿化为重点。
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的水平偏低
当前的建筑景观设计中绿地的面积比较少,植物配置、植物造景的水平也是普遍偏低的。这直接影响了建筑景观效果的有效实现以及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用植物来创造风景如画的景观,一股以植物照景为重点的园林设计趋势逐渐形成,这为当前的景观设计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
③园林概念虽然很好,但是实施的可能不强
景观园林的设计需要用超前的眼光跟理念来解决部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但如果过分的超前,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概念,这只能变成镜中花水中月。有些国外的公司在概念设计阶段吹得天花乱坠的,但等到施工的时候却因为不符地理实际或者超出实施的水平而使得这个概念没有办法被实施。所以,无论是建筑景观的设计师还是房地产开发商都必须结合现实,将先进的科技理念融入在实施的项目和地域的特色中去,这才能引领景观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尽管近年来房地产景观设计有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无疑已经被房地产商熟知。因此,运用我们当代的新的科技手段,更新房地产经营理念势在必行。随着自然生态和智能建筑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现代房地产景观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精致化
房地产开发是一种回本周期长、投资大、利润稳定的投资类型。所以,为了销售,为了让人们愿意来购买,我们应该让购房更加的精致、舒适,让准备购房的人愿意购买。我们要把精致化的方向往度假酒店去靠拢。因为度假酒店基本都是处于环境条件特别好的位置,比如海边或者郊区等等,购买住房就是想可以在一种舒适休闲的环境里,消除白天工作的疲劳,远离城市的骚扰等等。所以我们应该更好地借用地理环境位置,创造出度假酒店般精致舒适的生活环境, 将会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未来的一种风格趋势。
2.文化型
随着我国人均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个人欣赏能力也不断转变,人们开始强调居住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文化、崇尚品味是近年来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又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而是在某种文化理念的大背景下进行设计研究,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通过富有内涵以及表现力的设计来彰显历史文化。
3.多样化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这对景观设计无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景观设计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艺术性的发展趋势。景观环境的塑造不只为了“赏心悦目”,同时也要注重“自然舒适”,尽可能地创造自然、宜人、舒适、现代、智能、节能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景观、人与环境、景观与环境的和谐,给人们提供身心愉悦的居住体验。
4.生态化
伴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更高的追求,现代人居的环境质量必须要注重生态环境的概念,比如为小区的居民提供比较良好的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日照、通风等等的条件,以实现对居民区生活环境的适应可能性以及地域多样性。
5.人性化
人性化的景观设计不但能给居住者的生活带来简捷,更能使居住者跟景观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融洽。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人和人的社会分工变得更加细化,互相的合作更加广泛。人们所依赖的一些生活必需品,都可以直通到家里,人和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变得越来越稀少,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分离。
结语
近些年,随着一些境外公司的引入,景观的细节装饰性得到了重视。景观的细节应该是以简单明了的式样以及通过材料的配比跟协调,充分地展示处材料所固有的属性没敢;而装饰的景观建筑物则更要充分地体现于掌握地理特色的基础上以确定景观风格来控制各个景观的布局设置。总体而言,细节决定胜败,建筑景观的细节师不能小看忽视。一个宜人的房地产景观设计应该本着即给人们提供物质功能,又给人们提供精神功能的双重功效。现代人一直都向往着与自然为邻,又不失现代生活的智能性和便捷性。良好的景观设计应更加关注人们真正来自内心的向往,给人一个诗意的生活空间,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提高生活品味的同时,以人为本,同时又最大限度的保留和建造美丽的生态自然景观。以人为主体,以空间环境为客体,构架着现实通过理想的桥梁,人文、生态、智能、科技一体化的综合型景观环境将是今后人居环境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2.
[2] 魏晓兰浅谈居住区的园林景观与风水[J].河北林业科技.2011(1).
[3] 张国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县(区)域经济是指在县(区)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市管辖合浦县、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重视研究和加快发展县(区)域经济,对于树立××新形象,实现××新跨越,增强本市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县(区)域经济的优越条件和基本情况 ××市发展县(区)域经济拥有许多优越条件。主要体现在: 一是区位优势。 我市一县三区区域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邻近广东、海南和港澳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二海洋优势。 全市海岸线全长 500 公里,海滩涂 73 万亩,可供养殖面积 21 万亩,北部湾渔场总面积 16 万平方公里,海洋鱼类 500 多种,虾类 10 多种,持续资源量 70 万吨。 三是农业优势。 我市一县三区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发展亚热带农、林、经济作物和水产畜牧业。 四是旅游优势。 分布在一县三区以海滩、海岛、红树林为特色、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的旅游资源丰富,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重要条件。近几年,××市一县三区凭借各自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结合全市整体经济发展思路,基本上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合浦县位于广西沿海“金三角”的东部,东与广东廉江相邻,西北与钦州接壤,南临北部湾。全县行政区域面积 2380 平方公里,辖 13 个镇、 3 个乡,总人口 92.3 万人。该县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县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烟花炮竹、制糖业、林果、海养、畜牧等支柱产业。 2001 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49.7 亿元,增长 9.8% ,其中第一产业 21 亿元,增长 6.17% ;第二产业 13.8 亿元,增长 10.71% ;第三产业 14.8 亿元,增长 10% 。 海城区是××市*、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城区。全区行政区域面积 140 平方公里,辖五个街道办事处和三个镇,总人口 22 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海城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重点,经济发展逐年稳步增长。 2001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4.3 亿元,增长 10.63% ,财政收入 1.04 亿元,增长 7.8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013 元,增长 13.7% 。 银海区位于××市一县三区的结合部,西接海城区,南临北部湾,东与铁山港交界,北与合浦县相邻,行政区域面积 420 平方公里,辖五个镇,总人口 13.2 万人。银海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海洋渔业、建材、绿色食品为支柱产业。 2001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1.17 亿元,增长 10.20% ;完成工业总产值 11.5 亿元,增长 12.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2.1 亿元,增长 6.5% ;农(渔)民人均纯收入 2319 元,增加 201 元。 铁山港区位于××市的东部,行政区域面积 394 平方公里,辖南康、营盘、兴港三镇,人口 15.5 万人,海岸线总长 50 公里,滩涂 80 平方公里。目前铁山港区的经济主要是以海洋产业和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较薄弱。 2001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7.08 亿元,增长 12.5% ,农业总产值 10.㈠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从附表资料分析,一县三区产业结构都不尽合理,海城区为“三、一、二”结构;银海区、铁山港区为“一、二、三”结构;合浦县为“一、三、二”结构。县(区)域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其中银海区占 56.6% ,铁山港区占 49.95% ,合浦县占 42.22% ;一县三区工业化程度都比较低,二产比重均未达到 30% 。三大产业结构失衡与不协调,已经成为制约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由于种种原因,一县三区通讯普及率、道路畅通率、能源利用率都不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比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至今,县、区的一些边远乡村还存在道路不通、用不上电等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差,使一县三区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制约着经济发展。 ㈢人才和技术短缺。 县、区相当一部分地区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基础差,不能为科技人员提供优越的环境条件,难以吸引人才,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缺少科技依托。如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由于不具备吸引人才和引进技术等条件,都存在技术人才短缺的情况。 ㈣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资金是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但由于财力紧缺而极大地制约着县(区)域经济的顺利推进。如铁山港区,由于经济总量偏小 , 税源极其不足,财政收支矛盾尤为突出。该区 2001 年财政总收入 4629 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只有 2886 万元,而财政支出为 4746 万元。合浦县当年财政支出也超出财政总收入的 25.05% 。 ㈤城镇化程度低。 