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德育的基本矛盾

时间:2023-09-28 16:01:52

导语:在德育的基本矛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德育的基本矛盾

第1篇

关键词:牵连犯;想象竞合犯;法条竞合犯;兼容犯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5(C)-0094-02

一、案情

被告人甲在担任某监狱副狱长期间,被告人乙在担任某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期间,大肆收受服刑罪犯及其亲属的钱财,分别利用管理、呈报服刑罪犯减刑、假释材料和审理、裁定减刑、假释案件的职务便利,对明知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服刑罪犯。采取故意违反法定程序和条件、编造罪犯改造情况等手段呈报罪犯减刑、假释材料及裁定给予罪犯减刑、假释,致使多名不符合条件的罪犯得以多减刑或假释出狱。

二、问题

对于本案被告人甲、乙的定性问题争议较大,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甲、乙为达到受贿目的,为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服刑罪犯予以呈报服刑罪犯减刑、假释材料和审理、裁定减刑、假释,属于目的行为和手段行为的牵连,按照对牵连犯的“择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应以从重处罚;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甲、乙的行为应认定为减刑、假释罪。理由是刑法第401条减刑、假释罪中的“徇私”,已包含贪赃受贿的内容,受贿应作为徇私的情节,在量刑时从重处罚;第三种意见认为,刑法第385条与刑法第401条减刑、假释罪的构成要件不同,被告人甲、乙的行为同时符合上述两罪的犯罪构成,应认定同时构成和减刑、假释罪,实行两罪数罪并罚。

三、研讨

首先,应该注意到关于这个问题刑法学界中存在的三种观点(牵连犯论、想象竞合犯论、法条竞合犯论)无共通的地方,且存在着根本的分歧。牵连犯论的观点的理论构成要件和想象竞合犯论、法条竞合犯论并不相同。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行为为目的,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其构成要件有:(1)以实施一个犯罪行为为目的。(2)必须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3)其实施的数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4)其实施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数个罪名。想象竞合犯,法条竞合犯在定义上均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但二者在本质的构成要件上仍有不同。前者的构成要件有:(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2)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后者的构成要件有:(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2)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3)该行为触犯的数个法条存在竞合关系,即存在着逻辑上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由此可见,二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想象竞合犯的产生基于行为人的特定行为,其所触犯的数个罪名在法条上没有竞合关系,不存在着逻辑上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而法条竞合犯的产生基于错综复杂的法律规定,其所触犯的罪名在法条上存在竞合关系。

笔者认为,从刑法学的角度出发,对“行为”这一概念有两种理解的方式:(1)物理意义上的“行为”,就是指通常意义上的“行为”,是一个一般的概念,即人在日常生活中为完成一件事情所做出的动作。这一概念具有普遍性,易于理解。(2)刑法意义上的“行为”,这是一个特殊的概念,是指犯罪行为人为实现其犯罪目的而实施的一个或者一系列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动作。这两个概念同时存在于刑事司法实践中,通常情况下,犯罪行为人的“行为”是物理意义上的“行为”和刑法意义上的“行为”的重合,例如,在一般的故意杀人案件、抢劫案件中,犯罪行为人所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抢劫行为既是物理意义的“行为”又是刑法意义的“行为”,原因在于在这些情况下,犯罪行为人所做出物理意义的“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符合刑法意义的“行为”的概念,因此两个概念重合。这也正是前面所提到的一般的案例并不是能够经常涉及到清楚的界定“行为”这一概念这一问题的原因。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案件(例如本案)的特殊性,物理意义的“行为”和刑法意义的“行为”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准确理解在这些特殊情况下“行为”的概念才会成为关键。本案中,被告人甲在担任某监狱副狱长期间,被告人乙在担任某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第二庭庭长期间,大肆收受服刑罪犯及其亲属的钱财,分别利用管理、呈报服刑罪犯减刑、假释材料和审理、裁定减刑、假释案件的职务便利,对明知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服刑罪犯。采取故意违反法定程序和条件、编造罪犯改造情况等手段呈报罪犯减刑、假释材料及裁定给予罪犯减刑、假释,致使多名不符合条件的罪犯得以多减刑或假释出狱的这些(一个?)行为,从物理意义上的“行为”的理解角度出发,是两个行为,原因行为是利用管理、呈报服刑罪犯减刑、假释材料和审理、裁定减刑、假释案件的职务便利,对明知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服刑罪犯。采取故意违反法定程序和条件、编造罪犯改造情况等手段呈报罪犯减刑、假释材料及裁定给予罪犯减刑、假释(这数个行为由于其性质相同,在这里可以视为一个行为),即减刑、假释的行为。结果行为是收受服刑罪犯及其亲属的钱财,即受贿行为。根据这一点可以清楚地看到,刑法学界所存在的三种观点的第一种即牵连犯论,就是基于把甲、乙的行为从物理意义的角度进行理解而产生的。若从刑法意义上的“行为”的理解角度出发,则仅有一个行为,即减刑、假释的行为和受贿行为结合,共同构成了符合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因而具有刑法意义,成为刑法意义上的一个行为。据此同样也可以看到,第二、第三种观点的想象竞合犯论、法条竞合犯论就是基于这个角度而产生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刑法理论中存在的一个纰漏之处,就是无法解释物理意义的“行为”和刑法意义的“行为”不能完全重合的这一特殊情况,从而发生刑法学界在观点上的分歧。这给刑法学为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提供清晰的逻辑理论支持带来一定程度的难度,而这仅仅是问题之一。问题之二则更为现实,那就是目前刑法学界的三种观点即牵连犯论、想象竞合犯论、法条竞合犯论都各有其自身的纰漏,即不符合我国刑法理论中牵连犯、想象竞合犯、法条竞合犯的本质内涵,存在某些这三个理论都无法解释的问题。下面将对它们进行具体分析:

