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关于民族的文化

时间:2023-10-02 09:07:32

导语:在关于民族的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于民族的文化

第1篇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统 民族经济 民族文化效应

文化传统观念,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沿传至今的思想意识。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物体的惯性相类似,可以影响人们的行动。因此,在当前发展区域经济和探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统筹发展”时,如何对待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观念,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一、民族文化传统观念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但长达二千多年封建专制,封建思想与文化的积淀,加上疆域辽阔、地貌复杂、人口和民族众多,各地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从而又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上述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中国的文化传统观念显现出异彩纷呈的多样性。并自然形成不同的传统观念。

文化传统观念既然可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动,就必然会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发生作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比如,善于吃苦耐劳的人适应能力特别强,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做出更大的成绩,自然会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崇尚忠孝节义的人特别讲诚信等。总而言之,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越多、越浓厚的地区,就越能为发展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反,落后的文化传统观念则会制约经济发展。封建等级观念严重的人往往会把社会工作分为三六九等,看不起平凡的工作。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人办事往往不循科学规律,而是求神问卜、投机取巧。有的人致富后则买地造坟,求祖宗保佑等等。总之,落后的文化传统观念越多、越浓厚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文氛围往往就越差。

一般而言,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就越有条件对本地的文化传统观念进行审视和扬弃。事实上,已有不少地区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复本地区的名胜古迹,或为本地区有作为的历史人物修建纪念馆所等,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而且也是为了弘扬当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二、文化传统观念的异同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成因

文化传统观念除了“优秀”与“落后”两类之外,还存在一类很难用“优秀”或“落后”加以界定的观念。有些观念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有如下三种:

其一为“父母在,不远游”。此言本意是说儿女要孝顺父母,不能远游在外。但是,人总是囿于一地,不接触新事物,不与外界交流,必然使思想保守,跟不上形势,从而不利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二为“中庸之道”。这是孔子提倡的一种最高道德标准,是说做人处事要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掌握好“度”,做到公平、公正,这本无可厚非。然而这种观念,却是消极的,可以束缚人的手脚,泯灭人的开拓性。

其三为“不患寡(贫)而患不均”。由这种观念演化而成的“绝对平均主义”、“大锅饭”、“红眼病”等观念,却是消极有害的。它不仅与党的政策背道而驰,而且还挫伤了人们争先致富的积极性。

以上三种传统观念在中国各地都普遍存在,但表现程度却并不相同。内陆地区表现得比较严重,那里的人们大多安土重迁,不愿外出,又缩手缩脚,不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而且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因此,改革的步子总是迈不开,从而制约了本地的经济发展。而东南沿海地区则表现较弱,那里的人们大多敢想敢干,勇于开拓,又不眷恋家乡,而是哪里能发展就到哪里去,从而形成争相创业的热潮,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东部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上述文化传统观念的不同是最重要的成因。

三、打造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观念和时代精神

悠久的历史并不等于辉煌的现实。在中国境内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是黄河流域,其次是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地区则开发较晚。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东南沿海地区却迅速崛起,还创造出许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为世人所瞩目。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悠久的历史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说明将来。

灿烂的文化并不等于先进的意识。北方地区虽然文物荟萃,但由于长期居于统治中心地带,从而使儒家文化传统观念中消极成分的影响比较大,人们的思想趋于保守。而东南沿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虽然比上述地区逊色得多,但封建统治相对薄弱,思想禁锢相对松弛,所以主张“义利并立”、“义利双行”,以重商趋利为特征的闽粤海商文化也能在那里形成和发展。现在,同处改革开放年代,面对同样的富民政策,东南沿海地区却能抢占先机,在发展上走在全国的前列。由此可见,灿烂的文化也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说明将来。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东西,可能在最初的时候对社会和人类文化与文明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发展和变迁,现在看来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对于现在的社会和公众来说,更关注的是它的研究价值。应该多从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方面来着眼,多从对公众教益的立场出发去认识和思考,这也符合传统文化发展中的扬弃哲学,以打造适合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观念和时代精神。只有这样,中西部地区所蕴藏的经济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并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在发展上的差距,最终实现全国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光远:民族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诸形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2]迈克尔・波特:态度、价值观、信念以及繁荣的微观经济学[M].

第2篇

关键词:PPGIS;文化记忆景观;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268-01

(System)中文全译为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是当前在各类地理建设中尤其是城市规划中运用较为先进的一种学术概念及操作方式,它最早起源于美国。PPGIS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为基础管理系统。它最大的目的就是注重价值公平,社会伦理、生态可持续以及公平分配。它以GIS为技术支撑,以公众参与为核心,最大可能的使一些弱势人群参与项目讨论与决策。所以 ,Obemeyer定义此概念为: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和其他空间决策工具能为哪些关注官方决策的人们所获得和使用的多种方法。我国虽然在九十年代后期就开始接触PPGIS的技术与方法,但直到2000年后才在一些如历史古迹、文化建筑等的实践中加以运用,随着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进程的加快,这项基于各阶层参与的操作平台在以后会发挥越来越大作用。首先,在民族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上,这项技术会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

一、民族文化记忆景观的定义及建设的意义

民族文化记忆景观是指:建立在民族文化记忆场所上的景观,是由一个区域内社会群体共同拥有的以文化形式流传下来的记忆构成的物质形态或故事景观,是珍贵的物质遗产。中华各个民族的文化不仅以各种文字或口头等非物质形式延续而且以各种地面或地下的各类建筑进行保留与展示。民族文化记忆景观反映一个民族艺术美学的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信仰、价值与历史传统的集合体,它是民族精神的物质体现。当前,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记忆已经越远越稀薄。文化记忆的远去导致一个民族根基的松动。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物质外在展示,来延续我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它不应该把旅游作为主要目的。反观我们当下的景观建设,以保护文化为名的粗鄙低俗的何其多。为此建设具有真正历史记忆感的文化景观不仅是各地文化决策者的义务而且是一项使命。

当前中国文化记忆景观建设中的问题:

二、政府主导,以旅游发展为主要目的

文化记忆景观建设不是一般性单一项目与功能的建设,它要求的建设的面积也较一般建筑要大,所以在规划、设计、搬迁、建设上都要依靠政府主导才能完成,因为文化记忆景观建设属于公共设施的建设之一,资金与管理也需要有专项的投入,为此,各级政府对于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负有决定权。这是客观事实,但在实际工作中,全国有一批所谓的文化记忆景观最后成为“烂尾工程”,这与决策和建设过程中没有按历史文化的本来面貌设计有关。很多地方政府本着开放旅游资源的目的进行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本身出发点就不全面,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考虑历史传承的严肃性与民族文化艺术审美观。导致文化记忆景观成为“非驴非马”的怪物。