由于一县三区所辖小城镇以及大部分村庄建设滞后,辐射带动农村经济能力弱,因而城镇化程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加快发展县(区)域经济的对策措施 加快发展××市县(区)域经济,各县(区)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当前应着力抓好如下几点。 第一,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 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粮、果、菜、水产、畜牧、经济作物”等,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为二、三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县(区)域经济发展。 ⑴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 合浦县在稳定种植优质谷的同时,应推进多元化种植结构,以“名、特、优”为方向,扩大蔬菜、甘蔗、花卉、蚕桑、木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应以无公害蔬菜、甘蔗、花卉、经济林木为主。 ⑵调整优化水果结构。 一县三区应根据各自的水果种植习惯和优势,调整优化其结构,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水果。 ⑶大力发展水产畜牧养殖业。 县(区)应以沿海滩涂为重点,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以提高其产量在水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而畜牧养殖应以合浦县为主,抓好瘦肉型猪、合浦鹅、麻鸭等品种养殖。 ⑷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主要是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尤其是在农产品集中产区规划建设若干个大型的农产品综合或专业批发市场(如合浦县抓好山口“两广”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系统。 第二,调整工业结构,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 从县、区工业总量不足,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出发,应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调整工业结构,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
⑴ 重点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近期应加快合浦县平头岭工业园 、 海城区民营工业园、银海区银滩工业园建设,以及铁山港区工业区前期准备工作。 ⑵抓好水产品加工贸易带建设。 县(区)沿海一带,应重点引进一批水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产供销综合性的龙头企业,以带动水产业的发展。如铁山港区引进台商投资的祺丰工厂化养殖加工基地。 ⑶大力发展烟花炮竹业。 以合浦县为重点,完善、规范和壮大烟花炮竹这一支柱产业,增加地方税收和出口创汇。 ⑷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各县区应当采取“公司 + 基地 + 农户”等形式,重点发展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龙头企业。 第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 从城乡发展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小城镇是发展县(区)域经济的载体,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镇的辐射作用,推动县(区)域经济的发展。 ⑴重视资本化经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搞好城镇规划,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坚持以地养城,以地建城,推动房地产开发,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城镇通信、供电供水、交通道路、广播电视、消防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如去年合浦县通过拍卖土地,财政投入和单位、群众集资等多种形式,共投入 2000 多万元,加快城镇建设。 ⑵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按照不同的产业特点和经济基础推进城镇化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群。如旅游工贸型的、农副产品加工型的、乡镇企业综合型的,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加紧实施。 第四,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第三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县(区)应把民营经济、第三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大力发展。 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当前应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但求所得”,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如应从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对诸如东园家酒之类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其加强内部管理,引导其创出名牌产品。 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突出人文、自然两主题,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抓好“海、滩、岛、湖、山、林”板块景点的建设。 第五,大力培育和发展税源经济。 财政收入是检验县(区)经济实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县(区)相当一部分乡镇不能按时发放干部、职工工资,主要原因是财政收入太少,入不敷出。 ⑴稳定存量,巩固税基。 对现有税源产业和纳税大户,要加以引导和扶持,继续做好稳定和巩固工作,确保税源正常增长。 ⑵发展增量,拓宽税源 。重点是继续培育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工业、第三产业,以及民营经济,增加地方税源。 第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促进经济发展。 县(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 WTO 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经济发展总量。 ⑴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 要在加快招商引资硬件建设的同时,完善和规范好县(区)有关引资的政策、法制、法规,简化办事程序,为他们投资客
商创造良好的法制、政策、服务环境。 ⑵ 精心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活动。 如网络招商、业主招商,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等,达到实现县(区)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引进一些能带动县(区)经济发展的项目。 第七,应对加入 WTO ,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加入 WTO 后,县(区)政府职能应与国际接轨,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⑴坚持依法行政。 要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制订和执行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创造统一、公正、合理的经济环境。 ⑵推进政企分开 。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 ⑶ 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对不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的清理,最大限度地精简审批项目和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关键词] 特区经济;全国影响力;内部比较;外部比较
[中图分类号] F127.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070-02
一、特区经济的含义及作用
经济特区是在政策的推动下产生的,通过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探路者”,特区经济是伴随经济特区的建立而产生的。本文研究的特区经济主要包括:深圳、汕头、珠海、厦门及海南省五个经济特区。特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与众不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特区经济的发展注重体制改革与创新,体现了体制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作用。从宏观看,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突出“正外部性”;从微观看,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出各个市场主体的活力。管理体制的创新理清了所有者、管理者、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增强各自行为的自觉性与竞争性。
2.特区经济的发展重视技术的学习与外资的引进,说明了技术、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作用。技术的学习、外资的引进有助于解决经济建设的“瓶颈问题”,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优化产品结构,使其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特区经济的发展突出了社会效益,促使就业方式多元化和生活观念开放化,体现了社会效益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作用。就业方式多元化丰富了改革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选择,有利于收入水平的提升、生活观念的开放,推动了居民消费的增长。
二、特区经济的发展比较
特区经济历经30年的发展,GDP从18.83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3544.69亿元,增长了700多倍,成为一支推动中国GDP迅猛增长的重要力量(如图1)。如何全面地看待新形势下特区经济的发展,笔者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特区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其构成主体间的发展差异。
图1 1979—2009年特区经济GDP足量和增长率变化
数据来源:经五大经济特区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信息网的数据整理得出。(一)通过特区经济的外部比较,分析当前特区经济的全国影响力
1.特区经济的GDP总量大幅提升,但经济增长率呈波动性下降。特区经济GDP总量从1980年的41.27亿元,占全国的0.91%,增长到2009年的13544.69亿元,占全国3.98%。2001—2009年,GDP占全国的比重在3.37%~4.4%之间变化(如表1)。这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区经济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系数不断上升,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对GDP增长的影响力也不断加强。
2.特区经济的外向水平不断提升。自我国加入WTO以来,特区经济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15%~20%之间,1995—2009年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占全国的10%左右。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2001—2009年的比重数值显示,特区经济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占全国比重呈现波动性下降。