(一)牵连犯论,如前文所述,该观点是基于把甲、乙的行为从物理意义的角度进行理解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把甲、乙的行为视为两个行为,即减刑、假释的行为和受贿的行为。从的犯罪构成要件方面入手。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2)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其行为方式有两种:一是索取贿赂。即行为人主动向他人索要、勒索并收受财物。基本特征是索要行为的主动性和交付财物行为的被动性。二是收受贿赂,即行为人对他人给付的财物予以接受。基本特征是给付财物行为的主动性、自愿性和收受财物行为的被动性。(3)为他人谋利益。收受贿赂者构成犯罪,必须同时具备收受他人财物和为他人谋取利益两方面的内容。只收受他人财物而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不能构成犯罪。

(二)想象竞合犯论,该观点是基于把甲、乙的行为从刑法意义的角度进行理解而产生的。整个“受贿行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是两个物理意义的“行为”的复合,构成一个刑法意义的“行为”,仅触犯一个罪名,即。但由于行为人的这一特定行为,同时触犯了其他罪名,即减刑、假释罪,因而成立想象竞合犯。但我们知道,想象竞合犯和法条竞合犯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想象竞合犯的产生基于行为人的特定行为,其所触犯的数个罪名在法条上没有竞合关系,不存在着逻辑上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最典型的例子,行为人开一枪,故意打死一人,过失打伤一人,成立想象竞合犯。但故意杀人罪和过失伤害罪不存在着逻辑上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而法条竞合犯的产生基于错综复杂的法律规定,其所触犯的罪名在法条上存在竞合关系。

(三)法条竞合犯论,该观点同样是基于把甲、乙的行为从刑法意义的角度进行理解而产生的。虽说甲、乙整个“受贿行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一个刑法意义的“行为”,触犯了,并由于其“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又同时触犯了减刑、假释罪,而且两罪名在法条上存在着逻辑上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但笔者认为,若把他们的行为定性为法条竞合犯,仍不符合我国刑法学关于法条竞合犯理论的一些本质特征。我们知道法条竞合犯的产生基于错综复杂的法律规定,所以行为人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体上通常表现为单一性,即法条竞合犯出于一个罪过而产生一个结果,由于法律规定的复杂性(如普通法和特别法,如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和第一百四十一条至一百四十八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特殊商品罪就是普通法和特别法的关系)的原因,因而会触犯到其他罪名。所以,目前的通说认为,法条竞合犯的特征之一就是行为人仅出于一个罪过而产生一个结果,也就是说,因一个主观方面而侵害到一个客体(既可以是简单客体,也可以是复杂客体,应依具体的法律规定而作具体的分析)。本案中甲、乙的行为显然是出于两个不同的罪过,即收受贿赂的故意和减刑、假释的故意,而产生了两个不同结果,既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客体),又侵害了国家的行刑法律制度(减刑、假释罪客体),因而不符合法条竞合犯的特征。何况法条竞合犯理论自身存在的某些问题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更增加了对该论点(法条竞合犯论)的合理性的质疑。例如,对法条竞合犯理论的“竞合”这一概念的理解,目前就存在外延竞合说和内涵竞合说两种不同的理论,另外还有一些不成体系的观点。我个人认为内涵竞合说从法律规定的内涵入手,根据内涵是概念的本质特征,对外延具有决定作用的逻辑规律,对法条竞合犯理论进行诠释,是较为科学的理论。根据内涵竞合说,由于的客体和减刑、假释罪的客体不存在任何内涵竞合关系(既不是或然包含,更不是绝对包含),因而不能成立法条竞合犯。

综上所述,由于刑法学界存在的三种观点各有其纰漏之处,致使该问题成为了一个“四不像”的问题。产生此问题的根源是在1997年刑法中,“若干”罪状的“若干”构成要件要素之间相互存在着交叉重叠,因而影响着具体犯罪行为的评价。

作者单位:昆明消防指挥学校训练部政法教研室

作者简介:肖婧(1984― ),女,贵州遵义人,昆明消防指挥学校训练部政法教研室助理讲师。

参考文献:

[1]《如何处理受贿后又实施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转载于“法律图书馆”(省略).

第2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 高级听力 人文性 实用性

1.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高级听力课程教学的现状

根据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听力在英语课程中的地位远远比不上阅读和写作,这和我国的国情密不可分。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一般将提高英语的卷面成绩作为学习英语的首要任务,而通过学习英语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意义显然要退居次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是国际友人交流的首选,这就对大学毕业生的外语工具应用能力和以听说为主的国际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听力课程的实用性占首要地位,而值得注意的是,英语听力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是孤立的纯学术方面的问题,应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有效的结合。当代大学的文化精神即是科学与人文的互融互补。对于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高级听力课程来讲,也应当规定具体的学分与学时,当成一门必修课来开展。但这又在另一个层面上暴露出一定的弊端,即忽略了学生的内在差异性特征。这样,听力课程作为英语学科中的工具,就达不到使用目的,更谈不上其价值的实现。

从大学英语课文的选材来说,所选阅读材料大多人文性有余而缺乏工具性,大多是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实际上,对于应用型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高级听力的学习和掌握不仅应当注重实用性,还应当兼顾人文性,这是由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决定的。社会对专业英语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忽视外语的工具应用功能,培养出的人才将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2.兼具人文性和实用性的应用型本科英语高级听力课程构建