三、决策不民主,导致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增加

一个项目的建设必须要有前期的论证及立项,中期的投标与建设以及后期的管理与维护构成。这些都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单位)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各个职能单位的协调与配合。在文化记忆景观上建设上更是如此,因为牵扯的知识更为专业,又是与文化传承相关。所以此项目前期的考察、论证应该比一般性建筑更为复杂和严谨。公开性与透明度要高于别的建设项目。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文化记忆景观建设项目人为干预太多,决策时只有少数人参与。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所以给暗箱操作提供了机会。

四、公众的参与感不强

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公益性的建设,它主要是通过对于民族文化在某一地域进行物质化的展示。使人们能更加直观的对于优秀民族文化进行重新发现、了解与喜爱。所以说它是需要公众积极参与的项目。它摈弃的是封闭信息交换。需要开放的、有大量关于景观本身所应该拥有的信息的累集,这些信息不光是文字的而且应该有故事、传说、回忆乃至逸闻趣事构成,只有这样文化记忆景观的立体感才会更丰满。当下,因新技术采用还比较滞后,关于文化记忆景观建设的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汇总还处在人工阶段,对外信息的不畅通导致公众对于建设的意义、目的与作用都不是很了解,公众参与感的减少不仅导致景观建设的信息不完备而且对于建成后的文化意义的传播构成消极意义。

五、PPGIS在民族文化记忆景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PPGIS在民族文化记忆景观上的重要作用不仅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为支撑而且最重要的是能使公众参与其中,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这项工程是与自己息息相关。PPGIS不是冰冷的数字与信息的交换,它更看重的是人与人、人与民族文化与传统的相互交流。PPGIS的核心目的就是公共参与,如果没有公众参与,文化记忆景观建设只是一座或一组毫无生气的建筑。体现不出文化教育与传承的意义。PPGIS不仅使决策更为科学与民主而且使广大民众在建设前期、中期、后期以及完成后投入使用中都会全程参与,扩大了这项工程的社会意义,PPGIS在文化记忆景观建设中有如下重要性:

六、文化记忆景观建设决策的科学与民主化

文化记忆景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较多的资金预算、人员管理、规划与搬迁、以及与历史文化的结合等都不是一两个部门能完成的,所以必须要在建设初期就要有科学而民主的决策机构,这个机构应该是政府主管部门、文化单位、建设单位、学者专家以及大众信息反馈中始终保持顺畅高效。当然它也具有最终的决定权,这种决定权来源于对拟建设工程在前期的范围、地理、传统、习俗、文化等的全面了解以及对于建设文化记忆景观的意义、目的以及以后的管理等都要有科学而缜密的论证。这项工作如果采用人工将是费时费力的庞大工程,难免挂万漏一。并且还如果存在决策中的不透明将又是一项“首长意志”的伪文化工程。而PPGIS是基于科技力量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与大数据得出的结果,它的高效与准确是很明显的。并且PPGIS会大范围的吸收公众参与所以会及时对有悖于民族文化记忆的方案的进行更正与修改。增加文化记忆景观建设的科学性。

七、PPGIS能使公众增强主人翁式的存在感

普通的建设目的性与功能性都较为单一,公众在建设前根本不知道该区域要建设的项目名称、作用。项目的建设游离与公众的视野之外所以关注度较低。而文化记忆景观建设是一项特殊的建设项目,它不光考虑其建设本身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信息,而且要把这种信息传递给广大民众。它的公益性的性质必须要求公众在建设前的知情权与参与权。通过PPGIS这样的平台,普通民众不仅可以就文化记忆景观建设的整体参与讨论而且也可以通过这种平台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反馈给决策机构。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热情,使之认同这项工程与自己息息相关,满足公众参与重大项目的心理满足感。这为以后的管理也会带来好处的。

八、PPGIS可以使文化历史信息来源更多元化

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依附的是对民族文化的全面与多方面的了解,而把抽象的历史文化记忆还原成具体的场景就需要一个个细节来完成,在地域性民族文化记忆景观建设上有记载的文化历史信息不足以反映这个区域的文化与历史的全貌,比如一条文化街区的建设它除了该街区的历史原貌,还应该有同时代生活在其中人们的一些信息如照片、回忆录及其它的带有生活气息的物质存在,这样的记忆景观建设才更加鲜活。PPGIS通过计算机及其它沟通设备能使掌握这一信息的人们较快和较多的传回与交流对于该景观的一些文化与历史记忆甚至实物,使得文化历史的信息更加多元与细致。

九、结语

总之,PPGIS技术平台给予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注入了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建设与管理可能,当然它最为重要的是使这一建设增加人与景观之间的人文交流与参与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

本文为四川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基于非旅游业基础上的民族社区文化记忆景观建设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韦青,周宁,杨诗源.“东亚文都”视角下泉州西街历史文化记忆景观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15(06).

第3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群众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引言

民族音乐起源于民间传统文化,是人类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创作灵感根源于当地民族生活,根植与当地社会民俗风情。民族文化是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凝聚力。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独特的地缘条件,造就了这个民族古老、淳朴的灿烂文化。群众文化生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逐渐丰富多彩起来,民族音乐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被提到足够重视的位置。土家族的民族音乐在展现当地民族和地区的风土人情方面,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族音乐对群众文化的功能

(一)民族民间音乐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

民族民间音乐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可以将现在和过去联结,跨越时空的将我国从古至今的音乐文化传承下来。“民族音乐渊源悠久,从古至今凝结了当地民族文化的精华,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最后走上舞台被世界熟知的过程中不断的根据群众精神文明水平进行升华,最终服务于人民群众,丰富群众生活。”民族民间音乐最大限度的娱乐群众生活,为群众文化建设打下基础。相对的这种民间音乐的形式载体是群众,流传于群众间,其灵感源泉也发源于群众。人民群众将其不断的传唱和改编,使其更加丰富。例如:土家族摆手舞、跳“毛古斯”等以歌舞文娱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俗、婚礼上的哭嫁等都有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的作用。由此可见民间音乐丰富了群众生活,也是群众生产实践的产物。产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这种音乐形式形象的再现了人民群众真实的生活图景和文化风貌,民间音乐从民间走上舞台,也将当地的人民生活状态推向世界,弘扬了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民间音乐体现了群众文化是把人民联结起来的重要因素