3.特区经济的科技水平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增长率高于全国增幅。科研机构数量、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专利申请量均占全国一定的比重。2009年五大经济特区的年专利申请量之和达到57680件,占全国的5.9%。特区经济的“技术窗口”效应仍然十分显现。
(二)通过特区经济的内部比较,分析各构成主体的发展特点
1.各经济特区对特区经济的贡献不均衡,出现“一大四小”的特点。在GDP、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财政预算内收入等方面,深圳特区的经济贡献系数最大。在GDP增长方面,深圳GDP的快速增长,为特区经济GDP的增长奠定了基础,各个经济特区的GDP差距不断在拉大;在财政预算内收入方面,1995—2007年,深圳特区的规模和增速明显大于其他经济特区,而其他经济特区的预算内收入规模增速保持相对稳定(除了厦门在2004—2007年间的增长较快);在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方面,深圳特区基本在特区经济保持50%以上的比重。
2.各经济特区的产值集中度趋同与差异。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简称LQ),也称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指标,通过各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地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用产值计算出的区位商称为产值集中度。LQ=hi/H2Yi/Y,当LQ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LQ>1,表明i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经计算可知,2009年各经济特区的第三产业产值集中度大于或接近于1,表明特区经济的第三产业的专业化程度高。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第二产业产值集中度均接近或超过1,专业化水平与全国相当,但在第一产业产值集中度极低(除汕头以外)。与此相反的是,海南的第一产业专业化水平远高于全国,第二产业的产值集中度较小(如表2)。
3.各经济特区的社会建设力度相对一致,促使经济特区的建设水平远高于全国水平。无论是民生保障还是城市环境建设上,从统计资料上看,各经济特区的建设力度较大,如各经济特区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在30%~45%之间。
彭清华:新形势下特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三、特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我国加入WTO以来,特区经济的全国影响力呈波动式下降状态。2006年以后特区GDP增长率连续下降(如图1)。一方面由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快速发展,使特区经济的全国影响力相对下降,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加之土地、住房等因素的制约和国际市场的冲击。特区经济的资本、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正在弱化。
2.各经济特区对特区经济的贡献不均衡,深圳特区的比重最大,各经济特区的发展差距在不断拉大。这种贡献不均衡问题体现在深圳的增长速度左右着特区经济的发展势头,尽管2003年以来海南、厦门的经济增长态势趋于加快,但不能有效地改变特区经济增长趋慢的势头。
3.除了海南省外特区经济三大产业产值集中度基本趋于一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大。比如计算机、通讯设备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在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都被看做支柱性产业。这种趋同的产业结构促使各经济特区之间的竞争、替代效应大于协作、互补效应。
四、政策建议
1.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抓住机遇,培育和挖掘自身的潜在优势,但不可对政策产生持续性依赖。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和自身潜在能力,培育相对优势,并加以强化。同时要优化特区经济的产业结构,协调投资、出口、消费的比例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弱政策和国际市场的不利变动对特区经济的冲击,确保特区经济的全国影响力不断增强。
2.各经济特区间要建立协作互动机制,根据改革战略的需要和各自优势,培育和发展各自的品牌产业,同时要协调各经济特区间的发展差距。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各个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窗口”作用,促进特区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3.各个经济特区要积极融入当地经济的发展,充当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如厦门、汕头融入到海峡西岸经济的建设,喀什则要充分发挥特区经济的优势,带动西部大开发的发展。经济特区融入区域经济规划中,不仅是深入改革事业的战略需要,也是拓宽特区经济的辐射范围,为特区经济在新的历程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靖宇,贺祺彦.论经济特区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的市场先导功能[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2).
关键词:竞技体操;竞技体育;发展趋势
1. 竞技体操发展的“难”
当前,竞技体操的新规则中,原有的动作难度组被降低,进一步强调了整套自选动作的难度和连接要求,增加了高难动作和难新动作的连接加分,因此,竞技体操运动员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要有超于常人的高难度的动作,或者是具有难度动作的特殊连接才能。高难动作以及高难动作编排,并不是说只简单地增加或连接几个难度动作,整套动作的完成质量都会受其影响,因而也增加了成套动作完成的风险。新规则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鼓励运动员不断进行高难动作的创新,并使动作的编排连接新颖独特,进而促进竞技体操运动不断向前发展。竞技体操中,难度的发展虽然越来越难,但其仍将不断的向前发展。谁发展了难度,谁就能再竞赛场上取得胜利。
2. 竞技体操发展的“美”
竞技体操发展的“美”在竞技体操的发展中,使运动员充分展示所做动作的美,提高其艺术表现力,也是其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
竞技体操的美一般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动作的角度、幅度、高度、速度、远度等都能够达到高标准;二是指动作的姿态要优美,富有韵律感,节奏分明,整套动作准确稳定、干净利索。对竞技体操来说,失去了“美”,竞技体操也就失去了其本质特征。当前,竞技体操从美的角度对其的精神、动作、音乐、服装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竞技体操向着“艺术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3. 竞技体操发展的“稳”
在竞技体操中,“稳”包含在“美”之中,动作不稳,美也就无从谈起。在一套竞技体操动作中,稳定性是动作完成情况的核心。当前,竞技体操的新规则也对比赛中动作完成的质量情况提出了较高地要求。当运动员所选动作的难度、编排以及运动员的水平大致相同时,动作发挥的稳定性就成为了赢得比赛的关键,且竞技体操的评分裁判对动作的稳定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4. 竞技体操发展中的“新”
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发展的灵魂,对于竞技体操来说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新规则的出现就是为了激励运动员们不断的推陈出新,向更高更有难度的动作挑战,这样“竞技运动”才会变得有意义。体操动作技术的创新,是衡量一个国家竞技体操水平发展标志之一,也始终是竞技体操技术的发展趋势。,竞技体操创新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了动作的编排和连接上,而单个高动作的创新越来越少。当前,竞技体操创新的特点是将两个动作连接起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难技术动作,或者直接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难度动作以提升难度值,进而提升整套动作的起评分。在竞技体操的发展中,将男子体操项目中已有的难度动作加入到女子体操项目,增加其动作的难度以及各动作之间的编排,也是其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5. 女子训练、竞赛进一步向男性化发展
随着竞技体操运动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保持女子项目特点的基础上,训练开始朝“男性”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技术与训练水平的日益提高。具体表现在身体素质、动作、技术、动作难度,以及训练方法与手段上。其中按男子运动的要求发展身体素质以及在动作难度发展上,女子项目“男性”化表现尤为突出。男子体操的难度系数更大,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更高,女运动员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技艺,按照男子组训练,或者采取男子组才有的动作,在难度上超越其他选手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6. 竞技体操将倾向于单项化发展,而突出的全能型选手将越来越少见
规则的变化对运动员的技术和专项能力提出更为全面的要求,使得比赛的结果更难预料。据中国国家体操队领队叶振南说:“最终的结局就是单项选手越来越突出,全能和单项兼顾的选手会越来越少,我们很难把握团体和全能的方向”。新规则的出现更加有利于区分运动员的优异程度,优秀的运动员动作难度越大,错误犯得的越少得分越高,虽然以前的评分规则也能体现这一点,但是新规则更加明显的拉开了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的档次,而且今后的发展趋势也会向着单项化发展,运动员会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上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力求更大的进步。所以可以推测:今后的全能选手一般是单项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可能在一、两个单项上比较突出,各个项目都突出的可能性减少,全能型选手将会越来越少。突出单项发展成为竞技体操发展的又一趋势。
7. 运动员取得最佳成绩的年龄将增大,训练年限将增加
“竞技体操优秀运动员多年的训练过程是一个由选材、训练、竞赛、管理等若干部分组成的系统工程。运动员要想达到一定的难度必须经过多年刻苦的训练才能达到,因此决定了体操训练周期相对较长。目前,达到高级训练阶段的优秀运动员的年龄结构是男子19―25岁、女子15―19岁。”在多年的运动训练实践与不断探索中,人们认识到,在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中,各个阶段目标的序列演进常常是不可逆的。企图超越某个过程无异于拔苗助长,导致运动员“早衰”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制订了体操教学、训练大纲,使体操的多年训练朝程序化方向发展。新规则的产生使运动员参加比赛的难度系数增加,为此,优秀运动员的系统训练年限将会有增加,取得最佳成绩的年龄将会增大。(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雷强.从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当前男子体操发展趋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1):72-75.