实用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在应用型大学英语专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可以说,实用性和人文性价值取向的追求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初衷,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及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内外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在具体的教学和学习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2.1实行分层次的课程设置形式

实用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当前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高级听力课程教育的内在要求,因此首先应当在课程上下工夫。大学英语主要以语言基本技能的深化为教学目标。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可以从难度上分为三级,从课程内容上分为听说、读写和翻译,全部设为必修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高中英语阶段的基础上,在听、说、读、写、译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把握,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译能力。并且课时的安排和课程的具体设置情况还需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除此之外,定期开展多样化的系列讲座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效能的监管,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对于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学生来讲,高级听力这一课程的设置是极其重要的,学好了这门学科,就为他们将来更好的就业铺平了道路。

2.2不断丰富和强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的改变必然带来教学内容的创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丰富听力课程教学内容,这同时也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以BBC,VOA,CNN及英语纪录片和原版电影作为教材的补充,能够使学生接触最真实、最具时效性的语言素材。而在口语方面,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演讲、商务演示、学术演说和谈判辩论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学术、商业活动及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读写课重视学生英文原版小说和报刊阅读的实践训练,锻炼学生快速阅读和信息整合的能力。写作方面强调学生应用文写作和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翻译课程不仅要重视科技方面的翻译训练,还要包含学生本专业英语能力提升的内容,翻译训练素材应多样化,具有时事性,让学生真实体验到英语的重要性及学好英语的必要性。教师在教授高级学术英语课程、通时用途英语课程及专业用途英语课程时,应本着多样性、时事性和实用性的原则,选择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教材。

2.3注重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当前在大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课堂。针对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高级听力课程的讲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在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中,课堂活动应以任务为组织核心,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为学生布置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英语水平。具体来讲,为培养学生的听力水平,可以提前设定一段难度适中的时事评论小短文,使学生在设定的时间之内达到听懂、背诵乃至口译的程度。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完成从命令者和权威者到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转变,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结语

在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高级听力课程教学中,应当注重实用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因为,大学之道本身和人文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需要在强调其实用性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及科学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当今时代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应当注重培养各方面综合素质较高的全方位人才,加强在听力课程方面的研究和改进有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守仁,李晓琳.浅谈英语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9).

[2]成镇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关于大学英语课程理念的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8(05).

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管理

一、独立学院的基本特点

“新制独立学院是公立高校与其它生产要素所有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个人)为生产相互同意的教育服务而把自有资源结合在一起,根据各自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并约定按各自投入生产资源的比例分享实际产出的一种合约。”这些情况说明了独立学院的举办者和东家是包括母体高校在内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体。主体之一就是公立高等学校,做为公立高校,其举办独立学院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借助社会力量将有限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大化、普及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整体上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和生产力。另外的一个或者多个主体,无论其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还是个人,他们投资高等教育的立足点,就是将高等教育看成了一种可以盈利的资源,投资是为了收益,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他们的主要目标和高校的主要目标就存在背离,这就是独立学院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独立学院内在的基本矛盾,贯穿于独立学院发展的始终。这一矛盾决定了独立学院一方面有大力招生的冲动,另一方面又可能教学质量上不去。一方面会高效利用资金和资源,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对资金和资源的过度珍惜而因为软硬件的不足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学习基础较差

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思维比较活跃,观念比较超前,对于知识,也有着比较强烈的渴求。但由于独立学院的招生相对宽松,招生分数线普遍比普本低几十分甚至更多。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状况。

(二)个性比较突出

现在独立学院的学生,基本上都属于90后,通常个性十足,思想上比较独立,普遍关注个人利益,容易走极端,荣誉感和虚荣心都很强,非常渴望被认可。但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缺乏对集体的忠诚度。

(三)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但缺乏坚定信念

独立学院的学生生活中并不缺少激情,兴趣爱好也比较广泛,但他们在学习中缺少的是一份执着、努力拼搏的精神和态度,这是他们最终来独立学院上学而没能被普本录取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对他们今后在独立学院的学习也是一个必须克服的缺点。

三、对独立学院学生有效管理的对策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了解到了独立学院的基本矛盾和学生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和矛盾出发,坚持有的放矢的原则,笔者给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相应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领导层

独立学院在领导层的建立上,应体现一个均衡高效的原则。一方面,独立学院的领导层应照顾到公立高校和投资方两者或多者的利益;另一方面,这个领导层也应该核心明确,分工清楚,能够实现高效的运作。保证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学生工作,都能监管到位。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也不例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独立学院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方针,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缺乏坚定信念的缺点,以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怀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和影响,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针对独立学院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困惑、心理自卑等不良心理情绪,应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改革教学模式

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其所教授课程的兴趣高低,进而决定了学生对其的向心力的高低。作为独立学院的授课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使学生对教师的课程真正的感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上,根据独立学院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独立学院要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构建和完善科学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显得尤为重要。”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动手和应用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将来就业的社会竞争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四)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和精神家园,高雅的校园文化是课堂德育的延伸和内化。独立学院由于发展时间短,缺乏必要的文化积累和沉淀,因而缺少文化底蕴。所以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并发动学生参与进来,组织并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精神文化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概念范畴;理论体系