文化决定了人民的意识,拥有同一种文化的人民世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拥有同样的信仰和观念,传统独有的文化可以增强人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民间音乐就是这样一种传统的独有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着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民俗风情。对于人民群众而言,他们的音乐文化来源于长久以来同一种思维方式,这是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我国的民间音乐多数围绕着某民族的节日,如:婚丧嫁娶,民族节日等,这些都是一个民族重要特色。土家族许多传统民族音乐的内容就是土家族在与自然界斗争,与异族侵略者斗争中慢慢形成的。因此,传统的民族音乐承载着民族历史,延绵着历史事件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它本身从各个角度显示了我们民族乐观、自信、自强的个性特征和健康心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强敌面前不折腰,始终如一的以一种坦然、自信的姿态傲然挺立。“民族音乐对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应该着力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和活动,民族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一种民族凝聚力。

(三)民族音乐对群众具有规范作用

民族音乐中传递的正能量以及歌词中的正面教育意义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民族音乐以一种更加柔和和富有娱乐性的方式对人民进行规范和引导。民族音乐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对群众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精神文明的提高代表了整体民族水平的提高。民族音乐与群众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民族音乐是群众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而群众文化是民族音乐的灵感源泉。群众文化和民族音乐的渊源几乎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初的群众文化形式就是地区民族在节日和宗教活动中的乐器和音乐的表达。所以,大力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二、民族音乐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民族音乐与群众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民族音乐是群众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而群众文化是民族音乐创作的根源。群众文化和民族音乐的渊源几乎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初的群众文化形式就是地区民族在节日和宗教活动中的乐器和音乐的表达。

(一)民族音乐是群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不断提升,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以及人们对文化审视角度的不断扩展,当今文化逐渐呈现出多样性,根据文化的内容及形态等可以对文化进行不同方向的延生及拓展,并创新出更加先进的文化。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通信技术得到了充分发展,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音乐茶座、KTV、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掀起了一阵音乐文化的狂潮,使得民族文化逐渐成为群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群众中诞生了各种自发组织的音乐协会,民族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音乐活动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当前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表现场所为各大广场,广场为人们提供了展示音乐文化的基础平台,且不受到时间及地域的限制,没有身份等相关门槛,只要民众喜欢且有一定需求就可以参与到其中,美因茨有人形象的将广场民族文化形容为“没有大门的音乐剧场”。广场上举行的各种歌唱比赛以及广场舞等能够有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有助于对当前先进文化的宣传及继承,人们在文化传播古城中能够切实感受到文化带来的欢乐,使自己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可以说民族文化不仅是群众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还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和途径。

(二)群众文化是民族音乐创作的根源

群众文化是人类历史进步的一种外在体现,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人类社会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如同人们的精神粮食。“民族音乐是浩浩荡荡的群众文化背景下孕育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众所周知,人类发展了历史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最终发展到现代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在人类不断发展前进过程中,人类开始不断对自然进行改造,进行自我解放,于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人类不仅使自己的外在能力逐渐提高,还创造了各种不同的文化,最初出现的就是各种文字以及图画,人类交流方式开始变得更加便捷,人类也开始学会通过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抒发自身的情感,或通过一些娱乐性方式记录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情感及事件。最开始人们通过敲击树木、石块并伴有手舞足蹈、大声呐喊等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怀,慢慢的逐渐发展成为早期音乐,通过将语言配以一定旋律成为动听的音乐,这种独有的创新方式开始在当时的社会群体中逐渐蔓延开来。随着文化的传播以及不同地域。民族特色的融合创新,不同民族开始用自己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将民族特有的文化表现出来,于是便成为最原始的民族音乐。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民族音乐的产生与创作源于群众文化,其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且民族音乐的创作离不开民族文化基础。

三、将民族音乐融入群众生活的策略

(一)将民族音乐融入群众文化生活的实践当中

在民族音乐融入群众生活的实践中,应先了解开展群众文化生活的群体。纵观大街小巷,在当前的群众文化生活群体中,可以发现中老年人群是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当前由于现在大街小巷都弥漫着现代流行音乐,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当前多数中老年人晨炼活动的伴奏乐曲,正是在青年一代中流行的迪斯科舞曲、电子舞曲、交际舞曲,一点民族的味道都没有,甚至当前很多的小朋友也只会唱什么“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些爱情歌曲,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小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也是民族精神缺失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想要将民族音乐融入这样一类群体中,还应该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及其特点,比如年龄差距、文化程度的差距,他们乐忠于的音乐形式和乐曲类型等。然后可以从一些文化素养较高,热衷于民族音乐的人群进行宣传、宣教民族音乐,而且还可以指导人们学习民族音乐。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老年人经历社会的变革、国家点滴发展以及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的独有的特点,而且他们的音乐审美的特点和长斯的审美习惯进行宣传和发展民族音乐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目前来讲,全国范围内的城镇都拥有了自己的广场,而且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参与的群众也在不断的增加。但这只是对广泛的广场和群众的片面了解,其中包含少数民族舞蹈元素的地方还远远不够,只有在广场上播放民族歌曲,发动群众学习民族舞蹈,这才能大大提高民族元素在广场舞中的传承氛围,使民族民间音乐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

(二)加强引导,提高人民群众民族音乐欣赏水平

美妙的音乐不仅能够愉悦人们的心情,陶冶人们的情操,而且美妙的音乐对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氛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而这就存在对音乐的选择和引导的问题。将群众音乐欣赏情趣引向何处,如何进行选择优秀的音乐,如何激发出人民群众对音乐的喜爱,这都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思考,而且也与引导者自身的音乐欣赏水平和爱好有极大的关系。如果引导者自身音乐欣赏水平较低或者音乐欣赏范围狭窄,那么其也不可能为人民群众介绍或者推广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也不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的需求,这样就很难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推广宣传优秀的民族音乐。同时,在进行宣传和推广民族音乐中,我们也不能以个人的音乐爱好或者观念进行组织群众音乐工作音乐工作了否者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针对这种问题,我们在推广民族音乐中,应根据群众音乐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推广民族音乐,我们首先应该做好准备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群众对民族音乐所持的观点,然后可以鼓励并加强引导喜爱民族音乐的群众。党的十以来,“中国梦”以其丰富的意蕴和美好的愿景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勾勒出一幅美好的蓝图,成为全社会热议和关注的焦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正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文化馆的工作者,做好宣传,组织,如可以在广场舞、社区文化活动以及音乐喷泉等多个场合进行宣传,并加大民族音乐的开展和引导,我们只有积极编排了本地方本民族的音乐的广场健身舞和本土歌曲,只要我们积极的面对了勇于探索钻研了正确去引导组织群众开展民族音乐活动,才能不断发扬优秀的民族音乐。