[2]熊晓正,邹月辉,刘媛媛.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8).
[3]韩华.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发展的新趋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4):54-56.
[4]肖光来.竞技体操技术发展趋势[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2-95.
关键词 生产经营 经济运行质量 社区
0引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对社区自身来说,就是要进一步优化内部运行机制,提升发展质量,为实现油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
1提升社区经济运行质量的必要性
1.1提高社区经济运行质量面临难得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国内经济有望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石油石化行业正处于事业发展的上升期、综合实力的跨越期;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正处在加快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机遇期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期。这是社区经济发展必须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的最大发展机遇。当前社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管理与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已经进入了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服务优质、生活便利”新家园的新时期。因此,提高社区发展质量,至关重要。
1.2提高发展质量是建设大本营的必然要求
胜利油田对社区板块在稳定队伍、保障原油生产上寄予厚望,对社区工作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快了胜利大本营建设步伐。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方便职工群众生活,维护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营造文明祥和的生活氛围,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后顾之忧,让职工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把职工群众的思想和精力凝聚到打造上游长板上来,是社区工作的应有之义。建设大本营,关键在于保证工作质量。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优质的服务,大本营就很难真正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1.3提高发展质量是社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必然要求
社区经济运行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但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一定要以更高标准看待自己的工作,用放大镜审视自己的不足,用显微镜看待别人的经验和长处,用望远镜对待社区经济发展的长远发展趋势,自己与自己比找准优势,自己与他人比找出努力方向,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虚心学习借鉴油田内外同行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解决好固步自封、自我满足,要求不高、标准不严的问题;切实解决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彻底、不给力,工作有安排、有要求、有落实,无回音、无反馈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开拓思路,让优点更优,让短板变长,以精细管理保经济发展、以优质服务促经济发展。
2提高社区经济运行质量的几点对策
2.1要强化管理精细、机制灵活、责权明晰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
要对成本与投资实行全过程监控,实现透明化操作。要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把严控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社区生产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ERP、内控为切入点,以“建标、对标、追标、创标”为抓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细化成本核算单元,实施成本过程管理,责任主体细化到基层队、班组和个人,构建标准成本体系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实施月度成本发生情况通报制度,成本费用不仅要控制好,而且要运行合理、合规、合法,严禁出现变通使用、违规使用情况发生。要完善预警、分析、跟踪督查制度,形成责任逐级清晰、管理逐级下沉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预算的编制、预算审核平衡、预算执行与调整、预算监控与分析等流程实施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确保成本费用不超。要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的争取资金、项目、政策,为社区创造更加宽广的空间。
2.2要强化招投标、合同管理于一体的市场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内部市场队伍准入制度,全面落实归口管理、分级运作、逐级负责制度,规范招投标管理。加大内控制度执行力度,规范合同管理,加强财务稽查,加强重大资金、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审计监察,从源头上控制经营风险。
2.3要强化节点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工作环节的精细化、标准化、流程化
要从梳理规章制度、业务流程、职能定位入手,科学分级分类,建立精细化、标准化制度体系和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形成涵盖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监督的全方位闭环管理流程和标准化运行机制。要推进以法律合同管理、投资决策审批、全面预算和月度工作报表为主要手段的经营管理标准化流程建设和以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监控、成本项目管理与审计、纪检监察为主要手段的风险监控标准化流程建设。要根据“建标形规范,对标找差距,追标提质量,创标争一流”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明确各系统、各行业、各岗位的管理节点,人人有节点管理责任,层层有节点管理标准,使节点管理覆盖整个社区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依责任考核”的精细管理体系,消除管理死角和管理盲点,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2.4要全面实施绩效考核,以绩效定收益,以贡献取报酬,发挥好薪酬分配激励机制的作用