学科是科学研究发展成熟或比较成熟的标志,并非所有的科学研究领域都能成为学科,一般认为科学研究发展到成熟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的标志主要有四个方面:①有特定的研究对象;②有特定的研究方法;③有独特的概念范畴;④有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鲜明“个性”特征,我们可以从标志学科建立的四个方面来透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独特性。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对该学科的进一步研究,又可以“打消”有人因为国外没有设置这一学科或该学科存在某方面的不足而对该学科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疑虑。

一、独特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确定性和科学性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解决的特殊矛盾,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功能。

说过:“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1]显然,要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首先要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否具有特殊的研究领域和该领域中需要解决的矛盾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研究如做人的思想工作,因此肯定要研究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应的学术研究领域也很多。研究人的自然属性的有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研究人的社会属性的有教育学、行为学、伦理学等,他们研究的是人的自然属性或社会属性的某一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也只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某一特定领域——人的思想政治观念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其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矛盾则需要从研究领域中复杂的矛盾运动中去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中,人的思想政治观念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过程始终伴随着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始终,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如教育者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间的矛盾等。但“一定的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人民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并制约着其他矛盾。这一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基本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主要动因。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要对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又必须对如何向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正是以这“两大规律”为研究对象,承担了其他学科无法完成的任务。在其他临近学科中,如:政治学中政治社会化研究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把政治技能传给公民的政治文化传送过程;教育学中的德育研究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品质。他们的研究对象与思想政治教育学虽有一定的重叠性,但都只是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学把思想政治教育、人们思想政治品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和把握,完整地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使其与其它临近学科区别开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存在和发展。

二、独特的研究方法

方法之于理论犹如手段之于目的,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运用性很强的科学,方法问题的研究更具有突出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建立自己概念、范畴和规律的逻辑体系中,在使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中,既借鉴吸收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又根据学科的特点,制定出自身特有的方法。如:文献法、社会调查法、矛盾分析法、实践检验法、系统综合法等。

三、独特的概念范畴

第5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德育教育 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个学科的基本教学任务。历史学科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德育教育的最佳素材

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中国人民培植的优秀文明传统,从古至今,一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因此它与我们正在建设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分不开,割不断的。我们要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进行这方面的德育教育。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她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又培育了为世人称道的道德风尚。到社会主义阶段,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这些优秀传统被继承和加以弘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进行德育教育。

二、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必然性进行德育教育

中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经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痛苦摸索,从多次失败中找到的,我们要教育学生应当珍惜这一正确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富强。我们要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光明的前途。

三、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开展德育教育

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要给同学生讲清讲足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和前途的无限光明。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的生产仍然落后。经济不发达,我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国情,教育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还要广大青少年学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以便将来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四、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策略

1、从思想上要明确认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德育教育,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光荣使命,要认真钻研《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学习教育部颁发制定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和政治纲要》,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运用。德育教育必须寓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紧密结合历史教材,以便得出结论,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在讲授时,要充满感情,表现出主观上的爱和憎,赞美和批判等鲜明的阶级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进行德育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历史、分析历史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分析历史的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历史的前提。进行德育教育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对历史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去教育学生认清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预见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使德育教育对客观世界及事物的发展以正确地反映。以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德育教育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就能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3、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德育教育。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或者求异存同,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措施。德育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发展趋势和前景。开展德育教育只有社会主义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才能找出长短差距,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国家制度,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的,才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起。

4、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在历史教学中,要讲历史积极有利因素方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讲历史中消极不利因素方面,要深刻分析产生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学生心理能够产生出一种民族的紧迫感和忧患感,归纳到一点,通过历史教学,增强青少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

5、从实际出发,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必须从教育的对象学生出发,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与现实存在的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我国近现代史,接受爱国主要熏陶。

6、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除课堂讲授外,还可组织一些其它的活动。如参观、调查、访问、搞专题报告会等等。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使用教学挂图、课件、录像等,使之真正把课内外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第6篇

1 关注当今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历史教师必须摒弃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心感受,将历史教学与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在古今联系中继承优秀传统,汲取精神营养,弘扬民族精神,这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知识兴趣盎然。教师应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让历史学科成为一门独具魅力的学科。

首先,联系生活讲历史,把历史问题生活化。历史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于生活,因此,教师应重视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引领学生进行历史求知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话。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任何否定民族交流历史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例如,在讲到明清时期政府与关系时,点出明朝政府设立卫所和僧官制度,清朝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封号,雍正时派驻藏大臣等等,用这些事实突出这样的一个观点:中央政府重视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教师可用报纸等媒体以大量篇幅报道的“3.1”,让学生参与讨论:达赖势力为何打出分裂的旗号?在这一事件中是否有其他别有用心的势力在幕后煽风点火?我们如何看待?这样不回避热点问题,能让学生通过借鉴历史,思考今天,憧憬明天。

其次,要注重历史教学与国际国内时事的结合。中学阶段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特别强的时期,他们关注的事情范围比较广,但是,由于他们学习压力较太,业余时间较少,无暇透析现实生活中的深层问题,这就为历史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提供了空间。为此。教师要非常关注国际国内的时事,及时将有关内容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例如,在讲到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在剖析危机的原因中,要突出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那次经济危机是以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的股票暴跌为标志的。接着,话题一转,讲到现实生活中来:当今的物价上涨特别是油价上涨,股票、基金暴跌,面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中国是否因此引发经济危机?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在当今的形势下改革开放后强大起来的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通过宏观调控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再次,还应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达到“观史如身在其中”。在讲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这一内容时,不仅强调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紧密相连,点出各朝代的赋税制度,然后顺势讲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三农”是历代政府重视的问题,民生问题引起以人为本的当代政府的极大关注;引导学生思考:你是否知道当今政府在“三农”问题上采取哪些重大举措?学生会列举如:2006年起我国广大农村取消农业税,农民负担得到减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