四、在群众的文化生活中融入民族音乐的意义

(一)民族音乐能够极大的促进群众的文化生活

民族音乐主要是民间生活、生产的乐曲,是指繁衍在中国土地上各民族的人们,从古到今在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而且还能够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民族音乐对于人们的情感以及精神思想的引导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民族音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人们爱国情操的动力源泉,其对鼓舞民族斗志,提升民族凝聚力也具有很大的帮助。”为此在当前群众生活中融入民族音乐,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民族素养和爱国情操,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快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民族音乐反应着群众的精神文化面貌

“民族音乐是社会民族思想和艺术高度发展沉淀下来的净化,其反映着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在群众生活中将民族音乐融入,不仅能够提高群众的精神思维能力,而且对国民的心理文化结构的形成,完善群众智力结构,实现人民群众对民族音乐文化中伦理道德价值及其民族精神的肯定具有巨大的价值。民族音乐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民族生活地域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同时,民族音乐也是与个人和民族灵魂保持同一性的特点,民族音乐就像民族生活习惯、民族语言以及民族文化一样具有流传性和保持性。而从新时代来看,民族音乐是构筑和推进民族先进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要素。因此,将民族音乐推广宣传并融入人们群众生活中不仅能够产生新的民族先进文化形式,而且对于创建社会新气象,促进中国新时代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五、小结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融合了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思想情感及日常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当今多样性社会,民族音乐逐渐成为群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群众文化作为民族音乐的源泉,二者相互推动发展,意义非凡,并将在未来持续这种促进关系。

参考文献:

[1]闵成B.论民族音乐在群众生活中的融入[J].音乐时空,2014,03:52.

[2]姜于暄.浅谈群众文化与民族音乐的渊源[J].大众文艺,2012,19:200-201.

[3]张涛.浅析现代音乐与群众文化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2,12:200.

第4篇

民族声乐课程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脱节制约民族声乐文化的纵深发展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声乐教育中存在着教育理论落后的现象,声乐教育还是沿袭着“五四”时期引入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深受西方文化模式影响,是以20世纪鼓吹的“世界音乐趋同论”、“世界音乐无国界”理论影响下产生的,这种教育体系造成我国民族声乐发展中产生了“虚伪主义”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念是不对,严重影响我国民族声乐及其教学的纵深发展。在传统的民族声乐教学中,许多人认为民族发声方法是不对的,教学只是固守着西方美声的唱法,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其实,民族声乐有其自身产生的土壤,这种土壤就是民族文化。研究民族声乐就要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如果离开了这种民族文化土壤,一味的崇洋,这种民族声乐艺术就失去了它独有的魅力。因此,无论是民族声乐的发展还是民族声乐教学发展都需要研究民族文化,需要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上研究,才能有所建树,民族声乐教学才能获得有效发展。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如何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改革

1、民族声乐教学要建立与其他学科的纵深联系

民族声乐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声乐知识的教学上,不能仅仅局限于声乐本身,特别是高职声乐教学,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较差,进行声乐教学就要建立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上,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进行声乐教学的同时,要进行人文、社会、哲学等方面知识的疏导,不断丰富学生内在文化品位,不断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民族声乐作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可以创造性的进行发挥,才能打破机械模仿的学习模式,才能消除“千人一腔”的民族声乐教学现象,声乐教学只有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才能更好地发展,不断进步。

2、民族声乐教学要与民族文化联系起来

民族声乐与民族文化联系紧密,从它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民族文化,本身它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体系。传统声乐是一种直觉艺术,主要表现在声乐不确定,记谱创作方式和口传心授的方法,在它的产生、传承的过程中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较大。民族声乐的曲子无论是取材还是创作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影响,很多是民间艺人在传统的曲子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他们根据本地的音乐语言,根据本地文化进行改编和创作,创作出各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比如中国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优美,悦耳动听,在全国各个地区广泛流传,从而不但演变出各具地域特色的《茉莉花》唱法,因此,民族声乐与民族文化联系紧密进行声乐教学要不断地给学生传授民族文化知识,只有学生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学习民族声乐,才能真正体验到民族声乐的独特魅力,只有学生真正理解民族声乐的内涵,才有可能进行二度创作,才能有所建树。

3、民族声乐教学要与世界文化联系起来

第5篇

民族文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某一民族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包括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道德文化、农耕文化等。双语教学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的语言作比较地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譬如:藏汉语、苗汉语、侗汉语、汉英语等。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民族文化与双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居住地区,该方面的教学,主要运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服饰文化

在苗族服饰文化中,历来是苗族用自纺自织自制自染的家机布为面料自缝的。男人穿的衣服,一般是上身为对襟便衣,下身为家织便裤。老年人过年过节时喜欢穿花锻长衫。苗族男子所戴的头巾,一般是红绿丝线织成花格,着衣内白外黑。在黔东南,女人穿的服装,式样和制作较为复杂多样。节日、起集和走亲访戚时,苗族青年妇女特别注意着装和整容。着装分为便装和盛装。盛装的上装在肩胛、袖口用丝线绣花和缀上各色花边,系上围腰、花裙子、鞋面、背带都绣上花鸟虫鱼、龙凤草木、蝴蝶。裙子有长条裙、青色白褶裙。长条花裙周围共有24条彩色缎面飘带,绣上不同的花样。裙子的长度各村寨也不尽相同。有的裙子长到脚踝处,有的只盖过膝头处。有的裙子未盖过大腿部,长约五寸。苗族古典式盛装,较为特殊,苗语称为ud baid(乌摆),该盛装无领,对襟开,边大,绣上花纹,缀有金银片,熠熠生辉,较为珍贵,一般在节日或去世后入殓时才穿古装。在劳作中,苗族妇女着装不算繁杂。一般为头挽髻,插银簪或木梳,有时中年人搭印花枕巾,老年人搭黑色头巾,戴银耳环,穿绣花衣服,系围腰,穿绣花布鞋。苗族盛装的苗、汉语名称如下:ud(衣服) ud nix(银衣) gib nix(银角) hliongt (手镯) hlinb( 项圈) ud bad ( 古装) ud hmub zaid ( 土布衣) ud gangb ( 丝绸衣) ud hmub ( 绣) ud xit hsaib ( 绸锻衣)ud lul (寿衣) ud nix ( 镶有银片的女盛装) ud qub ( 衣物、衣服) ud vis bangx ( 绣花衣) ud nox ( 蓝衣服) ud liangx ( 单衣) bangx nix ( 银花) tat nix ( 银圈片)nes nix ( 银雀) vas nix ( 银梳) ghab zand naix ( 银耳环) hlinb ghongd ( 银项圈) yat linx( 银压领) ghab liul ud ninx(银衣片) pot nix ( 衣肩银泡)等。