薪酬激励虽然不是激励职工的唯一手段,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易被运用的方法。要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好薪酬的激励作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以此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激发全员“我要干”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全员的主动性缓解社区人员严重短缺的压力。要严格落实管理局的政策,稳妥实施劳动家属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保障职工的收入水平逐步提升。
3结语
P.MsoNormal{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ALIGN:justify;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FONT-SIZE:10.5pt
}
LI.MsoNormal{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ALIGN:justify;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FONT-SIZE:10.5pt
}
DIV.MsoNormal{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TEXT-ALIGN:justify;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FONT-SIZE:10.5pt
}
P.MsoHeader{
BORDER-BOTTOM:mediumnone;TEXT-ALIGN:center;BORDER-LEFT:mediumnone;PADDING-BOTTOM:0cm;MARGIN:0cm0cm0pt;PADDING-LEFT:0cm;LAYOUT-GRID-MODE:char;PADDING-RIGHT:0cm;FONT-FAMILY:“TimesNewRoman“;FONT-SIZE:9pt;BORDER-TOP:mediumnone;BORDER-RIGHT:mediumnone;PADDING-TOP:0cm;tab-stops:center207.65ptright415.3pt
}
LI.MsoHeader{
BORDER-BOTTOM:mediumnone;TEXT-ALIGN:center;BORDER-LEFT:mediumnone;PADDING-BOTTOM:0cm;MARGIN:0cm0cm0pt;PADDING-LEFT:0cm;LAYOUT-GRID-MODE:char;PADDING-RIGHT:0cm;FONT-FAMILY:“TimesNewRoman“;FONT-SIZE:9pt
;BORDER-TOP:mediumnone;BORDER-RIGHT:mediumnone;PADDING-TOP:0cm;tab-stops:center207.65ptright415.3pt
}
DIV.MsoHeader{
BORDER-BOTTOM:mediumnone;TEXT-ALIGN:center;BORDER-LEFT:mediumnone;PADDING-BOTTOM:0cm;MARGIN:0cm0cm0pt;PADDING-LEFT:0cm;LAYOUT-GRID-MODE:char;PADDING-RIGHT:0cm;FONT-FAMILY:“TimesNewRoman“;FONT-SIZE:9pt;BORDER-TOP:mediumnone;BORDER-RIGHT:mediumnone;PADDING-TOP:0cm;tab-stops:center207.65ptright415.3pt
}
P.MsoFooter{
MARGIN:0cm0cm0pt;LAYOUT-GRID-MODE:char;FONT-FAMILY:“TimesNewRoman“;FONT-SIZE:9pt;tab-stops:center207.65ptright415.3pt
}
LI.MsoFooter{
MARGIN:0cm0cm0pt;LAYOUT-GRID-MODE:char;FONT-FAMILY:“TimesNewRoman“;FONT-SIZE:9pt;tab-stops:center207.65ptright415.3pt
}
DIV.MsoFooter{
MARGIN:0cm0cm0pt;LAYOUT-GRID-MODE:char;FONT-FAMILY:“TimesNewRoman“;FONT-SIZE:9pt;tab-stops:center207.65ptright415.3pt
}
SPAN.CharChar{
FONT-FAMILY:ËÎÌå
}
.TRS_PreAppend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
.TRS_PreAppendDIV.Section2{
page:Section2
}
.TRS_PreAppendDIV.Section3{
page:Section3
}
¸÷Õò¡¢½Ö£¬ÇøÖ±¸÷Óйص¥Î»£º
Ϊ¼Ó¿ìÎÒÇø±¡Èõ´å·¢Õ¹£¬×ÅÁ¦·¢Õ¹×³´ó±¡Èõ´å¼¯Ì徼ã¬Ìá¸ßÅ©ÃñÊÕÈ룬´Ù½øÅ©´å¾¼ÃÈ«Ãæе÷·¢Õ¹£¬¡¶XXÇø°ï·ö±¡Èõ´å·¢Õ¹¼¯Ìå¾¼Ãʵʩ·½°¸¡·Òµ¾ÁªÏ¯»áÒéÉóÒéͨ¹ý£¬ÏÖÓ¡·¢¸øÄãÃÇ£¬ÇëÈÏÕæ¹á³¹Ö´ÐС£
2016Äê7ÔÂ7ÈÕ
XXÇø°ï·ö±¡Èõ´å·¢Õ¹¼¯Ìå¾¼Ãʵʩ·½°¸
Ϊ¼Ó¿ìÎÒÇø±¡Èõ´å·¢Õ¹£¬×ÅÁ¦·¢Õ¹×³´ó±¡Èõ´å¼¯Ì徼ã¬Ìá¸ßÅ©ÃñÊÕÈ룬´Ù½øÅ©´å¾¼ÃÈ«Ãæе÷·¢Õ¹£¬Á¦ÕùÍê³ÉÇøί°Ë½ìÆß´ÎÈ«»áÌá³öÈ«²¿´å¼¯Ìå¾¼Ã×ÜÊÕÈ볬250ÍòÔªµÄ·Ü¶·Ä¿±ê£¬Ï־ͷö³Ö±¡Èõ´å¼Ó¿ì·¢Õ¹¼¯Ìå¾¼ÃÖƶ©ÈçÏÂʵʩ·½°¸¡£
Ò»¡¢°ï·ö¹×÷ÒªÇó
·ö³Ö±¡Èõ´å·¢Õ¹±ØÐëÒªÒÔÈ«Ã潨ÉèÉç»áÖ÷ÒåÐÒ¸£ÐÂÅ©´åΪÖÐÐÄ£¬ÒÔ·¢Õ¹×³´ó´å¼¶¼¯Ìå¾¼ÃΪ×ÅÁ¦µã£¬ÒÔÔöÇ¿´å¼¶¡°ÔìѪ¡±¹¦ÄÜΪÖ÷ÒªÊֶΣ¬¼Ó´ó¾¼Ã·¢Õ¹ÏîĿͶÈ룬ӪÔìÉÏÏÂÁª¶¯ºÏÁ¦°ï·öµÄ·ÕΧºÍ»·¾³£¬Á¦Õùµ½2018Ä꣬ȫÇø±¡Èõ´å¾¼Ã×ÜÊÕÈëʵÏÖÄê¾ùÔö³Âʳ¬10%µÄ·Ü¶·Ä¿±ê¡£
¶þ¡¢°ï·ö¶ÔÏóÓëÆÚÏÞ
°ï·ö¶ÔÏóΪ´å×éÁ½¼¶¼¯Ìå¾¼Ã×ÜÊÕÈëµÍÓÚ250ÍòÔª£¨ÒÔ2015Äêͳ¼ÆÊý¾ÝΪÒÀ¾Ý£©µÄ6Ìõ´å£¬½á¶Ô°ï·öµ¥Î»Îª6¸öÕò¡¢½Ö£¨½á¶Ô°ï·öÃûµ¥Ïê¼û¸½¼þ£©£¬°ï·öÆÚÏÞΪ2016-2018Äê¹²3Äê¡£
Èý¡¢°ï·ö¹×÷ÖصãÓëÖ÷Òª¹×÷´ëÊ©