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教学就是情境的教学,丰富的情境提高了历史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能使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学习。

2 引入乡土史实,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历史课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它的德育功能。要想真正发挥这一功能,仅靠课本内容是不够的,应将本地的一些乡土史实融合在教学中。

例如,提到,就不得不提到这场战役的指挥官李宗仁。李宗仁是桂系军阀的一个重要人物,对他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既指出其历史局限,也肯定其历史功绩,激发学生作为广西人的自豪感。而中的昆仑关战役,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乡土历史教材。通过讲述,让学生对广西的抗战史实有更深的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将德育渗透于历史课堂教学之中,能够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3 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7篇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本矛盾转化的重要阶段之一,主要解决受教育者的认知矛盾,是由“不知”向“知”的思想转化,变“被动的做”为“主动的做”的观念转变,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第一次飞跃”。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作为外化过程的前提及行动指南,教育者若想解决知与行脱节、教与学不同步等普遍现象,调动受教育者自觉内化并付诸于行动,首当其冲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发展规律。因此,受教育者内化过程,成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变化发展的关键,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所在的检验标注。

一、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及基本过程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教育者所传导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点、政治观念、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信念等内在意识的过程。关于内化运行机制问题,很多学者做了颇有成效的研究,尽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概述不一,但有一个共识是可以肯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是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受教育者心理活动各环节作为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一) 受教育者感受阶段

教育内容通过信息符号的形式进入人脑中,经过一系列信息加工,最终成为个人观念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信息符号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教育内容产生直接感受和反应,形成感性认识。“此外,教育内容引起受教育者注意后,会进一步激发受教育者的感官刺激。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育环境等影响会作为某种‘刺激物’,不同程度的引起受教育者直接感受和反应,促使受教育者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1\]正因为如此,受教育者可以因为某种愉悦的感受,对教育内容产生积极情感,反之,也会因为某种不良感受,对教育内容产生消极情感,而这些情感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感性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经常运用体验式教学法,通过一些模拟场景将抽象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具体转化为某一种事件、某一个场景,让受教育者通过亲身体验,增强自身感官刺激,根据自身原有的认知经验背景和知识结构形成感性认识。

(二) 受教育者分析阶段

“受教育者根据自身原有的经验背景及知识结构为基础,进一步分析新的思想观点、价值观点、道德规范的内涵及其社会价值,对新的思想政治认识形成正确的理解,这就是分析阶段。”\[2\]受教育者在分析过程中,都是以原有知识经验背景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和加工的,最终形成自己的意义建构。然而,由于受教育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各不相同,对新的思想政治观点进行感受、分析、选择时,所调动的知识经验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个人认知风格的意义或理解,所以不同的受教育者对于同一客观存在物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不同的。为了避免受教育者对信息的理解偏离轨道,需要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通过外部引导的方式,帮助受教育者对传授的信息形成正确的理解,指导受教育者向正确的价值方向理解和建构。

(三) 受教育者选择阶段

“受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思想观点、政治观点、道德准则与自己原有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加以比较,进行判断、筛选、接纳,这就是选择阶段。”\[3\]受教育者在接受过程中,内心会产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这种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实际上是对外界传输的新思想的分析选择过程,新的思想观念只有在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运动过程中占其优势,才能被受教育者成功接受。因此,教育者需要推动受教育者思想矛盾转化,从实际出发确定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开端,开辟多种渠道,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运动的最佳切入点。同时,受教育者在接受新思想观点时,需要将其变成一种可以自由、自觉支配的价值准则和行为依据。教育者要帮助受教育者提高对新思想的接受程度,将维系在经验的初阶层面,升华到相对牢固的观念系统层面,与自身认知结构融为一体。

二、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主要矛盾是认知矛盾,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观念与受教育者原有“意识框架”的矛盾,受教育者的“意识框架”对教育者的教育起过滤作用。内化过程作为是受教育者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外,还需要教育者起主导性作用,通过外部影响力量促使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实现第一次飞跃。因此,这要求教育者必须具有足够的逻辑力量、事实力量和艺术力量,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顺利进行。

邢宜霖:浅析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中的作用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26卷第4期(一)拓展有效渠道,提高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和积极感受度

提高注意力,培养积极感受,是提升受教育者内化自觉性的前提,教育者可以分别从个体需要、情感、兴趣等方面出发,激发自身内化思想的主动性。首先,个体需求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注意程度。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个体需求,寻找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实际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围绕这个点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尽可能满足受教育者的合理需要从而形成共鸣。其次,个体情感会直接影响个体对教育内容的注意程度。“人们对某一事物有没有情感,有什么样的情感,与他们对于这一事物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积极的情感活动,表现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对教育目标的认同,对教育内容的接纳与自觉实践的强烈欲望。”\[4\]教育者需要优化提高教学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摆脱“假大空、两张皮”的帽子,培养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情感,增强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感,为受教育者内化过程营造良好的氛围。再者,兴趣是促使受教育者积极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者可以开展形式新颖的教学活动,激发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兴趣。教育者也可以把教育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最客观的角度去讲解社会,解读生活,把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教育内容的课例,并帮助受教育者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以此为培养受教育者兴趣的突破口。