二、民族建筑文化

苗族民居建筑,一般为傍山而建,次第升高,大多以半边吊脚楼为主要特征,如西江千户苗寨。这种建筑,适应于地势陡峭、平地不多的山区。吊脚楼一般为三层楼,四排木柱,三间房屋,有的两边还配有厢阁,名叫偏夏。中层为居住层。设有堂屋、卧室、火塘、厨房、客房、晒台。堂屋设有长栏凳子,苗语称为阶息(ghab xil)。人们闲暇时,在此休息、娱乐、制绣、远眺,极为方便。

火塘是苗族同胞生活起居中心,烤饮宴兼备。吊脚木楼的上层以贮藏物件为主,面积大,空间多,是堆放谷物的好地方。下层以生产利用为主。在这里,置有牛栏猪圈,可堆积粪便、农具等,与居住层分开,互不干扰。苗族吊脚楼的建筑工艺为祖传,在木匠建筑师傅中,有文化的人不多,全靠记忆、应用、实践和创新。吊脚木楼的墨法准确,不用一钉一铆,结构合理,装饰精巧,美观大方,整洁不潮湿,居住极为方便。 其苗、汉语名称如下:zaid(房子、家) ghangb zaid(屋脚) ghab but diux(门边) ghab but zaid (房子周围) ghab but sot(灶边) ghab but vangl(村边、寨边) nais gas (使穿枋跟柱子固定的眼儿) guf zaid(屋上边、顶上) hfud zaid (屋侧) vib zaid(瓦片) vangx zaid(檩子) tangb zaid(椽子)tangb lox(楼梯) dongs zaid(木柱) max zaid(枋子) qongd zaid(房间) qongd zaid dud(教室) dongs diongb(堂屋中柱) dongs(柱子、掷) dongs tit(庭院门的柱子) dongs niangx zab (边桩) ghab xil(美人靠) qongd zaid hlieb(大房间) qongd zaid yut (小房间) dongs nongl (粮仓柱) lox zaid (拆房)denf zaid hvib(贺新屋) xongt zaid(立新房) guf cot(楼上)ghangb lox(楼脚) lox ghad(厕所) ghab vangx diux (门槛)等.

三、民族饮食文化

在饮食上,苗族历来以大米为主食,包谷、小米、红苕、洋芋、麦子为杂粮,副食有牛肉、猪肉、羊肉、鸡、鸭、鱼、蛋等,尤其喜食鲤鱼。鱼以稻田饲养为主,素有稻田养鱼的习惯。苗族人民喜食酸辣味,每家都备有酸汤、酸菜、酸辣子、酸番茄.在烹调时常以此为调味品。酸菜有青菜酸(vangd vob gat)、韭菜酸(vangd vob nix)、蕨菜酸(vangd vob hveb)、腌汤(vangd ghangf)。煮火锅时用一勺作佐料,菜肴鲜嫩,味美可口。鱼、狗、鸡的烹调方法别具特色。如炖狗肉和鸡肉时,要加米煮成稀饭,有时将整鸡加米炖熟后提鸡切成块,用鸡汤煮稀饭。鱼则用酸辣、酸番茄搀和着煮,加大蒜、生姜、花椒为佐了料,称为酸汤鱼(vangd liol nail),鱼腥味全无,味鲜而美。逢年过节,用豆腐和鱼一起煮,待第二天冷冻后取出食用,称为冻鱼(nail dongs)。因过去当地不种油菜,食用动物油,故少用油炸或干炒,习惯用水煮烹调法。将蔬菜置于甑脚煮,称甑脚菜(vob dlongb)。煮饭多用甑子蒸。煮饭的甑子不放入锅中,而是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气盆(naf)放在锅里,再将饭甑置于气盆上,靠气孔冲气煮熟饭菜。这种蒸法可避免米饭渗水,味美而清香。

四、文学艺术

第6篇

语言和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在不同文化的人们的生活中,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举例阐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内在区别和在人类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最终提倡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应当保护其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1.言与文化间的关系

1.1是文化的一部分。像其他的文化现象一样,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是文化和语言都会随着生产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但正因为出现不同的文化,才需要更多不同的语言来完善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我们可以说,语言拥有文化的所有属性,所以语言也是一种文化,也是众多文化现象之一。人类语言不仅是一个整体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1.2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虽然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其他文化现象通常不能被独立的存在于语言之外。毕竟只有通过语言文化才可以得以保留、扩展和传播。

1.3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思维,思维活动离不开语言。也就是说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集体创造的社会成员,但只有通过使用语言这一良好的沟通工具,才可以使社会成员达成沟通并实现相互理解。不同的文化应该通过语言相互学习。由于文化必须使用语言作为工具来开发,所以,语言是文化的发展的基础。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语言作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相互交流的基本工具,通过它人们可以建立生活上和心理上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语言能够促进人际关系,同时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语言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平台。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人类拥有了语言的权利和能力,人们通过使用语言就能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具有概念和意义的世界。

人们通过观察客观世界,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其周围的物质世界,并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意识来表现其精神世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在进行交流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所表达的语言和使用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因为文化是形形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由于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及民族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同,在他们的意识中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和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不同,因此他们的世界观和生活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

语言、文化、世界结为三体,是密不可分的,人类活于意义的世界中,正如生活于他感知的世界中一样的真实,因为语言就仿佛一个棱镜,透过它的投射,世界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所谓的世界景,因此语言也同时表现出人们对其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认识认知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主体,是认识过程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因此通过语言文化学的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个客观世界;通过语言能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不同语言当中不同民族的文化。

2.不同文化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即使使用的语言方式准确无误,但由于文化上的不同,他们使用一个词或一种表达方式具有不同的意义。尤其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即使精通了该语言,但是文化不同,人们在语言当中描述其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就如一个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成长在少数民族地区,但在校受的教育是汉语,由于他已经拥有了双重的文化背景,因此在使用不同语言时,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将对其所学习的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在使用汉语时,相对于汉族同学来说他们在说汉语时使用的形容词就比较多一些,因为他们不能像汉族同学那样更具体而准确的表达其思想,在转换思维的时候用汉语表达就较难些,只有通过形容词来表达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甚至他们在交流时往往喜欢用倒装句来表达本民族语言,就如汉语当中的客人来到礼让"吃饭",很多同学将它表达出来时就变成了"饭吃","喝水"变成"水喝"这种表达往往会使人发笑。