£¨Ò»£©Õò¡¢½ÖÓ뱡Èõ´åʵʩ½á¶Ô°ï·ö¡£ÊµÐнá¶Ô°ï·ö´ëÊ©£¬Óɽá¶ÔÕò¡¢½Öµ³ÕþÖ÷ÒªÁìµ¼¸º×ÜÔð£¬ÎªÖ÷ÒªÔðÈÎÈË£»Õò¡¢½Ö·Ö¹ÜÁ쵼Ϊֱ½ÓÔðÈÎÈË£»ÔÚ°ï·ö±¡Èõ´å°²ÅÅÒ»Ãû¹ÒÖ°¸±Ö÷ÈΣ¬¸ºÔð×éÖ¯±¡Èõ´å°ï·öÏîÄ¿µÄ¾ßÌåʵʩ¹×÷¡£½á¶Ô°ï·öµÄÖصãÊÇ×éÖ¯±¡Èõ´å¼Ó¿ì¾¼Ã·¢Õ¹ÐÂÏîĿʵʩ¡£
£¨¶þ£©Öƶ¨Ò»´åÒ»²ß£¬ÊµÊ©°ï·öÏîÄ¿¹×÷·½°¸¡£XXÕòÉÏÏï´å¡¢XXÕò¹Ìï´å¿ÉÒÔ°´ÕÕÃû´åʾ·¶´åµÄÌõ¼þ£¬¶Ô´åÈÝ´åò½øÐиÄÔ죬¾ßÓÐʵʩ¾¼Ã½¨ÉèÏîÄ¿Ìõ¼þµÄ£¬Òª»ý¼«°ï·ö·¢Õ¹¾¼ÃÏîÄ¿£¬´ÓÈË¡¢²Æ¡¢ÎïµÈ·½Ãæ¶Ô±¡Èõ´åÌṩÓÐÁ¦Ö§³Ö£¬·¢Õ¹ÓС°ÔìѪ¡±¹¦Äܵľ¼Ã·¢Õ¹ÏîÄ¿¡£¶ÔÎÞÌõ¼þʵʩÎïÒµ½¨ÉèÏîÄ¿µÄ±¡Èõ´å£¬Í¨¹ýͳһͶ×ʾ¼ÃÏîÄ¿¡¢ÒìµØÁªºÏ¿ª·¢ÎïÒµµÈµÈÐÎʽ£¬ÒÔÏîÄ¿ÔËÓªÀûÈó·Öºì·½Ê½Îª±¡Èõ´åÔö¼ÓÊÕÈë¡£XXÕòÂÞ½´å¡¢ÀÖϪ´å¿ÉÒÔ½èÖúÁúÖÛɽ¹«Ô°µÄÆõ»ú£¬¸ù¾Ý±õ½ÐÂÇøµÄͳһ¹æ»®£¬´óÁ¦·¢Õ¹ÐÝÏÐÅ©Òµ¡¢¹Û¹âÂÃÓεÈÏîÄ¿¡£XXÕòʯœò´åºÍ±±´ï´å£¬Òª²ÉÈ¡ÓÐЧ´ëÊ©£¬È·±£´å¼¯Ìå×ÜÊÕÈ벻ϻ¬µÄÇé¿öÏ£¬ÔÙÎȲ½Ôö¼Ó´å¼¯Ìå¾¼ÃÊÕÈë¡£
£¨Èý£©¼Ó´ó°ï·öÏîÄ¿×ʽðͶÈë¡£Á¬Ðø3Ä꣬ÿÄ갴ÿ¸ö±¡Èõ´åÅäÌײÆÕþ°ï·ö×ʽð50ÍòÔª£¨ÆäÖÐÇø²ÆÕþ25ÍòÔª¡¢°ï·ö´åËùÊôÕò²ÆÕþ15ÍòÔª¡¢½á¶Ô°ï·öµ¥Î»²ÆÕþ10ÍòÔªµÄ¶î¶È½øÐгO£¬³¬³ö¶î¶È²¿·ÖµÄ·ö³Ö×ʽðÓÉ°ï·öµ¥Î»¸ºÔð³ï¼¯£©£¬3Äê×ܶî¶È150ÍòÔªµÄ±ê×¼³ï¼¯·ö³Ö×ʽð£¬×¨ÏîÓÃÓÚÖ§³Ö±¡Èõ´å·¢Õ¹¼¯Ìå¾¼ÃÏîÄ¿¡£
ËÄ¡¢°ï·ö×ʽðÉ걨ÓëʵʩÆÚÏÞ
£¨Ò»£©°ï·ö×ʽð²¹Öú±ê×¼Óë¶î¶È¡£±¡Èõ´å±ØÐëͨ¹ýÉÏÂí·¢Õ¹¾¼Ã½¨ÉèÐÂÏîÄ¿£¬²ÅÄÜÌá³öÉêÇ뱡Èõ´å°ï·ö×ʽð¡£Ã¿¸öÏîÄ¿Ö»ÉêÇëÒ»´Î£¬ÊµÊ©¶à¸öÏîÄ¿¿É¶à´ÎÉêÇë¡£±¡Èõ´åн¨³§·¿¡¢ÉÌÆ̵ȳö×âÐÔÎïÒµÏîÄ¿£¨²»º¬·¿µØ²úÏîÄ¿£©£¬ÒÔ¼°·¢Õ¹Å©ÒµÀàÏîÄ¿£¨ÈçÂÃÓÎÅ©³¡¡¢ÓãÌÁ¸ÄÔìµÈ£©£¬¿É°´Í¶×Ê×ܶîµÄ50£¥ÉêÇë²ÆÕþ°ï·ö×ʽð¡£Ã¿¸ö±¡Èõ´åÀÛ¼ÆÉêÇëÏîÄ¿°ï·ö×ʽð×ܶîÔÔòÉϲ»µÃ³¬¹ý150ÍòÔª¡£±¡Èõ´å·¢Õ¹¾¼ÃÐÂÏîÄ¿ÔÚÿÄê11ÔÂ20ÈÕÇ°ÈçûÓÐÍê³ÉÏîÄ¿ÕÐͶ±ê²¢±¨ËÍÏà¹ØÏîÄ¿×ÊÁÏ£¬Ôòµ±Äê²»°²ÅÅ°ï·ö×ʽð¡£
£¨¶þ£©ÏîÄ¿°ï·ö×ʽðÉ걨ҪÇóÓëʹÓÃÉóÅú¡£½á¶Ô°ï·öµ¥Î»¡¢±¡Èõ´åËùÔÚÕò¼°°ï·öµÄ±¡Èõ´åÔÚÿÄê9Ôµ×Ç°±ØÐëÖƶ©²¢É걨ÏÂÒ»Äê¶È±¡Èõ´å°ï·öÏîÄ¿¹×÷·½°¸²¢±¨Çøίũ°ì£¬ÏîĿʵʩ¼Æ»®ÖбØÐë°üº¬ÏîÄ¿µÄ¾ßÌåÃû³ÆºÍͶ×ÊÔËã¡£Çøίũ°ì¸ù¾Ý°ï·öÏîÄ¿ÔËãÏòÇø²ÆÕþÌá³ö±¡Èõ´å°ï·öÏîÄ¿×ʽðÔËãÉêÇ룬¾ÇøÕþ¸®ÉóºËͨ¹ýºó°²ÅÅÏîÄ¿°ï·öÔËã×ʽð¡£2016Ä걡Èõ´åµÄ¼Æ»®ÊµÊ©ÏîÄ¿±ØÐëÔÚ½ñÄê7Ôµ×Ç°É걨¡£
±¡Èõ´åÉêÇëÏîÄ¿°ï·ö×ʽðÐë¾½á¶Ô°ï·öµ¥Î»ºÍËùÔÚÕòÕþ¸®ÉóºË¼Ó¾ßÒâ¼û£¬±¨ËÍÇøίũ°ì¡¢Çø²ÆÕþ¾ÖÉóºË°²ÅÅ»®²¦×ʽð¡£Çøίũ°ì¸ºÔðǣͷ×éÖ¯ÏîÄ¿°ï·ö×ʽðµÄÉêÇë¡¢ÉóºË¡¢±¨ÅúµÈ¹×÷£¬Çø²ÆÕþ¾Ö¸ºÔðÏîÄ¿°ï·ö×ʽðµÄ³ï¼¯¡¢½áËãÖ§¸¶ºÍ²ÆÎñ¼à¶½¹ÜÀíµÈ¹×÷¡£
Îå¡¢½¡È«×éÖ¯Áìµ¼»úÖÆ£¬Ã÷È··ö³Ö·¢Õ¹¹×÷Ö°Ôð
ÇøÕþ¸®³ÉÁ¢·ö³Ö¾¼Ã±¡Èõ´å·¢Õ¹¹×÷Á쵼С×飬Çø³ÈÎ×é³£¬Çø·Ö¹ÜÁìµ¼Èθ±×é³£¬¸÷Õò½Ö¡¢ÇøÕþ¸®Óйز¿ÃÅÖ÷Òª¸ºÔðÈËΪ³ÉÔ±£¬Á쵼С×éÏÂÉè°ì¹«ÊÒ£¬°ì¹«ÊÒÉèÔÚÇøίũ°ì£¬¸ºÔðǣͷ×éÖ¯±¡Èõ´å°ï·ö¹×÷µÄʵʩ¡£È«Çø¸÷¼¶ÒªÇ¿»¯Áìµ¼£¬Ã÷È·ÔðÈΣ¬¾«ÐÄ×éÖ¯£¬´óÁ¦Ö§³Ö±¡Èõ´å¼Ó¿ì¾¼Ã·¢Õ¹²½·¥£¬È·±£°ï·ö¹×÷ʵЧ¡£
Áù¡¢ÂäʵÔðÈΣ¬¼ÓÇ¿¼à¹Ü
Çøί¡¢ÇøÕþ¸®½«¸÷°ï·öµ¥Î»¡¢XXÕò¡¢XXÕò°ï·ö±¡Èõ´å·¢Õ¹¼¯Ì徼õÄÔðÈÎÂäʵÍê³ÉÇé¿öÁÐÈëÄê¶È¡°´´ÏÈÕùÓÅ¡±¿¼ºËÈÎÎñ¡£¸÷°ï·öµ¥Î»ÒªÖ÷¶¯ÐÖú±¡Èõ´å¼ÓÇ¿×ʲú¡¢×ʽð¡¢×ÊÔ´µÄ¹ÜÀí£¬»ý¼«°ïÖú±¡Èõ´å³ï´ë·¢Õ¹×ʽ𣬼ӿ쾼÷¢Õ¹ÏîÄ¿½¨Éè²½·¥¡£¸÷±¡Èõ´åÒªÑϸñ°´Õչ涨ʹÓÃÏîÄ¿·ö³Ö²¹Öú×ʽ𣬼ͼ졢Éó¼ÆµÈ²¿ÃÅÒª¼ÓǿרÏî×ʽðʹÓõļල¼ì²é£¬È·±£·ö³Ö×ʽðÕæÕýÓÃÓÚ¡°ÎïÒµ¡¢²úÒµ¡±ÏîÄ¿½¨ÉèÉÏ¡£
¸½¼þ£º1.XXÇø·ö³Ö±¡Èõ´å·¢Õ¹¼¯Ì徼ýá¶Ô°²Åűí
2.XXÇø·ö³Ö±¡Èõ´å·¢Õ¹¼¯Ìå¾¼ÃÏîÄ¿É걨±í
¸½¼þ1
XXÇø·ö³Ö±¡Èõ´å·¢Õ¹¼¯Ì徼ýá¶Ô°²Åűí
ÐòºÅ
°ï·ö´åÃû³Æ
´å¼¯Ì徼÷¢Õ¹Ö÷Òª·½Ïò
½á¶Ô°ï·öµ¥Î»
¸ºÔðÈË
1
XXÕòÉÏÏï´å
ÍêÉƳ§·¿³ö×⣬»òÒìµØ½¨ÉèÎïÒµ³ö×â
XXÕòÕþ¸®
Êé¼Ç¡¢Õò³¡¢·Ö¹Ü¸±Õò³
2
XXÕò±±´ï´å
³§·¿ÎïÒµ³ö×â¡¢ÓãÌÁ¸ÄÔì
XXÕòÕþ¸®
Êé¼Ç¡¢Õò³¡¢·Ö¹Ü¸±Õò³
3
XXÕòÂÞ½´å
ÎïÒµ³ö×â¡¢ÓãÌÁ¸ÄÔì
XX½Ö
Êé¼Ç¡¢Ö÷ÈΡ¢·Ö¹Ü¸±Ö÷ÈÎ
4
XXÕòʯœò´å
³§·¿ÎïÒµ³ö×â
XX½Ö
Êé¼Ç¡¢Ö÷ÈΡ¢·Ö¹Ü¸±Ö÷ÈÎ
5
XXÕò¹Ìï´å
ÎïÒµ³ö×â¡¢ÓãÌÁ¸ÄÔì¡¢»òÒìµØ½¨ÉèÎïÒµµÈ³ö×â
XXÕòÕþ¸®
Êé¼Ç¡¢Õò³¡¢·Ö¹Ü¸±Õò³
6
XXÕòÀÖϪ´å
½¨ÉèÎïÒµ³ö×â¡¢·¢Õ¹ÂÃÓι۹âÅ©ÒµÏîÄ¿
2009年,新兴经济体占据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的一半。2009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直接外资下滑27%,但其下降幅度低于发达国家(44%),新兴经济体有史以来第一次吸收了半数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其中,流向新兴经济体的FDI主要集中在中国等主要新兴大国。全球前六大投资目的地中,新兴经济体就占了一半。
二、新兴经济体正成为外向型投资的新生力量
从对外直接投资来看,新兴大国正日益成为对外投资的新主体。在经历了连续5年的上升趋势之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FDI流出量收缩了21%。但FDI流出的收缩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尽管目前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外资流出的份额依然较小,但所占比重正加速提升,目前已占全球FDI流出量的1/4。其中,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和俄罗斯已跻身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20强。