(二)遵循认知规律,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理论建构

理解是人在产生感性认识基础之上对外部信息产生的进一步认识。在此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帮助受教育者有效消化教育内容,并保障受教育者理解朝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所以,教育者首先要找准知识生长点,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理解。“受教育者不是被动、机械地理解教育内容,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内容进行解释,因此教育者要联系受教育者实际情况,将传授的教育内容建立在受教育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基础之上,尽量避免超出受教育者原有知识结构范围,便于受教育者理解。”\[5\]此外,教育者可以将知识生长点作为理解突破口,围绕这个生长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让受教育者的理解沿着这个点扩散到整个面,使受教育者产生更全面、具体的理解。同时,教育者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受教育者对问题的思考,并通过问题难度的提高,引导受教育者思考程度的深入。教育者也可以运用讨论的手法,让受教育者加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

(三)协调思想矛盾运动,帮助受教育者成功接受新思想观点

接受是指个体对外部信息的比较与选择,并与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融为一体的过程。受教育者接受行为的产生,取决于新思想在矛盾运动中是否处于优势地位。教育者需要确定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认同点,以此作为教育引导的最佳切入点,帮助受教育者的新思想观念在矛盾运动中取得优势地位,促使受教育者成功接受新思想。同时,教育者要帮助受教育者将新的思想观念变成一种可以自由、自觉支配的价值准则,成为自身一种可支配的能力。教育者可以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些实践活动,巩固其认知,用实践这块试金石检验受教育者接受效果是否到位;也可以通过创设虚拟情景,培养受教育者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受教育者将新思想与自身认知结构相融合。“此外,受教育者接受的牢固程度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时常受到外界环境潜移默化的的影响,所以教育者需要优化内化环境。坚持发挥课堂教学、班会等主阵地优势,解决受教育者共性思想认识问题,同时大力开展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让受教育者被感染和熏陶,使新思想得到巩固。教育者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的运用,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另外,教育者可以选择操场、花园、河畔等平静和谐的场所来推心置腹交谈,为受教育者内化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6\]

总之,教育者作为教育影响的具体作用者,需要认清自身在内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必须找准点、站好位、把握方向,根据内化过程的发展规律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发展规律,指导自身的实践行为,帮助受教育者的内化过程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谢晓青.关于德育内化问题的理性思考\[J\].德育新思维,2006(6):40.

\[2\]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335.

\[3\]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335.

\[4\] 杨鲜兰.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机制\[J\].湖北大学学报,2004(2):227.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德育教师;角色转换

角色是指与人的地位相对应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中所持有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所承受的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以及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的一整套行为。每个时代都对教师提出了不同要求,并且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角色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德育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角色定位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甚至影响到学生个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和认识。而德育教师角色能否恰当定位,主要就在于其能否适应时展的要求。

我们当前正处在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以其全新的要素——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使高校德育深受影响,德育观念、模式、方式和方法受到冲击并向现代化转向。在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变过程中,重新为德育教师进行角色定位是新时期德育实践的迫切需要。本人认为,高校德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应体现以下三个转换:即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要从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在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要从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要求来说,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转换。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由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师作为社会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人,代表社会实施教育,是社会权威的代表,对学生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教师的形象大致可分解成三种角色:一是道德知识的占有者和代言人,在师生结成的以道德知识授受作为基本内容的师生关系中,客观地存在着知识占有的不平等,教师在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自然把教师当成了知识的化身,教师也往往以知识代言人的身份自居。二是道德的化身与道德规范的训诫者。传统德育中教师常常以师表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作为道德的化身向学生训以各种行为规范与准则,对学生的言行品性进行评说,以规范者的姿态来调节学生言行。在学生[中,教师往往被期待成智慧的化身,理性的源泉,他们必须意志坚强,有强烈的使命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求功利、反求诸己、自我克制的道德楷模。三是社会要求的代表。德育的基本矛盾常常被表述为学生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社会要求的代表,他们代表祖国、代表党、代表人民、代表学校,甚至也代表家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对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的道德规范采取强制灌输方法,重智轻德,忘却学生知、情、意、信、行的整体性,重教轻学,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缺乏对学生主体力量的重视与张扬,相应地使学生成了道德知识的容器。

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教育者的信息垄断地位,承载过重期望忽略受教育者独立判断力和价值创造力的道德权威角色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要求,所引起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尖锐,这一切要求教育者把认识、理解、体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以主体角色,在多种自主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体验理论和观点,从可信走向相信,最后达到坚信,从而形成信念、信仰。道德学习过程也就相应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道德认识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教师的道德权威。

作为“对话人”,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人本意识。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主体。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自尊、自主、自立意识的增强和敏感,他们要求平等的愿望十分强烈,对德育教师的空洞说教和训导极为反感,所以,一名传统的道德说教者只会适得其反,更不用说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讲授的内容。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将这份爱心体现到教学中去。二是民主平等意识。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的:“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还要创设德育情境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这里,教师的角色已不是只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也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成长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也成为精神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二、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由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育者在教学内容上大都严格遵守上级的指示和教科书的要求,唯上、唯书却很少能唯实,在教学方法上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致使德育创新的空间十分狭窄,信息时代社会的多变性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发挥高度创造性,不仅要创造性地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而且要从单纯的德育课程执行者转换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一)就课程既定内容而言,教师有责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已审定使用的思想政治教科书做出相应的“剪裁”、取舍、增删,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

即要从实际情形着[而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而不能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本课题,以拓展德育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尤其必须珍视学生生活世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由单一的国家层面的“理想课程”向教师层面的“知觉课程”与教室情境当中的“运作课程”或学生层面的“经验课程”发展。

(二)就课程动态建构而言,在课程的动态展开中,德育教师要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对课程做出再度调适