不同的民族在其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中成长,他们所接触的客观事务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就不同,在他们的语言里所描述的客观事物的名称就有所不同。文化上的不同,不同民族在使用其不同语言时有着不同的限制,这就很大程度上和该民族的宗教思想、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不同因素有关系。由于文化的不同,我们就很难在其他的不同文化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或表达方式,如果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研究藏族的语言,从研究其语言他们就不难看出藏族是一个从事于畜牧和农牧业的游牧民族,因为藏语里大多都和畜牧和农牧有着具体的描述,因此语言为人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信息,使不同学界的语言学家能够通过研究不同民族的语言来得知其民族内在文化。就如爱斯基摩人对雪的描述就有所不同,在他们的语言里对雪有不同而更具体的描述,从这点我们就不难看出,雪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语言和文化。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叙述,我们进一步得知操不同语言的民族如果对客观世界中的某些事或者某些现象在其语言里有更具体而生动的描述法,那么我们不费太大力就能基本上得知该民族的文化,

第7篇

在苗族地区“留寿用地”、“依祖坟而葬”的习俗从古至今延续了数千年,一直被当地少数民族所遵守。但是在法治社会的今天,这类习俗却出现了与现代国家法律不相适应的地方。正如前述第一个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村民沿用古老习俗看风水或自由选择“寿用地”,存在着侵犯他人已经在该土地上享有的权利的隐患;同时,以依祖坟而葬旁的习惯又促使了坟地的无限扩张,这一矛盾更加凸显。最直接的就是国家实行土地承包制度后,承包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这些现象的威胁。

第一,与承包经营权的冲突。《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承包方依法享有对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第53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苗族“留禁寿用地”的习俗允许当地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墓地,这是来源于苗族的信仰中关于墓地风水的讲究和对逝者的敬重,这种风俗习惯在有的苗族聚居区根深蒂固于群众的思想中,不容置疑。如果打破,则会造成对少数民族的不尊重,引起民族事件。正如前述两起案例中所反映出来的,这也的确侵害了承包人对承包地的权利,给承包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利益遭受损失。

第二,与承包经营地用途的冲击。《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15条规定:“单位和个人承包经营的土地和依法确定给个人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应当依照用途,不得擅自建房、建窑、建坟……。”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第10条规定,“禁止在下列地区建造坟墓:(一)耕地、林地;……”。国务院2008年出台的《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禁止占用耕地(包括个人耕地和自留地)作墓地的规定。然而在实行“留禁寿用地”这一风俗的地区,“寿用地”往往位于承包的耕地、林地中,在这些承包土地上建造坟地,明显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耕地、林地造成破坏。第三,与承包人权利的冲突。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管理法》第10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所以说,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仍然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承包人享有的只是对承包地占有、经营、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该法第十四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4条规定,发包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二)违反本法规定收回、调整承包地;(三)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四)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八)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承包方给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发包方有权制止,并有权要求承包方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本案中,根据当地村规民约和风俗习惯,村民有义务让别人埋葬于自己承包地下,有人不履行这一义务,村委会就可以出来主持公道。然而,台江县排羊乡岩寨村村委会不顾承包人许仕云夫妇的反对,同意蒋家占用许仕云家的承包地埋葬蒋光烈,这一行为已经违反了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承包方造成了损害。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视角下的“坟地纠纷”

文化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资源,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建设,谋求增强自身思想文化影响力。比如,美国小布什政府先后成立“公共关系办公室”、“全球交流办公室”,奥巴马政府提出运用“巧实力”重塑美国形象;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成立专门负责改善俄国家形象的委员会;韩国设立国家形象委员会。前述情况表明,加强国际宣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于维护国家长远利益,提高国际地位,增强综合国力,使我国在复杂激烈的国际舆论斗争中占据有利形势,实现当前和长远的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4]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而绚丽的文化,这是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文化宝藏,因此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在贵州省T县法院所处理的这起坟地纠纷中,当地法官基本也都是苗族,他们与纠纷的双方当事人都生活在习惯法的氛围之中,他们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在依法办案的同时,适当考虑当地苗族习惯法对圆满解决纠纷是非常必要的。相比较而言,前述的云南省L县人民法院的判决是有欠妥当的,甚至会引起新的纠纷。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指法律规定的少数民族对其文化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法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例如中国传统的法律“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等级有序、家族本位、重视调解、无讼是求”的原则就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表现。因此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及其文化权利的保护,同时,国家法对习惯法的批判性保留也应该参考其是否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为标准。世界上许多国家将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写入法律。在韩国,由于历史和传统深受儒教文化的浸染,存在浓厚的祖先崇拜之精神。这种韩国民众的传统意识衍生了对自己乃至他人的坟墓予以尊重的观念,这种传统衍生出韩国习惯法上被称为坟墓基地权的物权,即在他人享有所有权的土地上设置坟墓的人所享有的使用坟墓基地附近土地的类似地上权的习惯法上的物权。我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建设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这些法律规定都表明,包括丧葬习俗在内的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其文化权利保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我们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民众的相关丧葬纠纷时要慎重考虑其习惯法中的合理因素。

探求文化权利保障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良性互动之路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特有的对其自身文化的享有的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权的基本人权之一。但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落后,人们缺乏权利意识,往往不能正确行使其权利,滥用文化权利的现象层出不穷。很多少数民族习惯法产生于乡土社会中,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中,包含着浓厚的道德观念倾向,如苗族认为通奸是比更为严重的罪行,其背后体现的道德观念是通奸者比者得到更多利益。而我国的法律仅将定罪,而认为通奸是由道德或其他社会规范调整。为了严格规范调整对象的行为,习惯法往往使用重刑对犯罪进行惩罚,这些习惯与现代意义上的刑法相比,缺少对个人权利的关注,往往是“多数人的狂欢”。当犯罪行为发生时,“罪犯”往往要先接受习惯法的处罚,再接受国家机关的处理,这无疑加重了对“罪犯”的惩罚;同时,许多习惯法上的“私刑”是对“罪犯”的一种侵权,甚至对受害人构成再次伤害,如“连坐”、“亲缘复仇”等。这种过于随意、不够精细的处罚程序,极有可能演变成“以暴制暴”,严重侵害到“罪犯”的权利。[5]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需要依靠国家的强制保护、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成员的努力,建立全方位保护体系。