新兴经济体输出直接投资的区域主要是在本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已涉足欧美发达地区。在过去的数年间,主要新兴大国的跨国公司正不断加大对非洲的投资。从2005到2008年,这些跨国公司对非投资占流向该地区FDI的21%,而在1995-1999年这一比例仅占18%。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投资者最为积极,其中,中国对外投资最为抢眼。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后危机时期全球产业重构创造的并购机会,推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扩张。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消散,新兴经济体作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新主体,正引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逐步复苏,这也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投资领域的话语权。
三、新兴经济体财富基金正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来源的新渠道
2009年,财富基金的筹资也由于初级商品价格的下降和贸易顺差的减少而遭受挫折。但是其直接外资活动并未下降,反而逆势增长了15%,这反映出拥有这些基金的新兴经济体较高的增长率。目前,财富基金的新投资调整了投资方向,其资金逐步投向初级部门、较不易受金融动荡影响的行业以及发展中区域。
据估计,2008年全球财富基金的规模就已超过3万亿美元。世界银行集团认为,通过建立股本投资平台和基准可吸引财富基金的投资者,即使有百分之一的财富基金投入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也会为它们的增长、发展与机遇带来300亿美元。可以说,财富基金的发展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机遇。如世界银行集团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所言,世行集团将与财富基金合作,为非洲的股本投资创造一个“百分之一解决方案”,他认为非洲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大陆,有潜力成为像今天的中国、印度及其他国家一样的世界经济又一个增长极。
四、新兴经济体吸引外资前景向好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金融环境。2003-2007年间,十分宽松的国际金融环境和低廉的资金成本,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繁荣和经济增长而不引发严重通胀,如今这一环境已不复存在,重建这种环境既无必要,也不可行。从长期来看这种情形也难以持续。因此,在未来数年内,与危机前的繁荣期相比,国际资本成本将会上升,投资率将会下降。
据贸发会议预测,从中期看,外国直接投资(FDI)预计将会从2007年约相当于发展中国家GDP3.9%的峰顶下降到2.8%至3%。鉴于FDI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欧洲中亚和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高达20%,这一前景的影响不可低估。
世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蒂莫说:“虽然在可预见的未来,资金会变得更加稀缺,更加昂贵,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地区性金融中心,改善当地银行业的竞争和监管,降低国内借贷成本,促进当地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在长期上获得巨大裨益。”事实上,这一调整需要相当时日才能见效,但地区金融中心的发展却可以让发展中国家重返高速增长的轨道。
五、新兴经济体引领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
新兴经济体相互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了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和经济增长。近年来,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等新兴大国FDI输出为非洲大陆特别是南部非洲的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与日俱增。新的FDI来源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更具弹性的资金来源和更广的金融资源,也为非洲国家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形成了有效的缓冲。
正如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所言:“我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可能是非常有利的,能够帮助非洲国家开发基础设施,帮助这些国家利用它们拥有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对非投资份额的不断上升,而全球金融危机从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这既有利于强化新兴经济体内部的投资与经济合作,也对非洲经济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此外,南南投资降低了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依赖。全球经济动荡强化了发展中国家间对外投资的重要性。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多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促进了“南南”的投资合作与经济增长。目前,不计离岸金融中心的南南合计流量约占发展中国家合计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25%。因此,事实上,许多低收入国家如今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主要依赖其他发展中国家。这种南南投资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南南贸易和经济的增长,有效降低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也利于新兴经济体走出危机,实现经济复苏。
参考文献:
[1]UNCTAD Global Investment Trends Monitor,Secondand Third Quarters of 2010, 14 Octorber 2010.