德育教师应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德育教科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新现象、新观念层出不穷,新的政策法规、新的改革方案也在不断出台,如克隆人、安乐死、基因技术对伦理与法律的冲击,黑客及网络犯罪给法律的挑战、虚拟世界、反物质带来的哲学反思等等,都应该成为课程资源,进入课程流程,这样德育课程才能及时直面社会、关照现实、捕捉前沿,才能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和片断都充溢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激发学生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生命活力。

(三)就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而言,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

现代德育的课程结构由单一转向多样复合,其中的许多课程,如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如果没有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将无法进行。另外,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成的知识信息,而且要收集课程软件信息,设计和编写课程软件、制作教学节目等。所有这些,都要求高校德育教师认真学习现代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开发和设计中去,积极参与德育课程的创新,真正成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三、教师自身发展要求方面: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往往是教科书的讲读者,信息时代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师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变。

(一)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员”

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教师不能单纯把传递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方法及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导航员”的角色。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一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德育教师要致力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包括自立、自尊、适应、创造等内涵丰富的主体性。指导学生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成为能够发展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的现代人。

(二)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理问题诊治者

根据最新的统计表明,大学生上网人数在90%以上。网络带来的人机交流模式使得直接交流日益减少,从而造成认知和情感缺失,如不愿意受原有的社会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容易感到自我归属感的丧失,导致性格孤僻、行为失范、言语无忌,对现实不认可、甚至逃避心理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他们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德育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工作者,在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习上给以更多的心理关注,指导学生社会交往和协同工作的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教育创新活动中有效的激励和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健康地和谐发展。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素养,要有坦诚真实和灵活开放的人格特点,要有善于交际、富于幽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协调问题的技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扫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其健康成长。

(三)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没有健全的人格,就谈不上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与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实质上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新时期的德育内容体系必须包括健康人格的塑造,甚至可以说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人格的塑造。这就要求德育教师从传统的道德偶像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要塑造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要培养学生对自我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同时改造他们骄傲自大、虚荣、自卑、不思进取等不良自我意识品质。其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品质。指导青少年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对人宽厚、真诚坦率、主动热情、谦虚公平乐于助人、善于交际等良好的交往品质,克服其自私、冷酷、虚伪、嫉妒、孤僻、傲慢等不良的交往品质。最后,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挫折,教育学生把挫折当成一种磨练与考验,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指导学生建立适当的理想抱负,教给学生积极对待挫折的方法,增强挫折适应能力。

(四)德育教师应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道德权威的角色很容易造成师生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在信息时代,网络的双向性、互动性使教师从讲台这一“神坛”上走下来,传统的“师徒关系”受到了不可抗拒的严重挑战,沉迷于这种“师徒关系”的教师很容易被标榜为新人类的大学生视为“异类”。网络技术的全社会渗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面对面形式,借助丰富多样的媒体进行“人——机”交往,是现代大学生最崇尚的、最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但是,如前所述,正是这种“人——机”交往,造成了学生认知缺失、情感缺失。这对于身处“闹市”、心理正在健全过程中的青年学生来讲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非常有害的。德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努力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在培养学生品德的同时,关注学生“情商”的达成,构建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师生互动,形成师生双方的心智交流、情感交流的师生交往氛围。

(五)德育教师应成为德育研究者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当信息技术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教师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实现由教书匠向德育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育专家。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以往对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信息时代的德育教师将面临更多更新颖的德育教学问题。如研究提高学生分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不同的德育情景创设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如何对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评价和改善;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等。这些研究活动有助于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特色,有助于教师创造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丰富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推动高校德育的变革。

(六)德育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从终身教育理念来看,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然是终身的学习者。首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其次,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及美学素养;具有广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再次,要研究德育方法。德育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对实践殊案例的反思,不断研究和改进德育方法。最后,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教学、科研等方面问题,并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工具的能力。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反过来,教育信息技术也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教师能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具有完成教学资源过程的能力,具有批判性处理信息和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具有熟练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教学系统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信息时代高校德育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也不可能有一套万能的应变方案,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身的素质进行反思和充实,对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38.

[2]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7.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8.

第9篇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师作为社会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人,代表社会实施教育,是社会权威的代表,对学生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教师的形象大致可分解成三种角色:一是道德知识的占有者和代言人,在师生结成的以道德知识授受作为基本内容的师生关系中,客观地存在着知识占有的不平等,教师在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自然把教师当成了知识的化身,教师也往往以知识代言人的身份自居。二是道德的化身与道德规范的训诫者。传统德育中教师常常以师表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作为道德的化身向学生训以各种行为规范与准则,对学生的言行品性进行评说,以规范者的姿态来调节学生言行。在学生[中,教师往往被期待成智慧的化身,理性的源泉,他们必须意志坚强,有强烈的使命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求功利、反求诸己、自我克制的道德楷模。三是社会要求的代表。德育的基本矛盾常常被表述为学生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社会要求的代表,他们代表祖国、代表党、代表人民、代表学校,甚至也代表家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对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的道德规范采取强制灌输方法,重智轻德,忘却学生知、情、意、信、行的整体性,重教轻学,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缺乏对学生主体力量的重视与张扬,相应地使学生成了道德知识的容器。

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教育者的信息垄断地位,承载过重期望忽略受教育者独立判断力和价值创造力的道德权威角色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要求,所引起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尖锐,这一切要求教育者把认识、理解、体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以主体角色,在多种自主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体验理论和观点,从可信走向相信,最后达到坚信,从而形成信念、信仰。道德学习过程也就相应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道德认识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教师的道德权威。