(一)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立法。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内容及具体保护措施。建立起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协调一致的法律制度。对少数民族习惯法予以批判的继承,将那些有益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习惯法给予肯定。各级政府应该充分行使其职能,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行使提供便利,让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真正得到发扬,让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真正得以实现。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里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为根本,任何法律、政策的制定都要遵循这一原则,注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实现不仅需要国家的强制保护,也需要社会各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加强社会成员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法制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行使权力和履行相应义务,在行使自身文化权利的同时尊重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

第8篇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农牧民;科学文化;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1.013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总土地面积20.3万km2,人口102.3万人,是一个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蒙汉杂居、交通不便、春夏多干旱、冬季多雪寒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

随着近年来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加快,耕地及放牧用地的减少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民要发展,牧民要致富,只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走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农牧民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主体,农民群众的科技知识水平和技术接受应用能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1-3]。同时,这也是农村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4-7]。

从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看,农业直接面对的是国际大市场,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方法及工具的采纳和应用,决定着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应用水平。面对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只有培养及造就“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才能保证农牧业的科学发展[8-10]。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这部分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农牧民培训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进行了探讨。

1 锡林郭勒盟少数民族农牧民培训工作现状及问题

1.1 锡林郭勒盟少数民族农牧民培训工作概况

锡林郭勒盟有32.6万农业人口,近1/3为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近10万青壮年劳动力中3万左右为少数民族农牧民[11]。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盟委、行署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农牧民科技文化的培训工作。各级农牧民培训中心主要围绕着养殖、种植、民族特色手工艺、农畜产品加工等加大培训力度。通过这类技能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少数民族农牧民在文化素质提高的同时,掌握一两门手艺,拓宽了农牧民致富的门路,从而达到了增收的目的。

截止到2012年底,全盟农广校共为当地培养了8 052名大中专毕业生,培训阳光工程1.6万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7 392人,农牧民实用新技术培训20万人次,共投入800多万元。虽然锡林郭勒盟的农牧民培训工作取得了进步,较以前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2 少数民族科技文化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2.1 少数民族农牧民基础教育水平低 受长期居住边远分散的自然环境影响,长期的游牧生活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12-15]。锡林郭勒盟农牧民基础教育情况如图1,可见其整体水平偏低,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仅占7.1%。青壮年(40周岁以下)农业人口所受教育程度略高,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约占12.2%,受过高中(或中专)及以上教育的约30%。

同时,相当一部分农牧民仅使用蒙语,未掌握普通话,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他们参加教育培训、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难度。

1.2.2 少数民族农牧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淡薄 少数民族农牧民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和安于现状的心态,使生活在农村牧区的农牧民对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意识比较淡薄,积极性不高,农牧民子女中存在严重的厌学辍学现象。

本研究课题组对正蓝旗、东乌穆珠沁旗、太仆寺旗等地100余户农牧民进行调查,以了解农牧民参与学习及培训的心态及实际困难,调查结果令人深思。图2为农牧民未参加科学技术培训的首要原因调查情况,“不知道有什么培训”、“觉得培训对增收帮助不大”、“怕花钱”、“没有时间精力”是4个最主要原因。所有培训项目均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拨款,不收取农牧民一分钱,可仍有不少农牧民由于“怕花钱”的原因而对培训“敬而远之”。可见,一方面,广大农牧民对培训的认识尚不足,基层地方政府培训机构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很大一部分农牧民“不知道有什么培训”,并且存在“培训要花钱”的顾虑;另一方面,培训的具体安排及培训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以改变农牧民“觉得培训对增收帮助不大”的观念。

1.2.3 培训资源分散,培训方法针对性不强 随着锡林郭勒盟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能相继开展了各个层次、各个种类的培训。主要有组织部门的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农牧业部门的各项实用技术培训、扶贫就业部门的帮扶就业培训。但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不能统筹协调,形成资源共源,使有些培训形式呆板、内容重复,不仅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浪费,也使参加培训的少数民族农牧民对培训有了厌倦情绪,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培训方法上,大多数运用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即老师在上面讲,学员在下面听,最后进行考试。而一些农民相对感兴趣的讨论式、互动学习式、论坛讲演式、趣味游戏式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却很少运用。此外,目前大多地方探索网络培训的方式,但是对于边远的农村牧区等的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地区,多数人无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学习。在培训内容上,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农牧民朋友认为培训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专业术语过多,语言过于书面化,很难听懂领会,更不要说掌握。总体来看,目前的培训体系中存在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方法没有切合农牧民的实际情况,这也成为目前农民培训中比较普遍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培训人员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再加上没有认真了解农牧民学习能力和分析当地的农业生产具体实际情况,经常是用培养教育青少年学生的那一套方法来教育农民,体现在内容上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形式单一枯燥,理论脱离实际。总的来说,这些培训农民的做法未能做到与具体产业相结合,未能做到与具体实践劳动相结合,或者是高估农民的学习能力,讲一些深奥的知识,或者低估农民的能力,简单敷衍了事,为培训而培训。

1.2.4 缺乏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教材 锡林郭勒草原的少数民族农牧民以蒙古族为主,他们日常生活学习交流主要以蒙古语为主,用汉语学习和交流有一定困难。而培训少数民族的蒙文科技文化多媒体资源少之又少,即使有一些也严重滞后,不能跟上现代高速发展的新型农牧业科技知识的更新,这就成为了阻碍迅速提高少数民族农牧民科技文化知识的一个瓶颈。我们对汉语及蒙古语的农牧技术培训材料在当地新华书店销售情况进行调研,见表1。

2 提高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思路与方法

2.1 科学规划,创新培训体系

目前,锡林郭勒盟以加快发展草原畜牧业为重点,围绕建设现代优质农畜产品基地这一目标,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农牧民培训规划,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力争把锡林郭勒草原建成优质的草料基地、奶源基地、肉食品基地。

培训讲求的是实用性,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让每一位学员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和技术,以提高素质,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16]。但是传统的农牧民培训方式主要以正规培训为主,也就是课堂讲授,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坐着听。但是农牧民培训面对的是不同于学生的对象,其在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知识阅历、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接受能力等方面皆与学生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应该依据其自身特点和期望,按照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思路,找出现有培训模式存在的不足,从提高培训的时效性的角度出发,在行为学理论基础上设计正规培训与非正规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

2.2 整合资源,加大培训力度

一是政府部门要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合作密切、各部门协作、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联合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的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等项目。在新牧区以建设种植、养殖示范园和家庭农牧场为重点,采用集中讲授、专题培训、观摩交流、现场示范指导、科技下乡、媒体资源等多种手段进行培训。