[关键词]矿井提升机;PLC
中图分类号:TD6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014-01
矿井提升机常被人们称为矿山的咽喉,是矿山最重要的关键设备。对提升机来说,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随着PLC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先进的PLC技术代替传统矿山行业的传统控制系统,从而使矿井提升机的控制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其自动化水平、安全、可靠性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和监视手段保障提升机的安全运行。
1.国内外矿井提升机的发展现状
1.1 国外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
目前国外矿井提升机的调速传动部分主要有直流调速传动系统和交交变频式交流调速传动系统两大类,由于直流电动机本身固有的缺陷,加上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交流调速性能可以与直流调速相媲美,目前交交变频交流调速的前景更为看好,交流调速已进入逐步替代直流调速的时代。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就将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于提升机控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计算机又被用于提升机的监视和管理。计算机和PLC的应用,使提升机自动化水平、安全、可靠性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提供了新的、现代化的管理、监视手段。特别要强调的是,此时期在国外一些著名的提升机制造公司,如西门子、ABB、ALSTHOM都利用新的技术和装备,开发或完善了提升机的安全保护和监控装置,使安全保护性能又有了新的提高。
1.2 国内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使用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8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矿井提升机采用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的交流调速系统,而少数则采用发电机―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G―M系统)。90年代以来投产的中、大型矿井的提升机多数采用磁场换向的晶闸管直流可逆调速系统(V―M系统),也有少数矿井采用代表当前先进水平的交―交变频的现代交流调速系统。
目前我国正在服务的大多数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主要是转子回路串电阻的交流调速系统与G―M直流调速系统,V―M可逆调速系统目前已经广泛使用,如:交―交变频的交流调速系统、全数字交、直流调速系统等,但目前这些系统主要用于新建矿井。
从我国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的现状来看,80%以上的矿井提升机仍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通过改变转子回路串联的附加电阻来实现调速。这种调速方式是有级调速,调速时能耗很大,属转子功率消耗型调速方案。在加速阶段和低速运行时,大部分能量(转差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消耗掉了,因此电控系统的运行效率较低。同时,这种调速方案为了在低同步状态下产生制动转矩,需采用直流能耗制动方案(即动力制动)、或采用低频制动。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总需要设置辅助电源和定子绕组的二次切换操作。虽然这种方案存在着调速性能差、运行效率低、运行状态的切换死区大及调速不平滑等缺点。但目前在我国的各种矿山中,这种方案使用得仍相当普遍,将面临着技术改造的问题。
从目前各种不同的技术改造方案的比较看,采用PLC技术与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方案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提升机电控系统改造的优选方案。这种基于PLC技术的电控系统在我国90年代已有不少的产品通过工业运行,都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如:洛阳中信重机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选用Siemens公司的S7系列PLC研制开发生产的矿井提升机PLC电控系统;天津电气控制设备厂研制开发生产的采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9030系列PLC的TKD―PC系列和TKM―PC系列矿井提升机成套电控系统;焦作华飞电子电器工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选用日本立石公司C60P系列PLC的JTDK―PC矿井提升机成套电控系统等;这些采用PLC技术的新型电控系统都已较成功的应用于矿井提升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运行经验,克服了传统电控系统的缺陷,代表着交流矿井提升机电控技术发展的趋势。
2.PLC技术在矿井提升机的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目前作为工业控制最理想的机型,它是采用计算机技术、按照事先编好并储存在计算机内部一段程序来完成设备的操作控制。采用PLC控制,硬件简洁、软件灵活性强、调试方便、维护量小,PLC技术己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提升机控制,配合一些提升机专用电子模块组成的提升机控制设备,可供控制高压带动力制动或低频制动,单、双机拖动等操作、监控和安全保护系统选用可编程控制器。主控计算机应用软件能完成提升机自动、半自动、手动、检修、低速爬行等各种运动方式的控制要求而在PLC电控系统的基础上配合变频调速装置,不但适合提升机运行工艺的要求,还将解决整套提升机系统的电力拖动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对提升机运行速度曲线、转矩大小的要求都由变频器来完成,简化了控制操作流程,提高了控制精度。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用编程的方法解决各项控制和保护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各外设控制开关或传感器作为输入信号,接到PLC机的输入端子,这些信号的工作状态被PLC机调用,经逻辑、时序、微分、比较、计数等手段处理后,PLC相应的输出继电器,控制继电器、加速接触器、高压换向器、制动回路、信号回路等外部被控对象动作,完成提升机的加速、等速、减速、爬行、制动、停车、保护、信号、显示等工作过程。
由实际工业运行情况看,用PLC技术对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进行改造后,不但可以加强系统的控制功能,加强系统对故障的判别和处理能力,而且也大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维护工作量减少,耗电量减少,节能效果显著;从系统的应用情况看仍存在一些需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如:网络通信功能和先进控制技术及策略如智能控制等,在现有PLC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功能扩充,将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矿井提升电控系统的现代化水平。
3.PLC技术在矿井提升机中的研究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