作为“对话人”,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人本意识。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主体。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自尊、自主、自立意识的增强和敏感,他们要求平等的愿望十分强烈,对德育教师的空洞说教和训导极为反感,所以,一名传统的道德说教者只会适得其反,更不用说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讲授的内容。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将这份爱心体现到教学中去。二是民主平等意识。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的:“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还要创设德育情境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这里,教师的角色已不是只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也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成长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也成为精神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二、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由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育者在教学内容上大都严格遵守上级的指示和教科书的要求,唯上、唯书却很少能唯实,在教学方法上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致使德育创新的空间十分狭窄,信息时代社会的多变性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发挥高度创造性,不仅要创造性地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而且要从单纯的德育课程执行者转换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一)就课程既定内容而言,教师有责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已审定使用的思想政治教科书做出相应的“剪裁”、取舍、增删,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

即要从实际情形着[而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而不能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本课题,以拓展德育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尤其必须珍视学生生活世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由单一的国家层面的“理想课程”向教师层面的“知觉课程”与教室情境当中的“运作课程”或学生层面的“经验课程”发展。

(二)就课程动态建构而言,在课程的动态展开中,德育教师要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对课程做出再度调适

德育教师应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德育教科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新现象、新观念层出不穷,新的政策法规、新的改革方案也在不断出台,如克隆人、安乐死、基因技术对伦理与法律的冲击,黑客及网络犯罪给法律的挑战、虚拟世界、反物质带来的哲学反思等等,都应该成为课程资源,进入课程流程,这样德育课程才能及时直面社会、关照现实、捕捉前沿,才能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和片断都充溢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激发学生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生命活力。

(三)就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而言,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

现代德育的课程结构由单一转向多样复合,其中的许多课程,如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如果没有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将无法进行。另外,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成的知识信息,而且要收集课程软件信息,设计和编写课程软件、制作教学节目等。所有这些,都要求高校德育教师认真学习现代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开发和设计中去,积极参与德育课程的创新,真正成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三、教师自身发展要求方面: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往往是教科书的讲读者,信息时代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师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变。

(一)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员”

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教师不能单纯把传递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方法及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导航员”的角色。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一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德育教师要致力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包括自立、自尊、适应、创造等内涵丰富的主体性。指导学生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成为能够发展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的现代人。

(二)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理问题诊治者

根据最新的统计表明,大学生上网人数在90%以上。网络带来的人机交流模式使得直接交流日益减少,从而造成认知和情感缺失,如不愿意受原有的社会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容易感到自我归属感的丧失,导致性格孤僻、行为失范、言语无忌,对现实不认可、甚至逃避心理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他们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德育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工作者,在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习上给以更多的心理关注,指导学生社会交往和协同工作的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教育创新活动中有效的激励和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健康地和谐发展。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素养,要有坦诚真实和灵活开放的人格特点,要有善于交际、富于幽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协调问题的技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扫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其健康成长。

(三)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没有健全的人格,就谈不上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与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实质上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新时期的德育内容体系必须包括健康人格的塑造,甚至可以说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人格的塑造。这就要求德育教师从传统的道德偶像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要塑造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要培养学生对自我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同时改造他们骄傲自大、虚荣、自卑、不思进取等不良自我意识品质。其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品质。指导青少年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对人宽厚、真诚坦率、主动热情、谦虚公平乐于助人、善于交际等良好的交往品质,克服其自私、冷酷、虚伪、嫉妒、孤僻、傲慢等不良的交往品质。最后,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挫折,教育学生把挫折当成一种磨练与考验,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指导学生建立适当的理想抱负,教给学生积极对待挫折的方法,增强挫折适应能力。

(四)德育教师应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道德权威的角色很容易造成师生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在信息时代,网络的双向性、互动性使教师从讲台这一“神坛”上走下来,传统的“师徒关系”受到了不可抗拒的严重挑战,沉迷于这种“师徒关系”的教师很容易被标榜为新人类的大学生视为“异类”。网络技术的全社会渗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面对面形式,借助丰富多样的媒体进行“人——机”交往,是现代大学生最崇尚的、最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但是,如前所述,正是这种“人——机”交往,造成了学生认知缺失、情感缺失。这对于身处“闹市”、心理正在健全过程中的青年学生来讲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非常有害的。德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努力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在培养学生品德的同时,关注学生“情商”的达成,构建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师生互动,形成师生双方的心智交流、情感交流的师生交往氛围。

(五)德育教师应成为德育研究者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当信息技术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教师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实现由教书匠向德育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育专家。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以往对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信息时代的德育教师将面临更多更新颖的德育教学问题。如研究提高学生分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不同的德育情景创设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如何对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评价和改善;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等。这些研究活动有助于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特色,有助于教师创造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丰富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推动高校德育的变革。

(六)德育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从终身教育理念来看,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然是终身的学习者。首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其次,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及美学素养;具有广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再次,要研究德育方法。德育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对实践殊案例的反思,不断研究和改进德育方法。最后,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教学、科研等方面问题,并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工具的能力。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反过来,教育信息技术也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教师能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具有完成教学资源过程的能力,具有批判性处理信息和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具有熟练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教学系统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信息时代高校德育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也不可能有一套万能的应变方案,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身的素质进行反思和充实,对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38.

[2]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7.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8.

[7]田青瑶.大学生上网人数最多,上海网民最年轻[R].人民网,2006-07-21.

[5]张有录.现代信息科学[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