二是在培训中重点抓好嘎查(村)少数民族干部、党员、专业人才和少数民族回乡知识青年的培训。在培训中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引导广大农牧民自主学习增产增收,并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三是培训内容要与当地农牧民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相适应。在内容上,如肉牛肉羊的饲养和加工技术、疫病防治技术、优质牧草栽培技术、生态草原保护、蒙餐服务、民族传统食品加工、民族服饰、民俗文化旅游等。在时间上,要结合农牧业生产季节开展培训工作,如理论培训宜在冬季农牧业休闲时期进行,现场指导则在生产季节要根据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深入到田间、牧场进行。

四是要大力发展以蒙文蒙语为载体的文字和音像教材,要组织专家编译制作一部分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蒙文蒙语教材,对技术要点进行简化和乡土化,形成看得懂、听得明白、掌握容易的文字和音像教材。

2.3 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

结合锡林郭勒盟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状及市场发展的需求,各级政府应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科技培训。一是要列入预算建立专门的资金予以保障;二是从教育附加费中提出一定比例专门用来培训少数民族农牧民;三是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由专门的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全面开展培训;四是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少数民族农牧民的培训。

通过开展少数民族农牧民科技培训,提高了少数民族农牧民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改变了他们的劳作方式及思维方式,拓宽了他们的增收渠道,从而加快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这也增强了少数民族农牧民加快发展的信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7]。

2.4 建立培训考评机制,提高培训管理水平

建立培训考评机制是提高培训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和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考评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任何项目管理中必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它是约束激励的基础,没有评价,就没有说它好坏或是成功失败的依据[18],因此农牧民培训工作必须建立完善培训考评机制,使其具有评价、监督和导向的功能,这也是农牧民培训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在基层,评价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者设置评价的指标不够科学不够合理。为了进一步建立完善评价机制,首先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次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做到及时调整和修正培训计划,切实提高农牧民培训管理水平,有利于增强农牧民培训效果;再次要建立培训评估结果追踪机制,促使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姚轮轮,张莉琴.中国农村居民教育回报率的变化趋势[J].天津农业科学,2013(4):63-67.

[2] 张秋红.都市农业与农民技术素质教育[J].华北农学报,2005,20(S1):195-198.

[3] 高佳.如何搞好都市现代农业中的农民技能培训工作[J].天津农业科学,2013(4):75-77.

[4] 魏婷婷,林英华,吴方军.农村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8):48-50.

[5] 陈琼,王爱玲. 新型农民培养与现代农业建设[J]. 河南农业科学,2008(11):11-13.

[6] 王宏民.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育[J]. 山西农业科学,2007(12):121-123.

[7] 刘建斌,李敬岩,可欣,等. 抓好新型农民培训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1):126-128.

[8] 张云华,杨晓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21(3):51-55.

[9] 张宝文.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0] 鲁钊阳. 浅析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7-9.

[11] 锡林郭勒统计局. 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2] 刘天平,顿珠罗布,孙自保.农牧民教育培训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6):77-80.

[13] 杜长鸿.青海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14] 张志华.努力提升杭锦后旗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切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S1):135-136.

[15] 朱富荣,沈可东,张高训,等. 欠发达地区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思路和对策[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1):15,25.

[16] 李维生,等.构建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第9篇

[关键词]文化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62-02

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内地高等学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J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Y大学目前在校生中有来自24个省份及自治区的29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分布在92个本科专业。

一、基本情况

思想政治情况。在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稳定。学校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少数民族学生头脑,坚定民族团结信念。依托党校、团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等组织形式,指导少数民族学生进一步加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优秀典型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

日常管理情况。学校研发了“学生资料管理系统”,建立了少数民族学生资料库,并定期维护,了解每一位少数民族在校生的情况。同时,学院还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全方位的关注与关怀;学校建有专用校园网络,制定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校园网安全运行;学校采取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混合住宿的方式,以此促进各族学生的交流,并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切实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教育教学情况。学校按照国家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要求与汉族学生一致,实行同样的教学计划、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考试标准。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专业课基础薄弱的状况,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学校专门制定相关措施,通过推行“导生导师制”,依托专业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搭建了多维度、立体化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就业情况。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就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做到第一时间推介少数民族毕业生与单位对接,通过加强校友联系,动员校友单位招聘少数民族毕业生,推荐新疆籍毕业生应聘在疆工程项目等措施,努力做到就业市场与就业信息的全覆盖。同时,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帮扶档案,确保跟踪到位、登记到位、帮扶到位,使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率、就业质量方面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存在问题

在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师资中少数民族教师比例仍然偏低,未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同民族教师交流的学习需求;有些少数民族学生把学业基础差当做降低自身要求的借口,学习努力程度不够;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省份,很难核实其家庭经济状况,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拖欠学费的情况时有发生;在跨文化教育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交流、融合不够等。

三、对策探析

针对上述问题,Y大学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有效探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学业帮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弱的实际,按照严格管理、保证质量的总体要求,学校制定和采取了相应的特殊措施。一方面,适当调整有关教学计划和学籍管理办法,保证少数民族学生达到学业合格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资源优势,对在培养过程中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专门为学生增开了特色鲜明的实用技术课程,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其就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此外,还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升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选拔一批思想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的高年级汉族学生骨干、党员作为“朋辈辅导员”,通过个别辅导、结对帮扶等形式开展帮扶工作,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决学业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生活关怀。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习惯,学校在多个食堂开设了清真窗口,聘请新疆维吾尔族厨师专门负责信奉伊斯兰教的学生的日常饮食,切实尊重民族习俗,并吸收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参与监督和管理,定期召开伙食管理小组会议,完善管理,提高质量,从细处着眼,切实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学校在各类资助中都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了特别的关照,做到了资助全覆盖。同时,学校积极争取社会力量,设立了少数民族社会助学金。

就业指导。在少数民族学生入校后,学校通过召开少数民族新生座谈会、调研相关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工作,引导新生明确回民族地区就业、留内地就业等职业发展思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准确把握职业生涯方向。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跟踪服务,及时跟踪并关注他们的发展情况,建立专门的档案。在少数民族学生遇到职业发展瓶颈、业务难题时,能够主动地开展跟踪服务。

心理疏导。关注少数民族新生心理健康结果,做到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与预防,定期跟踪与关注;积极营造民族文化氛围,通过民族传统节日等增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亲近感,逐步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尊重民族差异,激发少数民族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